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社会转型与科技作用
浅谈社会转型与科技作用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rol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方楷强
摘要: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新时期,这一转型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价值的合理性的体现。在研究中国社会问题时,应以中国为立场,从整体的维度、历史的维度、理论的维度去研究中国的社会转型和相关的科技作用。本文先从社会转型的含义、特点、作用及目的等方面介绍了社会转型;接着从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内在动力及作用功能等方面介绍了科学技术。最后探讨了社会转型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关键词:社会转型 科学技术 社会问题
当谈到社会转型这个问题,不少人就会问了,什么是社会转型?为什么要转型等一些问题。当然,有必要先解释下这几个问题。什么是社会转型,先看看它的定义。从概念上是指社会从传统结构向现代结构的整体性转变。那么很显然,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历史使命就是把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改造成现代社会的社会结构。马克思主义认为,现代化社会转型在宏观上是从“人的依赖”的社会向“物的依赖”的社会的转变;在微观上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或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实现。当然,就中国而言,社会转型包括三种含义。第一、社会体制在较短时间内急剧的转变。自1992年中国宣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社会转型就建立在明确的经济体制转型的基础之上,社会转型本身就是社会体制的转变,是社会制度的创新。第二、社会结构的重大转变。社会转型是一种整体性发展,也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性变动,它不仅是一场经济领域的变革,而且是一场全社会、全民族思想、文化、政治、心理等各个方面的“革命”。第三、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转变。社会转型被许多社会学者纳入现代化过程,具体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变迁和发展。
社会转型的分类:社会转型可以分为3类。第一、西方国家原发、内源型社会转型。专指西方国家在长期的封建社会的基础上由于文艺复兴,资本主义崛起,产业革命,资本积累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模式。第二、后发、外源型现代社会转型。指在时间上晚于西欧地区、由于受到
西欧社会转型推动而进行的社会转型。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转型。既有后发、外源型社会转型的一般特点,又具有社会主义的特殊条件,是我们讨论的实际目标。
就中国而言,中国社会转型有着独特的地方:第一、中国的社会转型的被迫而不是自发的,“是外部强加的”。中国的现代化是被打入现代化的而不是自发成长起来的,所以第一个特点是外部强加的,当然我们为了应战,必须向西方学习。第二、中国的社会转型或说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来得比较晚,所以有后发的特点,我们没有像西方国家一样转型过程中有大量的原始积累,但是我们可以直接引用西方的技术。第三、先发国家自发的转型通常是以市场为主导,但是后发国家因为农耕经济本身无法逐步推进到市场经济,所以一般由政府和国家主导。第四、这种后发国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仅扮演主导的角色,而且采取追赶的战略。
了解了什么是社会转型,然后看看为什么要社会转型呢。转型的目的:第一、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当中等收入阶层成为社会主体时,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之间的冲突就会受到阻止,社会矛盾和社会紧张程度就会大大缓和;当中等收入者人数占社会多数时,其生活方式就会推动与稳定消费市场。第二、从差序格局向差距格局转变。差序格局指的是我们传统社会里最基本的概念,通俗来讲就是社会等级。差距格局指社会结构刚性弱化,弹性扩大,社会阶层的“换位机制”增强。
转型的作用:近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跟社会结构的调整是密切相关的。中国社会结构变化激活了微观经济主体、形成了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社会结构也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而且是一只隐藏在市场背后推动经济发展的、更深层次的手。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进入城市工作与生活,城乡居民普遍得到实惠,物质与服务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结构的改善,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活力。
转型的地位:第一、社会转型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条件、核心内容和关键进程。社会转型的历史内容就是社会结构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本质就是社会转型。第二、社会转型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的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就是一种自觉到自己实践意义的哲学。它关心的对象始终围绕人类生存和发展实践这个核心,而社会转型正是这样一种实践。
怎样转型对中国的发展才有利呢。首先、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大量资源的高消耗,靠大批廉价劳动力的使用,靠大量的物质资本投入来实现的,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发展开始转向集约型增长。为了持续保持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要从主要依靠资源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增长模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模式上来。其次,从投资导向转变为创新导向。在一些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我国自主创新上存在明显差异,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转化的创新驱动还没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最后,进一步推动城镇化进程,改变旧有的社区组织管理方式,推进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创新。保证宏观经济平稳发展,为城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城镇化进程。转变政府职能,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让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有着种种问题,比如如何减少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如何扩大内需的问题,如何扩大就业的问题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有着正确的理论的指导,同时我们也需要科学技术作为强劲的动力,加快我们社会转型的进程,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发展。
说到科学技术,我们并不陌生,但是我们又很难准确的说出它们的涵义。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和产物,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有其本身的特点;科学技术又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这些体系构成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在自然辩证法中,科学和技术不是一回事,应该把科学和技术分开来理解。从动态过程的角度看,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认识活动;从静态结果的角度看,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从事业规模的角度看,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社会建制”。技术的含义可以概括为:人类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技术的本质就是智能因素与物质因素的统一,是知识、能力、物质手段组成的动态系统,其目的在于创造人工自然,用科学及其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两者之间是相互转化和相互依赖的关系,即科学的技术化、技术的科学化。
至于为什么要发展科学技术,我们可以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原因,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以及科学技术的作用功能等方面考虑。经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应当分别分析科学与技术自身发展的内在原因。在自然科学内部,科学实验与科学理论构成了一对最基本的矛盾,并与在此基础上派生的科学继承和科学创新、科学分化与科学综合等多对矛盾共同成为自然科学发展的内在基本动力,从内部推进者自然科学的 进化和发展。相应的技术发展的矛盾体现为技术实践与技术规范的矛盾,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以及技术结构与技术功能的矛盾。科学技术具有许多功能与作用,其中最直接的,也是最重要的是它的生产力功能。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着丰富的内涵。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系统中的主导要素,是决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现代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决定了它的第一生产力地位;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力;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劳动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显然,科学技术在生产关系系统中也起着变革作用。紧接着,我们来分析社会环境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辨证的:一方面,它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功能和作用:另一方面,社会环境又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规模与速度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第一、社会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经济上对科学技术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说是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需要。第二、社会政治对科学技术发展有着制约性作用。虽然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它不能完全脱离生产关系、社会制度而自我运动,必然要受到经济基础、阶级关系的制约和影响。第三、社会文化与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由于科学技术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中进行的,社会教育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所以,先进的文化和现代的教育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四、社会意识形态对科学技术发展也有影响。科学技术队社会意识形态发挥巨大的精神文明功能,另外,社会意识形态又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科学技术活动的开展或科学技术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类服务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影响。首先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科学技术对自然的破坏和影响也越来越大。
对自然界带来的污染已经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和调节能力。其次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危机。现代科学技术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确拉远了心理距离;科学技术和权力结合在一起,掌握着科学技术优势的国家寻求对其他民族的控制,产生了以科学技术为后盾的新霸权主义。最后是人与自身关系的危机。人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时忘记了自己是谁,从而有了技术控制人的现象。
诚然,我国在进行社会转型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有利的方面,也不能忽视科学技术不利的方面。一方面,在社会转型中注重建设国家创新体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加强国家创新体制建设,关键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制,并且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社会转型应注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建立恰当的科学研究结构,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大量出现的机制,营造有利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 雷龙乾,中国社会转型的哲学阐释,人民出版社,北京,北京双桥印制厂印刷,2004
[2] 宋林飞,中国转型社会的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北京君升印刷,2012
[3] 郑杭生,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11
[4] 曹锦清,如何研究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2010
[5] 刘永振,自然辩证法概论,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大连,大连力佳印务有限公司,2010
[6] 许为民,当代自然辩证法,浙江大学出版社,杭州,杭州中大图文设计有限公司,2011
第二篇:小城市城镇化与社会转型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正在经历着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工业化运动和一系列高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长久以来中国奉行的是城乡二元发展模式,时至今日这种发展路线诸多弊端已经显现,唯有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城乡一体化才能完成中国社会转型实现新的发展。本文从小城镇的视角剖析城镇化和经济改革并给出浅陋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小城镇角色定位社会转型城乡一体化
一.城镇化定义:目前关于城镇化的概念国内尚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城镇化简单的解释就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包括:
1.人口职业的转变,即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第三产业,表现为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2.产业结构的转变,工业革命后,工业不断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工业化的发展带来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多余人口向城市转移。
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空间分布由分散状态变为集中。
二.调研与分析:
1.目前小城镇现状
相对于我国工业化和非
农业化水平而言,我国城镇化
发展水平整体偏低,部分原因
是由于我国在工业化和城镇
化过程中走过弯路,实行计划
经济而非商品经济模式。改革
开放至今,中国的城镇化实现
了高速发展。具体表现为:发
达地区城镇化发展较快;欠发
达地区发展严重滞后;东西部
发展不均衡。沿海地区工业化
水平较高区域如辽宁、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城镇化发展很
快。中部地区发展较快,西部图2-
1地 区如新疆西藏甘肃青海等省份和西南边境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如图2-1)
2.空间分布与形态
小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形态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枢纽区区域规划影响的以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逐渐向外辐射,在空间结构上成辐射状散点分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卫星城。这种空间分布是以大城市的发展战略问题为核心的,以提高大城市的发展质量为目标。另一种是均质区的区域规划影响的均匀带状分布。均质分布的城镇在主要特征指标上基本一致。如工业区为特色城镇、农业区为特色城镇、风景旅游为特色的的城镇。这些小城镇由于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在城镇化水上平很接近,加之地理位置上连成片所以在空间结构上表现为均质分布。
3.经济结构现状
鉴于中国幅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小城镇的经济结构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本文做分类讨论,抽取不同地区的典型来分析。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温州苍南小城镇金乡为例,该城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约5.3万,经济以轻工业为主。该镇以复合材料、包装印刷、塑料薄膜、商标标识为四大支柱产业。此外,该镇还发展了旅游、生
态、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轻工经济。2002年,其中工业总产值23.2亿元,农业产值
0.6亿元,外贸出口供货值1亿元。该镇经济结构多元、特色明显是东南沿海城镇化发
展的一个缩影(如图2-3),代表了区域城镇化水平;以中部部中等发达地区的安徽宿
州市某小城为例,该城年地区生产总值120
亿元,全年外贸进出口额为5000万美元产
业结构为35.8:38.7:25.5,二三产业占比
提高到64.2%。以纺织服装等轻工业、农副
产品加工两大产业作为支撑,产值占全县工
业总产值的60%以上。此外该县发展标准
化养殖、家庭农场等特色副业。这种经济结
构中,第一产业和二三产业比例相当,它体
现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典型的中等水平;以
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甘肃定西市某小城为例,该城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河上游,是甘图2-
3肃省中部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城。其经济主要以农业、手工业为主,是典型的粗放型和
劳动密集型产业。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09721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为40452万元,第二产业29250万元,第三产业40019万元。数据显示,农业手工业是其支柱产业并
占有很大比重,总体来说该城经济实力较弱,经济结构单一,城镇化水平发展滞后。
4.人口结构与规模
人口要素对城市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人口要素包括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人
口规模是决定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最基本标杆。它是我们估算未来居住、办公、工业生产
和基础设施需求的基本依据。人口结构是指一定范围
内整体人群中特定人群的比重。它可以参照年龄、性
别、家庭类型、文化、经济水平以及健康状况等进行
分组。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需求。目前中国正在经
历快速城镇化变革,大量农民工不断向城市转移,各
地城市人口规模不断膨胀,而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
重。通常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7%,就
进入“老龄化社会”,而超过了14%就被称为“老龄
化社会”。中国在2005年达到了7.6%。实际上中国
在2001年就已开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就意味着
中国人口红利即将结束,中国城镇化发展将要面临人
口老龄化的问题。(如图2-4)图2-
45.国家宏观政策
新时期国家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优惠
政策。十八大报告明确阐述了关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的方针,本文摘出了相关内
容:
1、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
问题的根本途径。
2、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
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3、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
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了城乡均衡发展并指出未来中国城乡发展的新方向,结束长久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的弊病。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现阶段的中国社会贫富差距增大地区发展失衡,随之而来的是尖锐的社会矛盾。这种背景下,中央敏锐的洞察到了这种严峻的形势进而开始着手对解决农村问题,并且把农村问题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不难看出中央关于全面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决心和信心。根据十八大的战略部署,将来国家将会把更多资源向农村调配,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共同发展,相信这种政策倾斜一定会给农产业带来更深层次的发展和机遇。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国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将更加和谐,生活将更加富足、更有质量。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一个政策方针,势必会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问题与对策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经济因素会带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结构的转变。中国正在经历一场轰轰烈的城市化运动,经济的联动会导致城乡一体化。但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不可避免的面临一系列的问题。首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城市和乡镇面临着诸如:资源少发展慢、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单
一、长期二元模式等发展瓶颈。其次,沿海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过快,过分强调经济利益盲目发展,缺乏理性。
解决城镇化的问题就意味着和改变传统的思维观念,寻找新的发展思路。国内一些地方的发展模式会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1.准确角色定位
小城市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周边的大城市。因此其发展应做好自己的定
位以避免走弯路。以山东半岛为例,山
东沿海工业基础较好的城市优先发展第二产业,北部和内部经济相比落后的地
区发展特色农业。以山东泰安市为例:
泰山区发展苗木花卉基地、岱岳区发展特
色大棚、肥城发展有机蔬菜、新泰发展黄
花菜、宁阳县发展双孢菇、东平县培育优
质大蒜。这些地方依靠规模化经营从而成为全国闻名的蔬菜基地并且在此基础上
发展副食加工,深加工走轻工业路线来图3-
1提升城镇居民收入。山东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依据周边资源环境做好准确判断,找准自身角色会在发展经济发展上少走弯路。(如图3-1)
2.多元化发展模式
建设小城镇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人口出路的一个重要出路,国内近几十多年来小城镇发展积累了几种典型的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
苏南模式是指江苏常州、苏州、无锡镇江等地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来实现城镇化。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乡镇企业,政府在其中扮演引导角色。温州模式指浙江东南部以家庭工业依靠市场运作而发展城镇化的模式。温州模式实行的是小商品大市场,温州商人在全国建立销售网络然后把自己生产的低成本的小商品销售出去。珠江三角洲模式是对广东省珠江流域中以广州、深圳等为中心的14个市县自改革开放以来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的特征概括。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以其地理区位、土地和劳动力等优势与外来资源结合而创造的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外向型快速工业化经济发展模式,它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一是政府主导;二是外向经济;三是民营经济的快
速市场化;四是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联动。
国内小城镇建设因其具体所处的环境不同显然不能照搬这几种发展模式,但是可以借鉴其发展的经验以及他们对自身角色的定位和对整体经济大环境的判断。对于缺少发展工业资源整合的小城镇应该在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前提下发展和农业相关的轻工业、副食加工、养殖等产业链条上下游附近的产业,努力实现规模效应。拥有文化资源优势的小城镇开发特色特色旅游同时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旅游经济作为支柱产业。拥有地区区位优势的可以整合大城市工业资源优势的城镇着重发展第二产业,发挥卫星城的作用。对于小城镇的发展政府一方面要给于优惠政策另方面要积极给予引导以多元化的发展策略改善小城镇的经济结构,促使其健康富有特色的发展。
四.结论
选择一条正确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是至关重要的。从长远来看城镇一体化适合中国的国情,它不仅有利于城乡均衡发展,同时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应当成为推进城镇化的主要方式。打破长久以来城乡二元的发展模式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城乡一体化是完成社会转型的必要条件。参考文献:
·小城镇建设现状及发展研究 何亚龙(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国内城镇化研究的现状评估 张亚强(邢台学院城镇化研究所,河北邢台054001)·城镇化研究综述 郭荣朝(襄樊学院地理学系 湖北襄樊 441053)
·崔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上而下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J].地理学报,1999,(2).·汤茂林,姚士谋.江苏省城市化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J].城市规划,1999,(6).·杨培峰.城乡一体化系统初探[J].城市规划汇刊,1999,(2).·甄峰.城乡一体化理论及其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汇刊,1998,(6).·马武定.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中国城市化的危机与希望[J].城市规划,1997,(6).·]熊宁,曾尊固.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两种透致性制度创新和变迁及其协同效应[J].城市规划,1999,(3).·]辜胜阻,李永周.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0,(6).·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战略和政策研究课题组.城市化道路的国际比较及启示【R].中国城市发展,2010.·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一北京:中华书局,2000
第三篇:农村社会转型与居民点规划
摘 要: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分析研究农村社会转型随国家政策的分阶段特色,研究各阶段对农村居民点规划特征,才能更好的发挥农村社会转型的中资源和优势,促进农村社会转型进程。
关键词:农村; 社会转型; 居民点规划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中国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并指出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一、农村社会转型的特殊性质和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的历程,也正是我国农村的社会转型过程,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农业经济在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固有的二元经济格局尚未完全被打破,中国农村的社会转型依然面临许多函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焦点问题依然是土地问题,而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总体历史过程和基本的逻辑关系是对土地问题的解决。其次,农村的工业化是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基本前提,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另一个重要成就是乡镇企业的兴起。最后,农民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价值观念的更新和精神生活的充实,是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观念前提。
二、农村社会转型各个阶段的农村居民点规划的发展过程 2.1 1978年至1984年是农村改革的启动与突破阶段。
这一阶段党的农村政策的取向是让农民获得自主和实惠。中央农村政策的制定均围绕恢复发展农村经济这一主要精神展开,衍生出该时期农村政策的基本目标,即变革现有农村经济体制,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在这一时期的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农村居民点规划属于初步发展阶段,农民住房建设迅猛发展,形成农房建设时期,出现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建设高潮,广大农民的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2.2 1985年至1992年是农村改革的探索与展开阶段
这一阶段党的农村政策的取向是发展乡镇企业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农村政策围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这一主线,引导传统农业向市场化转变,清除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因素,为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商品化、市场化找到了新出路。
这一时期农村居民点规划的主要特点是:对村镇的各项建设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农民住宅、生产建筑、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注重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其次,在注重农房建设的同时,开始注重加强村镇规划,引导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2.3 1992年至2002年是农村改革的深化和攻坚阶段。
这一阶段的农村居民点规划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是1992年-1996年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村镇建设时期。这一时期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城镇功能不断充实,吸纳了大量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农业机械化作业有了新的发展空间,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有了显著增加,带动农村住房特别是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
第二个是1997年-2002年以城市为主导的农村建设跟进发展时期,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经济尤其是大城市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农村建设进入跟进发展时期,城乡差距逐步拉大。并且受市场要素冲击,农村土地流失与失控现象加剧,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4 2002年底至2009年时农村经济社会综合改革与创建新机制的阶段。
中央农村政策取向是统筹城乡发展,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一时期的农村居民点规划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部分地区出现城乡融合的发展态势,小城镇功能开始由简单的乡村中心向复合型的农村区域型中心转变。2.5 2010年至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不断开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将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化、制度化,持续性更好、规范度更高。
三、当前农村居民点规划的任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其“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既包含了生产力的发展,又包含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综合概念。3.1 “生产发展”一一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要达到生产发展的目的,就要激活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一一劳动力。
第四篇:美国工业时代的社会转型与治理
美国工业时代的社会转型与治理
谢国荣
19世纪后期,美国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在这一社会转型中,美国患上了“工业文明综合症”。为了解决工业化带来的各种社会弊病,美国社会发起了一场旨在追求社会公正的进步主义改革运动。改革成为转型时期美国最大的社会共识,从民间社会到各级政府,各种力量汇集一起,共同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转型期的“工业文明综合征”
在工业化的巨大冲击下,美国经济和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革。随着生产和资本日趋集中,垄断公司成为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相互渗透。垄断公司主宰了整个美国的经济生活,给经济秩序造成了巨大危害。大企业主通过垄断经营积累了巨额财富,但广大劳工阶层的生活十分艰苦。贫富分化的加深,加剧了阶级对抗。为改善恶劣的工作环境,工会组织频繁发动罢工,各种抗议活动风起云涌。
政治腐败在社会转型期变得空前严重,加剧了美国政治结构的危机。垄断公司通过贿买等不法手段控制各级政府的各类权力机构。一些职业政客则拉帮结伙,致使党魁政治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猖獗一时。城市政治被腐败的“政治机器”所控制。“城市老板”们操纵城市选举,把持市政决策权,获取不当利益。
工业时代城市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了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城市的规划、管理、服务和公共设施建设的滞后,有的城市甚至四分之三的人生活在卫生、安全条件糟糕和过于拥挤的公共住宅中。城市贫民窟与日俱增,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贫困阶层,由此带来的犯罪和流行病等问题也日益严重。
此外,这一时期美国的自然资源遭到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浪费和破坏现象令人触目惊心。浓厚的烟尘笼罩着新兴的工业城市,工业废水、污物直接排入当地河流,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民间社会的自觉参与和地方政府的改革
面对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秩序的混乱、政治管理的腐败、城市人口的贫困、自然环境的破坏等问题,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了一场进步主义改革运动,这场改革发端于民间社会和地方政府。
黑幕揭发者们尤其是新闻记者率先对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林肯〃斯蒂芬斯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城市政府腐败的文章。大卫〃菲利普斯在一组《参议院的背叛》的新闻报道中,揭露参议员们与大公司狼狈为奸的现象。艾达〃塔贝尔在深入调查后写作《美孚石油公司史》,揭发大公司凭借垄断地位和不法手段扼杀中小企业等竞争对手,并致使美国政治腐败的种种内幕。
在这一时期,还有一批受过大学教育的男女青年献身于社会改革。他们作为社会工作者活跃于各个社区,扮演着一种新兴的社会角色。有的成立“定居救助之家”,在住房、教育、营养、公共卫生等方面为城市贫困人口提供援助;有的大力推动禁酒运动,规范社会转型时期的个人行为,涤荡“社会罪恶”;有的关心青少年的犯罪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反童工运动;有的积极投身于女权运动,不仅为妇女争取选举权利,而且为女性劳工争取保护性立法。
受民间力量的推动,市政改革者们和一些政治改革派人士,从管理效率和科学性方面对城市和州政府进行改革。在市政结构改革中,诞生了城市委员会制和城市经理制,它们至今仍在美国市政管理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州一级,威斯康星州州长罗伯特〃拉福莱特的州政改革最引人瞩目。他推行了一系列旨在减少政治腐败,促进直接民主,对大公司进行管理和提高政府决策专业知识水平的改革计划。这些措施被称为“威斯康星观念”,后被爱荷华、加利福尼亚等州效仿。
联邦政府的社会治理
联邦政府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最重要的政治改革是推行直接民主制,以此来抑制垄断公司和“政治机器”对美国政治的操纵。一些直接民主的措施,最初是由一些城市和州首创实施,后来风行全国,甚至成为联邦立法。直接初选、创制权、复决权和罢免权制度等直接民主措施的实施,导致了党魁政治的衰落。1913年,国会通过第十七条宪法修正案,规定参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这些措施不仅扩大了公民的政治参与途径和监督政府的权利,也有利于整治政治腐败。
在经济领域,联邦政府第一个重大的改革举措是对大企业进行管控。西奥多〃罗斯福认为,大企业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但反对不正当竞争。罗斯福政府首先向铁路垄断集团发难,后相继对美孚石油公司、美国烟草公司等提起诉讼。1914年,威尔逊政府制定《克莱顿反托拉斯法》,禁止一系列不公平贸易行为和商业做法。
除与托拉斯进行直接较量外,联邦政府还进一步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监管权力。国会先后在1903年、1906年和1914年通过了《埃尔金斯法》《赫伯恩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这些法律旨在加强州际商业委员会的权力,处罚支付回扣的铁路公司,设定铁路最高限价,对大企业限制竞争等行为进行管制。此外,国会还在1913年通过了《安德伍德关税法》,削减关税,促进企业竞争。
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需要,美国对银行系统进行改革。1913年,国会通过《联邦储备法》,规定所有的全国性银行都必须加入联邦储备系统。联邦储备银行体系的建立,不仅加强了国家对银行系统的监管和控制,而且减少了私人银行和垄断公司对美国财政政策的影响,并可通过调整利率来促进经济增长。
转型时期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经黑幕揭发者曝光后,联邦政府开始注重保护消费者的权利,并立法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1906年,国会相继通过了《肉类检查法》和《纯净食品与药品法》,对食品药品的质量与安全进行监管。
为缓解劳资矛盾,联邦政府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内阁级的劳工部,承认劳工有组织工会的权利,并通过国会立法确保 工会免于反垄断的起诉。国会多次修正《雇主责任法》,明确雇主在工伤事故中对工人的赔偿责任。1916年,国会又通过《基廷—欧文法》,禁止使用童工;并制定《亚当森法》,确定铁路雇员8小时工作制。
此外,联邦政府加强了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罗斯福主张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进行合理规划。他建立了5个国家公园和50多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取消了原计划要公开出售的近2.3亿英亩土地,使更多的联邦土地受到保护。联邦政府提升和强化了民众的自然资源保护意识,为国家未来的发展留下了宝贵资源。
综上,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展的进步主义运动开启了美国现代社会治理的新模式。改革者们认识到,只有国家的主动干预才能实现社会转型时期的有效治理。“新国家主义”成为进步主义改革运动的核心思想,国家的经济和社会职能因而大大加强。与此同时,改革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公平正义的重要动力。无论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杜鲁门的“公平施政”、肯尼迪的“新边疆”、约翰逊的“伟大社会”,还是当今奥巴马的“变革”政策,都延续了进步主义改革的政治传统。这些改革都试图改变资本主义发展中不合理的因素,扩大下层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使其能分享到物质进步的成果。而民间力量的主动参与,则是美国进行社会治理和改革的源头活水。
第五篇:海洋文明与中世纪西欧社会转型
海洋文明与中世纪西欧社会转型
张椿年
2012-08-14 11:24:48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摘要:在封闭的庄园经济包围中,西欧内地没有市场,商业难以发展,所以商业的复兴,只能从沿海地区开始。13世纪,在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的推动下,货币经济终于代替自然经济占据了统治地位,也推动了文明的交流,从而把西欧文明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西欧社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海洋文明对西欧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作用,引导整个西欧走出中世纪,又引导它迎来了资本主义的曙光。
关键词:西欧 海洋文明 中世纪 商业 社会转型
海洋文明和农耕文明、游牧文明一样,都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由于各个国家人民对海洋的依赖程度及其统治者对海洋的认识不同,虽都拥有海洋,但不一定有同样的海洋文明,下面笔者就西欧海洋文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阐述。
社会需要商业,但内地没有市场,西欧商业只能从沿海开始
西欧海洋文明的本质是商业。罗马帝国在其强盛时期,商业十分繁荣,有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内外贸易四通八达。然而,自公元493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中世纪的农奴社会,在农奴社会里,自然经济占据着统治地位,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来源。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是村庄,村庄受庄园控制,庄园不仅是经济组织,也是封建领主对农民实行剥削和司法审判的社会组织,商业几乎处于零状态。与此相适应,教会谴责商业,教会认为商业追逐利润,是亵渎神灵之举,但是社会又不能没有商业,因为庄园不可能做到完全的自给自足。例如食盐,是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即使教会的神职人员也离不开它,但它不是庄园能生产的。再如,建造教堂的材料,也不是每个庄园都具备的。关于商业的重要性,少数高级的神职人员也是承认的。14世纪初,一位法国的修道院院长在他的《商人的箴言》中这样写道:“没有国家能够只靠自己管理自己,这也就是为什么商人们要出去工作,颠簸劳碌。他们的国家缺少什么,就将其带到所有的王国去,因此,人们必须要做的是,永远不要在没有缘由的情况下,苛待他们。因为商人在海上由此地到彼地为国家提供供给,这使得他们受人爱戴。”①
社会需要商业,但在封闭的庄园经济包围中,西欧内地没有市场,商业难以发展,所以商业的复兴,只能从沿海地区开始:一是沿海地区的人民以捕鱼为生,缺少粮食,有强烈的交换生产物的愿望;二是沿海地区交通方便。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他的著作《封建社会》一书中说,在13世纪以前,海上航行比陆路快,假如不是遇到强劲的风,船行速度每天达60至90英里。在陆上,通常每天的行程在19至25英里之间。②商品流通时间的长短对商人来说,至关重要,商品流通时间缩短了就会提高利润率。三是沿海地区可以利用大海进行海外贸易,商人以利为重,进行对外贸易常常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因以上种种原因,南欧的地中海和亚得利亚海沿岸,北欧的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首先成为西欧商业复兴的基地。
南欧的意大利是个半岛,东临亚得利亚海,南濒第勒尼安海。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受邀进军意大利,因为他为教皇平定当地贵族的叛乱有功,教皇加冕他为皇帝,因此,德国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德国因内部的分裂,很难对意大利实行实际的统治,在封建势力较弱的环境下,从11世纪到13世纪末,在意大利兴起了一批城市国家,如威尼斯、比萨、卢卡、佛罗伦萨、热那亚等城市共和国,城市国家的主人是商人、手工业者。意大利沿海城市的商人都把发展对外贸易放在发展经济的重要位置,尤其是威尼斯。威尼斯土地贫瘠,可耕地极少,但是它面临亚得利亚海,航海便利,在从事商业和对外贸易方面却具有别人不可比拟的优越条件。为环境所迫,威尼斯人不得不向大海索取所需。他们从渔业和制盐业开始,以己之产,换取自己最缺少的粮食,后来竟成了一个地区的粮食集散地。为了进行大规模的海上贸易,威尼斯的造船业也发展起来,随着力量的壮大,11世纪末叶,威尼斯已在得利亚海东岸树立了自己的霸权地位,控制了地中海东面的整个海上贸易,成为一个伟大的海上强国。十字军东征时的军队,主要依靠它和热那亚的船只运载。11世纪下半叶,意大利商人来到法国,经常参加法国历史上一度存在的香槟的集市贸易,与来自法兰德斯的商人汇聚。我们从下面这段引文中可看到威尼斯商人在13世纪时对外贸易的规模与范围:
“威尼斯与西欧的商业往来几乎全靠著名的佛兰德大舰队来维持。佛兰德大舰队是由威尼斯派遣的最大国家贸易船队。这些船只由国家筹建,每年都由投标最高者带队远航。每只船都由一名船长指挥,其成员包括 两名笛手,两名小号手,一名公正人,一名医生,一名领航员和几名记录员及各式各样的工匠。还有30名弓箭手担任防卫,180名划桨手。弓箭手和桨手们由4名年轻的贵族指挥,这些贵族被派出来了解世界,经历风险和磨难,准备为威尼斯献出他们的生命。划桨手主要是来自威尼斯属地上的斯拉夫人。”③
船队贸易的品种十分广泛,食品类有糖、密、腌渍果品、糖果;纺织品有丝绸、呢绒、棉纱;生活用品有刀叉餐具、弓弦、白线、窗帘;奢侈品有象牙、珍珠、金刚石、绿宝石和绿松石等。船队每到一个港口卸掉当地需要的货物,然后又装上下一个港口能畅销的商品。往返一次贸易航行,大约一年时间。④威尼斯商人从对外贸易中积累了大量财富,他们认为海洋才是他们立国的基础。威尼斯人在其各个要塞上挂着一面旗子,旗子上绣有一头狮子,那头狮子一脚立于陆地,一脚立于水上,表示威尼斯既统治陆地,也统治大海(亚得利亚海),这个事实说明威尼斯人很早就有了领海意识。
与意大利商业兴起的同时,从公元9到10世纪,北欧人,也就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丹麦人、挪威人和瑞典人肆行于北海和波罗的海,他们以海盗为业,从事掠夺,间或也做些生意。丹麦和挪威人主要是向西入侵英国、法国、爱尔兰和冰岛,瑞典人主要是往东侵犯芬兰和俄罗斯。11世纪前后,基督教会在斯堪的纳维亚进行传教活动,北欧人全部信奉基督教,开始经营商业,在北海沿海地带设立商业据点,北欧海盗时代随之结束。北欧海盗的抢掠活动无疑对被侵害的国家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但他们沟通了东西地中海世界、欧洲北部与地中海岸和远东的商路。另外,他们都有非常丰富的航海知识,“一个北欧海员能从海水的颜色、潮水的流动、甚至一阵顺风,说出海岸可能是多么远并在什么方向。”⑤他们的造船技艺也令世人惊叹。北欧海盗的首领喜欢将船只埋葬在土丘下作为坟墓,后人仿制了一只被发掘出来的船,这只仿制船在当代仍能横渡大西洋。⑥英国和汉萨同盟继承了北欧人的海洋知识和航海技艺。在12世纪至13世纪,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出现了一批商业城市。为防止斯堪的纳维亚人对海洋的控制和保卫自身的利益,1230年左右,在德国北海城市吕贝克的领导下,波罗的海的新兴城市和北海的港口城市结成了一个同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汉撒同盟”,“汉撒”在古德语中是协会的意思。同盟从事西欧、北欧和东欧之间的中介贸易,在北欧贸易中起着领导作用。汉撒同盟的商船从波罗的海出发,向西到达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向东到达俄罗斯、波兰,甚至把商业文明带到还处于原始野蛮状态的地区,从而推动了这些地区文明的发展。汉萨同盟经常贩运的货物有木材、皮毛、纺织品、谷物和各种鱼类。后来财富增加了,向英王爱德华三世和爱德华四世提供大笔资金,获得出口特权。汉撒同盟不是一个国家,但它的力量之大,可以和一些国家进行对抗。为了保持海上霸权,控制北海和波罗的海的贸易,汉撒同盟筹建舰队,于1386年打败了丹麦和挪威的联军。汉撒商人的贸易足迹和贸易总量完全可以和意大利商人相匹敌。
航海精神激励下形成的商业浪潮直接冲毁了农奴制度
在欧洲的中世纪,经商,尤其是从事海上贸易会遇到各种风险。因各种原因,或遇风浪,或遇海盗而失事的船只很多,有的人就以寻找遇难船只的漂泊物为生,但是商人们在利润面前决不会因有风险而停止自己的事业。这种不怕冒险、敢于开拓的精神,对今天的西方人民有着深刻的影响。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13世纪时,从南欧的地中海到北欧的波罗的海,从西欧的大西洋到东欧的俄罗斯,整个欧洲的商路由海洋联结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商业浪潮。在11和12世纪时,正是这股商业浪潮向内地的侵入,冲毁了农奴制度。
商业本身并不生产东西,它的存在以为工农业提供可交易的产品为前提,也就是说,商业的繁荣,必须有工农业的支持。因此,一些内陆城市的经济也就有机会发展起来。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一个没有港口的国家,但它因地制宜,发展传统的优势工业——呢绒业。它把自己的产品,通过比萨,或威尼斯的港口,外销国外,然后又在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金融业,终于成为全欧最富的国家。在工业发展的同时,自10世纪以来,农村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生产工具方面,推广使用重犁,这种犁不仅能挖较硬的土地,还因它装有犁板,能在耕地时开出畦沟,从而解决了土地的排水问题;在动力方面,使用风力和水力;在农耕制度方面,由原来的二圃制转变为三圃制。由于农业技术的改进,谷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民也就有能力将自己剩余的农产品卖给商人,换得货币,在向封建主缴纳一笔赎金后,可以获得人身自由。庄园主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很愿意把实物地租改为货币地租。这样,西欧的农奴制日趋衰亡。早在12世纪中叶,在法兰德斯就已见到庄园制解体的迹象,13世纪时,法国已开始流行货币地租,到13世纪末,在德国中部和英国,庄园制也开始崩溃。原来,农产物只是满足庄园本身的需要,而现在日益和市场挂起钩来。由于商品范围的扩大和货币流通量的增加,诞生了银行业和信用业。意大利的银行业最为发达,热那亚、佛罗伦萨和锡耶那的银行不仅经营半岛上的银行业务,还在埃及、塞浦路斯和叙利亚也开设支行。在所有意大利银行中,佛罗伦萨的金融力量最强,在1260至1347年,佛罗伦萨的银行有80家。意大利的银行几乎管理着全欧洲的财务。⑦
13世纪,在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的推动下,货币经济终于代替自然经济占据了统治地位,从此西欧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新时代里,新兴的市民阶级已作为一股独立的力量出现于社会,这是亘古未有的事。在市民阶层的支持下,王权开始得到加强。在中世纪,国王为获得臣属对自己的忠诚,把土地分封给他们,在国王分封给自己的土地上,臣属享有政治权和司法权。由于分封的不断进行,很易造成臣属的力量超过国王的力量,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终而出现封建分裂,这非国王所愿。商人也要求有代表全国政治秩序的王权,以利商业的进行。商人和王权终于走到一起,商人在金钱上支持国王,国王在政治上确认商人的地位,在英国、法国、德国,富有的商人作为市民的代表出席了国会。不仅在政治上,在思想观念方面也发生了变化。在庄园经济时代,基督教卑视财富,而在货币经济时代,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宣扬:人是尘世的上帝,财富是国家富强的基础。与庄园不同,城市国家的财富,来自商业的利润。所以商人有着崇高的地位,尤其把海外经商看成是人们具有崇高身份的象征。
西欧的商业和经济复兴主要是西欧社会本身发展的结果,但是与外界的影响又是分不开的。在意大利沿海的商业兴起时,阿拉伯人早已控制了地中海的东、南、西三个方面,以君士坦丁堡为政治中心的拜占庭帝国一直统治着爱琴海和亚得利亚海。阿拉伯人和拜占庭帝国都有辉煌灿烂的文明。当十字军来到东方,地中海东岸的阿拉伯人还把他们看成是半野蛮的人。在中世纪,阿拉伯人工商业很发达,阿拉伯商人浪迹天涯,阿拉伯语在东方的商界成了交流的工具。英语中的长椅、市场、关税、仓库等,法语中的关税、港口、盐税、暗礁等词汇都来自阿拉伯语。至于拜占庭,它的商业在中世纪始终保持着繁荣的景象。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欧洲的一岸,扼黑海到地中海的咽喉要道,是东地中海贸易活动的中心。来到这里的叙利亚人、威尼斯人、热那亚人和亚美尼亚人把拜占庭的农产品和各种精美的丝绸、金属制品、玛瑙器皿等运往东西方的重要港口,与此同时也把拜占庭的商业文明带回自己的国家。在拜占庭人的影响下,10世纪时,威尼斯人开始使用股票,11世纪时,意大利的一些共和国确立了关税体系。⑧比利时社会经济史教授亨利·皮朗说:“充当欧洲领袖的意大利人,无疑从拜占庭人和伊斯兰教徒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拜占庭人和伊斯兰教徒的先进文明对意大利人的影响,与埃及、波斯对古希腊的影响是一样的。但是,在内争剧烈程度上也与希腊人相似的意大利人,很快吸收并发展了他们所借鉴的东西。他们建立了商业公会,组织了信用机构,恢复了货币,并把他们的经济措施传播到北欧,而且像15、16世纪人文主义传播到北欧那样显著。”⑨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推动了文明的交流。人类没有生活资料不能生存,不同文明不进行交流也不会有强盛的生命力。由东西方的文明交流把西欧文明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向海上扩张,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历史背景,也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上文我们已说到,欧洲中世纪经济的发展首先是从商业,主要是海外贸易发动的,不是农业生产,也不是工业生产。威尼斯、热那亚、北欧以及德法沿海城市的强盛,依靠的是贸易,它们依靠远航贸易创造了庄园经济不可比拟的财富,认为面向海洋才是国家的强盛之道。西欧国家本是以农为本的国家,但在海洋意识日益增强的影响下,逐渐由大陆型的国家转变为海洋型的国家。早在13世纪,西班牙半岛上的阿拉贡王国就定下了向海上发展的方针,它努力把自己打造为一个海洋商业性的国家。在它统治下的巴塞罗那,从1020年开始的几个世纪里,一直是西欧第一个铸造金币的城市,其成就可与热那亚、威尼斯相媲美。⑩阿拉贡商人与亚历山大、塞浦路斯、君士坦丁堡、比萨、热那亚、威尼斯、马赛都有商业来往。因商业上的矛盾,阿拉贡联合比萨与热那亚在南意大利和地处地中海中部的西西里展开了斗争。1302年,西西里成了阿拉贡的采邑领地,阿拉贡成了西地中海最前进的海军和商业国家。(11)1479年,阿拉贡王国与卡斯蒂利亚王国合并成西班牙王国,西班牙王国继续执行阿拉贡的海上扩张的政策。可以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同样,英国也把它的前途寄托于大海。1436年,一位主教在其《英格兰政策小述》中申言:“珍视贸易,保有舰队,我们将是海峡的征服者。”12
自15世纪以来,英国的历史的确是如此发展的。一位历史学家说,有两个以S打头的英文字在英国历史中起了重要作用。第一个是SHEEP,即羊。英国人放羊主要不是自己吃,而是用羊毛织成呢绒出口。为了巨额利润,英国进行圈地运动,使广大的农民失去了生活资料,以至于托马斯·莫尔(1477~1535)在《乌托邦》一书中呼喊着羊吃人,但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积累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以那种以自已的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消灭为前提的,也就是说,是以劳动者的被剥夺为前提的”。13第二个英文字是SHIP,即船只。都铎王朝(1485~1603)的历代国王都很注意王家舰队的建设,采取一切措施把自己发展为一个海上的强国。正是这两个“S”使英国最早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日后又成为一个日不落国家。14一方面,海洋意识的日益炽烈,另一方面,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对货币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尤其渴望获得作为商品交换手段的黄金,但欧洲黄金的储藏量不多,不得不到欧洲以外的地方地寻找。于是,两者的结合,就成了探寻新航道、新大陆的动力。新航道和新大陆的发现标志了人类历史的巨大转折——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海洋文明对西欧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恩格斯曾对汉撒同盟的历史作用作了这样的评价:“汉撒同盟垄断海上航路达百年之久,从而确保整个德国北部脱离了中世纪的野蛮状态。”15根据恩格斯的思想,我们可以这样说,海洋文明引导整个西欧走出了中世纪,又引导它迎来了资本主义的曙光。
注释:
①[法]雅克·勒高夫:《中世纪文明》,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72页。
②[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25页。
③④[美]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333、334页。
⑤[美]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357页。
⑥[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58页。
⑦[美]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5、18页。
⑧徐家玲:《拜占庭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07~308页。
⑨[比]亨利·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上海世纪集团,2001年,第151~152页。
⑩[英]雷蒙德·卡尔:《西班牙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第76页。
11[美]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59~160页。
12[英]约翰·克拉潘:《简明不列颠经济史——从最早期到1750年》,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第247页。本书的引文引自阎照祥:《英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0页。
13[德]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87页。
14华庆昭:《米字旗下的约翰牛——英国人的社会和生活》,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第87页。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1页。
作者简介:张椿年,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方向:西欧史。主要著作:《从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科学与神学——近代西方科学的产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