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视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技能
浅谈如何进行阅读教学
沙乐中学董秀珊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较难突破的环节。教了几年的语文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学生的阅读水平难以提高,阅读教学的任务难以落到实处,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我认为阅读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自读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钻研课文,理解课文。教读要求教师对学生作必要的启发、点拨和讲解,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并进行阅读训练。教读带动自读,教读是为自读服务的。自读既是教读的基础,又是教读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一方面,通过教读,教师给学生以必要的讲解、释疑、示范和讲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正确的阅读方法。
另一方面,学生自读能力的提高又强化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并给教师以信息反馈,从而使教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步骤、方法和进度,以促进教读取得更好的效果。自读和教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实践证明,自读与教读的有机结合,是提高课堂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自读的方法,但不能包办代替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这样才有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在实施时要根据学生实际选取文章,难易要适中这样学生才有信心,才会积极的去阅读,读懂了文章后才会有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1、朗读。
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一般要经历准确的朗读、流畅的朗读和有表情的朗读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朗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深入领会语言的含义和体味课文的精妙在,进而提高鉴赏能力。朗读时要让学生大声的去读,有感情的读,这样才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默读和速读。
默读是一种无声的阅读。默读时学生可将通过视觉所获得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大脑内部的思维活动。默读有利于提高理解水平,有利于加快阅读速度。速读是在一定时间内迅速地获取文章内容的一种快速阅读方式。阅读速度快而正确,是阅读能力强的重要标志。速读可以节省时间,加快理解,增强识记,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默读与速读,都要有专题训练,要有序地进行,从而使学生不断提高阅读速度。要选取篇幅短的进行训练,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这样才能提高阅读速度。
3、复述和背诵。
复述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背诵有利于强化记忆,巩固阅读成果,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语文教学开发学生智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主要是通过复述和背诵训练而实现的。反复诵读与深入理解相结合,能使背诵获得最佳效果。
4、精读和评析。
精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评析是阅读中的一种鉴赏活动,它要求学生对文章特点评价。精读与评析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它们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语文知识,并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中,把握阅读要领,提高阅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能对文章进行正确`恰当的评析。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知识的获取主要靠的是阅读。语文教学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起阅读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第一学年的教学活动。教学尽可能增加趣味性,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使生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样才能增加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增强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坚持“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学会“读书”。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读的次数多、内容多、形式多,有利于感悟和积累,有利于废止繁琐分析,有利于打破沉闷呆板的课堂气氛
2、多思考、勤动笔的习惯。
要让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边做笔记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要训练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深入思考和认真分析,自己解决问题。同时,要训练学生养成做各种类型的读书笔记的习惯,如摘抄要点、制作卡片、做读书笔记等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学会“积累”。
语言的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时,接触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段篇,只有熟记在心,才能变成自己的财富,需要运用时才能脱口而出或涌流于笔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引导 学生随时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 朗读、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同时培养对好词 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在我们的课文中,有大量景美、情深的课文,对于这些课文,教师要重视创设情景。
四、让学生充分的读,获得自己独特感受。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切忌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时间。尊重学生的想法注重体验不仅是语文教育的特点,而且是语文教育的目标,是语文教育的实施方法。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读同一部作品会有不同的感受,因此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不能将自
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这样会极大的影响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五、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阅读问题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通过参与对话,扮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角色。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提倡独立思考,鼓励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提倡多角度阅读,有创意的阅读,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在阅读中不断有所发现,读出新意。自然而然的入情入境,在陶情冶性的同时,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学生
六、引导学生通过应用巩固学习的成果。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 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 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 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 语文的规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以引导学生通过应用巩固学习的成果。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引导学生将阅读与写作结 合起来,在习作中运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总之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二篇:重视教学细节提高教学质量
重视教学细节
提高教学质量
赣州市于都县罗江乡筀竹小学
李慧兰
一颗树最能体现其生命活力地带是繁茂的枝叶,一堂课的精彩莫过于于“生长”其间的闪光细节。教学细节虽是构成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却不容忽视。如果把课堂比作一首乐曲,那么教学细节就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只有关注细节,把我们备课时的预设工作做细、做实,才能让我们拥有一个灵动的课堂,才会使我们的课堂意味深长而又回味无穷。如何设计好课堂教学细节?以下建议不妨一试:
一、把握关键细节
课堂教学细节很多,我们不必也不可能个个都紧抓不放,教学设计时,要放过次要细节,深度挖掘“关键细节”去突破生成。“关键细节”或是学生学习的疑难之处,或是易错之处,或是文章的知识新授点、能力训练点、情感体验点所在,抓住这些“关键”即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意义理解。如李吉林老师在《海底世界》一课中因为预设了一个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而化平庸为神奇。她紧扣“窃窃私语”一词,请学生戴上“水中听音器”,聆听海底动物地、的窃窃私语,又故意压低声音,让学生体会“窃窃”之感。这一精彩的细节,具有无穷的的魔力,打开了孩子们的 体验之门,也为课堂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样的可,又怎能不受孩子们喜爱呢?
二、文本细节:应识庐山真面目
这样一句话:解读文本细节,教师”应识庐山真面目”。文本细节就是对人物的一举一动、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环境中的细小物体进行细微描摹,这些描写看似闲笔,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孙双金老师曾指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味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作为语文老师,当我们走进课堂之前,首先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静心研读,深度思考,当好解读文本的第一人,尤其是品读好文本细节,还它庐山真面目。如在教学《凡卡》一课时,在让学生体验凡卡悲惨命运这一环节中紧扣住“打”这个字进行教学。“打”字前面有一个“毒”字,理解“毒”字的意思就是狠狠的,很凶。一个“毒”字拖出了好几种打的方式,学生从文中找出来,有“戳、拖、揍、揪”。再让学生换位思考设想你是凡卡,头发被狠狠地揪,使劲地揪的时候,那会是怎样的状况,或者想象其他不同打的方式,但不出现"打“字。学生:他用皮鞋的脚使劲往我身上踢......上述的教学环节中巧妙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用语言对词语进行情境描述,把词语的丰富内涵和暗藏的情感像火种一样投入学生的心中。学生在一层又一层的表述中、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真正读出了词语的内涵——那是何其的“毒”;读出了自己的情感——那是何其的“悲”。
三、即使生成细节
尽管我们提倡精心预设教学细节,但不能不提的是是:课堂不能再是教案的演绎舞台,而应是珍视孩子们的学习需要,精心“预设”于即使“生成”像统一的弹性调控过程。在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的良性互动中,往往会闪现出许多有价值的教学细节。捕捉即使生成的细节。我们可以特别关注一下几个方面:有意思的话——教师有意识的往下茬,趁热打铁,生成教学新思路;思路中的错——出错,是学习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只要及时追根究底,弄清错误源头,然后马上拨乱反正,因势利导,就能把学生的错误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
总之,对于每处教学细节的处理尽管不起眼,但正是这些细节折射出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关注教学细节,才会在教学中左右逢源,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第三篇:注重实践 提高学生语文教学技能
注重实践 提高学生语文教学技能
[摘 要] 现代 高职 教育 的特点要求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如何在培养学生语文教学技能为目标的基础上,强调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笔者认为转变传统观念是前提,深化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是必要手段。
高职教育的概念包括三个内涵: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即以学习高深专业知识为前提,着重培养学生从事某种生产劳动所需职业技能的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师也属于职业技术人员,他们的培养也被纳入高职教育行列,其中教学技能的培养是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教学技能包括“教学组织设计、实施调控和检查测定能力”。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实践教学在培养师范教学技能方面的具体运用值得探讨。
一、转变传统观念
(一)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
人类的认识过程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因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包括认识和实践两个最基本的方面。“教学过程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同样也包括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也就承担这两个方面。然而,现今的高职师范教育在课程设臵和教师教学方面均强调理论教学,理论课程比重较大,教材与普通高校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教材一致,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深广度,科研也着重于理论知识的细致剖析。同时教师纷纷注重提高个人理论知识。在课堂上单一地讲理论,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离“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越来越远!
西方先进高职教育经验给了我们许多提示:澳大利亚TAFE学院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教室即实验室,实验室即教室,学习环境就是工作环境或模拟工作环境,课堂教学以提高能力素质为原则,纯理论的课程较少,基础课更是以够用为度”。德国“双元制”学员大约“60%是专业实践课程,40%是普通教育课程”。加拿大社区学院的“教师分为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主要来自附近公司、企业 里的研究人员和大学的教授”。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附件中也明文规定:“三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两年制专业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30%”。
由此可见,适量的实践教学是符合高职教学特点的。在实际教学中,高深的纯理论与太难的教材也很难被绝大多数的高职学生所接受。相反,依语文教育专业特色而定的实训课深受学生喜爱:如教学法、演讲与口才、三笔字、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师口语、见习、试教、毕业实习、教育学和心 理学 等等。事实证明,着重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高职教育应该走的是理论和实践平等对待之路。
(二)由精品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
扩招后,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迅速增加,从2002年145万到2007年495万。而教师人数和教学资源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精品教育的神话被打破,高职教育由精品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成为必然,而大众教育的特点之一就着力于培养众多熟练的高级技能型人才。高职生并不需要非常高深的理论和很强的科研能力,更多应注重方法的学习和运用,毕业后能很快上岗操作。就师范生而言,他们在大学中如能系统的学习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教学技能,上岗后就能很快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比如识字是小学教学大纲的重要内容,如何教会小学生认识并识记生字呢?方法是很多的,人们常用的有加一加、减一减、画一画、拼一拼、换偏旁、编儿歌、找朋友(组词)、编谜语和说成话等。我曾见过一位小学老师用“王先生和白先生同坐在一块石头上,打一字谜”的方法教学生识记“碧”字,形象生动,小学生很快就能记住且印象深刻。实践教学就是要将这些方法传授给大学生,适应大众教育的特色。
(三)增强以就业为导向的意识
单一化的 发展 方向与多样化的人才需求的矛盾,从全国来说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需要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全国学历整体水平的升高,大专生教小学、本科生教中专、研究生教大学已成为普遍现象。据我院2006届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统计显示:56%的大专毕业生在各市(镇)、乡(村)教小学。当时,在各地招考教师时,台山、恩平和开平等地均只考语文、数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给高校传递一个错误信息:单一的学好专业知识就能应付实际教学。其实不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字体、音乐、画画、舞蹈甚至表演等综合素质。“在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美术的直观形象功能、音乐的熏陶感染功能,也可以利用 计算 机 网络 搜集信息的功能来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曾听过《画风》一课,让我感触很深。老师唱着《小草歌》中“春风啊,春风啊,你把我吹绿”作为导语,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快从诗歌、歌词、成语和现实生活中去找风。老师顺势提问:“既然风能唱出来、说出来,那能画出来吗”?学生也争先恐后地讨论起来。这堂课不但让学生感受风的独特魅力,也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课堂教学效果很好,这都得益于老师生动形象的演绎。这位老师在课后解释道:读中师时,学校开设的舞蹈、音乐、画画等课程培养了其各种技能,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都说小学老师是万金油,什么都要懂一点,要办出有特色的语文教育专业,在就业竞争中取胜,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是不可少的。事实上,也不是所有师范生毕业后都能去当小学老师,我院2006届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生中就有30%从事文秘、广告设计等非师范专业工作。所以,在培养一定文化素养的前提下,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实践“双证书、“多证书”的教育理念,也能获得就业机会。
二、深化教学改革的几点新运用
教师口语、三笔字等常规实践课,采用了理论和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备受学生喜爱。那么古代汉语、中国 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专业主干课程如何发挥其较强的理论优势呢?首先,更换教材,一味讲究高深理论的本科教材与高职 教育 的目标不一致,应更换为高职高专版的教材。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它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就拿外国文学来讲,教师可将小学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全部外国文学作家作品收集分类,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讲解。列夫〃托尔斯泰是外国文学必讲的作家,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也选取了他的《七颗钻石》、《跳水》、《穷人》和他的传记节选《列夫〃托尔斯泰》。将这些作品放到大学课堂,让学生提前找些资料上台来分析,以此展开讨论。或者将小学课文相关教案带入课堂,同学们自找资料,对作品进行分析。事实证明: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相比对学生学习的作用最大,对学生学习存在的缺点最少,最令学生满意,而且是学生最希望老师采用的。再次,强调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师范专业课的理论性较强,就拿外国文学来讲,对作品的分析就牵涉到文艺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哲学、历史 和地理等相关学科理论性强。如能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现实生活,课堂也将变得丰富多彩,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近年来,校园犯罪案件屡见不鲜,在校大学生由于心理承受力差导致性格分裂而杀人,从马佳爵、敖力到赵承熙,这些血的教训让我们痛心不已。俄国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中塑造了在校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由于贫穷导致性格分裂,制造出“平凡人”和“不平凡人”的荒谬理论,而残害了两个老太太。如能将书中的事件与现实生活中的案件有机结合,做到从作品出发,深入挖掘作品深意,同时跳出作品,用理论指导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关于课程改革的两点建议
“课程是规定以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来培养新一代的问题,它是随着社会的 发展 而演变的,它反映一定社会的 政治、经济 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 科学 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 规律 的制约”。随着时代的进步,高职师范类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
(一)强化“文学文本解读”课
文学文本解读属专业选修课,提出来并具体运用也是近几年的事。然而师范类的学生并不重视这门课,不选或选了不认真学,主讲老师也因为这是非主干课,属考查科目,也就草草应付过去。殊不知,新课标中强调的“阅读”目标的实现就取决于老师解读课文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大学课堂的文学文本解读选修课正是将这些理论和方法灌输给未来的小学老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倡导今后教育的内容80%~90%应该放在学习科学的方法论、学习方法、推理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上。”语文文本的解读也是实现“人文化成”教育功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人生品位和生活情趣,发展个性,塑造健全人格所在。此课程也有利于教学个性化模式的发展,在平等交流读后感时个人的思想得到展示,他人的优点得到学习,有利于整体提高师生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也能促进其他课程中理论知识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曾听过一堂课《检阅》。它是波兰作家阿〃卡斯基在波兰1944年获得解放后举行国庆时写的,当时苏军与在苏组建的波军进入波兰一举粉碎了德国纳粹的黑暗统治,波兰也最终实现自由民主。本土有很多儿童团员也参加了这次战役,有些付出了生命或负伤。《检阅》以此为背景,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在解放战争中负伤的儿童团员)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由于老师没有从文艺学中作者创作背景的角度来提示小学生,因而也就不能准确的读懂作品,致使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的定论显得苍白无力,无法挖掘出爱国的深意。所以说,建立在文艺学(尤其是文艺批评学)、美学、哲学等基础上的文本解读课不但不能删除,还应该强化。
(二)增开“解读新课标”课
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是 现代 小学教育的航向标,此课标通过课程目标、结构、评价、管理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新课标也对老师提出新的要求:“教师角色、行为和文化也需要跟随变革”。在校师范生尤其要理解新课标的宗旨和具体运用。现在有种观点就是将中小学教学法和解读新课标混为一谈,各校开设的教学法老师在这两方面各用50%的课时。表面上看,用新课标的理论去指导学生掌握教学方法,实质上是两者都没有讲透。对新课标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它还牵涉到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角色转变和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等相关知识,这些也是教学法课不能替代的。单独设臵解读新课标课,将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四篇:如何提高教学技能论文
挑战自我 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听名师的课堂教学很舒服、很轻松、很悦耳,很自在„„”这是老师们的共识,而这应与名师们丰厚的人文底蕴、他那清新自然、精炼洒脱的评价语、扎实的教学能力基本功底有关。分享名师的课堂,我们分明感到在教育生命的跋涉中,智慧如芬芳的野花,在课堂里一路绽放,每踏出坚实的一步,便会看到山花烂漫。我很希望自己也能这样轻松的驾驭课堂!为此,时常在为提升自我教学能力而努力学习,思考探究,实践创新。
通过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质的飞跃,最终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使新课程改革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很好的贯彻落实。
静心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下面对提升教学能力方面,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和体会。
一、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认识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核心能力。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包括具体学科教学能力、一般教学能力和教学认知能力三种。具体由下述几种能力构成:(1)认识能力,主要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记忆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等;(2)设计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学设计能力,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材、选择与运用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等;(3)传播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4)组织能力,主要包括组织教学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课外活动的能力、组织培养学生优秀集体的能力、思想教育的能力、协调内外部各方面教育力量的能力、组织管理自己的活动的能力等;(5)交往能力,主要包括在教育教学中的师生交往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同于教师基本技能,不仅包含了教师的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还包括了教师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所习得的学科知识结构、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学科具体内容教学时的情景设置、问题设计及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
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1.专业水平的提高。
(1)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
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教学用书》等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每学期除自学县教育局规定书籍外,还要研读一本教育专著,及时作好笔记,写出自己的心得,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开通自己的教育教学博客与全国各地同行们共同交流,共同进步!多看权威性的教育类期刊杂志,如:《小学教学设计》、《小学青年教师》、《小学数学教学》等,了解更多著名教育专家、行家的观点,了解当前的教改动态,这些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2)专业素质的提高,在汲纳中充实自我。
与校有经验老师结成对子,互助帮助,坚持教学相长,获得自我发展。勤听课,通过课堂听课,与授课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勤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不同观点,在共同探索中达到共同进步;从中得到真切的感受,不断完善自我,促进个人专业知识的提升,让自己与新课程同成长。
2.日常教学常规的扎实与提升。
精心备课;细心批改每一本作业,杜绝错批、漏批现象,探索趣味性作业,创新性作业。并及时做好批改记录。有教案、不迟到、不坐着讲课、不提早下课、不拖堂、不挖苦讽刺学生等;尤其要多关注后进生,采用并“一帮一”以优带差、小组竞争的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切实促进后进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3.勤于反思,完善自我。
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思想,掌握新方式,运用新理论,提高教学效果。利用课余时间向电脑能手学习,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
5.始终保持专业的情怀——激情
教育是一项需要献身的职业,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职业。我们要挑起这份重担,就需要有为之献身的激情。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既要敢于冒尖,又要甘于寂寞。也许我们是清贫的,但我们也是富有的,因为我们用我们的爱心塑造着一群群鲜活的生命,难道不是吗?
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只有怀着激情去实践和反思,才能尽快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尽快成长为一位优秀的老师。
总之,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我们在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方面也正处于摸索阶段,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但是我们将继续依托理念引领,立足教学实践,通过反思提高,努力走出一条富有创造性的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之路。
第五篇:如何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技能
论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技能(学习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技能心得)
论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学习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技能心得)
1999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普通高校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高校扩招的同时,对高校的办学能力提出了考验。目前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主要承担者和骨干力量。青年教师的优势是学历高、科研能力强,但是教学经验不足。因此,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对于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学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等,使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受到思想教育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青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
一、提高教学语言技能。
夸美纽斯说过:“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它的声音便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起带进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言表达的魅力,时刻提醒自已做到以下三点:
1、语言准确科学、标准规范。课堂教学必须使用普通话,讲解内容要掌握得扎实,不能张冠李戴。
2、语言要逻辑严密、生动感人。作为教师,要使自己的语言前后连贯、上下承接,推理严谨,论述有据。
3、语言要有启发性、针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不能把话说尽、讲绝,应当含而不露,适当地留点“空白”,启发诱导学生运用已知的知识和想象去补充、发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二、提高板书技能。好的板书是成功上课的一半,板书可以提示教学内容,体现结构和教学程序;启发思维,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强化记忆,使学生对主要知识有更明晰的印象。每个教师平时可以通过以下四点来提高自己的板书能力:
1、坚持练习钢笔字与粉笔字。
2、听其他教师上课时留意他们是如何写板书的。
3、提炼板书内容,重点展现精华部分。
4、对板书进行反思,看看讲过的课的板书是否可以进行增删。
三、提高教态变化技能。
教态变化是指教师变化不同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交流情感,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声音和音调的变化,身体的动作和适当的手势,丰富的表情和眼神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四、提高演示技能。
演示技能是指教师在促进学生感知或创设情景是结合有关内容的讲解把各种直观教具及实验等展示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准确规范,才能让学生看得清演示的过程和效果。掌握多媒体电教手段,把教学变得直观、形象,是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有趣。
五、提高调控教学过程的技能。
教学过程调控技能就是课堂教学调控技能,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管理学生,使自己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更为合理、高效的为学生所接受、吸收的技能。简而言之,就是教师上好课的技能。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技能的培养:
1、导入技能。课的开始如同定调,一定要好。一堂课如果一开始就没上好,讲得索然无味、如同嚼蜡,那么,学生就难以进入意境,就不会兴趣盎然地投入之后内容的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有时也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高超、新颖、别致的导入必然会为课堂教学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也就容易进入最佳境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使新课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启迪学生思维,并未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讲解做好铺垫。
2、提高反馈强化技能。
教学反馈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信息往返交流的过程,是教师传出教学信息后,从学生那里取得对有关信息反应的行为方式。教学强化,一方面是根据反馈在实施过程中及时修正教学思路,在反复修正中逐步完善,另一方面是对有利于教学实施的积极因素加以调动,对阻碍教学实施的现象加以排除和转化。教师要认真观察,静心倾听,了解学生发言背后的思维脉络,要善于利用师生交流,从提问、对话中准确地把握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能力发展程度。对学生的某些回答或质疑应能迅速反应,当即给予肯定、否定或作出恰当的解释,而不应该模棱两可,让错误的认识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同时教师要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的节奏和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3、教学组织技能。
教学组织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教师课前要设计有效的方法;课上要把学生有序地组织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一个教学过程结束后,要有准确的评价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基本技能不是天生的,要靠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去慢慢摸索、总结、积累、提高;还要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他们的言传身教是提高青年人教学基本技能最有效的途径;认真研究、寻找提高教学基本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并坚持下去,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