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发掘新闻读书笔记
-
《发掘新闻》读书笔记
《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
读书笔记
一说读书笔记,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不久前拜读过。说来惭愧,这还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细读笔记文体。读后 -
发掘新闻读后感
《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这本书,讨论的是一个在新闻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新闻客观性。从古至今,客观性可以说是贯穿于新闻行业的一个核心内容,
舒德森一开始以“便士 -
怎样发掘会议新闻
怎样发掘会议新闻帅 兵11月29日,湖南省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暨省政研会第十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中国建筑五局在会上获得了“先进单位”等荣誉。参加会议的党委工作部部长孙红
-
读书笔记之《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优秀范文5篇)
读书笔记之《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
《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是由当代美国著名媒介社会学学者迈克尔·舒德森于1978年所著。该书从媒介社会学的视角,深入考察了美 -
《做新闻》读书笔记
《做新闻》读书笔记
凤凰传媒10研李爽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 “难读”的书,因为作者站在社会学的视角,运用诸多社会学的理论来解读新闻生产,对社会学相关理论的陌生加重了我阅读 -
网络新闻编辑对新闻的发掘途径探析
网络新闻编辑对新闻的发掘途径探析
裴永刚
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 重庆401120
摘要: 媒介融合导致了新闻竞争的压力,如何在新闻产品同质化的时代找到适合自身特色的 -
发掘人才
每每想起当年,啃下千万本书之后,却是为了应付那短短两三天的高考。就中国而言,千万莘新学子,前军万马奔赴独木桥去追求梦中的镶牙塔。多少人被践踏于马下? 这就是说,中国社会在选
-
与新闻的读书笔记
与新闻有关的读书笔记 与新闻有关的读书笔记1 我曾认为,只要能抓住新闻事件的六要素、有一定的文笔,谁都能够写出新闻、写好新闻,但在读了《新闻写作》这本书之后才发现,写出新
-
新闻传播史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一、阅读书籍介绍
1、名称:《打开历史的尘封——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研究》
2、作者:郭武群
二、读书目的
民国报纸文艺副刊,在新闻史上是一条绵延不断靓丽多彩的风景线 -
读书笔记:舆论与新闻
谁是我们的监督对象 --读《第四种权力--从舆论监督到新闻法治》大众传媒是否应该成为“群众喉舌”曾一度引起争论,自朱总理1998年10月视察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并为之题词后,似乎鲜有
-
读书笔记:舆论与新闻 (合集)
谁是我们的监督对象--读《第四种权力--从舆论监督到新闻法治》大众传媒是否应该成为“群众喉舌”曾一度引起争论,自朱总理1998年10月视察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并为之题词后,似乎鲜有议
-
《新闻理论十讲》读书笔记
看大师“讲”新闻
——《新闻理论十讲》读书笔记
安生
合上书本,第一印象,与之前读的《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那样的学术论文截然不同,摒弃了抽象的论述,而是 -
《全球新闻传播史》读书笔记[范文大全]
《全球新闻传播史》读书笔记
新闻传播学的三大板块分别是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史以及新闻传播技能,由此可见,要想全面探索新闻传播,就必须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在一种历史的延续 -
《新闻写作》读书笔记(小编整理)
写新闻的艺术
——读《新闻写作》有感
我曾认为,只要能抓住新闻事件的六要素、有一定的文笔,谁都能够写出新闻、写好新闻,但在读了《新闻写作》这本书之后才发现,写出新闻不太容 -
考古发掘管理办法
考古发掘管理办法 (国家文物局 1998年第2号令)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考古发掘管理工作,保护我国历史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
-
考古发掘协议书
合同编号:(2013)考第号西安市配合基建工程 考古发掘协议书建设单位: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签订时间:二○一三年月日西安市配合基建工程考古发掘协议书
甲方:乙方: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 -
如何发掘写作素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如何发掘写作素材
作者:郝勋
来源:《学苑创造·A版》2011年第08期
瞧,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在小朋友们的笔下却变得这么有意思!秘密在哪里呢?嘿,那可不简单 -
发掘正能量
发掘正能量,提升领导力
在工作之余拜读了林正刚先生的《正能量》这本书,心中激起了波澜,不觉中对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着实进行了一番思考。所谓正能量(positive energy),我认为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