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青岛版数学二上《信息窗1-观看自行车表演》word教案.doc
信息窗一:《观看自行车表演》教学设计
牟平实验小学 贺丽芝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表内乘法
(一)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习了百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乘法口诀的起始学习阶段,是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的基础。教材以“看杂技”为主线索,展现了“自行车表演”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很容易使学生投入到有趣的学习中。
学情分析:口诀的设计与编排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口诀的编排有自己的特色,与传统的乘法口诀有所不同,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学习口诀的开始,便于学生发现规律,掌握口诀的编制方法,这是乘法口诀教学的一个创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等方式经历2、5乘法口诀产生的过程,掌握2和5的乘法口诀。
2、通过观察、操作、尝试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3、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经历2、5的乘法口诀产生的过程,掌握2、5的乘法口诀,能够运用所学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2的乘法口诀表格每桌一张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编儿歌。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看过什么杂技表演?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欣赏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课件出示杂技场景)他们在做什么?你能用数学的眼光找到一些数学信息吗?
课堂预设:
生1:1辆车上有5个人。生2:有5辆自行车。
生3:1辆车上有2个车轮。生4:有很多红灯笼。生5:有很多黄灯笼„„
师:同学们的发现可真不少。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课堂预设:
生1:一共有多少个人?
生2:一共有多少个车轮?
生3:一共有多少个红灯笼?„„
师: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明明和丽丽两个小朋友却用编儿歌方法解决了大家的前两个问题。想不想知道他们是怎样编的?
2、尝试编儿歌
师: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课件:一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两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儿歌吧!
师:你们能接着编下去吗?(让学生一起继续编儿歌)
师:我发现大家刚开始编儿歌时很顺利,后来怎么越来越慢了呢?
课堂预设:
生:数越来越大,有些麻烦了。
师:看来大家遇到困难了,下面我们请“学具、小棒”来帮忙,一遍摆一遍说儿歌,好不好?(出示课件)
师:一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两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你想不想一边摆一边摆把这首儿歌编完吗?
3、借助学具、小棒编儿歌
师:下面同桌两人合作,边摆学具边说儿歌。比一比哪个同学说得好。(学生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师:哪位同学愿意来前面一边摆一边说说这首儿歌?(选一组边摆学具边说儿歌)同学们来评价一下他们编得怎样?不摆学具我们也能把这首儿歌编完整吗?一起来试一试。
课件出示儿歌:
1辆小车 2 个轮,上面共有 5 个人。2辆小车 4 个轮,上面共有 10 个人。3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4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5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
师:看来大家通过摆学具后,再来编儿歌就简单多了。
二、分析儿歌,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师:3辆小车15个人,你是怎么得到的15?
课堂预设: 生:3×5=15 生:5+5+5=15 师:是几个5相加?生:3个5相加。
师:3乘5中的3表示什么?生:表示3个5。师:那5呢?生:5表示1辆小车上的5个人 师:也就是表示相同的加数都是5。
师:3×5表示什么?生:表示3个5相加(板书)
师:4辆小车20个人,你又是怎样想的呢?生:4×5=20 师:4×5表示什么?生:4个5相加(板书)师:5辆小车呢?生:5个5用5×5(板书)师:2辆小车我们可以怎样列算式?生:2×5 师:1辆呢?生:1×5
三、编5的乘法口诀
1、编5的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了摆一摆、算加法、列乘法等不同的方法算出了小车上的人数,大家想一想,如果以后我们直接列乘法来算,是不是更简便?
师:怎样来记住这些乘法算式的得数呢?如果我们把这些乘法算式编成口决来记,是不是更简单? 比方说:1个5是5,可以编成一五得五,那么其它的你们会编吗?自己试着编一编。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编的?生: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师:大家说他编得怎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师:这就是的5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5的乘法口诀)
2、理解乘法口诀意义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编出的口诀?
三五十五是什么意思?生:三五就是3×5。师:十五呢?生:就是3×5的得数。
师:四五二十又是怎样编出来的呢?生:四五是4×5,二十是得数。
师:大家想得都不错,我们不但编出了口决,而且还能够讲出道理。下面大家能想办法记住这些口诀吗?
课堂预设: 生:背口决
师:谁来背一下?
师:看来大家记得又快又准。
师:仔细观察一下5的乘法口诀,你还能发现哪些明显的规律,能让我们快速记住口诀?
课堂预设:(1)、相邻的两句口诀之间积相差5。(2)、双数乘5积的个位都是0,单数乘5积的个位都是5。(3)、有5句,前一个因数分别是1、2、3、4、5,后一个因数都是5„„
师:说得真好!大家不但自己记住5的口诀了,还能帮别人想办法记住了口诀。
3、应用口诀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组练习,有没有信心?(课件出示自主练习8)怎样列乘法算式?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四、编2的乘法口诀
1、自编2的乘法口诀
师:刚才大家根据小车上的人数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下面我们能不能根据车轮的个数,编出2的口乘法口诀呢?拿出发给你的表格,同桌两个人试一试,填一填。
2、交流提高
师:谁来读一读你们编的口诀?你是怎样想的?(板书课题:2的乘法口诀)
师:这就是2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自己想办法记一记。师:我们能不能把口决补充完整?
二五()二()得八
四五()()五二十五 师:看来大家掌握得不错。
3、学习1的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真厉害,我们经过自己的努力编出了2、5的乘法口诀,那么1×1=1 用哪一句口诀表示呢?生:一一得一。
五、应用口诀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编出了乘法口诀,利用它我们可以使乘法计算更简便。让我们再次回到杂技现场:
师:杂技场上一共有多少个绿灯笼?怎样列算式? 生:4×5=20(个)四五二十 师:一共有多少个红灯笼?
生:4×2=8(个)二四得八 师:一共有多少块方巾?
生:5×2=10(块)二五一十
六、小结
师:看来有了乘法口诀的帮忙,的确使计算简便了,在今后的学习中你会更加体会到乘法口诀给我们的计算带来的简便。
板书设计:
看杂技----自行车表演
1个5
1×5=5
5×1=5 一五得五
2个5 5+5=10
2×5=10
5×2=10
二五一十
3个5 53×5=15 4个5 54×5=20 5个5 55×5=25
+5+5=15
5×3=15
三五十五
+5+5+5=20
5×4=20 四五二十
+5+5+5+5=25
五五二十五
第二篇: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1通分教案
课题: 信息窗1——处理垃圾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义。
2.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亲历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渗透数学思想,进行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和通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通分的意义
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自己总结通分的概念,在不断的完善中教师进行了总结,而后又深刻挖掘了通分的内涵,让学生真正的明白通分的意义。学法指导:小组合作、转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谈话:同学们,现在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很多城市为了保护环境,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垃圾。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处理的吗? 生1:火烧、填埋。生2:回收。
师:同学们懂得真多,相信有你们这些环保小卫士,青岛的环境肯定会越来越好!有一所城市就采纳了同学们的建议,进行了垃圾的大处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出示情境信息图,提出数学问题
师:观察这幅信息图,谁能大声的读出包含的数学信息?
生:某城市每天处理垃圾近万吨,其中填埋处理的占2/5,堆放处理的占3/7,回收处理的占 2/35,其他的占4/35(师随机板贴)师:针对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填埋处理和堆放处理的垃圾一共占几分之几? 生2:填埋处理比回收处理的垃圾多占几分之几? 生3:堆放处理的与填埋处理的垃圾,哪类多? 生 4:填埋处理的与回收处理的垃圾,哪类多?
生5:回收处理的与其他的垃圾,哪类多? ……(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提了两类数学问题,一类是分数加减法的,一类是分数大小比较的,都很有研究价值。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分数大小比较的这一类,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继续研究分数加减法,好吗? 生:可以。
师:看这些分数大小比较的问题中,你已经会解决哪些问题了?
生:第四个问题应该是填埋处理的多,因为 2/5和2/35,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大,所以2/5大。师:你以前学的知识掌握很扎实。
生:第五个问题应该是其他的垃圾多,因为2/35和4/35,分母相同,我们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所以4/35大于2/35,其他类的垃圾多。师:你讲得真有条理!
教学红点1;比较2/5和3/7的大小
师:填埋处理的与堆放处理的垃圾,哪类多呢? 生:也就是比较2/5和3/7的大小。师:如何比较呢? 生:没学过。
师:确实,这类分数的大小比较我们以前没见过,这类分数的分母不相同,而且研究分母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更有帮助,所以我们把这类分数叫做异分母分数。
2、小组合作探索 2/5 和 3/7 的大小(3分钟)
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找出比较 2/5 和 3/7 的大小的方法,小组长负责负责记录写在练习本上,准备汇报。
3、汇报交流
师:老师提点要求:汇报的同学声音洪亮,听得同学认真倾听。现在开始。第二小组代表:我们是把它们化为小数来比较的,依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5 = 2÷5=0.4 3/7 =3 ÷7≈0.429 我们比较0.4和0.429,不难知道,0.429大,所以 2/5 < 3/7。师:同学们有疑问吗?
生:你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 代表:化小数的方法。
师:老师发现你们讲得很详细,而且根据方法的特点起了合适的名字,很不错。第五小组代表:我们把 2/5 分子、分母同时乘7得到14/35,把 3/7 分子分母同时乘5得到15/35,因为 14/35 < 15/35,所以 2/5 < 3/7。生1:为什么要把这两个的分数都化成35呢?
代表:因为同分母的分数大小比较我们已经学过了,所以化成分母都是35的分数我们就能比较了。生2:你怎么想到的35?
代表:因为乘法口诀五七三十五,35正好是5和7的公倍数。师:你们小组的创新意识特别强。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 生(齐说):化分母的方法。
第八小组代表:我们利用的是化分子的方法,把 2/5 分子、分母同时乘3得到6/15,把 3/7 分子分母同时乘2得到6/14,因为6/15<6/14,所以 2/5 < 3/7。师: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你们小组非常了不起!
4、通分概念的总结。
师:在同学的方法中,都有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转化成小数比较,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转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都是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在这些方法中,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这种方法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尤为重要,我们把它叫做通分。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通分。(板书课题)师:你认为什么是通分?
生1: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
生2: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子分母乘相同的数得到了同分母分数,这个过程叫做通分。
师:化完后的同分母分数和原来的分数比较,怎么样? 生:相等。
生: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大小不变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师:你的总结能力很强。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时,相同的分母叫做这几个分数的公分母。
师:你认为通分的概念中那几个字是最关键的? 生1:要与原来的分数相等。师:这样的依据是什么?
生: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生2:化成同分母分数。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生:为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比较或计算。2.教学红点2,你会通分3/4和5/6通分吗? ①先让学生独立解决。②全班交流。
生1:3/4=18/24;5/6=20/24 生2:3/4=9/12;5/6=10/
12、师:大家观察比较一下,他们两位同学做到通分了吗?同一道题为什么有不同的结果呢?
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公分母讨论:用什么数做公分母更简单? 讨论之后使学生明确:用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最简单。3.教学绿点问题,把3/5和4/15通分。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你能说一说怎样通分吗?
教师小结;通分时,先求出原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再看原来分数的分母变成公分母要乘上几,分子也要乘上相同的数。
三、巩固练习
1.通分
1/6和4/9 3/8和7/24 2/7和5/11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有什么发现?交流后引导学生体会用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更简单。
2.判断对错(自主练习3)(1)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让学生说出不对的错在哪里,应怎样改。
3、解决问题
1、一个普通的鸡蛋,蛋黄的质量约占2/5,蛋清的质量约占1/2,其余的 是蛋壳。蛋黄和蛋清哪部分重一些?
2、三名学生跳远的成绩是:甲 米,乙 米,丙 米,谁是第一名?谁是第三名?
4、你能写出一个比 大, 又比 小的分数吗? 你 是怎样找到这个分数的? 还能再找到两个这样 的分数吗? 5.一个普通的鸡蛋,蛋黄的质量约占2/5,蛋青的质量约占1/2,其余的是蛋壳。蛋黄和蛋青哪部分重一些?
同学们你们感觉通分有什么作用?不但能帮助我们比较分数的大小,还能帮助我们计算以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四、谈收获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1:我会用多种方法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了。生2:我学会了什么是通分。
师:这节课,老师也收获了很多,同学们想到的精彩方法让老师震惊,另外我们也体会到了转化这一重要数学思想的作用!作业:举例说说什么是通分?
新课堂69、70页
第三篇: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分类(信息窗1)》参考教案
妈妈的小帮手——分类
教学内容:
青岛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24页,第一课时“帮妈妈整理衣服”——分类。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生活体验分类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不同的标准下,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3、在操作中提高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
4、渗透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平时应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教学重难点:
感知不同的标准下,分类的结果也不同。教学过程:
一、整理观察,体会生活的需要——按标准分类。
师:“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同学们回家帮妈妈整理衣服,并观察你们家里的衣服是怎样摆放的。你们做了吗?(生:做了)你们能帮妈妈干活,真是些好孩子,现在让我们想一想,通过整理和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独立思考。)
学生同位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现在,谁想把你的发现声音响亮的告诉全班同学?”
生:“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叠得很整齐,我爸爸的放在一个橱里,妈妈的放在一个橱里,我的放在一个橱里。”
师:“这是把每个人的衣服分别放在一起。”
生:“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是上衣放在一起,裤子放在一起。” 师:“也就是说上衣、下衣分开来放。”
生:“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是冬天的放在一起,夏天的放在一起。” 师:“你们家的衣服是按不同的季节分开来放。” „„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板书:
爸爸 妈妈 我 上衣 裤子 冬季 夏季 „„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说得也棒极了。看来你们的妈妈都是按生活需要把衣服分开来放的。(指着板书)其实这些都是你们家分衣服的标准,而你的妈妈把衣服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开来放的做法,就叫做分类。”(揭示课题)
二、尝试分类,体会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说了你们小家里的衣服是怎么分类的,现在我们来给我们班集体这个大家分分类,好吗?”
“你打算怎样给全班同学分类呢?”(学生独立思考)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我想按照男同学女同学来分”(师板书:男 女)
师:“现在我们就按这个同学的想法来分分看。注意:请男同学站起来。现在,全班同学被分成了两类,站着的是男同学,坐着的是女同学。请坐下。”“谁还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生:“按东西路队来分。”
(师板书:东路队 西路队)
师:“现在我们再来按这个同学的想法分分看。注意:请东路队的同学站起来。现在,全班同学又被分成了两类,站着的是东路队的同学,坐着的是西路队的同学。”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两次站起来的人是同一批人吗?(不是)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体会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生:“因为两次站的标准不一样,所以站起来的不是同一批人。” 师:“说得太好了。你还有不同的分法吗?”(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师板书。)生:“按长头发和短头发来分。”
生:“按穿校服的和没穿校服的来分。” „„
三、联系生活,体会分类的好处。
师:“同学们刚才想出了那么多种分法来分咱班的同学,现在我想请教同学们,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呢?”
(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同位商量)
教师可这样引导:哪里用到分类——具体是怎么分的——这样分有什么好处?
同时要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四、自主练习,应用分类,明确为什么这样分。
1、自主练习第1题:(学生看图说一说)学生独立做。
2、自主练习第2题: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自主练习第3题
师:“同学们,你们去沙滩玩过吗?你们是怎么去的?(坐汽车去的)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在我们的学具盒里也有一些交通工具,请你把它们拿出来。你能给这些交通工具分分类吗?”
学生动手操作,分完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4、自主练习第4题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第四篇:(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1 认识平均分
信息窗1——认识平均分
教学内容:
课本48页信息窗1红点1、2、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体验“平均分”的含义。2.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培养有序思考的习惯。
3.教育学生养成礼貌待人和互帮互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过程:
活动一: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1.师谈话:同学们,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小动物们要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举行一次有趣的聚会。现在我们一起去美丽的大森林看看,好吗? 2.看课件。
3.师:真热闹!在刚才的动画中你都发现了什么?
生1:桌上有10个竹笋、20个桃子、12个萝卜、15个松果。生2:有2只熊猫。生3:有5只小猴„„
4.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信息。请同学们猜猜看,接下来小动物要干什么? 生:分食物。
5.师:你看,大熊猫欢欢和乐乐好像在商量什么事情,(贴在黑板上)请你仔细观察,动脑想一想,这两只大熊猫会遇到什么问题?
师:猜猜看,这两只熊猫会怎样分这10个竹笋呢?为什么会这样分?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163.com-------1--
生1:大熊猫分到8个,小熊猫分到2个,因为大熊猫要吃很多才饱,小熊猫吃一点就饱了。
生2:大熊猫分到3个,小熊猫分到7个,因为熊猫妈妈关心自己的孩子,把好吃的多分给孩子了。
生3:大熊猫分5个,小熊猫也分5个,因为这样就同样多了,这样公平„„(随学生回答板书)
6.教师:同学们能找到这么多分法,真不简单,今天我们来研究其中的一种分法:让每个熊猫都分得同样多,这种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平均分。(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7.出示幻灯片,加深印象。活动二:引出“平均分”的最优分法
1.师:刚才我们帮熊猫解决了问题,瞧,小猴子正在着急呢!它们也要求把食物平均分着吃。有多少个桃子?要分给几只猴子?你能用小棒分一分,来帮帮它们吗?(同桌合作,运用手中学具分一分,教师巡视指导)2.师:谁能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分的?(上台展示)生1:我是2个2个分的,分完后每只猴子分到4个桃子。生2:我是1个1个分的,直到分完为止,每只猴子分到4个桃子。生3:我是4个4个分的,每只猴子分到4个桃子。„„
3.小结:虽然分法不同,但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每只小猴子平均分到了4个桃子。4.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有1个1个分的,有2个2个分的,还有3个3个分、4个4个分的,都是分完为止。那么,哪一种分法更快更好?为什么? 5.出示填空题。
6.假设:还是这20个桃子,我们5个5个的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是平均分吗? 活动三:巩固“平均分”概念
1.这时候,来了几位新朋友(播放课件)每只小兔分4个萝卜,可以分给几个小兔?(学生读题目要求)
每只松鼠分5个松果,可以分给几只松鼠?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163.com-------2--
2.同学们,现在你能用手中的学具帮帮它们吗?哪个小组帮小兔?哪个小组帮松鼠? 3.分小组展示、讲解。
4.小结:通过你们的帮助,小兔和小松鼠吃得非常开心,它们说谢谢大家。5.(出示课件)同桌合作,集体订正。活动四:总结交流
1.今天的动物聚会就要结束了,小动物们都有点舍不得了,因为它们在你们的帮助下吃得很开心,还学到了许多知识。这节课你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自由谈。
2.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是平均分,还学会了怎样解决平均分的问题,老师感到很高兴,因为你们不但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怎样帮助别人,希望大家继续努力,能做到吗?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163.com-------3--
第五篇:2012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1浇花教案
信息窗1 浇花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渗透“绿色环保,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口算方法。教具: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师:春天到了,绿色行动开始了,同学们决定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先保护学校的绿色——浇花。活动二:新课学习
1、引导学生说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你找到什么信息?让学生同桌互相说,然后指名回答。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指名回答。
3、出示问题: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看到这个问题你会怎样解决?
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26+3=□(棵)为什么这样列式? 4、26+3=你怎样计算?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合作完成。5谁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做法?
6、数的方法:27、28、29。
7、我们用小棒来演示一下,谁来当小老师?鼓励学生来教学。
8、谁能用计数器来演示一下。为什么3要拨在个位上?
9、小结:我们可以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一位数加一位数,然后再和整十数相加。注意:相同的计数单位相加。活动三:
1、根据信息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仔细观察信息图,提出有关的问题。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2、你怎样解决问题?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列出算式: 26+30=□(棵)
3、为什么这样列式? 4、26+30 怎样计算?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然后指名让学生汇报计算过程。活动四:思考:计算26+3和26+30时,有什么不同? 活动五:智慧乐园,练习巩固。
活动六: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板书设计: 浇花
+ 3 = 29(棵)
2个十和6个一,3个一,合起来是2个十和9个一 26 + 30 = 56(棵)
2个十和6个一,3个十,合起来是5个十和6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