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论语十二则学案
-
论语读后感之二十二
论语读后感孔子主张以礼治国。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所谓僭越的事情不断发生。孔子坚决维护周礼,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礼乐“八佾舞于庭”,孔子闻之大发脾气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
论语读后感之十二
论语读后感过去曾有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在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时代,《论语》也是国家录用官员考试的指定教科书。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治理国家的环境变了,治理国家
-
论语十册学案
十《论语》十则导学案设计:李新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其人和《论语》一书,熟练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在翻译课文的基础上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理解每则的思想内容。
3、积 -
论语读后感之三十二(共5篇)
论语读后感《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
-
《论语》十则练习学案
学科:初一语文主备:校审:年级:姓名:领导签字:
16、《论语》中阐述做人的基本素养的句子是: , 二、解释下列句中 “之”字的含义。 一、复习目标:
(1)物外之趣 (2)昂首观之
1、积累文言词 -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第11课 《论语》十二则 【文海拾贝】: 1、半部《论语》治天下,万世师表耀古今。 2、《论语》中并非深不可测的大道理,全是为人处世的真本事,是至圣先师的谆谆教诲,是立身处世的
-
《论语十二章》教学案
《论语》十二章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3.了解各则语录的内容
-
论语四则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科导学案 【课 题】《论语》四则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会读“女、知、敏”等字,理解“子曰、善、其、从、诲、女、知、敏”等词语的意思。 2
-
10论语十则导学案
10、《十则》导学案
七年级备课组主备人:
一、预习内容与要求:
1、给课文标上自然小结。查资料了解作者和《论语》的有关知识。
2、结合课下注释,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结合 -
论语十二章复习导学案
《论语十二章》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积累成语、格言、警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通过合作探究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3 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
-
《论语十则》复习导学案(范文模版)
《论语十则》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复习重点 :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背
-
论语十则学案第二课时
《论语十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儒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儒家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仁”、“礼”。 2 积累文化常识,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识记文中的名句
-
12《论语》十二章教学案
12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3、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端正学习、生活态度。 重点 积累文
-
《论语十二则》学案附带答案
山泉镇中心学校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学案编写人:鲍金兰审核人:李洪才 班级姓名 《〈论语〉十二则》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论语》相关文学常识。 2.反复诵读,背诵前六章。
-
《论语》十则复习课教学案
[转载]《论语》十则复习课教学案(人教七上)(2012-04-26 15:55:54)转载▼标签: 转载原文地址:《论语》十则复习课教学案(人教七上)作者:园丁集
《论语》十则
课题:《论语》十则课型:复 -
论语 导学案 第一单元2[定稿]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二、当仁,不让于师
学习目标:
1.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端正从师态度,提高个人的思 -
初二传统文化《论语》导学案四
编号:4 学科:初二传统文化编制人:张艳娟 审定人: 张艳娟班级姓名 小组组别题目《论语》十三则:(二)《论语季氏》(四则之1、2则)学习目标 1. 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明
-
第10课论语十则导学案及答案
第 10 课 《论语》十则 清潭中学七年级语文组 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了解孔子及《论语》的相关知识,理解并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 名言、警句。 2、朗读并背诵课文,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