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与近代中韩法制变革

时间:2019-05-12 00:5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学东渐与近代中韩法制变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学东渐与近代中韩法制变革》。

第一篇:西学东渐与近代中韩法制变革

近代中韩法律制度的变革,实际上指的是19世纪以降中韩两国在面临西方列强武力叩关过程中,由以儒家伦理为主导的德刑并重的中华法系走向罪行法定、刑民分类的近代西方法律的进程,这是中韩两国近代法律史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考察这种“脱中入西”的历程对两国今日法律制度的理解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如在中国和韩国法律制度中为什么会更多具有大陆法系的因素,而少一些英美判例法的影子呢?这一切均可从近代中韩接受西方法律制度的选择中找到答案。

探询近代中韩法律制度的“西化”轨迹,除了两国与西方列强所处政治军事的明显劣势下的不得不接受,其推动力还在于西学的大量流入,以及西学对中韩官绅的影响所致。换而言之,近代法制变革的重要推动力就是西学的输入。

那么何谓西学?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输入方的西方国家与接受方的中韩对此的理解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一致的。从西学主要输入参与者的欧美传教士的言论可以看到,他们始终认为西学是西方整个文化体系,即包括西方的自然科学,同样也包括西方哲学和社会科学,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就将西学归结为三个部分:“一是神理之学,即天地、万物本质之谓也;二曰人生当然之理,即诚、正、修、齐、平之谓也;一曰物理之学,即致知格物之谓也。”(1)但在西学的受众们看来,西学不过是富国强兵、坚船利炮。在早期改良主义者眼里,西学也仅仅只是“形下之器”,即“西艺”。而在张之洞《劝学篇》中,西学的内容才稍见扩展,但也不过是应世事之学,所谓“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2)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盘.学习西方的科技、经济、法律、政治、社会学说,授受双方到此对西学的理解找到了共同点,交会在同一个坐标点。而同处儒文化圈内的韩国和日本也走过了与中国类似的历程,“卫正辟邪”、“和魂洋才” 就体现了这一点。

而作为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制度是随着中韩士绅对西学认识的发展而渐进的,诚如汤因比所言“生活表层在技术方面的变化将不会仅仅局限于这一表面,它会逐渐地达到更深的程度。”(3)因此将西学东渐与近代中韩法制的变革结合起来考察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从中可以看到近二千年来稳定、内敛的中华法系在西方法系的冲击下如何反应、调整的。

国际法流通与法律的世界意识

近代历史上所言之国际法,源于拉丁文jus gentium, 后英文称为law of nations, 中文旧译万国公法,1780年英国边沁改以international law。从其内涵看实际上相当于现在的国际公法。它是近代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主要功用在于调整国际交往中国家间相互关系,规定其权利义务的原则和制度的总称。它于19世纪中叶在中国被朝野接受并广泛流通,这是西学流入的结果,同时也是与林则徐、魏源等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世界意识的觉醒有关系。

考察晚近西学东渐的历史,世界意识概念一直是西学的传播者所着力宣扬的,早在明末清初,由利玛窦、南怀仁、邓玉函等耶稣会士为主角的第一次西学东渐中,除了倡导“耶儒合流”,炫耀西方科学技术之外,学术传教是主要的方式,“传道必是获华人之尊敬,最善之法,莫如渐以学术收揽人心,人心即附,信仰必定随之。”(4)而学术传道的中心就是向中国展示西方先进的一面,其中世界意识又是其中的主要部分。1584年朝野对利玛窦《万国图》的本能反应说明当时中国人根本拒绝全球意识,而在1792年英国使臣马嘎尔尼事件中,这种我为天朝宗主、万国来朝的心理更是表露无遗。

1807年,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奉派东来,“1811年,马礼逊在广州出版第一本中文西书,揭开晚清西学东渐的序幕。”(5)1815年,马礼逊、米怜(Milne)在马六甲海峡刊印了第一份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这是近代介绍西方情况的第一份杂志。1833年,德国传教士郭实腊(Karl Gutzlaff)在广州编辑出版《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这是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期刊,主要刊登西方宗教、政治、商业、科学等方面的文章。1832年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在广州主编《中国丛报》,主要记载鸦片战争前后二十余年中国的调查情况资料和中外关系。

除了上述介绍西学的杂志外,还有一些介绍西方国家制度、历史地理的书籍,如1834年出版的《大英国统治》、1838年出版的《古今万国鉴》、1840年出版的《万国地理全集》等均为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世界意识的萌芽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国际法在中国的流通创造了条件。

中国最早与国际法的结缘是在1839年,时正在广州禁烟的林则徐感受到来自英国的威胁,为了在与英国的交涉中能够知己知彼,迫切需要了解一些战争、国家交往的原则。当时,临时随差的清政府会同四夷馆翻译袁德辉同样“眼看与英国交恶迫在眉睫,遂建议林则徐留意万忒尔的权威著作“,(6)这部著作就是瑞士国际法专家万忒尔(E.Vattel)的《国际法:运用在行为和民族主权事务的自然法则与原则》(The Law of Nation)。该书最初于1758年用法文出版,次年被译成英文,享誉欧美,“尤其在十九世纪上半个世纪,它成了外交官特别是领事官必读的经典。”(7)根据文献记载,1839年7月林则徐来到美国传教士兼眼医伯驾(peter parker,1804-1888)的诊所,请其翻译该书。伯驾在1839年的《眼科医院记录第十册》中对林则徐的拜访记述如下:“病例第6565号,疝气。林则徐,钦差大臣……他最初到这里来并不是为了治病,而是要求翻译万忒尔《万民法》中的几段文字,这本书是商会会长

送给他的;内容涉及战争及其敌对措施,如封锁、禁运,等等;它们是用中国毛笔写的。”直到9月,伯驾在一封信中还写道“应他的要求,我又将国际法的一篇长文译成中文,它特别有关国家战争和国际交往。”(8)伯驾的翻译是对万忒尔清晰明确的原文的牵强附会,他只是略述大意,再随意加上自己的评论。这些译文经袁德辉再校后收入魏源《海国图志》第83卷(作者的名字音译为滑达尔)和《各国律例》的书里。

林则徐并将万忒尔的《国际法》的相关条款应用到处理涉外关系事务中去,其典型案例是“林维喜案”和禁销鸦片上。在林则徐案中,林则徐引用《各国律例》第249条第4款“守法”中有关“往别国,遵该国禁例,不可违犯,必罚以该国例也。”的属地管辖原则,要求英方交出嫌疑人。同样,林则徐以“各国有禁止外国货物,不准进口的道理。贸易之人,有违禁货物,格于例禁,不能进口,心怀怨恨,何异人类背却本分”,(9)认为主权国家的中国有权禁止鸦片进口,它在致英国女王的信中责问道“弼教明刑,古今通义,譬如别国人到英国贸易,尚需遵英国法度,况天朝乎!”(10)因此,“国际公法之输入中国,即应用于对外交涉……,以林则徐为嚆矢”。(11)

林则徐将国际法作为处理涉外案件的依据,从中国法制史研究的角度而言,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它表明,数千年来主要用于维护纲常伦理秩序、以对内功能为主的中国法律,至此时已经开始松动。朝贡机制下的法律体系,随着中华法系世界意识自觉不自觉的融入,不得不“降格”为西方列强条约体系中的一员。此后,国际法在清朝法制中的地位日臻提高,越来越多的国际法著作被介绍进中国。

在国际法的输入史中,丁韪良翻译的亨利·惠顿(Henry Wheaton)所著《万国公法》(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特别值得关注,尤其是该书对东北亚的韩国、日本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丁韪良(Martin,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1824-1916),美国印地安纳州的长老会传教士,由全美长老会对外传教委员会(Foreign Mission Board)派往中国。1850年4月10日抵达香港,此后于广州、宁波等地传教。1858年《天津条约》谈判期间被美国公使列卫廉(William B.Reed)聘为翻译官,并在“增开口岸”、“改定关税”等条款上出谋甚多。华若翰(John E.Wade)接任美国公使后,丁韪良再次受聘并在英法联军与满清政府就大沽口军事冲突的外交谈判中担任翻译。1862年开始翻译惠顿所著《万国公法》,后来它在叙述之所以选择惠顿国际法著作时说:“最初,我倾向于翻译万忒尔;但是经过反复思考,我觉得那本书有点过时了,把它介绍给中国人,有点象是教他们托勒密天动说体系一样。惠顿的著作不仅吸收了最新的科学成果,而且被公认为一部全面公正的著作,因此风行于整个欧洲。尤其是在英国,它是外交官考试的教科书。”(12)1863年任同文馆英文教习。1863年9月,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将此书部分章节推荐给总理衙门,“旋于上年九月间,带同来见,呈出《万国律例》四本。”(13)获得当时急于了解各国法律的恭亲王赏识,并任命四人协助丁韪良完成翻译。

1864年书成不久,普鲁士与丹麦发生战争,时普鲁士新任驻华公使李福斯(von Rehfues)在大沽口外扣留三艘丹麦商船,总理衙门即援引《万国公法》中的领海概念和中普条约的有关条款与普鲁士交涉,反对将中国卷入普丹争端,恭亲王以拒绝接见普鲁士新任使节,成功迫使李福斯释放扣留的丹麦船只,并使其赔款1500英镑。这一外交的成功证明“该《外国律例》一书,衡以中国制度,原不尽合,但其中亦间有可采之处。”(14)故恭亲王拨银500两予以颁行,初版300本,由于“声称此书凡属有约之国,皆宜寓目,遇有事件,亦可参酌援引”,(15)赫德(Robert Hart)建议分送清政府中央各省及五口涉外人员,供对外交涉时作为办案依据,同时也作为总理衙门处理与西方外交事务的指引之书。

此后,因为总理衙门迫切想要了解条约、治外法权、最惠国待遇、外交等国际法的原则,又有更多的国际法书籍被翻译介绍到中国。较有影响的有汪凤藻、汪凤仪翻译、丁韪良校的T.D.Woolsey《公法便览》(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Law,),丁韪良翻译的Bluntschli《公法会通》(Das Moderne Volkerrecht der Civilisieten Staten als Rechtsbuch dargestellt,这本书是从拉迪(Lardy)的法译本转译的),W.E.Hall的《国际法研究》(Treatise on International Law)。此外还有《星轺指掌》(Guide Diplomatique)、《公法千章》(A Treatise on International Law)、《公法新编》(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中国古代万国公法》(International Law Ancient China)国际法名著相继问梓,“同文馆成为当时中国法学类译书中心。这些书汇集了当时通行于西方的一些国际法准则、规则和范例,对于刚刚踏入国际政治圈子的清政府来说,这类书籍格外重要。”(16)

中国早期的外交官曾纪泽、薛福成等均援引国际法处理与各国的交涉事务,如中英喀什噶尔交涉、南洋诸岛主权争端等外交事件,均是国际法用于外交实践的成功案例,难怪法国使馆代办哥士奇(Klecskowsky)恼羞成怒地抱怨道:“那个让中国人了解我们西方国际法秘密的人是谁?杀死他,绞死他;他将给我们带来无数的麻烦。”(17)同样,卫廉士(Samuel Wells Williams)也相信引进国际法将会使中国有可能达到西方的法律水准,从而找到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某些方面(如治外法权)的法律依据。(18)

>原本源于西方世界,由西方列强制定的国际关系惯例、游戏规则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终于找到了一席之地,国际法已经成为中国外交人员的处事指南,这不能不使古老、自成体系的中华法系第一次抹上了如此之多的外来法色彩,从法律制度而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它表明全球意识在中国法系中得以体现,从而中国古老文明在国门洞开同时被迫接受了西方列强以国际法的法律权威在中国确立的条约秩序。

从属地管辖到被告主义—治外法权与内国法律制度的解体

1840年鸦片战争不仅迫使清帝国打开了大门,而且英国藉不平等条约获得了“领事裁判权”,这对以《大清律例》为主导的清朝法律体系的打击是决定性的,并导致内国法律制度的最终解体。

1843年清廷与英国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其中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次年中美《望厦条约》将领事裁判权由通商五口岸扩大到各港口,并进一步扩大到在华境内外人之间的诉讼。其规定“嗣后中国民人与合众国民人有争斗、词讼交涉事件,中国民人由中国地方官捉拿审讯,照中国例治罪;合众国民人由领事官捉拿审讯,照本国例治罪”、“合众国民人在中国各港口,自因财产涉讼,由本国领事等官讯明办理;若合众国民人在中国与别国贸易之人因事争论者,应听两造查照各本国所立条约办理,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

另外,法国、日本、德国等均通过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了这种外侨不受居留国法律属地管辖的非法特权。从法律角度来看,其主要内容是:

1.中外混合案件,如外国人为民事诉讼的原告,中国人为被告,由中国法庭按中国法律审判;反之,如外国人为被告,中国人为原告,则由有关外国领事法庭按其本国法律审判,这就是所谓“被告主义”。

2.外国人单纯案件,如英国人和英国人涉讼,完全由英国领事法庭审理,中国无权过问。

3.外国人混合案件,情况比较复杂,一般也适用“被告主义”,如原被告双方所属的国家同样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归被告所属国家的领事裁判;如被告所属的国家在中国不享有领事裁判权,则由中国法庭审理。(19)

除了领事裁判权之外,租界会审公廨制度同样对清朝的法律制度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这是于租界制度框架内较领事裁判权具有更多司法权限的一种制度,它确立于1858年的《天津条约》。1864年在上海租界正式设立中外联合审判机构—会审公廨,其名义上由中国地方官与外国领事官共同办理各类民事、刑事案件,实际上则由外国领事控制审判活动。凡发生在租界内的案件,即使中国人为被告,也由会审公廨审理。这样,外国领事官在获得“领事裁判权”之外,又获得了对中国人的司法管辖权,造成了在华外国人不受中国法律制裁,中国人反而受外国人管辖的事。

根据国际公法之国家主权原则,主权国家享有对本国境内的一切人和事物以及对境外的本国人实行管辖的权利,即属地优越权和属人有越权。因此,外国人处于所在国的属地优越权之下,受所在国管辖;同时又处于国籍国的属人优越权之下,受国籍国管辖,即受所在国和国籍国的双重管辖,而领事裁判权和会审公廨制度不仅违反了这一原则,而且导致了内国法律体系的崩溃,使其走向半殖民地化。

清末修律与中华法系的解体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与近代史上前几次败于英、法相比,这次结果对当时人们可谓震聋发聩。痛定思痛之下,有部分知识分子认识到日本是因明治维新全盘学习西方的政治、社会、法律等理论而强大的,是以彻底的西化击垮了只学西方技艺、拒绝西方制度的中国的。因此,从1895年直到20世纪初西学的输入就不再停留于张之洞《劝学篇》中所谓的西艺部分,而将触角伸向“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等“西政”中去了,林林总总的西学思想通过日本的渠道大量流入中国。这一时期的西学表现出两大特点,即“以东文为主,辅以西文”(20)和“以政学为先,次以艺学”。(21)之所以选择日文西书引进,主要在于求速求快,所谓“人耕我获,天下便利莫过于此”。(22)根据熊月之先生的统计,1896年至1911年15年中,中国翻译日文书籍至少1014种,“以1902年至1904年为例,3年共译西书533种,其中英文书89种,占全国译书总数的16%;德文24种,占4%;法文17种,占3%;日文321种,占总数的60%。从译书的学科来看,社会科学比重加大”。“以1902年到1904年为例,3年共译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学等社会科学书籍327种,占总数的61%。同期翻译自然科学112种,应用科学56种分别占总数的21%、11%”。(23)

作为该时期西学输入重要内容的西方法学著作被大量翻译,而且已不再局限于国际法的范畴,更扩大到西方的民法典、商法、宪法等部门法。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金粟斋的《日本宪法义解》、《法学通论》,群学社的《法兰西宪法》,开明书局的《普通选举法》、《法学门径》,文明书局的《美国民政考》,上海通社的《日本行政法》,政法学报社的《法学通论》、《新法律字典》,湖北法政编辑社的《战时国际法》、《民法总则》、《刑事诉讼法》、《刑法各论》,丙午社的《民法财产》、《民法总则》、《刑事诉讼法》、《刑法各论》,东亚报社的《美国宪法》,上海译书局的《民法通义》,出洋学生编辑所的《各国国民公私权考》,商务印书馆的《法意》等法学书籍。(24)

19世纪70、80 年代,与中华民族资本日益发展相适应,在法学思潮上出现了改变传统法律“礼刑交融”、“刑民不分”的要求,主张引进西方的商法和民法,制定保护本国利权的商法,并提出了废除刑讯、革新旧法的要求。这一思潮与大量法学著作流入的结合,使全面学习西方的思想得到了深化。同时,西方列强为了维护其在华利益,强迫清政

第二篇:近代新闻法制

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

1.1911年以前,为中国近代新闻法制的确立时期

《大清报律》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新闻法

2.1912-1928年是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波折时期

3.1928-1949年是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成长时期

国民党统治中国的22年里,制定和颁行了《出版法》等一大批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或有关新闻事业的法律、法规,实行严厉的新闻事业的登记审核制度和稿件事前检查制度,逐步建立起一个以统制为核心的新闻法律制度,简称为新闻统制制度。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闻法律制度,是不脱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集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法西斯主义法制之大成的新闻法律制度

中国近代新闻法制的3个特点:

1.对民众的言论出版自由权,抽象的肯定、具体的否定

2.所有新闻法规对新闻出版事业只有限制取缔,而没有保护奖励

3.在新闻出版事业的管理上,表面法治,实际人治

4.在新闻法制建设中,人民群众从未停止争取言论出版自由的斗争

国民党统治时期法制建设的新特点:

1.新闻事业的“法治”,建筑在“党治”的基础上

2.有为新闻统制服务的理论体系

①党内宣传要统一

②提出“党化新闻界”的理论

3.非常法的特殊作用

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所制定的新闻法律法规比以前历代统治者不仅更多、更完备,而且在普通法律法规之外,又制定了许多非常法律法规,典型地表现了国民党统治的封建专制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特性

《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

第三篇:中国土地法制的问题与变革

中国土地法制的问题与变革

一、中国土地法制建设的沿革

我国土地管理法制建设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950—1979年: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土地法制建设进展不大,但正式确立土地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并存的土地制度,并且这种制度到现在为止并没有根本改变。1979—1990年:这一时期,各地纷纷制定了有关上地利用、开发、保护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这些法律规章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0—1997: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土地法制建设也逐步走向成熟,1997年9月,党的十五次代表大会更是明确要求,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强调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1997—现在:1998年8月,在过去《土地管理法》基础上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管理法》(以下简称1998《土地管理法》)正式颁布实施。1998《土地管理法》对土地管理的方方面面做出了全面的规定,该法的制定实施成为我国土地管理立法工作的一个转折点,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重大变革。

第四篇:近代历史变革——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的变化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 1501班

近代历史变革——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的变化

作为农村出来的孩子,生在90后,肯定是经历不了改革开放初期的那种热潮。但是在相对落后一点的农村,我经常听到一些长辈谈及现代农村的诸多变化,他们也都是十分感慨,现在的生活真的远超从前了。从自身经历而言,童年时没有见过的许多事物,现在纷纷涌现,那些年经历的一些农村苦,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变成了历史洪流中的一片浪花。

小时候包括现在,也是经常听大人说着,以前吃的粮食只有玉米面粗粮,吃红薯干儿、红薯粉儿、红薯叶,当时要想吃上一回白面,那得等到过年,还不一定吃得上。农村呢,除了过年,没有过其他节假的习惯,一是没钱没物过,二是都要出工做活,也没时间过。那时,农民最大的奢望与梦想,就是能天天吃大白米饭。至于菜,就只有天天开水煮蔬菜了,油肉这些平常是没有的,也只能是过年时能吃几天。

古代晋惠帝曾问老百姓何不食肉糜?那么要问那时候的农村有肉吃吗?当然有,只不过吃肉的机会也是很少。听父亲说,当时生产队里养猪,遇到特殊的日子,就会选一头猪杀掉,全队人吃肉。那个时候吃肉叫打牙祭。父亲还说,80年代中后期,农村里吃肉的机会已经开始多了起来。

这时农村也通电了,一开始出现了收音机,慢慢黑白电视开始出现,不过那时停电是经常的事。对于农村的住房变化,这个算是最直观、最明显可以看到的变化了。当年的建筑,土墙,灰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 1501班

瓦,屋顶竹结构,易腐朽,由此也导致了下雨天屋里漏水的现象。在奶奶去世之前一直住的是这种房子,我也在里面住过很多次。冬天可以挡得住风,但是下雨的时候就没有办法了。住土墙茅草房,最凄惶的时候是下大雨时,房顶漏水,家中盆桶罐之类的容器得全部用上,晚上直接无法安睡。但漏水还不是最令人担忧的事,最让人恼火的事墙脚浸水进水。老土墙房,通常没做什么基础,经年累月,墙脚被老鼠打了好多洞,雨水会从洞中浸进来,浸湿家中还是小事,最主要的是担心土墙会被泡松垮塌。所以,每当下大雨,我们小孩在屋内用盆桶罐接漏水,大人得冒雨在屋外掏檐沟,使雨水尽可能地流走不形成积水,保护墙脚。这种住房现在还存在的原因是不舍得拆,基本上所有的新建住房都变成了砖瓦结构,结构比较科学合理,屋顶也不再漏水。更有许多的人盖起小楼,买上了小车,脱离了贫困生活。

当时买布要凭布票,每人每年的购买量都是有记录的。买布用来做衣服,但是当时好几年都不会有新衣服穿,基本上都是打补丁,一件衣服打满了大大小小的补丁。鞋,男人一般穿解放鞋,女人多是自己做的鞋。小孩一年可能有大半年是打光脚板,冬天天冷才穿鞋,袜子基本没有。

慢慢地,时代在变,生活在变。我们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

农村改革开放,不但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变化,更主要是彻底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农民已经不是只会捏泥巴的“农二哥”了,农民在改革发展的洪流中学会了经商办企业,许多农民成了企业家大老板。农民自己改变了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知道走出去务工做生意赚钱,相当部分农民由此成为“城里人”。农民已不墨守成规,守着“一亩二分田”过日子,农民利用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发展农业经济,也是土地流转的运作,让很多农民离乡不弃土,放手务工经商。农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 1501班

民不再愚昧无知,懂得了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在农业生产上,大力推广和运用新科技、新品种。在劳务上,积极主动参加实用技能培训,争当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培养下一代上更加重视教育和投入。

改革开放即将四十年,农村发展变化巨大,农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党中央非常重视农村的发展,把“三农”工作列入各级党政重中之重工作,进一步制定了农村发展和惠民政策。统筹城乡发展,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辅农业,农民权益保护,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和谐社会构建,新农村建设,这些政策的实施必将使农村更好更快地发展,农民的收入将会增多,生活水平更加提高。

改革开放即将三十八年,虽然农民不断增收,但是与城镇居民还存在很大差距。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或者社会福利政策在农村还没有得到全面实施,很多农民对自身未来生活还存在很大顾虑,农民的收入都为了教育和养老两方面,很多农村当中出现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农村占全国的近70%,并且农业为国家的工业化付出了很大牺牲,所以,在国家工业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家政策应该进一步向三农方向倾斜。毕竟农业富则国家富,农业稳则国家稳!所以农村发展进程依然需要关注,更多的人才应当涌入农村建设当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重点精华

核心线索:是近代世界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以及在东西方的实践过程;西方国家,近代中国两条线索的关系 ①二者之间密不可分。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近代民主思想的实践源头(英国是源头)③近代民主思想又为美国、法国等国家的民主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④西方民主思想和实践又成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的源头和实践的借鉴者

近代民主思想的线索—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民主革命的实践线索;民主与专制的搏斗(革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完善;工人民主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的实践;无产阶级的实践

一、西方的专制理论

【产生历史条件:①在中世纪的欧洲,占支配地位的是基督教意识形态,从神学的角度肯定君主专制的合法性,为现存的政治秩序辩护;②随着欧洲君主专制的形成并日益强化,王权受到各方面的冲击,一些思想家和君主必然为君权辩护。】

1、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1)背景: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教权和王权的矛盾更为尖锐。为了维护教会的神权统治,阿奎那提出“君权神圣”思想。

(2)内容:教权高于王权,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君主应服从教会和教皇;中央集权的政府或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托马斯·阿奎那:主张:①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神权思想

主要内容:教会和国家的关系{承认并论证世俗国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认为接近自然的办法是最好的办法;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府形势,是符合上帝本意的。核心:论证教权高于君权(前提)目的:维护基督教的神权统治。实质:为教会的神权统治服务(“自然法则”思想)2.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

(1)背景:都铎王朝统治时期,资产阶级新贵族同封建统治者的矛盾尖锐。为了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詹姆士一世极力鼓吹“君权神授”。

(2)主要内容:认为国王的权力来自上帝,因而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国王只须对上帝负责。

【詹姆士一世:主张:①提出君权神授说,推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②宣扬国王是上帝的代理人,是尘世间最高权威;③除上帝外,国王无须对任何人负责;④人民必须绝对服从国王;⑤国王如果滥用权力,人民只能祈求上帝来引导;⑥把国王比作神,并与上帝相提并论。

结果:把专制主义理论付诸实践,导致王权和议会矛盾尖锐。(到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英国社会经济中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分化,封建君主专制也逐渐丧失了它的统治基础。)】

【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思想与中国董仲舒的什么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影响有何不同?

(1)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相似。(2)中国的新儒学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儒家思想成为思想文化的主流;而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思想则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君权神圣、君权神授意义:积极意义:强调国家权力集中和统一,符合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的西方君主权力上升的趋势,也符合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消极意义: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不合时宜。】

【欧洲封建君主专制的历史功过:积极:①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强大;②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早期的发展(重商主义政策)(国内外市场);③有利于文化、艺术和科学的繁荣。消极:①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作用日益明显;②受君主个人因素影响大,积极作用难以持久。】

二、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近代民主思想发展的原因:①古希腊、罗马时期民主思想、民主制度的发展为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出的政治要求;③封建专制阻碍经济的发展和人权的实现;

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成了思想解放。】

1.斯宾诺莎:提出包含人权的民主思想和民主政体最优论。【主要思想:①强调思想自由和遵守国家法令的重要性(思想自由,行动守法)②认为只有民主政体才能保证思想和言论自由(即民主政体最优论)。】

2.洛克:提出社会契约学说、天赋人权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并提出自由、法治的原则他是资产阶级分权和制衡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分权理论经过孟德斯鸠改造后,对18世纪的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洛克民主思想提出的背景:①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资本主义政权建立;②1689年洛克发表《政府论》,为新秩序提出理论论证。主要思想:①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天赋人权”(自由权、生命权、财产权);②强调自由、法治;③主张分权: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

影响:洛克提出的自由、法治与分权的政治原则,对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以及西方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权分立”学说提出的背景:①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出的政治要求;②君主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人权的实现;③18世纪启蒙运动进入高潮,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④孟德斯鸠吸收和发展了斯宾诺莎、洛克等人的思想。孟德斯鸠的代表作《论法的精神》,把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要求三权分别属于议会、国王和法院。

目的:防止君主专制,确保公民政治自由。原则:权力间的制约和平衡。

实践:美国《1787年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为西方民主政治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3.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抨击封建制度,主张“主权在民”,指出通过暴力推翻封建专制夺回自己的权力是合理而且合法的。他的思想后来转化为法国大革命的檄文《人权宣言》的基本精神,被凝结成为“自由、平等、博爱”的响亮口号,也为北美独立战争提供了理论基础。【卢梭的主要思想:①社会契约思想;②“主权在民”思想。(核心思想);③人民有反抗暴政的权利。】 【对近代民主思想的评价:①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②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③鼓励了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表】

思想家,时期、国籍,思想核心,实践

斯宾诺莎:17世纪中叶的荷兰(天赋人权)北美《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 洛克:17世纪晚期的英国(权力分立)美国三权分立、中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卢梭:18世纪初期的法国(主权在民)法国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

三、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

【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焦点: 财政问题。原因:财政危机与对外战争不断失利的情况下,查理一世不得不于1628年召开议会,接受了《权利请愿书》。《权利请愿书》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维护自己的利益,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依据。实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专制王权的斗争。】 1.《权利请愿书》:查理一世和议会因税收矛盾尖锐,议会通过《权利请愿书》,要求限制王权,但查理一世解散了议会。《权利请愿书》为资产阶级新贵族与专制王权的斗争提供了法律依据。

2.《大抗议书》:1641年,议会通过《大抗议书》,抨击王权,提出废除封建特权、进行改革的要求,查理一世拒接受,导致内战。

【《大抗议书》:内容:收税、财政拨款、实际上的人事任免权。评价:体现了议会与君主的权力之争已进入关键领域,加速了君主与议会的彻底决裂;反映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君主专制、要求限制王权、废除封建特权、进行改革的要求。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与封建专制的斗争。3.民主与专制的反复斗争:

(1)国王挑起内战1641年,议会胜利1648年,国王被处死1649年,成立了英吉利共和国;

(2)克伦戚尔掌权后,解散长期议会,建立独裁的护国主政体;(3)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4)l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

【《大宪章》与《权利请愿书》相比有什么异同?《大抗议书》同《权利请愿书》相比,有什么新特点?它们的出台体现了英国政治体制的什么传统?

①相同点:以法律限制王权,国王不能随意征税,不能随意侵犯人身自由。不同点:《大宪章》主要是维护封建贵族的利益,《权利请愿书》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②一是从历史背景看,《大抗议书》是在国王与议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的条件下通过的。二是从内容是看,《权利请愿书》还只是从一般的权利角度对国王加以限制,《大抗议书》则提出废除封建特权,进行政治改革,特别是提出议会的相关权力,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权的要求。三是从结果上看,《大抗议书》通过后,国王坚持不接受,并挑起了内战。③《大宪章》、《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的出台体现了英国早期的议会政治传统。总之,《大宪章》、《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是在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之前的三个重要法律文件。总的趋势是日益加强对王权的限制。】

四、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1.美国的《独立宣言》

(1)体现了民主思想:自由平等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等。(2)它使启蒙思想首次贯彻到建立近代国家的政治实践中。

(3)《独立宣言》是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适应了北美人民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要求;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推动了欧洲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直接影响了法国大革命,推动了亚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2.法国的《人权宣言》:阐明了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的观念,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推动了欧美许多国家民主思想的发展和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

【《人权宣言》的思想基础是洛克和卢梭等欧洲启蒙学者的“自然法”和“社会契约思想”,主要内容:“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有言论、出版等等自由;“私有财产是一种不可侵犯的神圣权利,任何人的财产不得被剥夺”等。宣言的核心是人权、民主、法治和平等。意义:它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激发了革命人民的巨大热情,起到了动员、组织人民群众参加反封建斗争的作用,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它实际上宣告了旧封建王权的灭亡和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诞生;批驳了专制王权封建等级,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标志法国社会的根本变化,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亚洲国家社会改造;《人权宣言》成为1791年宪法的序言,标志着以法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权利取代了以君主个人意志为标志的封建特权。】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体现了主权在民、自由平等的观念,并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它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民主化。

五、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1)《权利法案》:它规定了议会主权的原则,并限制王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7世纪初的外交委员会发展为内阁;“光荣革命”后,内阁成为常设机构;18世纪,沃尔波尔完善内阁制度;19世纪中期,内阁对议会负责的责任制内阁正式确立。

(3)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连续性、渐进性和创新性。

2.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

(1)主要内容:确立联邦制、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的原则。(2)影响:为美国社会的发展和政局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1787年宪法:背景:①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②根据1781年《邦联条例》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但邦联是一个松散的结构,不是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③独立后社会动荡不安;④华盛顿、麦迪逊等人的努力。目的:防止任何形式的个人独裁和政府滥用权力。内容:①确立了“主权在民”为宗旨、以代议制为基础的共和体制;②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思想;③确立了联邦制,对州与联邦政府的权力做了规定(联邦的地位高于各州)。评价:①这是17—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洛克、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学说的第一次实践,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通过1787年宪法,美国建立了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和民主共和制。联邦制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巩固了国家政权;三权分立制度使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权力机构互相牵制、相互均衡,对于防止专制独裁、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民主共和制的确立从形式上把主权在民的理论付诸实践,并从制度上根本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这些都为很多国家所仿效,促进了世界民主化起程。②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资产阶级共和政体。③严格的平衡制约机制,给美国带来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这是美国成为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键因素。④局限性: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广大印第安人具有与白人相同的权力,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宪法中没有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后来得到补充和完善,做到了与时俱进。】

3.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1)相同点:都实行资产阶级议会制度;都实行分权和制衡原则;都实行“主权在民”和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2)不同点:国家元首职权不同:美国国家元首拥有实权,英国国家元首无实权;政府体制不同: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比较英美政体:相同之处:①都是资产阶级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普选制;②都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制度,只不过分权程度不同而已;③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④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都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不同之处:①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互相妥协的产物;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结果;②君主立宪制设君主为国家元首,世袭继承,没有任期限制,是终身制;民主共和制不设君主,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有一定的任期;③君主立宪制的国王(或女王)无实权;民主共和制的国家元首掌握大权。形成的历史因素:英国:①议会历史特别悠久,且掌握着国家的财政权大权;②资产阶级兴起强大后控制了议会并同王权进行了一个又一个斗争的胜利;③议会权力增长形成了内阁必须对议会负责的情况。美国:①没有封建专制传统,殖民地一独立就建立了典型的资产阶级国家;②启蒙运动的影响和反殖民斗争坚定了建立共和国的信念;③政治家们有防止独裁和专制,最大限度实现民主自由的远见卓识。】

六、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1.法国大革命——民主与共和的初步斗争,推翻波旁王朝的统治;颁布《人权宣言》,否定封建专制;制订1791年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处死国王路易十六,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国际、国内):国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国内:①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②直接原因——尖锐的阶级对立;③革命条件——财政危机的加剧;④理论准备--启蒙思想的宣传;⑤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1789年5月)】

2.民主与共和的反复斗争:从第一帝国到波旁王朝复辟,从七月王朝到第二共和国,从第二帝国到第三共和国。

3.斗争的最终结果:1875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原因:①君主派的内讧;②各派分歧太大,国民议会无法制定一部完整的宪法,只能逐条讨论,在共和派与巴黎人民的努力下,共和制终于通过;③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发展。

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民主思想萌生的条件:①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君主批判思想的深刻的启迪;②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危机逐步加深,先进中国人改变观念,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之路;③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④西学的不断传入;⑤近代教育的发展。】

1.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创办革命团体,发动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中华民国建立的背景:①20世纪初的国内外形势:内:政治:清政府卖国,签订《辛丑条约》。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外:列强加紧侵华。②改良与革命的论战,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③清政府预备立宪(实质:君主立宪形式下的君主专制)是场骗局,革命形势成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由南京临时政府制定,它借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规定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明确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机构之间分权和制约的原则。核心内容是:主权在民、民族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目的:为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确立了法律依据。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2.维护共和的斗争:先后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

3.斗争的认识: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通向民主的道路艰难曲折,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八、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

1.英国的宪章运动:1837年,《人民宪章》的起草标志着宪章运动的开始。此后英国的工人阶级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请愿运动,对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宪章运动:背景:①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开展,工人阶级形成;②英国早期工人阶级生活和工作状况极为悲惨;③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赋予资产阶级选举权,工人阶级却依然被排斥于议会之外,在政治上毫无权利。过程:1839年、1842年、1848年三次请愿运动,结果被镇压或夭折。影响:①英国宪章运动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产生了广泛而深远影响,使资产阶级意识到工人阶级力量的强大,宪章运动所倡导的一些要求在后来陆续得到了实现;②宪章运动为以后的英国和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丰富的斗争经验;③宪章运动标志着英国无产阶级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同资产阶级争夺政治权力的序幕。列宁评价它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第一国际:支持各国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在各国建立支部,支持工人罢工及进步运动。

3.巴黎公社:在实行人民普选权,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作风,加强法制保障人民利益等方面尝试民主制度的建设。

【巴黎公社的背景:①欧洲工人运动的日益高涨;19世纪60年代,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第一国际的领导力量增强,国际工人运动也重新高涨,这是巴黎公社出现的历史大背景;②普法战争的失败,激化了矛盾,引起了革命。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投降,但巴黎工人拒绝放下武器,并组成了国民自卫军保卫自己的国土。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卖国行径以及对工人的镇压,导致了巴黎人民的起义,这是巴黎公社形成的直接原因;③工人力量的壮大。】

4.第二国际:倡导合法斗争,为工人争取政治、经济方面的权利。积极推动工人为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劳动条件而斗争。

【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异同:相同点:①都是国际性工人组织;②建立于工人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阶段;③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参与第一国际的领导,恩格斯参与第二国际活动前期的指导;④都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不同点:①组成不同:第一国际由各国工人团体组成,而第二国际由社会主义政党组成;②活动范围和内容不同:参加第一国际的主要是少数欧洲国家的工人组织,它还是一个宣传和鼓动的团体,而第二国际的活动范围扩大到整个欧洲和北美,它的活动已经同各国工人的斗争结合在一起;③组织形式不同:第一国际是各国工人组织的上级组织,而第二国际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它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党指明方向。】

5.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1)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普选制和减租减息制等民主实践,取得显著成效。(2)全国人民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开展斗争;抗战胜利后围绕战争与和平、独裁与民主的斗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由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

【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斗争的大事年表】 1940年3月 决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在解放区实行广泛的普选制度,为以后的人民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确定了坚决避免内战、建设民主国家的原则 1946年1月政协会议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和平民主协议,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全面内战爆发后在国统区领导了人民民主运动,形成了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1948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准备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1948年4月以后在中共领导下的民主统一战线成为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力量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主革命取得了胜利

下载西学东渐与近代中韩法制变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学东渐与近代中韩法制变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法律文化的变迁(5篇范文)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法律文化的变迁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其独有的样态在世界法律文化园地独树一帜。而且,在世界法律文化史上,惟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未曾中断过,有着独特的......

    生活方式变革与可持续发展

    生活方式变革与可持续发展.txt不相信永远,不拥有期待,不需要诺言当你不能再拥有的时候,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王子之所以能口奂酉星目垂美人是因为王子用心了 我......

    变革与创新管理

    变革与创新管理 一、案例:三个和尚 有一句老话,叫“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如今,这三个观点过时了。现在的观点是“一个和尚没水吃,三个和尚水多得吃不......

    技术创新与管理方式变革

    技术创新与管理方式变革技术创新对管理方式变革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某种程度说,技术创新本身就是管理者管理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技术创新直接融入管理观念、管理方法及......

    游戏:历史与变革

    游戏:历史与变革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根本任务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

    浅谈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变革(本站推荐)

    浅谈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变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制造企业信息化工作不断推进。如何利用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快速、准确、高效地整合整个企业的信息资源,达到降低成本......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变革

    中国企业正在不断对自身进行变革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全球性竞争环境。在企业管理变革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引入西方先进的管理工具,诸如BpR(业务流程重组)、CRM(客户关......

    浅谈中韩娱乐文化联系与区别

    浅谈中韩娱乐文化联系与区别 随着近几年韩国娱乐文化的迅猛发展,“韩流”一词也已经不足以表现其热度。中国,日本以及东南亚某些国家都已见证这种文化入侵现象。与此同时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