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缘政治格局中伊斯兰教的群体整合功能论析
地缘政治格局中伊斯兰教的群体整合功能论析---以新疆地区为例
汤夺先
当前地缘政治格局中, 中亚局势对我国西北边疆尤其是新疆地区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致使新疆局部地区出现较大的社会异质性问题, 群体分化程度增强, 民族团结受到一定程度的阻滞, 群体凝聚力有所下降。伊斯兰教作为新疆地区广大穆斯林群众的宗教信仰, 可以通过发挥其积极的群体整合功能, 强化社会的同质性和一致性, 达到各群体、各民族的团结和凝聚, 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和有序, 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一、地缘政治格局中群体分化的表现
中亚各国与我国不仅地域接壤, 而且在政治、经济、民族、宗教、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较深的渊源与密切的联系。中亚各国对新疆地区有着较大的影响, 中亚政局的发展成为影响新疆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1] 随着世界范围内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发展及自身民族意识的增强, 民族极端主义与宗教极端势力在中亚迅速发展并与我国境内外的 东突恐怖分裂势力相勾结, 不仅危害了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 而且严重影响到我国的新疆地区。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 我国新疆境内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与暴力恐怖主义伴随着中亚的局势活跃起来, 导致当前新疆地区存在着许多现实的和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可以说,新疆 东突势力的发展乃至猖獗, 与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极端势力的滋生、发展、猖獗和蔓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 这是地缘政治格局变动对我国边疆地区稳定产生的直接影响。其中, 民族分裂主义是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和主要的不安定因素之一, 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是新疆地区发生分裂**的主要根源之一。[ 3 ] 在境外势力的支持和参与下, 分裂势力成为新疆的主要危险, 暴力恐怖活动日益成为分裂势力的主要破坏形式, 分裂与反分裂之间的斗争将长期存在, 这些已经成为各族人民的共识。基于民族分裂活动带来的一系列分离、分化、非整合现象等负面影响, 在新疆地区已成为值得注意的大问题。群体的分离与分化, 导致了地区的社会冲突, 降低了社会的整合性, 并僵化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 对整个社会一体化、稳定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严重的障碍。这种群体非整合现象既包括某一民族群体内部的分化、民族之间的失和如穆斯林群体内部的分化以及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群众之间的分离, 还包括部分穆斯林与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以及部分民族成员与整个国家的分离等。具体说来, 在地缘政治格局与民族分裂主义活动影响下的群体分化分离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组织分化。在地缘政治格局中, 受境内外分裂势力的影响, 我国新疆地区群体组织结构多元化现象已经存在, 各种民间组织、地下组织、极端宗教组织、非法宗教组织、民族极端组织、分裂主义 组织等陆续出现并成为群体组织分化的重要内容。
各种组织都有其一定的认同归属群体, 内群体倾向十分明显, 与其他外群体之间经常隔离并互相对立。这是对我国传统群体组织形式的一种挑战, 致使官方基层组织和正常群众组织出现运转不灵的局面。分裂主义分子打着伊斯兰教的旗号成立了各种各样的宗教组织和分裂组织, 依靠伊斯兰教进行分裂活动, 在当前的分裂活动中, 伊斯兰教已成为分裂势力的重要武器。[ 4] 98这些组织较之以往更加成熟、更加联合、更加严密, 其规模和能量也日渐坐大, 如屡次煽动骚乱的 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真主党就是一个打着宗教旗号的全疆性分裂组织, 他们与我们争夺群众, 争夺民心。目前, 已有一部分群众受其影响出现盲目认同现象, 分裂势力在新疆局部地区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一些群众同情或暗中支持分裂分子。[ 4] 109
其二, 意识形态分化。在新疆地区, 民族分裂主义分子长期借助宗教进行民族分裂活动, 政治**或武装**与非法宗教活动结合, 以伊斯兰教为幌子煽动组织政治**或武装叛乱日益成为其主要形式。在境外敌对势力利用伊斯兰教进行渗透以及新疆民族分裂分子的宣传鼓动下, 新疆地区不仅伊斯兰教势力不断扩张, 信徒人数急剧增加, 并有相当数量的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 对分裂主义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分裂破坏活动保持沉默[ 5];而且部分群众中间出现了与我国官方意识形态不一致的声音, 如对 建立东突厥斯坦、建立伊斯兰哈立法国家、建立伊斯兰社会和伊斯兰秩序、对异教徒发动圣战、杀汉排汉等不利于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口号持一种盲目认同的态度, 民族偏激情绪增强, 民族整体分离意识出现, 民族分离意识成为影响地区稳定的异质性意识形态, 已有超越国家意识、集体意识与公民意识的倾向。尤其是在中亚国家泛滥的民族自我中心主义与高涨的民族意识影响下, 我国部分跨国界民族的民族意识强化, 民族离心倾向有可能强化。比如塔吉克斯坦在纳吾鲁孜节时曾提出 欢迎散居各国的同胞去参加节日活动, 要结束民族涣散状态, 恢复民族一体化意识;哈萨克斯坦总统也多次呼吁、鼓励国外的哈萨克人 回归故乡。[ 6] 这些来自境外独立国家的宣传蛊惑显然对我国会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 会对我国新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直接构成威胁, 不利于国家和人民之间的正常友好交往, 不利于构建同源跨国界民族的和平跨居模式。
其三, 阶层分化与利益分化。群体的阶层分化与利益分化也是地缘政治格局影响下新疆群体非整合的具体表现之一。阶层分化与利益分化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 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利益追求,不同的利益追求造就不同的群体阶层, 阶层是社会垂直分化导致的不同社会地位群体和利益群体虽然群体是由不同的阶层和利益追逐对象构成的,但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作用下, 社会差别较为明显, 两极分化现象有日益严重的势头, 社会群体日益分化为不同的阶层, 既有暴富阶层, 又有一般阶层, 还有社会底层。不同阶层追逐不同的利益, 导致群体的利益分化现象也较为严重。一方面, 部分穆斯林底层群众在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蛊惑下, 有可能产生 新疆的财富都是让汉族人弄走了, 所以他们才会那么穷的想法, 并对现实社会不满, 成为分裂主义分子利用的工具;另一方面, 部分地位较高的穆斯林阶层有可能出现谋求 权威性资源的想法, 妄图通过民族分离与国家分裂来重新分配并 掌握更多的权力, 从而可能参与分裂活动。尤其是在地缘政治格局中, 过分追求政治利益, 通过分裂活动妄图谋求像地缘邻居一样的独立主权地位更是一种典型的利益分化表现。这显然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地区稳定。
其四, 区域分化和领域分化。当前, 新疆分裂主义活动由南疆、北疆频发向以南疆地区为主转移, 由一县、一乡向中心城市甚至向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转移。[ 4] 81也就是说, 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活动重点已经从农村与牧区转入城市, 从全疆范围转入到南疆地区, 受其影响的群体分化现象也会发生转移, 转向南疆地区和城市, 从而会导致南疆地区和部分城市的群体分离现象发生, 乌鲁木齐、伊犁、喀什、和田、阿克苏等均发生过分裂骚乱活动。
并且, 群体分化的领域也会从政治领域向以政治领域为主, 包含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等各种领域。
参加与同情民族分裂主义活动的群体范围扩大了,极少数郊区农民、工人、国家公务员、干部、教师、知识分子、学生、无业游民等都参加过分裂骚乱活动,民族离心心理的增强成为一个大问题。
二、伊斯兰教具有群体整合的功能
群体整合功能是宗教诸多社会功能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科塞指出: 任何社会都需要一套共同的信仰和实践来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大多数社会利用宗教来实现这一目的。宗教活动还可以把人们团聚在一起, 进一步巩固团体内部的团结。[ 7 ] 即宗教具有强化社会成员联系、实现团体内部团结的功能, 指明了宗教群体整合功能之具体表现。宗教社会学大师涂尔干认为, 宗教乃是社会的凝聚剂, 它推进了社会的聚合和团结。[ 8 ] 功能主义人类学大师布朗提出: 在保持社会的凝聚力和平衡方面, 宗教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9] 188国内学者的研究也证实, 宗教具有积极的群体整合功能。群体整合功能是宗教重要的实践功能[ 10] 149-182;群体整合功能是宗教对维护社会稳定所发挥的正效应之一。[ 11] 所谓宗教的群体整合功能, 是指宗教通过发挥自身的统合与凝聚作用, 使不同的个人、共同体结成一个统一整体, 并促进其内部团结进而达到稳定并维护该整体的目的。共同的宗教信仰作为连接信教者的纽带, 把信教群众从组织上整合成为一个 宗教共同体, 使社会的不同地位、不同生活水平、甚至不同阶级的个人、群体或各种社会势力、社会集团凝聚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从而实现群体的亲和团结及社会的凝聚胶合。
宗教扮演了一种特殊的群体粘合剂和文化胶的角色, 为群体的存在、稳定、延续、发展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作为一种与现实社会密切联系的宗教, 伊斯兰教同样具有一切宗教所具备的社会功能。有研究者明确提出, 伊斯兰教在我国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中国穆斯林的心理建设功能、对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功能、伦理道德功能、经济功能与整合功能。[ 12] 由于伊斯兰教具有使穆斯林个体、集团、社会结成整体的因素, 因而可以对信仰伊斯兰教的个人、群体、社团以及穆斯林社会发挥积极的整合功能。伊斯兰教的群体整合功能之所以能够实现, 原因在于:
其一, 伊斯兰教为穆斯林群体提供了一个神圣的起源, 使广大穆斯林成员对其产生一种崇敬、认同与依赖心理, 从而形成一种维系同一信仰人群的牢固凝聚力;
其二, 伊斯兰教为广大穆斯林群众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信仰体系, 信仰共同的真主安拉和使者穆罕默德, 有着共同的宗教典籍“古兰经”和“圣训”等, 有着共同的宗教教义、教法等, 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观念使人们产生了一致的群体意识和共同的群体认同与归属感, 使其整合为一个统一体;
其三, 伊斯兰教与一般宗教一样有自己的实践体系, 通过一起参加固定的念经、礼拜等宗教仪式, 通过共同遵守和执行宗教生活方面与世俗生活中的种种行为规范, 能够把穆斯林个体的行为统一起来, 从而巩固和加深了群体成员之间的认同感和亲密感, 强化了穆斯林之间的沟通和团结;其四,伊斯兰教还有自己的宗教节日、与宗教有关的世俗节日以及人生礼仪活动, 在这些特殊的日子中常常要举行一些强化性、具有转折性色彩的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 如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都需要举行宗教仪式, 通过这些仪式和活动使个体参与到集体中来, 从而强化群体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以及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感。基于上述诸种条件, 可以通过发挥伊斯兰教的群体整合功能来达到维护当前地缘政治格局中地区与国家安全和稳定的目的。
三、实现伊斯兰教群体整合功能的具体层面
针对当前形势下新疆地区受地缘政治格局影响而出现的种种群体分化分离倾向以及不利于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的相关问题, 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伊斯兰教的群体整合功能, 将有分裂倾向和分离情绪的各种群体, 逐渐整合为热爱祖国、拥护统一、团结和睦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 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归属感, 强化他们的向心力, 加强凝聚力和胶合性。一般情况下, 整合有四种形式: 文化整合、制度整合、规范整合和功能整合。有研究者认为, 宗教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整合作用主要包含价值整合、规范整合和结构整合等三个方面。[ 13] 笔者认为, 伊斯兰教可以通过价值整合(信仰整合)、组织制度整合、礼仪行为规范整合来实现群体内部以及不同群体间的统一和整合。
首先, 伊斯兰教通过价值整合实现对群体的整合。宗教的社会整合功能主要体现之一就是它对社会成员进行的价值整合。[ 14] 价值整合在宗教整合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一个民族保持信仰方面一致的基本文化观念和牢固的凝聚力的基础, 是宗教整合中最重要的内容。[ 13] 价值整合要建立在统一的宗教信仰的基础上, 对此, 有研究者提出: 宗教信仰是宗教履行社会整合功能的基础, 共同的宗教信仰往往会带来共同的价值观。[ 15] 85具体说来, 宗教通过提供世界观, 塑造人们的基本信仰和情感,使一些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得到整合。马林诺斯基认为: 宗教信仰可以使个人摆脱其精神上的冲突,从而使社会避免瓦解的状态。[ 6]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宗教信仰对于维持社会整合的重要作用。
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群体具有统一的价值取向,即基于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而形成的价值观念, 并成为其日常生活中的行动指南。显然, 分享共同价值体系的群体成员, 既会形成共同的目标,还会将这些价值内化, 在外在的行为中体现为对共同的价值规范的恪守不渝。并且, 在宗教神圣性的作用下, 这种价值观更容易具有一种神圣化的能力, 通过把神的制裁力加诸于人类价值上, 从而激发教徒对群体目标的赞同和拥护, 在神圣的目标同一性的前提下, 结果便实现了群体的相互认同和整合。伊斯兰教的价值取向即其价值观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以人为本, 珍视现实人生, 强调平等团结, 重视道德修养等。[ 17] 这些价值观成为广大穆斯林的精神支柱和心灵的慰藉, 成为穆斯林情感认同、群体归属的纽带和精神向导。尤其是伊斯兰教广泛的、全方位的平等团结价值观反映在现实生活中, 就是要求广大穆斯林群众之间以及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群众之间同心协力, 友好和睦, 团结在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 这对于反对民族分裂、消除民族分离现象, 增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 提高各民族对祖国大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另外, 伊斯兰教的价值观中还包括另外一个重要内容, 这就是要求广大穆斯林热爱祖国, 将祖国利益置于最高位置, 把爱国爱人当成自己的天命, 当成自己应尽的基本义务。这就为把广大穆斯林群众(包括盲目参与民族分裂活动的那部分人)整合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来提供了理论依据。有研究者提出, 宗教信仰有助于个体形成一种对其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5] 85, 再加上个体有群聚的本能, 并希望在群体中满足其各方面的需要, 因此,伊斯兰教以其神圣性把各种不同利益的集团尤其是广大穆斯林群众的价值观综合统一起来, 形成一种供大家认可的价值取向, 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显然可以帮助人们逐步消除分离的倾向, 整合为统一体。
其次, 伊斯兰教通过制度组织整合来增强其群体凝聚力, 实现群体整合。群体是社会中人们结合紧密并具有一定组织形式的整体, 组织构成了群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而制度则作为已建立的关系模式维持着群体的组织。[ 10] 131由此可知, 组织和制度对于群体的维持和个体的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伊斯兰教首先是一种社会制度, 一种不同于世俗社会制度的神圣制度, 它自身有一套完整的宗教制度, 通过这些制度规范着每个穆斯林的行为, 无形中引导着穆斯林的一致性行动, 使 穆斯林自觉地履行宗教义务, 遵守教规和禁律, 长期定时举行集体宗教仪式如礼拜, 维护宗教道德规范的权威和普遍性, 在穆斯林心中培养了集体主义情感。[ 18] 伊斯兰教通过礼拜制度来增加穆斯林见面的机会, 从而强化他们的群体意识;通过组织制度,由某些宗教神职人员暂时充当领袖的角色来发挥固有的号召力, 进而保证穆斯林社会的团结;通过施济制度来完成救济穷困的任务, 扮演了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的角色, 使穆斯林群众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安全感、亲切感, 从而有助于民族群体内部的团结。这三种宗教制度完成了穆斯林的群体整合。
此外, 伊斯兰教作为一种社会组织, 不仅为其教义的传播承担作为载体的角色, 而且还会通过各种层级的神职人员将其信徒在精神与情感上结合在一起, 必要时更能动员其信徒投身于有一致目标的宗教社会运动。宗教组织内部的教规对其信徒的行 为具有约束力, 使宗教群体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实体。[ 15] 86各种伊斯兰教组织对于组织成员而言都具有无上的权威性, 可以将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产生巨大的凝聚力, 从而实现对群体的整合与控制。伊斯兰教教职人员可以通过宗教组织向广大穆斯林群众宣讲教义和教规, 使他们明确什么是合法, 什么是非法的东西, 在宣讲的过程中可以讲解一些热爱国家、维护统一的知识, 强化他们的国家意识和集体意识, 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他们的民族意识。同时, 清真寺组织作为一种宗教场所, 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相互接近、相互沟通的重要场所,容易产生群体认同, 从而利于增强群体凝聚力, 实现阶层整合和组织整合。另外, 伊斯兰教有着完整的宗教设置, 它作为信教群众进行宗教生活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可以对信教群众的宗教行为加以约束, 加以制裁, 从而使广大教徒成为一个基于宗教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实体。
最后, 伊斯兰教还可以通过礼仪行为规范的整合来发挥群体整合作用。这主要通过仪式与相关宗教活动以及宗教行为规范及其之于现实社会的约束来实现的。有研究者认为, 宗教礼仪活动就是以巩固群体凝聚力为唯一目的..经常性的宗教活动, 巩固着人们对于群体的感情。[ 19] 146我们知道, 人类生活上的每一重要危机, 都含有情绪上的 扰乱、精神上的冲突以及可能的人格解组..宗教信仰满足了一种固定的个人需要, 这需要乃为社会组织所连带的心理上的相配部分所造成。另一方面, 宗教信仰及仪式使人生重要举动和社会契约公开化、传统地标准化, 并且加以超自然的裁认, 于是增强了人类团结中的维系力。[ 16] 85也就是说, 通过种种仪式向外界演示和表明了伊斯兰教群体的团结和和睦。仪式赋予感情神圣统一的表现形式,从而修正、补充和加强了社会稳固所依赖的情感体系。[ 9 ] 184比如, 每天5次的礼拜、每周一次的聚礼、每年2-3次的会礼, 不仅可以提醒穆斯林群体的存在意识, 而且给他们聚集创造机会;每逢重大人生转折以及穆斯林宗教节日与世俗节日举行的一些强化性仪式, 也可以起到聚集穆斯林、唤起穆斯林群体意识的功能, 使个体意识到群体的存在与群体的重要性。参加各种宗教礼仪活动, 根本目的就是使分散的个体聚拢起来, 保持群体的高度统一。[ 19] 穆斯林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主要通过宗教活动和节日来强化。神圣、庄严的宗教活动使具有相同信仰、情感的穆斯林更容易敞开心扉, 交流感情, 充实内心, 这不仅有益于纯净人的灵魂、健康人的感情和心理, 而且也极大地加强了穆斯林之间的交往和聚合, 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12] 同样, 作为群体规范之一的宗教规范之于群体整合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宗教规范在于它为信教群众规定了许许多多的禁忌和戒律, 其目的是关注信教群众的心理稳定、信仰维系和行为规范..规范整合有助于民族社会成员的心理平衡, 保持情绪宁静, 共同维护周围社会的协调、平衡和有序。[ 13 ] 伊斯兰教的许多行为规范对于引导广大信徒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有很大作用。尤其是伊斯兰教 通过把社会规范神圣化来敦促教徒自觉遵守社会规范,从而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整合。[ 14 ] 170基于.古兰经#形成的伦理道德规范, 被蒙上一层神圣的色彩, 可以影响信教群众实际生活中的行为。比如,“古兰经”有云: 你们当全体坚持真主的绳索, 不要自己分裂(3: 103)。伊斯兰教非常强调民族团结的伦理道德规范, 认为 天下穆斯林兄弟是一家, 即要求民族之间要加强团结, 认为能团结时就不要分裂,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由此可见, 团结之于穆斯林的重要性以及伦理道德规范对于群体整合的意义。伊斯兰教中还有爱国爱家、忠诚待人、关心集体、报效社会、忠于职守、主持公道等行为规范, 显然都有利于群体整合。
通过发挥伊斯兰教的群体整合功能, 穆斯林被有效地整合为一个统一的群体, 对国家的认同感逐渐增强, 民族分裂意识和分离倾向逐渐减弱。他们与周边人们的关系也变得更为团结, 更为和谐, 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当然, 伊斯兰教的群体整合功能也是较为有限的, 我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范围内发挥其作用, 来实现对各种已经分化或将要分化群体的有效整合。归根结底要靠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增强自身实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提高各民族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把各民族群众紧紧团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内, 强化中华民族的群体凝聚力,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受地缘政治格局影响而出现的群体分裂和分离倾向。
作者简介: 汤夺先(1977-), 男, 山东邹城人, 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博士, 研究方向: 民族与宗教问题。参考文献: [ 1]潘志平.民族自决还是民族分裂[M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9: 228.[ 2]丁建伟.地缘政治中的西北边疆安全[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4: 235.[ 3]热合木江% 沙吾提.论近代新疆民族分裂主义的历史根源与国际背景[ J].民族研究, 1997(6).[ 4]马大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新疆稳定问题的观察与思考[M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2.[ 5]阿比孜% 尼亚孜.当前新疆反分裂斗争与伊斯兰教关系的几个问题[ 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04(2).[ 6]转引自丁建伟.中亚与我国西北边疆地区同源跨国民族问题[ 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2004(1).[ 7]刘易斯% 科塞.社会学导论[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0: 496.[ 8] [美] D% P% 约翰逊.社会学理论[M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8: 251.[ 9] [英]拉德克利夫% 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M ].潘蛟, 王贤海, 刘文远, 知寒译.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9: 188.[ 10 ]时光, 王岚.宗教学引论[M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4.[ 11 ]陈元福.宗教对社会稳定的双重效应[ 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0(1).[ 12 ]顾世群, 丁秀勤, 齐程.论中国伊斯兰教的社会功能[ J].中国穆斯林, 1999(3).[ 13 ]高永久.宗教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双重作用[ J].甘肃社会科学, 2003(4).[ 14 ]戴康生, 彭耀.宗教社会学[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169.[ 15 ]孙尚扬.宗教社会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85.[ 16 ] [英]马林诺斯基.文化论[M ].费孝通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2: 84.[ 17 ]郭春霞.浅论伊斯兰教的价值取向[ J].中国穆斯林, 2003(4).[ 18 ]段继业.对回族民族凝聚力的一种理论假设[ EB /OL].H t tp: / / www.salam a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7年12月 发布时间:2011-3-31 13:38:01
第二篇:中俄在地缘政治寒流中加强协作
中俄在地缘政治寒流中加强协作
中国网5月20日讯 俄罗斯总统普京今天抵达中国开始访华,与习近平主席举行今年以来的第七次会晤。这也是习近平全面接掌中国最高权力之后俄国家元首首次访华。因日程紧张,普京的主要国事活动将在上海进行,这丝毫不影响两国元首进行深入交流,丝毫不会压低访问的重要意义和实质内容。
普京此次访华受到国内外极高关注,原因就在于访问的时机极度微妙、敏感。正值俄美因乌克兰问题紧张对立,距离5月25日乌克兰总统大选只有不到一周时间,普京按计划访华,充分说明对华关系在俄对外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这绝不仅是一次例行性的访问,而是与中方携手推动国际格局加速朝均衡方向转换的扣门之旅。
普京访华期间,两国元首将发表份量极重的联合声明,阐明对全球重大战略问题的共同看法和主张,宣示推进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方向和举措。这个声明将是冷战后中俄一系列共同政治文件的新高点,代表着两个紧邻大国在冷战终结后克服猜忌放下犹豫最终重新发现对方、走近对方并确立真正战略协作精神的新尺度。
人们将会被更加明确地告知,中俄两国最根本的共同利益在于各自在崛起和复兴道路上顺利前行,最重要的战略共识在于支持对方维护核心利益的努力。凭借这两点,中俄关系模式将率先开创大国互利共赢的范例并深刻改变世界。
普京访华期间,中俄极可能签署天然气输华大单,也可能就加强军事技术合作达成新的重要共识。有关接触和谈判旷日持久,最终达成协定的希望从未像今天这样大,因为支持双方签订合同的战略和政治需要空前强劲、市场因素空前活跃。
真的伙伴,总是充分理解和尊重对方,通过直率的协调合作求得共同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强人所难或把对方当棋子。这一精神在中俄就乌克兰问题的沟通中得到体现。普京访华,中俄将就乌问题作深入沟通。随着乌总统大选的即将到来,局势正在接近拐点,政治解决当前危机并保持乌作为主权国家的基本完整符合各方长远利益。中俄理当分享足以帮助对方看清大势的信息,相互提出真诚建议并给予必要配合。
普京将是出席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上海峰会的最重量级外国元首。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亚信峰会,在中俄等国的共同倡导和示范之下将实现亚信由虚入实、从小到大的转折,见证亚洲人自主维护地区安全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不能把亚信解读为“去美国化的平台”,但不是所有地区的安全事务都非要有美国的参与,不是所有的地区安全机制都必须接受美国的领导。
世界对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长期翻云覆雨、为所欲为的耐心正在耗尽,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也已从“拥抱西方”的迷梦中醒来,越来越多国家真心实意“向东看”。貌似“虚弱”的奥巴马政府竭力维护美国的主导地位,把中俄视为最主要的竞争和防范对手,有关战略部署执意损害、挑战两国核心利益,遏制、挤压两国战略空间。过去一个月,美国一面在欧洲与俄罗斯较劲,借乌克兰危机大搞对俄制裁、孤立,推进惩俄、弱俄战略,一面在亚洲高调对华提出战略警告、加强军事遏制,偏袒、纵容盟友在领土海洋争端中同中国对抗。如果中俄在这样的情况下还不更加相互接近,就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也对不起美国的“战略布局”。中俄作为新兴国家的代表性力量,不仅要在地缘政治的寒流中抱团取暖,更要共同担起大国责任,通过不断强化的战略协作维护世界多极化势头,牵制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的明流暗涌。
强大不是哪个国家的特权和专利,一超独大的世界并不安全,更不和谐。不能把中俄相互走近理解为针对美国、挑战一超的结盟,但中俄各自的强国战略相叠加、和平政策相协调,将许以世界更加光明的未来。
随着中国的崛起、俄罗斯的复兴,中俄美三角关系成为国际关系中最主干的战略结构,中国在其中已不是冷战时期那个必须通过在美苏之间选边求得自身战略安全的配角,而是可以采取积极主动外交推动大三角关系实现动态平衡的棋手。这就是博弈,中国应该学会、勇于开展的博弈。(晓岸)
第三篇:论企业政治文化及其内在功能
论企业政治文化及其内在功能
内容摘要:企业政治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复合的政治文化,是一种软权力,企业政治文化具有影响和指导企业政治行为,影响企业治理、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稳定,影响企业政治发展的功能。
关键词:企业政治文化 软权力 企业治理 企业政治发展
企业政治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企业中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企业政治文化以企业心理层面的政治态度为研究对象,讨论企业成员的行为取向及心理因素。在客观实际中,企业政治文化表现为企业及其成员的政治认知、情感与评价,也可以表述为企业及其成员的政治态度、信仰、感情、价值观与技能。与其它政治文化一样,企业政治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不仅客观地存在于企业之中,而且也在企业中发挥其固有的功能和作用。
企业政治文化是一种复合的政治文化模式
复合型的企业政治文化是指企业及其员工关注政治,并可能成为主动的政治角色,但他们同时具有被动的臣民角色。企业及其员工缺少熟练的政治知识,没有深入的参与活动,不特别主动,参与时也不全靠理性判断。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企业的权力与责任关系。经济民主是企业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之一,保持企业权力和企业责任之间的适当平衡是企业经济民主的必要条件。企业运行机制的有效性,一方面在于企业管理者有权做出命令型决定,另一方面在于企业利益相关者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企业管理者。
企业及员工参与政治的主动性。企业利益相关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参与企业及企业外部的政治活动积极性,但自认为有责任参与人的比例远远大于实际参与人数。政治并不是企业及利益相关者观念中最重要的问题,与其它关心的内容相比,政治一般只耗费企业及利益相关者较少的感情和时间,企业及利益相关者不是一个永久的政治演员,除非必要,他们将远离政治场所。
企业的功利与情感关系。企业及员工参与政治通常以企业的有效运行为准则,采用纯实用主义的态度,功利性强。这种情感基础不稳定,是一种无情感注入的政治参与,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机会主义的政治行为。
政治一致性和政治歧义的关系。信任与合作的角色取向,是企业政治文化的一个成分,它是企业政治行为的一般动力来源。在企业中,人们的利益相似,政治观点上也相似,如果有人持不同观点,可能会被迫转变态度,形成一致。企业内总的政治冲突依附于团结、合作的态度,它通过普遍的社会关系准则将其限制在适当的位置上。企业政治文化是一种软权力
企业政治文化是管理系统的重要政治资源,是推动企业政治行为的重要力量。软权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在向外传播中所产生的影响力。作为一种软权力,企业政治文化具有以下性质:
企业政治文化表征企业政治系统的有序性。从企业管理系统内部,可以观察到相似的、得到系统内大多数人认同和自觉遵守的文化,它与外界系统有着明显的软权力边界,体现了该系统的有序性。企业政治文化越有特色,软权力边界越明显,熵值越小,有序性越高。反之,特色越少,软权力边界越模糊,熵值也越大。
企业政治文化的产生与演化是一种自组织行为。企业政治文化是企业在一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下,根据趋利避害的需要,逐渐积累、沉淀和遗传下来的。
企业政治文化的扩散与辐射是正负熵流的双向流通过程。企业政治文化的形成是一个能量耗散过程。在当今社会,文化的扩散与辐射将一些原生态文化模糊化,造就出新文化,现代企业的政治文化也是正负熵流综合作用的结果。
企业政治文化具有非垄断性。只有适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要求的企业政治文化,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并保存下来发扬光大,所以企业政治文化这种软权力是一种非垄断性的权力。成熟的企业政治文化被群体所认同,就具有客观性和相对稳定性。企业政治文化与硬权力的互补性。硬权力是各种法定实力的总和,是对内统治和对
外交往的保障,软权力则是硬权力实施效度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相互制约。
企业政治文化形成与消失的延时性。企业政治文化除了具有扩散性、积累性、连续性、遗传性特征外,也有其自身的演化规律,它与硬权力的演化并不同步,往往出现慢化或延时效应。其原因是企业政治文化是人们在大量的实践中经过总结、提炼、归纳、去粗取精才系统化、理念化并为人们所认同而形成,并成为一种传统被遗传下去。企业政治文化的内在功能
(一)企业政治文化影响和指导企业的政治行为
在企业的政治生活中,各个环节、部门、机构和个体的政治行为无不受企业政治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克鲁克洪说:要指出哪一件活动不是文化的产物是困难的。当企业政治文化的各种要素内化为企业部门、利益相关者和个体的精神素质时,便赋予了行为主体一定的思想、观念、性格、态度、感情和倾向性,成为一种内化了的企业政治行为规范,影响着企业相关主体对企业政治的关心程度,争取或行使自身权利的力度,支配着他们对企业政治行为方式的选择,更以一种一贯性的行为取向深刻、稳定、长久地指导企业的政治行为。影响和指导企业政治行为的功能,是企业政治文化最基本的功能。企业中的政治行为是企业及利益相关者为实现一定的利益目的而从事的政治活动。它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企业中的政治行为具有提高企业效率的正效应,也具有阻碍企业目标实现的负效应。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和社会因素对企业生存和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国外企业很热衷于实施政治战略,“政治经营”已成为经营管理的新思想和新方法。
与企业政治经营相联系的另一个事实和概念就是企业政治战略。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学界开始把企业政治行为作为企业竞争战略的一个维度进行研究。在一些行业和某些企业,企业从政治战略中获得的好处并不亚于他们从市场中获得的利益,因而对企业来说,在企业整体战略中把政治战略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甚至是突出的位置,整合市场战略和政治战略也就变得非常重要。由于我国自身的体制与文化,决定其企业
政治战略在企业的战略构成中占有比西方企业重要得多的地位。
事实上,企业中的政治行为并不仅限于企业政治战略一类的宏观政治行为,它还包括企业内部及企业与微观主体之间的政治行为。在企业内部个人、单位、部门以及企业股东间、企业与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等微观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和政治行为是其微观政治行为。企业微观政治行为并不基于法律、政策等政治资源的谋取,而是基于某种具体的利益,如货币、职位、权威、知识、能力、人际关系等好处的获得。
企业政治文化涵盖了企业及利益相关者的政治认知、政治评价、政治选择等因素。它是企业在动态适应外部环境及调整内部一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企业政治文化是企业政治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它不仅影响管理者的决策过程,还影响着企业其它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权力距离和不确定性回避是企业文化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权力距离是指企业中缺乏权力的员工对不公平的权力分配所接受的程度;不确定性回避是指企业员工对不确定或不了解的情景感觉到威胁的程度。很显然,权力距离和不确定性回避的程度不同,企业利益相关者对权力的心理态度不同,从而会导致不同的企业政治行为。
(二)企业政治文化影响企业治理、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稳定
企业的政治体系与企业的经济治理与管理体系有极大的重合与交叠性。企业政治文化对企业政治体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影响企业的治理和管理体系。企业治理与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首先要适应企业的基本政治取向,然后才是对企业政治文化的逐步改造。在一个权威主义文化盛行的企业里,要想建立高度民主的企业治理与管理体系,是非常困难的。当然,企业的治理与管理体系并不是只能被动地适应企业政治文化,它同样可以对企业政治文化的形成、演化产生影响。
企业政治文化对企业治理与管理体系的稳定也产生着重要影响。企业治理与管理体系要保持其稳定并有效地履行其功能,需要以一定的政治文化为条件。对企业治理和管理体系的认同性危机和合法性危机,均涉及企业相关主体的政治行为取向,可以将其看作是关系到企业治理与管理体系的政治文化危机。企业成员对企业治理和管理体系的认同,是建立稳定、发展的现代企业的心理基础。如果不解决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治理
与管理体系的认同冲突,企业治理与管理体系难以获得稳定,也不可能有能力应付各种挑战。
对企业治理和管理体系合法性的认同,更是企业治理与管理体系稳定、有序运行的条件。所谓合法性,班德认为:当人民对终极的权威愿尽政治义务时,此权威即具合法性。派伊认为,合法性包括两项要素:政治体系的施政能力,人民对政府权威的感情。合法性危机往往在“人民对系统权威的发生分歧的看法,政府的结构与作为因之崩溃时出现。借用他们的一些看法,企业治理与管理体系的合法性和合法性危机具有同样的特征。因此,一旦发生企业治理与管理体系合法性危机,不仅会影响企业治理与管理体系职能的发挥,还会危及企业控制权以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三)企业政治文化影响企业政治发展
企业政治也存在着一个发展问题。企业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扩大,企业治理与管理系统权威的增强,企业机构的分化与一体化是企业政治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
企业政治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企业民主管理。企业理论和实践所体现的基本原则是企业的民主管理。这种民主管理的集中表现是实行一股一票和一人一票相结合的制度,有关企业重大事项由全体股东共同决策,而不是少数人专断。企业的管理机构由企业股东民主选举产生,对全体股东负责。企业制这种民主管理原则,保证了所有股东能平等地参与企业的经济及政治、文化等一切事务的权利,并使现代民主精神有可能大规模地在企业中予以真正实施。
企业政治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其中,企业政治文化是推动企业政治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无形力量。企业政治文化中内含着企业相关主体对企业政治发展前景的期待和向往,它一方面引导企业相关主体政治行为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也为企业相关主体追求理想的企业政治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例如,民主的企业政治文化对企业民主制度的形成和保持能够产生的巨大作用,因此,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认识企业民主,把企业民主视为一种企业政治信仰和指导企业相关主体政治实践的规范,对于企业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克莱德•克鲁克洪.文化与个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孙明贵.国外企业的“政治经营”及其效果分析.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
3.康光华,白鲁恂.政治文化的沉思.台湾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82
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3页
作者:谭宗宪 《商业时代》2009年17期
作者简介:
谭宗宪(1961-)男,汉,湖北民族学院财经政法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企业
管理。
第四篇:例析新课程中探究式教学的功能专题
例析新课程中探究式教学的功能
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类似“探究”,“科学探究”,“探究式学习”这样的关键词出现频率明显增大。不少一线老师勇于探索,改进教学方式,收到明显效果。不过,也有部分老师对此困惑,甚至担心。例如,一些中学老师问道:
“现在教学言必提探究教学,好像不探究就没有改变观念,没有新课改一样。为什么探究式教学几乎承载我们对教学改革的所有希望?”[i]
“一个早上4节课,每节课探究一个科目的问题,而且学生要花费很多的课外时间查资料,这样是不是与减负有矛盾呢?况且科学家几年才探究一个问题。我们的学生难道是超人吗?”[ii]
这些问题表明了一些老师对探究式教学的困惑。在此文中,拟特别针对探究式教学的功能进行讨论。
一、例说探究式教学的功能 不仅在中国,就是在国际改革浪潮中,“探究”(inquiry)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关键词之一。英文inquiry源于拉丁文的in或inward(在…之中)和quaerere(质询、寻找),“科学探究”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有这样的界定:“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iii]在科学教育中采用的科学探究通常叫科学探究式的教学,或者探究式教学,它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此问题拟另文讨论)。
目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探究式教学在我国越来越走向深入,并且已产生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有部分老师在对探究式教学的功能认识上仍容易出现两方面的偏差,其一:探究式教学承载了实现课程所有目标的重任;其二:探究式教学无非是应对教学检查的形式。前者是对探究式教学功能的神话,后者则是对探究式教学功能的理解不够深入。在此,以一实例分析探究式教学的功能。
2001年9月,义务教育阶段的新教材走进了第一批国家级实验区,安徽芜湖某中学的物理老师上了这样一节探究课。这节课的内容是“探究速度的变化”;有关的探究要素是“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全班分为几组,分别探究不同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其中一组探究物体在斜板上运动时速度的变化(图1)。该小组拟测量球在斜板上、下半段运动中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然后算出球在上、下段运动的平均速度,由此判断球在斜板上运动时速度是否发生变化。他们测斜板长度(即位移),然后再测球在斜板上运动时间。在他们测试时间过程中,球不时从斜板掉下,他们不时将球再放于斜板,球从哪里掉下,他们就将球再放到那里,而按停表的学生持续记录整过程的时间。最后学生用测得的位移和时间算出球在斜板上、下两半段运动的平均速度。
在这个探究活动中,教学目标涉及多个方面:注重位移、时间、平均速度等物理量的理解;强调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等能力培养;激励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等。这节探究课的难点在对时间量的测试,是否有效?是否可靠?等等。显然,在这组学生的测试中,其时间测试量是不正确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做”,学生在探究能力方面的问题很难具体显现,探究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纸上谈兵”。正是通过这样的探究课,学生经过一个“做中学”的过程,从而彰显科学探究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探究能力等方面的独特教育功能。
无疑,大多数人都认为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的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我们的学生在这些方面则非常弱。如何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培养,仅靠传授是不行的,这就象学游泳必须下水,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难免喝水、呛水,只有通过这样的“折腾”,学习者才能学会游泳。在探究式教学中,情形有些相似,只有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折腾”,不断犯错改错,他们才能真正养成对终身发展皆有益的探究能力。
因此,探究式教学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在教学中应该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应要求,通过探究式教学达成某些课程目标。
二、探究式教学并非 “阿拉丁神灯”
虽然探究式教学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培养功能,但是它却不是万能的“阿拉丁神灯”。在课程标准中强调了科学探究,但同时也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如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教学实施中,应依照课程标准要求,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灵活选取教学方式。
其实,在物理课程标准中不仅有对探究能力的要求,还有对知识内容等要求。在初、高中的内容标准中皆含有两部分内容:其一,科学探究;其二,科学内容。在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要求中,分别从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7方面提出了要求。若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学生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学习相应的科学内容。在课程标准中对科学内容的要求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的。例如,在物理1和物理2共同必修模块中有这样的要求:(详细内容请见课程标准[iv])
在表一中呈现的内容标准,皆要求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学习相关内容,特别强调了物理的学习过程,通过探究过程培养探究能力;在表二中要求用实验的方式学习相关物理内容,特别强调了通过实验掌握某些物理概念;在表三中则侧重对相应物理内容的不同层次要求,强调了对物理内容的学习、掌握。通常,探究式教学耗时较多,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若要完成课程标准中所有要求,就不可能时时事事都去探究。物理课程的有些目标须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达成,而有些目标则可通过其他方式达成。新课程提倡的教学实践应围绕课程的三维目标进行,无论探究式、传授式或其它教学方式,它们皆承载了不同的教育功能,都是我们的物理教学不可或缺的。
第五篇:高中英语教学中时效性资源应用论析
高中英语教学中时效性资源应用论析
摘要:作为一门语言性很强的学科,英语教学对时效性有较高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应在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基础上,增强英语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不断拓展和契入时效性强的英语教学资源。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拟就高中英语教学中时效性资源的应用问题重点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时效性资源;语言性
一、时效性资源的概念及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时效性资源,是指能为英语教学所用的新形势、新政策,或发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大小时事、新闻、话题或事件等方面的信息与材料。作为一门语言性很强的学科,英语教学对时效性有较高的要求。将时效性资源应用到高中英语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能极大地增强英语语言的趣味性和真实感。将丰富、生动和鲜活的实效性资源应用到英语教学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让学生从不同的途径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去接触、了解、学习和把握英语语言运用的机会,乃至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英语语言及其运用。其次,能有效地弥补英语教材语言滞后性的不足。科学合理的教材是教师备课、安排教学任务、开展课堂有效教学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和保证。然而,教材的内容总是和实际的生活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就英语教材而言,这一差距即表现为教材内容与高中生的生活实际、思想情感等存在着脱节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能主动去拓展和应用时效性强的、能较好契合学生实际的语言材料,以补充甚至替换教材中滞后过时的语言材料,尽可能地缩小语言学习材料和生活实际的差距。最后,增强英语教学的思想性。将时效性资源应用到英语教学之中,在为学生英语学习提供了生动、丰富、鲜活的学习材料的同时,也是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社会热点等作为背景或讨论的话题重要媒介和平台,顺势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时政与社会问题。
二、时效性资源应用的原则
现实社会生活中具有丰富的时效性教学资源。教师要有效地将其开发并科学地应用到教育教学之中,除了需要具有敏锐的资源意识与教材处理的创新能力,还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遵守一定的规则是实现时效性资源开发与运用的重要保障。其主要包括时效性资源和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时效性资源对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高度的指向性;时效性资源对连接学生的兴趣点与关注点具有高度的关联性;时效性资源对帮助学生在语言学习上实现认知、情感和态度的根本升华具有高效的媒介性。
三、将时效性资源应用到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索
首先,利用英语报纸与杂志,选好时效性资源应用的媒介。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时效性较强的英语报纸与杂志,让学生去阅读,引导他们接触新的语言素材,扩大阅读的广度与提高阅读的深度。比如,《China
Daily》《21st
Century》等在内容上就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而且在难易程度上也比较适合高中生的英语能力和水平。
其次,利用社会、时政等热点、焦点问题与话题,找好时效性资源的切入点。
教师可以在课前将搜集与教学内容高度契合的时政、社会等方面问题与话题的任务布置给学生,鼓励他们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制作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的诸如小报告等。比如,笔者就曾以班级成员小组的形式组织英语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前将班级成员分成小组,并布置一定的任务,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来负责本组材料的收集、整理、撰稿、发布。从具体的活动开展情况来看,学生能够从娱乐明星、新闻报道、军事热点和国际形势等方面取材,稿件写作良好,发言积极,不仅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英语学习资源,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学习的效果。
最后,构建良好的實效性资源融入教学的师生互动机制。一方面,教师要发挥熟悉教学体系的优势,根据教材的相关内容编制时效性资源的话题与内容的细目表,并适时地将这张表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根据细目表去做到有所关注和准备。另一方面,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根据教师编制的时效性资源细目表去关注生活,并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收集、整理材料和完成相应的任务。在充分发挥师生两方面优势的基础上,形成“教师—学生—教师—学生”的时效性资源开发、应用并产生实效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管
怡.高中英语教材的创造性使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12).[2]崔卫红.走出中国英语教学的历史误区——对高中英语教学现状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