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积极稳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积极稳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备受社会瞩目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目前己 正式出台,此次投资体制改革可谓是“十年磨一剑”,改革方案 在多方面讨论研究几经修改后,终于在今年7月份吹响我国经济 体制改革 “攻坚战”的号角。现就投融资体制改革走过的历程及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目标、意义、举措及亮点进行解读。
一、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投融资体制改革始终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投融资体制改革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9年至1987年,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起步时 期。这一时期改革的中心是简政放权、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在 工程建设实施阶段开始引入竞争机制。主要内容有:实行财政“分灶吃饭”,开始形成两级事权划分;允许非国有和非公有经 济成份发展,鼓励外国投资者以各种方式来华投资;改进投资计 划管理,缩小指令性计划,将全社会投资规模作为指导性计划;推行项目建设投资包干责任制,建筑安装工程投标制,引入市场 竞争机制。
第二阶段是1988年至1991年。1988年国务院颁发《关于 投资管理体制的近期改革方案》,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中国投资 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措施,成立了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 所,并首次发布国家产业政策,为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第三阶段是从1992年春至2004年7月投资体制改革新措施
出台前。这一阶段出台的改革措施有:在财税体制改革中对中央 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实行经常性预 算和建设预算相分离的复式预算管理;组建了国家开发银行,使 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分离,并采取了一套相应的管理办法: 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试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等 等。
第四阶段即是从2004年7月25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投资 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开始。这一旨在确立企业 投资主体地位、划定政府投资边界的《决定》的公布,标志着我 国的体制改革己经开始触及较深层次的改革,我国的市场化进程 开始提速。
二、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目标
国务院决定改革投资体制,其主要目标是按照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最终建立市场 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 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
具体来讲,一是要改革政府对企业投资的管理制度,按照 “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落实企业投 资自主权;二是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职能,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 化、民主化水平,建立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三是进一步拓宽 项目融资渠道,发展多种融资方式;四是培育规范的投资中介服 务组织,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公平竞争;五是健全投资宏观调控
体系,改进调控方式,完善调控手段;六是加快投资领域的立法 进程;七是加强投资监管,维护规范的投资和建设市场秩序。
三、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的意义
首先,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减少 政府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配 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 会全面进步;
其次,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促进行政管理、国有企业、财政 税收、金融信贷等方面的改革,有利于建立企业和银行自我激 励、自我约束的机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 善;
第三,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改进对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的管 理,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 场、两种资源,为经济发展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第四,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政府 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 来;
第五,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有利于消除产生投资盲目扩张等 问题的体制性根源,增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动力。
四、进行投资体制改革的主要举措
概括地讲,《决定》新的重要举措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 面:
一是改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制为核准制和备案制。今后对企 业不使用政府投资资金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政府 只对其中的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进行核准,对其它项目实行备 案制。
二是合理界定了政府投资的职能。政府采取直接投资、资本 金注入、投资补助、转贷和贷款贴息等方式,合理使用各类政府投资资金。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行“代建制”。三是完善投资宏观调控体系,改进调控方式。综合运用经济 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全社会投资进行以间接调控方 式为主的有效调控。
四是完善对政府投资的监督管理,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 度,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估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 对社会投资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协同配合的企业投资监管体 系,依法加强对企业投资活动的监督,建立企业投资诚信制度;加强对投资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对咨询评估、招标代理等中介 机构实行资质管理。
五、投资体制改革的六大亮点
亮点之一: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 批。
《决定》指出,彻底改革现行不分投资主体、不分资金来 源、不分项目性质,一律按投资规模大小分别由各级政府及有关 部门审批的企业投资管理办法。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 制。
亮点之二:颁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
《决定》明确指出,要严格限定实行政府核准制的范围,并 适时调整。《目录》中所列出项目,是指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 投资建设的重大和限制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亮点之三:放宽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
《决定》明确提出,能够由社会投资建设的项目,尽可能利 用社会资金建设。《决定》还指出,逐步理顺公共产品价格,通 过注入资本金、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资 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经营性的 公益事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 企业进行境外投资。
亮点之四:加快推进“代建制”。
所谓 “代建制”,即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 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 收后移交给使用单位。“代建制”突破了政府工程旧有方式,投 资行为受到了规范。不少人将“代建制”看成是抑制腐败、克服“三超”(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现象的有效 武器,这将有效地预防部分政府项目中的不廉政的腐败行为。亮点之五:改进投资宏观调控方式。
《决定》直接对政府投资行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
革更是对政府部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相比过去投资项目的层层 审批,政府部门今后将主要通过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 段,对全社会的投资进行间接调控,切实做到“微观上该放的一 定要放开,宏观上该管的一定要管住”,保持国家对全社会投资 的积极引导和有效调控。
亮点之六: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工程咨询、投资项目决策、设 计、施工、监理等部门和单位都应有相应的责任约束,对不遵守 法律法规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 和法律责任。近几年,不少地方领导推崇的“政绩工程”、“形 象工程”林林总总,最后官是升了,但其身后却落下了一大堆 “花架子、无效益”的工程。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相关责 任追究制度的建立,今后有效抑制盲目投资,乱花钱的行为。(孙兴爱)
第二篇:探讨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探讨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摘要:根据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近年来,我国城镇化中出现了不少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亟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和重视。“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了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关键词城镇化问题及成因 科学发展观
1、城镇化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1.1 概念【1】
所谓的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1]
1.2研究意义
从各国城镇化的过程与经验看来,城镇化与现代化、经济发张之间关系十分密切。我国城镇化的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制约瓶颈,诱发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所以,实施城镇化战略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2.1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工业化的必然要求
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城镇化地特点是能够在较小的区域内集聚很多的生产要素。而工业化则需要生产要素的集聚状态,只有生产活动集中才会降低工业生产的成本,才会形成集聚效应。
1.2.2发展第三产业,必须依托城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第三产业在工业化的后期,就业人数会超过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会逐渐大于第二产业,同样它对于人类活动集聚的要求也高于第二产业。目前,我国特别是在农村存在大量过剩人口,就业压力很大。为缓解这一压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从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必然的选择。
1.2.3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
1.2.4推进城镇化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的城镇化过程会产生巨大的消费需求,从而拉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社会上必然要出现许多新的市场需求,如住房消费需求、对公共设施的需求等等。
1.2.5推进城镇化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的课持续发展。
1.2.6推进城镇化是科教兴国的突破口。
2、我国城镇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
2.1我国城镇化中存在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中出现了不少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亟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和重视。
2.1.1盲目追求城镇化率
如今,一些地方不顾城市的承载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等客观条件,下达“城镇
化率指标”限期完成。这样,提高城镇化率成为一种政绩需要,一些地方出现了弄虚作假“提高”城镇化率的现象。
2.1.2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
城镇化的本质是由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转变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历史过程,核心是农村人口的城市化。但是当前的“城镇化热潮”,更多的却是“城市建设热潮”,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利益部门“以地生财,以乡养城”的工具。
2.1.3城市内出现新的二元结构
按照人口普查登记的原则,进城务工人口虽然被计入了城市人口但指的只是留在城市中的这个群体的总量,而不是被内部化了的特定人口。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农民进城务工后,又在城市内部出现了新的二元结构。
2.1.4“城市病”已经凸显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速,特别是在特大城市的盲目扩张,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能源紧张、房价高昂等“城市病”在一些城市中已经屡见不鲜。
2.2我国城镇化中存在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问题的主要成因
当前,我国城镇化中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主要根源于对城镇化的理解不全面、群众观念不强、规划指导不到位、相关制度不适应等。
3、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城镇化的重要对策措施
胡锦涛主席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2】
3.1强化认识,在城镇化进程中始终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3.1.1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使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发展信念
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提醒广大干部,统筹发展、和谐发展才是硬道理。要通过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以及具体的行动实践,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转变发展理念,将科学发展观内化为行为准则。
3.1.2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所谓规范化就是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所谓制度化就是要不以个人意志和长官意志为转移,也不以“自觉性”为基础。要明确科学发展观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的具体表现,要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真正细化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法律和政策文件中。
3.2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大力培育城镇化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功能
3.2.1优化产业结构
首先要提升工业化水平。一方面坚持突出重点,培育骨干,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积极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其次,要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再次,促进区域农业的产业化过程。
3.2.2优化资源配置
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我国人口多,土地、水、矿产等自然资源有限,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巨大,必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珍惜每一片森林、每一条江河、每一寸土地、每一座矿山,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设之路,使人与自然永远和谐相处。对城市发展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节约土地和水资源。【3】
4、“十二五规划”中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4.1 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协调发展。
在东部地区逐步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壮大若干城市群。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积极挖掘现有中小城市发展潜力,优先发展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把有条件的东部地区中心镇、中西部地区县城和重要边境口岸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4.2 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特大城市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大中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继续发挥吸纳外来人口的重要作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落户条件。
对暂时不具备在城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改善公共服务,加强权益保护
4.3 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原则,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健全城镇建设标准,强化规划约束力。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规范新城新区建设,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调整优化建设用地结构,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预防和治理“城市病”。【4】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29147.htm
【2】《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推动我国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载2005年10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
【3】王格芳 王成新:《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城镇化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10
【4】《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0
Explore how to actively and steadily promote urbanization
Geography and Resource Sciences 09 2 classeschengyulian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world urbanization, China has entered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In recent years, China's urbanization, there were many in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does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the urgent need to arouse our vigilance and attention.“Twelfth Five-Year Plan ” is also the question of how actively and steadily promote urbanization.Key words:the urbanizationProblems and Causes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第三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
实现工业化、推进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既有经验,也有教训。由于推进城镇化任务艰巨而复杂,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明确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促进城镇化发展。坚持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暂不具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解决好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赁、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要充分尊重农民在进城和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切实保护农民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权益。城镇化要同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这是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的目标是把城镇化率从47.5%提高到51.5%,并要做到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这是我们未来五年的任务,也是针对目前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问题而提出的要求。比如说,目前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的统计中,包含了1亿多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但这个群体中的绝大多数并没有享受到城市户籍所附着的社会福利,还没有真正融入城市,这种现象被描述为“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或“半城镇化”。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如产业支撑、资源环境、基础设
施承载能力等问题。所以,“十二五”时期推进城镇化建设,要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城镇化观念,少走弯路,逐步提高我国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首先,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有产业就有就业机会,而相对充足稳定的就业是城镇化的基础,要让农民家庭进入城市定居,最基本的条件是能够就业、在城镇有基本稳定的收入。这就要避免盲目的城镇化,不能以为圈了地、建了城区就是城镇化了。从根本上讲,城镇化是非农产业劳动者,这样他们才能在城镇长期、稳定地生活下去。
第二,做好城镇建设和发展规划。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将“城乡一体化”的内容概括为五个方面的统筹,其中首先就是要求做好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推进城镇化必须要考虑到资源、环境、公共设施的承载能力,不能盲目地扩大城镇的建设规模,不能以为大就是好,不能以为大楼高、马路宽就是城镇化,城镇化除经济功能外,还要具备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功能。
第三,要努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镇化,必须打破城乡之间二元分割的体制,除了搞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外,更重要的是打破城乡之间公共服务的藩篱,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制度,只有这样,城乡间人口与劳动力的流动、转移才可能变得自然。
第四,在城镇化过程中,需要特别处理好进城农民工及其家庭在就业、教育、看病等方面的基本保障问题。对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应
为他们通过努力逐渐融入城市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农民在进城或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在现阶段,还不能急于割断农民和农村的联系,首先要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其宅基地的用益物权。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不能随便侵犯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必须尊重农民自由选择的权利,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将放弃这些权利作为农民进城的一个条件。
第五,在农村土地问题上,必须认真执行现行法律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土地的政策规定,不能以城镇扩张为由去侵占农民和农村集体土地权利。允许在规定范围内进行试点探索,但是不能违法侵权。应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目标,探索农村非农用地进入建设用地市场的途径与机制。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面,应严格执行政策(国务院2010年47号文),不能擅自扩大试点范围和违反“增减挂钩”具体规定。
第六,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即“三化同步”)的战略和工作要求,既要克服冒进、盲目的城镇化建设,也不能忽视农业和农村的建设,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真正促进“三化同步”发展。
第四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十二五”规划提出,“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准确把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精神实质,需要更加注重构建城镇化战略布局,更加注重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更加注重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注重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促互进机制的形成。
一、我国城镇化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城镇化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有设市城市655个,其中特大城市122个(人口超过400万的超大城市13个)、大城市118个、中等城市151个、小城市264个;建制镇19234个。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0年的47.5%,年均提高0.93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已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城市化平均水平,长期存在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状况开始扭转。
我国城镇化进程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一是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离土不离乡”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形式,这一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65个百分点,打破了城镇化水平长期徘徊乃至逆向发展的坚冰。二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10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依托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吸纳农民工流动就业,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形式,这一时期城镇化率年
均提高1.25个百分点,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最快、转移农村人口最多的时期。三是自“十二五”规划起的未来20年。这一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将出现新趋势,城市群、城市圈和小城镇将成为吸纳农村人口的重要两极。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一些具有区位和产业优势的地区,已逐步形成相对集中的城市群、城市圈,如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不足4%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国18%的人口,实现了全国40%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些地区以及其他大城市群周边地区,将是今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地区,城镇化水平将有一个量和质的同步提高。另一极是小城镇。目前小城镇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45%以上,小城镇企业创造的税收占全国地方税收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人口、产业和财政聚集效应正在逐步显现,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小城镇将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极。
上述三个阶段中,前两个阶段约30年时间,主要是通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为工业化提供廉价劳动力,工业化带动了城镇化。正在进行中的第三个阶段,约20年时间,则是要通过城镇化解决农村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可以说,前两个阶段是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第三个阶段,则是转向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第三阶段是攻坚阶段,涉及的多是体制、机制问题,比前两个阶段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但如果政策对头,效果会更加明显。我国用50多年时间,走过国外需要百年才能完成的城镇化历程,将在中国历史上写下彪炳青史的一页。
二、“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超出预期,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引
擎,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同时存在。
主要表现为:一是一些一线和中心城市的宜居、生态功能退化。由于人口规模快速膨胀,人口聚集过于集中,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增长不同步,交通、住房、公共服务不堪重负。有些城市的水、电、气、热、煤等供应常年紧张运行,资源承载能力逼近极限,城市的生态功能弱化。二是城市建设规划稳定性差。一些城市功能定位不清,同构性竞争导致重复建设。一些城市规划修编占地过多,用地扩张和耗费资源过度,集约化程度低。三是公共服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不少农村人口进城后的居住、生活条件较差,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这部分人群基本集中在城乡结合部,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出现缺口,一部分成为城市的边缘群体。四是社会管理滞后。面对庞大的流动人口,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对策,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十二五”时期的城镇化发展,要认真总结过去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妥善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大城市规模扩张与提高增长质量的关系,更加注重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我国的一线城市和中心城市,要坚决遏制城市发展中的“马太效应”,不能再走“摊大饼”式的外延扩张和人口无序增长的发展道路,而要重视内涵式增长,在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会管理,提高城市化质量上狠下功夫。大城市发展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要着力提高单位土地的人口承载能力及集约化水平。二是处理好大城市发展与中小城市、小城镇建设的关系,更加注重推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是联结农村和大城市的桥梁纽带,在城镇化
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担负着双重职责。大城市应加快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把高新科技、优质高等教育、先进文化、医疗卫生、金融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高端制造业等作为发展重点,其他产业则可有步骤地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应抓住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科学、均衡布局并聚集产业,构建发展平台。三是处理好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更加注重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互进机制的形成。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的新型城乡关系,使广大人民共享城镇化成果。要把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步提升城镇和乡村现代化水平。防止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忽视新农村建设,使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加强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管理,保护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不以牺牲农业、农村和农民利益为代价推动城镇化。
三、“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要解决好五个问题
一是认识问题。城镇化过程既要遵循规律,顺应发展,又要统筹协调,量力而行,在财力可承受、群众可接受、发展可持续的前提下积极推动。要警惕形式上的“城镇化”,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或县改市、市改区,在产业未发展,农村人口住所、职业、社会保障等都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将农民统计为市民,单纯追求所谓的“高城镇化率”,这种不反映经济社会实际发展真实水平的城镇化,没有实际意义;要警惕用高负债支撑城镇化,防止寅吃卯粮,透支未来,急于求成;要警惕“贪大求洋”式的城镇化,一切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多搞实惠有用、群众欢迎的东西,少搞哗众取宠的东西。
二是规划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应按照城乡统筹、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的原则,编制城乡融合、相互衔接、全域覆盖的总体规划,同步推动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社会事业规划向农村延伸,改变过去城乡规划各自为政的二元格局。应维护规划的稳定性和权威性,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调整,就是对经过中期评估或经济社会状况发生重大变化而确需调整规划的,也必须符合法定程序,维护规划的稳定性。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包括人大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三是户籍制度问题。城镇化意味着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相应社会管理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进城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变化,相应的户籍、住房、教育及社会保障制度等配套改革就需要跟进。“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目前,全国已有十多个省(市)出台以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划分、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正逐步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职业(生活来源)为户口准入条件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籍划分,只是打破二元户籍制度的第一步,关键是要把户籍制度与相关福利制度逐步分离,逐步弱化或取消依附在户籍上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保等方面的福利待遇差异。这种分离,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迈的步子可以大一些,在特大城市,由于城市容量等因素制约,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
倾向。
四是小城镇管理体制问题。对于人口多、经济总量大的重点镇,要研究解决其“责大权小”的问题,积极探索“强镇扩权”,理顺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率。可考虑向重点镇下放行政执法权限,把公安、交管、环保等部门行政执法权及必要的行政许可权下放,提高其社会管理的控制力和执行力;推进镇级财政体制改革,研究按实际人口规模确定财政分配关系,减轻重点镇在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上的财政压力;根据城镇集中居住的常住人口及财政收入规模,解决其机构设臵、公共服务队伍人员编制等问题。
五是资金问题。推进城镇化进程,不仅需要增加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还要加大对进城人口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的支出,资金需求量大,这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更为突出。“十二五”时期,要认真研究解决中小城市、小城镇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在继续调整公共财政分配格局的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城镇化建设。探索市政公用事业投资体制改革,实行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要高度重视城镇化的债务负担问题,发展目标要明确,速度要适度,步伐要稳妥,使城镇化走上持续、健康、协调、均衡发展的道路。
第五篇:认真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认真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学习十八大报告的心得体会
夏 逸 民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为机构编制工作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是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依据和动力,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切实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有突破,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有创新,严控机构编制和职数上有实效。
一、机构编制工作在行政体制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
机构编制管理涉及党的机关、国家机关和民主党派机关、群众团体机关及事业单位,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调整职能配置、理顺职责关系、合理设置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及确定领导职数,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建设相适应的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党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完善我国政权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部门。其作用主要有:一是搞好顶层设计,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和行政体制目标,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科学规划设计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二是严密组织实施,认真 1 履行机构编制部门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牵头单位,精心策划,周密组织。三是做好协商协调,对涉及多部门管理的事项,要厘清职责,明确分工,责任到位;对经济发展和 社会管理当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研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四是统筹规划和协调推进重大改革,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系统的体制改革。
二、新时期机构编制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
根据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求,新时期的机构编制工作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归结起来主要是:
1、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要求,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在现有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我市政府的组织结构,部门职能配置,单位编制使用,领导职数设置等情况,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解决普遍存在的部门扯皮、职能分散、职能交叉、编制不足、领导超配的问题。
2、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简政放权、管理前移的要求,一方面要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规范审批作业,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要将各类行政审批及许可纳入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实行集中监管,防止权力外溢,构建起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要优化行政层级,提高乡镇机构服务“三农”,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
4、优化政府管理 机制,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推行政府绩效管理,使政府行政行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5、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难点,要搞好事业单位分类,推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完善事业单位管理制度。
6、积极做好各种社会改革以及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机构编制工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提供体制机制上的保障;
7、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增长,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
三、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措施
为贯彻落实好十八大精神,在2020年建立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机构编制部门任重道远,使命光荣。从我们北海的实际出发,要着眼于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北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把握工作全局的能力。行政体制改革事关国家政权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远发展,既是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大实践课题,必须高度重视,稳妥推进。首先要深刻领会十八大有关改革的重要精神,认真学习中央关于行政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牢牢把握改革的方向、原则和政策,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其次是要深入了解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向和趋势,认真研究现代政府的职能,全面分析政府转型中 的问题,提出科学的对策与措施。再次是要学习法律、行政管理等学科,充分了解和熟悉政府行政运作过程,深入研究政府的决策、执行、监督关系,对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进行科学分析,既要完善政府管理与服务的职能,又要简减政府冗余的环节和重复交叉的职能,使政府行政体制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第四、要加强对各系统、各行业的学习与研究,把握各系统与行业的特点规律,增强对这些领域体制改革的指导水平和操控能力。
第二,深入基层调研,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调查研究,是熟悉掌握第一手资料和实际情况的基本方法,是“对症下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机构编制部门特殊的地位,更需要加强对工作对象的联系,熟悉了解各部门的实际情况,提高管理机构编制的能力。一是开展普遍的调查研究,机构编制部门面对的工作对象机构层级不
一、部门专业相隔、编制种类不同,特别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行政管理方式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原来设置的机构、职能仍有很多并未跟进调整,使得机构设置过杂,编制资源未能得到很好利用,部门间内耗多,群众办事依然很难。这些,都需要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提出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应对措施。二是进行专题调查研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上级的要求与任务,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解决问题。三是开展重大课题调查研究,针对机构编制管理中的重大工作、重要事务,确定研究课题,集中力量攻关,切实解决机构编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问题,提高机构编制的管理水平。四是注重课题转化,一方面是调查研究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围绕改革展开,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贴人民群众需求,另一方面调查研究提出建议和措施要符合实际,便于操作,转化为行政体制改革的成果。五是改进调查研究的方法,就机构编制管理来说,调查研究不能满足于听汇报、看现场,要在掌握基本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突出“研究”二字,借鉴“他山之石”,深化理论研讨,在“全局”这个制高点上运筹帷幄。
第三,搞好组织协调,提高主导改革实践的能力。行政体制改革能否取得成效,与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的认识水平、设计能力、管理素养有很大的关系,机构编制部门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来主导行政体制改革。首先是要站在改革的前沿,主导好行政体制改革。改革从全局上讲,有利于国家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但是,不可否认会影响既得利益者,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实际上已经进入到了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要求进行自上而下地推进改革。因此,机构编制部门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勇敢地站在改革的前沿,承担起改革的责任,稳妥推进各项改革的实施。其 次要认真履行职责,组织好改革方案的实施。行政体制改革涉及面广,矛盾焦点突出,影响深远,因此,行政体制改革既难以一蹴而就,更不能朝令夕改。要周密拟制改革方案,严密组织实施,力求积极稳妥,绝不冒然行事。同时,改革的组织实施中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尊重大家的愿望,照顾到人们的感受及所关注的利益,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改革能顺利推进。
第四,切实改进作风,增强抓工作落实的能力。新的中央政治局做出了有关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为全党全国人民带了一个好头。良好的作风是推进工作、抓好落实、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也是反映干部素质、队伍建设、单位形象的重要方面,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做好。一是要抓思想教育,增强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切实解决“为谁服务,怎样服务”的问题,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真抓实干,把事干成,造福百姓”的理念,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二是要抓制度建设,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学习现代管理理论,创新管理理念,使机关管理的制度更加科学、便于操作;要对业务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制定工作标准、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减少随意行为。三是抓政务公开,增强机关工作的责任意识。政务公开有利于机关工作提高效率和质量,要把政务公开作为改进机关工作的抓 手,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严格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内容、公开办事结果,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四是抓绩效考评,建立健全干部考核机制。要把绩效考评纳入到机关管理当中来,作为干部工作考核及政绩考评的重要内容,与干部的评功评奖和成长进步挂起钩来,使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到工作上,把责任体现在工作中,用“工作实绩”说明德才绩能。五是抓监督检查,形成“干成事”的良好氛围。一项工作任务布置后,要有检查、有总结、有讲评,做好全程跟踪监督检查的工作,及时反馈进展情况,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