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孩子爱玩手机?聪明的家长是这样做的
手机作为当下高科技的电子产品,深受大家的喜爱,其中小孩也占了绝大部分。那么玩手机有怎样的危害呢?怎样来避免小孩上瘾呢?跟着毕老师来看看吧!
孩子爱玩手机的原因不尽相同:
1、玩游戏
这是孩子玩手机的主要内容,年龄越小的孩子越普遍。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也是最容易让孩子上瘾的。很多大人玩游戏都上瘾,更别说孩子了,而玩游戏也是相对来说比较难戒除的习惯。
2、娱乐
有些孩子上网主要是娱乐,比如看影视剧、听歌、看动漫或者小说等。这样的孩子也有上瘾的情况,但没有玩游戏严重,相对来说好戒除一点。
3、社交
这些孩子上网主要是聊天或者和同学联络,尤其对那些刚学会使用QQ或者微信的孩子。有些大一点的孩子因为早恋,玩手机主要是和对方联络比较方便,从而始终离不开手机。
4、学习
有些孩子是利用手机来学习的。手机利用得好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对孩子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查资料、听英语等。但是,有的孩子遇到不会做的作业就用手机来查答案,自己一点也不动脑子,如果养成习惯,会严重的影响学习成绩。
如果孩子特别依赖手机,作为家长,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属于哪一类的,然后再对症下药,找到应对方法。
手机看似方便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可是经常一家人坐在沙发上,各自玩各自的手机,有什么难题、不开心也不当面交流,放在心里的事多了,自然也就容易抑郁了。
此外,还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注意力。手机里有海量的信息,各种软件让人应接不暇,正是这种“过度刺激”,容易影响孩子大脑发育,学习是个慢节奏的过程,这就很容易让孩子感到“没有动力”,每天超过1小时,3-4年后注意力将会落后于同龄人一大截。
长时间玩手机还有以下危害:
1.引发很多眼部疾病,导致近视成灾,影响就业。
2.孩子经常玩手机到深夜,上课睡觉不听课,学习成绩下降。
3.容易出现脊椎问题。孩子玩手机时候总是喜欢歪着、躺着、窝着,反正怎么舒服怎么来。这些看似舒服的姿势恰恰是导致颈椎病出现的原因。
4.容易产生交流障碍。玩手机、玩Pad上瘾的孩子大多不喜欢和外界交流,缺乏交往的自信,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与小朋友相处,显得比较被动。
5.玩手机替代了孩子的玩耍,导致孩子活动减少,进而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发育。
6.玩手机限制了孩子的感觉体验,易使孩子分不清虚幻和现实。
1、对于不必须的情况,尽量避免孩子与手机接触;而对于必须的情况,则尽量以功能少的手机代替智能机。
诚然,给孩子配备手机并非是完全需要的,若是孩子没有住校,经常都可以与家长直接沟通的话,我们并不需要一定要为孩子配备手机,因为这样可以让孩子少于手机接触,避免沉迷上瘾;而对于一些住校的孩子,需要与家长保持联系的孩子来说,我们可以尽量以只具备普通通讯功能的手机替代智能机,既满足孩子,又让孩子不能长期接触到手机的娱乐功能。
2、规定玩手机时间,严格执行,并制定惩罚规定
当然,孩子并非是完全与智能手机接触的,例如放假期间,他们也许会趁着在家的空档拿父母的手机来玩,对于这种现象,家长们也不能忽视,面对爱玩手机的孩子,家长一定要设定玩手机的具体时间,从什么点到什么点,一旦时间到达,必须立即停止,若孩子哭闹不愿放下手机,则家长需制定严格的惩罚规定,拒绝孩子玩手机上瘾!
3、合理的安排孩子作息时间
孩子手机不离手,说白了就是“闲”的,如果把孩子时间合理的利用起来就不会出现手机不离手的画面。那么怎样安排孩子作息时间呢?首先,制定合理的时间规划,例如八点做什么、十一点做什么,这样可以使孩子忙起来,且孩子也有一个良好的时间观念。其次,增加孩子兴趣涉猎,可以给孩子报一些兴趣班或是陪孩子读读绘本,带孩子去公园或是海洋生物馆等,只要时间合理的运用起来,手机这件事孩子就会忘得一干二净了。
4、以其他的事情代替手机
孩子突然要玩手机的原因可能很简单,或许只是因为一时的无聊而已,若是家长发现孩子老是因为无所事事而要玩手机的话,这个现象也必须重视,我们需要趁着孩子的手机瘾没有形成的时候立即制止,帮助孩子找到其他有趣的事情,代替手机,避免孩子玩手机上瘾。
5、父母做榜样,在孩子面前不要痴迷手机
曾看过一个研究表明,父亲抽烟的孩子以后吸烟的概率要比父亲不吸烟的孩子高20%,所以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行为举止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要想让孩子戒掉手机瘾,那必须父母先戒掉,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尽量不要在年龄幼小的孩子面前玩手机、抽烟酗酒等不良行为。
6、抽出时间多带孩子户外走动、开拓视野
孩子小的时候,对各个事物充满好奇,且对事物的认知度也充满新鲜感。所以说,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宅在家里,应该带着孩子出去走走,开阔思维,看到美丽的风景,使孩子更能增加对自然的认知度,增长了见识,当见识多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涉猎广泛,培养了自己的兴趣。
一、戒除手机依赖要从小开始
任何一种行为一旦形成习惯,改变起来就非常困难,因此,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家长就需要关注孩子玩手机的问题,不能让孩子从小养成玩手机的习惯。
二、不能让孩子每天都玩手机
有的家长觉得只要孩子作业写完了,每天都可以玩一会手机,这种做法很容易让孩子玩手机上瘾。
孩子年龄还小,自制力较差,天天玩手机就会养成习惯,形成依赖。一旦形成依赖,做作业时就很容易心不在焉,光想着玩手机,自然就会影响到学习。
三、一周只能玩一次到两次
玩手机的时间一周最多两次,尤其对初中以下的孩子来说,必须坚持这个原则,只有周六周日才可以玩,每次限定时间,坚决执行。
四、手机成瘾的孩子怎么办
对于已经成瘾但不是很严重的孩子,可以采取慢慢减少时间的办法,比如可以从每天一小时慢慢减少到半个小时,到最后两天或三天玩一次。
结束语:戒掉手机,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待不同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家长做好榜样,还给一个孩子快乐的童年。
第二篇:孩子出门不听话,聪明的家长都这样做
家长最头疼的就是孩子出门不听话,在公共场合无理取闹了。着实是又尴尬又心烦。怎么办?
孩子出门闹脾气,巧妙化解有方法
去商场买东西,看到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要买一个很贵的玩具,妈妈没有给他买。这孩子大哭大闹,先对妈妈拳打脚踢,后来索性坐在地上撒泼。搞得这位妈妈十分难堪,怎么劝怎么哄也不行。妈妈叹了口气,拿出钱包,准备“屈服”。
有人制止了她:“不能惯着他!不能让无理取闹的孩子得到任何好处,不然你一辈子要受苦。”劝她马上“离开”,不再理这个孩子。孩子哭得更厉害了。
路人对这个孩子说:“你就坐在地上哭吧。你看,妈妈已经走了,她才不会给一个这么不懂礼貌的孩子买玩具呢!大家也不会理你的!”后来,她还摆摆手,让围观的人全都走开。
孩子把抹眼泪的手指分开一道缝,看了看,大家都走了,妈妈也“走”了。他立刻停住哭声,爬起来去追妈妈。看到妈妈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孩子急了,喊着:“妈妈,等等我!我不闹了!等等我!”
出门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
孩子的必需品要齐全。小水壶、卫生纸巾、雨/遮阳伞、零食、玩具等等,尤其是逛街的话,家长一定要考虑到孩子会渴、会饿、会无聊.......所以,吃喝拉撒玩睡这些工作一定要做好喽!
出门前让孩子吃饱喝足,然后随身带的小零食和玩具,尽量选择孩子平时最喜欢的,要不然他很可能在商场里要东要西。
告诉孩子你的行程和计划。如果家长觉得外出都是大人的事,孩子跟着就好,那就错了!你必须要告知孩子去哪里、要做什么,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和期待,或许还有自己的小计划呢。
最重要的一点是,家长要教给孩子正确的做法,比如,在外面饿了累了不要哭,要及时告诉家长;路上跟着家长走,不能自己乱跑等。
外出中尽量顺着孩子
给孩子舒适的出行方式。有的孩子一听到要出去玩就蹦蹦跳跳,有婴儿车不坐,非要自己走,这时家长就依着孩子吧,等他跑累了自然就坐车了;相反,喜欢坐车的孩子,那就不要强迫他自己走路。
请求孩子的“帮助”。家长不要事事都为孩子处理好,可以试着让孩子和你一起面对新环境,一起研究新事物。比如,请求孩子帮忙把果皮扔进垃圾桶里,孩子完成任务后会非常开心。
让孩子有参与感。尤其是妈妈带着孩子和闺蜜逛街时,化妆品、衣服和包包......孩子统统没兴趣呀,那么,要怎样让孩子耐心的陪你逛下去呢?如果是女孩子,家长可以说:“宝贝,等你长大了也可以涂口红”;男孩子的话,可以问他:“儿子,看妈妈穿这件衣服好不好看?”
孩子哭闹,哄劝方法要得当
尊重孩子的请求。如果孩子厌烦了室内想去室外,就带他去外面走走,在外面玩累了就回到室内。总之,家长不要嫌麻烦,否则孩子一时半会是哄不好的。
安排适合孩子的项目。想让孩子完全配合大人的行程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家长必须要做出牺牲。行程中穿插逛玩具店、买零食的项目,孩子开心了,家长也省心。
不盲目批评,听孩子解释。孩子有时候比大人想象中要听话,不分场合的哭闹肯定是有原因的,家长不要着急上火,先耐心的倾听孩子解释,并表示理解,然后,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根据情况来满足孩子的意愿。
安全问题必须坚守。很多孩子喜欢在人多热闹的地方乱跑乱跳,家长必须制止,绝不能纵容。在出门前跟孩子说好的安全问题,就一定要遵守,如果撒泼反抗,家长可以带孩子到一个僻静的地方“谈判”,告诉孩子这样做不好,应该怎样做。
带孩子出门的家长心理素质一定要强,否则,一不小心就急火攻心。掌握好管教方法,用智慧来化解“危机”,孩子才会真正的听话。那么,当一名优雅的家长就是这么容易!
第三篇:孩子叛逆期,聪明的家长是这么做的!
叛逆是每个人青春期都会出现。可以说,叛逆就是青春的代名词,叛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初高中则是叛逆的黄金时期。当孩子进入叛逆期,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毕老师告诉大家,孩子叛逆期,聪明的家长是这么做的!
首先家长们要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
1、进入中学,学业压力增大、同学竞争激烈、父母期待过高等因素造成心理压力巨大。
2、孩子进入青春期,身体初步成熟,而心理却未成熟,常常会遭遇各种挫折,心理变得更加矛盾,甚至烦躁!
3、接触的外界信息多了,孩子渴望自我展示,追求个性,会导致叛逆心理的加剧。
孩子叛逆,可能是由很多原因导致的,有些孩子是想要表达自己的意志,有些孩子是想要争取自己的空间,也有些孩子是希望获得父母的注意。
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进行科学疏导。
告别叛逆,聪明的家长这样做
任何时候倾听其实也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听孩子倾诉心中的烦躁和压力。家长应多观察孩子的行为和能接受的沟通方式。
沟通方式一定要灵活多样,多听孩子的建议,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家长保持冷静、维持耐心,了解孩子叛逆的真实原因,释放负面情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除此之外,不妨多给他看一些积极的励志书,比如名人传记等,让他内心有个学习的楷模。用心目中的榜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孩子青春叛逆期,特别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同与尊重,家长应真正放下身段,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决定,不要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给他足够的发言权。
与孩子多沟通、互动,多陪孩子参加活动、多与孩子聊天,增加共同语言,了解孩子的真正想法,让孩子能够真正的信赖父母,帮助孩子处理逆反心理。
孩子的成长发展,不只是单纯地学习课本知识,除了课堂知识,培养孩子的广泛兴趣爱好,增加孩子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可以通过发展孩子的兴趣,陪孩子一起学习,给孩子动力,多多鼓励孩子去学习新的东西。
虽然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理性的教育更能建立亲子关系。
家长要正确学习认识青春期叛逆的生理和心理知识,调整好心态,真诚的帮助孩子,不要对孩子家暴,逼着孩子纠正。
每个孩子都要经历青春的叛逆期,还希望家长们能多点鼓励,少点压力!以上的技巧,你们get了吗?
第四篇:孩子总是丢三落四?聪明父母都这样做
说起孩子丢三落四的这个毛病,大多数的父母都很苦恼,动不动就是作业落在家里,或是文具盒忘带了,再不就是昨天老师刚发的试卷,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对于这种毛病,必须要改掉,今天毕老师给大家提一些实用的建议:
教会孩子固定的整理程序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如果孩子习惯用固定的程序收拾自己的东西,就会养成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以后就不会忘了。
比如说每天晚上写完作业,就先让孩子整理好所完成的作业和整理好文具盒,接着让孩子看看第二天所上的课程,逐一准备好第二天上课的书本,放到书包里面,就按这个固定的程序下来,时间长了,孩子就只玩形成自己整理书包的好习惯了。
给孩子固定的收纳位置
在家里面,孩子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都有固定的摆放位置,家长可以准备书柜或者收纳盒等,然后指导孩子把东西进行分类,然后放在指定的位置。比如书柜的第一层放书本,第二层放教辅,第三层放课外读物,可以在书柜外面贴好标签做好标记,以免孩子忘了,这样孩子找东西的时候就方便很多了。
另外也要提醒用完东西后及时按类别归位,不要乱放,影响下次使用。
让孩子学会列整理清单
现在的孩子,书包越来越重,上学需要带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为了防止有所遗漏,可以在前一天晚上把第二天要带的物品列个清单出来,然后按照清单上的物品一一准备好,第二天按照清单再检查一次,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这个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应用,比如出远门,你教会孩子这样去准备东西,孩子做好了,就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孩子更加有自信,孩子就会做得越来越好。
让孩子承担丢三落四的后果
对于孩子的不长记性,丢三落四的毛病屡屡不改,就是认为有父母在后面帮自己解决,就变得马虎。看到孩子作业没带,家长赶紧就送到学校去,老师也只是口头批评以下,孩子就觉得不带也没什么的,反正又没有严厉的惩罚,所以在思想上对自己的毛病没有重视。
建议家长与孩子约法三章,告诉孩子如果在丢三落四一次,就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只有让孩子品尝过这个不良行为带来的后果,才会吸取教训,好好改正。
孩子经常丢三落四,这不是小事儿,它非常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所以要帮助他改正,让孩子成为一个自理自立的人。
第五篇:孩子学习不专心,家长就应该这样做
大多数家长都会抱怨孩子做作业总是慢吞吞老不情愿,而且心不在焉。其实要解决问题,家长首先要理解孩子,分析孩子学习不专心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比较好。以下是可以提高孩子学习能力的方法,不妨来看一下。
1、首先要理解孩子,并且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
理解孩子,知道孩子不是在捣乱,不是不懂事,他的不专心是正常的行为。作家长的也不用那么生气和急躁,心态也平和了。而父母不会用自己的焦急骚扰孩子,孩子也容易心情平静。
此时家长若尊重情绪的规律,不是勉强他继续写,而是让他停下来,看看动画短片或者玩一会儿娃娃,等他情绪平静或心情愉悦后再继续写作业,就会专心很多。
当孩子因遇到难题不会写而着急时,父母应适当给予安慰和鼓励,比如告诉他学习的进步需要一个过程,有不会的题目很正常——这其实是做及时的心理疏导。
2、适当的辅助
不催促孩子,少干扰孩子,不做孩子的监工,不等于不去辅助孩子。孩子做到自主学习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基础一般,开始就自主学习有时还是比较困难的,此时如果适当辅助,给他指点一下,帮孩子讲解一下难点,是很有必要的,这也会减少他作业的难度。
3、让孩子自己体验行为的结果
这是行为疗法的原理,通过孩子体验行为自然的后果来改变她的行为。不愿写作业,就不写,自己想想老师批评的后果,就乖乖去写了。因为孩子一般都是有蓬勃的上进心,希望自己学得更好,所以哪种行为促使成绩提高,他自然会选择这种行为。
4、按照孩子自己的节奏来写作业
不要强行按我们的节奏去要求孩子,这不一定适合孩子,孩子也一时做不到。而应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写,会更顺畅。
5、大胆表扬孩子
敢于真诚表扬。如给孩子记星星(即代币法)等,也可以在写完一门作业时,答应陪他玩最喜欢的游戏。另外,只要一点小的进步就表扬,哪怕他专心了五分钟也“毫不客气”地表扬,而学得不好的时候要批评要淡化。
6、养成习惯
不指望一口吃成胖子。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两个星期的事,所以有些反复,很正常,要允许他有时表现不好。只要坚持这些原则和方法,孩子逐渐就会养成好的习惯。
7、进一步使用行为疗法
随着孩子自己写作业的能力越来越强,比如你可以鼓励他早些在托管班写完作业,如果他能做到这一点,回来就让他放开手脚玩儿。逐渐地,孩子体会到了早完成作业的好处,到后来回家时作业便已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