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烟烟叶原料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xx烟草(集团)公司技术中心
1、上烟对烟叶的作用认识、角色定位与相关思考
1.1 烟叶在卷烟产品中的作用认识
当前卷烟工业企业已经越来越清楚地感受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根在品牌,品牌的物化基础在产品,产品的支撑又体现在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质量方面,首要的是消费者所关注的吸味质量,其次是产品的内外质量特别是烟气的可检测质量;在数量方面,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企业必须具有数量足够的产品才能支撑企业的发展。分析卷烟产品的众多要素,可以发现烟叶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基础、是制约产品数量发展的瓶颈因素,烟叶在卷烟工业企业的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为什么烟叶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我们简要分析一下。
1.1.1 烟叶是决定卷烟产品品质的基础性要素
消费者消费卷烟主要是抽吸其烟气,对消费者来说卷烟最为关键的品质是烟气的吸味。卷烟是由包装盒和烟支组成,包装盒主要是起包装和美化作用,卷烟内在质量关键于烟支;烟支由过滤嘴、卷烟纸和烟丝组成,过滤嘴和卷烟纸对卷烟的内外在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滤嘴对烟气有过滤作用,但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烟气抽吸浓度的影响方面,卷烟吸味品质关键决定于烟丝。烟丝是烟叶经初加工、储存、工艺加工、切丝、添加香精香料而形成,储存陈化、工艺加工以及香精香料对烟丝质量有一定的改进和影响作用,但决定卷烟吸味的关键还在于其中的烟叶及其配方。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出,烟叶是卷烟产品中起核心作用的关键元素,是决定卷烟产品品质的最重要的基础性物质。
1.1.2 烟叶是影响卷烟内在质量稳定的关键因素
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是烟气吸味,为稳定卷烟产品以吸味为主的内在质量,除通过专家评吸外,可以量化测量的是烟气的焦油、烟碱和co,这些指标是卷烟内在质量稳定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这些指标不稳定必然导致卷烟内在质量的不稳定。卷烟设计制造方面的专家一般会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卷烟产品的烟气指标设计容易稳定难,为什么?因为通过滤嘴的长度、打孔稀释、卷烟纸的选择、薄片等的组合使用,一般是可以比较容易地达到所期望的焦油等烟气指标的设计值,难就难在稳定。卷烟设计与制造方面的理论告诉我们,影响卷烟烟气指标稳定性的无非是烟叶原料、烟用材料、烟支规格、制造加工。当前的卷烟加工设备条件不断改善、工艺加工水平不断提高,加工稳定性相对比较可靠;作为工业产品的烟用材料质量也相对容易控制,对卷烟产品内在质量稳定性方面的负面作用也相对较小,所以卷烟烟气质量稳定性提高的瓶颈限制在烟叶原料,反过来也就是说为提高卷烟质量的稳定性,关键要提高烟叶质量的稳定性。
1.1.3 烟叶资源是卷烟产品数量能否按市场需求顺利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卷烟工业企业的发展体现到产品上,主要是产品质量的提升、产品数量的增加和产品结构的提升三个方面,涉及到加工能力以及烟叶原料、烟用材料供应等方面的配套支撑。当前,一般生产能力及烟用材料一般不会真正成为卷烟产品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唯有烟叶原料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原料的制约主要体现在:(1)虽然全国的烟叶供应总量持平基本能满足需求,但分解到具体企业时总会有一定程度的不均衡,特别是最近工业企业的兼并重组,许多企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发展本身具有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烟叶采购以后需要陈化两年左右才能使用,因此烟叶的采购与储备必须提前两年左右进行,但由于烟叶供应计划确定模式的限制以及发展本身的不确定性,往往造成烟叶储备的数量和结构与烟叶使用时实际所需的资源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给产品数量质量保障带来一定的困难,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制约性因素;(2)中式烤烟型卷烟对烟叶资源的依赖性较大,优质卷烟必须依赖于优质烤烟烟叶资源,包括一些优质的地方特色烟叶和上等烟叶资源,当卷烟消费者结构上升导致高档卷烟数量需求上升时,对优质烟叶资源的需求自然上升,但实际情况是优质烟叶资源是有限的,其供应并不因产品需求的增加而有增加,这给高档卷烟的发展带来资源数量质量方面的制约。反之,在低档卷烟的需求满足和发展方面存在同样问题,低档卷烟没有足够数量的低档烟叶资源供应,低档卷烟成本偏高导致亏损,工业企业普遍对制造市场所需的低档卷烟没有内在的动力,必须依靠行政的力量来保障。
所以说烟叶资源的保障工作是事关企业甚至事关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处理得好可以有力地支撑企业甚至行业的发展,处理得不好可能影响企业甚至行业的发展。
1.2上烟对烟叶在集团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综上所述,烟叶是卷烟工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对卷烟产品发展具有制约作用的重要资源,烟叶资源保障工作做得不好就可能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烟叶资源对卷烟工业企业如此重要,而上烟自身不产一片烟叶,资源问题始终是影响和可能制约上烟发
展的一个瓶颈性因素,为此,xx烟草集团对烟叶的定位是:烟叶是事关集团发展的战略资源,对烟叶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必须以必要的手段加以储备和保障。
1.3上烟对烟叶资源保障的有关思考
既然烟叶资源对集团发展如此重要,那么上烟到底如何思考和对待烟叶资源的保障问题的?
烟叶资源是一种总量、结构、产地受约
束的有限资源,各企业为满足自己的发展需要,必然对烟叶资源进行激烈的竞争,所以要获得满足集团发展所需的烟叶资源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真正做好烟叶资源的储备工作,事关科学的预测与决策,以及配套的技术、管理等许多方面,是一项体现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系统工程。
作为卷烟产品生产与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和制约性资源,烟叶原料的保障至少要面对和解决三个维度的矛盾:(1)时间轴方面的矛盾,由于烟叶一般需要陈化2年左右才能投入使用,烟叶资源的储备必须提前2年左右做好预测和规划,同时在平时的工作中又要妥善解决好烟叶资源储备与实际需求不匹配的矛盾;(2)空间轴方面的矛盾,要妥善解决好产品配方需求与不同产地实际供应能力不匹配的矛盾,特别是紧俏烟叶如何通过竞争获得或通过技术替代解决;(3)质量轴的矛盾,这个质量包括广义的质和量,具体包含烟叶的数量、烟叶的质量、烟叶的等级结构等方面要求,以及如何持续、稳定地满足要求并实现保质保量的供应?
由此可见,企业烟叶资源的保障不是一个简单的计划制定问题,而是一个以质量为核心的系统工程,为了做好企业的烟叶资源的保障,必须针对上述问题全方位地做好相关工作。
2、上烟在烟叶原料保障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烟叶资源的保障不是简单的计划问题,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开展烟叶资源的保障工作的。
2.1通过政策、基地建设及制度化管理等,全方位强化烟叶资源的保障基础
2.1.1 通过明确内部政策、有效应用行业政策等途径,强化烟叶资源的保障基础
政策是对烟叶资源储备影响最大的宏观因素,我们通过政策强化烟叶资源的保障基础方面的工作,主要体现在明确企业内部政策及有效应用行业政策两个层面。
由于我们对烟叶资源重要性具有比较准确的认识,所以在集团内部我们对烟叶资源具有合理的定位,把它定位于影响集团发展的战略资源这样一个重要位置。这样的定位有效地确保了烟叶资源保障所需人财物各种资源的有效与及时投入,确保烟叶资源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集团的资源投入方面,只要符合国家局的有关管理规定,只要是烟叶资源保障所需,在人、财、物的投入方面,集团决策层很少分歧,有关的决策很容易快速通过并形成高度一致的共识,这样烟叶资源保障所需的资源投入具有力度和时效性两方面的保证。
在行业政策的利用方面,为做好企业发展所需的烟叶资源保障,我们充分应用中华等重要品牌的影响力,充分应用行业对重点品牌、重点企业的有关倾斜政策,突破一般性的管理要求,做好资源的相关保障工作。如中华烟叶的资源保障方面,在进口津巴布韦烟叶的资源分配、国内优质烟叶的数量结构保障、烟叶的集中加工处理以及快速发展时期寻求计划外的增量倾斜等许多方面,我们都积极争取并得到了国家局和产区的大力支持。
通过内部政策和有效应用行业政策,大大强化了烟叶资源的保障基础。
2.1.2 建设基地强化烟叶资源保障的供应基础
烟叶是影响和制约我企业发展的战略物资,烟叶的保障最后必然要落实到具体的可供资源上来,但上烟自己不生产一片烟叶,如何才能实现数量和质量稳定的、有保障的烟叶资源供应?建设烟叶基地是非常有效的一条途径。在中国烟草行业内这是由上烟人首先提出并经实践证明了的一条可行之路,目前基地模式也是被国内烟草企业普遍使用的烟叶资源保障供应的普遍方法。
从上一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探索和建立自己的烟叶基地,通过诚信、双赢等合作原则,与许多产地之间建立了密切而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了烟叶资源的持续稳定供应。
1986年上烟开全国风气之先,在贵州湄潭建立了第一个烟叶基地。而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公司的烟叶基地和定点调拨点已经遍及全国十五个省(图1)、四十多家地区分公司,基地的烟叶供应量占年度采购总量的85%以上,其余的烟叶也均采购自定点的调拨点,早已没有零星的采购现象,有效地确保了资源的保障能力。
在烟叶资源的保障中,中华所需的优质烟叶资源又是保障的重点。在中华烟叶的资源保障方面,基地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中华所使用的烟叶是产出比例较低的优质上等烟叶,为了保证中华原料的供应,许多产区往往调集全地区甚至全省的资源确保中华原料的供应,有些基地还采取了一些特殊的保障措施,如采取中华原料的提供量与产区工资额度挂钩的奖励办法,以确保中华烟叶资源的供应。在一些受灾害的年份或数量需求增加较多的年份,我们的基地往往采取一些超常规的措施来确保中华原料的供应。基地保质保量地供应中华原料,是我们中华卷烟品质长期稳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功经验。在当前这样中华的生产规模,如果没有稳定的基地,其产量和质量的保障是很难想象的。所以基地模式从源头上解决了我们烟叶资源的供应保障问题。
图1 xx烟草集团烤烟基地和定点调拨点分布图(15个省市)
2.1.3 加强规范管理强化烟叶资源的制度化工作保障
烟叶的保障最后都要具体落实到年度的烟叶数量、质量、结构方面,这要靠每年具体的采购来完成,制度化的采购管理是完成烟叶资源保障重要的工作保证。
在烟叶质量的管理方面,面向业务员我们建立了烟叶“一生管理”的相关制度,将业务员的烟叶质量责任从采购计划的布置一直到烟叶使用的全过程,通过必要的奖惩措施确保烟叶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个业务员、每担烟叶。
面向采购过程控制方面,我们建立了烟叶的三层次验收制度,努力确保烟叶质量。烟叶三层次验收的基本做法是:(1)在烟叶采购前,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抽检,主要化学指标基本符合xx烟叶原料质量体系要求后,由当地分公司按照国家文字标准和当地收购实际情况制作与xx进行烟叶交割的样品,经xx方审核确认,方可成为交接样品。(2)烟叶在产地调运前,烟叶质量必须由驻该地的业务人员按照双方确认的成交样品进行第一次检验(即预检),预检合格方可发货;(3)烟叶调运到复烤厂由驻烤厂业务员按照成交样品再次检验(即复检),该检验结果属供需双方烟叶交接检验;(4)由公司跨部门组成的工商交接质量评审小组对复检进行不定期飞行抽检,特别是对中华烟叶基本进行全覆盖。通过业务员检验、打叶复烤厂质量监督员验收、公司质量监督小组飞行抽检的交叉监督方式,确保烟叶质量的稳定与合格,从而确保烟叶资源具有良好的采购质量。三层次验收的工作流程见图2。
图2 三层次验收的工作流程
2.2 通过烟叶原料质量体系建设与运行,强化烟叶资源的质量保障
烟叶资源保障的具体内容包括数量、质量、结构等多方面要求,其中质量是基础,如何在抓好数量、等级结构保障的同时确保烟叶质量,是烟叶资源保障的核心工作。所以围绕烟叶质量的控制与保障,我们于2002年在国内烟草行业率先开始构建企业级的烟叶原料质量体系,随后又在国家局立项研究,为烟叶原料的质量保障确立了关注内在质量的崭新质量理念,建立了融内外观质量要求于一体的系统化质量标准要求,形成了动态的质量监测制度,与基地之间形成年度性的质量反馈沟通与质量改进机制,从而有效强化了烟叶资源的质量保障。
2.2.1 烟叶原料质量体系的建设思路
在质量体系建设之初通过各方面情况分析,发现烟叶原料质量的理论和技术方面的指标纷繁复杂,但又缺少指导工业进行烟叶质量控制的指标体系;工业方面关于质量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模糊笼统;烟叶种植和流通领域的质量理念比较单一,主要关注外观质量;烟叶作为具有农产品特性的工业原料,其生产者是千家万户的农民,主要依靠自然环境条件,质量目标简单粗矿,控制乏力;工业作为烟叶质量的关注者,但实际一定程度上仅是烟叶质量的被动接受者。为此我们立足于策划者、组织者和推进者这样一个角色定位,发动相关各方共建质量体系。当时首先确立了一系列指导项目工作的相关思路和原则。
2.2.1.1 根据烟叶质量的多方相关性,确立体系建设的基本理念
烟叶原料质量体系不但内容复杂,而且实际操作涉及质量理念、技术标准、检测评价、流程管理、过程控制等许多环节,牵涉方方面面,工业企业单方面很难完成这项工作,为此提出多方合作共建质量体系的理念:烟叶原料质量体系建设,既不能理解为xx烟草集团(公司)对基地烟叶质量的苛刻要求,也不能简单理解为今后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筹码。体系的建设必须有利于各方的长远发展,我们希望以烟叶原料质量体系建设为契机,利用烟叶这一结合点,工业、农业、科研、加工企业等相关各方联手打造,建设一个由技术、组织、管理和贸易等要素构成的共同发展平台。在质量体系中,我们不是对立面、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基于互惠互利原则,将基地等烟叶生产、加工和科研单位等相关各方纳入到烟叶原料质量体系中去,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希望通过烟叶原料质量体系,构筑和强化烟草工农业合作的平台,使产区能全面详尽地了解工业企业的需求,持续改进生产技术措施,稳定和提高烟叶质量,不断满足卷烟工业的需要,从而实现工农业的共同发展。
2.2.1.2 根据烟叶质量标准和企业实际要求,明确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体系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我们明确《烤烟》国标是我们唯一的、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业标准,它是经过实践证明有效的、操作性比较强的一个标准,所以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国标。但由于《烤烟》国标还不能完全满足烟叶质量控制的需要,所以必须根据企业的要求,制定更加全面的质量要求。我们提出了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1)严格遵守《烤烟》国标;(2)密切联系我卷烟工业的需要。
2.2.1.3 根据烟叶农产品的特性,确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基于烟叶是卷烟产品的关键原料、同时又是农产品这一双重特性,结合iso质量管理的一些基本理念,我们确立了以下一些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从实际出发,注重操作性;不求理想、但求实效。
指导性原则:指标要聚焦于实际的质量需求,向前要能指导烟叶的农业生产,指导烟叶的采购,向后要能指导烟叶的使用。
动态适用原则:以质量现状为基础,逐步提高质量水平,逐步提高质量要求。允许和鼓励产地具有个性化,不同产地不同要求。在质量体系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加强质量研究,逐步提高对烟叶质量的认识,不断完善烟叶原料质量体系。
刚柔相济原则:正视卷烟的质量要求,努力满足质量标准;正视烟叶的农产品特性,不机械地死扣质量标准。以质量宏观受控和资源有效获得为基本前提,合理把握质量标准。
闭环控制原则:采用iso的管理思想,注重信息反馈和闭环控制,引导产地持续改进不断提高。
2.2.1.4 从相关各方的利益出发,形成体系建设的目标
通过体系的建设,要逐步实现以下目标:(1)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明确烟叶内外在质量的系统要求;(2)建立烟叶质量的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实现烟叶质量的系统检测和客观评价;(3)通过质量体系的建立,及时、准确、系统地得到烟叶的质量信息,提高烟叶质量的控制水平,以便不断稳定和提高我产品质量;(4)以烟叶原料质量体系为载体,准确传递我公司对烟叶的质量要求,及时、系统地传递烟叶的实际质量信息,使基地具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及时发现存在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改进和提高烟叶质量。
烟叶原料质量体系的中长期目标:(1)对工业来说,通过烟叶原料质量体系的建立,逐步明确我产品对烟叶的质量要求,为烟叶的采购和使用、为烟叶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卷烟产品的质量保证提供坚实的原料基础,提高我卷烟产品的质量保证能力,保持并不断增强我卷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对产地来说,通过烟叶原料质量体系的建立,使各基地具有明确的质量努力方向,加强工农互动,促进烟叶基地的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基地烟叶的工业可用性和声誉。
2.2.1.5 明确相关各方的责职,分工协作推动体系运行
从多样共建质量体系的思路出发,为保障体系的顺利实施,我们对相关各方,包括集团的技术中心、原料采购部,以及烟叶基地、合作的原料研究室,委托的打叶复烤厂等,进行了明确的职责分工。
2.2.2 烟叶原料质量体系的结构框架
烟叶原料质量体系由技术和管理两个分体系构成。技术分体系由质量指标、质量检测、质量评价三个模块组成。管理分体系由管理流程、职责分工、沟通交流、文件化管理四项管理措施保障。其中质量指标模块主要回答我们需要什么质量的烟叶,质量检测模块主要回答不同质量指标由谁负责、如何抽样、如何检测等问题;质量评价模块主要回答检测数据如何汇总分析、评价;管理分体系主要回答质量体系如何规范运行。
在质量指标方面,我们突破了烟叶采购和管理只关注烟叶外观等级质量这样一种状况,提出了包括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化学成分、安全性、质量均匀性以及数量结构等全方位的质量要求(表1)。
表1 烟叶质量指标
内容
栏目
指标项目
指标内容
质量
外观质量及合格率
国家烟叶标准规定的内容和分级要求
感官评吸质量
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余味、劲头
主要化学成分
烟碱、糖碱比、总碱比、两糖比、钾氯比
化学成分均匀性
主要化学成分的均匀性
安全性
农药残留
结构
数量
重点等级烟叶比例
重要等级烟叶占当地供应总量的比例
供应总量
当地所供应的烟叶总量
以质量指标中比较核心和重要的化学成分要求为例,我们针对不同地区提出不同的量化要求(表2)。
表2 烟叶原料质量体系常规化学成分协调性评价标准(部分节选).产区
部位
总烟碱(%)
(中心值±允差)
糖碱比
(中心值±允差)
两糖比
(下限)
钾氯比
(下限)
氮碱比
(中心值±允差)
黑吉
b
2.4±0.512±4.0
0.75
4.0
0.90±0.10
黑吉
c
1.8±0.417±5.0
0.75
4.0
1.05±0.15
黑吉
x
1.3±0.320±6.0
0.75
4.0
1.35±0.25
辽宁
b
2.5±0.5
10±3.0
0.75
3.5
0.70±0.10
辽宁
c
2.0±0.4
14±4.0
0.75
3.5
0.85±0.15
辽宁
x
1.4±0.3
16±5.0
0.75
3.5
1.15±0.25
山东
b
2.8±0.5
7±2.0
0.80
2.5
0.70±0.10
山东
c
2.2±0.4
9±2.5
0.80
2.5
0.85±0.15
山东
x
1.6±0.3
11±2.5
0.80
2.5
1.15±0.25
河南
b
2.8±0.5
7±2.0
0.80
1.5
0.70±0.10
河南
c
2.2±0.4
9±2.5
0.80
1.5
0.85±0.15
河南
x
1.6±0.3
11±2.5
0.80
1.5
1.15±0.25
……
在烟叶质量检测分体系中,明确了检测的内容、方法、检测部门、抽样等级和办法等。
表3 烟叶质量检测
内容
栏目
评价项目
检测部门
质量
等级合格率
烟叶部技术中心联合审样,业务员交叉验收,飞行检验
感官评吸质量
技术中心负责
主要化学成分
原料研究室负责采购前标样检测
技术中心负责工商交接样品检测
复烤厂负责打叶复烤前后烟叶测试
化学成分均匀性
技术中心根据复烤前后数据计算
烟叶的安全性
技术中心负责检测
结构
数量
重点等级烟叶比例
烟叶部负责
供应总量
烟叶部负责
我们建立了严密的烟叶抽样管理办法,对采购和打叶复烤过程的烟叶进行抽样检测。同时我们建立了覆盖主要产区的近红外快速检测网络(图4),建立了烟叶采购和打叶复烤过程中的快速检测能力。
图4 xx烟草集团近红外光谱仪快速检测网络图(每个黑点代表一个检测点)
对所检测出的有关质量数据,我们进行分类计算(见表4)和汇总评价,并每年反馈给烟叶基地。
表4 烟叶质量评价
内容
栏目
评价项目
评价方法
质量
等级合格率
依据国标方法和要求
感官评吸质量
横向比较
主要化学成分
依据体系标准要求进行评价
化学成分均匀性
根据复烤大量原烟的检测数据计算关键指标的离散性,并产区间横向比较评价
烟叶的安全性
产区横向比较
结构
数量
重点等级烟叶比例
根据目标要求,并进行横向比较
供应总量
根据目标要求,并进行横向比较
2.2.3 烟叶原料质量体系的运行维护
我们建立起了规范化、程序化的烟叶原料质量体系运行流程(图5)。
图5 烟叶原料质量体系管理流程图
根据烟叶原料质量体系动态适用的建设原则,我们每年对质量体系进行审视修订完善,根据质量认识的深化和管理要求的提高,先后对质量指标的类别、指标要求的范围、管理流程、体系文件等一系列内容进行补充、修改、完善,并逐步趋于稳定。
2.2.4 烟叶原料质量体系的建设成效
2.2.4.1 确立了多方共同关注烟叶内在质量的崭新理念
在体系实施以前,说起烟叶质量一般是指外观质量,关于烟叶内在质量只是少数配方人员和检测人员才关心的指标。烟叶的采购、烟叶种植一般是不涉及烟叶内在质量的。
通过烟叶原料质量体系的建设和实施,相关各方已经确立了关注烟叶内在质量的崭新质量理念,技术中心、烟叶部、烟叶产区,我们的配方人员、烟叶采购人员、基地的生产技术人员,甚至我们的烟农都确立了关注烟叶内在质量的质量理念,在烟叶生产、收(采)购、加工和使用烟叶过程中,关注内在质量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2.2.4.2 建立了农工研合作平台,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局面
烟叶是农业生产的产品,是工业企业的原料,是科研单位的研究对象,相关各方都非常关心,但过去由于缺少明确的质量要求,缺少系统的质量检测信息,质量需求不明确、存在问题不清楚,相关各方的沟通、交流缺少的共同语言,稳定和提高质量也缺少合作的平台。通过烟叶原料质量体系的研究与应用,农工研建立起了共同关注和提高烟叶质量的合作平台。
通过质量体系的研究与应用,工农双方统一了质量理念,明确了质量要求,能够及时得到系统的质量信息,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工农双方开始了良性互动,工业提出质量要求、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检验,农业不断改进种植技术和生产管理水平,科研单位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相关各方通力协作,形成了共同研究、稳定和提高烟叶质量的良好局面。
2.2.4.3 建立起了系统科学、可操作性强的烟叶原料质量体系,体系有效运行并不断完善
通过烟叶原料质量体系的研究与应用,我们首先建立了系统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烟叶质量要求,在烟叶质量标准方面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通过烟叶原料质量体系的研究与应用,我们建立了比较系统的检测、评价和相应的管理控制体系,对收购前、调拨中和加工过程的烟叶进行全面检测,对质量状况进行系统评价,并在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控制,在事后进行适当的反馈和调控。
体系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开展了大量的抽样与检测工作,均在当年基本完成烟叶的全面质量检测、检验、分析、汇总、评价工作,并对来年烟叶采购布局、基地烟叶种植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在烟叶质量控制和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体系本身也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得到优化和完善。在过去几年的体系实施过程中,体系本身的指标类别、指标要求、评价方法、管理流程、体系文件等均得到了不断的改进优化。同时体系还引发了一系列深化的相关质量研究,促进提高了我们对烟叶质量的认识。
2.2.4.4 烟叶原料的内在质量宏观受控、有所改进
进入我配方的烟叶原料,质量管理主要有三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内在质量与标准要求的相符性;二是同年度、同地区、同等级烟叶质量的均匀性,三是不同年度同地区烟叶质量的稳定性。通过质量体系实施前后的检测数据比较发现,质量体系实施以后烟叶的质量状况有了一定的进步。下面以烟草化学成分中最重要的指标烟碱为例,分析体系实施前后几年的烟叶内在质量状况(特别说明:由于本文成文时间短促,利用以前现成的分析图表)。
(a)烟碱合格率
图6 2001年~2004年我司收购烟叶的烟碱合格率情况.2001年是体系实施前一年,2002年-2004年是体系实施后的3年。由图6可以看出,体系实施前,我公司收购的烟叶有45%的烟叶处于高烟碱状态,22%处于低烟碱状态,合格烟叶只有三分之一。体系实施后,高烟碱烟叶降低到33~36%,低烟碱烟叶降低到14~16%,合格烟叶上升到50%左右。
(b)烟碱的均匀性(同年度同部位烟叶烟碱的cv值)
图7 2001年~2004年烤前、烤后烟叶烟碱cv值.由于体系实施之前对烤前烟叶没有系统检测,所以烤前烟叶只有体系实施以后的数据。根据烤后烟叶的烟碱cv平均值比较,一是体系实施后cv较以前有较大的减小,而且逐年减少,而烤前烟叶基本保持稳定。实施前后的比较发现,通过在采购时关注烟叶内在质量,所采购烟叶的质量均匀有明显的进步,但随后基本保持平稳,看来要通过生产措施提高质量均匀性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而通过打叶复烤这个环节,则是提高烟叶原料质量均匀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c)烟碱的年度间变化
图8 2000~2004年烟碱含量的变化情况.通过上烟所采购烟叶的年度总体情况分析(图8)可以看出,在体系实施前的2001年比2000年烟碱平均增加了0.35,2002年比01年烟碱减小了0.11,2003年比02年又降低了0.06,04年比03年增加了0.12。说明2003年与2003年烟碱得到持续降低,但04年的烟碱有所回升。体系实施以后各年度的烟碱波动均比实施前有较明显的减小。
2.3 通过科学的规划及滚动式的管理妥善解决发展带来的资源问题
烟叶采购入库以后需要陈化两年左右才能使用,所以烟叶采购需求的预测必须要提前两年左右进行。需求预测是一件非常麻烦、复杂且非常重要的工作,需求预测准确合理的话资源储备可以有力支撑产品生产发展的需要,预测不准确、采购需求提得不合理的话,会给卷烟的配方甚至卷烟产量的顺利完成带来很大的困难,对卷烟质量的影响也是万万不可低估的。
烟叶的采购需求预测,需要在库存资源状况、未来产品配方计划及产品数量的发展规划三要素基础上才能进行合理估计。为做好烟叶资源的规划,在管理上我们形成了使用一年、储备一年、规划一年的三年滚动式管理,每年进行采购需求规划时,必须既要解决以前遗留下来的资源问题,同时又要较好满足未来产品的发展需求。
在烟叶配方及资源需求分析方面,由于资源分析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我们已经在开发第三代的计算机辅助资源动态分析系统。
在中途因产量计划变化或产品本身需要进行配方调整而导致烟叶资源问题时,就要通过采购计划的调整、烟叶配方使用的整体协调等一系列手段和措施,及时解决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因此卷烟产品的配方基本上都是在实际生产以前的一二年就已确定了,质量风格是否有问题、如有问题需要如何处理等,具备比较充足的时间进行预备研究,这样产品品质的维护和保障余地就比较大了。
科学的资源规划与管理实际上包含了大量的产品质量维护与研究工作,而不是简单的数量计算。通过科学的规划与动态管理,及早及时解决产品所需的烟叶资源的合理储备和质量维护方面的重要问题,这是我们卷烟品质保障的一个重要而成功的经验做法。
2.4 通过合理的配方理念及配套的技术研究,提高烟叶资源的保障能力与水平
2.4.1 通过科学的配方理念大大拓展了产品的可用烟叶资源空间
我们因为没有单一地区的优质烟叶可以依赖,被迫采用不同地方的烟叶进行配伍,而形成了“多地区、多等级、小比例”的配方理念,从而走出一条独特、富含哲理、含有科学道理的配方技术和烟叶使用理念:选用不同产地烟叶,以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配方思路,从而大大拓展了烟叶资源的选择范围,也大大提高了烟叶资源的实际保障能力。
2.4.2 通过合作研究强化对农业生产技术方向的引导,努力提高烟叶选择和使用能力
我们组织开展了大量工农结合的烟叶研究项目,如烟叶成熟度与烟叶质量的关系、烟叶烘烤工艺与烟叶质量的关系、烟叶长度与烟叶质量的关系等。
最近我们又启动了国内烟叶的品质区划、各地主栽品种的工业喜好性、彰显地区特色风格的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合理定位等工农研合作的科研项目。这些项目研究的目标就是要更好地认识烟叶质量、调控烟叶质量、使用烟叶质量,指导烟叶的采购及基地的布局,从而使烟叶的栽培、选择、加工、使用逐步走上科学化的道路,为烟叶资源的质量保障源头插上技术和科学的翅膀。
2.4.3 加强对基地的科技扶持从源头上强化烟叶资源的保障基础
为做好烟叶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对基地的技术服务工作,我们与国内许多烟草科研单位合作,组建了一系列原料研究室,为基地提供技术服务与技术支持。另外我们每年为基地提供数量不小的科研资金,协助基地开展烟叶方面的科学研究。
借助于这些合作的原料研究室,对烟叶基地开展了大量的技术服务工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基地烟叶生产水平的提高,强化烟叶质量的技术保障能力。
表1 合作的原料研究室及其相应的服务区域
合作单位
原料研究室
技术服务区域
1青州烟草研究所
原料一室
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陕西、重庆、湖北、湖南、广西、江西
2贵州烟草科学研究所
原料二室
贵州
3福建烟草农业研究所
原料三室
福建三明、龙岩、南平
4郑州烟草研究院
原料四室
河南
5云南文山州烟草研究所
文山室
云南文山
6云南曲靖市烟草研究所
曲靖室
云南曲靖
7四川凉山州烟草研究所
凉山室
四川凉山
对企业来说,烟叶资源的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从企业资源地位的合理定位、内部政策的合理制定、行业政策的合理利用、资源投入的有效保证、烟叶基地的配套建设、制度化管理方法的确立、烟叶需求的预测及动态管理、有效合理的烟叶配方与烟叶使用理念、烟叶原料质量体系的建设运行、组织配套的研究开发等全方位工作,确保烟叶资源的保障目标的有效落实。
3、从中式卷烟及行业的发展角度出发探讨原料保障思路与相关建议
上面介绍的是从企业层面出发关于烟叶资源保障的有关思考和做法。如从行业层面探讨烟叶资源的保障问题,则由于思考的角度不同,关注点也完全不同。由于中国烟草行业实行烟草专卖管理,烟叶生产总量是可以通过政策和计划来调节的,所以对全行业来说数量不是问题,关键是在总量调控的机制下如何使质量与结构更好地满足卷烟工业的需要方面的问题。另外从行业角度思考烟叶资源保障问题,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必须分析和回答中式卷烟发展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烟叶?烟叶生产的发展如何满足中式卷烟发展的需要?所以讨论行业的烟叶资源的保障问题,还得从中式卷烟谈起。
3.1 从中式卷烟出发讨论国产烟叶的技术发展方向
中式卷烟是什么?国内烟草界对此有许多争论和不同的解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站在世界烟草范畴,将有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界定中式卷烟的范畴,通过中国烟草主流产品与世界烟草重要流派的差异分析,就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中国烟草与国际烟草主要的区别是卷烟类型,中式卷烟的主流实际上就是中国的烤烟型卷烟,这样界定比较容易形成中式卷烟的特有内涵。
这样理解中式卷烟,可以发现中式卷烟具有以下优势:技术优势:危害相对较低;注重烤烟本香,符合当代消费理念。市场优势:世界1/3的烟民。品牌优势:从市场消费的实际情况看,目前中式卷烟实际上已成为国际烟草的一大流派,今后可望将其塑造成世界烟草行业公认的一大卷烟品系。
3.1.1 国产烟叶在中式卷烟中的地位与作用
将中式卷烟定位于中国烤烟型卷烟的话:可以提出以下观点。
观点一:中式卷烟技术核心在烟叶配方,中式卷烟之所以有别于国外其他卷烟,主要是由烟叶和配方决定的。除此以外,任何辅料或加工工艺都不足以造成或弥补中式卷烟与国际流行卷烟类型的差异。
观点二:中式卷烟关键在原料、基础在国产烟叶,中式卷烟提出以后,我们应该进一步强化对烟叶基础地位的认识,提升中国烟叶的地位、重视中国烟叶的生产。中国烟草工农业应合力研究、发展和应用好中国烟叶,这有利于中国两烟的协调共同发展。
3.1.2中式卷烟的不足与对策
不利局面一:烤烟型卷烟对烟叶原料品质的依赖性较强,高档卷烟的生产必须依赖于优质的烤烟烟叶。随着国内各大烟草企业的蓬勃发展,国内优质烟叶资源将越来越紧缺,一些重点品牌的发展面临烟叶资源的巨大困难。
应对措施:根据市场需求和喜好,烟叶生产布局需向优质烟叶区域倾斜;烟草农业方面需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来提高烟叶质量;需要通过行政力量、最好是通过市场化的力量,使优质烟叶资源自然地流向重点品牌,确保重点品牌的资源需求;烟草工业方面需要改进和改革配方技术,努力减小对高档烟叶资源的依赖性。
不利局面二:在产品质量的稳定和风格的保持方面,由于烟叶原料质量状况以及整体技术上的差异,国产卷烟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甚至较大的差异,烟叶原料和产品质量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控制技术必须提高。
解决问题的必经途径是:必须通过烟叶的标准化生产,通过现代农业的组织管理方式,以及通过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的强化,提高烟叶质量的一致性、稳定性和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需要根据品牌逐步发展扩大的要求,建立符合工业需要的烟叶调拨、加工管理办法,便于工业通过初配方打叶复烤等环节提高同一等级烟叶的质量均匀性和数量规模,便于配方使用,稳定产品质量。
3.1.3 中式卷烟对国产烟叶的发展期望
如此演绎中式卷烟,自然就会感觉到中式卷烟的核心技术在烟叶原料和卷烟配方,中式卷烟的原料基础在国产烟叶,由此我们可以继续提出中式卷烟对国产烟叶的有关技术期望:
国产烟叶应具有中国特色
我们提出中式卷烟,实际上已承认中国的有关卷烟与国外卷烟产品是有所不同的,那么原料的需求也必然不完全一样。从国外烟叶供应商为中国烟草行业组织烟叶原料时就可以看出,中国所进口的烟叶往往是根据中国卷烟工业企业的喜好来组织生产的,中国烟草所需要的烟叶与国际上其他卷烟生产商的要求有所不同,很多国际烟草供应商有这种感觉,这就是客观存在的一种中国特色。
什么是中国特色?中国特色是一种客观存在,但中国特色质量要求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要求?如何强化这种要求?需要我们加深认识、加强研究。
3.1.3.2 中式卷烟原料需要强化地方特色
不同于混合型卷烟,烤烟型卷烟的香气主要依靠烤烟本香,卷烟的风格特点主要依靠不同地方和不同等级的烟叶来配伍形成,烟叶的地方风格越丰富,卷烟风格才有可能更加丰富多样,更好地服务好中式卷烟品牌发展的需要。
什么是地方特色?地方特色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厂家一般很需要也努力寻找,但目前还缺少科学和便捷的检验方法,只能依靠专家的嘴巴和经验比较模糊地感觉。地方特色如何科学识别、合理使用、有意识地培育、有力度地强化等?需要加强研究。
3.1.3.3 中式卷烟需要原料质量提高符合性、均匀性与稳定性
站在国际烟草角度比较,各种卷烟的风格特点无法进行优劣比较,但国产卷烟的质量及风格稳定性明显不如国际先进水平,所以中式卷烟必须不断提高质量和风格的稳定性,而这方面的基础是烟叶原料的质量和风格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在当前的状况下,烟叶内在质量的控制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1)烟叶质量符合性,就是与工业企业提出的烟叶质量标准的相符性;(2)烟叶质量均匀性,就是同一等级质量的均匀性;(3)烟叶质量稳定性,就是同一地区不同年度之间烟叶质量的一致性。
如果国产烟叶特色化工作做好,以及烟叶质量的符合性、均匀性、稳定性能较好地符合卷烟工业企业的需求了,中式卷烟的生存和发展就有了良好的保障了。
3.1.4 国产烟叶技术发展方向-特色化之路的讨论
3.1.4.1 为什么国产烟叶必须走特色化之路?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讨论烟叶风格特色对卷烟产品的意义。
卷烟产品最终的香气综合体实际上是由不同烟叶的香气特征叠加而形成的香气包络线(香气轮廓),配方中烟叶的特色风格越多,所形成的卷烟香气必然会更加饱满,而通过不同特色烟叶的搭配,可能创作出的卷烟香气类型才可能更多。国内烟叶风格区分,比较经典的是分浓香型、中间香型、清香型,但很多企业往往不只使用一种香型的烟叶,而使用多种香型的烟叶。
当然,实际上不同地区的烟叶是远远不是简单地用这三种类型所能区分和界定的。只要一个地方的烟叶具有某些或大多数工业企业所喜欢的特色,倒不必非去说明或追求是那个类型的。如果没有特色,那只能是平庸的烟叶,只能当配角或填充料,如果烟叶中有工业企业所不喜欢的地方性杂气,那就有被逐步抛弃的危险,历史上一些产烟大区的萎缩,有的是由于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有的可能就是没有特色特别是由于具有工业所不喜欢的杂气。
通过前面的技术分析已经知道,对中式卷烟的主体-烤烟型卷烟来说,卷烟风格确定的关键在烟叶配方,基础在原料。如果国内不同地区的烟叶吸味都差不多,对卷烟工业企业来说好处是买烟叶就不用那么费劲了,而灾难性的坏处是产品风格多样性就不复存在了,或者只能依靠香精香料来做文章了。
烟叶是否具有特色风格,往往是某个产区烟叶是否吸引工业的关键因素。一旦具有了大家都公认、大家都喜欢的特色,大家自然会趋之若鹜;若没有特色,相对来说就会门庭冷落。
对产地,特色就是生命力;对工业,特色就是产品创作的元素,也是品牌生命力的源泉;对中国烟叶生产,特色化就是方向。
所以说中式卷烟需要国产烟叶走特色化之路。
3.1.4.2 国产烟叶的特色化之路有何条件?
烟叶的风格特色主要由气候环境土壤等自然条件决定,品种也有重要影响,而生产技术措施以及烘烤加工则是促进或制约特色发挥的影响因素。国内植烟区域跨度很大,气候环境土壤具有多样性,具有培育特色烟叶的天然有利条件。不足之处是可用的品种资源比较匮乏,而品种也是彰显风格特色的重要因素;另外对如何通过合理配套的生产技术和烘烤技术凸显特色风格还缺少科学的认识。
3.1.4.3 国产烟叶的特色化之路如何走?
现在我们用最朴素的思路去思考一下,特色烟之路到底如何走?
(1)尊重、选择和使用好环境条件
既然烟叶的特色主要是由环境条件决定的,某个地方能否生产特色烟叶,实际上早已由那个地方的环节条件决定了,人定胜天的作用相对有限,所以生产特色烟,第一反应不是如何使用技术来改造的问题,而是如何选择好环境、充分利用环境条件。
我们可能很难在一个没有合适条件的地方,通过技术生产来生产出特色显著的烟叶,但如果我们采用不科学、不合理的方法,则完全可能在有条件生产出特色烟的地方生产出糟糕的烟叶,所以生产特色烟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我们要学会尊重环境、善于选择环境、充分利用环境。
(2)烟叶的特色由谁认定?如何认定?
现在我们再讨论特色到底由谁认定?我们应该如何追求和培育特色?
特色就是使用者喜欢的烟叶的某种风格特征,这个问题该由谁回答?是烟叶的使用者,也就是烟草工业企业,最终是卷烟消费者。什么是特色?大家公认你的烟叶好,大家都来抢购,这就是说明你的烟叶有特色,我们可以暂且不管这是清香型、中间香型还是浓香型。
烟草农业应该如何做?一句话,就是科学、合理、充分地利用你的环境条件,揣摩、研究和发现工业喜欢的特性,努力生产出工业所喜欢的合格烟叶、优质烟叶,喜欢的人越来越多了,给你的烟叶起个名字,这就是你的特色了。生产者自己再怎么说有特色,没人用实际行动来喜欢的话,再好听的名字也没用。
(3)特色之路必由之路是什么?
特色烟开发的必由之路是:合格烟->优质烟->优质特色烟。
3.1.4.4 国产烟叶的特色化之路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国产烟叶的特色化之路必须需要以下问题:
(1)避免忽视基本质量要素追求特色;(2)避免超越环境条件空谈特色;(3)避免钻入所谓“科学”的胡同里研究特色;(4)避免无人喝彩自说自话地宣扬特色.我们必须非常清醒地认识到:特色是靠人去发现的,而不是研究出来的,必须要眼睛盯着市场反应发现特色,充分利用环境培育特色,细心而理智地保护特色,在此基础上系统而科学地研究特色,进而再有目标、有方法、有措施地弘扬特色。
对科研单位、工业企业,甚至烟草农业,通过对工业所喜欢的热点地区烟叶的质量分析,以及环境条件、品种和生产加工技术之间的关系研究,逐步发现种植受市场欢迎的特色烟的成因,进而用来指导特色烟叶生产的发展,这样可以逐步使特色烟的生产逐步走上理性、科学的道路。
根据以上的思维逻辑,国产烟叶的特色化道路是中国烟草最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这条道路能否走通,除必须有技术和认识的提高外,真正实现还得依靠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否则即使有了市场的喜欢和欢迎的特色烟叶,但也难有相应发挥的机会和空间。
3.2 从相关制度对烟叶的影响讨论有关的配套制度
3.2.1 与烟叶质量及发展密切相关的有关政策及其调控效果
专卖制度是中国烟草行业得以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由于实行烟草专卖,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进行比较有力的调控和计划管理,对行业发展比较有利的政策手段是两烟的总量调控,以及烟叶价格的行业调控机制。
行业的两烟调控政策是对行业发展具有巨大而深刻影响的重要政策。
卷烟产品的总量调控,可确保行业的卷烟总产量能基本满足市场需求,从吸烟与健康的角度来看,通过总量控制卷烟总产量不会无限扩展,通过总量限制确保价格的相对稳定,同时一定程度上对卷烟消费有所抑制,满足吸烟与健康方面的关注和需求。另一方面,从烟草行业角度观察,通过卷烟总量的控制,使市场的卷烟生产和销售比较持续稳定,不会大起大落。
烟叶总量的调控则可以确保烟叶生产和供应总量的稳定,避免出现因烟叶太多造成的伤农现象、及烟叶太少造成的工业方面资源供应不足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所以两烟总量控制是有利于两烟稳定健康发展的行业政策。在实施策略方面,由于两烟都实行总量控制、适度偏紧的政策,卷烟产品的总量控制适度偏紧的政策应该说可满足吸烟与健康的关注以及整个烟草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比较合适。烟叶生产的总量控制,大方向非常好,但在策略方面值得分析探讨。
3.2.2 存在问题
在烟叶的调控策略上,在总量调控的基础上实施的是适度偏紧的策略,带来的一个现象是烟叶资源处于基本满足稍有不足的状况,由此造成的结果是:
(1)在全国范围内,不管烟叶是否具有特色、是否适合中式卷烟发展需要,由于总量的限制使所有的烟叶都变成紧俏资源,都有市场需求,不利于烟叶生产向优质特色和适宜地区发展转移。
(2)在各个地方,由于烟叶抢手,产地缺少真正关注和提高烟叶内在质量的内在动力,提高质量的追求变成了少数地区高瞻远瞩者的高要求,而不是全体产区的自然和必然的追求。
(3)调控主要关注总量,而没有适当关注结构的需要,随着国内卷烟产品结构档次的变化,烟叶结构的需求和供应存在一定的无法调和的矛盾。
(4)烟叶的出口机制并没有真正发挥好对中国烟草工业拾遗补缺的作用。
中国烟草,无论是卷烟还是烟叶的生产和消费都是大国,但中国卷烟和烟叶生产都还不是烟草强国,烟叶的出口以低档低廉的烟叶资源为主,这对中国烟叶生产向大国强国地位的发展不利。当然中国烟草农业要由大国向强国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但中国烟草工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烟叶的支持,即使中国烟草农业发展成为烟叶生产的大国强国,也必须要首先服务和满足好国内烟草工业的需求,中国烟叶的发展必须依靠中国烟草工业的良好发展。
由于国内卷烟消费的特殊状况,高中低档卷烟都有较大的需求,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市场所需求的产品结构也一直随之变化。当前看,高档卷烟发展迅猛,优质烟叶资源的需求比较紧缺,但另一个方面,由于中国大众的总体消费水平不高,低档卷烟的市场需求也较大,但烟叶资源的供应并不配套,由于低档烟叶的价格太低,农民不愿生产,而且仅有的少量低档烟叶当前也以保障出口为主,结果国内低档烟叶资源的供应严重不足,导致许多低档卷烟的生产没有足够的低档烟叶资源保障,工业企业方面生产低档卷烟的经济利益不能保障,企业缺少低档卷烟的生产积极性,低档卷烟的生产必须依靠行政的力量来推动和保障。
解决这个问题可能需要烟叶价格、出口以及低档卷烟生产的补贴等多方面政策的协调。
3.3 关于国产烟叶生产发展的技术发展方向及配套政策方面的建议
3.3.1 烟叶技术发展方向方面的建议
从技术方面思考烟叶发展,主要有以下建议:
(1)中国烟叶的发展应该重点满足中式卷烟的发展需要,烟叶生产的质量导向要根据中式卷烟的需要,烟叶质量要具有中国特色。
(2)要坚持走烟叶的特色化发展方向,烟叶生产要尽可能利用好各自的气候环境条件,要充分强化地方特色,为中式的烤烟型卷烟提供特色风格丰富多彩的烟叶原料。
(3)要充分认识到国内小农经济方式烟叶生产所带来的质量均匀性较难提高的现实状况,要正视烟叶质量均匀相对较差的客观现实,要从支撑中式卷烟发展的使命出发,通过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方式以及可能的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的转变,促进烟草生产向现代农业方向的转变,从烟叶质量质量的符合性、均匀性、稳定性三方面大力提高工业的满意度,有效支撑中式卷烟的发展。
3.3.2 烟叶政策配套方面的建议
从行业角度思考政策配套需求,主要建议:
(1)烟叶生产继续坚持总量调控的基本政策,但应实行总量适度偏松的策略,行业可以具有少量多余的烟叶资源,这样有利于形成烟叶的产地、质量方面的市场优化淘汰机制,从而形成烟叶产地和质量的市场优化机制。
(2)在产区调整的策略方面,充分应用市场的力量,根据产区烟叶的实际市场需求调整产区布局,积极采用卷烟产品的生产按订单调节计划和组织生产的有益经验,积极进行按市场需求、用市场化机制优化烟叶产区布局的探索。
(3)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从各种烟叶流向控制的需要以及工业企业烟叶质量引导的需求出发,探索市场化的优质优价定价机制,使市场化的力量在资源流向的合理调控及质量引导方面发挥有效作用,这是中国烟草行业资源保障中提高保障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
(4)充分关注烟农的利益,根据整个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形成烟叶价格的动态调节机制,确保烟农种烟积极性,同时合理调整低档烟叶的价格政策,引导烟叶生产的组织与管理很好地符合烟叶资源产出的客观规律、符合卷烟工业的需求。为中国烟草可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社会基础,这是中国烟草行业资源保障的一个基础抓手。
(5)调整出口烟叶的导向机制,当前国产烟叶的出口建议定位为主要是为行业消化国内卷烟工业不需要的烟叶,稀缺资源首先要满足国内卷烟工业的需求。
结束语
从不同的层面思考烟叶资源的保障问题,思考的角度和面对的问题是不同的,相应的策略也有所不同。
从企业的角度讨论烟叶资源的保障问题,关键是在资源总量的约束情况下,如何通过决策、技术、管理等方面措施,如何在竞争的状态下有效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资源,面对的是总量控制下的结构矛盾,以及如何与兄弟单位进行紧俏优质资源的竞争问题。
从行业的角度讨论资源保障问题,关键是如何确保中国烟草工业及中式卷烟稳定与发展所需的烟叶资源,包括质量、结构、数量,需关注的是如何面对和应对国外的竞争。
所以企业和行业的决策者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分别思考并针对性地解决烟叶资源保障的相关问题。
第二篇:沙河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践与探索
沙河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践与探索
荣伏林 高志远
实现“少有所学、老有所养、弱有所助、病有所医”的目标,既是广大农村百姓期盼已久的现实愿望,也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根本要求。近年来,沙河市认真贯彻中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断深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农村弱势群体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多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让近40万名沙河农村百姓过上了健康幸福的欢乐生活。
一、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让贫困学子重新背起书包
“是国家的好政策让我重新背起了书包。” 高庄中学初二64班学生郭万凯,自幼父母双亡,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两位老人都年过古稀,仅靠几亩薄田和邻居接济艰难度日。虽然郭万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学,但懂事的他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辍学回家帮助爷爷奶奶操持家务。恰逢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实施,高庄校区学校领导了解情况后,将郭万凯纳入到寄宿制贫困生补助行列,并主动到其家中劝其归学,既免除学杂费、课本费,又能享受每年750元的政策补贴,解决了郭万凯的后顾之忧,他再次高兴地重返校园。据他的班主任韩现国介绍,郭万凯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平常学习刻苦努力,学习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是全学区考重点高中的希望生。
蝉房乡小汉坡学校的王洁,自幼丧母,父亲体弱多病,经过几次手术后,家里欠了好几万的债,为了维持生计,减少开支,只得辍学,“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让小王洁再次背上了书包。像这样的事例在沙河还有很多,他们既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又都是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的受益者。国家的好政策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安抚和温暖,在他们作文中体现最多就是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感恩中国!”
据统计,自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实施以来,沙河市共落实改革政策资金达到8376万元,其中上级专款7113万元,沙河配套资金1263万元,受惠学生达到了近10万人,2008年在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沙河大幅度提高对农村中小学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额度和人数数量,目前享受该项补贴的人数达到了寄宿生总人数的23%。此外,沙河还坚持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农村中小学校的危房改造、教育资源整合、教师待遇提高等项目,并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取暖工程建设,改善了农村中小学生接受教育的就学条件。
二、农村低保政策提标扩面---让更多的贫困农民享受保障
作为享受农村低保眷惠的新增人员,沙河市桥西办事处曹一村现年73岁的石琢的看到“补贴存折”里每月增加的60元钱,心里乐开了花。近年来,沙河把做好农村低保救助工作,作为落实中央惠农政策、构建“和谐沙河”的助推器,积极将社会保障政策向农村弱势群体倾斜,使全市农村低保政策在提高补助标准和扩大覆盖面上取得了“双丰收”。沙河农村低保工作的突然发力是在2005年,这年沙河一改过去定额定季度拨付农村低保资金的惯例,以财政预算报告的形式体现当年农村低保资金安排,大幅度增加农村低保投入总量,当年该项资金投入达到了150万元,并使享受低保的农村困难群众人数增加到3000多人。在随后的四年里,沙河延续了这种将农村低保投入列入当年财政预算的形式,逐年大幅度增加对农村低保的财政投入量,其中,2006年增长了一倍达到了300万元,2007年400万元,2008年820万元,2009年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财政收支矛盾加剧,但沙河仍然安排了农村低保资金871万元,保持了对该项资金投入的力度不减。
大量财政资金的投入,为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提供了扎实有效的保障。在2008年,沙河分别在1月份和7月份分两次提高了农村低保补贴标准,农村低保每人每月增加20元,使不同困难程度的低保受益群众补贴标准达到了每人600元/年、720元/年和840元/年。
全市享受农村低保的困难群众人数也从2005年的3000多人增加到了2009年的18100多人。同时,沙河还大力发展“五保敬养”工程,在保持四所省甲级敬老院的基础上,投入大量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市区和白塔两所中心敬老院建设,努力提高全市五保集中供养率和供养质量,实现“应保尽保”。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让农村百姓都能看得起病
接到1万多元的医疗报销费,李芬的女士激动的热泪纵横,连夸党的政策好。李芬的系沙河市桥东办杜三村人,现年58岁,丈夫因病早逝,家中只有一女,家庭情况困难,2008年因食管恶性肿瘤在沙河市医院住院治疗,前后共花费3万多元,数万元的医药费用使本不富裕的李家更是雪上加霜,当医治好病的李家正在发愁如何偿还因看病欠下的数千元债务时,从新农合管理中心传来了好消息,因李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按照规定国家可为其报销医药费1.2万多元,极大程度上缓解了家庭困难。在沙河像李芬的女士这样尝到“新农合”这枚甜果的农村普通百姓还有很多。
自2007年实行新农合制度以来,全市农村群众积极响应,参合农民人数连续三年大幅增长,今年更是有33.5万农民参合,参合率较去年增长了3个百分点,达到了86%。目前,新农合制度已经遍布沙河290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从2007年的286万元,到2008年的428万元,再到2009年的492万元,沙河市逐年加大本级财政配套投入。同时,不断因地制宜、完善制度、循序渐进、创新报销资金的发放方式,采用“一折通”发放,努力增加新农合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住院费补偿比例、降低医药费起付线和提高医药费封顶线。目前,沙河参合百姓的筹资配套标准已经达到100元/人;乡级、市级、域外住院费补偿比例达到80%、60%、50%;市级起付线由400元降为300元,域外起付线由2000元降为市级定点1000元、其他1500元;封顶线提高到30000元。据统计,今年以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有79616人次在域内就医,其中70525人次在域内门诊就医,9091人次在域内住院;有1165人次在域外就医,初步实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市”的预期目标。作者单位:河北省沙河市财政局
第三篇:内控机制建设探索实践与思考讲解
根据总局关于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总体部署, 2010年,湖北省国税系统率先推行了内控机制 建设,同时选择了地级黄冈市局,县级安陆市局、曾都区局、襄阳开发区局、鄂州西城分局及洪 山区局办税服务厅六家单位, 进行三级、五类国税机关内控机制建设试点工作。在试点成功的基 础上, 总结完善相关制度办法, 在全系统推行了内控机制管理信息系统, 为在全省国税系统全面 推行内控机制建设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
内控机制建设之主要做法
——抓住重点,分项突破,致力搭建基本框架
省局按照 “以加强权力制约为主线, 以严格风险防控为抓手, 以明确权责分配为基础, 以优 化工作流程为重点,以完善制度规定为保障”的整体思路,对内控机制建设工作进行统一部署、有序推进。工作思路上,既注重抓住重点环节、构建基本框架,体现内控整体性,又注意结合各 地实际、突出各自特色, 体现内控创新性;工作措施上, 把握 “五个基本点” , 做到 “五个到位” , 努力构建分权合理、责任明晰、流程规范、制度完备、制约有力的内控机制。从而有力促进国税 部门权力正确行使、规范行使,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减少腐败风险。
夯实落脚点, 健全岗责体系, 权责匹配到位。弄清楚国税部门权力有哪些、每个岗位的责任 是什么, 是开展内控机制建设、规范两权运行的基础。根据职权法定原则, 认真对照相关法律法 规和规范性文件, 全面梳理了国税部门拥有的权力事项, 摸清了权力底数, 明确了权力责任, 做 到权责明晰。在此基础上,准确界定部门职责,按照不相融岗位分离原则,科学设置部门岗位, 细化部门岗位职责,进一步定岗、定职、定责,将权力分解到岗,责任落实到位,逐步建立健全 了分权合理、责任明晰、权责统一的岗责体系, 防止发生有权无责滥作为、有责无权不作为等问 题。省局机关共明确处室职责 121项, 规范岗位设置 153个, 明确岗位职责 896项。进出口税收 管理处把出口退税审核权合理分解到相关岗位行使,并以文件的形式对各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 各岗位能做什么、应做什么清楚明晰, 促进了出口退税审核权的正确行使;安陆市局对每个岗位 的权力项开展了梳理,根据权力运行的节点,按
照税收征、管、查和行政人、财、物管理及其他 业务类别,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进行全面登记,将行政管理权分为 6大类、60项,包含 计划建议、决策、实施执行、监督四个节点。将税收执法权分为 10大类、181项,包含受理、调查、审批、执行四个节点;曾都区局对照“三定”方案和科室岗位,遵循“事有专管之人、人 有专司之职”原则,确定了政务、业务、党务 3大类、14个部门、121个岗位。如明确了税政科 “基础管理岗” 在延期申报数据质量、法律依据等重要环节中担负的责任和工作目标, 做到权力 与责任、目标相对等;洪山区局办税服务厅将业务范围明确界定为 9大类、39小类,以此为基 础编制了 《办税服务厅职责权限分配图》、《办税服务厅岗责体系》 , 使岗责体系固定化、系统化。
紧扣关键点,优化工作流程,规范程序到位。按照岗位、环节之间相互关联制约的原则,合 理简并或增设工作流程,科学设计、绘制工作流程图,明确权力运行的岗位、环节、步骤、时限 和要求,编制工作流程手册,使权力运行“轨道”、工作运转程序更加清晰可见,防止权力运行 “脱轨”失控,促进权力按照科学严密的程序规范运行。省局机关各处室共制作工作流程图 134个。其中省局人事处 23个,覆盖了全部人事工作,图形科学、内容清晰、简捷实用,每项工作 做什么、怎么做一目了然,对全系统人事工作发挥了较好的规范促进作用;曾都区局共编制 178个工作流程图,其中党务类 4个、政务类 28个、业务类 146个。坚持分权控险、程序制衡,使 权力运行过程可视可控。如从政府采购计算机工作流程图上, 可以清晰地看到, 纵向上, 由区局
领导授权采购中心实施采购, 横向上, 由政府采购部门负责采购渠道和价格, 由信息中心负责设 备型号及质量,各部门在流程上互相牵制,实现了“工作有程序、程序有控制、控制有标准”;洪山区局办税服务厅共对 45项办税流程进行了清理和规范, 编制了 《办税服务厅工作流程手册》。如将普通发票管理岗的职能下放到一线窗口, 以方便纳税人根据合理的经营需求, 快捷办理普通 发票版面变更以及增减核定发票用量等手续。同时, 依靠系统后台对岗位进行全方位监控, 实时 调查处理发现的异常状况,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优化工作流程后,窗口工作人员由人均服务 15分钟提高到 12分钟。
找准薄弱点, 排查职务风险, 防控措施到位。积极开展风险教育, 增强国税干部的风险防范 意识。全面梳理权力事项,编辑部门权力清单。认真排查岗位风险,科学评估风险等级。深入分 析风险成因, 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防控措施, 制定风险防控要点。着力构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 和风险应对三位一体的风险防控体系。经全面排查分析, 省局机关及直属单位职务风险涉及综合 类、执法类、行政管理类三个领域,确立了“征、管、查,减、免、罚,人、财、物” 9个重点, 共排查了岗位风险点 236个。并依据发生几率、危害后果严重程度和自由裁量幅度等指标, 进行 分析和评估,划分风险类别,确实风险等级,由高到低划分为一、二、三 3个等级,其中一级风 险点 53个,二级风险点 96个,三级风险点 87个。同时对症下药,各处室共制定岗位风险防控 措施 315条;黄冈市局采取科室自查、内部互查、监察助查、专家帮查等方式,对掌握决策权和 执行权的人、财、物、税等重点岗位,全面查找出各类风险共 291个。把容易造成严重违纪违法 行为、可能出现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定为一级, 把容易造成一般违规违纪行为、可能 受到内部责任追究、被党纪政纪处分的风险定为二级, 把容易造成轻微违规违纪行为、被通报批 评、诫勉或提醒谈话的风险定为三级;曾都区局、襄阳开发区局在防控措施上推行计算机系统防 控,分别开发了“部门内控机制管理信息系统”和“国税风险预警信息平台”。前者主要针对市 州局税收执法权内控而设计,以综合征管软件为依托,具有预警监控覆盖面广、自动化程度高、全程监控、透明阳光等特点。后者主要针对县区局行政管理权内控而设计, 以国税局域网为依托, 嵌入“内控机制建设专页” ,设置“政策法规”、“内控建设”、“督查督办”等栏目,具有简便易 行、全面覆盖、人机结合等特点;鄂州西城分局通过推广应用税收执法监察子系统、税务纪检监 察信息管理系统 V1.0版,加强了税务违法违纪案件的管理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的管理。
扫描遗漏点,完善规章制度,约束机制到位。对现有的制度规定进行清理、修订和补充,消 除制度盲区,堵塞制度漏洞,形成科学、完备、管用的制度体系,并着重提高制度执行力,形成 按制度管人、用权、办事的管理机制, 从而为内控机制建设夯实制度基础。省局加强了各项制度 的“废、改、立” ,各处室共清理出各项管理制度 287项,建立管理制度 20余项。同时严格制度 执行不走样, 2010年,省局机关在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大宗物品采购、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 金使用等重大事项上, 均未
发生违反管理制度规定的行为;黄冈市局着力在政务公开方面实行 “ 5个 2”制度:建立两网(外网和内网、两屏(电子触摸屏和显示屏、两会(新闻发布会和内部 通报会、两栏(政务公开栏和法规宣传栏、两线(12366纳税服务热线和行风热线 ,对政策 信息、税收执法、纳税服务等,进行不同角度、不同范围的公示。实行“一卡、两书、三会、四 评议”监督制度, “一卡”即向来办税的纳税人发放“税风监督联系卡” ,请他们监督国税执法、服务及政务公开等事项。“两书”即每年内部层层签订“廉洁勤政责任书” ,与企业签订“税企相 互监督责任书” ,强化内外监督;“三会”即通过定期召开民主监督会、特邀监察员座谈会、企业 厂长经理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四评议”即定期分别邀请地方党委政府、特邀监察员、纳税 人、内部工作人员进行工作评议, 集思广益、加强约束;襄阳开发区局着力在制度全面性上下功 夫,建立健全了“五制” ,即岗位责任制、风险预警制、政务公开制、责任追究制、绩效考核制, 确保内控机有制可依、有章可循。
确定责任点, 强化监督考核, 督促执行到位。大监督推动大执行, 为了使内控机制工作固定 化、常态化,取得实效,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检查考核制度,以确保内控机制部署贯彻执行, 内控机制任务落实到位。省局于 2010年 8月底与机关各处室全面签订了内控机制建设责任书, 将处室岗位岗位风险的表现、等级、防控要点及措施、责任人及负责人等以图表形式全部包含在 责任书中, 加强了处室内控机制建设责任和职务风险防控意识;安陆市局建立内控机制建设问责 机制, 提供工作纪律保障。针对权力运行, 明确监督事项、监督主体、监督责任、提高监督频率, 签订 《廉政防控岗位责任书》 , 加强监督力度, 强化 “一岗两责”。对廉政风险防范和处置不力的, 严格实行责任追究;洪山区局办税服务厅在每个月申报期结束后十日内, 对上个月的税务登记岗、综合办税岗、代开发票岗、发票管理岗、现金管理岗、发票实物岗等六类岗位分人、分业务、分 模块进行专项考核,通过“数据质量管理系统”、“税收执法考核系统”提示的错误指标、排查 CTAIS 内输入的数据、人工抽查纸质资料等方式,针对每个人风险点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打分, 将考核结果与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共监测出各类风险点出现 138次,对 18名责任人进行了经 济惩戒;鄂州西城分局建立了绩效考核制, 将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纳入单位绩效考核和公务员
个人 考核内容,形成“一人一档”的内控机制建设工作档案,作为评先选优、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 据。
内控机制建设之初步成效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有力推动国税工作
通过全省国税系统一年来的实践, 我们认为, 开展内控机制建设工作, 主要在促进收入增长、提升税收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增强队伍素质、规避廉政风险、探索问题矛盾六个方面的产生了 重要作用。
——税收收入在内控中稳步增长。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是国税系统开展内控机制建 设的根本原则。湖北国税内控机制建设紧紧围绕 “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 的税收工作主 题,与依法治税、税制改革、税收管理、纳税服务、队伍建设等各项税收工作有机融合,进一步 规范了国税部门内部管理, 提高了税收征管质量和税收服务效能, 为实现税收组织财政收入职能 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和纪律保障。2010年,全省国税系统坚持组织收入原则,依 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严格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按 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切实提高税收质量, 确保了收入计划的超额完成。全年全省共完 成国税收入 1126.3亿元, 同比增长 24.6%, 超年初计划 10.8个百分点, 首次突破了千亿元大关。收入总量位居中部六省第一,在全省 GDP 占全国第十一位的基础上,国税收入已争先进位列全 国第九。组织收入规模的大跨越,与内控机制建设的内生动力促进是分不开的。
——税收管理在内控中日益提升。规范税收执法权、行政管理权“两权”运行,提升税收管 理质量和效率, 是开展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任务。省局把内控机制建设全面融入税收管理的各方 面,渗透到“两权”运行的全过程,不断加强税收业务、行政、人事、后勤等各方面的管理,通 过建立分权合理、权责统一、流程清晰的岗责体系,明晰权力运行的岗位、环节、步骤、时限和 要求,促进了公开示权、合理分权、规范用权,保证了“两权”科学化、严密化、程序化运行, 发挥了税收管理的整体职能。税收业务管理方面, 如针对纳税评估实地核查权自由裁量度大、无
环节制约等问题,限定了进户次数,规范了上报内容,增加了抽查复核环节;行政管理方面,如 2010年省局共组织完成政府采购项目 21次,采购预算 4469万元,实际采购资金 3845万元,节 约资金达 624万元,节约率达 13.94%,没有一例违规违纪现象发生。这与把内控机制建设融入 政府采购工作全过程, 坚持依法采购, 实行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的政府采购模式是不无关系 的。
——纳税服务在内控中不断优化。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是国税部门的重要职责, 国税 机关开展内控机制建设, 也必须以让纳税人得实惠为出发点。内控机制建设是否真正产生了成效, 重要一条要看能否经得起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检验。如洪山区局办税服务厅通过开展内控机制建 设试点工作, 进一步理清了办税服务厅的职能权限, 明确了办税服务厅各岗位在处理有关业务时 所具有的权力和责任,同时科学配置权力、健全风险防控、简并办税流程,对风险大、责任高的 业务流程,适当加大监控力度,增加监控环节,排除潜在风险;对非重点监控的工作环节,适当 简并步骤,对一线窗口工作人员适量放权,实现权责对等。从而减少了纳税服务工作的随意性, 做到岗责清晰、程序规范, 堵塞了管理服务漏洞, 达到了优质服务和执法规范的统一, 提高了办 税质量和效率, 减少了办税时间和成本, 纳税人满意度逐步提高。通过三个月的运行实践, 该局 办税服务厅各个岗位的风险点均得到了有效控制, 出错概率明显降低, 风险点出错个数从 8月份 的 74个,到 9月份的 44个,再到 10月份的 18个,平均下降 56.03%。办税服务质效的大提升, 与内控机制建设助力规范操作、规范服务是紧密相关的。
——队伍素质在内控中逐步增强。减少工作中人为因素, 规范人的行为, 是开展内控机制建 设的重要目标。通过明晰的岗责体系、风险点提示、防控措施以及考核评价机制, 将内控机制建 设直接融入到每个工作岗位和每一位国税干部工作中,从而使工作过程的任何一项纰漏无所遁 形,确保每个国税干部始终处在严密、有效的监督制约之中,得到有效保护。另一方面,通过设 定严格的工作岗位标准和工作流程,对工作质量提出明确的要求和规范,并实行严格责任追究, 促使干部不断增强能力意识, 自觉提高岗位业务技能, 从而促进了干部综合素质的提高。如在组 织开展全省国税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中,充分尊重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对本系统的监督
权, 利用外部压力促进内部控制, 进一步规范了国税干部税收执法行为, 加强了作风建设, 优化了纳 税服务, 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国税队伍形象进一步提升;全省国税系统把内控机制建设融入 人事工作全过程,促进了机构改革、人事调整制度化、规范化。2010年调整提拔省局管理干部 31人, 其中提拔 16人、交流任职 5人、平职转任 4人、即提即免 5人;探索推行了 “两推一述” 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各地选拔干部近50人;采用“即提即免”或“即提即免即退”方式选拔了 102名干部。全系统干部选拔调整量多面广,但没有一个人事后找组织扯皮上访,广大干部群众 普遍反映良好。上与没上都心服口服, 是内控机制建设促进干部选拔任用规范化、标准化的实例 证明。
——廉政风险在内控中日趋减少。防止职务风险和廉政风险, 是开展内控机制建设的根本目 的和努力方向。通过持续开展内控机制宣传教育活动, 全面排查剖析岗位风险, 广大国税干部岗 位风险意识得到增强,逐步深刻认识到, “权力在哪里、风险就在哪里”、“慢作为、乱作为、不 作为都是风险” ,强化了“按程序执法、按制度办事、按规定取酬”意识。防御风险能力得到提 高, 逐步明白了哪些环节有风险, 知道碰了 “高压线” 后果是什么, 懂得了应该装上 “预警雷达” , 千方百计预防风险,增强了识别风险、规避风险、化解风险的能力。防范风险措施也得到加强, 对内实行流程分权、实施“巡查督管” ,对外实行特邀监察、尝试联席会议机制等,形成了内外 双重监控,改变过去重事后监管、轻事前防范的作法,实现分权控险、主动查险、适时监险、全
程防险的管理模式,提升了风险防控实效。一名基层税收管理员说:“过去由于缺少风险意识, 很多时候不能提前预见问题, 往往是模糊执法, 导致出现管理漏洞。现在, 内控机制管理信息系 统自动提示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知道自己的岗位风险在哪里了,对每个环节的风险了若指掌, 到了哪个环节就知道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有效地规避了风险。”
——问题矛盾在内控中逐渐解决。开展内控机制建设工作过程中, 边实践、边反思, 边总结、边推进,逐步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必须认真对待,不断改进:一是内控认识上,忌泛泛了解, 须深度吃透。少数单位和干部, 对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性还缺
乏真正理解。风险意识淡薄, 对风 险是什么、风险在哪里、风险危害有多大等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内控机制的内涵, 缺乏全面深刻 的认识, 认为内控机制建设就是整几个制度文本、列几份权力清单、搞几个岗责明细、画几张流 程图表,然后束之高阁,就是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等等。从而导致内控观念不浓、防范意识不 强、执行态度不严。必须加强内控教育,使广大国税干部对内控的认识不断加强、深入,为内控 机制建设减少阻力,增加凝聚力;二是内控筹划上,忌贪大求全,须重点突出。少数单位把内控 机制建设摊子铺得很大, 涉及面也很全, 但没有突出重点、抓住要害, 找准权力监控的关键环节。在防与控的关系上, 突破不了重事后追究的传统思路, 没有树立关口前移的意识, 狠抓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从而导致“眉毛胡子一把抓” ,收获平平。必须既要全面铺开,又要把握重点,扣准 基本环节,提纲挈领,以点带面,推动内控机制建设;三是内控软件上,忌孤立设计,须整合协 调。目前内控机制管理软件开发已经迈开了重要一步。已有内控软件针对强、模式多、功能好。单位级别上,有针对市州局的,也有针对县区局的。业务类别上,有主要针对税收执法权的,也 有主要针对行政执法权的;操作方式上, 有自动预警提醒为主的, 也有人机互动参与为主的。但 从全系统运用着眼, 下一步应站得更高、考虑得更全, 加强软件的系统功能、应用单位级别的整 合,加强与综合征管软件等现有国税工作软件的协调,为全面推广应用打下基础。
内控机制建设之下步思路
——全面推广,加强运用,努力构建长效机制
要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 把内控机制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税收体制改革和党风廉 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全省国税系统内予以推广, 并不断深化、加强运用, 逐步构建内控长 效机制,努力实现全面内控、持久内控、高效内控的目标。
一是进一步以提高认识为动力, 营造内控机制建设 “大氛围”。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凝聚内控动力、形成内控活力。继续加强教育,开展以“熟悉内控、理解内控、掌握内控、参与 内控” 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
式方法, 充分利用各种载体, 大力宣传内 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为内控机制建设营造浓郁的氛围。特别是要结合全系统近年发生 的违法违纪案件开展警示教育, 教育引导国税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 内控不力是每一起违法违纪 案件的根源, 从而不断强化国税干部加强内控和防范风险的意识, 纠正小范围内还存在的内控机 制建设无谓观、无用观、无为观、无益观等错误认识, 增强国税干部参与内控机制建设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形成人人参与、长期开展、日常防控的良好局面。
二是进一步以强化机制为抓手,实施内控机制建设“大部署”。统筹安排、统一推进,进一 步强化内控机制建设工作机制, 做到组织周密、思路明确、实施有方, 形成推动内控机制建设的 工作合力。一要建立领导有力的内控机构, 成立由各单位主要领导任组长, 分管领导等任副组长, 各处(科、股)室具体负责的内控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处(科、股)室设立兼职内控监督 专员,使内控机制建设延伸到各个层次、每个岗位和每个税收工作环节,实现内控工作机构体系 全覆盖,构建大家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要明确有条不紊的工作思路,在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 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精心谋划,明确“一个目标,两个重点,三个责任,四项控制,五项 任务”的总体思路,即:紧扣权力正确行使这一个目标,突出权力运行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强 化领导、部门和岗位责任,实施分权制衡、风险控管、流程制约和制度约束四项控制措施,落实 明确权力事项、健全岗责体系、加强风险防控、规范工作流程和完善制度规范五项任务;三要制 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内控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对内控机制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步聚和工作要一一明确,制作工作流程图和时间进度表,使工作环节、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完成时限和责任单位一目了然。三是进一步以拓展广度为目标,达到内控机制建设“大覆盖”。扩大内控范围,总结内控机 制建设试点工作经验,在全省国税系统统一有序地推广应用内控机制建设,搞好准备启动、组织 实施、检查验收,确保长效长效运行,实现全系统覆盖。各级国税机关一要要高度重视、扎实推 行,把它作为反腐倡廉的重点工作,把它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二要明确原则、突出重点,按照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坚持全面性原
则,通 过设定工作目标、采取定量考核、定性评估的方法,力求做到内控机制不遗漏、不留死角;三要 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科学吸收借鉴全省国税系统试点单位及其他单位内控机制建设成功经 验做法的基础上,拓展视野,着眼长远,结合本单位实际,积极进行各种有益尝试和探索,突出 单位特点,打出工作亮点。四是进一步以完善规范为重点,组织内控机制建设“大行动”。一要健全内控制度体系,提 高内控制度建设质量,加强内控制度的评估、修改、补充和完善,重点围绕人、财、物、权、钱、事等关键环节,堵塞制度链接漏洞和薄弱环节,建立实体与程序相结合、可操作性强的刚性制度 体系。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加强制度问责,对不按制度办事,违反制度滥作为、不作为的,严格 问责;二要注意结合开展内控,不能单一就内控抓内控,否则内控机制建设就失去了活力和生命 力。要与其他各项国税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把内控精神和要求贯穿融入到各 项税收工作当中,确保开展每项业务工作时,都有相应的内控措施保驾护航,防止少出问题,不 出大问题;三要促进内控规范开展,此前工作原则性要求多,具体明确的衡量标准欠缺,各单位 和干部往往只能凭各自对内控机制建设的理解把握开展工作,导致工作程度不一致,有的粗、有 的细,有的松、有的紧。必须通盘考虑、综合平衡,制定出量化的工作标准,为内控机制建设提 供具体明确的行动指南,并具体体现到内控机制管理信息系统当中去,保障内控机制建设统一、平衡、协调推进。五是进一步以开发软件为方向,坚持内控机制建设“大运用”。内控机制要切实发挥效力和 威力,必须走信息化之路,在信息化上做文章。重点在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内控机制建设上下功 夫,将权力运行过程变为信息处理过程,增强运行程序的严密性,弱化人为因素,遏制随意性,形成机器控权的制约机制,增强内控机制的实用性和生命力。一方面,要依托综合征管软件 CTAIS V2.0 等,逐步将以审批事项为重点的各类权力运行纳入信息化管理,实现实时监督控制和综合 分析,做到全程留痕,可查可控。整合行政、人事、财务等信息管理系统,使各类信息互融互通,便于沟通和监控。运用好现有的监控决策、执法考核、执法监察等信息系统,切实掌握各类事项 的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办结等信息,做到各类事项的实时监控,全程监控;另一方面,要 抢抓时
机,按“边实践、边探索、边开发”的总体思路,组织开发好整合两权监督、涵盖四级机
关的“湖北省国税系统内控机制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原则上,要以不加重负担、不增添麻烦为 要求,设计简洁、好用、管用,能有机融入日常国税工作中,让国税干部易于接受、乐于接受,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系统功能上,要包含风险预警、统计查询、考核通报、资料查 阅、系统维护等 5 大基本功能模块。系统特点上,要体现出“四强”,即定位准确、针对性强,功能完备、实用性强,覆盖面广、通用性强,简便易行,操作性强。要争取尽快上线,在省局机 关和试点单位率先运行,再推广应有,力争走在全系统前列。六是进一步以加强执行为支撑,形成内控机制建设“大保障”。内控机制建设工作是一项系 统工程,推行起来复杂而艰巨,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制约,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必须加强贯彻落实,不折不扣地执行,才能最终实现内控目标。一要坚定信心执行,做好打持久 战的准备,盯住目标不放,遇到困难不绕,碰到挫折不怕,坚持步伐不停,众志成城推动全省国 税系统内控机制建设不断朝前迈进;二要加强自律执行,工作部署靠落实,落实关键靠自律,只 有各单位和个人高度自律,狠抓落实,坚决认真按部署办事、按要求办事,才能把内控机制建设 任务落到实处。否则,部署再好、方案再完美,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起不到任何效果;三要 强化监督执行,“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促进各级各部门 真抓实干,防止任务不落实,甚至推诿塞责等现象发生。签订内控机制建设工作责任书,明确各 单位的内控机制建设工作责任。采取定期检查、群众评议等形式,并充分运用内控机制管理信息 系统的监控数据,对内控机制建设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把内控机制建设情况纳入综合绩 效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范畴,将考核结果与评先选优挂钩。加大问责力度,对应控 未控而导致发生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的,严格追究责任,保障内控机制措施落实到位。责任编辑:刘海军
第四篇: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
随着现代金融行业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金融企业管理运营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作为我国金融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财务公司通过信息化建设,有力的推动了公司管理运营、资金管理、客户服务等各方面水平的提升。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信息化也必将成为财务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
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财”或“公司”)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中国电力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改组成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由国家电网公司控股,注册资本金50亿元,目前拥有东北、西北、华中、华东、华北5家区域分公司和20家省级业务部,员工800余人,经营范围涵盖资金结算、存款、贷款、融资租赁、票据、贴现、债券承销、证券投资以及财务顾问等。中国电财自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并始终将信息化纳入公司总体战略发展布局之中。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国电财建设完成了覆盖全公司的一体化企业级信息系统,实现了业务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主要情况介绍如下。
一、中国电财信息化总体情况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电财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以一体化平台为基础,以应用系统为核心,以保障体系为支撑”的SG186企业信息化体系。其总体内容主要包括一体化平台、业务应用及信息化保障体系:一体化平台就是建成“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实现公司上下信息畅通和数据共享;业务应用就是建成适应公司管理需求的业务运营、客户服务、财务管理、协同办公、人力资源、综合管理等六大业务应用,提高公司各项业务的管理能力;信息化保障体系就是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信息管控等六个信息化保障体系,推动信息化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在一体化信息平台方面,信息网络形成了公司光纤专线和备份链路的广域专网,规范和统一了网络出口和网络安全管理,实现了公司总部、25家分支机构以及集团成员单位的网络互连。按照国家A级机房标准建设了生产数据中心和测试培训中心,使得业务数据能进行充分共享和安全管理。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完成了“两地三中心”数据级容灾。完成了数据交换系统的安装部署,实现与国网系统的数据级联。全面实公司核心业务系统的一体化应用集成,实现了业务间流程协同作业,人力资源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协同办公系统实现了门户级集成。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典型设计建设了企业门户,实现了分公司虚拟门户、即时通讯系统的有效集成,实现了审计系统、办公系统、内部网站等多种应用系统集成和单点登陆。
在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方面,中国电财按照“业务应用一体化、应用部署集中化”的技术策略,实现核心业务系统数据、应用大集中和综合管理系统的部署大集中。核心业务系统是支撑公司业务经营和管理的生产系统,覆盖中国电财25家分支机构,涵盖了业务运营、客户服务以及财务管理三大应用,实现了公司业务“在线运营、在线管理、在线监控”的目标,全年通过系统处理集团资金结算量超过10万亿元。推进资金结算系统建设,构建企业集团到14家商业银行的统一资金结算通道,搭建了集团统一高效的“资金池”,有力支撑集团的资金集中化管理与集团化运作。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积极推进ERP系统实施,在国网金融平台首家完成试点上线及单轨验收,顺利完成项目实施和人资、财务两个专业基础应用,实现SAP与核心业务系统、财务管控系统应用集成,初步实现“人财一体化”和“业财一体化”。积极推进协同办公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审计管理系统、纪检监察管理、企业年金管理系统的推广实施,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的首批试点或推广应用单位。
在信息保障体系方面,中国电财针对不同的体系制定了不同的建设方针和原则,并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在制定完成中国电财“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并首批通过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的示范评审,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全面建设中国电财SG-ERP的工作目标与发展思路。建立了符合ISO20000国际运维标准、覆盖全公司范围的“两级三线”信息运维体系,有力保障了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基于金融行业特征和中国电财信息化的发展历程,确定了“以统一管理为龙头,集中建设与优质服务为两翼”的信息化管理管控模式。遵循“立足财务公司特征、遵循国网相关要求、借鉴商业银行标准”的建设原则,按照定时间、定人员、定方案、定措施的“四定”工作方法,开展信息化评价考核体系建设。按照“从项目中来,到项目中去”的原则,着力解决信息化项目中的关键技术、难点技术和重大问题,依赖有效的管理机制、人才组织和资金资源保障进行技术研究的构建。按照“集中统一领导、把握关键技术、发动业务部门、培养运维团队”的策略,构建信息化人才队伍,形成了层次鲜明、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体系。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电财信息化工作得到了国资委、国家电网公司、银监会、财务公司协会等上级单位的高度肯定与认可,先后荣获“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建设示范单位”,“国资委央企首批信息化示范工程”、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及二等奖、第十五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等荣誉,连续4年荣获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初步建立了一套“安全稳定、架构合理、功能完备、标准规范”的一体化企业级信息系统,有力支撑了集团资金管理与财务公司经营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推动信息化与业务深度融合,支撑财务公司创新发展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直属金融机构,中国电财具有独特的内外部环境。从外部环境来看,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两化融合”在金融行业的具体体现,就是要实现业务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中国电财的业务运营具有典型的金融行业特征,业务主要围绕结算、信贷和中间业务开展,服务对象限于国家电网公司及成员单位。同时作为集团的直属单位,在内部管理、组织人事、行政和审计等方面,要遵循和执行集团统一的管理要求。从内部环境来看,中国电财通过公司总部、分公司和省级业务部三级机构,直接服务于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及网省公司,向电网企业提供资金结算、信贷,财务顾问等金融服务,形成了国家电网公司统一的资金管理平台,有力的提高了国家电网公司的整体效益和资金管理效率。作为财务公司,中国电财要适应符合行业监管的信息化要求,同时与多家商业银行建立合作关系,为国家电网公司提供融资和资金管理支持,支持电网建设,成为连接集团和银行的纽带和桥梁。
面临内外部环境要求,在公司信息化建设初期,中国电财按照国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总体要求,结合公司金融行业特征,提出了“以一体化平台为基础,以应用系统为核心,以六大信息保障体系为支撑”的SG186企业信息化体系,明确了信息化发展思路:一是按照“业务应用一体化、应用部署集中化”的架构策略,自主建设应用系统;二是在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公司总部大集中模式的实现,支撑日常业务的有序开展;三是信息化建设与服务并重,通过集中建设、分级服务的模式,实现集约化管理下的高水平的客户服务。
中国电财在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总体技术框架下,采取自主建设与达标贯标两条路线并行的技术策略,最终要建设一个既符合集团统一要求又有财务公司自身特色的信息系统。回顾信息化建设发展过程,主要分为“支撑、协同、融合”三个阶段。
(一)基础环境建设阶段,实现信息化对业务的“支撑”
以业务数据大集中和信息网络全面覆盖为标志,实现信息化对业务的支撑。在信息化建设初期,由于未建立起有效的需求管理机制,且各部门和分支机构对业务系统建设需求把握不足和配合不够,主要以信息部门为主推动信息化建设。信息部门通过主动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提高项目开发效率,加大信息化建设宣传力度,积极推动系统建设工作,取得以下成果。
业务系统建设方面,中国电财主要开展了业务运营系统的建设工作。业务运营系统(CPFBOS)是中国电财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中的核心重点内容,主要依据金融行业特征,借鉴先进金融企业成果,采取自主建设的方式,以满足公司业务需求。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目标可概括为“建设四个平台,体现四个原则,实现三个在线”。四个平台即支撑核心业务数据中心的基础信息平台、运营客户服务系统的客户服务平台、进行统一业务管理的业务运营平台和进行业务分析和决策支持的管理决策平台。2006年,中国电财自主建设了业务运营系统项目一期工程,信息化对业务的推动作用逐步显现。2007年,核心业务系统实现全部机构应用大集中和数据大集中,实现了从“应用大集中”到“当日日结”到“跨机构业务”的三大步跨越,以“数据大集中”为模式的系统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信息基础设施方面,2005年,建立了覆盖全公司的广域网络,实现了公司总部与所有分支机构网络的互联互通,公司集中式数据中心初具规模,基本形成公司“互连互通、分级管理、统一出口、安全可靠”基础网络平台,构建了坚实的信息化基础环境。
(二)业务环境建设阶段,实现业务与信息化的“协同”
以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为指引,实现业务与信息化的协同。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公司上下对信息化工作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态度上取得了一致、企业内部形成了较好的信息化建设氛围,业务需求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从以支撑业务运营向整合业务渠道转变,信息部门与业务部门各司其职,共同推动,将公司信息化建设同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形成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强大合力,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向前发展。
在一体化平台方面,公司信息网络、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应用集成全面实现,企业门户投入试运行。在应用系统方面,不断提升和优化业务运营系统,深入开展技术架构优化工作,搭建了基于企业服务总线(ESB)的SOA系统架构,增强了对业务拓展、客户差异化服务等需求的支持能力;以需求管理办法为抓手,建立业务需求窗口期、业务需求评审会等工作机制,提升需求管理水平。推进资金结算系统并纳入国家电网公司财务信息化建设环节,成为国家电网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成协同办公、企业门户、人力资源、审计管理、纪检监察等系统的上线应用,实现了信息化对公司各类综合业务的全覆盖。在保障体系方面,信息化管控体系得到加强,监控中心三期完成,完成运维体系详细设计,建立了过渡期业务系统运维模式;信息安防体系、技术研究、人才队伍、评价研究体系基本建成,标准规范体系得到全面加强。在国家电网公司首批通过信息化SG186示范单位测评并通过竣工验收。
(三)信息全面整合阶段,实现业务与信息化的“融合”
以企业信息架构管控为抓手,实现业务与信息化的融合。经过多年建设,中国电财信息化实现了重要核心业务系统的开发上线,但原有信息化建设管理方式缺乏统一企业架构约束,尤其是涉及到跨专业、跨部门、跨机构的业务需求,容易出现“局部功能最优,整体效率下降”的情况,导致需求不稳定、系统功能重复开发等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电财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管理模式的转变,实现从项目管理向架构管控与项目群管理转变,主要做法如下。
坚持架构引领。结合国家电网公司架构管控要求,有效融合公司发展战略,协同推进公司企业级流程架构设计。构建全面和完整的企业级架构蓝图,形成以统一企业架构为依据、以项目可研为前提、以项目储备为基础的信息化建设管控体系,抓住项目可研、概要设计与架构遵从测试“三个关键点”,确保信息化项目对整体架构的遵从,从全局高度实现对信息化企业架构的管控。实现业务驱动。经过多年信息化实践,业务部门积累了一定的项目管理实践基础,具备了实现专业归口项目管理的条件。以业务为主导,建立以业务部门为主导的项目管理方式,发挥业务部门在专业和资源上的优势,实现具体项目管理工作从信息部门主导向业务部门主导转变。确保技术支撑。信息技术部门进一步加强信息化项目群管理,确保各信息化项目有效服务公司战略发展目标,充分运用架构管控手段,确保各项目推进方向与公司战略发展目标保持一致,确保项目群各项目的协调发展,对整体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控制和协调,确保各信息化项目关键路径的有序衔接与高度协同,确保信息系统之间接口标准的规范统一与高效集成。
三、信息化建设经验与体会
信息化本质上是管理变革,而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企业领导层高度重视,把握正确的方向和定位,采用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就能确保信息化取得成效,为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是明确方向定位。坚持信息化服务企业发展战略。中国电财信息化始终坚持围绕公司发展战略,不断适应公司各阶段战略目标,提出各阶段信息化建设规划并不断进行滚动修订。满足行业监管标准。高度重视信息系统风险,对照银监会《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评价和分类监管指引》要求,开展信息系统评价,公司将信息系统风险纳入公司经营风险统一管理;落实银监会《银行业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范》要求,完善公司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按照银监会《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和《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要求,聘请国家安全权威认证机构对公司客户服务系统进行安全评测认证。满足集团主管标准。深入开展信息化SG186工程建设,与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建设步伐保持一致并达到先进行列;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达标贯标。
二是掌握科学的工作方式方法。系统建设与安全运维并重。系统建设与安全运维并重是指信息安全理念贯彻落实到信息化建设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全过程;系统建设与安全运维并重,特别是数据大集中,集中了数据,也集中和放大力风险,所以在系统建设和安全运行发生冲突时,要确保安全第一;信息安全的关键在预防,要做好安全规划和有效的防范计划;做好应急预案,组织演练是应对信息安全事件的重要措施。学习借鉴成功经验。核心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借鉴商业银行和同行成功经验,发挥专业咨询公司的技术优势,包括借鉴银行体系架购和系统设计思想;引入专业咨询机构,业务系统需求分析引入毕博咨询,业务系统项目监理所引入IBM公司;在业务系统项目建设前,走访中石油、中石化、华能等财务公司,学习借鉴成功经验。遵循客观规律、探索科学有效方法。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尊重规律,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包括遵循软件开发的一般规律(需求-设计-开发-测试-试运行-验收-推广应用-评估-效益分析-持续优化);在系统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如引入高水平监理,实施项目质量和过程控制;组织开展安全测评和认证,提升系统品质和客户信任度;关键阶段组织集中攻坚,短期内度过问题井喷期等。三是信息化须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要素是领导重视、业务配合、认识到位、方法科学、组织有序。没有领导层的重视,就无法保障信息化建设的人财物资源,信息化建设只能是一纸空谈,没有广泛的员工参与,就无法保障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业务流程规范。规范化是信息化的前提,企业战略、业务和信息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业务模式决定信息系统的架构,只有规范、统一的业务流程才能转变稳定系统需求、系统功能,信息化才能推动业务管理跨越式发展。推进管理变革。信息化推广应用是一个变革的过程,但实施变革过程中会有一定时期的动荡过程。特别是大型应用系统上线前,都应该进行主动的变革管理,同时,信息技术部门应该积极改善和优化系统,各业务管理部门要加强引导、正确认识、主动适应。
第五篇:党员服务中心建设的实践探索和思考
一、建立党员服务中心的必要性
关于是否需要建党员服务中心,有个别党员群众认为现阶段没有必要,理由是目前镇乡(街道)党(工)委对党建工作较重视,又有党群办、村(社区)党组织在具体抓党建工作,而且各镇乡(街道)党员数量不是很多,党员要求党组织做的事也不多。我认为这种认识有其片面性,应该说对党建工作不够了解。现阶段
建立党员服务中心,有三方面的理由。
1.组织建设发展的需要。以前我区党员主要分布在三类性质的单位,即机关、事业、企业;管理模式是层级式的,即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当前经济社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党员流动性非常大,分布也更为广泛,如有“两新组织”党员、个体工商户党员、流动党员、下岗失业党员、企业转制属地管理党员、毕业生未就业党员等。原有的管理方式显然已不太适应,必须改变以往垂直管理的模式,并逐步过渡到平行管理模式,这就需要有一个机构来强化管理和服务。
2.工作重心转移的需要。以前我们做党员工作主要是“教育管理”,而现在则强调坚持以人为本,要按照管理集约化、教育人文化、服务社会化、形式多样化的运行方式,来服务基层、服务党员,尤其是在当前扩大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地位的要求下,党务工作的管理职能应弱化,服务职能应不断强化,要从网“注重管理”转移到“注重服务”上来。
3.构建党内和谐的需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党内和谐包括思想和谐、组织和谐和行动和谐。当前基层工作主要是两大类工作,即党务工作和政务工作。政务工作有行政服务中心,下设行政办事大厅,且这种模式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党务工作应该借鉴,建一个党员服务中心,设立办事服务窗口。通过这样的平台和窗口,进一步凝聚党的力量,构建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二、党员服务中心功能定位
区委组织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对镇乡(街道)党员服务中心如何定位以及服务内容进行了明确。根据镇乡实际,在整合资源(党员服务中心、社会工作委员会、党务群团办三位一体)的基础上,我认为,现阶段党员服务中心应重点把握五大功能。
1.教育的功能。对党组织和党员的教育是新时期党员服务中心的主要内容,要利用好现有的载体,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传播给基层党组织和党员。
2.指导的功能。镇乡(街道)党员服务中心除做好本级职责工作外,重点要加强对村(社区)党员服务站或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业务工作的指导,并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先进做法,以点促面。
3.帮扶的功能。一是生活上的照顾;二是生产上的帮扶;三是就业上的帮助;四是法律上的援助。
4.服务的功能。一是为基层党组织服务;二是为普通党员服务;三是为广大群众服务。
5.管理的功能。党员服务中心要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在管理中深化服务。
三、党员服务中心作用发挥
推进党员服务中心的工作,要注重结合实际,体现工作针对性。镇乡(街道)党员服务中心的工作思路要宽,要加强对基层单位的指导和帮助。本人认为党员服务中心除了做好常规性工作外,重点要发挥好五大作用。
1.发挥“孵化器”的作用。今后一个时期,“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是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加强“两新”组织的党员发展和党员教育管理是十分迫切。党员服务中心要发挥孵化器的作用,一要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员;二要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做好党组织关系的接转;三要帮助企业创造条件建立党组织。
2.发挥“爱心站”的作用。党员服务中心是党员的娘家,要发挥“爱心站”的作用,关心关怀广大党员群众,把党的温暖送到最需要的党员群体中。一要传播知识提供就业,包括技能培训、观念树立等;二要解困帮扶体现关怀,帮助困难党员,扶持困难企业;三要法律维权提供保障,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经发、劳保、民政、司法等部门的整体作用。
3.发挥“联络员”的作用。要完善党员服务中心网络,在已建党组织的单位确定一名党建联络员,未建党组织的单位明确一名联系人,确保涵盖辖区内的基层组织,通过发挥基层单位的作用,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此外,采用对流出党员集体管理的模式,通过现代通讯及时掌握他们的动态,加强与他们的联系。
4.发挥“冲电站”的作用。党员服务中心经常要为基层党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充电”,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一要加强理论知识和党建业务知识的培训;二要加强业务技能,思维方式、社会适应能力的培训;三要寓教于乐的开展教育。
5.发挥“辐射力”的作用。这项工作可以与基层党组织的设置结合在一起,探索区域性党建工作新模式,可以跨村、社区建立党组织;可以按行业建立党组织;可以相近相邻建立党组织;可以依托商务楼、专业市场等建立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