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郭晓勇
郭晓勇: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中国翻译协会
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
——在2010中国国际语言服务行业大会上的主旨发言
中国翻译协会第一常务副会长 中国外文局常务副局长 郭晓勇
各位代表: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2010中国国际语言服务行业大会暨大型国际活动语言服务研讨会。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本次会议名称定为语言服务行业大会,而不是翻译行业大会,这是因为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催生了一个包括翻译与本地化服务、语言技术工具开发、语言教学与培训、语言相关咨询业务为内容的新兴行业——语言服务行业,其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翻译行业,成为全球化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大会的主题“全球化与语言服务”就是要强调新兴的语言服务行业在全球化链条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全球语言服务行业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也较其他很多行业要小。美国著名语言行业调查机构卡门森斯顾问(Common Sense Advisory)公司于2010年5月发布的全球语言服务市场报告预测,2010年全球外包语言服务市场产值为263.27亿美元(约1764亿元人民币),增长幅度为13.15%,到2013年预计将达到381.4亿美元。总部位于瑞士的本地化行业标准组织(LISA)早在2007年就估计2006年全球各行业的本地化支出(即语言服务外包产业的收入)约为300亿美元。著名国际经济学家郑雄伟预测,2010年全球国际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将超过6000亿美元,据此估算,全球语言服务外包市场产值已经占全球国际服务外包市场的4%-5%左右。这对于一个新兴行业而言,确实是一个不小的份额。
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为我国语言服务行业提供了宽阔的发展平台。包括奥运会、世博会在内的各种国际会议和活动频繁在华召开,全球500强企业中有480多家在华设立企业或投资机构,中国经济和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也越来越大。这些都离不开语言服务行业的支撑。今天上午大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分享如何通过有效的语言服务组织工作保障大型国际活动的成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语言服务行业服务大局的情况。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国语言服务行业的现状。
一、蓬勃发展的中国语言服务行业
中国的语言服务行业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而萌芽,九十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初步形成;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全球化和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语言服务市场的繁荣,中国语言服务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口笔译服务和本地化服务为主的语言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前景良好。由于语言服务产业尚未纳入国家统计体系中,因而没有市场规模方面的具体统计数据。但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的权威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12月,全国在营语言服务企业为15039家。这里面既有雇员上千人的大型企业,也有大量一两个人组成的微型企业。如果按照平均每个企业10名员工,每人年均产值8万元保守估算,仅语言服务企业所消化的翻译和本地化业务年产值就达到120亿元以上,约占全球外包语言服务市场产值的7%。如果再加上市场庞大的语言培训、语言技术工具开发和咨询服务,产值则无法估计。例如,语言培训领头企业新东方2009财年的培训业务收入就达2.66亿美元(约18亿元人民币)。
不少业内资深专家认同这一估算数据,认为根据经济规模和语种重要等级,中文相关语言服务业务所占的比例应该在7-8%之间。今年下半年中国译协秘书处开展了一项语言服务产业调研,参与调查的语言服务企业中超过一半的企业预期其2010年度业绩增长幅度在10%以上,其中四分之一预期在40%以上。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的趋势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语言服务企业注册数量和注册资金也大幅增加,这些都表明语言服务外包产业进入了快速增长期。
二是为语言服务提供支撑的语言技术研发日益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语言技术主要包括翻译记忆、机器翻译和翻译管理系统。翻译记忆技术已相当成熟,并借助翻译本科和翻译硕士专业教育的兴起,将发展重点转向普及应用,纷纷退出面向教学的产品。广受网民青睐的谷歌在线翻译系统预示着机器翻译技术又一次进入到主流应用行列,特别是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国内企业也纷纷推出适用于普通网民的相关软件版本。而致力于将翻译记忆和机器翻译技术进行融合、以达到高效率和高质量翻译的智能翻译技术正在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基于网络以及大型关系数据库、能够跨地域进行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协同翻译平台得到了较快发展,有望成为翻译管理系统的主流趋势。
三是翻译学科的发展使产学研结合成为趋势。快速增长的语言服务需求推动专业翻译教学从外语教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006年,教育部批准设立翻译本科专业,迄今已有31所高校获准试办本科专业;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的翻译人才,截至2010年9月,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高校已达158所。一些大学还陆续建立了翻译专业学院和翻译研究机构,设立了翻译学学位点,培养翻译学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翻译学科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完备的学科体系,翻译人才的培养走上了系统的专业化道路。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口笔译人才,承担育人任务的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与作为用人单位的相关机构和语言服务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主要形式包括建立实习基地、共同开发相关培训课程、合作编辑出版教材、开发应用翻译教学系统和平台等等。本次大会上将专门开辟一个产学结合论坛,交流这方面的经验。除翻译专业人才外,部分高等院校和专业培训机构也开始尝试培养语言技术和语言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产学研结合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已成为语言服务行业的一个新亮点。
四是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影响不断扩大,翻译人才评价体系日趋完善。由原国家人事部委托中国外文局负责实施与管理,于2003年推出的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已列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英、法、日、俄、德、西、阿等7个语种二、三级口笔译共29种58个科目考试已在全国范围内成功推开,一级考评办法正在制定之中,将于明年推出试点。翻译资格考试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报名人数快速攀升。截至今年8月底,报考人数已近13万人次,通过人数近1.8万人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来自企事业单位的应试人员首次超过了高校的学生,表明翻译资格考试日益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该项考试为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翻译专业人才能力和水平,规范翻译市场,加强行业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是语言服务行业的国际交流日益增多,在国际语言服务行业的影响逐步扩大。不少翻译院系与国外同行之间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互相交换师资或联合开展一些培训项目。一些有国际视野的语言服务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会议和活动,拓展国际业务,其中部分企业在国外设立了分公司,开始开拓国际市场。今年的产业调研结果显示,在港澳及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的公司占接受调查企业的30%左右,而40%的接受调查企业打算在欧洲、美洲及亚洲其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一些语言服务行业的国际组织,如国际翻译高校联盟、本地化行业标准协会(LISA)、本地化世界大会组织等纷纷到中国来举办会议或论坛。中国翻译协会也多次组织学术和产业代表团参加国外语言服务行业的有关会议和活动,通过演讲和交流,介绍行业情况,发出中国译界的声音。2008年,中国翻译协会举办的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使中外语言服务行业的交流达到高潮,近1500名中外翻译界人士在上海进行了多方位的接触。这些国际交流活动拓宽了我国语言服务行业的国际视野,扩大了中国翻译界的国际影响,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翻译组织中的地位。
可以说,我国语言服务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充满希望。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语言服务在我国还是一个并不成熟的行业,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甚至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行业的状况和需求,去年下半年,在筹备中国译协第六届理事会会议过程中,中国译协秘书处向会员发放了问卷调查,并组织召开了多个座谈会,倾听会员对行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今年译协秘书处又组织开展了面向设立翻译本科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高等院校师生的问卷调研和面向语言服务企业的产业调研。从调研和座谈中,我们感觉到,大家对行业发展高度关注,对行业存在的问题认识比较一致,也提供了一些很好的建议。综合各方面的意见,下面我想谈一谈目前我国语言服务行业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以及语言服务行业的全国性组织——中国翻译协会对今后推进我国语言服务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二、我国语言服务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语言服务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其重要性尚未得到有关方面和社会的广泛重视和认可,事实上,我们还需要为确立我们的“行业”地位而努力。具体说来,目前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对行业的深入研究和行之有效的行业指导及管理。一个行业的确立需要有过硬的统计数据和研究报告来支撑,而这正是我们所缺少的。翻译很长一段时间被视为一种专业技能,而非一个行业甚至产业,更不用说这方面的研究了。2004年,中国翻译协会顺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开始从学术领域拓展到产业领域,逐步承担起行业协会的责任。但语言服务市场很不规范,无论从地域分布,业务形态还是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中国译协作为一个非盈利组织,资源有限,很难短时期内全面掌握行业整体状况,因而也难以对整个行业进行直接有效的指导。目前,行业调研刚刚起步,业态分析基本上还是空白,这方面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二是缺乏系统、科学、规范、客观的翻译人才、翻译机构准入和评估机制。行业准入是衡量一个行业成熟的重要标志,但目前语言服务行业仍然是一个人人皆可自由出入的领域。国家翻译资格考试制度虽然影响逐年扩大,但尚未真正被列入执业资格证书范畴,并没有成为进入翻译行业的先决条件,而且考试目前也还没有对社会急需的各专业领域的翻译人才提供有效的评价标准。尽管近年来中国翻译协会相继推动制定了三部翻译服务领域的国家标准,并正在制定本地化服务领域的标准,在这方面我们也走在了世界前列,但这些标准并不具备强制性,配套的认证和评估机制也还没有建立起来,因而还没有得到语言服务企业的广泛认可和贯彻执行。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和本科专业的申请需要经过严格的考察审核过程,但对这些院校开展翻译专业培训的情况进行评估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因而有些院校翻译专业教学流于形式。由于准入机制缺失,评估机制滞后,仍然有大量不具备相关资质的机构和人员进入翻译行业,从而扰乱行业秩序,造成翻译质量下降,极大地损害了语言服务行业的整体形象和信誉。
三是翻译人才缺口巨大,师资严重匮乏。由于没有权威的行业统计,因此很难估算出语言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到底有多少,需求还有多大。但中国译协今年开展的翻译产业调研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有67.7%的企业计划在未来一年里增加5名以上的员工,有同样比例的企业认为目前语言服务行业最缺乏的是人才培养。这从一个侧面证实了目前翻译人才需求旺盛,与人才供给之间存在比较大的鸿沟,特别是高素质的中译外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直接影响到我国对外传播发展战略。
翻译人才良好的就业前景已经吸引众多的外语院校纷纷申请设立翻译本科和翻译硕士专业,刚刚推出才3年的翻译硕士专业已经成为最为热门的专业之一,报考人数众多。但是热闹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危机:合格的翻译师资严重匮乏。由于翻译专业教育刚刚起步,接受过正规翻译教学培训的师资凤毛麟角,大部分学校都是将外语教师直接转成翻译教师,用教授外语的思维来教授翻译,这势必会偏离翻译专业学位的目标,影响其效果。为此,中国翻译协会、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整合之前的师资培训项目,于今年联合推出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证书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翻译师资培训的范围与数量与翻译学科建设的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其实,不仅是翻译人才和翻译师资缺乏,语言服务行业还需要大量的翻译管理人才、翻译营销人才、翻译技术人才、多语种桌面排版人才等复合型人才。目前这方面的培训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四是行业发展不平衡,整体竞争力较弱。语言服务行业受经济环境、客户需求、人才积聚等因素影响,在地理上呈现出不均衡发展的态势。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个省市拥有全国语言服务企业的75%,其中仅北京市就有9000多家语言服务企业,竞争相当激烈。近年来,尽管物价不断上涨,翻译价格却基本保持不变,就是这种低端竞争的后果。国家权威部门的数据显示,全国在营企业中80.5%的企业注册金额在50万元以下,注册资金在千万元以上的仅占总量的0.83%,真正称得上全国甚至国际品牌的企业屈指可数。因此,行业整体的竞争力还比较弱,面对国际企业的竞争时往往处于劣势。
三、推进我国语言服务行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如何尽快消除不利于行业发展的因素,使我国语言服务行业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我们整个行业共同的责任。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这也是中国翻译协会和整个语言服务行业今后一段时期需要重点努力的方向:
一是建立行业研究机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必须要对所在的行业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才能够胸有成竹地应对各种挑战。首先,要研究国家相关政策,了解我们能够得到或争取到哪些政策支持。其次,要研究行业状况,以便制定行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国家统计数据中没单列语言服务行业,我们就得自己去找数据,自己去做调研。在编撰《中国翻译年鉴》时,我们与国家有关职能部门沟通,获得了全国翻译专业技术人员的统计数字和全国翻译出版方面的统计数据;大会前,我们与国家有关职能部门沟通,也获得了一些关键的行业数据。今后,我们要建立起与这些机构以及更多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定期搜集整理和发布具有公信力的行业统计数据。今年,我们也尝试与业界部分企业合作,开展了首次语言服务产业调研,虽然由于时间紧、缺乏经验遇到了一些困难,但调研整体上是成功的,取得了有价值的数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调研情况也会在分论坛上与大家分享。今后,我们要逐步建立起行业调研的机制,定期研究行业发展状况和问题,积累行业发展的数据和分析,以期对行业发展进行规划和指导。我们希望更多业界机构和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这项行业基本建设。
二是加强行约行规建设,建立健全评估机制。行业准入是政府行为,我们可以去推动,去影响,却不能去主导。但作为一个行业,我们可以制定自己的行约行规,并依据这些行约行规建立健全行业资质评定体系,从而建立起行业的秩序。目前,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服务委员会和本地化服务委员会下面都设立了标准工作组,根据行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讨论制定相关标准,这将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在翻译技术和翻译及相关教学方面,也要制定标准,规范行为,减少不兼容、重复建设等问题。此外,我们还要积极探索如何根据标准对行业机构、企业和个人进行资质评定,使他们能够以合适的资质参与市场竞争,维护公平、合理的行业秩序。
三是推动产学紧密结合,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人才的需求决定人才培养的方向。要积极引导行业机构和企业等用人单位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来,充分利用行业资源,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各方面与翻译教学机构密切合作,共同探索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模式。同时,要建立相关规范,如兼职教师的资质要求,实习实践基地的资格审查等,以确保这种合作真正有利于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职业化人才。目前,中国译协正在与教育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委员会共同探讨制定相关的标准,以便在“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基础上推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要在进一步加强翻译师资培训针对性的基础上,探索利用远程教育等新手段加快翻译师资队伍培养速度的可行性,以便更好地适应翻译学科发展的需求。此外,要在切实调研的基础上开展语言服务行业需要的其他相关人才的培养和资质认定工作,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四是有效整合行业资源,搭建权威交流平台。在全球化时代,资源和信息就是生产力。将语言服务行业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打造一个资源信息共享,互惠共赢的行业平台,打破地域的界限,提供公平的机会,将有助于实现语言服务行业的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中国译协目前正在与有关部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此外,像行业大会这样的活动也是汇聚行业信息,促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翻译协会愿意为业界搭建更多更好的交流平台,争取将与本行业相关的各个方面,如政府有关部门、相关行业组织、跨国企业和国际同仁等都邀请到这些平台上来,成为一个跨行业、跨领域的品牌交流活动,真正实现与利益相关方共同发展,共同促进。
各位代表,中国语言服务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我们都是这个行业的探索者和开拓者。让我们精诚团结、携手共进,共同建设一个公平有序、健康和谐的行业发展环境,为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国家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二篇:2014年中国互联网营销服务行业发展问题浅析
2014年中国互联网营销服务行业发展问题浅析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互联网营销服务最终都是不同程度地借助一定互联网媒介实现的,媒介购买在整个互联网营销服务链条中占据重要地位。
(1)技术壁垒
互联网营销活动的开展往往须通过一定网络技术实现,服务商在营销数据采集分析、效果监控及投放优化、自动化和平台化运营等关键服务环节均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因此经营该类业务的服务商均须具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和较高的技术开发能力。
在互联网广告服务过程中,尤其是精准营销服务中,通常会涉及数据挖掘及分析技术、搜索爬虫技术、网页分析技术、语义分析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多项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公关服务过程中通常需要技术平台进行舆情监控和社会化媒体营销业务。尽管该等技术均属于通用的应用型技术,但任何服务商均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对其深刻理解和在产品层面上的良好应用,即使进行公开采购仍需要较大规模资本性投入。技术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互联网营销服务的质量和能力,技术水平较高的服务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逐渐脱颖而出,形成自身竞争优势。
(2)品牌壁垒
选择品牌良好和市场形象突出的广告和公关服务商已成为客户品牌推广和形象传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商的品牌价值往往体现在业务品质、人员素质、服务经验和技术水平等多个方面。借助上述方面形成品牌价值需要服务商进行大量的投入和长期的积累,不仅需要在经营中积累大量的成功服务案例并形成优良的口碑,同时还需要进行必要的资金投入以做好自身形象和品牌的维护和推广。在实践中,具备良好品牌的服务商更易获得客户尤其是品牌客户的青睐,从而树立较强的竞争优势。
(3)采购渠道壁垒
(4)服务产品线壁垒
互联网广告服务和公关服务相互促进,服务商互联网服务产品线的完善程度对其市场开拓有重要影响。通常客户会要求一站式服务,客户对于互联网广告服务的需求量大,其中一部分客户在进行互联网广告业务时同时会提出互联网公关需求。互联网公关业务与互联网广告业务结合发展,可更好的发挥互联网公关业务的市场潜力,产生规模效益。因此,服务产品线完善,同时拥有互联网广告服务和公关服务的服务商更具有比较优势。
第三篇:中国品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品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国际品牌协会会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品牌专家委员会主任
解艾兰
关于“中国品牌国际化”及“中国品牌发展现状及新趋势”等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批专门从事品牌研究的人员用了7个月的时间,对年销售额10亿人民币以上的 106家企业(包含国有、股份制、民营)进行了调研,根据调查结果,撰写了《中国品牌战略发展报告》。本文即围绕此报告,针对中国品牌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展开。
一、中国品牌发展现状
1.企业在品牌投入的资金普遍较低调查显示:企业在品牌投入中,无投入的占 21%,投入 0-0.5亿的占3%,投入0.5-1亿的占18%,投入1-1.5亿的占3%,1.5亿以上的占18%,另有37%的企业对自己在品牌上的投入没有详细统计数据。
2.品牌的投入占整个销售额的比例偏低调查显示:企业在品牌投入占销售额比例方面,投入比例在 0-1%的占18%,在1-3%的占15%,在3-5%的占6%。
3.企业的品牌建设
和品牌意识在提高,基础平台搭建比较完善调查显示:企业对品牌推广部门搭建都比较完善,有 97%的企业设立了专门的品牌管理和推广部门,没有设立品牌推广部门的仅占 3%,88% 的企业分管品牌工作的负责人由企业副总裁以上的人担任,12%的企业无专人管理。
4.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不断提升,但对自主知识产权保护重视程度不够 调查显示:82%的企业建有维护自主知识产权的机构,说明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意识在提高,5%的企业尚未建立,尚有 3%的企业未填写。
5.企业对品牌战略规划比较重视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战略规划,82%的被调查企业表示制定了全球品牌战略规划,12%的企业目前还未制定全球品牌战略规划,6%的企业未填写。
6.中国企业品牌定位大多还属于国家品牌,层次较低,有待发展
在品牌定位方面,有32%的企业认为自己的品牌已经是国际品牌,65%的企业把自己的品牌定位于国家品牌,还有 3%的企业认为自己的品牌是区域性品牌。
7.成为国际品牌的关键因素认识不一
在选择成为国际品牌的关键因素首选统计显示:34%的企业认为成为国际品牌企业最关键因素是“拥有完整的全球品牌规划”,24%的企业认为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18%的企业认为是“拥有一支良好的管理团队”,15%的企业认为是“具有全球意识的总裁”,还有 9%的企业未表态。
8.多元化战略和品牌延伸成为最受关注问题
品牌延伸的方式比较多,调查显示:41%的企业选择“一牌多品”策略,29%的企业选择“主副品牌”策略,9%的企业选择“一品多牌”策略,还有 21%的企业选择了其他策略。
9.广告宣传是中国企业提升企业品牌的首选方式
(1)广告宣传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媒体、户外广告等形式,中国的很多企业建立自己的品牌,基础往往是靠广告打出来的。据调查,很多国际知名品牌每年维护和提升品牌的方式是通过公益活动或赞助,这说明当前中国企业是在做产品品牌推广,而不是在做企业品牌推广,很多企业对品牌认识还处在较低的水平。
(2)为提高品牌知名度,企业做了大量工作。在被调查的企业中,82.35%的企业选择广告宣传,47.06%的企业选择公益活动,50%的企业选择展览展示,35.30%的企业选择其他方式。
二、中国品牌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中国企业普遍认为品牌国际化发展是必要的,但对品牌的认识不够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中国的企业家们普遍感到参与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大多数企业家们认为品牌国际化的发展是必然的,但很多企业家只是停留在表面、肤浅的认识上。对品牌国际化研究不足,特别是品牌意识不够,多数人认为只要把产品销售出去就是最大的成功,做品牌是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的事,与他们无关。因此很多企业在认识上就缺乏品牌经 营和品牌战略规划意识,严重制约了企业品牌建设和发展。
2.品牌战略规划与品牌具体执行差距甚大 通过企业品牌调查,我们发现许多知名企业有自己的品牌战略规划,但具体执行的效果与规划差距甚大,原因主要有 4点:(1)CEO的品牌意识停留于形式;(2)缺少品牌的专业 人才;(3)品牌负责人的地位不高;(4)企业过度重视短期利益而损害了品牌的长期发展。
3.品牌专业人才匮乏,企业品牌经理有名无实
当前我国专业品牌人才匮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在培养品牌专业人才上基本是空白,没有品牌管理专业,另外很多企业虽然设立了品牌部,但往往是做样子,壮门面,品牌部的经理多数是为企业老总们写报告的文书,在品牌战略和发展上没有发言权,企业品牌部的经理有名无实。
4.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不具有全球的领导地位 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品牌弱国。一是中国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不具有全球的领导地位,主要是因为我们的企业普遍缺乏自主创新意识,过度依赖外来技术;二是不愿在研发方面加大投入,认为研发投入风险太大,有可能难以收回成 本,再说周期比较长,很难短时间见到效益。在本次被调查的重点企业中,我们发现研发费用占全年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 1.0%-1.5%,远未达到国家规定的 3%-5%的水平;我们缺乏像微软、三星、SONY这样在全球具有竞争力产品的公司。
三、中国品牌与世界品牌的差距
品牌国际化是中国品牌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品牌与世界品牌的差距值得重点分析和关注。
1.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的差距根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统计,国际知名品牌在全球品牌中所占比例不到 3%,但市场占有率却高达 40%,销售额超过 50%。而与此对应的是,目前参与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 20%,自主品牌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足 10%,在全球100个最有价值品牌企业中,大部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销售额占全年销售额的 50%以上,在中国即使一些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在海外销售额也不到 10亿美金,也只占其销售额的10%左右。
2.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差距据报道,中国遭遇反倾销投诉最多,涉及的行业包括纺织、家电、打火机等。出口的行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商标被抢注、专利被侵权等坏消息不断,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到底与国外知名品牌企业有何差距呢?
国际知名企业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特点:(1)依托自身或联盟资源优势进行大规模技术创新,获得尽可能多的专利。(2)以知识产权国际化为背景,控制和转让相结合进行专利经营。(3)专利战略与经营战略互相配合,为跨国公司市场战略目标服务。而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由于技术力量薄弱,研发水平低,企业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意识淡薄,没有建立相应的联盟组织等,导致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要交更多的学费。知识产权保护的直接体现就是品牌的价值,一个良好的品牌,不仅仅需要去创建它,也需要精心的去保护她,最有力的保障就是知识产权的保护。
3.在品牌营销和品牌建设方面的差距
美国营销专家挪利拉(Larrylight)在分析二十一世纪营销趋势时曾经说过:未来的营销将是品牌的战争——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商界与投资者将认清品牌才是公司最珍贵的资产。此一概念极为重要,因为它是有关如何发展、强化、防卫与管理业务的一种远景..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重要多了。而唯一拥有市场的途径就是先拥有具有市场优势的品牌。国际知名品牌成功的因素就是做好品牌营销和品牌建设,永远与时俱进,保持着品牌年轻化的状态。中国很多企业认为靠策划方案、靠点子就能发家,只要广告做得好,产品就卖得好,所以比较注重短期的销售行为,而对品牌的长期建设和维护却比较短见。比如脑白金,在广告方面或者是营销方面都有它的独到之处,但是当我们除了听到“送礼就送脑白金”外,实在是看不到他到底要做成什么样的企业,做成什么样的品牌。一句话,品牌缺少内涵。
四、中国品牌发展的对策建议
1.针对政府的对策建议
(1)建立专业的品牌人才培育机构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还没有设立品牌专业,很多品牌人才都是从企业内部或者是半路出家衍生出来的,即使是海归派和国际专业品牌公司的品牌人才,由于对中国企业发展状况和环境并不是十分了解,往往是水土不服。品牌人才的匮乏,阻碍了中国品牌国际化进程的步伐,建议从政府的角度鼓励和在政策上支持高等院校开办品牌专业课程,并同时建立完善的培训机构,引进国外的先进教学经验和模式联合办学推动中国 品牌人才的培育工作。
(2)继续加大扶持企业“走出去”在国外,要充分发挥驻外使馆和华人团体等相关机构的作用,建立起联合实体,每年不定期介绍世界各国的市场环境和当地文化,让我们的企 业更多地了解细分市场。在国内,要不定期的组织企业(特别是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的企业)介绍成功的经验,组织交流活动,并以政府的名义组织企业实地考察国外市场。在政策上要鼓励和扶持有实力的企业更多参与国际竞争,继续加大扶持企业“走出去”。在战略上要制定国家品牌发展的中长期计划,争取在未来 5-10年创建一批世界级的知名品牌。
(3)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环境,重点从知识产权上来保护中国的企业良好的社会和市场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企业要创建世界品牌,必须要受到保护。只有保护了才不会被 侵犯,这几年中国企业在参与国际化进程中,在知识产权方面落伍,吃了不少哑巴亏,为此交了不菲的学费。从国家的角度要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的普及工作。首先从国内的市场环境中加大力度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规范市场环境,重点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不被侵犯;第二,培育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的辅导和培训;第三,介绍国际知识产权方面的成功经验,为中国企业提供借鉴。(4)取消以政府为主的评审机构、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模式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品牌”的认可到底是由评审机构决定的还是以市场为导向来决定呢?我们认为,企业品牌的好坏是由市场、消费者决定的,因此,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正、公平、公开的评审模式。而政府应该充分发挥监管和为企业提 供服务的职能,不能充当裁判的角色,政府可以在产品质量、标准、政策、法规等方面给予监管;在银行贷款、税收、出口方面给予企业奖励,鼓励知名品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5)国家应建立“品牌应急”机制西班牙的“烧鞋事件”给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过去中国的产品因为价格低,质量差而成为地摊货的代名词,往往只能在低端市场徘徊。这几年经 过市场洗礼,中国企业逐渐成熟起来,中国鞋不仅仅在价格上占据绝对优势,而且在质量和款式上已经赶上甚至超过国外同行。这样势必造成中国鞋要进入高端市场,在款式、质量、价格的优势下,当地鞋业难以招架中国鞋的冲击,造成了市场萎靡,从而导致上述“烧鞋事件”。从表面上看可能是因为价格冲击了当地的制鞋行业形成的,但我们认为这是中国在参与国际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烧鞋事件”绝不可能是第一次,也绝对不可能是最后一次,市场竞争也许是残酷的,但如果我们在国际化进程中“烧鞋事件”太多,势必将影响更多的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形象,最终将影响整个国家在国际上的整体形象。因此从国家的角度上应该建立“品牌应急”机制,能够快速反应突发事件和提供有效地解决方案,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
2.针对企业的对策建议
(1)企业要树立全球品牌战略意识,具体操作与规划同步进行首先企业管理层要树立很强的品牌意识,要从企业的战略发展思路上去认识企业的品牌重要性,在具体操作中不能与当初设立品牌战略规划脱节。我们研究发现多数企业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制定的东西往往与实际操作脱节,很多企业家在谈品牌建设的时候总是侃侃而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是反反复复、来来回回、走了不少弯路,最终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品牌建设和品牌规划成为空谈。因此建议我们的企业家们认真了解品牌,认识品牌,做好自己的品牌,培育企业的全员品牌意识。
(2)做好品牌战略规划,慎重进入不熟悉的行业 很多企业面临着多元化品牌的困扰。目前企业与企业之间在同等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在国际上更谈不上竞争,包括海尔在技术研发方面的领导性品牌方面都不具有全球竞争优势,因此如何做好多元化的品牌成为我们中国企业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一些企业家们认为东方不亮西方亮,这个行业不行我们在别的行业同样挣钱,短短几年所有的行业都做过,可是到头来没有做大做强,反而把自己做死掉了。因此建议中国企业在走多元化战略的同时要考虑到进入别的行业的高风险系数,是否具有运作品牌的优势。
(3)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研发水平,建立畅通的国际销售渠道 要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领导产品,建立畅通的销售渠道。目前国内的企业普遍走的是先占领国内市场,进行初级的原始积累和实践经验的沉淀,到一定生产规模的情况下为国际知名厂商贴牌生产(OEM),然后在国际市场上寻找经销商部分销售自己的品牌,再等待时机全面进军国际市场。从某种程度上讲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这样 的弊处在于培养国际品牌的路走得很长。国外品牌的扩张最重要的办法就是收购,联合利华、宝洁公司在全世界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牌子,如果都走大多数中国企业的路子,就要走很长的时间,那么他们就不会成为今天的国际知名品牌了。因此建立畅通的销售渠道和合理的品牌运作模式是进军国际市场的第一步。
(4)加强企业的本土化经营与管理,学习国际品牌公司的运作模式加强企业本土化经营与管理理念。
我国一直鼓励企业走出去,近几年中国确实有很多企业走出去了,但很多企业是前脚出去,后脚跟不上,归根结底是本土战略没有做好。在德国,中国也有不少企业跟进投资,但由于管理方面用人不当,经验不足,没有充分运用当地的人才,导致企业投资血本无归。在本土化研究方面,应该说中国企业接触的最早,每年都有数百亿美元的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包括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国际性企业都在实行本土化战略,而且运作的非常成功,我们要走出去的企业为什么不借鉴别人的经验呢?说直白一点,在国外发展需要企业家们的勇气和大气,这样我们才能借用本地人才为企业创造奇迹。
(5)树立企业全球品牌意识,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中国企业要做强做大,首先条件是树立全球品牌意识,建立清晰的品牌战略规划,企业在发展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品牌定位,这样才能很明确知道我们到底要做成什么样的企业。在树立全球品牌意识的同时,要做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我们许多知名企业的商标在境外被抢注,为了夺回自己的商标不得不在境外打起官司,有的企业由于被抢注的比较厉害,甚至更换自己的标志,为此付出高昂代价。所以,建议更多的企业在进军国际市场的时候,注意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6)深层次发掘和挖掘自己独有的精髓,理解自己独有的品牌核心价值
企业在发展和壮大的时候,往往遇到企业的发展速度过快和企业的管理滞后的矛盾,很多企业在这种战略转型的时候,很难把握方向。但是把原有的东西和根基全部推翻,重新来过,这就像建房子一样动摇了根基,房子就有随时倒塌的可能。中国的企业在进行品牌建设的时候也经常犯这样的毛病。每个企业能生存和发展下去,肯定有它生存和发展的法则,如果我们轻易地去否定它,一味的迎合新的市场游戏规则,那么我们的企业将很难有所作为。“麦当劳”卖了那么多年的汉堡,有没有人说他老的不成形了?戴尔的直销模式和安利的传销模式使得他们迅速成长为国际性的跨国公司和世界知名品牌。他们的品牌运作模式,很多世界性公司和研究人员分析过,可是能有几家模仿他们的运作模式而发展壮大起来呢?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这就说明,每个成功的企业有自己的独特运作模式。这种模式是别人都学不到的东西,是企业独有的东西,也就是企业独有的精髓,即核心价值。因此我们的企业如果抓住了自己独特的运作模式再发扬光大,未必不会成为中国的“麦当劳”和“可口可乐”。
3.针对品牌机构的对策建议
(1)建立行业自律原则,共同推动品牌建设环境目前我国各种学会、协会很多,鱼龙混杂,致使企业上当受骗的多,得到帮助的少。建议品牌机构建立自律原则,实实在在为企业着想、为企业办实事;本身是做品牌的机构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品牌,这样的品牌机构、相关协会组织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2)开展专业的品牌培训,推动品牌的理论研究,加大品牌的深层次普及工作 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组织专家就企业的品牌建设进行品牌培训工作,在行业领域培养更多的品牌专业人士,提升企业品牌人才的整体素质。由于企业比较关注利润,很多企业认为研究理论性的东西没有实际的意义,因此建议行业协会带头加大理论研究,为中国的企业品牌建设提供基础保障,推动整个行业品牌的普及工作。
综上所述,品牌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软实力”的象征,是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体现,是一个产业进步成果的结晶,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我们预祝我国的企业越走越好。
第四篇:福建省物流业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福建省物流业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物流”概念和相关理论。为了规范物流概念,2001年8月,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起草并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将物流解释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显然,物流的构成要素既包括使物品的空间移动和时间移动成为可能的运输和储存,也包括保障物品顺利转移或流动的各种相关活动。
从目前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看,物流业应包括铁路货物运输、货运站;道路货物运输;水上货物运输、货运港口;航空货物运输;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邮政业;批发零售中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部份。
一、我省物流业发展出现状
我省物流业从90年代末开始起步,总体规模较小,但凭借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物流业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发展较为迅速。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因资料搜集问题,本文所涉及数字均不包括批发零售中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部份):
(一)物流业支撑体系较为完善。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海洋运输为龙头,以空港快捷运输为窗口,以铁路运输为骨干,以公路运输为网络和各大型场站为集疏枢纽的综合运输体系。2006年末,铁路有鹰厦、梅坎、横南、赣龙4条出省大通道,境内营业里程为1648公里。公路方面有7条国道和15条省道并辅以密集的县道和乡镇公路,公路通车总里程达86559.7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29.66公里,“四小时交通经济圈”构建成功。水路航线四通八达,目前全省已开辟近50多条国际航线,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全省生产性泊位542个,港口吞吐能力1.43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571万TEU(标准箱);其中,福州、厦门、泉州港口吞吐能力和集装箱通过能力分别为0.38亿吨、0.53亿吨、0.32亿吨;71万TEU、392万TEU、101万TEU。信息网络方面,省会到市县(区)的光缆干线网己建成,己形成高速度、大容量,具有视频、语音、图像、数据等综合信息的传输能力。
(二)物流业对国民经济作用日趋突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省物流业有了质的飞跃,2006年,全省各种运输方式货运量4.43亿吨、货物周转量1905.16亿吨公里,主要港口货
物吞吐量2.37亿吨,分别是1990年的2.2倍、7.0倍、15.8倍。邮政业务量27.93亿元,是1995年的6.6倍。物流业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资流通提供有利保障。
(三)多种类型物流企业共同发展。随着传统运输、仓储、货代、贸易、商业流通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和工业制造业等产业部门主辅业分离以及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的涌现、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的落户,福建物流业基本框架正在形成。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我省物流企业法人2160个。从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221家,占10.2%;集体企业263家,占12.2%;股份合作企业45家,占2.1%;联营企业28家,占1.3%;有限责任公司339家,占15.7%;股份有限公司53家,占2.5%;私营企业1094家,占50.6%;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企业86家,占4.0%;其他企业31家,1.4%。注册类型以私营为主,国有、集体、有限责任公司为辅,三资和其他各种注册竞相发展的多样化结构。
(四)物流企业竞争能力不断提升。通过私营物流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物流企业整合优化和外资企业的先进经营理念的示范带动,福建物流业竞争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我省物流企业资产总额为663.3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71.98亿元(铁路运输业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含客运)。在中国百强物流企业评定中厦门市外运裕利集团有限公司、厦门晋联物流有限公司、厦门建发物流有限公司、厦门速传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宏捷物流有限公司、厦门弘信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华商纵横物流投资有限公司、福建盛辉物流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荣获这一称号;福建省汽车运输总公司在“中国道路货物运输企业50强”中位居第25名;厦门晋联物流有限公司、福建省宏捷物流有限公司、厦门弘信股份有限公司还荣获“中国民营企业前30名”称号。
(五)运输代理业发展良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我省运输代理法人企业519家,占全国同行的3.4%;从业从员11373人,从业人员中研究生学历和大学本科以上人员2027人,占从业人数的17.8%,比全国同行业比例高4.3个百分点;总资产为40.32亿元,户均资产1162万元,比全国同行业户均水平多205万元,资产上亿元企业有9家;主营业务收入20.7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户均主营业务收入40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上亿元3家,户均主营业务收入仅有全国同行业户均主营业务收入的50%。
(六)仓储业稳步发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我省仓储业法人企业210家,占全国同行的1.9%;从业从员6398人,从业人员中研究生学历和大学本科以上人员379人,占从业人数的5.9%,比全国同行业比例高1.3个百分点,初中及以下学历占31.1%,比全国水平低6.4个百分点;总资产为53.96亿元,户均资产2796万元,比全国同行业户均水平多415万元,资产上亿元企业10家;主营业务收入12.7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户均主营业务收入662万元,主营业务收入上亿元3家,户均主营业务收入比全国同行业户均主营业务收入少166万元。
(七)港口优势日益突出。2006年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37亿吨,比上年增长20.9%;其中福州港8848万吨,增长18.9%;厦门港7792万吨,增长16.3%;泉州港5135万吨,增长26.9%;福州、厦门、泉州三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占全省的91.2%。全省集装箱吞吐量588万TEU,比上年增长19.4%;其中福州港101.17万TEU,增长25.9%;厦门港401.87万TEU,增长15.6%;泉州港83.9万TEU,增长32.9;福州、厦门、泉州三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占全省99.8%。福建港口经济优势日益突出,特别是福州港、厦门港己列入交通部公布的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名录,正逐步成为大型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综合性现代港口。
二、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物流业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近年来我省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两位数,作为“社会物流总额主体”的第二产业增加值近年来基本保持在15%左右增速,而2001-2006年我省年均货物运输量增长7.0%,增幅低于GDP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的,运力不足现象仍然存在。而这又集中体现在沿海港口运力不足和铁路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如2006年全省港口年综合通货能力1.43亿吨,而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37亿吨,超负荷运输状况较为严重;特别是福州、厦门、泉州三个港口实际吞吐量与通货能力相差较多。通港铁路专线建设滞后,目前福建境内只有厦门港东渡码头和马尾港有铁路专用线,其他港口均无铁路专用线,港口与铁路货物运输承接不够。
此外,港口结构不合理,缺乏大型深水泊位和深水航道;港口竞争力不强,无法吸引周边的物流;大部分公路、水路运输企业普遍存在车、船型结构单一,老旧的状况,难于满足差异性服务的需求;港口基础配套设施等问题依然存在。
(二)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物流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滞后,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管理体制的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我省物流业与全国物流业的状况一样,仍然是分散的或者称多元的管理方式,涉及到铁道部门、交通部门、民航部门、贸易部门等专业部门和发改委、经贸委等综合部门。各部门之间分工又有交叉,造成了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现象等问题时有出现,多数物流建设项目是属于供应能力的扩张,而不是整合和提升原有供应能力,低水平的重复较多,个别项目贪大求全能力过剩,造成物流资源的浪费。从网络平台看,信息平台未能实现共建共享,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社会信息流不够畅通。这无疑给以信息流为灵魂的现代物流业造成障碍。
(三)物流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缺乏必要的竞争实力。物流企业组织规模较小是我省物流业的普遍现象,目前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包括传统的运输、储运等流通企业和新型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规模和实力都还比较小,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经济普查资料表明,我省物流企业少、个体户多;企业规模小,户均资产仅0.31亿元、户均主营业收入0.13亿元,资产在100万元以下的企业1731家,占80.1%。大多数物流企业技术装备仍比较落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大大影响了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四)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首先,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目前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送货)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方面还没有展开。其次,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物流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在物流过程中,部份企业难以做到在预定时间送货,并经常出现断货、对客户的响应不及时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在争取货源方面不是以服务质量进行竞争,而是单纯依靠打价格战,为此大部分物流企业效益不佳,盈利能力低,经济普查资料表明,2004年我省物流企业中实现利润在1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59.3%,其中亏损企业占26.5%。
三、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物流业的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加快现代物流业网络体系建设。鉴于目前物流业多头管理局面,各级政府要抓紧时间成立现代物流业发展综合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协调、管理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关事宜;进一步发挥物流行业协会作为企业与政府间以及同行业内不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物流协会的行业服务、行业自律以及维护行业合法权益的职能,以保障我省物流业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根据我省“十一五”物流发展建设规划,重点建设福州、厦门、泉州三大物流节点。另外,选择交通便利、通讯网络发达、相关公用综合服务设施比较先进齐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方,重点推进福州江阴港区物流园区、闽江口内港区物流园区、厦门现代物流园区、海沧物流园区、杏林物流园区、泉州秀涂综合物流园区、石湖物流园区、莆田市物流园区、三明沙县闽西北物流园区、龙岩闽西现代物流园区等10个物流园区建设。
(二)进一步突出港口优势。福建沿海港口要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和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加深参与同国际、国内航运市场为导向,以技术进步促进港口发展,以整合岸线资源促进布局和结构优化,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信息畅通、优质安
全、便捷高效、适度超前、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海峡西岸港口群。通过新建和改造,重点完善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大宗散货运输系统,形成专业化、规模化港区,利用深水港湾的优势,以港口带动临港工业大规模开发;利用临近东南亚、台湾省的有利环境,发挥中小港口方便、灵活的运输条件,初步构建海峡滚装运输系统;完善集疏运、口岸等综合服务配套体系。实现港口滞后型向适应型发展,推进港口现代化,充分发挥港口经济优势。铁路部门应将通港铁路专线建设列入线路建设规划中,加强港口与铁路货物运输承接能力。
(三)推进物流的标准化建设。有关部门要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持统计部门制定科学的现代物流业统计方案。统计部门要抓紧时间制定物流业指标体系和统计口径,将物流业作为一个专门的行业进行独立的统计及分析,及时为社会提供物流信息,为政府物流决策提供依据。技术监督部门加快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积极贯彻国家现有物流标准,鼓励我省物流业研究机构和物流企业参与国家物流标准的制定工作,结合我省物流业特点,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开展相关地方标准建设工作。
(四)建立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加大物流人才储备,提高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要针对未来物流业发展趋势对人才需求,从三方面加强人才培育。一是培养宏观管理层次人才,如政府机构制定政策、规划人才,包括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人才,以提高政府物流管理水平;二是培养物流企业管理人才,这是提高物流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三是提高员工素质。培养方法可以多样化,可以是高校培养,可以是企业、高校联合办学,可以是委托办学,将高层次的物流人才教育制度和多元化的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有机结合,形成多层次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有关高等院校也要适应物流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物流现代化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五)加强合作,大力推进物流合理化。一是加强与国内先进省份和国际物流企业合作,借鉴国内外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管理的先进技术、经验,对国内国际先进物流供应链技术加以转移,提高我省物流业的科技含量。二是加强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的合作,物流合理化的中心思想是综合考虑生产、库存、运输、销售等全过程,以最快的速度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将物流各个部门、各个阶段综合起来加以推进。
(六)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物流企业应强化服务意识,随时掌握变化着的顾客需求,开展服务为先、增值为本、关系至上的一系列管理创新改进,力求满足顾客需求使顾客满意,在为顾客的服务过程中、后都要不断的总结、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整合企业物流资源,降低物流运作成本,为顾客节省物流费用,在合作中达到双赢,形成真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满足上下游客户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以谋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第五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发展状况及改进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发展状况及改进对策
2011-07-07 15:54:30作者:胡建兰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浏览次数:4 网友评论 0 条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人奋斗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使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大为丰富,极大推动了我国民生改善的步伐,中国人民在经济、教育、医疗、社会关系、个性自由等几乎所有人类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经济、社会、资源及实践中的偏差等多方面的制约,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与问题。
一、中国民生现状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根据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统计,中国人类发展指数(HDI)从1975年的0.530上升到2008年的0.793,排名从1999年的全球第105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81位,成为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指数提高最快的国家之一。
1.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建设突飞猛进,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1979—2008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发展水平高6.8个百分点;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财力的增加对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经济和社会中的薄弱环节、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冲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大幅提高,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水平也大幅提升。据世界银行统计,1978年,我国人均GNI只有190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0.1%;改革开放后,人均GNI水平大幅提升,2008年达到2770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2.3%。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979—2007年间平均每年增长7.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在1979—2007年间平均每年增长7.1%。1978年,中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贫困标准),城镇家庭为57.5%;1996年中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50%以下,中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在2000年也下降到50%以下,表明中国城乡居民整体达到小康水平。到2008年,中国城镇恩格尔系数进一步降到37.9%,农村恩格尔系数则降到43.7%。根据世界银行划分标准,中国已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改善,食品、服装、住房、教育、健康及其他必需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也极大增加。
2.教育科学文化发展与进步。教育科学文化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活动以及活动能力的发挥与扩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快速增长,从1978年的94.2亿元(约为年GDP的2.5%)增长到2007年的12148.1亿元(占中国GDP的3.2%)。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教育方面,全国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五年累计2.43万亿元,比前五年增长1.26倍,农村义务教育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用于文化体育事业的支出五年累计3104亿元,比前五年增长1.3倍,县乡两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免费义务教育让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 5200万名中小学生受益,373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得到免费教科书,780万名寄宿学生享受了生活费补助。西部地区大约有20万名因贫困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农村家庭承担的学龄儿童教育费用继续降低。2000年以来,中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一直稳定在99%以上,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从2000年的88.6%上升到2008年的98.5%,中国中小学教育发展在有些指标上逼近甚至超过了工业化国家。
中国在公共卫生和健康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根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1973—1975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仅为63.6岁,到2007年已经上升到73岁。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各国人口预期寿命的数据,世界平均水平为67岁,中国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标准。1998年以来,政府医疗卫生服务政策的重点是建立和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保证个人有能力支付所需要的医疗卫生服务。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国财政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五年累计6294亿元,比前五年增长1.27倍;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五年累计1.95万亿元,比前五年增长1.41倍。
3.人们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意识形态关系等。首先,我国的经济结构实现了由低到高、由不均衡到相对均衡的巨大调整,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生产关系所有制结构由单一向“一主多元”转化,产业结构优化。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8年的11.3%,第二产业由1978年的47.9%上升到2008年的48.6%,第三产业由1978年的23.9%大幅上升至2008年的40.1%。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商品和服务从严重短缺到丰富充裕,部分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多门类的商品市场体系和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市场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商品市场格局。社会流动速度加快、规模扩大,并且更加公平、开放与合理,阶级阶层结构也逐步优化。改革开放以来,先赋性的身份分层、政治分层淡化,通过对城乡二元化政策、户籍管理制度、单位制度、所有制制度等把各个阶级阶层封闭隔离的社会制度进行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通过法律、制度和政策人为地造成的不平等现象和身份制度,但这也带来了社会阶层的大分化、大改组,现代化阶级阶层结构的雏形和基本要素雏形在我国已经基本形成。其次,政治关系日益民主化。中国人民在政治民主化道路上不断探索并取得稳步进展,公民权利意识逐渐觉醒,选举质量不断提升,各级政府更加开放,重视民意、民情和民生,政治关系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
4.人的个性自由发展。改革开放后,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促使社会生活多元化、经济利益差别化,也使得人们的个人能力、权利、利益受到尊重和提高。在现代化亦即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下,职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使得社会成员实现个人成功的机会空间空前扩大。建立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并把这一制度确立为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等改革措施,承认人的个性、人格的差异,激励其充分发挥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了经济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带来了思想文化的繁荣、精神生活的丰富。人们的行为选择、思维模式、情感范式、交往方式逐步发生变化,开始自我设计、自我实现人生之路和认识世界。个人权利意识的觉醒增强了人们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对政治体制改革、对民主化和观念更新的关注和参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社会评价机制日益多样化,社会包容性增强,个人生活方式多姿多彩,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感和社会文明程度。
(二)当前中国民生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尽管发展速度在全球屈指可数,但由于受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制度等制约,中国仍然存在着大量贫困人口,社会公平、正义、和谐以及人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待推进。
首先,人均GDP低。根据世界银行2009年7月4日公布的数据,尽管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世界经济增长水平,但是在更能体现百姓贫富情况的人均GDP方面,2008年中国仅排在世界第104位,与全球前几位比较,差距显著。
其次,我国人均教育经费和卫生医疗经费不足。以人均GDP来比较,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2%,美国为6.10%,日本为4.28%,韩国为3.01%,俄罗斯为1.87%,巴西为2.29%。公共卫生方面,1997—1998年,在低收入国家中公共卫生平均预算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1.26%,而中国的这一比重还不足其一半,仅为0.62%。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的《世界卫生报告》中,对全球191个国家的卫生体系表现进行了评估,中国的医药卫生总体水平居第144位,而卫生公平性排在第188位,为全世界倒数第4位。
再次,资源环境制约。中国过去30年粗放式的经济增长,伴随着高昂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一方面,耕地、水资源、石油、铁矿石等资源贫乏,约束着中国经济和人民的发展;另一方面,大气、水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已经严重危及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产环境,并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危害。以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森林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为表现的生态环境退化,更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人均耕地只有1.44亩,不足世界水平的40%;支撑经济增长的水资源、石油、铁矿石、铜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水平的25%、8%、45%、26%。中国的整体科技水平仍然比较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能源利用率(单位GDP能耗)大,严重制约着中国人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人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包括经济收入、社会资源等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地区、职业、性别差距。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仅为5153元,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78年的2.57倍扩大到2009年的3.33倍,相距甚远;1978—2009年,东、中、西部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关系从44.9∶34.3∶20.8变为54.3∶19.3∶17.8,按人口加权的人均GDP之比从1.65∶1.01∶1变为2.48∶1.16∶1;资源垄断和行政垄断、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制度、腐败以及再分配制度的不完善等一些非市场因素导致我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利益分化,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女性、农民工、残疾人士在就业和收入等资源占有上处于弱势地位。与经济收入差距相对应,在文教卫生社会保障等诸多领域,人的发展差异也很明显。
最后,经济发展不足导致人们就业和价值选择的“物的依赖”性。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多元主体的出现、经济效益的刺激等,使中国社会价值观从一元价值观向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互动转变。生产力的发展和不足,导致价值主体的价值评价既对理想目标和精神生活有着强烈的向往,又为世俗生活和物质利益所左右。近年来对大学生择业倾向的调查显示,政府机关和能源、电信等垄断性行业一直居于前列。关于“选择工作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薪酬待遇、福利保障和职业稳定性。关于“对实现就业影响较大的因素”,社会关系和家庭背景排在前两位。这样的就业图景,折射出一些深层社会问题。在人潮汹涌中很少有人去思考什么样的职业适合自己的兴趣,什么样的工作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调查显示,在人们就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中,“专业对口”和“兴趣爱好”比较靠后。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这种忽视专长和兴趣的就业,对社会来讲往往是效率较低的。
二、推进我国民生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在改革开放的新阶段,要求我们赋予人的发展问题以新的时代意蕴和价值定位,以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为民生发展提供现实条件、实现路径和前景目标。
首先,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人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生产力是人的发展的前提,是人改造自然的活动及其活动能力的体现和发挥,也是社会关系和“自由个性”发展的条件。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实现充分就业、提高人民福祉就是一句空话。只有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进而使人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前提下实现创造和发展,扩大人们的社会交往,丰富人们的社会关系,推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其次,发展文教卫生事业。依靠教育提升劳动者的素质,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各级政府都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且用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制度的约束来引导教育投入的增加。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2000年末,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但十多年来,这一目标仍未实现,这表明加大教育投入势在必行。同时,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和强化经济责任审计也极为重要,教育部要探索制定各级各类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拨款基本标准,并要研究制定设立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方案和审计制度等,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和科学使用。在推进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基础上,政府应该确定全国统一的义务教育最低标准,保障全国学龄儿童,不论是男童、女童、城镇儿童还是农村儿童,都能享受到符合这个最低标准的义务教育。另外,加强就业前培训、在职职工培训以及对进城就业农村劳动者、下岗职工的技能培训等,提高其就业机会和就业能力。
发展卫生事业,提升人们的健康素质。目前,我国的医疗服务由社会卫生支出和居民个人卫生支出两项合计,而事实上还有许多社会成员无力支付一些基本医疗服务。因此,应该增加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降低个人承担医疗支出比例。尽管中国政府卫生支出呈逐年增加趋势,但政府卫生支出占 GDP的比重仍然偏低。中国的卫生预算支出占 GDP的比重仅有0.82%左右,远低于2.6%的世界平均水平。个人医疗卫生支出负担仍然过重,分担比例过高,对中低收入群体而言仍然不堪重负。2006年10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医药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强调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从而指明了我国卫生改革的方向。政府应该确定一揽子核心卫生服务,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等。这些服务内容必须满足最低标准要求,并保证所有中国公民都能够获得。
再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第一,应加快政治民主法制建设,加强普法教育,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证人民充分理解、运用、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建设和宣传、引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加强道德规范建设。道德规范是人们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规范,大至国家活动,小到家庭生活和朋友相交,在社会的任何角落,道德都可能存在并发生作用。
此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持续保证。第一,树立全局观念,深化生态文明意识。在新的时期,全社会每一个成员都应该尊重自然,遵循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规律,承认自然的价值,全社会共同努力,建成生态文明。改变片面以GDP作为衡量和评价地区、部门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标准和做法,在结构优化、效益提高、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增长。第二,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环境利用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资源节约型、科技先导型、质量效益型工业道路,把资源科学和环境领域的相关研究纳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加以重点扶持。围绕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地球环境的可承受能力,制定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中长期战略计划,并定期对具体实施工作目标、任务进行审查和落实。第三,加强管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对初建、扩建、改建的工业项目技术起点要高,要求先评价、后建设,严格控制新污染,积极治理老污染,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配合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检查以及有效的奖惩制度和措施,褒奖一切在工程建设中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企业和个人,推动资源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进行。
最后,发挥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缩小人的发展差距。生产力的发展是长期的工作,如何在现有生产力状况下保证人的发展的公平公正呢?这就需要发挥政府的调节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或公共物品分配的均等化,缩小中国城乡、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发展差距,确保社会弱势群体以及贫困地区的居民都能得到相对公平而有基本保障的发展机会,缓解经济发展差距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第一,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投入,推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优先保障广大农民最亟需的基本公共服务。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比例,提升农业产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水平。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把财政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卫生事业和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第二,发挥东、中、西部比较优势,形成东、中、西部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提高国家对西部地区财政投资比重,实行财政税收政策的倾斜,并制定相应的地区优惠政策,多角度开拓资金筹集渠道,鼓励和刺激民间和东部沿海的资本向西部地区投资,并加强对西部开发资金的监督和管理,逐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第三,提高弱势群体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能力,缩小弱势群体与其他群体在发展机会上的差距。加大财政在弱势群体教育、就业、再就业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增加农民工、妇女以及残疾人的就业培训,为其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提高其就业率和创业率;同时,完善法律保障,畅通法律救济渠道,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帮助、支持农民工、妇女以及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就业。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通过二次分配消减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和发展差距。
总之,民生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实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民生改善的步伐。当前,我们应继续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为指导,以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发展为核心,全面实现人的现代化,进一步推进民生事业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关键字:
民生中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