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文言文教学中的“三步导读”法(定稿)

时间:2019-05-15 05:4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刍议文言文教学中的“三步导读”法(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刍议文言文教学中的“三步导读”法(定稿)》。

第一篇:刍议文言文教学中的“三步导读”法(定稿)

刍议文言文教学中的“三步导读”法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语文教学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感悟、理解、鉴赏能力,而这几种能力的获得所依靠的就是学生在读中的体验和感知。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以读为主,以读促悟”的指导思想,采用“三步导读”课堂模式,以读为主线,培养学生感悟、理解、鉴赏能力。所谓“三步导读”课堂模式是指在强调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在理论上形成的一种“初读――研读――品读”的三步导读阅读教学模式。

我曾草成《奏响现代文阅读教学三步曲》,对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三步导读”模式进行了思考,今天就文言文教学中的“三步导读”模式做一番总结,具体做法如下:

初读:文言文教学要以读为基础,要学生像读现代文一样,将文言选篇看做一篇完整的文章去读。先疏通文意,了解文章大意和结构框架,并能边读边做好文言知识的积累工作。

研读:在读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障碍,这就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把还读不懂读不明白的句子、读不准句读的地方找出来全班交流。教师对关键的地方进行讲评,讲学生不懂的、课文注释中没有的。在这个环节中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综合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品读:文言文教学要以读促赏。欣赏离不开读,离不开对文本的理解,无论欣赏语言,还是欣赏作者情感,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等都离不开读,读好了,读顺了,文章的意境自然也领会了,赏析也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要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从多角度,展开联想和想象力,调动多方面的感官去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下面笔者就以《五人墓碑记》为例谈谈我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采用的“三步导读”法。

(一)初读文本,把握结构,积累文言

导入新课后,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在课文中划出转换行文角度的过渡句并说明它们的作用。这些句子和作用是:“呜乎,亦盛矣哉!”用抒情方式结住叙事以引起议论;“独五人之激缴,何也?”一句设问引起叙事;“予犹记……”,其作用领起叙事;“嗟夫”,表示上文(3、4自然段)的叙事已终结,由此转入大段议论;第6自然段的开头“由是观之”,承接上文(5自然段)的议论并进一步展开。通过此教学环节学生很自然就能将文章分为四部分,从而理清了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结构。与此同时,请学生做好文言知识的积累工作。在积累过程中将不理解的词句圈起来,等待质疑。

(二)研读文本,质疑词句,把握主旨

在初读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对文本进行研读。研读包括“文”和“言”两方面。我首先组织学生质疑词句疑难,讨论解答,这样使得学生在“言”上没有了障碍,更利于对“文”的理解。然后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自读文本,在读中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一般的碑文写作,应该先介绍他们的姓名、籍贯、世系、行事等,但本文却行文独特,另辟蹊径,只用“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一句话对“五人”作了判断性说明,作者为何如此行文?2.指出课文在哪几处运用正反对比的写法,说说每一处对比所揭示的内容。3.体悟“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这句话的作用。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思考把握文章“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主旨。

(三)品读文本,体悟情感

品读是在对课文基本内容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更高层次的阅读,文言文教学也需以读促赏。感情充沛,激越昂扬,或赞扬、或揭露、或肯定、或批判、或敬仰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让学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是教学这篇文章的重点目标。鉴于此,我就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并读出感情:“呜呼,亦盛矣哉!”充满激情的赞颂语气;五人受刑段的朗读,要慷慨激昂,读出豪迈不羁、谈笑自如的语气;“……有几人欤”句要读出作者压抑不住的愤激之情;对比句要爱憎分明,反问句要感情充沛,排比议论句要激情洋溢。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自读,以读促思,以读促赏,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枯燥的文言文教学充满妙趣和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高级中学。

第二篇:文言文三步教学法

文言文三步教学法

为打破文言文教学耗时多收效低的局面,我对文言文教学进行尝试性的改革,搞了一个“三步教学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这种新教学法的提出,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同时又做出了文言文教学的整体设计,宏观上是分为三步走,具体方法分为“四训”“四式”“两变”。现分述如下。第一步:熟读成诵,化“文”为“白”。

为了实现文言文教学的现代化,我首先把文言文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改为以学生的基本训练为主,实施四种基本训练,以达成三步法第一步的目标。以训练为主,并不是教师不要讲。鉴于学生现状,学习文言文之初不但要讲,而且必须纤屑不余,发挥净尽。只不过讲的目的是为了助读。引导学生入门是个关键,起初的第一步,进度必须放慢,务必把作品中的字词句讲实讲透,务必高质量的完成四种基本训练。第一步的慢正好产生了第二步、第三步异乎寻常的快。我在熟读成诵阶段共讲了8篇课文,却用去了统一进度规定的二倍的课时。但是,到第二阶段却翻了个个儿,到第三阶段则又成倍甚至几倍地加快了,曾经出现了一堂课学完3篇文言文的局面。

四种训练的第一项是语感训练。

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感觉。我在语感训练中注意培养学生揣摩语言的兴趣,并在方法上给予指导,要求学生在默读中意会文意,在朗读中形成敏锐的语感。为此,我先做示范诵读,先用自己的感染力影响陶冶学生。我要求学生多读、熟读、烂读。由熟读而成诵,由烂读而化古。

语感训练就好比是催化剂,使读的过程成为一个化古的过程,成为一个把古文读成白话的过程。熟读成诵,其意自明。过时候,学生口中的古文也就像白话一样的明白了。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熟读成诵10篇左右的古文可以培养出敏锐的文言语感,可以积累起大量的语言材料。这对于掌握文言文的语言规律大有益处。第二项训练是基础知识训练。

这一训练的重点是正音、辨形、释义、析句等基础知识的巩固。学懂了,还不见得能掌握,要打好基础就得练。练习应在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内容应保证学生在正常的时间内完成。这就需要精心设计,要给学生一碗精粉水饺,而不是一筐玉米面窝头吃。练习应该是精要的、有趣的,其形式则是活泼多变的。第三项训练是基本技能的训练。

这一训练包括两种能力的培养,一种是查阅文言工具书的能力,一种是总结积累的能力。我的学生,每人必备文言工具书,而且不只一本,像《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文言虚词》等。工具书是储存信息的,我们需要的只是检索,四五十个人一起动手,既紧张,又有效率。我从学生接触文言文之初,就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养成课后总结、逐渐积累的习惯,每堂课上,学生都要记下一些卡片,课后再分门别类地总结备忘。比如分为文言实词活用、文言虚词、通假字、文言句式、文体特点、文史知识等。通过以上两种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精神,为后来自学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项训练是记忆训练。这项训练强调的是理解记忆。我的做法是变学生生吞活剥的接受语言为融汇贯通地吸收语言。我把记忆的过程设计成一项完整的工程。教师拆讲了的每一个字、词、句,犹如给了学生砖、瓦、沙、石,要让学生在理解记忆中建起一幢属于自己的高楼。理解记忆的过程首先是一个消化知识的过程。它不仅可以加深对原句的理解,而且可以理解少数难懂的字词,甚至还是一个意会文意的过程。比如一首古诗,它的文意不是教师所能讲述尽的,只有在诵读中领会、想象,才能丰富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古文是读懂的,不是讲懂的。记忆训练是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在诵读中理解地记,记就变得容易。在第一阶段积累起大量的文言词汇,就为后两步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记忆的效率,我还根据自己的体会介绍了中外有关记忆研究的成果,供学生做出最佳记忆法的选择。知识的价值全在于运用,而不在于储存。记忆练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二步:解难释疑,浅易自通。

在这一阶段里,我运用四种方式进行教学,以达到既定的导读目的,即所谓“四式”。这四种方式是区别不同教材和不同学段而分别采取的。有时结合运用,有时一种方式贯穿始终。

1、答辩式

我借用了答记者问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教师往讲台上一站:“请问吧,各位。”由学生提出问题,让教师答辩,这种方式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人人动脑,个个用力,学生思维的机器转动起来了,有的甚至还想提个能难住老师的问题。答辩式既可省教时,又可在答辩中给予有强度的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须知,你是在人家口渴难耐之时,送来一碗水呀。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集中全力质疑问难,学习效率明显提高。答辩式适用于“三步法”第二步之初。

2、激疑式

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自问题和惊奇开始。”过去学生往往习惯于凡出自教师之口的,即为标准答案;凡上了书的,即为真理。盲从必然束缚求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无疑”,就要激凝。要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就要设疑置难。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这个问号就是揭示矛盾,启迪思维。所以,我们应当如实地把学生看作是主动学习的有血有肉的有思想有智力的人,应当在激疑中发展他们的思维力。

3、争鸣式

英国哲学家培根指出:“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锐利。”我的教学实践证明,课堂争鸣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激疑式”是教师提出问题,“争鸣式”则要求学生发现问题。这是向形成自学能力过渡,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这个阶段提出的往往是较为复杂的较难理解的问题。教师的任务则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作深入的钻研,以不断提高质疑的质量;鼓励学生争相发议,各抒己见;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择取正确答案。“争鸣式”不仅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而且促进了自学能力的形成,许多疑难问题就是在争鸣中辩明的。

4、类比式

如果仅仅把文言文讲成古汉语课,那是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的。因为读懂一篇文言文往往涉及“文”“史”“哲”多方面的知识,只排除文字障碍,解决翻译问题,学生还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精髓,更不知该怎样批判继承古代文学遗产。因此,我在文言文教学中,采用类比法实施教学。具体做法是先分解后类比。比如,在讲完《氓》和《涉江》之后,我引导学生对比,同是先秦诗歌,《氓》的风格是淳朴优美,《涉江》则是朗丽深幽,由此可以看出在类比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揣摩作品立意布局谋篇的方法,从单篇课文的理解逐步上升到读写一般规律的认识。第三步:自通古文,形成能力。

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自学古文能力。到了“三步法”的最后阶段,我实行了两个带根本性的转变,即变“导学”为“自学”,变“老师讲”为“学生讲”。

1、变“导学”为“自学”

实行这个转变要分两步进行,首先是有具体要求的自学,即在自学前,教师提出“自学目的(包括文道两个方面)”“自学

第三篇:破解文言文教学的难点刍议

破解文言文教学的难点刍议

[摘要] 文言文是中国文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要想搞好语文教学,就必须想方设法攻克这一难关,培养学生好学易学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不再对文言文望而生畏?破解这个难题的要点何在?本文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给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文言文 教学 兴趣

一、文言文让人“望而生畏”的原因何在

随着传统文化热潮的兴起,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近年来日益突出,发掘文言文的美并以此点燃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之火,从而把文言文教学打造成语文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让中国文学的精粹,连同他们深厚的历史积淀在语文课堂上再次熠熠生辉,成为中学语文教师们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

文言文教学之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文言文时间跨度长,历史积淀厚,与我们有着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而学生们正处在朝气蓬勃,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让他们钻进积满“灰尘”的老书籍、旧文章潜心研究,其难度之大不言而喻。正是因为这种旧与新的矛盾,使得文言文成为学生和老师们的难题。其次,便是大部分文言文都具有过分沉郁的历史厚重感。无论是描写“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起义壮举,还是勾勒“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的百姓疾苦,纵观教材所选文言篇目,其主题不外乎名人传记和历史事件,像《滕王阁序》那样优美的文章实在是少之又少。这使得学生,特别是对文史不感兴趣的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受到抑制。第三,由于文言文历经朝代更迭,以及古代人固有的说话、行文习惯,大部分文言词汇屡易其意,使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十分常见,而这恰恰是文言教学的“痼疾”。最后便是我们自身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厚今薄古”思想的存在和每次碰到文言文我们都会或多或少的觉得“不易教”甚至“不愿教”,长时间下来,这种“不愿”便会累积成惰性和教学态度的消极,这样一来教师的态度改变,就更谈不上带领学生认真学习了。

然而,每个人都具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关键在于他们是否懂得用它来发现美。这些正值花季的孩子们,有着敏捷的头脑,跳跃的思维和善于发现的眼睛,所以我们的工作必须是在端正态度的前提下竭尽所能将古典文学的神韵和美感展示给他们,让他们自发地把文言文视为自己学习生涯中不可错过的一道风景。

二、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需要教师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努力探寻一些有特色、有新意、有成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1.从态度上,我们不能“厚今薄古”,不能只重视现当代文学而忽略古典文学

中国文学的发展是由古到今的,学习文学常常是由今及古。越是上古语言障碍就越大。古代文学的历史远比现当代文学长得多。如果抱有“厚今薄古”的思想,从小处说是不利于文言教学,从大处说便是不利于学生构建对中国文学的总体认识,也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还是那句话“态度决定一切”,如果作为老师的我们不首先树立起重视古文,重视文言教学的观念的话,我们是无法搞好这项工作的。

2.文言教学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

众所周知,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古典文学具有现代文学所不具备的深厚的历史底蕴。这也是古典文学最具魅力,最值得我们开发的特点。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几乎每一段古文后必然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而这恰恰成为古文在教学过程中的最大优势。我们不妨在学习每篇文言文时,穿插进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让历史故事之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让两者相辅相成,既相互促进又相互补充。

这样,原本枯燥乏味的文言课变成了一堂生动活泼,充满了人文气息与历史意义的文史课,老师和学生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带劲,所谓教学相长正应如此。

我们的学生缺乏的并不是学习兴趣和热情,而是那个带领他们推开历史之门,感受古典文学神韵的领路人。所以,只要我们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一定可以信心百倍的面对每一篇古文。

3.学习古文不能过分强调“学以致用”,要重方法,重体会

诚然,学习当然是为了应用。然而,在中学教育阶段,在这个注重分数,注重应试能力的阶段,“学以致用”被过分强调了。所有的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牢记自己所讲的每一个知识点,但是,正是这种期望“急用先学,立竿见影”的观念使得学习古典文学的方法被遗忘在了角落里。

其实,“立竿见影”的知识实际上是一种浅显的小技能,追求“立竿见影”,便浮躁,便浅薄,便没有人文精神。文学是人学,它追求的是一种美,一种艺术境界,一种精神。正如题目所说“让文言教学成为一道风景”,既然是风景就需要学生们鉴赏,需要学生们品读。所以,我们传授学生们的不能仅仅是一字一句的翻译,不能仅仅是各种文言现象,各个文言实虚词的意义。更重要的,我们要教授他们方法,让他们能够“举一反三”。尽管我们只是学生们高中阶段的老师,但我们要传授他们受用一生的学习和鉴赏古典文学的方法。如果非要归结到“学以致用”上的话,那就是,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在考试中面对新的文言篇章和古诗词时,能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4.不要“不求甚解”,要重视拓展学生和老师的文言知识面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我认为这种思想在文言教学中是非常有用的。古文数量如烟波浩渺,何其庞大,我们所教所学不过是沧海一粟。既然有如此丰富的资源,我们为何不加以利用。众所周知,英语中有语感,汉语当然也不例外。因此,广泛涉猎古典文学作品不仅可以为我们上课提供素材和足够的课外知识,拓展知识的宽度,更重要的,它对提高我们自身的人文素养具有巨大的作用。试想一下,面对同样的学生,是一个滔滔不绝,旁征博引的老师教学效果好,还是一个只会教死书,啃课本的老师教学效果好呢?答案不言而喻。所以,我们自己应该多补充一点古文知识,也应该给学生们精心挑选一些文言篇章和古诗词,不一定非要让学生当成课内文章那样读透学懂,但是只是读也足够培养他们的文言语感,提高他们领会古文意义的能力。

三、怎样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我们常说理论联系实际,所以只有理论还不够,还要落实到具体文章上。例如,在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时,我们就可先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情感饱满地诵读文章中优美的骈句并详细的讲述文中的用典。如,“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虚;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此句即为明用典故,以张华在此地掘出龙泉宝剑,陈蕃设榻留宿徐樨而说明此地的人杰地灵;“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此句则是暗用典故。广州北20里的石门有水叫贪泉,据称人饮此水必起贪得无厌之心。王勃此处实用贪泉来表达自己强行振作、不甘颓废的信念。这些只有十几个字的注释看似简短,却可大大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需要老师备课时查找资料,上课时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样一来,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听到了故事,更深刻地理解了文章内容,这几句课文的背诵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另外,对于像《滕王阁序》等以文笔见长的文言作品,语言之美和文章的气势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点。

王勃在文中写道“四美具,二难并。”岂知他一语成谶《,滕王阁序》中的的确确有写景“四美”,即:虚实相衬之美,如“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远近变化之美,如“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上下浑成之美,如“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色彩变化之美,如“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这些美丽的景色在王勃写来跃然纸上,扑面而来,学生们面对这幅文学的美景图,怎能不细细品读?怎能不为之陶醉?这样一来学生为有趣的历史典故而痴迷,为文学和语言的美所倾倒,当此之时,再以王勃的个人简介,文章的历史背景和写作特点,以及初唐四杰及其作品等知识为拓展,一堂近乎完美的文言课就诞生了。

兵法云“奇正相辅”,如果把诸如《滕王阁序》《归去来兮辞》等少量以文笔见长的文言篇目比作“奇”,那么像《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篇目就可称之为“正”。所谓“奇正相依,战必胜”,用到这里就是指两类文章都要精通,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以《鸿门宴》为例,对于这种故事性比较强的文言文,把讲故事和授知识结合起来,是我们处理此类文言篇目的最佳途径。而要想做到这一点,除了备课时做好万全的准备,还要充分挖掘它的背景知识,事无巨细地了解文章前前后后的史实。授课开始,我们不需要首先让学生直面课本,而是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入手,对楚汉相争的整个历史背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重点介绍本课出现的刘邦阵营和项羽阵营的人物,以此激发学生对其背景知识的好奇心。继而要完全按照讲故事的要求,该扬则扬,该抑则抑,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沉郁顿挫;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文情节的跌宕,仿佛回到2000多年前的霸上,坐在沛公之侧,亲历项伯与项庄的斗剑,领略各英雄人物的风采。

与此同时,对于本课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也不能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应该从语境入手,记住每个知识点在故事中所处的位置和发挥的作用。然后仔细分析各人物的性格特点并用最精炼的语言加以概括,如刘邦是能屈能伸,圆滑世故;樊哙则是忠勇豪爽,胆识过人等等。最后按照起、承、转、合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让学生用现代文叙述故事梗概。这样一来,整篇课文的思路就理顺了,记起来也就事半功倍。

四、结语

如何让文言教学成为一道风景,简单概括为三句话,即以丰富有趣的历史故事引之,以优美华丽的文学美景悦之,以课外相关知识辅之。就像行文讲究“凤头,猪肚,豹尾”,文言课堂的开始要足够引人入胜,主体部分传授的知识要足够丰满,结尾要足够有力。

当然,这些与老师的精心备课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断提高自己对古典文学的熟悉程度,拓展自己的文言知识面,才能为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有了量的积累,文言教学的质变也就水到渠成了。所以,我们坚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文言教学必将以其独特的魅力让中学语文教学为之一震,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刘凤岭.文言文教学实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黄岳洲.古诗文名篇难句解析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3]张世禄.古代汉语教程(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雷玲.中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戴伟华.唐代文学综论.商务印书馆,2006.

第四篇:“引入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笔者在近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引入法”进行文言文教学,取得了颇为理想的效果。众所周知,初中阶段是学习文言文的起始阶段,特别是初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还是很大的,兴趣和信心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学好文言文的重要因素。假使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文言词的语义、句义,然后生硬地把它们背下来,必然会学得枯燥无味,而且吃力,最终导致丧失学好文言文的兴趣与信心。“引入法”的作用和目的就在于促使学生进入积极、愉悦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和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积累,以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运用“引入法”要讲究方式,而用什么方式为宜,这要根据文言文的内容来确定。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下面就新编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入的文言文作一些具体介绍。

一、成语引入法成语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就出在初中文言文课文中,对这类文言文的教学,若采用相应的成语来引入,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引入呢?在教《扁鹊见蔡桓公》时,我先要学生说出或查出“讳疾忌医”这一成语的本义和比喻意义,然后告诉学生:“这个成语就出自我们现在要学的《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言文”。接着我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范读,边看课文,同时还要注意:文章里写的是谁隐瞒了自己的疾病不让医生治疗?医生是谁?他劝了几次?最后的结果又怎么样?学生听完范读,很快就找到上面几个问题的答案,从而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扁鹊是如何劝告的,桓侯又是怎么拒绝的呢?下面我们仔细的阅读课文。”(边读边讲,落实字词)以前,我教这课是直接进入字词句篇的教学,学生显得很被动,因而对课文中的信息接受与理解要比这慢得多。初中文言文中,还有不少的篇目都可以采用这一引入法。如《〈论语〉六则》可用成语“温故知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引入,《桃花源记》可用成语“世外桃源”引入,《〈孟子》二章》可用成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引入,《岳阳楼记》可用成语“先忧后乐”引入,《醉翁亭记》可用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入,《愚公移山》可用成语“愚公移山”引入,《曹刿论战》可用成语“一鼓作气”引入。这种引入法引入文言文教学,能使学生处于主动地位,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文言字词教学;还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有关成语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丰富学生词汇的目的。

二、故事引入法在初中文言文中,有一类文言文选文,故事性很强。对这类文言文的教学采用故事引入法,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故事本身富有情节,趣味盎然,学生听老师绘声绘色的讲故事,自然兴趣浓厚。教师把这种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用讲故事的形式,先讲给学生听,这就可以使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在愉悦的心情下,接受文言文内容的信息,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文言文,落实字词句篇的教学。学生则可以借助听来的故事,加深对文言字词和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这种方法可以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有利于学生识记文章的内容。还可训练听力,对学生的说话也会产生积极影响,真可谓一举多得。如《宋定伯捉鬼》《狼》《口技》《杨修之死》《伤仲永》《为学》《愚公移山》等,都可采用这种引入法进行教学。

三、制作、操作引入法这种方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文章对制作方法、操作程序的介绍,让学生动手体验,在此基础上引入文言文教学。这种引入法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它可以增强文言文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而准确的理解并掌握文言字词和文章内容。《活板》是一篇说明活板制作和使用程序的文言说明文,学生对文章内容很生疏,如果直接对文言文字词作些解释,然后讲解活板的制作与使用,学生接受起来会感到困难。如果采用制作、操作引入法来教这篇文言文,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容易多了。我在教这篇课文之前,布置学生准备好粘土、小刀、剪刀、金属皮、松脂、蜡、草木灰、白纸、毛刷等物品,然后利用课余活动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指导他们制作字模、铁框、排版、试樱在这一活动的基础上,再来教《活板》,学生学,教师教,都显得很轻松,教学效率得到很大提高。课后检测的情况表明,学生对文中介绍字模的制作、活板印刷的操作等内容十分熟悉,对“板”“颖“字”等多义词的辨析也很准确。

四、讨论引入法在初中文言课文中,选用了不少说理性很强的篇章,如《马说》《说虎》《爱莲说》《陋室铭》《〈孟子〉二章》《出师表》等,教这类文言文,如果教师先组织学生展开一些有针对性的讨论,这对完成教学任务有极大的帮助。教师如何设计讨论的问题是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它要紧扣文章的主要内容,要引导学生尽可能把课文的大致内容讨论出来,否则,这种讨论就达不到引入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教《说虎》时,我先要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人与虎相比,虎的力量远比人大;不过,虽然有虎吃人的现象,但多数情况是虎败于人手,这是为什么呢?讨论中有的学生说人会挖陷阱,有的说人会使用刀枪和猎狗,有的说可以乘老虎不备杀死它,也有的说人杀的老虎是老弱病残的„„。大部分学生讨论的结果,实质上已触及到了文章的中心。针对学生五彩缤纷的答案,我并不急于加以肯定或否定,只是顺势引入课文教学:“大家的答案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我们来读一读刘基的《说虎》,看看他是怎样分析这种现象的。”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显得很主动,很积极,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训练,学习的内容掌握得又快又好。在教《出师表》一文时,我先向学生介绍诸葛亮写《出师表》的背景,然后要学生讨论: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可能向刘禅诉说一些什么?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讨论,讨论的结果归纳起来,大体跟文章内容一致。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学习《出师表》一文,学生对文中的内容就会产生更深的印象和认识,这对学生识记和理解课文大有裨益。

五、评书引入法评书是曲艺的一种形式,如果把这种曲艺形式恰到好处的应用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像教《陈涉世家》这样的人物传记,用这种方法最适合。教师先通过评书的方式,把文章内容表演给学生欣赏,学生会在愉快的评书欣赏中获得文章的信息,从而达到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的目的,然后再去学习课文,落实字词,理解内容,就显得比较容易了。把评书引入文言文教学,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识记课文内容有很大帮助。综上所述,利用引入法进行文言文教学,不仅仅是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减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难心理,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读懂文言文,积累文言文的词句、章法都有促进作用。所以说这种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很有实用价值。

第五篇:三步汇报法.doc

以人为本、动态管理、争做样板

----大准铁路公司三步工作汇报法演讲比赛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上午好:

首先感谢公司领导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作为一名年轻人,首次在这里登台演讲我倍感荣幸。我叫丁先平,是大准铁路公司工务段缸房夭线桥工区的工长。我工区现有职工33人,其中合同制职工2人,(男工1人,女工1人)劳务派遣重要岗位2人,普通岗位29人。工区共管辖正线12km,站线3.5km,道岔5组,桥梁1座,涵洞45座。

一、班组管理办法

我工区在班组管理上主要以“五型班组管理”考核、“安全卡控”体系考核办法和扎实推进本安体系建设工作为主。认真落实班组安全规章制度,做到有制度、有标准、有依据、有考核。严格执行现场标准化作业,加强职工安全教育,抓好人身作业安全。在工作中全面开展"三控”体系建设,有效的提高了工人们的安全意识,加强了班组的安全管理。

在日常生产中我们一直坚持杜绝习惯性违章,加强危险源辨识,和安全卡控,在布置好当天作业项目和分工后,让职工自查危险源和制定防范措施,在工作过程中,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及时制止违章,避免事故,真正做到本质安全型班组,在分组作业中.每班必须有一名安全员或群监员或青安岗员跟班作业.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提高互控能力。根据季节特点与线路状态和人员变化,随时进行危险源辨识,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实现本质安全型班组,现在班组辨识出较固定的危险源有21项,五月份班组级危险源有3项,并都制定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工区的工人大多都是当地的务农人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工区在抓新员工培训教育中推广“三学”制,即:“自学”、“团体学”、“师带徒学”这样做大大缩短了新员工融入集体的时间,工区通过开展“一日一练、一周一技、一月一考”,互学互助营造了一个崇尚学习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了员工的技术水平,通过学习涌现出了一批技术能手,工区定期召开《班组经验交流会》,将大家平时在工作经验讲出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时间长了,员工们熟能生巧,个个独挡一面。

二、班组最近工作安排及完成情况

一是以现场作业标准化为重点,以推进本安体系和自控型班组为手段,树立“零误差”、“零缺陷”理念,进一步提高维修质量,加强职工的安全知识教育,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事故案例,深入分析,具体领会,吸取教训。在雨季来临前全面排查影响设备安全度汛等薄弱处所,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整改,确保汛前准备工作提前到位。

二是以围绕文明生产整治为中心,从改善工区生活条件入手,做好物品定置、环境卫生、礼仪礼节等“三个标准”的落实。抓班组生产生活环境的治理,使工区物品定置摆放统一有序,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员工讲文明有礼貌。三是我工区在“会战元月份,决战一季度 夺取运输生产首季开门红”之后,马上投入到“春季大会战”当中,合理安排线路保养和临时补修,并有针对性地对薄弱地段制定了防范及整修措施。大会战期间工区通过精心组织,完成钢轨铝热焊21个头,无缝线路应力放散4km,更换长轨条2条826米,工区自行组织人工清筛100米,协助区段完成道岔抬道3组、更换长轨条8条、应力放散8km、焊轨18个头,为全年安全生产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班组在生产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1、劳务工整体知识水平偏低,需进一步加强业务知识的培训,在安全生产上要继续加大“三控”体系的建设。

2、工区现有小型养路机械老化,故障率较高,不能满足正常维修使用。

我的演讲就到这里,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们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促进我班组各项工作长足发展。

谢谢大家!

工务段凉城区段缸房夭工区:丁先平

2011年4月25日

下载刍议文言文教学中的“三步导读”法(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刍议文言文教学中的“三步导读”法(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言文教学中

    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言"与"文"的关系 文言文传承着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然而,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是不喜欢文言文的。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想:更多的是由于我们的教学方......

    刍议我国政府采购法中的缺位

    刍议我国政府采购法中的缺位------谷辽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自2003年1月1日实施,至今已有两年多。随着全国政府采购规模逐年不断扩大,各地政府采购方面所出现的问题......

    反间谍法修正案导读

    (一)导入案例 据《环球时报》报道:加拿大公民凯文·高夫妇因涉嫌窃取国家秘密被中国拘留一事有了进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说,凯文·高和茱莉亚因涉嫌从事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

    三步九法结题

    “三步九法”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陕西省丹凤县西河中学 余亚军 [摘 要] “三步九法”课堂教学模式是我校三年多来课堂教学改革自我探索的实践结晶,也是我校承担丹凤县201......

    刍议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

    刍议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 【摘 要】在初中语文课程中,诗歌占据着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由于诗歌时代已经过去,许多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兴趣不大,教师运用......

    在文言文教学中

    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可依据各人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通常,我们对于文言文的翻译通常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教学,一种是意译,另一种是直译。直译要求尽可能地将原文中的每个词一一对应地译......

    《湖南省禁毒法实施办法》导读

    《湖南省禁毒法实施办法》导读 (一)制定背景 湖南省因受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庞大的外出务工人员等因素影响,面临着毒品全线渗透的严峻态势。截止2013年12月底,湖南省登记在册的......

    刍议作文教学中的情景设计

    刍议作文教学中的情景设计 作文教学中,学生最感头疼的是作文没有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实,学生每天都在多彩多姿的现实中生活,怎么会没有写作素材呢?主要是他们没有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