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问题研究教学大纲2010[模版]

时间:2019-05-15 01:47: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日本问题研究教学大纲2010[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日本问题研究教学大纲2010[模版]》。

第一篇:日本问题研究教学大纲2010[模版]

日本问题研究2010

授课教员:归泳涛

电子邮箱:guiyongtao@pku.edu.cn 开课学期:春季 周学时:3 学分:3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旨在通过文献评述、专题研讨的方法理解当代日本的变迁,着重探讨二战以后至今日本的内政外交以及中日关系,同时涉及具有重要当代意义的日本近现代历史。本课程希望同学学习和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战后日本政治体制的运行方式及其改革,战后日本主要政治思潮的演变,日美同盟的变化及其影响,中日关系的发展,以及冷战后日本安全战略的调整等。

二、课程要求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要求同学做两次口头读书报告(1、从必读书目中选择若干章节;

2、从参考书目中选择一本,或自选一本,自选须事先取得教员同意),一次口头文献回顾报告(从教学提纲中选择一个论题,或自选一个论题,自选须事先取得教员同意),在文献回顾报告的基础上撰写一篇文献综述作为期末作业。鼓励同学在教员授课过程中随时提问,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成绩评定方法: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参与课堂讨论、口头读书报告、口头文献回顾报告)50%,期末作业(文献综述)50%。

三、教学提纲 1.概论

教学方式、参考书目、研究方法、资料来源

2.战后日本政治体制的变迁

论题:宪法与天皇,55年体制的遗产,透视自民党政治,如何评价社会党,官僚政治及其改革

3.战后日本的政治思潮

论题:什么是和平主义,近代主义与战后日本的民主,解析日本的保守主义,民族主义的诸潮流

4.战后日本外交 论题:国际关系理论与战后日本外交,日本外交的权力资源,日本与朝鲜半岛、东南亚及南亚等国的关系,日本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

5.日美同盟

论题:美国对日占领政策及其遗产,日美安保体制的变迁,在日美军基地,日美经济摩擦及其启示

6.战后日本的防卫政策

论题:宪法第九条的影响,自卫队及其任务的演变,日本的安全战略

7.中日关系

论题:中日关系中的台湾问题,日本国内政治中的中日关系,历史认识问题,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民族主义与中日关系,东亚的安全困境,日本人的中国观和中国人的日本观

四、电子资源 中国期刊网

北大图书馆硕士、博士论文

日本国会会议录检索系统http://kokkai.ndl.go.jp/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http://opac.ndl.go.jp/index.html 日本内阁府舆论调查http://www8.cao.go.jp/survey/ 日本首相官邸http://www.kantei.go.jp/ 日本外务省http://www.mofa.go.jp/mofaj/ 日本防卫省·自卫队http://www.mod.go.jp/ 田中明彦研究室http://www.ioc.u-tokyo.ac.jp/~worldjpn/index.html

五、讨论书目(必读)

[美]安德鲁·戈登:《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李朝津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约翰·W·道尔:《拥抱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胡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刘杰、三谷博、杨大庆等:《超越国境的历史认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日]若宫启文:《和解与民族主义》,吴寄南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唐家璇:《劲雨煦风》,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

[日]毛里和子:《中日关系:从战后走向新时代》,徐显芬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六、参考书目 1.概论

李玉主编:《中国的日本史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李玉主编:《中国的中日关系史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美]埃德温·O·赖肖尔:《当今日本人——变化及其连续性》,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美]约翰·内森:《无约束的日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Kenneth B.Pyle, Japan Rising: The Resurgence of Japanese Power and Purpose, Public Affairs, 2007.2.战后日本的政治体制

[日]升味准之辅:《日本政治史》第四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王新生:《政治体制与经济现代化——“日本模式”再探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王振锁:《自民党的兴衰——日本“金权政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徐万胜:《日本自民党“一党优位制”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华桂萍:《护宪和平主义的轨迹——以日本社会党为视角》,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吕耀东:《冷战后日本的总体保守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张伯玉:《日本政党制度政治生态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陈鹏仁、黄琬珺:《战后日本的政府与政治》,台北水牛图书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版。

3.战后日本的政治思潮

徐静波、胡令远编:《战后日本的主要社会思潮与中日关系》,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诸葛蔚东:《战后日本舆论、学界与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高增杰主编:《日本的社会思潮与国民情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孙政:《战后日本新国家主义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日]吉野耕作:《文化民族主义的社会学——现代日本自我认同意识的走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日] 竹内好:《近代的超克》,三联书店2005年版。

孙歌:《主体弥散的空间——亚洲论述之两难》,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陈鹏仁编译:《战后日本的思想与政治》,台北水牛图书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2年版。

4.战后日本外交

[日]五百旗头真主编:《新版战后日本外交史1945-2005》,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金熙德:《日美基轴与经济外交——日本外交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张键:《战后日本的经济外交1952-1972》,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连会新:《日本的联合国外交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冯昭奎等:《战后日本外交1945-199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宋成有等:《战后日本外交史1945-1994》,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吴学文:《日本外交轨迹1945-1989》,时事出版社1990年版。

5.日美同盟

[美]迈克尔·格林:《美日联盟——过去、现在与未来》,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刘世龙:《美日关系1791—2001》,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于群:《美国对日政策研究1945-1972》,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吴心伯:《太平洋上不太平——后冷战时代的美国亚太安全战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阎学通主编:《东亚和平与安全》,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6.战后日本的防卫政策

Richard J.Samuels, Securing Japan: Tokyo’s Grand Strategy and the Future of East Asi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7.王少普、吴寄南:《战后日本防卫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肖伟:《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崔立如主编:《东北亚地区安全政策》,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美]彼得·卡赞斯坦:《文化规范与国家安全——战后日本警察与自卫队》,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7.中日关系

田恒主编:《战后中日关系史1945-199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刘德有:《时光之旅——我经历的中日关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吴学文:《风雨阴晴——我所经历的中日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德]杜浩:《冷战后中日安全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刘江永:《中国与日本——变化中的“政冷经热”关系》,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黄大慧:《日本对华政策与国内政治——中日复交政治过程分析》,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廉德瑰:《美国与中日关系的演变1949-1972》,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张耀武:《中日关系中的台湾问题》,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美]赫伯特·比克斯:《真相——裕仁天皇与侵华战争》,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日]高桥哲哉:《靖国问题》,黄东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日]高桥哲哉:《战后责任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日]大沼保昭:《东京审判·战争责任·战后责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年版。

第二篇:《美术教育研究》教学大纲

《美术教育研究》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总 学 时:34 学

分:2 开课对象:高等师范三年制专科初等教育 课程类别:美术专业延伸课

课程英语译名:Research on Arts Education

一、教学任务和目的:

学生通过学习和了解美术教育理论、我国美术教育的历史发展以及国内外各种美术教育学理论,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教育学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能够对美术教育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有更多的了解。

二、教学方法和要求:

通过系统知识、专题研究成果的讲授和研讨,使学生能够对美术教育学理论的一些基本知识和重要原理、中外美术教育历史发展的重要现象和规律、教育改革的实践、主要的美术教育体系和流派等,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通过对美术教育学科理论知识的了解以及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在美术教育学理论方面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科研能力。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两类: 1.系统知识的讲授与研讨.主要用于美术教育学理论的课程学习。教师的备课和讲授,对与课堂提问及考试相关的概念解释、问答题、思考题等内容,要有准备并有明确的讲解。课堂传授中要求学生做笔记,记要点。教师可以指定学生在课下需阅读的参考书或论文,并组织课堂研讨。

2.专题研究成果的讲授与研讨。

通过对某一个专题研究成果的介绍和了解,选择其中主要的问题,组织课堂讨论。其中的重要问题和研究成果,也可以作为考试中问答题、思考题的内容。教师可以指定学生在课下阅读的参考书或论文,并组织课堂研讨。

课堂讨论重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课下阅读和课堂研讨也可以分组进行。

教学要求有两方面:

1. 培养学生理解和思维能力,而不是对知识、原理的死记硬背,考核应遵循这一原则。2.结合我国学校艺术教育改革的实践,以及美术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来认识相关的理论问题、认识各国美术教育改革的经验。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是掌握和了解美术教育学理论中的基本事实、概念、观念和问题。

2. 难点: 是使学生如何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起包括思维能力在内的各种分析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美术教育作为美术教育学的学科基础理论,其内容可分为体系的和历史的两个方面,主要包括有美术教育学原理、美术教育哲学、各类有代表性的美术教育理论以及美育理论、中外美术教育史、美术教育心理学、美术教育各主要体系和流派、各国美术教育、中外美术教育的比较研究、与各人文学科相关的美术教育学理论(如美术教育社会学、美术教育生态学、等)等。这些内容,是可以开设出多种课程的。但是限于学时,在目前,这些是作为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提供给学生。这些内容的讲授,根据教学的需要,详略可以不同,一般采取专题性的讲授方式,择其要点讲解。

《美术教育研究》课的教学,主要包括系统知识的讲授与研讨、专题研究成果的讲授与研讨两类。该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以下所列内容,属于主要选择范围。系统知识的讲授与研讨主要选择范围

(共28学时)1. 中国古代美术教育

(4学时)2. 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

(6学时)3. 外国美术教育

(6学时)4. 美术教育学概论

(8学时)5. 美术教育心理学

(4学时)专题研究成果的讲授与研讨选择范围

(共6学时)

1. 美育理论研究

(4学时)2. 中国学校美术教育研究

(2学时)

五、选用教材与教学用书: [教材] 1. 美术教育:

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

尹少淳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2. 美术及其教育 : 尹少淳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7年版

3. 走进美术:

.[美]拉尔夫·史密斯.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4. 美学与艺术教育.[美]帕森斯·布洛克.李中泽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5. 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美]布郎,科赞尼克.马壮寰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6. 论美育的功能.赵宋光.载《美学》第三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六、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相关课程: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美术教学法

七、考核方式:

该课的考核与评价,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课程修毕,可以采取专题论文写作、自由名题写作、卷面考试等方式进行考核。主要原则是,不提倡死记硬背,结合一些基本的概念、事实、观念,以检测学生的理解、分析和思维能力为主。

《美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总 学 时:34 学

分:2 开课对象:高等师范三年制专科初等教育 课程类别:美术专业延伸课 课程中文名称:美学

课程英语译名:Research on Arts Education

一、教学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属于高等师范三年制专科初等教育(美术方向)专业的延伸课。美学是一门研究美、美感、艺术,并主要研究艺术的科学。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明确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和美学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美学作为自己美术鉴赏和美术教育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方法和要求:

1.教学方法:

《美学美育》课程主要从什么是美学;美及其形态;美感;既有一定理论性,又有一定的操作性。因此,教学中必须在讲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注重美的修养的培养。

2.教学组形式:

本课程的教学应当是:在老师的系统讲授,和讨论研讨为主的基础上,学生自己阅读老师指导下的文字教材和收看电视录像资料(如直播课堂、网上教学、电话、信函、期刊等)。此外,还可以将学生组织成学习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活动,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

3.教学要求:

1.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学习,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反映出来的重点、难点、疑点作针对性的辅导,使学生能系统地从理论上把握美学的必备的理论知识并在现实生活中用美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来分析美的现象。

3. 在教学中,本课程强调实践环节,教师要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注意防止学生死记硬背,脱离实际。同时,结合实际情况,用相关的具体的美学现象来深入浅出地诠释美学的原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是掌握和了解美学的基本原理及美学基本理论中概念和范畴。

4. 难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用所学的相关美学原理来指导实际的艺术活动与今后的艺术教育。

四、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约28学时,播放教学录像4学时,外出参观考察约2学时,共34学时)

1、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绪论)(3学时)

2、第二章 美的本质(5学时)(本章为难点)

3、第三章 美感(3学时)

4、第四章 美的形态(3学时)

5、第五章 美的范畴(5学时)(重点)

6、第六章 形式美(2学时)

7、第七章 美的创造(3学时)

8、第八章 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4学时)

五、实验教学要求:

本课程实验教学主要为学生播放两场或两场以上的教学录像,介绍中外美术作品,使学生能形象具体感受艺术品之美。

六、成绩评定与考核方式: 卷面成绩占50%,作业成绩占50%。采取闭卷笔试。

七、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本课程属于审美教育课程,能开拓学生美学知识视野。具体的教学方法则主要采用讲授法,辅于各种有关讲授资料,有时采用形象直观性教学,在学期中组织一到两次参观考察活动,带学生走出校门,参观本地或周边地区一些现存艺术遗迹。

八、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美学原理》,杨辛、甘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书]:

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二、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宗白华《美学散步》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983。

九.附录:《美学》课推荐阅读书目:

朱光潜《美学书简——给青年的12封信》 朱光潜《美学拾穗集》 王朝闻《美学概论》 蔡仪《美学原理》 李泽厚《美学三讲》 胡经之《文艺美学》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

第三篇:传播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传播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传播学研究方法》是介绍传播学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的课程,针对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开设,共20学时。通过该门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方法体系、研究过程及几种主要的传播学研究方法。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方法体系、研究过程;掌握一种传播学研究方法,建立系统的思维体系,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与主要参考教材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上、下),杨国枢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四、教学方式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自学和讨论为辅的方式组织教学

五、教学内容

专题一 绪论

知识点: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的性质与类别、概率与取样

专题二 测量程序与工具

知识点:测量的基础、信度与效度、量度化方法、问卷设计、测验的编制、态度量表的建立

专题三 搜集资料的方法

知识点:调查访问法、语义分析法

专题四 资料分析

知识点:内容分析法、定量分析法

专题五 研究报告撰写

知识点:研究报告撰写步骤、导言、方法、结果、讨论、撰写研究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六、考核方式

各小组形成研究方案,根据研究方案评分。

第四篇:物权法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物权法研究课程教学大纲(李仁玉)

本课程参考资料:

一、法律法规

1.外国法律:

1、《法国民法典》;

2、《德国民法典》;

3、《意大利民法典》;

4、《俄罗斯民法典》;

5、《韩国民法典》(1968)

2.中国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

大陆:

1、《物权法》;

2、《物业服务合同解释》;

3、《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解释》;

4、《关于知识产权质押规定》;

5、《民法通则》;

6、《合同法》;

7、《婚姻法》;

8、《婚姻法司法解释》(一、二、三);

9、《农村土地承包法》;

10、《土地管理法》;

11、《房地产管理法》 台湾地区:《民法》

二、著作

1、史尚宽:《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王泽鉴:《民法物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刘德宽:《民法诸问题与新展望》,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年

4、郑玉波:《民法物权》,台湾三民书局1977年版

5、梁慧星:《物权法立法理由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6、梁慧星:《中国物权法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7、王利明:《物权法立法理由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孙宪忠:《论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德国当代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9、钱明星:《物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0、崔建远:《准物权研究》(第2版),法律出版社2012年

11、胡康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2、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修订5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

13、王利明:《物权法研究》(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14、尹田:《物权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三、期刊

《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法学家》、《政法论坛》、《法学杂志》。

授课方式

以法条为中心,根据法条提出问题,要求课下认真准备,课上积极讨论。培养问题意识,提高查阅资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作业(要求手写完成)

1.评自然资源(矿藏、水流、海域、风能、太阳能、野生动植物等)为国家所有的正当性,字数不少于3000字;

2.采用问题式或评论式的形式,运用法学方法(历史分析法、规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适用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分析《物权法》第108条,字数不少于3000字;

3.物权法学习心得,字数不少于3000字。

考试方式及题型

考试为书面闭卷考试,题型为法条分析题和案例分析题。

第一讲绪论(本讲计4小时)

一、物权法的理论思考

(一)新与旧

(二)公与私

(三)自由与秩序

(四)效率与安全

(五)利己与利他

二、物权法原则

三、物权公示原则四、一物一权原则

五、物权特定化原则

六、物权与债权区分原则

第二讲 物权法总论(本讲计8小时)

1、不动产登记的模式有哪些?

2、不动产登记在我国如何设计,由谁负责?其利弊如何?

3、不动产登记的性质如何定性比较适合我国?

4、不动产登记错误责任机制如何设计?

5、预告登记意义是什么

6、预告登记的效力是否适用于预告登记之前已经存在的抵押权?

7、预告登记与2002年最高法的批复关系如何?

8、比较《物权法》第15条和第23条的关系?

9、交付的物权法效力和合同法上效力区别如何?

10、《物权法》第24条:善意第三人指谁?(限于物权人还是包括债权人)

11、《物权法》第24条与第106条的关系?

12、第24条与合同法司法解释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有关特殊动产转让的关系?

13、第25条:“依法占有”是何含义?

14、第26条:“指示交付”适用范围?

15、指示之后未经受让人同意撤销该指示,重新进行指示,占有人依照后一指示履行对前一受让人责任如何?

16、第27条:“占有改定”适用范围?

17、占有改定与简易交付、指示交付区别如何?

第三讲 所有权制度研究(本讲计8小时)

1、《物权法》第28条的合理性评判?

2、对第29条的理解

3、第30条的意义

第32条到第38条:

4、物权请求权和债权请求权在物权保护上的关系?

5、返还原物请求权即物权的追及效力的适用限制?、6、所有权的权能为什么是4个?对其进行评判?

7、物权法第41条的意义

8、《物权法》第50条:无线电频谱资源归国家所有的意义

9、第52条:基础设施归国家所有的意义

10、第55条的意义

11、第60条的意义

12、第66条的意义

13、第70条:为什么叫“业主”而非“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业主”内涵指什么?

14、第71条:业主专有部分权利,其行使受哪些限制?

15、第72条:业主区分所有权的共有权性质如何?权利主体是谁?

共有权与商业经营权如何区别?共有权的权利客体是什么?

75条——82条

16、业主委员会、业主大会的管理权来源于哪里?理论基础是什么?

17、管理权主体是谁?性质如何?

18、业主委员会应否成为民事主体和诉讼主体?

19、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关系如何?

20、第83条规定的意义

21、第83条与第七章相邻关系的区别在哪里?

第93条到105条

22、共有与所有、总有制度的区别?

23、在按份共有情况下共有人的行为效力如何?共有人的权利有哪些且如何行使?

24、共有物产生的费用、债务如何承担?

25、合伙共有的性质是什么?其与传统的共有有何区别?

26、共同共有制度意义何在?共同共有有哪些类型?共同共有人的权利、行为、义务、责任承担有何规则?

27、夫妻共同共有的意义?基础是什么?

28、遗产分割之前的共同共有的意义是什么?

第四讲 所有权取得特别方式研究(本讲计8小时)

第106条

1、善意取得的的标准认定?

2、以合理价格转让如何理解?

3、观念交付善意取得的认定和限制?

4、特殊动产善意取得的要求?

5、不动产善意取得的适用?

6、合同效力与善意取得的关系

7、其他物权善意取得的认定

第107条:

8、我们国家遗失物可以追回,如何区分孳息和使用收益?各自规则如何?

9、如何区分必要费用和有益费用?各自规则如何?

10、向第三人追回,受让人指谁?规则有何区别?

11、两年的法律性质?阻断了物权追及效力,依据是什么?

12、通过公开场所购买遗失物、支付费用,我国为何不确定这种情况下的善意取得?依

据是什么?

13、遗失物要求追回,受损害要求损害赔偿,如何区分不当得利之债和侵权行为之债?第108条:

14、108条的意义是什么?

15、为什么规定是消灭?是不是仅限于善意取得?传来取得适不适用?只针对所有权?

包不包括其他物权?

第113条:

16、6个月的法律性质?

17、区分主从物的物权法、债权法意义?如何区分?

第五讲 抵押权制度研究(本讲计4小时)

1、抵押权制度设置的意义?其与质权、留置权、所有权保留的、信托等担保方式的比较?

2、我国物权法在担保物的种类设计上,与外国法相比有何不同?意义何在?

3、特殊动产抵押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该善意第三人是否包含债权人?理论依据何在?

4、房随地走、地随房走的原则有何意义?房地一体与房地分离在我国立法体系中有何体现?

5、抵押权是否使用善意取得?其依据何在?意义何在?

6、浮动抵押确定的意义?浮动抵押的渊源及其在我国制度设计中的区别?

7、财团抵押与浮动抵押的区别?我国应否设立财团抵押制度?

8、最高额抵押制度设立的意义是什么?如何理解《物权法》204条的规定?

9、动产让与制度在我国有无确立的意义?

10、抵押合同、质押合同是属于物权合同还是属于债权合同?其区分意义何在?

第五篇: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散文研究 课程编码:SN023130B 学分:2 总学时:32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教育技术学等文科各专业 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是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之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中国古代散文的简明文本,使之对中国古代散文的产生、发展脉络、艺术特征、文化成就以及继承和创新等有一定的把握。该课程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散文代表作家作品、流派和发展规律,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其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该课程的任务:深化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吸取民族思想资源的养分,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知识与能力兼顾,重在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练地掌握中国古代散文史的基本知识、系统地掌握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历史进程,深入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和独立分析、评论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教学和研究打下初步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一)、绪论(2学时)1.散文的性质和定义。2.广义散文与狭义散文。3.骈文和散文之争。

4.学习《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二)、?第一章 先秦散文研究(4学时)

1.先秦史略和先秦散文发展概论。

2.散文的起始:甲骨卜辞、《周易》与《周易大传》、商周的钟鼎铭文。

3.历史散文:《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4.诸子散文:《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

5.先秦散文的特征、发展规律和文学成就。

(三)、?第二章 秦汉散文研究(4学时)1.秦汉史略和秦汉散文发展概论。2.秦汉政论散文研究。3.秦汉学术散文研究。4.司马迁《史记》研究。5.班固《汉书》研究。

6?.秦汉散文与古文传统的确立。

(四)、?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散文论略(2学时)1.文学自觉与文笔之辨。2.三曹与建安文章。3.正始文章。4.两晋文章。5.南北朝文章。

(五)、?第四章 唐代散文研究(6学时)1.唐代史略与唐代散文发展概论。2.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3.古文理论。4.韩愈散文研究。5.柳宗元散文研究。

6.古文的衰落与晚唐小品。

(六)、?第五章 宋代散文研究(6学时)1.宋代史略与宋代散文发展概论。2.宋初散文与复古思潮。3.宋代诗文革新与古文理论。4.欧阳修散文研究。5.苏轼散文研究。

6.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辙散文概论。7.理学家散文与南宋散文论略。

(七)、?第六章 元代散文论略(2学时)1.元代史略与元代散文发展概论。2.元代诗文对唐宋诗文的沿革。3.理学思想对元代诗文的影响。4.“雅正”的文学思潮。

(八)、?第七章 明代散文研究(4学时)1.明代史略与明代散文发展概论。2.宋濂、刘基的散文创作。3.明代的八股制义文。

4.明代中期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5.归有光与唐宋派。6.徐渭、李贽散文研究。7.公安派与竟陵派散文。8.晚明小品文。

(九)、?第八章 清代散文研究(2学时)1.清代史略与清代散文发展概论。2.清初古文三大家散文。3.桐城派散文研究。

4.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四、教学参考书

教材:郭预衡 著《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版。

参考书:

1、陈柱 著《中国散文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版。

2、杨民 著《中国古代散文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3、朱东润 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版。

下载日本问题研究教学大纲2010[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日本问题研究教学大纲2010[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果树研究法》教学大纲

    《果树研究法》教学大纲 总学分:2 学时:36 面向专业: 园艺,林学 大纲执笔人:杨洪强 大纲审定人:束怀瑞 一、说明 1、课程的教学目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果树研究法是一门方法学,是......

    有关日本问题的调查问卷[推荐五篇]

    -有关日本问题的调查问卷- 你的年龄: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性别:□汉子 □妹子 □女汉子 1.去过日本吗? □去过□没去过2.在添购家具、生活用品时,会不会更倾向于选择日本产......

    马克思经典著作研究教学大纲修改版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法学著作研究》二○一○年三月 前言一、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时代命运 二、国内外研究马克思主义法......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专科教育管理专业或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二、课程目的要求 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学大纲 第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是在“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两门基础课程的有关语法知识的基础上所开设的一......

    中国社会问题研究教学大纲(5篇)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 Social Problems in Contemporary China 课程编号: 课内总学时: 撰写人: 开课学期: 教学要求及目的 本课程为政治学、社会学等专业的限选课程之一,是一门很......

    19世纪美国小说研究教学大纲

    《19世纪美国小说研究》教学大纲 一、开课时间:硕士生2010级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二、适用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三、教学目的: 1. 帮助学生掌握美国19世纪小说的创作......

    《研究创新型实验》教学大纲

    《研究与创新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研究与创新实验 课程代码:04165517 适用专业: 化学、应化、材料 实验类别: 专业基础 总课时数: 36 学 分:1 适合层次: 本科课程 开课学期: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