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单簧管演奏教学中音准训练方式探索
关于单簧管演奏教学中音准训练方式探索
单簧管演奏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目前在交响乐和室内演奏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音乐教学逐渐趋于多元化。在单簧演奏教学实践中,音准训练已经成为了学生日常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学生音乐素养以及演奏技能的提升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但是对于单簧管演奏教学中的音准训练而言,这是一个需要反复进行的长期活动,因此很多学生会觉得音准训练十分枯燥乏味。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善于调动学生们的训练兴趣,使学生们正确认识到音准训练的实际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以及对音乐的敏感程度,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单簧管演奏教学中音准训练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物质水平逐渐提高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音乐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单簧管是乐曲演奏的中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演奏效果的呈现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目前,单簧管音准修正的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演奏前通过序列改变对音准进行修正和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的自主修正。论及演奏前通过序列改变对音准进行修正的方法,其主要是通过对单簧管二节接口的拔插来改变乐器的长短,从而达到修正音准的根本目的,但是这种方法的音准调整范围十分有限,因此并没有得到广泛运用;而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的自主修正则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范围,它主要是指演奏者通过演奏指法以及姿势等的改变,对演奏过程中的音准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从而达到更加良好的演奏效果。[1]但是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自主修正音准的方式对演奏者的综合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老师在单簧管演奏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不断加强学生的音准训练,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近年来,各大音乐院校都在相继开展单簧管演奏教学活动,并对其音准训练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单簧管演奏音准训练,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对音高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还能使得学生在演奏中能够进一步接近纯律或者五度相生律,从而为受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演奏效果。与此同时,扎实的音准训练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有效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敏感程度,切实优化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演奏技能。除此之外,单簧管演奏一般适用于交响乐以及室内音乐,这种音乐环境对演奏者的音准有着更高的要求,其演奏过程中的音准一旦出现问题,整个现场的演奏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对演奏所呈现的听觉效果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以及演奏技能教学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单簧管音准的日常训练,并使学生能够通过对曲目风格、节拍、旋律以及情感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对该曲目的音准有一个正确的把握,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单簧管演奏的整体效果。
二、单簧管演奏教学中音准训练的策略探讨
(一)加强固定音高的训练。单簧管演奏教学中固定音高的训练主要是指在指法表展示范围内进行的音高训练,这种训练模式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辨音能力,因而在单簧管演奏教学的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单簧管音准训练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老师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和启发学生反复性地练习指法表中的音高,让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每一个音高的吹奏技巧和吹奏力度,从而使得学生获得对指法表中音高的惯性思维和肌肉记忆。与此同时,加强单簧管演奏教学中的固定音高训练,还可以切实优化学生对各个音节的正确把握,使得单簧管演奏的整个过程更加流畅稳定,从而营造出更加优质的舞台演奏效果。
(二)加强指法的训练。指法练习是单簧管演奏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演奏过程中各个音节的清晰度,为演奏过程的流畅和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单簧管演奏教学的指法训练过程中,大多数老师都会指导学生根据指法表中的示意图进行日常演奏训练,这种传统的训练方式无法切实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还会使得学生的演奏思维被进一步固化,对指法表以外的新指法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探讨。在音乐演奏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这种传统的指法训练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切实需求,其演奏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针对这种情况,很多老师在进行单簧管指法训练的教学实践中,会根据单簧管的演奏特征对指法表进行科学合理的扩充,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单簧管演奏的多种指法,并对指法表以外的特殊音准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从而切实提高指法训练的全面性和实用性,为学生的单簧管演奏技能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比如某老师在单簧管演奏的教学实践中,发现a1这个音节采用传统的演奏指法会出现音准偏高的现象,并且其呈现出来的音色也很容易散开,因此老师就对该音色指法进行了改良,引导学生们用左手的中指和无名指分别按住第二个和第三个音孔,同时用右手的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拇指分别盖住第五个和第六个音孔以及低音区的f音键,有效提高学生气息与演奏的统一性,使其音色降到合适的范围内,进一步优化演奏过程中音色,从而使学生的演奏呈现出更加优质的听觉效果。[2]
(三)肢体协调训练。对于单簧管演奏而言,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和演奏技能,同时也对演奏者的肢体协调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老师在开展单簧管演奏教学音准训练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肢体协调训练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在进行单簧管的演奏过程中,要在保证指法正确的前提下,使其肩部、手肘、手腕以及手指保持一个相对协调的状态。因此老师要在单簧管演奏教学实践中,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使学生获得全身心的放松,从而达到肢体协调的目的。
(四)指法表的认知训练。在现阶段单簧管演奏教学实践中,指法表的认知训练仍然是学生日常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音乐素养以及演奏技能的提升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指法表是人们在单簧管演奏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摸索而得出的一种指法图示表,该图示表凝结了人们演奏经验和音乐智慧,因而在单簧管演奏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有利于加强学生的音准训练。在指法表认知训练的教学实践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对指法表的内容有一个正确全面的了解,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指法表与音准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学生在单簧管的演奏过程中,可能会运用到指法表上没有的指法形式,这就需要学生对指法表以外的演奏形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在日常训练中进行必要的指法练习,切实掌握同一音准的不同演奏指法,然后根据曲目的实际情况选出更加适宜的演奏指法。除此之外,指法表的认知训练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对学生的耐心和韧性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老师在开展单簧管演奏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让指法表的认知训练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指法表认知训练的实际意义,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音准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艺术素养的音准训练。视听练耳是培养艺术素养、训练音准的重要方式,它可以切实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使学生通过长期的听觉训练形成特殊的身体记忆,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音准水平。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在单簧管演奏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不断加强学生的视听练耳教学,使学生能够主动理解不同演奏形式带来的听觉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音乐变化的敏锐度,为学生音乐素养的显著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在单簧管演奏的教学实践中,艺术素养的音准练习主要可以分为标准音练习、音程练习以及音阶练习等多种方式。由于艺术素养下的音准训练具有一定的抽象感,因而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并不是很高。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训练效果。
(六)重视长音的训练。单簧管演奏教学中的长音训练在学生音准训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长音的节奏感以及提升长音演奏力度。在单簧管演奏教学中加强长音训练,不仅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肺活量,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这有利于保证演奏效果的稳定流畅。在单簧管演奏教学的长音训练过程中,老师可以将某一个音节作为学生的重要训练目标,并以此为载体组织学生进行长音形式的十拍吹奏,从而实现长音训练的根本目的。在进行单簧管长音训练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在演奏一拍和二拍时,其演奏力度以及对音准的掌握往往不是特别理想,当学生吹到第五拍或者第六拍的时候,其演奏就会越来越稳定顺利,因此在单簧管演奏教学中开展长音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4]在此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们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并让学生对长音的口型以及指法进行重点记忆,从而借助自然音节进行反复训练,使学生能够在这种长期的训练环境下,对按键、音阶口型以及音程气息等形成良好的反应,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发音效果。[5]
三、结语
单簧管演奏教学中的音准训练,可以切实提高单簧管的演奏效果,也对学生音乐素养以及演奏技巧的提升大有裨益。因此老师在开展单簧管演奏教学的实践中,要不断加强学生日常学习中的音准训练,从而为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合唱教学音准训练问题
摘要
合唱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即要求歌唱的声音也要求学生的音准。音准是音乐合唱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唱准音,才有完美。但音准训练往往是单一和枯燥的,因此把训练科学化合理化,使学生主动参与,同时又能运用恰当的辅助手段,才能达到我们满意的教学目的。
浅议中学合唱教学中的音准训练
歌唱和乐器演奏中所发的音高,能与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符,称为音准。也就是说歌唱和乐器演奏过程中,随时都要通过演唱者和演奏者的控制来解决音准问题。要想在合唱训练中取得音准,就有赖于学生敏锐的听觉和更多的有效的视唱练耳训练。平时我们口中的“唱歌走调、跑调、走音或“五音不全”大都属于音准不好的范畴。如何有效地解决合唱团的音准问题?就成为了我们广大音乐教师们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要让学生保持正确的歌唱状态。
学生们在演唱歌曲时,由于部分学生的歌唱状态不对,如唱某高音时喉咙开的过大,太靠后或歌唱位臵不够高、气息支撑不够或咬字吐字位臵不对致使声音偏低。同时,吸气深浅要按歌唱的需要,切忌太深,那会影响发声的灵活性,使呼吸器官僵硬,音也无法唱准。气息的支持不够,歌唱位臵不够高,换声点上没有及早注意和准备,呼吸换气的过程安排不恰当都会造成音准的困难。有时少数人的音准不佳,会影响到一个声部,甚至影响到所有声部。因此,应该格外重视每次练声。此外,还要注意感情的发挥,就是我们平时所常说的“以情带声”,老师要提醒学生们歌唱时把眉毛扬起来,把面部肌肉调动起来,要微笑着唱歌。这对保证音准也是很重要的。
二、训练学生在钢琴上练习唱音阶。
音阶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每次升或降小二度,要边唱边弹,对每个音都要准确无误。从低到高,从高到低,要多唱几遍,实际上也是熟能生巧,多磨练耳朵。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这种自信是其他学科做不到的,这就是我们音乐学科的魅力。多让学生跟着钢琴唱音阶,训练两度、三度、四度音程的训练,由于很多学生不太会简谱,跟着钢琴模唱旋律这也是提高学生音准的好方法,当然这个工作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老师长期坚持。
三、利用钢琴,让学生用自己的耳朵反复听不同音程发出的不同声音
教师弹琴,让学生感受不同音程的不同声音,小二度发出的是刺耳又极不和谐的声音;大二度发出的是比小二度稍宽,稍明亮的不和谐声音;小三度发出的是比大二度更宽,更明亮的次等和谐的声音;大三度发出的是明亮和谐的声音;纯四度发出的是特别和谐的声音,增四度和减五度发出的是并不和谐的声音,学生会感觉它们相距挺远;纯五度发出非常和谐而纯的声音等等;总之,应该多听多唱,慢慢锻炼学生的耳朵。尽量做到在无乐器时也能把各音程唱得非常纯,非常准。
四、强化练习歌曲中升降号部分。
对新歌曲中的难点,特别是有升降号的时候,要告诉学生,不光排练时候要强化练习,回到家中也要找到感觉强化练习,所谓的多练不是一次次重复,有时把错误的地方唱“熟”,反而难改啦。新团员要学会跟上身边或本声部的音,兼听其他声部的声音,当发现自己唱不准时,宁肯空过不唱。最忌讳的是明明自己唱不准音而又把声音唱得很响。同时,凡遇到升降号时要求学生一定要弱唱,要唱出感情色彩。
五、让学生要学习找绝对音高A 每秒振动440次,叫司徒加特音高,即标准A音,现通行于世界各地。一个大的乐队在演出之前往往由管乐给出A音,然后其他乐器皆以此为标来定音,以求声音的统一和谐。教师在练习音准的时候,总要多听听A音,并尽量记住它的音高,养成习惯。有了这个标准音在自己脑子里,就可以辨别遇到随便什么声音,例如敲茶杯声或公园里布谷鸟发出的音高,大街上汽车的喇叭声,家里厨房中开水壶发出的声音,都有意识地找一找音高。有时可能一下子找不准A音,教会学生要先知道自己的音域,如:最低仅能唱到E,先找E也就可自然地缕到A啦。心里有A音是个基本功,不光在排练时强化练习,更要在平时的音乐课上交给学生。只有让学生多听标准音才能练出耳音,多唱才能让音高在学生的心里留下概念。最好是有一台键盘类的乐器,按着音阶来唱出音高,慢慢就会练准了。使学生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在脑中已经形成一种反应了,这样在自身会产生一种乐感,就会很自然地可以拿捏音准。
六、恰当运用辅助手段
合唱队中音准、节奏不太好的学生,可以通过视听、律动、游戏、情景表演、节奏乐敲击等相结合来增强学生的乐感,让他们感知自己的音色和特点,达到更好的表现音准。也可以通过各类视频、动画和音影系统进行教学,让学生从视觉上接触到音乐的美感,深刻体会和揣摩。
七、要让学生在练声中主动加强自己的抗干扰能力。
常有这种情况,单独一个声部练唱时,可以唱得较准,而合在一起唱的时候,那唱非主旋律的声部(往往是低声部)容易边唱边跟主旋律走,这就是抗干扰能力差。在练声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们的抗干扰能力,譬如有时先让大家唱一个和弦,然后又在钢琴上弹一非和弦,之后再叫大家找原和弦。总之,我们应该主动提高各声部的抗干扰能力,使我们的合唱音准更上一层楼。
八、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素质是个比较长远的话题,在现有的条件下,老师要想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音准,除了上述的方面外,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自己平时的技能训练和培训,让学生有个满意的老师,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只有学生有兴趣唱歌才能让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歌唱能力,只有学生在音乐中寻找到快乐,才会努力地去学习,去提高自己的音准。
艺术正如生活那样,它是无穷无尽的,合唱是一门迷人的艺术,它五光十色、变化万千,是一门值得钻研,学不尽的艺术瑰宝。仅以音准而言,学问就很深。让我们共同携手,提高自身对合唱艺术的研究水平,将合唱艺术发扬光大。
第三篇:钢琴教学中演奏基本功训练探讨论文
摘要:优秀的钢琴演奏是一个让人陶醉的过程,钢琴演奏者通过按键把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意境传递到听众的耳中,激发听众无穷的想象。钢琴教学中最为基础的就是基本功训练,只有具备过硬的弹奏功力,才能更好地展现钢琴作品,感染听众。本文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就如何优化钢琴演奏基本功训练展开探讨。
关键词:钢琴演奏;基本功;训练;优化
在当今开放式教育的背景下,钢琴教师要走近学生,尽量多与学生互动,着重了解学生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问题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完成基本功的训练。同时要改变教学方式,让乏味的课堂变的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及时纠正学生们演奏技术中的盲点,促使学生完美的演绎曲目,为听众带来一场听觉盛宴。
一、钢琴教学基本功训练的学生划分
每个学习钢琴的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经验阅历,所以他们对钢琴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基本功也参差不齐。一类是学习钢琴的专业生,他们的基本功比较扎实,对钢琴的理解也相对较深,可以演奏出一些比较难的曲子。这类学生比较好管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较高;第二类是学习一些与音乐有关专业的学生,他们对于钢琴的基本功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并不扎实,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第一类的高;还有一类是与钢琴专业无关的学生,他们在钢琴面前完全是个新人,所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会很高。在钢琴教学中,难免会出现这三类的学生,所以教学的难度也会大大提升,制定的教学计划也有很大差异,学生之间的矛盾也是不可避免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分出这三类学生,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当然,不同类别的学生对于钢琴的认知程度也不相同。为了防止学生之间的矛盾,相互之间要分开进行教学,或者各自带上耳机进行不同钢琴曲的弹奏训练,学生之间互不干扰。教师则进行一对一的检查,给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集体式教学”可以有效降低“一对一教学”的高额成本,同时促进学生进步,使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
二、钢琴教学基本功训练的能力提升
学生能否弹奏出一首优秀的曲子,识谱能力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部分学生因为急于求成,对于识谱这项技能的学习并不是特别扎实,在演奏时总会出现一些无法避免的常识性错误,给教学增加了很大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每一个音符所代表的含义,让学生对每一个音符进行理解和消化,告诫学生不可急于求成,扎实的基础是成功的根本。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针对这些学生放慢教学速度,让学生慢慢提高自己的识谱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心态很重要,要心平气和地教学,引导学生找准每一个音在键盘上的位置,并快速找出下一个音的位置,这样在弹奏过程中才会有更好的体验。灵活的手指是演奏好钢琴的基础,教师要教导学生均匀发展每个手指,因为演奏过程中每个手指都有它的作用,手指的均衡与否直接决定着演奏的成败。不同的钢琴曲对技术的要求也不同,只有均衡提升每个手指才有可能弹出不同的曲子。因为受人本身因素的影响,二、三指常常会牵动四、五指,所以坚持不懈的训练才会在演奏中取得好的效果。不同的曲子所表达的情感不同,一首曲子中的情感表达同样重要。要把曲子中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娴熟的技术是不可缺少的,技术是演奏的基础之一,但是只一味地追求快速的弹奏缺少对音色以及情感的表达,弹奏出来的曲子也是不完美的。所以,对于触键方法也要尽可能地多的掌握,适当的触键方法能更好的帮助情感的表达,弹奏钢琴本身就是传达一种音乐情感。但是训练者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乏味的训练只会使音乐灵感丧失。一个优秀的演奏师就是用音乐与观众产生共鸣。
三、钢琴教学基本功训练的教学方式
师生互动很重要,同时“填鸭式”教育已经不适合目前的教学形式,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育只会使教学效果适得其反。教师要学会用一些新颖的方式把学生的思维带到课堂中来,比如影视作品中的钢琴曲教学或者了解学生们喜欢的钢琴曲教学。真正的钢琴曲是深入人心的,这与每个钢琴师不断地训练是息息相关的。关于触键可以选择可以先从锻炼手速开始,快速的摁一个键和慢速的摁一个键音色是不同的,训练乏味的时候可以尝试一些锻炼手速的电脑游戏也是不错的。关于音符的训练方法可以准备一些纸片,随机抽取并快速的说出音符所代表的含义。无论什么方法,在弹奏的时候都要用心,用心去感受作者每一个音符所表达的含义。总而言之,要想弹好钢琴,离不开不间断的训练,希望每个有理想、有志向的钢琴师都能克服这些枯燥的训练,吃得苦中苦,才可成为人上人。扎实的基础才是一切优美作品的基础所在。教师同学生都要戒骄戒躁,一同完成每一堂课程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周丹.论钢琴教学中的演奏基本功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4):12-13.[2]宾阳,朱婷.浅谈钢琴教学中的手指基本功训练[J].教师,2014,(8):45-46.
第四篇:竹笛教学中音准和音色的把握
竹笛教学中音准和音色的把握
谈谈竹笛教学中音准和音色的把握
竹笛以其明亮清脆、高亢流畅、婉转动听的音色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而深受广大群众和青少年的喜爱。随着全国艺术考级的不断推广和普及,竹笛的学习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从而为竹笛艺术的发展和提高打下了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竹笛的教学中,如何把握其音准和吹出饱满、明亮的音色,是竹笛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要做好这一点,在竹笛的吹奏中,对气息的控制始终是最重要的一环。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气息控制方法,才能吹出优美和谐的笛音来。气息的控制除了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外,还包括了气息的流速、气流的方向、口腔的张缩及风门的松紧和嘴形、角度等多方面的因素,而这几方面在实际吹奏中又是联为一体、互相协调、紧密配合的。笔者就此问题将多年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加以整理、归纳,以求教于广大同行。
一、气息的流速
气息的流速有缓急之分,缓则音高会降低,急则音高会上升。为了达到笛子的音准和追求最佳的音色,在吹低音时,气息的流速应徐缓,音越低越缓;在吹中、高音时,气息的流速则需逐渐趋急,音越高越急,这是笛子演奏中的常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从低音吹到高音时,会自然地加大力度和加快流速。问题的难点是,从高音下到低音时,气息的流速虽也会本能地缓下来,但普遍都缓的不够,如果是跳进型的从高音到低音,则更不能迅速做出反应和调整流速,致使低音出现程度不一的偏高现象,音色也显得紧而干。因此,在练习中,一方面需让学生从低到高、从高到低地多练习长音和音阶(特别是长音),使学生对每个音的流速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可有意识地多练习高低八度等跳进音程,以训练学生迅速调整流速的实际能力。这样,久而久之就能较好地掌握每个音的气息流速控制。
二、气流方向和口腔张缩
在长笛的演奏中,对气流方向的要求, 要根据低、中、高音区的不同而自然变化,随着音高的上行,气流的方向也应从低随之抬高,但有一点不变的是,尽管气流上、下有所不同,其中心点始终集中在吹孔的外边缘。竹笛的气流方向与长笛是一样的,也有下、中、上之分。气流向下,音高会降低;气流向上,音高会上升。在吹低音时,气流应向下;吹中、高音时,气流逐渐抬高。音越高,气流抬得越高(但要注意,气流再高,其中心点还是不能离开吹孔的外边缘)。
另外,需特别指出的是,为了达到低、中、高音区的音准,吹出圆润的音色,除了需掌握气息的流速和气流的方向外,还需得到口腔的配合。这里分强弱音两个方面加以说明:吹强音时,口腔应打开(低、中、高音都一样,一般低音打开的程度要大一些,中、高音时相对小一些);吹弱音时,无论是低、中、高音,口腔都应收缩。
三、嘴形和角度及风门的松紧
对于嘴形和与吹孔的角度问题,很多教科书中曾提到吹笛子时下嘴唇应盖住吹孔内边缘的三分之一左右(此点也可根据每个人的嘴唇厚薄等具体情况而略为调整),至于嘴形及它与吹孔的角度则论述不多,有的虽讲了,但也不够详尽系统.。很多学生的上嘴唇过于突出,有的几乎盖住了吹孔,使得发音呆滞而僵化,整根笛子的音高被明显压低。因此,为了把握音准和吹出明亮的音色,除了以上两条外,还必须对嘴形、角度和风门控制等问题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掌握。
为了纠正学生训练中的以上问题,除了强调“风门正,笛身平,背不驼,胸要挺”外,头也要抬起,不能越吹越低,越看谱头越低(看谱时,可用谱架调整好高低)。上下嘴唇应基本保持平直(上嘴唇比下嘴唇可稍有突出),与吹孔基本上呈略小于90度的锐角(角度太小会使音色受到压抑)。这样,可使笛音响亮而通畅,无论是低、中、高音都容易得到较好的发音和控制。
此外,风门(上下嘴唇间的吹气孔)的松紧也需随心控制,原则上低音可松、宽一些,高音则随之收紧;强音应适度放松,弱音宜收紧。因此,对嘴劲的控制能力的训练,也是不可忽视的,要做到松而稳定,紧不颤抖,更能持久。
以上是关于气息的流速、气流的方向、口腔的张缩以及嘴形、角度、风门等方面的分别阐述。在实际训练和吹奏中,还需对每一项在基本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加以总体协调配合,才能吹出优美、动听、浑厚、圆润的笛音来。总的要求是:吹低音时,气息的流速应徐缓,气流的方向应向下,口腔应打开,风门宜松宽;吹中、高音时,气息的流速应趋急,气流的方向逐渐抬高,口腔应收缩,风门宜收紧;吹强音时,气息的流速宜急,方向向下,口腔打开,风门放松;吹弱音时,气息的流速宜缓,方向向上,口腔缩小,风门收紧。
正确地理解以上几点含义,并在长音和音阶的训练中逐步掌握和熟练地配合运用,不但使学生能准确而顺畅地吹出低、中、高不同音区的音高和音色来,还能使低、中、高不同音区的强弱音转换得到完美的体现:在音准上,做到强而不高,弱而不掉;在音色上,做到“强而不噪,弱而不虚”;使低音浑厚松宽,中音明亮结实,高音细而有力。
第五篇:唱歌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音准
唱歌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音准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吴朝晖
一、研究背景
人声是最自然、最朴实、最亲切的“乐器”,它方便、经济、富于表现力,是最容易被人们接受和理解的艺术表现形式。歌唱教学正因其顺应人类的天性而成为音乐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担当着把学生从音乐艺术的始发点引领到宏伟殿堂的重任。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歌曲演唱是人们最直接的享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但是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常说我没音乐天赋,音准不好,唱歌跑调,先天的天赋当然重要,但是后天的音准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他能提高你的音准能力。所以作为音乐老师如何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音准练习是很关键的。
反思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学生被动唱歌,音唱不准不想唱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师弹着钢琴领着学生一起唱时效果不错,一旦脱离钢琴或其他音乐伴奏,学生就找不着调了。怎么培养音准能力呢?把歌唱教学落实到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让每位学生感受到唱歌的乐趣,这是我在教学中一直思索的问题。
二、研究的目的
1、在生动活泼的唱歌实践活动中,激发兴趣,喜欢唱歌;
2、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掌握唱歌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自信地、有表情的演唱;
3、通过多种形式的唱歌实践,培养自主学习的音乐能力、合作精神,加深审美体验,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
三、研究的内容
1、发声方法的训练
2、音准常规练习的设计
3、歌曲作品的选材及演唱教学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
1、建立课堂常规,养成良好演唱习惯
在上课前用5分钟的音准练习来培养学生的音准是我在歌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 学方法。让学生对音乐的高低形成音高概念,能把基本的音高关系掌握好,这是唱好一首歌曲的基本素养,因此我在教学中把音准的常规训练放到了每节课的组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练习中不觉得枯燥、乏味,我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式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训练。
如音阶练习部分我采用直观的音阶图,学生看着音节图来唱音阶和音程就非常直观;除此之外还有手势的音阶和音程练习,通过不同的手势来感受音的高低,这个练习对学生的和声训练特别有效,这是让直观的手势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立体的和声概念。在音准训练中除唱准外,听辨音的高低也是非常好的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全员参与,我把每一位同学都取了个音符名,如第一排为1,第二排为2„„教师在钢琴上弹奏一个音,学生听辨判断如果是自己的音符名就站起来,这样把常规的训练活动化,学生兴趣提高了也锻炼了他们的音乐耳朵,这也是培养音准的很好的学习方法。
2、轻声哼鸣,培养内心听觉
一首歌曲的学唱首先要让学生识谱,在识谱学唱的同时可能出现学生识谱能力不强,唱不准音,而没有兴趣唱下去的现象,这时我们可采取老师钢琴伴奏学生哼鸣的办法,哼鸣就是小声用一个母音来鸣是我们在歌曲教学中常用的手法,在钢琴伴奏下,学生不需要独立思考就能唱准音,但缺少独立性,一旦离开钢琴就无法演唱。相反,学生依靠自己的思考和辨别,他的音乐感和音准会逐渐巩固而不会丢失,并将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样,即使离开钢琴也能很好地演唱。钢琴伴奏是作为绿叶来衬托“红花”的,因此,不能一味地借助钢琴来
唱准音。钢琴伴奏更应该出现在学生把握歌曲的音准之后,帮助学生体会歌曲的速度、力度及其音乐形象。
3,教师范唱,拉近师生距离
我是声乐专业教师,因此我要以自身的优势,把歌曲的美通过言传身教来进行传授,让学生不仅感受歌曲的美而且感受音乐教师的魅力所在。学生歌唱得好与坏,关键在于这个学生是否有一幅好的音乐耳朵,能否通过听觉来分辨自己的声音与范唱声音的差别。因为教师的范唱是全方位的,不仅可以清晰地让学生听到正确的歌唱,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演唱时的姿势和口型,以及表情和体形动作,掌握正确的唱歌方法及正确的演唱。具备示范歌唱能力的教师可以使“言传”与“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更具魅力,更令人信服。好的范唱是激发学生兴趣最有力的手段。学生通过聆听教师的范唱,不仅可以直接模仿教师的歌唱方法,还可以体会教师对歌曲的理解和艺术表现,达到对歌曲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因此,在课堂唱歌教学中,应提倡教师范唱,而且要随时范唱,帮助学生分辨正确的和错误的声音,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
4、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自省能力
人都难于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原因很简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一首歌过后不能像画一样拿出来供师生细细讨论、修正,现在多媒体的好处就在这时显现出来。教师可以用录音方式把学生的歌声录下来再回放给他们听,使学生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教师的范唱,进行自我调整。
如果把他们的歌声录下来回放给他们听,然后教师进行范唱,让学生对比,学生很快就会发现问题,并做自我调整,进而把音唱准。
5、定期举行声乐班级演唱会,给学生以展示的舞台。在每期的声乐校本课堂中,我都会安排2-3次课时进行演唱会,这是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最好机会,老师通过活动可以了解学生的演唱水平,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合作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在班级演唱会上我会安排学生的互评及教师的点评,这样对每一位学生的演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有评价、对比才有提高,所以每期的班级音乐会成为了每位学生期待的音乐课堂中传统活动项目。
五、问题分析与思考
通过长期的校本课程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歌唱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无法替代的。而歌唱教学中,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情感的体验两者更是缺一不可的,而歌唱教学中的音准训练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如何在歌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准,让学生快乐自信地歌唱着成长,构建一个技、情、美最和谐的课堂这将继续成为我教学中要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