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分类书目选编》3(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06:44: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分类书目选编》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分类书目选编》3》。

第一篇:我国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分类书目选编》3

刘法公.商贸汉英翻译专论.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刘法公.商贸汉英翻译评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199页.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238页.刘洪潮主编.怎样做新闻翻译(文集).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443页.刘华文.汉诗英译的主体审美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336页.刘季春.实用翻译教程.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2007.刘健.电力英语阅读与翻译.第2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141页.刘靖之.和谐的乐声.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477页.刘靖之,林戊荪,金圣华主编.翻译教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香港翻译学会,2000.569页.刘宓庆.文体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刘宓庆.文体与翻译.增订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608页.刘宓庆.文体与翻译.第2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483页.刘宓庆.英汉翻译技能训练手册.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613页.刘宓庆.英汉翻译技能训练手册.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89.刘宓庆.英汉翻译技能指引.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655页.刘宓庆.现代翻译理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301页.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314页.刘宓庆.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刘宓庆.汉英对比与翻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559页.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371页.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2007.317页/288页.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2007.547页/536页.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2007.614页/586页.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334页.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546页.刘宓庆.刘宓庆翻译散论.王建国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457页.刘牟尼.汉译英指南.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刘其中.新闻翻译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刘全福.翻译家周作人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40页.刘润清,汤德馨,王贵明编.当代研究生英语翻译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66页.刘绍龙.翻译心理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87页.刘绍龙,何家宁,王柳琪.翻译实证研究方法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刘绍铭.文字岂是东西.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211页.刘世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546页.刘世聪主编.红楼译评:《红楼梦》翻译研究论文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597页.刘世聪.英汉•汉英美文翻译与鉴赏(新编版).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231页.刘文彬,张崇言主编.汉英词句多译例析.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159页.刘文捷主编.翻译入门——英译汉.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291页.刘训成.新闻英文编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324页.刘涌泉.机器翻译浅说.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出版社,1964.刘涌泉等.机器翻译论文选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79.刘涌泉等.中国的机器翻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84.刘煜宗编.英译汉概论(上、下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刘振前,黄德新.经贸英语翻译与写作.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346页.刘重德.翻译漫谈.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英文本).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刘重德.浑金璞玉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刘重德主编.三湘译论.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刘重德.西方译论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166页.刘重德主编.英汉语比较与翻译(1).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522页.刘重德主编.英汉语比较与翻译(2).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458页.刘重德.翻译论稿.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34页.刘宗和主编.论翻译教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60页.卢炳群.英汉辞格比较与唐诗英译散论.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300页.卢红梅.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342页.卢红梅.英汉语篇回指对比研究与翻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卢思源主编.新编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卢伟,高永主编.新实践英语翻译.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359页.卢信朝主编.挑战口译——听辨.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305页.陆殿扬.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上、下册).北京:时代出版社,1958.356页/384页.陆谷孙.余墨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87页.陆乃圣.英汉差异及翻译.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3.陆乃圣主编.新编大学翻译教程.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211页.陆文慧主编.法律翻译——从实践出发(文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371页.陆钰明.汉英翻译指导.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75页.吕炳华主编.汉英双向口译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57页.吕国军.口译与口译教学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吕昊等编.商务合同写作及翻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317页.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60页.吕俊,侯向群.翻译学—— 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82页.吕俊,李德凤编.英汉翻译的理论与方法.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4.吕瑞昌等编.汉英翻译教程.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吕天石.汉英翻译新探.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马会娟.奈达翻译理论研究(英文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250页.罗磊.医学英汉互译技巧与实践.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罗磊.现代中医药学汉英翻译技巧.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罗斯编.英汉、汉英新编翻译手册.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490页.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罗杏焕.基础口译教程(B级).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6.罗选民主编.外语•翻译•文化(第二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罗选民主编.中华翻译文摘(2000卷,汉英对照).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81页.罗选民主编.外国文学翻译在中国.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罗选民主编.中华翻译文摘(2001年卷,汉英对照).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30页.罗选民编.文学翻译与文学批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罗选民编.语言认知与翻译研究.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罗选民主编.中华翻译文摘(2002—2003卷,汉英对照).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48页.罗选民编.文化批评与翻译研究.北京:外文出版社,2006.罗选民,佘协斌主编.外语•翻译•文化(第一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罗选民,屠国元主编.阐释与解构:翻译研究文集.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麻争旗.影视译制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329页.马爱英.中英文化翻译——当代中国文本译释个案研究(英文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60页.马秉义.汉译英入门——科技文章译法.北京:测绘出版社,1990.马秉义编.汉译英基础教程.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410页.马红军.翻译批评散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224页.马红军.从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许渊冲的译学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27页.马乐梅.中文和合本圣经翻译原则之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马祖毅.英译汉技巧浅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马祖毅.中国翻译史话.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运动以前部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331页.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运动以前部分.第2版(增订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458页.马祖毅等编.汉籍外译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717页.马祖毅.中国翻译史(上卷,周代——清代).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796页.马祖毅等.中国翻译通史(古代部分全一卷;现当代部分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精装本〉.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古代部分全一卷538页;现当代部分第一卷729页、第二卷857页、第三卷474页、第四卷411页。

毛华奋.汉语古诗英译比读与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235页.毛荣贵编.英译汉技巧新编.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345页.毛荣贵编.新世纪大学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2008.481页/373页.毛荣贵编.新世纪大学汉英翻译教程.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418页.毛荣贵.翻译美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484页.毛正坎.科技英语翻译方法——英汉语比较解析.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梅德明编.英汉口译实践——成功者之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梅德明主编.英语口译教程(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09页(上),435页(下).梅德明编.商务口译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梅德明主编.新汉英口译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37页.梅德明主编.新英汉口译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69页.梅德明编.新编商务英语翻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梅德明主编.通用口译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57页.梅鼎梁.《翻译漫谈.上海:现代外国语文出版社,1947.美国法律文库暨法学翻译与法律变迁研讨会.法学翻译与中国法的现代化:“美国法律文库暨法学翻译与法律变迁”研讨会

纪实.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162页.蒙兴灿等主编.实用英汉翻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311页.孟广龄.翻译理论与技巧新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330页.孟庆升.新编英汉翻译教程.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3.467页.孟昭毅,李载道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43页.米勒,阿瑟.《推销员之死》选评.姚克译,思果评.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226页.密立根.新约圣经流传史(附《汉文圣经译本小史》).上海:广学会,1934.密西尔,玛格丽泰.《飘》选评.傅东华译,思果评.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150页.苗菊.翻译教学与翻译能力发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莫爱屏.话语分析与翻译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穆精额编.翻译生员翻译官教习福祝隆阿年谱.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188页.穆雷.通天塔的建设者——中国当代中青年翻译家研究.北京:开明出版社,1997.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319页.穆雷.翻译教学:理论与实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穆诗雄.跨文化传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论.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材编写组编、宁洪,吕世生编.英语口译教程(英汉•汉英).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287页.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材编写组编、温秀颖等编.英语翻译教程(英汉•汉英).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273页.聂继武等.科技英语翻译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聂继武.英汉翻译技巧.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宁洪主编.英语初级口译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71页.宁洪主编.英语中级口译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68页.潘炳信,李正栓主编.翻译研究(论文集).河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潘红主编.商务英语英汉翻译教程.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潘红主编.商务英语英汉翻译教程自学手册.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潘能.英语口译——理论、技巧与实践(英文本).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257页.潘能.英汉、汉英口译教程——理论、技巧与实践(英文本).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229页.潘文国主编.翻译与对比研究——2002年汉英对比与翻译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英文本).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426页.彭长江主编.英汉—汉英翻译教程.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004.386页/308页.彭长江主编.英汉—汉英翻译教程•教学参考书.修订本.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42页.彭长江,顾延龄.译海探秘.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82页.彭京.翻译杂谈.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彭萍.伦理视角下的中国传统翻译行为模式.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彭萍编.实用商务文体翻译(英汉双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310页.彭启良.翻译与比较.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彭卓吾.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205页.平保兴.五四翻译理论史.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224页.平卡姆,琼编.中式英语之鉴(英文本,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姜桂华协助.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561页.戚建平,申娜娜主编.实用汉译英教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戚文琴.经贸专业学生口译教材.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2.309页.戚文琴等编.英语高级口译教程.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7.467页.戚文琴主编.实用英语口译入门教程.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196页.齐伟均,陈汉生主编.英语听力与口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493页.齐伟钧,陈汉生主编.新编英语听力与口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562页.钱歌川.翻译漫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0.钱钟书等.林纾的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03页.钱钟书.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994.乔海清.翻译新论.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乔曾锐.译论——翻译经验与翻译艺术的评论和探讨.北京: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397页.秦建华.高健翻译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秦文华.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77页.覃学岚编.英汉对比与互译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36页.邱俊鹏.英语冠词的用法与翻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34页.仇蓓玲.美的变迁——论莎士比亚戏剧文本中意象的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51页.曲化民.英文译法的新研究.北平:化民英语研究社,1948.任东升.圣经汉译文化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450页.任虹.翻译引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356页.阮绩智主编.高级商务口笔译:口译篇.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404页.萨克雷.《名利场》选评.杨必译,思果评.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116页.赛文,周宇坤编.INTERNET工具和翻译软件实用详解.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49页.陕西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编.中译外社科论丛(2001年“中国翻译论坛”专辑).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1.单德兴.翻译与脉络(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39页.单继刚.翻译的哲学方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08页.单其昌.汉英翻译讲评.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9.473页.单其昌.汉英翻译技巧.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单其昌.汉英翻译入门.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商瑞芹.诗魂的再生——查良铮英诗汉译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266页.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严复和严复的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商务英语翻译师考试培训教材编委会编,沈素萍,Grace Zhang主编.商务英语翻译师考试培训教材(笔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89页.商务英语翻译师考试培训教材编委会编,沈素萍,Grace Zhang主编.商务英语翻译师考试培训教材(口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79页.上海电影译制厂编著.魅力人声.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234页.上海市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八室编辑.英语翻译技巧.上海:上海市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八室,1980.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本手册编写组.英语口译手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209页.邵启祥.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陷阱、误区及其他.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1.273页.邵循道编.英语医学书刊阅读与翻译教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285页.邵志洪.翻译理论、实践与评析.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410页.邵志洪编.汉英对比翻译导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534页.申丹.文学文体学和小说翻译(英文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68页.申厚坤,梁仪编.翻译理论与技巧(上).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申阎春等.英语翻译技巧与精练.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316页.申迎丽.理解与接受中意义的构建——文学翻译中“误读”现象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330页.申雨平,戴宁.实用英汉翻译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325页.沈苏儒.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90页.沈苏儒.翻译的最高境界——“信达雅”漫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220页.沈尧年.新编科技英语翻译教程.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156页.沈银珍.商务英语口笔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石定乐等编.实用商务英汉互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2007.石定乐等编.国际商务英汉翻译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239页.石定乐,蔡蔚,王纯林.实用商务英汉互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石瓃编.英诗阅读和翻译.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史志康.商务翻译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司显柱.翻译研究:理论•方法•评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228页.司显柱.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建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46页.司显柱,曾剑平编.英译汉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42页.思果.翻译新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234页.思果.翻译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242页.思果.译道探微.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178页.四川省外国文学学会编.评论▪借鉴▪翻译(论文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294页.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编.英语语言•文化•翻译研究(论文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253页.四川外国语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编.中国外语教育要事录(1949—1989).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451页.宋德文编.国际贸易英文合同文体与翻译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60页.宋广礼,赵忠颖主编.“翻译”科学的艺术:科普广播研究文萃.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424页.宋雷.法律英语同义、近义术语辨析和翻译指南.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355页.宋天锡等.翻译新概念:英汉互译实用教程.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2003//2005//2007.543页/574页/608页/601页.宋学智.翻译文学经典的影响与接受——傅译〈约翰•克利斯朵夫〉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97页.苏冰.实用英汉互译教程.济南:济南出版社,2006.苏福忠.译事余墨.北京:三联书店,2006.297页.苏里敏.名片与名片翻译.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227页.苏为光编.英文翻译ABC.上海:世界书局1930.139页.苏为群采访、整理.从“洋娃娃”到外交官:冀朝铸口述回忆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苏秀.我的配音生涯.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345页.隋荣谊主编.英汉翻译新教程.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316页.隋荣谊主编.汉英翻译新教程.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292页.孙海晨.汉译英实用技能训练.北京:外文出版社,1998/2007.319页/302页.孙会军.普遍与差异——后殖民批评视阈下的翻译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271页.孙慧双.歌剧翻译与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334页.孙萍编.英汉翻译导论(英文本).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338页.孙瑞禾.汉语虚词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644页.孙万彪.英汉法律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257页.孙万彪.汉英法律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97页.孙晓梅主编.职业英语口译培训教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324页.孙艺风.理论 经验 实践——再论翻译理论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孙艺风.视角 阐释 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01页.孙迎春主编.译学词典与译学理论文集(2002烟台全国翻译学词典暨译学理论研讨会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527页.孙迎春.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326页.孙迎春主编.2004翻译学词典与译学理论文集.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孙迎春主编.翻译学词典博士文集.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孙迎春主编.汉英对照翻译学论说.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孙迎春编著.第二次大水——归、异翻译策略辩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孙迎春.科学词典译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252页.孙迎春,李云楼主编.翻译、语法、外语教学研究文萃.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593页.孙致礼.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239页.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206页.孙致礼主编.新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299页.谭宝全.现代英语翻译决窍.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谭载喜编译.奈达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谭载喜编译.新编奈达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004.324页/333页.谭卫国等主编.新编英汉互译教程(英文本).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534页.谭云杰主编,胡德清等编.英译汉技巧与实例.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谭云杰,沈金华主编.实用汉译英教程.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233页.谭载喜.翻译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353页.汤军.风动•幡动•心动:翻译审视.济南:齐鲁书社2003.汤静芳主编.商务英语翻译.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唐连成,吕俊.英汉翻译教程、英汉翻译教程副册.吉林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8.唐清里等.医学期刊摘要英译错误例析.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陶庆主编.实用英汉汉英口译教程.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282页.陶友兰,鲍小英编.高级英语口译:理论、技巧与实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陶友兰,查国生主编.研究生英语翻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81页.田传茂,杨先明.汉英翻译策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68页.田惠雨等.医用英译汉翻译理论与技巧.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田鹏森,季建芬.翻译教程.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田为平编.科技英语汉译教程.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254页.田向国,陈达.科技英语翻译概要.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216页.田玉丰.农业科技汉译英指南.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488页.倜西,董乐山,张今.英译汉理论与实例.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224页.倜西,董乐山,张宁编.英汉翻译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2.357页.屠岸.倾听人类灵魂的声音.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12页.屠国元主编.外语••翻译••文化(第三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屠国元主编.三湘译论(第四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屠国元主编.三湘译论(第五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屠国元.翻译研究的多维视角.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屠国元,廖晶.英汉文化语境中的翻译研究.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255页.《外国语》,《译林》编辑部编.漫谈翻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228页.万江波.双语词典的翻译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06页.汪福祥.汉译英难点解析500例.北京:外文出版社,1998.汪福祥.汉译英中的习语翻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337页.汪福祥,伏力编.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06.209页.汪榕培.比较与翻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汪榕培.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较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汪榕培,李正栓主编.典籍英译研究(第一辑).河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259页.汪淑钧编.科技英语翻译入门.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79.124页.汪涛.实用英汉互译技巧.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006.473页/370页.汪向同.我的丈夫冀朝铸.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王宾.翻译与诠释.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58页.王斌.翻译与概念整合(英文本).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246页.王斌华.口译:理论•技巧•实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418页.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319页.王秉钧,郭正行.科技英汉、汉英翻译技巧.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455页.王册.科技英语翻译技巧.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08页.王重稼.医学专业英译汉病句分析100例.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986.王重稼.医学专业汉译英病句浅析.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王重稼.医学英语实用语法和翻译技巧.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王大伟.现代汉英翻译技巧.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王大伟.现场汉英口译技巧与评析.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274页.王大伟等编.汉英翻译技巧教学与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356页.王达金,吴志芳.汉语量词英译详解.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王德军等主编.实用英汉翻译教程.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232页.王定伟.英汉翻译教程.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王东风主编.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论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401页.王恩科等编.文化视角与翻译实践.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205页.王恩冕编.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2版.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376页.王恩冕编.如何翻译英语报刊经济文章.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200页.王恩冕主编.进入21世纪的高质量口译——第六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汉、英).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308页.王恩冕,李正中编.大学英汉翻译教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8.王逢鑫.汉英口译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王逢鑫编.高级汉英口译教程.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412页.王逢鑫.中国人最易犯的汉译英错误.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396页.王桂珍主编.高级汉英、英汉口译教程(上)(下).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2003.214页/215页.王桂芝.英汉同声传译训练教程•对外贸易分册.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6.王桂芝.英汉同声传译训练教程•对外交流分册.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7.王红卫等编.商务英语英汉口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王宏主编.翻译研究新论:2006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论文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王宏印.英汉翻译综合教程:理论、技法、习作、欣赏.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998.王宏印.英汉翻译综合教程:理论、技法、习作、欣赏.修订本.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007.388页/344页.王宏印.古诗文英译选析.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王宏印编.世界名作汉译选析.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王宏印.红楼梦诗词曲赋英译比较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王宏印.《诗品》注译与司空图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195页.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291页.王宏印评著.英诗经典名译评析:从莎士比亚到金斯柏格.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245页.王宏印.穆旦诗英译与解析.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研究论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36页.王宏印.中外文学经典翻译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88页.王宏志.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291页.王宏志.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14页.王宏志.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04页.王洪涛.翻译学的学科建构与文化转向——当代西方翻译研究学派理论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307页.王吉玉主编.新编常用词语汉英快译通.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347页.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341页.王建平编.研究生英语写译教程.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290页.王洁玉编.简明口译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王金铃.文学翻译新论.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王军.翻译中语篇解构与重构的思维模式(英文本).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160页.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370页.王克非.从翻译史看文化差异.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王蓝主编.英译汉误差辨析.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46页.王立夫等.实用医学英语汉译技巧.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王连义.导游翻译二十讲.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王令坤主编.英汉翻译技巧.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179页.王宁.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343页.王平.文学翻译批评学.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王仆.翻译之友.北京:海洋出版社1987.王琼.英汉互译教程.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187页.王泉水.科技英语翻译技巧.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608页.王仁强.认知视角的汉英词典词类标注实证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40页.王汝丰.论严复与严译名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王铁钧.中国佛典翻译史稿.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93页.王文华.翻译的概念.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300页.王文明.英汉翻译现学现用.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278页.王文秀.医务英语翻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王武兴.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42页.王武兴编.英汉互译指导与篇章翻译.北京:朝华出版社,2004.303页.王宪明.语言、翻译与政治——严复译《社会通诠》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44页.王向远.东方各国文学在中国——译介与研究史概论.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448页.王向远.翻译文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73页.王向远.王向远著作集•第八卷,翻译文学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446页.王向远,陈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之争.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264页.王晓丹编.翻译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90页.王欣主编.英汉翻译.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6.321页.王学文等编.经贸口译教程.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3.王学文等编.新编经贸口译教程.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1.524页.王耀庭主编.英语写作与翻译实用教程.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王耀庭,谭弓.科技文献汉译英概论.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384页.

第二篇:我国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分类书目选编1

我国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分类书目选编》 易 曾 权 编 编 辑 说 明

一 本《书目选编》主要供翻译研究人员、外语院校系师生、翻译工作者以及相关人士使用。

二 本《书目选编》收编翻译研究图书,选择性地收编翻译教学图书和翻译研究/教学/实践工具书,兼收一些涉及翻译家、翻译管理以及翻译经营等方面的图书。

三 本《书目选编》正文条目按照图书作者/编者/译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音序或拉丁字母顺序编排。四 本《书目选编》中有些图书,从书名上看不出而实际上是翻译研究图书。这类图书一律收编。五 由于编辑客观条件有限,本《书目选编》还存在遗漏、差错和不足,欢迎读者指出,以便今后修订书目时增添、修改和弥补。

目 录

一 我 国 翻 译 研 究 与 翻 译 教 学 书 目(1—30页)翻译理论•翻译史•佛经翻译•翻译教学•英汉/汉英 翻译•文言/白话翻译研究与教学书目

二 我 国 翻 译 研 究 与 翻 译 教 学 书 目(30—36页)除英语外的外国语与汉语双向翻译研究和教学书目

三 我 国 翻 译 研 究 与 翻 译 教 学 书 目(36—37页)少数民族地区语文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书目、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双向翻译研究和教学书目

四 我 国 翻 译 研 究 与 翻 译 教 学 书 目(37—45页)一)台湾地区翻译研究与教学书目 二)香港地区翻译研究与教学书目 三)澳门地区翻译研究与教学书目

五 我国翻译、引进出版国外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书目(45—49页)六 我国翻译研究、翻译教学、翻译实践工具书书目(49—51页)

一 我 国 翻 译 研 究 与 翻 译 教 学 书 目

翻译理论•翻译史•佛经翻译•翻译教学•英汉/汉英 翻译•文言/白话翻译研究与教学书目

安菊梅.英汉翻译教程.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巴金等.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王寿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855页.白靖宇.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17页.包惠南.语法与翻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9.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350页.包惠南,包昂.实用文化翻译学.上海:上海科技普及出版社,2001.350页.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336页.包家仁.汉英句型比较与翻译.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96页.保清,符之.科技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3.鲍刚.口译理论概述.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343页.鲍刚.口译理论概述.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343页.北京大学西语系法文专业57级全体同学集体编.中国翻译文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西语系,1960.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本书编委会编.语言与翻译(论文集).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2.本社编.导游翻译经验谈.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3.121页.本书局编辑部编.英文翻译指南(2册).上海:文艺书局,1933.卞立强.卞立强:一个翻译家的轨迹.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202页.蔡基刚.英汉汉英段落翻译与实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98页.蔡小红.口译评估.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266页.蔡新乐.翻译的艺术哲学——文学翻译的含意本体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蔡新乐.文学翻译的艺术哲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蔡新乐.翻译的本体论研究——翻译研究的第三条道路、主体间性与人的元翻译构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284页.蔡新乐.翻译与汉语——解构主义视角下的译学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55页.蔡新乐.相关的相关:德里达“„相关的‟翻译”思想及其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05页.蔡新乐,郁东占.文学翻译的释义学原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曹菡艾,赵兴民.联合国文件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曹雷.过去的回响——六十部译制片配音笔记.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240页.曹明伦.英汉翻译实践与评析.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415页.曹明伦.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河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289页.曹顺发.走近可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158页.曹顺发.走近“形美”:古汉诗英译实践点滴.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228页.曹汀.关于翻译标准的几个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曹炜等.文言文今译方法和规律.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柴明颎主编.口译的专业化道路: 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论文集,英文、中文).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458页.柴秀娟.翻译描述中的语域 : 英汉虚构类翻译平行语篇的语域分析模式(英文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常玉田.经贸汉译英教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263页.常玉田.经贸英译汉教程.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520页.车丽娟,贾秀梅主编.商务英语翻译教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陈艾莎主编.飞行翻译教程.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371页.陈达编.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成都:巴蜀书社,2003.232页.陈德彰.英汉翻译入门(英文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陈德彰.翻译辨误.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380页.陈德彰.中国人最易犯的英汉翻译错误.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240页.陈登,谭琼琳.英汉翻译实例评析.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7.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1998.陈定安.英汉修辞与翻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184页.陈定安.翻译精要.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184页.陈东成.文化差异与翻译.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0.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2000.521页/527页.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437页.陈光火主编.电子翻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陈浩然.外贸英语翻译漫谈.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83.陈浩然.外贸英语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87.258页.陈浩然.外贸英语翻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陈宏薇.新实用汉译英教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2000.陈宏薇主编.汉英翻译基础.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陈宏薇,李亚丹主编.新编大学汉英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46页.陈建平.法律文体翻译探索.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陈洁等编.英语口译技巧.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陈菁.口译交际过程中的跨文化噪音.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80页.陈茂新.新编英汉翻译教程.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415页.陈明瑶,卢彩虹.新闻英语语体与翻译研究.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234页.陈蒲清.文言今译学.长沙:岳麓书社,1999/2000.陈清贵.翻译与翻译教学.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陈清贵,杨显宇.翻译教程.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陈秋劲,Richard B.Baldauf, Jr.;David Gordon Etheridge编.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330页.陈生保.英汉翻译津指.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陈仕彬编.金融翻译技法.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389页.陈淑华.英语修辞与翻译(英汉对照).北京: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1990.陈树培编.英汉报刊翻译常见错误.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304页.陈苏东,陈建平.商务英语口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陈苏东,张新红,李明主编.商务英语翻译(英译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62页.陈廷祐.英文汉译技巧.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2001.陈廷祐.跟我学翻译——英文汉译技巧.北京:华龄出版社,1994.陈伟.学理反思与策略重构——英汉词典中例证翻译的目的性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17页.陈伟.翻译与词典间性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427页.陈文伯.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537页.陈文伯.教你如何掌握汉译英技巧.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陈文伯.译艺:英汉汉英双向笔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493页.陈文伯.英汉成语对比与翻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5.377页.陈文伯.译艺:英汉双向笔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08.382页.陈翔主编.同传捷径——英语高级口译技能训练教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81页.陈翔主编.同传捷径——高级英语口译实战演练教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陈小慰编.语言▪功能▪翻译——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陈小慰编.新编实用翻译教程.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352页.陈新主编.英汉文体翻译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19页.陈秀等编.浙江省译家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17页.陈胥华.英汉对译指导.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1984/2000.陈玉刚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稿.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陈肇雄主编.机器翻译研究进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2.陈振东编.英汉汉英口译基础教程.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292页.陈中绳.英译汉病句分析.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陈中绳.汉英词语翻译漫谈.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陈中绳,吴娟.英汉新词新义佳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0.陈忠诚.词语翻译丛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2000.陈忠诚.汉英、英汉词语翻译趣谈.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278页.陈忠诚.法窗译话──法律翻译絮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2.295页.陈忠诚.英汉法律用语正误辨析.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陈忠诚.法苑译谭.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304页.陈忠诚.汉英语对译正误辨析.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390页.陈忠诚.汉英词语翻译漫话.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259页.陈忠诚,陈国权,陈新.译仁译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355页.陈忠诚,吴幼娟.词语翻译丛谈续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498页.陈忠诚,吴幼娟.词语翻译新话.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陈忠诚,吴幼娟.词语翻译趣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354页.陈忠诚,吴幼娟.辞书与译事.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306页.陈忠华.科技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陈宗余等.现代英汉对译常见错误1000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成昭伟编.简明翻译教程(英文本).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312页.成昭伟.文学翻译概论(英文本).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418页.成昭伟主编.新英汉翻译实务.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302页.成昭伟主编.新汉英翻译实务.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396页.程尽能,吕和发主编.旅游翻译理论与实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35页.程永生.描写交际翻译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445页.程永生编.汉译英理论与实践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413页.程镇球.翻译问题探索——毛选英译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程镇球.论汉译英的几个问题(英文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1.程镇球.翻译论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14页.褚东伟.商业翻译导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268页.褚东伟,马云霞主编.新编经贸英语翻译教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84页.楚至大.翻译理论与实践——桑榆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271页.丛滋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理论研究.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254页.崔长青, 张碧竹编.翻译的要素.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崔永禄等.实用英语口译(英汉)新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崔永禄主编.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520页.崔永禄等主编.新编英汉口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306页.戴剑飚主编.专业翻译实战速成.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008.218页/240页.戴明瑜等主编.译苑人物.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戴文进.科技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299页.戴延年等编.中国外文局五十年•大事记(1、2).北京:新星出版社,1999.465页(1),439页(2).戴云主编.研究生英语译写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43页.但汉源.翻译基础:原理与方法.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但汉源.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党金学.中外翻译理论选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丁菲菲主编.翻译入门——汉译英.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346页.丁树德.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6.327页.丁树德.翻译技法详论.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413页.丁小丽,程华主编.商务英语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10页.丁孝文.实用英语口译捷径手册.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276页.东万育.实用科技英语翻译.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董国忠.英译汉须知.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董乐山.译余废墨.北京:三联书店,1987.231页.董乐山.董乐山文集(第二卷).李辉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324页.董乐山.西行的足音.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90页.董力争.医学英语翻译技巧.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138页.董明.翻译:创造性叛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17页.杜碧玉主编.法律口译教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316页.杜承南,文军主编.中国当代翻译百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杜建慧等.翻译学概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330页.杜瑞清,党金学主编.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术论丛(第六卷)——翻译的艺术.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第三篇:翻译相关书目与网站

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罗进德主编)思果: 翻译新究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年

译道探微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年

另有:翻译研究 香港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 1972年

金圣华,黄国彬: 因难见巧:名家翻译经验谈 冯志杰:汉英科技翻译指要 陈忠诚:法窗译话 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 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 陈仕彬:金融翻译技法 许建忠:工商企业翻译实务

何刚强:笔译理论与技巧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年 叶子南: 英汉翻译对话录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 余光中: 余光中谈翻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年 朱纯深: 翻译探微 译林出版社 2008年

罗新璋: 翻译论集 商务印书馆 1984年

王佐良: 翻译:思考与练笔 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1989年 刘靖之: 翻译论集 三联书店香港分店 1981年

Nida, A.Eugene 1964.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二十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Dollerup, Cay 2007.Basics of Translation Studies(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三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Samuelsson-Brown,Geoffrey 2004.A practical Guide For Translators(fourth revised edition)(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译者实用指南》2006年)Venuti, 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1995 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相关网站:

www.xiexiebang.com/language_tips(中国日报的“英语点津”)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幽默分类与翻译壁垒

幽默分类与翻译壁垒

一.幽默界定

“幽默”一词在中国诞生于上一世纪早期。窃以为该词译得绝顶的巧妙,足以可和“浪漫”(romance)、“康乃馨”(carnation)、“可口可乐”(Coca-Cola)等媲美。“幽默”一词仍可理解为“在幽冥难以言表处默契了”。林语堂在《幽默人生》一书中说,“幽默是放纵的心灵与心灵的放纵”。方成先生认为滑稽写的是现实生活中一些人闹出的趣事;幽默小品话不直说,曲径通幽,令人拍案称奇,矛盾中见协调,已走进文学殿堂。可《牛津高阶双解词典》(OALD)中Humor的定义是:Quality of being amusing or comic。即,幽默,诙谐,滑稽。可见它们之间的区别有时又是难以理清的。《辞海》上给的定义是:美学名词。通过影射、讽喻、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通情理之处。本书中的幽默取其广义,归档于一种迷你轻喜剧,将没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你看。

诚然中国式幽默与西方式幽默有明显的不同,这是因为中国独特的历史、社会、文化及语言来决定的。中国人觉得幽默的东西,西方人不一定觉得幽默,如“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在西方,打孩子是违法的);“猪八戒的脊梁——无能之辈(背)”;反之,西方人觉得幽默的东西中国人也未必感悟到它的幽默,如:

A female asked Isaac Asimov :“Who invented the five-day week?” Isaac Asimov replied perfunctorily(敷衍塞责地): “Robinson Crusoe did.”

“Never heard of it.Why so?”

“ Because he had all his work done by Friday.”

你得读过《鲁滨逊漂流记》才能谙其玄机。

大量的幽默小品是东西方所共同喜欢的,它们基本上属于逻辑、思维方面的幽默。

幽默人类智慧偶然擦亮的火花,王蒙说过“幽默需要超脱”,有人把幽默感视为一种“仰之弥高”的天赋。“美国人情愿承认犯了杀人罪、叛国罪,戴了假发、假牙,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缺乏幽默感”(F.Kerr:《纽约每日新闻》1976-7-14)。走运时幽上一默,令你锦上添花,人气陡升;背运时幽上一默,使你驱逐困扰,改善心境(里根借此走出“伊朗门”);尴尬时幽上一默,使你有惊无险,逢凶化吉,抵御心理伤害。幽默是社会交往中的润滑剂,它可缩短人际间的距离,使批评变成春风化雨;幽默可以让拒绝变得顺理成章,无形中增加你的感染力。幽默又是一种“灵丹妙药”,它能调理人的中枢神经,祛除抑郁,按摩精神,可使不少疑难病症不治而愈(西方有幽默诊所),擅长幽默的人永远不会老!幽默感是事业有成人士的秉性和资源,它能使人举重若轻,宠辱不惊;幽默感是现代人高质量生活不可或缺的调料,它教你走出滚滚红尘,更好地享受人生,左右逢源,物我两忘,有幽默感的人走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人”。

幽默揭露的现象是假恶丑,欣赏者内心的标准是真善美,并置身局外,慧眼旁观。幽默和滑稽、笑话的构成元素有大面积的重叠,但幽默并不等同于后者。它更高的品位,和智慧含量,闻之未必接着捧腹大笑,每每具有更多的回味空间,会心的一笑,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和思索。

傅雷认为,翻译不是易事,尤其是英汉或汉英间的翻译。(侯国金《从英汉对比来看翻译》刊于《新东方英语》2004第2期)。陈廷祐认为,翻译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而不查词典的人是没有的,不起草稿的人是不多的,不出错的人是罕见的。为了译好一个词,往往“一直弄到头昏眼花,好象在脑子里摸一个急于要开箱子的钥匙,却没有。”鲁迅的这番话形象地翻译也不易。

这里有两种观点值得注意:一是翻译有限论——英语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翻译时要做到天衣无缝是不可能的;再者,翻译者的水平一般都低于原作者,翻译不好在所难免。二是翻译无止境论——译文无所谓高下优劣,一人一种译法,没有什么不可改动一字一句的理想范文。二.幽默分类

说到幽默的分类,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标准。方成先生的《世界幽默笑话精品》按“外国部分”、“中国部分”来划分的(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幽默集子,惜全是汉语,悄悄蒙上了外国人的眼睛);张帆先生的《英语幽默精粹》是按男女类、醉鬼类、儿童类、校园类、职业类等来划分的(逻辑上符合黄金分割法,惜无汉语译文,压缩了中国的读者群。据上海一著名出版社的英语主编坦言,他在大二时很多纯英语幽默还读不了,更不用说一般读者了。)

我不知自己是否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竟然把幽默标以七种颜色——

1.白色幽默:一张白纸画就无瑕童真,如通体透明的水晶,令人欲抚欲掬,爱不释手。如:

Asking the Way(问路)

A self-tour geographer asked a native little girl:“ Missy(口语:小姑娘,小姐), where do the two roads before us lead to respectively(各自)?”

The little girl said inadvertently(并不是故意地):“ The east one leads to my house, while the west one doesn’t seem to lead to my house.”

一个做自助游的地理学家问一个当地的小女孩:“小姑娘,前面的两条路分别通往什么地方呀?”

小女孩顺口说:“东边的一条通往我家,西边的一条好像不通往我家。”

2.粉色幽默:无边无际的男女风情,古今不变的永恒话题,在道德底线之上的痴心妄想。如:

Angel(天使)

The son asked his mother:“ What is angel?” Mother said:“ The person who has wings can fly in the sky.”“ Father said to our housemaid, ‘ you are really my angel'.But she can't fly at all!” Mother said:“ I hold her to ransom(威逼)to fly away today?”

儿子问妈妈:“天使是什么?”妈妈说:“长着翅膀,能在天上飞的人。”“爸爸对女仆说,‘你真是我的天使’。可她并不会飞呀?”妈妈说:“我今天就叫她给我飞走?”

2.灰色幽默:调侃自己的缺点、失误、乃至无知,化腐朽为神奇,转消极为积极;酒鬼、愚夫、低能儿似是而非、是非而似的胡言痴语。如:

Advocate(辩护律师)

After final instance(终审), a big corrupt official who won the lawsuit(胜诉)was oblidged(=grateful)to said to his lawyer:“ Your ability of defense is so brilliant that even I feel myself innocent(清白).”

终审之后,一个胜诉的大贪官感激地对他的律师说:“你的辩护水平的确高,就连我自己也觉得像无罪似的。”

4.黑色幽默:悲情人生的病态幽默,多舛的命运之树上蘖生的果子,依稀如漆天幕下偶然迸发的一点光斑。

多属愚夫、蠢姑、精神病患者“制作”的病态幽默,妙在歪打正着,针砭时弊,高在刮骨疗毒,刀刀见血!如:

Dignity(尊严)

The organizer chose the zoo as a place for classmate party after a year of graduation.Someone asked:“ Why choose this place since it was so smelly?” The organizer said with a wry smile:“ It is only this place that(强调,不可where)we just have a sense of a human being.”

大学毕业一年后同学聚会,地点选了在动物园。有人问:“这里不有味吗?为什么选在这里呢?”组织者苦笑着说:“只有在这里,我们才感觉像个人。”

5.红色幽默:马克思坦言喜欢红色,红色幽默多从名人幽默独立出来,凸现领袖人物、改革家和爱国者的大智大勇。如:

Moving Sofa(搬沙发)

When Mao Zedong wanted to move a sofa out of his study, thus his bodyguards were busy doing it for long time , unsuccessfully.Feng Yaosong who was in charge of bodyguards reported:“ The door is too small to move the sofa out.Let the sofa remain indoors straightforward(直截了当地).” Mao Zedong said:“ There is a matter I can’t figure out(领会到,计算出), is it to build the house prior to the sofa or to place the sofa prior to the house?”

毛泽东想把沙发搬出书房,卫士们忙了半天也没成功。卫士长封耀松说:“门太小,出不去,干脆留在屋里算了。”毛泽东则说:“有件事我就想不通了,是先盖的房子后放的沙发呢,还是先放好沙发再盖这房子呢?”

6.黄色幽默: 酒局茶寮的调味品,幽默王国的大家族,完全忽略它们,只能是鸵鸟政策。这里慎选数则,聊备一格,为安全起见,精心设置了重点文字马赛克,轻轻擦边黄,不敢越雷池。如:

Adam’s Apple(喉结)

To get a driving license, Albert went to take a picture.Looking at the photograph of the figures camera, Albert said that his Adam apple seemed to be too big.The woman owner of the photography studio said:“ It just means a man.” But Albert said : “ Whether a man or not can't primarily depend on the upper features.”

艾伯特为办驾照去照相,看着数码相机的照片,艾伯特说喉结显得太大,照相馆的女老板说:“有它才是男人呢。” 艾伯特则说:“是不是男人主要不能看上面。”

7.绿色幽默:幽默是情绪按摩,精神大补,无毒副作用,难以归类者皆入此门,属于幽默不管部,彰显机智善辩的一面。A Rooster(公鸡)

A cock and a clock compared so as to see who wast(=was)superior(优越的)in giving the correct time.The clock said: “I adopted the latest advanced technology , and my mean(=average:平均的)

error in a year is less than one second.Can you accomplish so?” After a pregnant(怀孕的,意味深长的)pause, the rooster(AE=cock)said: “ Even if you may be accurate once in a while, but can you be cooked into soup? ”

公鸡和钟表在比谁报时更准。钟表说:“我采取的是最先进的技术,一年的误差还不到一秒,你行吗?”公鸡沉默良久,说:“就算你偶尔稍微准一点,可你能熬成汤喝吗?”

三、语言壁垒

台湾诗人学者余光中先生说过,翻译是两种语言的妥协,翻译是有限度的创作。以郁达夫的翻译标准为圭臬,“非我爱读的东西不译。” 美国翻译理论家E.A.Nida认为,翻译就是接受语言复制出与原语言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等值体。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风格而言(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翻译不是万能的,“翻译是有限度的”。翻译中存在着许多非对应关系(无论是文化、语言层次上,还是审美层次上),造成缺项,构成实实在在障碍。(南京大学许钧:《译事探索与译学思考》)有些幽默品种是难以翻译的,甚至是无法翻译的。正如关税壁垒一样,不同语言之间也存在着重峦叠嶂的语言壁垒。

其一,在一种语言中,单纯靠谐音或押韵造成的幽默难以翻译,意思可以译出来,但不再是幽默,尤其是等值的幽默。如:你有魅(妹)力,适合公关(攻官)。那些深入基(鸡,妓)层,久经(酒精)考验的干部,一定会前赴(腐)后继的。

其二,汉语和另一种语言(比如日语)糅合后,产生奇妙的幽默效果。如用英语来表现,读者则会不知所云。例如:

一个学生问老师:“日本人常常叫太郎、次郎,都是些什么意思呀?”老师说:“太郎就是指家里的大儿子,次郎就是指家里的二儿子。”学生嗫嚅着说:“那山本五十六呢?”

(山本五十六:日本侵华干将,曾血洗南京、上海、武汉。在所罗门群岛交战中,其座机被美军击落毙命)

从行文逻辑上看,山本五十六叫人联想出他系老山本的第五十六个孩子,呸,那老东西哪来这么大的邪本事?(山本五十六是他爸爸五十六岁时生的),然英语中山本五十六为 Yamamoto Isoruku,而非山本 Fifty-sixth。

其三,由双关句、歧义句和脑筋急转弯构成的幽默也殊难译出味道。

其四,回文体是横亘在英汉两种语言间的一道天堑。它是靠回文部分而翻然成趣的,我们难以搭建对等互动的平台。一家客栈的对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以及“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帖翰林书”(倒读听来亦可)等等。英语也有此等有趣的现象。

其五,楹联(尽管英语中也有couplet 一词),尤其是拆解以及误读汉字或英语单词的段子,更是翻译无法逾越的绝壁鸿沟。如:四口同圖,内口皆归外口管——五人共傘,小人全靠大人遮。英语单词只有左右变化,而“圖”是外包围结构,“傘”是上下结构。这一格格不入的语言现象应了《楚辞》中的一个名句:“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鋙而难入。”那些在英伦三岛上长大的“中国通”,再高明也不能把它译为同等别致的英语来。

其六,如果完全不顾英语的词法和句法,照字直译,势必贻笑方家。

“文革”时期,毛泽东曾对Edgar Snow 说,他现在是“老和尚打伞,无法无天”。Edgar Snow则译为:毛泽东打算当个僧人,带上油纸伞去远方游历。天呐,这怎么可能呢?吕淑湘先生说过,有个英国人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译成了:“那些漂亮的姑娘啊,嫁给我们的王子吧。”都是直译惹得祸。

其七,词序的调换,往往带来出人意料的幽默效果。

下面一段近乎不可翻译。

国民党元老于右仁是个著名的书法家,他曾见有人在一家银行的拐角处不讲卫生,写下了“不可随处小便”。后来,这六个字被一个邻居装裱好,并挂进了客厅:“小处不可随便”!俨然成了箴言警句。

其八,小小标点的移动,常常“点”石成金,天翻地覆,令人猝不及防。有一家健身房,广告发出后的第二天,报名的人便蜂拥而至。老板被眼前火暴的场面给弄懵了,仔细一看,方知是标点帮的忙。原文是“突出知识性,实践性,科学性,艺术性。”晚报给排成了“突出知识,性实践,性科学,性艺术。”

其九,一词多意,一字多意造成的幽默,为数众多,且易于萌生。要是想译成英语后,仍具幽默色彩,须添加许多说明性文字,这势必延长了幽默传递的路途,难免不影响其幽默的冲击力。

最后,模仿中国古诗词的幽默韵文大多不宜翻译。因为这些模仿诗文的幽默是以原诗体为隐形支点的,英译后这些支点将不复存在,英语读者可能会不知所云。如:

醉眼无声心意流,树阴下面爱情柔。两人才露尖尖嘴,却叫麻雀拉一头。(仿“泉眼无声惜细流”)

唐诗宋词元曲堪称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学奇葩,她们都限定死了每行每句的字数,且对平仄的要求极为苛刻。尽管有不少翻译家把她们介绍到了国外,功不可磨,但既破了“格”,也不合“仄”,断断不再是古典意义上的诗词美文。中诗英译概有三派,即以Hebert Giles为代表的格律派,以Arthur Waley为代表的自由诗派,以翁显良为代表的散文派。即便像赵甄陶这样的格律派译家,在对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的英译时,也只是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译为:The sun is setting!Broken man, far from home, roam and roam(赵甄陶《中国诗词精选英译》)。可见,仍旧是得了神似,原有的建筑美(或叫形式美)已剥落殆尽。也难怪,英语中根本就没有《天净沙• 秋思》这一格式。

第五篇:翻译3: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翻译

摘要

大学经历无数的变换由于具有挑战性的环境。在研究绩效管理制度与个人利益的冲突就是其中之一。责任的命令是在我们的行动带来提高科研绩效管理方面讨论的聚光灯下,什么raison dêTRE使复杂。适应规范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我们揭露一个特别注意在研究绩效管理制度和个人责任的伦理问题的主要观点。从方法的角度来看,学者们采访了使用半结构化问题。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非大学和学术从利益和P oorly发达的文化责任责任功能不兼容的原因,从伦理学的角度特别是在研究绩效管理;然而,研究?结果不建议如何衡量协同利益的影响程度。1.简介

塑造策略,大学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高等教育系统一般是

在知识社会的发展基础,知识经济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社会和经济福利。

同样,大学有助于培养创造性的,受过良好教育的,高贵的,有道德责任,公民,自主创业人格。由于全球的过程中,高校的受众转换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方面,大学的职责的问题和新的解决方案下维护自然创造公共利益的追求。

本研究是基于个人负责可能主要康德哲学思想之一

他/ ER行动的后果,并没有人将这些后果:神,不利

情况等(芭瑞诺娃,2007,p.150)。道德哲学家乔纳斯,阐述康德哲学

参数,分析了道德责任的命令。他强调,尽管如此,优先级应给予不行动的形式,但其内容(乔纳斯,1984,p.85)。我们选择用我们的行动转移

从人类的自我,他/二责任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寻求发展的主题

在伦理的角度研究绩效责任多元化。

在本文中,我们表明其非功能性的机构和个人的责任和原因之间的比率

在研究绩效管理。首先,我们分析与大学的比例

研究者的职责。它演示了如何负责任的大学和研究者行为的平衡。第二,我们

检查偏差给这些偏差的影响引起的动力。第三,我们探讨的伦理问题

责任为在研究绩效管理很难解决。

实证研究是指研究在社会建设的范例,它允许感知

由个人和群体通过共同创造现实感(伯杰和卢克曼,1999;Brown &

贝克,2007,p.87-90),即如何建立制度化的社会现象,并可能成为

传统。在社会建设方面我们的自我建构共同的意义通过相互作用,使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解释我们的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元素。尽管如此,这并不

建议个人总是在生活的每一个元素一致,即主观无数

有争议的看法,基于一定的有效性和社会环境竞争力,存在。

因此,事实和没有意义的地址为主要重点了解周围的

环境。2。机构和个人责任的相互作用

通常,需要的个人和社会的满意度为重点大学的使命 的知识和卓越的保证的发展而言,51页),与创作

知识驱动的竞争优势(atakan和Eker,2007;利杰,2010)。一方面,大学

任务建立其社会功能使通过这样的尺寸为民主的实现

达到不仅自身利益的过程(嘉斯卡普里戈和维拉—

加西亚2011。考虑到这一点,学界应提高认识论问题。为什么它是教学?

观众是什么?科学知识是要沟通?它将如何沟通

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大学的变异应当基于竞争

全球进程(嘉斯卡普里戈与维拉的加西亚,2011,p.49),即大学应该通过侧,以及在,社会。大学是一个组织,有助于指导社会的公共政策,经济和社会

政策(carbal埃雷拉,加里多普埃略,加西亚戈麦斯和克萨达-,2010)。实现的目的和性质

大学制度,其责任范围变得依赖于各种因素(例如,社会的需要,国家拨款),影响大学的行为。这些方面反映异常

对社会的责任有大学。从制度的责任,基于社会提供高等教育服务

增长和发展的专业人士,大学已产生重要的作用,能够使社会

变换(山,2004;,86页)。大学旨在教化社会,集中发展知识

潜在的。因此,现代大学应能变换,预测变化和创造这样的

环境,不仅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也有助于发展的

知识社会。蒂尔尼,利杰和加艾大克萨达是指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加艾大克萨达,2011;利杰,2010)

2008。阐述了对个人责任的维度,第一,有必要强调员工是

特殊的群体有一定的心理需求是,成为一个合法的成员的价值驱动

社会群体感,给他/ ER的存在(霍,史密斯,泰勒和林德,1996;Tyler &德高依,1995)。在这

认为,个人的责任,不仅发生在瞬间成为会员的一个给定的组织,但是

其实在这种参与。因此,个人的形状,他/二不同的经验,并锚定他/二

价值观。因此,根据人们的大学选择,让社会看到图像。

高校学术界发现人员主要分为功能类别:

行政管理,科学,教育(有时科研和教学人员将在oneacademic人员类别)技术。科研人员(重视)都是杰出的需要

专业性质。该值是相同的:任何职业的职业,能力,个性和勇气(波夫,2004,p.212)。潜在的公平,不信任,缺乏信息,有限的通信,职业发展有限的,贫穷的

奖励和其它因素都影响系统。科学

人员成功地与其他人员,协助和促进他们的想法的实现。

我们在大学里的专业设置的作用,103页)。其独特的

属性是为推广这种传统的鼓励,激励,薪酬增长极低。

而房间里,他们花了所有的工作日和识别对应于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

他们可能去执行他们的专业化和职业比忠于组织。

它在特定的文化是因为他们的知识水平(比彻,1989,p.22-35)。这

属性的前提,是实现由于这两个原因,组织文化的复杂变化

2012,第67-68):

为自治与专业活动自由的风险(科研人员认为可疑的

一个新的现象的制度化);

对任何现象或文本的批判性思维。

此外,专门解决亚基亚文化,例如,在一个部门或某个科学领域。的

科学人员身份的区别不仅由给定的语言环境中使用,也

传统的规范。根据科研人员的特异性,其管理要求很多

最高管理者理解的努力和行动在一定的组织文化,特别是

制度化的大学的社会责任。在制度和个人责任之间的平衡搜索,大学不可避免地解决

各种问题。例如,从管理的角度看,大学自治和之间的不均衡

问责的状态是不断在学术界和社会讨论的中心以及发现的情况下

法学。另一个例子是在不同层次的对抗中发现(机构和个人)的利益:

寻求有效的大学科研绩效(因为它决定国家补贴的金额),而研究人员

在研究绩效追求质量(因为它甚至会影响他/二工资)。研究人员应该做的 负责任在他/ ER的同事面前,和他/二贡献的一种科学的工作表明他/二

对提交的文字表达思想(责任,个人责任)。这种行为的后果

确定排名影响工资的科学生产率和,在一般情况下,大学

声誉。在所有这些情况下,我们可以作出决定;然而,我们的规范,规则和限制我们的价值观。因此,我们

可以委托的工作而不是责任,并没有预期的影响往往是决定

不道德的决定。根据唐纳森和普雷斯顿,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基于价值的。价值观

导致组织利益的直接关系(唐纳森和普雷斯顿,1995)。

责任主体之间的冲突表明了当一个或其他的动作,程序不功能

正如预期的那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了在对学术诚信原则的实施问题

绩效管理的研究。两个学校和个人的努力,基于同余

大学和个人价值观和相互的责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

在国际层面上我们已经发现了几个案例对上述问题:伊尔门湖的情况下(1983),Rylander

例(2001),X(2003)和医生案件黄禹锡教授的情况(2005)。所有病例在

医学和生物医学科学。例如,Rylander案例(拜尔和迪普拉,2007,p.31-33)采取法律

程序在医学科学院发起了瑞士的伦理调查

行政侵权。对学术界的代表,与私营部门承包(烟草行业)

在研究绩效

研究者。在这方面,瑞士联邦法庭发出的意见,大学高层管理,培养大学和行业合作伙伴关系,应预见到监测等发展对策

合作伙伴关系。因此,大学和学院应该有明确的指导方针,建立研究 完整性(拜尔和迪普拉,2007,p.33)。随后,考虑到法庭的建议,医学科学的swissacademy表示位置:如果第三方基金投资者的影响的研究,研究范围应明确详细的(计划,实施,评估和出版)。总之,缺乏

通信显示机构和个人责任的不一致。

2011,世界科学界的Diederik Stapel欺诈上听到,院长的社会

行为科学学院,蒂尔堡大学(荷兰)(卡拉威,2011;中期报告,2011)。指控

发布虚假的研究结果,他正在起诉。社会心理学的科学共同体

公认他是个可信赖的年轻研究员。这信心来自高被引论文发表,许多奖项和专业知识。一些委员会调查这件案子,即在蒂尔堡大学(他在哪里

工作)和前格罗宁根大学和阿姆斯特丹(他以前工作的地方)。委员会

强调

科学基金。这个案例展示的后果不仅对低个人责任

机构,而且对整个科学界。

2012,在立陶宛的学术领域的先例案件发生在考纳斯的学术诚信

科技大学撤销2002建议

抄袭(夹克。至2010时,新版本在科学的博士研究的规定

生效,没有任何法律规则,这将赋予捍卫学术诚信原则

超制度层面。因此,法律规则补充高校民族乐器谱

帮助激励大学对学术不诚实勇敢地采取步骤打击。这揭示了

法律规则有助于个人和机构职责的一致性。

检查最近的案例,我们发现水平的大学和个人责任感的不同。可怜的

大学的期望和个人责任的单向通信造成的。因此,它是

要估计的职责和相互作用的积极和消极的后果 在这个互动的价值平衡的支点,特别是在研究绩效管理。3。方法

根据规范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观点,利益相关者的个人或团体

在程序和/或独立的性能方面的合法利益(利益相关者的确定

通过他们对组织无论组织是否对他们关心的功能);

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的内在价值(唐纳森和普雷斯顿,1995;wijnberg,2000)。

尽管关于伦理原则缺乏明确的规范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批判

在制度和个人责任感比的确定,该理论有助于找到答案的

为什么我们应该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wijnberg,2000,p.339-341)。学习

责任。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规范性基础上,研究的问题是有责任的

研究人员是在大学。研究的问题是指在研究管理问题

性能和他们的价值观方面。

使用半结构化的数据样本收集学派通过有针对性的选择的选择

立意抽样。11举报人进行了采访:社会科学博士委员会头

人文学科,研究单位和博士的研究小组的主管。举报人表示至少三个国家

大学(见表1)。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在基础理论方面。这一理论

2008,p.268)。4。结果

数据分析表明,对两个概念之间的机构和制度盛行率

个人的职责:

1)活有机体;个别地方代表的机构即使在非正式的环境;

2)无生命的有机体;哪里制度责任范畴是由于责任作为道德的否定

一类是只分配给人类。

根据举报人的思考分析,对责任概念的某些方面应 强调:

1)责任形式。学术界的成员感觉负责他/ ER的行动和他们的

后果尽责任的范围内都是合法的:

(R3)。此外,正式的责任体现在国家和超国家的水平,比如,承诺在欧盟资助的项目研究。

2)责任声明。它揭示了在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事件;然后责任抛 的责任或试图模糊的主题

监事这些事情应确保某种控制,当然,通过不可

委员会。在这里,主管必须确保这件事。毫无疑问,第二个问题,必须

确保它是门,3)责任是人格化。决策的形成是基于经验和能力的人

决定草案是由自己<……>,然后提供给一个委员会讨论。总之,第一

反射的COM

无论什么属性的责任形式,责任是适当的大学

主要是对社会负责的博士后研究组织和人员培训;正式

研究对象的背景检查后,我们注意到,从共同的努力开始

由几所大学联盟实施的博士研究,增加了整体的责任。的

责任出现在大学以及大学之间加入了博士的研究。这意味着,责任是指承诺改变研究人员的行为,不仅对人际关系

心情。

从企业管理的视角分析,各大学创建媒体管理水平不够

保证责任的形成与培养。我们承担责任的主体是一个 个人,学术委员,基地的决定个人信仰,伦理原则和意识而

它不是

大学作为一个机构的情况下,这些言论表明,大学和责任感的形成的贡献作用

学术界的成员,例如不相称的是承诺,范围,实现X结果。不过,我们注意到大学努力落实个人责任,例如,安装反抄袭

系统的一个单位,负责指导研究的程序性的建立

性能,并介绍和经济处罚的应用。大学成员理解

。然而,学术界的活动是不

下面的这些值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制度的价值的连续调用学术

membersjolanta urbanovi?洛雷塔tauginien?/ Procedia-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81(2013)72–78 77 因为

(R2)。上述矛盾,强调规范和事实为基础的话语之间的区别。

大学制度,信托基金的研究人员和采取的行为只有在冲突的情况下发生的,或一些

对不诚实的行为及其后果的事实出现。基于后果的行为导致个人

行为康复通过上述制度的倡议。5。讨论和结论

实证数据分析是指对一种责任文化形成的理论框架

。第一阶段涉及的认定问题,共同解决方案的搜索和共享

责任。在目前的阶段,一些责任委托给学术界,并通过一定的制度化

文件,法律行为,程序(肤浅的责任)。在第二阶段,新的团队,新的技术和

责任形式(中级责任)。最后的阶段是最深刻的层面的责任文化。在这里,责任文化采纳和应用在日常学业成绩(周到

责任)。

该框架是基于个人和机构的责任之间的相互关系。的

对个体行为形成的制度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认为,一个良好的

制度环境决定人的行为负责,即只负责的态度

机构激发个体的行为负责。如果是这样,制度是不负责任的不宽容

个人迟早这种情况下行为的注意。在机构将其

对个人和他/ ER解释责任,然后一个有利的环境,是不负责任的

和不诚实的行为。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的学术责任形成指的就是这个

个人责任。的方法,社会价值观,个人带来的制度,形成一个

责任文化占主导地位。诚实的行为取决于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因此,个人

创建,建立制度责任内容的大学学术界。制度的形成

责任文化是自由放任主义的位置。一方面,我们可以把这种情况作为

对大学学术界,然而,在另一方面,作为机构的被动甚至冷漠。

在这种情况下,它是强调大学在社会角色转变也改变其作用至关重要

科研人员。研究人员获得更多的功能(戈登&惠特彻奇,2007,p.157),替代他/二

学术习惯。因此,许多矛盾的因素,这些影响的研究

性能,直接从环境中行为的普遍规范人员行为

而造成的各种问题,从法律的伦理。从制度上规范形的目的

行为可以降低侵权风险。

同时,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大学负责的形成是被动的

研究者的行为,它变得更活跃的时候,行为发生偏差。它表明逃避

制度责任和努力的分享。

总结,责任文化最高程度的增加的制度意识和形状

许多新制度的技能分配承诺实现的必要。这导致了社会,特别是利益相关者,在大学的意见及其性能。如果大学管理形式

积极的形象在社会和利益相关者,则更容易管理,不仅内部的过程,而且还

获取外部参与者的信心。工具书类

atakan,M.G.S.,& Eker,T(2007)。来自土耳其的高等教育的一个sociallyresponsible大学个案公司的身份

部门。商业道德杂志,76,55-68。

拜尔,E.,&迪普拉,L.(2007)。在科学欺诈案例的研究机构和个人责任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更高的

教育政策与管理,19(3),27-41。

problemos,72,145-155。

比彻,T(1989)。学术部落和地区: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密尔顿凯因斯:社会

高等教育研究。

下载我国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分类书目选编》3(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分类书目选编》3(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推荐阅读书目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推荐阅读书目 英汉语对比与翻译类阅读书目 Carl James,Contrastive Analysis, 青岛出版社,2005。 许余龙,《英汉语对比概论》,上海外语......

    郭沫若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郭沫若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诗人和翻译家。他的翻译活动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并且一生都从事着翻译工作。他不仅留下了大量译作,而且在翻译......

    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教学索引

    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教学索引2008 一、1. 陈宏薇:移植形式 妙手天成——评江枫译诗《雪夜林边》,《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2.杜争鸣,孟祥春:同声传译中的“等待”——一......

    意识形态与翻译《孔乙己》译本比较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绯闻少女》中的话语标记词研究 2 《荆棘鸟》之宗教观 3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的两位灰姑娘——伊利莎白班纳特和简爱形象......

    海姆教授的翻译与研究

    我译,故我在! ——海姆教授的翻译与研究 罗选民清华大学 迈克尔•亨利•海姆教授在与癌症顽强斗争多年后于2012年9月29日与世长辞。消息传出后,美联社、洛杉矶时报、波士顿全球......

    小学作文教学与研究推荐书目

    小学作文教学与研究推荐书目 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 管建刚《魔法作文营》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5 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课例》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2......

    2007全国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

    “ 2007全国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简报(武汉会议)(转帖)武汉大学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心刘军平为了推动我国翻译理论与教学的研究,推进翻译学专业学科的发展,促进翻译学专业......

    我国翻译理论与实践热点问题的探讨(五篇范例)

    翻译理论与实践热点问题的新探讨 ——第四届全国典籍英译研讨会述评 黄中习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历来是翻译界关心的主要话题,也是于2007年4月20-22日在广州召开的第四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