专题:高考立体几何综合
-
立体几何2018高考
2018年06月11日青冈一中的高中数学组卷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中国古建筑借助榫卯将木构件连接起来.构件的凸出部分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眼,图中木构件右边的小长方体是榫头.若如图
-
2011届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证明题
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与垂直问题一、“线线平行”与“线面平行”的转化问题,“线面平行”与“面面平行”的转化问题知识点:一)位置关系:平行:没有公共点.相交:至少有一个公共点,必有
-
2018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题——立体几何(文科)
专题五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 类型一 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 [典例1] 已知m,n为异面直线,m⊥平面α,n⊥平面β.直线l满足l⊥m,l⊥n,l⊄α,l⊄β,则 知识梳理:1、平面中的平行有哪
-
高考复习专题---立体几何垂直关系证明
5.(2006年福建卷)如图,四面体ABCD中,O、E分别是BD、BC的中点,CACBCDBD2,ABAD (I)求证:AO平面BCD;BE4. ( 2006年湖南卷)如图4,已知两个正四棱锥P-ABCD与Q-ABCD的高分别为1和2,AB=4.(Ⅰ)
-
近四年高考立体几何试题分析(5篇)
近四年高考立体几何试题分析邓学宾摘要:本文研究近四年高考立体几何试题,目的在于对高中立体几何部分内容有更深刻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为将来的教学工作做准备,对近四年高考立体几
-
高考立体几何计算题的归类分析(精选五篇)
本文发表在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数理化学习(高三版)》2013年4期上高考立体几何计算题的归类分析济南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吴金革每年的立体几何高考试题中都有计算题,通过柱体、
-
立体几何证明(高考篇)文科(共5篇)
立体几何专项习题1. (11山东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台ABCD-A1B1C1D1中,D1D⊥平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2AD,AD=A1B1, ∠ BAD=60,(Ⅰ)证明:AA1⊥ BD;(Ⅱ)证明:CC1∥ABD2.(10山东20)(本
-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专题七 立体几何教案 文
专题七 立体几何 自查网络 核心背记 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一)多面体 1.棱柱可以看成是一个多边形(包含图形所围成的平面部分)上各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____所形成的几何体.
-
2014-2018年浙江高考试题分类-立体几何
浙江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立体几何 一.选择题 1.(2018 浙江 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cm ²)是 A. 2 B. 4 C. 6 D. 8 2.(2018 浙江 6).已知平面a,直线m,n满
-
高考数学回归课本教案:立体几何(精选五篇)
高考数学回归课本教案 立体几何 一、基础知识 公理1 一条直线。上如果有两个不同的点在平面。内.则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记作:aa. 公理2 两个平面如果有一个公共点,则有且只有
-
教案 立体几何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9 立体几何 *复习导入 一、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1 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Aa Aa 2.点与面的位置关系: A A 3.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 相交 异面 4直线
-
高中立体几何
高中立体几何的学习高中立体几何的学习主要在于培养空间抽象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立体几何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难点,学生普遍反映“几何比代数难
-
立体几何复习题
立 体 几 何 复习题二、垂直关系一、平行关系(1) 线线平行(2)线面平行(3)面面平行证明线线平行的常用方法: 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方法: 证明面面平行的常用方法: 练习:1、已知有公共边
-
立体几何复习资料
立体几何判定方法汇总
一、判定两线平行的方法
1、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 -
立体几何证明题[范文]
11. 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垂直底面,∠ACB=90°,AC=BC=1,D是棱2AA1的中点(I)证明:平面BDC1⊥平面BDC(Ⅱ)平面BDC1分此棱柱为两部分,求这两部分体积的比.2. 如图5所示,在四棱锥PAB
-
立体几何测试题[本站推荐]
1、设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B)
(A)若lm,m,则l(B)若l,l//m,则m
(C)若l//,m,则l//m(D)若l//,m//,则l//m
2、在空间,下列命题正确的是(D)
A.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B.平 -
立体几何复习(★)
一、线线平行的证明方法
1、利用平行四边形。2、利用三角形或梯形的中位线。
3、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 -
立体几何证明
立体几何证明高中立体几何的证明主要是平行关系与垂直关系的证明。方法如下(难以建立坐标系时再考虑):Ⅰ.平行关系:线线平行:1.在同一平面内无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平行。2.公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