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国早期历史中的三次危机》读书报告
《英国早期历史中的三次危机》读书报告
《英国早期历史中的三次危机》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学者历史系教授迈克尔.V·C·亚历山大(Michael.V.C.Alexander),由北京大学大学助理教授、法学院2004级博士研究生林达丰翻译,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迈克尔在《英国早期历史中的三次危机》中不仅广泛涉猎古今大量历史史实,而且引用了大量史学家的观点,如戴维·C·道格拉斯,弗兰克·巴洛,埃里克·约翰,J·C·霍尔特等人。作者对他们的观点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巧妙引用。这本书可以说吸收了很多名家的研究成果,但作者并没有人云亦云,而只是客观的引用。
本书以诺曼征服带来的集权为起点,数百年间,英国王权发展波澜起伏,征服,大宪章、玫瑰战争共同展示了中古王权的演变与困境。集权、税收、君臣关系带来王权、教权和各种地方势力的角逐,揭示了战争与王公间跌宕起伏的角力乱象及无可奈何的宿命。但本书无意于在早期英国历史的现有知识体系中增加新的细节,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诺曼征服、导致《大宪章》制定的男爵起事和玫瑰战争进行清晰、简要、和即时的讨论,满足学生及普通读者对它们的知识需求;向他们说明这三次曾经对英国征服和社会产生根本影响的危机的起因和结果。
本书在开始就给我们提供了当时的货币注释和七个血缘关系表,这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要知道中世纪晚期家族关系具有今天所无法想象的重要性。在许多历史场合中,第一代堂表亲戚,甚至是亲兄弟,为了继承权问题而纷争不断。尤其对于诺曼征服中为何法国诺曼底的威廉一世会对英国王位有继承权,当你查过11世纪期间的英国王室谱系图,你就可以理解了:诺曼底公爵威廉和英王忏悔者爱德华是表兄弟。血缘关系是判定你是否有继承权的主要甚至是唯一依据,因此没有人能够在缺少相当族谱知识的情况下理解当时的历史。当然,有了这些谱系图你也不一定能够理解中世纪晚期那混乱的王位传承秩序。对于我来说,不得不看到一个人物就回头查一遍族谱,以便确定他们的血缘关系。
其第一篇介绍的是诺曼征服,即以诺曼底公爵威廉(约1028~1087)为首的法国封建主对英国的征服战争。1066年初,英王忏悔者爱德华(1042~1066在位)死后无嗣,威塞克斯伯爵哈罗德二世被推选为国王。威廉以爱德华曾面许继位为理由,要求获得王位。1066年9月末,威廉召集诺曼底、布列塔尼、皮卡迪等地封建主进行策划,率兵入侵英国。英王哈罗德迎战。10月14日,双方会战于黑斯廷斯。英军战败,哈罗德阵亡,伦敦城不战而降。12月25日,威廉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为英国国王,即威廉一世(征服者)。诺曼王朝1066~1154)开始对英国的统治。残存的英国贵族顽强抵抗,均遭残酷镇压。1071年,威廉一世巩固了他的统治,获得征服者的称号。
作者在这本书中讲了诺曼征服的起因,经过,以及对英国政府体制和社会的影响。尽管众说纷纭,但作者在讨论征服的起因时,并没有采用目前流行的倾向——将起因远溯至埃塞雷德国王二世统治时期(978-1016),或者始于埃塞雷德二世的儿子及最终继承人——忏悔者爱德华统治(1042-1066)初期。作者为我们介绍了1066年前的几个英国历史时期,包括埃塞雷德统治时期,克努特国王及其儿子哈萨克努特的统治,忏悔者爱德华统治时期,让我们了解了英国王室与维京海盗及诺曼底之间复杂的关系,以便我们认识到征服的起因和给英国人及英国人的生活带来的决定性变化。中间还穿插了古德汶家族家族的崛起衰落,以及对威廉一世的个人评价。当然,作者旁征博引着重介绍了征服对英国的影响:一方面认为征服是对英国的公开抢劫,给英国经济和宗教带来的损害直到1120年都未能修复,并且认为征服带来了妇女政治及经济权利的显著下降。但一方面又认为征服使英国的封建化进程大大加快,封建制度得以完全成熟,王权与世俗或教会附庸的联系也得以强化。
第二篇介绍的是大宪章与约翰王。作者首先介绍了约翰王的生平为人,然后以约翰王引出《大宪章》。13世纪初,英格兰出现了一位好战却又屡战屡败的国王约翰。在连年的对外战争中,他失去了英格兰在欧洲大陆几乎全部的领地。为了维持战事,约翰王加紧了对市民和贵族的盘剥。他不断地开征新税和加税,这样就破坏了贵族和国王之间那个不成文的却流传已久的惯例,到了1215年春天,愤怒的贵族们集结起来,武装讨伐国王,理由很简单,就是国王没有履行他的义务却要求比惯例规定的更多的权力。1215年6月15日,面临绝路的约翰王,不得不同意与25位贵族代表,在这个亭子周围举行谈判。那是一场艰难的谈判,刀光剑影下,贵族代表与国王进行了整整四天的交锋和妥协,最后,《大宪章》——这份和平停战宣言终于签署了!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讨论了导致贵族制定《大宪章》,并以约翰王的生命安全作为要挟的资本,迫使约翰签署这份文件的历史背景。并且大量引用了上个世纪以来历史学家对这份文件的评价。中间也穿插了对约翰王的个人评价上,毕竟只有了解了约翰王,你才能明白这份文件签订的历史背景。不过作者沿袭了主流观点,认为约翰恶名远扬,淫威日厚,是英国历史上最不得人心的国王之一。当然,其侧重点还是讨论这份文件所带来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在此作者集大家之言,聚名家之论,让我们了解到这份文件在历史上所引起的争议。然而作者倾向于认为《大宪章》继往开来,与英国的权利与法律发展密切联系,它的出现,宣告了文明社会最有价值的政府体系在其成长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是,《大宪章》也留下了一些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例如应如何保证因王室官员的行为遭受损害的个人得到救济的问题,直到斯图亚特王朝晚期仍未得到解决。
第三篇介绍的是英国历史上历史最长的政治纠葛——玫瑰战争,又称蔷薇战争。“玫瑰战争”一名并未使用于当时,而是在16世纪,莎士比亚在历史剧《亨利六世》中以两朵玫瑰被拔标志战争的开始后才成为普遍用语。此名称源于两个家族所选的家徽,兰开斯特的红蔷薇和约克的白蔷薇。玫瑰战争是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年-1377年在位)的两支后裔: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支持者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而发生断续的内战。两大家族都是金雀花王朝王室的分支,约克家族是爱德华三世的次子的后裔、兰开斯特家族是爱德华三世的第三子的后裔。战争最终以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七世与约克的伊丽莎白联姻结束了战争,也结束了法国金雀花王朝在英格兰的统治,开启了新的威尔士人都铎王朝的统治。也标记着在英格兰中世纪时期的结束并走向新的文艺复兴时代。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首先按时间顺序分段介绍了1436-1455、1455-1465、1465-1471、1471-1485之间的历史发展进程,详细的介绍了玫瑰战争发生的背景、起因、经过、结果。然后带我们了解几个限制对王权进行挑战的因素,借此让我们比较容易理解各种复杂的国内外因素,由于它们的共同作用最终引发了1455年5月,伦敦北部20英里外一个小镇上的拖沓冲突,产生了玫瑰战争的最初数千名死者。作者按编年体的方法首先从1421年兰开斯特的亨利六世继位开始讲起,直到1487年兰开斯特的亨利·都铎娶约克公主伊丽莎白结束两家恩怨为止。作者以叙事的笔法详细的再现了兰开斯特和约克两大家族争夺王位斗争的跌宕起伏。
本以为中世纪的欧洲会有宛如梦幻的城堡,威风凛凛的骑士,令人心醉的王子与公主的爱情童话,没有污染的河流于郁郁葱葱的森林。但是书中却告诉了我一个真实的中世纪,王子与公主都是政治联姻,没几个能够天长地久的。国王们住在阴冷潮湿又光线昏暗的城堡里,整天被一群居心叵测的贵族包围着,有开不完的争权夺利的会议不说,还经常得亲自披甲上阵去对付叛乱的贵族和别国的国王。并且除非明确的反叛,否则国王是无法剥夺贵族的权力的。即使是反叛,也有“放逐”,这种与中国流放颇为像似而意蕴不同的处理方式。“放逐”之人在年限之后,依旧返回领地。即只剥夺一段时间的财权。例如诺曼征服一章中爱德华对古德汶谋逆案的处理情况是:古德汶父子必须放弃其领地五年,乘船前往弗兰德。若国王处置过严,以刀斧加诸,则他便要考虑“寒了众兄弟们的心“,一旦寒了下属的心,就会导致众叛亲离。所以就算是当国王也不见得是一件多么让人高兴的事。而且国王有时候也不得不选择妥协,就像钱乘旦在《英国通史》的序言里讲:英国历史最大的特点是,妥协。即任何一方都无法“大获全胜”,清除道路上所有的敌人。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英国真的一直在妥协,诺曼征服是英国人对诺曼底人的妥协;《大宪章》是英王约翰对男爵们的妥协;玫瑰战争是来开斯特和约克两大家族的妥协。
迈克尔教授能写出这本书明显是收集了大量的资料,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本书中间穿插了大量书目,书中论证时的旁征博引让人记忆深刻。但与此同时这也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资料的繁琐复杂会让人难以承受。所以说对迈克尔教授书中间的一些不尽详细的地方(如开篇的11世纪期间的英国王室族系图中,每个国王下面都有自己的在位日期,哈萨克努特下面标注的是1040-1042年在位,然后便是威廉一世下面标注的1066-1087年在位,他们两位中间在位的忏悔者爱德华下面却一片空白。如果我们不知道1042-1066这一段时间是忏悔者爱德华在位的话,我们会很疑惑,难道这一段时间英国没有国王处于纷争时期吗?)我们应该给以体谅。但这丝毫也降低不了迈克尔教授在此书上所下的心血,毕竟面对如此多的资料,不是每一个细节都能注意到的。
本书仅仅通过编年体的方法叙事性的将诺曼征服、约翰治下及玫瑰战争时期的历史场景给描绘出来了,中间也不过是引用了许多大家的言论来论证,作者本人的建树并不多,所以读起来更像是一本汇集了众多研究成果的教科书。但诚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在重要成果都得以呈现给历史系学生及非专业人士之前,往往需要耗费几十年的时间,如果这本书能够多少提高研究进度,并使学生及一般读者,得以迅速并透彻地了解我所选讨论的三次危机。那么,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所以对于历史专业的学生来说不想读推进太快,内容空泛的教科书,以及一些有关的材料,那么这本书对于你详细的了解三次危机是很好的选择,它无疑是普通教科书很好的补充。
或许在这本书里关于迈克尔教授的细节问题、写作方法及本书深度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但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关于《英国早期历史中的三次危机》这本书的翻译问题。译者林达丰,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教授,他本人本科是法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也都是法学,我想不明白他怎么会去翻译历史著作。也许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亦或是书中第二篇《大宪章》跟法学有渊源。但是作为一个历史读物的翻译者,你应该有起码的历史严谨态度吧·?书中频频地出错,简直让人不忍直视。如果是小说个别的错误翻译可以原谅,但是这种历史学术作品,居然出现那么多纰漏,而且译序写的很随便。也许我们不应该对一个非历史专业的人士要求太过严苛吧。但是出了这么多错,北大出版社出版校验的时候就没发现吗?让我读的时候就一直怀疑这本书不会是盗版吧,根本不是北大出版社出版的,但很显然我在图书馆借的书是正版。在这本书译序中什么“egg 小朋友”实在是不合时宜,居然还是北大出版社。所以这直接让我怀疑了北大出版社的出书质量以及译者的治学态度。
当然还是要分清是原作问题、翻译问题还是编辑校对排版的问题。要说这本书全无价值,那是太过偏激了。人尚不能十全十美,何况是书呢,这本书也算是优缺点并存吧。
其实在这个近乎狂热的时代里,大学及其商业出版机构炮制了大量的书籍,学术期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章,迫使我们只能选择一小部分进行有限的阅读。对于大学生来说,更为糟糕,我们要读书,却又不知道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该读何书。结果,造成我们的知识越来越零散,知道的越多越糊涂。但是这本书却将这三次危机所涉及的人物、时间、影响串联起来,并进行了简要和即时的讨论,知识体系既不零散,又很有趣。让我们有兴趣了解这一段历史。它的意义与价值或许早已超过迈克尔教授对其的评价了:只是满足学生及普通读者对他们的知识需求,但这都不重要。因为历史总会证明某些东西的价值的,就算是历史无法证明,只要你认为它对你有用,那么这本书就已经尽到了它的价值。
第二篇:读书报告—《危机公关》
海南大学2012-2013学第2学期
《公关经典著作选读》课程论文
题 目: 读书报告—《危机公关》
姓 名:
陈锦坤
学 号:
20100706310003
专业班级: 2010级公共关系学1班
学 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13 年 6 月 5 日
读书报告—《危机公关》
书名:《危机公关》,迈克尔·里杰斯特著,郭惠民译,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1995年6月出版。
作者简介:迈克尔·里杰斯特,国际著名的危机管理专家,曾任查尔斯·巴克公关公司危机智理部经理,该公司属英国大型公关集团—企业传播集团。1979年,因成功处理了海湾石油公司在爱尔兰班特利海湾发生的油轮爆炸事件,而名声大振。近年他组建了自己的公关公司,专门承接危机管理业务。
内容介绍
第一章为“危机案例”,这一章作为整本书的开篇同时起到了引言的作用。通过对“泰莱诺尔”中毒事件、博帕尔惨案、金融恐慌事件等世界著名的危机公关案例的分析,提出危机处理的要点:将公众利益置于首位;考虑到最坏的可能,有条不紊地采取行动;策划一个危机管理计划;设立危机控制中心和专线电话,调配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掌握对外报道的主动权,以组织为第一消息发布源;了解组织的公众,倾听他们的意见;利用媒介与公众进行传播沟通,要用清晰的语言告诉公众组织关心所发生的危机;设法使受到危机影响的公众站到组织的一边;邀请公正、权威性机构来帮助解决危机;在制订危机应急计划时,倾听外部专家的意见;培训处理危机专业人员;当危机处理完毕后,应吸取教训并以以此教育其他同行。
第二章为“危机剖析”,重点解剖了恐怖主义和电脑灾难两个典型案例,提出了更为严重危机的防范措施;面临恐怖主义时,采取以下行动:情报交流;确定可能遭袭击的目标;制定高级管理人员的安全保护计划;成立一个危机管理小组;设计“模拟危机”情况。出现电脑故障时采取以下应急计划:关键部件在一定的较短时间内恢复运转;整个系统恢复到原来的标准运行程序。
第三章为“策划以防不测”,介绍了危机管理策划的要点:保持正确积极的态度;组织行为与公众期望保持一致;建立组织的信誉;寻找并把握机遇;组建危机管理小组;对组织潜在的危机形态进行分类;制定预防危机的方针对策;为处理危机制定具体的战略和战术;组建危机控制和险情审核小组;确定可能受到危机影响的公众;建立有效的传播沟通渠道;写出书面方案;对方案计划进行试验性演习。
第四章为“在企业兼并危机中求生存”,通过阿瑟贝尔公司和吉尼斯公司之争这一典型案例,分析了企业出现兼并危机的原因:企业兼并与价值认识有关;目标公司管理层无能力管理其财力;企业忽略与股东投资公众及金融团体的交流问题;兼并者消除对手对自己竞争威胁;其它外部因素。提出了反兼并策划的要点:注意险情信号;观察不甚明显的动向;按照兼并法进行全力抗争;组建危机管理小组;了解股东的忠诚度;正确对外发布信息;了解兼并者的身份;注意公司的形象。
第五章为“讲述自己的故事”,通过作者亲身经历的三个危机事件:塞勒菲尔德事件、中毒休克综合症、班特利海湾危机,介绍了策划危机管理传播方案的要点:设立对外新闻发布办公室;专门人员来应付媒体来电;不要轻易采取低姿态;纠正组织的不正当行为;指出并要求更正与事实不符
可抗拒的状态下发生的。因此,针对企业有可能面临的种种危机,提前精心制定应对方案,并以此为根据来处理紧急发生的危机事件。危机应对方案应设想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和所采取的应付行动。它应提出和回答许多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发生某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方案必须体现危机处理目标、程序、人员及分工、后勤保障和行动时间表以及各个阶段要实现的目标。平时可以模拟演习,试验检测。只有这样,当企业真的面临突发危机时,才能临危不乱,有条不紊,根据计划,全面安排资源配置,展开全面的危机处理行动。
作者在书中指出:当组织面临危机时,与相关公众的沟通和传播会比往常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处理危机要遵循作者提出的“3T原则”: Tell Your Own Tale(以我为主提供情况)。强调组织牢牢掌握信息发布主动权;Tell It Fast(尽快提供情况)。强调危机处理时组织应该尽快不断地发布信息;Tell It All(提供全部情况)。强调信息发布全面、真实,而且必须实言相告。根据首因效应,最初接触到的信息对我们的行为活动有很大的影响。组织应该主动把握先机,抢占舆论高地,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在第一时间先发出企业的声音,使公众知道企业对其事件的重视,然后再根据危机细节情况。有效地做到对内对外的即时沟通,也可以听到反馈的声音,保证之后处理危机公关的策略尽可能地完备。事实上,正是由于某些企业在危机传播管理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快与慢、疏与堵、说与做的关系,失去了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的时机,才导致局面失去控制。正如作者所说的:“现代组织处在一个其活动透明度日益增大的时代里。若一个组织不能就其发生的危机与公众进行合适的沟通,不能告诉社会它面对灾难局面正在采取什么补救措施,不能很好地表现它对所发生事故的态度,这无疑将会给组织的信誉带来致命的损害,甚至有可能导致组织的消亡。”
结语
可以说《危机公关》是公共关系学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它的重大意义不是告诉我们其中的结论是多么的具有权威性,而是要让我们去领略其研究的过程,去学习其中所应用到的研究方法。总之,读完这本书,感觉受益匪浅。
第三篇:《英国东印度公司》读书报告
《英国东印度公司》读书报告
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东印度公司发挥着无法比拟的作用。本文以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为例,简述对东印度公司的一些感悟。
为了扩大贸易,获取利益。1600年12月31日,荣获英皇伊丽莎白一世授予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特权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正式成立,并且开启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实行殖民统治。
在战胜葡萄牙人之后,东印度公司获得了印度本土莫卧尔帝国皇帝的青睐,为了巩固其胜利果实,在印度本土建立立足点,1615年英皇正式派遣代表,以“卑辞厚礼”的方式,以武力为后盾,自印度的莫卧儿帝国处取得贸易的特许权、建立定居点和工厂的权利。
在莫卧儿帝国分崩离析、各自为政的情况下,他们在贸易点上建立城堡,构筑工事,建立防卫设施,建造仓库、兵营、哨所及殖民地指挥中心等,并且殖民主义者通过土地租借、买卖、兼并与掠夺等方式,大肆掠夺,扩张,在核心城堡周围逐渐衍生出了许多卫星城堡,连成一片,自成体系,使核心城堡逐渐成为当地政治经济中心,变成英国殖民者派驻印度的代表机构,俨然成了无人敢欺的“国中之国”。
为了独霸在印度的利益,英国分别在海上和陆地与各国进行了长期的争夺霸权,抢占殖民地的战争。
在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后,英国当局加紧了其对海上霸权的争夺步伐。1651年,英国国会颁布了著名的“航海条例”,开启了英荷霸权的争夺战,通过三次的英荷战争,英国不仅打败了荷兰海军,取得海上霸主地位,而且夺得了荷兰在印度的所有殖民地与所有利益。同时,在英荷战争尚未结束之时,英国殖民当局又在印度、美洲、非洲等地与法国打起了争夺海外殖民地的战争。经过七年的战争,英国夺取了法国绝大部分的海外殖民地,同时东印度公司也把法国的势力排斥在了印度之外。经过长时间的争夺战争,英国终于驱逐了所有
敌对势力在印度的统治,实现了其对印度的独霸,并真正实现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自从普拉西之战后,东印度公司入侵印度就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他们逐渐从商人变成既是商人又是统治者的特殊角色。正如1789年印度代理总督肖尔所说:“东印度公司既是印度统治者,又是商人。以商人的身份出现,他们就是垄断贸易;以统治者的身份出现,他们就是攫取赋税。东印度公司用赋税购买印度货物的方式把赋税汇往英国。”
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统治可以高度概括为“抽血”统治。正如杜特所说的“在印度攫取了一个帝国,发动了多次战争,进行了统治,却完全是花的印度人的钱,而英国连一个先令也没有出过”。
1、把印度当作“抽血”和输血的管道。例如:英国某著名的演说家曾说过“每个英国人所赚取得的每一个卢比,对印度都是一去不复返的损失”。
2、用印度人的钱来支付英国的“国内开支 ”。英国资产阶级不但把在印度穷兵黩武的费用迫使印度人民承担,就连征服印度而在英国花费的一些开支也要印度人民负担,甚至有些与印度人民毫无关系的费用也被算在印度人民的头上。
3、发行“公债”,向印度人借钱来支付统治印度,来扩张领土,来镇压印度人民的起义,而公债的本息要由印度的纳税人来负担。
4、从印度田赋中抽出钱来做无本生意的“投资”。东印度公司通过挪用公司款项,购买印度货物,输往欧洲或中国,其所得属于利润却不会回到印度。
5、鸦片与食盐专卖,除公司以外任何人不能经营。商品经营的收入一律作为公司的税收。
在东印度公司“抽血”政策的挤压下,印度人民的反抗也越来越激烈,各地起义不断,终于在1857年爆发了印度大起义。但在,英
军的血腥镇压与屠杀之下,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
大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迫使英国政府改变了对印度的统治政策,并于1858年8月通过了《改进印度管理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减轻了印度人民的负担,使东印度公司的殖民统治地位受到了英国当局一定程度上的质疑与不满,并且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展开,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越来越不满由东印度公司操纵的垄断性贸易,加速了东印度公司的消亡,并于1874年1月1正式解散。
第四篇:历史读书报告
历史读书报告——《1898年中国故事》
本书的内容正如其标题一般,描述了发生在1898年的中国的那件大事——百日维新。在历史上,这是一次失败的维新,在守旧的清廷压力之下,这场堪称思想启蒙运动的维新变法运动,纵使得到了当朝皇帝光绪的支持,也最终流产。主导这次维新的青年俊才们惨被迫害,朝廷中开明有为的大臣遭贬,一股新兴的改革势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可这也是一场成功的运动,他带动了中国原本老态龙钟的思想,让革命的潮水涌向了这篇干涸的土地,最终他间接造成了那之后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思想维新运动的兴起,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新文化新思想和新的理念。
本书着重描写了当年参与了这场轰轰烈烈的维新活动的人们在这短短的百余日里的经历。维新的主要领导人康有为,康有为开展这次维新的最初的中间人——翁同龢,亦新亦旧的张之洞,已经当时的戊戌六君子。他们在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中,活跃在京城皇宫,创办各种学会,挥洒这自己的才华力图给中国一个美好的未来。虽然最终失败,但是这些风云人物带给我们的震撼是如今正繁荣向上的中国不能忘却的。
在书中,详细描写了康有为上京之初的事情。那是的康有为仍是一个无名小卒,却因为清廷软弱守旧的态势几次上书朝廷力图改革。甚至在未入京前便开始为了中华存亡开始了看似荒谬实则饱藏着爱国之心的巴西移民计划。“欲开巴西以存吾种”虽然是现在看来及其可笑的移民计划的理由,但是这种为中华民族的存亡而远虑至此的精神却是当朝许多大官绝对无法拥有的胸襟。考虑到时代变迁以及当时的时局和思想的不同,康有为在初入京城时的言论虽有许多过于激进甚至空想的成分在内,但是有许多观点在现在仍值得我们深思。《上清帝第五书》中康有为分析的关于中国面临的危机时他提到:德国占领胶州湾势必给了诸位列强开了一个头,引起了瓜分的风潮。即使是如今的中国国力强盛,却也免不了面临着周边国家带来的领土威胁,在当时一个软弱的政府顽固守旧听人列强开先河瓜分国土,如今倘若有一个国家成功的在中国的领土纠纷中占得上风,中国无疑也会面临更多的领土纠纷。国土的完整,的确需要强盛的国力,然而即使当今世界舞台上强盛的中国,也不能避免领土的纠纷。那么对当时并不昌盛的中国,政府的强盛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持续了几千年的封建政策在历经了一系列的战争之后充分的暴露了它的不足,康有为在此时提出的变法维新无疑的完全正确的选择。
但是,康有为的确为中国提出了极为明智的变法之路,却也避免不了一些观点上的不合理。如他同样在《上清帝第五书》中提到的策略:中央政府拱手无为,听任疆臣各自变法。虽然在康有为自己看来也是使国家完整的下策,但是从如今看这实则也是不可行的理论。中国幅员辽阔,这也使得统一成为了每个当权者的同等大事。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多少混乱的时代都是因为群王自治,称霸一方而导致,如果听任疆臣自治只会带来同样的效果,使得原本混乱的中国更加衰弱。更不用提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如果盲目自治只会使得本来就不多的国力分散,更加容易被列强殖民统治,这样所谓的:大清王朝不至于尽亡“就成为了空谈。可见康有为尽管有着当时一般文人没有的觉悟和胆量,但是终究是一人之力微薄,亦或是救国之心急切,难免有激进而不切实际的言论发表。但这瑕疵掩盖不了康有为为国家做出的努力以及他的爱国精神。
再说张之洞的《劝学篇》。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朝廷忙着跟洋人签条约,京城却因为来了一群维新派人士而兴起了学会风潮。各大学会打着传播新思想的旗号张扬的开始在京城传经布教。这时候,因为由康有为发起的保国会的高调已经光绪皇帝对维新派人士的保护,张之洞写出了《劝学篇》。这个曾经在洋务运动上大放光彩的朝廷要员并不赞成康有为等人的活动,但是他却有着一个和维新派有着极大相似处的口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写《劝学篇》,无疑是因为康有为的势力在京城一般读书人中掀起了轩然大波,而这位重臣虽然思想开明,却对目前这个看似稳定的封建主义社会的安稳表达了自己的信任。他对康有为等人的不满大概便来自于他们激进的思想对中国现有的政治体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是的社会开始浮动,不再像从前那样麻木的安定着。无疑,希望社会安稳国泰民安的确是一位臣子应该想的,张之洞稳中求变的思想不得不说是极其正确的。中国在那个年代已经接近了战火的洗刷,政局再不像从前那般稳定。此时维新变法,对本就不平静的中国造成的影响一定会更加的巨大。然而这位朝廷的臣子在《劝学篇》中表现的,更多的是他封建主义的思想。尽管他西学为用的思想让人眼前一亮,但是事实证明,张之洞只能是守旧派里的先进人士,而不是维新派中得守旧党。当时的中国已经经历过了洋务运动这样的大面积向西方学习的运动,却在紧接着到来的战争中,继续了颓势。事实证明,仅仅西学为用是不够的,洋务运动并没有真正彻底的改变这个已经逐渐衰弱的国家。而张之洞在改革大潮中宣讲中国经典文化,看似是在为中国的文化存根留底,为保留国家的底蕴而“劝学”,不过实则是守旧派的思想罢了。如今看来在那个时代中,改革是唯一的出路,和平的维新没有成功,于是武力斗争的改革时代紧随而来。
无论是谁,都随着历史的车轮淹没在了过去。那场乱世中的维新虽然失败,却留在了我们心中。纵使思想有多么不成熟,纵使结局有多么惨烈,但是百日维新带给我最大的震撼,是维新派人士那爱国的心。他们没有高官厚禄,甚至与朝廷中的皇室成员,守旧派重臣为敌。但是他们依旧一封封的起草着文书,顶着压力上奏,为了中国的富强策划全新的政府,以前热血的成立学会传授新思想。那个人人只求自保的年代里,他们不顾一切的为了心中的祖国梦奋斗。我们古老的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浸染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每个人心中的旧文化旧思想可谓根深蒂固。倘若我们活在那个年代,帝制大概就如家常便饭一样让人习惯。然而就是这样的思想浸染中,青年才俊们为了国家的未来,大胆的去打破这几千年的叹息之墙,与在中国堪称绝对权利的皇室斗争,只为改革国家,与列强作战,挽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精神,我们应当学习,不能忘却。本书的最后,用“那原本充满希望的1898年中国故事终于在极度失望中落下帷幕”作结,实在让人感伤。当戊戌六君子献身维新运动,当百日维新终成梦,我们也只能感叹命运弄人,让中国只能走上充满血泪的武装革命之路。但是维新成功与否,在看完了这本书后,我已觉得并不重要。看着这群拥有先进思想的文人为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奔走劳累,宣讲自己的思想感化大众,书写一封封奏折企图唤醒朝堂上的人们的热情,一次次慷慨激昂的面见尽管激进,却让人感受大这群:狂妄“的年轻人为了祖国的未来挥洒热血的热情。在随后到来的义和团运动,以及后来彻底推翻了帝制的辛亥革命,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这次百日维新的影响,这些运动或许不都是正确的,但是都有一个目的——保家卫国。正式从百日维新开始,为了维新奔波的人们唤醒了中国人民心底的求生渴望,让新文化开始萌芽,推动了中国近代的革命事业。
中国的近代是一个混杂的时代,充满着侵略,反侵略,改革,守旧,战争…….但正所谓乱世出人才,在这激昂的年代,无数的才俊出现,留下了他们的墨迹,他们的辉煌,也间接造就了我们如今的和平幸福的生活。出现在百日维新中得人们只是这个时代的一小部分,但已经用他们燃烧的心感染了我们。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个时代,不因为它的屈辱亦或是荣耀,而是因为那个时代孕育出的人们。历史不能忘记这些带给中国无数精神财富的人们,我们不仅梗不应该忘记,还应学习他们的精神,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做有目标有理想,有热情的新一代人,让自己成为能让时代记住的人!
第五篇:历史读书报告
《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历史学读书报告
作者:
尹艺钧(竹居)
《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这本书的作者是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唐史研究会理事、副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唐研究》主编、《敦煌吐鲁番研究》编委、《中国学术》学术委员会委员的荣新江教授。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古中国与一些外来文明之间的一些关系,其应属于荣教授的学术大成之作。
荣新江教授主要是通过栗特人这一线索来阐明中古中国与西域外来文明之间的关系的。而荣教授本身就是研究栗特人与沃教的学术专家,在此书中他引用了很多学术资料与观点。
本书一开始便引入了丝绸之路的话题,点明了中外之间联系的条件,并把它当做是“对话之路”。中国在影响世界,世界也在影响中国。
其第一篇介绍的是胡人的迁徙与聚落,但主要介绍的是栗特人(即昭武九姓)。栗特人是一个来自东西方文明十字路口的民族,在商业为主要诱惑条件下,大批栗特人迁往中国内陆,并在迁徙沿线形成了一系列的栗特人聚落,开始了逐步“汉化”的过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胡化中国)。其第二篇介绍的是胡人与中古政治,不过侧重点依然还是在栗特人身上。其中包括高昌与中西交通的记述,突出了高昌在西域诸国中的地位。另外在此篇中还特别详述了安禄山的种族与宗教信仰问题(如果我们根据陈寅恪先生“种族之分,多系于其人所受之文化,而不在其所承之血统”的观点来看安禄山的话,他无疑是个地地道道的粟特人)﹑在唐朝的波斯景教家庭和敦煌归义军的问题(其曹氏政权,荣教授认为是栗特起源)。
其第三篇介绍的是“三夷教”在中国的流行。三夷教即指沃教、摩尼教和景教。在这里,荣教授详细探讨了“三教”传人中国的时间以及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影响。
其第四篇介绍的是荣新江教授对一些汉唐中西关系史论著的评价。集大家之言,聚名家之论,成一家之学。
中古时期的西域,不只民族众多,而且语系复杂。但最关键的是它又在中国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和希腊文明这中西方四大文明和佛教、道教、祆教、景教、摩尼教这东西方五大宗教的中心。荣新江教授研究西域史,用的是实证史学的方式,而实证史学讲究“穷尽材料”,在这方面无疑荣教授是非常杰出的。
写出这本书,是需要大量的资料搜集的,这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资料的繁琐复杂会让人难以承受,这也正是实证史学的难度所在。虽然荣新江教授在引述资料的时候,也出现过一些纰漏(比如说,吐鲁番文书所记“垔吴”即史籍所见“伊吾”,是王素于1983年最早提出的,而并非如论集所说是姜伯勤先生),但这丝毫也降低不了荣教授在此书上所下的心血。
本书紧紧扣住栗特人这个中心,把中国内陆与西域(包括中亚和伊朗地区)很自然而然的联系在了一起。不得不说,这是此书成功的一大因素。但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这个栗特中心论也是此书的一个致命缺陷。要研究中古中国与西域外来文明之间的关系,如果单纯从栗特这个民族出发的话,往往会遗失很多方面。的确栗特在整个西域民族中与中国的关系最为密切,但这并不能代表中西交流的全部。
为了能够更好的研究中古中国与西域外来文明的关系,我认为荣教授应该增加一点篇幅用来介绍吐火罗人、大月氏人、塞种人与中古中国的关系,并且也可以详细地研究论述一下栗特人与吐火罗人、大月氏人、塞种人以及突厥人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更好的延伸一下中国内陆与西域的关系,甚至可以更好的向南延伸到印度,更好的向东延伸到波斯与叙利亚,向北可能会延伸到古罗斯人。这样的话,《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这本书的厚度将大大增加,内容的拓展性也将更为完善。
关于《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这本书,的确有很多东西让我不能认同。
其第一点,书名问题。刚开始看到书名的时候,我以为里面指的“外来文明”肯定有西域文明(今新疆地区)、北部草原文明、中亚文明、西亚文明、北非文明、阿拉伯文明、西欧文明„甚至是美洲文明。但当翻开目录之后,吾大呼上当。里面只着重介绍了西域文明(新疆和中亚地区),捎带脚的提了一下西亚的波斯与北部草原的突厥。开玩笑的说,这就是典型的欺骗消费者(如果不是这本书好看的话,我早就打电话给“消协”了)。最后给荣教授提个建议,下次这本书再版的时候,希望能把书名改成《中古中国与西域文明》,这样会更好一点。
其第二点,安禄山的种族问题。安禄山出生于突厥,这一点毋庸置疑。其母阿史德氏,为突厥巫,且阿史德氏在突厥国中的地位是仅次于可汗家族阿史那氏的族姓。由此可以推断,安禄山的生父应为突厥的一大显门望族,荣新江教授在此忽略了安禄山的生父问题(只是简单了附和了一下安生父是栗特人的观点),而转向了安禄山的养父。安禄山母亲的地位高贵,再嫁之人也应是富贵身。安禄山的养父是胡将军安波注兄安延宴,是一个依附于突厥的胡人部族。关于这个安姓部族,很多史学前辈(也包括荣教授)都认为它是属于栗特种族的。这也是有一定根据的,当时在突厥的栗特人又很多,很多史料与考古发现都证实了这一点。但意大利富安敦教授在所著《质子安世离及其后裔》一书中,因新、旧《唐书》记安重璋在请求改安姓为李姓时,说他所自出的武威安氏与安禄山“同姓”或“同宗”,从而怀疑安禄山是武威安氏的亲属,而富安敦教授认为武威安氏是东汉人质的安息王子安世高的后裔,这样一来,安禄山就成为波斯人而不是栗特人了。
虽然富安敦教授的观点有不少漏洞,但这种说法我们也值得研究一下。唐朝时,的确是存在过安世高一支的后裔,这一点应该可以肯定。
但也许有人会说,安禄山是营州人,与河西相差千里有余,怎么又可能说安禄山就是武威安氏呢?其实不难理解,突厥曾经控制过河西地区,安氏被胁迫进入突厥也是有可能的。
武威安氏,主要在河西地区,而栗特人在河西有一系列的据点,说武威安氏是栗特种裔,似乎也不为过。但栗特与波斯都在中原以西,河西走廊又是一块沃土。试想一下,东汉安世高一支经历过东汉末年与西晋末年的动荡以及十六国时期的战乱,他们还会本分的呆在两京地区吗?相对而言,西北地区或许更为安全,而且更靠近他们自己的家乡波斯。
对于武威安氏的种族问题,以后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做进一步的探究。(前提是建立在我比较勤奋的基础上的)
或许在这本书里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只不过还没有发现而已。说实话,我只花了一个下午去看这本书,所以也算不上是什么精读,因为我只在里面找我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其实关于栗特与沃教的研究,史学界不乏大家。像我国的陈垣、陈寅恪、唐长孺、张广达、姜伯勤、陈国灿等先生,还有日本的桑原骘藏先生和藤田丰八先生,加拿大的蒲立本教授等等。荣新江教授只是他们其中的一个,但却是很优秀的一个。
这本书里关于栗特与沃教的研究,应该是目前比较权威性的。在这里或许会有很多人不解,研究中古中国与西域外来文明的关系为什么要如此强调栗特人的地位。
其实随着近年来对丝绸之路和中外关系研究的不断升温,史学界越来越开始关注栗特这个处在“十字路口上的民族”了。
栗特这个民族原先是在中亚地区,后来随着经商的需要逐步东迁。而在东迁的过程中,栗特人在中原不断的被汉化,同时栗特人也参与到了汉人胡化的过程。
所以说,栗特这个民族是一个特殊的民族。研究它,不管是对于中国史来说,还是对于世界史而言,都是一个“充满诱惑的神秘地带”。
《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这部由论文汇聚而成的著作,是目前研究中古时期中西文明关系的大成之作,无疑对后来的史学研究具有相当大的示范作用。
它的意义与价值或许早已经超过荣新江教授对其的预估了,但这都不重要。因为历史总会证明某些东西的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