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部大开发:十年构筑立体网 西部物流龙抬头
西部大开发:十年构筑立体网 西部物流龙抬头
2010-09-07 08:24:00 来源: 四川新闻网(成都)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物流
10多年前,物流在刘显付脑海中的概念,还只是给货运司机当“串串”,靠卖点信息赚中介费。2000年西部大开发,四川 物流迎来迅猛发展的时代,十年来保持年均21%的增长速度,到2009年,四川社会 物流总额已达28153.9亿元。曾经的“串串”刘显付,也借此契机,将金桥 物流公司做成了年销售收入超2亿元的四川龙头 物流企业。
站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起点,我省提出打造西部 物流中心,规划以2009年-2012年为期限,把四川打造为西部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经济走廊。配之以打造面向世界的海、陆、空三维的开放性交通运输网络,让成都、四川具备一双灵动、便捷、动力十足的双脚。
刘显付相信,金桥 物流在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中,将与四川 物流产业一起,实现新的飞跃。
10年构筑成都 物流快速通道
铁路现已开行以成都为始发站的整车铁路货运班列5条,集装箱铁路货运五定班列4条,铁路货运行包专列3条,铁路货运循环班列1条。
航空国内外有20多家航空公司通航成都,通航城市达到97个,其中国际城市25个。公路交通网络遍布周边,开通了成都到宜宾、乐山、重庆等9个周边城市的城际公路货运班车。
培育大型 物流企业 3人公司10年成长为龙头
以前在很多人眼里,物流的概念就是货车司机把货从A地拉到B地,对 物流企业大多留存着散而乱、不规范的印象。上世纪90年代初,从单位下岗回家的刘显付,就是在这样一个行业环境中创业的。“那时 物流企业非常少,更别说大型的了,大多数都跟我一样,就是„串串‟,到各个货运公司去„串‟信息,再卖信息给货车司机。”创业之初,金桥 物流只有三名员工。那时刘显付还住在龙潭寺,每天要骑1个多小时自行车到城里拉生意,“冬天晚上骑自行车回家,进门的几分钟,牙齿都一直冷得咯咯响。”
金桥 物流真正实现快速发展,是在2000年以后。西部大开发10年,刘显付及其团队基本完成了覆盖全国的 物流网络建设,在120多个大中城市拥有 物流网点,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2亿多元,与10年前相比,翻了10多倍。刘显付认为,自己能从一个下岗工人,成为四川龙头 物流企业的董事长,与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分不开。“首先是政府对龙头企业的培育,然后是我的客户们也在飞速发展。”刘显付说,他的许多客户10年前还只是小公司,如今都成长为上市企业,如川润股份、吉峰农机、硅宝科技等,客户的生意逐渐做大,他也跟着分享了市场蛋糕。而政府的培育也很关键,政府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从资金上对龙头企业车辆更新、信息化改造进行补助,鼓励引导有实力、有条件的大型 物流企业依托 物流园区(中心)开行城际专线货运班车,并推进货运行业公司化管理进程。许多 物流企业都从中受益。
数据支持
经过10年飞速发展,目前四川省从事 物流业务的企业有8000多家,建成和在建的 物流园区80个,等级货运站490多个。截至2009年11月,全省有20家企业通过国家A级 物流企业的认定,国家A级信用 物流企业有8家,国家星级仓储 物流企业4家,全国百强 物流企业2家,纳入国家税收试点 物流企业17家。通过A级评估认证的企业将获得省政府5万至20万元的资金支持和奖励。目前,我省正在制定《四川省重点 物流企业的管理办法》,将进一步推动 物流行业发展。
建立 物流快速通道 意大利皮料一周内到成都
成都艾民儿鞋业的制鞋皮料,许多都是从欧洲进口。艾民儿鞋业很早就实施了“走出去”战略规划,将俄罗斯—东欧—整个欧洲确定为开拓国际市场的重点,在意大利、美国设立了联络点,在德国还有分公司。而这一切,如果没有成都—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直航,将变得非常困难。艾民儿鞋业总经理助理刘翔感触非常深的是,成都这10年航线的快速增加,打通了他们与欧洲的 物流通道,使意大利皮料能够在一周内运到成都。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外快速 物流通道建设,2004年,成都启动了保税 物流中心(B型)建设,2009年正式封关运行,是中西部地区已封关运行的保税 物流中心中档次最高、规模最大、最为规范的一个。目前已引进瞻航等三家 物流企业入驻保税 物流中心,银河、思科、成飞等数十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在成都保税中心开展业务。此外,按照打造辐射中西部地区“无水港”的目标,成都正在规划建设成都国际集装箱 物流园区,园区将通过与沿海港口城市对开铁路集装箱五定班列、签订跨关区合作协议实行“属地报关、口岸验放”的快速通关模式等措施,实现沿海港口内移。同时将在成都国际集装箱 物流园区设立保税 物流中心(B型),按出口监管仓、进口保税仓的“两仓业务”方式开展国际 物流业务。
成都发展势头迅猛的国际 物流通道优势,吸引了众多中外 物流巨头入驻成都。截止到目前,成都已引进包括UPS、FEDEX、TNT、德国辛克 物流、马士基等在内的外资 物流企业43家,中铁现代、中铁快运等在内的13家中字头 物流企业,国内知名 物流企业更是层出不穷,这些大型 物流中心的进驻,为成都打造三维开放性交通运输网络注入了新的活力。
数据支持 西部大开发10年来,成都逐步构筑了连接国内外经济发达地区的 物流快速通道。铁路方面,现已开行以成都为始发站的整车铁路货运班列5条,集装箱铁路货运五定班列4条,铁路货运行包专列3条,铁路货运循环班列1条。航空方面,国内外有20多家航空公司通航成都,通航城市达到97个,其中国际城市25个,还开通了荷兰阿姆斯特丹、韩国首尔、泰国曼谷、新加坡、巴基斯坦卡拉奇等地的13条国际(地区)直飞航线;而公路上的交通网络更是遍布周边,开通了成都到宜宾、乐山、重庆等9个周边城市的城际公路货运班车。
打造西部 物流中心 3年培育5亿级企业10家
金桥 物流董事长刘显付的三年规划是,将现有网点数量翻两番,达到400个网点,覆盖全国80%的大中城市。在网点资源的基础上,再延伸做深做细 物流业务。他相信,在 物流大发展的背景下,他的公司也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的确如此,经过10年西部大开发的沉淀,四川提出打造西部 物流中心,目前已扬帆起航。根据规划,到2012年,全省 物流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同期GDP增幅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涉及 物流业的交通运输、仓储、批发、邮政、配送等方面都将出现增幅。规划指出,目前我省 物流企业大都以私人投资为主,抵押担保不足,既难获取银行贷款,又缺乏其他融资手段,90%以上的 物流企业面临资金困难。规划提出培育大型 物流企业,并从税收、投入、土地供应多方面给出优惠政策,指出到2012年我省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亿元的 物流企业达到10家,其中超过10亿元的达到3家。
此外,2009年-2012年期间,西部 物流中心建设计划实施80个重点项目。除了建设 物流园区,规划根据四川产业发展优势,提出要着力壮大大件、电子、白酒、钢铁、农产品冷链、粮食、小件快递和零担等 物流集群。同时提出要建立公路 物流信息平台,完善铁路和航空 物流信息平台,加快建设四川省 物流综合信息平台。
在 物流布局上,根据南、北、东、西四个方向的进出川通道和各地产业布局、商品流向、资源环境、区域规划等因素,在成都之外布局建设八大次区域 物流中心。分别是攀枝花 物流中心、自贡—泸州—宜宾 物流中心、达州 物流中心、绵阳—广元 物流中心、南充—广安 物流中心、遂宁—内江 物流中心、乐山 物流中心、雅安 物流中心。
数据支持
站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起点,四川省计划以2009年-2012年为期限,培育5亿元级 物流企业10家,3年内实施80个重点项目,在成都之外布局建设八大次区域 物流中心。
第二篇:关于西部和西部大开发的演讲稿比赛演讲
尊敬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今天,香港高等院校教职员联会、香港学者协会及香港科学会在这里隆重举行“香港高等教育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52周年国庆”联欢,我作为此次大会的演讲嘉宾倍感荣幸。在此,我谨代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00余名师生员工对你们的盛情邀请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心目中的西部和西部大开发。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一个生在西部、长在西部、服务在西部的学子。尽管我也曾在东南沿海深造,我也曾多年在海外留学,我也曾被分配到过首都国家机关工作,我也曾被国外大学反复高薪挽留,我也曾多次被沿海地区高校和研究单位高位重金聘请,但我舍不得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舍不得西部的高山大川,舍不得那古老的文化和民族根基,我——热爱西部,西部也选择了我。在我的心目中,西部不仅仅是地理学家所谓的西南和西北12个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西藏、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辽阔的幅员和美丽的疆土,也不仅仅是经济学家所谓的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和资源的不竭宝藏,更不仅仅是政治学家所谓的缩小差距、保持稳定、维护统一。我心目中的西部一直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人类进步的圣坛,是民族昌盛的根基,是老家,是家中的老母亲。这里孕育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从人文始祖的炎黄二帝到汉唐盛世,从周文王创造的位五经之首的《周易》到老子在楼观台凝炼的《道德经》,从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到司马迁的千古绝唱《史记》,从轩辕发明的指南针到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从李冰父子创造的都江堰到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水利工程,从自古长安帝王都到如今风景如画的云南和广西,从古丝绸之路到中西亚交通大动脉,从秦兵马俑到甘肃的莫高窟,从李自成农民起义到革命圣地延安……等等,都一一地说明,没有中国的西部就没有中华民族博大辉煌的文化。长江、黄河从西部发源,她们像母亲甘甜的乳汁一样抚育着全国各族人民。各民族绝大部分居集在西部母亲的怀抱,有些民族至今仍保留着人类早期文明的纯朴烙印,吸引着无数东方文明的崇拜者在这里驻足不前。一万多公里的边境线与十多个国家接壤,西部像母亲保护自己的儿女一样捍卫着祖国的边陲。“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煤东运”等等,多少年来西部像母亲那样宽宏大量,厚德载物,将自己丰富的能源、资源和大批的人才无私甚至无偿地调拨到东南沿海和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支撑着国家的脊梁,企盼着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中国的西部,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母亲,像喜玛拉雅山那样高大,像博斯腾湖那样宽广,像茫茫戈壁那样雄伟。而自己却忍受着伟大的苍凉,默默地无私无畏地操持着老家,倾其所有地支援着自己的子女——东部和沿海地区的繁荣和发展。然而,黄河的频繁断流,沙尘暴的姿意肆虐、长江洪水的多次泛滥、西部人才的“孔雀东南飞”、东南亚的经济危机,这一切的一切都向我们发出严重警告,必须重视西部,母亲已虚弱得无法继续支撑,老家已再不能“江山依旧”,东南沿海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西部的开发。于是,1999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西安主持会议,明确指出:必须及早落实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思想和“三步走”的战略,“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抓紧研究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于是,改善生态环境,“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山川秀美”工程开始实施。于是,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被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公路、铁路、供水、供电和通讯网络的建设得到空前的重视。于是,各方要人和宾客云集西部,各种研讨会、洽谈会接踵而至等等。这无疑是十分正确和重要的。但是,我永远忘不了一次亲身的经历,那是一个严重荒漠化的村子。那里的人均年收入不足300元,教师的工资被长期拖欠,大风一起沙尘遮天蔽日,小孩不能上学,妇女不能做饭,地里的青苗全被厚厚的沙子所履盖。我曾问过村子里一个10岁的小女孩,你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她说,能每天背着书包上学,吃的饭里没有沙子,父母辛苦一年种的庄稼能收回来。我十分赞赏这个10岁小女孩无欺的童言,我们西部这个老家和老母亲缺很多东西,缺钱、缺技术、缺基础设施、缺良好的生态环境。但我们最缺的还是培养人的教育和留住人才的机制。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基于地理优势,首先得到发展。这势必将西部变为东部沿海地区的廉价材料、劳动力输出地。由此在国内形成了中心——外围的格局:作为中心的东部沿海输出高附加值产品,而作为外围的西部输出资源性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东部既享受着地理位置带来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又享受着西部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还占据着行业进入壁垒的优势,已落后的西部很难望其项背。在已形成的差距下,西部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孔雀东南飞”,使西部的教育和人才之花被东部无偿摘走,成为东部进入良性循环的要素,致使西部经济进入恶性循环。我们的西部虽也“人才辈出”,但是“人走财空,江山依旧”,可谓:凤去台空江自流。制定并落实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政策,遏止人才的大量外流是西部开发的当务之急。国家不仅要给西部地区经济开发上的优惠政策,更应该在体制创新、教育改革和用人制度上给予特殊政策。西部地区的各级政府和领导更需要对提高全民素质、留住拔尖人才、依靠科教振兴西部,加深认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除国家加大对西部教育的投入外,应以法规的形式要求在西部开发中受益的企业缴纳西部教育发展基金。此外,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手段,尽快缩小东西部之间在教育资源和水平上的差距。树高千丈,源之于根。首先富裕起来的东部和南部应该拿出更多的力量投入西部,回报西部,回报炎黄子孙的家,滋润中华民族的根。因为水有源,木有本,本固才能枝荣,根深才会叶茂。诚然,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伟大战略任务,我们决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好高骛远,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扎扎实实地从基础工作做起,从我做起,从可持续发展做起,才可能迎来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山川秀美”的新西部。女士们、先生们,今天在这样一个热烈庆祝的场合,我发表此番讲话,旨在引起大家对祖国西部的关注,对西部教育事业的支持。最后,我衷心地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祝香港人民幸福美满。热情欢迎各位朋友到我们学校作客,到西部走走,回“老家”看看。母亲在祖国西部的村头踮脚翘首地企盼着你们!关于西部和西部大开发的演讲稿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营造一流环境构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
营造一流环境构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
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在新千年把襄樊由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建成商家必争之地”。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如果依托襄樊毗邻鄂、渝、川、陕等西部省份、与这些地区存在“山相连、水相依、路相通、俗相近”的优势,抢抓国家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把襄樊放在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大局在去运筹谋划,大力营造一流环境,把襄樊构筑成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在服务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商家必争”,无疑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营造开放、开明的政策环境,为构筑战略跳板提供强大的吸附力
多年来,我市制定了一系列开放强市政策,有力促进了襄樊发展,但从过去实践来看,我们的政策环境与发展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尤其是在参与和服务西部大开发的宏观背景下,政策的前瞻性还不强、导向性不够鲜明,甚至政策之间相互矛盾,缺乏相应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因此,营造更加开放、开明的政策环境,在构筑战略跳板中形成强大的政策磁场,最大限度地吸纳有效的生产要素为我所用,已经“刻不容缓”:一是制定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的政
策措施刻不容缓。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不仅要有总体规划,更重要的是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为把襄樊构筑成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创造软环境。要根据西部大开发对各种生产要素配置的要求,制定政策。在制定政策时,要坚持逆向思维法,克服过去出台政策找依据、制定文件找范例的定向思维模式,按照什么有利于发展,就出台什么政策,什么政策能最大限度地放大经济社会发展的能量,就出台什么政策的原则,提高政策的开放度,增加政策的含金量。当前,就是要针对西部生产要素市场不健全、东部先进的生产要素要向西部流动的实际,围绕劳务、技术、信息、教育、旅游、房地产等要素市场,吸引物流、资本、高新技术在襄樊形成“洼地”。二是配套完善现有开放强市政策刻不容缓。也就是说,要完善政策“降门槛”。对陈旧过时、与西部大开发相悖的各类政策,该废除的废除,该修订的修订,该完善的完善。重点是配套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引进人才政策、农业产业化政策、旅游开发政策、城市建设政策等。三是提高政策的知名度刻不容缓。过去我市出台了许多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政策,但很大程度上被束之“高阁”,客商知之不多,社会知晓甚少,没有很好发挥应有作用。因此,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炒响政策,对我市来讲,显得十分紧迫。要在襄樊市区设立一批大型的电子屏幕,作为永久性的政策宣传阵地;要在大中城市、交通要道、口子镇、边贸城等重点区域,建立固定的政策宣传窗口;要在大型新闻媒体、信息网络,尤其是海外媒体设立专栏、专页,宣传我们的各项政策,使之跨出省界、走出国门。四是抓好政策落实刻不容缓。好政策没有好落实,就是一纸空文。以降低收费政策为例,近些年我市每年都要取消一批收费项目,降低一批收费标准,但是取消后又反弹,降低后又扩张。这说明政府出台政策与部门规定之间有一定的反差,存在“政府招商,部门开枪”的现象,说到底是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因此,必须从根本抓起,一竿子插到底,要利用领导督导、专项检查、社会监督等多种措施,确保各层各级、各行各业的政策能够不打折扣,使政策在构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磁场效能。
营造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基础环境,为构筑战略跳板提供巨大的支撑力
襄樊作为毗邻鄂豫川陕的一个中心城市,在基础环境建设上具有较强的区域基础,从交通区位看,襄樊是进陕入川的重要通道;从城市区位看,襄樊又是武汉、西安、重庆三大经济区的最佳融合点;从旅游区位看,襄樊又是神农架、大三峡、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西安、四川等全国风景名胜地的重要连接点。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市的基础环境还很脆弱,与充当西部大开发战略跳板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这个差距差就差在交通上,虽然我们水路、公路、铁路、航空四通八达,但断头路、低级路较多,没有形成高质量、高等级路网;差就差在城市功能上,襄樊中心城市特征不明显、各县市城市面积小、辐射力和带动力不强;差就差在我们旅游基础设施薄弱上,对外没有很好的与全国大旅游接轨,对内与各县市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网络。脆弱的基础环境将直接制约襄樊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因为仅就湖北而言,十堰、宜昌同样具有很多优势,并且先声夺人,势头强劲,他们不仅是我们争当西部大开发战略跳板的共同伙伴,更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在基础环境建设上大做文章,着力构建三大网络:首先,要构建快速、敏捷的交通通讯网
络。以畅通大动脉为基础,抓好武汉——十堰——西安、十堰——银川、襄樊——宜昌——重庆高速公路的建设,争取申报审批襄樊——重庆直达高速公路,接通所辖县市与这些高速路的接口,形成以高速路为主动脉、众多县市公路为毛细血管的公路网络,确保人便于行、货畅其流。以建立信息直通车为目标,利用国家建设武汉——西安——兰州等条数字微波空中信道在襄樊
交汇的机遇,全面开通襄樊辖区内程控电话、无线导呼、移动通信、因特网等现代信息工具,建立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把襄樊建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提供载体。其次,要构建纵横交错的旅游网络。旅游是一个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综合标志,代表着一个地区综合水平。要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强化古隆中、鹿门寺、小三峡、白水寺、野花谷、水镜庄等景点的硬件设施建设。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的“三高”要求,重点加强连接全市主要景区及景区公路建设,努力做到“景随路转,路为景开”,确保旅游畅通;大力强化旅游景区亮化工程和声讯信号覆盖工程,实现景区、街区夜晚白昼化和有线电视、无线寻呼及移动通信对景区的无缝隙覆盖,逐步把这些地区建设成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旅游区,为把襄樊建成中西部旅游的门户和集散地提供便利。其三,要构建功能齐全的城镇网络。充分放大襄樊现有的中心城市的功能,扩大城区面积,加强城市供水、供气、供暖、供电等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培植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型特色产业群,开发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占率高的产品,增强城市的带动力和影响力。同时,以所辖县市为依托,侧重县城城区、边缘集镇和口子镇,大力强化小城镇建设,按照建设边贸大镇、明星集镇、区域重镇的总体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形成以襄樊中心城市为辐射源、各县市城市为卫星、乡镇集镇为明珠的城镇网络
第四篇:营造一流环境构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
营造一流环境构筑西部大开发的战
略跳板
营造一流环境构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2007-12-12 16:38:17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营造一流环境构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营造一流环境构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2)营造一流环境构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
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在新千年把襄樊由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建成商家必争之地”。第1文秘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如果依托襄樊毗邻鄂、渝、川、陕等西部省份、与这些地区存在“山相连、水相依、路相通、俗相近”的优势,抢抓国家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
遇,把襄樊放在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大局在去运筹谋划,大力营造一流环境,把襄樊构筑成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在服务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商家必争”,无疑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营造开放、开明的政策环境,为构筑战略跳板提供强大的吸附力
多年来,我市制定了一系列开放强市政策,有力促进了襄樊发展,但从过去实践来看,我们的政策环境与发展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尤其是在参与和服务西部大开发的宏观背景下,政策的前瞻性还不强、导向性不够鲜明,甚至政策之间相互矛盾,缺乏相应的吸
引力和感召力。因此,营造更加开放、开明的政策环境,在构筑战略跳板中形成强大的政策磁场,最大限度地吸纳有效的生产要素为我所用,已经“刻不容缓”:一是制定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的政
策措施刻不容缓。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不仅要有总体规划,更重要的是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为把襄樊构筑成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创造软环境。要根据西部大开发对各种生产要素配置的要求,制定政策。在制定政策时,要坚持逆向思维法,克服过去出台政策找依据、制定文件找范例的定向思维模式,按照什么有利于发展,就出台什么政策,什么政策能最大限度地放大经济社会发展的能量,就出台什么政策的原则,提高政策的开放度,增加政策的含金量。当前,就是要针对西部生产要素市场不健全、东部先进的生产要素要向西部流动的实际,围绕劳务、技术、信息、教
育、旅游、房地产等要素市场,吸引物流、资本、高新技术在襄樊形成“洼地”。二是配套完善现有开放强市政策刻不容缓。也就是说,要完善政策“降门槛”。对陈旧过时、与西部大开发相悖的各类政策,该废除的废除,该修订的修订,该完善的完善。重点是配套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引进人才政策、农业产业化政策、旅游开发政策、城市建设政策等。三是提高政策的知名度刻不容缓。过去我市出台了许多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政策,但很大程度上被束之“高阁”,客商知之不多,社会知晓甚少,没有很好发挥应有作用。因此,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炒响政策,对我市来讲,显得十分紧迫。要在襄樊市区设立一批大型的电子屏幕,作为永久性的政策宣传阵地;要在大中城市、交通要道、口子镇、边贸城等重点区域,建立固定的政策宣传窗口;要在大型新闻媒体、信息网络,尤其是海外媒体设立专栏、专页,宣传我们的各项政策,使之跨出省界、走出
国门。四是抓好政策落实刻不容缓。好政策没有好落实,就是一纸空文。以降低收费政策为例,近些年我市每年都要取消一批收费项目,降低一批收费标准,但是取消后又反弹,降低后又扩张。这说明政府出台政策与部门规定之间有一定的反差,存在“政府招商,部门开枪”的现象,说到底是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因此,必须从根本抓起,一竿子插到底,要利用领导督导、专项检查、社会监督等多种措施,确保各层各级、各行各业的政策能够不打折扣,使政策在构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磁场效能。
营造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基础环境,为构筑战略跳板提供巨大的支撑力
襄樊作为毗邻鄂豫川陕的一个中心城市,在基础环境建设上具有较强的区域基础,从交通区位看,襄樊是进陕入川的重要通道;从城市区位看,襄樊又是武汉、西安、重庆三大经济区的最佳融合点;从旅游区位看,襄樊又是神农架、大三峡、第1文秘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西安、四川等全国风景名胜地的重要连接点。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市的基础环境还很脆弱,与充当西部大开发战略跳板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这个差距差就差在交通上,虽然我们水路、公路、铁路、航空四通八达,但断头路、低级路较多,没有形成高质量、高等级路网;差就差在城市功能上,襄樊中心城市特征不明显、各县市城市面积小、辐射力和带动力不强;差就差在我们旅游基础设施薄弱上,对外没有很好的与全国大旅游接轨,对内
与各县市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网络。脆弱的基础环境将直接制约襄樊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因为仅就湖北而言,十堰、宜昌同样具有很多优势,并且先声夺人,势头强劲,他们不仅是我们争当西部大开发战略跳板的共同伙伴,更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在基础环境建设上大做文章,着力构建三大网络:首先,要构建快速、敏捷的交通通讯
营造一流环境构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
第五篇:瓜州县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回眸
瓜州县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回眸
作为西部一个欠发达小县,西部大开发10年来,瓜州县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发展经济,着力改善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高度关注民生,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西部大开发10年来,是瓜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的时期。
西部大开发10年来,瓜州县综合经济实力实现了“翻番” 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快。
2000年,瓜州县国民生产总值只有66214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14万元,财政收入5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6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25元。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瓜州县抢抓国家的政策措施,大力实施“六县战略”,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经济指标。“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各类项目651项,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4.9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254.9亿元,增长8.5倍。预计到2010年年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9.1亿元,较2005年增加109.5亿元,年均增长65.4%,翻了3.6番;全县生产总值达到38.02亿元,较2005年增加25.68亿元,年均增长25.2%,翻了0.7番;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7亿元,年均增长9%;第二产业增加值19.41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12.34亿元,增长18.7%;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3:25:42调整为2010年的16:51:33,呈现出一产稳步发展、二产迅猛壮大、三产日趋活跃的良好态势。人均GDP达到30416 1
元,较2005年增加17437元,年均增长18.6%;财政收入达到22500万元,较2005年增加15283万元,年均增长25.5%,翻了1.6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3亿元,较2005年增加5.97亿元,年均增长18.9%,翻了1.3番。
西部大开发10年来,瓜州工业结构调整上了一个新台阶,发展新能源,倡导绿色GDP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认同。
瓜州地域辽阔,土地、光热、矿藏资源丰富,已探明各类矿产品40余种。西部大开发初期,瓜州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增长点主要靠矿产品开采加工业。从历史地看,丰富的矿产资源为瓜州经济社会的做出了重大贡献。出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国家推行强制性节能减排措施,淘汰落后产能,使瓜州粗放的矿产品加工业面临严峻挑战。瓜州县充分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进一步完善工业发展平台,加大技术改造与节能减排力度,构建多极支撑的工业增长体系,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25.67亿元,形成了年55万千瓦风电装机、1000套塔筒、50万吨铁精粉球团、20万平方米板材、5.5万吨粗铅、6万吨硫酸、4万吨棉仁蛋白、1.5万吨棉籽精炼油、8000吨蕃茄酱、50万头只牛羊屠宰生产能力,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凸现,工业对全县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提升。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预计“十一五”末,全县风电装机规模达到380万千瓦,迈进国内清洁能源基地行列。这会强力推进瓜州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步伐。预计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7亿元,比2005年增加14亿元,年均增长57.9%;工业增加值达到10.8亿元,比2005年增加6.7亿元,年均增长40.7%,综合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
西部大开发10年来,瓜州县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共投资9.33亿元,实施了中低产田改造、双塔总干节水改造、生态节水灌溉、水库除险加固、渠道改造维修、饮水安全、农村沼气等项目,改造中低产田4.24万亩,改造干支斗农渠611.91公里,全县小
(一)型以上水库全部完成了除险加固任务,解决了69个行政村17829户7.44万人饮水困难问题,6420户用户使用上了清洁方便的沼气,建成村级服务网点43个,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投资2.2亿元,实施了通乡通村道路,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718公里,交通路网更加完善,通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投资10.03亿元,对新、老城区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城市品位得到不断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投资1.05亿元,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日协贷款石岗墩风沙口治理、三北四期防护林、重点生态公益林和防护林等林业生态项目,完成人工造林10.36万亩,天然林草植被封育200万亩,义务植树220万株,全县森林面积达到29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5%,较2005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明显好转。
西部大开发10年来,瓜州县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民素质的提高等方面,也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
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移民脱贫致富为核心,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狠抓优势产业培育、项目建设、科技应用推广、劳务输转等工作,特色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坚持“一特四化”发展方向,大力发
展“三品两化”高效农业,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蜜瓜、蕃茄、甘草、枸杞、葡萄、酒花为主的六大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了“粮、棉、经”多元化发展的格局,特色产业面积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50%以上。按照“小群体汇集大规模”的思路,狠抓品种改良、设施精养、疫病防治等关键环节,牛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全县牛羊饲养量达到65.5万头只,较2005年增加5.93万头只。狠抓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劳务人员技能素质,劳务输转成效显著,累计输转劳务6.8万人次,实现劳务经济收入4.85亿元。10年来,国家对移民扶贫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也是逐年加大,近年来,共投入扶贫资金2亿元,大力实施了土地改良、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等一批项目,移民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特色优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狠抓技能培训和劳务输转工作,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移民扶贫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预计2010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9亿元,比2005年增加3.97亿元,年均增长12.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5.3亿元,比2005年增加2.45亿元,年均增长13.2%。老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00元,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200元,较2005年增加8427元,年均递增15.8%。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瓜州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近些年,党中央国务院给瓜州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项目,支持瓜州解决群众的就业、就医、上学、住房、养老保险等问题,全县教学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医疗保险覆盖面逐年扩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逐
年提高,移民乡群众全部纳入低保范围,老百姓打心眼里感谢党中央和国务院。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全县仅用于城乡低保、救济救灾、五保供养、大病救助、优待抚恤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资金就达1.35亿元。同时,瓜州县每年都围绕老百姓想的、盼的,办理十几件实实在在的实事,让老百姓得到了更多实惠,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普遍提升。
党中央对西部大开发的再“动员令”,对未来10年如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任务、新举措,这无疑是瓜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
瓜州县重新全面审视县情,把瓜州发展目标定位为“世界风电之都”,“中国蜜瓜之乡”,“能源战略通道”,“丝路文化重镇”,“陇上药材基地”,并确定了瓜州瓜州发展的总体思路,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强县富民为根本,坚定不移地实施“两抓整推、乘势跨越”战略,重点抓风电,难点抓移民,整体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突出工业化,提升产业化,推进城镇化,统筹兼顾,乘势而上,着力打造清洁能源基地,实现“世界风库”向“风电之都”的大跨越,夯实移民乡村加快发展的基础,实现移民“解决温饱”向“基本小康”的新跨越。
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再次吹响,瓜州县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开拓进取,顽强拼搏,扎实工作,一定能够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具有瓜州特色的跨越式发展之路,一定能够把西部大开发描绘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