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晨锻活动区域化与幼儿兴趣发展的实践研究(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4 00:1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班晨锻活动区域化与幼儿兴趣发展的实践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班晨锻活动区域化与幼儿兴趣发展的实践研究》。

第一篇:小班晨锻活动区域化与幼儿兴趣发展的实践研究

小班晨锻活动区域化与幼儿兴趣发展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计划

2006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晨锻体育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基本形式是游戏。本研究根据常州市课改的精神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示:即运动强调培养幼儿的兴趣,在自主活动的基础上积累运动经验、体验运动情趣,强调幼儿体质的增强和综合运动能力的培养。旨在通过理论思考与实践尝试,以晨锻活动的区域化为载体,研究优化晨间活动的途径与方法,进而有效的促进幼儿参与晨锻活动的兴趣及对自身的体验和探索,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工作重点 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充分挖掘幼儿园资源,创设晨间体育活动区域,保证幼儿开展晨间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利用家长资源,利用废旧物品和自然物制作体育器械,丰富晨间活动器械;通过交谈、、观察,充分了解班内每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需求,充分发挥幼儿活动的自主性;合理有效的指导,提高幼儿晨间活动的质量。

三、研究工作安排

1、开学初,学习幼儿园课题研究方案,了解其研究思想、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工作重点,并与配班老师商量制定班内课题计划。

2、积极参与幼儿园的课题组活动,收集和学习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如:《纲要行动指南》、《从理念到行为》、《学前教育》和《幼儿教育》

等,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

3、借阅图书《教育评价》,作好读书笔记,树立正确的活动评价观,并积极探索教师在活动中如何指导、参与,如何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4、注意研究资料的积累。每月坚持学习一篇相关文章,写好心得体会,做好课题每月实施小结,学期结束时做好学期总结。

四、具体活动安排二、三月:

观察孩子晨锻的情况,检查各类体育器械,做好体育器械的改造和美化工作、利用活动室、走廊创设投掷区、跳跃区、绳圈区、球类区、平衡区等区域。

四月:

结合家长半日活动,开展“自制体育器械”的家园活动,丰富各区域的材料投放。

五月:

每天自由活动时间请幼儿示范介绍自己的新玩法,重视与平衡班的相互交流学习,鼓励一物多玩。

六月:

区域布置调整,鼓励孩子一起参与布置,注意情景化,以提高孩子活动的兴趣。

七月

整理材料,写好课题总结。

第二篇:浅谈如何激发小班幼儿美术活动兴趣

浅谈如何激发小班幼儿美术活动兴趣

【中图分类号】G468.3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6-0014-01

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应把工作做好做细。因为我们的教育是基础,他直接关系到孩子们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非常重要,幼小衔接工作的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我要阐述的内容是:培养小班的幼儿对于美术活动的兴趣。美术活动在幼儿园里是中大班小孩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因为美术活动可以为小孩提供一个情感沟通的机会,并且通过画画或做手工这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尽情地让幼儿们去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抒发内心的情感。小班的幼儿刚刚入园,对幼儿园的环境不熟悉,年龄比较小,并且手部的小肌肉群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掌握握笔的方法和进行手工的操作所以小班幼儿对美术活动不感兴趣,甚至有的幼儿还产生抵触情绪。那么怎么样才能使幼儿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美术活动中呢?我认为从小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是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幼儿学习的直接动力,只要幼儿对活动感兴趣,他就会投入到活动中,因此,不需要教他们怎么画,而是引导他们如何自己画,幼儿有了兴趣,才会有绘画的愿望,所以幼儿绘画的兴趣是需要长期努力培养才行。特别是小班的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他需要教师的引导、培养,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下面就结合我在这个阶段对孩子们进行的趣味美术活动来谈一谈如何提高小班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从而点燃孩子们的艺术火花。

一、合理制定教育目标,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1、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风向标,制定合理的目标能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欧美美术教育有两大流派,即“工具论”和“本质论”。工具论强调美术教育的教育价值,通过美术创作促进儿童健全发展,重视创作过程,忽视创作效果。本质论强调以科目为中心,主张以严谨的美术课,实现美术的自身价值。我认为通过趣味美术教育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激发艺术创作的热情,既要重视幼儿在趣味美术教育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又要看重最终他通过趣味美术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创作欲望和创作能力。小班作为孩子学前教育的初始阶段,他们的认识活动表现为具体性和形象性,他们利用表象和回忆经验来解决问题,各种认识过程更多是无意识的,在美术活动中他们开始用线条,简单的图形来表现事物的大致特征,愿意尝试新材料,喜欢手工、造型,愿意模仿。

2、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幼儿趣味美术教育包括幼儿趣味绘画教育、趣味手工教育、趣味美术欣赏三部分内容。(1)幼儿趣味绘画教育是指幼儿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及表现技法、绘制的作品能激发幼儿绘画兴趣。(2)幼儿趣味手工教育是指幼儿运用不同的手工工具、材料,制作出平面或立体的技能。(3)趣味美术欣赏教育是指幼儿通过欣赏大自然、社会生活、趣味美术作品中美的形象,从而提高美的观察力、感受力、初步的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

二、营造轻松愉快的美术活动氛围,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激发兴趣

1、营造身心自由的学习环境。创造是人的基本潜能,而身心自由是创新潜能得以开发的基本条件。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学习才敢于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创新,才会对活动保持浓厚而持久的热情。因此,美术活动中需要教师去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利用师幼情感交流的比较宽容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善于启发、激励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和理解,不要干扰和限制幼儿个性化的知觉方式和创造方式。必要的时候,教师应鼓励孩子走出座位,走出教室,让幼儿“自行其事”或自由组合。

2、选择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小班幼儿受其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物体有绘画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小班绘画活动教材时,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如: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在学习画小草时,可以设计“给小兔喂青草”;在学习画圆圈时,可以设计“小熊吹泡泡”;在学习画波浪纹时,可以设计“会游泳的小鸭”等绘画内容。另外,还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人、玩具或食物为题材,如:“我帮妈妈绕线团”、“气球宝宝”、“水果娃娃”等等。

3、以区角美术的活动形式让孩子们互动地学习,从而使美术活动的趣味性得以加深。合作互动学习是孩子们在主动探究学习过程中,同伴间进行合作、分工、交流、互动、同心协力、互相促进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一内容分工合作,比如利用废旧材料来制作小娃娃,就可以让孩子们分成若干组,一组制作娃娃身体,一组制作娃娃的头,一组用笔或其它绘画工具绘制娃娃脸……然后大家一起把娃娃组合在一起,这种互相合作,合作互动的方式不仅给老师的指导敞开了较好的切入口,同时也深受孩子们的欢迎;第二是不同内容同时开展,结合本班幼儿人数较多的实际情况,如果全体幼儿长期进行集体的单一的美术活动,久而久之势必削弱孩子们美术活动的兴趣,所以在活动形式的安排上,我把孩子们分成若干组,根据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内容,比如同样的画乌龟,孩子们可以在活动中根据自己喜好选择用蜡笔画乌龟、用棉签画乌龟、用瓶盖印画乌龟、用瓷砖画来表现乌龟……同一教学内容出现多种活动形式,这是小班的孩子十分乐意参加的。

4、多媒介教学。为了增强孩子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孩子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需要教师运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辅助手段,如电视、游戏、欣赏故事、音乐、计算机和网络教学等。

三、在趣味美术活动中,以培养幼儿色彩感为基本途径,激发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幼儿有了美感,才会有美的创造。对幼儿进行美的教育,首先从认识色彩开始,在色彩缤纷的大自然中去寻找色彩。蔚蓝的天空中飘白色的云朵;绿色的菊花争奇斗艳;丰收的秋天有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子,橘黄的桔子。金黄的水稻。利用这些天然的教材,让幼儿认知色彩,引导幼儿感受美,从而去表现美,创造美。

四、以正面积极评价为主,让幼儿获得成功感,增强自信心

多角度欣赏、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在活动中,我经常发现,孩子们的作品各有其独具魅力的地方,尽管有些作品从技巧上比较欠缺,尤其是小班的孩子,但是,当你换一种角度去欣赏的时候会发现,面面上的每一根线条、形状和色彩都传达了孩子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教师要了解和理解幼儿,懂得幼儿的内心世界,懂得幼儿美术发展的规律,用发展的眼光,欣赏的眼光去评价每一个幼儿,哪怕是细微的进步,都要加以肯定,对其不足的地方则用建议的方式,商量的口吻提出修改意见,应帮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感受到美术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兴趣。

激发兴趣,才能启发想象,幼儿的美术活动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不管是趣味美术也好,或者是其它的美术教育形式也好,美术创作本身作为一种自由度极大的艺术创造,都是幼儿整体成长的反映,需要老师用一双艺术的“金点之手”,挖掘各种新颖独特、富有情趣的表现形式和方法,经常让幼儿在欣赏和尝试形式与方法的变化中产生耳目一新的美感。美术教学能促进幼儿成长,随着幼儿的成长,美术教育也在发展,我试图以上述表现创造的教学作为一个活跃因子,点燃我们小班孩子的艺术火花,激活我身边的每一个孩子,愿他们在美术天地里健康成长。

第三篇:幼儿国际象棋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幼儿国际象棋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苏州市沧浪区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日期:2006-3-14 10:27:04

一、课题的提出

国际象棋是一项历史悠久(1500年以上历史),开展最为广泛(三亿爱好者)的世界性体育项目之一,同时也是一项非常有益的智力活动,它风靡世界,被革命导师列宁称为“人类智慧的体操”;被德国大诗人歌德称作“聪明人的游戏”;近几年,国内外的一些学校将国际象棋引入课堂教学通过实践表明:国际象棋能陶冶情操,提高身心健康。良好的棋风能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正确地估计自己和对手。严格的棋规能帮助学生形成遵守规范的作风。复杂的棋路变化能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棋局的的胜负可以教育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及革命的英雄主义优良品质。下棋能改变学生的性格、脾气,锻炼人们处理局部和全局、进攻与防守、虚与实、舍与取等等关系的能力。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21世纪的建设重任将落在他们身上。高度科技化的时代,势必对孩子们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未来社会所具有的挑战性和竞争性也就要求未来的主人必须具有科学头脑,顽强拼博的精神、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拥有一个健康的人格。幼儿期是幼儿形成良好个性品质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期发展。因此我们依据纲要的精神,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尝试在幼儿园开展国际象棋活动,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使幼儿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二、课题涵义的理论界定

幼儿国际象棋活动与纯粹的竞技国际象棋不同。竞技国际象棋是世界性的体育项目之一,重视的是战绩。幼儿国际象棋活动是不可多得的“寓教于乐”的特殊教育手段,是为了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在实践研究中,我们将探索出一系列趣味横生、切实可行、适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将活动渗透于幼儿教育活动的各个领域,逐步养成孩子良好的自我意识与同伴的合作竞争意识、遵守规则、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良好行为习惯以及发展操作、观察、思维、想象、创造、逻辑推理等能力,为幼儿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终身学习,终身健康打好基础。

三、课题的理论基础

俄罗斯著名国际象棋教学专家克尼亚泽娃指出:国际象棋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外能方法,对国际象棋认识越深,人的成功机率就越大。因为:

(一)国际象棋具有科学性,表现为其规则的合理性、思维的逻辑性和推理的连续性。幼儿在国际象棋活动中有助于智力的开发。

(二)国际象棋具有竞争性,表现在争取先手和有利局势,最终战胜对手的拼搏过程之中。在弈棋胜与负过程中,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国际象棋具有娱乐性。国际象棋运动不仅是“人类智慧的体操”,更是当前风靡全国的大众娱乐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棋弈是一种集体活动,在掌握和运用对弈这种“准交际手段”中,自然而不拘束的结识许多新朋友,大大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实践,有助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目前,我国的教育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历史时期,而把融竞技、艺术、科学为一体的国际象棋引入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恰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在幼儿时期要发展智慧,关键是让幼儿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从娱乐中学,从玩耍中学。其教育过程是:兴趣——游戏——引导——激励。

四、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的在幼儿园开展国际象棋活动的实践研究,是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健康为出发点,从幼儿国际象棋活动的研究探索,对国际象棋活动中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目标的研究以及幼儿良好个性品质形成的个案研究这三方面开展实践,将国际象棋活动渗透到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新《纲要》中,强调了幼儿的主动

学习,着眼于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因此,我们期望通过课题的研究能够使教师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不要把关注点过分集中在具体知识或技能的教学上,而是着力组织设计适合幼儿的活动,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从幼儿出发,寓教于乐,保证每一个幼儿在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幼儿园生活中发展潜力,良性发展;使幼儿获得健康的、真实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同时我们更希望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国际象棋活动在幼儿园形成特色,成为一个亮点。

(二)主要内容

本课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子课题

1.幼儿国际象棋活动的研究探索(责任人:梁泓)

目标:a通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国际象棋活动培养幼儿对国际象棋的兴趣

b在国际象棋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敏锐观察力和有意注意的能力,增强幼儿的记忆力,提高思维能力。c利用国际象棋活动的特殊性,使幼儿在自信心、自尊心、自制力、荣誉感、好胜心、坚持性等方面获得发展。

2. 国际象棋活动中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目标(责任人:张文娟)

目标: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健康为出发点,利用国际象棋的体育与娱乐的双重身份,引发哟而对国际象棋的兴趣,在日常的学习、对弈、比赛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展幼儿的智力水平。

3. 国际象棋活动中幼儿良好个性品质形成的个案研究(负责人:华静)

目标:a在对弈、学习、比赛等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与同伴友好合作,形成坚强、勇敢、不怕困难、不怕输等良好的个性健康心理素质。

b将国际象棋活动渗透到幼儿园的各个领域中,将国际象棋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使幼儿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五、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帮助课题组成员确定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益。

2.行动研究法: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际象棋活动,并根据实际操作,适时调整修改方案,使课题研究科学、合理。

3.个案分析法: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幼儿为研究对象,较全面真实地进行观察记录,并对记录资料进行分析、解释。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处理的措施。

4.经验总结法:在收集、积累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加工,使课题研究条理化、系统化。同时组织论证,撰写课题报告,并将先进经验方法向其他幼儿园所推广。

(二)研究对象

本园小中大班全体幼儿

六、成果形式

主课题集体报告,子课题有关论文,围绕课题活动撰写的有关论文、活动设计以及个案汇编

七、课题组成员的分工

园长朱文华承担策划、统筹、管理工作;副园长何晅承担策划、组织、协调工作;骨干教师梁泓承担子课题:《幼儿园国际象棋活动的研究探索》的研究工作;张文娟承担子课题:《国际象棋活动中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的研究工作;华静承担子课题:《国际象棋活动中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个案研究》的研究工作;聘请苏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中学高级教师潘家康承担课题研究的指导工作;聘请国家队退役的棋手曲筱雯老师为国际象棋教练,对我园教师进行国际象棋知识和棋艺的培训。

八、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03年3月—2003年8月)

1.确立主课题,构建子课题,完成课题的申报工作

2.组建课题组,明确分工职责

组建了由园长及小、中、大班一线骨干教师等组成的课题组。明确各自的职责,课题组成需做到团结协作,努力完成课题任务。

3.建立建全学习交流制度

每月一次的课题进展情况交流,便于教师间相互学习,适时的修改课题方案,保证课题的顺利开展。

4.制定实施方案,完成子课题工作计划

二、研究实施阶段(2003年9月—2005年12月)

1.第一阶段

确定课题及子课题的目标、计划,逐步开展课题研究,做好资料的积累及分析工作,总结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

2.中期小结

开展中期汇报,完成阶段总结,分析研究工作是否把握方向。在阶段总结基础上实践、创新。

3.第二阶段

调整方案,修订子课题计划,确立下一阶段研究目标,保证课题工作的顺利完成三、结题鉴定阶段(2006年1月—2006年6月)

做好课题结题工作,完成课题结题报告,汇编优秀论文、个案、活动设计,为课题成果鉴定作好充分准备。

第四篇:幼儿舞蹈实践与研究

皖西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幼儿舞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作者

指导教师 江 昊王蕊

摘要:幼儿舞蹈教学作为幼教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虽然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已经对幼儿舞蹈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幼儿舞蹈教学仍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幼儿舞蹈概述出发,分析了幼儿舞蹈教育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针对一些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法,旨在为幼儿舞蹈教育的改进提供一些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概述;现状;改进方法

幼儿舞蹈教育是舞蹈普及教育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环节,在舞蹈普及教育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目前我国幼儿园的舞蹈教育仍然是整个舞蹈普及教育中的一个不被重视的部分,舞蹈作为一门在艺术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其生存却艰难万分。作为一名舞蹈专业应届毕业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感到无比的痛惜。

一、幼儿舞蹈概述

(一)学前儿童学习舞蹈的重要意义

幼儿舞蹈教学形体训练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适当适量的舞蹈动作可以训练幼儿在感受形体美的同时,训练肢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使其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站、坐、行的习惯。舞蹈可以提高幼儿身体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功能,对训练幼儿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免疫力都有极大帮助,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乐观向上、开朗的性格特点,促使其全面发展。

幼儿舞蹈教学活动可以无形中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幼儿年龄特点的音乐和舞蹈形式,让其感受到美的同时表现出美,不断扩充幼儿对舞蹈艺术的表现方法。

幼儿舞蹈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观念和自信心。幼儿舞蹈多为群舞,在参加各种演出活动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和自豪,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此外,从生理角度上讲,舞蹈中各种动作只见的协调、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强烈的节奏感,可以促进幼儿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反应能力和平衡能力;舞蹈过程中随着血液循环的加速,心肺功能得到改善,改善大脑的供氧条件。所以舞蹈的学习还可以促进幼儿对其他知识的学习,这对幼儿的心理素质提高也大有益处。

页 第 1

(二)幼儿舞蹈特点

1、幼儿舞蹈具有直观性的特点

舞蹈本身就是一种直观视觉的艺术形式,人们通过视觉上的观赏对其进行审美感知。舞蹈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在舞蹈作品中,不论是所表现的情景还是人物的心理情感、状态,都要通过舞蹈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由于幼儿的脑部尚未发育完全,其思维仍是具体的,对于抽象的事物他们还不能理解和接受。比如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让孩子们闭上眼睛,靠在双合的手掌上,孩子们就知道这是睡觉的动作;若教他们张开双手在体侧上下起伏,孩子们便知道这是小鸟飞翔的动作。

2、幼儿舞蹈具有模仿性的特点

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都很强,比较喜欢学习他们所感兴趣的事物,最明显的学习方式就是模仿,通过模仿幼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长知识和能力。让幼儿模仿生活中的情景,比如双手在脸颊两侧转圈来表现洗脸的动作,双手后摆、身体左右摇晃着前行来表现小鸭子的动作,还有解放军骑马、开炮等等。幼儿舞蹈活动中想象所揭示的内容就是模仿所提供的,因而模仿是幼儿舞蹈的另一特点。

3、幼儿舞蹈具有童真性的特点

爱玩爱幻想是孩子的天性。当我问小孩子们喜欢干什么?他们会说玩积木,玩泥土,玩布娃娃等等---他们喜欢玩和做游戏,这是符合他们兴趣和情趣的事物。幼儿舞蹈可以说是一种高级游戏,而童趣则是这游戏的核心。比如在《蚂蚁搬豆》这一幼儿音乐游戏舞蹈中,当一只小蚂蚁看到一粒很大的豆却无法独自搬走的时候,吸引了好多 蚂蚁过来,最终大家一起把豆搬回去。在这个表演过程中,孩子们既体会到了抬、滚、推、搬逗逗的喜悦情趣,又感受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教育意义。

二、幼儿舞蹈现状

(一)幼儿学习现状

从幼儿舞蹈教学模式上看,现在很多幼儿园都是注重舞蹈技能等基本功的学习,片面强调舞蹈的动作和技巧,这对于只有3-6岁的幼儿是非常枯燥的训练,因此幼儿的学习也仅仅局限于对舞蹈动作的模仿上,并没有过多的对于舞蹈的领会和理解。长此以往不仅有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把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殆尽。另外,舞蹈教师只是教幼儿编排好的动作,完全忽略了对舞蹈中美的表现,也没有过多的时间让幼儿进行自己创作舞蹈动作,这使小孩子富有想象力的创造力直接被扼杀。

另外,孩子对于舞蹈没有过多的重视。这个年龄的小孩子尚未懂得什么是对其整体素质提高有利或是有弊,因此他们不会注重舞蹈练习的重要性,只是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的模仿,没有接受类似于艺术熏陶或是形体美等方面的训练。不论是从舞蹈教程安排出发还是从幼儿对于舞蹈课程的接受程度上看,目前幼儿对于舞蹈的学习效果不佳。

(二)幼儿舞蹈师资现状

从幼儿现阶段的情况看,在幼儿舞蹈教师中很少是从专业舞蹈院校毕业的教师,就算是有也没有很高的学历,专业教师严重缺乏,使幼儿的学习没有系统性和规范性;还有一些老师没有意识到幼儿舞蹈教学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意义,一味的强调示范和模仿。他们认为幼儿的年纪尚小,只需听从老师的安排。

从幼儿园为舞蹈课配备的硬件条件以及舞蹈教学老师的水平上可以看出,很多幼儿园都是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为应付家长及上级领导的检查才开设的舞蹈课程,其教学内容远远不能引起幼儿学生的兴趣,达不到幼儿舞蹈教学的意义。

社会上,幼儿舞蹈教学多以兴趣班的形式,且大多是功利和盈利为主要目的,一般来说费用很高,这就导致很大一部分家长不得不放弃对幼儿进行舞蹈教育。

所以,要想提高幼儿舞蹈教育的地位,幼儿园、家长和社会首先应该意识到幼儿舞蹈教学的重要意义,真正以幼儿自身的发展角度考虑,才能实现在舞蹈教学中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锻炼幼儿的身体、培养气质和修养,达到全方面发展。

以上的种种问题说明现在的幼儿舞蹈教学没有充分意识到幼儿自身的幼儿舞蹈教学的特性,导致幼儿舞蹈教学的意义不能充分体现,达不到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目的,甚至还会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对幼儿舞蹈教学改进方法的探讨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舞蹈是一门实践能力很强的学科,一直以来舞蹈教学都是采用“言传身授”法,对于幼儿舞蹈教学来说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夯实自己的舞蹈基础和教学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肢体和语言的相互结合,在视觉和听觉上都充分让幼儿感受到舞蹈艺术的美,并使幼儿能将这种对美的感受运用到自己的舞蹈动作中去

幼儿舞蹈教师要有编排新的幼儿舞蹈的能力。要编排一场幼儿喜欢的舞蹈,首先就要了解熟悉幼儿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根据幼儿个性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幼儿的角度感知事物并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要仔细观察生活,注意儿童的情绪变化,同时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编排出幼儿喜欢、有趣、愿意学习的幼儿舞蹈。同时,教师自身具备的舞蹈专业知识和思想道德修养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自身对舞蹈的发展历程理解透彻,才能以儿童的语言去传授给他们。

幼儿舞蹈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适应并达到社会和家长对幼儿教师不断

提出的新要求。比如,要想提高幼儿的舞蹈创作水平,就应该让幼儿多多接触音乐,在享受愉快美好的情感体验同时,激发学习舞蹈的热情,逐渐在音乐中表现自我,激发出自身的创作兴趣。同时,所有的艺术都来源于生活,只有让孩子们对生活多多观察,适当的引导他们把生活中的形象艺术化,才能有更多更好的表现。

(二)教师对音乐的选择

前面已经提到,幼儿舞蹈具有直观性、模仿性和童趣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舞蹈音乐的时候,既要照顾到幼儿的年龄特点、生理心理特点,又要考虑到音乐对于舞蹈性质的定位。教师要选择具有教育性而又不是艺术性、趣味性的音乐进行编舞,从歌词到音乐,从结构到风格,只有音乐和舞蹈本身能吸引幼儿才可以。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像“花仙子”、“一分钱”、“波斯猫”等经典曲目依然受到小朋友们的欢迎和喜爱。比如在“一分钱”的舞蹈表演时,由于它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角色魅力很大,因此小朋友们在学歌词、理解歌词上都很容易,兴趣也很浓。在舞蹈表演时孩子们表现得也很积极,尤其是扮演“警察”这一角色的小朋友那神气的表情,自然是得益于这个角色赋予的魅力。当然,“捡钱”的小朋友那种自豪和荣誉感也是溢于言表的。这样的素材选择,既可以使孩子们可以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学习舞蹈,又可以得到思想上的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兴趣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促进幼儿对于新鲜事物的探索。因此,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其在这个基础上学习一些基本的舞蹈技能。

首先,要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题材,包括充满童趣、生动活泼的舞蹈语言和动作。这在前面已经提及,不再赘述。

其次,舞蹈教师的示范动作必须生动形象。幼儿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示范表现学习和掌握舞蹈的技能,这是幼儿舞蹈教学中最重要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把舞蹈内容生动的表现出来,激发儿童学习的愿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讲解动作之间的协调和过渡,这是决定幼儿兴趣的关键所在。

再次,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优美语言的运用。舞蹈教学不能局限于肢体语言的表达,要在视觉和听觉上同时享受美,这样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运用清晰、形象的语言,促进幼儿兴趣的产生,使其保持愉悦的情绪,积极主动的学习。

2、情感教学

对于幼儿的舞蹈教育方法来说,“严师出高徒”这样的方法是不适合的,因为对于这个

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更需要的是鼓励和表扬,这会积极促进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意愿。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给儿童知识以外更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个性,多多鼓励、夸奖孩子,这会让他们感受到快乐,感受到被肯定的成功的喜悦,这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优点和长处多多予以肯定,这对于一些表现相对较差的儿童来说尤为重要。只要我们多多加以鼓励,适时予以肯定,就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当然,对不同的孩子要不同对待,不能过分夸奖导致其产生骄傲心里。

其次,要充分信任孩子。告诉并相信他们“你可以做到!”。孩子年纪虽然小,但他们却异常希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和信任,所以老师一个鼓励的微笑点头等简单的动作都会成为孩子快乐的缘由。这个时期的孩子是培养自信心的关键时期,当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不再怀疑的时候,他才会充分自信的面对各种困难。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机会,不适时宜的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3、游戏教学

舞蹈是一种高级的游戏形式,小孩子们喜欢玩、喜欢热闹,将舞蹈教学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辅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比如在教孩子们“数鸭子”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自己扮演鸭妈妈,小孩子们扮演鸭宝宝,在鸭妈妈的带领下鸭宝宝学习各种本领,学习小碎步、蹦跳步等,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可以穿上相应的服饰、戴上头饰,这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会大大提升。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教师最关键的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根据不同孩子的资质和性格等多方面因素,针对性的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材施教不仅适用于舞蹈教学,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做好这一点是很困难的。但作为学前教育的舞蹈老师有责任、有义务根据孩子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发掘孩子的能力和长处,才能真正实现舞蹈教学的重要意义,真正促进幼儿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4、引导幼儿感受舞蹈作品

幼儿对舞蹈作品的感受是舞蹈教学的升华,也是舞蹈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应该在平时的讲授课上给幼儿展示一些优秀的幼儿舞蹈作品,让幼儿多接触一些新鲜题材、新鲜舞蹈形式的作品,而孩子们往往会被这样的新鲜事物吸引。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对舞蹈作品中一些优秀、突出的地方进行提问,引发幼儿对舞蹈作品更深层次的思考;还可以让孩子们模仿舞蹈作品中的某个感兴趣的桥段,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到其他舞蹈作品的优秀之处。这个过程当然会进行得不太顺利,但是也是舞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让孩子多对其他舞蹈作品进行欣赏,才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发孩子学习舞蹈的动力,进而可以有机会鼓励孩子创作舞蹈动作。

四、结语

幼儿舞蹈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幼儿的情操,使他们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舞蹈方面的能力,又感受到舞蹈为生活带来的艺术之大美。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我们一定要仔细关注孩子们美丽的童心,关注他们情感、兴趣的变化。大范围地收集、编排可以体现他们童真童趣的舞蹈作品,同时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幼儿整体素质的发展。幼教工作者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心和耐心,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进一步提升自己,为幼儿教育工作尽职。

【参考文献】

[1]齐娟;幼儿舞蹈教学新探索[J];黄河之声;2009,05

[2]宋晨霞;舞蹈编创没有那么难---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编创教学实践[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2

[3]刘洁;游戏性的幼儿舞蹈教学[J];青春岁月;2012,02

[4]袁静;幼儿舞蹈教学中一些问题的浅议[J];华章;2012,01

[5]张卫民,彭芝兰;浅谈幼儿舞蹈教学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8,07

[6]王丽娟;谈舞蹈的美育功能---对幼儿舞蹈教育的几点认识[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

[7]周炳元;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1,09。

第五篇:小班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小班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在20多年的幼儿园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在幼儿绘画教学的活动中,一般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画的好的孩子,他们喜欢画画,爱画画,画的越来越好,一种是画的不好的孩子,他们讨厌画画,怕绘画,怕画的不好,不画而更画不好的恶性循环。如果我们能正视孩子的年龄特点,遵循孩子的绘画规律,把孩子的绘画过程看做是游戏的过程,情况就大相庭径了。我在组织小班绘画活动过程中,充分考虑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不习惯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往往凭自己的兴趣自由行动,兴趣与注意力都不稳定,他们对鲜艳的色彩,有趣的物体易产生兴趣,但观察不仔细,无意注意占优势,易受外界干扰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化的手段,使教育语言成为孩子能听懂的游戏化语言,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得到发展,让他们感到绘画活动本身就是轻松愉快的游戏。如何让小班幼儿在绘画中有兴趣呢?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选择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

小班幼儿受其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物体有绘画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小班绘画活动教材时,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如: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在学习画小草时,可以设计“给小兔喂青草”;在学习画圆圈时,可以设计“小熊吹泡泡”;在学习画波浪纹时,可以设计“会游泳的小鸭”等绘画内容。另外,还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人、玩具或食物为题材,如:“我帮妈妈绕线团”、“气球宝宝”、“水果娃娃”等等。

二、选择的绘画材料要丰富有趣。

小班幼儿感知经验少,表象贫乏,思维的直觉行动性以及对自己活动的控制和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支配能力差。因此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各种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画,提供纸团让幼儿压印,提供玻璃球让幼儿滚画,提供纸巾染画,提供吸管吹画等。如,在吹画活动“节日的礼花”中,幼儿只需在纸上蘸一滴颜料,对着吸管用力吹颜料,纸上便会盛开一朵朵美丽的礼花。又如,在滚珠画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玻璃球,幼儿用玻璃球蘸上自己喜欢的颜料在白纸上滚画,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线条交织在一起,一幅幅神奇的画就这样完成了。活动结束时有的幼儿仍乐此不疲地要继续滚画,有的幼儿还在为自己的杰作而欢呼雀跃。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班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情,有趣的事。

三、让幼儿在玩中学

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由于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所以,他们常常把绘画当作一种游戏来对待。只有在这种绘画的游戏中,孩子们才会感到无拘无束,没有精神压力,才会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才能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幻想的尽情发挥。在活动中我首先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入课题,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如在绘画活动“气球宝宝”时,老师带领幼儿边游戏边画:“有一天,许许多多大大小小,各种颜色的气球离开了妈妈,他们想到天上去旅游,他们飞到了高高的天上,有些气球因为看到美丽的风景而好开心,有些气球因为在高高的天上有点害怕,有几只气球北风一吹,翻起了跟头,他们觉得真好玩,有的却吓得哭了。”孩子们被老师带入气球宝宝的世界,很自然的对画气球宝宝非常感兴趣,因此,他们最后画出来的气球宝宝也各不相同。其次,老师还组织孩子们玩的模仿游戏,如:在学习画螺旋纹是,首先让幼儿做律动,在音乐中体验绕线团的手臂环绕动作后,再让幼儿在纸上为妈妈“绕线团”。总之,教师利用小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来设计生动有趣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引过来,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让孩子们眼中充满美。

幼儿对美术有一种自然的需要,他们常常会被五彩斑斓的色彩所吸引。在自然界中感受、发现色彩的魅力,可以从小培养幼儿审美鉴赏能力。鉴赏能力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组织幼儿欣赏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的美以及各种艺术的美,寻找色彩、感受色彩。让幼儿置身于大自然中,青山绿水、旭日斜阳、蓝天白云、碧海拍浪、奇花异草、鸣禽走兽、雨后斑驳的彩虹、夜晚缤纷的霓虹等等,这些五彩的色调能直接给予幼儿美的感受。

下载小班晨锻活动区域化与幼儿兴趣发展的实践研究(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班晨锻活动区域化与幼儿兴趣发展的实践研究(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实践研究

    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实践研究 摘要:幼儿教师要培养幼儿审美能力,重视幼儿审美个性心理特征,发展幼儿特殊的情感性的认知能力,发展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等。幼儿......

    小班幼儿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环境材料创设的实践与研究

    小班幼儿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环境材料创设的实践与研究 幼儿园户外体育区域活动是一项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是在幼儿动作发展和思维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中来实现其教育目标的,对幼儿......

    晨谈活动中,幼儿语言的发展

    晨谈活动中,幼儿语言的发展 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来源于语言教学活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对话。 语言能力是指听、讲、......

    幼儿园混龄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践与研究[★]

    《幼儿园混龄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上传: ***021 更新时间:2013-11-27 10:11:56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幼儿......

    激发小班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

    3岁左右幼儿爱玩爱动、爱模仿,可塑性强,对他们来说平时的教学活动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所以,为三岁孩子开设区域活动可以让他们在摆弄和玩耍中学习,在一些无意识的操作......

    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结构及发展特点研究

    [摘 要]早期阅读兴趣指幼儿对阅读活动和阅读材料所表现出的爱好与倾向等个性心理特征。幼儿的早期阅读兴趣对阅读能力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

    小学生足球兴趣培养实践与研究

    浅析小学生足球兴趣培养实践与研究在校园里有计划地推广足球运动,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在足球运动中养成坚韧的品质和健康的体魄,在这里我结合足球教学经验说一说小学足球兴趣......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黄亚妹 关键词:实践研究 生活自理 小班 幼儿 摘 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要解放孩子的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