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 有效促进“3+1”工程的提升(推荐5篇)

时间:2019-05-13 04:35: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 有效促进“3+1”工程的提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 有效促进“3+1”工程的提升》。

第一篇: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 有效促进“3+1”工程的提升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 有效促进“3+1”工程的提升

——妹冢镇联校2011-2012学年度工作总结

近年来,联校采取“低重心运行,近距离服务,精细化管理”的模式,以制度为基础,以关爱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纽带,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强化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始终“把教育常规工作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课堂教学改革是主题,区域性教研是平台,教育均衡发展是目的,我们努力把学校打造成“生活的家园,学习的乐园,成长的摇篮”。主要做法是:

第一部分: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加强常规教学管理

1、学期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每学期开学前,学校制定各项工作计划,修订完善管理制度;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班主任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并且教师备一周的备课,各种计划要符合校情、学情,规范、详实、有使用价值。期中、期末时,要对照计划安排表,检查计划和制度的落实情况。

2、精心备课。备课内容主要包括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科学设计课堂作业。按联校规定教案的步骤书写教案,课改学校的教师教案要与教学模式相适应。教案要有使用性,不能因检查而抄教案。提倡学校使用活页教案。每两周要检查一次教师备课,检查结果要报联校存档。

3、上课检查。严格落实课堂教学常规要求,注重“学习目标是导向,自主研究是基础,探究交流是特征,合作学习是关键,提高能力是核心”的教学策略,做到提前侯课,认真上课,按学校探究的新方法上课,向课堂35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

4、作业与批改。作业以教材规定的为主,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围绕本节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注意难度适当,题型灵活,份量符合上级文件规定,力争当堂或当天完成。作业批改要及时,要有评价。

5、学习或培训规定。学校要按规定安排教师参加学习、听评课和培训活动。教师要认真听讲和记录,回校后写出心得体会,把学到知识运用到教学之中。

6、注重过程检查。联校注重学校过程性管理,不断检查学校“三磨”活动、教师业务材料、教学计划、听课笔记等材料,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第245、246、248、254期《妹冢教育》有专项业务检查记录。

二、积极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根本途径,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品味的核心,而课堂教学改革是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主动力。为大力促进全镇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使全体教师真正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引导教师将新的教育教学先进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改革实践行为,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根据实际,我们采取了“12345”课堂教学改革研讨策略。

(一)、确立一种方案。联校制定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规划和发展目标,根据实际确立学科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并申报“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实验与研究”市级课题。联校成员重视课堂教学改革,经常深入课改学校指导教学、听评课、参加课改研讨,开展校本培训等活动,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利用两种报刊学习。一是在《启航》校报上刊登以《立足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的系列课改学习材料,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以此引领教师转变观念、学校大胆创新、开拓进取,着手进行课改实验;二是学习教育局孙局长在《莘县教育》周刊上的“聚焦家常课改革”文章,让教师拓宽视野,学习方法,掌握技能,为课堂改革实验奠定理论基础。

(三)、提出三项举措。一是加强研讨。各年级按教学进度指定课题,研究该课的教学设计、备课方式、教法学法等问题,确立提高研究课的策略。二是注重探究。以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各学科教师寻找符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教学艺术的内涵。三是坚持创新。教师适时应用教具、学具、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实行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把时间、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实效。展现自己的教学艺术,全力打造高效而富有魅力的精品课堂。

(四)、实施四种激励方式。一是转变观念。校长、教师观念的转变,是课改的前提。如果校长、教师的观念没有从旧的传统的思维定式下解放出来,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一句空话。二是做好师资培训工作。坚持自修学习,研讨反思的校本培训模式,为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着力提高学科教师综合素质,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三是政策引领。学校制定有关规定,营造课改氛围,放手让教师们大胆实验,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到课堂改革的行列中来。四是提倡多样性。课堂教学改革要抓住新的教学模式的本质,而不要过多的强调形式。改革课堂教学的关键不是用不用学案,也不是要不要讲,讲多长时间,更不是用没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而是你的课堂学生有没有主动参与,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体没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不是很好地发挥了启发和引导作用。我们课改的核心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只要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什么样的形式都可以。

(五)开展五种课堂教学研究

1、开展“磨课”活动。指定某一年级某一学科2个或多个教师上同一节课,组织本年级本学科所有的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共同学习、共同反思、共同提高。执教教师熟悉教材、教学方法灵活、能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提供充足的时间、空间,教学效果好;听评课教师踊跃参与,认真听课,评课时积极发言。这种方式利于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们互相学习与交流,能切实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校主动发展。

2、开展实验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以实验优质课评比为契机,探索教学方法,总结科学学科课堂教学方式,扎实进行校本教研。参赛教师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学,为学生动手操作提供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实验中探究,在探究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实验“家常课”上的有滋有味,提高了实验教学管理水平,增强了实验教师对实验教学的意识。

3、开展“家常课”研讨活动。在强化教学常规工作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方式,提升教师运用课标、驾驭教材、组织课堂的水平;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亲切交流,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师生关系融洽,“家常课”中充满了温馨与真情。

4、开展教学能手评选活动。

教学能手评选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各校课改的初步检阅。教师认真选题,主动参与教研,关注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自主、探究和交流的学习方式为主,让学生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体现出新的教学理念,凸显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氛围民主、和谐,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多样。在活动中,教师亮出了自己最精彩的一面,赛出了水平和风采,因磨练而提高了教学艺术;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体验求知的乐趣,展示了综合素质;学校因承办大规模的教研活动,彰显了自己的特色。

5、总结“研究课”方式。以教研活动为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题,以过程性管理为动力,开展“研究课”教研活动。以教促思,以思促教,反思教学行为,以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学习方式为主,寻求适合自己的教学形式,总结规律,把握内涵,归纳成一种有效的“高效课堂”教学方式。

三、不断提高科研工作

联校以《教科研工作三年发展规划》为指导,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指导与管理,强化课题研究,进行“高效课堂”实验,落实每一步教科研工作,使教科研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1、进行课题研究。学校坚持“问题即课题,实践即科研,效果即成果”的理念,教师从实际出发,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全员参与小课题研究。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县级以上课题研究,现有在研国家级课题一项,市级课题五项、县级课题七项,并取得一定的阶段成果。

2、加强校本研究。利用寒暑假期间聘请县教育局专家为教师做理论讲座,每月利用《启航》校报进行校本培训。通过理论学习解除教师工作的困惑并指明工作方向。

3、建制度明措施。各校有一名领导专门负责教科研工作的组织、管理、协调工作;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教师科研工作评估制度》、《学校教科研评估细则》等;注重过程性管理,各项工作纳入学校考核;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保证培训学习、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4、定时督导与检查。对学校科研活动、教师课题研究等及时督促,提升学校和教师科研水平。第240、244、253、256期《妹冢教育》有专项记录。

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联校以《聊城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塑造聊城形象从我做起”主题教育的通知》要求和实际,以学校少先大队为依托,拓宽活动领域,精心组织,注重实效,切实做好了德育工作。

1、开展小学生书法绘画活动。以“美好家园、幸福生活、畅想未来”为主题,为学生提供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学生的毛笔字挥洒自如,水彩画布局合理,线条舒展,蜡笔画精彩纷呈,展现了学生的精神面貌;充分反映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校园、热爱祖国的精神风貌,展示了学校艺术教育成果。

2、建队节,促使少先队员健康成长。一是举行升旗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重温少先队知识;二是举行少先队队员入队仪式,让新队员亲近队旗,了解大、中、小队旗的样式和含义,学会敬礼,唱队歌,学会佩戴红领巾;三是组织老队员重温入队誓词,加强理解少先队组织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增强少先队的荣誉感;四是举办主题队会,让少先队员用实际行动为队旗添光彩;五是表彰一批优秀少先队员,让少先队员在“准备着,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口号声中成长,并为此而不懈努力。

3、开展学生演唱比赛。选手们主动参与,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演唱的歌曲以教材为主,选题准确,主题鲜明,健康向上;能按要求演奏乐器,演出自然大方。这强化了艺术教育管理,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展示才艺,张扬个性。

4、开展“塑造聊城形象从我做起”活动。联校秉承“文化引领学生发展,养成教育督促成长”的育人理念,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作为德育工作之首,努力让学生收获快乐,享受幸福。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以少先队为桥梁,以班主任为骨干,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重点,定期检查,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班主任从小事抓起,多一份耐心和爱心,加强学生行为训练,任课教师注重学科教学渗透良好习惯的培养,时时对学生加强教育,实行值日班长负责制,参与管理,体验成功。

5、开展学雷锋活动。各校以《关于在全县中小学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通知》为指导,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少先队等为载体,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向全体师生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倡议。开展了以“学雷锋,懂礼仪,讲文明,做好事”的主题班会,以“我以雷锋为榜样”为主题的征文比赛,讲雷锋故事等活动,弘扬了新时代为人服务的理念,培养了学生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6、开展唱红歌活动。上课前、放学后、班空休息时,各校校园广播播放红色经典歌曲,学校组建合唱队,班级开展红歌拉唱赛,有效地推进了素质教育。

7、开展乒乓球比赛。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推进素质教育和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动“4312”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体质,真正达到育人育体的宗旨。联校在镇中心小学举办了小学生乒乓球比赛。此次比赛赛出了风采,赛出了风格,促进了全镇学生的团结合作,能进一步推进各校“4312”活动的深入开展。

8、开展诵读经典活动。以“丰富知识,扩宽视野,陶冶情操,增长才干”为主题,各完小教室里、校园中悬挂读书名言警句,宣传栏中张贴励志图画;教室里开辟读书成果展示栏,分板块展示学生的作品。把“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的理念,渗透到“书香校园”创建之中,让每一处环境都溢出书香气息。设臵图书角,开放图书室,开展晨读、午读、暮省活动,写一篇读书心得;每周每班安排一节阅读课;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时间多读一些有意义的书。

9、小学生讲故事比赛。比赛以“建设幸福中国”为主题,用故事表达学生“爱中华,颂祖国”的心声。小选手们精心准备,充满自信,精神饱满、仪态自然,表情丰富;以生动语言和感人事例,表达自己对幸福的理解;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赞美了幸福的生活,畅想了美好的未来。本次比赛展现了学校读书成果,提升了开展“振兴阅读”工程的管理水平。

10、开展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活动。学校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到人;各校通过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举办安全教育讲座,发放安全教育一封信等,学生深深感到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的重要性,树立了安全意识,给师生营造一个和谐、舒心、温馨的环境。

五、开展区域性教研

为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促进学校均衡发展,在充分调研、广泛借鉴的基础上,实施区域性教研策略,目的是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1、区域划分。以六个完小为单位,确定六个教研区。联校成立教研组织,参加区域性教研活动,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提出合理的建议,不定期检查学校区域性教研活动。各校成立教研组织,分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品生、品社、科学、音体美)四个组。明确各组组长,安排每次活动的教师,确保全员参加区域性教研。

2、活动方式。集体研讨式。联校指定一校为教研主体校,其他五校参加活动的教师到主体学校一起活动;校际联合式。按照划定的区域,依据就近自愿的原则,建立联合教研活动校,开展校际联合活动。可以两校联合,也可以三校联合,联合教研校确立活动主题,共同开展活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实现教学资源的均衡发展。

3、研究内容。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研究、作业布臵与批改的创新方法、校本学习与培训、学生的养成教育、特色创建、成果展示和交流等。重点是“三磨”。

4、方法与措施。每周进行一次听评课研究活动。可以分学科,可以分年级。校长主动联系,搭建交流的平台,负责活动的全程工作。提供合作学习的时间、空间和资源。学校做好活动记录。联校定期检查教研联合校开展的活动和过程性材料。(活动检查方式:不定期参加联合校教研活动;材料检查方式:在指定的周五校长例会时,把教师听评课本带到联校检查)活动材料有:联合教研校的活动安排表;执教教师教案(提前一天把电子版发到联校邮箱);说课稿;讲座(指定的教师准备);听课评价表(听课时填好记录,听完课后交给联校人员);评课表(评完课后交给联校人员);教师反思或听课心得;学校活动记录。

六、取得的成绩

经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各校蓬勃发展,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办学效益稳步提升。联校也取得丰硕的成果,在“抓规范创特色、抓内涵促发展”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2011年以来,先后被教育局评为“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创新工作先进单位”、“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维稳工作先进单位”;被县政府评为 “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文明单位”; 被县总工会评为工会先进单位;被市教育局评为“实习支教优秀基地”单位、“校本教研先进单位”。在全县中小学生美术、乒乓球比赛中,分别荣获乡镇小学组第4名、第5名;2012年4月召开全镇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各项工作。

第二部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办学条件比较落后。六处完小有一半的学校没有教学楼,实验小学的两处教学点还是租用民房上课,两处教学点利用以前的老学校上课,教学设施等根本跟不上现代的教学形势;西沙河完小的五里屯教学点房屋年久失修等。有些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到教学点上课,但完小的教室容纳不下这么多的学生,这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硬性条件。创建星级学校,有些学校因为没有功能用房、微机不够用等,致使学校不能报县“星级学校”评选活动。

2、师资配备不均衡。全镇154名教师,35周岁以上的有105人,其中50周岁以上的有63人。学生人数多、班数多,教师配备不齐,低年级教学仍是包班;有的教师教的班额过大;有的英语教师周课时数较多;有教两个班级数学的教师周课时数较多。

3、课堂教学改革进展缓慢。虽然各校制定了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但真正实施和研究的学校不多,教学方法没有大变化,取得实验成果较小。中心小学只在语文、数学学科进行实验,课改的步伐幅度小。

4、集体培训或大型校本培训较少。由于低年级教师包办,如果参加联校组织的活动就会出现“空堂”现象。以学校为单位开展的活动较多。

5、现代化教育资源利用效果差。如:有的学校只有一台能上网的微机,或者虽然有多台微机,但多数不能上网,教师学习、查材料等受限制;有的学校有多媒体、展示台、影碟机等设施,但使用率较低;学校图书、报刊少,有的发放不及时;音体美器材少,利用率低;实验操作课上的少,器材少,利用率低等。

6、学科教学发展不均衡。有的学校仍以语文、数学教学为主,其他科学有时间就上,甚至个别教师到期末考试的前几天给学生画画题、让学生背背就行;由于没有专职的教师,音体美学科上课效率极低,有的就没上过音乐课;口语交际、写字课、校本课程等上的少。

7、学生活动开展的不好。如:读书比赛、武术操比赛等内容不丰富,参加的学生少,效果差等。

第三部分:下一学年度主要的工作思路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探索管理的新路子,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结合实际,联校以开展“3+1”工程为主,倾力打造优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加强干部队伍学习提素质。俗话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各项工作校长应起到带头作用,以身示范,为师生做出表率。把精力用到办学条件、课堂改革、学生成长上,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走好学校发展的路。通过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塑造一支善于学习,不断思考,爱岗敬业,追求创新的干部队伍。

2、加强教师培训练内功。通过探究“三磨”教研方式,完善区域性教研方法,切实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工作,鼓励教师上镇、县优质课、公开课等,提高教师授课水平,打造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群体,造就一批名师。多争取支教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对课时较多的教师进行奖励。

3、加强学校管理建机制。通过以人为本,情感带动,事业鼓动,机制调动,典型推动,目标激励,文化引导、注重内涵的学校管理理念,完善各项评估制度。加大过程性评价管理,真正开展好每一项教育教学活动,各项评价工作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终结分析与过程分析相结合,进行多元评价,突出一个“实”字。学校要总结反思,要有自己的管理方法、要有自己的管理特色。

4、加强教育质量树信心。一是以“家常课”为契机,开展“磨课”,“同课异构”等听评课活动,让教师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的高效课堂教学观,探究高效课堂教学的方式。各校都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形成自己的教学方式。中心小学要加快课改步伐,举办镇级现场会,争创县级课堂教学示范校。二是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踏实工作,真抓实干。不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理论、作业、听评课等,及时公布结果,让教师互相对比、学习,提高工作积极性。三是不定期督导、检查,提升学校工作效率。

5、加强教育科研增效率。关键的工作是把课题研究转化教学成果,形成科研特色。虽然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教学成果、科研成果较少,科研没有特色。下一步要为教师搭建平台,鼓励教师把课题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积极推广各种成果,提高教学效率,加快全镇教育的发展

6、加强文化建设正风气。在改善办学条件的过程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努力使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协调发展,创设温馨、和谐的环境。主要是中心小学教学楼建成后,从环境、教学、设施等方面进行长远规划,营造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如果四合村初中搬走后,实施实验小学撤点并校计划,让教学点的学生搬到实验小学上课,改善实验小学教学条件。

7、加强内涵建设求发展。以创建“星级学校”为抓手,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中心小学现在是一星级学校,要在写字教育的基础上,再发挥学校的优势,抓内涵抓特色,着力争创二星级学校;其他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求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突出办学特色,积极申报一星级学校,逐渐使全镇小学都绽放出艳丽的花朵。

8、加强安全工作促和谐。坚持“保平安,促发展”的原则做好安全工作。要时刻绷紧“安全第一”的这根弦,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到人。平时多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进行安全自救自护预演;每月排查学校设施,排除安全隐患,给师生营造一个和谐、舒心、温馨的环境,保证全镇教育教学工作和谐稳定发展。

第四部分:对全县小学下一步管理的一点意见和建议

1、以教学工作为主,开展相应的活动。

2、开展好教师培训工作,多搭建教师学习的平台。

3、加强教科研工作指导和培训,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一起评估。

4、采取多种方式评价学校、校长。

5、多为一般完小创设获得县级以上奖励的机会(中心小学获得县级以上的奖励机会较多)。

“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位教师,办好每一所学校”是我们联校永远的追求,促使教育均衡发展是我们联校共同的目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会更加努力拼搏,不断创新,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以网络教研为突破口 促进教师素质提升

赵保全 2012年,教育部提出“三通两平台”建设,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中小学全部建起了宽带教育城域网络。70人以上学校教学班全部配备班班通设备,依托晋中教育网资源平台,实现了寿阳县教师人人有空间,校校有资源,为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寿阳县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以网络教研为突破口,以案例、课例研究为载体,以教学行为反思为核心,大胆探索网络环境下实施教研的有效措施与途径,开创了全县教研教改的新局面。统筹规划,高标定位,乘势而上 寿阳县利用广大教师积极应用远教设备和资源的热情,紧抓契机,投入600余万元开通了教育城域网,相继配套、完善了中小学校的信息技术装备,构建了覆盖城乡的现代远程教育支持服务体系,全县中小学校实现了“校校通”。学校的教育方式得到了拓展,校际资源实现了共享。2012年,新建415间多媒体教室、86间计算机教室、31个电子备课室,建成了覆盖全县的教育城域网,中小学校实现了“班班通”,在各类教育培训、教学研究和教研成果应用推广等方面利用城域网平台开展了多方位的应用。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在现代教学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2013年,我们又投资200万元为全县乡镇中心以上的学校配备了视频教研设施,构建了网络互动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提高寿阳县远程视频互动教学、教学研修、教师培训、教育视频资源共享等公共服务能力。以远教资源为基础,不断加强数字化新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积极引进成熟的课程资源、影视资源、互动学习资源等优秀教育资源,并进行加工改造。有针对性地征集、开发、加工整理出适合教与学的网络资源,在保证思想性、科学性、教育性、适用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将现有教学资源按学习主题进行挖掘提炼和重新组合。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以晋中市教育课程资源网为依托,以本地教育城域网为枢纽,打造了基本满足以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与管理、教学成果发布、教学研讨、信息交流为核心的网络教育平台。加强管理,强化培训,着力构建网络教研的保障机制 为了使网络教研活动持久、健康发展,我们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服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寿阳县网络教研实施方案》《关于成立寿阳县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寿阳县网络教研考核方案》等规章制度,从组织领导、骨干师资力量的配备方面予以保证和加强,明确了网络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模式、组织领导和相关要求。通过激励、培训、引领等机制,提高师资队伍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保障网络教研工作常态、健康、有序地开展。一是激励约束机制。我们的网络教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教育局行政推动到教师自愿参与的过程。首先,全县统一培训,明确时间,实名注册,开展教研,对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情况进行通报。其次,在活动过程中,不定时发布针对本次活动的通知,要求教师在指定时间内反馈信息,这样就避免了只登录平台不参与活动的现象。再次,从基层教师上传到平台的教学设计、主讲或指导的课例中评选优秀教学设计或优质课,并及时全县通报,促进教师通过网络发表作品,参与教研。第四,教育局、各中小学校层层制定评估管理办法,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评估》体系,评估结果作为评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名校和名校长的重要条件。通过上述措施,教师们逐渐体会到网络给工作、学习带来的便利和实惠,更多的教师自愿参与到网络教研工作中来。二是全员培训机制。为了培养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教师,寿阳县提出了以“五会标准”为核心的师资培训目标,即会文字处理、储存信息;会上网浏览查询、筛选、运用信息,发送电子邮件;会运用课件辅助课堂教学;会自制课件;会使用多媒体教室中相关设备。县电教馆人员深入了解教师对信息技术的需求,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了集中培训和个别辅导,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2005年至今,寿阳县已举办23期网络技术培训班,87%的教师通过了各级计算机技术考试。除此之外,我们电教馆所有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到教师的课件制作、工作室创建及资源库建设当中,对有疑难问题的教师采取个别辅导,帮助解决问题,并根据情况在下一次培训活动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从而达到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目前,寿阳县教师绝大多数都能够熟练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熟练地运用office系列应用软件制作出随堂课件,熟悉校园网,熟悉资源库的使用。据统计,寿阳县每学期课堂电教设备的使用率达88%以上,学科覆盖率达100%,各学科均形成了多媒体网络课堂。三是专业团队引领机制。寿阳县从学科名师、带头人、教学标兵中择优组成了中小学各学科专业指导团队。专业指导团队成员承担对全县中小学各学科专业引领的任务,组织、主持、主讲各学科专题网络教研活动,同时负责论坛在线值班,及时了解和把握老师们在网络上提出的教学问题,在24小时内通过文字或视频做好在线解答,在全县范围内帮带徒弟。创设模式,注重实效,全力强化网络教研平台的应用 寿阳县网络教研平台主要集中了个人工作室、学科协作组、集体备课、视频教研等板块,各板块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为一体。可以按照不同学科进行学科协作组信息资源分类,教师发表的信息资源,既可以发表在自己的工作室,又同时发布在各学校的学科教研组里,通过这种有效的整合,我们把全县各学科教师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全县性的相互学习和教学研究的平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依托个人工作室、学科协作组、集体备课、视频教研四大板块,以任务式、问题式、主题式、反思式四种方式的网络教研引领广大教师参与网络教研。个人工作室。个人工作室是所有教师从各自不同的职责建立的,包括教研员对教研工作的要求和规范的做法、校长对学校管理的见解和思路、名师对课堂教学的经验和认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做法和反思等。学科协作组。主要以县级学科教研员、学校教研组、名师为成员,每周由协作组组长向全体成员发起研讨话题,成员随时跟帖参与互动。利用“学科协作组”的网络教研交流,扩大了学科间互动研讨的广度,加强了互动教研的力度,提升了互动教研的高度,为学科研讨学习创设了良好的环境。集体备课空间。集体备课空间的建立不仅减轻了教师备课写教案的负担,更多地是通过备课流程,让广大教师有了互动交流、发表见解的机会,实现了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在县教研室的引领下,组内成员人人参与,每次集备计划的完成,都是在主备人精心设计好教案后,再上传本组同学科教师撰写共案初案,同级教师修改完善,形成共案,到最后个案的定稿,一系列的集体备课活动,让参与教师尝到了互相学习、优势互补、同步提高的甜头,达到了集体备课的预期目的。目前,县城中小学已基本实现无纸化备课。视频教研教学。视频教研教学进一步拓宽了网络教研空间,扩大了受益面,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学校之间以异地现场课堂教学、辩课活动、名师点评等方式进行网络教学研讨互动。授课者和听课人互动交流环节,令参与者大开眼界,受益匪浅,视频互动教研已成为全县教研的一种形式并广泛开展。除此之外,在开展网络教研的同时,我们充分利用网络支撑教学、服务管理的功能,在打造数字校园的过程中,着力推动网络管理现代化。任务式网络教研。寿阳县45岁以下教师每周不得少于1次,并且要参与交流发言,对教学录像、教学设计、教学片断、教学故事、教学心得等文章进行浏览后,回帖写出体会,学习体会采用实名制。每位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室每月发表帖子不得少于4篇,参与集体备课论坛回帖不得少于1篇,每月至少有1篇属于教育教学方面的原创文章。问题式网络教研。教师根据教学中生成的问题随时发帖、研讨,倡导教研随时进行,教研无处不在,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教研室适时将部分教师的个体发现和提出的有教研价值的问题,转化为教师群体关注的问题。使自下而上形成的问题和自上而下形成的问题得到有机的整合,最终形成网络教研文化。主题式网络教研。教研室以推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所关注的热点为教学研究的主题,教师围绕主题开展网上学习、研讨活动。如“学生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儿童撒谎的背后”等都引起了教师的共鸣。教师聚焦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过程,共同参与、交流切磋,双向获得关于新课程和新理念的诠释。反思式网络教研。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反思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教师结合日常教学活动,围绕某一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观点进行剖析,反思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理念和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目前寿阳县教师在网上发布的教研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文章达 24365 篇。几年来,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寿阳县的网络教研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已建立个人工作室2058个,学科协作组1123个,集体备课组864个,开创了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教学教研新模式。实现了一线教师、教研员和教育专家之间的随时随地沟通,弥补了传统教研模式的不足,提高了教研工作的时效性和增强针对性,促进了教研整体水平的提高;优质资源城乡共享,教师专业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教研教学方式的信息化转型,使教师培训层面得以扩大,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大大提高了农村教师素质。网络教研之路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处理好传统教研和网络教研的关系,突破时空的限制,“放大”专家的功能。从网络教研的形式、内容、活动方式以及评价机制上做进一步改进,从一线教师的需求出发,从如何提高教研的实效出发进行重组和整合。规范管理考核,进一步调动教师积极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针对当前新课改背景下一些难点、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使寿阳县的网络教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单位:山西晋中市寿阳县教育局电教馆)

第三篇:初中党校工作汇报材料: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初中党校工作汇报材料: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初中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近年来潍坊区第四中学从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入手,以课堂教学改革作为突破口,以小组教学为切入点,大胆探索,课堂教学由“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转型,使师生的生命素质、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得到持续不断地超越与提升。“创新教育的学生发展观认为,学生的生命本体能否不断地得到健康发展,特别是能否不断增强自身的素质,主要取决于两个关键性因素,‘一是学生是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发展的,离开实践活动,学生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二是学生的发展是由自己自主决定的,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课堂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主要的实践活动场所,聚焦课堂,能否让学生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实现自主发展,让他们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缩放生命的光彩,是能否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潍坊四中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素质教育之路。

一、转变观念,加强培训,浓厚课改氛围

潍坊四中是一所老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许多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育思想、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陈旧和落后等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学校组织了“反思课堂,寻找差距”、“外出学习,拓宽视野”、“理论学习,转变观念”等培训活动,每学期都要邀请省内外的课堂教学专家进行理论讲座。学校成立了读书会,重点研读了张志勇副厅长的《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郭元详教授的《论课堂生活的重建》、郑金洲教授《重构课堂》、齐健教授的《活动构建,创新教育的教学革新》等书籍,学校还定期编印《教科苑》和其他有关材料,明确什么是素质教育,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等问题,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素质观、学生观和发展观;增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通过不断地学习,反复的实践,我们逐渐认识到,素质教育的课堂应该是以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为目的的课堂,它应该“以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落实为前提,以生活重建为背景,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主构建。”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梅里尔.哈明博士指出,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首先应当是“鼓舞人心的”。在这种鼓舞人心的课堂里学生应当具有五种高水准的品质:一是尊严;二是活力;三是自主;

四是集体感;五是专注意识。基于这些认识,我们逐渐摸索出了构建高效课堂的本质所在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这种“动”不是盲动,是有一定的组织,一定的程序,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实践活动,这种“动”既有外在的实践与交流活动,更有着内在的思维活动。因此,我们找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让学生以活动的方式参与课堂学习,构建高效的课堂学习活动。

二、创新机制,明确责任,增强执行力

为了把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详实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健全了组织队伍,对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施监控,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全过程的评价,以行政干预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保证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强力执行。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根据课堂改革的实际,在“自能高效课堂”大课题的引领下,我校开展了了子课题《活动式自主课堂实验与研究》的研究工作,成立了以了业务教干和学科骨干为成员的课题研究队伍。提出了业务教干的研究目标:研究并实施多种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分管学科教师理论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使他们的课堂教学逐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逐渐形成以“小组学习、活动建构、快乐生成”特点的符合“活动式自主课堂”要求的课堂教学。针对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业务教干每周需要完成的具体工作有:①参加分管学科每周的集体备课并对本组教师的周教学设计、备课节数、备课质量、说课评价、反思等五个方面进行检查指导。②深入课堂调研教师的课堂教学,检查教师是否按照周教学设计运用集体备课的成果来进行课堂教学。③成立以业务教干为组长,以科室后勤人员为成员的15个质量监控检查团队,对课堂教学和各种作业进行详细的质量检查与监控,教务处每周对各项监控数据进行汇总。

(二)优化机制,精细管理

结合市教研室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我校在各学科内大力推进“35X”教学策略的实施,积极倡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并开展了“活动式自主课堂”的构建。为使课堂的改革富有成效,落到实处,我们对课堂教学进行全过程的监控与督导。教务处、教研中心又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具体环节和实施细节,制定了《潍坊四中质量监控细则》、《潍坊四中学情调研细则》、《潍坊四中校本教研实施细则》。这些文件对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和“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了充分依据。

在实施过程,业务教干实行“两包一捆绑”制度,即包靠一个教研组,包靠一个班级,把业务骨干的工作业绩与包靠的教研组和班级捆绑考核。

(三)科学激励,活力注入

为了充分调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校制定了《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比制度》,从理论学习、常态课监控、自能高效课堂验收等环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行为进行评价,根据成绩的高低分别授予“课改标兵”、“课改先锋”、“课改之星”等荣誉称号,并设立了专项的课堂教学改革奖金,对获得荣誉称号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通过一系列激励与评价,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我们学校的“自能高效课堂”构建活动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为我校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过程,精细管理,构建自主高效课堂

素质教育是一个宏大而系统的工程,它的主阵地在课堂,但是我们不能把目光只局限于课堂,我们学校从师生的生活入手,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入手,认真研究每一个细节,全方位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进行。

(一)六项措施,有效备课

结合新课改实施方案和推行改革以来的经验积累,学校对集体备课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增强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集体备课采用一“查”:集体备课时业务教干要先查教师的先周备课。二“说”:分课时由主讲人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说课。三“议”:在业务教干带领下由备课组对主讲人的说课情况进行评议,说出自己对课堂教学设计的想法与不同点。四“定”:学科组每一位教师根据备课组的集体讨论情况修改自己的课时备课并形成定案。五“评”:业务教干根据备课组集体备课情况对每一位教师进行量化计分并签字验收。六“调”,业务教干每周要深入课堂调研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落实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并根据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教师的常态课进行定级。

(二)分组教学,活动建构

活动建构理论指出:学生的发展是在自主活动中实现的,“活动构建”是学生发展的基本形式。为了真正实现“活动式自主学习”,我们在教学改革做到:

1、搞好学习小组建设。学校要求教师转变班级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单位为小组是课堂学习的基本单位。各班要建立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各学习小组的实体地位,由各班主任统一组织分组,所有学科共享。各班主任组织召开班级教导会,按照班级学生成绩和各任课教师的意见把班级内的学生均匀、公平地分为6—8个小组,各小组人数基本相同,分上中下三层。每组设组长1名,学科设“学科小助理”一名,小组内同学最多担任两个职务,争取让组内每个同学都有职务;组内建立学科对子,建立良好的互助互学机制。分好的小组写在统一印制的“学习小组分工表”上,一式三份,班级、年级、任课教师各执一份。让每一位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2、实施“活动式”学习。活动式学习的基本流程是:教师安排学习活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拨归纳升华。其中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环节,要求教师出示的学习问题要略高于学生的认识水平,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学生在解决学习问题时在思维上要受到阻滞,此时要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点拨作用,以保证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能够得到充分的训练。在展示学习成果环节,要求学生展示的是经过老师点拨、小组合作而得到的学习成果,是跳一跳摘到的“桃子”,避免课堂的喧嚣和学习的形式化,使课堂成为思维场、情感场、活动场。所以在这个流程中教师要做到:(1)安排学习活动时五个明确:①明确目标任务:教师要把学习指令明确地告诉小组长,让他把学习任务分解到组内成员身上不断培养他组织学习的能力。②明确方法:对于小组长如何开展学习,查看那些资源,学习教材的哪部分内容等都要明确地告诉学生,避免学生盲目学习。③明确要求:告诉小组学习成果的形成形式,答案的呈现方式。④明确成果展示形式:小组以什么形式展示成果,可以明确人数及形式。⑤明确评价激励形式: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评价,是自我评价还是他人评价。鼓励学生以听、说、读、写、议、悟等多种形式亲密接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2)适时指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的集体疑难,并恰当变换活动方式以避免因方式单调而引起的活动厌倦。(3)激励学生多样化的展示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3、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为了使课堂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学校加强了行政干预的力度,成立了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检查小组,每节课都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检查监控,大大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

比如,每节课从预备开始检查人员要检查:学生听到小预备后是否能快速返回教室并做好三种准备(物质准备、精神准备、知识准备),教师听到小预备后能否到教室门前候课,并做好上课的准备。课堂监控每节课至少检查3次,检查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为三个等级对课堂赋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学习活动,形式多样,气氛浓厚,思维活跃,无死角,为A等,计50分;学生参与自主学习人数少,小组活动式学习表现不明显,但有提问、板演等参与形式,课堂有死角,记B等40分;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听为主,记C等30分。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能当堂完成作业,教师抱着作业走出教室记20分,否则记0分。通过监控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要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要做到手里有教材,眼中有课标,心内有学生。学生不是等待灌装的容器,要让他们体验到和老师、同伴共同探讨品味学习过程带来的快乐;教师关注学生心理需求,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引领者、帮助者,杜绝“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并大力倡导脱稿讲课。

通过多种举措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务教研教的积极性,认真研读了市教研室的“三五X”的课堂教学策略,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活动式自主课堂”的教学改革工作,形成了“小组学习、活动建构、快乐生成”为校本特色的课堂教学之路。

(三)精布精批,增强实效

当堂作业当堂完成,教师抱着作业本走出教室,是我们多年坚持不懈的做法。当堂作业是堂堂清的重要手段,我们要求不同的学科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如同桌互查、小组互查、黑板板演、教师抽查、当堂考试等。

家庭作业方面,为好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要求教师严格按规定精布精批作业。布置家庭作业的教师每天要上交“家庭作业安排表”到年级办公室,作业的布置内容、形式和完成作业的时间要符合要求。学生第二天早到校后第一件事就是上交作业,要求各班学生“堵门”收作业,每天早上检查人员都要对照“家庭作业安排表”对每个班级的家庭作业布置、上交和批改进行检查赋分。

周末作业以开放式的作业为主,形式主要有: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家政劳动、阅读与写作、观察与思考等,要求每周一个主题,周一上交活动总结或心得体会。以此拓宽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了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要求每个班级都要建立学习激励栏,各班都有自己的制定的激励评价制度,要求从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激励,一是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学习中的表现,二是每天家庭作业完成情况,三是每周的周末作业的完成情况。为学生的成长创设了良好的竞争氛围。

(四)当面辅导,各个击破

课后辅导的对象是当堂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真正实现堂堂清、天天清,督促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要求没有当堂完成作业的学生拿着当日的作业本到教师处面批。教师在接到学生的作业本后要当面询问学生每道题的完成情况及做法,发现学生确实掌握了当天的知识后方可放行。根据学生情况可分层布置作业。课活时间根据名单检查教师的辅导情况和学生的达标率。

在构建高效自主课堂过程中,学校有大批优秀教师涌现。一年来,先后有20多人次在市区级课堂教学研讨会上举行公开课,受到了各给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各级领导非常重视、支持和肯定我们的改革,多次来我校指导我们的工作。2009年3月,全市政治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我校举行;2009年4月全市历史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我校举行;2009年4月,费县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到我校参观学习;2009年5月,区教育局在我校召开了“自能高效课堂”现

场会,我校有9名教师举行了公开课。2009年9月14日,我校将为全市初中教学工作会议提供观摩现场。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推进,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动态栏的激励让小组活跃起来,学生能够准确领会老师的课堂目标,做到积极思考、合作探究、难点突破,组内参与学习的气氛浓厚。课堂上百花齐放的现象多了,难点的突破,问题的争议、方法的创新、观念的表达和更新常会让老师们有惊喜的发现,学生的表现让老师们更进一步的认识到了改革的必要和重要。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也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践行者,我们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在学习、实践中摸索和探究教学改革的方法与路子,总结经验和教训,为科学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探寻一条可行之路。

第四篇: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1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教学质量稳步大提升

——新余二中七届三次教代会学校工作报告

(2011年12月23日)

李且根

各位代表:

在学校党、政、工及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新余二中七届三次教代会今天开幕了,在此,我代表学校党政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校教职工表示诚挚的慰问!

本次大会是在我校“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新成绩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一次总结大会,也是我校谋求明年工作新发展、寻求课堂教学改革新出路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教学质量稳步大提升。

现在,我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校上下,继续以“加强初中促发展、巩固高中抓特色”为办学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苦干实干,在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校园办学特色上有了新的突破,取得了新的成绩:学校的校园环境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校园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科技创新办学特色更加彰显,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学校”、“江西省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学校”、“江西省十佳创新学校”、“新余市文明单位”、“新余市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学校”、“新余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新余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新余市劳动关系和谐单位”、“新余市五星级职代会单位”、“新余市优秀基层党总支”、“新余市家庭教育先进单位”、“新余市教育系统党内报表先进单位”、“新余市校园网站评比先进学校”、“新余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1、中考高考取得新辉煌 中考、高考成绩是反映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关注我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标杆。为有效指导教师和学生复习迎考,再创中考、高考新辉煌,学校特成立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科学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工作内容,督促中考和高考有关制度落实,切实提高中考和高考的复习效果;在初中,在强化集体备课和“磨尖治拐”基础上,加强理化实验操作模拟练习和体育达标模拟测试,有针对性地集中强化训练;在高中,对特长生在高考专业过关后开设文化课补习班,加强特长高考生文化课的考前强化辅导,以促进特长生“文化”和“专业”双上线。

今年我校中考高考取得新成绩,2011届初三231名学生参加中考,700分以上我校有2人,600分以上有68人,可录取到重点中学比例达46.32%,从数字足以说明我校中考成绩又有了新的进步,迈向了一个新台阶;今年高考继续保持普通中学领先优势,取得了新的辉煌。全校有25人被二本以上本科院校录取,还有许多同学被其它各类院校如三本、专科等高等院校录取,高中音体美特色教学继续在普通中学保持领先优势。

2、师生竞赛取得新突破 在教师参赛中,廖春维老师荣获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竞赛国家二等奖;蔡晖老师获全市语文说课比赛一等奖,李林妹教师获全市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并代表新余市参加省级比赛荣获省一等奖;教师论文评比中,有1篇获国家级一等奖,5篇获国家级二等奖,4篇获省一等奖,13篇获省二等奖,2篇获省三等奖,7篇获市一等奖,5篇获市二等奖。课件制作评比中,有2件获市一等奖,4件获市二等奖。

学生参赛获奖成绩更是喜人。初中化学竞赛和英语竞赛取得重大突破,初中化学竞赛首次荣获全国奥赛三等奖;初中英语竞赛首次荣获省一等奖;初中数学竞赛获省级一等奖1人次,市级一、二等奖3人;初中英语应用能力竞赛有4人次获市一等奖,4人次获市二等奖;初中物理竞赛有2人次获市一等奖;中学生作文竞赛有8人获市一等奖,9人获市二等奖;在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中,有5人获省二、三等奖,3人获市一、二等奖;全市英语听力竞赛中有5人获市一等奖,3人获市二等奖;科技创新大赛方面,成绩突出,获江西省优秀组织奖,这是我校连续第六次获省优秀组织奖、第八次获市优秀组织奖,单项比赛中有2个项目获国家奖,4个项目省一等奖,3个项目获省三等奖,6个项目获市一、二等奖。

3、科技创新取得新成绩。质量是生命,特色也是生命。学校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特色,加大师生创技创新活动经费投入,建立了通用技术实验室,举办了“新余二中第二届科技节”,展示学生自己的小制作、小发明、绘画等作品,并邀请新余科协在学校举行科普展览,推进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的普及与推广,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在系列科技创新大赛上取得更优异成绩,进一步唱响科技创新发展品牌。

今年在第26届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再次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再次荣获“江西省十佳创新学校”,再次代表江西省参加第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决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4、校园管理出现新变化。

加强学校管理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关键环节。今年上半年,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扎实有效,我校被市综治委评为“新余市平安校园”,并作为新余市代表,参加“江西省平安校园示范学校”评选和创建;学校消防工作卓有成效,学校消防工作作为我市学校代表接受中央消防工作领导小组检查并获得好考评。

今年下半年,学校进一步强化校园内部管理,政教、保卫、团委密切配合,年级主任、班主任、学生干部共同参与,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加大检查评比督导力度,充分发挥学生会干部的监督作用,进一步发挥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校园卫生得到明显改观,学生进出校门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学生迟到、早退等不良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学风、班风开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整个校园开始呈现一些新气象,有些年级、班级出现了一些可喜变化。

5、校园文化呈现新气象。学校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丰富师生课余生活,陶冶师生生活情趣,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积极构建各种平台。

学校今年以开展“尚礼崇德”主题教育为载体,开展演讲、征文、读书等文化活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品行养成教育,促进了学生健康发展;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学校开展了“学党史、颂党恩、永远跟党走”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运动会与趣味运动会、校园吉尼斯比赛、高中年级篮球联赛、高中年级合唱比赛等文体活动;根据年级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如跳绳、踢毽子、拔河等体育活动。今年11月份我校根据校园面积特点,开展了“新余二中第二届综合体育运动会”,开设了一些特殊运动项目,深受师生好评。

为促进学生艺术特长发展,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我校在自己操场搭建露天舞台,成功举办了第十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同时举办了“新余二中首届科技节”,展示学生自己的小制作、小发明、绘画等作品,并邀请新余科协在学校举行科普展览,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些活动都在新余电视台进行了播放。

6、课堂改革迈出新步伐。

过去的一年,我校优化了办学模式,在教学、科研、管理、育人、校园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学校教学质量需要大力提高,学校特色不够明显,教师工作纪律需要大力加强,学校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等,今后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形势,解放思想,增强改革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

在学校校园改造完成后,学校硬件建设得到完善和发展,现在关键在于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而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陈地,课堂效益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1、加强团结

2、加强协作

3、加强总结

第五篇:以“生本教育”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以“生本教育”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宋慧新

摘要:生本教育是倡导以学生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宗旨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包含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生动为本、以生长为本等方面的内容,是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性思考,是一种极富哲学思想和时代意义的教育改革模式。

关键词:生本教育;教师;学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现实的广泛议论,对教育改革的迫切期盼,生本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不觉跃入人们的视界,引发人们的高度关注,并逐渐融入教育发展的主流。这种“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理念,重新规划了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分工,为我们构建出了耳目一新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一、“生本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生本教育”是当代知名教育家、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科所所长郭思乐教授提出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体系。“生本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反映了教育的本体本质和生命本质,体现了教育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规律,具有前瞻性、彻底性、总结性、核心性、可操作性等特点。“生本教育”收获了学生和教师的双重解放与进步,其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以学生为本。“生本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差异发展、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学生的持续发展。

第二,以生命为本。“生本教育”是把“人”当作“人”的教育,是一种实然的教育,承认生命的巨大潜能,承认人生来具有向上和向善发展的内驱力,并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得到充分、自主的发展。

第三,以生动为本。“生本教育”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全情地投入学习,处于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

第四,以生长为本。“生本教育”给学生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个性化的发展中展现出五彩纷呈的智慧才能。

二、以生本教育理念引领课堂教学改革

首先,教师应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融洽的课堂学习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承认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由已知转化为未知的原动力,它强调一种“教”是服务于学生“学”的理念,因为对学生所施加的任何教育都要通过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来达到,这就指明教学过程的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服务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习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它是人自身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外在压力的结果。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从而使他们内在的生命力和内在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多种手段从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游戏、竞赛、问题,来发展学生横向类比、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仅能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还能利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去创造、去探索。

蜂蜜是蜜蜂酿的,养蜂人自己酿不出蜂蜜。教师要学养蜂人,把学生带到有花蜜的地方,其他的事让学生自己去做就好。所以,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做沉重且痛苦的“拉动学生的纤夫”而做幸福且快乐的“生命的牧者”。

其次,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享受乐学、乐教的过程。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有研究表明:中小学阶段正是情感性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活动会带有很大程度的情绪化倾向,当学生对学习报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时,不仅能产生情感迁移,而且会使注意力特别集中和持久,学习和交往能力也会随之迅速提高。由此可见,兴趣爱好比智力技能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那些对学习失去兴趣的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如同让厌食的人吃饭,不吃不行,吃起来又难以下咽。反之,当人一旦真正爱上了某件事情,即使别人不让他去做,他也会主动去做。兴趣就是在这一次次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氛围,这种活跃自由的课堂环境能够很好的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先学后教。教师先发现学生需要什么,再给予学生所需要的,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

最后,教师应努力构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高效课堂。在“生本教育”中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①前置性作业;②小组合作学习;③学生成果展示;④班级交流;⑤教师点拨。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究、去思考,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互相质疑、展示成果。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知识会更有成就感,自信心也会大大增强,学生能够充分享受学习给其带来的无限快乐。在小组交流学习中,同学们能互帮互助及时给同伴补充、纠正。一堂课下来,教师讲的并不多,只是在适当的时候提出一些疑问,引发学生们的思考,从而突破重难点,真正避开了“灌输式”的教育。课堂上学生的声音才是最美的,他们的思考过程才是最重要的。通过合作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已成为学生与教师真实的交流场所,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教学中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教师要学会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探索,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思考和发表见解。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难题,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引导。切实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有效的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展示不到位的内容要及时给予提示。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点拨,尤其是重点与难点部分。点拨时语言要精简,方法要恰当,并会列举恰当的实例进行补充。通过展示环节,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归纳能力将得以提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精彩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他们充分交流、合作、展示,最终使课堂能够真正迸发出生命的活力。

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的去学,主动去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依靠学生的“学”。在教学实践中,要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贯彻教师引导者、策划者的角色。教师的价值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会自学,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生本教育”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生本”的哲学基础是以人为本,以师生为本,还学生以“学”的自主性,同时也还教师以“教”的自主性,从而发挥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所以,“生本教育”实行的是双赢策略,实现的是双赢目标。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头等大事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要想获 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而“生本教育”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根本,一切从学生出发的观点与新课改的理念和目标是一致的。所以,“生本教育”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的改革将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有人曾说过,教育就是一群不完美的人领着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作为教师的我们自身虽不完美,但我们要最大限度的追求完美,相信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生本教育下的学生将会更完美,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实施的教学改革定会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郭思乐.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J].教育研究,2002,(2).[3]李巧萍.生本教育理念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谈生本教育实验与《教育走向生本》[J].现代教育论丛,2003,(3).[4]高广方.生本教育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03,(9).

下载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 有效促进“3+1”工程的提升(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 有效促进“3+1”工程的提升(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