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主义思潮

时间:2019-05-12 14:15: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保守主义思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保守主义思潮》。

第一篇:保守主义思潮

保守主义思潮

保守主义是西方社会的右翼政治思潮,也是西方社会的主流政治思潮之一,历久而不衰,在当代仍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保守主义来源于法文conservateur,是波旁王朝复辟时保王派的创造。保守主义的内涵

究竟什么是保守主义?顾名思义:“保”就是保持现状与稳定,“守”就是守住传统和秩序。进一步说,保守主义认为信仰高于理性,传统高于科学,等级高于平等,集体价值高于个人主义,神的法则或自然法高于世俗法;保守主义还认为现行的社会形态,尤其是对权力、财富和地位的分配,都是“存在即合理”因而是值得保存的。因此保守主义反对变革,尤其是激烈的变革,当然最反对革命。事实上,历史上保守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就是由革命或激进变革所引发的反动,例如伯克的理论核心便是针对法国革命及其思想渊源启蒙运动的批判;而保守主义的另一位主要思想家哈耶克的主张也离不开对罗斯福“新政”及其指导思想凯恩斯主义的抨击。

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演变

保守主义思潮虽然始终存在,但却并非一直占上风,只是掀起过几次浪潮。

(一)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近代保守主义形成近代意义上的政治保守主义出现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即18世纪末。其特点是反对革命,反对革命中涌现的民主潮流,反对激进主义和理性主义,斗争的焦点是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

保守主义的鼻祖为英国思想家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著有《法国大革命反思录》(1791)、《诉诸我党老前辈》(1791),都猛烈攻击法国大革命。伯克不仅不反对自由主义,而且标榜自己追求自由。他认为英国治理国家的经验是“保留了合乎自然的方法”。经验教导人们,除了世袭王位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方法能够“使我们的自由得以经常地延续下去,并作为我们世袭的权利而保持神圣性。”

他说:“我也并不排斥变动,但即使当我改变的话,那也是为了有所保存。”保守主义并不拒绝变革,更不反对变革,而是主张渐进的变革。

他否定启蒙学者的理论,认为其最大错误就是把人的理性抬到不恰当的高度,而忽视了人的非理性的一面。

他认为革命中涌现的民主潮流必然流于暴民政治,出现无政府状态,造成政治退化。在他看来,合乎自然的国家不是平民政治,而是贵族政治。把许多天赋不等的人集合为一体,必定要以智能较高的人为领袖。

(二)19世纪中期:保守主义浪漫化

19世纪初,由于拿破仑的失败,波旁王朝复辟,欧洲大陆革命潮流下落。一方面是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确立,另一方面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弊端的暴露,以及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出路似乎就在于削减平民与政党对政治的影响,加强行政权力。这就使得保守主义一度占据优势。其集中表现是历史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主义,特点是反对民主政治,拥护君主制度,主张集权与国家主义。

这一时期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法国贵族波纳德(1754—1840),他认为,社会是同类的聚合,是三个元素(权利、权利的执行者和服从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民主政治中,虽然大众可以议论国家事务,但最终作出决定的仍是一个特定的掌权人物。君主政治和民主政治的区别只在于,前者决定意志的是一个固定的人,后者却不固定。所以君主制比民主制稳定。稳定是秩序的必要前提,而秩序是人类自我保存的前提。君主制是合乎自然的制度。他强调,贵族是一种义务,一种职责,是行使最高权力的工具。平等违背自然规律,与秩序的基本原则不相符合。保守主义者反对平等,认为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根据人的能力分配任务的等级制度才是“真正的平等”,秩序观念、淘汰观念、等级观念应该成为现代生活的基础。

另外一位代表人物是被称为“傲慢的政治专制主义的先知”的黑格尔(1779—1831)。他认为,人民当前面对的是一个无秩序的混乱的时代,需要维护秩序与安全,需要确立国家的至高权威。个人只有在国家生活中才能保持为自由和有理性的主体。所以,感恩戴德地服从国家权威是个人基本的义务。国家的统治是绝对的。国家除自身的利益之外不顾及任何东西。他被批评为“热衷于国家集权”,“把个人仅仅当成国家的一个小卒”。

(三)20世纪30—50年代:传统保守主义抬头

这一时期保守主义的突出特点在于反对集权主义、社会主义。美国学者奥斯里维针对社会主义前苏联的情况强调,早期的主要威胁来自自由主义的狂想,它摧毁一切道德权威的社会政治秩序。20世纪,威胁不再是自由主义者过分的个人自由,而来自过度的国家权力。

30—40年代反社会主义的精神领袖当推哈耶克。他在《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中认为,计划经济是通向奴役的道路。主要论点是:(1)经济上的计划化会导致政治上的独裁,其结果是经济得不到发展,政治上却失去了自由。(2)计划经济对私有权的否定,必然导致政治上的极端主义和对个人的奴役。私有制是实现自由的基础。因为在私有制下生产资料是由许多独立的个人掌握的,所以没有人能控制他人,即使一无所有,穷人也可以有选择雇主的自由。公有制的生产资料实际是由一个人或一小撮人控制。前者是“富人得势的世界”,后者是“只有得了势的人才能富的世界”。(3)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认为这必然导致计划经济。

反共的代表人物还有美国著名的政治评论家李普曼,20世纪反共产主义的现代保守主义中,影响最大者为德国的沃格林。

(四)20世纪70—80年代:新保守主义崛起

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传统保守主义发展为新保守主义,一度占据主导地位,对西方的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到80年代主宰西方政治舞台。新保守主义以美国为中心。

60年代末,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弊端,物价持续上涨,挫伤劳动者、投资者积极性,降低企业竞争力;国家干预针对扩展导致行政机构膨胀,政府财政危机,官僚主义滋长;此外,个人主义的国度发展导致社会物欲横流,道德贬值,价值相对主义流行,引起精神危机,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保守主义实行供给学派的理论和政策,认为解决赤字的最好的办法式借债,而不是增税,因为通过政府借债,可把资源从利用效率最低的地方转移出来。他们的主张是:鼓励自由市场竞争,缩小政府干预,削减个人所得税,与凯恩斯主义决裂,实行小政府、小税收、小开支政策,鼓励投资,刺激供给,建立军事优势,反对共产主义。

(五)20世纪90年代:当代新保守主义咄咄逼人

当代新保守主义被看作是一种“特别的鹰派”。他们把美国的利益、价值观和“世界使命”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布什主义代表共和党保守势力,突出地表现在国家安全和对外政策方面,其战略目标是谋求“单极霸权”,追求“绝对安全”,取得绝对优势,遵循“美国利益至上”、“以实力求和平”原则,以更加强硬和保守的态度追求美国的国家利益,奉行“共和党色彩的国际主义”路线。布什提出要让美国“成为国际社会的自由先锋和正义力量”。

保守主义的气质与理念

保守主义是种经验主义思潮,没有系统、严密的理论体系,其理论主张色彩斑斓,但也有基本一致的理论内容。

(一)秩序第一说

保守主义讲秩序第一,不是否定自由,只是拿自由跟秩序比,强调秩序的优先性。自由主义也重视秩序,可出发点和落脚点却在个人自由。

1、与自由相平衡的秩序

保守主义的所谓“自由”,是有序的自由。它排除自我放纵,强调个人判断力的道德感、责任心,是内在的“良知的统治”,人要对其自由意志、自由行动承担后果。在保守主义看来,自由与秩序不属于同意层次,秩序属更高层次,自由是在秩序内部展开。

2、秩序是自由的秩序和道德秩序

保守主义追求的是自由的秩序,而不是扼杀自由的秩序。在保守主义看来,没有统一目标的秩序才是自由的秩序,若把统一的公共目标强加给个人,就谈不上个人自由,就会扼杀个人的任何创造精神。保守主义所谓的秩序即“道德秩序”,它来自自然法,来自上帝,超越了人的主观意志的范围。秩序、正义、自由是漫长而痛苦的社会经验的产物,是多少世纪以来不断尝试、反思和实践的结果,是自发建构并自我维持的,不是人为设计的。

(二)权威主义观

保守主义主张权威主义,人为维护秩序有赖于权威,民主也有赖于权威的保障,把权威推上绝对的地位。

1、热衷于权力,把权威绝对化

哈耶克:“保守主义者,只有在确信有某种更高的智慧在关注和监督着变革进程的时候,只有在知道有某个权力机构在负责使变革‘有秩序地’展开的时候,才会感到安全和满意。”

保守主义认为,需要权威的统治是人的天性。李普曼的看法是:“对于集群而居的人们来说,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受统治更为必要的东西了。如有可能,则自治;如果幸运,则受到良好的统治;但无论如何,总要受统治。”

2、政治权威与社会权威

关于权威问题,保守主义者有不同的主张。有的强调,他所谓的权威不是政治权威,而是社会权威,主张限制政治权威,推崇社会权威。社会权威不是来自政府的压制,而是来自民间自主享受的自治。社会权威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为构建的。服从权威就等于服从客观真理和道德秩序。

更多的保守主义者讲的是政治权威。

(三)精英民主论

保守主义认为现代民主仍然是精英民主,政治精英仍然是历史、权利和政治舞台的主角。提倡精英民主,反对大众民主,但并不是反民主。

保守主义者认为,“大众民主”不存在,大众在政治生活中是被动的,无法清除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不能理智地独立作出决定,易受强烈的情感冲动支配,易受外部势力左右,听从政客和团体的摆布,因而只能在不同的精英意志中进行选择。所以民主不是什么人民的统治,而是为人民所接受的“政治家的统治”。因此,民主政治的意思只能是:人民有接受或拒绝将要来通知他们的人的机会。

柯克认为,社会要由精英来统治与维持。他们是天然的统治者,拥有很大影响力量。只有依靠他们才能保存社会组织中最美好、最稳定的东西,反抗大众革命和革新倾向。

(四)反对平等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

保守主义并不是一般地否定个人自由,而只是否定平等的自由,反对平等主义;也并不完全反对国家干预,而是反对国家干预一切的国家干预主义。

1、反对平等主义

保守主义认为,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人的体力、智力、品质都存在差异。不平等是天然秩序。社会政治体内必然存在等级差别,社会只能由素质优秀的贤人来领导。一个良好的社会应建立在这种差异的基础上,各人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人们结成社会,需要有等级差别、贫富差别。社会的目标是公正,而不是平等。根据人的能力分配任务的等级制度才是“真正平等的”,秩序观念、淘汰观念、等级观念应当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基础。

2、反对国家干预主义

保守主义认为,结果平等的社会工程必然导致权力的集中和国家的干预,从而违背有限政府原则,对个人的自由和权力的平等导致威胁。

(五)崇尚传统与渐进

保守主义崇尚传统,尊重经验,强调谨慎,拒绝冒险。

1、因袭传统,贬抑理性

保守主义认为,国家作为民族的载体,在时代相袭的过程中形成了值得人们尊敬的传统,这就是文明。文明传统式人类智慧的积淀和财富的积累,是进步和发展的唯一保证,不应轻易毁弃或砸烂。社会的传统或规则体现了具有永久价值的智慧和深意。

崇尚传统就要否定理性主义。在保守主义看来,唯一的智慧是实践理性,它来自经验、传统和习俗。因此,既要珍惜传统中积聚起来的理性,又要正视人的理性的局限性,承认人世间永远达不到的至善的理性境界。

2、强调审慎、稳健、克制

保守主义者对于传统和经验是依赖的,对人的认知能力是怀疑的。他们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意识到自己的认识能力和知识范围的局限性。人的知识不仅有限,而且会出错,因此审慎是必要的。而克制是政治家的美德,是成年人的“政治本能”,是政治上成熟的表现,体现了一种责任感,是成功之本。

3、主张社会的渐进进化

保守主义强调社会发展的连续性,认为社会是以过去为根基的有机体,是以自然的方式发生变化的,是历史缓慢演变的自发产物。要承认现存秩序,容忍目前的小恶,而不要去恶务尽,甚至把旧秩序的一切都当做恶,加以扫除。保守主义拒绝任何终极目的和对重大社会问题的整体性解决办法。它认为不可能建立一个一切从零开始的全新社会,只能持续不断地渐进。而且,进化本质上时无法预

料的,未来的进化是不能控制的,不存在什么“进化规律”。

对保守主义的诘难

对保守主义的诘难可以区分为对保守主义的一般原则的诘难,对保守主义不同流派的诘难,甚至是对与保守主义无关的保守派的诘难。

保守主义的“罪状”举不胜举,它是受到抨击最多的主义之一,但保守主义的长盛不衰表明,它也是最经得起挑剔的主义。

1、保守主义缺乏系统的学说,自相矛盾,缺乏原则,理论不系统,说理“不科学”;

2、保守主义缺乏远见,无纲领、对理论有偏见;

3、保守主义的人性论贬低人的能力,为自私自利辩护,放纵贪婪,主张强存弱汰,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倾向;

4、保守主义重视物权,轻视人权,把财产权看得比生命权还重要;

5、保守主义有威权主义、精英主义和贵族政治倾向,对自由、民主疑虑重重,一些保守主义者国家主义思想太浓;

6、保守主义主张维持现行的制度,对穷人的困苦漠不关心,有阶级偏见,导致两极分化;

7、保守主义反对进步,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不愿意承认、尝试新事物,难免流于守旧、顽固乃至反动;

8、保守主义重视经济自由、轻视政治自由和其他社会自由;

9、在当代,保守主义不合时宜,只不过是小业主、小农的意识形态,已过时落伍;

10、由于保守主义的缺陷,保守党按照《论自由》的作者密尔的说法是“愚笨党”,因为它缺乏远见,缺乏智慧,只重实际,只重常识。

以上的指责虽然有些地方有以偏概全、张冠李戴、歪曲误解之嫌,但并非全是无中生有。但意识形态在一些看法上的差异属于见仁见智,而不存在观点科学与否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匡萃坚: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刘军宁:保守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3、任晓,沈丁立:保守主义理念与美国的外交政策,上海三联书店,20034、徐大同:现代西方政治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二篇:保守主义读后感

《保守主义》读后感

公管20150115魏炜明

在读《保守主义》之前,我对“保守主义”这种意识形态上的主义的观念仍然停留在望文生义之上,“保守”二字最容易使我想起新中国成立之前被一条裹脚布所拘束的三寸金莲下的中国妇女,用此来形容我对保守的观念再好不过。如果再在保守后面加上一个主义,我大概也会想到英语造词之中conser-vative与conservatism,只是一个写法上的不同,主义也就是把一个名词上升到系统而全面的意思。但是初读本书之后,我对保守主义的认识发生了一个颠覆。我们生来向往自由的、民主的生活,反对那些落后的、陈旧的糟粕,我把保守主义定义为那些落后陈旧的事物,例如晚清的“中体西用”,打着旧制度的冠冕堂皇的旗帜,加剧了中国落后于世界的速度。但是作者从一个更为深远的自由传统说起,给读者串起了起源于英国的保守主义的前世今生,是我明白了我所以为的保守主义原来是一种假的保守主义,是真正落后的和保守的。

作者也在序言中提到,保守主义似乎是一个天生的贬义词,几乎没有人愿意以“保守”来形容自己,即使一些伟大的保守主义者也不愿意,也正是这种歧见使保守主义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长期抬不起头。介绍与宣扬保守主义需要不同寻常的勇气、不同寻常的悟性,但贬斥保守主义却什么都不需要。在中国尤其如此。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十分清晰的感受到作者为保守主义正名的意图,他也在序言中毫不隐讳的支持他对保守主义的态度不是典型的社会科学意义上的那种“价值中立”的态度,而是持明确的同情性理解的态度。我很欣赏作者不同寻常的勇气和立场,他对保守主义的态度毫无疑问是支持与肯定的,就我看来,保守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再到复兴都是有其独特的价值所在,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本书的最开始,作者阐述了保守主义是如何诞生的。保守主义的先声无疑是来自于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相信自然法的理念并坚持罗马共和的传统,到了中世纪,随着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的重译,书中透露的保守主义也同样被基督教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继承和发展。来自法国的让•不丹和孟德斯鸠,来自英国的胡克和霍布斯,尤其是大卫•休谟对保守主义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柏克作为一名各种保守主义思想和观点的集大成者,则是保守主义的第一代言人。柏克的思想对英语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无不打上了保守主义的烙印。提到柏克,我明白了他所要保守的并不是类似中国那样的封建制度,而是英国人的自由传统,保卫捍卫这种传统的英国宪法以及其所确立的分权体制和法治。他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把一切旧事物都塞进“保守”的箩筐,而是极端挑剔,只保守自由和传统。

作者也提到,保守主义是否称得上是一种意识形态。他指出,保守主义不是简单的守旧的心态,而是一套完整的价值系统。保守主义不是乌托邦也不是伪科学。在这里,作者从保守主义的一般原则与基本信条出发,来说明保守主义的兴起不是根基肤浅的、时髦一时的思想游戏、而是有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基础和重大的社会现实关怀。作者提到的原则也确实与保守主义的基本主张相一致,超越性的道德秩序原则则与其强调秩序下的自由有关,社会连续性原则则与其主张渐进性的变革有关,不完善的原则则与人的思想具有局限性有关。

对于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关系,二者在西方世界经常发生互相冲突、互相指责和相互攻讦,但作者认为这二者都同根同源,共同起源于英国的自由传统,我认为柏克所创立的保守主义的关键不在于保守与否,而在于保守什么,很显然柏克式的保守主义保守的是温和的民主制度和自由友善的传统,但从这一点出发就与自由主义的根源是一致的。

随后作者意图阐述保守主义的哲学基础。保守主义强调客观的真理,它承认有一套独立于人的主观意志之外的道德、价值规范,支配客观秩序的是自然法则,支配客观的道德秩序的是自然道德法则,他们共同构成了自然法法则。这个哲学基础则与保守主义关于秩序和法律的主张息息相关,秩序的来源就是自然法,人们都应该受到反应自然法的法律的限制和其他权利的限制。

保守主义在哲学上具有浓厚的怀疑主义色彩,对人性的善、进步的可能都充满疑虑。对于真理和知识的态度,保守主义持无知论的看法,所有的知识都是不断变化的,几乎没有人可以且没必要掌握所有的知识,知识是社会的稀缺资源,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合理分配不造成知识闲置和人才浪费。这种知识论则直接为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提供理论基础。被西方思想家极度推崇理性在保守主义看来,理性并不能使人免除偏见,相反盲崇理性会加剧偏见,主张正视理性的局限性而不是抛弃理性。

以前上政治制度的课程的时候,老师有时候会问我们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当时的我更愿意把人性归因于环境,在我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明白了人性与环境的关系。保守主义对人性的态度也是悲观的,认为人性中有不可忽视的阴暗面,在没有约束、没有法律与秩序的状态下表现更甚,人性是不完善的,也是不可完善的。人的本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这些都不是人的固有特征,只不过是人的潜在的倾向。与激进主义极端的善恶论相比,保守主义认为善恶来自于人性。它认为善恶不过是人的一种潜在的趋势,人的各种美好的品质与不好的品质都在人性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只是所占比例的多少。所谓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是这些潜在的因素出现的因素,人性的根本特征只有量的差异,人之所以具有的使其发展为人的潜能正是人的本性所在,即情欲、理性、自由和意志。

前面说到过,保守主义具有浓厚的怀疑主义哲学基础,因此它在社会政治领域的主张也与其基础步调一致。保守主义持有消极的政治观,它认为由凡人组成的政府不肯能是至善至美,政治与政府的作用与人自身一样都是十分有限。因此,保守主义赋予政治的功能是调和、平衡、节制社会冲突与社会矛盾,保障公民的财产权与自由权,维护一个自由的、正义的、和谐的秩序。因此,保守主义的根本政治使命是抵制暴政,维护自由,反对使用强制作为解决社会问题和维系社会的基本手段,尽可能扩大社会的自主范围是缩小政府使用强制手段的最有效的。保守主义主义一方面对宪政的、代议的自由民主持有坚定的信念,同时又对纯粹的、直接的、排斥自由的民主,尤其是多数人的专制持强烈的怀疑态度和戒备的态度。保守主义基本上对国家和政府持一种工具性的态度,政治是第二性的,并不是自在的目的,也不是终极的目的。

其中,我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大为赞同,公共领域是官员做主的领域,私人的领域是公民自己做主的领域,政治进入私人领域就会造成泛政治化。政府的行为应该被限制在公共领域之上,文革时期的结婚恋爱都向组织汇报是对个人自由的极大侵犯。公与私的分野对个人自由的保持极为重要,承认个人的正当自由性意味着承认私人领域极其不受干预的正当性。国家只不过是社会的工具,国家权力及其运用不能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相冲突。

在对财产权的讨论中,我也非常赞同保守主义的主张。财产权不仅仅是富人的权利,它更是穷人的权利。自由首先是意味着正当占有的自由,占有财产的权利理应是自由权的一部分。在财产权受保障的社会中,财产才是流动的,如果财产权存在缺失,那么富人永远富裕,穷人永远贫穷,这是对自由的最大漠视。也正是财产的保护,才能筑构自由的根基,是经济和道德的必须之物。只有经济的自由才能带来权利上的自由和平等。生命权是一切权力的源泉,财产权却是维持生命的主要工具。在政治领域,财产权的确立分散了社会经济中的经济权力,因而避免了政治经济权利的高度集中,为民主创造了必要的经济条件。因此,财产权是一切政治权利的先导,宪政民主的基石。而基于财产权的平等,才能带能权利上的平等,而不是结果上的平等。

在关于社会的问题时,保守主义强调有机社会的建立,社会在本质上是差等格局。市民社会的建立,有利于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沟通和缓冲,有利于秩序的确立和维护。保守主义强调家庭的作用,认为家庭是一切人中间首要的和决定性的文明化因素。家庭教育是最主要的教育之一,对自由和私人空间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保守主义认为男女性别的问题也十分有趣。它主张男女存在天然的生理和性别的差异,不相信一种性别比另外一种性别更为高尚,更为优越。我一直以为的性别平等是指男性可以做的事情,也同样不应该拒绝女性去做,可是保守主义强调这种结果的平等是对两性的扭曲,虽然有些工作男女都能做,但是总是存在一些工作更适合男性做,或是更适合女性。承认并维护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恰恰有利于维护女性的利益,恰恰是出自对女性的性别特征的尊重。

除此之外,我更关注中国情景下的保守主义。毫无疑问的是,传统的认识是以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保守主义,是造成中国落伍的文化根源,但是就保守主义的视角看来,这种看法本来就是一种激进主义,以谭嗣同、陈独秀、胡适等人为代表的早期激进派本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假思索的批判是文化一种涂炭。源于对保守主义的错误认识,导致了激进主义的野蛮生长。保守主义在中国是缺席的,我对保守主义的看法之前也是缺失的。但就作者而言,中国并不缺乏蕴含保守主义思想的因子,从孔子的中庸之道到20世纪的严复、晚年的梁启超、陈寅恪等人的身上可以看到一种健康的保守主义的倾向。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深化,政治激进主义在中国已是穷途末路。不仅如此,市场经济及与之相伴的市场社会还将孕育着保守主义的产生。从传统出发,这里也可以看出,保守主义在中国的缺席很大部分是因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使得中国缺乏自由的传统,缺乏保守主义成长的土壤。我和作者一样对保守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充满信心的。

读了这本书说实话也是有点囫囵吞枣,没有细细的品味,作者也说到,他写这本书不是为了写保守主义的百科全书,只是试图对他说接受的、认识的保守主义的核心思想作初步的描述和阐发。我的确受到了很多的启发,我在大一的第一个学期有幸学习了管理学课程,无可否认管理学中的理论的创始人大多是西方管理学家,我那时在思索难道中国就不存在一些管理思想的传统可以服务于当代社会,并且外国的理论也需要一个中国化的过程,保守主义告诉我,我们应该保留那些我们民族乃至是世界人民的优秀文化精华,而不是一棒子打死,持激进主义的看法去一味地引进外国文化,对于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我们应该去继承和发展,是文化多样化发展。

第三篇: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评析

中国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评析

摘要: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主要的思潮,本文对近代史上的文化保守主义的产生环境和根源加以分析,对“非典型”和“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和区分,这其中“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可以看做是儒家中庸思想的独特体现,是民族文化惰性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对“典型文化保守主义”在当代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进行了阐述。

关键字:文化保守主义;文化变革;国粹派;现代新儒学;文化惰性;文化态度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一面是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古老中国的大门,中国的民族危机和国内矛盾的不断加深使中国所面临的“亡国灭种”的危机;一面是中华民族“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的思想、器物,与列强抗争、争取民族解放的英勇历程。其中,中华民族为争取自身的解放和寻找建国的航向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主流。文化思潮的探索成为这一主流中的中流砥柱。不论是清末时期的洋务派思想、康有为的保皇思想、还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全盘西化思想,亦或是后期的国粹派思想和新儒学思想。可谓是流派众多、“百家争鸣”,让人联想到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的繁荣。

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思想的流变,其背后的主要推动力是社会环境所决定的,清末一场场对外反抗战争的失败和民初的政局**,封建割据势力纵横中国。在近代中国多灾多难的状况下,国人不得不一步步的反思,尝试过学习西方器物的方式却依然没有保全民族,仁人志士们开始尝试进行思想和文化上的反思和探索,一场遍及各各领域的文化运动在中国兴起。总结近代以来的各路思潮、流派,根本上都是在围绕对中西方文明或文化在中国体制和文化革新中所占的比重所做的探索,虽然各种思潮的立场不同、激进或温和,仁人志士都是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为国家的出路思考。

在笔者看来,不同的只是“思变”的程度,当代评价顽固派思想,几乎是以“迂腐”、“冥顽不化”毫无生机可言。例如清末理学名臣倭仁,深受理学的影响,对于以恭亲王奕欣为代表的的洋务派痛加斥责,依然主张这“重人心轻技艺”,①重谈“夏夷之防” 而对于以陈独秀和胡适的“全盘西化”思潮的评价也是“忘本”、“崇洋媚外”过于激进式的评论。现在分析则不难看出这两股思想处在了近代文化思想变革流变中的两极,在这两极两端也没有出现第三种文化变革的主张。

“思变”的程度在于思潮流派中代表人物对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心理接受程度。在以上两种思潮的特例中,其文化的根都是接受中国传统式的文化教育,而大相径庭的在于表现出来的视野和思想的开放度,这种现象可以归结为文化的根意识,在当代被解释为“我族中心主义”,中华民族的我族中心来源于狭隘的民族主义,过度的民族自信和优越感。中华民族的优越感古来有之,翻看每个民族的历史记录也都有表现,正像殷海光在《中国的文化的展望》所说的:“在通常情形下,一般民族或文化单位对于自己的风俗、习惯、制度、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理想,当期继续发挥功能时,总是有意无意持爱护的态度。笼统的说,如果一个国度就是一个文化单位而且这个文化单位就是这个国度,那么一国的国人爱护其国的文化毋乃一件自然而然的事。”② 我国的仁人志士虽一直抱 有这种思想的根,但是民族的自我认识也在社会大潮的影响下有所改良。

“故步自封”和“全盘否定”的极端思想流派都不是能成为当时社会环境改变的良药。而介于两种极端的思想流派的中间,则存在着多种流派和思想主张,其中大多是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或器物的融合式的运用。这其中最为突出而鲜明的要数文化保守主义,对于文化保守主义,人们不免联想到的是守旧和落后。有人说新儒学是顽固派、是文化保守主义,相似的“新儒学”也是文化保守主义,认为这两种思想的实质是一样的,只是时代上的差异罢了。这里需对于文化保守主义加以正名。

笔者比较赞同一种观点,将近代以来的各种文化保守主义区分为“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和“非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③“非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有国粹派、学衡派和新儒学。“非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主要包括顽固派思想、洋务派思想和保皇思潮。而这其中的区分依据是以是否对传统文化既批判有继承、对于传统的政治制度的态度以及对于西方文化的态度开放程度。“非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不仅保持着传统的文化,认同传统的价值理念,还主张保持封建的君主专制政治体制,如主张“中体西用”的洋务派,洋务派在洋务运动中虽然兴办实业、引进西艺,但是在思想主张上不但袒护传统的伦理纲常,还维护两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例如在《劝学篇》中,张之洞对于“民权”是表现出极力的反对,对纲常名教的坚守这证明了这一点。相反,“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虽然认同符合时宜的传统文化,但对于传统价值中封建思想有所批判,也完全否定传统的政治体制。这里的”典型文化保守主义”对于保持社会和文化的延续性和渐进性,防止文化价值的断裂时有积极意义的。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要数“国粹派”,我们都知道国粹派的主要人物,章炳麟、刘师培,其中章炳麟是文学大家,被视为“唯一能打破康有为学问体系的革命家”。

国粹派强调中国的文化建设须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对西方文化进行适当的吸取和整合。国粹派有言:“夫有特别之精神,则此国家与彼国家,其土地人民宗教政治与风俗气质习惯相交通相调和,则必有宜于此而不宜与彼,宜于彼而不宜与此者。”④ 这段话认为文化是具有强烈的民族性的,这一特性决定着中西文化不应当也不可能一味照抄照搬或者是模仿对方,相反,尊重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取人之长为我用,才是文化交流的正确原则。中西文化作为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质的两大文化体系,虽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具有某种先进和落后的差异,但归根溯源,它们却是独立的、平行的两大文化。可以看出国粹派对于文化的融合和借鉴持一种因地制宜的思想。

国粹派和学衡派的思潮的产生一方面是针对于当时出现的激进的全盘西化的观点所进行的论战,另一方面源自当时西方的文化价值危机的影响。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开始大规模学习西方,然而一战的爆发让国人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存在的弊端,反观西方思想界,通过文学、艺术和运动对资本主义的“功利化”、“无政府主义”、禁锢的宗教思想等等现代社会的病态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一句“上帝死了”,反映的就是对西方从古希腊雅典时期到近代的理性主义的所进行的彻底的批判,对于旧世界的进行了哲学和文学的反思。这一价值危机对于中国的影响则表现出一种文化的回归现象,开始对传统儒学进行价值重估。突出的的表现在现代新儒学的出现。

现代新儒学是指以弘扬传统的儒家精粹为主,同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也进行宣扬和保留。并且对于西方的学说是持开放态度的。这一流派产生于五四时期结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现代新儒学的代表梁漱溟、张君劢、马 一浮、熊十力、冯友兰、贺麟、钱穆等,都是中西文化的融合论者,并且其中一些学者尝试中西学术的结合,创造了中西融合的学术体系,如钱穆对中国传统史学所做出的贡献,其研究内容涉及传统史学的诸多方面,主张在继承中国传统史学的基础上融合西方史学理论和方法,以建立新史学体系,《国史大纲》成为其新史学体系建立的印证。⑤

纵观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国文化和思想的革新,并没有朝向胡适和陈序经所主张的“全盘西化”式的思想文化变革,也没有倒退到顽固派式的极端文化保守主义,而是产生了兼容性的中西结合式思想流派,主要以“以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为主。笔者认为这其实可以看做是民族文化惰性的结果,这一观点来源于胡适关于“全盘西化”论调的解释,正如其所说:“调和是社会的一种天然趋势,人类社会有一种守旧的惰性,少说人只管取向极端的革新,大多说人之多只能跟你走半程路,这就是调和,调和是人类惰病的天然趋势,用不着我们来提倡,我们走了一百多里路,大多说人也许勉强走三、四十里,我们若先将调和,只走五十里,他们就一步都不走了,所以革新家的责任只是认定‘是’的一个方向走去,不要回头将调和,社会上自然有无数懒人懦夫来将调和”⑥ 这里胡适看到了社会运行的调和状态,即社会状态的自我修正,这其中又由人类行为所主导,而每个人和每个群体都有其核心的价值利益和根深的文化观念,对于新事物的出现,总会形成多派的对立,而为了取得变革就需要设置超越时代的标准。正如《易经》中的“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风斯下矣”,将目标定得高远,才最可能获得尽如人意的结果。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延续性的国家,思想文化已经形成一种稳固的固定状态,这种固定状态不仅存在于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也同样扎根于对待传统文化持批判和包容态度的人的头脑中。鲁迅认为我们的民族要大胆地吸收西方文化,文化惰性会形成一只“无形的手”将我们拉回,这一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自然会得到传承。鲁迅是认同胡适的观点的,其文学作品中对于封建礼教的“吃人”现象的披露也映射出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鲁迅认为文化的变革即使用流血的形式,也未必能触动。早期维新变法中有”戊戌六公子”的英勇就义,就是用流血来警醒世人。因此,强力的世界只能用强力来打破,“摧毁原有的精神宝塔,之后重建”,胡适就是看到了中国文化巨大的保守力量,才尝试了“走极端”式的文化创新。也正如胡适所“预见”的,中国近代文化思想的中西成分的兼容成为了主流,既要尽可能完整的保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祛除其文化的糟粕,也要审慎的吸收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

可以看出“典型文化保守主义”在探寻传统文化走向现代性的方面所做的贡献,注重历史的延续性和文化的积累性。在中西文化的兼容互补和传统史学的现代化构建,以及推动中国文化现代性建设与民族化方面,做出了努力。特别是对于传统文化和学术思想的总结和继承方面,“典型文化保守主义”中可谓是名家辈出,后世学术界称赞不已。尽管他们在探索自身现代化和世界化的关系上缺乏对人生价值观的探索、忽视社会生活中自然与社会的相互制约,以及割裂了现代科技发展于社会改变的关系,但对于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是依然具有启示意义的。

建国后,我国的文化建设开始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也是“起落”兼有。在文革前对于传统文化是提倡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毛泽东提出的观点是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民主性精华,去其封建性糟粕”,而文革时期对于传统的破坏则是世人所应警醒的。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新中国同样面临着对于传统文化是采取弘扬的态度还是扬弃的态度。改革开放后,对于世界的开放程度,与日俱增,中西文化的再一次交流与碰撞的大门开启了,这一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建设和解读,采取的是扬弃的态度。对于传统文化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古老的中国思想中寻找出路,开启文化的创新。如前两年一直流行的“国学热”,也不失是一种从古代文化典籍中寻找人生哲学和普世价值的方式。这里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扬弃,是一次社会转型期的自我认同,可以看做是从传统文化中寻根,一种民族的自信。稍加分析也可以看出当代对于传统文化也是扬弃的态度,对西方文化也是批判继承。排除时代的局限,当前的文化态度也近似于“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

当代中国可谓是日新月异,逐渐走向富强,走向现代化。而文化建设必然成为民族复兴中的支柱。中国作为独立的“文明体国家”,中国文化从传统转型到现代化,有必要严肃认真的探究传统文化和与之密切关联的“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

① 周阳山.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C】.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20,36 ② 殷光海.中国文化的展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③ 柴文华.论中国近代的文化保守主义【J】.天府新论.2004年第2期 ④ 桑兵.国学的历史【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0 ⑤ 徐国利.徐国利: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史家对传统史学的新书写——以钱穆前期的传统中国史学研究为例【J】.河北学刊.2014年第4期 ⑥ 胡适.胡适文存【M】.外文出版社.2013

第四篇:浅析素质教育思潮[范文模版]

浅析素质教育思潮的发展历程及内涵

浅析素质教育思潮的发展历程及内涵

【摘要】自从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之后,关于提高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与口号逐渐流行、普及,短短的十余年间,形成了滚滚向前的思潮。在这种思潮的引领下,中国大地上纷纷兴起了素质教育的实践,并已然成为中国教育界的主流。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目前在理论上与实践中均有一些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在此仅就素质教育兴起的背景和内涵作一浅显的论述,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发展历程、内涵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全国范围悄然兴起,并很快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但是,有学者却强调指出:“近几年中国通过政府行为用素质教育猛攻应试教育,却久攻不下,应试教育仍巍然不动。究其所以,源于素质教育致命的理论缺陷。”实然,由于素质教育内涵外延十分复杂、深刻,因而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有必要认真回溯素质教育思潮兴起的过程、系统阐释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以确保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素质教育思潮的发展历程

素质教育是改革开放时代所产生的新生事物。对于这一论点,恐怕教育理论界并不完全认同。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施虽然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里是引发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一场革命,但从形体上看似乎并不是全新的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史上,曾飞溅出素质教育的思想火花。从《礼记·学记》、《荀子·劝学》、《论语·先进》等论著中都可以寻找到两千多年前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荀子等先师们提出的“求出,故兼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教也智,长善而救失者也”教育观中均闪耀着素质教育思想。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五育主义”(即军国民教育、实创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美育和世界观教育)亦颇具素质教育的特征。那么,为什么此种先进的思想在当时不能得以弘扬、发展而遭到扼杀呢?究其原因,无非是政治制度等深层次的原因:在封建社会里教育成为统治阶级的为其利益服务的工具,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及其附庸科举制度与创造、创新教育格格不入。

吸取了经验教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汲取了历史的教训,采纳了古今的先进教育思想,制定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毛泽东同志在/ 4

09级4+2李玲玲

1957年指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规定:“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但让人扼腕的是,当时由于受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以及其他原因,教育并没有完全按照自然规律发展,虽然教育要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但过分强调它的服务性、政治性就使教育偏离自身发展规律的航线。上述的教育方针和全面发展教育思想虽蓄含着一定的素质教育成分,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并没有完全贯彻执行。

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出现,应当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算起,至今已有20多年,其间大约可以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具体如下:

1.酝酿萌发阶段(约1985—1990),这是素质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其标志是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其第一部分的标题就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随后,即有几位学者撰写了为数不多的几篇文章,阐述了民族素质的内涵、提高民族素质的意义,以及它与培养人才的关系。在《决定》的启示下,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的柳斌于1987年4月在一次重要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基础教育不能办成单纯的升学教育,而应当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教育。”此后的两年中,又有几位学者发表文章讨论素质教育问题,并提出了培养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技能素质与身体素质等,作为素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所有这些,为素质教育的正式出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初步实施阶段(约1990—1999),这是素质教育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其标志是1991年7月29日国家教委发布的《关于实施(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此文件强调指出,要“把高中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从只面向重点学校和升学有望的学生转向全体学生”。此后的数年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1996)等文件,对提高民族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等重要问题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与要求。在此期间,柳斌发表了3篇“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的文章,燕国材撰写了有关素质教育问题的“九论”(9篇文章),徐仲安还出版了《中学生素质教育》一书等。所有这些,都为素质教育的初步实施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3.全面推进阶段(约1999---2007),这是素质教育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其标志是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全面而系统地规范了素质教育的目的、重点、内容、原则、方法和途径,还阐述了推进素质教育与深化教育改革的关系,并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以及加强领导,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的要求。它的出台,宣布了素质教育初步实施阶段的结束,使素质教育的发展转向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在此之前的1996年,湖南省汨罗市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经验的总结与发表,为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发出了信号。在此之后,许多学者纷纷发表文章讨论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还出版了《素质教育论》、《素质教育论丛书》等一类的专著。所有这些,都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动作用。

4.内涵发展阶段(约2007至今),我国的素质教育历经上述三个发展阶段之后.可以且应当转向第四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内涵发展阶段,其标志应当是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讲话。必须强调指出,鉴于素质教育的前三个发展阶段中,由于缺乏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曾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种种偏差,因此,在今后的内涵发展阶段中,必须自觉地贯彻科学发展观思想,认真地处理好素质教育自身内部及其与外部各个方面的关系。

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要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素质。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1997年10月29日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而在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再次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揭示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培养目标。

由内涵观之,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有: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教育空间的开放性、教育目标的全面性、教育价值的多元性、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个性健康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等。因此,为了确保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应该加深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的认识,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广大教师要在全教会精神的指导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合格教师。

结束语

素质教育的出现不是思维过程中偶尔飞溅出的火花,而是埋在肥沃土地中的种子发芽破土,委实让我们欢欣鼓舞。可以说素质教育既是对传统的先进教育思想的承传,又是特定的时代所酿就的、所推出的新的教育思想。继承与发展始终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主题,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一直薪火相传,岁月的转换并不能导致其完全断裂,中国教育亦是如此。由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也与其它时期有所不同,那么,教育思想也不应一成不变,否则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诚然,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其相似的一面,但较之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有其更广的社会背景、更深的思想内涵,是新时期中对全面发展教育观的发展与创新,颇有新意,从这个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应该是一种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参考资料:

[1] 易宏.《对素质教育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09)

[2] 燕国材.《论素质教育与人本教育》[J].探索与争鸣,2009,(08)

[3] 燕国材.《素质教育的回溯、成就与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03)

[4] 王会朋.《素质与素质教育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09)

[5] 苏君阳.《素质教育认识论的误区及其超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06)

[6] 郭文安.《值得重视的素质教育思潮》[J].新西部,1997,(02)

[7]《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第五篇:读《保守主义》所知道的

读《保守主义》所知道的

前言

正如刘军宁所说,当下的人们关心政治,关心很多的理论,自由主义,激进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等等等,但是,很少的人真正的关心过另外一种主义另外一种思想的存在--保守主义。

或许很多人看到保守主义这四个字便会有一种自然的贬义的思维倾向,因为众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不是保守的,而且保守这个词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是一个不怎么惹人高兴的或者提得起兴趣的字眼。但是,刘军宁用自己的对保守主义的研究,使原本存在了很多年的这一理论系统形象地展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从个客观角度来看,这部书很全面很系统的阐释了保守主义这一思想理论的内容,可以说是为保守主义的深度发展创造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因为,在此书基础山上更多的人关注这一被大多数人遗忘了的思想,也为很多的国家提供了运行的另外一种方法。

《保守主义》在综合了保守主义众多思想家理论家的思想的基础之上,又根据的作者自己的感想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毋庸置疑,这一系统的整合为思想界带来了新的气象,同时使保守主义这一思想更广为人知。但是,就我个人观点来看,书中内容确实使我更加详细地了解了这一十分有价值的理论,但是,其中很多观点我不敢苟同,当然,在下面的叙述中我会提到。我在这片文章中主要谈论的是保守主义的三个最重要的方面:基本概况、哲学基础和政治观。我觉得这是保守主义最主要的内容,因为在阐述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时基本上把该理论的所有基本内容都大致的表现出来了。

第一节 保守主义的概况

谈保守主义,其实也没什么神秘可言,但是很多的思想家在关于这个问题上面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含义或者说解释,以致在保守主义产生了近两百年的时间里,很少有人把它当做真正的有价值的理论来研究,甚至有很多人对它嗤之以鼻。保守主义的真正内容,无外乎就两点,保守传统,保守自由。这是保守主义的根基所在,即便现在的很多学者对保守主义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究其本质而言,传统与自由这两个基本点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是这一理论的强大支撑。

保守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之所以这么认为,是考虑到亚氏在《政治学》提及的六种政治体,在对这几种政体的比较之后,他认为那些具有法治的政体如君主制、贵族政体、共和政体是正确的政体,由君主制变成的僭主制、由贵族政体变成的寡头政体和由共和政体变成的平民政体是变态政体,而实行这些政体的国家则是变态国家。但是,亚里士多德主张的法治国家更优于人治国家,所以,从保守主义强调的自由这个层面来说,亚氏当之无愧的是保守主义的鼻祖。

《保守主义》也写到,虽然古希腊的文明出现了中断,但是保守主义的思想并没有中断,它们在古罗马和中世纪都能够被找到影子,诸如古罗马的西塞罗,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法国第一位保守主义者让·布丹以及孟德斯鸠和英国的胡克、霍布斯。

当然,在谈到保守主义真正的代表的时候,学界一致认为英国的埃德蒙·柏克当仁不让。他在所著的《法国大革命反思录》、《新辉格党人对老辉格党人的呼吁》中详细地阐明了自己的有关思想,同时,他的这一思想对英国的政治传统、英国的各种思潮,美国的政治传统、美国的政治制度以及主流意识形态都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柏克强调的保守,其实就是保守英国人的自由传统也就是英国宪法以及宪法所确立的立宪制度和法治。

接触过保守主义的学者,很多的人,就像开始说到的那样,认为保守主义坚持的就是一成不变的的东西,但是,真正的保守主义要保守的是有价值的传统。关于这个方面,我十分认同作者的观点,任何的政治主体都想保守一定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就是统治阶级的既得利益。没有哪一个当权者希望自己的主张整天被更改撤销,当然也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利益被他人瓜分。所以,保守主义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统治者的观点,同时这也表明了保守主义能够一直存在的原因。

根据刘军宁的观点,保守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790年柏克的《法国大革命反思录》的发表,此后保守主义开始了第一阶段的发展,时间为1790年至1810年,这一时期主要是在英国、欧洲大陆和美国。第二阶段的发展是在1950年至1970年,期间人类社会受到了现代极权主义的挑战。经过这两次的大发展,保守主义的思想得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其基本思想主张也逐渐为人们所认知。

很多人,包括大部分的保守主义者在内,都反对将保守主义当做一种意识形态,但是,就个人观点来看,它同激进主义的思想体系一样,同属于一种意识形态,哪怕那么多人不承认。在书中作者也谈到,保守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矛头针对的正是激进主义的意识形态,两者是根本对立的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理论一种意识形态,保守主义有着自己的理论原则和基本信条。超越性的秩序、社会连续性原则、传统的原则、审慎的原则、多样性的原则。在这里,我理解为,保守主义所维持的是一种“度”。不会过于死板,不是传统意义上讲的抱残守缺、一成不变的“保守”,也不是太激进的极权秩序。第二节 保守主义的哲学基础

保守主义者认为,自然孕育的社会秩序是已然成型的,人类必须接受这个秩序并且致力于维护这个秩序,任何想超越这种秩序或者按照人类的意图来改造世界的想法和行为都是荒诞不羁的。

根据保守主义的看法,自然秩序的格局与物质的本质是一致的;道德秩序的格局与人的本性是一致的。所以,面对客观的道德秩序及其背后存在的法则,人类理性的角色只是帮助人们去发现并适应,而不是帮助人们凭借主观意志任意构造,任何时候人们都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而行事。这种观点类似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规律的客观性,同时也像封建政治家维持的君权神授规则。看到这里,让我想起小时候一直觉得这个世界的美妙以及它带给我的好奇,了解了英雄的故事,他们高大勇武的形象在为内心深处生根发芽,一直以为我可以改造这个世界。但是,当自己慢慢长大,年龄一点一点累积,越来越发现,这个世界之所以以现在这种状态延续了那么多年,客观上表明了它的连续和固定,现在的我倒相信这个世界存在的必然性,一切的存在是那么的必然,根本不容人类加以修饰。

我曾想,人的生命乃至社会整体的发展方向早已在无形之中被确定好了,那个无形的手就是自然法则,在这个法则之下我们的生存与发展也只是沿着既定的轨道前行,遇见什么人发生什么事都是早已注定的。当然也不是一味的否认人的主观创造性,人们还是可以在规定的框架内有所发展。

保守主义强调的是实践主义,他们反对一切性质的空想。在阐述这个理论的时候,作者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一位学究,第一次见到一台极为复杂的机器,发现所有的零件都运转良好,他仍然可能会十分怀疑地指出:“我的确看到这台机器一切运转正常,但它在理论上能正常运转吗?”保守主义认为,只要一台机器在实际中运转正常,它在理论上就一定能运转,只是人们有可能一时没有发现它的运转原理罢了。保守主义认为,一旦存在的东西就必然有它的合理性。现实的人类社会,特别是生活范围内,很多人感慨自己跟这个世界总是相对立,忍受不了社会现实特别是社会的阴暗面,但是,正式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其他人还是很好地适应并融入了这个世界,既然别人可以,为什么断定自己不行呢--如保守主义所认为的,有存在也就必然有理由。

谈到保守主义的哲学基础就必不可少的要涉及对待真理和知识的态度的争论,主要是绝对的全知论和相对无知论,保守主义坚持的是后者。

绝对的全知论断定:所有的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而且其总和是固定的,并且尽管所有的只是是分散的但却可以集中,这就意味着一些人可以凭借着自己的禀赋成为全知全能的人。相对的无知论认为所有的只是并没有构成一个整体,它们也没有固定的总和,知识的无限性让人类根本不能掌握尽全部的知识,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全知全能。相对的无知论证明了人们在知识上的缺陷,进而证明了保守主义的基本观点在社会领域内坚持常识和经验,利用传统的实践经验维持社会秩序。同时也从反面批判了激进主义的思想。

在另外一个问题上,保守主义与理性主义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那就是对于理性的认知。经验主义哲学和保守主义的政治哲学认为,理性并不能使人免除偏见,相反,盲目崇拜理性会导致偏见的加剧。

保守主义认为,理性是有原则的理性,人们的理性是有局限的。因为,理性主义的观点是,理性认为是真的,在现实中也必然是真的,若是事情出了差错,一定是现实社会出了差错而不是个人理性出了差错。因此,必须按照个人的理性来改造世界。在这里,理性主义坚持只有少数人能够完全成为全知至高理性的人,而且社会也是由这些精英人物来治理。但是,保守主义思想家反对这种过于乐观和绝对的想法,他们认为这样过分地夸大人的理性能力,尤其是少数人的理性能力,都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专制与极权。并且,传统的经验告诉人们,理性主义强调的论调是认为他们理所当然的能够治理好这个世界,而且是在自己的完美构想之下。有针对这一种思想,保守主义再次申明了自己的观点,不能对理性过于崇拜,抽象的不切合实际的空想对这会的发展没有任何的裨益,因为人们不可能按照理性主义者的想法把整个社会的结构打破然后重新组合,这是极其危险的更是不可取的。

在论述保守主义的哲学基础的时候,作者使用了“存在之链”这一说法,讲现实世界与人类能力所能达到的程度紧密联系,以保守主义者的态度和观念出发,同理性主义、激进主义理论进行了有力的辩驳。

第三节 保守主义关于人性的观点

这一部分作者从人的本性入手,针对各种学派的观点对此问题展开了讨论,就这一部分的内容我跟作者的思想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很多观点我十分不认同,这在接下来的阐述中会说明。

一切的政治理论和学说都是建立在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区别不同的人性论也就把不同的政治学说和意识形态区分开来。亚里士多德也说过人天生是政治性的动物,除去人类,所有的学说都是没有意义和存在基础的,因为只有人才是政治的主题。

在对待人性的问题上,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性在本质上是虚空的,另一种认为人的本性是有实在的内涵的。虚空人性的代表人物是洛克,他的“白板说”为后来的理性主义、科学主义、无政府主义和经验主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另外一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戴维·休谟、亚当·斯密、埃德蒙·柏克,作为保守主义的代表,他们认为存在人性,并且这人性是有实在内涵的。

就虚空的人性来讲,主要的流派是存在主义,确切的说是激进主义。激进主义者把人看做是不断流动、变化和发展的动态过程,人无时不在变化之中,因此他们认为没有一定规则的人性,也就是说,人性是虚设的,人的外壳也是空荡荡的。他们否定先于个人的普遍人性的存在,世界上并无所谓人的本性的东西,人就是人,无法在每个人身上找到可以称为人性的的普遍本质。激进主义认为人性是虚空的,所以是可以任意塑造的,通过一定的作用,人可以达到至善的境界,人的潜能和理性也是无限的。这跟上面的保守主义强调的人的理性是局限的构成鲜明对比。

激进主义,作为理性主义的代表,相信社会是恶的唯一来源,正是恶劣的社会环境和罪恶的社会制度才使人腐败堕落。在这个观点上,虽然保守主义与理性主义有着根本对立的观点,但两者不谋而合地都认同了人性恶的看法。保守主义认为,虽然人性的恶不来自社会环境,但是来自人的本身。

在这里,我有很大的疑问。既然恶是在人的本性之中,那么,人的本性之中的恶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这是保守主义的也更像是本书作者的观点的矛盾之处。我认为,人性本无善恶之分,后天的环境是人性变恶的温室,当然,在这个温室里并非只有恶,也会产生善。“人之初,性本善”的“善”也不能仅仅理解成人性为善,而是先哲在衡量和判定人性时给予这样一种期望,前提是他们知道人性里这种善只是空白或者本身无价值倾向的。作为精神文化或者其他几种并行的文化的传承来看,这一代的知识在无形中启发于社会环境,而此环境又是历史的保留与发展,换言之,当今的环境是时间的沉淀、经验的累积。追溯到人类社会本出,人性的空白是每个人和每个研究都能想到的,摒除一些为了生存而厮杀的基本行为,人性在起源上就是空白的,没有也不可能存在价值偏向。正是这种空白为人性善恶提供了填充机会,与社会环境的变迁一致,人们不可避免地在这一变迁中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则是善与恶的基本要素。

保守主义者一方面强调人非性本善,而且对人性持高度的不信任,但又不认为人性本恶,它认为人性是两者的某种混合体。这与我的观点有很大的不同,也正是我要反驳的地方。

第四节 保守主义的政治观

保守主义对政治的基本看法是:由凡人组成的人类社会永远不可能达到至善尽美的境界,因而不要指望通过政府、国家和政治家的努力来达到这种境界,政治与政府的作用与人身一样都是十分有限的。因此,保守主义赋予政治的功能是调和、平衡、节制社会冲突与社会矛盾,保障公民的财产权和自由权,维护一个自由正义的、和谐的秩序。因此,保守主义的根本政治使命是抵制暴政,维护自由,反对使用强制作为解决社会问题和维系社会的基本手段,尽可能扩大社会的自主范围则是缩小政府使用强制手段的最有效的途径。保守主义对国家与政府基本上持一种必要工具论的态度,即国家和政府都只不过是一种必要的手段;政治是第二性的,并不是自在的目的,更不是终极的目的。作者说根据现实中人们看待政治生活的方式,可以区分为积极的政治观和消极的政治观。分别代表着两种政治观的学术流派是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前面已经谈及了两者不同的政治哲学观点,一个是趋善一个是坚决的反对至善。在这里,我想针对保守主义的消极政治观做一些阐述。消极的政治观主张政治以防恶为主,在对远大的理想的追求上较为收敛、消极,在现实政治上讲求实际,注重设防。它认为,不论是现在、过去,还是将来都不可能存在能够杜绝一切恶的政治经济制度,因此它主张发扬自由,主张良莠并齐。“至善”的政治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时间上是有害的,政治的抉择不是在至善和至恶之间抉择,而是大恶与小恶之间的抉择。也就是说,在政治上,国家与政府应做的是防恶,而宪政、民主、法治则是防止大恶的最佳手段。

在另外一个层面也说明,国家的权利不能过大,否则会出现妨害公民利益的行为。这在思想上跟“守夜人”的行政管理理论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守夜人”理论追求的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保护公民的财产安全和个人自由,除此之外,政府就没有什么职能了,也像老子所阐释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方式。波普尔说到过:国家尽管是必要的,但却必定是一种始终存在的危险或者一种罪恶。因为,如果国家要履行它的职责,那它不管怎样必定拥有比任何个别国民或公众团体更大的力量;虽然我们可以设计各种制度,以使这些权力被滥用的危险减少到最低程度,但我们绝不可能根绝这种危险。相反,似乎大多数人都将不得不为得到国家的保护而付出代价,不仅以纳税的形式,甚至还以蒙受耻辱的形式。

所以,国家的权利不仅不应该增加,而且还要删减。作为国家的代表的政府行为以公共利益和维持政权为依归,不可以按照利润最大化准则来运用资金。如果按照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方式来实施公共政策,那么必然会造成官员的腐败和政府功能的衰退,随之,政府的形象会大打折扣,最终也会失去其存在的合法性。就像计划经济国家的号召能力最强控制能力最强,但是它的经济发展最为糟糕。

基于上面国家会出现的不良情况,保守主义在确定政府的职能的时候制定了三个原则:凡是可以由人民完成的事情,政府就不要插手;凡是由民间可以以更小的成本完成的事情应该由人民去完成;凡是只能由政府去完成的事情,政府在执行时应该接受人民的监督。根据上述的三条原则,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保护个人自由免受侵犯,惩罚罪犯,维护正义,维护秩序,维护最低限度的道德共识。从而可以清楚地看到,保守主义的政治逻辑是,凡是社会与民众能自身解决的问题,就不必由政府插手;凡是可由地方政府解决的问题,就不必由中央政府插手。

保守主义的消极政治观的特色是强调政府的有限性。针对这一特色,保守主义者就采用什么方式才能最优地控制政府的有限性提出了很多理论。而在这些理论中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实行分权。保守主义通常坚持复合共和、地方自治和社会分权的原则,通过权力下放和资源结社来保障自由。这一理论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可以得到证实。

要做到分权实现对政府的有限控制,宪政与法治是保守主义者认为的最重要的方法。起源于英国的保守主义和宪政、代议制、法治这些概念在实际中紧密联系,也为保守主义的思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宪政这种理念充满了历史传统中积累的人文精神,它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由与追求,它的目的不仅是要防止暴政专制对人的生命的践踏,而且在于为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提供机会、创造可能的条件、排除障碍。

实行宪政,同时不能不推行法治,这是保守主义认为的宪政的精髓之一,法治也是宪政民主的有力支柱。而法治的目的或者说被实施的目的就是保证宪政平稳健康地发展,尽可能地约束专权,同时在法律框架下为人民提供充分的自由。在论述法治、自由的时候,民主的概念也被作者提出来加以并述。这里所讲的民主是自由的民主,是法治规定下的民主,也是宪政所维持的民主。民主与法治是任何国家都不能回避的话题,因为这两个概念贯穿了人类政治的始终。由于在古代社会人们饱受专制与暴政的蹂躏,所以,在近代民主兴起和当代民主较为先进的背景下,民主与法治被各国政治家提到了同样的高度。民主、法治是两个缺一不可的统一体,民主制度需要法治的维护,法治的实现又需要民主的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保守主义强调下的国家政治是一种具有平衡性质的政治,国家是天枰,而法治与民主是砝码,保持国家的稳定,民主法治必不可少。

在说明了民主和法治的重要性之后,我们又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民主与法治之下的自由的关系,似乎出现了自相矛盾的一面。因为,所谓的民主是追求的多数共定的原则,也就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只有这样的民主才是建立在政治平等之上的民主也是真正的民主。

但在保守主义者看来,自由是高于民主的,由此可以想象出上面刚刚谈到的国家政治的平衡性,所以,在这个观点上我还是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在保守主义的理论中,他们认为民主只不过是自由的工具,是自由的手段,而自由才是民主最终的目的,也正如保守主义者一再强调的维护自由的理论。之所以说民主与自由存在矛盾的纠缠,是因为,当所有人都参与决策时,个人就不得不服从于集体,因此,相对而言就失去了个人自由。所以,民主的产生有利于自由的一面,也存在妨碍自由的危险面。

可以看出,这种说法显然具有偏激性,为了所谓的自由就舍去民主,这不是人类政治特别是现代政治所应具有的特点。其实,并不是民主与自由存在绝对的对立,因为从自由的定义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的自由只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由,并没有绝对的自由,这里要考虑的是“相对性”。同样的,保守主义认为的民主也是不是应该规定在法律的框架之下呢。当然是,如果他们否认的话仿佛就在用另外一种方式对自己说:Hey,big guy,法治下的自由也是不合理的。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我想保守主义者是不乐意干的。其实,换个角度来讲,民主也是法治下的民主,同自由一样,追求民主的同时不能绝对地强调自由,讲自由也不能过分张扬民主,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原则下两者是相容的,也就不存在作者所说的或者是保守主义者所说的不相容性。如果,保守主义者一味地为实现自由而对民主大加伤害,估计这样的政治制度也是不能够为人们广泛接受并认可的。后序

《保守主义》在接下来的章节中还谈到了公民的财产权、自由权、平等权以及保守主义理论世界里的社会形态和中国的保守主义发展情况,由于在上面四节的阐述中我们已经能够较为清楚的了解到保守主义的真正含义,它的主张,它的思想,而且在剩下的章节里出现的理论内容都是从上面我们所讲的内容中分离出来单独论述的,所以,我就不再针对那些内容做赘述了。

保守主义作为一种长时间存在的理论,一种意识形态,对西方国家乃至东方国家的政治发展和建设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影响。当然,我们明白,一种理论的存在并非都是完美的,而真正完美的东西也不存在,我们要做的是了解并熟悉这种理论,从其中借鉴有价值的思想为国家的政治建设提供良好的素材。思想理论并无正误之分,关键是怎么运用才能发挥它的优势来实现政治哲学的目的。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陈红亭(He’s a boy.)

***

下载保守主义思潮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保守主义思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欧洲艺术思潮

    欧洲曾以光辉灿烂的古代绘画闻名于世,而从19世纪以来,又以色彩缤纷的现代派绘画惊骇环球。特别是西欧,从马奈、莫奈、修拉、塞尚、高更、梵高等为代表的印象派出现后,流派日益纷......

    思潮论文(5篇)

    浅谈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摘要: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经历,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时刻以......

    《社会学主要思潮》读后感

    《社会学主要思潮》读书笔记 经过近一个礼拜的“奋战”,终于拿下了雷蒙.阿隆的《社会学主要思潮》这本书,说拿下,也许言过其实了,因为要完全掌握了其思想要旨才算“拿下”,所以用......

    百年法家思潮

    百年来的新法家思潮 如果说到“新法家”,一些人就不免惊诧:“新法家”是什么?现代中国有一个和新儒家比肩而立的“新法家”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谁又是“新法家”的代表人物......

    西方思潮简介

    第一章从自然主义到现代主义一、简介19世纪欧洲的纯文学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作家成了文化英雄。如乔治·桑、巴尔扎克、狄更斯、雨果等。诗人和小说家承担了以前属于教士的......

    学生会引思潮

    “一流的学生会引思潮,二流的学生会搞维权,三流的学生会办活动。”这个说法提出已久,西安交大学生会在努力办好各项精品活动、不断尝试新的服务服务同学的活动的同时,将着眼点放......

    《当代世界思潮》随想

    假日有闲,我读了《当代世界思潮》一书。该书系统介绍了当代西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哲学的各种思潮,对主要的代表性人物和观点进行了详细阐述。我们知道,在人类社会生活的......

    当代艺术思潮讲稿

    当代艺术思潮讲稿 西方现当代艺术的主要美术思潮、美术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西方现当代艺术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发展阶段,一是现代主义时 期,它主要是指自1870年以后的后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