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对文科物理的学习感受
我对文科物理的学习感受
虽然我高中是理科生,但一直对物理提不起兴趣,主要是我不太喜欢物理考试,因为高中物理中计算的部分是相当多的,大学我的主修专业是旅游管理,进大学之后感觉要学的东西很多,要了解的文化知识也是很多的,物理学成为一门 必不可少课学科。
首先谈谈我对蔡老师的一点感受,我对老师最深的印象就是老师不喜欢别人不准时,无论是上课迟到还是早退。这一点和我的英语老师很像,所以我基本上不会在这两门课上迟到。
其实大学文科物理与高中物理区别还是很大的,高中物理课程在某种程度上完全是应付升学考,或者说为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老师对最近的物理上的重大发现并不做过多的讲解,教材也涉及很少,有的只是考试大纲要求的各种计算,但大学就不同了,不再要求定量的计算,只要了解就可以。我认为学校开设文科物理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去像专业的理科生那样严谨的学习物理学这门学问,学校真正的用意是让我们通过对文科物理的学习培养文科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客观认识世界的方法,具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通过学习大学物理积累了不少知识,从另一方面认识自然,理解自然界中一些最基本的规律和现象,建立了正确的世界观。
说实话,虽然我上课基本上都在听课,但实际上很多问题根本没有搞懂,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理论我只能浅尝涉猎,我无非知道其发明人,和大概内容,至于其中所蕴含的科学奥秘和推算过程要让我讲述一下,那可能会很尴尬了。文科物理是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对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特别对提高非理工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文科物理学中出现的理性与非理性,科学与非科学的内容的比较与碰撞,这种矛盾的统一体对广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是一种促进与启迪,可促使文科学生补充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供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现代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理性基础。
但从这门课程这学期给我带来收获来说,学了文科物理后,无论是从时空观,宇宙观,还是物质观我都有了新的认识。以前我一直以为空间内的两点间最短的连线是直线,空间内任意三角形内角之和为180 度,其实这是有前提的,前提是我们假设我们所处的空间是欧几里得空间。而对于大尺度空间,例如天文宇宙尺度,空间是弯曲的,是非欧几里得空间。
对宇宙观,我有了颠覆性的认识,因为在我的脑海里一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是没有边界的,学了大学物理这门课后我才知道,宇宙是有边界的,而且宇宙是有形状的。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由于内容上互渗、方法上互通、功能上互补、结果上互利,使得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统一和一体化进程成为一个不争的趋势,这一趋势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也影响着教育发展的走向。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教育长期存在着文、理分科的现象,致使受教育者知识片面化、思维僵化,严重影响了现代型人才的形成及完善。学理工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科学技术专业知识,也要有宽广的财经文法知识,文科学生应当有必要的自然科学素养。通过对文科物理的学习可扩大文科学生对观察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眼界,对文科学生融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知识结构具有启迪思维、萌生感悟、提供思想方法、树立创新精神具的促进作用。该课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在学习物理学中了解一些影响历史进程推动社会发展的物理学家的生平及趣事。物理学与经济学、金融、营销、文学等学科有所渗透有所联系,将物理学与这些学科融合起来,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文本科物理的课堂上,老师除了用PPT结合课本的知识,还适当的放一些重要的实验视频,使课堂既充实又具有趣味性。并不像之前想像中的枯燥。生动的视频使我们很容易就理解书本中繁琐的语言所要表达的内容。对理科基础薄弱的文科生来说是一件很幸运的事。通过这门课,我了解了物理学上一个个举足轻重的伟人 意大利人伽利略可以说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受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影响,学习数学与物理。他著名的斜面实验让他发现了惯性定律等等,为后来牛顿形成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的概念打下了基础。约四十年后,牛顿诞生,世界也即将迎来另一个物理学上研究高峰。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的问世等等,渐渐形成了经典力学,推动了物理学、天文学、工程学,甚至是数学的发展,也为后世各种机械、飞行器、船舶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当然,这两位的大科学家的成果不仅如此,他们和其他众多的物理学家、科学家一样为人类的各个学科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当世界进入二十世纪,我们有引来了另一位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二十六时就发表了关于狭义相对论的论文,挑战经典物理学中的绝对空间,十年之后又创立广义相对论,进一步完善相对论,而后来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正确,于是我们眼前的世界又呈现了一种新的面貌,它不绝对,所有一切相对而言存在,什么也不会永恒不变。还有许许多多的伟大物理学家们在人类的探索史中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也许很多探索失败了,可能只有极少的实验是成功的,我们不仅要感谢那些成功的科学家,我们应该感谢一切勇于尝试,勇于挑战的劳动人民。
我们大部分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我们所知道的物理知识都认伟大的先辈们的毕生的结晶,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地改变,每一个小小的改变都蕴含了前辈的努力。正如我们对熵的认识,一直以来我们认为能量主宰了宇宙的一切,因为任何过程能量必须守恒,我们认为熵是能量的附庸,是在能量守恒的前提下进一步指示过程进行的方向罢了,但是经过研究与证实,熵概念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了,慢慢的我们知道能量仅仅表达了一种守恒关系,而熵决定了宇宙的去处。也许当我们的科学再迈进一步时,我们可能会定义一种新的概念,其重要性要超过熵,毕竟历史总是在不停的发展。
当物理与哲学走在一起时,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波粒二象性中我们会想到矛盾与对立的统一性,光既是波也是粒子,光怎么可能既是波也是粒子呢,这不是矛盾吗,可是这两种性质确是同时存在的,这充分显示了矛盾的普遍性。很多物理学定律超越物理学领域而具有哲学意义。所以我在想,那些伟大的物理学家们一定也都是伟大的哲学家,只是他们的哲学思想都是通过物理学思想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最后,感谢蔡老师在这一学期中对我们所做的努力,感谢您的热心,细心与耐心。
第二篇:学习文科物理的感受
学习文科物理的感受
初中物理老师说,初中物理基本每个人都能懂,高中物理有一部分人能懂,大学物理就没几个人能懂了。虽然这话有些夸张,但在学习了文科物理之后,我发现我的老师说的是对的,至少我发现自己难以完全进入物理的世界,还只能略微地欣赏它的美妙。
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我看到了一个不同于过去我脑海中的物理概念,它更完备,当然也更复杂。几千年来,人类在探索身处的世界,发现了越来越多。物质不是有几个元素构成的;地球是圆的(准确的说还不能算圆),而且不是宇宙中心;月亮上没有动人的传说而是荒芜的一片……一步步的探索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关于这个世界的实质,回顾过去不得不说,我们走过的路实在是让人惊叹,这一路上诞生了众多经典理论与伟大的科学巨人,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累累硕果。
意大利人伽利略可以说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受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影响,学习数学与物理。他著名的斜面实验让他发现了惯性定律等等,为后来牛顿形成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的概念打下了基础。约四十年后,牛顿诞生,世界也即将迎来另一个物理学上研究高峰。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的问世等等,渐渐形成了经典力学,推动了物理学、天文学、工程学,甚至是数学的发展,也为后世各种机械、飞行器、船舶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当然,这两位的大科学家的成果不仅如此,他们和其他众多的物理学家、科学家一样为人类的各个学科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当世界进入二十世纪,我们有引来了另一位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二十六时就发表了关于狭义相对论的论文,挑战经典物理学中的绝对空间,十年之后又创立广义相对论,进一步完善相对论,而后来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正确,于是我们眼前的世界又呈现了一种新的面貌,它不绝对,所有一切相对而言存在,什么也不会永恒不变。
还有许许多多的伟大物理学家们在人类的探索史中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他们研究、探讨、争论、学习、求证……为不同的物理学分支完善,甚至是创造新的分支,研究越来越广、越来越深,我们的生活也越发的美好。
电磁学的发展完备历经几个世纪,从十八世纪起迅速崛起,在众多的科学家们的努力下,不断完善,而自电磁感应定律确立后,电磁学与电气技术的日新月异则将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迈入了另一个新纪元。同样历史悠久的光学,在十九世纪迎来福音,从简单的几何光学发展到波动光学、傅立叶变换光学(信息光学),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息息相关,而光盘、光纤等的发明,光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则将我们领入了信息时代。同样与我们密不可分的还有热学,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是生命维持的基本,其后又衍生出了超导技术,有望更加好的利用能量。学科之间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大有关联,有些研究跨学科、跨专业,有时不经意间又发现了新的研究领域。
从量子到宇宙,世界既复杂又单纯,可以小到肉眼不可见,也可以大到肉眼无法尽收眼底,但它们之间却又藕断丝连。通过对微观领域的研究,我们发现了核能的强大,并期望加以利用,但宇宙之中,早有星球以此方式制造能量。不可思议的寰宇。
由古至今,我们难以尽数那些取得的成就,不过看看当下的生活,也会知道我们所学习、探索的,已为我们建立了一个复杂的现代科技社会,无处不体现着人类的智慧与艰辛的努力。我们身边有什么与科学无关,与物理无关呢?恐怕没有,正如您现在眼前所见的这篇文章,它的诞生就需要不下百种的技术支持,但实际操作却也简单便捷,科学的发展让我们身处的世界愈来愈美好,物理学对此做出的贡献亦是有目共睹。
2010/6/17
第三篇:学习的文科物理感想
学习的文科物理感想
初闻大二有文科物理这一门课程,我感到些许的忐忑,因为从初中开始,物理就从来不是我擅长的科目,高中时更是几乎荒废了,所以我很担心文科物理是否能顺利通过。不过既然叫“文科”物理,和物理一定有区别。从学姐学长处听说文科物理大多为理论知识,需要多背。背对于我来说虽然不是愉快的过程但至少难不倒我这个文科生。于是我带着疑虑开始了文科物理的学习。
通过一学期文科物理的学习我发现很好地激发我了解自然的兴趣,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了我的科学文化素养。文科物理过多的理论知识使书本像一本小说一样,文字密密麻麻,但是老师生动的教学让课程变得有趣起来,老师时常会在课上放一些与内容相关的纪实影片,让我这个文科生也对物理渐渐产生了兴趣。
可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可能永远不会遇到“相对论”或者是“量子力学”的问题。但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再不能把接受大学教育简单地看作是“岗位培训”,我们也不是“知识的容器”,我们也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
显然我通过学习大学物理积累了不少知识,从另一方面认识自然,理解自然界中一些最基本的规律和现象,建立了正确的世界观。
物理学有自己的一套体系,它所涉及的思维方式、哲学思考、美学原则、科学方法,使其成为进行素质教育、方法教育的不可替代的学科。也许它不是为我所学专业服务,但它培养了我思考问题的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了缜密的思维方式还怕解决不了问题吗?
学校开设文科物理课有两种作用,一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自然运行的规律;另一个是思维方法的教学、科学精神的熏陶、创新素质的培养,即科学文化的教学。这是一门软硬结合的课程,从某种程度上讲,科学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不亚于基础知识的教学。开设文科物理课的目的就是培养文科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客观认识世界的方法,具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伴随着文艺复兴,欧洲走出了中世纪,科学发展起来了,人类文化中便分出了科学文化,这种文化逐渐区别于早已形成的人文文化。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为改变我国科技落后的面貌政策导向,我们曾倡导过“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虽然在当时曾受到批判,却在实际上鼓励了无数青年发奋地学习科学技术。然而,两种文化的分裂也以一种中国特色的形式表现出来了。
通过学习物理学在研究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方法、理论与实践、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类比联想和假设试探、理想化方法与模型化方法,培养和提高我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素质。文科物理中不仅蕴含着先进的生产力,同时也蕴含着先进文化,对人类的未来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不用像主修物理,搞科研的人那样每个细节都懂并且量化,但我们也应该对当前物理重大发现有所了解。譬如现代宇宙观,时空观,相对论,物质观,熵,量子论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了解的。也许我的理解或“定义”与专业的相比可能很幼稚,可能很片面。但是没关系,这对于我日常生活”卖弄“自己的物理知识,看懂简单的文章足够了。就拿“百慕大三角”的种种离奇事件来说吧,我能看懂有的人猜测的黑洞一说:即那里可能存在一个质量很大的物体,根据万有引力定率,该物体对靠近它的所有物体有很强的引力,致使物体都不能逃脱它的魔爪。几个狐朋狗友聚在一起,当有人提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奇妙的时空观的时候,或者聚在一起看一部科幻大片的时候,你却不知所云,你就会觉得多么的“无知”。当然这似乎有虚荣心在作怪,但这确实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现在人人都追求全面发展,几个非主修物理的人,在喝茶的时候闲聊现代时空观的现象应该不足为奇了。这样的社会比起那些大部分人是聚在一起嚼舌根的社会更令人欣慰。当然一个主修文科性质专业,但在理学方面也有所了解的人才,比起那些只有自己所修专业知识的人来说,视野更开阔,看问题越全面,处理事情的方法更成熟,更具有王者风范。也更容易被周围环境接受,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这学期的文科物理课程结束了,我也为平时上课不够认真感到惭愧,在以后得学习生活中,我将以严谨的作风对待每一件事情,就像那些伟大科学家对待真理一样。学习用科学的眼光与人文的思想看待问题,逐渐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素质的“三位一体”的大学生。
体育学院
王锰
12级
201241220215
第四篇:我对学习会计的感受
社保会计学感受
通过这学期的会计学,我们终于回到了高中生活,起早贪黑的写作业,对账本。而且不能在像以前一样抄作业,因为数不一样,而且越到最后越不知所措,每个人都是对的,但每个人数都不一样,我们开始各种不淡定,每天必问写会计了吗。又都无奈的摇摇头。最初的会计,一俩个会写的人商量着写分录,其他人照抄,就算是现在数不一样,但是我们的最初分录还都是一样,而且我们没有第二选择,彼此之间没有多大区别,最大的区别也许就是你先抄的还是我先抄的。到了凭证就开始出现了差错,有的人感觉不对问了老师纠正错误,换了分录名称换了基汇号,往所谓正确的方向倾向了,但是有的人茫然不知往后写,结果差距产生了,找人对又要改很多东西,就按照自己方式写,到了明细账又有人不一样了,对又对不上,有的人选择自己写,以至于总账出现了一拨一拨的相似但不雷同的答案。那些等着抄的人成了杨宝老,像逼债一样成天催着写会计的人,因为不会而不去思考,认准一个人的作业搞好关系认真的抄作业,正所谓相信一个人就要永远的相信他,哪怕他其实是瞎写的,只要你得分我也就能得,就是祈求你们写快点。而会的人左右为难,不知道自己因该怎么写才是对的,或者怎么写才能最接近老师的答案,也能不让自己不落埋怨,认真听讲好让自己拿高分也好能清楚的讲给别人听。而最痛苦的人就是像我一样,当初太着急,没等着人完全写完就抄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和别人不一样,又仗着自己好歹会点就半路出家闹独立,结果数越岔越大,到最后完全不一样。又不知道怎么写,每天为了对账头痛不已,想改又改不回来。仔细想想这不是跟我的人生一样吗,先是效仿他人,后来听总种种不好,再加上老人常说吃别人嚼过的馍不好,得,自己独立了,不和别人学了,结果有没有那个本事自己做馍吃,连最初的方向都没了,还得整天面对。现在想想后悔不已,真是熟人饮水冷暖自知,好在我们的学会计的痛苦经历就要结束到了。最后说一句你想回到高三生活吗?那就学社保会计吧!!!
第五篇:我对物理新课程标准感受最深的三点
我对物理新课程标准感受最深的三点
一、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活教师”而不是简单的“教授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低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1)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
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以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活教科书”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2)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
过去的教和学都是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艰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编入了一些学生猜测和想象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以及课题学习。
二、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的评价每一个学生
新课程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 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思想、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具体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尺子是什么呢?就是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肯定会把一部分有个性发展的学生评下去。
评价中应该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在这种只有更好的评价激励下,会不断的追求进步,不断的探索和攀登。这应该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以上几点是我教学实践的心得。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作为一名老教师,我们应该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新课程的倡导下尽快发展起来,不能穿鞋走老路,要彻底更新教学观念;不能怕挫折和困难,要不断学习和反思,通过不断实践来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感悟、领会新课程理念的内涵和外延。
三、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地位转变
物理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转换教师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把握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这种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独立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 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程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当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点燃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