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古至今关于元旦的“诗话”整理
从古至今关于元旦的“诗话”整理
宋吴自牧《梦梁录》中《正月》开篇话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以及南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等诗文中。
古代元旦宫廷有贺岁之礼,规模宏大而隆重。三国时曹植《元会》诗:“初步元祚,古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唐白居易《七年元日对酒五首》之二:“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 唐代另一诗人成文斡写有《元旦》诗:“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唐人孟浩然写了一首《回家元日》诗,云:“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犹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古代元旦有贴春联的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的《已酉元旦》诗:“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宋伯仁《岁旦》诗:“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桃板随人换,梅花隔岁香。”诗中的“桃符”、“桃板”即指春联。
北宋改革家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明代陈献章的《元旦试笔》有如一幅“乐岁图”。诗人在诗中写道:“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清代爱国诗人张维屏的《新雷》,虽未用“元旦”、“元日”等词汇,却以元旦为题,写出人们贺岁、迎春的喜悦:“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一代伟人毛泽东,1930年1月写了一首《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上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欣赏这首词,犹如走入一幅壮阔的风景画,全词淋漓酣畅,清新自然,充满了乐观、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942年董必武在重庆写了一首七律《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欣赏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觉得字里行间浸透着诗人对革命事业的一片赤诚。其时抗战维艰,惟有精忠报国,方可期来日乐土安家。诗中所说的“胜利茶”,是当时重庆商店里出售的纸包茶,意在预祝抗日胜利。以新鲜事物为掌故入诗,可见董老对旧体诗的革新意识。
第二篇:元旦诗话
元旦诗话
〔宋〕 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旦”一词来源古代,非指公历新年,而是农历正月初一,亦即春节。宋吴自牧《梦梁录》中《正月》开篇话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以及南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等诗文中。元旦古称元日、元正、元长、元朔、元辰、元春、端日、上日等。从古到今,历代诗人都为元旦抒情作诗,留下不少名篇佳作。
古代元旦宫廷有贺岁之礼,规模宏大而隆重。三国时曹植《元会》诗:“初步元祚,古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描写了曹魏时元旦贺岁的场面。
唐白居易《七年元日对酒五首》之二:“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表达了已过60岁的诗人不惧衰老、昂首挺胸进入新一年的风貌。
唐代另一诗人成文斡写有《元旦》诗:“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戴星”,即顶着星宿,比喻晚归或早出。
“觞”,即酒杯,可作饮酒解。“屠苏”,是元日专饮的多味药酒,古人认为饮此酒可以防病消灾。饮此酒有个规矩,老少不能同时共饮,而是从年幼者依次而来。因为按古人理解,每逢新年,虽然每人都要增寿,但实际上年少者得了一岁,而年长者却失了一岁,所以大家劝年少者先饮,以示祝贺,而让年长者后饮,以避忌讳。
唐人孟浩然写了一首《回家元日》诗,云:“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犹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在大唐盛世,“田家占气候”,自有半年乐,而诗人“无禄尚忧农”的情怀,则更是读书人的高尚品格。
古代元旦有贴春联的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的《已酉元旦》诗:“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宋伯仁《岁旦》诗:“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桃板随人换,梅花隔岁香。”诗中的“桃符”、“桃板”即指春联。
当然,在古代歌咏“元日”的诗篇中,最著名的当推北宋改革家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为后人传诵不衰。明代陈献章的《元旦试笔》有如一幅“乐岁图”。诗人在诗中写道:“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油然而生。
清代爱国诗人张维屏的《新雷》,虽未用“元旦”、“元日”等词汇,却以元旦为题,写出人们贺岁、迎春的喜悦:“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一代伟人毛泽东,1930年1月写了一首《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上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欣赏这首词,犹如走入一幅壮阔的风景画,全词淋漓酣畅,清新自然,充满了乐观、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1942年董必武在重庆写了一首七律《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欣赏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觉得字里行间浸透着诗人对革命事业的一片赤诚。其时抗战维艰,惟有精忠报国,方可期来日乐土安家。诗中所说的“胜利茶”,是当时重庆商店里出售的纸包茶,意在预祝抗日胜利。以新鲜事物为掌故入诗,可见董老对旧体诗的革新意识。
1、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一:
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元日”是阴历正月初一。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到今天。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这两句是说:在爆竹的响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人们喝着过节的屠苏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经来临。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桃符:指画有神荼、郁垒两个神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挂在门上,以求“避邪”。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意思是:都是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以桃符的更换揭示出“除旧布新”的主题。
其实,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它是以除旧迎新来比喻和歌颂新法的胜利推行。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其中含也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赏析二: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赏析三
歌颂春节的诗很多。王安石这首抓住放鞭炮、喝屠苏酒、新桃换旧符三件传统习俗来渲染春节祥和欢乐的气氛。这样写,精炼、典型、概括力强。诗中流露出的欢快气氛,与作者开始推行新法、实行改革、希望获得成功的心情是相一致的。现在贴桃符的人少了,多数人把桃符换成了春联,但过年放鞭炮、喝酒的习俗还在民间广为流传达室。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
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非常悠久的。这首诗也就具有传统美的品格。当然,现在大城市人太多,从空气的清洁和防火等方面考虑,并不提倡鞭炮。
2、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
1.除夜:即旧历除夕。
2.凄然:凄凉,悲伤。
3.霜鬓:两鬓白如霜。
[释意]
住在客栈里,独对残灯,睡不着觉。不知什么缘故,诗人的心情变得十分凄凉悲伤。在这除夕之夜,想象故乡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一岁,新添不少白发啊。佳节思亲是常情,历来如此。但除夕之夜,“独不眠”、“转凄然”、“思千里”,还有一层意思:到了明天,就又增加一岁,包含了诗人年复一年老大无成的伤感。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元日人人出外拜年,拜年者,并不求其与主人见面贺礼,只是姿态性地投张名帖,表示礼数已到罢了。这一风俗始于宋代,到了明清越演越烈,由于世俗把过年投送名帖作为奉承讨好的手段,所以受到诗人的讥讽,这种过年送的名帖,大概就是我国最早的贺年片吧。
《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头上已是是稀疏的白发,大年三十的晚上和家人围坐在火炉边守岁(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而无法入睡。(剪烛——蜡烛点的时间长了之后,烛心会变长还会分岔,不剪的话无法看清东西,古代有一种专门用于剪烛的剪子,前面比较的长,不容易烧到手的)蜡烛一点一点的燃烧,这里指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作者也慢慢的喝着酒,仿佛有人在催他喝干这夜酒,这里作者的感情有点消极。将身上的钱分给家里的小辈,让他们去买春钱(春钱,据《闲居录》中记载:“至大改元,妇女首饰皆以金银作作小钱戴之,谓之春钱。”它是古时民间习俗中使用的仿钱形饰物。)——这里我觉得是给的压岁钱。听爆竹声声好像自己的童心仍在,看到更换桃符的人有老有少。四周 鼓角(多在古诗中只战鼓和号角!这里只的是春节时人们敲锣打鼓吧)声不断,梅花也争相开放,待到五更时分人们欢笑着相互拜年!
第三篇:清明诗话
清明诗话
黄 健2008-03-30解放日报
清明是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历代文人墨客写下了大量关于清明的诗篇,令人回味无穷。
清明时节,风和日丽,桃红柳绿,草长莺飞,常常引得诗人诗兴大发。最脍炙人口的当推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堪称扛鼎之作。
黄庭坚的《清明》写道:“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垫,雨足郊原草木柔”,别有情趣,意境不凡。
唐代诗人韦庄的“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清新飘逸,美不胜收。
清人孔尚任的“清明寒食多风雨,特特今宵月照花”,则带有不胜惊喜之情。还有韩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崔橹的“一百五日又欲来,梨花梅花参差开”、厉鄂的“节近清明,一池春绿蛙催雨”等,都是久传不衰的佳句。
清明是传统的祭祖扫墓、追思故人的日子。白居易在《寒食野望吟》中生动地描述了当时清明扫墓祭祖的情景:“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寒食上冢》:“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则表现了诗人扫墓时睹物伤怀的感伤心境。
清明又叫“踏青节”,以踏青为题的诗数不胜数。欧阳修的《踏青》写得生动传神:“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宋代吴惟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真实展现了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北宋诗人张先有“芳草拾翠莫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的佳句,描绘了郊野踏青游人往来不绝,时已黄昏仍流连忘返的盛况。
古人在清明还有寒食禁火、戴柳、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拔河、斗鸡等习俗。“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韩翃写有《寒食即事》一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在当时尤为知名。韦庄的《长安清明》诗:“早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正芊芊。内宫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真实地描写了清明时节踏青、拔河和打秋千等活动的热闹景象。清代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成为吟咏风筝之绝唱。宋代诗人洪觉范的《秋千》:“花板润沾红杏雨,彩绳斜挂绿杨烟。下来闲坐从容立,疑是蟾宫谪降仙”,将杏杨绿中佳人在秋千上飘飘欲仙的姿色写得惟妙惟肖。唐代花蕊夫人的“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楼双夹斗鸡场。内人对御分明看,先赌红罗被十床”一诗,专咏斗鸡乐趣。
关心人民疾苦,关心家国兴亡,历来是文人的优良传统。就是在清明这个节日,诗人们也不忘忧国忧民。张继的《阊门即事》:“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本是春耕生产的大忙时节,农夫却被“召募”去服劳役,倾诉了对统治者的强烈不满。明代诗人高启也有“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的诗句,反映出元末明初战乱过后人烟萧疏、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近代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一杯浊酒过清明,觞断樽前百感生。辜负江南好风景,杏花时节在边城”,则凄恻伤感,堪称绝唱。
第四篇:于谦诗话
以诗明志 清廉自守
——于谦诗话赏析
崇廉敬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从古至今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是为官者都应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为官清廉而名垂青史者,如春秋西门豹清正廉明,造福百姓;西汉赵广汉不畏强权,捍卫正气;唐朝狄仁杰体恤百姓,拯救无辜;宋代包拯铁面无私,不持一砚归……这些清官廉史给后人树立了榜样,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里,我想写写他们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于谦,品品他的诗作,说说他的人生。
今天我们大部分人知道于谦,多赖《石灰吟》中“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一句,诗如其人,于公一生也可用“清白”二字形容。如何“清白”,我们从于公诗词作品便可观之一二。
清风两袖朝天去
于谦生活在明朝日趋衰落之时,朝廷政治腐败,社会上贪污、贿赂成风,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那时,地方官僚进京朝见皇帝时,大都要从老百姓身上搜刮大量诸如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品献给皇帝和朝中权贵。而于谦在从山西巡抚调任京城时,却什么礼品也没有带。有人奇怪地询问他为什么不带礼品时,于谦朗声笑着举起两袖道:“我带有‘两袖清风’已足矣”。随后又以一首七律《入京》诗作为回答:“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诗里行间的蘑菇、绢帕和线香是供人们使用的,如果都被当官的拿去讨好了上司,就会给人民生活所需带来困难,不要让老百姓指戳脊背。从此“两袖清风朝天去”挂上他的门楣,以示不为利禄所动。“两袖清风”还被引申为“品德正直清廉官员”的代名词,沿用至今。
清风一枕南窗卧
于公40岁生日之际即兴一首抒怀诗,诗文的内容是这样的“碌碌庸庸四十余,因逢初度转踌躇。腰黄久负金为带,头白惊看雪满梳。剩喜门庭无贺客,绝胜厨传有悬鱼。清风一枕南窗卧,闲阅床头几卷书”。首句是自谦之词,次句是作者形象的真实写照。“剩喜门庭无贺客,绝胜厨传有悬鱼”是典型的清官形象,“清风一枕南窗卧,闲阅床头几卷书”进一步点出作者清风一枕、南窗卧读的业余生活。全诗告诉我们一位称职的官员应该思考些什么、追求些什么,那就是要勤政爱民,清廉自守。
苟图身富贵,朘剥民脂膏 国法纵未及,公论安所逃 这是于谦一生的追求。在他看来,历史不仅存在于浩瀚的史书之中,更存在于天下芸芸众生的良知和公正的评判之中。几百年过去了,于公充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和淳朴健康的为官之道仍让我们感慨万千,他的诗今天读来仍具有警示自策、振聋发聩的作用和教育借鉴的现实意义。
第五篇:关于桥的作文:从古至今的桥
关于桥的作文:从古至今的桥
大家对桥一定不陌生吧?如果按照从古至今的顺序那就是独木桥、石拱桥、立交桥。下面我先来给大家介绍独木桥吧!
独木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初发现、建造的,距今已经有好多年历史了。最常见的地方是乡下,可以让人通过河、悬崖等地方,这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稍不小心就会受伤或丢掉性命,人们觉得这样太危险了,便发明了石拱桥。
石拱桥是由石头组成的,更牢固、结实,而且桥上行人走,桥下小船过,方便、安全了。晚上也很美,像弯弯的彩虹、圆圆的月亮。但它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不能架在江上。为了改变这缺点,人们用了长江大桥来取代它。
长江大桥很平坦,雄伟壮观,远远望去像一条钢铁巨龙,并且更方便,桥上通汽车和行人,桥下通火车,更下面还可以通船只呢!为了赞美它,毛主席还专门写了一首诗:“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怎么样?还有更高级的桥在下面呢!以下就是我的介绍。
立交桥四通八达,像迷宫一样,并且搬到了路上,使交通更流畅。相交、立体,所以才叫立交桥。夜景也更美了,晚上灯一打开,环型的立交桥就立刻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很壮观。从高空俯视,那是很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