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2012年广西中小学音乐教师论文评比活动的通报
关于2012年广西中小学音乐教师论文评比活动的通报为了总结和推广中小学音乐新课程的实践经验和成果,不断深化音乐教育改革,给广大音乐教师提供相互交流与借鉴的学习的平台,进一步促进音乐教师理论水平与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广西教育学院教学研究部与广西教育学会中小学音乐教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2012年广西中小学音乐教师论文评比活动中,我市2篇论文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特此通报。获全区一等奖论文是:
北海第一中学梁启明《论初中学生歌唱中的表现》北海第五中学万丽群《浅谈课改后的音乐课》
为了本次论文评选活动,教研员在2012年进行了专题指导,(给音乐教师书写论文的几点建议)总结梁启明的论文视点敏锐、富有新意,有案例的积累,上过研究课的他对论文选题在积累中思考、继承中创新,因为在课后的讨论中会有不同的意见,论点、论据就产生了,当然获得好的论题也不是一时的想法,往往是在不断的思考过程中简化出来。万丽群在认真研究教学案例的前提下,在备课过程中做搜集材料(声像并茂的音乐欣赏材料),借鉴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新形式探讨教学新方法,从而产生新角度。
希望其他音乐教师能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搜集材料,总结经验,创新思想,把新的课程理念落到实处。
于春萍
2013-5-9
第二篇:优质课评比活动通报
关于云山中学2013—2014学教学
优质课评比活动通报
为深化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不断钻研教材,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能够合理运用教学辅助工具,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开展了此次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经过各位参赛教师激烈的角逐,于12月5日终于落下帷幕。现将此次活动情况通报如下:
一、认识到位,精心准备
自方案出台后,教师都踊跃报名参赛,并精心准备。参赛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及教学内容自己动手制作课件、教具,在课件的操作的掌握上虚心请教学习,使自己在上课时能熟练地操作,切实让自己在教研活动中促进自己进步。
二、认真对待,注重实效
参赛教师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明确,围绕学习目标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效调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注重了课堂中的多种评价方法的使用,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电教媒体及教具使用合理有序,充分发挥了其优势,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质量。
三、敢于创新,课堂精彩
此次教学优质课评比,较以往相比较更为精彩。课堂上教师上课教学方法新,点子多。创新是发展的灵魂,课堂教学也一样,正是因
为教师们的不断创新,促进了课堂教学的精彩与有效,提升了我校教育的质量。
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我校的课堂定会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后附评比结果)
二0一三年十一月五日
云山中学2013—2014学教学优质课
评比结果
经过参赛教师一周的激烈角逐,评委的辛苦工作,此次教学优质课评比结果如下:
一等奖周庆标
时小兰
二等奖:张小燕 涂恒华
吴鹏鹏 王见
三等奖:淦 清 王金曼
熊建华 赵 青
张权华 郑 远
二0一三年十一月五日
第三篇:城乡中小学教师论文
城乡中小学教师论文
据统计,2006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9.3%。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机会的均等,并向教育公平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然而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依然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师资队伍的不均衡。教师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教育有决定性的影响,办学条件的改善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而师资的提高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为此,本文以邢台市为例,对义务教育城乡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实证调查,以期了解城乡师资队伍的差异,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一 研究方法和过程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并发放问卷,以获取相关信息资料。
调查问卷的设计:本课题对城乡教师队伍状况的均衡问题进行调查,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涉及教师数量、性别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工作量等方面。
调查对象:采用典型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抽取了8县1市的学校。每个县抽取4所公办学校。其中2所初中、2所小学,分别来自县城、乡镇和村;邢台市区抽取了3所初中、3所小学。共发放问卷38份,回收36份。
本研究采用国家统计局对农村的定义,将农村界定为广大的乡镇和村等行政区域。因此,县城的学校不在“农村学校”之列。二 调查结果与讨论
1.教师的总体数量
生师比是反映教师数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会认为农村教师数量不足。但本次调查的结果却显示:城镇学校生师比为17.1,农村学校生师比为9.5。其中,城镇和农村小学的师生比分别23.9和13.0,初中分别为14.7和8.2。说明农村教师数量超过了城镇学校。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农村地区学龄儿童越来越少。加上城乡教育水平的不均衡,越来越多的“望子成龙”的家长开始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县城较好的学校去读书,导致农村生源越来越少。笔者在一个农村小学调查时了解到:10年以前,这里的学生有300多人,现在却只有80多人,个别班仅有10多名学生。因为规模小,班级建设极不规范,老师的工作热情受到影响。看似较充足的教师数量不但没有提高教学质量,反而成了人浮于事的诱因。2.教师的年龄结构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学校和城镇学校年龄在50岁以上的教师所占比例分别为28.7%和8.5%。具体来看,农村小学中32.8%的教师年龄在50岁以上,而城镇小学只有9.2%。农村初中50岁以上的教师所占比例为19%,而城镇初中的比例为8.5%。可见,年龄老化问题是农村师资中较突出的问题。有一所农村小学,目前专职教师13名,50岁以上的教师就有7名。在调查中了解到,很多新毕业的师范生都被分配到了县城或近郊的学校。稍微偏远的农村却多年来没有新生力量。我们知道,教师的年龄构成对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
平有重要的影响,年龄偏大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接受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影响教学方式的革新,直接影响农村地区的教学质量,而新教师对于新思想、新方法的接受能力较强,但新教师的比例相对较小,需要注入新血液。3.教师的学历结构
农村教师中最高学历,大专以上的占到了81%,其中本科学历的占到了50.9%。城镇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0.8%,其中本科学历占到了73.0%。应该说这一结果还是令人欣慰的。但进一步分析第一学历的情况,并不让人满意:被调查的城镇学校中本科学历所占比例达到21.7%,而农村学校几乎为零,且有22%的教师第一学历为中师以下,特别是小学,民办转正的教师占到了30%。这部分教师没有经过师范教育的正规训练,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开展工作时仅凭自身的经验进行,在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方面存在困难,他们的最高学历基本由进修而来,由于在职教育和成人教育与全日制教育的差别,导致这部分教师学历的含金量偏低,并不能达到真正的学历水平,直接影响了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
4.教师的职称结构
数据分析显示,农村专任教师群体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数占到47.6%,而城镇占到64.8%。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农村教师职称的主体是初级职称,而城镇教师的职称主体是中级职称。农村教师中有一半以上的教师职称在初级及以下状态。高级职称所占比
例低城镇10.5个百分点。这一结果表明,农村教师职称水平同比城镇教师普遍较低。究其原因,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的发展。农村学校一般地处偏远,信息闭塞,买资料、买书较困难。走出去接受培训、吸收新思想的机会较少,限制了信息来源和教师交流的渠道,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称晋升。同时,从政策上,“城乡二元制”的体制使得相关政策向城镇倾斜。5.教师的学科结构
在教师个人调查中,当问及“你所教的学科与你所学专业之间是否一致”时,农村教师中回答“一致”的仅占34.7%,城镇教师中占58.3%。表明教非所学现象农村学校比城镇要严重得多,特别是在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学科方面,情况更让人担忧。上述学科的任课教师中“教非所学”达到了42.3%,其中小学比例高达73.9%。很多学校没有科班毕业的音乐、体育、计算机教师。由于缺乏特殊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少学校存在“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音乐课就是老师拿录音机放几首歌,学生跟着学”的现象。这些都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宗旨。6.教师的工作负荷
以每周课时量作为考察教师工作负荷的指标,考察教师的工作量,发现农村教师的工作负荷要高于城镇。数据统计得出,农村教师平均周课时为20.7个课时,而城镇仅为14.7,比城镇高出近40%。特别是城乡之间小学教师工作负荷上的差异更为显著:城镇为1
5个课时,农村为23.7个课时,比城镇高出57%。农村教师工作量之大、任务之重由此可见一斑。在具体的调查中还发现,农村教师工作负荷大不仅表现在周课时上,更表现在所担任的学科数目上。一般来说,城镇教师担任1门课程,个别教师担任2门。而在农村学校特别是小学,每位老师至少担任2门课程,甚至更多。究其原因,虽然教师数量已经满足,但由于农村生源少,各年龄段分布不均,使得各个班级容量较小。有的一个年级仅十几名学生,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需要的各科教师一个不能少。甚至有的学校一个教师要包一个班。语文、数学、品德全由一位教师上,工作量可想而知。另外,农村由于地处偏远,管理较为松散。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有些老教师由于身体或其他原因长期请假,属于在编不在岗。统计数据看似数量不少,但实际在岗的并不多,这也是导致农村教师工作负荷大的原因。繁重的工作任务使得教师们疲惫不堪,于是敷衍、应付成为有些教师的工作常态,课堂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三 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师资均衡的对策
研究表明,城乡教师队伍水平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阻碍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也违背了“每一个学生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的宗旨。因此,如何从师资均衡着手,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努力。
1.提高农村教师的工作待遇,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缩小城乡教师差距
已有研究表明,城乡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师资均衡发展的障碍
之一。因此,教育部门在分配教育资源时,要转变过去“城市优先”的价值取向,加大对农村的倾斜力度,更多地向弱势区域和学校倾斜。可吸取发达国家的相关做法,建立“特殊津贴制度”,提高在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工作的教师的收入。同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物质投入,改善农村教师的居住、办公、教学条件,并注重“软环境”建设,发展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和教师文化,增加农村学校的吸引力,使在职教师不愿走,毕业学生争着来。2.采取多种措施,实现“定期流动制”
作为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的一种重要操作模式,教师定期流动制已在某些地区开始了探索。为使“定期流动制”有效进行,建议应在市域、县域内实行教师无校籍管理制度,实现教师资源区域内共享。为激励现有教师积极参与流动,还应出台相关奖惩政策,对于自愿流动到农村的教师,不仅要落实相应的补贴政策,还要给予物质上、精神上的奖励,在评优、职称晋升方面给予照顾。3.创新教师校本培训制度,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
针对农村学校地处偏远、信息闭塞的现状,一方面,要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拓宽与外界沟通的渠道,如建立图书馆、多媒体网络等;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将校本教研与培训相结合,通过教师会诊、自我反思,构建学习共同体。另外,加大城镇教师与农村教师的有效交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组织城镇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讲学,农村教师到城镇学校进修锻炼,借助这种结队帮扶,联合教研,促进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第四篇:小学音乐教师论文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合唱教学
平阴县孝直小学 陈泽翠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合唱教学
摘 要: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广受人们喜爱,其中合唱的重要性正被人们认识到,然而在我国的农村却不是这样,为了更好地推进农村小学合唱教学,通过对本校和周边的农村小学合唱教学现状作了长达两年的调查,针对这样的现状,农村小学音乐老师怎样注入新理念、探索新方法,上好合唱课作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对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开展教学将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把合唱教学做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阐述了农村小学的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 ;合唱教学;问题; 策略
一,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农村小学合唱课开设情况。在调查中,令人心喜的是,无论是中心校,还是完小,三——六年级全部开全了音乐课,并能按上级要求开足课时但由于种种原因,音乐课并不是主课,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长期以来农村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教师和家长普遍对音乐教育认识不足,误以为学习音乐是不良行为,学好数、理、化才是正道。所以,对音乐教学的开展,他们往往持否定态度。
(二)农村小学师资特点。从调查中我发现,中心校和个别完小有音乐专职老师让开设音乐合唱成为可能。
(三)农村小学音乐学科的地位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认为音乐课合唱无关紧要(第一平台为语文、数学、英语),中、高考中没有音乐科目考项,农村小学合唱因此不好发展。
二、农村小学的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水平不一
合唱歌曲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技能和技巧。在日常音乐教学中,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音乐基础、合唱能力、歌唱水平和习惯相差参差不齐,因而合唱教学不能很好地开展。
(二)对合唱歌曲的认识不足
学生整体合唱观念薄弱,对声部和谐的体会不足,没有成功经验,因而提不起来兴趣。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学生花费了很多精力学会了两声部旋律,而一合唱,音效就很差,常常出现攀比声部,不懂协作的现象。而教师往往又缺乏信心。在教学中,往往会采取拼凑的方法处理合唱歌曲,教法机械,学生感到枯燥,没有创意。
三、农村小学的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应采取的策略
(一)教师应应具备一定的指挥能力
指挥不仅是合唱团的组织者、领导者,而且是合唱团声音艺术表现的再创造者,因而有人将指挥誉为合唱团的灵魂。指挥的动作要经过一定的手势———即指挥的语言,来引导演唱者对音乐的表现,指挥的动作要省,即根据作品的内涵、语气速度、力度的对比准确而精练地去设计每一个动作。“点”到情绪,不去浪费任何一个设计的动作。“准”即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各种起拍、收拍、呼吸点、唤气点以及预示等。“美”即指挥动作要协调、富于舞蹈性,动作美观大方且有观赏性。起拍:起拍的预备动作是一个虚拍,这个虚拍是音乐开始的前一拍的图示,是精确的给演唱者开始演唱的呼吸口,统一:吸气———张口———演唱。“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起拍是指挥音乐开始前的预备动作,这动作是最能抓住和影响听众的情绪,而能够引起这些情绪的力量是音乐艺术表现所追求的最佳效果。收拍:就如话讲完了,故事讲完了。无论是激烈的、热情的、柔和的、宁静的或神秘的,等待的是指挥用手势鲜明地交代清楚,给观众完美的结束感,收拍是作品演艺成功与完美的关键所在。
(二)教师应具备驾驭作品的能力
一个好的合唱指挥者除了指挥技巧要熟练掌握之外,敏锐的听觉、准确的速度感和节奏感、对音乐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鉴赏力以及具有阅读、研究总谱、处理合唱作品和排练合唱团的能力。此外,指挥者在合唱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广泛地汲取包括文学、美学、历史、民俗等,以及其它姊妹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知识,使自身的道德品质不断提高,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还应具备驾驭作品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艺术素养全面提高,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合唱兴趣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培养学生兴趣,采用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欣赏同一首歌曲,让他们体会其中的强大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也可以根据合唱的发展情况介绍一些优秀的中外合唱作品,而后让学生观摩和欣赏,提高学生的听力,让他们体会和声的美感及合唱的魅力。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训练。农村小学生的音乐基础普遍较差,识谱能力几乎没有,面对这样的局面,教师在教学时应有足够的耐心,分阶段教学。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采用简谱和线谱同时教学的教学形式,分步骤学习,让学生先唱简单歌曲,而后填唱歌谱,把音高概念在学生脑海中进一步强化,调动他们对识谱的学习积极性。
(四)在欢快的氛围中教学,注重合唱教学方法
在开展合唱教学之前,应采取一定方式让学生充分放松,例如为了做好唱歌的准备,让学生排成一排互相捶打敲击,这样可以很好地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同时还有利于把学生的兴奋点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表现力都有大幅度提高。在轻声唱歌时,注意音乐的节奏、音色和声部的相互和谐,让学生能够有控制地唱出富有真情的歌曲。另外,还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让他们经常做多声部的节奏训练。
四、结语
音乐教育尤其是合唱教育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它很重要。合唱是小学校园活动的重要艺术形式。对小学生进行合唱训练利于学生音乐思维的培养,集体意识和音乐情感的形成,还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团结协作能力。我们的农村一线音乐教师要倍加努力,运用合适的方式方法教学,保证农村小学的合唱教育良好发展。全面发展学生音乐素质。
第五篇:小学音乐教师论文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合唱教学
海原县李旺学区
兰晓宝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合唱教学
摘 要: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广受人们喜爱,其中合唱的重要性正被人们认识到,然而在我国的农村却不是这样,为了更好地推进农村小学合唱教学,通过对本校和周边的农村小学合唱教学现状作了长达两年的调查,针对这样的现状,农村小学音乐老师怎样注入新理念、探索新方法,上好合唱课作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对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开展教学将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把合唱教学做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阐述了农村小学的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 ;合唱教学;问题; 策略
一,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农村小学合唱课开设情况。在调查中,令人心喜的是,无论是中心校,还是完小,三——六年级全部开全了音乐课,并能按上级要求开足课时但由于种种原因,音乐课并不是主课,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长期以来农村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教师和家长普遍对音乐教育认识不足,误以为学习音乐是不良行为,学好数、理、化才是正道。所以,对音乐教学的开展,他们往往持否定态度。
(二)农村小学师资特点。从调查中我发现,中心校和个别完小有音乐专职老师让开设音乐合唱成为可能。
(三)农村小学音乐学科的地位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认为音乐课合唱无关紧要(第一平台为语文、数学、英语),中、高考中没有音乐科目考项,农村小学合唱因此不好发展。
二、农村小学的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水平不一
合唱歌曲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技能和技巧。在日常音乐教学中,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音乐基础、合唱能力、歌唱水平和习惯相差参差不齐,因而合唱教学不能很好地开展。
(二)对合唱歌曲的认识不足
学生整体合唱观念薄弱,对声部和谐的体会不足,没有成功经验,因而提不起来兴趣。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学生花费了很多精力学会了两声部旋律,而一合唱,音效就很差,常常出现攀比声部,不懂协作的现象。而教师往往又缺乏信心。在教学中,往往会采取拼凑的方法处理合唱歌曲,教法机械,学生感到枯燥,没有创意。
三、农村小学的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应采取的策略
(一)教师应应具备一定的指挥能力
指挥不仅是合唱团的组织者、领导者,而且是合唱团声音艺术表现的再创造者,因而有人将指挥誉为合唱团的灵魂。指挥的动作要经过一定的手势———即指挥的语言,来引导演唱者对音乐的表现,指挥的动作要省,即根据作品的内涵、语气速度、力度的对比准确而精练地去设计每一个动作。“点”到情绪,不去浪费任何一个设计的动作。“准”即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各种起拍、收拍、呼吸点、唤气点以及预示等。“美”即指挥动作要协调、富于舞蹈性,动作美观大方且有观赏性。起拍:起拍的预备动作是一个虚拍,这个虚拍是音乐开始的前一拍的图示,是精确的给演唱者开始演唱的呼吸口,统一:吸气———张口———演唱。“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起拍是指挥音乐开始前的预备动作,这动作是最能抓住和影响听众的情绪,而能够引起这些情绪的力量是音乐艺术表现所追求的最佳效果。收拍:就如话讲完了,故事讲完了。无论是激烈的、热情的、柔和的、宁静的或神秘的,等待的是指挥用手势鲜明地交代清楚,给观众完美的结束感,收拍是作品演艺成功与完美的关键所在。
(二)教师应具备驾驭作品的能力
一个好的合唱指挥者除了指挥技巧要熟练掌握之外,敏锐的听觉、准确的速度感和节奏感、对音乐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鉴赏力以及具有阅读、研究总谱、处理合唱作品和排练合唱团的能力。此外,指挥者在合唱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广泛地汲取包括文学、美学、历史、民俗等,以及其它姊妹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知识,使自身的道德品质不断提高,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还应具备驾驭作品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艺术素养全面提高,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合唱兴趣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培养学生兴趣,采用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欣赏同一首歌曲,让他们体会其中的强大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也可以根据合唱的发展情况介绍一些优秀的中外合唱作品,而后让学生观摩和欣赏,提高学生的听力,让他们体会和声的美感及合唱的魅力。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训练。农村小学生的音乐基础普遍较差,识谱能力几乎没有,面对这样的局面,教师在教学时应有足够的耐心,分阶段教学。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采用简谱和线谱同时教学的教学形式,分步骤学习,让学生先唱简单歌曲,而后填唱歌谱,把音高概念在学生脑海中进一步强化,调动他们对识谱的学习积极性。
(四)在欢快的氛围中教学,注重合唱教学方法
在开展合唱教学之前,应采取一定方式让学生充分放松,例如为了做好唱歌的准备,让学生排成一排互相捶打敲击,这样可以很好地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同时还有利于把学生的兴奋点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表现力都有大幅度提高。在轻声唱歌时,注意音乐的节奏、音色和声部的相互和谐,让学生能够有控制地唱出富有真情的歌曲。另外,还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让他们经常做多声部的节奏训练。
四、结语
音乐教育尤其是合唱教育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它很重要。合唱是小学校园活动的重要艺术形式。对小学生进行合唱训练利于学生音乐思维的培养,集体意识和音乐情感的形成,还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团结协作能力。我们的农村一线音乐教师要倍加努力,运用合适的方式方法教学,保证农村小学的合唱教育良好发展。全面发展学生音乐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