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崂山区新城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崂山区新城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15日 11:44
来源:《求是》期号:作者:青岛市城市郊区与新城区发展课题组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城区大量涌现,城市社区不断扩展,农业人口的非农化、市民化进程随之加快。如何确保农区、郊区向城市社区的健康顺利转变,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必须正确面对和着力解决的新课题。青岛市崂山区在新城区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以此推动人与社区的融合协调,推动农村向城市化的健康转变,在促进城市新城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城市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城市郊区边缘地带的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要实现向城市社区的转变,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使当地的居民摒弃农民意识,确立城市的市民意识。而要实现这一转变,对居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其城市意识则是有效途径。青岛市崂山区作为城乡结合部,其居民主要是由当地的农民转变而来,他们的城市意识淡薄,小农意识突出,整体素质较低,成为制约新城区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区委区政府把提高这些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其城市意识作为实现其角色转换的根本措施。一是开展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教育,强化新城区意识。区委和区政府先后在全区开展了“建设高科园就是建设我家乡”、“讲奉献、比贡献,我与高科园共发展”、“我说身边文明人、我说身边文明事”等主题教育。同时,以公民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道德宣传教育。一方面,以家庭为主要单位,对全区居民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道德教育,开展了思想教育进家庭、美好道德进家庭、文明格言进家庭、家政知识进家庭等活动;另一方面,着力开展“七个一”活动,即:精心制作一张道德卡片,组织编写一本《公民道德教育读本》,学唱一组道德歌曲,制作一块道德警示牌,树立推广一批道德教育示范区,开辟一扇道德教育宣传“窗口”,宣传一批道德先进典型。二是坚持全面抓与重点抓相结合的原则,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以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居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提高居民学法、知法、守法,自觉依法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几年来,全区共培训普法骨干1000多人,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0万多份,举办法律咨询服务97次,使市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通过多年努力,这些新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极大提高,城市意识和团体精神大为增强,从而为新城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思想保障。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强化劳动技能培训。科学文化素质是现代城市发展对市民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现代城市人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只有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既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又促进现代城市的发展。随着崂山区从农村向城市社区的转化,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变,传统的耕地种粮、下海打鱼,出大力、流大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已不适合现代城市的需要。而要实现农村向城市社区、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就必须改变居民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强化劳动技能培训。为此,区委区政府把提高居民科学文化素质与强化居民劳动技能培训、拓宽居民就业渠道结合起来,由区、街道、村三级组织联合办学,成立各种居民文明学校,举办各种技能培训班,并充分发挥区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多的优势,从提升市民的生产技能和劳动素质出发,开辟多元化教育的方式和渠道,对居民进行市场经济知识和各种实用技术的培训,帮助居民增强从业竞争力。通过培训,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大为提高,劳动技能大为增强,许多居民还掌握了崂山茶种植、温室花卉培植、林果种植、海产网箱养殖、海参鲍鱼混养等技术,提高了从业竞争能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居民在娱乐中受到现代文明的熏陶。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既是人们放松身心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城市建设者的一种途径。人们在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中放松身心的同时,也在娱乐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现代文明的熏陶。为了使居民不断地提高素质,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市民,区委区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利用各种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面向21世纪崂山人新形象”大讨论和“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倡导居民说文明话、做文明事,从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打造现代市民意识;把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与改善社区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生活和娱乐条件;承办和参加青岛国际啤酒节、海洋节、“青岛之夏”艺术节、“樱之春”音乐舞蹈周等大型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他们还建成50余支民间文艺表演队,围绕党的方针政策、农村发展形势等内容开展一系列的创作表演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居民改变落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养成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经过几年的努力,崂山区新城区的居民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而居民素质的提高则直接促进了新城区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目前,崂山区已成为一个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旅游业和都市型农业为主导的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新城区。崂山区的实践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
人既是城市建设的主体,也是城市建设的目的,城市化与人的全面发展是有机统一的,绝不能偏废。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细胞,是实践的主体,一切社会实践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的身上,因此,人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成员的竞争力、创造力、凝聚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素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能占领竞争的制高点。崂山区把城市的健康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全面提升居民的素质,搭建城区建设的社会主体平台,这既有力地促进了城区经济的发展,又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后劲。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城市化的目的,也是城市化的有效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人的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展示。但是,人的素质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也体现在精神生活的丰富和思想素质的提高上。全面提高城区居民的整体素质,既符合城市化对人的素质方面的要求,也势必对城市化的快速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对一些新建城区来说,在发展之初,能不能看到并充分重视人的素质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将直接影响到此后这个城市发展的速度和后劲。崂山区从郊区和农区转变而来的实际说明,要见物更要见人,要围绕“人”这一建设主体做文章,紧紧抓住居民的思想道德观念提升、科技与就业能力提高、生活与行为方式变革等环节,以塑造现代文明市民为目标,以此促进当地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人的素质建设是具体的,它既要有准确的定位,明确的思路,更要有具体的实践。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历史的创造是具体的,是由社会主体的实际行动所组成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
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119页)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具体的人和具体人的具体行动。人的综合素质提升重点在教育,关键在实践。为此,崂山区以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吸引广大市民积极投身到素质建设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参与面广、吸引力大、效果显著的良好氛围,既提高了居民自身的素质,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人的发展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
(执笔人:王振海 任宝光 吕飞云)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内容提要:世界上每个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都把开发农村、解决薄弱环节作为整体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举措,韩国是最为成功的典型。通过1970年开始的新乡村运动,韩国仅用3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近百年的工业化道路,走上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轨道,其经济发展被世人誉为“汉江奇迹”。从今年开始,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全面
铺开,农业和农村发展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韩国新乡村运动的做法与经验,将对我省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一、韩国新乡村运动的主要做法
上世纪70年代,韩国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工农、城乡发展严重失调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在1970年4月,韩国政府开始发起了“新乡村运动”,并设计实施了一系列的开发项目,以政府支援、农民自主和项目开发为基本动力和纽带,带动农民自发的家乡建设活动。韩国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重点的“新乡村运动”,创造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建设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成功模式。
韩国新村运动分为五个阶段:(1)基础建设阶段(1971-1973年),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2)扩散阶段(1974-1976年),新村建设的重点从基础阶段的改善农民居住生活条件发展为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3)充实和提高阶段(1977-1980年),推进新乡村运动的工作重点放在鼓励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产农业上;(4)国民自发运动阶段(1981-1988年),在这一阶段,政府大幅度调整了有关新乡村运动的政策与措施,建立和完善了全国性新乡村运动的民间组织;(5)自我发展阶段(1988年以后),政府倡导全体公民自觉抵制各种社会不良现象,并致力于国民伦理道德建设和民主与法制教育。在不同阶段,政府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项目开发和建设工程,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变了农村的面貌,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称赞。
其主要做法体现在改善农村公路、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推动农村电气化、让农民用上自来水、推广高产水稻品种、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农协组织和兴建村民会馆等八个方面。最近,韩国又发起了“一社一村”运动,就是一家公司、企业自愿与一个农村建立交流关系,对其进行“一帮一”的支援。三星、现代、韩国电力、韩国通讯、浦项钢铁等大型企业带头,政府部门也积极参与,迅速扩展成为全社会参与的支农运动,农村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韩国新乡村运动成效巨大,人均国民收入从1961年的83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万多美元。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韩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比始终保持在1∶0.8~1∶0.9之间。进入90年代以后,韩国的农业与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1993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已达到城市居民的95.5,每100户农民所拥有彩电率达到123.6,电冰箱105,燃气灶100.4,电话99.9,汽车20.9,计算机6.7。
二、对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启示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是要激发内动力。韩国的新乡村运动,特别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他们首先注意的是激发国民的进取精神,引导国民进行自我教育,利用典型事例对农民进行现身说法,注意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从而使新乡村运动最终转变为“民间主导型”的群众运动,使开发具有生命力,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我省是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只有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智慧和创造性,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才能使新农村建设不断扎实推进,取得实效;只有农民思富、领导思变成为广大农村干群的共同心声,改变“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才能真正摆脱贫穷、走向小康。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分阶段渐次推进。韩国新乡村运动于1960年前后在农村小面积试验阶段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直到1970年才正式纳入政府工作日程,长期被忽视的农业才开始受到重视,从而取得显著成效,扩大实施范围,并从政策上确定下来,几十年始终如一,形成政府统筹指导型分阶段协调推进模式。我省农村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基础薄弱,建设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要分阶段渐次推进,明确每一阶段建设目标和建设重点,脚踏实地,务求实效。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同区域要根据自己的地域条件、发展水平,通过试点选择适合的发展战略加以实施,不能搞“形象工程”和“一刀切”。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注重从法律法规层面加以保障。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都是一个大思路、大政策,也是今后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方向,但如果单纯依靠政府发几个文件去推动,缺乏制度层面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可能会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持久性。韩国总结30多年建设新乡村的经验,目前政府计划制订《城乡交流促进法》,就是想通过法律制度去保证“一社一村”运动的开展。我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也要不
第三篇:服务新城区建设
服务新城区建设,共创新社会和谐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立九十周年,使广大学生更好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提高素质、充实自我,我们学院开展了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次的社会实践的主题是“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看到这个题目时,我做了积极的准备,并于2011年7月来到了绍兴市越城区了解现在社区的新风貌,走访了街道办事处,向工作人员了解了社区建设工作情况,感受和谐社会所带来的变化。
1.参观越城区的建设
越城区是绍兴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曾一度是南宋临时都城,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和先越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走在越城区的街道上,随处都可以看到整齐的高楼大厦,茂盛的树木伫立在街道的两旁,错落有致。大树下难得的树荫给接到带来了一份凉意。这里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夏秋间台风暴雨时有侵袭,有时造成较大损失,所以周边的房屋明显的做了加固的处理。平水江、漓渚江、南池江、坡塘江自南而北,流经区内;鉴湖水域和浙东运河,以东西向分别贯穿区境南北部。境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呈现以一番江南水乡的美景。
2.向居委会工作人员了解越城区的基本情况现在越城区实际管辖8个镇、街道,164个行政村,60个社区居委会,5个镇属居委会。其中在建设和谐社区方面以塔山区最为突出,区内有绍兴市委党校、市少儿艺校、稽山中学、建功中学、塔山中心小学、鲁迅幼儿园等学校,有鲁迅故居、罗门公园、沈园等景点,有绍兴图书馆、绍兴博物馆等文化单位,文化气息浓厚,文化资源丰富。
2.1了解工业发展情况
工业方面基本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纺织、印染、服装、家私为特色的经济格局。近几年来,该区把加大技术改造作为调整工业结构的突破口,技术改造、加大投入成为工业发展的主题,技改投入屡创历史新高。通过技改投入,传统纺织业整体素质普遍提高,家私业迅速发展,培育壮大了一批规模企业和名牌产品。全区经济外向度近年来也不断提高。
2.2了解农业发展情况
农业以发展现代城市农业为目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大结构调整步伐,基本形成以特种水产、蔬菜种植、畜禽养殖为主体的效益农业新格局。辖区内贯彻“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方针,初步形成“服务城市、富裕农村”城郊型经济。2011年,越城区有耕地645万亩,全年农业产值9147万元。其中,全年粮食总产量56550吨;蔬菜基地2030亩,年产蔬菜6?4万担;发展外荡网箱养鱼和人工养鳗,淡水鱼年产3317吨,外销成鳗38吨;河蚌产珠6798公斤;生猪存栏262万头;饲养商品禽8142万羽,年产蛋655吨;牛奶510吨。
2.3了解越城区传统手工业发展情况
越城区传统手工业发展生产,素以酒缸、酱缸、染缸为特色,有“越酒行天下”之说,较大的酒坊、酱园多在城内。至1990年,实现全区工农业总产值124018万元工业集体企业517家,固定资产原值18127万元,净值13148万元,产值114871万元,利润5022万元。其中产值百万元以上168家,产值、利润各占86.30%和95.12%。全区已形成以纺织、印染、制革、塑料、橡胶、包装、建材为特色的工业体系,主产纯棉布、化纤布、呢绒、毛线、服装、针织、工艺品等600多种,并不断更新产品,提高档次。
3具体了解塔山街道社会主义社区建设情况
越城区塔山街道社区建设卓有成效,街道在社区全面开展星级社区创建,并以“邻里节”、社区之歌等为特色载体,通过贴近生活、贴近居民的丰富多样的系列活动,活跃社区文化,提高社区凝聚力。各社区以文明创建为依托,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规范实施纲要》,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
自强、敬业奉献”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为,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街道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省级科普示范街道,100%以上的社区成为省、市、区文明社区,其中罗门、花园社区成为省级文明社区。国家公安部部长罗锋、省委书记张德江、省委副书记李金明等领导先后来街道视察社区工作。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积极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开展“助学、助医、助困”三大工程活动,设立便民中心;打造社区服务的品牌,深化社区服务的内容,探索老年群体的服务方式,相继建设了一批设施齐全、功能配套、活动方便的“星光老年之家”,全托制的老年护理中心,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务。塔山村“城中村改造”全面启动,经过街道、村两级的共同努力,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街道的计划生育、人武工作、民政优抚、综合治理等工作均扎实有效开展,街道的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4.认识体会
通过了解越城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社区建设,使我受益匪浅。我深深明白了越城区之所以能够发展,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充裕,其源泉就在于党的正确指导,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邓小平的正确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作为当代学生只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奉,对建立有中国特征社会主义的信念,振奋精神,勤奋进修,开辟进取,积极投身在“服务新城区建设,共创新社会和谐”的活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从中提升自身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第四篇:芬兰清廉建设的经验与启示(本站推荐)
芬兰清廉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2013-11-25 11:24 来源: 《红旗文稿》 作者: 伍 捷
芬兰被认为是世界上清廉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他们的经验是抓住“信任、法律、道德”三个方面建设,同时注意“法律必须清晰严肃,官员要高薪养廉,突出职业人士的道德意识,及时惩罚控制腐败行为”四个环节。这些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把权力关进法律和制度的笼子里。芬兰遏止贪腐的第一利器是法律法规明确、具体、细致、不断更新,力求做到底线清晰、公开透明。芬兰在上世纪70年代也是腐败多发的时期。几个大的腐败案件都是发生在城市规划部门和市政采购部门等有利于权力寻租的部门,如地铁腐败案、西门子行贿案等。此后重视清廉建设,完善了有关制度和法律,才遏制住腐败。预防打击腐败行为主要在三个重点领域进行:一是负责公共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的部门,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接受任何收益都足以使人们对政府失去信心。二是国会议员。这些人受贿,就很难保证国会的决策不受影响。三是私人企业领域。他们可以在国内也可以在国外行贿。最近,芬兰、欧盟颁布法律,涉及公司内部反腐败,这些法律对所有在外国的公司都适用。与北欧几国比,芬兰在用刑法控制腐败方面比较突出。芬兰《公务员法》和《刑法》中有关于行贿受贿的条例,对公务员及政府雇员的行为加以规范。根据这两部法律,中央政府及下属各部门制定了具体的规章制度。特点比较明显:一是构成腐败犯罪的起点较低。不论实际上是否影响了公职行为,只要收受了贿赂就足以构成刑罚的条件,利益贿赂不仅仅局限在金钱,也包括对公职人员家庭、子女未来的承诺等,只要公务员的行为会削弱公众对政府行为公正性的信心,该公务员的受贿罪名就成立。芬兰流传最广的一句话是:“公务员可以接受一杯热啤酒和一个冷三明治,但如果喝上葡萄酒那就危险了。”二是公务消费的规定十分详细。为了防止公务员公私划分不清,芬兰政府各部门、议会、军队等部门均设有专职的管理人员,替出差人员按规定标准订购旅馆和车船票或机票。三是实行财产申报和公示。所有公职人员都要申报他们所有财产的状况和收入来源。芬兰实行金融实名制度和官员财产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和新闻媒体可以查阅到官员的财产、工资、纳税情况。四是完善的监察专员制度。监察专员向议会报告工作,与行政、立法、司法机关均无任何隶属关系,其主要职责是监察中央和地方政府、法院、警察、军队以及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政府部门的部长除外。
2.营造诚信为本、崇廉鄙贪的清廉文化环境。芬兰人坚信,“很难强制让一个人不腐败”,“只有自己内心的强大才是防止腐败的利器”。与腐败作斗争不能只靠风暴式打击让腐败分子受到指责惩罚,关键要形成诚实信任的社会环境。芬兰的反腐败教育与其公平、平等的理念紧密结合,深深地植根于社会。这种理念的发展已有上百年了。因与公民意识联系紧密,官员和平民就拥有共同的道德上的标准,都自愿服从共同的规范。具体做法上,一是面向社会进行廉洁教育。芬兰中学就开设法律基础教育课程,培养公民的守法观念。二是面向公务员队伍进行廉政教育。芬兰年轻人从大学毕业进入公务员体系后,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培训使其弄清“腐败”的界限,即接受礼品或受请吃饭的上限在哪里,个人的权限是什么。三是重点抓执法系统的廉洁自律教育。一位赫尔辛基大学的教授对我讲:“我对政府机构及其内部的公职人员都是信任的。他们受到良好的廉洁自律教育,各层级的权限清晰,下级无需请示上级的事,打招呼不太管用。我去警察局等部门办事从来没有担心过不行贿就办不成。当然他们可能犯错,也可能理解法律有偏差,这种情况下我可以和他们讨论,甚至到法院起诉他们,但从来没有想过通过行贿来解决。”芬兰通过长期的廉政教育、完善的法律制度、各方面有效的监督,营造了崇廉鄙贪的浓厚文化氛围,使得贪污受贿行为如同偷盗抢劫一样,被视为卑鄙肮脏的不义之举。近来外国的一个调查机构举行全球一些大城市丢钱包交回实验,芬兰赫尔辛基因回收钱包最多而获得世界最诚实城市称号。3.社会广泛参与监督,严惩腐败行为。芬兰人认为,“任何人都有权利来举报腐败”。一是媒体的监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官员一旦有丑闻被曝光,就会威信扫地,甚至被起诉。比如芬兰最近有一个议员接受别人送的戏票看演出,被记者曝光。因事出有因,虽然最终该议员未被送上法庭,但他的政治前途到此为止。二是社会团体的监督活跃。芬兰约有11万个民间团体,其中6.3万个十分活跃。律师也有自己的机构控制自己的行为,能自我清除败类。若你做错了,会被组织清理出去。学者认为社会组织机构如果不这样做,甚至参与腐败,就会变成系统性的腐败犯罪。这种情形是可怕的。三是公民的监督比较便利。在芬兰,任何公民都有权自由地检举和揭发违法的政府官员。像芬兰议会就设有网站,受理公众对议员的投诉。
4.实行严密的税收监管,使高级公职人员腐败难逃惩处。一般高级官员的腐败行为不易受到监督,芬兰政府通过遍布全国的税收系统严密监视行贿受贿行为。如一位管理城市规划的部长级官员自己花钱装修房子,没有向装修公司要发票,税收部门在对装修公司的税收审计中发现问题,质疑这位官员帮助对方逃税,直到他解释清楚,其中没有任何可疑寻租问题才算罢休。
5.从权力寻租的供求关系入手,有助于清除腐败滋生的土壤。从行贿者讲,目的是对官员施加影响,以使其决策对自己有利。在芬兰已建立起比较好的组织通道。想对政府施加影响的人,有公开透明的通道从不同的层面展示其影响。比如要制定一个法律,就会有一些组织或社团出面,代表不同群体的利益,表达他们的诉求,通过各方面参与讨论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制定政策和法律,这样,大大削减了通过行贿影响官员决策的必要性。
6.把依法管理与促进社会公平密切联系起来。芬兰是世界上第一个修改罚款系统的国家,即把罚款和收入挂钩,按被罚款人每天的工资来计算罚款额。如开车超速,开车的人是学生的话,罚款很少;若是公司的总裁,就要罚很多。比如前者是500欧元,后者可能就会达到1万欧元。通过这一调节措施,促进了社会公平和公正,目前这一系统已推广到其他北欧国家。
7.大政府、大社会的治理模式。政府治理和社会管理两者不能偏废。芬兰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但政府这只手也很强大有力,既强力参与社会建设管理,又不放松对经济活动的调控。比如,在环境保护相关法规的制定上,美国的法律与芬兰非常不一样。美国是谈判式的,工业能做什么,农业能做什么,更多的是通过谈判。芬兰是命令执行的方式,由政府来制定统一的标准。这是两种环境治理的模式,学者认为欧洲这种模式要好一些,环境保护不是能通过谈判解决的,必须通过法律法规以及行政来决定标准。谈判既影响了效率,又为寻租留下空间,而由政府统一制定标准,既严肃、公平,又堵塞了可能带来的腐败。在芬兰,大政府并不意味着小社会,政府非常注重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的事,都交给社会组织。把政府的部分管理事项下放或让渡给有能力管理的社会组织,形成政府为主导治理、社会组织协调配合的良性管理格局,减少不必要的政府权力的同时,也减少了权力的滥用。
第五篇:澳大利亚和谐社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澳大利亚和谐社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邹兴明
[摘要]澳大利亚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说明,只有把和谐理念深入到城市与社区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并使之细化和具体化,即把和谐理念充分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个具体环节中,和谐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成果惠及到各个具体家庭和社会个体中,和谐社会才能成为实实在在的现实。在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社会个体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和认可,社会个体潜能得以充分挖掘和发挥,社会个体意愿和尊严得到尊重和维护,社会个体利益得到有效的法律保证。通过制度安排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通过文化认同、文化包容和制度安排得以协调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环保意识和政策法律制度支持得以实现。
[关键词]澳大利亚;政府;服务;城市;和谐社区;经验;启示
一、澳大利亚城市及其社区给人的整体印象
澳大利亚是个美丽富饶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土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100万。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都座落在东南沿海一带,属热带、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受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澳大利亚的城市绿化呈现出人工与天然合一的景观。在澳大利亚的城市街道和公园里,随处可见的是各色鲜艳的鲜花和绿色的草地。但是,澳大利亚城市及其社区给人印象最深的并不是其自然景观,而是其人文景观。
与国内相比较,在澳大利亚的城市和社区里,我们发现有几个“不见”:街头不见警察,但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却良好;街头不见交通警察,只有那一明一灭的红绿灯,但城市交通秩序却井然有序,行人和车辆都不会无视交通灯的存在;街头不见清洁工,但城市街道却干净整齐,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的现象在此似乎已经绝迹;不见养路工,但城乡道路却平坦舒畅;公共场合不见摄像头,但偷盗现象却极少发生;街头巷尾不见乞丐,但沿街给人擦门窗玻璃以换取劳动所得则司空见惯。这种种“不见”,给人留下的无疑是一种社会祥和的印象。“令行禁止”在澳不足为怪。比如今年刚刚推行的“室内禁止吸烟”活动很快就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较为彻底的贯彻落实。
澳大利亚人很“欣赏”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时刻不忘“享受生活”。当然,这里的“享受生活”就不仅仅指物质生活中的吃喝穿住行等,更重要的是对自身生命价值的热爱与创造。他们尊重劳动创造,在劳动创造方面不分高低贵贱。他们认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体现自我价值,才能享受到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价值。因此,包括国外来澳留学的学生在内,都愿意在这一人文环境中改造自己的劳动观念。在澳大利亚的大小酒店,给顾客端菜送茶的服务员极可能同时就是该酒店的老板,也可能是来酒店兼职的留洋博士,劳动创造价值在这个国度里已经是一种荣耀,人与人之间在劳动和职业方面除了肤色和语言的区分外,不再有身份的高低贵贱之分。“活闲人”、“啃老族”在澳绝无仅有,即便是在救助中心和慈善机构里,人们的理念也仍然是尽可能帮助被救助的对象尽早返回社会主流,使其成为自食其力的公民。因此,这里无需再费时间和精力去教育人们爱岗敬业,人们本身能够从自己的劳动创造中享受到精神上的快乐,挖掘和发挥自身的潜能。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社会生活细微之处得以体现。在澳大利亚,人们开口说话必带微笑,在公共场所擦肩而过时稍微碰撞到他人哪怕是轻轻地碰到一点衣角,双方从来不争谁是谁非,而是首先抢着向对方道歉;偶尔被他人挡住了去路,人们也从来不强行往前挤过去,而是先说劳驾,请求对方给自己让让道,在别人还未注意到时,他或她会在后头耐心地等着,而无意挡道者也会下意识地连声说对不起,充分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在公共 1 设施的建设与设计方面,澳大利亚人特别注意满足与尊重社会老弱病残人员的需要,处处关心是否能够方便这些人员的出行或使用。包括社区里的“餐饮配送中心”,时时处处都在根据变化着的人群及其特殊需要而努力开发新的服务项目,尽可能满足每一个服务对象的实际需要。进入慈善机构和救助中心寻求帮助的人,也根本不用担心会被人“查家底”,那里的工作人员会尽可能让其过得有尊严,甚至尽可能消除其自身必不可免的“落魄感”。比如给他们一些零花钱去外面咖啡馆里有尊严地喝上一杯咖啡等,使他们感觉到他们曾经过惯了的生活仍然与自己有缘,在接待公务活动时也一定避免外来人员与他们正面接触,极力维护他们的自尊心,等等。
澳大利亚社会事业发达,根源于其政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一贯做法。在澳大利亚,“免费项目多,免税项目少”。政府工作的有效运行是靠税来提供给养,而不是靠收服务费来实现目标。婴幼儿入托入学免费,就医住院免费,风景名胜景点免费参观,休闲娱乐场所也有大量的面向公众开放的免费项目,其它免费向公众开放的项目更是名目繁多,如社区图书馆、运动场等。但是,在纳税方面,政府却有特别得力的措施,制定了比较完备的政策和制度,并通过各种渠道堵塞各种可能存在的税收漏洞。宽松民主的社会氛围。在澳大利亚,公众对政府的某项政策或具体的做法有不同的意见,可以直接表达,无需担心政府是“强势”,个人是“弱势”。在澳大利亚,单位或个人与政府打官司而单位或个人胜诉的情况并不罕见。澳大利亚国会大厦长期向公众开放,即便政府在开会期间,也允许公众随意进入会场旁听,包括游客在内,都可以随意进去旁听。“公开、公正”通过民主政治得以实现。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无论是破旧还是立新,政府出台的具体政策首先都得建立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才会最终实行。因此,澳大利亚的普通民众对自己国家的行政体制和生活状况都有较高的满意度。
二、澳大利亚和谐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
澳大利亚在国家行政管理上实行“三级管理”体制,即由联邦(中央)、州政府(省)、地方政府(市)三个层级的政府管理体系。由于澳大利亚是个高福利、高税收的法制化国家,政府对国民生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因此,城市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有赖于各级政府政策引导和财力支持,社区建设被列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澳大利亚在城市和谐社区建设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其成功的经验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府高度重视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财力支持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把社区建设作为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并把社区的和谐与稳定作为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来对待。在澳大利亚,政府通过税收和社会收入再分配等手段,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使社会财富在整个国家中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即中产阶级在社会中占人口比例的绝大多数,极富极贫的人口比例占绝对的少数。因此,在人们的日常吃喝穿住行等方面,很难看出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社会成员普遍有种安居乐业感,政府的惠民政策能够真正深入到了社会中的各个家庭和每一个具体的个人。
其次,服务型政府给澳大利亚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了方便、周到、快捷的管理与服务。在澳大利亚,社区管理在实质上就是社区服务,政府对社区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社区的服务上。人生的生老病死等方方面面,政府在社会制度方面都做了比较详尽的具体规定,并且能够真正做到“照章办事”,一视同仁,使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通过社会制度得以实现。政府在出台任何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政策之前,都会最大限度地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尽可能地尊重全体公民的意愿和满足不同群体和个人的特殊需要。因此,政府制定的制度和出台的政策,基本上都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人们对国家的方针政策也基本上达到了普遍的认同感。其三,社区安全保障有力。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城市社区相对来说是人口密度较大的集中地,因此,社区安全保障在澳大利亚社区建设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从而也体现出其 2 警务工作自身的独到特色。为此,澳大利亚把警务工作融入到了社区建设中,以确保社区安全。其具体做法是:一方面,警察充分利用社区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如社区的咨询中心、家庭防暴中心、戒毒中心、社会就业中心等机构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涉及社会治安方面的大量信息,为防范和破获社会犯罪案件储备了大量可能需要的信息和线索;另一方面,在一些地区实行警察步行或骑车巡逻,以加强和扩大警察与社会公众的接触范围,比如警察帮助居民临时照看孩子、帮助居民开锁、调解居民间的纠纷等。同时,警方还联合有关部门增加灯光照明、拆除久弃不用的破旧建筑,尽可能减少犯罪条件,并积极配合有关组织加强对危险人员的监控、教育和改造。此外,警方还经常派警员深入社区中小学去兼任校外辅导员,定期给学生上法制课,广泛开展对广大青少年的普法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做到防患未然。
在保障社区安全方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邻里联防”,即澳大利亚人最为熟悉的“Neighbourhood Watch”。“邻里联防”是澳大利亚警方为预防犯罪活动而开展的一项最显著最具特色的预防犯罪形式。通过“邻里联防”的开展,着重从四个方面加强社区安全和防范工作:一是发动群众举报犯罪活动并指证犯罪;二是传授关于个人和家庭预防犯罪的方法;三是登记贵重物品并在贵重物品上面标刻物主姓名和身份证明号码;四是在街道路口、公路两旁和居民楼墙上设置和张贴“邻里联防”的图案标志,以达到广泛宣传预防犯罪、震慑犯罪的效果。“邻里联防”活动的开展,既节约了警力,又真正起到了预防犯罪作用,使澳大利亚城市社区安全得到了保证。因此,在澳大利亚的城市社区,居民楼里没人安装防盗门防盗窗,在社区里也不用保安人员,“邻里联防”指挥部里也只需几个警察就够了。
其四,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澳大利亚地方政府对社区的管理坚持以保障社区居民在社区管理事务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为基本原则,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形成及时快捷的信息反馈机制,以帮助市政府在社区管理上作出准确有效的决策。他们通过出版免费刊物向社区居民传送社区消息、公示社区重要事件和发布通知通告,同时,社区周报、各类报告、市长月报、事件安排、最新消息等等信息通常都能够及时地传递到社区居民的手中,市政府的重要文件除了使用英文外,还同时使用其它7种文字,以保证全体社区居民能够充分地理解政府的文件精神,真正保证社区居民的知情权。社区居民家中也都有市政府提供的对各个部门的各种监督或举报电话,以方便居民及时反映情况和反馈意见。
三、澳大利亚和谐社区建设给我们的有益启示
澳大利亚经济社会的发展处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前列,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其城市和谐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这是发展中国家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但是,就澳大利亚在城市和谐社区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来看,无论是在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方面都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值得我们认真加以借鉴,甚至某些具体的做法可以作为我们的一个努力方向。
首先,在城市和社区建设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思路。如果以高楼大厦论城区,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市的城区面积不足北京市的百分之一大,300多万人口的墨尔本市却有机动车辆400多万辆,尽管如此,在墨尔本市的城区里,即便是在上下班的所谓高峰期里,也基本不会出现塞车现象。其它城市也一样,一个被人们誉为“坐在车轮上的国家”却难见交通拥堵。其中的原因,除了人们常见的地广人稀等“说得通,看得见”的理由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其城市建设过程中始终一贯的“先规划,后建设”的理念。在规划的过程中,城区内应当有几个写字楼、几个商业中心、几个集市等等,包括这些建筑所处的路段和布局以及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等因素,都会在规划时得到充分的考虑和论证。城市建成后,从过去到现在,无论是谁想在城区里开设饭馆、酒店、商店等,在报批时,政府都会全面地综合各种情况,将各种因素考虑进去,并给申报人提供详细的信息和最为合理的建议,3 这些建议既为整个城市建设和发展考虑,也为申报人自身的根本利益着想。这时,政府充当的主要角色就是“义务参谋”。在城市社区建设方面也是如此,人们在规划的过程中会把将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和未来的需要都尽可能考虑进去。规划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具有合理性和前瞻性的论证过程,使得城市和社区建设在规划中尽可能包含更多的合理因素。因此,城市“拆迁”现象在墨尔本市几乎为零,即便是有拆迁现象,也能够在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内顺利完成。同时,在澳大利亚的城市和社区里,根本就不见三天两头挖挖补补、挖了填、填了再挖的劳民伤财现象。
其次,广泛的居民参与。澳大利亚的市政府是最基层的社会事务管理机关,它直接面对社区居民,在居民与市政府之间再没有别的中间机构。在澳大利亚,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社区组织,其工作效率都是很高的,基本上不见人浮于事的现象。除了其现代化的办公条件和先进的设施之外,广泛的居民参与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政府和社区组织的许多工作很多情况下都是通过社区服务志愿者得以完成和实现的。各种NGO组织在澳大利亚也非常活跃,他们为政府分担了许多的实际工作,为政府有效地处理了很多相关的社会事务,同时,在很多方面也发挥着对政府工作的有效监督作用。
其三,加强对公民人文素质的提升。社区的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和谐则务必需要提升社区居民的人文素质,尤其是要提升遵守共同社会规范的规范意识。无论是国家的法律法规或社会制度和其它共同道德规范,都需要靠全体公民来共同遵守和维护。如果缺乏规范意识,有了好的制度不遵守,人人都各行其是,社会秩序的维护则必然成为一句空话,再好的制度条例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在这一点上,包括移居澳洲多年的华人有时都还不能充分理解,他们把澳大利亚人“照章办事”的认真劲视为“古板”,并取笑其为“一根筋”,认为这是缺乏“灵活性”。似乎只有能钻国家政策和社会制度的空子的人才是“聪明的”、“灵活的”,因而容易置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的原则性于不顾,只图对自己暂时有利的“灵活性”。就比如在城市街道的十字路口,尽管人们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但在中国人看来,只要没车来,即便是红灯时闯过马路也是情理中的事情。类似十字路口闯红灯现象的例子在国人的行为中数不胜数,即只要不伤及自身,任何原则性都可以置诸脑后,剩下的全是打国家政策和社会制度擦边球的“灵活性”。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缺乏遵守社会规范的自觉性,而这种自觉性恰恰反映出国民人文素质的欠缺。因此,人们的日常行为仍然离不开有关部门和相关执法人员的监督、监控与管理,有时甚至离不开警察和刑法。
其四,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澳大利亚是一个具有强烈环保意识的国家,环保意识在城市与社区建设中都有明显的体现。在城市与社区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他们特别注意尊重和保护自然景观。为了展现自然景观的原貌,澳大利亚人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尽可能不架设立交桥,也不主张建过多的高层建筑。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一切从简,不铺张浪费,街头、社区、家庭的垃圾或废弃品都严格按照不可回收和可再回收的标准分门别类加以处理。在澳洲的大小酒店,人们难以看到一次性餐具,酒店的宿舍里也不提供一次性洗刷用品,甚至一个小小的装硬币的塑料袋上也要注明“可再次使用的袋子,不用时请交还银行”的提示语。一个富裕型国家建设和提倡的却是一个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理念。
其五,具有广博包容性的社区文化。澳大利亚是个具有多民族的移民国家,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这里和睦相处,从而造就了其社区文化的广博包容性。在相互交往过程中,人们并不关心对方是从哪里来的,而是特别注重相互之间思想、感情和心灵的沟通、交流与了解,因而不对任何具体的个人带有地域性的成见和歧视。在社区居民中,很多人都在不同的场合使用着不同的语言,即在外说英语,在家说方言。在社会保障、政治选举、劳动用工等方面也一样不分国家、民族和地区,只要你拥有了在澳的永久居住权,你的各项权益都能够得到与其他澳洲公民享有的权益一视同仁的保证。
总之,从澳大利亚和谐社区建设的过程与现实效果来看,和谐社区建设最为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和谐理念的细化和具体化。就是说,和谐社区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把和谐的理念深入贯彻到社区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和谐的理念充分体现在和谐社区建设的各个具体的生活和工作环节中,和谐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到各个具体的家庭和社会个体中。在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社会个体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认可,社会个体的潜能得以充分的挖掘和发挥,社会个体的意愿和尊严得到尊重和维护,社会个体的利益得到有效的法律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赢得了制度安排,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通过文化认同、文化包容和制度安排得以协调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强烈的环保意识和政策法律制度的支持得以实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