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化教学之我是怎样考学生英语单词的
小班化教学之我是怎样考学生英语单词的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学校定为每天早七点到七点二十为背英语时间,七点二十到七点半为考英语时间,以往这十分钟是英语课代表考学生在下面写,我负责监督,这样做很难调动起英语学困生的积极性,他们认为反正我也不会,考零分又能怎么样,所以班级有几个学生根本就不背。
这学期通过对小班化教学的研究,班级实行了以小组为单位的量化考核,共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四人,重视小组成绩,树立小组荣我荣,小组辱我辱的思想,前20分钟由课代表留10到20个单词让学生背,后10分钟课代表随机提问每个学生一个单词,学生站起来口答,答对的我在黑板上给这个小组加1分,四个人都答对的在班级考核成绩上给每人加3分,三个人答对一人没答对的每人加2分,两人答对两人答错每人加1分,其它的小组不得分。自从这么做以后,我发现为了小组的成绩,每组的学习组长时不时的在帮助督促本组英语学困生背英语,每次组长都提前考一遍易给本组丢分的学生,在考时对于以往根本就不学的学生答对以后,班级学生会不自主的报以热烈的掌声给予鼓励,当本组有一名学生站起来回答吃力时,本组的其它成员会急的要命,实验了三周,发现每个小组的都比以往更具凝聚力了,连班级最差的学生也能背几个单词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普遍有了进步,我也为这一做法取得了成效而高兴。
真的是这样,教育教学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只要去想去做总会找到一种适合本班学生的方式方法的。这些年下来我还真觉得这种考单词的方法对我的学生是最有效的。
第二篇:怎样教学生记忆英语单词
怎样教学生记忆英语单词
要学好英语,掌握一定量的词汇是必要的,掌握大量的词汇光靠死记硬背是不够的,怎样才能记住单词呢?这是学生经常向我提出的一个问题。学生反映,学习英语就是记单词难,不容易记得住,暂时记住了,却又记不久,单词记不住,就容易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面对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我意识到,“授人与鱼,不如授之与渔”的重要性,方法教学在教学中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平时注重的是知识的教学,而往往忽视了方法的教学。因此,在后来的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加入了一些学习方法的教学,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的能力。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中是怎样教学生记忆单词的:
一、拼读记忆法
拼字母,读音标,把单词的词形和读音结合起来记忆。这是记忆英语单词最普通最简单的方法。
在语音课里,我给学生讲授了音节、开音节、闭音节、元音字母及元音字母的组合读音、辅音字母及辅音字母的组合读音以及元音字母与辅音字母的组合读音等,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朗读单词,也有利于学生记忆单词。如:cake这个单词是一个开音节结构,可以根据它的结构和读音[keik]记忆这个单词c-a-k-e;而desk[desk]是一个闭音节结构;head[hed]则是元音字母组合读音结构。对于多音节单词,字母多,且有的又不具备什么特征,可以根据音节对这样的单词进行分段记忆。如:教husband这个单词时,我叫学生先把它划分音节hus.band,再根据音节分成两段边读边记,hus[hQz]-band[bEnd],读熟之后再合记,h-u-s-b-a-n-d['hQzbEnd];u.ni.ver.si.ty有十个字母,五个音节,以重读音节为界,把它分为两个段来记忆,uni[9ju:ni]-versity['vE:siti]。这样把词形“细化”处理,可以让大脑得到单词更具体化的形象,同时降低了大脑单位时间内的记忆量,也降低了记忆难度。
二、形象记忆法
根据构成单词的字母的特殊排列规律,为便于记忆,赋予其一定形象,或找出已学过的与其结构形式相近的单词进行比较记忆,加深大脑对新单词的印象。根据教学经验,我把形象记忆法分为近形记忆法和词形拆分法两种。
1、近形记忆法:在英语中有的单词结构形式大部分相同,只有极少数几个字母不同,这样的单词可以放在一起记忆,注意比较区别,避免混淆。在教学生单词时,如果有学过的近形词,首先叫学生自己回忆,然后把它们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再次比较记忆。如:pear, hear,bear, wear, near, tear等,p开头的是“梨”,h开头的是“听见”,b 开头的是“熊”,w 开头的是“穿,戴”,n 开头的是“近的”,t 开头的是“眼泪”;flight 是“飞行”的意思,去掉字母l就成了fight “打架;打仗”;though为“虽然”,through为“穿过”(r),cough张开觜(c)是“咳嗽”,plough扶“犁”(pl)“耕地”;reason是“理由,原因”,season是“季节”,等等。
2、词形拆分法:有的单词,我们可以把它们拆分为几个赋有形象的“段”来记忆,使记忆深刻。如:我教banana“香蕉”时,把它拆分为ba-na-na写在黑板上,问学生:这象个什么?学生马上回答:象一只只香蕉。三个带有a的小段,给学生一个生动的形象;教onion“洋葱”时,我把它拆分为以i为轴的对称结构on-i-on;together“在一起”,拆分为to-get-her,好象短语:to get her,“接她来,在一起”,不仅仅加深了对该词词形的记忆,而且能够帮助记忆词义;类似的还有season“季节”,sea-son(恰似“大海的儿子”)等等。
三、联想记忆法
学习新词时,回顾学过的与该词有关的其它词,或解释新词,或说明新词来源,或衬托新词的用法,以加深对新词的理解和记忆。根据联想的方式不同,笔者把联想记忆法归纳为:同义近义联想、反义联想、同根联想、同音联想等几种。
1、同义近义联想:许多英语单词都有同义词或近义词,在单词教学过程中,若有学过的同义词或近义词,要求学生先回忆,回忆不出的,老师给出提示,并将同义词或近义词板书在黑板上,同义词可以用来解释单词或短语,而近义词在用法上有区别,要注意加以比较,避免混淆。如,学习fast时,叫学生找出学过的同义词,有的说出:quick,而有的给出:quickly。我肯定了两个答案都是对的,并结合课本上标出的fast的词性,作了说明。fast作“形容词”(adj.)用时,同义词是quick;fast作“副词”(adv.)用时,同义词是quickly。这样学生就明白了,fast不仅可以作形容词用,还可以用作副词,不同的词性有不同的同义词。又如,学习gate时,学生马上说出door,我就说:“Is„gate‟as the same as„door‟?”并同时展示给他们gate和door的图片。“No,”学生回答,“A gate is much bigger than a door.”通过比较,学生知道了同是“门”的gate和door仍然有区别,不能换用。
2、反义联想:在英语中许多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和介词都具有相对意义或相反意义的词,在学习单词时,不妨叫学生说出学过的相对意义的词或反义词,一方面可以复习学过的单词和短语,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新词的记忆。如:sorrow(n.)——joy(n.),front(n.)——back(n.),come(v.)——go(v.),bring(v.)——take(v.),long(adj.)——short(adj.),high(adj.)——low(adj.),up(adv.)——down(adv.),there(adv.)——here(adv.),that(pron.)——this(pron.),those(pron.)——these(pron.),with(prep.)——without(prep.),over(prep.)——under(prep.)等等。
3、同根联想:在英语中,许多词都是由一个词演变而来的,我们把这个词叫做词根,而由它演变来的词叫做同根词。在学习某一单词时,可以帮助学生把学过的同根词列举出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如:学习fifty时,就列举出five, fifteen, fifth等;学习careless时,列出care, careful, carefully等,既了解了同根词之间的用法区别,又加深了新词在头脑中的印象。
4、同音联想:少部分单词有同音异形词,记忆时要注意比较它们的词形、词性和词义。如:meat [mi:t](n.)“肉”,比较:meet [mi:t](v.)“会面,迎接”;week [wi:k](n.)“周,星期”,比较:weak [wi:k](adj.)“虚弱的,差的”;our ['auE](pron.)“我们的”,比较:hour ['auE](n.)“小时”,等等。
四、构词记忆法
英语中许多单词的构成都有一定的规则,我们把这种规则称为构词法。众所周知,英语构词法分为合成法、派生法和转换法,只要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构词法,记忆单词会变得更加容易,词汇量就会得到成倍的增长。初中英语中出现过一些构词法,老师在教单词时不妨把以前学过的构词法规则给学生归纳总结一下,上新课时遇到新的构词法规则,要提醒学生注意,并列举类似的例子加以巩固。
五、运用记忆法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知识只有通过实际运用,才能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单词和短语只是孤零零的个体,只有和其它单词按一定的规则排列起来,才能构成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传递信息,描写事物,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学习了单词和短语之后,要求学生理解句子意思,朗读对话,阅读文章,在句子中、文章里记忆单词和短语,掌握它们的用法。单词和短语在文章中不断复现,以及它在句子中所具有的特定意义,才能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甚至永不磨灭。如:从Wash your hands please.和Hand in your exercisebooks.两个句子中,让学生知道,hand既可以作名词(“手”),又可以作动词(“交给”),通过这两个句子,很容易记住hand的这两种用法。用单词和短语造句,也是运用单词和记忆单词的好方法。运用记忆法可以巩固和加强单词和短语的永久记忆,是单词记忆法中最重要的方法,尤其要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多运用——也就是要求学生广泛阅读。英语单词的记忆方法很多,要求学生阅读一些介绍方法的书籍或文章,与同学们互相交流,吸取别人的好经验,并在学习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加强单词记忆,不断扩大词汇量。
第三篇:你是怎样开展小班化教学的
你是怎样开展小班化教学的小班化教学是教育观念更新、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倡导教与学的民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小班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的知识要更全面,教育观念要更开放,教育方式方法则要更具创造性。在实践中,我结合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和特点,积累的以下几点想法:
1,要求目标的不同。由于家庭经济文化的差异,导致入学新生的差异:无论从行为习惯还是学前教育水平都是如此。我们不可能给这些孩子设置一个相同的起跑线,更不可能割裂家庭因素的影响,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学,这样做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成长。因此,每个孩子的学习目标应是不同的,每一个孩子的教学指导方法也应有所区分。但最重要的是老师要经常适时的鼓励孩子增强其自信心和给予孩子学习的动力。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重视。因此我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鼓励教学法。
2,要把孩子当孩子。孩子正在从洁白的天地走向五彩缤纷,有许多的不懂是正常的,要让孩子们懂的不懂就问的道理。同时要鼓励他们多多发问。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不懂到懂。从懵懂到聪慧。3,要经常亲近孩子。孩子的世界更丰富,更有趣。老师经常亲近孩子和他们聊聊天啊,问一些他们想做的事情啊会让他们觉得没有距离感,问问题就不会那么拘泥了。
4、分组教学法。根据学生差异、兴趣爱好和需求,进行同质或异质编组。同质,有利教师重点辅导,是每个学生获得成功:异质,有利于同学相互帮助,有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5、个别指导法。教师深入小组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特别关注和帮助有困难、不常举手和不愿表演的学生,或对学有余力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6、师生交融教学法。师生角色转换,情感交融,学在一起,玩在一起,体现教学民主,教学相长,营造温馨的、愉快的氛围。总之,小班化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状态,珍惜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存在。确立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主体地位,只有使所有学生充分主体性参与,才能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兴奋,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实现让每一位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更充分地发挥潜能和发展个性,使得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全面、更和谐的发展。这正是我们在进行“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也是我的追求的最终目标。
第四篇:我是怎样教育学生勤工俭学的
我是怎样教育学生勤工俭学的
安国市关汉卿学校 张学刚
时下,孩子们由于生活环境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改善,奢侈浪费现象也就变得越来越严重。学校食堂随处可见的丢弃的馒头等食物,楼梯上常见到咬了两口的冰糕;每天放学后值日时满地的废纸,没用完便扔掉的本子以及仅仅因为不喜欢了便丢弃的圆珠笔„„我曾见过一个学生,身上所穿无非名牌,在学校吃饭从不上食堂,甚至没喝过白水,都是三元以上的饮料。这位学生的父母都是生意人,平时与孩子相处很少,但零花钱从不吝啬。
种种令人焦虑的现象充分暴露了对孩子们勤俭教育的严重缺失。孩子还不知道创业的艰难,却已经学会了暴殄天物,学会了攀比和骄纵。这样的一代人成长起来,其后果将是多么可怕!那真是我们民族的大不幸啊!所以,任何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都有义务对学生进行长期的、随时随地的勤俭教育。长期以来,我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我把它们归结为以下几条:
一、思想上发动。
转变行为的前提是转变思想。学生对过去困难年代的认识是模糊的。常常听到一些人谈论,说给孩子讲过去的艰难,孩子或是不信,或者只是好奇,甚至觉得过去“挺好玩的”。还有一部分家长,如果拿过去的岁月来教育孩子勤俭节约,他们往往会烦,会反驳说,时代不同了,以前那些都是老黄历了。所以,怎样使学生产生对勤俭节约的价值观的认同,是转变学生思想的关键。我觉得孩子们在初中这个年龄,逆反心理开始出现,只有他们自己说出来的道理,他们才会愿意接受,才会坚信。从众心理使他们更愿意相信同龄人的观念。在这方面,我的做法是:先发现学生中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学生,悄悄地把他们树为榜样。比如每次在班会上请一个同学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和自己的认识。让他们由自发变为自觉的行动。一段时间后,你会慢慢发现在这方面,班里已经有了中坚力量。而班主任随时随地的发现并表扬学生在这方面的细节和微小进步,也使能够注意勤俭节约的学生渐渐多起来。另一个重要方法是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开辩论会利用日记、作文等形式写心得体会等。特别是辩论会的形式,它首先可以激发学生利用各种渠道去搜集材料,以期驳倒对手;在辩论中,他们的思想或者发生碰撞,或者发生共鸣,“真理愈辩愈明”,经过辩论,正确的思想才会真正地在他们心里扎下根。
二、情感上激励。
价值观的形成,离开了情感体验,那是一句空话。而且,只有经过情感的发酵,思想意识才会真正焕发出支配行动的动力。在这方面,老师必须经常站在平等的地位上,和学生敞开心扉交流,让美好的思想如春风化雨一般,无声地滋润学生的心田。我常和学生回忆自己的过去,或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过去、现在的名人这方面的一些故事。学生自己也讲。这里,你必须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不要脱离现实。不要给学生这样一个印象: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我也不仅仅讲正面的故事,我还会抓住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暴露奢侈浪费的可耻。学生这个年龄段,正是急于了解社会的时期。他们头脑中的“社会”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给他们展示社会的高尚与丑恶同等重要。只有这样,才会使他们形成一个立体的印象,全面了解社会面貌,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果只有好的一面,那等他们走上社会,碰到社会的阴暗面,辛辛苦苦建立的信仰大厦便会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另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根源也在于信服、喜欢等情感的参与。学生特别喜欢听一些创业的故事、听一些成功者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比如我常给学生说起洛克菲勒教育子女的故事,给他们念洛克菲勒给儿子的信,还有当代成功人士俞敏洪等人对孩子的教育故事等。通过这些故事,不但给学生贯注了一个勤俭的思想,也使他们形成了靠自己奋斗创业的观念。我还与部分家长沟通,请他们对孩子在勤俭方面的进步给以及时的鼓励,以此来强化他们的这种观念。此外,居安思危,讲社会上发生的因种种原因使一个家庭陷入困境的真实故事,使学生产生一点危机意识,对他们正确思想的形成也是有好处的。
三、细节上提醒。
有了正确的思想,才能支配正确的行动,反过来,行动也能够强化学生的思想,特别是形成习惯,可以使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成为长久支配他们自觉行动的内在动力。在学校里,教育学生勤工俭学的地方其实很多。首先,学生在每周内自我总结,比以前少花了多少钱,给父母减轻了多少经济负担,这也是一种形式的勤工俭学,而且是更为重要的、最有价值的勤工俭学。第二,教给学生充分使用学习工具的办法,如本子用完了反面可以用来作演算纸,做过的试卷读过的报纸用处不大了,但又舍不得扔掉,占用很大空间不说,也给自己找东西带来麻烦,可以再看一遍,把自认为重要的东西剪下来,其他的再扔掉;用完的圆珠笔只更换笔芯,不更换外皮等等。我让学生拿来尼龙袋子,轮流每天放学前收集废纸和饮料瓶等,这样,也减轻了值日生的劳动。教室外,见了扔掉的饮料瓶等可以回收的东西也拿到教室收集起来,将来换了钱作班费,买一些集体文体用品或订一些报刊杂志等,特别是在遇到国家某地发生灾难时,把这些钱捐出去,作为全班同学的心意,增强了全体同学的自豪感。因为这一份心意是自己创造的价值,意义非同一般。平时,我并不主张学生满大街去找废品,我只要学生做到自己喝过的饮料瓶不乱扔,路上遇到的废品随手捡起来就行。学生一开始觉得丢人,教室外的东西不愿意捡,我就特意记录捡回废品的同学,等到用班费买来东西或有所捐献时,我就大张旗鼓地额外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此外,我还通过写议论文,让他们自己在文章里对比、论证,自我认识到通过自己的举手之劳创造的价值比从父母那儿要钱更有价值,也更光荣。只有当学生品尝到这些做法产生的效果时,他们才会真正地乐于去做。通过长期地提醒、教育,通过长期一点一滴地坚持,到初三时,大部分学生都能形成正确的思想和习惯。
四、成果上强化
让学生看到自己所做努力的成果,让他们回忆做这样小事的过程中的感受,强化他们的自豪感,强化他们的价值观。日记是一个能起到这种作用的良好形式。我长期督促学生形成记日记的习惯,让他们在日记里自我盘点,自我检查,自我反省,自我发现,自我肯定。日记中有一些长期坚持的板块,勤工俭学是其中的一项。每当一个学期结束,我让学生们翻看自己在这一学期中的日记,并写出他们看后的感受。学生这时特别兴奋,也特别激动。他们发现积少成多,做了那么多有意义的事,增强了自信心、自豪感,也增强了责任感。家长会上,我会热情地向家长介绍这些成绩,也请家长谈孩子在家中的变化。这些事也教育了家长,重新审视自己平时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
勤工俭学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以上所谈的也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勤工俭学的教育并不难,难的是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坚持。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教师自己有了愚公移山的精神,对学生的教育才会彻底,才会功到自然成。
第五篇:小班化教学案例之《窗》
初中语文小班化教学教案——《窗》
江都区砖桥中学 沈蔚蔚
一、教材分析:
小说是四大文体(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小说的学习不同于其他文体的学习,它需要调动学生多方面的互动因素,共同完成对小说中心思想(主题)的理解。《窗》在篇幅上属于小小说,而且故事情节广为流传,学生一读便懂;它是本单元讲读课文最后一篇,因此学习的重点是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创造性阅读,并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合作探究,能够体验作品给予我们的生活观和人生哲理,发现和创造新的艺术形象。
二、设计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和教师的有效点拨,使学生初步学会阅读小说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描写人物的方法,感悟做人的哲理,在三个维度上都能有所提高。
三、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此前已经读几篇小说,但缺少阅读技巧,所以我把本课定位为扶读课。在知识与技能上,指导学生学习分析小说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读小说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复述、质疑、提问、探究,读懂小说;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教育学生做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讨论质疑、创作想象。
五、教学目标
1、运用创造性阅读的方法领悟小说的艺术技巧。
2、初步学会用创造性阅读的方法欣赏文学作品,能够运用对比和想象的艺术手法,增强文学作品的感染力。
3、通过阅读,让学生懂得健康的心态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对比和想象的艺术手法,挖掘出人物形象,归纳文章的主题。巩固创造性阅读,并在实际中运用。
七、教学过程
(一)、走进文本,开启情节之“窗” 1.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给大家朗诵一段诗人顾城的诗,只有短短的四句,希望大家能背下来。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户,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师: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用眼睛这扇窗户观察这大千世界,而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也演绎着有关窗户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微型小说《窗》,去看一看那一扇有形而又无形的窗。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生:读准字音:
一泓(hòng)
俯瞰(kàn)
充塞(sè)
水禽(qín)漱(shù)洗
胳膊肘(zhǒu)
挪(nuò)动
咳嗽(ké sò u)
3、师:自由读课文(选择你喜爱的方式来朗读课文:默读、放声读、与同学齐读等)再读课文、复述故事(注意:语言简练、情节完整、篇幅的特点)
生:在一间只能容下两张病床且只有一扇窗户的病房内,有两个只能静养的重病病人,每天依靠着闲聊和靠窗病人描述窗外景色打发时间。不靠窗的病人对靠窗病人占据窗口起了嫉妒之心,于是,在靠窗病人生命垂危之际,他没有伸出援助之手,致使靠窗病人没得到及时救治而死,最终自己挪到窗口,看到的只是一堵光秃秃的墙。师:按小说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我们可以归纳为
开端:病重静养、关系融洽'
发展:谈天绘景、从“享受”到“困扰” 高潮:电铃事件、见死不救
结局: 只见秃墙
(二)、人物扫描,点击心灵之“窗”
师:小说的情节发展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从而反映社会生活。文中塑造的两个人物形象,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人?为什么?并说说理由。靠窗的人:
师: 窗的病人为同伴描述的“窗外景色”是真的吗? 生:不是的。
师: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自身的身体状况是怎样的? 他这样做的目的达到了吗? 靠窗病人描述的窗外景色有怎样的特点?
师:先请同学们找到相关段落,并齐读4、5两小节,并概括特点。
(师作指导,朗读时应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语速不可过快,应缓慢抒情式的朗读)。师:描述中你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生:靠窗的病人:关爱他人 生:为他人着想 生:无私高尚、心地善良 生:心灵美好、热爱生活 生:乐观坚强、道德高尚
师:他是一位高尚的人,那另一位,不靠窗的病人呢? 不靠窗的病人:
师:对占据窗口的病人,不靠窗的病人有什么想法?(找出相关语句)(心理描写)生:“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口的那个人,有幸能观赏窗外一切?” 生:“为什么自己不应该得到这种机会呢?” 生:“紧挨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生:“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师:在靠窗的病人病情危急时,不靠窗的病人有什么具体表现? 生: 危急时,双眼盯着天花板、纹丝不动、见死不救; 师:他一开始就这么冷酷无情的吗? 他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
生:不是的,他从充满感激的享受到嫉妒心产生,也感到过惭愧,虽加克制,但未曾浇灭心头的妒火,反而变成嫉恨,私欲一直膨胀,最后理智丧失,泯灭人性,才见死不救的。师总结:从感激享受——嫉妒同伴感到羞愧——私欲膨胀极力克制——为达到目的见死不救。师:在靠窗的病人死后,不靠窗的病人又有什么具体表现?结果呢?(找出相关语句)生: 死后:立刻、十分痛苦地挣扎、用一支胳膊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探头------师:高尔基说过:“情节的发展史就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师:我们从他的行为中,又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他嫉妒贪婪,生:他自私自利 生:他阴险卑劣 生:他冷酷无情。
师小结:两位病人,一个利己,一个利他。一个高尚,一个卑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呀!这真是一扇心灵之窗。
师:这正如诗人北岛说的: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判决书。
三、主题剖析,揭开构思之“窗”
师:小说给我们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两个病人,文章题目为何不叫《两个病人》而叫 《窗》呢? 生:《两个病人》过于直白,而《窗》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
生:它委婉含蓄,一语双关,不仅仅是一扇小小的窗户,更是人的心灵之窗,映照出两个灵魂,揭示了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成为我们窥视灵魂、认识人性的瞭望台。师:同学们,小说结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小说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这位病人以后会怎么样呢?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师:下面我们共同来挑战下一难题,请驰骋你的想象,为故事续写一个结尾。
生:他无力地躺了下去,窗外刮过一阵狂风,病房里是死一般沉静„„第二天早晨,当护士进来送药时,发现靠近窗户的病人已经死去了。------生:我想,病房里又搬进了一位重症病人,于是靠窗病人每天开始又为刚刚搬进来的病人讲述窗外的美景„„
生:这位病人很后悔,他觉得自己辜负了别人对他的期望,于是,坚强的战胜病魔,终于出院了,从此后他像变了一个人,一个脱胎换骨的人――――――
师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好,**给了不靠窗的病人悔过自新、灵魂回归的机会。在这一次心灵的选择中,不靠窗的病人选择了自私,他的人生也变得灰暗。但是我相信同学们一定希望这位病人能找回自己善良的本性。
师:比较一下,刚刚加的结尾与文章的结尾,到底是哪一个更好? 假如把结尾一段删去可不可以,为什么?
生:不可以。
生: 微型小说是结尾的技术,是揭示灵魂的艺术。
师:微型小说结尾特点及作用: ①新奇,巧妙,有悬念,出人意料;
②对比鲜明,突出人物形象,揭示文章主题。
③深化题目含义,发人深省。
四、拓展延伸,同启爱心之“窗”
师:同学们刚刚大家的表现很好,现在,当我们快要离开病房时,让我们一起来关心这位病人。我建议每一位同学写一句话或一段话给他,希望他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也能走出狭隘的自我,看到美好的风景。要求:先思考,再动笔写,然后再进行交流。生:„„ 生:„„ 生:„„
师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非常富有哲理性,富有感染力。这些话是送给这位病人的,也是送给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我们并非圣人,我们也会迷失自己,所以我们常常需要洗涤心灵,充实心灵,美化心灵。师:同学们,生活中,如果你与同学产生矛盾,如何打开心灵之窗呢?目的是什么? 生:共同学习
师:如果你与老师产生隔阂,又如何解开呢? 生:共同成长
师: 如果你与家长发生争执,你又如何化解呢? 生:共创美好明天
生齐读: 它揭示了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 它让我们看到了心灵的选择,它让我们懂得了只有纯洁的心灵、高尚的人格才能浇灌出绚丽多彩的生命之花
五、布置作业
1.类文推荐:欧•亨利式的《最后一片叶子》、《麦琪的礼物》 2.展开想像为小说续写
六、板书设计
《窗》
泰格特
靠窗的病人: 心灵美好、无私高尚、热爱生活
——美 善——窗
不靠窗的病人:冷漠无情、嫉妒心强、见死不救
——丑 恶——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