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舞弊的杜绝 2

时间:2019-05-14 16:58: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舞弊的杜绝 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舞弊的杜绝 2》。

第一篇: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舞弊的杜绝 2

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舞弊的杜绝

摘要: 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自隋唐至清朝的主要选官制度,科举考试决定着士子的前途命运,因此一些考生想方设法舞弊,朝廷为了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性,同时也为了能够录用真正有才能的人,针对不同的舞弊行为,采取了一系列杜绝舞弊的措施。并且随着舞弊的方法越来越多样化,杜绝舞弊的措施越来越多,制度也越来越完善。

关键词:科举考试杜绝舞弊

科举考试制度是选用官员的一项重要的制度,金榜题名或名落孙山,是决定士子前途命运的大事。学而优则仕,考试跻身仕途成了千百年来读书人终生追求的最高理想。为了能够金榜题名,于是有不少考生铤而走险,不惜违规犯禁以求功名,科场舞弊现象就不可避免发生。为了杜绝考生舞弊,保证科举的公平性,从科举诞生之时开始,各朝各代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防止舞弊,并且随着考生舞弊方法越来越多样,防范舞弊的制度也越来越完善。下面我就谈谈中国古代主要通过采取哪些措施来杜绝科场舞弊的。

一、唐代科举考试舞弊的杜绝

完善考试程序,建立考场规则。唐代科举考试规定,参加朝廷省试的考生要在当年的十月来长安尚书省报到,交纳文解和家状。文解是各府州发给举子的荐送证件;家状为举子填写的本人家庭情况登记表,内容包括籍贯、三代名讳、是否改名,如曾任官职,还要交纳历任文书。先由户部集阅省查后到主考机构投送上述证件、表格。唐代主考机构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开元年间改由礼部侍郎负责。如果举子的家状填写不当,就有可能取消考试资格而被“驳放”。同时还要填写在京师的居住地点,并结款通保。当时的通保有两种:一是同考举子三至人互保,一是京城官吏担保。如果发现一举子弄虚作假或考场舞弊,“其同保人三年不得赴举”,如系官吏则“贬所保之官”。省试时考场内部都用荆席围隔,考生们坐在廊下答题。考生进入考场时,须自带水、炭、脂距、餐具等,经胥吏唱名、搜检衣物,方依次入场。同时规定若凡礼部主考官之亲属应试,必须回避,令其到吏部由考功员外郎主试,及第者由吏部侍郎复核,称为“别头试”。举子入场要搜身除进士科试诗赋时允许带《切韵》、《玉篇》等工具书外,严禁携带其他书籍。否则,一经查出举子受罚,保人贬官。考试的时间是白天一整天,若白天未完成答案,允许日幕后烧烛三条,但不能离开考场。帖经、杂文、时务策的进士三场考试需分三日进行。以上所述的科举考试规定表明唐代为了杜绝舞弊所采取的措施有:考生要填写家状,要结款通保,考场内部用荆席围隔,考生入场时须搜身,并且只能带规定的东西入考场,考官之亲属应试是参加“别头试”,考生白天没考完晚上接着考时中途不得离开考场。

二、宋代科举考试舞弊的杜绝

针对科举考试存在的诸多舞弊现象,宋代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就开始改革,逐步完善科举制度的法规建设。至北宋中叶,各项制度基本确立,成为科举选官制度的有力保障。其具体主要措施有:停废唐代科举考试中的“公荐”制度,排除公卿大臣对考试过程的干预;严格考试制度和法规。

(一)停废唐代科举考试中的“公荐”制度,排除公卿大臣对考试过程的干预

唐代科举考试盛行“公荐”制度,即主考官不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可以兼采举人在社会上的德才威望,编出名单顺序,称作“榜帖”以供录取时参考。这一制度本可以减少单凭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弊端,有利于举荐贤才。但是它也为官僚权贵请托营私大开方便之门,使权贵子弟在科举考试中占有很大优势。宋代沿用唐制,仍实行“公卷”及公荐之法。由于此法给请托留有可乘之机,“公荐”实际上很容易变成私荐,成为权贵把持科场、培植私人势力的温床。为了改变因私荐人的状况,太祖乾德元年(963年)九月,赵匡胤下诏规定:“礼部贡举人,自今朝不得更发公荐,违者重置其罪。”而纳“公卷”之法直至真宗朝尚未废止。景德二年(1005年)十二月,礼部贡院言:“昨详进士所纳公卷,多假借他人文字,或用旧卷装饰重行,或为佣书人易换文本,是致考校无准。”建议:“自今并令举人亲自投纳,仍于试纸前亲书家状如将来程试与公卷全异,即所试文字与家状字体不同,并驳放之。或假用他人文字,辨认彰露,即依例扶出,用不得赴举。”其知举官则提前一月入贡院,“考校公卷,分为等第,以备参考”。随着科举制其他条例如糊名、誊录法的实行,录取几乎全屏科场考试,因此元宗庆历元年(1041年)八月,最终“罢天下举纳公卷”④。至此科举考试完全以考试成绩决定去留及等第,彻底排除了荐举制遗风的影响,排除了权贵对考试过程的干预。

(二)确立殿试制度

皇帝亲自在殿堂主持科举考试的制度称为“殿试”。唐朝时,武则天曾亲自测试诸州贡士,但只是偶而行之,相当于省试,而不是在省试之后由皇帝主持的殿试。而真正作为一种制度,殿试开始于宋代。宋太祖为贯彻文臣治国的原则,非常重视科举选官,但是取士之权掌握在贡举官手中。虽罢“公荐”之制,仍难免主考官营私舞弊、取舍不公。开宝六年(973年),翰林学士李昉等知贡举,录取新及第进士诸科共三十八人。太祖发现及第进士武济川等“材质最陋”,而武济川又是李昉的同乡,上颇不悦。时逢考生徐士廉等击登闻鼓,揭发李昉取舍不公。太祖当晚召见上诉者,徐士廉请求皇帝亲自复试进士,以收恩君上。赵匡胤采纳了这一建议。12天后,便从考试终场而落第的360名考生中,选出195人,令其与以及第者共同考试诗赋,并在“讲武殿亲阅之”⑤,赐127人及第,而李昉有10人落榜。这是宋代第一次正式举行的殿试,殿试所取者附于礼部奏名进士之后。开宝八年(975年),再次殿试,礼部奏名以王式为第一名,而太祖以王嗣宗为第一名,王式为第四。从此,御试所定名次与省试有别,始有省元(省试第一名)、状元(殿试第一名)之分。

(三)严格考试制度和法规

1)设同知贡举官,限制主考官权利。

唐代科举主考官一般由礼部侍郎担任,宋代主考官实行临时委派制度,每年一换。起初只设“权知贡举”一职,主考官只有一人。开宝八年(975年),以知制诰王佑权同知贡举,知制诰扈蒙、左补阙梁周翰、秘书丞雷德骧为权同贡举。至此,科举主考官由一人而变为主、副若干人。主、副考官之间相互监督主考官的权利得到限制,有效的减少了舞弊的发生。

2)实行“锁院”制度,推广别头试,对主考官及应考亲属加以限制。

唐代科举省试有常设官员,开出有吏部考功员外郎,后由礼部侍郎等常设官员主持。宋代则不设固定的贡举官,而是在每榜考试前有皇帝临时选派官员主持。淳化三年(992年)春,翰林学士承旨苏易简奉命权知贡举,为避免有人到家中请托,苏受诏后由皇宫径赴贡院,闭门不出,是为“锁院”。此举受到太宗褒扬,自此成为制度。贡举官一旦受命,即须锁居贡院,不得与外人接触,在整个考试期间与外界断绝来往,即使家人亦不许见,每日由贡举官送入膳食,差役人等皆发腰牌,以资检查,直至考试结束,定出等第,考官方得出院。锁院时间依考选时间的长短而定,有时长达五十天。

别头试在唐朝省试时偶而行之,并未形成定制。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令礼部省试官亲戚移试别处。这即宋代别头试之始,即为主考官的应举亲属令置考场,另派考官考试,以限制主考官徇私情,简称“别试”。从此,除殿试之外,凡各级考官和有关官员的子弟、亲戚、门客等,应贡举时皆移居别室,形成制度。锁院及别头试有效的防止了考官徇私和舞弊,从制度上保证了开始的公平性。

3)实行糊名弥封和誊录法。

考卷实行糊名弥封和誊录法,防止考官利用试卷作弊从根本上贯彻“公平竞争”的原则,使地主阶级各阶层的知识分子平等的展示才学,进入政界。所谓“糊名”,也称封弥或弥封,它是在科举考试后将考生的姓名、籍贯、家世等封贴起来,以免评卷人有厚薄于其间,即现今所行的密封卷首法。它滥觞于唐代制举中,武则天时,一度行之于铨试,但未形成制度。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三月,殿试进士,采纳将作监臣陈靖的建议,初次实行“糊名考校”法⑥。在决定录取名单后,开拆弥封,这是宋代糊名制之始。此后,又进一步在礼部试及诸州发解试中实行封弥制。从此,各级考试在应考者纳卷后,普遍密封卷首,或临时截去卷首,将试卷编成千字文号。糊名法实行后,考官无法知道考生的姓名、籍贯、家世,有助于杜绝徇私舞弊。但如果考官认识考生的笔迹,仍有机会作弊。因此,在实行弥封制后,又有考官指使举人在试卷上作暗号。真宗时考官陈尧咨即曾与大臣刘师道的弟弟刘几道相约,让刘几道在试卷上做记号以便给予照顾。刘几道被录取,但后来事情败露,刘被革去功名,“永不予举”。为革除认识字迹之弊,从真宗以后,逐步确立并推广誊录法。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开始设立誊录院,在礼部省试时实行誊录法。其具体做法是:应试考生纳卷后由封印院将试卷糊名压印后,送交誊录院,召集书吏,在宦官的监视下将试卷重新抄写一遍,以为副本。考官评卷时只看副本,根据副本评分,有效地防止了考官认识考生的字迹而产生的舞弊行为。

锁院、别头试、糊名、誊录及其他科举法规的建立,基本上排除了权贵对科举取士过程的干预,使主考官无法根据个人的恩怨好恶决定取舍。

三、元代科举考试舞弊的杜绝

元代科举制度日趋严密,为杜绝舞弊制定了一些详细的规定。《元史·选举志一》记载:考生与主考官有五服内亲者,自因回避,另由同试官主持考试;考生入贡院时进行严格的搜查,除规定的书籍之外,不许夹带其它任何的文字资料;实行试卷弥封、誊录制,建立严格的试卷处理流程;规定监试官、知贡举官、同试官、阅卷官、收卷官、弥封官、誊录官、对读官,以及帘内官、帘外官的职责,有越轨者治罪。

四、明代科举考试舞弊的杜绝

(一)明代科举乡试杜绝舞弊的措施

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进行。乡试有正规的考场,叫做贡院,一般建在城内东南隅。贡院内建有明远楼,为考试时供监视、巡查员登临眺望,访察考生、役吏的作弊举动。又以荆棘遍置围墙上,防止有人爬围墙,所以又有人把贡院称为“荆闱”。贡院内建有一排排的号房,为考生住宿、答题之所。应试考生经搜身后,携带笔墨、卧具、餐食进入号房。凡座卧、饮食、大小便都在这一天地之内。入场日寅时(约清晨三至五点)开始点名,经过搜身,考生依号入闱。入闱后,每巷栅门全部上锁,同时贡院大门也被封闭。

(二)明代科举会试杜绝舞弊的措施

明代会试考场的各种杜绝舞弊的措施基本一致。

五、清代科举考试舞弊的杜绝

清代政府基本上沿袭了明朝科举取士的制度,科举考试主要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清代杜绝科举舞弊的措施较前朝有两大不同点,一是较前朝更为频繁、更为严厉地处理科场案件。清朝统治者鉴于“贿赂公行”、“官评淆乱”以及层出不穷的抄袭、夹带、顶替诸弊,不得不下定决心,“痛革积弊”。

另一个是增加了“磨勘”这一措施。举人在参加会试之前,要先经过磨勘(所谓磨勘,是清政府对各省乡试进行检查的一项重要措施)考试,其目的是为了“防弊窦,正文风”。考生的试卷乃至考试的各个都在磨勘的范围之内,唯有通过了磨勘和复试的举人,方可取得会试的资格。在会试中考中者称进士,放榜后,新进士的试卷要由皇帝派大臣进行磨勘,合格后,方可取得参加殿试的资格。结语:尽管自科举考试以来,各朝各代都制订了一系列的考试制度来杜绝舞弊现象的发生,以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性,但由于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巨大诱惑力,舞弊现象在有科举考试的每一个朝代都有发生,屡禁不止,从来没有被杜绝过,在政治风气不良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可见,完备的的考试制度还必须有良好的政治风气和士风的保证。这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在当今社会,我们要想真正杜绝舞弊,不仅要制定完备的考试制度,还必须要改善我们的社会风气,从根本上杜绝舞弊。

尾注:

转引自《通典·选举》。

转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篇》卷四,乾德元年九月丙子。

转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十一,景德二年十二月己卯。

④转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三十三,庆历元年八月丁亥。

⑤转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六,太祖开宝八年二月戊辰。

⑥转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三,淳化三年三月戊戌。

参考文献

1.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

2.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

3.杨随平:《中国古代官员选任与管理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

4.李怀军 李智鹏:《官员选考史鉴》。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版

6.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第二篇:戏说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作弊手段与处罚办法

一、枪手

清朝就已经出现了考场须知,明令禁止枪手入内。

为了验明正身,考场也需要一种类似准考证的证件,上面写清楚你的名字,描述一下体貌特征,比如皮肤是白是黑,身高几何,有没有胡须。

另外,考生得找人证明你是考生本人,这专门有个名词叫“具保”。

考生在考场中的座位号写在“浮票”上,比如“收字五号”。字和号都是事先印好的,收和五是当场填上去的。

当时贡院按照千字文的顺序给每个小考场命了名,“天地玄皇宇宙洪荒……秋收冬藏”。找到“收”字,再找五号。

由于考生得在考场里待上几天,肯定有机会走动,所以也可能趁机换座位来作弊。

二、夹带

嘉定科举博物馆展示了古人作弊的各种工具,有普通的棉布坎肩,上面密密麻麻地用蝇头小楷抄写了64篇文章!窄看上去,绝对想不到是字,肯定以为是图案。

天津收藏了一个袖珍小本本,共九卷,均长为4.5厘米,宽3.8,厚0.5,每卷里面大概收录有十来篇文章,九卷总共十万多字,撑得起一部长篇小说了。这么细密的字毛笔写不出,得用鼠豪,就是老鼠的胡须。

为了避免夹带,考生进考场时必须接受搜身,从里到外,衣服全部脱完,包括内衣内裤。天很冷,很多年纪大的人都吃不消。有人曾经把纸条封在鞋底,所以后来厚鞋也禁止入场。

这个比较粗暴,宋朝比较人性化,考生进来先洗澡,换套统一的衣服。时间一长,问题也来了。这么多考生,一个接一个洗澡,麻烦。考取考不取先挣一套衣服回去。又牵扯到经费问题,所以实施时间不长。

以上算是直接夹带,还有一种是间接夹带。自己身上没有,通过飞鸽传书。考试开始,自己即将动笔,打个口哨,鸽子马上飞过来,把题目传出去,外面请人写好再传进来。

三、关节

为了防止考官看出考生笔迹,有的朝代实行糊名制和誊录制,不仅把考生姓名封住,考卷也派八百多个人用红笔重新誊抄,所以叫“朱卷”,原先的叫“墨卷”。

这种情况下,就采用关节作弊法。考官与考生事先约好在文章开头或是结尾第几个字写上什么字,约上好几处。第一个字可能碰巧,其它人也用这个字,但第二个、第三个字总不会都这么巧吧。全部符合的,就是约定人的试卷了,屡试不爽。

例如,考生今波只要在文中写上“今日秋高气爽,波澜不惊”之类的句子,考官就能认出来了。

四、作弊处理

考生作弊一旦被发现,后果相当严重。轻则取消读书的资格,发配边疆,重则脑袋掉地。

这么严酷的惩罚措施其实是保护了其他忍受了十年寒窗苦的儒生以及天下儒学的尊严。毕竟只有拥有真才实学,才能真正实现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梦想。

有清朝的画卷上描绘,雇枪手代考的秀才被人揭发出来,带上枷锁游街示众。

肉体的难过还在其次,关键是从此以后就抬不起头了。

不仅自己受辱,连身旁的好友也被拖下了水。

江南四大才子之首、风流倜傥的唐伯虎就是这样被朋友阻断了通向功名之路。

传说唐伯虎中了举人之后,结交了一位徐大公子。

这家伙很有钱,唐伯虎就跟着他,乘船骑马,得意洋洋地招摇过市。

徐大公子为了考上进士贿赂了主考官,后来事情就败露了。

其实唐伯虎和这件事情没关系,无非是和他要好,一起吃吃喝喝,结果和徐大公子一起被抓了起来。

一个家里有钱,疏通一下,不至于治罪,只是将来只能做个富翁,甭想再考了;另一个嘛,削掉仕级,就是知识分子的职称,从举人降到了秀才,于是以后就以画画写字为生,从此就少了一个官,多了一个艺术家。

清顺治14年,江南地区曾经出过一场轰动全国的舞弊大案,“丁酉科场案”。那年的乡试主考官姓方名尤,副主考官姓钱名开忠。古人曾戏称钱为“孔方兄”,这俩名字好像都跟钱有关。考生当中不少人给考官行贿,消息传出,众人不满,聚在江南贡院门前,把贡院的“贡”字中间加了一个“四”字,改成了“卖”,又把“院”字的耳朵边给去掉,变成了一个“完”字,连起来变成了“卖完”。有人干脆指着方尤和钱开忠大骂,边上有人帮忙扔白菜胡萝卜臭鸡蛋。还编了顺口溜,四处传唱。这件事传到了朝廷,顺治大为震怒,当即下令将主考副主考和十八名同考全部革职,押赴到京城杀了。同被绑去的还有行贿的举人。

为了公平起见,顺治下令重考。这次考场布置得很特别,每个举人旁边都站了两个武士,全身盔甲。不远的地方放着刑具,如果文章写得不好,等于是招认作了弊,马上就要动刑,后来果然有人挨上四十大板,屁股开花。当时天气又冷,考生心里怕,手上不免都有些抖。考试结果一公布,只有一个江苏武进的举人通过,允许殿试。其他人中,很多人有74人被勒令停考一年,24人停考两年,还有14个人被撤销举人功名。他们父母孩子都发配到黑龙江

第三篇: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试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除还要在中国之后。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十八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阆中贡院考场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寒门”出身。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利玛窦在明代中叶时到中国,所见负责管治全国的士大夫阶层,便是由科举制度所产生。科举考试作弊被羁押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

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仕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份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份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而且由于这些读书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产物,学习的亦是相同“圣贤书”,故此亦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力。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到了清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材的同时,亦埋没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清政府为了奴化汉人,更是严格束缚科举考试内容。清代科举制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就算在科举被废除以后,它仍然在中国的社会中留下不少痕迹。例如孙中山所创立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五权分立,当中设有的“考试院”便是源出于中国的科举考试传统。另外,时至今日科举的一些习惯仍然可以在中国大陆的高考中看见。例如分省取录、将考卷写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头装订起来,从而杜绝判卷人员和考生串通作弊、称高考最高分者为状元等等俱是科举残留的遗迹。

第四篇: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人士和官员自愿向官府报名,然后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度是唐朝开始正式实行的,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一直紧紧伴随着中华文明史,结束于清朝光绪二十七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经历着几个时期:

隋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隋朝统一全国之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就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度代替以前的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

唐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完备时期。

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的主要科目有明经、进士。

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大体有两种:

一种是朝廷所设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以及各地的州、县学馆的学生,当时称为生徒。他们在学校内考试合格之后便可以参加朝廷于尚书省举行的科举考试,也称为省试。

二是不在学馆的普通读书人,可以向所在的州、县官府报考。地方州、县逐级对他们进行考试,合格的人被送到京城长安参加尚书省的省试。这样的人叫做乡贡。凡是被举送参加省试的考生,可称举人。省试被录取称及第。第一名称状元或状头。

科举考试及第者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尚不能直接得到官职,还须经过吏部的考试,才能被授予官职。

吏部的考试是在每年十月以后,次年的夏天来临之前,吏部便要按照“三注三唱”的程序公布考试人员所得到的官职,并经尚书、门下两省和皇帝批准之后,以皇帝的名义发给委任文书“告身”【古代授官的文凭】。

宋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宋朝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阶层逐渐扩大,想任职官吏的人在经济实力日益雄厚的同时,迫切地要求通过科举走上政治舞台。因此宋朝的科举制度与唐朝相比,有着显著的发展:

第一,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任用的范围。唐代录取进士及第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

则几人、十几人。宋朝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及第,二等称赐进士出身,三等称同进士出身,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唐代录取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实际授予官职还须通过吏部考试一关。而宋朝一经录用便可任官,排名在前的即可得到高官。宋朝还不限制应试者的出身,甚至僧道之人也可以参加科举。

第二,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由皇帝亲自殿试考选,考生一律成为天子的门生,避免考生与主考官之间以师生为名结成同党。

第三,从宋代开始,科举正式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糊名就是

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封密起来,誊录就是将考生的考卷另行抄一遍。这样

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都无从辨认,做到绝对的公平竞争。这些方法都被后来明清所继承。

第四,在考试的内容上,改变了唐代只考诗赋的做法,进士科增加了经义等内容,还设有“明

法”科,“试律令,《刑统》大义、断案,”考中者任司法官员。

明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

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

明代的科举制度在程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中乡试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解元(jiè-): 唐宋科举时乡试(州府举行的考试)的第一名。宋元以后用作对读书人的尊称,如明代唐伯虎,人称唐解元。】。中会试者参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试。殿试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通过逐级考试,统治者可以从中挑选最有用的人才。

明代科举考试内容的重要变化即八股取士制度的确立。明太祖朱元璋采取刘基【刘基(1311-1375): 明初大臣。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进士。曾任元朝官吏,后弃官隐居,著《郁离子》,揭露元末暴政。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至应天(今江苏南京)劝朱元璋脱离韩林儿独树一帜,并参预机要,筹划用兵。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1371年被胡惟庸诬陷而遭免职,忧愤而死。善文章,与宋濂齐名,有《诚意伯文集》。】的意见,规定各级考试专用四书五经命题,作者只能按照宋代程、朱等几家的经义解释来回答,绝不允许抒发自己的见解。明宪宗时,更创立了“八股”的格式,要求文章在形式上逐段对偶。堆砌雕琢,完全脱离社会现实。所以比唐宋诗文取士,更禁锢人们的思想,使科举制度完全服务于皇帝专制的需要,同时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

清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时期。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科举只是为汉官铺设的一条参加政权的阶梯。科举考试的内容,仍然采取明时的八股文,用以禁锢士大夫的思想。之后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

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严厉,但由于科举制度本身的弊端,舞弊越演越烈,成为历史进步的障碍,所以最终只有走上被消灭这条道路。

总体来说,科举制度的实行在古代是积极多于消极的。

从个人角度来说:

它的积极性体现,一个出生普通家庭的人想要进入朝廷,高榜题名,然后升官晋爵,光宗耀祖,飞黄腾达,全家富贵,一切的一切,都是依靠科举考试。

它的消极性体现,假使一个普通人士极度看重他的名望或是某些其他原因一心要成为官吏,便投住一生的心血埋头苦读,本可以开始其他路途发展的机会,但全都不去考虑,有些人还是到死的那天都不能高中,不能够成全他毕生的愿望,含恨而终。所以有的时候也不能一味地将科举视为殊死搏斗的政治战场,白白虚度大好光阴,渐渐加速社会的腐败。从社会角度来说:

它的积极性体现,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让他们明白考科举可以是一条很好的出路。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提高社会的行政效率。改变了封建社会前

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科举制度成为了选拔官吏唯一公正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考试和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和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更加促进了文学的繁荣昌盛。

它的消极性体现,作为一项文官选拔制度,科举的直接结果是选拔了十万名以上的进士,及近百万名以上的举人。这庞大的群落,当然也会滋养不少贪官污吏或卑鄙的害群之马,做官位却不做其事,皇帝赋予父母官的政策等得不到实施。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他们原本活跃的思想,对学术文化的发展没有推动作用,反而败坏了良好的社会风气,直至最终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古代的科举制度这样一路走来,经历了不断的改革,不断的进步,至此古代的科举考试演变成现在的高考。其实现在的高考也有一些当时的科举制度历史存在,两者有着相似性,像当时采用糊名的方法来批阅试卷,现在的高考制度也是需要糊名的,这样可以杜绝徇私舞弊现象。像科举考试是选拔全国各地最好的人士,高考也是全国性的,这样有利于更多的精英荟萃,一山还有一山高的汇总。像当时都是选举考试第一名的,任职的官位就越高。现在的高考也是选取分数最高的就读最好的大学,以分数高低决定前途。其次现在的高考制度比古代的科举制度具有先进性,古代的科举制度要在学堂住上三天三夜,直到考试圆满结束。而现在的高考不必这样,只是需要两天时间分科考完四门课程。古代的科举制度只允许男子考,做官的更是堂堂男子汉,而现在的高考男女皆可考,废除了性别歧视制度。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为封建社会不同等级成员间的相互转变创造了条件,通过考试决定做官的机会,高中之后唯一的出路就是做官。而现在的高考是通过考试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就读,将来朝着自己的理想发展和最终获得求职的机会。古代的科举得了第一名之后就是状元,没有再高的学位,而现在的高考制度之后就是本科生,甚至继续考研究生,博士,博士后,步步高升。古代的科举制度在满清曾经出现舞弊案兴大狱,江南科场狱等混乱局面,手段阴险毒辣,令社会人士都人心惶惶。而现在的高考中也存在舞弊事件,但随着科技手段的运用以及惩罚手段的严厉性,所以概论已少之又少。

因此,科举制度与现在的高考有其关联对应性,国家正在一步步完善各项不足,一项制度的实行必定有利有弊,怎样做到尽善尽美正是中国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国家输送和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还是付诸于现在高考的制度,必须做到公平原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综合素质,这是振兴中国的必然之道。

第五篇:论中国古代神话的特色

广西灌阳县水车乡初级中学:陆先进

邮政编码:541606 【内容摘要】神话是人类创造的第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有着自己的本质特征。勤劳、勇敢、智慧的华夏初民们亦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神话。而且,中国古代神话具有典型的东方特色。论文从中国古代神话的思想内容及其所蕴含的精神特质、艺术特性等方面对中国古代神话具有篇幅短小而缜密,内容丰富而全面、形态齐全、题材形式多样,且贯穿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中心思想,蕴涵着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的传扬,语言简洁、质朴、传神,善于使用各种修辞,富于意象性和想象性,悲壮与崇高的和谐统一等东方性特色进行了研究、论述。从而揭示了神话全方位地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基础的价值。

The myth is the first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which the humanity creates,it has own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Industrious, is brave,wisdom China Initial people also creates be longs to own myth.Moreover, China ancient times the myth had the model the Eastern characteristic.Paper aspect and so on spiritual special characteristic, artistic characteristic which ancient times the myth content and its contained from China to China ancient times myth length short and meticulous,content rich and comprehensive, shape diverse, also took still German spirit spreading succinctly, the language, plain, is expressive, is good at using each rhetoric, was rich in and the imagination characteristic,the tragically heroic and lofty diapason unifies and so on the image has conducted the research, the elaboration.Thus omni-directionally promulgated the myth to unfold the Chinese nation cultural base the value.【关键词】 神话; 特色; 意象; 传神; 想象 Myth;Characteristic;Image;Expressive;Imagination

对古代神话的研究已有八九十年的历史。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古代神话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还很不完善,很不科学。当然,神话的系统性、神话的谱系等中国神话资料的搜集整理方面已有较深的研究。强调的是对神话本体的研究。现在,面对西方文明的强势地位,我们应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反思自己,汲取养料以把握未来的方向。为此,神话研究应该纳入科学研究的轨道,应该成为十分严肃的科学事业。并且研究理论要中外并举,研究方法要多重并用。只有这样,我国神话研究事业才能为重构中华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也才能对人类文化作出更大贡献。下文中的中国古代神话,特指产生于原始社会及奴隶社会初期,后被汉民族古籍记载的华夏族神话。并从中国古代神话内容及其所蕴含的精神特质、艺术特色等方面对中国古代神话的特色进行了探究、论述。

一、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思想内容及其所蕴含的精神

(一)思想内容特色

由于中国古代神话产生的年代十分久远、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多种多样,族群众多,而且当时社会是建立在一家一户自然经济基础上的血缘宗法社会,以农耕为主要生存手段,人们对土地依赖性大,人口流动少。加上神话在流传过程中的历史化、仙化和寓言化。再加上我国古代神话,是集体口头创作,用文字记录下来较晚,并且缺乏系统记载神话的专门典籍,所以系统完整的神话保存下来较少,使得古代神话整体上呈现出零散、模糊、怪异的面貌。收录神话较多的古籍主要有:《山海经》、《庄子》、《楚辞》、《淮南子》、《列子》等等。尽管如此,但所反映出的内容丰富而全面,并具有以下特色:

1、中国古代神话形态齐全、题材内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全面,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体现出时代精神。

(1)中国古代神话的题材内容极为丰富,主要有:

①解释世界、人类、民族起源的神话。如“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玄鸟生商”、“姜嫄生后稷”等。这类神话包含着自然崇拜与探索,以及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意识。

②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神话。如“鲧禹治水”、“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一般说来,此类神话包含两种意识:崇拜与征服,但更多的是表现出对自然的征服意识。

③反映战争的神话。如“黄帝擒蚩尤”、“炎黄之战”、“刑天与帝争神”等。这类神话曲折地反映了上古时代民族或部族之间的战争与融合。

④发明创造的神话。如燧人氏钻燧取火、有巢氏筑巢、神农氏尝百草、伏羲氏发明八卦、后羿作弓、仓颉造字、后稷种植五谷等。这类神话反映了上古时代人们的物质创造和文化创造的活动。

⑤生存环境的神话。如“共工怒触不周山”。神话对日月星辰的西落及中国地形的西高东低进行了解释。

⑥日月星辰的神话。《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了一则古老的神话: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之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的另一个神话:“有女子方月浴。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羲和生十日,常羲生月十有二,讲述的是太阳神和月亮神的故事,属于事物起源类神话。

从上面的各类神话来看,中华民族初民们在异常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发展。而整个生存、生活的过程,就是与大自然不断斗争又同人类不同族群之间既联合又厮杀的复杂局面不断斗争的过程。这一过程是艰难的、困苦的,但初民们又是积极主动地正视、卓有成效地面对。反应这种艰难现实的中国古代神话,深具特色的将我们祖先的生活情状鲜明、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2、贯穿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中心理念

中国古代神话,从思想内容到社会根源都体现着人的主体地位和为人的目的。其内容都是以全民的生产、生活活动为背景,或者留下人类活动的影子。而且人类在各种斗争过程中又总是抱着积极、主动、乐观的态度,积极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个人与群体和谐进步的愿景。

(1)、人的因素是神话的旨趣

我国古代神话,无论是对世界的形成、人类的起源、民族起源的探索,对勤劳、勇敢、正义、善良、奉献的礼赞,如“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玄鸟生商、姜嫄生后稷、后羿射日、尧舜禹”等;还是对崇高、粗犷、神奇、悲壮的美的歌颂,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神话,都反映了初民重视人自身的思想、情感和性格,表现了他们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对理想的热烈向往,表现了他们立足现实人生、自强不息、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斗争意志和昂扬向上的乐观精神。鲧被杀了,还破腹生禹,继承其未竟的治水大业;夸父死后,手杖竟化作桃林,继续造福苍生;女娃淹死在东海,冤魂却变作一只精卫鸟,誓志填海等等。这些神俨然具有人的思想和行为,人已成为神话的根本。

(2)、还有一类体现人自身的思想和行为的神话。如《太平御览》中的“瑶姬”,也就是后来民间传说中的“巫山神女”,她常和凡人在梦中相爱并交媾。这位风流女神曾自述说:“我,帝之季女也,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巫山之台。精魂依草,是为苓芝,媚而服焉,则与梦期,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姬。”这已经是“人话”了。

(3)、反映事物起源的神话,也体现出人的重要因素。这类神话中的事物都是进入了人类视野的事物,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的事物,注入了人类思想感情的事物。如羲和生十日,常羲生月十有二的太阳神和月亮神的神话等。

(二)、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

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初民的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从“夸父逐日”中,可看到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坚强意志;从“精卫填海”中,可看到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奋斗不息精神。神话中的这些英雄事迹,既体现了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积极进取精神,有体现了开拓创新精神。如“鲧禹治水”的神话,大禹治水之所以成功,一是大禹带领着大家,含辛茹苦,夜以继日的劳作。二是大禹等劳动人民承扬鲧等先辈的治水经验,积极、主动地认识与治水有关事物的属性,创造性地思虑治水途径和方法。终于完成了神圣使命。疏导了山河,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让山川、水等自然物与人类和谐发展。再如“燧人氏钻燧取火、有巢氏筑巢、神农氏尝百草、伏羲氏发明八卦、后羿作弓、仓颉造字、后稷种植五谷”等众多发明创造的神话,更生动地体现了这种积极进取、开拓创新、造福人类的精神。

中国古代神话不论是以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是以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都紧紧拥抱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主题。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鲧禹治水,是为了摆脱和战胜自然灾害的困扰,使之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发展;禹杀相繇、黄帝战蚩尤,则是为了清除人间邪恶,不让他们再危害人的正常生存,建立社会新秩序。不管神话的想象多么离奇,贯穿始终的总是强调人的中心地位和为人服务的目的。也就是,贯穿始终的总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中心议题。

二、艺术特色

中国古代神话表达了初民们欲支配自然力,改造社会的愿望和期盼,宣泄了人们的情感和情绪,呈现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成为我国最早的叙事作品,是中国文学的滥觞。因此,在艺术上亦颇具特色,并深远影响了、影响着后世文学。其中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善于使用修辞手法,再现当时人们的劳作情状和精神面貌。结构上篇幅短小而缜密,语言简洁、质朴、传神,富于意象性和想象性的特色。还体现了悲壮与崇高的和谐统一。

(一)、善用修辞 中国古代神话善用修辞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善用对比、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法上,这样增加了神话作品的文学性、趣味性,为后世的文学修辞发展奠定了基础。

1、对比

对比是神话中常见而普遍使用的修辞方法。如《精卫填海》中的精卫鸟形象就是在与东海强烈的大小对比里,把精卫这位少女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质衬托得更加光彩动人,从而塑造出感人的精卫形象。《鲧禹治水》中鲧和禹的对比、两种治水法的对比。使形象高大,事理明晰。鲧治水失败被杀,禹治水成功受封是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在不同阶段的表现。通过对比展现了人类不断提高征服自然的能力。舜的神话里,舜的伟大形象和崇高品德在与父亲、后母及兄弟之间的矛盾斗争中,通过强烈的对比塑造出来。总之,神话通过对比使社会内容得以表现,人们精神面貌得以显现,人物形象得以塑造。

2、排比:

古代神话,大量使用排比这种修辞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描叙故事展合。如中国古代的开辟大神盘古在完成了天地开辟任务之后,就将自己的双眼化成了日月,将四肢与头颅化成了五岳,将血脉化成了江河,将毛发化成了山林与草木,将肌肉化成了泥土,将筋骨化成了金石,而他身体上的寄生物则变成了人类。在这化生万物的情节中,大量使用了排比,突出了盘古的献身精神;抒情色彩很浓,使得盘古形象高大而完美,富于感染力。

3、夸张

神话中的事物形象 都具有极大的夸张,这些夸张都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上,通过丰富幻想创造出来的,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使人收到启发和感染。如《山海经》所载“夸父逐日”神话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入日”、“河渭不足,北饮大泽”的情节,夸张奇特。夸父与时间赛跑,居然“入日”,跑到了时间的前头。夸父有着惊人的肚量和雄伟的气魄,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探索,他一口气喝干了黄河、渭水两条大河,还不解渴,又“北饮大泽”。写出了以夸父形象为代表的古代人民超人能力和气吞山河的形象,既体现出神话的时代精神又体现出神话的艺术特色。这种高度夸张的手法,使它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

(二)、结构短小而缜密

《淮南子·览冥训》中的《姮娥奔月》:“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窃之奔月宫。”神话故事只有三言两语,古朴简约。“请、窃、奔”三个动词就叙述了整个过程,非常慎密。再如《淮南子·览冥训》载“女娲补天”的神话,仅仅九十余字,就描叙了补天前的情状,补天的经过,补天的结果。而且首位呼应,浑然一体。显示了古神话在结构上完整而严密的特色。

(三)、语言简洁、质朴、传神

从语言的角度探讨古代神话是一个很好的角度。古代神话语言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简洁。如《淮南子·本经训》中“后羿射日”的神话。“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短短十一个字就说明了严重的旱情和人民的险恶处境。写出了后羿射日行为的背景和动因。而“诛、杀、缴、射、断、擒”几个字就突出了后羿的英勇奋战,凸显战胜自然的精神和力量,塑造出后羿的英雄形象。同时,显示出当时的初民们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气魄!

流传至今的古神话,其原始形貌都是由集体创作和口语相传。后虽经文人润色,但仍保留质朴的特色。通俗质朴的神话语言不仅神通广大,恰当反映要表达的内容,而且精彩生动,富于情感。如《山海经·海内经》鲧禹治水的神话,没有使用华丽的词藻但叙事清楚、人物形象塑造成功和情感抒发高超。这一点,更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学习。

传神是神话语言特色的又一特色。主要体现在:一是比喻既贴切又形象,而且巧妙。如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三五历纪》载:“天地深沌如鸡子”。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出天地开辟之前地宇宙情状,非常巧妙。二是用词准确、形象、言简意赅。再如《山海经·海内经》中“鲧禹治水”的神话,“洪水滔天”的“滔”字,写尽了洪水的气势和水灾的严重性。更写出了治水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也间接地突出了鲧禹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1、意象性特色

(1)、意象是神话的构成要素

意指的是创作神话的初民们的主观感情,象是指寄托情感的真实事物,两者和谐统一,就构成意象。这种意象就成为古代神话的构成要素。高尔基说:“神话是一种虚构,虚构就是从既定的现实的总体中抽出它的基本意义而且用形象体现出来”(《苏联的文学》),这就是神话的形象特征。古代神话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意象”。

(2)、意象是具象的情感化

在形象的基础上,融进初民的七情六欲,就构成神话意象性。中国古代神话描写的并非单纯的物象,而是古代初民观念化的产物,即意象。“象”是中国古代神话思维的中介。中国古代神话意象通过语言的具象性表现出来,它的语言大都具有象征意义。这些意象是集体意象,是集体无意识的产物。

(3)、意象的形态及其特性

古代神话中的意象主要借助象征或隐喻的方式完成。所谓象征、隐喻,就是某种具体的物象和某种特定意义之间的联系。初民们由于思维能力低下,必须借用某些具体的物象来暗示某些特征上相似或相联系的观念,比如 把葫芦和禽卵视为母体崇拜、生殖崇拜,就是一个典型的象征例子。可以说,原始神话就是由这些不同类型的象征性、隐喻性的意象符号系统构成的,有一些意象的寓意相当复杂、丰厚。如龙这个意象,它不但是部落的符号,同时还包含着特定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感情,成为全民族凝聚力的象征。神话的象征和隐喻植根于集体意识之中,并带有更多的神秘意味。

2、想象性特色(1)、想象是神话的翅膀

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这说明了想象在神话创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里,抓住盘古身上的不同部分和自然界的一种事物之间所具有的某一相似特征,把他们联系起来,然后进行想象,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盘古身上的东西变成的。盘古整个身体变成宇宙万物既赞扬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献身精神,又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与此同时,初民把对英雄人物的热爱和对自然灾害及人间凶恶势力的憎恨,通过神异的想象进行虚幻的加工夸饰,鲜明地表现在神话中。所以说,想象是神话的翅膀。同时,想象成为使神话具备文学特性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2)、神话中想象的两种形态

中国古代神话中想象的形态大致分为两种:一是综合想象,二为创造想象。

综合想象:这种想象就是使初民们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等直接感觉到的各种事物组合成一种新的混合物。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初民部分地按照人的自我形象,部分按照动物的形象,借助人的智慧和动物肉体的强健和蛮力,塑造出半人半兽形神。我国远古神话的主体就集中在这一领域:伏羲、女娃人首蛇身;炎帝人身牛首;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此外《山海经》所载数十百位神,十之八九也是半人半兽的神。这类形象的塑造就是通过综合想象完成的。当初民们利用综合想象不能解决问题时,才借助于创造想象。如对宇宙起源、天地形成的解释,《太平御览》卷二引三国人徐整《三五历纪》云: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这种想象往往借助于类比来实现。

(3)、想象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想象是神话的翅膀,但是任何奇特的想象,又总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现实生活中有地震和陨石发生,神话中才有女娲补天的故事。上古时代曾经有世界性的洪水泛滥,才会有鲧禹治水的故事。神话中现实与幻想交织着,不管神话情节多么离奇,事物形象多么特异,它们都是人类现实生活的投影。神话中通过想象现实生活得以表述,初民情感得以寄托,美好愿望得以凸显。我们亦可以通过神话及其作品冷静探知自己的过去,并且认真思考我们的未来。

华夏民族的民族心里、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使得中国古代神话在艺术上独具特色,且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它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闪烁了古代劳动人民美好的想象力。我们可以挖掘、学习、承扬这种艺术秉性,使中国的新文学更具有丰富而精彩的想象。

(4)、体现了悲壮与崇高的和谐统一。

由于我国古代人民的生存环境异常恶劣。灾难、艰苦、与痛苦使中国初民成为“早熟的儿童”,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历经了大悲大痛后,经过世代的遗传,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积淀在神话世界中,以幻想的方式记载了创始英雄们为生存与自然拼死搏斗的悲壮场面,使得神话天生具有沉重、悲壮色彩。尤其体现在古代的主干神话中。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

但这些神话,体现的并不是悲惨。它们一方面写了自然力的强大和英雄的悲惨死亡,另一方面又写了初民控制自然的力量、信心及幻想中的最后胜利,以及为此所表现出的自我牺牲精神。比如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故事,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初民的悲壮色彩。他们的牺牲是悲,但他们为人类地伟大事业而死,死得其所。这样的牺牲是伟大的,能够引起人们对牺牲者的无比崇敬,同时展现出光明和希望。因而,这类神话既富于悲壮情怀,又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神话具有篇幅短小而缜密,内容丰富而全面、形态齐全、题材形式多样,且贯穿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中心理念,蕴涵着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的传扬,语言简洁、质朴、传神,善于使用各种修辞,富于意象性和想象性,悲壮与崇高的和谐统一等东方性特色。

最重要的是,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天赋创造力,是一种未经破坏的初民心灵自信的表现。它具有非常开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力。它曾对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文学等学科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华夏文明的基因。现在,面对西方文明的强势情状,中国应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反思自己,汲取动力以把握未来的方向。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1.3 茅盾 神话研究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1.4 李笑野 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 上海财大出版社 2000年 何新 诸神的起源 北京三联书店 1986年 岑家梧 图腾艺术史 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6.1 袁珂 山海经校注 上海占籍出版利 1980年 于非 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5 赵志远、胡华明主编 中华辞海 印刷工业出版社 2001.10 王宁主编 中国文化概论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 王立群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3.5 罗宗强 陈洪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5

下载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舞弊的杜绝 2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舞弊的杜绝 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中国古代儿童诗中的儿童观

    学士学位论文 系别: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学科专业:学前教育 姓名:杨庆 运城学院 2017 年6 月 论中国古代儿童诗中的儿童观 系别: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学科专业:学前教育 姓名:杨庆......

    论中国古代监狱的发展特点

    论中国古代监狱的发展特点 内容摘要: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根据地下文物发掘考证,至少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已经形成了以夏为代表的相对统一的国家形态,继而也揭开......

    论中国古代教育的作用(精选)

    中国古代重视教育的传统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中国古代教育是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化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古代文化不断创新的......

    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特征5则范文

    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特征、缺陷及现实影响 内容提要: 在中国现时法渊源中,只有成文法规范,没有判例。然而成文法的局限性,导致在一部成文法典颁布后不久,又要针对该法的空白和漏洞......

    论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空间”观念

    论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空间”观念摘要:关于我国国画中的空间理念,其被诸多的国内外学者和相关人士都进行过不同层次的阐释。“有限寓无限”这是业内外对中国古代绘画一个较为普......

    法学形态考——“中国古代无法学论”质疑

    法学形态,是法学理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对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法学这个有着重大分歧的问题的基本看法。因此,尽管法学形态以前还没有人提起过,研究它也有相当的难......

    论中国古代书法的笔法传授谱系

    论中国古代书法的笔法传授谱系 一、笔法传授谱系的形成过程及其层累性 中国古代书法传授的核心内容是笔法,这一观念在中唐形成,后世代代沿承下去,积淀为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中......

    中国古代小说文体流变研究论略

    摘要:本文以回归还原 中国 古代小说文体及文体观念为出发点,对“小说”、“文体”进行了重新界定,提出了古代小说文体 理论 研究 、小说文体流变的本体梳理与描述、小说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