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汉语语境中道歉语言的限度
汉语语境中道歉语言的限度
曾仕强说过:中华民族是一个不道歉的民族,也是一个不接受道歉的民族。看似一句很极端的话,很多人却深有体会,因为在汉语语境中,道歉语言是有限度的,我们都深知,“对不起”,“不好意思”,“实在抱歉”,“我的错”这样的语言不能多说,否则它将失去原有的力度,就像“狼来了”的故事一样。
在篮球场上,带球队员突入对方篮下,一个三步上篮,对方防守队员跳起盖帽,结果打在对方手上,这时候对方举起双手,说了声:“我犯规。”被犯规的队员自然也就不太计较,因为“我犯规”在篮球场上就相当于道歉的意思。排球场上,二传手给主攻手传球,结果不慎将球传到对方网口,致使主攻手跳起却摸不到球,这时候二传手举起手,说了声:“我的。”本方的主攻手自然也就不太在意,因为“我的”在排球场上也相当于道歉之意。如果该道歉的一方不愿开口,那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两个篮球运动员开始做各种小动作,互相拉扯,最后不断升级,导致暴力冲突;而两位排球运动员也开始窝里斗,比如主攻手消极比赛,故意证明二传手的传球就是不到位。从这个角度看,道歉总是比不道歉要好。
道歉作为一种语言形式,绝对无法达到“一笔勾销”的结果,这是很多现代中国人忘记的地方,他们会说:“我不是道歉了吗?为何还要整我?” 这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思维方式,与西方不同,各位只要看看古装电影,就会发现,很多古代中国人生生世世都在做一件事:复仇,而道歉语言对于化解复仇心理来说,仅仅是杯水车薪而已。在中国人的思维中,道歉的意思,就是表示自己“不二过”,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的原则是“事不过三”,因为“三衰而竭”了。可以允许对方犯一次错误,最多犯两次,可是第三次还是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就无法容忍了,屡错不改,然后妄图用道歉语言来弥补,这是一种十分不识趣的方式,在中国人的思维里,其实是一种贪小便宜的心理。当一方总是试图这样做时,对方也会有样学样地“回敬”一番,然后假惺惺地道歉完事,最终仍不利于矛盾的化解。
道歉绝对不能代替弥补行动,道歉也不是弥补行动的结束,而仅仅是开始。既然道歉表示“不二过”,那么弥补行动的第一步就是不犯同样的错误,即是再次犯错,也是别的错误,如果因为自身能力问题,也要让对方感受到,自己正在努力地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其次,开始真正的弥补行动,即将自己置于一个受道歉或者受感谢的位置,比如为对方做点好事,让对方感到“不好意思”,或者十分感激,通过另一件事,弥补对方刚才吃亏的心理失衡,或者让对方尝到更多的甜头,而自己以吃亏的方式弥补刚才的失误,否则,明争暗斗的局面仍会持续下去。善于为人处世的人常常会通过这种方式“化敌为友”,或者同上司搞好关系,就是因为当自己犯错时,有足够的理由为对方做好事,不必有“走后门”、“贿赂”、“拍马屁”之类的顾虑。
因此,在汉语语境中,道歉语言仅仅是一个先导,真正的道歉,是用实际行动去表示自己“不二过”,并且通过另外的事情给与对方更多,以达到调整双方的心理平衡的行动,是一门行动的艺术。
第二篇:语境中的近义词
语境中的近义词
一、给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换上另一个词语,使该句子的意思不变。1.只要有什么东西响了一声,母鸡立刻警戒起来。()()2.母鸡有时候欺侮最忠厚的鸭子。()()3.猫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4.说猫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5.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
()6.垂柳外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
()7.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
()8.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9.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10.我讨厌自私自利的行为。()()11.小明进步这么快,我惊奇极了。()
12.今年自然灾害很多,由于农民发挥了冲天的干劲,庄稼居然丰收了。()
13.我们应该蔑视困难、战胜困难。()14.冬天到了,我就希望下雪。()
15.这次考试时我格外仔细,得了100分。()()
16.我才不管别人的嗤笑,只要是对的,我就踏踏实实地去做。()
17.我走了,我不能耽搁你的学习。()18.越是紧张的时刻,越是要保持冷静。()
19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感到自己的才能确实不如诸葛亮,因而十分羞愧。()()
20.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
语境中的反义词、近义词
一、读一读,再按要求完成题目。
粗糙
肮脏
谨慎
憧憬
简陋
能工巧匠 宽阔
疏忽
精致
污浊
陶醉
理直气壮
1、找出一对近义词:
2、找出两对反义词: 二. 写出下列句子中的几对反义词。1)公路笔直宽敞,山路狭窄弯曲。()——()()——()
2)这人反应灵敏,那人却很迟钝。()——()
3)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勤劳的蜜蜂不知疲倦地工作,而懒惰的寒号鸟只知道休息。
()——()()——()
三.在①组空缺处填入加点词的同义词,在②空缺处填入加点词的反义词,使之构成一个成语。
①生_ 死别
_ 吞活剥
心_ 气和
②___小异
大智若_ 不_ 则退 以攻为_ _为用
化险为_
第三篇:爱情中的道歉
别让你的爱情患上沉默症
爱情之中,除了吃喝玩乐还有一件事情,我们做的最多,那就是吵架。
每一场战争结束后,不论是不是自己的错,女生都希望男生能先说“抱歉”。
每一场战争结束后,不论是不是自己的错,男生都不太情愿说“抱歉”。
对迟来的道歉,她不满意;对没躲过的道歉,他不甘心。❤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呢?
一份关于道歉的研究发现,男生对不良行为道歉的门槛要高得多,这就意味着当女生意识到错误时,男生意识不到那是错的。
男生比女生更难被冒犯,而且更少地认为他们做错了事。他们只肯在他们相信确实错了的时候才愿意去道歉。
因此,如果女生对男生有什么意见或者不满,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说出来吧。
不要贸贸然的生气,不要想着男生自己能够明白哪里做错了。大多数的男生对此都是不能够理解的。生气固然可以引起男生的对自己的重视,但是,沟通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呢,道歉是打破彼此隔阂的一个有效方法,是避免冷战的一个方式,更是一种体贴。
我建议呢,男生应该主动先向女生道歉,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说男生永远都是错的。女生每次对你生气、吵架,不一定是男生的错,有时候会是女生的错。因为女生天生比较敏感,易怒。但正是因为在乎,才那么苛刻。
同时女生天生比男生更在意彼此的关系,所以她们更易看到一些分歧,但这并不表示她们在无理取闹,而恰恰有其合理的依据:她们更怕失望。
所以,女生道歉很可能意味着自欺,也就是说嘴巴上在说对不起,内心却是愤愤不平的,而男生的道歉,却是在真实地告诉她:担心是多余的。
我们必须要了解,男生向女生道歉并不丢面子,而是男生重视她的一种表现.男生向女生道歉并不是说你向她低头,或者承认错误,而是你在用你的行动告诉她,你很珍惜她,很重视这段感情。
有的时候道歉就是一种迁就,一种爱,但绝不是软弱!
怎样道歉呢?
请记住,解释是没有用的。对于女生来说,你对自己的否定性的评价,什么考虑不周啦,反应迟钝啦,自私自利啦,吝啬啦,抵触啦,易怒啦……
这些词拥有不可思议的魔力,让女生百听不厌,而且很快就可以平复她的情绪。❤
男生的一句“对不起”有多重要
道歉会让女士更快心平气和
发怒有害心脏,会增加患中风或者心脏病的风险。对女性而言,收到道歉会缓解这种伤害。美国研究者发现,受委屈后,及时收到道歉与没有收到道歉的女性相比,从歇斯底里的情绪波动中恢复到正常情况的速度要快20%。而对男性而言,很不幸的是,收到道歉后,男性的心跳反而需要更长的时间恢复平静。
女生比男生更加重视道歉
男生的一句“对不起”,挽回的不是女生的面子,更是女生的同知之感。
面对男生的道歉,女生常常落泪,她心中不仅是感动,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恋情的认可和欣慰,同时也能唤起因为愧疚而加倍的怜惜之情。
注意
• 但是我要说的是,经常道歉会形成惯性,以后,你每犯下一个什么小错误,她都希望你向他道歉,因为你已经习惯了道歉,你不道歉,她总觉得少了什么似的。
• 所以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宠坏了女生。如果是女生的错,小事可以算了,如果是原则性的错误,等大家冷静后,一定要把道理给她说清楚。我相信在冷静下来的时候,女生也是能够理解的。❤
女生要学会道歉
女生一直要求在社会中的男女平等,要求自己的权利;然而在爱情中却总以弱者自居,认为对方一定要让着自己,否则就是不爱自己。
偶尔的撒娇,偶尔的无理取闹是情调,但是也应该要理性地面对问题,在犯错的时候要勇于向对方认错,会让彼此更加亲密,更能够和谐相处,那时候你所犯的错误本身就已经不重要了。❤
一些道歉的方式
如果觉得语言上难以说出口,那就用其他方式代替吧 ~
一定不要认为玫瑰花俗气,不然它也不会被当作情人间爱意的表达。在吵架后,送上一束新鲜的玫瑰花表达歉意,永远不落伍,永远奏效。
创意短信说抱歉
我决定告你上法庭,该判你什么罪呢?法官翻遍所有的犯罪记录和案例,最后陪审团一致通过:判你终生归我监禁。
我给你猜个谜语好吗?你欠我五元,却还我十元。(打一礼貌用语)猜不出来了吧?谜底是¡¡我倒欠(道歉)!
创可贴 如果你的心有了伤口,送给你,希望你不再疼痛。
手绘漫画 记住,我对你的爱在百度上找不到。
死皮赖脸+可怜巴巴+贴心小物件
不要因为这件事情就把我全盘否定了啊,至少将我留家察看60年吧。
除了玫瑰,你还可以考虑这个:好老婆证/好老公证
Tom猫 你还记得吗?你出5毛,我出5毛,咱俩就一块了。
第四篇:中班语言活动中“语境”的有效运用研究
中班语言活动中“语境”的有效运用研究
【摘 要】语境是指教师通过利用语言、事物等,让幼儿如置身于真实的环境、情节中,与事物进行直接的互动,运用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通过再造教材的“情与境”、给幼儿机会“入境入情”、营造适度语境,激发幼儿有温度的语言表达。语境下的中班语言活动凸显了幼儿在情境下的“自动、自主讲”,为幼儿的“说”提供了物质和心理支持,创造了说的机会,说的更为形象、生动,逐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语境;中班语言;有效运用
语言活动中的“语境”是指教师通过利用语言、事物等,让幼儿如置身于真实的环境、情节中,与事物进行直接的互动,让幼儿在‘身临其境’中自然地把知识和情感联系起来,从而运用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强调了“情境”的重要性,凸显了幼儿在情境下的“自动、自主讲”,情境下的语言学习符合中班幼儿的具体形象性思维方式,为幼儿的“说”提供了物质和心理支持,创造了说的机会,让幼儿愿意说,逐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让语言发展关键期的中班幼儿能更充分的说,说的更精彩,我们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教学的实际,在语言活动中尝试了利用“语境”,促进活动的有效性。
一、再造教材故事的“情与境”
“正”是指正确和正向。在教学准备中我们首先要分析教材,让教材的内容适合幼儿的学习特点,迎合幼儿的需要。
1.适当创变故事情节,突出正能量“情节”
作为故事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故事,它的本身应具有情境性,给予幼儿正确的学习、生活导向。故事教学是一种能动的教学活动,是对作品再现的生活及作家在作品中表现的审美认知进行再创造和在评价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对作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对故事情境进行再创造,让幼儿更容易理解,提高教学的效果。
中班语言活动《露水蘑菇》(以下称为“活动”)是中班上主题“香香的蔬菜”中的一个语言活动。故事本身的语言较为平铺直叙,语言元素的不够突出,故事情节变化更为复杂,不易被幼儿理解。为了让故事情境更为适合中班幼儿,所以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故事本身进行了一定的增减:1.弱化了小兔子不爱吃蔬菜(第一段)部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当我们按原著展现情境时,孩子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小兔子的那句:“我不爱吃!”我们需要传递给孩子的是正面的导向,而非负面,所以进行弱化处理。2.丰富了小兔子劳动的情节:故事中原版:“说完,就在菜园子里松土、拔草,劳动起来。”我们把劳动情节丰富为“松土、拔草、浇水、捉虫。”为体验劳动的辛苦埋下伏笔。
2.以“境”夺人,突出难点情节
《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好教具的作用。”对于具体形象性思维的中班幼儿,色彩鲜明、形象突出、简单易懂的图片更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们把“活动”的内容设计成5张由红、黄、蓝、绿为四种纯色为主色调的图片,从外观上吸引幼儿的眼球。其次,我们把教具设计成可操作。在第二张挂图(兔妈妈问小兔要不要吃蔬菜)部分,配合了立体的三盘蔬菜,幼儿端着盘子,瞬间变成了‘兔妈妈’,实地的操作,更易于幼儿描述,让幼儿讲述更有真实感。
在理解小兔子劳动艰辛的挂图中,我们把所有工具和操作物品进行了可插塑处理,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教具的情境化,从根本上避免了教师的说教,让幼儿在观察、操作中习得知识,提升语言阅读、理解能力。
二、给幼儿机会“入境入情”
我们把故事表演、角色游戏等形式引入语言活动中,让幼儿通过实地的表演进行情节体验。情节体验主要通过角色表演来实现,角色表演分为角色扮演和角色体验两类。
1.角色扮演
它是人和人,在情境中产生的互动。幼儿利用道具扮演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与故事中的事物进行互动,重现故事情节的过程。各种背景、环境的打造,道具的使用都创设了语言学习的机会,让中班幼儿在模拟情境中,生动运用语言,优化语言能力。
如“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更加深入的了解青菜、萝卜、香菇,我们请幼儿扮演兔妈妈,教师扮演兔宝宝,请幼儿给兔宝宝介绍这些菜。
2.角色体验
角色体验相对于角色扮演来说,它是对于事物的单项行为,是人与境的互动。在语言活动中,经常有一些幼儿不易从字面去理解的内容,我们可以让幼儿融入故事情境中,让幼儿通过体验,从而真正理解其内在的含义。如:提前体验拔草的艰辛。
三、适度语境,激发有温度的语言
语言活动中,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表达,我们要用适度的语境,激发幼儿有温度的语言。教师的语言是指在语言活动中所说的话语。德国的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也曾经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上海特级教师应彩云说:“语言表达是需要情境的,语言也是有温度的。”这都说明了教师的语言应富有情境性,教师应运用情境性的语言引领着幼儿去学习、表达。
1.适度的语境营造为幼儿有温度表达作铺垫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指南》中指出:“对幼儿讲话时,注意结合情境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教师表达时要注意语气、语调,让幼儿感受语气、语调的作用。”教师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营造出相应的语境,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促进了幼儿语言的理解。这种有语境的教师语言更易被幼儿接受与模仿,从而不断推进幼儿园语言能力的提升。活动中,教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声情并茂的方式讲述了小兔从对蔬菜的不接受、期待、津津有味,让幼儿情不自禁。
语境适度而言怡于发: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都说“人小情多”,面对幼儿,我们要“以情动人”,用赋予情感的语言去感染幼儿,让他们有感情的说。活动中利用兔妈妈面对满园青菜、萝卜、蘑菇时的兴高采烈和为宝宝做美食的满怀期待的情绪描述,自然地激起了幼儿回忆日常生活中妈妈辛辛苦苦准备的没事,烘托出青菜、萝卜、蘑菇的美味。有了这样的铺垫,在接下来的为哄兔宝宝吃蔬菜环节,孩子们自然地投入妈妈的情感中。
2.问题互动语境设置,促进幼儿语言表达的效度
问题是语言活动的重要部分。教师对于语言活动中的问题情境进行.有效设置,能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掌握活动内容,拓宽思维,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
推进式的问题情境:我们要根据语言活动的内容和目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有计划、有递进地抛出问题,让孩子随着问题情境的推进,思维不断延伸,顺水推舟式地完成活动目标,促进语言表达的有效性。
如“活动”中,我们把问题分成了三个层次,进行了推进式的问题情境设置:第一层次(萝卜):“妈妈端着萝卜来到小兔子面前会怎么说呢?”让幼儿随意说,愿意说。第二层次(青菜):“小兔子说‘我想知道它长的怎么样的?’”重点描述外形;第三次层次(蘑菇):“我还想知道它是什么味道的?”请幼儿增加味道的描述,尝试完整连贯描述。
悬念式问题情境: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孩子的好奇心强烈,对于不为所知的事物、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探知欲。语言活动中教师巧妙地设置有悬念的情境,给予了幼儿想象空间,促进了语言的逻辑性。
中班语言活动中“语境”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语言的热情,使语言学习和表达更有趣味性。多种情境下,充分调动了教师与幼儿、教具与幼儿的互动,让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自主的学习、表达!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第五篇:语境中的词汇教学
语境中的英语词汇教学 安晓凤
甘肃省古浪县民权初级中学 2010.12.20 目录
第一章: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章:目前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
(二)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完全按照课本教单词
3.词汇教学方法单一
4.孤立教学词汇
第三章:语境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
(一)语境的理解
(二)语境在英语词汇教学的作用
1.利用语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概念意义
2.利用语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语体意义
3.利用文化语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词汇的文化意义 第四章:语境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
(一)利用实物和图片创设语境
(二)利用身体语言创设语境
(三)利用比较创设语境
(四)利用语言描述创设语境 第五章:结语
第一章: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词汇是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教学对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也是英语教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威尔金斯(Wilkins 1976)说过“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如果把语言结构比作语言的骨架,那么词汇为语言提供了重要的器官和血肉(Harmer 1990)。由此可见,词汇是语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大系统赖以生存的支柱。长期以来,词汇教学一般被置于“发音、拼法、词性、意义”的框架中,很多情况下忽视了词存在的特定语言环境,孤立地教词,以致造成学生的词汇学习因缺乏语境意识而思维简单,学习中缺乏积极的联想,只靠机械性地将英语单词与中文意思一一对应记忆。学生在头脑中混乱地大量堆积词汇,却未能掌握正确应用单词的方法,造成实际能力较低的现象。英语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可塑性很强的语言,词义对语境的依赖性强。功能语言学家主张把词义用法和整个社会文化联系起来,将单词在语境中定位,赋
予单词活力,从而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能力都得到提高。第二章:目前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历来是一个难点,词汇教学方法陈旧,效率很低。本章主要谈论的是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
目前常用的词汇学习法有简单的音、形、意讲解法,构词法、分类法、循环记忆法等,这些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对单词的记忆都起到了作用。但这些词汇记忆法只是向学生呆板枯燥地灌输词汇知识,要求学生朗读生词表,评出生词,提供对应的汉语释义,继而进行繁琐的讲解。这种教法让老师的讲解占用了过多时间,不仅导致学生错误地认为英汉词语存在一对一的的对应关系。而且将词汇教学孤立于语境之外,致使学生接受的是支离破碎的语言知识,没有深入到词汇内部,词汇的记忆是孤立的、二维的、机械的和缺乏意象。当语境发生变化,词义和句义随之变化,学生就难以理解,而且学了词汇不会运用,英语交际能力差,总是没有明显的进步。显然,就目前在英语词汇教学上我们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
(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原本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一。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本应该由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理解、思考、猜测、归纳和总结的词汇或规律,都由老师完成了。教师只注意到自己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完全按照课本教单词
在课堂教学中只教课本上出现的单词,没有联系学生生活,适度地扩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词汇.适当扩大一点课外的相关内容、适当的引申,可以不断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精神,让学得好的同学多学一点。
3.词汇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单词、大部分学生都是以听和记笔记为主,被动的接受老师的灌输,缺乏具体运用的过程,学习的知识没有被及时地消化。这种单
一、被动的教与学方式,教学活动和练习比较少,而且偏重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造成恶性循环。
4.孤立教学词汇
孤立地教词汇,不注意单词使用的语言环境,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老师在教单词时,经常是一个单词一个意义讲解,学生不知道英语单词并非都与汉语单词相对应,很多单词在各种搭配或语境中有较多的不同意义与用法。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由于受英汉词典释义的影响,往往对很多词的使用范围产生误解。例如His mother went last year.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他母亲去年去了某地”和“他母亲去年死了”。如果语境明确,或者了解实情,这句话就很容易理解了。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不同语言的词义范围问题,不要轻易地为英汉词典上的释义所迷惑。所以有时虽然学生记住了一个单词的某一个意义或用法,换了一个语境或上下文,又不知所措了。很多单词好像学过,却不知其义,因此词汇学习成了学生学好英语的拦路虎。
第三章:语境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
(一)语境的理解
首先提出语境这一概念的是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在他看来,语言是人们的行为的方式,语言与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语言不能独立于语境而存在。语境与语言的密切关系,语境对理解语言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起一定的解释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制约性。语境理论使词汇教学结合语境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词汇教学实践中我们一般将语境分为语言性语境(linguistic context)和非语言性语(Extra-linguistic context/Context of situation).语言性语境指一个词与所存在的其他的词、短语和句子所构成的环境,包括一个段落、一个章节甚至一本书。又称狭义语境,小语境或上下文。非语言性语境涵盖人物、时间、地点以及整个文化背景,又称广义语境或大语境。
(二)语境在英语词汇教学的作用
语境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如利奇所说 “You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No context ,no text。”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充分利用语境,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各种意义。
1.利用语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概念意义。
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是词义的核心,它直接地、明确地表示所指对象,概念意义事实上就是词典中列出的词的意义(汪榕培,卢晓娟,1997)。词的概念意义一旦固定下来,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英语中一词多义的词非常多,有的词在词典里有好几个义项,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会出现岐义。例如: She can't bear children.她是不能“忍受”孩子还是不能“生育”孩子?
He is drawing a cart
他是在“拉”车还是“画”车?
但如果将上面的句子分别扩展成:
She can't bear children if they are noisy.(忍受)
He is drawing a cart on the paper.(画)
通过提供上下文,这些词的意思就一清二楚了。之所以岐义消除,就是语境在起作用。因此,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要注意提供足量的上下文语境,使学生养成在语境中掌握词的概念意义的良好习惯。
2.利用语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语体意义。
语体是适应题旨和语境的需要为实现交际功能而形成的语言运用体式。不同词汇的使用反映了不同的外部环境或场合的意义。在英语中有些词的概念意义相同,却在具体的语境下不能置换,下面以利奇(Leech)的两个典型句子为例:
They chucked a stone at the cops, and then did a bunk with the loot.(他们把一块石头朝警察扔去,然后带着钱溜掉了。)After casting a stone at the police, they absconded with the money.(他们向警察投掷一石,然后携款潜逃。)
在上面的两个例句里,第一句可能是两个作案者后来谈论其作案情况时说的话,所以比较随便,用到了cop, chuck, loot, bunk 这些口语词语甚至俚语。而第二句中,很可能是警长在向上司汇报案情,所以用词正式,如 cast, police, abscond, money.由此可见,言语交际的对象、场合的不同影响着词汇的选择。通过语境让学生了解词汇的语体意义,也有利于掌握近义词。
3.利用文化语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词汇的文化意义
很多词汇,不仅有其本意,还有其文化意义,只了解词汇的本意,不了解其文化意义,就无法真正了解词句的某些真实意义。正如胡文仲先生曾说过,“只学习语言材料,不了解文化背景,犹如只抓住了外壳而不领悟其精神。”(胡文仲,1994)。英汉两个民族由于不同的生活经验,价值观念等使得英汉民族在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角度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汉语中的“力大如牛”在英语里却表达为“as strong as a horse”,因为在以前英国经常用马来拉车犁地,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还比如,在中国人心目中,东风象征着春天、温暖之意,东风报春;而英国的东风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象征着寒冷,令人不愉快,所以英国人讨厌东风,却喜欢西风,因为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因此有所谓“西风报春”之说。
因此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词汇的文化内涵,将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结合起来,不仅会活跃课堂气氛,拓展学生的视野,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四章:语境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
在语境中进行词汇教学时首先应避免孤立的记忆单词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也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其次在没有任何语言环境下记忆单词往往就忽略了单词的实际运用。语境中的词汇教学从词汇的语义、应用方面让学生充分掌握词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精心创设真实有趣的语境,(一)利用实物图片创设语境
借助实物和图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当然老师是选择实物还是图片,要根据具体的单词来选用。比如在上《Go for it》七年级上册Unit2的内容时可以准备夹克衫、尺子、钥匙、地图、钢笔、橙子等实物,让学生们观看这些实物并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练习,然后问学生What's this in English?学生回答了It is...后再提问What color is it?让学生把生活学习用品和颜色联系起来,建立对应关系,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方便用实物的用实物,不方便使用实物的用图画,如《Go for it》七年级下册Unit3的内容时,我们可以准备一些有关动物的图片,如老虎、熊猫、长颈鹿等,然后可以做对话练习如What's this?/Do you like it?/Why?来巩固学习本单元要学习的有关动物的词汇和一些用来形容动物的形容词。
(二)利用身体语言创设语境
《Go for it》教材中的部分词汇,尤其是一些动词,一时很难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绘,借助其他教具又费时费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借助一定的动作来完成。例如在教学《Go for it》的词汇turn on, turn off时可以做开关教室里的灯。再如在教学across和through这两个介词的区别时,就用手和笔做一个笔从手背上过去的动作,示意across,另一个笔从指缝中穿过的动作,示意through。当然身体语言还包括微笑传递,眼神接触,手势语言,耸肩表意等。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恰到好处的耸肩和手势都可以创设一个极其宽松的教学情境,这些无声的语言会感染和鼓励学生,给他们信心、力量已经克服困难的勇气。
(三)利用比较创设情境 在同义词、反义词、同根词、近形词和近音词(包括同音词)之间总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的,我们不防借助于它们之间的联系来进行语境的创设,以达到词汇教学的目的。在这里还是借助高、矮、胖、瘦之间的关系来设计这样的练习题:比较大头爸爸和小头儿子(多媒体画面),请用所给词的反义词填空。
1.The father is very_________(short).And he is fat and __________(light).2.The son is_______(taller)than Yao.And he is________(fatter)and________(heavier).这两个小题就是从所给信息中辨别、理解所学词汇并体会其用法,它们的语境是很清晰的,学生一看题目要求和所给信息,练习巩固词汇的目的很容易达到。类似的考查题目还可以设计成单项选择题,或首字母填空等。总之一个原则:设计的问题要合理,语境要充分体现出要考查的词汇之间的关联。
(四)利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设置语言情景--“词不离句”。顾名思义,就是把词汇教学融入到句子学习之中,以句子为载体,在完整的语境中让学生自己去感知词汇的意义。这也可以作为实物与图画情景的延伸环节。例如:在“What does he look like?”话题中,呈现了词汇look like, hair,face leg,long,short,yellow,white,black,tall,short,fat, thin, heavy, light,之后,用句型设置这样的情景:--What does he look like?--He is fat and heavy./He is thin and light.假如配以相应的名人、影星的图片、视频和简笔画,不用任何的解释,关于描述长相的词汇都表达得十分明确了。也可以用Riddle创设语言情景来进行词汇教学。比如教学bike时让学生猜谜语: I have a very useful thing.It has two wheels, but it can run with them, it has no mouth, but it can talk, and it helps me go to school and go home on time every day.What is it? 这种谜语情景趣味性强,激趣作用相当明显。
词汇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基础,这个环节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教学的质量问题,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在这方面下大力气,让我们的学生轻松的掌握词汇,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离不开语言情景,因此,外语作为我们的第二外语,本身就缺乏语言习得环境就更需要情境设置了。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就应该借助实物、图像等各种手段合理设置语境,为学生提供在课堂上使用语言的机会。同时把要学的语法、词法知识等内容及语言技巧融会于语言情景中。学生只有在真实的情景中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NUNAN(1999)曾说:“根据语言习得的规律,语法知识的记忆不能保证语言使用的正确,必须有大量语言的输入才能使得学生掌握学习的语言。即使语言学生已经能背诵语法的规则,仍然不一定能在实际使用时正确地运用。”学习者能理解一项语法规则与他们是否能内化并运用这项规则并不是一回事。学习者实际上需要的是不仅有在不同情景的及不同语境反复接触含有这项语法规则的实践机会,而且他们还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这些固定的表达方式,从而逐渐发展自己的语言系统。然而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使语法教学远离了学生生活实际,使语法成了空洞的死的条条框框。情境教学已成为教学方法的主流。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法教学力求情境化。由于学生的想象力存在着个性差异,教学在向学生介绍抽象的语法现象时,不同的学生头脑中会呈现出不同的画面,自己就给该语法项目的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这时老师就可以创设一个较真实的情境,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第五章:结语
语言的价值在于交际,交际的功能决定了话语与语境的密切关系。多数词具有不止一个意义,离开了语境,其意义往往是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只有把它放在特定的语境里,词语才有鲜活的、确切的、完整的意义。因此研究语境对词汇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意识到语境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且能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创设语境,在语境中呈现词汇,在语境中讲授词汇,加强操练,使学生能掌握这一方法,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作为学生,要在平时的词汇学习中,将课堂学习的这一套路用于实践,避免孤立地死记硬背单词,将单词放在句子、段落、文化等具体的语境中记忆,这样不但了解了词义,而且掌握了词的用法。只有这样学习积累的词才有生命力,才能在交际中派上用场,实现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永生.语境的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汪溶培,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章彩云.情景语境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5]赵庆兰.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景创设方法谈.[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9(2)
[6]梅梦寒.有效语境与英语教学.[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9(6)
[7]曲江波.浅谈语境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