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1空气的成分教案
-
空气的成分教案★
21.空气的成分 大果子一.教学目标 1.能利用简单器材进行实验操作;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培养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品质和合
-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最新1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五单元第二十一课 空 气 的 成 分 教 学 设计 21、空气的成分 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邓学来 教材分析: 《空气的成分》是青岛版小学《科学》
-
三年级 科学 空气的成分 教案
三年级 科学 空气的成分 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含着氧气和二氧化碳;知道人类的活动离不开空气。 2.技能目标:能利
-
空气成分实验教学反思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所以新课程改革将化学实验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突出化学学科的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实验,都是经过教育教学专
-
空气的成分评课
《空气的成分》评课稿 大庆市第十九中学 潘海涛周三上午第一节课和康老师学习了一节课,标题为《空气的成分》。本节课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所经历的社会生活实践出发
-
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的成分》教案1 粤教版
空气的成分 本章内容涉及的主题 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的成分及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物质构成的奥秘:纯净物和混合物;物质微粒性的观点;分子、原子、离子的性质和构成;初步
-
空气的成分说课稿(优秀范文五篇)
空气的成分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空气的成
-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5篇范例]
教学目标: 1、参利用利用简单器材进行实验操作,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培养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喜
-
《1 周围的空气》教案
《1 周围的空气》教案 教学目的: 1、能借助其他物体直接观察空气,在观察空气的存在。 2、能运用多种感官对空气进行观察,并能描述空气的形态特点。 3、知道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
-
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科粤版)教案
2.1 空气的成分 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空气的成分;理解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学会辨别纯净物、混合物。 教学重点 测定空气里的氧气含量的实验。 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教学
-
空气教案
教案 学科:初中化学 教师:关德峰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初步了解有关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主要用途。 2.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强对空气污染
-
空气 教案
空气 肖露 一、创设情境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请问同学们,风是怎么样形成的,植物为什么在空气流通的情况下生长的更好呢? 可见空气无时不刻不在我们周围,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
-
空气 教案
集中教育活动计划 班级:大 班 教师:杨 瑾 活动内容:科学活动——隐身的空气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2.了解空气的一些特性,知道空气对人类及生物的重要性。 3
-
课题1 空气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
课题1 空气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并对空气的成分有进一步的了解。 ② 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③ 初步学会鉴
-
课题1 空气第二课时教案
课题1 空 气(第二课时) 化学课组:代玲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
-
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教案
课题1 空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空气的成分,说出各成分的大致含量 了解混合物及纯净物的概念 知道空气各成分的主要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白磷燃烧测定空气中
-
第二单元 课题1空气教案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中对空气有所了解,知道了人类、动植物离开空气无法生存,他们也知道空气有体积、有质量、有浮力,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