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推进管理构架改革 5年突破1500亿元

时间:2019-05-14 02:15: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虹推进管理构架改革 5年突破1500亿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长虹推进管理构架改革 5年突破1500亿元》。

第一篇:长虹推进管理构架改革 5年突破1500亿元

长虹推进管理构架改革 5年突破1500亿元

http://all.vic.sina.com.cn 2011年07月11日10:30 新浪资讯

近日,围绕“C时代,长虹在哪里”,长虹公司内部展开了对智能战略、商业模式、产业提升、资产增值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公司明确以价值发展和规模发展作为突破方向。长虹对外誓言,在未来三年,将成为千亿企业,完成阶段发展目标。整个集团公司将通过起跑、加速、冲刺三个阶段的发展,力争到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破1000亿元、净资产倍增至400亿元”的战略目标。到2015年,长虹集团计划整体收入突破1500亿元。

产业生态圈中的“智”动力

“智在,更自在”,这不是一句广告语,而是绵阳科技城首个现代化商业住宅“世纪城”业主的生活现实。长虹的数字家庭解决方案让商业住宅社区、住宅“聪明”起来,电视、电脑、智能手机多屏互动,房间按照人体需要自动调节光线和温度„„生活陡然变“酷”!

作为智能化技术与内容服务提供者,2004年以来,长虹倾力于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设计、工程技术、变频技术、可靠性技术、工业设计等六大核心基础能力建设,构建起了智能平台、智能应用、智能操控三大体系:建立了统一的多元化开放式智能操作系统,实现人机交互;建立了内容服务和软件服务运营商店,通过软硬件的系统升级,实现差异化的增值服务;通过体感应用、多屏互动等实现智能操控。

在此基础上,长虹大力推进以智能电视为中心的智能家居,以智能手机等为主的移动智能终端的研制,满足人机对话、自动操控等应用需求,为消费者创造自在快乐的生活空间。

但是,孤立地谈技术是没有价值的,产业发展竞争的核心已从单纯的终端硬件竞争,转变为应用、服务、用户体验的竞争,从传统企业供应链的竞争,演变为生态圈的竞争,没有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很难获得释放技术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和可持续增长。

基于产业环境变化、自身终端产业布局和内容平台搭建等发展特点,长虹公司总经理刘体斌强调,电视不仅是一张屏,更是用户个性化体验应用。为此,长虹确定面向未来的智能战略思考,即以终端+服务为突破口,打造智能终端生态产业链,并积极参与由终端、运营服务、芯片和软件、内容以及消费者共同构成的智能产业生态圈建设。

一方面,长虹整合内外资源,打造内容和服务平台,强化智能技术应用,在终端寻求差异化的竞争优势。2009年,在合资成立欢网科技的基础上,利用欢网平台进一步整合智能电视内容等外部资源,对智能电视进行内容平台升级,建立起长虹智能电视独有的、宽泛的信息内容支持;2010年,长虹凭借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的“智能技术轩辕软件平台”、国家“核高基”重大科技专项的智能电视驱动芯片以及SOC智能芯片等自主研发成果,加速智能电视的研发,并于2010年3月推出3D多屏智能电视,率先在国内实现三屏互动。

另一方面,在智能终端生态产业链上,长虹整合了公司内部研发、渠道、产品、服务、信息等内部资源,协同外部资源,积极参与智能产业生态圈建设。最近,长虹与海信、TCL共同发起、组织成立了中国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联盟,与国家广电、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构建运营联盟,并与华数集团联合成立华数视联等内容供应商产业联盟,长虹未来新型的商业模式初见端倪。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是改变当前全球家电产业格局的关键变量,家电行业专家罗清启(微博)认为,从智能战略的思考到核心技术的逐渐掌握,从智能终端生态产业链打造到智能产业生态圈建设,长虹正使已经拥有核心器件的研制优势逐步放大,将从核心关键器件到整机的一体化制造能力“点石成金”。如作为智能电视核心器件的高端等离子显示屏、OLED显示屏的研发制造,以及作为智能冰箱(空调)核心关键器件的智能变频压缩机的研发制造,这些都锻造出长虹在中国家电行业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尤其是正在推出围绕智能技术应用的智能电视及智能移动终端,更为长虹在消费电子市场提供了强大的溢价增值能力。

站在悄然兴起的智能产业生态圈中重新审视,一个“可期可待”的长虹正浮出水面。

“7+3”动车组模式

没有规模,就谈不上质量;没有质量,是不持续的。在完成产业价值链方向、产业形态方向和商业模式方向的“三坐标”战略产业布局的基础上,2010年11月,顺应3C融合的产业发展趋势,长虹提出了“三个转型”的发展战略,也就是从装配型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从纯制造业向以制造业为基础的服务业转型、从本土企业向国际化企业转型。同时,长虹深化组织管理变革、实施智能战略,以“7+3”产业动车组的模式开启了长虹价值发展与规模发展的新攻略。

长虹公司总经理刘体斌认为,高铁动车之所以跑得很快,就是因为它每个机组都有动力。2010年底,长虹启动了新一轮管理组织构架的变革,把原来“联合舰队”的模式改为“动车组”的模式。

如何让各个机组都释放活力?

以前动力主要集中在总部,这一次的改革,首先是改总部,除去“头重脚轻”的毛病。用长虹人自己的话说,新一轮组织机构调整,主要是增加腰部力量。

从2010年11月开始,长虹集团公司各位副总经理的名片上都多了一个头衔——产业集团董事长。

据长虹“十二五”规划的相关内容,在“转型升级、融合创新、提速发展、再上台阶”的总体思路下,长虹确定了构建“总部精简、产业集团做实、管理规范”的控股型集团,打造“总部为财务管控中心、产业集团为战略管控中心、业务单元为经营管控中心”的三级管控体系,构建以消费电子、家用电器、IT通讯为主的产业平台。

具体来说,就是形成了多媒体、家用电器、服务、军工、海外、新兴产业、零部件等7个产业集团和长虹置业、长虹佳华、国虹通讯等3个直属事业部的组织架构。

这次调整对长虹来说,不是表皮的痒痛,而是深入肌理的变革。其中,各产业集团以BU(子公司业务单元)为基础,经营产品和服务,建立经营管控中心;做实SBU(产业集团),并赋予相应的自主经营权,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投资权,成为战略管控中心;集团公司是财务管控中心,主要负责投资决策、资源的协调与分配等。这三个体系的全面建设和协调发展,将给长虹的业务经营带来实质性变化。

纵观世界500强的企业,没有任何一家是在高度集权的模式下做到1000亿、2000亿销售规模的。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各个层级需要的权力得到下放,形成了与公司战略匹配的管理构架,公司的资源亦实现了有效协同。经过组织架构变革的转轨,“7+3”产业动车组正把长虹产业发展从“普快”提升至“高铁”,轰隆隆地风驰电掣在中国家电版图上。

从“三坐标”到“三转型”

规模“量”变、价值“质”变,这一双翅膀,将把长虹带向一个新的高度。

未来三年,长虹誓言将成为千亿企业,完成阶段发展目标。整个集团公司将通过起跑、加速、冲刺三个阶段的发展,力争到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破1000亿元、净资产倍增至400亿元”的战略目标。到2015年,长虹集团计划整体收入突破1500亿元。

除了“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改变,打破“装配型制造业”、“纯制造业”、“本土企业”三个紧箍咒,加速“三转型”战略推进。

一方面,持续推进PDP、LCD、OLED等核心显示器件项目建设和合作,提升产业链关键资源的拥有权,谋求市场话语权。智能压缩机2013年做到全球第一。另一方面,将以海外子公司为战略根据地,重点巩固欧洲市场、突破北美市场,有计划、分步骤实施自主品牌业务推广,建立和巩固长虹海外战略的桥头堡,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基础,提升全球化经营能力,实现全球化配置资源,成为长虹发展的重要增长来源,力争用3-5年的时间,海外销售收入占比超过20%。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整合产业集团内部的优势资源,围绕电子商务、专卖店等两大网络渠道建设,建立起基于制造基础的服务产业化在的长虹民生物流公司、承担家电售后服务的快益点公司、以及以信息化咨询与软件开发的虹信软件公司、还有覆盖三四级城市(县乡镇)家电连锁专卖渠道的乐家易公司、废旧家电回收及深加工处理的格润公司,从物流、IT、售后、回收、保税仓等多方面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一揽子整体性解决方案,力争到2013年为集团贡献的收入比重达到30%以上。

其中,以长虹佳华为主体的IT数码分销业务和强化三四级城市终端渠道建设,广建自己的连锁经营店,将成为长虹在服务业方面寻求的突破点。

中金公司研究员指出,今年是四川长虹管理构架改革、建立激励机制重要的一年,公司基本面将得到持续改善,经营性盈利能力将得到持续提升,并认为随着等离子屏项目全面量产,智能电视、白电和IT通讯三大主业支撑盈利增长,公司综合竞争能力和经营性盈利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家电资深专家罗清启认为,十二五期间,如何从规模增长的思维转向价值增长,至少也要规模增长和价值增长并重,成为了考验中国家电企业智慧和能力的关键要素。对于长虹而言,突破发展格局的条条框框,在规模和价值增长中相得益彰,一个又好又快的长虹,将助推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至一个新境界。

启动三大转型 长虹集团定下千亿目标

http://all.vic.sina.com.cn 2011年07月11日10:38 新浪资讯

2011年720亿元!2012年850亿元!2013年1000亿元!2015年1500亿元!这是长虹集团未来几年的销售收入目标,是成都商报记者上周末于长虹的媒体交流沟通会上获悉的。

媒体券商齐集沟通会

《价值规模双增长,迈向千亿大长虹》,这是记者迈入长虹媒体沟通会议室第一眼看到的横幅内容。

7月8~9日,长虹集团在绵阳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媒体沟通会,与会的包括新华社等二十多家媒体、6名家电观察员和申银万国[3.05 0.00%]等5家券商。举办方长虹集团阵容庞大,几乎包含了目前长虹集团组织构架下7大产业集团和3个直属事业部的所有负责人员和关键人员。

按照四川长虹[3.62 2.84% 股吧](600839)副董事长、总经理刘体斌的表述,长虹集团在经历了多年的积累之后,也到了发力的时候。如今的长虹,已由原来的“联合舰队”模式改造成了“动车组”模式,形成了多媒体、家用电器、服务、军工、海外、新兴产业、零部件等7个产业集团和长虹置业、长虹佳华、国虹通讯等3个直属事业部的“7+3”组织架构。

各产业集团将以子公司业务单元为基础,经营产品和服务,建立经营管控中心;而产业集团被赋予相应的自主经营权,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投资权,成为战略管控中心;集团公司则是财务管控中心。

目标:2013年集团收入破千亿

近年来,长虹集团发展迅猛。整个集团2010年实现整体销售收入615亿元,同比增长了30%;实现工业总产值548亿元,同比增长了27%,双双创出了历史新高。其中,上市公司四川长虹贡献了其中的417.12亿元。

从主要产品线来看,液晶电视、空调、冰箱、冰箱压缩机的销量全线增长。2010年集团的出口创汇达6.2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0%。过去的5年,集团销售额每年增长近80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近6倍。

会议透露了集团未来几年的目标,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增长17%至720亿元;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破1000亿元,净资产倍增至400亿元;2015年销售收入超过1500亿元,打造“千亿长虹”的战略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长虹提出了“从装配制造向高端制造、从纯制造向以制造业为基础的服务业、从本土向国际化”的三大转型。

具体来看,首先要持续推进PDP、LCD、OLED等核心显示器件和智能压缩机的建设。其次致力于服务业的突破,比如说已建的服务产业化的长虹佳华IT数码分销业务、家电售后的快益点公司等。最后是国际化的拓展,如今长虹在俄罗斯、韩国等国家设立了子公司,在美国、法国等国家设立了代表处,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长虹表示今后还将重点巩固欧洲市场、突破北美市场,力争用3~5年时间,海外销售收入占比超过20%。

价值规模双驱动 长虹“智”破家电竞争格局

http://all.vic.sina.com.cn 2011年07月11日10:16 新浪资讯

一个被“传统”、“充分竞争”、“低利润”所描述的产业,为何能引发苹果、谷歌这样的IT、互联网巨头的兴趣?

一个互联网和IT技术的研发应用不断深化,信息交互空前强大,智能技术方兴未艾的时代,对于一个家电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一个传统企业,在供应链竞争向产业的生态圈竞争演变的时代,到底有没有机会?路在何方?

当下,家电、IT行业边界模糊,站在十字路口的家电企业,面向这样一个C时代的全新产业发展环境,都在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增值空间、活力源泉。

近日,围绕“C时代,长虹在哪里”,长虹公司内部展开了大讨论。大家对智能战略、商业模式、产业提升、资产增值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全新的生态圈去重新审视长虹的发展机遇、发展基础和发展走向,以价值发展和规模发展作为突破方向,一个“刚健有为”的长虹呼之欲出。

在完成产业价值链方向、产业形态方向和商业模式方向的“三坐标”战略产业布局的基础上,2010年11月,顺应3C融合的产业发展趋势,长虹提出了“三个转型”的发展战略,也就是从装配型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从纯制造业向以制造业为基础的服务业转型、从本土企业向国际化企业转型。同时,长虹深化组织管理变革、实施智能战略,以“7+3”产业动车组的模式开启了长虹价值发展与规模发展的新攻略。

产业生态圈中的“智”动力

“智在,更自在”,这不是一句广告语,而是绵阳科技城首个现代化商业住宅“世纪城”业主的生活现实。长虹的数字家庭解决方案让商业住宅社区、住宅“聪明”起来,电视、电脑、智能手机多屏互动,房间按照人体需要自动调节光线和温度„„生活陡然变“酷”!

作为智能化技术与内容服务提供者,2004年以来,长虹倾力于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设计、工程技术、变频技术、可靠性技术、工业设计等六大核心基础能力建设,构建起了智能平台、智能应用、智能操控三大体系:建立了统一的多元化开放式智能操作系统,实现人机交互;建立了内容服务和软件服务运营商店,通过软硬件的系统升级,实现差异化的增值服务;通过体感应用、多屏互动等实现智能操控。

在此基础上,长虹大力推进以智能电视为中心的智能家居,以智能手机等为主的移动智能终端的研制,满足人机对话、自动操控等应用需求,为消费者创造自在快乐的生活空间。

但是,孤立地谈技术是没有价值的,产业发展竞争的核心已从单纯的终端硬件竞争,转变为应用、服务、用户体验的竞争,从传统企业供应链的竞争,演变为生态圈的竞争,没有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很难获得释放技术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和可持续增长。

基于产业环境变化、自身终端产业布局和内容平台搭建等发展特点,长虹公司总经理刘体斌强调,电视不仅是一张屏,更是用户个性化体验应用。为此,长虹确定面向未来的智能战略思考,即以终端+服务为突破口,打造智能终端生态产业链,并积极参与由终端、运营服务、芯片和软件、内容以及消费者共同构成的智能产业生态圈建设。

一方面,长虹整合内外资源,打造内容和服务平台,强化智能技术应用,在终端寻求差异化的竞争优势。2009年,在合资成立欢网科技的基础上,利用欢网平台进一步整合智能电视内容等外部资源,对智能电视进行内容平台升级,建立起长虹智能电视独有的、宽泛的信息内容支持;2010年,长虹凭借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的“智能技术轩辕软件平台”、国家“核高基”重大科技专项的智能电视驱动芯片以及SOC智能芯片等自主研发成果,加速智能电视的研发,并于2010年3月推出3D多屏智能电视,率先在国内实现三屏互动。

另一方面,在智能终端生态产业链上,长虹整合了公司内部研发、渠道、产品、服务、信息等内部资源,协同外部资源,积极参与智能产业生态圈建设。最近,长虹与海信、TCL共同发起、组织成立了中国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联盟,与国家广电、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构建运营联盟,并与华数集团联合成立华数视联等内容供应商产业联盟,长虹未来新型的商业模式初见端倪。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是改变当前全球家电产业格局的关键变量,家电行业专家罗清启认为,从智能战略的思考到核心技术的逐渐掌握,从智能终端生态产业链打造到智能产业生态圈建设,长虹正使已经拥有核心器件的研制优势逐步放大,将从核心关键器件到整机的一体化制造能力“点石成金”。如作为智能电视核心器件的高端等离子显示屏、OLED显示屏的研发制造,以及作为智能冰箱(空调)核心关键器件的智能变频压缩机的研发制造,这些都锻造出长虹在中国家电行业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尤其是正在推出围绕智能技术应用的智能电视及智能移动终端,更为长虹在消费电子市场提供了强大的溢价增值能力。

站在悄然兴起的智能产业生态圈中重新审视,一个“可期可待”的长虹正浮出水面。

“7+3”动车组模式的活力释放

没有规模,就谈不上质量;没有质量,是不持续的。刘体斌认为,高铁动车之所以跑得很快,就是因为它每个机组都有动力。2010年底,长虹启动了新一轮管理组织构架的变革,把原来“联合舰队”的模式改为“动车组”的模式。

如何让各个机组都释放活力?

以前动力主要集中在总部,这一次的改革,首先是改总部,除去“头重脚轻”的毛病。用长虹人自己的话说,新一轮组织机构调整,主要是增加腰部力量。

从2010年11月开始,长虹集团公司各位副总经理的名片上都多了一个头衔——产业集团董事长。

据长虹“十二五”规划的相关内容,在“转型升级、融合创新、提速发展、再上台阶”的总体思路下,长虹确定了构建“总部精简、产业集团做实、管理规范”的控股型集团,打造“总部为财务管控中心、产业集团为战略管控中心、业务单元为经营管控中心”的三级管控体系,构建以消费电子、家用电器、IT通讯为主的产业平台。

具体来说,就是形成了多媒体、家用电器、服务、军工、海外、新兴产业、零部件等7个产业集团和长虹置业、长虹佳华、国虹通讯等3个直属事业部的组织架构。

这次调整对长虹来说,不是表皮的痒痛,而是深入肌理的变革。其中,各产业集团以BU(子公司业务单元)为基础,经营产品和服务,建立经营管控中心;做实SBU(产业集团),并赋予相应的自主经营权,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投资权,成为战略管控中心;集团公司是财务管控中心,主要负责投资决策、资源的协调与分配等。这三个体系的全面建设和协调发展,将给长虹的业务经营带来实质性变化。

纵观世界500强的企业,没有任何一家是在高度集权的模式下做到1000亿、2000亿销售规模的。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各个层级需要的权力得到下放,形成了与公司战略匹配的管理构架,公司的资源亦实现了有效协同。经过组织架构变革的转轨,“7+3”产业动车组正把长虹产业发展从“普快”提升至“高铁”,轰隆隆地风驰电掣在中国家电版图上。

从“三坐标”到“三转型”的发展新境界

规模“量”变、价值“质”变,这一双翅膀,将把长虹带向一个新的高度。

未来三年,长虹誓言将成为千亿企业,完成阶段发展目标。整个集团公司将通过起跑、加速、冲刺三个阶段的发展,力争到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破1000亿元、净资产倍增至400亿元”的战略目标。到2015年,长虹集团计划整体收入突破1500亿元。

除了“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改变,打破“装配型制造业”、“纯制造业”、“本土企业”三个紧箍咒,加速“三转型”战略推进。

一方面,持续推进PDP、LCD、OLED等核心显示器件项目建设和合作,提升产业链关键资源的拥有权,谋求市场话语权。智能压缩机2013年做到全球第一。另一方面,将以海外子公司为战略根据地,重点巩固欧洲市场、突破北美市场,有计划、分步骤实施自主品牌业务推广,建立和巩固长虹海外战略的桥头堡,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基础,提升全球化经营能力,实现全球化配置资源,成为长虹发展的重要增长来源,力争用3-5年的时间,海外销售收入占比超过20%。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整合产业集团内部的优势资源,围绕电子商务、专卖店等两大网络渠道建设,建立起基于制造基础的服务产业化在的长虹民生物流公司、承担家电售后服务的快益点公司、以及以信息化咨询与软件开发的虹信软件公司、还有覆盖三四级城市(县乡镇)家电连锁专卖渠道的乐家易公司、废旧家电回收及深加工处理的格润公司,从物流、IT、售后、回收、保税仓等多方面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一揽子整体性解决方案,力争到2013年为集团贡献的收入比重达到30%以上。

其中,以长虹佳华为主体的IT数码分销业务和强化三四级城市终端渠道建设,广建自己的连锁经营店,将成为长虹在服务业方面寻求的突破点。

中金公司研究员指出,今年是四川长虹管理构架改革、建立激励机制重要的一年,公司基本面将得到持续改善,经营性盈利能力将得到持续提升,并认为随着等离子屏项目全面量产,智能电视、白电和IT通讯三大主业支撑盈利增长,公司综合竞争能力和经营性盈利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罗清启认为,十二五期间,如何从规模增长的思维转向价值增长,至少也要规模增长和价值增长并重,成为了考验中国家电企业智慧和能力的关键要素。对于长虹而言,突破发展格局的条条框框,在规模和价值增长中相得益彰,一个又好又快的长虹,将助推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至一个新境界。

第二篇:海南农垦重点改革实现突破2017目标营收260亿元

海南农垦重点改革实现突破 2017目标营收260亿元

海南农垦重点改革实现突破 2017目标营收260亿元2017-02-09 22:43 人民网-海南频道

2017年海南农垦工作会议(海南农垦报许雅摄影)海垦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韵声作重要讲话(海南农垦报许雅摄影)

海垦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业侨作2017年海南农垦工作报告(海南农垦报许雅摄影)表彰颁奖现场

海垦畜牧集团、农垦设计院分别荣获2016企业经营特别贡献奖一、二等奖(海南农垦报许雅摄影)

海垦控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志成作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2016年经营分析(海南农垦报许雅摄影)

王业侨(右二)与海垦实业、商贸物流集团、南繁产业集团签订2017年经营目标责任书(海南农垦报许雅摄影)张韵声(右三)、王业侨(左二)与建工集团、八一总场公司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海南农垦报许雅摄影)人民网海口2月9日电 2月9日,2017年海南农垦工作会议召开。据悉,2017年是海南农垦扭亏保盈决战年,也是骨干产业项目落地年,计划总投资130亿元,目标营收260亿元。作为全国农垦改革的综合试点和12项专项改革试点的垦区,去年海南农垦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为主线,推进各项改革工作,是全国新一轮农垦改革中改革力度最大、进度最快的垦区。一年来,该垦区不仅完成了垦区集团化改革,也有序推进了农场公司制的改革和社会职能移交,并积极化解了土地症结问题。据了解,去年5月,海南农垦举办了“八八”战略项目招商大会,签订了61个合作项目,协议金额286亿元。主动参与海博会、冬交会招商活动,在第19届冬交会上,共签约10个项目,意向金额50亿元。特别是去年9月底与泰国正大集团、海航集团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投资70亿元在海南共建项目。可以说,2016年,海南农垦按照海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加快实施“八八”战略,积极培育和发展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企业和产业园,开创了垦地合作共赢的新局面。海垦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业侨在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是海南农垦扭亏保盈决战年,也是骨干产业项目落地年。海南农垦将开拓进取重塑海垦拼搏文化,创新开放实现海垦做强做大,围绕扭亏保盈这一中心工作,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为主线,着力深化改革释放政策红利,着力创新机制激发经营活力,着力培育产业助推企业腾飞,努力成为国家战略物资的担当者、全省经济的贡献者、安全食品的提供者、幸福海垦的创造者。据悉,海南农垦目标营业收入260亿元,同比增长60%。海垦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韵声表示,当前,海南农垦改革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海南农垦再创辉煌,全力将海南农垦打造成热带高效农业的龙头生力军,打造成海南经济新的增长极。当天,海垦控股集团与海垦实业集团、商贸物流集团签订2017年经营目标责任书,与建工集团、八一总场公司签订2017年安全生产责任书。余下全文

2017年海南农垦工作会议(海南农垦报许雅摄影)海垦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韵声作重要讲话(海南农垦报许雅摄影)

海垦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业侨作2017年海南农垦工作报告(海南农垦报许雅摄影)表彰颁奖现场

海垦畜牧集团、农垦设计院分别荣获2016企业经营特别贡献奖一、二等奖(海南农垦报许雅摄影)

海垦控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志成作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2016年经营分析(海南农垦报许雅摄影)

王业侨(右二)与海垦实业、商贸物流集团、南繁产业集团签订2017年经营目标责任书(海南农垦报许雅摄影)张韵声(右三)、王业侨(左二)与建工集团、八一总场公司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海南农垦报许雅摄影)人民网海口2月9日电 2月9日,2017年海南农垦工作会议召开。据悉,2017年是海南农垦扭亏保盈决战年,也是骨干产业项目落地年,计划总投资130亿元,目标营收260亿元。作为全国农垦改革的综合试点和12项专项改革试点的垦区,去年海南农垦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为主线,推进各项改革工作,是全国新一轮农垦改革中改革力度最大、进度最快的垦区。一年来,该垦区不仅完成了垦区集团化改革,也有序推进了农场公司制的改革和社会职能移交,并积极化解了土地症结问题。据了解,去年5月,海南农垦举办了“八八”战略项目招商大会,签订了61个合作项目,协议金额286亿元。主动参与海博会、冬交会招商活动,在第19届冬交会上,共签约10个项目,意向金额50亿元。特别是去年9月底与泰国正大集团、海航集团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投资70亿元在海南共建项目。可以说,2016年,海南农垦按照海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加快实施“八八”战略,积极培育和发展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企业和产业园,开创了垦地合作共赢的新局面。海垦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业侨在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是海南农垦扭亏保盈决战年,也是骨干产业项目落地年。海南农垦将开拓进取重塑海垦拼搏文化,创新开放实现海垦做强做大,围绕扭亏保盈这一中心工作,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为主线,着力深化改革释放政策红利,着力创新机制激发经营活力,着力培育产业助推企业腾飞,努力成为国家战略物资的担当者、全省经济的贡献者、安全食品的提供者、幸福海垦的创造者。据悉,海南农垦目标营业收入260亿元,同比增长60%。海垦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韵声表示,当前,海南农垦改革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海南农垦再创辉煌,全力将海南农垦打造成热带高效农业的龙头生力军,打造成海南经济新的增长极。当天,海垦控股集团与海垦实业集团、商贸物流集团签订2017年经营目标责任书,与建工集团、八一总场公司签订2017年安全生产责任书。(责任编辑:卢少雄)

第三篇: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改革发展

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改革发展

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2012年12月29日、30日)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发生很大变化。同时,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为数不少的困难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有计划、有资金、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大家一起来努力,让乡亲们都能快点脱贫致富奔小康。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位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各项扶持政策要进一步向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倾斜,进一步坚定信心、找对路子,坚持苦干实干,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满腔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农村基层的同志,工作在第一线,条件也不好,一年到头操劳得很,很辛苦,很不容易,我向你们表示诚挚的慰问。要原原本本把党的政策落实好,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一定要想方设法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让十三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2013年9月25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

中国将继续响应联合国的倡议。中国有2.6亿名在校学生和1500万名教师,发展教育任务繁重。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臵,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中国将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推动人类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的视频贺词要点

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

(2013年10月29日)

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是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任务,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努力把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办成一项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德政工程。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人民安居乐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群众住房问题。经过长期努力,我国住房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解决群众住房问题是一项长期任务,还存在着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需求尚未根本解决、保障性住房总体不足、住房资源配臵不合理不平衡等问题。人民群众对实现住有所居充满期待,我们必须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解决好住房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要处理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化的关系、住房发展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需要和可能的关系、住房保障和防止福利陷阱的关系。只有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才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同时,总有一部分群众由于劳动技能不适应、就业不充分、收入水平低等原因而面临住房困难,政府必须“补好位”,为困难群众提供基本住房保障。从我国国情看,总的方向是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要总结我国住房改革发展经验,借鉴其他国家解决住房问题的有益做法,深入研究住房建设的规律性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立统一、规范、成熟、稳定的住房供应体系。要千方百计增加住房供应,同时要把调节人民群众住房需求放在重要位臵,建立健全经济、适用、环保、节约资源、安全的住房标准体系,倡导符合国情的住房消费模式。“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户),到2015年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这是政府对人民作出的承诺,要全力完成。要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加快建设廉租住房,加快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相结合,努力满足基本住房需求。住房是群众安身立命之所,质量安全至关重要。要优化保障性住房规划布局、设施配套和户型设计,抓好工程质量。

要完善住房支持政策,注重发挥政策的扶持、导向、带动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完善土地政策,坚持民生优先,科学编制土地供应计划,增加住房用地供应总量,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用地。要完善财政政策,适当加大财政性资金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力度。要综合运用政策措施,吸引企业和其他机构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要积极探索建立非营利机构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体制机制,形成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局面。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要把这件好事办好、真正使需要帮助的住房困难群众受益,就必须加强管理,在准入、使用、退出等方面建立规范机制,实现公共资源公平善用。要坚持公平分配,使该保障的群众真正受益。要对非法占有保障性住房行为进行有效治理,同时要从制度上堵塞漏洞、加以防范。对非法占有保障性住房的,要依法依规惩处。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这次事故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丝毫放松不得,否则就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深化安全生产大检查,认真吸取教训,注重举一反三,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这次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令人痛心。目前,经过国务院有关部门、山东省委和省政府、青岛市委和市政府以及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事故处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要尽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妥善安排遇难者后事,安慰好家属,安臵好群众生活。对这次事故要抓紧调查处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各地区各部门、各类企业都要坚持安全生产高标准、严要求,招商引资、上项目要严把安全生产关,加大安全生产指标考核权重,实行安全生产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风险“一票否决”。责任重于泰山。要抓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党政一把手必须亲力亲为、亲自动手抓。要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所有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确保安全生产。中央企业要带好头做表率。各级政府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依法依规,严管严抓。

安全生产,要坚持防患于未然。要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要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暗查暗访,特别是要深查地下油气管网这样的隐蔽致灾隐患。要加大隐患整改治理力度,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责任制,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务必见到成效。

要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各地区和各行业领域要深刻吸取安全事故带来的教训,强化安全责任,改进安全监管,落实防范措施。

冬季已经来临,岁末年初历来是事故高发期。希望大家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牢牢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习近平在青岛黄岛经济开发区考察输油管线泄露引发爆炸

事故抢险工作时的讲话要点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2014年2月27日)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正处在这个大潮之中,受到的影响越来越深。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自主创新方面还相对落后,区域和城乡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认清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网络信息是跨国界流动的,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程度决定着信息化发展水平,要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

要制定全面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研究发展战略,下大气力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问题。要出台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让他们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成为信息产业发展主体。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建设网络强国,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要发挥集中统一领导作用,统筹协调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制定实施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不断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 大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目的就是更好适应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要遵循集中统一、科学谋划、统分结合、协调行动、精干高效的原则,聚焦重点,抓纲带目,紧紧围绕国家安全工作的统一部署狠抓落实。

——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

(2014年4月25日)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对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十分紧要。各地区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形成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强大合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保持了我国社会大局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增多,特别是各种威胁和挑战联动效应明显。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管理、处理国家安全风险,有力应对、处臵、化解社会安定挑战。各地区各部门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切实做好国家安全各项工作。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反恐怖斗争事关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是一场维护祖国统一、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斗争,必须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决把暴力恐怖分子嚣张气焰打下去。要建立健全反恐工作格局,完善反恐工作体系,加强反恐力量建设。要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动,筑起铜墙铁壁,使暴力恐怖分子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要发挥爱国宗教人士作用,加强对信教群众的正面引导,既满足他们正常宗教需求,又有效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

暴力恐怖活动漠视基本人权、践踏人道正义,挑战的是人类文明共同的底线,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我们要坚定不移相信和依靠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他们一道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要加强新形势下反分裂斗争,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臶,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最大限度团结各族群众。要加强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多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要正确把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时妥善解决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纠纷,坚决遏制和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分裂、渗透、破坏活动。

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做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做好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工作,从制度、机制、政策、工作上积极推动社会矛盾预防化解工作。要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力度,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完善和落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体制机制,完善和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预防和减少利益冲突。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对各类社会矛盾,要引导群众通过法律程序、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

——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要点(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第四篇:学校管理推进年工作总结

学校管理年工作总结

2011年,学校管理中心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全国、盛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学校,争当无锡教育科学发展排头兵的目标,着力提升办学内涵、创新育人机制、打造特色品牌,大力加强教育科研和学科专业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学校文化建设、人才干部队伍建设和学校基本建设,各方面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在“十一五”收官之年,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市属各类教育办学质量有新提高

1、基础教育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严格执行教育部、省教育厅规定,规范学校教学行为,开展专项检查和调研,加强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开展了市属四星级高中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督导工作。分别召开市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校和市属高中课改工作会议,组织初、高中教学研究组课程改革专题研讨,制定并启动新一轮高中课改深化推进方案,义务教育二期课改阶段性目标顺利达成。辅仁高中、锡师附小的课改成果分获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一、二等奖,市一中、江南中学、锡师附小被评为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以服务课堂教学为目标,开展了市属中小学教学与科研专项视导和初、高中教学调研,重点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着力打造有效课堂。建立了市属高中九大“学科建设基地”,有效发挥其在提高教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科研课题管理,指导各校做好“十一五”课题结题工作、“十二五”科研规划和课题申报工作。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放大,青山高中、六高中正式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四星级普通高中,湖滨中学接受了省三星级普通高中晋星评估现场考察,今年市属普通高中招收的新生92.2%在三星级以上高中就读,市属优质品牌学校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2010年市属学校中考、高考成绩保持稳定,各项指标继续位居全市前列。

2、市属职业院校办学优势持续增强

积极推进专业布局调整,引导学校办强骨干专业,建成特色专业群。汽车工程学校两个专业被省教育厅批准为五年制高职专业;机电高职重点打造以数控为核心的全国一流专业群;旅商高职烹饪与旅游专业优势和特色进一步增强;旅商高职的建筑、房管类专业调整到汽车工程学校,机电高职的电子商务专业调整到旅商高职。积极推进省级示范专业建设,新增5个省级示范专业和省课改专业实验点。积极开展国家级和省级高水平示范校创建工作,机电高职、旅游商贸高职以满分通过省级高水平示范校答辩,机电高职被推荐为首批国家级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召开市属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讨会,组织考察调研,市属职业院校共申报了4个2010-2012年省级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通过科研课题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目前市属职业院校共有国家级课题2个,省级课题20个,市级课题12个。全盛全国技能大赛成绩突出,获省一等奖22个、二等奖40个,在全国技能大赛中取得7金2银的好成绩,4名学生成为无锡市技术能手。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无锡高等教育的决策精神,全力支持相关学校的建设发展,就组建无锡市属本科院校进行专题调研和方案研讨。

3、教育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大力支持新区国际学校和爱儿星国际早教园的办学,加强服务与指导,加大投入,为学校创造一流办学条件。新区国际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影响力不断提高,注册学生达164人;爱儿星国际早教园双语教学特色鲜明,在园中外儿童近400人。目前,有66名外籍教师在市属学校任教,310名外籍学生在读。

市一中剑桥国际高中课程班(A-level班)取得优异成绩,首届32名毕业生全球统考成绩名列全省第一;梅村高中开设美国大学学分先修课程实验班;城职院与澳大利亚博士山学院合作开办国际经贸专业,86名学生顺利毕业;机电高职与印度NIIT合作培养263名双语软件人才;旅商高职与意大利普瑞佛旅游学院和帕斯多瑞旅游学院采用“2+3”模式联合办学,45名学生赴意大利学习。今年,市属学校接待了十多个国家的245名友人,组织256名中小学生赴国外友好学校交流,选派119名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师赴国外学习培训。

二、改革重点工作有新推进

1、理事会制度建设继续推进

将“充分发挥和拓展理事会功能”列入市属院校办学重点目标任务,强化激励导向作用。各校理事会工作机制规范日益完善,理事会工作基本实现了制度化、常态化。到市一中、辅仁高中等学校进行专题调研,开展校际研讨。指导学校做好理事会换届选任工作,机关幼儿园、高等师范在理事会构成上进行了突破,由非学校法人代表担任理事长。市北高中、旅商高职等学校在理事会功能的发挥和拓展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校本特色。市属院校理事会工作得到了市事考办的充分肯定。

2、岗位设置管理和绩效工资制度顺利实施

完成了市属义务教育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和岗位工资兑现工作;开展了非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收入调研、摸底工作,为非义务教育学校顺利实施绩效工资做准备;指导市属院校全面推行全员聘任制,完成了新的岗位聘用合同签订工作,推动学校人事管理从身份管理走向岗位管理;制定了《2010年暑期岗位设置补充聘任工作指导意见》,指导市属学校顺利完成补充聘任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各校开展严格清理和规范编外用工管理工作。

3、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开展了新一轮市属院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工作调研,召开工作推进会,加强分类指导。重点推进学校食堂社会化改革,实施了市属学校食堂、超市外包招投标工作,开展了食堂财务管理专项检查,完善监管机制;进行物业管理外包试点,引入社会专业化物业管理模式;开展外包服务质量评估,引进优质服务企业;通过校管中心招标服务平台,实施学校物品采购公开招标,加快打造集中统一、高效规范的社会化后勤服务体系。

三、学校育人环境有新优化

1、加强德育机制建设,深化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继续推进“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德育创新工程,召开市属学校德育品牌建设工作会议,通过专家辅导、典型引领等方式指导学校加强德育特色品牌的培育。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主题讲座、活动课观摩、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技能大赛等方式,提升班主任育人能力,引领班主任专业发展。以举办上海世博会为教育契机,将世博主题教育与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印发《无锡市中小学生迎世博文明礼仪手册》,开展“世博文明践行”、“世博志愿服务”、“世博创意展示”等系列道德体验活动和“万名学生游世博”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国家意识、振奋民族精神。重视乡土教育,开发吴文化校本教材,增强学生乡土情感。

2、学校文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学校环境文化建设成效显著,通过专题调研和校际交流,展示成功案例,推广科学做法。指导三高中、特教学校等新搬迁改造学校规划实施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梅村高中等6所学校被评为“学校环境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召开了“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学校管理”工作会议,启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开展工作调研,指导学校对现行制度规章进行梳理和完善,推动制度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彰显校本特色,凝练制度文化。

3、全力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盛市关于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各项部署要求,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属院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开展学校安全专项检查,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三防措施,市属院校技防等级全部达到三级标准,努力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督促学校配足专职保安,加强门卫管理,着重抓好学生上下学重点时段和校门口等重点区域的安全防范和秩序维护,开展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在各校建立了校园人民调解委员会,完善学校矛盾纠纷调解机制。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月”系列活动。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举办了第三届市属学校中学生体育运动会,建立学生身体素质档案,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认真组织开展好“五五”普法、信息技术、科技、国防、人口、社会实践等专题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4、加快学校建设改造,优化办学条件

城职院新校区顺利建成,并于暑期完成整体搬迁;高等师范新校区建设年内全部竣工;市一中二期改扩建工程按期推进,完成了餐厅新建、红楼、行政楼改造和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完成了三高中整体搬迁,并启动新校区转载自百分网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第五篇:中国拟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 突破培养模式瓶颈

中国拟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 突破培养模式瓶颈

医学教育聚焦了教育、卫生两个重大民生工程,可谓“一肩担两义,牵系千万家”。对于这一改革,百姓关注,任务艰巨。

12月6日,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召开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对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作出了整体设计和系统部署,明确了改革的目标思路,针对当前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提出了五大领域12项改革任务和举措,并准备组织实施深入推进改革的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医学教育改革的蓝图、路线图、施工图已经绘就,医学教育改革东风劲吹、扬帆启航。记者就此采访了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

问: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综合改革,核心文件是教育部、卫生部共同制定的《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请问您,为什么现在要进行综合改革?

答:本次大会的鲜明主题是改革,而且是综合改革。为什么现在要进行医学教育的综合改革?我认为,医学教育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势在必行,重要而紧迫。

一是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为医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新方向。总书记讲话突出强调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极端重要性,把质量视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医学教育怎么办?

二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李克强同志指出,“强基层,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要在软件上下更大功夫,当务之急是解决人才短缺、技术薄弱这一最突出的问题”。当前,医改进入攻坚阶段,对医学人才培养的结构、质量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医学教育怎么办?

三是医学发展新趋势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挑战。世界医学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医学的社会性、公平性、整合性,健康需求的广泛性、医学的国际化都在加速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医学教育怎么办?

解决这三个“怎么办”,关键是改革创新。要通过综合配套的改革,提高质量,提高水平,满足医药卫生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问:医改,确实是百姓关注的大问题。医学教育改革怎样适应医改需求,满足医改需要?其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适应医改需求,满足医改需要,就是要贯彻贵仁部长在大会报告中提出的,“只要是医改需要的,医学教育就要努力做好;只要是有利于医改的,医学教育就要积极探索实践”,从医改大局出发,牢固树立医学教育为医改服务、为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服务的观念,强化四个“着力于”:着力于医学教育发展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紧密结合,着力于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突破,着力于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显著提升,着力于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明显加强,加快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为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问: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如何科学调整医学教育的规模、优化结构,完善学制学位体系?

答:规模、结构问题是宏观教育质量问题。当前,我国医学教育规模、结构还有待优化。医学教育要坚定不移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对医学人才的需要,科学调控教育规模,总体上讲,要相对稳定医学教育规模。“十二五”期间,根据需求,原则上不增设医学院校,不增设临床医学专业点。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过大的省市、高校,要缩减招生数量。要着力优化人才类型结构,逐步完善学制学位体系。今后一个时期,要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要求,重点构建、发展“5+3”模式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即五年医学院校本科教育加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高水平的执业医师。这是医学教育结构优化、学制学位调整的重要方向。

问:作为医学教育改革的“瓶颈”问题,人才培养模式将怎样改革?如何保障质量?

答:人才培养模式涉及目标、规格、内容、方法、制度等,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式,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

当前,培养模式确实成了医学教育改革的“瓶颈”,影响着医学教育的质量提升,是我们要高度重视、下大力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教育部、卫生部明确提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其根本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别明确提出四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即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长学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四类培养模式改革,我想着重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德育为先。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人民群众的健康守护者,是卫生事业的推进者,这是人才培养的大目标,必须明确。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医学教育全过程,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关爱他人、珍重生命的人文精神。二是能力为重。有能无德、有德无能都不是“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这块“短板”,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切实落实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要求,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为保证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我们要强化质量评价,积极推进医学教育认证工作。促进医学人才培养与医生职业准入资格制度相衔接,促进学校教育与卫生用人部门的紧密联系。坚持以评促建,2020年完成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首轮认证工作,并建立起与国际质量标准实质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

问:医学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教学条件建设事关医学教育质量。如何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

答:加强实践教学有三个要素,一是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好医生即好教师,培养好学生必须有好医生。要完善临床教师编制管理办法,严格临床教学职务的聘任制度,明确附属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教学责任和义务,把教学工作水平作为聘任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条件,还要大力加强临床教师育人为本的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建设。教育部将实施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在全国重点建设一批临床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二是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培养好学生必须有好医院。要高度重视附属医院的建设和管理,加大投入、加强指导,不断提升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学能力与水平。三要加强社区和公共卫生实践教学等基层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让医学生走入基层,了解国情、民情、医情,增进对人民群众感情,增强防病、治病能力。

问:本次大会提出要推进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其重点是什么?

答:上世纪末,一批医学院校并入了综合性或多科性大学,迄今已过10年。应该说,合并对综合性大学更好发挥学科优势、加快学科交叉与融合、加快一流大学建设起到了很好作用,也使医学学科建设水平、科研能力和学生综合素质都有明显增强。但发展不平衡,在一些学校还存在着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治理结构有待完善,医学教育内部各要素的联系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等问题。

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深刻影响着医学教育质量与水平。我们要通过深化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发挥综合性、多科性大学学科汇聚、综合实力较强的办学优势,大力推进医学与其他学科的资源共享、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扩大医学院(部、中心)办学自主权,充分发挥医学院(部、中心)统筹、协调和管理医学教育的功能,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相关专业和附属医院的统筹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大开展共建医学院校工作力度,教育部和卫生部将进一步共建一批部属高校医学院(部、中心),加快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医学院建设。

问:国家建立了全科医生制度,全科医学这种新的服务模式正在走近寻常百姓。那么,全科医生怎样培养?

答:社会、百姓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责任。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任务之一。人才队伍建设是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决定服务体系建设的成败。加快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步伐,加大全科医生人才培养力度,培养培训满足构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满足百姓需求的全科医生,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历史紧迫感,勇于担当,加快培养。

全科医生如何培养?在我看来,我们既要学习医学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又要立足国情,着力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全科医生培养体系。有四个方面要加强。

一是加快培养高层次全科医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类别下增设全科医学领域,从明年起,将开展临床医学(全科医学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工作,有效衔接临床医学(全科医学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培养高水平的全科医师。

二是加快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从2010年起,教育部、卫生部、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实施了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连续3年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本科毕业生。目前,中西部22个省份66所高校已招录免费医学生1万余人,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三是加强对全体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把全科医学教育作为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医学生医患沟通、健康教育、社区预防保健、卫生服务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毕业后具有全科医学意识和基本能力奠定基础。

四是积极承担基层在职人员的培养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卫生人员的医疗服务能力和

水平。

问:医学教育具有实践性强、周期长、成本高的特点,如何为推动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条件保障?

答: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得到了财政部、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一是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生均拨款标准。2008年,中央本级财政把医学教育生均拨款定额标准从7100元提高到1.15万元,今年又提高到1.4万元,明年将进一步大幅提高。希望各地教育部门也要积极协商本级财政主管部门科学核定、增加医学教育的生均拨款。二是在重大改革建设项目中加大对医学教育的支持力度。包括在实施“本科教学改革工程”中大力支持临床医学教育改革试点;鼓励高校在“985工程”、“211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等项目中,大力支持医学教育学科建设;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大力支持地方医学院校发展;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中大力支持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希望各地教育部门也要在省级教育重大建设项目和改革项目中加大对医学教育的支持。

问:医学教育改革方案明确了改革的目标思路、任务举措,如何推进改革?

答:以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方案提出的六方面改革试点与建设项目作为重要抓手,推动改革、探索规律、积累经验。包括开展五年制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形成一批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的示范性改革成果;开展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试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开展面向基层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形成满足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临床医学教育新模式;开展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试点,探索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国家医学实践教学示范基地,提高临床技能综合培训能力;建立国家转化医学平台,促进基础医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向临床医学转化,提高临床医学教学、科研和医疗服务水平。此外,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高校积极开展医学教育改革,如上海市开展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试点积累了经验。我们将积极推进上述试点工作。希望各地教育、卫生行政部门要做好改革试点项目的遴选,加强对项目的指导、支持和检查督促。各高等医学院校也要积极实施,扎实推进试点工作。

问:医学教育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各有关方面的支持非常重要。这方面有什么做法?

答: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蓝图——方向、目标、任务已经明确,路线图——思路、项目、举措、时间表已经绘就,施工图——投入、保障已经具备,关键是行动,需要教育、卫生系统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共同建设。

教育部、卫生部已建立医学教育宏观管理工作部际协调机制,设立了医学教育协调小组和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小组,针对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问题加强沟通和协调。教育部、卫生部还将联合成立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专家组,负责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指导、咨询和检查评估工作,并适时召开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交流会议,推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给予医学教育改革更多的理解、帮助与支持,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环境,把这项利国利民的大事做实做好。(记者 唐景莉)

下载长虹推进管理构架改革 5年突破1500亿元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虹推进管理构架改革 5年突破1500亿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社会组织改革,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加快社会组织改革,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作者: 来源:《检察风云·创新社会管理理论》2013年第02期 【编者按】社会组织的兴起和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桂林市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推进我市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广西壮......

    关于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职能逐步转变,各级财政相继开展了公共财政理论指导下的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等......

    实施“代建制”管理,推进政府投资管理改革

    实施“代建制”管理,推进政府投资管理改革 为了有效解决北京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性项目中,政府对项目单位超投资、超规模、超标准缺乏约束等问题,市政府从2002年起开始实施“......

    突破创新创新发展全面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经验介绍)

    突破创新发展 全面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 ——全省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工作座谈会汇报材料 汉中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根据省上安排,现将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情况汇......

    在试点中改革创新突破 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在试点中改革创新突破 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马勇 国发(2012)2号文件对贵州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五条优惠政策,其中明确了支持六盘水开展统筹城乡综合......

    精细化管理推进年实施意见

    庄职中字„2012‟14号 庄浪县职教中心精细化管理推进年活动 实 施 意 见 为全面贯彻《2012年全县教育工作要点》和《关于组织开展学校精细化管理推进年活动的安排意见》精神......

    基层管理推进年汇报材料[5篇模版]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为认真贯彻落实《厂基层管理推进年活动实施办法》,切实加强和改进生活管理站基础管理工作,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实现管理增效,我们生活管理站党政领导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