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高中数学对数计算
-
高中数学对数教学设计(合集5篇)
篇一:高中数学对数与对数运算教案《对数与对数运算》教案 xx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xxx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
-
怎样提高高中数学计算能力
怎样提高高中数学计算能力
1.注意力集中
2.不要太依赖计算器, 自己笔算或心算
3.对自己有信心(对自己计算出来的答案要有信心)
4.练习量(题量)一定要足够,这是很现实的,这条 -
对数教案
对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一、教材分析 本小节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数学必修(一)》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1)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学习对数函数的定
-
对数教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
-
“对数”教学设计及评析
“对数”教学实录与反思 陶兆龙(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 【《中国数学教育》杂志】 教学内容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中的“2.3.1 对数”。 教学目
-
对数及其运算说课稿
《对数及其运算》说课稿 贺 燕 本节是北师大版数学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节内容,这节课对数的概念是在之前指数运算和指数函数的学习基础之上展开学习的,对数首先作为一种运算是由
-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对数学课堂充满活力的几点思考 北师大版[五篇模版]
对数学课堂充满活力的几点思考 [内容摘要] 在新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效,教师应着手从几个方面更进一步提高: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习惯;采用合作
-
高中数学 3.3 计算导数教案 北师大选修11
3.3 计算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1、导数的定义;2、导数的几何意义;3、导函数的定义;4、求函数的导数的流程图。 (1)求函数的改变量yf(xx)f(x) yf(xx)f(x) xxy(3)取极限,得导数y/=f(x
-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练习题(计算与证明)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单元练习题库李 浪三、计算与证明:1、1).lg0.001lg3214lg34lg6lg0.02, 3752).0.06428143).lg32lglg5 230251160.754).lg30lg3log35log59(0.11)05).(2ab
-
2013年江苏省高中数学优秀课评比教案——对数对数的概念设计的几点说明
对数的概念设计的几点说明 江苏省泰州中学 周花香 1.对数既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又是一种重要的运算,而且它是与指数概念紧密相连的.它们是对同一关系从不同角度的刻画,表示为当a(a
-
对数评课稿范例[★]
《对数》(第一课时)评课稿 评课人:xxx 今天听了x老师的《对数》(第一课时),我觉得x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
-
对数学文化的认识
对数学文化的认识 经过俩个多月的学习,老师对我们的认真指导,我对数学文化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想法。学习完这门课程,更加觉得数学这门科学的深奥和应用性之强,从中真正看到了作为
-
对数学学习方法的一些体会
声明: 本论文只作为封开县江口中学(teacher.jkmschool.net)内部交流使用,版权归作者所用,一切未经许可的盗用和
转载将负法律责任。
对数学学习方法的一些体会
高一数学卢建 -
解对数不等式·教案
解对数不等式·教案北京市五中 李欣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解对数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及对数函数的性质将对数不等式转化成与之等价的不等式(组)的能力. 3
-
对数运算 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14/12/9 来源:《教育学》2014年9月总第70期供稿 作者:方 俊 [导读] 高中的学习是为以后大学的学习或者走向社会做准备的,合作探究可以让学生更独立,更善于表现自己。
-
高中数学
高二数学学习心得体会总结
度过了貌似很轻松愉快的高一生活,我们昂首阔步来到了高二。对于数学一科,相当多的同学觉得高一阶段的知识非常可怕,不夸张的说高一阶段的知识比整个 -
高中数学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五
· 第一章 数列
· 1、数列的概念
· 2、数列的函数特性
· 3、等差数列
· 4、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 5、等比数列
· 6、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 7、 -
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2.1 指数函数2.2 对数函数2.3 幂函数小结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3.1 函数与方程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必修二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1.1 空间几何体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