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与跆拳道、拳击竞赛规则对比研究

时间:2019-05-15 04:2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散打与跆拳道、拳击竞赛规则对比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散打与跆拳道、拳击竞赛规则对比研究》。

第一篇:散打与跆拳道、拳击竞赛规则对比研究

散打与跆拳道、拳击竞赛规则对比研究

庞兵武1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郑州 450003)

摘要:通过将2004年的武术散打竞赛规则与1996、1998年旧规则比较分析所取得进步的基础上,又与奥运项目中的跆拳道、拳击的竞赛规则进行横向比较,对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的有关条文及评分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从而探索更有效、更科学、符合国际比赛惯例的武术散打竞赛规则。为进入奥运会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 散打竞赛规则; 评分方法;

The Sanda contrasts with tae kwon do, boxing contest rule and studies

Pang Bingwu Abstract: 2004 by the Wushu 1996,1998 Contest rules and old rules i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rogress made on the basis of the projects with Olympic Taekwondo, boxing competition rules of the horizontal comparison, the Sanshou competition rules of the provisions and the score method of analysis, in order to explore more effective, more scientific, in line with international practice Wushu competition rules.For entry into the Olympic Game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Key words: Martial arts contest rules score method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主要采用的规则有: 1996年《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8年《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年版《武术散打竞赛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审定)2004年版《拳击竞赛规则》(中国拳击协会)2006年版《跆拳道竞赛规则》(中国跆拳道协会)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2 结果与讨论

2.1 2004年版武术散打竞赛新规则与旧规则的比较 2.1.1竞赛方法

1996年和1998年《武术散打竞赛规则》中的竞赛方法为三局两胜制,每局净 作者简介:庞兵武,男,(1985—),平顶山人,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警体部助教,硕士。

打3分钟,中间休息1分钟;2004年《武术散打竞赛规则》中的竞赛方法为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2分钟,中间休息1分钟。2.1.2服装护具

1998年前,武术散打竞赛规则采用的护具是“全护式”,包括拳套、护头、护齿、护腿、护胸、护裆、赤脚穿护脚背。这种“全护式”护具,虽然对运动员的安全性的保护比较好,但是,它太过于繁琐,不仅限止了运动员技术的发挥,而且也降低了武术散打比赛的观赏性。所以在1999年武术散打比赛取消部分护具,仅保留拳套、护齿、护档。2004年竞赛规则仍旧将护具确定为“点护式”,包括拳套、护头、护胸、护齿、护腿、护档。护具中争议最大的是拳套问题,比赛场上常常因为拳套的松动脱落而暂停比赛,使比赛的激烈程度明显下降。其次,拳套将手指捆在一起,这使得传统武术中的很多技法受到限制,中华武术固有特色无法体现。2.1.3得分部位

1996年和1998年《武术散打竞赛规则》规定得分部位有头部、躯干、大腿、小腿,2004年《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得分 部位改为头、躯干、大腿,更加注重技术动作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可以限制“得分不得势”动作的发挥。散打竞赛规则中规定的得分部位更加简单化从而有利于裁判评分。2.1.4得分标准

1996年和1998年《武术散打竞赛规则》计分方法为3分、2分、1分;2000年的补充规定中将得3分的条款改为4分。2004年《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得分标准又恢复为2分、1分,这种符合竞赛原则的计分方法,对武术散打运动来讲无疑是实践检验真理标准的一种进步。

2·2 散打与跆拳道、拳击竞赛规则对比与分析

依据散打与跆拳道、拳击竞赛规则对比研究的竞赛规则对其竞赛办法、场地、使用方法和得分部位、得分标准进行列表。

表1

竞赛方法对照表

散打:采用循环赛、淘汰赛。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

拳击:采用单败淘汰制。比赛分为4个回合,每个回合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 跆拳道:采用循环赛、淘汰赛跆拳道比赛分为3局,每局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

通过表1可以看出,在三个项目的竞赛方法中,拳击较为灵活,在正常情况

下,局数是4个回合,如双方同意也可安排三或四个回合,每个回合3分钟或5一6个回合,每个回合2分钟,回合之间休息均为1分钟。三个项目中所用的时间虽然相同,但散打是三局每局单独评分,其它两项是三个回合综合评定,它们应是各有长处。拳击和跆拳道的综合评分使它们更能体现出格斗项目比赛的完整性和综合战术的应用。而散打的每局评分就要求运动员在每一局的比赛中都要用尽全力,同时也能增加比赛的激烈程度。

表2

比赛场地对照表

散打;比赛场地为高80CM,面积为8平米的正方形擂台,台面边缘有5CM红色边线,台中心有中国武协会徽,台面四边向90CM处画有10CM的黄色警戒线。台下四周铺有高30CM、宽200CM的保护垫子

拳击;面积为4.9—6.1米见方。拳击台距离地面或底座91厘米—1.22米。台面四周设有3到4根3至5厘米处的围绳,与四个角柱稳固相连,离拳台高度为40CM、80CM、130CM.或者是40.6、71.1、101.6、132.1.跆拳道;长10米、宽10米的水平的、无障碍物的正方形场地,场地的地面应为有弹性的垫子。场地中央长8米、宽8米的区域为比赛区,其余部分为警戒区。警戒区和比赛区表面用两种不同颜色划分,同色时用5厘米宽的白线划分。

通过比赛场地的比较可以看出(见表2)。除了场地尺寸大小有差别外,主要差别在与散打场地高出地平面30厘米且无围绳。这一场地特色源于中国古代的“打擂”,此场地要求大大增加了比赛的可观赏性,即增加了比赛的激烈性,又增加了可判性(因为下台尺度较好掌握)。由此,我们应保留散手场地的特色!现代徒手搏运动普遍采用的是方形场地对此问题行专家访谈调查,结果表明,赞成使用 8*8*0.8无边擂台的占被调查者的 40%,赞成使用直径为 8m、高为0.8m的圆形无边绳擂台的占21%,赞成使用直径为8m为0.8m 的圆形有边绳擂台的占17%,赞成使用8*8*0.8有边绳擂台的占13%,还有9% 的调查者作了其他选。可见,有边绳的比赛场地不被专家教练员看好。而圆场地也得到了部分专家教练员的认可,可供现行规则借鉴。以我个人的观点从文化角度来讲,圆形场地更符合阴阳结合、辨证统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从技击特征来讲,圆形场地更能现出中国传统武术“走打”结合的技击思想,避免因死限制技术的发挥,比之方形场地更合理。而无边绳的擂台更符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以合理的边台技术将对手打于台下,以巧妙的闪躲将对手引下台去,更是区别于跆拳道、拳击

项目特点之一。

表3

使用技术和得分部位

散打:合法技术;运用脚踢、拳打、摔法

禁用技术;1 用头、肘、膝 和反关节的动作进攻对方 用迫使对方头部 先着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压对方 3 用任何方法攻击主动倒地方的头部和被动倒地方

得分部位;头、躯干、大腿 禁击部位;后脑、颈部、裆部 拳击:合法技术;直拳、摆拳、勾拳。

禁用技术;1 搂抱、绊、踢或以抓、推、腿 或膝顶撞对方 用张开的手套、手套 内侧、手腕部位拳套的侧面击打对方 3 旋转身体抡打 4 任何不正当地利用围绳 5 压靠对方,用角力动作扭摔对方 搂抱对方并进行击打,拉对方同时进行击打

得分部位:头、躯干

禁击部位:后脑、颈部、背部、裆部、腰部以下部位

跆拳道:合法技术;须用正确的紧握的拳头的食指和中指的前部和脚踝以下的部位击打对方

禁用技术;1抓、搂、抱、摔或推对手

2用膝部顶撞对手

3攻击倒地的对手 4用拳攻击对方面部

得分部位;头、躯干

禁击部位;后脑、颈部、后背没有被护具包围的地方、裆部、腰部以

下部位

从表3中可以分析出:散打的击打明显多于拳击、跆拳道,由此反映出散打更具搏击全面性,即“远踢(脚)、近打(手)、靠身摔”的技术特色,这和中国武技的全面、悠久、精深有着直接关系。它适合中国人身体适中,既具备灵活性、协调性,也具备相应的速度、力量素质条件。它与拳击、跆拳道相比,技术全面

是最大的发展优势。从散打的禁击部位来看,面积小而集中的特点,是和散打技术全面的特点相一致的。它只避开了对人体创击的危险区(后脑、颈部和裆部)。这一规定是散打向安全而激烈方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当然,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也表出散打技术的难度比拳击、跆拳道大,相对与裁判的判罚也会增加难度。

表4 得分标准

散打:得2分;1 一方下台,另一方得2分 一方倒地,站立者得2分 用腿法击中躯干、头部部位得2分 4 对方被强制读秒一次。对方得2分 用主动倒地动作使对方倒地而自己迅速站立者得2分 6 对方受警告一次,对方得2分

得1分;1 用拳法击中得分部位 用腿法击中大腿 3 消极,对方得l分;4 主动倒地超过3秒钟不起立,对方得1分 5 受劝告一次,对方得1分 6 先后倒地,后倒地者得1分 用主动倒地的动作致使对方倒地,而不能顺势站立者,得1分

拳击:得2分;警告一次,判其对手的2分

得1分;每次正确的击打到对方得分部位

跆拳道:得2分;用腿法击中对方头部。如果击倒对方,裁判员读秒后再加1 分

得1分;1用脚踢击对手躯干部位

2一次扣分扣1分 3警告两次对方得1分

由表4的对比中可以得出:散打比赛中得分的标准分1分和2分两种情况,但内容划分比较详细,使用不同的技术、击中不同的部位、获得不同的效果所取得的分值都有所差别。由此可见,散打鼓励“灵巧”得分的技击思想。而跆拳道的比赛得分标准相对就比较简单明了,“得分是指使用允许的技术。准确、有力地击中有效得分部位,击中躯干中部得1分,击中头部得2分,运动员被击倒(主裁判员读秒的情况下)再加1分”,体现出了跆拳道简捷、准确、尚力以及重“操作性”的特征。而对于拳击来说,判分就相对复杂了许多,即每个回合中,评判

员根据每名运动员击中对方的次数评判其得分。每局下来都会得到很多分值,从而也很容易出现人为操作比赛的情况。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散打竞赛规则与拳击、跆拳道项目竞赛方法上相比,在科学性、合理性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

3.1.2圆形场地比方形场地更加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更能体现中国武术“走打”结合的技击思想,有利于技术的发挥。

3.1.3武术散打的得分标准明确、清晰,通俗易懂,易于评判,这也是散打运动走向世界很关键的地方 3.2建议

3.2.1 运动员应加强高腿法技术训练和技术的组合运用上狠下功夫,以增加散打运动的激烈性和观赏性。

3.2.2限定抱缠以提高散打比赛的流畅性:观赏性与比赛的流畅程度是紧密相关的,抱缠过多是散打比赛不激烈、不流畅的主要原因之一。规则中已有对“消极搂抱”判罚的条款,关键在于台裁的判定与调度。鼓励接腿摔,对缠抱性的摔法进行严格限定,对消极退避方进行提示与判罚,是台裁的发挥导向作用的重要切入点。

3.2.3保持散打的运动特征:踢、打、快摔与边台技术是散打区别于拳击、跆拳道等徒手格斗竞技的特征。加强裁判员的培训并严格组织资格考试,引进电脑监督,对错判、错评的裁判员实施严格的惩罚措施等。

参考文献:

[1]张山.中国散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2]韩红雨.中国武术散打与世界搏击项目竞赛规则比较研究[J].河北体育学报.2003.20(1).[3]倪红莺.武术散打新旧规则下散打技术运用状况的对比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

[4]郑旭旭等.从竞技规则的共同特征论散打规则的演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11

第二篇:武术散打运动对跆拳道运动技术与训练方法的借鉴研究

武术散打运动对跆拳道运动技术与训练方法的借鉴研究

摘 要:本文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对比分析法等,分析武术散打运动对跆拳道运动实战技术与训练方法的借鉴进行剖析,为中国武术散打运动合理的借鉴韩国跆拳道技术提供分析与建议。希望通过本文对散打教练员与运动员在实战技术和训练方法方面有所启发,进而提高运动竞技水平,增强散打比赛的技击性、观赏性,从而为散打运动的实战技术与训练方法方面的发展提供可以参考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散打;借鉴;跆拳道;实战技术训练方法

武术,是中华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项目,散打是武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武术最初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同野兽进行斗争,一是获取食物,二是自卫,后来人们为了争夺食物、财富逐渐转化成了为了个人的利益而进行的斗争,这种斗争里面就包含了一些两人之间互相攻防转化的招式,这种招式就是散打的最初表现形式。在古代称之为“相搏”、“手搏”、“白打”。

1.在散打运动中对借鉴跆拳道实战技术与训练方法的意义

现代散打,也叫散手,(从1999年开始“散手”更名为“散打”)“是两人在相关规定的规则下,使用武术运动中踢、打、摔等攻防技战术战胜对方的一种徒手对抗的现代竞技武术项目,是中国武术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格斗者双方智力、体力、技术和心理意志的综合抗衡,具有非常高的攻防实战性和激烈对抗性。

跆拳道运动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朝鲜半岛,其前身是朝鲜民间的各种技击术。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中,跆拳道融合了中国武术、日本空手道等东亚武术的精华,特别是深受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与探索,逐步形成了今日风靡世界的跆拳道运动。跆拳道是以凶狠凌厉的脚法为主的搏击运动其脚法比例占跆拳道技术的70%之多。

腿法是散打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法之一,在散打比赛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拳谚有云“手似两扇门,全凭脚打人”,我国著名散打运动员柳海龙便是以其下劈腿闻名于世,他便是吸取了很多跆拳道的腿法技术和训练方法。但我国大部分散打运动员腿法还是停留在老三腿“蹬、踹、鞭”。呈现出技术单调,重力量轻速度,单击多,组合少,腿法组合慢等现状。而跆拳道的步法、腿法、组合腿法、的训练方法等会显著提高散打运动员的腿法技术,从而提高散打比赛的观赏性,促进散打竞技能力的提升。

2.对跆拳道实战姿势与步法技术的借鉴:

2.1对跆拳道实战姿势借鉴:

跆拳道实战姿势最大的特点是不分左右式,即左右式可以根据实战的需要进行调整,优点是战术的运用更加灵活,动作衔接特别是在腿法组合进攻中更加快速。如:武林争霸赛、中外散打对抗赛、中泰对抗赛、世界散打锦标赛、世界杯散打比赛、中外搏击对抗赛等赛事,在当今世界各国散打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应该结合散打运动自身的特点来借鉴部分跆拳道运动左右格斗式灵活互换的原理来提升竞技水平。

2.2对跆拳道步法的借鉴:

跆拳道的步法特点为前脚掌着地,身体上下微微跳动,灵活多变,步法丰富,重视步法的组合。分为前滑步、前进步、后滑步、后退步、左右滑步、滑并步、上步、撤步、交换步、追击步、环绕步、垫步、旋风步、组合步等。优点是移动迅速,战术多变,灵活。

3.对跆拳道腿法技术的借鉴:

跆拳道以其变幻莫测、优美潇洒的腿法著称于世,被誉为“踢的艺术”,腿法是跆拳道有别于其他搏击类项目的显著特点:

3.1前后腿运用特点:

前腿出腿快,距离短,主要用于得分或阻截,后腿出腿距离长,力量重,杀伤力大,用于重创或KO对手。

3.2出腿路线与方法的特点:

跆拳道腿法不同于一般的散打腿法追求重级和大力量,跆拳道腿法路线较短,角度较小,收腿快,保证了最快的速度击中对手,更有利于得分和进行组合攻击或迅速还原成实战姿势。

3.3对跆拳道腿法借鉴:

横踢:以左式为例,在实战姿势的基础上,右腿蹬地,屈膝向前提起,同时左脚以前脚掌为轴向左拧转180度,右腿膝关节抬至接近水平时向左侧内扣,小腿由屈到伸快速向左侧踢出,同时拧腰转髋,增加力度,击打目标后自然放松,收回小腿迅速下落成右式。

前踢:在实战姿势的基础上,左腿支撑,右脚蹬地屈膝提起,髋前送,小腿快速由屈到伸向前弹击,力达脚背,迅速下落成右式。

后踢:在实战姿势的基础上,左脚以前脚掌为轴向内旋转约120度(背对或侧对对手),上体旋转时重心移至左腿,同时右腿屈膝抬起靠于左侧内侧,用力向后直线蹬出,力达脚跟,踢完后略收小腿迅速落下成右式。

劈腿:在实战姿势的基础上,重心移至左腿,右脚蹬地,大腿屈膝尽量上提,小腿随提膝动作上抛至最高点(以脚超过对手头部为准),由上向前下方用力劈下,上体略后仰,同时向左侧拧髋前送,快速以脚掌击打目标,迅速落下成右式。

勾踢:在实战姿势的基础上,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右脚蹬地屈膝提起,同时右脚以前脚掌为轴外旋,右腿向对手头部左侧踹出(大约45度左右),在脚接近对手头部右侧的瞬间,用力向右侧屈膝勾小腿,以脚掌击打对手头部,迅速下落成右式。

旋风踢:在实战姿势的基础上,右脚上一步,重心移至右腿,左脚略提起,身体以右脚为轴向左后原地旋转360度,右腿利用身体旋转产生的力量迅速提膝,拧髋扣膝,小腿由屈到伸快速向前横击,力达脚背,上体略后仰,迅速落下成右式。

后旋踢(转身勾踢):在实战姿势的基础上,左脚以前脚掌为轴后旋,身体旋转360度,同时右腿屈膝提起,向对手头部右侧踹出(大约45度左右),在脚接近对手头部右侧的瞬间,用力向右侧屈膝勾小腿,以脚掌击打对手头部,迅速落下成原姿势。

侧踢:在实战姿势的基础上,重心移至左脚,右腿屈膝提起,膝向左侧内扣,勾脚尖,快速向前方直线踹出,力达脚跟,快打快收,迅速落下成右式。

推踢:在实战姿势的基础上,重心移至左脚,并以脚前掌为轴外旋约90度,右脚蹬地屈膝提起,由屈到伸向前方直线蹬出,力达脚跟或脚全掌,迅速下落成右式。

双飞踢:在实战姿势的基础上,先由右腿踢出一个横踢动作,当右横踢尚未完成时,左腿迅速再踢出一个横踢动作,迅速下落成原式,多飞相同。

跳踢:身体处在腾空状态下以腿击打的动作,有跳起前踢、跳起侧踢、跳起后踢、跳起劈腿、跳起后旋踢等,它具有突然性、隐蔽性、击打力量大的特点。

腿法组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两个腿法以上的组合,常见的有:横踢+横踢,横踢+后踢,横踢+后踢+横踢,横踢+劈腿等组合。

4.对跆拳道训练方法的借鉴:

散打的训练方法丰富多样,但跆拳道因为其对腿法的专一性,使得很多方法可以被借鉴用作散打腿法的训练,两者的训练方法相互结合,对散打运动会有很大的帮助。

基本功的训练: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弹跳、协调性练习、组合步法训练、提膝训练、空击腿法训练等;转髋训练:主要训练髋的灵活性;小脚靶训练:可用来提高步法、腿法的速度,准确性,反应速度,组合腿法等,对于散打的腿法提高有很大帮助。大脚靶及护具靶可以用来提高击打力度、得分部位、击打接触面的感觉等;相向空击训练:指两个人间隔一定的距离(以不接触为标准),面对面进行攻防练习的方法;条件实战:指有一定条件限制的实战练习方法;实战练习:指严格按照规则的要求,在近似比赛的条件下运动员之间进行的实际对抗训练的方法。

5.结论:

综上所述是散打运动可以借鉴跆拳道运动在实战技术和训练方法方面的技术,但是借鉴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结合散打运动和运动员自身的特点,进行有目标、有价值的创造性组合,从而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升散打运动的竞技能力。通过张兴正、、管建民柳海龙等著名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借鉴跆拳道、拳击、泰拳、巴西柔术等搏击术而成功的例子,相信只要能在训练和比赛中正确的借鉴和运用一些跆拳道(或拳击、摔跤、泰拳等)这种外来搏击术的优点,并融合散打自身的特点,一定可以在比赛中展示出意想不到效果。

参考文献

[1] 杜七一.现代跆拳道教程[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

[2] 王涛、李平.大高手柳海龙[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10

[3] 刘卫军.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

[4] 王智慧.现代散打技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

[5] 中国武术散手编写组.中国散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9

[6] 中国跆拳道协会.跆拳道苍明研究院.国技院跆拳道教程[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5

[7] 林荫生.实用搏击[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

[8] 魏礼军.武术散打腿法与跆拳道腿法的比较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5

[9] 邱郁.从散打与跆拳道的比较研究析论竞技散打的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6

收稿日期:2014-02-05

第三篇:散打运动基本知识与竞赛规则

散打运动基本知识与竞赛规则

一、基本知识

1、散打的进攻技术主要有:拳法、腿法、摔法。

2、中国武术的内容分为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

3、1985年在西安举行了首届国际武术邀请赛。4、1987年,首届亚洲武术锦标赛在日本横滨举行。

5、1989年散打列为国内正式比赛项目。【名称:武术(散打)锦标赛)】

6、1993年在七运会上,散打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设1块金牌。八运会设3块金牌。九运会6块金牌。十运会7块(男子

6、女子1)。7、1993年在马来西亚第二届国际武术锦标赛上,散打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8、1998年在泰国曼谷的第十三届亚运会上,散打列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9、2002年在上海举办了首届散打世界杯。

二、竞赛规则(简要)

(一)竞赛种类

1、团体比赛

2、个人比赛

(二)竞赛办法

1、循环赛

2、淘汰赛

3、复活赛

4、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

(三)参赛年龄与资格审查

1、成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限在18—35周岁,青少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限在15—18周岁以下。

2、参赛运动员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

3、运动员必须有参加比赛的人身保险证明。

4、运动员必须出示自报到之日起前15天内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包括脑电图、心电图、血压、脉搏等指标在内的体格检查证明。

(四)、体重分级 1、48公斤级(≤48Kg)2、52公斤级(>48Kg-≤52Kg)3、56公斤级(>52Kg-≤56Kg)4、60公斤级(>56Kg-≤60Kg)5、65公斤级(>60Kg-≤65Kg)6、70公斤级(>65Kg-≤70Kg)7、75公斤级(>70Kg-≤75Kg)8、80公斤级(>75Kg-≤80Kg)9、85公斤级(>80Kg-≤85Kg)10、90公斤级(>85Kg-≤90Kg)11、100公斤级(>90Kg-≤100 Kg)12、100公斤以上级(>100 Kg)

(五)称量体重及其规定

1、称量体重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抽签前进行,第二次在进入前八名后进行。

2、运动员经资格审查合格后方可参加称量体重,并且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

3、必须在仲裁委员的监督下称量体重,由检录长负责,编排记录员配合完成。

4、运动员必须按照大会规定的时间到指定地点称量体重。称量体重时裸体或只穿短裤(女子运动员可穿紧身内衣)。

5、称量体重先从比赛设定的最小级别开始,每个级别在1小时内称完。如体重不符,在规定的称量时间内达不到报名级别时,则不准参加后面所有场次的比赛。

(六)抽签

1、由编排记录组负责抽签,有仲裁委员会主任、总裁判长及参赛队的教练或领队参加。

2、在第一次称量体重后进行抽签,由比赛设定的最小级别开始。如该级别只有1人,则不能参加比赛。

(七)服装护具

1、比赛的护具分红、黑两种颜色。运动员必须穿戴竞赛组委会指定的 拳套、护头、护胸,并且必须穿戴自备的护齿、护裆和缠手带,护裆必须穿在短裤内,缠手带的长度为2.5米—3.5米。

2、运动员必须穿指定的与比赛护具颜色相同的服装。

3、拳套的重量:男子65公斤级及以下级别和女子及青少年运动员的拳套重量为230克;男子70公斤级及以上级别的拳套重量为280克。

(八)比赛礼仪

1、介绍运动员时,运动员向观众行抱拳礼。

2、每局比赛开始前,运动员上台后先向本方教练员行抱拳礼,教练员还礼;运动员之间再相互行抱拳礼。

3、宣布比赛结果时,运动员交换站位。宣布结果后,运动员先相互行抱拳礼,再向台上裁判员行抱拳礼,裁判员还礼。然后向对方教练员行抱拳礼,教练员还礼。

4、边裁判员换人时,互相行抱拳礼。

(九)弃权

1、比赛期间,运动员因伤病(需有医务监督出具的诊断证明)或体重不符不能参加比赛,作弃权论,不再参加后面场次的比赛,但已进入名次的成绩有效。

2、比赛进行时,运动员实力悬殊,为保护本方运动员的安全,教练员可举弃权牌表示弃权,运动员也可举手要求弃权。

3、不能按时参加称量体重、赛前3次检录未到或检录后擅自离开,不能按时上场者,作无故弃权论。

4、比赛期间,运动员无故弃权,取消本人全部成绩。

(十)竞赛中的有关规定

1、临场执行裁判员应集中精力,不得与其它人员交谈,未经裁判长许 可不得离开席位。

2、运动员必须遵守规则和比赛礼仪,尊重和服从裁判员。在场上不准有吵闹、谩骂、甩护具等任何表示不满的行为。每场比赛未宣布比赛结果前,运动员不得退场(因伤需急救者除外)。

3、每名教练员只能代表所报名单位进行现场指导,并只能带一名助手或队医协助工作。比赛时,教练员和助手或队医坐在指定位置;局间休息时,允许给运动员按摩和指导。

4、运动员严禁使用兴奋剂,局间休息时不得输氧。

(十一)可用方法

除禁用方法外,可以使用武术的各种拳法、腿法和摔法。

(十二)禁用方法

1、用头、肘、膝和反关节技法攻击对方。

2、用迫使对方头部先着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压对方。

3、用任何方法攻击倒地方的头部。

(十三)得分部位

头部、躯干、大腿。

(十四)禁击部位

后脑、颈部、裆部。

(十五)得分标准

1、得2分

(1)、一方下台,另一方得2分。(2)、一方倒地,站立者得2分。(3)、用腿法击中对方头部、躯干得2分。

(4)、用主动倒地的动作致使对方倒地,而自己顺势站立者,得2分。(5)、一方被强制读秒一次,另一方得2分。(6)、一方受警告一次,另一方得2分。

2、得1分

(1)、用拳法击中对方头部、躯干得1分。(2)、用腿法击中对方大腿得1分。

(3)、运动员被指定进攻后达5秒钟仍不进攻时,另一方得1分。(4)、一方主动倒地3秒钟不起立,另一方得1分。(5)、一方受劝告一次,另一方得1分。

3、不得分

(1).方法不清楚,效果不明显,不得分。(2).双方下台,互不得分。

(3).双方倒地,互不得分。

(4).一方用方法主动倒地,另一方不得分。(5).抱缠中击中对方,不得分。

(十六)犯规与罚则

1、技术犯规

(1).消极搂抱对方。

(2).背向对方逃跑。

(3).处于不利状况时举手要求暂停。(4).有意拖延比赛时间。(5).上场不戴或有意吐落护齿、松脱护具。

(6)、比赛中对裁判员有不礼貌的行为或不服从裁判。

2、侵人犯规

(1).在口令“开始”前或喊“停”后进攻对方。

(2).击中对方禁击部位。

(3).以禁用方法击中对方。

3、罚则

(1).每出现一次技术犯规,劝告一次。

(2).每出现一次侵人犯规,警告一次。(3).侵人犯规达3次,取消该场比赛资格。

(4).运动员故意伤人,取消其比赛资格,所有成绩均无效。

(5).运动员使用违禁药物或局间休息时输氧,取消其比赛资格,所有成绩(十七)胜负评定

1、优势胜利评定

(1).在比赛中,双方实力悬殊,台上裁判员征得裁判长的同意,判技术强者为该场胜方。

(2).一方被重击(侵人犯规除外)倒地不起达10秒,或虽能站立但知觉失常,判另一方为该场胜方。

(3).一场比赛中,一方被重击强制读秒(侵人犯规除外)达3次,判另一方为该场胜方。

2、每局胜负评定

(1).每局比赛结束时,依据边裁判员的评判结果,判定每局胜负。

(2).一局比赛中,一方受重击被强制读秒(侵人犯规除外)2次,另一方为该局胜方。(3).一局比赛中,一方2次下台,另一方为该局胜方。

(4).一局比赛中,双方运动员得分相同时,判主动进攻技术强者为胜方。

3、每场胜负评定

(1).一场比赛,先胜两局者为该场胜方。

(2).比赛中,运动员出现伤病,经医生诊断不能继续比赛者,判另一方为该场胜方。

(3).比赛中因一方犯规,另一方诈伤,经医务监督确诊后,判犯规一方为该场胜方。

(4).因对方犯规而受伤,通过医务监督检查确认不能继续比赛者,为该场胜方。但不得参加后面所有场次的比赛。(十八)场地

1、比赛场地为高80 cm,长800cm,宽800 cm的擂台,台面上铺有软垫;软垫上铺有盖单,台中心画有直径120cm的中国武术协会的会徽。台面边缘有5cm宽的红色边线,台面四边向90cm处画有10cm宽的黄色警戒线。

2、台下四周铺有高30cm、宽200cm的保护软垫。

第四篇: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对比研究[最终版]

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对比研究

摘要:在19世纪中期风起云涌的资本主义世界潮流的推动下,中日两国都进行了一场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两国的改革都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都是在探索近代化的道路。但是,同时代的改革,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局和影响,中国洋务运动最终没有改变沦为半殖民地的厄运,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日本的明治维新实实在在地使日本走上富强之路,由被殖民、被侵略摇身一变而成为殖民者、侵略者。反思其中,我们研究这两个国家的成败的原因,以对今天有所裨益。

正文:

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之一。中国近代维新变法发起者梁启超说:“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易经》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古人就已经提出了世间万物的发展都必须符合这一规律。古代的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今天的改革开放,无一不使国家在当时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从十四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世界历史的主流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发展进程、结果证明了“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道理。同作为亚洲国家的中日两国,却在近代化的大潮当中,表现出了不同的思想、做法,从而导致两国不同的结局。对比近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同命不同运。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得出一点认识。

首先,从两国近代化起步的背景看。

1、国内社会背景:中国从秦王朝确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时的两千多年一直是封建专制国家。历朝历代不断强化皇权,使封建制度发展成为庞然大物、盘根错节,深深地植根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难以撼动。明清以来,为防止倭寇入侵以及其他国家进入,威胁封建统治,政府长期以来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的经济文化交往,和外界的交流少之又少,逐步地蒙蔽了自己的双眼,看不到世界发展的主流,仍做着“天朝大国”的迷梦。却不知他国不仅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甚至于完成了工业革命,已经从思想、政治、经济全面升级换代,我们已然从世界强国之列逐步退出。经济上,重农抑商,封建小农经济占据了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地位,长达两千年。始终处于农业文明的框架之内而不能突破。思想上,农业文明决定了封闭保守,愚昧封建的思维模式。教育制度实行的科举制度,退变为八股取士,以四书五经培养“奴才”式的人才和官员。缺乏自然科学的教育,缺乏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这些就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源。其实这是在封建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地加固封建专制,不断地加强皇权,不断地强化封建农业经济。不肯改变,不肯变革的后果。

日本是中国近邻,自古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其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生活等皆取之于中国,是中国文化的衍生。公元646年的“大化改新”,日本仿中国隋唐制度为蓝本,结合日本旧习,从政治到经济,进行了改革,从而进入到封建社会。因而其政治、经济等方面与中国非常相像,近代前夜的日本也实行锁国政策,只允许中国、朝鲜、荷兰与之通商交往。可见,两国有着极其相似的国情背景。但是,日本也有其特点。政治上从12世纪以来,武士阶层掌握了政权,天皇成为傀儡,政权落入到将军幕府中,军人掌权,没有经济、文化作支撑,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难以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将军下的大名及中下级武士与将军幕府也是矛盾重重。这势必造成日本中央集权的分化,弱化了将军幕府的封建集权,为以后变革减少了阻力。经济上日本也是封建经济,但其国土狭小、多山,耕地有限,故其手工业、商业相对发展较好。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日本是一个岛国,文化多来源于外部。思想上容易接受外来文化,尤其是先进文化的影响。这些因素是中国封建社会所不具有的。这样一来,改革进程中遇到的阻力、对外来事物的接纳,改革者的成分,中日两国必然是截然不同。其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2、国际环境:中日改革的时间不同。中国是1860年后,日本是1868年后,但同属19世纪中期。这一时期,正好处于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阶段。欧美强国在进行工业革命中,急于解决本国内部的社会各种矛盾。美国进行了南北战争,俄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这一时期的国际环境相对稳定,是一个较为有利的改革时机,这对中日两国来说是一个同等的机遇。

第二,从思想认识上看。而面对相同的国情,相同的发展机遇,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所进行的反思产生了不同的认识。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李鸿章上书总理衙门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在遭受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之后,洋务派的先进人物尚且如此看待自身与对手,不要想其他人了。这一认识就决定了洋务运动改革的目的、内容、性质、作用的重大缺陷,注定了它失败的结局。

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谕吉目睹了欧美国家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坚船利炮、富国强兵和工商繁荣,也反思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封建主义的相继没落,遂萌生“脱亚入欧”的思想。福泽谕吉在其所著《文明论概略》中说:“如果想使日本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福泽谕吉还在报纸上发表《脱亚论》文章,主张日本“所奉行的主义,惟在脱亚二字。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他还呼吁说:“我国不可狐疑,与其坐等邻邦之进,退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离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福泽谕吉为日本选择的振兴之路,就是摆脱以中国为中心的文明体系,进而使日本成为欧洲型的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其思想核心就是接纳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等一切先进的东西,就是所谓的“入欧”。与中国的认识相比,高下立判。我们看到的是西方的皮毛,日本抓住的是西方的精髓。

落后不可怕,挨打不可怕。可怕的是落后了、挨打了却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落后、挨打,还以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不能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客观的认识,也就不可能对症下药。马克思说:“人是由思想和行动构成的,不见诸行动的思想,只不过是人的影子;不受思想指导和推崇的行动,只不过是行尸走肉——没有灵魂的躯体”。我们的洋务运动就像行尸走肉,缺少改革的灵魂,焉能不败。

第三,从改革者的成分上看。改革是创新,就必须由新型的阶级阶层来组织实施。洋务运动的发起者是恭亲王奕䜣以及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崛起的汉族重臣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等人,其本身仍然是封建政权的支柱,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必然是封建地主。他们想到的首先是如何维护其封建利益,这样,学习西方就只能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他们的目的始终没有改变,谈何改革,这与改革是背道而驰的。只是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使中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经济模式,诸如工厂、机器什么的,聊胜于无。我们无意否定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巨大作用,究其本质,它没有顺应历史潮流,改革者也不能提出全新的思想理念,无非是封建皇权的再加固。

反观日本,其经济结构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18世纪中叶起日本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向商品经济转化,并逐渐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商品交换关系也日益频繁起来,并初步形成了以大阪为中心的全国市场。以商人为代表的商业资本直接控制生产,是日本资本主义因素产生的一条重要途径。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也陆续在制丝、丝织、棉织、陶瓷、酿酒、造纸等生产部门出现。由于受到封建制度的种种限制,资产阶级尚处于形成的初级阶段,他们虽然还没有能力领导革命,但对现存的旧体制是不满的。商品经济的发展还导致新兴地主阶层的出现。一些农村的富裕农民、商人高利贷者和手工工场主非法占有农民的份地,转化为地主。他们同幕藩封建领主之间也存在许多矛盾。这些被称为“豪农、豪商”的资产阶级与新兴地主,后来成为倒幕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由于日本的封建制度异常僵化,统治等级的内部矛盾重重,从中分化出一支主张变革的力量——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武士,代替资产阶级充当了革命的领导者。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伊藤博文是改革的具体领导者。可见,在日本,代表先进资本主义的力量及其同盟者领导实施了改革,他们是用一种新的体制来取代旧的体制,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第四,从改革的内容看:

洋务运动首先是军事技术的改革,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早期措施均是军工企业,是为了方便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起的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也都是为军事工业的补充。设立的京师同文馆也是应外国的要求,为方便与外国打交道而设立的,改革涉及了经济、军事、教育三个方面,而且只是一部分。经济上使用机器生产,其管理还是封建性的,从性质上讲,依然是封建政府或官僚的一个生产部门而已。并非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而是为了提高清政府的军事力量,以达到“自强”“御外辱,弥内患”之目的。军事上只是使用洋枪洋炮而已,军队的组织机构,管理机构、运行机构还是旧的体制。教育上只有一所翻译学校和一些留学生,全国性的、普及性的教育机构都没有,教育内容没有大的变化,在四书五经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西学的内容,美其名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些狭窄的、补充性的改革措施,怎能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

明治政府,于1868年4月发布具有政治纲领性的《五条誓文》,其后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政治方面,明治政府强制实行“版籍奉还”、“废藩置县”政策,将日本划分为3府72县,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且天皇一切权力集于一身。政权的统一有利于改革政令的颁布实施。社会文化方面,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经济方面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设立工部省管理工商业;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统一货币。教育方面,设立文部省,颁布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发展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义务教育。军事方面,改革军队编制,陆军参考德国训练,海军参考英国海军编制;交通方面,改善各地交通,兴建新式铁路、公路。司法方面,仿效西方制度,于1882年订立法式刑法,于1898年订立法、德混合式民事法,于1899年订立美式商法。宗教方面,基于政治理由,政府大力鼓励神道教,因为其宣扬忠于天皇的思想,对天皇统治国家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亦容许其它宗教的存在,1873年日本取消基督徒传教的禁令。显而易见,日本的改革是全面的、顺应历史潮流的,用全新的体制取代了旧的体制,当然也保留了大量旧的有利于日本统治的的内容,从而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学史以明志,鉴史知兴替。通过对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对比研究,我们认识到改革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国情,更新观念,开放思想,大胆实践,选贤任能,切合实际,适时调整,不断完善,只有不间断地将改革进行、深入下去,才能一直走下去,走向更加强大。

第五篇:外国画与中国画的对比研究

崇尚中国绘画

——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比较研究

一.中西绘画史概况 1.中国绘画简介:

中国画:简称“国画”,在本世界美术领域内自称都是独特体系。它用毛笔, 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上或绢上作画。在题材上有人物画或山水画,花鸟画(卉)画动物画之分。在技法上又可引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互有特色。在人物画方面,从晚周至汉,魏,六朝逐渐成熟。山水,花鸟等至隋唐之际,使独立形成画料。到五代,两宋,流派繁多,为高度发展阶段。元代水墨画盛行。明清近代,大体录袭前规。在世界美术领域中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独特风格。

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仅从已知独幅的战国帛画算起,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如果从内蒙古、甘肃、山东、新疆以及东北各地的原始岩画及1986年发现于甘肃秦安大地湾原始地画来看,它的历史已不下5000年。以汉族为主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画家和匠师,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丰富多采的形式手法,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绘画。明清以来,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随着封建社会的崩溃,外来绘画艺术不断传入,丰富了中国绘画的体裁。中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使画家从中得到吸收和借鉴,中国绘画创作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油画、水彩画、漫画、宣传画等相继发展起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各个画种都展示出新的面貌。2.西方绘画简介:

史前时代 西方人最早的美术作品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3万到1万多年之间。最杰出的原始绘画作品,发现于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地区的几十处洞窟中,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所绘形象皆为动物,手法写实,形象生动。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雕刻大多为小型动物雕刻,少数人像雕刻中,裸体女性雕像占主要地位,这些女性雕像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臀部、腹部、大腿等,体现出原始人对于母性和生殖的崇拜意识。在维也纳附近的威伦道夫出土的女性雕像被称为“威伦道夫的维纳斯”,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油画的产生:15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是油画的前身。在运用蛋彩画法的同时,许多画家继续寻找更为理想的调和剂。一般认为,15世纪初期的尼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是油画技法的奠基人他们在前人尝试用油溶剂额颜料的基础上,用亚麻油和核桃油作为调和剂作画,致使绘画时运笔流畅,颜料在画面上干燥的时间适中,易于作画过程中多次覆盖与修改,形成丰富的色彩层次和光泽度,干透后颜料附着力强,不易剥落和褪色。他们运用新的油画材料创作,在当时的画坛很有影响。油画技巧很快在西欧其他国家传开,尤其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得以迅速发展,一直流传于世界各个国家至今。

二.中西绘画特点: 1.中国绘画的特点

我国的绘画和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中国书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的绘画也以其迴异于西方的表现技法和审美意蕴在世界艺苑中独树一帜。从古至今,在历代的传承当中,中国绘画在审美上形成了讲笔墨、求气韵、重表现等独特的绘画特征,而这些特征的形成,在客观上与中国国土的山川地貌、气候水土等自然景观极为吻合;在主观上又与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心理及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并涵盖在中国美学的基本特征之下。例如,中国书法起源有三:一是汉字起源于象形,二是书写工具为毛笔,三是中国文化思想的渗入。由此,中国书法是线的艺术,这和中国绘画同出一辙,“书画同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绘画我们称之为中国画,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多表现为宫廷绘画和文人绘画。另外一支为民间绘画,包括寺庙洞窟壁画、民间年画、画像砖、画像石等。

一、笔墨苍润随心而动

“笔墨”即用笔用墨。西洋画主要用透视、体积和色彩来塑造形象,其画面效果是空间感、体积感极强。而中国画却是以线和墨作为造型的手段,画面效果呈现散点透视、平面轮廓感极强,色彩注重装饰性。“骨法用笔,气韵生动”是也。

二、应物传神 写物之真

中国画较之西画,更注重主观情感的表现,而西画追求的是客观物象的再现。对于客观世界,中国画给人的感觉是既象又不象,正所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似与不似之间”追求的恰恰是“意象的神韵”,而不是形象的再现。因此,“传神”和“写意”是中国画最明显的特征。

三、意境灵动 象外有韵

中国画强调意境,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詩书画一体是中国画的特点,特别是历代山水画。

中国画的意境追求含蓄、虚实相间,画面中实处有形,虚处也是形,山水画尤为如此。所谓虚处,就是笔和颜料没有画到的地方。“计白当黑”、“以虚代实”的艺术手法是西方绘画不可能比拟的。中国历代古建筑也是如此,在空间的分割和处理上,“虚”与“实”的理论传承始终。这主要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艺术的直接影响。

例如:五代后梁画家关仝的代表作《山谿待渡图》:

此图带有鲜明的北方特色。巍峰耸立,瀑布高悬;坂垅、冈阜、峦岭,自近及远盘礴而上;楼阁掩映,远山迷朦;气势堂堂,景意幽深。图中强调的是山和溪,山作正面主峰突危,两峰环抱之。山势直立,占构图中轴线,相当稳定。全图用勾染和皴法的技巧来表现,笔力坚挺,用墨厚重,染晕次甚多。整体效果与北宋范宽作品相似,具有北方中原地区高山巨壑宏传劲拔的共同特色。2.西方绘画的特点

西方绘画对色彩的运用很强调,这也是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最本质的区别。在致力于追求纯艺术的现代派画家看来,传统绘画搀杂太多的“非艺术的杂质”。实际上,西方传统绘画并不是不讲艺术,只不过是在讲究艺术性的同时,兼顾着诸多非艺术性的方面。这大概就是传统绘画区别于现代派绘画的重要标志。传统绘画在艺术上的这种不纯粹性,主要表现在功利性和描述性等方面。

西方传统绘画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描述。长期以来画家们一直是把有效地表现故事和传说、描绘具体的情节,以表达某种寓意或象征,当作自己的任务。

西方传统画与现代绘画差异,还反映在对于所谓再现的不同态度上。对于传统绘画来说,再现是其根本所在,也可以说是西方传统绘画的基本目标。虽然相对于现代绘画而言,西方传统绘画以“再现性”为其主要特征,但是这种再现绝非对自然一成不变的描摹,这种写实带有浓厚的风格特色:时代的、民族的,以及艺术家个人的风格特色。古典与反古典,是西方传统能够绘画艺术的两大主流。古典的趣味偏重理性,在形式上的特点尤其表现在重视素描而轻视色彩之上;反古典则热衷与情感,它不详古典主义那样追求庄严、静穆、单纯、和谐的古典意蕴,而是强调自由、放纵的精神和富丽、壮观的气势,动荡激越的精神,在巴洛克和浪漫主义艺术中充分表现出来,前者表现了对于文艺复兴古典趣味的反动,后者则体现出与新古典主义的格格不入。如拉菲尔的《雅典学院》: 此图是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建的雅典学 院为题,以古代七种自由艺术——即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为 基础,以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艺术家企图以回忆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形式,寄托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它的主题思想,就是崇拜希腊精神,追求最高的生活理想,这正是人文主义艺术家自己的宿愿。全画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大厅上汇集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 同学派的著名学者,有以往的思想家,也有当世的名人。三.中西绘画的区别

1.中西方的绘画工具材料不同

中国画用线造型,用色为墨,而西方画用块面造型,用色为色彩。其次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所以中国画注重表现与写意,采用散点透视法,而西方画注重再现与写实,采用焦点透视法。正因为上述特点,中西方绘画给人的感觉不同

中国绘画所用的工具和材料是经过几千年的不断改进而定型的笔、墨、纸(绫、绢)、砚,俗称文房四宝。笔是指经过精心制作的尖头毛笔,毛是从毛皮好的小动物身上,经过精心挑选而来的,一般有狼毫、羊毫、兼毫等;纸是指中国特有萱纸(有生熟两种,其中红五星净皮为最好),质地柔软晕化效果好;墨是指高级的油烟墨,不是一般墨水或任何颜料可以代替的,它通过水可以分若干层次,有墨分五色之说,即枯、湿、浓、淡、焦;砚是指是用一种特有的石头制作而成的(其中以鸡血石最为名贵),专用来为磨墨的。西方绘画的工具和材料有笔、纸(布)、色、刀等。笔是用鬃毛制成的平头的,象刷子,纸(布)都比较粗糙而且厚,有水彩纸、水粉纸、油画纸和油画布等,还有在经过处理过的麻袋布上作画;色是西方各种绘画的主要材料之一,它是通过色相和明度来分层,来表现事物形象的,一般有水粉、水彩、油画等色彩(指不同的画种使用不同的颜色,画油画就用油画颜色);刀是画油画时专用来刮出特殊效果和处理脏颜色的工具。

中国绘画由于所用的笔是尖头,这就决定了是用线来造型。不过中国绘画中的线是很有要求的,讲究曲直、粗细、浓淡、疏密等形态变化和组织得统一,以及笔法刚柔、轻重、疾徐等所形成的运动感和节奏感,体现出线条造型的艺术美。如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等古代人物画,特别是梁楷的《李白行吟图》通过潦潦几根线条就把诗仙李白那豪放的性格和才思横益的风度跃然纸上;而西方绘画由于用的是平头笔,一笔下来是一片,这就决定了是用块面来造型,它是利用色彩的色相、明度以及光的明暗表现客观形象,注重立体空间的真实效果,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2.中国绘画的用色讲究的是以浓墨淡彩为特点,它所用的颜色是特制的中国画颜色(分水色和石色两大类),以水稀湿济,因而所产生的效果是薄而透明,如五代时期南唐著名画家顾宏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对歌妓舞女的描绘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就是后期的工笔重彩画也讲究滋润、自然的效果;西方绘画用的颜色(包括油画色、水粉色、水彩色等),讲究的是色块厚重,前期笔法细腻,后期笔触奔放,注重对客观对象的色彩的真实再现的描绘,以色彩的丰富变化为特点,强调光色效果,如乔尔乔涅的《暴风雨》等。

韩熙载夜宴图 暴风雨 3.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人的感性主义传统和一元论的世界观与西方人的理性主义传统和二元论的世界观是相对立的。中国人的一元论世界观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和谐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此相关,它造就了中国人的独特的感性思维方式。而西方的二元论将天人分开,把人和自然对立起来,注重人和人的潜能,认为人可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以西方人崇尚理性精神。

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西艺术内在本质的差异。中国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即强调感性;而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即强调理性。这就决定了中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不同。中国画不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而是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的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即运用了散点透视法。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它们虽不能准确地再现现实景象,但却气韵生动,能带给人一种意境之美。西方画家则是理智地进行构图,采用科学的透视学和色彩学来表现近大远小焦点透视和色彩的空间变化,形象的立体感很强,逼真肖似,具有典型性。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和西班牙的著名画家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像》等。

富春山居图 雅典学院 所以中西方传统绘画让人感觉是两个不同的体系,给人的感觉不同。中国的山水画充分表现了自然之美,表现的是人格化的自然,能让人融入山水之中,怡情自然。如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一幅描绘自然景色为主的青绿山水画卷,表现人们春天出游的情景。画家在不大的绢幅上以妥善的经营、细劲的笔法和绚丽的色彩,画出了青山叠翠,花木葱茏,波光粼粼的春光佳境,图中山青水秀,水天弥漫,在波光潋滟的湖面上,一艘华丽的高篷游艇随波荡漾。船中三位女子纵目四望

陶醉于明丽的湖光山色,流连忘返。湖边数人或骑马或漫步于山间小道,或袖手仁立岸边,兴致盎然。画家通过对各种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成功地体现了《游春》这一主题。中国花鸟画既形似又神似,不仅表现了花鸟之美,而且花鸟都被赋予了画家的思想感情,形象生动。《鸡雏待饲图》描绘的是两只卧立各

一、茸茸可爱的雏鸡,通过它们张开的小嘴以及向同一方向张望企盼的情态,我们似乎可以听到它们对画外母鸡迫不及待地“叽叽”呼唤,这呼唤可能是它们表达见到母鸡的喜悦之情,也可能是诉说它饥饿难耐之苦。画中两只雏鸡虽然向同一方向张望,但它们的动态却完全不同,一只是欲立前瞻,一只为侧身回顾,给人以静中寓动之感。这幅画没有任何配景,显得非常单纯,但却笔墨无多意更浓。中国的人物画虽不能明确表现出人的相貌,但人物的动作神情却非常真实。《洛神赋图》是以曹植的文学作品《洛神赋》为脚本加以描绘的,它描绘了诗人曹植在洛水上,遇见了已成为洛神的旧日恋人的情景。在这幅画中,画家巧妙地再现了文学作品的精神实质,他把那位似来似去、飘忽不定,在水面上凌波微步的洛神描绘得非常娴雅而传情;而处于惊疑、恍惚中的曹植,在洛水之滨与洛神遥遥相对,留恋徘徊可望而不可及的样子,也十分传神,透出无限的惆怅和哀伤。而对于西方传统绘画,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解剖学、透视学的发展,西方传统绘画的再现性特点达到顶峰,如达芬奇的《岩间圣母》以圣母居图中央,她右手扶婴孩圣约翰,左手下坐婴孩耶酥,一天使在耶酥身后,构成三角形构图,并以手势彼此响应,背景则是一片幽深岩窟,花草点缀其间,洞窟通透露光。画中人物,背景的微妙刻画,烟雾状笔法的运用,科学地写实以及透视,缩形等技术法的采用,表明了他在处理逼真写实和艺术加工的辩证关系方面高超的水平。4.中国绘画强调表现,但是从不脱离客观现实,如齐白石所画的《虾》就“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西方传统绘画虽然偏重再现,但从各个时期代表画家,特意识倾注其中。不管是中国画还是西方传统绘画,它们都能以此给人们美的熏陶与享受。

5.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国人的感性主义传统和一元论的世界观与西方人的理性主义传统和二元论的世界观是相对 立的。中国人的一元论世界观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中国人讲究天人 合一,道家的天不变,道亦不变就是这种思想的真实体现。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观念萌芽于 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成熟于封建社会先秦时期。庄子曾说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以天为本,将人看作整个自然的一部分铸就了中国人的一元论世界观。与此相关,它造就了 中国人的独特的感性思维方式,对自然的眷恋使中国人将山川视作民族的母亲。天人合一的 思想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本质精髓。

西方的理性主义和二元论世界观起源于古希腊。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是古希腊艺术的 灵感源泉。而在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背后则是天人两分的二元论宇宙观。

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西艺术内在本质的差异。正是中西方对待自然态度的 不同使中西绘画产生了如此大的差异。中国画以表达山水为主题,是能让人融入自然中给人 以心灵的愉悦感。而我们从西方风景画中很少能看到人的存在,他们要表达的是一种独立的 自然。

2、中华民族的盆地文化与西方海岛文化的差异分析

第一,崇尚“自然”和“自我保护”的中华民族心态。

由于中华民族在其文化定型的盆地经验和长期的农耕生活,强化了热爱自然,自我保护的心 态。表现在政治上“先礼后兵”和“后发制人”;反映在军事上崇尚“保存实力”和“避实 击虚”;表现在建筑风格上:“内敛深沉”、“不事张扬”、“曲径通幽”、“深藏不 露 ”。毛泽东在战争年代总结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戏战术; 20世纪60-7 0年代提出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和邓小平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韬光养晦”的政 治策略,都是上述思想的高度发挥。

第二,强调“主动出击”和“暴露张扬”的西方民族心态。

欧洲文化定型地域在地中海北侧的希腊与土耳其之间的“爱琴海”岛屿上。长期的海岛 生态经验,使欧洲民族对付外来入侵者,只能抢先占领制高点,只能“主动出击”“先发制 人”和“全方位迎敌”。在孤岛环境中,当外来入侵者登陆海岸时,岛内民族决无逃跑退路 和 自然庇护场所,抢先登上制高点,主动出击是唯一有效的方法。这些长期的生态环境经验,也以文化的生物的“基因”伴留下来,形成了西方民族在政治上的具有开放性、攻击性和侵 略性的心态;在建筑形式上的“暴露张扬”性,如偏爱“山顶城堡”。表现在绘画上是直观 的、张扬的、裸露的艺术。

3、中西方绘画艺术的象征文化的比较分析

如果把中国现代绘画中的象征主义内容以及传统山水画象征性意境的作品内容同西方 象征主义艺术作品进行全面对比的话,那么,我们在抛弃掉基本的形式及表达效果、目的上 的一致性之后,可以发现其中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对人的内心世界即人的意识方面的直接把 握上,西方人较为模糊,于是只好诉诸象征性手段,他们所展示的人物内心世界也就不甚明 确,西方艺术自古至今往往较为直观、直接、裸露,一旦采用间接、委婉、譬喻的方式,对 东方人而言就显得晦涩。相对而言,中国艺术家自古重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把握和刻画,运 用象征手法往往能做到游刃有余。西方象征性艺术充满了神秘色彩与悲剧感;而中国的象征 性艺术包括山水画多采用理想化的特征手法,借用暗示、比喻手段,题材多是自然景观、自 然物、花鸟虫鱼、动物怪兽,或是古典诗文、神话典故、历史故事等等。

在表达目的、旨意上,西方艺术多是直接地表达深层含义,反映时代精神、人类情感,也表达某种共同的哲学理念;而中国象征性的艺术多以个人幻想的、独特的形式手法表达 自己的人生观、哲学理念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同时又以自己的情感方式展现对人生对社 会现实的理解,以中华传统的艺术语言(仅仅是借用“象征性”的手法)来表现时代的生活准 则与精神风貌。在艺术作用与意义上,西方象征主义艺术是连接19世纪浪漫主义与20世纪超 现实主义的桥梁。我国的象征性手法及艺术作品内容,自唐宋古典主义山水艺术的象征性意 境表达开始,经过以后历代革新、发挥、充实,发展到明至清代中叶,达到全面而深刻的程 度。具体讲,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使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兴 奋剂,所以西方艺术是撩去外在的面纱,来解释其本质,然后由这本质实在加以挥发抛洒,进而尽情表露创作者的情感与意图;而中国的象征性艺术则是物我交融、物我合一的意象,用以展示作者的主观情感、志向及个性。西方象征性艺术实质上是再现艺术,是裸露艺术,“裸文化”,它赤裸裸地表现了人物主体内心的恐怖及污浊的世界。展示的是一种直观的、波涛翻滚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中国的象征性意境山水画及现代绘画则是中庸、简洁、含蓄地 表达意蕴与精神。相比之下,西方艺术象征偏重简单、直接和裸露特征,中国艺术象征则较 为委婉、曲折和隐蔽。

6.中西文化的相似之处

无论是中国绘画还是外国绘画,都有其共性的东西组成整幅画面。绘画是一种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在中世纪的欧洲,常把绘画称作“猴子的艺术”,因为如同猴子喜欢模仿人类活动一样,绘画也是模仿场景。在20世纪以前,绘画模仿的越真实技术越高超,但进入20世纪,随着摄影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绘画开始转向表现画家主观自我的方向。色彩是绘画的形式因素,是艺术表现的语言之一,且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怎样去认识和掌握色彩,怎样使色彩在绘画中发挥更好的作用,这就需要在色彩写生中,训练直观的视觉能力和表现能力。同时,还要懂得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色彩的使用方法和规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两者才能相得益彰。人们生活在色彩世界之中,所见到的任何景物,都具有自身不同的色彩。色彩通过人们的感官,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作用。在美学领域,色彩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素描,简而言之就是单色画。却又不尽然,素描过程是同一时间要考虑许多问题的综合思维活动。当今美术院校各专业都把它作为基础课,虽然各专业的侧重点不同,油画重体积、调子,国画重线条,版画、设计重结构等;但素描的共性是差不多的。同时,素描作为独立的艺术种类,自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通过比较,我们能够看到中西方在绘画文化上的差别,中外文化各具特色。我们应该兼容并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学来的中外文化都用来发展中国文化,虽然在文中只是提到了中外绘画,归根究底,最终目标还是中国文化。我们要大量吸收中外绘画文化,崇尚中国文化。广州画室www.feitianhuashi.net

四.总结

第一,中国画重视空白的运用,有 “虚实相生”的效果。

第二,中国画重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以形写神”,讲究意境、神韵;散点透视。西 画则凌驾于自然之上,采用的是焦点透视,重写形。

第三,中国画与书法有很深的渊源,即“书画同源”、“书画同法”。

第四,中国画与诗有相通之处,因而推崇“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即“诗情画意”。

而西画则不然。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重时空、重光色效果。

第五,中国画还经常使用印章,是点缀,也增加韵味和美感。

第六,中国绘画描写的是心灵的故乡,西方绘画描写的是生命的家园。

最简单理解,中国画是在“写”、表现精神、偏抽象.;西方绘画是在 “仿”、描摹、仿造 事物,偏具象。后期毕加索(西班牙画家,立体派创始人)、凡高(荷兰画家,后印象派 的代表)等人对中国画的意境都是十分崇拜!不能说谁比谁高,艺术是全人类共同的东西,是无等级的,只是世界观不同,文化差异之必然!

中国画的资料

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西方画的资料

西方风景画最早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在以后才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在西方的美术史里,我们可以看到14世纪前半叶的意大利壁画,如锡耶纳市政厅的《善政图》,和15世纪初期尼德兰的抄本装饰画上,已经出现了风景在画面上占很大比重的作品。这些作品中的风景和早期的中国山水画同样的命运,只是作为人物的搭配。

下载散打与跆拳道、拳击竞赛规则对比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散打与跆拳道、拳击竞赛规则对比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英语课程标准》与《英语教学大纲》的对比分析与研究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与《英语教学大纲》的对比分析与研究 摘要: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对中学英语教学目的的确定及教学任务的设立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制定一部更贴近......

    中国工资状况与世界各国对比研究 (节录)

    中国工资状况与世界各国对比研究 (节录)作者:刘植荣我考察了世界最富的欧洲,那里与从课本上所了解的资本主义判若两个社会——国家财富惠及每个百姓,低收入群体享受数百种福利,有......

    阿城市城区初中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对比研究

    文章标题:阿城市城区初中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对比研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对比研究硕士研究生:宋海涛导师:赵鹤龄教授业:教育管理授予学位单位:哈尔......

    论文提纲(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对比研究)

    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对比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引言 1基本理论介绍 1.1商业保险的概念 1.2社会保障的概念 2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2.1都是提供保险服务的产品 2.2都需要投......

    王熙凤与斯嘉丽的对比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卫夫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英语中的女性歧视 On the Differe......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试卷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四川省2006年10月自考)试卷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四川省2006年10月自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决定课程地位......

    台州市国际文武学校跆拳道队发展情况调查与研究

    台州市国际文武学校跆拳道队发展情况调查与研究 摘要:针对台州体育运动学校跆拳道队在浙江省处在中低水平的现状,本人通过对台州市国际文武学校跆拳道教练员、运动员及相关领......

    沈阳市跆拳道俱乐部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 .................................................................................................................................................. 1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