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科大学贫困学生的社交回避及苦恼调查和研究(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4 15:0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医科大学贫困学生的社交回避及苦恼调查和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医科大学贫困学生的社交回避及苦恼调查和研究》。

第一篇:关于医科大学贫困学生的社交回避及苦恼调查和研究

某医科大学贫困生社交回避和苦恼心理特点的调查分析*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系

冯哲1郭涛波1静进2(广州510080)

摘要 目的 了解医科贫困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方面的心理特点,为促进医科贫困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国内修订版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某综合大学医学部1~3年级的986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对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得分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贫困大学生在社交回避、苦恼及SAD的得分均高于非贫困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贫困大学生同非贫困大学生相比,在社交上有明显的回避倾向,社交苦恼感受也高于非贫困生。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社交回避;苦恼;SAD

A Study on mental traits of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Among Poor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FENG zhe,GUO tao-bo, JING jin.Sun Yat-sen University, Th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Guangzhou(51008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ntal traits of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among impoverished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ir psychological health development.Methods By using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986 students in grade1-3, who was chosen from medical college of an university, and the scores of 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 were evaluated, in comparison to non-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Results The scores of 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n-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 in Social Avoidance, Distress and SAD(p<0.05).Conclusion The universit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Health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competence of non-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e developed.【Key words】 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Social Avoidance;Distress;SAD *本课题为中山大学教学改革课题项目。

1: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专业02级本科生,广东广州,510080

2:指导教师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制度的深化改革,收费制与自主择业给那些城市和农村贫

困家庭来的学生带来很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高校贫困生的入学和能否坚持正常

学习成为当今社会和高校教育系统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中,经济

困难学生约有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他们的身心健康问题日趋突出,成为心理卫生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侧面。近年的有关报道称,贫困大学生由于家

庭生活压力、学校生活拮据等,容易出现自卑、愤懑、人际交往的退缩等问题[1-2]。为进一步了解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方面的某些心理特点,我们对某综

合性大学医学部的部分学生做了以下调查分析。

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市某综合性大学医学

部1~3年级大学生1070人进行了团体问卷调查。经回收问卷分析,剔除不合格

量表84份,录入统计资料的有效问卷数为986份(92.1%),其中男生396人,女

生590人。进而以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足300元为标准,筛检界定了贫困生。结果

入组贫困生为254(25.8%)人,其中男116名(29.4%),女138(23.4%);非贫困大

学生732名,其中男279名(38.1%),女453名(61.9%)。

二、量表与调查方法:采用国内修订版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 SAD)[3]和自行设计的一般家庭情况调查表进

行调查。SAD量表已有国内修订版,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并且通过因子分析

证实了关于回避与苦恼分量表的结构。该量表包含28个条目,其中14条用于评

价社交回避,14条用于评定社交苦恼,每一条目按“是,否”评分。调查人员

经培训,严格掌握测评方法和标准后,按统一规范的指导语实施测评,以班级为

单位进行了团体测评,并当场回收问卷。

三、统计分析:将有效回收卷资料录入数据库,用SPSS for windows 10.0

数据库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地区来源学生之间比较采用了卡

方检验。

结果

一、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SAD各项目得分比较,结果见表1。

表1贫困生与非贫困生SAD各项目得分比较(x±SD)

量表项目贫困生(n=254)非贫困生(n=732)t值p值

回避5.44±3.434.96±3.092.090.037

苦恼5.76±3.474.99±3.243.170.002

SAD11.20±6.299.95±5.732.910.004 ***p<0.05

表1可见,贫困生在社交回避、苦恼两个量表分及SAD总分均显著高于非贫

困生(p<0.05),表明贫困生具有较高的焦虑程度与社会退缩倾向。

二、不同地区大学生SAD各项目得分比较分析。为了解来自不同地区大学生是否

存在差异,我们进而对城市、乡镇及农村来源的学生的得分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地区大学生SAD各项目得分比较(x±SD)

量表项目城市乡镇农村p值

(n=384)(n=285)(n=317)1组与2组2组与3组1组与3组

回避4.73±3.005.13±3.435.47±3.15△△*苦恼4.79±3.265.08±3.255.77±3.38△**SAD9.52±5.6310.20±6.1111.24±5.91△***p<0.051组:城市2组:乡镇3组:农村

△ p>0.05

*

表2可见,农村来源的学生回避、苦恼项目得分及SAD总分均高于城市来源的学生,苦恼项目得分及SAD总分高于乡镇来源的学生(p<0.05)。城市来源的学生与乡镇来源的学生各量表项目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三.男女贫困生各项目得分比较,结果见表3。

表3男女贫困生SAD各项目得分比较(x±SD)

量表项目男(n=116)女(n=138)t值p值

回避5.216±3.3805.630±3.477-0.9600.338

苦恼5.664±3.5015.833±3.461-0.3870.699

SAD10.879±6.30611.464±6.288-0.7370.46

2表3可见,男贫困生在社交回避,苦恼和SAD各量表的得分与女贫困生比较,其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讨论

社交回避行为及苦恼分别指回避社交的倾向及其身临其境时的苦恼感受。回

避是一种行为表现,苦恼则为情感体验,意即在社会交往情境中有负向情感和不

舒服的体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原作者将社交回避与无法参与社交

加以区别,指出社交回避的反面不是社交参与而是“不回避”。此外,作者谨慎

地将主观的苦恼及行为上的回避等包括在内[3]。SAD量表与其他有关社交焦虑量

表的相关性非常高,说明该量表在测评一般人群主观社交回避和苦恼行为方面具

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本调查发现,入组贫困生的SAD总分、回避和苦恼分量表分均高于非贫困生

(p<0.05)。说明贫困生具有行为上的社交退缩、主观上的焦虑体验,缺乏与人主

动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大学生产生社交焦虑的主要原因是个人评价低和社交技能

缺乏[4]。有调查显示,羞耻感与社交焦虑呈正相关,贫困大学生的家庭羞耻感较

高,从而导致了其个性羞耻感也较高[5],与一般大学生相比,自卑心理较重,表

现出自我评价较低, 低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缺乏自信, 性格内向、孤僻,感情

脆弱[6]。这些特征使他们不善于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在交往中感到苦恼。而社交回避则主要与对他人的观感图式(Perception of Others Schemata)有关。对他人的观感图式(他信)是指早期生活经历使个体形成对他人特定的看法,包括

对人性的信赖和对他人能否容纳自己的信念[7]。贫困学生在生活中可能受到一些

不公正待遇或者歧视,导致他们对他人不信赖,担心不能为他人所容纳。这些心

[4]

理特点使他们的社交动机较低,在社交行为上采取回避的方式[4]。

农村学生的各分量得分均高于城市、乡镇学生(p<0.05)。在我国,农村人均经济收入水平与城市和城镇相比明显偏低。调查也显示,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此外,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在文化习惯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农村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也不同与城市,这些也影响了农村学生的社交心理。[8]他们不光要面对经济拮据所困境,还要面对城乡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心理冲击。由于贫困生对家庭的担心、对未来的迷茫、对贫富差距的不理解、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认识不够等,再加上现实生活中时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9]这些导致了他们在情感上出现焦虑,在社交行为上表现回避倾向。

调查表明,不同性别的贫困生在SAD总分、回避分量表得分无明显差异,说明现在男女在社交回避及苦恼方面基本无差异,这与宋广文[10]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现今社会提倡男女平等,女性在性格方面日益成熟有关,女性先天的个性特征不再是影响男女在社交方面差异的原因。

正常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前提。目前,国内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卫生现状的研究与探索工作基础还相当薄弱,对贫困大学生的社交心理不够重视。因此,相关领域应该注重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和健康教育,加强其健康个性的培养及社会交往能力和技巧的指导,真正做到育人为本。

参考文献:龚小平,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教育问题研究.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5,3魏兆瑜,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探索.中山大学学报论坛,2005,2 3 汪向东等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41-244 4 郭晓薇,大学生社交焦虑成因的研究.心理学探新,2000,20(1):55-58李波,大学生羞耻感对社交焦虑的纵向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157-159 6 黄映芳, 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74-76 7 Jeffrey E.Young,Cognitive-behavior Approach to Friendship and Social Interaction ,edited by V.J.Derlega & B.A.Wonstead New York:Springer-Verlag,1986,253-542

8朱孔香等,大学生家庭环境因素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

(5):574-575

9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232-237.10宋广文,学生社交回避行为、苦恼体验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2):133-135

第二篇:完善党政领导任职回避制度研究

完善党政领导任职回避制度研究

青岛市委组织部课题组

作者:来源:组织人事报2005-12-9时间:2005-12-16

[字体:大 中 小][双击自动滚屏]

任职回避制度是我国历史上一项行之有效的官吏管理制度。建国以来,任职回避制度成为党政机关加强对领导干部廉政建设的重要管理措施。特别是80年代以来,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央陆续出台一些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的规定,逐步使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加大干部交流力度,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干部任职回避制度”的要求,为完善这项制度指明了方向。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青岛的实际,认真总结了我国实行任职回避制度的历史,特别是在总结《干部任用条例》实施以来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任职回避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实行任职回避制度的配套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明确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的主要内容

研究任职回避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回避制度的基础。

亲属回避和地域回避

——亲属回避。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在需要回避的亲属关系中,第一类是夫妻关系,如果他们在一起工作,对于那些与他们有利害关系或与他们的亲属有利害关系的人或事的处理,就很难做到秉公执法,即使严格按国家规定作出了处理,也难以逃脱涉嫌。第二类是直系血亲关系,指具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如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第三类是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他们虽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却是出于一个祖先的亲属。第四类是近姻亲关系,即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关系。在任职回避的对象中,上述四个方面包括了应回避的主要亲属关系。从目前我国的国情看,将亲属关系扩大到三代以上没有实际意义,而将亲属关系缩小为二代以下,则会使一大批本应回避的领导干部逃脱回避。在调研过程中,有观点认为可扩大回避的面,将可能影响领导干部的同学、战友、同乡、老同事也纳入回避范围。但是,多数人不同意这一建议,主要理由:一是同学、战友、同乡、老同事的外延难以界定;二是扩大回避对象后,需要回避的人数将大幅度增加,管理的难度加大,管理的成本提高,而回避取得的效果却不一定明显;三是对因同学、战友、同乡、老同事等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可以用公务回避的方式取代,对因公务回避影响工作正常开展的特殊情况,用人机关可以进行回避,但这只是特殊的情况,不应当作一般性的规定。

当然,在实践中,不管是《公务员法》还是《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亲属回避的标准,对大多数单位和领导干部来讲都是可行的,亲属回避的实施效果也是好的。但对于一些基层单位或工作性质特殊的行业,由于工作条件的限制,有亲属关系而在同一单位的情形大量存在,若严格按照亲属回避的要求,势必影响工作的开展。如监狱等工作性质特殊的机关,由于远离城镇,周围几乎没有其他单位,有亲属关系在同一单位工作的情况较为普遍,实行任职回避又没有单位可去。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对执行任职回避确有困难的一些特殊行业,应给予政策上的放宽。因此,《公务员法》规定,“因地域或者工作性质特殊,需要变通执行任职回避的,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这样规定,既照顾了实际工作中的特殊情况,增强了干部管理的灵活性;同时为避免这种政策放宽可能带来的随意性,明确规定必须经过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即需要变通执行任职回避的情形,不能一事一议,必须事先作出明文规定。

——地域回避。所谓地域回避,是指党政领导干部,为了公正履行职务,不得在亲属比较集中的地域任职。

地域回避是回避制度中管理成本较高的一项措施。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回避对象,是地域回避制度中的核心问题。在规定地域回避对象方面,《干部任用条例》规定:“担任县(市)委书记、县(市)长职务以及县(市)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一般不得在本人成长地任职。”从有利于廉政建设的角度,地域回避对象的范围应适当扩大。但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角度,地域回避对象的范围应适当缩小。尽管我们实施了公务员制度,但在实施地域回避方面都是由各级党委统一对包括公务员在内的党政干部实行地域回避,县以下的党委、纪检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主要领导职务实际上也列入了回避对象。

在实践中发现,确定县级及县级以下的地区进行地域回避是符合实际的。因为在县级及县级以下的地区,亲属相对集中,在执行公务过程中遇到亲属关系较多。若不进行地域回避,只实行公务回避,则会影响正常的工作。而在地市及地市以上的地区,则没有必要实行地域回避。因为地市及地市以上的层次相对较高,尽管亲属相对集中,但在执行公务过程中遇到涉及亲属关系的公务比例很低,完全可以通过公务回避代替。因此,在地域回避范围方面,可以确定为县级及县级以下的地区。关于县级及县级以下领导干部进行地域回避应确定的具体对象,也存在不同的意见。第一种观点,凡是担任县级及内设部门领导职务的领导干部都要进行地域回避,因为这些领导干部都具有很大的权力,都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亲属谋利益;第二种观点,凡是担任县、乡级领导职务的领导干部都要进行地域回避,担任内设部门领导职务的领导干部没有必要进行回避,因为县级部门的权力主要集中在县级领导的手中,没有必要扩大回避的范围;第三种观点是,凡是担任县、乡级主要领导职务及其负责人、财、物等重要权力的内设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领导干部,都要实行地域回避,因为他们掌握的权力最集中,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可能性最大,因此进行回避的针对性更强,达到的管理效益也最高。经过综合分析,我们认为第三种方案比较适应,它全面考虑了地域回避的效果和管理成本两方面的因素,是切实可行的方案。因此,《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公务员担任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应当实行地域回避。考虑到民族区域的特殊情况,所以,又补充了一点:“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任职回避的实施

从一定意义上讲,任职回避程序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领导干部任职回避的成败。尽管《干部任用条例》没有涉及领导干部任职回避的程序,但是在《国家公务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暂行办法》和《公务员法》中,对公务员的任职回避程序做了详细的规定。《国家公务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暂行办法》对公务员任职回避规定的程序是:“

(一)本人提出回避申请或者任免机关提出回避要求;

(二)按管理权限进行审核,需要回避的,予以调整。职务不同的,一般由职务较低一方回避;职务相同的,由任免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和公务员的实际情况决定其中一方回避。”《公务员法》对公务员任职回避规定的程序是:“一是本人应当回避申请;二是利害关系人有权申请公务员回避;三是其他人员可以向机关提供公务员需要回避的情况;四是机关根据公务员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申请,经审查后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也可以不经申请直接作出回避决定。”我们认为领导干部作为公务员队伍的一个特殊群体,理应遵循这些基本程序。具体来说:一是领导干部本人提出回避申请;二是利害关系人有权申请领导干部回避;三是其他人员可以向机关提供领导干部需要回避的情况;四是根据领导干部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申请,经审查后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也可以不经申请直接作出回避决定。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利害关系人一般是指党委所作出决定的相对人,或者受决定影响的相对人。不是利害关系人的其他人员,发现领导干部有法律规定的应当回避情形的,虽然不能直接提起要求领导干部回避的申请,但是可以向上一级党委提供领导干部需要

回避的情形,由上一级党委决定领导干部是否需要回避。还要强调一点就是在实际工作中,对是否应当进行回避最清楚的是领导干部本人。除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外,还应当加强对执行回避制度的纪律要求,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自觉申请回避的意识。对领导干部本人,若有应当回避的情形个人隐瞒不报的,要及时批评教育,其中,对因未回避给工作造成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

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的配套措施

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作为干部管理的单项制度,同时又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任职回避制度能否顺利实施,还有赖于与其他干部管理制度的配套衔接。惟有如此,才能整体推进,增强工作的整体效果。

建立健全监督体系

任职回避作为一种具体的干部管理规定,为防止或减少领导干部运用手中权力徇私舞弊的机会和可能,为党政机关的廉政建设提供了保障机制。但任职回避制度只是一种限制性人事管理制度,它是基于亲属聚集在某一机关,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这一现实而产生的。这一制度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与其他一些制度的矛盾,在实施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除了对领导干部进行廉政教育之外,还要配之以健全的监督体系,这是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得以执行的根本。但是,目前这样的监督体系还很不健全,领导干部在任职中履行回避义务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领导干部的自觉,但由于觉悟的高低不同或者利害关系重大,并不是所有领导干部都能有这样的自觉性。要想使任职回避制度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必须从制度上确立一种监督体系,使每位领导干部均处于这样一个监督体系中,使领导干部在需要回避时不仅自觉地回避,而且不敢不回避。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制度,特别是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定期对任职回避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要给予相应的处分。同时,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人民群众、新闻舆论以及法律监督等形式,逐步形成任职回避制度的监督体系。

与相关法律的衔接

在这方面,需要做好三个衔接:一是与包涵回避内容的有关法律的衔接。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法官、检察官和人民警察等公务员,法律对他们的回避有专门的规定。如《法官法》、《检察官法》、《人民警察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等,分别对法官、检察官和人民警察的任职回避作了规定。上述公务员不但要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进行回避,而且必须按照上述法律的要求进行回避。为保证《干部任用条例》与这些法律的衔接,在实行任职回避时,就应当考虑这些特殊的情形,凡是有关法律对这些人员的任职回避有特别规定的,应适用特殊规定。二是与包涵选举内容的有关法律的衔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包括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没有要求县级领导干部在被选举时要进行籍贯或者生长地回避。按照这一规定,包括在籍贯、出生地或者成长地任职的领导干部,有被选举的权利;而按照地域回避的要求,则应当回避。因此,在对回避进行立法时,应充分考虑领导干部参加选举的合法权利,保证《干部任用条例》与《选举法》的衔接。三是与有关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衔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按照民族区域自治的有关法律,实行本民族的自治管理。地域回避不一定适应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为保证《干部任用条例》与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衔接,对地域回避的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另行规定。可见,只有使任职回避制度与其他相关法律相互衔接,才能构建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的完整体系,保证任职回避制度运行规范,切实可行。

保障回避人员的生活

实行任职回避制度,一部分领导干部需要调整工作岗位或部门。因此,要妥善解决好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只有如此,才能保证调整人员在新的工作岗位安心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一是要实行工资福利统一化。对领导干部来说,尽管由于地区的差异,所折射出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但对整个社会的贡献是相同的。因此,在工资福利待遇上要一视同仁。目前,在部分城市实行的阳光工资和补贴,不失为一个解决地区工资差异的好办法。对于一些没有能力实现阳光工资和补贴的地区,建议由中央进行统筹协调,保证各地区在工资福利上的一致性。二是住房过渡化。住房是领导干部比较关注的问题。由于地区的差异,房屋的价值也有所不同。对于一些从欠发达地区工作到发达地区的领导干部很难自己解决住房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一些城市正在进行周转房的试点。就是对新来的领导干部先安排一个住房,然后根据有关的政策,进行经济适用房的配置。这个办法对解决领导干部的住房问题有一定的推广意义。但是必须注意一点就是要充分考虑经济适用房的价值,不能过高,否则对领导干部就又可望不可及了。三是配偶、子女就业上学等问题。在这方面,应当坚持不低于原来条件的原则。特别是对一些从发达地区到贫困地区工作的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的就业上学,由于地区的差异,在安排方面可能会不如原先的条件,但应尽量给予一些政策上的倾斜,把一些负面影响降到最小程度。当然,还应该注意,不能利用回避交流之机,对其配偶子女实行特殊化待遇。

第三篇:关于天府新区生态建设的调查和研究(原创)

天府新区:宜业宜商宜居的生态型新区

——关于天府新区生态园林建设规划的调查和研究心得

在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中,我选择了当前四川省省情热点问题,也就是此活动的主题。我觉得此次社会实践主题设立的范围有点大,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有些难度。实践内容主要是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现场实地求证等。这期间我实地参观了成都市规划馆关于天府新区的相关规划展览,实地研究了龙泉驿区在产业建设尤其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果,还询问了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园林科学设计研究所相关管理人员关于天府新区的意见和建议,听取了他们的一些看法。最后结合自身搜集资料和信息完成这篇实践心得。以下为心得内容:

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对“城市化战略格局”做出了合理规划,这也是为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统筹的重要举措。在“城市化战略格局”中就有成渝地区。2010年11月,《成渝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获批,规划提出建设天府新区。2011年1月天府新区总体规划正式启动。

当然,天府新区作为成渝经济区的龙头项目,具有涉及范围广、项目多、层次深的特点,据了解天府新区的规划范围涵盖了以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流经济开发区、彭山经济开发区、仁寿视高经济开发区及龙泉湖、三岔湖和龙泉山(“两湖一山”)为主体,主要包括成都市的高新区南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资阳市的简阳市,眉山市的彭山县、仁寿县,共涉及3市7县(市、区)37个乡镇,规划面积为1578平方公里。如此大的规划面积和范围,自然也就牵涉多项目,多方面的配套计划。据调查,天府新区的专项发展目标和策略中,涉及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发展、资源利用与保护五个大的方面,而当中又涉及产业规划和布局,用地布局,乡镇发展,生态的绿隔地区规划等。而在此次调查与研究中,笔者认为挑选生态建设作为主题,符合成渝经济区建设规划的整体方向和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着重研究和介绍笔者所在地龙泉的生态建设问题。

1、天府新区生态建设与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笔者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实地参观了成都市规划馆。在规划馆中其中一个主题便是“成都城乡总体规划”,在这个大项目规划中提出其规划目标为: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明显可以看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打造是城乡总体规划的重点之一,而生态建设可以说是现代田园城市打造的一个关键点。

据笔者参考规划馆资料了解到,“城乡总体规划”中对于全域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为“一环两山五楔”,即“以环城生态区为纽带,以龙门山和龙泉山为天然屏障,以城市发展走廊之间楔形绿地为隔离”的生态格局。当然笔者感到很荣幸的是,龙泉山既为此“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同时它也划为天府新区生态建设一部分,后面笔者会详细介绍龙泉作为生态环境规划一部分的详细情况。

其实从“总体规划”中,其城镇空间布局是以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为双核的,所以其规划也就是现代田园城市的打造核心之一就是天府新区的生态建设;同时天府新区生态建设无可厚非可以为当前成都市生态环境的优化起巨大作用,这符合“优美化城市生态”的理念。可见,天府新区生态建设无论从长远现代田园城市的角度还是当前城市环境现实看都是起巨大作用的。

2、天府新区生态建设与乡村规划

同样也是在规划馆,笔者发现另一个思路,那就是天府新区生态建设与乡村规划。在关于世界田园城市“成都乡村规划”中提出“成都乡村规划以农业发展产业化、乡村建设集约化、农村生活现代化为规划目标,遵循发展性、相融性、多样性、共享性的‘四性’规划原则和形态、业态、文态、生态‘四态合一’的规划理念”。笔者在此想要强调的是“四态合一”这一点,我们知道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这个城市合理的城市形态(笔者认为为城市结构)、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积极的文化发展模式和现代化的生态发展模式。而据笔者观察天府新区包含范围中,双流县全部、眉山市部分、龙泉部分等大部分处于乡村的地区,其生态的建设和完善将有利于地区的“四态合一”从而推动总体的“四态合一”。

笔者居住地所在地邻近成都市“三圣乡花卉市场”,原本属于农村地界,现已成为成都市城乡统筹的典型案例。笔者在参观整个片区时注意到,在经济上以

前的村民很明显已经有很大提高,让我惊讶的是该片区的环境建设。可以说该地区充分利用了当地的生态资源,进行花卉种植,生态绿化,整个村镇呈现出一种融于自然的超凡脱俗的形象,这样也就推动了成都市市中心游客前往游览,因为处于城市郊区,距离市中心近,交通便利,也就有助于推动其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这就说明生态建设无论在环境还是产业上都有巨大的作用,而拥有大部分乡村地界的天府新区,在合理规划生态建设后,必定也会对乡村规划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天府新区绿地系统规划总思路

在《四川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的绿地系统规划中提出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两种系统规划。在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中,提出“一区两楔八带”的生态绿地系统结构,该内容笔者在后面会提出。此外还有关于生态资源规划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的非建设用地的生态规划;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涉及城市公园、生产防护绿地两个方面。笔者认为这种贯穿河流、公园、湿地、林地、农田的规划,符合天府新区自身独一无二的生态特点。

除了两个系统规划外绿地范围的控制线(绿线)、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蓝线)、非机动车慢行交通系统(游憩绿道)的建设都属于整个绿地系统的规划中。

4、天府新区生态建设规划方法的调查

据笔者在林业科学研究院园林科学研究所了解到,天府新区的规划方法,成都市林业园林局给出“反规划”的方法。“反规划”概念是在中国快速的城市进程和城市无序扩张背景下提出的,“反规划”,是一种强调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是对快速城市扩张的一种应对。简单地说就是,废除以往从建设用地入手的一般规划,反而把非建设用地作为优先要素,考虑非建设用地的生态资源整合。笔者认为这种逆向思维方式有助于非建设用地的生态保护,同时也将更有利于挤出空间规划建设用地的生态绿化,也就是突出了“生态优先”的理念。

5、规划模式的合理性——以成都龙泉为例

龙泉作为天府新区的重要增长极核和重要生态屏障,拥有天府新区的特殊名称:高端制造业基地、城市绿肺等,前面提到过,天府新区的生态建设的规划模式为“一区两楔八带”,即“一区”为龙泉山生态服务区;“两楔”为三圣乡-龙泉山绿楔与彭祖山绿楔;“八带”为8条生态廊道:198生态绿带、货运外绕线生态绿带、第二绕城高速生态绿带、跳蹬河生态绿带、成昆铁路生态绿带、元华路组团隔离绿带、锦江生态绿带、东风渠生态绿带。而笔者所在地龙泉涉及以上三个部分:龙泉山生态服务区、三圣乡-龙泉山绿楔、东风渠生态绿带,可见其在生态规划中的重要地位。

5.1、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

其实,龙泉之所以在规划中如此“热门”,除了其自身拥有龙泉山脉这个天然资源外,龙泉自身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是令人满意的。近年来,龙泉发展速度越发惊人,主要为其汽车产业的推动,除此之外便是服务业。大家知道,龙泉每年都会有“国际桃花节”,一到春季桃花盛开时,满山遍野都是桃花,这不仅带动龙泉农民收入增加,更促进了龙泉产业的合理回归。

5.2、生态建设与城市

龙泉位于成都之东,是成都近郊拥有湖泊、塘堰最多的区域。植被茂密、树种繁多,森林覆盖率达40%,是距成都市中心城区最近的“城中山”。龙泉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已经极大地改善了龙泉乃至成都市的城市环境。去过龙泉的人都知道,至龙泉的重要交通线成龙大道、成洛大道、成渝高速、成南高速、新龙路、成简快速路、成安渝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的绿化带有了很大进步(附于后)。尤其成龙大道,在笔者记忆中,以前的道路绿化远不及现在,很多外地游客经过这条重要交通线时都会有所赞叹。

除了对交通线的绿化外,龙泉城内的园林绿化也有了很大的改变。龙泉城区周边湖泊、山地的改造使得环境更加优美,笔者曾经去过位于龙泉驿区人民医院附近所建的阳光步道。步道修建的目的在于提倡全民健身,步道由木板拼接,步道两旁绿化各种植物,花卉等。对于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来说,离家很近的阳光步道就是一个亲近大自然,锻炼身体的好去处。除了这些外,笔者从园科所了

解到,由于龙泉山地部分过去遭到破坏,现在正在努力地进行植被恢复和林地规划。这也就为成都的城市环境提供更好的天然氧吧。

5.3、生态环境与人居

成都山起东方,山聚东方。龙泉山聚水泊,气重风衡。山上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从自然条件看龙泉,夏季平均气温适宜,降雨量充沛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并且由于龙泉湖泊较多植被覆盖率高,更有利于夏季避暑。

从社会历史条件看,龙泉拥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遗留了较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明蜀王陵、洛带古镇、客家文化等。当然从龙泉的经济产业发展看,其发展程度也是数一数二的。

总之,未来的龙泉的发展,会像他们说的一样“将是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现代化的城市形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田园化的城市生态有机耦合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

6、天府新区:宜业宜商宜居的生态型新区

在对前面的五个方面的粗略解读中,笔者用“宜业宜商宜居的生态型新区”也就是“形态、业态、文态、生态‘四态合一’”的规划理念进行总结。

天府新区生态规划为“一区两楔八带”的模式,是天府新区遵循自身自然环境的规划,这完全符合从实际出发,尊重自然规律的政治思维,更符合“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是对人类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又一探索。而这一和谐的实现离不开生态与产业的和谐,离不开生态与商业的和谐,离不开生态与人文的和谐。

当然,除了本身对天府新区生态建设的了解和学习之外,笔者有自己的建议。笔者认为在进行天府新区的绿地系统规划时,要强调整体的协调性,就是生产绿

地与城市绿地系统的协调,此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在选择绿化植被上,应选择更具备空气净化功能的植被,园林景观更贴近于自然状态而少些人工痕迹。

总之,宜业宜商宜居的生态型新区就是对成都市田园城市建设的准备,就是对成渝经济区建设的一次实践。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规划资料,实地观察城乡环境,对天府新区的规划尤其关于生态建设做出了细致了解。我相信,未来规划中的天府新区,能够成为大家所期盼的“宜业宜商宜居的生态型新区”,成都也将成为“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第四篇: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和研究

调 研 报 告

题目: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和研究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141班 指导老师:周晓阳

调查小组成员:高庆黄何韵马文静罗艳清吴佳境

一、问卷调查设计及结果

您好,我们是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为响应十八大号召,我校组织进行相应的生态文明调研项目。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两分钟宝贵时间帮助我们完成此次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仅限于统计研究,您的答案将完全保密。感谢您的大力配合和支持!

1.请问您的年龄段是

A.18周岁以下6.3%

B.18~28周岁 57.1% C.28~40周岁19%

D.40~50周岁17.6% 50周岁以上

2.是否听过或了解生态文明建设或生态意识的理念

A.没有 20.6%

B.听过但不清楚 68.3% C.常听但不关心7.9%

D.比较熟悉

3.2% 3.你通过何种渠道了解生态环保知识?

A.网络电视媒体63.5%

B.课堂学习15.9% C.书本杂志报刊 20.6% 4.您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A.满意31.7%

B.还凑合 49.2% C.不满意15.9%

D.不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3.2% 5.你知道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途径

A.推进绿色发展46%

B.推进低碳发展 31.7% C.推进循环发展 22.3% 6.您丢垃圾时是否会关注垃圾的分类

A.会36.5%

B.偶尔会 50.8% C.不会

12.7% 7.你对废品如何处理?

A.卖给废品回收站55.6%

B.直接扔掉

36.5% C.全都留着堆在储藏室 7.9% 8.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做到(多选)

A.垃圾分类,关注废电池处理22.2%

B.避免使用一次性碗筷及塑料袋36.5% C.节约水电气,节约用纸73%

D.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破坏花草69.8% E.不剩饭,珍惜粮食54%

F.关注我国及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讯息 25.4% G.劝导及影响身边的人保护生态环境 11.1% 9.您觉得以下因素哪些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要(多选)A.政府的政策支持82.5%

B.经济的支持54% C.先进技术的支持41.3%

D.奖惩制度 39.7% 10.您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破坏,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多选)A.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并使之自觉维护90.2%

B.政府加的宣传和资金扶持力度 60.3% C.专业部门采取措施来防治和治理生态的破坏 60.3%

D.制定严厉的法律 38.1% E.加大破坏的经济惩罚力度

9.7%

二、访谈提纲设计与成果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所以我们针对不同的两种人群(在校学生与社会人士)进行了关于此话题的个人访谈,旨在了解人们对生态文明的看法与建议。相关问题如下:

No.1在校学生(刘同学)

1.同学,你是不是了解过生态文明建设呢? 嗯,听说过。但是说了解还不算那种程度吧,毕竟学生不可能太深入研究这些的,还是算有一点了解吧。

2.那我们具体化到衡阳,你觉得衡阳生态文明建设做的怎么样?

生态文明和环境,和自然有关,看我们衡阳,其实除了老鼠多一点,其他都还是不错的,像城市绿化,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都是很不错的几项啊,我觉得还不错。

3.你觉得生态文明具体的含义是什么呢?

生态文明啊,我觉得,分个人和社会吧,个人来说,无非就是大家听腻了的,环境靠大家,不要乱扔垃圾,适当做些保护自然的宣传,从小事做起垃圾做好分类,这样子。那对于社会来说就很大了,社会上政府要做的事情多着呢,小到设置垃圾桶,大到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活动。在我看来,生态文明就是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

4.作为学生我们能做什么呢?

刚才你问我那个问题的时候我就说了,其实也是差不多的啦。

5.你认为我们对于自然应该抱有什么态度呢?

不要掠夺吧,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6.你们学校有没有对此做过宣传,类似主题活动这样的? 偶尔有吧,不是很多。

7.关于这个话题你还有什么想要补充的吗? 没有了。

No.2社会人士(赵先生)

1.您好,请问您是不是了解过生态文明建设呢? 恩,我是一个很关注政治关注时事的人,所以会很关注这方面的事情,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件很大的很广泛的活动,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活动,应该大力实行。

2.那我们具体化到衡阳,你觉得衡阳生态文明建设做的怎么样?

衡阳,一般般吧,觉得对于其他做的好的城市来说,我们还不够好,不够完善,人们对这个的意识不是很高,虽然每个人都要过生活吧,关心一下生态建设也是应该的啊,毕竟我们是衡阳人,总要做点衡阳人该做的事。

3.您觉得生态文明具体的含义是什么呢?

是保护自然,我们要以自己的力量去保护自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掠夺了自然太多,挖矿搞生产啊,几块钱一斤卖稀土给美国人啊,我们心里应该愧疚的,这种时候才醒悟也不算太晚吧,希望国家好好做好这个事情,为子孙造福啊

4.作为个体我们能为此做什么呢?

配合国家做贡献,自己的力量小,大家的力量就大了。

5.您认为我们对于自然应该抱有什么态度呢?

对于自然,我们不要再伤害她了,好好和她相处吧,当然要用的原材料还是要索取,但不能过分,该要的还是要了去,经济发展了,不要忘记本分,要好好回头感谢自然。

6.您有没有遇到过生态文明宣传,类似社会活动这样的? 那倒没有,偶尔看见一些宣传画。

7.关于这个话题您还有什么想要补充的吗?

我想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也许不保护环境,我们的子孙会生活的很辛苦,甚至没有地方可以去,其他星球还不能住人,要是能住人也不会住的我们现在这么舒服。

三、调查分析及问题

我们小组在第10周开展了问卷调查,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最终收获了100份有效答卷,其中纸质问卷和网上问卷各50份。参与此次调查的年龄构成分别是18周岁以下6%,18~28周岁占57%,28~40周岁占19%,40~50周岁占18%。其中,以18~28周岁为主体。

通过数据研究发现,4/5的人都知道或了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意识的理念,网络电视等新媒体是大家接触生态环保知识的主要来源。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有意识的选择环保的生活方式。如节约水电气,不留剩饭,节约用纸等等。

但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在这些成果背后所隐藏的问题。1.民众参与度不高,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破坏问题,大家一致认为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并进行自觉维护是最重要的举措。然而,现实情况表明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水平还不够。虽然大部分有了从自身做起的认知,但还有小部分人对环境问题保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认为自己一个人的举动并不会影响社会的发展,抱着侥幸的心理逃避着保护环境的责任。另外,有3%的受访群众表示完全不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这无疑给所有人当头一棒。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必须引起所有人的重视。

2.相关部门宣传力度不够,采取的措施影响有限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家普遍认为政府的政策支持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很重要。然而,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严重阻碍了政府的立法。由于老百姓更加注重自身利益,对于相关文件,选择忽视到底,也不会向政府提供建议。所以,政府该采取何种措施引发公众共鸣是当务之急。

3.环境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够健全

当前,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已基本上建立起来,然而还不够完善,在法律制定和执行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有限,违法成本太低,即使造成很严重的环境问题也无法得到有效的遏制。另外,环保机构权力有限,能执行的强制性手段和措施过少。4.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冲突

企业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经济利益也是公民最在意的点,相对于环境,眼前暂时的经济利益对大家的吸引力明显更大,选择忽视经济发展背后付出的环境代价。某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对污染企业置之不理,甚至承担着保护伞的责任。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也是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前环境形势的严峻。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为生态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严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课本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当中,为创造美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

四、调查建议

根据本次的问卷调查出现的问题,我们小组通过讨论与修改,得出了以下几点浅薄的建议:

1、加强大众宣传与参与,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政府要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树立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如开展全民参与清理公共地区的垃圾,垃圾分类活动知识宣传等,通过这些活动来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和加强公民的参与感,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行动,才能使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2、加强立法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生态建设的有序落实 现在存在缺乏具体规定,执行度不强的生态法制法规的问题。完善环境政策法规、制度,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硬约束条件。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执法的力度。只有将环境保护得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百姓才会更多重视,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3、因地制宜,促进生态与经济建设共同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地方政府可因地制宜,可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等自己特有的生态文化,来促进经济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消费观, 这将成为我国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力量。

4、鼓励开发和推广现代循环经济

现代的循环经济,将可以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政府大力去扶持各企业工厂,鼓励他们淘汰落后生产技术,这一举措将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5、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

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节能减排,提倡低碳生活。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但碳排放总量突出,我们应当提倡低碳生活,为生态文明建设出一份力。大家还应该节约用纸,减少或杜绝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这样可以挽救许多要被砍伐的木材。除此以外,在生活中做到低碳并不难,比如使用环保购物袋,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家里的废物利用,减少乘坐私家车等等。

而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未来将会成为生态建设的主力军。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环保公益行动,如植树活动,光盘行动等,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和QQ等网络方式来宣传生态意识。我们虽然做到的不多,但唯有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转化为真正的行动,才能去影响别人。因此,坚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努力将自己培育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绿色”公民。

五、研究心得与体会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重要精神,使“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我们小组进行了此次研究。

小组以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模式展开研究,在调查期间,我们通过合理分工,团结协作,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我们也了解到了关于生态建设方面还存在的问题,例如民众参与度不高,相关部门宣传力度不够,环境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冲突等等,也了解到了人们对生态环保理念的认识。通过这次调查研究,对我们有了很大启发。

一方面,它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首先,通过研究完善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课在素质教育中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核心就是完善学生的人格。其次,对于教法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不能仅仅把学生仅仅培养成应试教育的机器,而是素质教育下的人才,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例如本次研究让学生勇于接触社会,在和社会群众的调查和交流中进行学习和提升,将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联系。

另一方面,对我们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也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理想是我们事业与生活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和追求,是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我们通过此次调查明确了我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我们希望我们国家是繁荣的,但是我们也希望我们生活的生态环境是美好的,只有二者协调发展,我们才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次,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信心与信念,我们要付出自己的力量共同创造祖国美好的未来!再其次,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培养了我们追求真理、追求新知的信念,我们在调查采访的过程中一直在积极探索与实践,遇到阻碍如陌生人不配合的情况我们也会与开动脑经转换方法和手段,注意方法和手段以及载体的创新。在潜移默化中我们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

因此,我们大学生应该努力响应党的号召,不断提升自己能力和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共创祖国美好未来而奋斗!

六、调查图片

第五篇:完善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制度和任职回避制度研究

完善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制度和任职回避制度研究

**县委组织部

干部交流是干部人事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干部交流工作,是保证实现人适其事、事得其人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途径。当前,如何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制度和任职回避制度,促进干部交流,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已成为各级党委高度重

视的一个研究课题。

一、过去一段的基本做法和成效

2000年以来,我县共交流领导干部324人次,其中乡镇之间交流167人,县直机关之间交流67人,从乡镇流向县直机关31人,从县直机关流向乡镇59人。在过去几年的干部交流过程中,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1、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坚持回避原则。在同一单位(管辖区内)里,做到避自籍、避亲属、避朋友。在原籍任主职的干部交流异地任职;在同一单位有近亲、姻亲关系的交流任职;在同一单位(或管辖区内)有老同学、老朋友、老战友关系的交流任职。二是坚持人尽其才原则,坚持用人所长,扬长避短,促进干部成长。三是坚持合理流向原则,注重由上层向下层交流,从发展较快向发展较慢的单位交流,使之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四是坚持公道正派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从工作需要出发,以德才标准和专业特长交流任职,使干部交流呈现健康、良性的趋向。

2、突出四个重点。一是以年轻干部为重点的培养性交流。就是以培养锻炼为主要目的对年轻干部进行交流。近几年来,我们对一些自身素质较好但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年轻干部和一些工作经历单一的年轻干部有计划地进行分期分批交流,以丰富其工作经验,多岗位锻炼成长。由于注重对年轻干部交流的培养,我县有大批富有潜力的年轻干部走上了科局级领导岗位。现在全县35岁以下的乡镇和县直单位正职有9人。撤区并乡时期,虹桥镇一位年轻的农技干部交流到大坪乡任副乡长,任职两年后,组织上考虑到该同志专业知识较突出,且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将他交流到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效益日益滑坡的原官塘农场(副科级单位)任总支书记和场长。在农场任职的三年时间内,由于该同志吃苦肯干,积极运用专业知识为农场创新发展路子,受到了干部和群众的好评。之后,被提拔交流到团县委书记岗位上。在这个正科级岗位上,该同志带领团县委一班人积极开展活动,把全县青年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并在实践工作使自己锻炼成长为一位政治思想较成熟、行政工作能力较强的领导干部。2004年,这位不到30岁的年轻领导干部被县委任命为思村乡党委书记。

二是以重要岗位领导干部为重点的防范性交流。为预防腐败,也为了使领导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我们要求人事、财政、司法部门的主职干部和在单位内负责人、财、物工作的领导干部任期满五年后必须交流或轮换岗位。2000年以来,财政和审计部门就有3位副职进行了交流;检察院和法院之间有4位领导干部进行了交流。

三是以“有争议”干部为重点的保护性交流。从保护干部的角度出发,我们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一些干部群众有反映、在班子内部影响团结,但未构成严重问题的领导干部重点进行了交流。2000年以来,先后有13名乡镇和县直单位领导干部因干部群众反映较强烈,但经法纪部门核实未发现重大问题的干部被交流任职;有9名领导干部因在班子内部不利于团结,影响单位和个人工作被交流任职。

四是以“特色型”领导干部为重点的调整性交流。根据一些领导干部的个人特长,根据一些单位的专业和工作需要,再是根据领导班子在年龄、性别、党派结构方面的配备要求,我们对一些领导干部进行了调整性交流。2000年以来,有32位专业知识突出的干部交流任职;有19位非党干部交流任职;有41位妇女干部交流任职。现在全县27个乡镇都配备了非常领导干部,有98%以上的乡镇和县直单位领导班子配备了妇女领导干部。

事实证明,干部交流有利于增强干部队伍活力,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1、提高了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感到交流后接触的面宽了;面对新的工作,有了新的压力,紧迫感增强;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经常要强迫自己去学习新知识,不知不觉地改善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反之,如果长期在一个地区或部门工作,轻车熟路,容易使干部产生惰性,丧失创造力,甚至不思进取。交流到乡镇的年轻干部则普遍感到,到基层以后,直接面对群众的机会多,有利于提高认识,提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处理具体矛盾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增强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

2、改善了领导班子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实行干部交流前,绝大多乡镇领导干部是土生土长的,班子平均年龄大,学历层次低,知识结构老化,加上长期在一线工作,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工作往往灵活有余,规范不足;而县直机关干部中,年轻人

下载关于医科大学贫困学生的社交回避及苦恼调查和研究(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医科大学贫困学生的社交回避及苦恼调查和研究(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州地区地震预防的调查和研究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方案草案一、研究课题:苏州地区地震预防的调查和研究 二、研究目的:对苏州地区的地震历史和防震现状等进行多方位调查研究,科学分析, 以总......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的调查和对策研究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的调查和对策研究 作 者梁嘉威 周梓健 马建桃 指导老师冯桂泉 审稿李南萍 摘要本文通过对横沥镇各村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访问分析当地农村生活污......

    铁路公安民警心理状况的调查和研究

    铁路公安民警心理状况的调查和研究 (马丽 2001级 文秘) 指导教师:王哲 [摘要]公安队伍是和平时期为公众利益奉献牺牲最多的一个群体,公安民警“天天有牺牲,时时有流血”。民警的......

    关于我市企业高位嫁接的调查和研究

    关于我市企业高位嫁接的调查和研究“高位嫁接”本是农学术语,本文用来喻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不具有隶属关系的,在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生产要素相对低层次的企业与生产要......

    关于产业发展功能区布局的调查和研究

    关于产业发展功能区布局的调查和研究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三城四片五重点”战略和“一区四园”产业布局,实施产业升级“468”计划,全市生产力空间布局初步形成,三次产业发展日......

    关于农村沼气建设过程中的出现问题的调查和研究

    关于农村沼气建设过程中的出现问题的调查和研究沼气建设在新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几经波折,几年前,温家宝总理曾特意批示:发展农村沼气,既有利于解决农民生活能源,又有利于保护生......

    大学生礼仪现状及对策研究(社交礼仪论文)

    中国大学生礼仪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首先要强调的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做不好的地方不怕被嘲笑,完美的地方我们也没有骄傲。中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之一,享有“礼仪......

    社交网上网络广告的利弊研究(精选5篇)

    社交网上网络广告的利弊研究 以人人网为例 摘要:对社交网及社交网上的广告进行简单介绍,以人人网为例,对企业在社交网上投放广告进行研究,重点讨论在社交网上投放广告的优缺点,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