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业型大学的实现模式及我国的途径选择
创业型大学的实现模式及我国的途径选择
王梅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高等教育在争取更大发展空间的背景下,世界各地的高校都在尝试立足大学自身的优势,弘扬积极的创业精神,创造性和建设性地发展创业型大学。而面对不同大学的创建模式,开创自己的道路已成为我国大学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创业型大学模式
当今社会,市场的作用和学校之间的竞争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学校在谋求走上自主自治,锐意进取的道路。于是“创业”一词进入了高等教育的范畴,而创业型大学以它更出色的科研学术业绩和独有的商业优势,正在以蓬勃的势头在各个国家以及地区被建立。正如克拉克所描述的创业型大学已成为21世纪划分学校类型的经典范例。
一、创业型大学的内涵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主任亨利·埃兹科维茨教授将创业型大学定义为“经常得到政府政策鼓励的大学、及其组成人员对从知识中收获资金的日益增强的兴趣,正在使学术机构在精神实质上更接近于公司,公司这种组织对知识的兴趣总是与经济应用紧密相连
<1> 的。”
被誉为“自主创业型大学之父”的美国高等教育学学者伯顿·克拉克将创业型大学描述为“凭它自己的力量,积极地探索在如何干好它的事业中创新。它寻求在组织的特性上作出
<2>实质性的转变, 以便为将来取得更有前途的态势。”
综合来看,创业型大学是以知识的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为目的;具有确定自己战略方向的自主性,主动寻求组织创新以适应内外部变革的特点。它与传统大学相比具有更强的科研实力、团队合作精神、应对外界环境变化和资源获取的能力。同时在社会关系上它与产业界、政府等其他机构的相互作用更加密切、教学与研究更注重面向实际问题,用更为有效的知识转移运作机制不断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是大学的服务职能深化发展的新型大学阶段。
二、不同国家创业型大学发展特征
1.欧洲创业型大学特征 伯顿·克拉克所给出的定义正是基于欧洲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所得出的。他对5所大学进行个案分析,最终提出了五个组织转型的途径:加强的驾驭核心;提高的发展外围;自行处理的资金基地;激活的心脏地带和创业的信念。克拉克关注的是具有创业性质的欧洲二流、三流大学,他认为此类大学位于高等教育的边缘地带,是不被政府和社会所重视的弱势组织和群体,在激烈的大学竞争中它们所面对的生存压力日益严峻。或许与一流大学相比,二三流的大学其内部具有更为强烈的改革和发展的驱动力,更容易成长为创业型大学。
2.美国创业型大学经验 亨利·埃茨科威兹教授论述了美国创业型大学应具备的四方面的特征:知识资本化、相互依存、相互独立和自我反应。而政府——企业——学校的三螺旋模式便是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维兹教授针对美国那种从研究型大学转变为创业型大学的模式上提出的。
3.其他国家创业型大学
(1)澳大利亚创业型大学。Raj Sharma(2004)从“以绩效为基础”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澳大利亚创业型大学的五个特征:是大学人员参加具有风险性经营活动的场所;除了政府资助外,资金的多元化;追求更大的财政灵活性;收费课程常常被作为产生更多灵活收入的主要策略之一;不同系科创业性的多样化。Grant Harman & Kay Harman(2004)指出,源于多种原因,澳大利亚对知识商业化充满热情,国家把“新技术”的运用作为推动国家的重要方面。相比较美国的大学推动模式,有数据证明澳洲政府在加强大学和工业间的联系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2)新加坡创业型大学。与亚洲其他的新兴工业国家一样,新加坡推行的是“依靠知识推动经济发展”的策略,政策制定者开始规划新加坡由“投资驱动型经济”向“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变,新加坡的大学开始被重构,在推动国家经济增长方面被赋予了极为重要的任务。新加坡国立大学创业中心的学者POH-KAM WONG、YUEN-PING HO 和ANNETESINGH(2007)分析了该校作为新加坡的顶尖学校如何在全球知识经济到来的时期向创业型大学模式转变的。通过分析指出,新加坡国立大学2000 年以后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方式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最初的人力资源提供者和知识的创造者转变为更直接的角色,通过专利、私有企业的许可
<3>证、新兴公司的风险资本等方式成功进行知识商业化。
(3)印度的创业型大学。印度的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印度的回应和世界其它国家一样,印度高等教育也开始向创业型大学转型。印度大学通过更有效的管理和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以增加资金来源。印度政府还通过建立教育园区、科技园、<4>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集群等方式促进创业型大学的形成。
三、创业型大学的实现模式
1、创业型大学的创业途径
美国、欧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模式是不同的,从创业途径上来讲,也是经过不同的渠道进行创收乃至盈利的,而众多创业型大学的创收市场大致有以下几类:
(1)收取留学生学费。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交流日益频繁,我国高校的这项收入还不算明显,但在欧美,世界知名高等学府从没停止过在争取留学生上的相互竞争,仅在英国这
<5>就是个十亿英镑的市场,高校依靠其学术成就、公开排名、历史声望等吸收人才的同时也
得到了高额资金。
(2)收取本国学生的学费。在美欧以及欧盟,硕士、博士特别是专业学位(如MBA)越来越有市场化的味道,精英学校的学费甚至能到达到一般院校的3-4倍,学费反映了一所学校院系的声望。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也在进行全额收费与奖学金制度结合的改革。而每年自考、函授等成人教育的学费也会纳入预算。
(3)工商企业的研究基金。在政府鼓励下研究,研究的基金和企业的支持也在不断相联系和依赖。于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已经屡见不鲜。例如金川公司与兰州大学就签下了几个连续投入500万元的资金用以支持金属化合物联合实验室的基础建设和仪器设备的购置。
(4)研究开发。这多指通过专利、咨询或商业研究开发赚取的是收入,利用公司股份、大学独立的上司公司和子公司组织赚取收入。
(5)为企业、学校或其它实体开设的短期课程及培训。当今的社会已成为终生学习的社会,尽管对象不同,组织形式不同,但各种各样的课程,培训对于大学除了承担社会责任外都得实现创收。
(6)利用校内设施进行商业开发。大学有很多的机会和条件来开发利用校园设施,如展览馆、体育馆、实验设备等。目前来看,各国最明显且最有效益的是假期利用宿舍、食堂、教学设施来提供一些会议服务。
(7)销售产品和服务。大学已进入了零售业,大部分在特别的节日如校庆等制作纪念品,当然还有一些知名院校,如美国IVY(常春藤盟校)都有自己固定的金银纪念章纪念币等。
同时一些大学后勤自身也拥有医院、出版社、车队、书店、商店、餐厅、出租场所等,可观收入也会返回学校成为预算的一部分。
(8)筹集资金。捐款在我国高校还是比较少额的,即使在校庆院庆等特殊日子。而在国外,如牛津剑桥等很多校友的捐款数字是很庞大的,很多世界一流大学都有设专门的筹资部门。
2、创业型的大学实现模式
成功转型的创业性大学有很不同的道路,但终归可以看做两种模式。一是美国式的从研究型大学线性发展的模式,如众所周知的MIT。另一种是欧洲、澳大利亚等各国出现的从二三流大学的非线性跨越的模式,例如英国沃里克大学,在名校济济的大不列颠,早年的沃里克只不过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然而,时至20 世纪90 年代中期,该校的特色办学之
<6>路已享誉欧洲。在90年代初,这个学校一半外界的收入主要是国际学生学费,职业培训、短期课程,甚至伙食和会议的供应等,而经过二三十年的时间,沃里克依靠自身的力量发展成为一所富有特色的创业型大学。
在探讨研究型大学时,根据不同研究型大学的科研能力,科研成果曾将研究型大学划分为研究Ⅰ型大学和研究Ⅱ型大学。笔者认为也可以将这个概念引用于创业型大学,划分为创业Ⅰ型大学和创业Ⅱ型大学。其中创业Ⅰ型大学多指具有很强创业实力(如上市公司、科研开发、专利)的全国重点研究性大学;985高校,创业能力高于研究型大学平均水平,且每年学校创业盈利占学校预算的重要部分,也可根据创业能力大小再细化为盈利型大学和创收型大学。创业Ⅱ型大学指可以是非重点院校,但根据本校特色,结合自身优势,利用会议供应,工程合作,短期课程,培训等途径实现创业要求的学校,且学校也得到可观收入。
四、我国创业型大学途径选择
并非所有的大学都适合走创业型大学道路,创业型大学对于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支持力度往往取决于自身创新能力的大小和创新成果的多少。在发展我国的创业型大学中,应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
1、重点发展创业Ⅰ型大学
自98年教育部制订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后,985高校也在快速发展,在国家的支持下教学科研能力不断提高,现在,更有一批985高校开拓进取,创业更大的发展,更已取得骄人成绩,如清华大学企业集团的清华同方清华紫光上市公司已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百强”之列,北大方正,北大青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2000年底已经拥有四家上市子公司。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现有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上市公司。上海交大的上海交大昂立科技开发公司。浙江大学的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组建的思源科技股份、瑞森资讯股份、博通资讯股份、交大药业集团、思源培训学院等十四个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经济实体,这些研究性大学的创业行为都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我国研究型大学存在很多像创业型大学转变的优势,如拥有强的基础实力。据统计,985中前34所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占全国普通高校的62.16%,博士生导师数量占全国普通高校
<7>的58.92%,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数量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45.79%和66.35%。而另
一个角度讲创业型大学“既要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又要创造高新技术知识成果,还要通过创业活动将高技术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因此创业型大学的教学、研究及创业水平都是一流的。况且我国政府为创建创新型国家和世界一流大学,在政策、资金、重大项目等方面都倾斜于研究型大学,为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保障。
因此部分研究型大学抓住快速发展的机遇,通过整合校园创业文化、拓宽发展外围空间、争取多元化资金来源、与企业建立知识联盟等途径提升了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的能力,拥有
了较强的研究领域且知识溢出能力在知识创新空间中超过一定的“临界质量”,能够将研究成果战略性的用于产品开发实际时,顺利实现创业型大学的转型。
2、提倡发展创业Ⅱ型大学
而我国很多非重点院校,也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况且公立二本大学,民办普通本科也面临着竞争和资金缺口,政府的保障和援助缓资金更少,部分有条件的院校也有转型的需要。现在越来越多的文章表明地区而不是国家政府在全球经济中已经成为重要的角色。而很多二本,民办院校正好位于各省相对中心或繁荣地域,比如一些师范、工科、农林学校,可以依靠本校自身特长进行短期课程培训、校园设施开发、销售与服务等创业行为,在不影响本校正常运行的基础上经营赚取利润。
当然,要明确一点,创业型大学不是以牺牲优秀的学术业绩以谋求新的商业化大学,而那些选择转向创业型大学道路的学校创业努力的目的是带来更多的资金以保持和强化其学术位置,在抱定宗旨的前提下发展我国的创业型大学,寻找社会主义大学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亨利埃·兹科维茨等编.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M].夏道源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
社,1999 :228.[2] 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 人民教育
出版社, 2003 :2.[3] 冒澄.创业型大学研究文献综述[J].理工高教研究.北京: 2008 年2 月
[4] [印度]阿莎·古达.建立创业型大学: 印度的回应[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11月
[5] 迈克尔·夏托克著成功大学的管理之道[M].范怡红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6] 元君.沃里克大学:创业型大学之路[J].教育旬刊 2008年8月.[7] 王雁.创业型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变革的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5.[8] 莫甲凤.试论我国建立创业型大学的路径选择[J].煤炭高等教育,2008 年5 月
第二篇:研究教学型大学的特质及其实现途径
研究教学型大学的特质及其实现途径
文 庠
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但什么是“研究教学型大学”?如何界定它?其实现途径又是什么?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些肤浅的想法,供讨论。
一、现代大学的演变与分类
谈到研究教学型大学的特质,首先必须厘清大学的分类。而大学的分类,至今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公认的界定标准。常见是卡内基分类法(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武书连分类法等,这些标准各执一端,让人莫衷一是。其实,大学的分类本来就是一个具有相对性、模糊性、动态性的问题,难以用某些特征的定量计算来加以严格区分,所有的分类标准也只能提供一个定性而模糊的描述。
尽管如此,大学的分类并非是不可知的,我们可以从大学的演变过程中,循其规律性。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从公元1100年左右一直到工业革命初期的700多年间,大学只是一个教化的机构,它的社会职能是传播思想和文化知识,培养有教养、有趣味、懂得文明的绅士。1809年创建的德国柏林大学,提出了“大学应当同时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两项工作”的办学思想,开创了近代大学集教学、科研于一身的先例。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深化,20世纪初期,在美国出现了大学社会职能的新见解。威斯康星大学把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强调大学主动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将全世界的大学引进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当今世界有3万多所高等院校,它们或注重教化、或注重科研、或注重应用,千姿百态的大学,自然呈现相对的类型。事实上,“类型”是由“类”与“型”组成,“类”反映大学的学科特点,而“型”体现大学的科研规模。从“类”的角度分,有综合类、文理类、工学类、医学类等;从“型”的角度分,一般将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性、教学型四种。
二、研究教学型大学的界定与特质
(一)如何界定研究教学型大学呢?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按科研规模划分。对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定义是:“不统计研究型大学,将全国其余大学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并从大到小依次相加,其中研究生各一级学科第一名的大学先行计算,至得分累计超过被统计大学科研得分的61.8%为止;各个被加大学是研究教学型大学”。根据这一标准,2007年全国742所普通本科院校中有64所大学属于研究教学型大学。2008年,我校综合排名65位(北京
47、上海
56、成都
58、黑龙江66、广州90),成为研教型。
但是,另一种比较流行的分法,是将进入“985工程”的高校确定为研究型大学,进入“211工程”但没有进入“985工程”的高校确定为研究教学型大学,没有进入以上两项工程但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确定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其余为教学型大学。按照这一标准,2007年“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有106所,其中38所“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属于研究型大学,其余68所学校属于研究教学型大学。我校又不在其列。
综合种种分类法,大家认为研究教学型大学可以用以下几条量化标准,作为对前述概念描述的补充。
1、在全国高校各类排行榜中的位臵处于第50名至第100名的大学。
2、科研经费:年科研经费应不少于8000万元人民币
3、国外及全国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在国外及全国性刊物上年发表学术论文数应多于800篇。
4、学科群状况:围绕特色学科形成学科群,本科一级学科有效覆盖面在4个以上。
5、硕士、博士点的数量。硕士学位点覆盖3个以上的学科且在20个以上,博士学位点覆盖3个以下学科且在10个以下。每年授予50个以上的博士学位、200个以上的硕士学位。
6、生师比在9:1—14:1这一区间。
7、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高于3:1。
8、教师人均科研经费不低于全国高校的平均水平。
9、小班授课率不低于60%。根据我国实际,40人以下定为小班。
10、学校规模:教学研究型大学也应当在高等学校中起表率作用,在校生规模一般不低于6000人。
11、建校历史:考虑到高等学校的学术传统的形成需要有一个过程、以及我国的现实情况,研究教学型大学一般办学历史在50年以上。
(二)研究教学型大学的特质
特质理论是由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提出的。他在1929年第九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发表了题为《什么是个性特质》的论文,提出将特质作为个性的基本单位。他将特质定义为:“特质是个人所特有的、一般的、现实焦点的神经心理结构。由于有特质,很多刺激便等值起来,从而使人在不同情况下的适应行为和表现行为具有一致性。”现特质一说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通常是指质的规定性。
依据特质理论,以及大学分类的方法。研究教学型大学的特质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研究教学型大学”是介于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之间的高校,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研究潜力、能够把握从事研究领域内前瞻性问题的创新型人才;在人才培养层次上一般是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并重,办学层次涵盖博士、硕士和学士完整的层次。
二是“研究教学型”大学一般是科研与教学工作并重,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地位;拥有相当规模的博士生、硕士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要承担一定数量的国家重大科研课题;要有足够的科研经费和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
三是“研究教学型”是一种教学模式,主张在研究中学习和在学习中研究,强调科研促进教学,即在教学工作中突出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不同层面的研究提高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本科教学工作之中。重视本科教育,重视教学,充分发挥科研育人功能。研究生教育侧重于创新,在研究中学习、教学和在学习、教学实践中研究,突出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不同层面的研究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麻省理工学院院长查尔斯〃韦斯特曾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这样说:“人家问我成功的秘密是什么,我说没有什么秘密,我最大的秘密就是促进教学和研究的结合,尽可能把年轻人引导到科研领域”。
四是在社会服务上,研究教学型大学主要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教育培训、知识应用和科技服务工作。从社会经济需求角度看,知识应用和科技创新领域量大面广,发展潜力巨大。因此研究教学型大学可以开展非学业的各种培训,运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创办科技企业或者采取其他方式推广知识技术的运用,为社会、企业提供广泛的咨询服务活动。
总体而言,研究教学型大学一般学科门类较为齐全,一般都以多科性和综合性为主。但学科发展参差不齐,不像研究型大学那样已经形成了整体的学科“高原”优势,承担知识创新和原创性基础研究的能力不足,同时,以具有局部学科优势,可能在某一个学科领域或者几个领域具有优势,这比教学型大学,它们又处在较高的平台,能够进行某一领域的知识创新和突破。
三、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实现途径
1、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研究教学型大学大多无力全面保持最高水平的研究和教学质量,而只能依托部分学科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因此,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行业或地区优势,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因此,是否形成了特色是其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这类高校的管理目标,应当是鼓励创新、刺激特色的形成,有所为有所不为,注意有重点地发展优势学科、办出特色。
2、分类指导学科建设。由于这类学校学科发展不平衡性是客观存在的,那就要求对不同学科实行不均衡的发展战略,有博士学位点的学科可适当借鉴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对于弱势学科可以适当借鉴教学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即使是与学校整体定位有些冲突,也是完全必要的。分类指导的基础和前提是对学校的各学科在学校总体定位的前提下,实行分类定位;分类指导的关键是建立分类评价制度导向,一刀切式的统一标准,既没有做到实事求是,还会扼杀学科发展,甚至会导致学科间的不和谐。
学科建设是研究教学型大学发展的战略重点,通过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总量,通过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来争取博士学位点和硕士学位点数量的增加,从而推动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以提高大学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
3、提升本科教学模式。由于研究教学型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研究潜力、能够把握从事研究领域内前瞻性问题的创新型人才,为此,研究教学型大学从课程设臵到教学倾向必须考虑学生的职业取向和未来的职业成就,应坚持的是博雅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多开设研究型课程,倡导每门课程都有需要学生去探索的问题领域,每个教学环节都有学生研究和探索的机会。多开设讨论课,通过讨论课密切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不断提高小班化上课比例。
4、教学管理重心下移。由于研究教学型大学学科的多科性、综合性,教学管理重心应在学院,而不是在学校,也不是在学科。一是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学科建设已上升成为学校发展的战略任务。而在学科发展不均衡,学科特点不相同,学科实力不雄厚,学科队伍不强大的情况下,单由学校一级来组织学科建设工作是力不从心的,它需要把学科建设的任务下移到学院。因为学院是由相关或相近学科所构成的“学科群”组织,它对学院内部学科的特点和情况最了解,对学科建设的规律和问题最熟悉,学院抓学科建设最直接、最到位。二是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办学规模比较大,单由学校一级来组织教学管理工作变得比较困难,迫切需要把教学管理工作的重心下移,学校主要进行教学的目标管理,而学院主要进行教学的过程管理。学院组织教学工作更便捷、更有效。三是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层次和水平,决定了它的社会服务功能在不断增强,对外联系的网络在不断扩大。让学院独立自主地对外提供社会服务,并在服务的过程中争取社会资源,要求大学赋予学院更多的自主权和自治权。
如果沿袭教学型大学的“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科层制”的组织结构,由学校一级来事无巨细地处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学校的管理和运行会变得杂乱无章,效能下降,最终影响学校整体的发展速度,影响学校上层次和上水平。
第三篇:我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
一、我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 :
我国的专家学者曾先后提出过三种不同的城市化模式,这就是大城市模式、中等城市模式和小城镇模式。目前,在实践中三种模式有并行的趋势。
小城镇模式:主张这一模式的人认为,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它将城市中的经济、文化、科技联系推向农村,促进了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小城镇,使广大农民由农村迁移到附近的集镇。80年代中期以来,小城镇在我国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江南地区有了较大的发展。当然,小城镇有其局限性,如集约化程度低、经济效益低下、能源耗费指标高等,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在逐年下降。所以,反对者认为,小城镇的战略使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变得更为迟缓。
中等城市模式:主张这一模式的人认为,小城镇布局分散,城市功能不明显,城市建设无序、管理混乱,类似于一种扩大了的农村。因此,与其“撒胡椒面”似地投资于小城镇或小城市,不如将有限的资金投放于适当数量的中等城市。中等城市人口大约在50万—80万,它既可以发挥工业生产与城市社区的聚集效应,又可以避免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人口高度密集的弊端。
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模式:对于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发展,过去人们多持批评态度,认为这种模式造成交通拥挤、能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然而,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指出,大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也有其不可忽视的优越性。超大城市是经济活动、商业交往的中心,聚集效应带来了经济的高度繁荣。大城市与卫星城呼应,形成了广阔的经济增长地带,能够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我国也正在形成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集中联片的超大城市区域。
除上述三种模式外,还应该有第四种模式,即“乡村生活的城市化”。传统上的城市化是指人口聚集到少数区域,该区域内非农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传播、通讯、交通日益发达,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这样的“聚集”可以是跨区域的;同时,高技术产业、信息业已经渗透到各个产业领域,在生物技术推动下的农业已失去了传统农业的含义。因此,城市化也可以视为一种生活方式,即由城市居民所创造的一种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可以在农村得到普及。乡村生活的城市化,有可能成为我国农民未来的一种选择。也就是说,乡村仍然保留,但机械化的劳动方式、城市化的衣食住行、现代的文化生活及闲暇生活等都与城市中的生产生活方式没有本质区别。
二.、河北省城市化的规划:
为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我国正进行着城市化的伟大变革。河北省要在这场变革中,提高综合竞争力,迎头赶超发达省份,就必须全面认识自己,科学谋划城市化进程。
一、什么是城市化
城市化或者城镇化虽然说法不一样,但内涵一样,就是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以及人类的生活方式由乡村型转向城市型的一种现象,是随着工业化而发生的经济和人口分布重心向城市转移,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强化的历史过程。
(一)城市化中人口转移模式
经调查,发现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农民进城务工。工业和农业生产效率差距,带来了城市和农村劳动力价格差距。目前我省城市劳动力平均价格是农村劳动力价格的4倍。正是这种差距,吸引着大量农民进城务工。
2、农村大中专毕业生留在城市。农村学生通过考学,进城市读书,毕业后大多留城市工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人口。
3、精明的农民在城市里经商。一些有眼光的农民,抓住城市商机,逐步发展壮大,从而长期定居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城里人。
4、富裕起来的农民进城居住。由于城市生活条件较好,商业、文化服务设施完善,教育水平较高,一部分富裕起来的农民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子女“跳龙门”,便进城居住,成为市民。
5、乡镇企业发展导致一些部门进入城市。一些乡镇企业,由于产品更新换代需要吸纳城镇技术和销售人才,必须将企业总部和新产品开发机构或销售部门迁往大中城市,导致职工随进城。
6、城郊村农民变为市民。随着城市的扩展,一些郊区的农民失去土地,大多从事二、三产业,从而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城市基础设施和文化生活,融入城市当中。
(二)“乡村型”和“城市型”生活方式比较
一般来讲,“乡村型”和“城市型”生活方式差异较大。以下仅从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1、“乡村型”生活方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拥有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从事着春耕秋收的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蔬菜大棚)以及畜牧养殖等农牧业劳动,部分人出外打工挣些辛苦钱,基本满足了家庭的温饱,手中多少有些积蓄。没有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家庭成员省吃俭用,以抵御疾病、养老和教育孩子。道路、管网、学校、医院等各种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用设施比较匮乏。
看电视、听收音机和玩牌基本上就是乡村人文化生活的全部,经常性串门聊天也算是一种消遣,旅游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种奢望。
2、“城市型”生活方式
居住在城市的人们从事着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工作,工资待遇也相对较高。城市有便捷的交通网络,配套的学校、医院、水电暖管网等各种基础设施,较完善的社会服务设施,良好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制度,使城里人生活相对优裕,家庭负担相对较轻。他们会利用双休日去旅游、看电影、参加健身或各种文化休闲活动。
享受城市里的优裕生活,一直是乡村人的梦想。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积蓄增多,“乡村型”生活方式将逐步被“城市型”生活方式取而代之。
二、为什么加快城市化进程
(一)面临的严峻形势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人和城市人之间生产和生活方式差距越来越大,引发出很多社会矛盾。而加快城市化进程能够通过有序地转移人口,促进社会相关体制和机制的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别,营造社会和谐。因此,国家重视城市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2004年,河北省GDP达到8836.9亿元,位居全国第6位,而城市化水平只有35.8%,位居全国第19位。以上数据表明,河北省城市化进程远低于工业化发展步伐。近几年,我省虽在营造发展环境、扩大开放以及提高全民素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广东、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果不加快发展,差距将越来越大。
(二)城市化能为工业化发展创造条件
1、第三产业发展的载体。人口的集聚能够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本质上是消费产业,是人类聚居模式改变后所带来的,所以服务业等产业只能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才能存在和发展。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必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比如餐饮、娱乐以及中介组织一方面能够为顾客带来良好的服务和享受,另一方面能够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从业人员收入,增强其自身改善生活条件的能力。
2、基础设施的高效利用。人员的集聚能够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提高利用率,降低成本,发挥综合效益。城市化能够使城市基础设施形成合理规模,取得良好效益。同时也使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得到节约,废弃物得到处理和利用。
3、技术和管理创新之源。任何一项现代技术的创新都要有一大批人才,要有一定程度的技术积累,而城市是技术人才的集聚地和新技术的孵化基地。通过产业分工和合作,产生高效的城市经济,而知识积累高效化,又能使创新成本降到最低。因此,现代重大技术和管理创新往往发生在大城市。
4、增加需求,刺激消费。消费(包括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是城市最大的功能之一。没有消费,就没有对工业品的需求,就不能使更多的人就业,就没有经济发展的动力。转移到城市中的劳动者,衣食住行是其必要的生存基础,他在创造价值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消费支出。另外,随着其收入的增加,其所要求的消费档次也随之提升,消费必然增加。
(三)有效促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对自然生态破坏等现象越来越多,而大自然必然对人类贪婪的攫取进行报复。而将分散的人群集中到一块,构成相对集中的城市群,减少分散人群对自然的破坏,实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推进城市化,一方面能在“点”上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另一方面还能从“面”上减少对生态的破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四)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推进全社会文明进步
加快城市化,一方面可以使进城农民享受城市文明,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迅速改善;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集聚也使城市教育、文化、信息等产业得到更大的发展。可以说,城市化的推进,对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农村的教育、文化、信息、医疗和娱乐等公共服务系统明显不如城市,很难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目前,“放羊-卖钱-娶媳妇-生娃-放羊”的故事仍在我省某些落后地区演绎着。因此,要想推进社会的发展,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加快城市化进程。
三、怎样推进城市化进程
(一)理顺体制机制。认真分析农民进城的六种基本模式,深入研究“乡村型”和“城市型”生活方式的转变,理顺人口转移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全面排查人口转移过程中的每一个政策障碍,为推进城市化进程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重点解决进城农民所关心的户口问题、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政策问题。
户口问题。目前我省落户的基本条件是“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较以前放宽了很多。然而在实际操作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合法固定住所”就封杀了人口的自由流动。据了解,河南郑州明确购房或协议租房的外来进城从业人员均可申请城市户口,这就彻底打破了人口合理流动的瓶颈。我们应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大胆改革,厘定户口管理上的相关政策,逐步破解城市化进程中的这一头号难题。
教育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应试教育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导致了受教育权利的不公平。据了解,每一所公立学校,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基本上都是国家投资建设的,教师的工资也是国家负担的,然而现实中重点学校、普通学校、乡村学校分别接纳不同的学生,教育质量也明显不同,一些流动人口的子女甚至无校可上。建议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保障城市居民和外来人员的孩子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保障问题。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存在问题较多,考虑到国家的财力,还不能建立全社会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因此需要逐步地改进。首先要解决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比如外来务工人员应有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费用可由个人、社会和工作单位共同负担。城市需要外来务工人员,而外来务工人员也想把城市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曾有人形象地说,如果说加速城市化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牛鼻子,那么社会保障就是牛鼻子的两个孔。
(二)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一个省,要想在国内有重要影响,首先要有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名牌企业。结合我省的特点,要以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为核心,培植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工业。大中城市应重点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轻污染、耗能少的工业。小城市和小城镇要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其它特色产业。
(三)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是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产业,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为70%左右,我省仅为31.3%。因此,充分利用人口集聚的有利条件,发展各类综合和专业的批发市场,以及房地产、旅游业、金融保险等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强化品牌服务效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逐步追求精神生活。因此,对服务业的要求也是多层次的。相关部门要及时规范引导,使其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四)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借鉴生态学的理论,大中小城市就像森林中的乔木、灌林、草本植物,都占有自己的生态位,缺一不可。石家庄、唐山等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能为某些企业提供人才、信息、资本等生存发展环境,但是有些行业和企业适于在中小城市发育,比如,一些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就应在农产品丰富的小城镇发展。所以要客观合理地处理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关系,使其各尽所能,和谐共生,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发展。
(五)坚定地走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城市化道路。政府加强宏观调控,通过市场来使各种资源由低效的农村向高效的城市转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激发广大
民众的创新能力,快速实现城市化所需的要素流动和整合,促进产业发展和主导产业的形成,使那些符合社会需要的新事物不断地取代旧事物,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切忌滥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活动,要相信市场的优胜劣汰作用。
四、推进城市化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警惕过分强调城市化率,而忽略城市发展质量。城市化率只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创造了现在的城市格局,虽然近百年来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市发展也进入快速轨道,但城市化水平仍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要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切忌揠苗助长。另外还要注意,并非城市化水平高的地方,经济就一定繁荣、社会就一定稳定、人民就一定幸福。非洲、拉美等一些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很高,但是很多人没有工作,居住在贫民窟,造成国家的政治**、社会衰退。据有关统计,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即增加1.5~2个百分点。但要注意这是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匹配的产物,而不是人口集聚的简单产物。因此,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应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城市的品位、综合竞争力等质的方面,而不要只盯在城市化水平的量上。另外,城市化所包含的内涵和外延很广泛,不能把城市化简单理解为城市建设,更重要的是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具体体现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大城市摊大饼式发展孕育严重的城市病。城市盲目扩展所带来的问题很多。一是城市交通运输活动面临严重挑战。政府在城市交通方面的投入年年增加,但交通拥堵依旧。二是生活舒适度降低。拥挤的人流、污浊的空气、不绝的噪声、炙人的热岛效应,让人心烦意乱。发达国家评选的宜居城市,大多是5万、1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没有一个特大城市入选。因此,要克服这些问题,就必须摈弃摊大饼式发展,树立“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的全新观念。
(三)城市化是需要成本的。依据城市化“成本—收益”模型分析,每进入城市一人,需要个人支付成本1.45万元,公共支付成本1.05万元,总计每转一个农民成为市民需要支付社会总成本2.5万元。当然,转移到大城市和小城市成本不一样。专家们指出,考虑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不要认为城市化就是均衡分布、遍地开花的。必须考虑地理基础、发展阶段和生态条件的差异。城市的布局在时间、空间、速度三维模型中必然是非均衡的、非对称的和非线性的。
(四)减少环境污染,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很严重,白色垃圾、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比比皆是,已经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另外,中国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将把4亿剩余劳动力的80%(相当于西方所有发达国家劳动力总和)转移到城市,如果沿用欧美发展老路,将需要三个地球的能源来支撑。就河北一些城市而言,产业主要依靠矿产资源和钢铁的重工业支撑,所以,如何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应为当务之急。因此,我们应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加快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切忌“喊口号”,要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城市化工作涉及部门很多,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个相关部门把自己所负责的事情做深、做实,做出实效,使人民得到实惠,以便赢得广大群众支持,营造出一种人人关心城市化,人人为城市化建言献策的良好氛围。
四、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我国城市化是一个多层次、多区域且长期持续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功能改造和基础设施改造促进了城市建设投资,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了经济产业投资,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需要解决户口、住房、就业、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促进了城市社会事业投资,共同推动社会总需求得到稳定和快速增长。
其次,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农业剩余劳动力不能被现代城市吸收,滞后的城市化水平又阻碍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因此,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城市化上寻找结构转变的突破口,在人口分布重新调整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优化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第三,城市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社会生产要素越集中,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辐射力也越显著,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大。在这种辐射过程中,实现经济要素优化配置,区域内部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和流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专家估计,在现有发展水平上,城市化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直接消费可拉动GDP 增幅增加0.5 个百分点。迅速推进城市化构成中国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是确保我国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较高增长率的战略性选择。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泛、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落差,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约为39%,西部地区约为28%.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工业化人口最多的地区,已经产生了一批特色明显的新兴城市,初步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中心、多层次、功能互补的城市体系,然而,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相对滞后表现得也更为突出。迅速推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不仅是保持东部地区经济稳步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地实现“以东带西”和“全国一盘棋”的战略要求。东部沿海地区具备比较好的城市化发展基础条件,应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人口城市化进程。
第四篇:现代税收征管模式实现的途径
试论现代税收征管模式实现的途径
现行的“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税收征管模式,通过多年的征管工作实践和积极探索,效能逐步显现。它促进了税收征管手段和服务方式的改善,提高了征管质量和效率,规范了税收执法行为,实现了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基本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现行税收征管模式也存在着分工不明、职责不清、衔接不畅、管理缺位、信息传递、反馈和共享不尽如人意等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特别是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颁布施行,税收征管的经济和法律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统一高效的税收征管机制。为此,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关于加速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推进征管改革的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实现税收征管的‘信息化和专业化’,建设统一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实现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以专业化为主、综合性为辅的流程化、标准化的分工、联系和制约的征管工作新格局”的新一轮征管改革目标。从改革目标可以看出,加速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推进征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在信息化支持下的税收征管专业化管理。构建这一现代化的税收征管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巩固多年征管改革成果,为现代税收征管模式的建立奠定基础。建立现代税收征管模式,应是对多年征管改革的发展和完善,通过多年的征管改革,各级税务机关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锻炼了大批的干部,所有这些都是推进征管改革的重要基础和宝贵财富,因此,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多年的征管改革成果给予足够的重视和保护,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减少浪费和投入,保持征管改革的连续性。推进征管改革,应以“依法治税、从严治队”为根本,坚持“科技加管理”的方向,巩固、提高、丰富和完善“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征管模式,在加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实现税收征管专业化管理,大幅度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
二、建设“一体化”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为现代税收征管模式的建立提供依托。信息化是推进征管改革、建立现代税收征管模式的突破口和前提条件,必须加快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正确处理好信息化与专业化的关系,按照新《税收征管法》第6条“国家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各级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的规定,建立“一体化”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一体化”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包括统一标准配置的硬件环境、统一的网络通讯环境、统一的数据库及其结构,特别是统一的业务需求和统一的应用软件。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应放在信息网络建设上,加快建立覆盖省、市、县的地税城域网、广域网,按照“稳步推进,分批实施,讲求实效”的原则,市一级地税机关应建立以中小型机为主的城域网,县一级地税机关应建立以服务器群为主的城域网,并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平均每2人应配备1台),接入三级广域网中,实现广域网上的数据和资料共享;同时,还应加快统一征管软件应用的步伐,注意统一征管软件的兼容性和差异性,充分考虑到城乡有别、税源的集中与分散有别,经济发达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有别的实际情况,逐步修改完善统一征管软件,以避免征管软件与征管实际不相适应,影响征管效率的提高。
1.建立数据处理中心。数据的集中是实现税收征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保证,是实施科学管理的基础。“集中征收”的关键是税收信息的集中,其实质应是纳税人的各项涉税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集中到税务机关进行处理,税务机关在准确地掌握纳税人涉税信息的基础上,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涉税服务;税务机关通过数据处理中心可以获得政府管理部门的各种经济信息和情报,可以监控各项税收征管和职能的执行情况。税收征管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信息管理,包括税务登记、发票领购、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等数据信息,通过网络能够准确、自动地汇总到数据库,实现税收征管内部数据汇总自动化,基层征管单位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查询上级税务机关相应的数据库,便于强化税收征管分析功能和管理功能,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上级税务机关可以迅速把有关指示和工作安排,及时传达到下级各部门、各单位,提高税收征管工作效率。因此,要根据集中征收的要求,在相应层级的税务机关建立数据处理中心,负责本地涉税数据和信息,特别是申报征收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
2.加强信息交换。利用信息系统加强信息交换,在加速国税、地税系统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的实现与政府有关部门的信息联网,重点应放在工商、银行、财政、金库、审计、统计等部门联网,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税款解缴入库、纳税户控管等环节的质量和效率。
三、划清专业职责,构建信息化支撑下专业化管理的税收征管新格局。1.建立专业化分工的岗位职责体系。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速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推进征管改革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税收征管的信息化和专业化”。专业化是信息化条件下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但目前征管各环节专业化分工并未完全到位,特别是未能充分考虑信息技术条件下信息使用的重要性,没有按照信息流的相对集中合理划分征收、管理、稽查三个环节的职责,各环节之间还存在交叉重复、职责不清问题。因此,应按照职责明确的原则将税收征管的各项工作划分为征收职能、管理职能和检查职能,并实行“征管、稽查外分离,征收、管理内分离”,一级稽查运行的征管模式。征收、管理、稽查三系列的具体职能可划分为: 征收职能主要包括:受理申报、税款征收、催报催缴(窗口提醒)、逾期申报受理与处理、逾期申报纳税加收滞纳金、逾期税款收缴与处理和税收计划、会计、统计、分析;受理、打印、发放税务登记证件;负责发售发票、开具临商发票和征收税款;确保信息共享和工作配合。
管理职能主要包括:宣传培训和咨询辅导、税务登记核查和认定管理、核定征收方式和申报方式、核定纳税定额、催报催缴(指直接面向纳税人的催报催缴)、发票管理(包括购票方式的核定、领购发票的审批、印制发票的审核、发票审验、发票检查)、减免抵缓退税审核、纳税评估(包括税务检查、税务审计)、重点税源管理、零散税收征管、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等。
检查职能主要包括:选择稽查对象、实施稽查,发票协查,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行政处罚的审理决定及执行、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等。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税收征管业务流程借助于计算机及网络,通过专门设计的税收征管软件来完成。因此,要在赋予征收、管理、稽查各系列专业职责的基础上,根据工作流程,对应征管软件的各个模块设置相应的岗位,以实现人机对应、人机结合、人事相宜,确保征管业务流和信息流的畅通。
2.明确征管部门税务检查与稽查部门税务稽查的衔接关系。根据《税收征管法》第54条规定,税务机关有权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进行税务检查。作为税务执法主体的征管部门和稽查部门,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都拥有税务检查权。为避免征管部门和稽查部门在税务检查上的职责交叉,必须明确征管部门的税务检查与稽查部门的税务稽查的区别和联系。征管部门税务检查与稽查部门税务稽查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案卷来源不同。税务稽查的案件来源主要有:按照稽查计划和选案标准,正常挑选和随机抽取的案件,征管部门发现疑点转来的案件,举报的案件,以及移交或转办的案件;征管部门的案件来源主要有:在税收征管的各个环节中对纳税人情况的审查,按照税法或实际情况的需要对纳税人的情况进行检查的案件,如在办理延期纳税、减免税手续等情况下需要对纳税人进行检查的。二是检查的对象、性质、目的不同。稽查的主要对象是重大案件、特大案件,是专业性的税务检查,主要目的是查处税务违法案件;征管部门的检查对象主要是在税收征管活动中有特定义务或需要,或者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既具有检查的性质,又具有调查和审查的性质,目的是为了加强征管,维护正常的征管秩序,及时发现和防止重大、特大案件的发生。三是检查的方式、程序和手段不同。税务稽查有严格的稽查程序,坚持严格的专业化分工,各环节互相制约;征管部门的检查,方式灵活多样,程序不一定严格按照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个步骤执行,只要是合法、有效的税收执法就可以。四是检查的时间不同。税务稽查应是对纳税人以往的申报纳税情况、遵从税法情况进行检查、处理;征管部门的检查应是对辖区纳税人日常申报纳税情况、遵从税法情况进行检查、处理。当然,征管部门的检查与稽查部门的稽查也是有联系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征管部门的检查与稽查部门的稽查互相补充、互相支持。税务稽查是防止税收流失的最后一道防线,为打击和防范税收违法,防止税收流失,维护税收秩序筑起一道防洪大堤;而征管部门的检查主要是为防洪大堤做好基础工作,做好维护和修补。二是征管部门的检查往往为稽查部门提供案源,征管部门通过税务检查发现有重大偷税、骗税和其他严重税收违法嫌疑的,通过选案及时传递给稽查部门,成为稽查部门的案件来源之一。三是稽查部门通过稽查发现的问题,将有关情况反馈给征管部门,征管部门据此加强征管,并确定征管部门税务检查的重点,以提高征管质量。因此,征管部门和稽查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不断加强联系和沟通,特别是在选定检查对象后,要及时将检查计划连同待查纳税人清册传递给对方。除必要的复查和举报外,在一个内,稽查部门对征管部门已查的事项原则上不得再查;对稽查部门已查事项,征管部门原则上不得再查,实行一家检查共同认账,避免多头检查和重复检查。
四、重组征管业务流程。信息化要求对征管业务的处理以业务流程为导向,以信息流的管理为核心,因此,必须依据对纳税人管理的信息流来重组征管业务流程。信息化条件下的征管业务,可大致划分为税源监控(包括税务登记和认定管理、发票管理、税款核定、信息采集和资料管理等)、税款征收(包括申报征收、审核评税、税收计划、会计、统计和票证管理等)、税务稽查(包括稽查选案管理、检查管理、审理管理和执行管理)、税收法制(包括税收政策法规、税务行政处罚、税务行政复议、税务行政诉讼、税务行政赔偿)。当前首先应当加强税源监控工作,税源监控是税务机关掌握应征税款的规模与分布的综合性工作,是征管能力与质量的集中体现,是税务部门获取税收征管信息资料的主要来源;税源监控的重点是有效的税源户籍管理、财务核算管理、资金周转管理和流转额的控管等。应按照加强税源监控的要求,对税收征管业务进行重组,重组的重点是按照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规范基层征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征管程序和征管行为;明确税务机构内部各专业分工及其联系与制约,实现上级机关对基层工作的全面的、及时的监督和管理。在业务重组的实施上,要以流程管理的思想重新设计和优化税收征管业务程序和内部管理程序,建立一套与征管信息系统相配套的业务流程,使之适应信息化征管模式的要求。税务机关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都要主动调整不适应现代化管理的单项制度和内部规程,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规范信息数据的采集、传递、存储、加工和利用,建立标准、规范、真实、有效的信息数据库,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处理和网络传递效能,确保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顺畅运行。
五、规范纳税服务。规范的纳税服务是指作为税务行政执法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纳税人依法自觉纳税的基础性工作,是税务机关的基本职责和义务之一。规范的纳税服务应包括税收政策宣传送达、咨询培训辅导、税务登记、表票供应、纳税人信用等级评定等项涉税服务工作。为此,必须坚持文明办税“八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包括首问责任、限时服务、一站式服务、贴近式服务、以及文明礼貌在内的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考核评价体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设立服务热线,建立税务机关网站,为纳税人提供网上申请税务登记、申领发票、下载表格,以及网上咨询、网上投诉举报、网上获取税务信息及政策法规等服务。同时,要加快为纳税人办税提供各种电子与网络服务的进程,积极推行申报、缴款的网络化、电子化,通过推行银行网点报税、网上报税、电话报税和邮寄申报等多种申报纳税方式,实现固定个体工商户委托银行网点代收税款,其他纳税人网上申报缴纳税款,以及电话申报纳税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纳税人的纳税成本,延伸为纳税人服务的领域,拓宽为纳税人服务的空间,方便纳税人。在为广大纳税人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服务和纳税服务的同时,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建立纳税人信誉等级评定制度,即根据纳税人2年或3年的税务登记办理情况、发票领用和保管情况、申报纳税情况、税务检查记录,参考纳税人的工商、银行、社保等的综合情况,评定纳税人的信誉等级,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实行动态管理,为信誉好的纳税人提供优先服务,强化对纳税信誉差的纳税人的管理。
免费考研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我国企业员工福利制度改革和模式选择
【摘要】:我国的企业福利制度是在建国初期,依据当时的国情而建立起来的。60多年来,我国企业福利制度通过退休养老、劳保医疗、福利分房、生活照顾等一系列保障项目的资助和服务,在满足职工基本生活需求、改善职工的生活待遇、安定社会秩序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也积累了许多问题,对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诸多障碍。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企业福利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试图在分析我国企业福利制度的历史与发展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思路和模式选择。
【关键词】:企业福利法定福利企业补充福利弹性福利机构福利
一、企业福利制度的发展概况
薪酬是维系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正常运转的关键因素之一,福利作为薪酬的有机组成。由于其表现形式与实现形式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所以福利制度改革在建立现代化制度的过程中显得比较普遍。特别是我国的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原因,企业员工福利方面的情况更为特殊,因此福利制度改革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
福利不仅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保障,也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志。对于员工来说,福利是一种“保健因素”,完善的福利制度虽然不能对其产生直接激励作用,但可以减少员工的不满意,提高员工对本职工作的专注度,改善工作态度。此外,福利在稳定员工工作情绪、提高员工创新能力、减少员工流动率等过程中可以起到独特的作用。
弹性福利又称自助餐式的福利计划,因为它“提供了一份福利项目的菜单给员工选择,每一个弹性福利制所提供的选项都不一样”。这种福利模式打破了长期以来福利固定化、均一化、僵硬化的形式,创新了福利制度。
除弹性福利外,福利货币化和福利外包管理也成为当前各大企业经常采用的福利实施模式,然而比较起来,它们无论在使用范围和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认可程度上都远远不及弹性福利。但无论采用哪种形式的福利制度,目的都是为了最大程度上减少员工对工作的不满意,保障工作的正常、有效进行。
二、我国传统的企业福利状况
在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为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经济实力不高的情况下争取高就业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采取低工资高就业的策略。企业中劳动者所得工资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仅限于日常的食物、衣着、日用品的基本生活开支,而员工的基本生活又必须得到保障,因此政府要求企业提供各种福利来补充低工资所导致的收入不足。在劳动者的收入中,福利所占的比例很大,除维持日常开支的工资外,诸如住房、医疗、交通等全部由企业提供的福利解决,以企业办社会的方式发放给职工。
“低工资、高福利”的政策在一段时间内对于社会发展和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减轻劳动者的负担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需求层次的上升,原有福利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1、国家的负担过重。由于要保证一定的就业率,企业内的冗员大量增加,在生产率不断下降的同时,企业的福利负担却在增长,而传统企业福利名义上是以企业的形式发放,但实际上却以减少上缴所得税的方式转化为国家负担。
2、劳动者之间的福利水平差距不断扩大。劳动者所享受到的福利水平取决于劳动者所在单位的级别、规模、所属行业以及劳动者在单位中的资历长短甚至人际关系好坏,与劳动者个人的贡献联系不大,这造成了新的不公平。
3、福利和货币工资比例失调。在计划经济时代,劳动者货币工资较低且差距很小,而福利又具有平均分配的特点,使得福利的激励功能几乎全部丧失,阻碍了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
4、企业发放工资的数量和标准完全由国家统一制定。企业在没有自主权的情况下只能以增加福利来改善职工的收入水平,这使得“工资侵蚀利润”的现象更为突出。
三、我国企业福利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的福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福利在劳动者收入中所占比重迅速降低。现阶段我国企业提供的福利主要有法定福利和企业补充福利,其中法定福利包括社会保险项目(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和法定假期,企业补充福利主要有企业年金、人寿保险、住房补贴、实物福利等。
目前,福利仍是我国企业管理中相对薄弱的环节,福利在工资中所占的比例较低,占员工工资总额的6%~10%。企业员工平均法定福利与非法定福利的比例悬殊,国家强制规定的福利占据了很大比例。由于受多年计划经济的影响,多数企业在福利管理方面依然是大锅饭形式,激励效果并不理想。这现种象的出现也是由于企业在福利设计方面存在着以下误区。
1、固守公平性原则,缺乏激励性。我国企业在福利设计上多存在平均化倾向,企业福利被认为是普惠性的,并不与绩效挂钩,久而久之员工认为福利就是企业付出的薪酬的一部分,是企业必须做的,因而感受不到企业的关怀,并导致企业福利成本攀升,更无法实现福利应有的作用。另外,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享受同样的福利待遇,没有差别更谈不上激励。这既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又无益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2、福利项目设计单一,忽视了员工的不同需求。我国企业现行的福利制度大多是由企业单方面制定的,通常企业提供什么样的福利员工便接受什么样的福利,福利项目完全由企业决定,员工的参与度很低。这种模式的选择能使制定的计划符合企业的利益、简化制定过程、提高决策的效率,但是,由于缺乏员工的参与,员工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愿。员工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收入层次不同,对福利的需求也必定不同,因此设计的福利项目可能与员工的需求不太相符,导致员工对企业的管理不满意,降低工作积极性。企业付出了大量成本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3、漠视员工福利,劳资矛盾激化。许多企业除了遵守对员工的法定福利外,对补充福利并不积极,甚至由于劳资双方信息与话语权的不对称,在法定福利的执行方面也是能省则省,员工利益得不到根本的保证。特别是在一些制造企业,由于没有重视员工福利,在出现工伤后也不负责任,直接损害员工利益,激化劳资矛盾,同时也让其他员工对企业丧失信心。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呈大幅上升趋势,社会影响大,处理不好往往影响到劳资关系的和谐,甚至会导致矛盾激化,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四、企业福利制度的改革思路
1.搞好所有制改革,加快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这既是我们寻求的治本之策,也是企业福利制度改革必须首先突破的禁区。
在遵循“ 放权让利” 的思路下,国家和企业无法建立起符合市场竞争的责、权、利关系,因而业自主权远未落到实处。国有企业负盈不负亏的局面无法从根本上扭转,传统利益分配格局能从根本上打破,必然出现企业福利一方面膨胀, 企业负担一方面加剧的现象。
防止企业福利膨胀的根本出路, 搞好所有制改革是治本之策。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选择产权明晰, 易于操作的所有制形式(如股份合作制),在保证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产者同时, 使其具有区别于职工个人利益而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以产生资本自我积累和自约束功能, 为企业利益分配的合理化奠定基础,也为机构福利和社会福利的分离创造内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