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希腊雅典看城市的保护与发展》文字讲稿(虞河岳)
2002年9月25日 从希腊雅典看城市的保护与发展(虞河岳)
主讲人简介虞河岳,1983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现为外经贸部驻WTO馆舍项目业主代表兼建筑师。以外经贸部业主建筑顾问参加上海浦东88层“金茂大厦”国际竞赛方案评选,对实施方案的采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文学馆,今天我为大家请来的主讲人是虞河岳先生,他的名字非常好,“虞”是过去的旧词牌《虞美人》的那个“虞”,“河”是黄河的“河”,“岳”是三山五岳的“岳”,他的名字又有河又有山,透着历史感和文化味,那么他今天带给我们的一个演讲题目,是历史感和文化味俱全,是讲《世界历史名城的保护和发展》,虞先生是位建筑师,他目前是中国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团经济贸易处的建筑师,是外经贸部中国驻WTO馆舍项目业主代表和主要设计人,那么他许多年,也走了国外非常多的历史名城,那么也做了非常多的调查和研究,那么他今天通过这个题目呢,带给我们对历史名城如何的保护和发展,因为我们自己也在这样一个问题上处在矛盾的决策当中,那么下面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虞先生为我们演讲。
非常高兴有一个机会跟大家交流,我是因为在工作上的原因在瑞士日内瓦进行几年馆舍的建设,我有幸成为这个项目的业主代表和设计人,在日内瓦,在瑞士呆了将近四年的时间,当然以前我也有机会经常到国外去,可能说比一般的人多一些经验,多一些直接的这种感受,就是说我们亲临世界上很多的名城,当然这种名城有两个方面,一种是很有名的名城,很大的名城,比如巴黎、罗马、伦敦,这些是一方面的,我想大家肯定中间很多人也去过,大家通过各种媒体也都知道这些,那么我今天要讲的是跟这也一样的,更多地被大家不经意不注意,甚至是可能没有想到这样一些地方会这样美丽的,所以我讲一些大家去的比较少的,同样具有同样历史和文化意味的这种城市,因为我们现在居住的这种环境,我们所居住的城市,肯定离不开我们人精神上的、艺术上的追求,因为人类历史沉淀下来的东西,从建筑的意义上来讲,是建筑本身,从直观的表述给历史的东西是一种城市,因为大家说到历史,肯定就要说到这一个部分,因为确确实实,石头是书写建筑的历史,那么我们怎么样面对今天的城市,我们怎么样面对我们即将要到来的一个新的,一个崭新的一个城市呢,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我们该从国外的这些同行以及国外的这些已经现有的这些城市当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呢,可能这就是今天给大家做介绍的一个主要的一个内容。
因为我想,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它之所以能够成为在人类历史上非常重要作用那么一个城市,它有很多方面的因素,这个里面呢,可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科学,因为过去我们谈城市只是讲城市的一种基本的建设,其实不然,城市是非常复杂的,这个复杂的面,可能不是一个人、几个人,和一部分人来解决的了,所以,我们在国外呢,我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城市是大家的,每个人都有责任,是你居住的环境,也不属于建筑师,也不属于政府,是属于大家的,我想这个可能是对大家对重新认识城市,重新认识我们居住的环境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
那么现在呢,我想大家可能都会知道,从现代的人类的历史的发展,从古埃及以后,真正的现代文明的起源,应该是从古希腊开始,古希腊给人带来的绝对不光光是我们所说的建筑,我只能说从我们的专业来说一点点,因为确实它是厚重的历史的一个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现在文明的很多的一些包括文明、民主法制等等的雏形都源自于古希腊,别的专业我不好多说,我们专业反正第一堂课或者最基本的课可能重点都要讲希腊,那么我想今天我们这个讲座呢,也就从希腊开始,从希腊的雅典卫城开始我们这次文化名城之旅,希腊的雅典。
大家从图面上可以看到,这个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结晶,不光是建筑上的杰作,那么为什么我们这么来看呢,因为它展示给人的东西,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经放在那儿了,可是几千年过去了,人类经历了这么样的一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发展,反过头来,大家再来看这 些东西,它表达给人的东西,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永恒的,其中一种永恒就是它的美的永恒,因为它创造的这种美是一种对人类精神上美学的最高境界的一种概括,那么这样子这种美的创造呢,可能不是简简单单一个人通过他的一种灵感得到的,它是通过人来表达出来的,但是可能原因比这儿要深刻得多,复杂得多,这就是我们现在或者包括将来,我想将来还会这样,只要雅典卫城还在,我相信它会是成为不光是旅游的地方,甚至是一个朝圣的地方,因为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带来的享受,带来的思考的确太多了,我有幸去过几次,而且我是专程为了去看雅典卫城,为了看雅典,为了看希腊,我们去亲临现场,去亲自体会一下这样的历史和文化给我们到底带来是什么。
雅典卫城位于雅典市的市中心,它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是因为它在一个小的山里,当年营造它的时候呢,是因为宗教,因为防御,因为各种各样的需求,可是几千年以后,人们还是把它作为心目中的雅典的中心,人们还是把它作为整个希腊文明整个西方文明甚至整个现代文明的代表,谈谈现代文明我相信肯定要谈到它,不光光是建筑,但是,在这样的一种文化背景之下,那么作为我们的城市,作为我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就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那么我们怎么去看待它,我们怎么去保护它,我们怎么让它永远的屹立在人们的心中,不仅仅是在一个城市的中心,城市的中心是很容易做到的,可是要在人们心目中,它还是至高无上的,这个可能就很难了,其实这个方面,我想大家都有不同的思考,大家都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角度,以及不同的经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和思考,可是,我总觉得,在西方特别是在这些文明古国,它们大量的城市建设当中,它们确确实实保护下来了,它们的精华的部分,这个东西,不仅仅是因为1934年的国际建协在雅典召开,有著名的《雅典宣言》,所以《雅典宣言》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城市规划世界性的法律文件,它就讲到了保护,保护这种文化,保护城市。
今天我们在这样一种高速度发展,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当中,我们可能跟这种保护和发展之间的这种矛盾就会日益突出,其实在国外,在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已经经历了这种,他们也有很多惨痛的教训,但是我们,就不能再重蹈覆辙,我们必须为我们自己,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我们的一块属于我们文化这块领域,那么这个跟城市确确实实密不可分的,那么雅典呢,在这个方面它已经做出了卓有成效的一些工作,大家通过图片可以看到,这就是雅典卫城,雅典卫城看过去以后,大家可以从图片上可以看得到,希腊的雅典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种高楼大厦,高楼林立,杂乱无章的这么一个城市,它总的来说,是在有控制的有节奏的,有节制的理性的一种发展状态。
在雅典卫城的周边,以及在雅典市的中心区域,在很多年以前,这个当然我没有考证,他们就已经对这个城市的限高,城市的密度,城市的色彩,都做了很严格的限制,那么这个,跟它们公众的参与都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你要看到一个基本的格调,它为什么而发展,城市它有一种中心的发展区域,你总得有个主题,不能杂乱无章的进行,这个东西,可能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因为首先人们要对这个城市要有一定的认识,而且这个认识又不能是一种浮浅的、简单的或者局部的,一个时期的这个都是不行的,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很多的经验教训,过了几年以后就反思前几年的事情,这个是很危险的,对于城市来说这个可能是更危险的,在我去的这么多国家,这么多城市里面,很多的做的非常好的城市,它的城市规划差不多都是一百年前的,可是没有人预想到一百年后的今天,IT业这么发展,并没有本质上改变这个城市,这个可能是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既有历史,有文化,又有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本质,和展示给人最新的精神面貌,这是并不矛盾的东西,我们只是处理好这之间的关系,让技术的艺术的东西结合,让保护和发展的东西结合,所以,我呼吁的是理性的来看待我们的城 市,每一个人作为一个城市的一分子,都有他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也不能小看一个人的力量,因为城市是由每一个人组成的,热爱这个城市的人会保护好它。
那么现在,如果从我们看到的这些来看,眼前的这些景象来看,我们就是看到了人家这个城市展现给你的一种直观的一种视觉效果,但是它这个视觉效果中间,可能隐藏了很深的别的东西,那么这个就是大家看完了以后回去思考的。
我特别地在雅典卫城上面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来拍到我所看到的,为了突出这个雅典卫城,在这个城市中心的这种地位,那么希腊政府包括雅典市政府,对它的周边的区域进行了非常严格的控制,所以大家看到,虽然画面是不一样的,但是它总的来说是服从于雅典卫城为中心的这种城市主体,这个是从很著名的希腊的露天音乐广场看过去的雅典市区,所以,现代的历史的有一个对话,有一个很好的对话,那么我们现在的城市有没有,大家可以想想,就是说我们是在做延续历史的事情,还是做切断历史,咱们不能说毁灭历史,切断历史,起码是切断了,所以你从任何角度来看,它的城市是非常和谐的,但是并不是说它因为保护这个历史文化,城市就不发展了,每个城市都要发展,每个城市每个国家每一个人都要发展,这是必然的,这个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在做的这些同时,那么人们怎么来对待它,可能不同的人,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国家,对待的方式不一样,可能产生的结果就不一样,我想这点大家是很清楚的,那么它在处理城市和发展之间的这种关系上呢,雅典的真正的市中心新的市中心,远离它这个地方,新城、老城和它的一种遗址交相辉映,就有点像巴黎的拉德芳斯,新城和它的凯旋门、埃非尔铁塔、卢浮宫组成的这个巴黎的老城的城市核心景观一样的,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东西,是一种很大的东西,是一种总体的,看到这个城市给我们展现的面貌,那么我们通过它,做到了已经是在成功的体验到它们的城市规划,他们的城市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经验以后,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大家可以看到它的这些保护的范围,保护的区域都是划分的非常明确的,你看从任何一个角度,刚才大家基本上都看到了,没有出现很大体量的建筑,也没有出现超高层,也没有出现色彩和形体跟这个城市格格不入的东西,为什么,就是它有一个非常好的非常理性的一个规划,有一群理性的人在做这个城市,所以我觉得回来以后改行,其实谈城市这个并不是我的本身的专业,但是我觉得这个太重要了,大家出去看的时候,大家去体会一个城市给你带来的这种感受的时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旅游者,去经历了一个街道,参观了一个遗址以后,大家感叹这一部分,其实不是,它是连续的,从你进入它开始,到你离开,整个这个过程就是对整个城市的一种理解,开始是体会,然后是理解,最后在思考,我想可能一般都是这三个步骤。
而且呢,它在城市本身的这种建设当中,有很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的,比如像这种世界级的文化遗产,那么它的保护本身就是保护,没有做任何别的东西,这么大一个雅典卫城,它的参观人数可以说是非常非常得巨大,非常非常多的人,但是它的周边我们看不到,我们也没有见到很大体量的服务配套的这种设施,而且全部溶在了它周边的城市里边,并没有专门为来它做一个区域,来为它提供各种各样的商业服务,这些是必须的,但是人家没有这么做,为什么,它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它,因为它是一个人类共有的一个遗产,所以它对它的每一个重点的这种部位,每一个重点的这种区域范围,通过技术的艺术的手段来达到它的完美,或者尽可能的完美,这个可能就要求的比较高,并不是一般的我们简单的思考就能做得到的,另外我想在座的各位在很多方面都会比我们更有经验和阅历,那么我们想到了我们的城市,和我们的保护,我们该怎么做,就是看到这项真的是一幅活生生的一个教材,一幅很生动的画面展现给我们,当你站在这个地方,夕阳西下的时候,不光是一种沧桑感,你看到的既是历史,又是现在,又是未来,我觉得可能要从这个角度来看待这些,否则的话可能去十次雅典卫城也没 有太大的意义,至少我们现在是要对我们的城市,对我们的文化进行保护和发展的时候。
保护和发展之间的这种矛盾关系可以把它解决得比较好,可以有办法,只是说你下了多大的工夫,你从什么角度来看,不能盲目的,或者急躁的,急于求成的一种做法,这个是最危险的,因为城市的形成大家可能都清楚,绝对不是一错而就的事情,它是延着一种文化,一种文脉的发展而产生的,这就像拍一个系列片似的你得有一个主题,城市的看不见的主题,但实际上城市又最能看到主题,因为它几千年前就已经有了,或者几百年前都有了,那么你今天走的这个城市,就是它城市主体的一种延续,那么有的做好的,有的就做的不好,当然我们希望是看到好的,那么这个是里面最核心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帕提农神庙,大家可以看看几千年以来,虽然它并不是特别得像我们说的完整,但是它这种残缺的美,以及它本身凝固在建筑里面的美肯定是永恒的,要不然几千年来,大家最推崇的美学的艺术的建筑的可能就是这种建筑,帕提农神庙,我还特地问了他们现场的工作人员,这个要维修怎么不赶快进行呢,做了这么多年,我说时隔几十年去,还是这个样子,他说维修本身既是一种展示又是一种教育人们的一个过程,我觉得这个特别有意义,它这个周边开辟了很多的区域,上面有一个牌,这块低下有一个石头,这块石头本来位于帕提农神庙建筑的那一个部位,但是因为战争,人为的破坏,它现在躺在这儿了,大家目前还没有找到它准确的位置,也不知道怎么放,希望每一个人路过的人你看到它的时候你也来想想为什么它会这样,那么它把一个保护很枯燥的东西,很生动的跟这种旅游环境结合在一起,很自然的打动每一个到帕提农神庙的人。
这是从山下看雅典卫城,可以这么说,基本上保持着最原始的状态,基本上保持的最原始的状态,因为我们大家都会想到这么一个问题,你经历了这么多年,而且有这么多人来参观,我们做一些必要的所谓必要的设施也是情有可原的,甚至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人家就没做,可以这么讲,几乎一个多余的建筑都没有,都是原来的,除了买票的地方以外,那个是必须的,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雅典卫城。
而且这个呢,当然可能是跟人家当年城市选址也有关系,不论从那个角度看,它都在市中心,基本上大家都能看到雅典卫城,看到它心目中的帕提农神庙,这是作为城市设计和城市景观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怎么样让人家知道我们的城市,知道我们这个城市给人传达什么样的信息,那么在这方面,它利用了它现有的这些资源,利用了它历史留给它的这种遗产,把它的这种效益,把它的这种意义做到最大化,当然现在的城市也很多人工的东西,也可以做得很好,待会儿我们有很多的例子也可以证明这个问题,这是它周边的整个一个小的山丘,周边全部都是古希腊的遗址,非常有意思,人家也没有专门地把它复原,没有简单的把它复原,其实有些东西石头建筑要复原比木建筑复原要容易一些,而且,石头它本身这个材料本身的特征,它不会像木材那样腐烂的,你再做,肯定都是新的做的,但是石头它还会保留这些东西,但它没有简单的把它复原,你看举目望去都是这些,古希腊留下来的这种遗址全部都是,这是从山上山下整个这很大的区域,非常大这区域,都是这个,你看这个特别有意思,这是上山的那条路,它就把那些过去残檐断壁弄下来了,它就把它做成一条路,当然这里面有很多的争议,因为我们去几次跟别的国家的游客也都讨论这个问题,一种说法就是利用原来这些雅典卫城的这些山城塌落下来的石块利用它做铺地,还有一种说法,这种东西应该保护起来,不应该作为铺地,起码应该放在一个地方供人们将来修复它使用,不管怎么样反正人家已经这么做了,但是我觉得也未尝不可,当你踩在几千年前,人们做雅典卫城的石块上面,也是一种感觉,整个雅典卫城的入口就这么大,很简单,它是用的不能说极致,它是非常用心地来考虑到我们后来人类活动,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原来的这种建筑的破坏,所以,它的入口也做得特别简单,而且色彩跟旁边的树也很协调。
这个是雅典卫城的靠城里面的这一侧,大家可能也不仅要问,那这么多人到哪里去了呢,它参观的全世界这么多游客到哪儿去了,因为希腊吸引人最吸引人的也就是这个,就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城下面的这一块郁郁葱葱的老些房子当中,它的老房子就是有点像北京故宫旁边的那些四合院,那些胡同,他们都留下来了,把这些房屋略微做了一些改造,基本上保持原汁原味的,当年希腊的这种风格,那么大量的游客就在这里面,既体会到了这种历史的延续,当地的风土民情,同时,里面餐饮业服务业非常的方便,那么它这个做法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其实在国外很多的城市它们都是这么做的,城市中心的建设并不是要把主要的东西留下,把旁边的东西都拆掉,然后做这些为服务于几个重点的这种景观为它服务,其实不能简单的这么来做,这就是刚才看的这个画面,里面的这些街道,某个街区,虽然这些街区并不是笔直的,也不是特别气派的,但是它是最有文化的,最有历史的,而且是最适用的,我觉得可能从山上大家可能想到希腊非常得热,30多度,40度那种烈日焰焰,大家可能参观了雅典卫城以后,下来走到这种林荫道里面,走到这样子的小街小巷里边,坐在前面露天的餐桌上喝一杯饮料,喝一杯咖啡的时候,那种感觉可能是最吸引人的,因为它的周边的这种环境,非常符合雅典卫城这个位置,并不是人家不能做成新的,也并不是人家不能说改变这个面貌,都不是,是人家比较理性,把它留下来了,而且做到了真正有品味的东西,我们现在一做就要做一个大马路,做一些新房子,这个我觉得其实也不用去证明了,其实这是在老城建设当中是最不可取的一点。
我曾经我也提过一次,关于城市的交通的问题,是不是一定要拓宽马路为代价,拓宽马路那么你的城市交通就解决了,我看不会,巴黎建了几百年,巴黎300多万辆汽车,没有哪一条街道拓宽了,照样人家也挺好的,是吧,你这次去了巴黎,下次呢,所有的大道都改了,城市的尺度都变了,巴黎就没有意义了,别的城市包括罗马,像伦敦,像莫斯科这样子的,也没有这么去做,老城还是做得非常好的,当然那是另外一个问题,有很多的办法,但是我就怕有很多的借口来破坏它,那这个就更麻烦了。
大家可以看到欣赏到这样一种环境,这就是雅典卫城下面说白了就是它的商业服务中心,全部是小街小巷非常非常有意思,非常非常有味道,可能有的店卖的当地出的一些饮料,有的店卖的当地出的一些工艺品,各国的游客在里面穿行,既可以看到浓浓的当地的这种民风民俗,又能够体会到旅游给他带来的快乐,而且说实在的,经济效益也会最好,因为大家喜欢这儿,大家觉得这个地方值得,街道又并不是宽道,容纳这么多人,其实有时候我也很担心,因为游客来了特别得多,但是人家相安无事,可能大家都已经习惯这个就坐在街边喝一杯啤酒,旁边听着吉他弹唱,是吧,这种情调是非常好的,这样子呢,就是我们所说的这种文化名城是活生生的,是有人情味的,并不是很刻板的,冰冷的一种个体的文物在那儿,用一个橱窗把它保护着,不是这样子。
西方人在保护和享受的方面比我们做的要好,他既保护了,又享受了,是因为大家都在这种场所,大家都可以自由来往,大家都能够体会到这个城市给你带来的快乐,快乐里面的内容就会很多,这其实也是其中的一个部分,那么我们今天当然是从希腊开始说,其实很多的城市,包括做得非常好的一些城市,都是这样的。
你看像这个上面这个餐厅,人太多了,它有三层排不下了,怎么办,所以搁在这个地方还摆了一桌人家,也并没有嫌弃这个位置说不好,因为他到这个地方来的人,这个餐厅是雅典卫城最高级的餐厅,最棒的,到那儿去的人真的是非常有身份的,也有人就坐在这个地方,人家并没有觉得我这个地方不行,那么就是因为它这个最大限度的保护它原有的这种风貌,所以它小到一个餐馆,根本提不到我们所谓的议事日程上来的东西,它都能做的这么好,其实保护就是这样,这就叫保护,并不是大家一堆人讨论一个方案,说把它推倒了重新做个什么,不是这 样子,保护就是整旧如旧,这是保护,否则就不能叫保护,那叫改造,新建,这个意义还得弄清楚。
那么这是它的新城,它的新城也是这样的,希腊它并不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它也不是说在城市建设当中基础设施,建筑物本身超过了德国,瑞士这样的西方发达国家,但是它就在它的生产力发展的这种状况之下,它也基本上保持它城市格调,这个很不容易,它新城区在什么地方,也有一个范围,那个地方该做些什么东西,也有一种范围,而并不是杂乱无章的乱建,你看这是它的一个博物馆门口,你看它的老建筑、雕塑,以及它新建筑,新建筑你说有多么美,咱们不好说,但是起码它的色彩,它的体量,它的这种造型本身,并没有直接地对这个建筑物发生冲突,可能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一点当然这个也是很技术的问题,可能就在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要是做了一个东西,大家都为了突出自己,可能就破坏了整个环境,大家都突出了,其实最后大家谁也没突出,这个可能就比较通俗的描述这个思想,那么现在,人家在做这个城市当中,那么它怎么就做到了,你看它的地铁,它照样也是很现代化,也有地铁,上面它就是完完全全地按照它这种跟城市相协调的这种办法来处理,它也没有做一个建筑物在上面,虽然它可能损失了一些功能上的要求,但是它作为城市中心,在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广场的地方,他们就这么来处理的,所以它上面看到的是过去的历史,你看到地铁看到自动滚梯,可能就看到现代工业革命给人带来的好处,也不矛盾。
你看这是它一个新建筑,我觉得做得特别美,所以我把它拍下来了,就是用砖头石块,用当地的材料,所以我们做什么东西,首先也要考虑到我们如何运用我们现有的,我们这个区域我们这个地域根据我们这个当地的地理环境气侯、环境文化,环境来创造我们属于我们这个城市本身有的,比如说像北京,我们就得设计属于北京的建筑,现在我们从东北一直到海南岛都差不多,城市都没有个性了,你建得越多,可能破坏得越多,将来清除的东西可能就越多,这个就是不合适了,因为中国还很穷,你做这种建设你的钱是很有限的,那么你不能说这么慷慨的很草率地把这个事情做了决定,那么你将来怎么办呢,国外很有钱,这届政府就把这个事情定了,不是这样子它还是遵循一种科学,所以这一点我想给大家做这种介绍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要考虑到这种层次,什么样的层次是一种理解和认识的层次,因为每个人都权利,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每个人都有权利,这是你拥有的城市,当你的朋友从外地从国外来了看你的时候,你应该很骄傲的告诉他,我就生活在这样的城市,好了谢谢大家,今天占用大家时间了。
我听我看的都陶醉了,我觉得今天我们来听非常值得,那么再一个就是我在听讲的过程当中,我这心里老不断地有一个念头,我想在座的是不是也有跟我一样的,我就是想我应该有机会也做个中国驻WTO什么项目的一个代表,就不用坐在这儿再看图片,也跟虞先生一样,亲身地到那么多美的国家美的城市去,那么虞先生在讲的过程中呢,我觉得有几个提法是非常好,其中他说到城市是大家的,我们原来是不是有这样一个观念,就是我们总是强调比如说我们讲到北京的现代化建设的时候,我们老说那是政府的事,我们老百姓什么意见能左右什么呢,就是不把自己纳入其中,我觉得虞先生在讲的过程当中,西方的那些发达国家,那些居民们,总是强调以人为本,那么我们现在在以人为本的这点上做得就很不够,那么我们的这种城市规划也好,甚至于有些人的想法也好,是忽略了人的个性和人的精神,而更多的是以这种物欲、金钱呀现在为一个衡量的标准,那么这个呢也是城市文化滑坡和精神贫瘠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吧,那么虞先生还强调几个词我觉得也非常得好。
就是说一个城市的话要有个性,要有基调,要有品质,那么我们看到那么多的城市,都能够体现出每一个城市所独有的个性品质和基调,那么我们北京的个性品质和基调是什么,以前有,我们现在反正我很难把它描绘出来,我们原来也追求和谐,就是你从故宫的太和殿你就可 以看到这两个字太和取自周易,英文也很喜欢这个词,我觉得非常棒,伟大的和谐,那么过去故宫也好,以中轴线为一个正中标志的老北京的建筑城墙四合院也好,搭起来北京完整的一个建筑的模型,一个美的标志,那么这个美的标志呢,也是在五六十年代的的时候,在专家的呼吁声中,被毁于一旦,那么梁思成也提出来,就是以梁思成为代表的一批中国的建筑学家都提出来,应该像比如像雅典那样,保留一个旧城,发展一个新城,那么如果我们今天还能够享受到梁思成所设想的这个结果的话,那么我们今天有一个非常棒的老北京城,然后在外面有一个现代化的新城,那么梁思成当时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也不是纯粹出于感情的因素就是我不太爱这个老北京了,而是经过理性的认真的研究考察,是考虑到人民的安居乐业,和以人为本提出来保护老北京,保护传统来发展这个新的东西,那我们现在做的很多事情,就是从观念当中,我觉得有一点,它做法做出来的话有可能是但我不希望这种现象出现,我也是在这儿做一个这种敬告吧,就是我们做很多事的话,不能够做出来之后,过多少年,子孙后代说你这一代人做的这些事情是割裂过去,只顾现在,不要将来,那么虞先生在讲的过程当中,你看雅典也好,安娜西也好、波罗尼亚也好,那些城市的人们那些城市的政府,它都是要考虑过去,要着眼现在,更放眼未来,这样的话他不光对得起自己的城市的居民,更对得起自己的子孙后代,那么我想我们的城市规划设计者,和我们的每一个市民,也应该有这样的一种责任,有这样的一种精神,投身到因为这个城市毕竟是我们大家的,是我们自己的,每一个人都是一员,每个人都是一分子,那么雅典的这个保护与发展,我想都可以带给我们一个思考,就是我们今天的城市建设要借鉴发达国家和我们自身的好的一些经验,体现出自己城市的品质、个性和基调来,这个才应该是我们从国家政府,到我们每个人,所应该关心所应该做的事情,那么最后呢让我们感谢虞先生今天为我们做的演讲。
第二篇:城市发展与文化遗址保护
论 文 摘要
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给我们积淀了许多的文化瑰宝,以不同的形式留存了下来,其中很重要的一支就是文化遗址。文化遗址作为一种文化实体有其直观性、多元性、不可再生性等特质。在如今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的时期,在历史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交叉口,文化遗址保护正遭遇着空前考验,本文从文化遗址的点、线、面即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和古城风貌三个层次论述了作者对现代城市发展中的文化遗址保护问题的一些思考和观点。
关键字:文化遗址 城市发展 保护层次
城市发展与文化遗址保护
我国现正处于建国以来国力的增强最为迅速的阶段,各大中小城市无不大兴土木,城市的规划发展可谓一日千里,高科技园区、经济开发区、新商业街等成了城市规划发展、资源整合的典型模式,也成了展现一个城市的实力的重要标志,在这种城市竞争客观形势及城市发展价值观的引导下,必然导致旧城区、旧街道及旧宅的改造重建甚至拆毁。在面对新旧矛盾冲突时,由于我国文物保护体系的的不健全,受法律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偏少,造成了大量的历史街区、文化遗址的破坏甚至消失。而有些地方政府受政绩因素的驱动,在城市规划时破坏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格局、损毁古代文化遗址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文化遗址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不同时代的遗迹留下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印记,对后人研究历史发展、传统文化、民间习俗、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文化遗址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又担当着城市名片的功能,它们向外界展示着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源远流长的文明,是历史长河中璀璨文化的积淀,是一座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的标志。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几次民族浩劫对文化遗址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如果那些无法避免,那在和平发展的今天,我们有什么理由还在破坏。现在保护文化遗址已经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如何使城市现代化建设与文化遗址保护相互促进,如何完善文物保护制度,如何更完整、更专业的保护好文化遗迹也成为当今热门的话题。特别是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后,如何合理的加强文化遗址的抗灾害能力也引起了人们的进一步思考。
1982年颁布的文化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律《文物保护法》,标志着中国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内容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已经形成。2002年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标志着中国开始建立起单体文物、历史地段、历史文化名城等多层次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目前,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38处大型古代城市遗址中已制定专项保护规划的仅有16处,占11.6%,目前正在制定专项保护规划的有46处,占1/3,两项合计不足45%,严重不适应保护工作的需要。由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的保护规划编制严重滞后,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研究编制亟须加强[1]。
《文物保护法》对文物保护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我觉得这个方针涵盖了文物保护的几个重点所在,精辟准确,也应成为解决城市发展和
遗址保护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文化遗址的保护在范围上可以分为点、线、面三个层次:所谓点就是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历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文物保护法》规定要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定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古迹是一般名称,“文物保护单位”是法定保护的名称;所谓线,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所谓面,就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风貌[2]。
一、在点的保护方面是要扩大分级的范围,对现有遗址及传统民宅加强保护力,面对文化遗址,新建筑必须作出让步;另一方面,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对古建筑进行巩固及改造,提高其实用性,改善居住人的生活质量。
现在对对名胜古迹、名人故居等的保护虽然已提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人为的破坏还是屡见不鲜,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所谓“危旧房改造”中造成遗址损毁;二是在所谓“旧城改造”中以面盖点,导致了传统民宅的拆毁破坏;三是在基本建设工程施工不当,波及了文物古迹;四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不合理开发造成文化遗产毁坏
[3]。例如,“‘南京市秦淮区文物保护单位牛市清代住宅’的牌子悬挂在老宅门口,外墙底部的石条高及人肩,红色的‘拆’字被刷在上面。此处民居在2007年6月10日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天津的文化遗产拆毁之多、后果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自1980年以来,已经被拆毁的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有4个、区县文物保护单位16个、文物点160个,约占全市文物保护单位的1/6”。一些文化遗产所在地政府片面追求经济政绩,擅自改变管理体制,把文化遗址交由公司承包管理,采取掠夺式经营,导致破坏事件发生。所以一方面政府要加强管理,细化城市规划开发项目管理细节,对涉及文物保护的特殊项目应特殊监管,不能一概而论;另一方面,要完善文物保护监管体系,提高群众文物保护意识,为民众的文物保护监督功能提供一个敞开的窗口。
二、在线的保护方面要积极探索城市建设与文化保护相结合的新模式,对现有传统街区合理开发利用,对特色街区应以修缮巩固为主,历史建筑重建为辅,提高城市文化底蕴,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美国学者威廉·怀特曾说过:“街道存在的基本理由,就是它向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面对面接触的中心场所”,又说“街道是留下记忆的空间”。清明上河图也反映了宋代的城市
街道生活„„街道应是构成城市特色的重要元素之一,因为街道生活是城市物质景观和人文景观最集中的体现。保护现有的近代特色街道和恢复历史上某种风格的街道,应成为城市发展中实现文化遗址保护和创新的重要手段。但现在许多城市建设中存在着两种极端方式都是我们应该摒弃和反思的,一种是对近代老街道、特色街区大拆大建,一味追求高层现代建筑;另一种是不顾历史渊源、地方特色而牵强地模仿宋街、明清街甚至汉街、唐街等,只是追求形似,劳民伤财而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文化传统街道在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研究、美术、建筑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典型代表就是北京的四合院、浙江的乌镇等,但是除此之外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当地特色街道值得保留、利用。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在发展规划时不能意识到这点,对老街道进行商品房开发,导致大批古宅、道路、水井、古树被破坏。针对现状可以认为,对该保护的街区不能按房地产开发的方式进行运作,其保护整治是不能以追求利润作为开发目的的。有些城市在开发时,虽然在历史文化保护区中制定了相应保护规划,但在运行过程中开发上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只能是不断修改规划,其结果还是导致保护区面目全非,没有真正实现保护的目的。正确的作法是应该由政府主导,以保留古民宅群原风原貌为指导方向,按着规划的要求制定相关政策,保障按规划实施。历史文物保护区内整治不可大拆大建,要采取逐步改善的方式,尊重居民的意愿,保护居民利益,保证社会的稳定。以“政府出资为主,居民出资为辅”,按“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公司运作,渐进改善”的方式,作好保护区的保护整治工作[4]。
在恢复历史特色街道时,要有据可循,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底蕴、历史事件,充分收集史料文献,另一方面要提高文化景观的艺术性、观赏性,不能一味的只追求经济利益而仿古造古,哗众取宠,而且切忌“毁掉真文物,制造假古董”现象的发生。从北京琉璃厂拆除原有传统建筑,新建仿古建筑开始,全国陆续出现了许多多由传统街道改造而成所谓古街,致使文化遗址保护和商业开发误入歧途。有些地方政府觉得维护历史传统建筑费时费力,见效慢出不了“政绩”,所以出现了大批用现代材料、色调花哨的仿古建筑群,大批小镇、老街、民宅被重新整修得失去了原有的韵味。但同时,同一座城市中其它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却惨遭破坏。当已经消失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楼阁、庙宇等得以重建时,现存文化遗址却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完全偏离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真谛,实际上是文化的无知。
三、在面的保护方面,应维持城市的文化风格统一性,做到统一规划、有序进行,在城市建设格局方面加强创新,既能有效地保存城市文化面貌,又不阻碍现代化经济建设。
现在具有完整古城风貌的城市已经为数不多,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要带来大量的建设,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护。而整体保护是古城风貌保护的主要原则,大量的古迹应受到重视,构成环境的建筑物须严格保护其外部传统风貌,古城内一切新的建设必须在高度、色彩和形式上协调。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频繁开展,交通流量的增加,是对本已处于饱和状态的旧城的传统风貌的主要威胁之一。开辟新的发展区成了当务之急,新区的发展有两种模式,一是在旧城外另辟新城,如苏州、平遥古城的发展方式;另一种则是以老城为中心向外环呈辐射发展,欧洲许多历史性城镇就是依据这种模式发展的。但建立新城时还要兼顾旧城区的改造,旧城区大多因缺少资金而呈衰败面貌,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在对南阳、商丘、绍兴等地在调查中发现,古城区内居民对全盘保护古城持怀疑甚至有敌对的态度,东京大学铃木充教授认为这种情绪在日本也存在,要改善旧城的居住质量,这在华盛顿宪章中被列为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时,古城内的城市结构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大型工业项目,特别是有环境污染的项目,必须迁出,小型的无污染街道工业可允许保留鼓励发展与传统或旅游有关的手工业,建设与历史文化相宜的旅游和文化娱乐设施。
在保护城市整体面貌时,要注意近期、中期、远期的可持续发展。在近期阶段,主要是保护文物古迹及环境,防止人为破坏,包括严格控旧城内的新项目建设,对占用文物和污染环境的企业强行搬迁,合理加固整修岌岌可危的文物古迹。中期,调整老城内的用地结构,结合新区建设,控制老城内的人口容量。远期,各项文物古迹全面整修,有些已不存在的古迹可视需要重新恢复,居住区的改建全面完成,老城内的旅游设施得到很好的建设[5]。
现在国内有很多城市都在探索适合自己城市的城市发展规划模式,以保护城市文化遗址,传统风貌为主旨,协调现代化发展与保护旧城的矛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城市发展应该是集社会活动诸多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是各个方面矛盾的辩证统一,是居民生存质量及人文环境的全面优化。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格外珍惜自己的文化遗产,只有保护文化遗产和发展两者并重,城市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http:///gb/cityherald/2006-12/05/content_1050983.htm
[2]王景慧.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层次.规划师.2002年18卷6期.9-13页.[3]单霁翔.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城市建设.城市规划.2007年31卷5期.9-23页.[4]汤志平、董鉴泓.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策.城市规划汇刊.1991年1期.28-34页.[5]王景慧.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
第三篇:从苏格拉底审判看希腊的民主与司法解读
从苏格拉底审判看希腊的民主与司法
法学
刘莉莉
04350046 东校区
一
希腊是一块神气而伟大的土地。
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千年文明的萌芽,更出现了文明天下的哲学思想和哲学大师,其崇尚的自由民主博爱精神知道着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
希腊,这两个字注定了与荣耀相关。诚如著名学者罗素曾经说过:希腊文化,基督教和工业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三大支柱。
希腊文化有如下的特质:
一、希腊人崇尚智慧
希腊是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其词源上的造诣登峰造极,更不必说那几个如雷贯耳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扒拉土,亚里士多德和色诺芬。他们的名字在古今都是一面不倒的旗帜。在希腊人的心中,掌管智慧的女神雅典娜神通广大。在这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希腊人用自己智慧的火光点亮了蒙昧时代的黑暗,走过文明前的甬道,前面一片光明。
二、希腊人尊重理性
恰恰因为对智慧的推崇和对文明的尊个,希腊人更加尊重理性的选择与权衡。德谟克利特曾说:“我宁愿(在几何学上)发现一项证明,而不要波斯的王座。”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神,苏格拉底才会一遍又一遍的理性反思和追问,试图在逻辑和思考中寻觅出真理所在。
三、希腊人注重自由
自由是希腊人存在之本,也是希腊人留给后世的最重要的礼物之一。在宏观层面上,对自由的追求表现在希腊人最先于其他民族争取到了自由民的身份,同时在对城邦的征战中,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保护自己的城邦;在微观层面上,表现在对个体的尊重,尤其是对于个人价值的肯定,与同时代的其他文明不尽一致的是,希腊人并不过于注重集体注意或者是身份关系,相反,希腊人看重每个人的自由意志表达和自由行动的权利。
二
其实纵观希腊历史,乍一看,似乎苏格拉底的审判与以上几边均不符合。
恰恰是因为苏格拉底在广场上对真理和智慧的探求惹怒了当时的权贵,而尊重自由的古希腊人却没有给予这位伟大的人一个自由和公平的机会。这似乎是对希腊最大的讽刺。两千多年后,历史学家对于这场审判所做的评价是:在西方文明史上,除了对也素的审判和处死之外,再也没有任何的审判和处死,给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了。
雅典的法庭审判官人数六千,由公民抓签选出,当时雅典人民共有十族,每族选六百人。但审判时,审判官未必全体出席。出席人数自四五百以至上千不等;出席者是偶数,就要另加一人使成奇数,以免投票不能表决。并且,所有的这些审判官任期只有只有一年,一年后将重新选出,而且,每个公民一生中只能担任两次审判官的职务。
山盘苏格拉底案件的共五百零一人。是从雅典城中享有公民权的市民中通过随机方式抽选出来的,其中有贵族,有哲学家,但更多的是漂洗羊毛的,做鞋的,盖房的,打铁的,种田的,做买卖的……苏格拉底以渎神和败坏青年的罪名被起诉。法庭审理的第一阶段,即顶罪阶段。500名法官,500张票,280票对220票,裁定罪名成立。第二次投票在一阵愤怒的吵闹声中进行,结果很快出来了,360票对140票,决定对苏格拉底处以死刑。也就是说,至少有80名陪审团成员在第一次投票时认定苏格拉底无罪,在量刑时却判处他死刑。
这是希腊历史上灰暗的一天,这个历史定论永远的为雅典城蒙上了一层阴影。可是这样的一天,到底为何而存在。现在,我们将目光移向古代希腊的民主和司法制度,去寻找背后的本质和源源。
三
从上段中对审判的描述,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端倪。
古希腊的民主,是典型的直接民主,犹如罗马城邦民主制度一般。这种直接民主值得的提倡者首推卢梭,他认为在一个真正自由的国度,一切都是公民亲手来做的,只有公民直接参与政治,决定公共事务,才是自我的实现。的确,将个人的意志上升为少数的代表代议政治,到底能反应多少的民意?整个社会被少数精英掌控自然会有少数人暴政的可能。但是公意就一定是对的吗?大众做出来的决策是不是也有多数人暴政的可能?很多年以后鲜花广场上熊熊烈火中的布鲁诺就是最好证明。
直接民主建构的基础如下:城邦非常小,避免公民之间异质的成分出现;公民之间的利益是和谐且大体一致的,所有的公民都有相当同质的特征,包括财产学识等等。这样一种理想形式的民主,在古代希腊的背景下,其实是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并非错误。而这种民主一旦往错误的方向上走,恰恰是可怕的。
苏格拉得审判的可怕之处,不完全在于民主,而在于这种直接民主的思想渗透到了司法领域并且与司法制度相结合。导致了遗憾千年的结局。
以现代的司法观念来看,古希腊的司法制度显然是不太合格的。
其一,雅典的司法是一种大众的司法。而雅典的饿法官由抽签从所有的公民中产生,这样的司法不强调法官的知识的专业性,而强调人人的平等,给予每个人掌握权利和表达意愿的机会。雅典的法官任职只有一年,而且终身只能担任两次。这样的法官任职制度,实际上也就否认了法官的专业性。
但是现代的司法理念强调,法官应具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应当是精英人物。因为只专属于一个行业的人,才能深切地领会大它背后的精神所在。
其二,而雅典的审判是通过民主的形式进行的,每个作为法官的公民都有投票的权利。审判就是民主的投票,法官的判断在雅典即是大众的评判。这种方式与其说是审判还不如说是由大众舆论主宰的一场闹剧。
现代的司法强调法官独立,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不得干涉法官的审判。这种司法独立也是建构在法官的专业性上的,正是因为法官本身是一个精英才能从事的行业,其背后的法理思想及社会的价值需要深刻的理解,所以才需要排除舆论的干扰,或者说,排除民意的干扰。其三,审判团是由民众抽签决定的。而这一抽签必然不能保证审判团成员的公正与无私。当大审判团组成之时,苏格拉底就应该预见,他已经在劫难逃了。因为,在这个审判团中,有多少他曾经将对方诘驳的亚口无言的人,有多少被他证明为一无所知的人。这些人恨他,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而正是这些人,现在是以审判苏格拉底的法官的身份坐在审判席上,他们将决定苏格拉底的生死。
在现代司法中,强调的是法官的公正性。因为只有法官无自己利益混杂期间才能以公心听,才能不偏不倚。正是因为民主产生的陪审制度,导致法官的组成有了太多的利益偏向,在审判之前就已经有了定论。
四
当民主遇上司法,矛盾产生。
民主要求的是就自身利益进行权衡和表达,而司法却要求判断。
任何人都可以看清自身的利益和取舍。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当审判苏格拉底的501名法官坐在席上的时候,他们心里想的并不是法律或公证,一开始涌现在脑海里面的,是苏格拉底是他们的敌人,曾触犯了他们的利益;或苏格拉底是他们的朋友或亲人的老师,曾给过他们如此的恩惠。正如像柏拉图那样追随苏格拉底的青年决不会投票表决苏格拉底有罪一样,那些被苏格拉底嘲笑过的所谓智者也决不会投票表决苏格拉底无罪。民主的司法已经不是理性的判断,更不是基于法律的决定,它只剩下多数人的声音存在。
判断是需要理性的,但是民主决定的感情却蒙蔽了人们的双眼。理性被感性掩盖的时候,剩下的东西就只有道德与情感。苏格拉底恰恰是输给了人们的情感。
在生命的最后,苏格拉底还是清醒地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在劝说之下坚决不逃狱,以自己的生命坚守了法律的信仰和对民主的尊重。这并不是一场公正的审判,甚至不是一场理性的审判,但是人性的光辉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如此绽放。或许,这就是希腊人更加值得自豪的一点。
希腊的文明,更多的不是存在于那些残存的建筑,雕刻和瓶画,更多的是他给我们遗留下来的精神与寄托。这是一种口口相传的类似神话一般的文化,更加是希腊的大师们和平民们心中的对真理的信仰和对宇宙的敬畏。也是由于这种信仰和敬畏,希腊人勇敢的承认了他们在千年前犯下的错误,重新将苏格拉底回归到大师的地位,将其捧上神坛。
或者也正是由于此,美国人谦虚地将第一艘飞到月亮上的航天器命名为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美国难道没有杰出的科学家,伟大的政治家吗?但是在古希腊源远流长的文化影响力面前,连骄傲的美国人,也不得不仰视。
参考文献:吴永泉译《回忆苏格拉底》
色诺芬著《公共论丛 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三联书店
后记:因为专业的关系,近来在看法律和民主相关的文章,所以论文选题的时候很自然的就选了这个。细看来可能和我们的课不完全重合,望老师体谅。
第四篇: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文章从“中国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的实际工作出发,对东阳市古村落的现状进行了一个深入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对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模式上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以期对古村落的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项目背景
为进一步发掘我市的传统村落资源,弘扬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村落,根据国家有关部局申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通知要求,金华市从去年四月份开始组织传统村落的调查登记和申报工作。为了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东阳市成立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引导、协助各乡镇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完成此次的申报工作。申报初期共提交了15个村落的申报材料。
笔者有幸参与了此次“中国传统村落”的申报工作。传统村落是一个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传统建筑、村落格局、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四大要素是传统村落申报的重要标准。
通过前期的调研及对各古村落资料的整理,在这整个参与过程中发现各乡镇在申报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申报工作及未来古村落保护规划工作的开展。
(一)申报资料的完整性
此次“中国传统村落”项目申报需要“传统村落调查表”和“汇报ppt”两份材料,为建立传统村落的基本信息档案,获取最新的第一手资料,需要各乡镇对本村落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但从各乡镇提交的材料来看,发现其基础资料的完整性参差不齐。一类是村落资源丰富,资料度的完整性和详细度上都较好;第二类是村落资源相对匮乏,资料不完整且阐述略为简单,例如,缺少地形图及相关照片的辅助说明;第三类是村落资源丰富,但相对应的资料却不完整,体现不出本村落的独特性,例如在建筑类型、非物质文化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地挖掘。由此反映出各村落的现状发展不均衡,乡镇对各自村落档案的记录水平参差不齐,也间接反映出项目申报小组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各村落的调查表是每个村落的身份证明,档案填写的完整程度、详细度以及真实度都会对此次申报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从古村落保护角度出发,古村落基本情况内容填写的越完整、越详实,对下一步的保护发展规划就越有利,越能发现村落自身的价值特色和保护重点。
(二)申报材料的规范性
通过对各乡镇上交材料的梳理,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村落的选址特征、结构肌理、建筑类型、传统文化等内容表述不清、不全,未按规定要求制作申报材料,未能充分展现村落的传统资源。尤其在ppt的制作上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主要体现在展示照片的处理方式上。
“选址特征”可以从村落风水、故事介绍入手阐明祖先选在此地的理由,建议放置村落古地图加以补充说明;“结构机理”:若有故事则应放置能表现故事的图纸。例如河流贯穿全村,在图上就应表现河流,形似七星拱月的造型,使大家通过图片就能一目了然,若没有类似的图纸,则可以直接放总图;另在旁边附上主要景观照片,并附上文字说明;“建筑类型”应注意类型的丰富性,可以将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建筑都予以展示。例如:庙宇、祠堂、民居、戏台、书院、村民公社、手工作坊、六畜舍等。
入选申报材料之用的图片每一张都应添加标题,并附上说明,不能采用拉伸、渲染等手段使图片失真;在文字陈述部分,要突出重点,可以使用特殊字体、色彩进行格式处理;基本信息里,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传统建筑占村庄总面积的比,要合乎比例,若被判定为空心村或传统建筑占比少于30%,将不列入保护范围。
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古村落的损坏消失,意味着时代传承的历史文化积淀的消失,更意味着大批具有旅游潜在价值的资源的消失,是区域人民精神、文化、经济的多重损失。在申报过程中申报小组成员必须秉承严谨的工作态度,意识到申报工作的重要意义。
(三)项目负责人的统筹与协调
在项目进展反馈协调会上,各乡镇传统村落项目申报负责人汇报了各村的项目进展情况。与会人员基本上是由乡镇代表与年轻的驻村干部组成。会议中反馈出来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对各自村落历史环境要素、建筑特色、非物质文化等村落特色元素的挖掘不够深入。一方面是因为对所处环境太过熟悉,反而进入了一个视觉的盲区,忽视了本村独有的传统特色元素;另一方面,各乡镇没有组建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的调研申报小组,使调查的资料缺乏广度和深度。作为此项目的直接负责人,乡镇领导应重点关注村中的长者,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深入挖掘村落的传统资源,获取有关村落发展过程中的一手资料。而在文字资料的整理、村落照片的采集等技术方面的工作可以主要由大学生村官、年轻的驻村干部来完成。在调研过程中乡镇干部应召集相关项目负责人就大家采集的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与总结。
二、古村落现状调研
(一)村落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在新农村建设及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缺乏对村落的保护意识,以及在整治规划的实践上存在诸多的问题和误区,使得部分古村落的整体村庄风貌、周边环境、传统资源、建筑古迹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一些表现古村落传统文化的种类品级开始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
村庄内部建筑问题复杂。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迫切需要改善自身的居住条件,于是在村中大拆大改,这部分新居建筑,尤其是自建房缺乏规范指引,布局散乱。新旧建筑在建造材料、造型风格、外观、装饰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各种新式建筑与传统风貌格格不入。村庄内随处可见任意临时搭建或破旧不堪的废弃建筑,严重影响了村庄的整体风貌。另外,村内的维修保养机制不健全,许多房屋呈现破败不堪的景象。出于增收的角度考虑,村内大量的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定居,这也使得村内出现了诸多大门紧锁、年久失修、满目疮痍的乡土建筑。此外,新农村建设中的误区使得不少村内的建筑类型渐趋单一化、新居建筑呈现雷同化的趋势。其中,不少村落过度开发利用,出现了很多不恰当的仿古建筑,使得古村落呈现不伦不类的状况。部分村落内的道路交通系统混乱、可进入性差。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诸多村庄内路网不成体系,处于树状的无序生长形态,道路泥泞,不适合村落发展的需要。
形成较早的村落,其传统资源越丰富,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越高,那么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的机率就越大。因此村落保存相对完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申报传统村落的优势条件。
(二)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现有的服务设施较为局限,集中体现为村内的小店铺及传统的宗庙或文化礼堂,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基础设施设备在原有陈旧的基础上又存在普遍老化的现象。环卫设置配套落后、村内没有排水沟渠,垃圾随意堆放、清洁力度不足且民众的环卫意识较低;电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诸多村庄内普遍缺乏集中的公共绿化地和娱乐休闲用地,环境品质不足,村民的生活质量不高。
(三)村民保护意识薄弱
除了保护发展较好的个别村落外,大部分村落的村民没有在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上形成自觉的保护意识。由于部分外迁的户主将其闲置的老宅外租给了大量来当地谋生的外来务工人员,这些人员成了村内特殊的一类村民。这些务工者普遍素质不高、乱丢乱扔垃圾,缺乏基本的村落保护意识。村民认识不到自身村落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因此,许多村落环境、格局风貌等不断遭受破坏。尤其是一些表现传统文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民俗文化,例如,非遗、龙灯、文物出土、传统手工艺等濒临消亡。考虑现实收入的原因,不少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更是后继乏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三、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对策思考
(一)制定出台古村落保护利用的相关规定
首先从政府层面给予制度上的规定。地方政府应在摸清区域内古村落的整体情况后,科学编制保护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古村落整治、更新的区域和范围,明确具体实施的政策、措施。严格限定古村落核心区、改造区的改进,严格限定扩建和室外的装修等。通过对建筑风格、高度、密度、色彩等控制指标,保存古村落原有的结构肌理。真正体现“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生活延续性”的保护原则。其次,政府在加大对古村落保护和发展投入的同时,应多发挥其引导作用,规划调控,多为古村落牵线搭桥,获得投资单位和外资的支持。
(二)完善管理体制,实现科学管理
在深度调研的基本上,为古村落建立相应的档案和保护数据库。对不同价值的古村落、乡土建筑制定详细的保护档案,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通过数据库的使用,可以使古村落的文化遗产的抢救发掘工作得以有重点、有层次的开展,使古村落的保护真正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三)加强古村落保护的宣传教育
广大村民是古村落保护的重要力量,要加大宣传力度,使村民们充分认识到保护古村落的意义以及与其切身利益的关系。例如,可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或者定期开展座谈交流的形式,提高村民对古村落文化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其次,借助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及监督作用,努力营造全社会对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良好氛围。从党政机关各级官员到广大古村落的村民,从上至下,形成保护古村落的文化自觉意识,从而充分调动全民参与古村落保护与利用的积极性。
(四)保护与改善民生相结合
村落首先是村民的生产生活空间,村民是村落的建造者和村落文化的生产者、传承者与享用者,因而也是保护行动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因此,古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必须以民为本,注重保护与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相结合。应将传统建筑抢救保护与改善民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其次,古村落的保护利用要与改善当地农民生活需求相结合。古村落保护行动不仅要保护古村落遗产,还要注重改善古村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
四、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与发展,承载了数千年农耕文明和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古村落,正在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其存在与发展岌岌可危,加快抢救和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在古村落保护的道路上应利用好现有的各种政策、资源,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古村落的保护中去;严格落实部门和镇乡职责,通力协作,使古村落的保护工作上一个台阶。在古村落保护的基础上,通过编制保护和发展规划,传承和挖掘村落特色文化,努力改善村民人居环境,在尊重地域文脉的保护和尊重历史传承的前提下,让古村落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使其在保护性开发中获得重生。
第五篇:从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看智慧城市创新发展路径
从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看智慧城市创新发展路
径
2014-03-20赛迪方略 智慧城市研究中心谢立宏
目前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但李克强总理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做的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却只字未提“智慧城市”。尽管如此,分析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我们认为还是有一些具体的切入点值得关注。
1、电子政务建设要智慧化转变
2014年政府的重点工作首先是要深化改革。报告指出的重要领域改革首当其冲是行政体制改革,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内容包括进一步简政放权,建立权利清单向社会公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共享等。这些改革内容的实现要求电子政务朝“智慧政务”的方向发展,在制度变革的基础上,改变电子政务十多年来各自为政的建设模式,逐步建立起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整合面向政府内务、企业发展、社会民生提供信息服务的各种资源,作为当下发展智慧城市的重要切入点。
智慧化的基础在于数据整合。统一电子政务平台作为智慧政务的架构核心,可选择地市一级政府先期切入,首先建好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和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在整合全局信息资源和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开放部分数据,引导社会各层面积极参与,逐步扩大资源平台采集的信息范围,不断完善基础数据库,为事中事后监管和信用体系的建立提供可信依据。政府主导这项工作的重点是,确保信息来源渠道畅通,数据更新及时和可靠,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与工程的具体实施可以交由专业机构负责。
2、借力信息消费促进产业智慧升级
报告提出的另一项重点工作是扩大内需,相关的部署有:要促进信息消费,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推进城市百兆光纤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在全国推行“三网融合”,鼓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维护网络安全。
2015年,全国的信息消费预计将达到3.2万亿规模。信息消费市场主要由“6+4”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构成,6类信息产品包括功能手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微型计算机、智能电视、IPTV终端等网络化终端产品;4类信息服务主要包括语音服务、互联网接入服务、信息内容服务以及软件应用服务。其中的“4+3”新型信息消费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随着宽带日益普及以及我国4G商用逐渐展开,智能终端替代传统桌面的趋势难以逆转,随之产生的是民众对信息消费需求的行为数据的激增。无论是政府监管还是信用体系建立,对大数据分析能力和云计算处理的要求都有增无减。从这点看,大数据相关产业前景无限。
我们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在支持宽带建设和4G手机等产品开发的同时,更注重培育良好的信息消费环境,引导市民的消费需求,让企业和民众积极参与其中,例如通过优惠、统一推行市政一卡通,集成通话、上网、公交、缴费、购物等功能,由统一平台推送信息告知各项待办事务,引入第三方运营机构持续推出创新应用,逐步实现一卡在手,各方信息融汇贯通。通过信息消费的拉动,不仅促进经济发展,更利于电子政务平台向城市综合运营平台升级。待政府、企业、市民等各方都积极参与其中后,实现城市信息化和产业发展的真正智慧也就近在咫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