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诊断学胸部检查总结
-
胸部影像诊断学 总结 个人增补
空间分辨率:保证组织一定密度差别的前提下,待分辨组织立体集合的能力, X 线优于CT。 密度分辨率:分辨两种组织间密度差异的能力。 透视 (fluoroscopy) 优点:快捷,可转动病人,改变体
-
【诊断学总结】一般检查(模版)
【诊断学总结】一般检查 一般检查 生命征包括有体温、脉搏、呼吸与血压。 体温的测量方法口测法为36.3~37.2肛测法为36.5~37.7腋测法为36~37 发育与体型成人发育正常的指标
-
读《胸部疾病放射诊断学》(推荐五篇)
一、胸片的正常表现
顺序:胸壁——膈肌——胸膜——肺——纵膈一、胸壁
骨性胸壁——包括肋骨、脊柱、肩胛骨、锁骨和胸骨1、 肋骨——肋软骨一般不显影,老年人常呈斑点状钙化 -
诊断学--一般检查(精选五篇)
一般检查,头颈部 1. 基本检查的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嗅诊、和听诊。P63 2. 深部触诊法有哪些:深部滑行触诊、双手触诊、深压触诊、冲击触诊。P65 3. 大量腹水而肝脾难以触
-
胸部医学影像征象总结
胸部医学影像征象集萃 1、串珠样间隔征 胸部高分辨扫描图像上,在肺野周边部或外1/3的肺内小叶间隔表现为不规则、结节状增厚。这是肿瘤细胞在毛细血管或淋巴管内不规则膨胀
-
实验诊断学总结_副本
实验诊断学总结 第一章 总论 概念 [1] 临床检验:以离体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为标本,通过试剂、仪器等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最终得到可靠的检测结果或数
-
医学影像诊断学总结
第一章 总论 1895年伦琴发现X线,第二年就被应用于医学领域。 DR的优势:1、病人接收剂量更小;2、时间分辨力明显提高,省略了把成像板送到读取器然后扫描这一步骤,仅仅数秒种就能像
-
影像诊断学总结
影像诊断学总结 第一章 绪论 1. 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 X线、超声、CT、MR、核素 2. X线特性和医学的关系 • 穿透作用:医用X线波长短,故穿透力强,可穿透各种密度不同的物质。
-
诊断学总结5篇
诊断学总结 第一章 基本检查法第一节 视诊一、基本概念 视诊是以视觉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1、视诊可评价患者的营养状态,营养不良的患者表现眼窝下陷、颊部
-
胸部CT诊断总结03
胸部检查包括肺窗及纵隔窗(又称为软组织窗),这两种观察方法对肺部病变的观察尤为重要。对肺弥漫性病变用单纯肺窗即可,而对孤立结节,肺窗和纵隔窗均需要,前者有利于观察病灶—肺
-
《实验诊断学》骨髓细胞学检查 内容整理
骨髓细胞学检查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髓性干细胞淋巴干细胞(原粒原单原红原巨核原浆 ) 原淋巴(B/T)早幼早幼幼巨核↓中性 嗜酸 嗜碱↓↓↓↓中幼 中幼 中幼
-
物理诊断学重点总结
】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的现象称奇脉,见于大量心包积液等,主要由吸气时右心舒张受限制所致。 】生命征:是确定生命存在、评价生命质量的重要临床指标,包括体温、脉搏、
-
诊断学考试名词解释总结
1.血小板粘附(platelet adhesion):血小板粘附在受损的血管壁周围,称之为血小板粘附。 2.血小板聚集 (platelet aggregation):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粘附称之为血小板聚集。 3.出血
-
《西医诊断学》总结笔记汇总
《西医诊断学》大纲梳理 第一单元 症状学 细目一:发热 一、病因:(一)感染性发热、(二)非感染性发热(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2、抗原—抗体反应、3、内分泌与代谢障碍、4、皮肤散
-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放射痛(radiating pain):又叫牵涉痛,内脏疼痛引起身体体表的疼痛,内脏痛觉信号传入相应的脊髓节段,该节段支配的身体体表部位发生疼痛,特点是疼痛明显,有压痛、感
-
临床医学各科诊断学总结精华
临床医学各科诊断学总结精华 泌尿系统: 1、蛋白尿大于3.5g/d 为肾病;小于3.5g/d为肾炎, 如果以血尿起病的为肾炎,以蛋白尿起病的是肾病 2、上呼吸道感染+血尿——急性肾炎 急性
-
超声诊断学各章总结
超声波:是指声波振动频率超过20000Hz的机械波,进入人体不同的组织会遇到不同的声特性阻抗,正是各种不同的声阻抗差别构成了人体组织超声显像的基础。 超声诊断学:研究和应用超声
-
胸部健康知识
女人的乳房就像你的情人一样,而且相当有个性。当你细心体贴地对待她时,她就会回报以你娇俏动人的姿态,但如果你忽略她的存在,甚至于粗暴地对待她,她可能会提前衰老,还可能不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