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励志教育对学生学习素质的影响研究 (2000字)(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21:0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励志教育对学生学习素质的影响研究 (2000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励志教育对学生学习素质的影响研究 (2000字)》。

第一篇:小学生励志教育对学生学习素质的影响研究 (2000字)

小学生励志教育对学生学习素质的影响

研究

韩家墅小学科学 王勇民

小学生励志教育对学生学习素质的影响研究

新时期,教育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与传统模式相比都有很大的改变。素质教育,理论与动手操作相结合,创新思维,高效课堂教学,现代计算机技术与课堂相结合等一直是教育一线工作者普遍都在研究的问题。我是一名一线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深有感触,一名学生成绩的好环,道德标准的高低除了有以上相关因素的影响以外,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师我们可以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学习窍门等等,这只能让一名学生成为“好”学生,成绩高,但是我们往往忽略学生内心深处的思想问题,归结在学校教育上就是励志教育。那么什么叫励志教育呢?“励志教育”,是指运用心理学、成功学原理和自我效能理论,通过系统、科学的教育,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培养学生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较为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成功品质,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

其实,在中国古代圣贤们都十分重视励志教育。主要表现为志向。即人要立志,确立人生的远大志向。立志是成人成事的基础和前提,是精神的统帅、行动的目标、力量的源泉。正因为如此,古代圣贤们十分重视立志。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认为一个人首先应该有志于道,再根据德,依靠仁,然后巡游于六艺之中。通过励志教育,能够广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从小养成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塑造奋发图强的精神气质,追求高尚的人格品质,培养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众所周知,性格是在我们少年时就已经形成。是外因、内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个体独有的性格特征。虽然青年时代的所见所闻也会对性格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都不会太大。从小注重培养学生优秀的性格特征,塑造健康完善的人格品质,对于学生日后迈入社会并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绝不是哗众取宠似的论断,因为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做事做人的方式方法,决定了他面对挫折与困难时如何应对,很难想象一个性格有致命缺陷的人能成就一翻伟大的事业。这个道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成功的秘诀是相似的,失败的原因却各有不同。通过励志教育,能够改变学生一些不良的性格特征,重塑健康的人格品质。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格特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学生常见的几种性格缺陷有以下几个种。

一、偏执型性格:性格固执,敏感多疑,很容易产生嫉妒心理。考虑问题常以自我为中心,遇事常责备他人。

二、内向型性格:性格内向,孤独怕羞,社会适应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很差,喜欢独自活动。

三、爆发型性格:遇到小的刺激就会产生爆发性愤怒或激情。

四、攻击型性格:性格外向,好斗。情绪受外部影响较大,容易冲动。

五、癔症型性格:以自我为中心,感情异常丰富而不深刻,热情有余,稳定不足,好表现自己,富于幻想,常以幻想代替现实。

我有一个学生,就是典型的内向型性格。他是班长,但是给我的感觉他只是名普通学生,因为班里的任何事情他都不参加,无论是文体活动还是其他集体性项目,我没见过他参加,但他为什么是班长呢?因为他学习好,每天其他学生打了铃就往外跑,而他就是自己在教室里面学习。他并不是很聪明的孩子,但是他很努力,上课无论课堂发生什么情况,他也目不转睛的认真听老师讲课,这是他的优点,可是在我感到喜悦的同时我也感觉到危机的存在。因为性格决定,现在喜欢自己去学习,这样没有养成从小与同学一起学习交流的习惯,将来上了大学,大学里面提倡自主与协同相联系的学习习惯。自己弄不懂的问题,又找不到老师来指导,他又性格内向,不喜欢与别人一起学习,这必定成为他今后学习会遇到的一大障碍。时间长久对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会有不好的影响。

这仅仅是一个案例,但面对形形色色的、多种多样的不良性格,如何有的放矢呢?我认为,励志教育要根据个体的不同情况、不同类型而采用不同的手段,必要时还可以采用多样的励志形式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教育结果。

以下几方面我认为在励志教育中须重点对学生指导。

1、教学生树立正确目标:曾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生活中绝大部分的人根本没有人生目标,或者人生目标虚而不实,有也只是脑海中的一个梦,并未为此付之任何行动。成年人尚且这样,小学生自不必多说。既然如此,教育者们就要为他们“量身定做”。短期的、长期的目标都可以,但一定要易于他们实现,再配合老师的鼓励,长此以往,一定受益非浅。

2、教学生直面困难:让学生明白,做每一件事都会遇到困难,或大、或小而已,不要因为困难大就不去努力,困难对于勇敢者来说,那是人生路途中一道难忘的风景,是强者就不能低头,勇敢面对挫折。如果能让他们体验到渡过困难带来的喜悦,自然会动力陡生。

3、教学生学会坚持:再伟大的目标如果不去坚持,都会化作美丽的肥皂泡,之前的付出都会化作乌有。只有坚韧不拔,勇敢向前,迎接一次次挑战,再困难的事也一定能够成功。

4、教学生学会控制自己:很多学生情绪喜怒无常,无法驾驭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常常会为一些琐碎的小事而影响他们的思绪和行动,教会他们控制自己。这是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必须具备的本领,通过各种故事及素材让他们知道拥有这样的意识对于他们今后将何等重要。

5、教学生别小看自己的价值:自卑、自贱是影响一个人一生命运的头号杀手,对于那些内向又极度自卑的学生来说,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由为重要。挫折教育是我们现在提倡的,但是赏识教育我觉得更重要。天生我才必有用,发掘他们身上最闪光的地方,千万别让他们小看自己。

6、教会学生立刻行动:幻想没有丝毫价值,你的计划也渺如尘埃,所有的目标都不可能实现,如果没有立刻行动的话。寒号鸟被冻死是因为没有立刻行动,想到亡羊而没去补牢,丢失的可能不仅仅是一只羊。如果立刻行动,任何糟糕的事情都不会发生。立刻行动,能让看似不可能的奇迹发生。

7、教会学生用爱来包容:这也是励志教育中的灵魂。嫉妒、憎恨、讨厌这些字眼侵蚀着本该纯洁的心灵。教会他们用爱来感受身边任何人或事。我们应该感谢比我们优秀的人,因为他们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缺点,我们应该感谢批评我们的人,因为是他们让我们不断前进,我们还应该感谢那些辱骂我们的人,因为他们让我们学会了忍耐。用爱来感知世界,用爱来包容万物。如果一个学生的心灵能得到如此的净化,我想他将来必定成为一个道德高尚有为的人才!

以上这些方面只是我在实际教学中感受到的,肯定还不全面,但是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做到其中的大部分,那他必定也是一个学习优秀,心地纯良的好孩子。教育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或者说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要为社会培养出具有高尚思想、模范行为、成就优异的社会劳动者。没有这些,学习再好将

来也是个自私的对国家社会无益的人,如果做到了,哪怕学习不是最好,他将来也会是一个有用之才,必定会有一番作为的。作为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格,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思想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首要目标。

第二篇: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研究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研究2010-11-09 16:38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研究

家长在完善自身人格修养的同时,要把家庭教育的重心放在对孩子的人格教育培养上。人格在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家庭对孩子的人格教育,有独特的优势。笔者提出一个人才公式:人格+知识+能力+健康==贡献+财富。前面的四项内容是人才的基础素质,核心是人格。家长最能够发挥教育影响作用的显然是人格。其次是培养孩子的能力,保证孩子的健康。至于知识教育,家长能够起一定作用,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进行。即使是文化水平很高的家长,如果没有学过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方面的知识,没有教学方面的经验,也很难按照教学规律进行知识教育。

一、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影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对人才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民主、宽松、愉悦、和谐的环境下能更快地接受信息,提高效率。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多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他的自身潜质是他发展的基础,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影响共同在他的成长中发挥作用。有专家研究发现:年幼时,家庭环境的影响最大;在上小学后,学校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最大;上初、高中后,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渐增大,家庭、学校对学生的影响逐渐减少。因此,要使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给孩子创设一个适宜他个性、智力发展的环境和科学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

一、要掌握科学营养方法,让孩子拥有健康体魄。

人类健康既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只有二者都健康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渴望越来越高,父母对子女的健康越来越多。尤其是大中城市独生子女居多,经济条件优越,但家长大多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快,无暇注意孩子的饮食营养搭配,合理膳食,经常给孩子吃一些速熟食品。特别是“洋快餐”连锁店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大街小巷,使孩子脂肪的摄入量明显增多,而许多孩子因课业负担重,活动较少,造成“小胖墩”现象。据有关部门报道现在城市中儿童肥胖率高达25%。这不仅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孩子的的心理健康也受到一定影响。这些儿童肥胖患者大多数存在自卑、交往障碍,心理压力大,怕人嘲笑,活动范围逐渐缩小,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因此,合理调配儿童膳食,平衡营养,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上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

二、要掌握科学家教方法,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每个人的生活道路艰辛而漫长,孩子的生活道路也不会一帆风顺,其间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孩子个性心理品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因此,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孩子良好个性品质。

1、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这是现今社会中独生子女中普遍欠缺的一种能力。孩子出世的一声啼哭,给父母带来欢喜和希望,也带来了几代人诸多的宠爱和照顾,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某些孩子眼里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许多孩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也被大人包办代替。特别是一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生怕让自己的孩子做点事,干点活,就会影响和耽误学习,因此什么事父母都大包大揽,渴了给孩子倒水,铅笔短了家长帮着削,书包乱了家长帮着整理。这些小事,看着不起眼,但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责任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马虎,影响孩子的自觉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尽可能地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万不得已时,家长也应只是协助,而千万不要包办代替。

2、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毅力。健康的心理能使有积极的上进的生活态度,能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施展和发挥出来,这就需要孩子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做事时的恒心和耐心,一个人的耐心是后天形成的,耐心是注意和毅力的统一,注意是核心,毅力是保障。首先是注意的培养。要使某件事能引起孩子的有意注意,就要先向他们讲清这件事的目的、意义,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还要说明这件事的关键和重点。再次就是要求他们所做的事应该是力所能及的,并感兴趣的,最好上跳起来能够摸得着的,使孩子明白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不能让他们去做超出他们年龄以外的、能力超出过多的事,使他们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性。特别是当孩子第一次独立做事时要让他及时感觉到成功的体验,最初的成功对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家长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成功,激发孩子做事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这对孩子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锻炼孩子具有坚强毅力也是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家长可有目的给孩子讲一些英雄人物的典型事例,树立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熏陶,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状况,安排一些活动。如:跑步、登山、旅行等来锻炼孩子的坚强毅力。在锻炼的过程中鼓励孩子基础就是胜利,善始善终,完成既定任务和目标,决不半途而废。同时,家长还可以利用创设各种挫折情景了磨练孩子的顽强意志,教他们一些积极战胜困难的方法、策略,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能力、技能,使孩子面对失败和困难有决心、有勇气,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毅力和良好心态。

3、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研究和获得某种对象的积极态度或意识倾向。学习兴趣是开启孩子知识之门的金钥匙。只有激发起孩子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孩子专心致志地投入学习乃至入迷地从事某种实验或研究。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首先要帮孩子明确学习目的,结合孩子的特点,多启发、引导,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促进孩子在知识技能和智力方面都得到发展,使孩子把学习变成一种持久的有兴趣活动。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比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其次,要珍视孩子的好奇心。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获得知识的起点和启迪智慧的天窗。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他成功秘诀时说“我没有别的才能,有的只是强烈的好奇心”。家庭中可通过带领孩子多参观、多游览、多做智力游戏,并在游戏过程中鼓励孩子多想、多问、多发现问题,父母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认真考虑,耐心回答,同时引导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多给孩子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使孩子的智力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而丰富的活动又能很好地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这样逐步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意识和创造力。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求知欲的孩子,才具有探索精神、钻研精神、创新精神,这样的人才才是符合我们教育要培养的面向新世纪人才的要求。

4、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合作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配合。一个人以后的事业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合作能力。现代社会需要富有合作精神的人。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少年龄伙伴,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狭小的天地中度过的。由于交往的接触面狭窄,生活内容单调,很容易养成唯我的思想感情及胆小、孤僻的心理,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让他们置身于集体环境中,通过和其他年龄相仿的孩子的交往、交流,共同参与某一项活动,来逐步使他们养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相互协作,的良好品质,培养他们自我牺牲,服务他人的奉献精神。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多和小伙伴们接触、玩耍、游戏,体会和别人一起尊重他人和被他人尊重的快乐,体验和小伙伴共同完成一项事情后带来的成功的喜悦,感悟相互协作、相互忍让、相互帮助特有的情趣,这种感觉是父母的爱所无法给予的。这是教育孩子从“自我性”向“群体性”的心理转变,拓展孩子的活动空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形成健康心态,使其今后具有很强的合作意识的良好途径

三、要创设宽松、平等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快乐成长。

1、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孩子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只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影响才能为日后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制造条件。“世风民风皆起于家风”,中国自古就特别重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及教育。过去人们所倡导的“治家”“齐家”,目的就是管理好家庭事物,处理好家庭关系,创造一个理想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家庭成员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因此,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给孩子树立榜样。特别是一些生活、工作压力大的家庭,家长要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悲观失望、怨天尤人、伤心泄气的样子,给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只有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能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

2、创设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无数的事实证明,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最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前提是家庭成员要团结,夫妻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关心。否则,夫妻反目,整日争吵,意见不一致,孩子无所适从,这样孩子会漫漫养成自私、虚伪、说谎、冷漠的心理,对他今后的个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其次,家长的行为要检点,要追求高尚的精神情趣,这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3、建立新型平等的朋友关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尔指出:“父母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父母放下架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朋友,和孩子一起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孩子创造和谐愉快的环境,使孩子生活在快乐中。实验表明:与父母一起游戏是诱导孩子情感的源泉,能极大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兴奋,使孩子情绪愉快,性格活泼。同时,孩子在与父母游戏的过程中学到很多自然、社会知识,生活技能、反应能力、判断能力相应提高。这样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二、家庭教育对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是其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家庭成员是其交往的主要对象。家长是小学生感情上的依托者。因此,家庭是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家庭对儿童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有其自身独特的色彩。将此归纳为三点:第一,家庭教育的内容适合实际生活的需要,即属于生活的教育。第二,家庭教育是个别教育。知其子者,莫过其父。父母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因而最能顺应其个性而利导之,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第三,家庭教育是感情教育。家庭是一个整体,它的一切方面都对儿童社会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不同层次的因素对儿童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对儿童个体社会化有明显影响的因素主要有:

1、父母的文化修养。

父母的文化修养是影响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家庭因素。家庭方面的其他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这一因素决定的。首先,父母的职业基本上就是由其文化修养决定的,而不同的职业又决定着其不同的经济收入,并进而决定着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其次,父母的文化修养,决定着父母对儿童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以及对儿童的期望水平等。古人云:“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 为商。”马克思也曾指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

2、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

父母对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已被多方面的研究和调查结果所证实。心理学方面的有关研究指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即(1)民主的或宽容的;(2)权威的 或独断的;(3)放纵的或溺爱的。第一种方式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的活动不仅予以保护,而且给予社会和文化的训练,对孩子的要求既给予合理的满足,又加以一定程度的限制,父母和儿童之间的关系表现得非常和谐。在这种教育条件下成长的儿童大多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如谦虚有礼貌,待人和善诚恳等。第二种教育方式表现为父母统管了孩子的一切方面,孩子几乎没有任何自由的余地,一举一动必须受到大人的限制。一旦孩子在某件事上犯了错误,父母便严加指责,甚至予以“武力制裁”。在这样的教育条件下,很可能使孩子产生严重的恐惧心理,常常为了逃避惩罚而说谎。同时,经常挨打骂的孩子,其性情可能变得暴躁或倔强、任性。第三种教育方式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百般宠爱,百依百顺,或者相反,对孩子不管不问,任其发展。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一般很难形成良好的个性。

3、家庭关系状况——主要指感情气氛

家庭感情气氛是指在一个家庭中占主导地位的一般态度和感受。这种气氛是由家庭成员共同酿成的,但主要是受夫妻关系决定的。因为就现代家庭结构而言,小学生一般都是来自核心家庭的儿童。在核心家庭中,尽管还有亲子关系等,但这些关系都是由夫妻关系决定的。如果夫妻关系十分和谐,夫妻双方就都乐意付出时间和精力来培养、教育孩子,亲子关系也就相当和谐,父母与子女关系密切。这样的家庭气氛一般都是十分温暖融洽的。生活在这种家庭气氛中的小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由此就非常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并使之向理想的社会化方向发展。反之,如果一个家庭中夫妻反目,感情恶化,关系紧张,夫妻双方都没有心思和精力去照顾孩子,有时甚至拿孩子出气,或者逼孩子亲近自己,疏远对方。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儿童,很容易产生焦虑、紧张和自卑心理(感到不如别的孩子幸福)而且缺乏安全感。这都会给儿童的社会适应和个性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4、家庭生活条件

作为影响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间接因素,家庭生活条件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个家庭的生活条件优越,就可以为孩子购置更多的发展资料(如书籍、报刊、智力玩具、学习机等等),还可以带孩 子外出旅游观光,扩大儿童的视野,加速其社会化的进程。不过,父母在为儿童购置发展资料时,必须有选择地购买,而不能滥购,否则,一方面孩子应付不过来,另一方面对那些东西不珍惜。而且,有些东西甚至可能 给孩子带来消极影响。

父母的教育方法要注意情感与理智结合,也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此外家长还要学会欣赏与激励,学会批评与惩罚,协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除了重视学习外,家长要重视孩子心理健康,让孩子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属于他们的机遇和挑战。

21世纪是人才较量的世纪,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是孩子。他们的素质决定着我们民族的命运,而孩子的素质中处于核心位置的一点是心理素质。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教育的关键。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特别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这方面,因为许多类似本文开头所讲的案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成龙成凤,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让孩子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属于他们的机遇和挑战。“诚”是一种品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对于我们大人来说很容易明白。可是,如何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呢?

有位学生名叫曾湘玉,从我接手她时就发现这位学生头脑灵活,回答问题特别积极,还特别有自己的见解,于是在教学中就十分关注她。后来在与其他老师闲谈时得知这位同学在老师们和同学眼中名声不好,老师不喜欢她爱哗众取宠,学生也讨厌他赊取拐骗。我感到倒很奇怪,我想大概是人们的偏见吧,这么优秀的学生怎么会不讨人喜欢呢?

一个月以后,我终于见识了他的本领。那天,是一节作文讲评课,曾相遇的作文在班上一直是老师讲评时的范文。可是今天的范文不是他,而是一名在班上默默无闻的学生——蒋会。因为这篇文章写得真实,可信度特别高。在修改草稿时我也怀疑这篇文章是蒋会写的。也询问过,当时曾相遇也在场,两人都说是蒋会自己写的。于是在作文讲评时我就用它做范文。在班上认真的讲评这篇文章,也给了蒋会表扬,让全班同学向他学习。正当我讲得起劲时。曾相遇举手站了起来说:“老师,这篇作文不是他写的,是我写的。”教室里静极了,全班同学都在望着我,好像在说:老师,我们就学习这样的学生吗?我惊诧得一句话也说不出。幸好钟声替我解了围。

下课以后,我气冲冲的找来曾相遇,质问他为什么?没想到到他却说:“这本来就是我写的,”我气极了,大声吼道:“先前为什么不说,先前为什么撒谎?”由于我声音太大,他一下子哭了起来。慢慢的,我气也消了,我静下心来,开始和他谈话,她轻声说:“开始我看她写不好,想帮助他,就把自己写的给了他,可是你用它的作文做范文,我听着心里不舒服,所以„„”我听了他的话,真是又气又觉得好笑。

我耐心的对他说:“别人不会写,你把自己写好的给他并不是帮他,老师问你你不老实回答,撒谎是不诚实的表现。于是,我又找来《忠孝雅诚》这本书,让他认真看看。

几天以后,曾相遇找到我,把书还给了我,还交给我一篇读后感,通过他的这篇读后感我明白,这次看书起到的教育作用比我费口舌教育强多了。书中的名言警句、书中的故事感悟让她知道该怎样做。

通过这件小事,让我找到了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有效途径,那就是利用好《忠孝雅诚》这本书,高年级的学生让他自己看,自己感悟。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通过书中的故事,让他们故事中明白道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其职业是神圣的、伟大的。那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成功、有很多的失败、有很多的感慨。我认为要教育好一个学生,首先就要做到热爱、关心、彻底了解一个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反之就是毁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不仅要爱好学生,更要爱有缺点、有问题的落后学生。正因其差,因其问题多,才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爱心。

2008年秋我再一次接九年级,首先对班上的学生不了解,就要付出更多的经历去了解班上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发现班上的滕照环同学,性格非常的内向,总是不爱说话,不爱和同学交往,一个人独来独往,有好几次星期天下午没有到校。成绩下降,不爱学习,就连平常自己爱好的数学也不感兴趣了,对于考学的信心就更不用说了。班主任曾多次给他做想工作进美术班训练,再把文字科目补一下,或许能考上一中。他也不进美术班。家长拿他也没有办法,家长说:“只要你读,考上了,什么班都送。”

面对滕照环这样的情况及家长的态度,我就找他的母亲仔细了解该同学的情况。他的父亲长期在外打工,没有得到父亲的爱。其实他的成绩一直还是比较好的,但不是很好,由于他的一个表哥的成绩非常好,在走亲戚的时候,外公、舅舅等等一些人,总是夸奖他的表哥,好像就没有把他放在眼里。母亲又没有好的引导方法。于是就觉得自己没有希望、没有信心,比别人低人一等。于是就变得孤言寡语,不爱与别人交往,不爱学习,懒惰起来。然后我又找滕找环同学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开导他。首先从他的心里压力说起,然后再谈到他的学习,再谈到他今后的人生道路怎么走。当我预他谈了已1个多小时的时候,他终于说话了,他说:我现在的成绩已经感不上了。”我说:只要你进美术班,你的美术成绩非常好,文字科目成绩我来给你补。”在后的学习中,我真的经常给他补课,也经常关心他的美术成绩。他被我感化了,非常的刻苦用功。

通过我的关心、爱心,同时得到了家长的支持、配合,他有了家长的监督,同学们都热情地帮助他,我也时时提醒他,他终于信心百倍,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滕找环同学终于已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咸丰一中。家长每次遇到我都说:“ 黎 老师,真是太感谢了,没有你,就没有滕照环的今天。我们忘不了你。”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他远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的心愿,他鼓励、鞭策孩子,大大推动了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玉,作为老师,应该努力的去雕琢,使它永久的焕发光彩,而不是半途而废。孩子千差万别、各不相同,有的一点就通,有的死钻牛角尖,那时,教师就只有一而再、再而三的帮助他们,忌怒忌燥,否则将会事与愿违。俗语说:“罗马不是一日造成的。”学生的转化也是如此,而此时的教师就必须有“滴水穿石”的恒心了。

第三篇:浅谈学风建设对学生素质的影响

浅谈学风建设对学生素质的影响

一、加强学风建设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

二、加强学风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文素质

三、加强学风建设有利于提高心理素质

摘要:从环境对人的影响谈起,探讨优良的学风对个人成长成才和身心健康发展的关系。加强学风建设是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学风;综合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一个优良的环境是个人成长成才和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荀子认为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自然可以正直无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等等,这些古语都说明环境对一个人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因此,良好的学风能使个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和影响,调试他们的观念,左右他们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滴水穿石和润物无声的力量。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课堂的拓展与延伸,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精神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构建校园文化倍受青睐、最有活力的载体。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进行自我教育、培养能力、扩展知识面、展示特长与爱好。所以说营造一个良好的学风对我们有很大影响。

一、加强学风建设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

学风的建设有利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良好的学风可以使个人的心境达到一种平和、戒骄戒躁的境界,可以培养我们的兴趣特长及创造能力,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磨练出坚强的意志。校园文化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提供了广阔 的空间,除了进行知识性教学,还通过开展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演讲比赛、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等多种活动,锻炼学生的口才、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这些都将使他们终身受益。社会对大学校园文化的评价是从毕业生的言行、思维和个人的整体素质等方面来进行观察的,同时,大学生在未来工作中也会体验到校园文化曾经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烙印,而全方位、多层次、宽松向上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及综合素质,从而积累后发优势。

二、加强学风建设有利于提高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是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面临的问题。而大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对其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大学的方方面面。学校可以通过心理教育课程、校园广播、知识讲座、文学出版物、学生会管理等多种方式,形成浓厚的心理教育,引导文化氛围,使大学生理解、吸收各种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和途径,排除心理干扰,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竞争性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另外,校园文化所固有的娱乐性、知识性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得到和谐的发展。这是社会所无法具备的、学校特有的优势资源,不仅能够表现出对大学生的关爱,而且能通过知识教育、实践教育、挫折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稳定的心理素质。

三、加强学风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文素质

一个优美幽静的校园可以提高个人的修养和文明程度。校园内的人文景观能营造出一种文化氛围,使我们在无形中激发出对他们的崇拜和向往。在校园环境建设过程中,注重人文环境的建设,突出人文环境的塑造,通过开发人文景观,增设名人塑像、名言碑记等方式,有意识地挖掘学校文化内涵。优美整洁、品味高雅、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能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幽静怡人的校园 2

环境,特别是一些适合学习的修读点、修读长廊,都能为学生提供除了教室、实验室以外,更多适合他们潜心钻研、安心深造的适宜场所。另外,让园林、生物、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学生结合专业特色,适当的参与到校园的设计与建设中来,也能对他们的专业学习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提高人文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正如列宁所说:青年总是乐于跟着革新者走的。我们应该正视学风在大学的作用,发挥其积极影响,克服其消极影响,不断引导校园文化,增强学风朝着提高综合素质、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等各方面的发展,更好地推动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培养适应社会、建设国家、能担负历史责任的新时期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莹,欧阳慧,张云峰.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 [J].中国成人教育, 2010(10): 48-49.[2]孟沛.浅析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0(6): 74-75.[3]王斌.浅谈高校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J].绍兴文理学院, 2010(7): 164.[4]叶刚,蔡景彬.试述校园艺术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视野,2010(6): 18-19.[5]周先进,邬丽.和谐校园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及优化思路[J].高等农业教育, 2010(3): 29-32.

第四篇:小学生的感恩教育对教育的影响

培养小学生感恩之心对教育的影响

摘要: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关键字:感恩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每人都应怀揣一颗感恩之心。感谢生活、感谢父母、感谢师长,感谢朋友等,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而我们身为老师,更应懂得在生活中常报一颗感恩之心,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施加影响,从小就培养他们一颗感恩之心,这样才能为祖国的未来塑造一批批德才兼备的栋梁。

一、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感恩意识的缺失非常普遍。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时代”,“四位老人、两位父母和一个孩子”的“421”家庭模式成社会的主导,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己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学校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形成了只知道“我该怎么样”,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什么”,不知“要我什么”;不知尊师敬长,关爱他人。现代教育强调让孩子们“张扬个性,自主成长”,但这绝不是让孩子们自觉成长,过于强调个性的凸显而忘本,容易使孩子们失去起码的道德准则和历史责任感,为所欲为。很多孩子在大把大把的浪费时,早已经忘却了“粒粒皆辛苦”,把父母为之的付出看得理所当然,他们记得住自己的明星、偶像,却记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他们知道麦当劳、肯德基价格却不知父母的疾苦。自私自利,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来说,是多么的危险,多么悲哀啊,难道还能够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吗?

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我们“礼仪之邦”千百年的荣誉,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学生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让学生“成才先成人”,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亡羊补牢”,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迫切需要,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之一。

让学生懂得“感恩”就是让他们懂得“是谁使他们怦然心动,是谁使他们泪流满面,是怎样一个故事让他们永世难忘。”让学生懂得“感恩”就是让他们懂得奉献与索取、施惠与受惠之间的辩证关系;让学生懂得“感恩”就是让他们把握“在雨天不断为他人递伞,将来也不遭雨淋”的做人道理;让学生知晓“感恩”就是知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蕴含的处事哲学;让学生领悟“感恩”就是领悟“只有心怀感恩,才能滋润生命”的人生真谛。

当前,我们地区许多家长对独生子女十分溺爱,使孩子们不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道理,尤其在目前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形势下,一部分学生只知道埋头读书,不会关心他人,不懂得尊敬父母,不晓得感恩师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日渐在许多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中被遗忘和丢失,从而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个人利益至上的一些苗头和行为习惯,甚至有的中小学生不顾家庭生活困难,盲目攀比,超前消费,有的成天沉溺于网吧,学业荒费,不求上进,根本不懂得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更不会真正用心去体察父母的苦心和期待。

古人说过:“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是做人应有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不可否认的是当今感恩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中不少人缺乏感恩意识。这其中与家庭,社会,学校的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从中国的教育现状出发,急需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第一,家庭方面。

家长要通过日常生活加强对孩子的感恩教育。看过一篇文章里面的调查说:约有63%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近43%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年龄。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父母给子女过生日却高达93%。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人的最初的道德观念、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从家庭中得到的。”所以,要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就不能忽视家庭的启蒙作用。家长应对孩子的行为活动提出要求,给予指导,并随后对之作出评价。

第二,学校方面。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广泛地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让学生在实践中产生情感感受,强化爱父母、爱家庭的信念。”要把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还给孩子,并给学生以具体细节的诱导,这是当前学校情感教育的重要任务。

学校可以不定期地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如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为父母做一件家务事、定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等,从生活细节中培养孩子的感恩心理。我校组织的这次感恩教育活动,首先从每个学生每周要为父母洗一次脚,每天帮父母做一次力所能及的家务,每天好好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这些基本的小事做起,教育学生良好的习惯,学会以实际行动感恩,不辜负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活动开展以来,受到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有的学生家长高兴地说:“孩子以前不太懂事,常惹俺生气,没想到送到学校这么短时间,就好像一下子长大了

第三,社会方面。

“全社会都应该大造舆论,为儿童感恩教育创造情境。”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谁都有窘迫的时候,窘迫的时候施人以援手对被救者是一种帮助,对施救者也是一件乐事。中国有古语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据历史记载,汉初韩信功成名就后,费尽千辛万苦,寻到对自己有一瓢食之恩的漂母,优厚赡养以报其恩;诸葛亮感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尽管后主“乐不思蜀”,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因为感恩教育不仅是家庭和学校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曾经出现过在我国设立感恩节的呼声,这并不是所谓的“崇洋媚外”,我觉得有其合理性。今年,作为“奥运年”,我觉得是开展爱国教育的最佳时机,如:组织演讲、征文比赛等,形成和巩固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在这些活动中,可以升华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

三、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去感恩

学生往往在学校说得好听,而在实际行动中做不到,容易从自我出发,往往忽视了他人。作为教师和学生的家长不仅仅教育孩子持守经律条文,最重要的是让他(她)们学会实践,学以致用。

1、通过亲身体验感恩自己的父母 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做父母的艰辛,我让学生回家当一天父母。鼓励学生亲自去体验一下自己父母生活的甜、酸、苦、辣,结果我从和学生的谈话以及他们的作文中发现他们已从内心深处碰撞出“感恩”的火花,激发出“感恩”的真实情感。①冬天洗衣、洗菜等洗理活动。“寒风呼呼地刮着,当我的手浸入0℃以下冰冷的水中时,犹如刀绞一般,冻得直痛心头,实在难熬。”伟康说,“难怪妈妈一到冬天,满手都是冻疮。有时口子裂开还流血…” ②夏天帮父母干农活。“今天好热,大概有三四十摄氏度吧,这样的天气,作为农民出生的爸爸、爷爷还要下田、除草、施肥、防虫治病。午餐后,我也赤着脚跟着他们一起去插秧。一踏进滚烫的水田时,我的脚马上缩了回来,差点被烫伤了,连活也不干了!我看到爸爸和爷爷额头的汗珠像黄豆似的不停地落下来……直到今天我才真正体会到了父母干农活的辛苦。” 这些亲身体验的活动,学生们从真实的感知,深深体会到父母的伟大与艰辛,从而将“感恩”内化为心灵深处的情感,并且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孝敬父母的情怀与欲望!

2、“感恩”迁移到尊师爱生上。开展一帮一活动:在班级里我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学习成绩提高了,而且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更和睦了。师生为贫困学生捐款:我先在班里开展捐款活动,同学们为家境贫寒的学生买学习用品,还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能在校安心读书。又开展了野外“感恩”活动,学生自带餐具、自购菜肴,自己搭灶,亲手烧饭做菜,为教师献上一顿丰盛的野外午餐,教师们吃在嘴里,美在心里。

3、“感恩”迁移到爱班爱校上。在班里我让学生组织了“护绿”小队,“清洁”小队,“维护秩序”支援队,助学“解困”救急队……每天都有学生活跃在校园各个执勤岗位上,礼貌示范,文明督查,卫生保洁。一段时间下来,学生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学习也更自觉了。

4、“感恩”迁移到爱社会上。开展“争当优秀队员”的文明新风活动,少先队员的身影活跃在社区里、敬老院、幼儿园等地,他们为孤寡老人送温暖,为小朋友带去快乐;课余时间往返于街道,扫地、清除非法广告纸,扶老携动,礼貌示范。开展“争做环保的小卫士”、“绿色购物”等环境保护的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社会、为社会尽义务的情怀。

对师长、同学、朋友看似微不足道的关心,实际上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创设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使感恩教育真正融入校园。懂得礼让别人的人,必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你周围所有的人。感恩伤害你的人,是他们,磨练了你的意志。感恩鼓励你的人,是他们,让你信心十足。感恩授予你知识的人,是他们,照亮了你前进的道路。感恩哺育你的人,是他们,让你丰衣足食。感恩帮助你的人,是他们,给了你再生的希望。感恩嘲笑你的人,是他们,激发了你的自尊。

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会让我们的心胸更加宽广,会让我们心无旁骛地享受生活!

德育工作是一项细雨润无声的系统工程,学会感恩是其中之一。让我们每个人都“怀着感恩之心,行报恩之举。

第五篇:基于博弈论的竞赛学习对学生学习动机影响研究

基于博弈论的竞赛学习对学生学习动机影响研究*

肖达信

摘要:本文从经典的博弈理论出发,运用“合作与竞争”的思想解决存在矛盾与冲突的问题,设计“矩阵游戏”与“竞猜硬币”的竞赛学习模型,并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学习者在学习模式中最优策略的选择,探讨竞赛学习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结果显示,竞赛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自身竞争力,改善学习绩效。

关键词:竞赛学习,博弈论,合作,竞争,学习动机

博弈论,又名对策论(英文是Game Theory),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行为(即博弈行为)的数学理论和方法[1]。在这类行为中,参加斗争或竞争的各方具有不同的目标或利益,为了达到各自的目标和利益,各方必须考虑对手的各种可能行为,并力图选取对自己最为有利或最为合理的方案。博弈论的思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的《孙子兵法》就不仅是一部军事著作,而且算是最早的一部博弈论专著,如今在经济、管理、政治、军事、公共选择等方面都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竞赛学习是通过竞赛或竞争的形式习得知识的学习模式,是基于游戏学习的一种。竞赛学习策略结合协作学习,基于项目、问题、游戏的学习等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善学习绩效。本文利用博弈论的思想设计竞赛学习策略,将其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相结合,对比学生不同时期的学习反馈与效果,探讨“竞赛学习”这一具有游戏特性和教育意义的学习模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一、“囚徒困境”与“重复博弈”

博弈行为通常由个人、团队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2]。利用博弈行为中的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分析竞赛学习中尤为凸显的协作与竞争,探究策略选择问题。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是典型的非合作博弈模型,囚徒困境的主旨为,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有罪。于是警方分开囚禁嫌疑犯,分别和二人见面,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相关术语称“背叛”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即时获释,沉默者将判监10年。若二人都保持沉默(相关术语称互相“合作”),则二人同样判监半年。若二人都互相检举(互相“背叛”),则二人同样判监2年[3]。如图1所示,囚徒们虽然彼此坚不吐实,可为全体带来最佳利益,但因为出卖同伙可为自己带来利益,也因为同伙把自己招出来可为他带来利益,因此彼此出卖虽违反最佳共同利益,反而是自己最大利益所在。因此在“囚徒困境“一次性的博弈中,双方都选择背叛是一个纳什均衡, 但显然不是顾及团体利益的解决方案。以全体利益而言,如果两个参与者都合作保持沉默,两人都只会被判刑半年,总体利益更高,结果也比两人背叛对方、判刑2年的情况较佳。但根据以上假设,二人均为理性的个人,且只追求自己个人利益。均衡状况会是两个囚徒都选择背

图1“囚徒困境”博弈

“囚徒困境”的博弈次数只为一次,博弈双方并不选择合作而选择彼此认为利益最大的*项目基金: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10重点课题《小学娱教产品的质量因子的分析与评价》,课题编号:2010—R—15757

背叛,但当“囚徒困境”扩展为多人博弈时,就出现很多矛盾与问题,共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当每个人都试图从有限的资源中多拿一点儿时,就产生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艾克斯罗德做了个实验,他要求每个参赛者把追求得分最多的策略写成计算机程序,然后用单循环赛的方式将参赛程序两两博弈,以找出什么样的策略得分最高。他邀请很多人来实验,得分规则和“囚徒困境”矩阵一样,什么时候结束游戏是未知的。

第一次比赛时共有15个策略(程序)参加,艾克斯罗德将每一策略分别和所有策略对弈,运转200步,结果得分最高的程序是加拿大学者罗伯布提交“TFT策略”(即“一报还一报”(tit for tat)),该程序第一次对局采用合作的策略,以后每一步都跟随对方上一步的策略,你上一次合作,我这一次就合作,你上一次不合作,我这一次就不合作。

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艾氏决定邀请更多的人再做一次游戏,并把第一次的结果公开发表。第二次征集到了62个程序,加上他自己的随机程序,又进行了一次竞赛。结果,第一名的仍是“一报还一报”。艾氏总结这次游戏的结论是:“一报还一报”仍是最优策略[4]。

“重复博弈”实验证明了在博弈被反复地进行中,每个参与者都有机会去“惩罚”另一个参与者前一回合的不合作行为。这时,合作可能会作为均衡的结果出现。欺骗的动机这时可能被受到惩罚的威胁所克服,从而可能导向一个较好的、合作的结果。

二、关于游戏学习动机的研究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内部因素,是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学习动机是指个体由一种学习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学习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来自于17173的2007年“第七届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调查报告”数据显示,30%的游戏玩家玩游戏的主要目的是纯粹娱乐;其次是消遣时间和交朋友,其比率分别为14.66%和14.38%;以从游戏中获得现实收益的只占13%;随后的游戏目的是消遣时间(9%)和在游戏中成为高手受人尊重(5%)[5]。此时游戏玩家玩游戏的最主要目的是娱乐,其次是交朋友和锻炼智力。2008年调研参与用户游戏目的分析显示,娱乐和交友所占比例最高,分别达到了56.5%和42.1%;而游戏中成为高手受人尊重和从游戏中获得现实收益比例有所上升,分别为22.4%和17.8%[6]。说明人们在面对游戏时,娱乐目的最为明显,但逐渐在游戏中增加交流与沟通,玩家可通过游戏交友和收益知识,可见,游戏“有助于学习”的特性逐渐增加。

影响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因素很多,诸如学习者的需要,对学习活动的好奇心、兴趣,胜任感和成就感等[7]。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的乐趣越多,就越愿意主动参与并完成任务,学习动机就越高,除此之外,具有挑战性活动能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友好的竞争活动能增强并提高自身竞争力,这些动力能促进学习者更好的完成活动内容。竞赛学习这种以游戏形式呈现给学习者的学习模式,在挑战与竞争中引发学习者正面且高涨的情绪,在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的活动过程中完成知识学习。

三、竞赛学习模式的设计及实验研究

本研究选取徐州市北大青鸟2000年开设的计算机软件程序设计实验课为例,跟踪调研使用竞赛学习模式的两门课程,通过介绍竞赛学习过程,提交小组最佳程序设计以及学生对该课程学习兴趣及结果的反馈,探索竞赛学习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一)“矩阵游戏”

在课程的学习中,设计使用基于P2P模型,由N个参与者参加的文件下载矩阵游戏,将参与者分为G个小组,每个成员为一组,要求彼此运用智慧与技巧与对方实现文件交换,计数方式参考“囚徒困境”矩阵。

模拟文件的交换过程,首先定义一个2X2的矩阵,竞赛双方可有两个选择:合作(C)或背叛(D),每次背叛行动的一方即不共享资源。在交换文件的过程中得分规则如图2所示,彼此分享各自的资源即可获都获得5分,若一方保守(不分享资源)一方共享,则共享

者获得0分,另一方获8分,若彼此都不共享资源则获得0分。

若一方的分享无条件地被另一方吸取时,游戏双方可能都不愿意无条件地分享资源,矩阵游戏的各小组都想获得更大的利益,导致双方疏离甚至封闭。所以他们宁愿选择“保守,保守”,不共享资源。

这是竞赛游戏的“困境”所在,而通过实验并分析学习者最优策略的选择,在提交的最优策略的算法程序中,绝大多数学生是将罗伯布的TFT策略算法加以修改,其中有一最佳算法,主要内容为:在起初的四个轮回中使用TFT策略,随后应用以下方法,若有连续两个轮回对方选C我方选D,则继续选D;若连续两个回合双方均选C,则继续使用TFT策略;若最后一个回合对方选D,那么我也选D,若非,则保持当前选择。

在课程结束后对41名学生学习兴趣与结果的调查反馈中得知,学生相当支持基于博弈的竞赛学习方式,但对于与其他组员的互动,多数学生保持中立。如表1所示。

表1 “下载文件竞赛游戏”学习兴趣反馈数据

(二)“竞猜硬币”

游戏中每个参与者手中有0-3个硬币,共N个参与者,每人有权藏0-3个硬币,因此当每个人都藏完,即被隐藏的硬币就有0-3*N个。此时,第一个选手报出他认为的隐藏硬币个数,依次下去,每个玩家报的数字不得和上一个玩家相同。裁判说其中某选手的报数为正确答案时,该选手离开游戏,直到剩下一个选手为止,游戏结束。

该算法课主要训练学生应用统计学方法编写程序。胜利的玩家运用大数定律,这些“有规律的随机事件”在大量重复出现的条件下,往往呈现几乎必然的统计特性,在试验不变的条件下,重复试验多次,随机事件的频率近似于它的概率[8]。所有的正确结果呈正态分布,而最可能的值是位于最小值与和最大值之间。

如表2,在对40名学生学习兴趣与结果的调查反馈中得知,学生相当支持基于博弈的竞赛学习方式,且较前一次实验课比,学生之间的交互有所增强,因为每一轮游戏都有多名学生共同参与,而非两人之间的博弈。

在对上述两节实验课的调查中,影响学生是否选择竞赛学习模式完成程序学习的几个维度:

*竞赛学习模式能否加强知识的掌握; *竞赛学习是否会给学生带来压力; *设计的竞赛游戏是否有趣;

*通过竞赛进行学习能否不断激起学习的兴趣; *学习的过程中加入竞赛能否提高彼此的竞争力; *能否在竞赛学习中促进彼此合作,增强人际关系; *在竞赛的过程中能否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学习中是否需要不断思考,引发新的学习创新;

对两个实验样本平均结果的进行对比分析显示,如表3,调查问题2的普适性最低,不同的样本对该项调查的反馈意见不集中。结合学生考虑参与竞赛游戏的学习动机,发现这些动机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包括专业知识以外)知识。

表3样本调查对比表的掌握情况较好,如表4所示,基于竞赛学习,学生完成任务情况普遍超过90%,但这并不意味着竞赛学习比其他任何学习策略好,它作为一种学习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竞争中不断思考。

本研究研究竞赛学习中的博弈行为对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影响,视竞赛学习为一种学习模式,学习者的游戏结果并不等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竞赛中的“友好合作”使得学习者获得额外点数是团队胜利的标志,而不是个体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成绩,因此竞赛学习模式能减轻学习者的学习压力;其次,竞争游戏在组间进行,友好的竞争能给学习者动力,是游戏获胜的重要因素之一[9],从而也促进了学习者伦理道德的学习;除此之外,本研究中的竞赛学习与其他学习策略能很好地融合,是结合“竞争与合作”、“挑战与创新”的是综合学习策略。

在教育中使用基于博弈理论设计的相关竞赛活动有助于解决教育中的伦理问题,提高学习者的合作、奉献精神。近些年,在一些中高等教育的计算机教育中(尤其人工智能课程),运用竞赛性的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学习的案例很多,且学习者的学习结果较理想,例如人工智能的人机博弈程序实现等[10]。而在本研究中,基于博弈理论设计竞赛学习游戏能激发学习

者学习的动机,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基于博弈理论设计的竞赛学习不仅仅用于促进计算机相关的学习与教育,它同样可应用于其他学科与领域。源于博弈理论在经济学、社会科学、生物学等领域广泛应用,对其研究并非都是设计竞赛游戏,运用“合作与竞争”、“合理策略的选择”等思想用于分析存在矛盾与冲突的核心问题中,将会有借鉴与启迪作用。

参考文献

[1][3]Game Theory[EB/OL].http://en.wikipedia.org/wiki/Game_theory.[2]郭俊杰,王佳莹.教育技术:一种博弈的思维方式[J].现代教育技术,2009,(08):9-12.[4]周骏宇.艾克斯罗德重复博弈实验及其应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03):60-68.[5]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2007).17173第五届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调查报告[R].上海:17173和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2007.[6]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2008).17173第五届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调查报告[R].上海:17173和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2008.[7]Johnson,Roger

T.,Johnson,David

W.,Stanne, goal

Mary

B.(1985).on

Effects

of

cooperative,competitive,and

individualistic

structures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Vol 77(6),Dec 1985,668-677.[8]Law Of Large Numbers[EB/OL].http://en.wikipedia.org/wiki/Law_of_Large_Numbers

[9]Bergin, S.& Reilly, R.(2005)The influence of motivation and comfort-level on learning to program.In Proceedings of the 17th Workshop on Psychology of Programming – PPIG’05, 293–304.[10]Wallace, S.A.& Margolis, J.(2007)Exploring the use of competetive programming: observations from the classroom.J.Comput.Small Coll., 23(2), 33–39.

下载小学生励志教育对学生学习素质的影响研究 (2000字)(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生励志教育对学生学习素质的影响研究 (2000字)(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家长素质及家庭教育方法对学生影响的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课题:《家长素质及家庭教育方法对学生影响的研究》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谈到教育,人们脑海里面首先想到的是学校。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口进一步的优化,家庭教育,已经越来......

    浅谈行为习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浅谈行为习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论文提纲 序论: 习惯是什么?著名的美国作家杰克·霍吉在他的书中写道:“我是你的终身伴侣,我是你最好的帮手,我也可能成为你最大的负担。我会推......

    礼仪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

    研究方案设计 一、研究题目:礼仪教育对中小学成长的影响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重视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当今社会很多好的礼仪习惯都被抛弃,例如,小孩子对长辈......

    家长素质及教育方法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及改进策略研究的工作报告(精选五篇)

    家长素质及教育方法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及 改进策略研究的工作报告本溪市第二十七中学石 叶 婷课题:家长素质及教育方式方法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及策略的研究;主持人:本溪市第......

    关于网络安全教育对小学生素质教育影响的研究

    关于网络安全教育对小学生素质教育影响的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当今社会环境下,小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对我们推行的素质教育产生的影响。分析了一些问题,以及问题的原因,重点是......

    论文初稿: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研究5篇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 摘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影响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家庭......

    论班级舆论环境对小学生素质的影响[模版]

    论文 题目:论班级舆论环境对学生素质的影响姓名:陆红 地址:窑街回小 邮编:730080 电话:*** 论班级舆论环境对中学生素质的影响 (窑街回小 陆红 730080) 内容提要:班集体舆......

    高职教育中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相关因素研究

    高职教育中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和绩效的相关因素分 析 任安忠(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系 河南 三门峡472000) 摘要:本文从高职学生的生源、心智、能力、环境等几方面入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