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遗产的现代防火适应性及其对策研究---以土家民居为例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22:07: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筑遗产的现代防火适应性及其对策研究---以土家民居为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筑遗产的现代防火适应性及其对策研究---以土家民居为例》。

第一篇:建筑遗产的现代防火适应性及其对策研究---以土家民居为例

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

我国历史上众多的古建筑之所以毁于火灾,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古建筑本身就是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

1、火灾载荷大,耐火等级低。我国古建筑绝大多数以木材为主要材料,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形式,其耐火等级低。古建筑中的木材,经过一百多年或几百年的干燥,成了极易燃烧物品,特别是一些枯朽的木材,火灾载荷远远高于现行的国家标准所规定的火灾负荷量,火灾危险性极大。古建筑中的木构件,具有特别良好的燃烧和传播火焰的条件,古建筑起火后,犹如架满了干柴的炉膛,由于屋顶严实紧密,在发生火灾时,屋顶内部的烟热不易散发,温度迅速升高,导致易出现“轰燃”现象;有的古建筑的梁、柱、橼木等木构件表面积大,多数通风条件较好,发生火灾后火势蔓延快,燃烧猛烈,极易形成立体火灾。

2、无防火间距,容易造成“火烧连营”。古建筑多数是以各式各样的单体建筑组成,布置成各种院落,在院落布局中多数是采用“四合院”和“廊院”的形式,这两种布局形式都没有防火间距,如果一旦着火,来不及有效控制时,毗连的古建筑会很快引火上身,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

3、火灾扑救难度大。我国古建筑大多数远离闹市,建在环境幽静的高山深谷之中,而古建筑的管理单位或使用单位又普遍缺乏自防自救能力,既没有足够的训练有素的专职消防队,也没有安装有效的消防设施,一旦发生火灾,等城镇的消防队到来,基本上也快烧完了。大多数古建筑都缺乏消防水源,而对于一些高大的古建筑更是有水难攻,再加上古建筑周围的道路狭窄,有的还设有门槛、台阶,消防车根本无法通行,只能望火兴叹。

(三)古建筑的防火措施

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其诸多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应当引起主管部门和古建筑使用单位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这些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重视和加强古建筑的消防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古建筑管理和使用单位应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第61号令),确定一名行政领导为该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认真落实逐级的消防责任制和岗位防火安全责任制;严格各项防火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本单位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夜间巡查制度,定期组织防火安全检查,及时整改火灾隐患;建立防火档案;组织开展防火宣传教育;制订灭火应急方案,并组织灭火疏散演练。

2、严格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巡查措施。古建筑管理和使用单位应严格古建筑内火源、电源和各种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古建筑内的用火、照明用电、包括香火炉的设置必须符合防火安全规定,不得使用液化石油气和煤气管道。在重点要害部位,应设置“禁止烟火”的明显标志。古建筑内点蜡烛应尽量改用小功率灯泡代替,烧香、焚纸应在室外避风处进行,并设置专门的香炉。古建筑内电灯和其他电器设备得安装须经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技术规程。古建筑还应尽可能都安装防雷装置,落实防雷措施。古建筑范围内堆放有柴草、木材及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应尽早将其搬迁。古建筑内或是外围毗连古建筑的范围,搭有临时建筑,破坏原有防火分隔和防火间距的,应坚决拆除。古建筑中重要的木构件部分、重点保护部位与古建筑内悬挂得各种棉、麻、丝毛纺织品饰物和帐幔、伞盖等,宜进行防火阻燃处理。除此之外,古建筑还应加强24小时值班和防火巡查,发现情况,及时处置。

3、完善消防设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由于大多数古建筑受地理位置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发生火灾后,不能完全依靠消防队赶来扑救,还必须因地制宜地完善自身的义务消防队和消防设施,以使火灾在初起阶段就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古建筑内还应按要求配置相当数量的轻便灭火器,有条件的古建筑应安装自动报警装置和灭火装置,当在古建筑顶部安装水喷淋装置有困难时,可在地上安装固定的常高压自动出水灭火装置。

山地古建筑防火特点及其对策

作者 关勇

2007年6月29日

古建筑,即古代建筑的简称,主要是指存在于地面上的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包括宫殿、陵墓、衙署、街道、民居、园囿、坛庙、寺观、庵堂、拂塔、楼台、亭阁、城池以及桥梁、堤坝等。根据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对世界遗产的定义,古建筑属于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瑰宝。

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然而,火魔成为这些宝贵遗产可持续的重大威胁之一。特别是山地古建筑,受环境的影响,起火原因复杂,消防扑救困难,一旦失火,损失难以挽回。因此,有必要对其防火特点措施做深入的研究。

一、山地古建筑火灾特点

(一)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大

古建筑大多为木结构建筑,梁、柱、楼板、屋顶大多属于可燃物,一旦失火结构构件很快抢劫支撑能力.,导致建筑物跨塌、烧毁。特别是许多寺庙建筑,由于宗教的原因,在室内往往有许多装饰和布幔等悬挂物,这些悬挂物都是易燃品,火灾时常成为火势垂直蔓延的导火带,使大火迅速向空中扩展,燃烧速度快、火势凶猛、难以控制。

在有些地区古建筑仍然使用木材做燃料,在入冬之前会存贮大量劈柴、树枝作过冬之用。而此时空气干燥,更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性。

(二)起火原因复杂

山地古建筑具有一般古建筑的火灾原因共性,如香客不慎引起大火,烟头纸屑,电器失火等,还有其特殊性,主要是山火和雷击。

1. 香火不慎引起火灾

大多数古建筑都与民族、宗教有一定的关系,如寺庙建筑、。随着国家宗教政策的落实,许多寺庙香客盈门,这就无疑增加了火源管理的难度,稍有疏忽,就可能酿成大祸。如1984年云南筇竹寺华严阁大火即是由于香客燃香焚约后离去,晨风嗲起火种,引燃桌围等丝织品,火焰沿着账幔扩张,最后使建筑及一大批历史文物毁于一旦。

2.电气火灾

古建筑的电器设施都是后期添置的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使得各种线路及灯具都直接暴露在外,电线直接敷设在木结构表面上的情况屡见不鲜,不断增加的用电器使线路负荷增大,加上年久失修,线路老化,很可能引起过载、发热,甚至引燃与其毗邻的可燃物。如如布达拉宫强巴佛殿即是由于照明灯光安装接触不良形成短路,以致线路过载使缘层燃烧,从而引起员顶布料,继而木椽及其它木质构件相继着火。

3. 山林野火等外部因素所致

山地古建筑往往处于深山老林中,地偏人稀,四周又被林木杂草所环抱,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山火和森林火灾往往成为古建筑受到的外部威胁之一。

4. 雷击引起的古建筑失火

中国传统建筑先址往往依山就势,建筑常常位于山脊或山坡之上,而这些地方往往是易遭雷击之处,若建筑防雷稍有疏,就可能使古建筑成为雷击的对象,从而引起火灾。

(三)疏散困难

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少古建筑通道狭窄,一量失火疏散人流堵,易造成重大伤亡。如承德大佛市的财神殿通道。

(四)消防扑救困难

1.山地古建筑一般位于偏僻之处,远离城镇,无法依托城市消防基础设施。,道路崎岖,消防车难以到达,更不用说形成环形消防车道。一旦失火,火势迅速蔓延,此时城镇消防站成了“旁观者。”

2.消防水源缺乏,多数古建筑地势高,水源无法到达,更不用说自动灭火系统,失火便会酿成大祸。

(五)火灾损失大

山地古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建筑本身就是古代文明和文化的载体,再加上许多古建筑还有经书、画卷等历史珍品,一旦付之一炬,将法法挽回,损失不可计量。

二、山地古建筑防火对策

(一)提高古建筑的耐火性能,对可燃构件进行阻燃处理

对于木结构建筑,可采用涂刷防火涂料的方法提高其耐火性能。对于悬挂物,在不影响其质地、色泽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阻燃处理,防止火势扩展。

(二)消除电气隐,加强用火用电的规划。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主要建筑禁止设置电气线路。其它古建筑内不符合要求的电气线路,应严格按照电气安全技术规程要求做出改造规划。一是凡列为重点保护的古建筑,除砖、石结构外,一般不宜安装电灯和其他电器设备,必须安装使用的尽量采用弱电。二是古建筑的电器线路一律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并用金属穿管敷设。不得将电线直接敷设在梁、柱、枋等可燃构件上,严禁乱接电线。三是配线方式一般应将一座殿作为一个单独的分支回路,独立设置控制开关,以便在人员离开时切断电源,应安装熔断器,作为过载保护。四是在重点保护的古建筑内,不宜采用大功率的照明灯泡,禁止使用表面温度很高的碘钨之类的电光电源的电炉等加热器,灯具和灯泡不得靠近可燃物。五是没有安装电气设备的古建筑,如临时需要使用电气照明或其他设备,也必须办理临时用电审核手续,经批准后由电工安装。到批准期限结束,应即行拆除。六是要对电气线路、电器定期进行检测,及时排除电气故障和隐患,确保电气线路、电器处于安全使用状态。

(三)设置防火隔离带,山林中的古建筑,则要根据森林火灾与古建筑火灾的蔓延情况,采取设置有效的防火带(一般应为30—50米)等措施以避免森林火灾和古建筑火灾的相互蔓延。或采用先进的阻燃技术(欲知详请,或致电:0314-2139524)对周围草地树木进行喷洒,隔离火源。

(四)安装防雷设施,做好古建筑防雷。采用防雷保护措施时,应合理选择避雷针安装方式,必须准确计算它的保护范围,屋顶和屋檐四角应在保护范围之内。接地体应就近埋设,不宜距离保护建筑太远,以减少防雷装置的反击电压,从而避免造成放电的危险。

(五)作好古建筑修复、改造中的防火设计

当建筑的耐火等级较低,消防设计的其他部分也不能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时,应采取增设消防设施的方式来达到防火。如增设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主的防火装置和排烟系统。上海市市的徐家汇藏书楼等古建筑的修复、改造,均增设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置防火监控系统,第一时间发现火情,由此作到防范于未然、控制于小火,不危及建筑结构的消防安全的要求。

(六)先进的灭火技术

快速扑救古建筑初期和局部火灾,使灭火后古建筑内各种构件和装饰物能保持原样,对保护古建筑至关重要,这就必须使用特殊的灭火剂和灭火系统,避免传统灭火剂灭火后的二次污染造成古建筑的破坏。目前我国国内外古建筑消防系统较多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如俄罗斯广泛使用一种被称作“旋风”的水喷雾灭火技术,可以有效防止过湿引起建筑物腐烂,此外采用气体及干粉灭火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七)采用多种灭火方式,全方位防范。针对古建筑火灾负荷量大,火灾发生后燃烧速度快;古建筑建筑材料多为木质,消防通道不畅高山,依山而建,道路崎岖坎坷,水源缺乏,又有大量的壁画、彩绘、泥塑、文字资料等特别贵重的历史珍品等特点,建议采用多种消防灭火方式。固定消防水池和移多水罐相结合,气体灭火和水灭火相结合,内外分设等多种方式。全面保证古建筑灭火的安全。

(八)加强消防管理,杜绝“人为灾害”

(1)古建筑的管理和使用单位,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消防安全责任,订立防火安全检查和定期教育培训制度,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建立防火档案,制定灭火作战方案,实施严格的消防管理。

(2)在古建筑保护范围内要严格动火审批制度,未经公安消防部门和文物管理部门审批同意,一律禁止使用明火,严禁吸烟;(3)清理在古建筑内设置的单位,特别是公共娱乐场所,拆除在古建筑之间及毗连古建筑私搭乱建的棚、房,清除在古建筑保护范围内存放的汽油、柴油等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及柴草、木料等可燃物;(4)改造在古建筑内未经穿管保护、私拉乱接的电气线路;

(5)古建筑修缮要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批准,施工维修人员要经过消防安全培训,持证上岗;

(6)严禁在古建筑保护范围内举办大型演出活动,拍摄电影、电视也必须经主管部门批准,报公安消防部门备案,并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

(7)规范管理宗教活动用火和僧、尼、道士等人员在古建筑内的生活用火行为,尤其是要安全使用液化气、天然气及煤气。

浅谈古建筑消防安全特性及防火对策

张玉功

(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 郑州 450002)

[关键词]古建筑;消防安全特性;防火对策

[摘 要]本文针对古建筑特有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和消防安全特性,立足古建筑整体

人文价值和科学管理理念,从诸多视角加以分析和探索,结合现代消防安全的科技手段,探讨 新形势下古建筑防火的措施和对策.古建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它不

仅遗留下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痕迹,也同时预示着人类未来发展进步的方向.它是属于全人 类的宝贵财富,对古建筑消防安全特性及防火对策进行科学的研究与探讨意义重大.一 古建筑安全现状分析

我国历史上众多的古建筑之所以毁于火灾,今天幸存下来的绝大多数古建筑也历经火劫, 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古建筑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一)火灾荷载大,耐火等级低

我国古建筑绝大多数以木材为主要材料,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形式,火灾荷载远远高于现 行的国家标准所规定的火灾负荷量,火灾危险性极大,耐火等级低.古建筑中的木材,经过多 年的干燥,成了“全干材”,含水量很低,因此极易燃烧.特别是一些枯朽的木材,由于质地 疏松,在干燥的季节,即使遇到火星也会起火.古建筑中的各种木材构件,具有良好的燃烧和传播火焰的条件.古建筑起火后,犹如架满 了干柴的炉膛,而屋顶覆盖严实紧密.因此,发生火灾时,屋顶内部的烟与热不易散发,温度 快速积聚,迅速达到“轰燃”.古建筑的梁,柱,椽等构件,表面积大,木材的裂缝和拼接的

缝隙多,大多数通风条件比较好.有的古建筑更是建在高山之巅,发生火灾后火势蔓延快,燃 烧猛烈,极易形成立体燃烧.(二)无防火间距,容易出现“火烧连营”

我国的古建筑多数是以各式各样的单体建筑为基础,组成各种庭院.在庭院布局中,基本 采用“四合院”和“廊院”的形式,像少林寺和中岳庙等古建筑.这两种布局形式都缺少防火 分隔和安全空间,如果其中一处起火,一时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毗连的木结构建筑很快就会出现大面积燃烧,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三)消防设施匮乏,火灾扑救难度大

我国的古建筑分布在全国各地,且大多数远离城镇,建于环境幽静的高山深谷之中,像嵩

山古建筑群就是这样.这些古建筑普遍缺乏自防自救能力,既没有足够的训练有素的专职消防 队员,消防设施有的也不完备,一旦发生火灾,位于城镇的消防队很难第一时间到达.大多数 古建筑都缺乏消防水源,而对于一些高大的古建筑更是有水难攻,再加上古建筑周围的道路大 多狭窄,有的还设有门槛,台阶,消防车根本无法通行,这些都给火灾扑救工作带来很大的困 难.(四)古建筑的管理和使用体制不顺,问题复杂

古建筑的管理部门与所辖地政府管理与使用体制不顺,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规

划落实缓慢,文物古建筑的使用部门往往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忽视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在古 建筑的使用中,一些地方利用古建筑开设旅馆,饭店,招待所,工厂,仓库等,火源管理不严, 电线乱拉乱接,线路开关随意乱设.有的古建筑周围大量开店,火灾危险因素大量增多.这些 管理和使用方面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也给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应在当 地政府中成立由文物,规划,消防,宗教等部门组成的古建筑保护管理委员会.二 古建筑消防安全的主要特性

在古建筑的各项保护工作中,防火保护毋庸置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由于古建筑 物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及价值特性,与现代建筑物相比,在防火安全保护工作上具有截然不 同的重要特性.例如,古建筑是罕见的无法替代的文化遗产,发生火灾后,具有不可再生 性.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提高对古建筑消防设计,规划,保护工作的重视.(一)古建筑的地理及环境安全特性

古建筑及古建筑群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气候等因素,如地形,地貌,洪水, 雷击,水源,采矿等,对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有重要的影响.大多数的古建筑远离城镇,地理位置偏僻,道路崎岖坎坷,消防水源缺乏,消防车辆

难以通行.即使座落在城区的古建筑,由于历史原因,也大都地处成片民居包围之中,如 郑州城隍庙,郑州文庙只有一墙之隔,防火间距不足,无消防通道,对古建筑构成严重威 胁,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从防火安全的先天及后天条件上看,古建筑的整体消防安全可靠度均已大幅降低.又 因其“客观的存在”,使得改变,改造其结构,增设消防安全设施相对困难.如何既不破 坏古建筑物原貌,又能真正达到其防火安全的指标;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加 强对古建筑物的防火保护,应是深入研讨,亟待解决的问题.(二)古建筑结构,材料安全特性

文物古建筑大多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耐火性能极差.以

嵩山古建筑群为例,14处文物建筑中砖木结构就有5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2 处,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建筑面积达70%以上.无论是归属于何种形式的古建筑物,其结构及使用材料均已年久老化,斑驳陈旧.因 此,发生火灾后在确保人员疏散,结构完整等安全目标外,还要尽量维护其特有的价值, 其难度是相当大的.虽然,古建筑物在火灾发生几率上小于现代建筑物,但其火灾破坏性 不论从时间,速度,程度上均大于现代建筑物.2003 年 1 月 19 日,“世界文化遗产”武

当山古建筑群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遇真宫发生大火,最有价值的主殿三间共 236平方米建筑 全部化为灰烬,周边文物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2003年3月大同市广灵县文庙发生火 灾,由于该县没有消防队,再加上水源缺乏,导致文庙大殿付之一炬.因此对古建筑物老 化,陈旧的因素,在设计,规划,保护中要予以充分考虑.(三)建筑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时空背景特性

由于社会变迁及经济发展等因素,使得古建筑物丧失其原有的时代定位,从人,事, 地,物的角由现代人来规划设计其防火措施,在达到的目的与目标上均已不同.特别是在 整体效益上,要对有关经济效益性,社会安全性以及文明价值性予以有机统一.如何从传 承过去,保障现代,发展未来中找到平衡,真正做到全面性防火安全保护必须要具有现实 和前瞻性的思维和意识.(四)古建筑与现代文明结合的特性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连续的,不间断的,现代文明与科学技术如何应用和体现在古代建 筑的防火安全保障上,却又不破坏其原貌,笔者认为必须从古建筑物的深度内涵上寻求突 破,找出症结,解决问题.三 古建筑火灾动力学演化过程

火灾是一种具有复杂性本质的过程,其孕育,发生和发展包含着湍流流动,相变,传热传

质和复杂化学反应等物理化学作用,是一种涉及物质,动量,能量和化学组分在复杂多变的环 境条件下相互作用的三维,多相,多尺度,非定常,非线形,非平衡的动力学过程;该动力学

过程还与外部因素的人,材料,环境及其它干预因素等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分析火灾动力学演 化过程,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文物古建筑火灾的认识,也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制定准确,合 理的消防安全对策提供科学指导.整个古建筑火灾过程大体可以分为起火,初期增长,充分燃烧和减弱四个阶段.(一)起火

建国前,我国古建筑起火多数是雷击和战争引起的.建国后,由于一些古建筑被随意改变 其使用性质,火灾发生原因也大不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生活用火不慎.主要是炊煮,取暖和照明用火,不慎引发火灾.如1990 年1月25 日,青海海南州石藏寺特大火灾就是哈达落到酥油灯上引发的.(2)电线电器设备起火.主要是由于电线陈旧老化,绝缘损坏,发生短路引发火灾;还 有的是大功率灯泡紧靠可燃物,长时间烘烤而起火.(3)乱扔烟头起火.1992年9月19日,扬州市旌忠寺藏经楼就因遗留烟头引发火灾.(4)小孩玩火.1982年2月,北京市万寿寺西路行宫被烧毁,就是小孩玩火造成的.(5)宗教活动.1984年4月,云南筇竹寺华严阁发生火灾,直接原因是两位信女进阁烧 “头柱香”不慎引起的.(6)雷击起火.1969年9月,河北省避暑山庄的普佑寺,因未安装避雷设备,遭雷击起 火.(7)生产用火.1981 年9 月20 日,扬州市“卢宅”火灾,就是由于古建筑中生产工人 违章作业所酿成的.除此以外,因外部的火灾蔓延引发古建筑起火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古建筑讲究“曲 径通幽”,往往位于深山茂林之中,因此一旦古建筑周围的森林发生火灾,必将严重威胁到古 建筑本身的安全.(二)火灾初期增长

古建筑火灾初期一般增长迅速,燃烧猛烈.古建筑物的构建一般采用木质材料,多次涂刷 油漆,年代久远,极为干燥.一旦发生火灾,燃烧迅猛,且释放出大量可燃气体,快速形成状 态燃烧,火场中心温度可达 1200℃以上.此外室内悬挂的字画,垂帷,幔帐,柱锦,飘带, 天帐以及常用的香火蜡烛,油灯,酥油等极易燃烧,进一步加剧了火灾增长速度.再加上古建 筑空间大,门窗多,火灾时,室内空气受热膨胀向外扩散,室外冷空气通过空气对流,大量向 室内补充,使火势燃烧更加猛烈,起火室内温度随之迅速上升.(三)充分发展阶段

古建筑火灾发生后,烟热向上升腾,火势沿着悬挂的物品迅速向上蔓延,然后向水平方向 发展.由于古建筑上部建有大量的木质梁,柱,因此犹如架满了干柴的炉膛,而屋顶严实紧密, 烟热不易散发,温度快速积聚,迅速达到“轰燃”.轰然的出现,标志着火灾充分发展阶段的 开始.此时室内温度可高到 1000℃,火焰和高温烟气从门,窗窜出,致使火灾蔓延到古建筑 的其它区域或者毗邻的其它建筑.由于古建筑的火灾载荷远远高于一般建筑,因此火灾的充分 发展阶段可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在火灾的充分发展阶段,室内高温可使古建筑的木质构件承载能力急剧下降,造成建筑物 坍塌.由于一般古建筑的木质构件截面积较粗,安全系数较大,距离倒塌的时间也将较长.因 此,古建筑火灾的倒塌规律一般是屋盖先塌,墙柱后倒.(四)火灾减弱阶段

随着可燃物的消耗,火灾的燃烧强度逐渐减弱,明火逐渐熄灭.不过剩下的焦炭通常还将 持续燃烧一段时间.同时由于燃烧释放的热量不会很快散失,着火区内温度仍然较高.以上描述的是古建筑火灾的自然发展过程.实际上人们是不会听任火灾自由发展的,总会 采取各种可行的措施来控制或扑灭火灾.就古建筑火灾而言,将火灾扑灭在初期增长阶段是减 少火灾损失最有效的途径.四 古建筑防火工作的新理念

由于古建筑在防火保护上有上述特点,而对其实施保护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要 达成整体防火安全的效益,必须在理念上有新的认识,才能有新的作为,提升整体安全性.借

鉴国际上古建筑保护的方法以及多年努力从事古建筑保护的经验,顺应未来的防火保护发展潮 流和趋势,笔者归纳提出以下理念,以供参考:(一)主观与现实的矛盾性及历史必然性

古建筑在客观存在的特性及意义上,有理想的一面,也有现实的一面.在主观愿望上我们 期望“万无一失”,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客观原因使得技术,材料等仍达不到实际需求.但在 人类永无止境的文明及科技发展上,应该肯定理想和现实终将达到必然的统一.(二)科学的发展思路及世代传承的客观性

古人留下的建筑代代相传,在我们这一代也应传下去,同时应给子孙后代留出更加安全的 空间,但不一定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应为后人运用更好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打好基础,同时 我们必须提高对古建筑消防安全规划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从三度时空包括过去,现在,未 来的整体思维去研究,分析和实施古建筑的整体保护.(三)根据古建筑的特性考虑延长其寿命

古建筑也是有生命力和寿命特性的,在整体价值体现上应该是以“古”,“老”来定义.由此,在具体防火安全上应先做好“延年益寿”,再争取做到“返老还童”,最后在实现“长 生不老”上下工夫.(四)同步保护与积极开展不同专业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对古建筑防火保护应该以“能做的先做,能行的先行”予以积极推动,同时必须实行全方 位,全方面的合作.特别是不同专业领域的结合,才能有效的发挥出整体安全的效益.例如在 消防规划的编制上,应组织城建,消防,文物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紧密 结合古建筑的特殊性和历史性,进行反复的论证,确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六 古建筑消防安全对策分析

由以上可以看出,古建筑火灾具有其自身特点.古建筑火灾安全不是以扑灭火灾为唯一目 标,而是以最大限度保护古建筑,减少文物损失为首要目的.因此,必须从火灾防治的各个关 键环节入手,有针对性地制定消防安全对策,从技术上找到根本的解决方法,切实消除文物古 建筑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一)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估

古建筑火灾安全的第一个步骤是调查,以评估建筑或综合建筑群的火灾危险性.这包括识 别火灾隐患,火灾发生危害以及疏散出路被堵塞所造成的有害后果等因素.火灾风险评估是系 统对古建筑消防安全的现状进行客观评价,这方面的研究将用于发展古建筑消防总体规划.通过现场调查古建筑的建筑结构,可燃物的分布,人员结构与数目,文物的价值与分布, 起火可能性,消防设施的类型与分布,消防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危险等级分析方法, 分析古建筑内不同区域的危险度等级并给予标识,对危险较大区域进行重点防护.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可能出现的火灾场景,利用计算机模拟分析火灾发生后的蔓延 情况,古建筑发生轰然的时间,人员安全疏散的时间,研究需要的报警探测时间和合理的灭火 方案.(二)阻燃技术 由于古建筑的特殊性,因此要变更古建筑的防火分区(分隔),疏散手段和建筑结构是非 常困难的.因此,我们认为古建筑防火技术的重点是发展清洁,高效阻燃技术,从源头上遏制 火灾的发生.这主要包括对可燃木质建筑物构件的阻燃处理和内部可燃物的阻燃处理.(1)可燃建筑构件的阻燃.古建筑中的可燃建筑构件是指柱,梁,枋,檩和楼板等木质

构件,在木材的表面涂刷或喷涂防火涂料(材料的使用应符合文物保护材料要求并通过报批), 形成一层保护性的阻火膜,降低木材表面的燃烧性能,阻滞火灾的迅速蔓延.有些木柱,楼板, 楼梯等构件在尊重民族风俗,不损害建筑整体风格的基础上,可置相应的防火保护层,以提高 耐火等级.(2)内部可燃物的阻燃.古建筑物的内部可燃物主要是指帏,帘,帐等织物,纤维.因 此,阻燃的重点是对这一类的聚合物材料进行阻燃设计.然而,不管采取何种阻燃技术,对于文物古建筑而言,重要的是“绿色”阻燃,即阻燃物

质燃烧释放的物质不会损害文物和古建筑物本身,因此无卤纳米阻燃技术将在古建筑中有用武 之地.(三)早期探测技术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本身并不影响火灾的自然发展过程,其主要作用是及时将火灾迹象通知 有关人员,以便准备疏散与组织灭火,并通过联动系统启动其它消防设施以灭火或控制烟气.由于古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的特殊性,保护文物不受灭火药剂或过多的水渍影响,及早地发现 火情甚或火灾隐患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而言,单一的火灾探测方法对于古建筑而言难以做到有 效的早期报警.如正常情况下,寺庙大殿因香火存在大量烟雾,不宜采用感烟方法进行火灾探 测,而较多明火存在(蜡烛,酥油灯)会对一般的感火焰火灾探测技术造成影响.虽然图像型 火灾探测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古建筑结构特殊,遮挡物较多,同时无明火条件 下,此种方法作为早期火灾探测也是不适合的.因此需要寻求复合火灾探测方法.最为直接的方法是采用图像探测技术辅以空气采样火灾探测系统.一般古建筑均设有监控 系统,采用与监控系统关联的空气采样系统,工程量较少,避免了对文物的破坏,同时不会引 入用电设备等其它危险因素,还可以对监控系统的摄像机和线路进行火灾隐患探测,有针对性 地进行早期火灾预警.当然为了使空气采样系统能在古建筑环境中得到应用,还必须进行一些相关研究,其中主 要的两点:一是对古建筑内空气进行成分分析,了解固体颗粒的分布情况;二是对古建筑中的 可燃物进行分析,掌握可燃物的大致分类以及燃烧气体的特征.(四)火灾安全管理

古建筑由于火灾危险性大,人员众多且类型复杂,因此火灾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需要 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1)加强消防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古建筑管理单位对内逐级建立火灾安全

领导小组或委员会,对外可建立防火联防组织.确定防火负责人与专职防火人员,组织临近单 位,企业和各基层组织层层落实防火岗位责任制,实行联防协作,群防群治.按照有关规定, 尽可能地建立专职消防队,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灭火能力.同时,根据《古建筑消防管理 规则》还应建立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消防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有令可遵.(2)加大宣传教育,落实管理措施.要充分利用广播,录音,标语,专栏等宣传工具, 采取各种形式向单位工作人员,游客等进行消防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开展岗位培训,不断 增强工作人员的消防意识.要严格管理制度,除参观旅游外,一般不得另作他用.古建筑范围 内禁止堆放柴草,木材等可燃物,严禁存储易燃易爆物品,切实加强火源,电源管理.(3)经常进行防火检查,积极整改火灾隐患.有关单位每年要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大

检查,单位内部要不定期地开展检查,防火人员要经常性进行防火检查.对查出的火灾隐患要 及时整改,力争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五)应急预案管理

(1)建立与空间分布关联的古建筑基础信息数据库,建立基于危险源辨识的火灾数据库, 包括可燃物种类,数量,特性及分布,应急力量和装备的数量,分布等.(2)针对古建筑火灾特点,建立不同事故等级相应的应急预案.(3)在火灾形成,发展以及烟气输运的研究基础上,发展可快速预测火灾发展趋势的工

程方法.针对古建筑人员疏散的特点,建立人员疏散特性的量化数据库,发展工程应用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应急决策支持系统.七 结语

综上所述,古建筑物是全人类的财富,对其进行科学的防火保护是全民的责任.以新的认

识,新的理念和先进的现代科学防火对策来积极面对当前古建筑物防火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 措施,落实政府领导,齐抓共管,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基本要求,确保古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这些人类文化的遗产和瑰宝,使之代代相传,永续利用,使文物保 护事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On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fire safety features and fire response Zhang Yugong

(Zhengzhou Commercial Ruins Preservation Administrative Office Zhengzhou 450002)Key words:ancient architecture;fire safety features;fire response

Abstract:This article performs from many angles of view to analyze and the exploration in the

view of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unique history,culture, the scientific value and the fire safety features, also basing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overall humanities value and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idea.The article discusses measure and response of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fire protec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ith the union modern fire safety technical method.李济成:古建筑消防安全特性及防火对策探讨

山西省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

李济成

【摘 要】本文针对古建筑特有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和消防安全特性,立足古建筑整体人文价值和科学管理理念,从诸多视角加以分析和探索,结合现代消防安全的科技手段,探讨新形势下古建筑防火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 古建筑 消防安全 火灾危险性 防火对策

1、古建筑消防安全的主要特性

古建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它不仅遗留下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痕迹,也同时预示着人类未来发展进步的方向。它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对其进行科学的防火保护是全民共同的责任。

在古建筑的各项保护工作中,防火保护毋庸置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由于古建筑物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及价值特性,与现代建筑物相比,在防火安全保护工作上有截然不同的重要特性,例如,古建筑是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产,发生火灾后,具有不可再生性。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提高对古建筑消防设计、规划、保护工作的重视。

1.1古建筑的地理及环境安全特性

古建筑及古建筑群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气候等因素,如地形、地貌、洪水、雷击、水源等,由于历史背景及长期变迁等原因,与现代建筑物的相关条件截然不同,对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有重要的影响。

大多数的古建筑远离城镇,建于环境幽静的高山深谷之中,地理位置偏僻,道路崎岖坎坷,消防水源缺乏,消防车辆难以通行。即使座落在城区的古建筑,由于历史的原因,也大都地处成片民居包围之中,如太原的崇善寺与周围的民用建筑只有一墙之隔,防火间距不足,对古建筑构成了严重威胁,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形成火烧连营之势。

从防火安全的先天及后天条件上看,古建筑的整体消防安全可靠度均已大幅降低。又因其“客观的存在”,使得改变、改造其结构、增设消防安全设施相对困难。如何既不破坏古建筑物原貌,又能真正达到其防火安全的指标;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加强对古建筑物的防火保护,应是深入研讨、亟待解决的问题。

1.2古建筑结构、材料安全特性

文物古建筑大多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耐火性能极差。以山西为例18118处文物建筑中砖木结构的就有9000余处,宋、元以前的地上文物建筑占全国的72.6%,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保)有119处,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就有93处。

无论是归属于何种形式的古建筑物,其结构及使用材料均已年久老化,斑驳陈旧。因此发生火灾后在确保人员疏散、结构完整等安全目标外,还要尽量维护其特有的价值,其难度是相当大的。虽然,古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机率上平均小于现代建筑物,但其火灾破坏性不论从时间、速度、程度上均远大于现代建筑物。2003 年1月19日,“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遇真宫发生大火,最有价值的主殿三间共236m2建筑全部化为灰烬,周边文物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2003年3月大同市广灵县文庙发生火灾,由于该县没有消防队,再加上水源缺乏,导致文庙大殿付之一炬。因此对古建筑物老化、陈旧的因素,在设计、规划、保护中要予以充分考虑。

1.3建筑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时空背景特性

由于社会变迁及经济发展等因素,使得古建筑物丧失其原有的时代定位,从人、事、地、物的角度,由现代人来规划设计其防火措施,在达到的目的与目标上均已不同。特别是在整体效益上,要对有关经济效益性、社会安全性以及文明价值性予以有机统一。如何从传承过去、保障现代、发展未来中找到平衡,真正做到全面性防火安全保护就必须要具有现实和前瞻性的思维和意识。

1.4古建筑与现代文明结合的特性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连续的、不间断的,现代文明与科学技术如何应用和体现在古代建筑的防火安全保障上,却又不破坏其原貌,笔者认为必须从古建筑物的深度内涵上寻求突破,找出症结,解决问题。

1.5古建筑与现代建筑防火保护措施的截然不同性

古建筑物与现代建筑物有很多不同的特性,下面从消防设计规划方面对两者的特点上做一比较,列表如下:

1、古建筑 现代建筑

2.古建筑防火工作的新理念

由于古建筑在防火保护上有其上述的特点,以及重要保护的意义,要达成整体防火安全的效益,在理念上就必需有新的认识,才能有新的作为,提升整体安全性。借鉴国际上古建筑保护的方法以及笔者多年努力从事古建筑保护的经验,顺应未来的防火保护发展潮流和趋势,归纳提出以下的理念,以供参考:

2.1主观与现实的矛盾性及历史必然性

古建筑在客观存在的特性及意义上,有理想的一面,也有现实的一面。主观上我们期望“万无一失”,而现实上由于客观原因使得技术、材料等在现代仍达不到实际的需求;但在人类永无止境的文明及科技发展上,应该肯定理想和现实终将达到必然的统一。

2.2科学的发展思路及世代传承的客观性

古人留下的建筑代代相传,在我们这一代也应传下去,同时应给子孙后代留出更加安全的空间,但不一定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应为后人运用更好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打好基础,同时我们必需提高对于古建筑的消防安全规划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从三度时空包括过去、现在、未来的整体思维去研究、分析和实施古建筑的整体保护。

2.3根据古建筑的特性考虑延长其寿命

古建筑也是有生命力和寿命特性的,在整体价值体现上应该是以“古”、“老”来定义。由此,在具体防火安全上应在先做好“延年益寿”,再争取做到“返老还童”,未来实现“长生不老”上下工夫。

2.4同步保护与积极开展不同专业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对古建筑防火保护应该以“能做的先做,能行的先行”予以积极推动,同时必须实行全方位、全方面的合作。特别是不同专业领域的结合,才能有效的发挥出整体安全的效益。例如在消防规划的编制上,应组织城建、消防、文物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古建筑的特殊性和历史性,进行反复的论证,确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3.古建筑防火工作的几点对策及措施

现代防火新的理念与技术日新月异,如何确实深入了解其有效的价值并应用于古建筑防火体系是相当重要的环节,现代科学技术及产品除能在现代建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外,还可以解决古建筑遗留的疑难问题。

3.1火灾危险性分析及安全度评估技术

虽然现代建筑与古建筑发生火灾的条件及机率不同,现代建筑是以大范围、高密度并不断发展为特点,古代建筑则是以重点突出、高度分散而存在,但都可以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用性能化分析的方法对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及安全度进行分析和模拟演示,找出隐患所在,确定采取的有效措施,并作为设计规划的基础,为防火安全改造工程提供量化的依据。

3.2古建筑引用现代防火分区的划分概念

现代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是防火安全体系最重要的基础,也是防止火灾蔓延以及人员疏散的安全保证,是保证结构安全的枢纽。因此,对古建筑也可以根据容易起火的部位为依据,按照实际的距离大小来划分空间,形成“物理分隔”的纵深防御,再以此空间的间隔,规划设置各项防火措施及设备,达到防火安全目的。具体的概念如下:

以关键容易引起火灾的点来做“圆面”和“纵面”的空间定义。各分区不临界,可由古建筑“全保护区”的范围分别依其特性,归类为:

全保护区划分 界定原则

深 圆

度 面

纵 范

面 围

* 各区实施不同级别的防火安全管理

* 各区建立不同程度的防火安全措施及设备(可移式)

* 各区事先规划距离路径,相互支援

3.3移动式和固定式灭火设备的配置

利用古建筑防火分区的概念,对于警戒区内灭火设备的配置,即可采用“移动式规划概念”来规划设置,用轻便移动式的灭火设备,依事先规划的关键路径,进行机动支援。另外,再结合警戒区、缓冲区的设立,固定式的灭火设备以及古建筑既有的防火保护设备,形成整体的配置效益,达成由外至内的全方位的防御。

3.4加大对多发致灾因素的防范力度

从古建筑最易引发的火灾原因分析,以雷击和人为纵火频率最高,因此,必须加大对于这方面的重点防范。

以紫禁城为例,自建成以来发生的较大火灾中,主要起火原因是雷击。近几年我国也发生多起因雷击引起的古建筑火灾事故,如2004年发生的山西运城稷山大佛寺火灾等。

由于放火原因引起的古建筑火灾事故也不乏其例,1998年4月4日凌晨,山西省临汾市文物建筑尧庙广运殿因犯罪分子放火发生特大火灾,烧毁广运殿砖木结构建筑一座及殿内尧王等泥塑像 9尊,直接经济损失451.17万元。

因此,对古建筑必须设置有效的避雷设施。古建筑内的可燃饰物等易燃材料要采取必要的阻燃措施。重点古建筑要落实责任制,加强值班巡逻。

3.5根据古建筑的实际分阶段实施防火措施

古建筑的特性决定了其防火保护是相当具有挑战性及复杂性的工作。必须从各项专业技术的整合来分阶段的实施防火措施,以达到其整体的防火效能。因此,哪些是必须做到的,哪些是能做到的,哪些是技术上做不到而可从行政管理上做到的,都应予以认真的分析研究,并根据存在火灾隐患的客观性和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依资源条件,按优先顺序积极予以办理。例如山西省在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中,结合山西的实际,对不同的古建筑分别采取不同的防火保护措施,并通过积极的探索,形成了“政府领导、齐抓共管、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长效机制,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3.6妥善运用古建筑既有的防火资源

古建筑在防火安全上也有程度不同的考虑及设置,无论在防火墙、灭火设施、雷击防范上或其原设计的安全设置上均有特殊的考虑。我们应该深入的了解其设计精髓与内涵,结合现代先进的防火观念充分加以运用。

3.7不同行业的结合增加解决问题的力度与创意

运用消防专业之外的眼光和手段去看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不同行业整合的方法,来发挥整体的创意与创新,诸如:以先进无线影像传输技术及移动网路结合观光旅游业,建立双向、多功能的体系,既可用于监视,又可提供影视的火灾监控系统等。

3.8将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融入防火安全体系

区别对待不同类别的古建筑,建立普遍性的管理法规和特殊性的技术规范,注入先进安全管理理念。当前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尽快修定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并成立专门的课题组,研究制定古建筑的技术防范措施。

基本上可如下图的分类方式:

3.9应用高科技、新材料,提升古建筑消防安全度

成熟的高科技技术与产品,可在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上,解决遗留的疑难隐患,特别是以数值量化的模式,更准确的设计规划,提升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可靠度。因此,先进火灾风险评估技术以及性能化设计与分析,可积极应用于古建筑的防火保护工作。顺应全球防火耐燃技术及产品趋势,环保无卤、主动净烟、绝不低垂、超低背温的新型材料,在未来古建筑物的防火保护工程上,亦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4.结论

综上所述,古建筑物是全人类的财富,对其进行科学的防火保护是全民的责任。以新的认识、新的理念和先进的现代科学防火对策来积极面对当前古建筑物防火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政府领导、齐抓共管、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基本要求,确保古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这些人类文化的遗产和瑰宝,使之代代相传,流芳人世。

第二篇:如何做研究--以博士为例

如何做研究—以博士论文为例

博士论文的写作是博士研究生主要要完成的工作。由于存在着较高的难度,较长的写作周期,以及在创新,写作规范,实际及理论意义等方面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博士论文的完成一般说来是有相当的难度的。一篇好的博士论文不仅是一本好的学术专著,而且还是具有理论创新价值的学术探索成果。一个博士生从入学到毕业,就应该达到从一个学生到一个学者的转变,就应该变成为所研究领域的一位专家。

尽管对于博士生有着如此高的要求,博士论文的写作还是存在着一些规律可寻的。下面,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包括自己读博士的经验和带博士生的经验),我简单谈一谈关于如何准备博士论文的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研读文献

一般来说,一个博士生在入学后就已经确定了其博士论文所属的领域或者方向,因为这是在报考和录取时就确定好了的,除非入学后还要进行修改,而那是另当别论的。

在第一年完成博士课程的学习并且取得应有的学分之后,就自然进入了文献的收集和研读的过程中了。文献的收集及研读对于博士论文来说既是一个开始,又是非常关键的。你过去没有进行过研究,现在也没有仔细研读该领域中别人的研究成果,怎么也不可能搞出什么象样的东西的。所以,在这个工作之前,你只可能是一张白纸,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知道,更不知道什么是该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也不会使用该领域中的常用技术,不可能只是这样白版一块就可以做出什么象样的东西的。1.收集文献

收集文献可以从网络,图书馆,书店和朋友同学那里取得。主要是要找到一些(哪怕是只有一篇)该领域出现的“近期”的综述性文献,一般是不超过三年以前发表的论文。什么是综述性文献呢?一般来说,英文的综述性文献在题目上有“„..review„.”(一般为较为通俗的综述评论)或“survey”(一般为比较专业化的文献综述)这样的字样。综述性文章的内容不是在研究一个具体的问题,而是在回顾,评论某个领域在最近或者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的研究情况,并对于不同的研究者和不同时期的研究特点进行评论,最后还要为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创新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在综述性文献中,作者会罗列出大量的参考文献,并且还要对这些参考文献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评说。你就可以根据这样的评说和所罗列出来的文献去进一步搜索更多的文献,然后又从那里的参考文献去找出更多的参考文献,如此等等。这样,沿着一条路线,你就可以在一段时间里,譬如,在一年以内,做到基本掌握该领域的研究情况了,也知道这个领域的前沿是什么了。另外的一种文献收集方法是根据作者和关键词去检索。

当然,即使在同样一个领域里研究的问题还是很多的,可以事先带着问题去搜索,如公司治理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增长问题等。这就需要使用关键词搜索法了。

如何利用互联网搜索文献?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为便捷地获取信息资源。在文献搜集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常常可以事半功倍。

利用网络搜集资源大致有两种:一是处于选题阶段,还没有论文方向,想找一个合适的方向来做,此时可以在网上搜索“review”、“survey”等,阅读一些文献综述,在其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另一种是已经确定了大致方向,希望了解本研究领域的进展,此时应当请教这一领域的专家,搞清楚哪些人是这一领域的牛人,搜索他们的文章——国外的传统,很多杂志要介绍某个领域的成就和进展,都会邀请牛人来写综述——只有知道哪些人是这一领域的杰出代表,才可能从这些人的著作中体验这一领域激动人心的发展。

网络搜索技巧我也谈一下:首先,www.xiexiebang.com/),NBER(www.xiexiebang.com),此外还有很多大学、研究所也提供了其工作论文免费下载地址,比如Laffont教授创立的IDEI(http://idei.fr/presentation.php)。网站众多,大家慢慢去学会使用。这里不再多讲。Jestor, Econ Base, Science Direct等也是很好的数据库,不过需要付费使用。

2.研读文献与读书笔记

其实,研读文献应该是与文献的检索过程同时或者是交错进行的。在检索到文献的同时就应该开始进行文献的研读了,同时,在研读文献的同时就应该根据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检索要求去检索新的文献,收集文献是一个不断反复进行的过程。

所以是“研读”而不是“阅读”文献,是要求在读文献的时候应该同时捕捉住产生的火花进行研究,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阅读过程,如进行新的模型的推导及用新的数据进行计算等。在看人家的文章的时候,要养成用“批判”和“怀疑”的眼光去思考的习惯,在读到人家的判断时,应该在自己的心中不断地问着“是吗?为什么?可能不是这样的吧?”,同时试着去找相反的例子,还有在逻辑上进行深入的思考——这就是“研究”。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在读文献的时候,特别是沿着一条固定的思路下去读了许多文献之后,很容易就出现新的火花和思如泉涌的情形。但是,过了之后,就容易把它们忘记了。因此,为了在后面写作论文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前面在读文献的时候出现的新的想法和线索,为了不忘记它们。一般要采用做读书笔记的办法。读书笔记的写法是:

(1)什么杂志,第几期,什么地方有关于什么问题的什么论述,它对于我即将做的博论文有什么参考作用,或者我对于这个问题有什么自己的见解,可能会有什么贡献等等。

(2)读书笔记要进行分类,如分为数学模型方面的;实证研究方面的;中文文献方面的;外文文献方面的;数据方面的;纯理论方面的;政策分析方面的;学术争论方面的;案例材料方面的等等。

(3)重点分析或者精读几篇代表性的文献;

(4)重要的是要写心得体会;

(5)重要的数据要及时记下来;

(6)前面的过程可能有反复,自己的见解也会有变化的。

在国内收集文献,特别是收集外文文献一般是有困难的;但是在北京图书馆就可以收集到与国外差不多同样的文献,所以,尽量争取去北图收集资料;但是,目

前重庆大学图书馆也可以收集到相当多的外文文献;泡图书馆是读博士的必需过程,全世界都是如此,这个环节不可缺少。

二、开题报告

在文献收集和研读的基础上,就要开始进入开题的过程了。开题报告的实质是向老师们汇报自己的博士论文准备情况,同时让老师们就自己的研究思路给予评论和提出建议,从而达到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以及在文献和研究方法方面从老师那里获得更多帮助的目的。开题报告在这个任务目标的引导下,应该就选题,文献综述(除了开题报告之外,博士生还要写专门的文献综述报告,可以结合起来做),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方法,创新,技术路线,研究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介绍说明,并且接受老师们的批评和建议。这里,有一些要注意的问题:

(1)开题报告的性质任务是汇报自己的研究工作准备情况,包括文献资料的收集,研读情况,研究的初步思路,可行性等,同时接受老师们的建议。所以,开题报告与毕业答辩是不同的,学生面对老师的态度不是辩论,而是“咨询”,应该借助这个机会尽可能多地向老师们请教,获得更多的帮助和信息。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个过程对于以后的研究和论文写作有着极大的帮助,同学们应该加倍注意。

(2)在研究的内容中应该写出要研究的各个方面,要把研究这些方面的问题,方法,初步的思路,可能出现的难点以及如何去应对和解决这些难点的准备性思路都写出来,但文字要简练,因为只是初步的构思,不必长篇累牍。

许多同学在这部分内容的写作上把研究内容写成象一本书和是毕业论文的目录,这是不符合要求的。

一般地,研究内容从大的方面看应该按照如下的顺序和范围写:第一,选题的意义,包括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首先,要说明选题在理论上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贡献,要说清楚这一点实际上对同学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只有充分掌握了相关的文献以及对于这个领域中的理论发展有充分的了解情况下,才可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然后,要说明研究这个问题在实践上的价值,这需要对于所研究问题的实际用处有所了解;一般地,选题要具有“重要性”,“前沿性”,“可操作性”,还要有方法论上的意义;“重要性”指研究的问题关系到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突破口,对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具有关键性的推进作用;“可操作性”指预期可以在规定的论文期限内完成,即可以做出来,所以要对难度进行评估,既不要选太容易的题目,也不要选择过于难的题目;“方法论上的意义”是指研究这个问题预期会使用到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新方法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事实上,有些研究得到的结果可能是平凡的(即人们早已经知道的,或者凭直观就知道的),但是,运用新方法研究这些问题也是有价值的;譬如,老农民可能有许多完全凭经验的方法去预测天气,但是,这一点也不妨碍科学家运用包括Stocks方程在内的空气动力学的新方法去预测天气,尽管在开始还很难说这种新方法就一定比老方法来得准确一些;方法运用在博士论文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所以,在开题报告中要求有对于使用什么样的方法予以专门的说明;第二,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的背景,理论基础研究及回顾等;第三,国内外文献综述;第四,问题的现状、根源以及成因分析;第五,模型或者指标体系研究(构造),这部分是论文的核心,是创新出现的地方,是衡量论文学术水平的关键部分,通常要有数量模型或者是数量指标,也是单独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内容抽取部分;第六,案例分析或实证分析部分,通常是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前面得出来的理论创新结果进行检验或者是用案例进行验证;第七,政策建议,如果说前面的理论研究是对于经济管理问题进行的诊断的话,这里就是在诊断结果的基础上开出药方,对于解决所研究的问题提出基于自己的理论研究的政策建议。在这里。许多同学爱犯的毛病是提出的政策建议的思路与自己在前面进行的理论研究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博士论文都应该按照上面的内容顺序来写,这里只是提供一个参照。但是,大多数论文的内容组织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框架来做的,或者说在这个框架上作一些变动后进行的。

(3)创新部分是论文的亮点,要“具体”,“恰当”地写出创新的要点。不要太抽象,要把自己的思路与现有的研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说出来,还要说出自己的思路在什么地方比起现有的研究要高明一些,否则就不能说是“创新”。(4)技术路线一般是指研究的准备,启动,进行,再重复,取得成果的过程,不是指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更不是指答辩的准备和进行过程,许多同学会出现这些偏误。

(5)开题报告一定是在文献收集和研读过程之后进行的,因为根据上面说明的逻辑,在之前就做开题报告是不可能按照开题报告应有的内容进行的。所以,为了开题,文献收集和研读是要尽快进行的,要抓紧时间做。

(6)方法运用应该写得具体一些,许多同学把这一项写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等诸如此类的大框框,一点也不具体,实际上不知道他到底要用什么样的方法;这里要写出具体的方法,如运用博弈论的方法,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案例分析的方法,甚至更加具体到如“通过在索洛模型中植入不可再生资源投入变量,然后研究人均收入可持续增长是否

可以实现或者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实现,从而获得有关可持续发展新模型的方法”等等。

三、研究与重点突破

博士论文中的理论创新是核心,是代表论文水平的标志,也是最困难的。可以这样说,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论文也就解决了一大半了。所以,应该先重点突破这一点。同时,因为整个论文基本上是围绕这个问题的突破或创新而展开的,所以,这个核心问题没有解决,也就无从谈起论文的写作了。因此,先不要忙着写论文,一定要先进行研究,有了成果,才会有东西可以写。因此,学校对于博士生都要求发表论文,特别是要求在一级学报和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因为,如果没有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还是不容易的。

这一个过程是整个论文写作阶段中最困难的。不要急,要慢慢来。要有一个蕴踉的阶段,要多尝试。这个阶段也是最会让人感到沮丧的,自己会发觉自己“很苯”,许多地方都不如人,因为会遭遇许多次的失败,甚至会感到博士论文是做不出来的,甚至会感到想要放弃,„„。注意,这种感觉是所有人在做博士论文时都会有的,不只是你一个人才会有的感觉,所以一定要坚持。根据我和许多其他人的经验,当这个过程持续一段时间后,火花就会产生了,坚持在最后的就是胜利者。哥德说: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这一个关键时刻,不要言放弃。创新要来自新的火花的产生,而新火花是如何产生的呢?根据经验,主要是来自多读模型的过程。一般地,看了许多模型后,会产生有关构造新模型的思路;当然,这种新模型的构造一般也是建立在通过修改别人的模型的基础上的,而如果没有读看许多的别人搞的模型,没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一般来说是不可能做出有创新意义的研究的。这个过程的进行一般具有如下的特点:

(1)通过寻找现有模型所不能解释的现象,或者不能解决或不能处理的问题,提出修改发展现有模型的必要性;

(2)寻找现有模型存在这种不足的原因,这是一个诊断的过程;

(3)发现现有模型的可以进行修改的地方之后,就要着手进行修改工作,这个过程有较大的难度,主要是技术性的难度,即进行模型研究的技术难度;

(4)这时应该多与导师联系,多请教别的高手,但更主要的是要多思考多研究,同时还要补充学习自己过去没有掌握的一些技术性研究方法。

四、写作和发表论文

如果成功地解决了上一个阶段的问题,这一个问题就是水到渠成的了。投递文章要投一级杂志,因为这是要实现解决的问题。博士生被要求在一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否则不能答辩。其它还要在CISSCI目录上的杂志上发表论文若干篇,这些杂志的面要比一级杂志宽一些,难度也要小一些,但也是不太容易的。但是,只要文章写得好,即使是一级杂志,发表文章,甚至是发表多篇文章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譬如,有的博士在入学一到二年中就在一级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了。当然,他们参加了一些基金类课题也是一个原因。在许多一级杂志上,是鼓励基金类课题的研究论文发表的。所以,同学们应该尽量参与一些基金类纵向课题的研究。另外,有模型的文章也更加容易发表一些。学校要求至少要在一级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但是,仅仅是一篇文章还只是刚刚及格,一般要发表两篇以上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五、写作毕业论文

在完成了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之后,就自然进入了毕业论文的写作阶段。实际上,在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本来也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发表的论文是专题式的,还不是成体系的,需要把不同的专题研究联系起来,链接不同的部分,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论证系统。这就是毕业论文的写作。同时,毕业论文还是学校检验学生整体的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方式,所以还不是一个简单的研究问题。因此,除了学术创新之外,毕业论文的写作还对于文字语言的表达,知识面,论文结构组织和逻辑运用等有一定的要求。

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要大力借助于读书笔记。根据前面已经完成的读书笔记,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论文中的文献综述部分,基本上就是从读书笔记中来的,或者说是读书笔记的更加系统的整理,深化和扩充而已。

六、关于“创新”的一些补充看法

博士论文对于“理论创新”有着特别的要求,关于这一点,许多同学不太清楚。首先,博士论文对于创新的要求是“理论”上的“创新”,不是在编写程序软件和某一个具体的算法上的改进性“创新”,更不是一个案例的编写或者具体的政策分析,是否有“理论”上的创新应该说是博士论文与MBA毕业论文的根本不同

之一。其次,创新的过程有一定的方法可寻,并不是完全靠天上掉馅饼。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理论创新呢?方法是什么呢?这里有一些经验之谈:

(1)类比法,将在某个领域曾经取得过成功的方法运用于另外的一个新的领域;譬如,将在经济学中成功运用过的博弈论方法运用于管理领域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这就是E P.Lazear领导的一个基于博弈论方法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领域的创新;

(2)假设条件修改法,将现有的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根据所要研究的新的环境进行理由十分充分的修改,取得新的成果;譬如,在通常只含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中加入资源投入要素,可以研究在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增长问题,从而研究可持续发展或者可持续增长问题;这就是可持续发展或者可持续增长问题的研究创新;再譬如,卡尼曼(D.Kahneman)与特伏尔茨基(A.Tversky)将经济学中的边际收益分为失去的和将获得的边际收益,并且根据心理学的发现即人们总是给予失去的以比即将获得的收益更高的评价,用它作为一个新的一般性假设去取代经济学中原有的假设,从而获得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创新;(3)组合法,将不同的领域加以组合,看能不能产生有意义的结果;譬如,将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概念与市场规模结合起来考虑,再将市场规模与分工深化程度结合起来考虑,再将分工深化程度与经济增长结合起来考虑,就得到了杨晓凯的分工演进经济增长的内生理论创新;

(4)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是大家都会的,但是,逆向思维往往是创造性思维的成功方法。注意个例观察的一般性推广。从个例中看出一般性的规律就是“启发”;譬如,早在1962年K.Arrow就发现了存在于一些制造业(如飞机制造业)中的“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现象;但是,在1980年代,经Paul.Romer教授的一般化,将这种机制假设为长期生产过程中的一般性规律,从而得到他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掀开了所谓“新”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帷幕。(5)关于科学创新的规律有许多著作讨论,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数学家王梓坤教授的著作《科学发现纵横谈》。

第三篇:交通拥堵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范文]

引 言

我国多年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北京作为首都,是政治、文化中心,各方面都飞速发展,申奥成功后,对北京来说又是一个更大的发展机遇,但是北京同时也在经历着经济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如同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国际性大都市在高速发展中所遇到的一样,交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城市问题,特别是在特大城市。造成交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找出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有的放矢,才能真正解决北京城市交通问题。

一、北京市交通现状

“首堵”的堵主要是在市区,早晚高峰时间段,二、三环路与各个进出城主要联络线统统成为了拥挤的“停车场”,拥堵大面积的出现。有研究表明,二环路高峰小时流量达到12000多辆,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可达到16000辆,远高于当初设计流量9000辆;三环的最高流量已经达到14000多辆。北京早晚流量高峰期间,城区内道路90%以上处于饱和或超饱和状态,高峰小时干道平均车速为每小时20公里左右,在一些路段,车辆的通行时速有时降到10公里以下,个别路段甚至降到5公里以下,行车的速度甚至低于步行的速度。

北京市交通管理局于2006年4月公布了全市周期性拥堵较为突出的59处点段。在这些拥堵点中,分布最多的三个区就是CBD所在的朝阳区、高校等科研机构集中的海淀区以及商贸批发物流发达的丰台区。上述地段本身的交通压力就很大,一旦遇到突发的交通状况便会形成大面积的拥堵,在这些地方车辆平均排队长度达550米。如果以每辆车长5米,双方向有6条机动车道计算,则受到拥堵影响的车辆至少有660辆,这还没有包括环路上的状况。可见整个北京市受拥堵影响的车辆数目是十分惊人的,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所计算得出: 北京交通拥堵造成每天社会成本4000 万, 每年的损失就达到146 亿元。

二、交通拥堵原因

1.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与道路发展的滞后

随着GDP的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的普及率也得到了飞速的提高。1990年以来,全市机动车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10%至15%。飞速发展的机动车的保有量以及交通需求量的不断膨胀,加之城市道路发展的滞后,促成了北京市区交通拥挤不堪,使得北京的交通状况日趋紧张。

虽然北京市政府每年都从财政预算中拿出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但与人口、车辆增长的速度相比,交通状况仍然不容乐观。2.停车位不足

近年来,大城市机动车拥有量急剧增加,而停车资源供应不足、分布不均,导致中心城区的停车难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据国际经验,停车泊位应达到机动车保有量的1.1-1.2 倍,以北京市为例,按机动车保有量400 万辆计算,停车泊位应达到440~480 万个才能满足基本需求。但实际上北京市远远不能达到此标准,截止2009 年底,北京私人小汽车同比增长23.1%,相对小汽车的增长,停车泊位增长速度缓慢。以经营性停车场为例,2009年底共有经营性停车场5274 个,经营性停车泊位127.8 万个,同比增长15%。使得大量车辆被迫停靠在公共道路上,使原本不足的道路面积更难以满足车辆流动的需要,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造成了交通拥堵。3.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严重失衡

众所周知,当今北京汽车保有量与日俱增,而道路建设方面虽然也卓有成效,但在汽车数量巨大的增长下,也显得有些微不足道,北京人均道路面积占有率很低。据2003年底统计,北京人均道路不足10平方米,远远低于伦敦47平方米,纽约36平方米的水平。面对如此巨大的交通压力,一味的增加投入修建、展宽道路,增加交通设施,来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其结果往往反而大大刺激交通需求的迅速增长,交通情况不但不会有所好转,反而会使交通状况越来越恶劣,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而现在的北京正在这个循环的起点,交通供给是有限的,而需求则是相对无限的,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是政府需要去解决的。4.城市布局不合理

目前,北京的城市结构依然是在旧城棋盘式街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尽管北京已经建成了五环快速环路和若干条高速公路放射线,并且打通了平安、两广两条东西大动脉。但就总体而言,目前北京城区内仍未形成综合的道路网络。众多的丁字路、卡口路直接影响了交通的顺畅程度。而在环路上,也存在着一些“先天”的不足,环路与其它城市主干线、联络线的出入口设施不够匹配, 立交间距过密,致使在立交出入口以及匝道极易出现交通拥堵。另一方面,北京的绝大多数公共设施、商业网点都集中在城区内,给已经不堪重负的城内交通更加重了负担。就拿最典型的商业区西单举例,由南向北进入西单,车道从双方向8条骤减为4条,并且这里公交线路密集,有20多条公交线路从此通过,再加上其他社会车辆、出租车、私家车及自行车、行人穿梭其间,使得这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步行街”。5.交通结构发展失衡

据有关部门调查,北京的地铁和公交车的分担率只有29%,自行车占32%,其余的近40%为私家车、公务车和出租车。而在80年代初,公交的分担率则是70%,近些年来,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在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公共交通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其使用效率是小汽车的10~15倍,它容量大,载客多,能最大限度提高道路使用率。北京作为世界级的特大城市,公共交通(含轨道交通)的比例至少要达到60%以上,东京的公交比例超过80%,而我们目前只有30%左右,为使交通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必须采取限制私人小轿车的发展,鼓励公交发展的政策和公交优先的措施,实现最佳的综合社会效益。6.交通管理水平与市民守法意识落后

目前北京市的交通管理水平与世界大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路网的通行能力还没有被完全释放出来,在环路上经常是正向行驶的车辆爆堵,反向车道则一路畅通;遇到没有交警职守的路口通行状况比较混乱,而有交警的路口情况则好得多。另外,通过对信号灯加以控制,将其从时序上进行有机的结合,也可以很大的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在国外主要干道上,一辆车通过一组信号灯,可以全部以绿灯通过,不用停车等待红灯,这就是所谓的“绿波效应”,而这种效应在北京市却是难得一见的。另外,市民的守法意识差也是出现交通拥堵的一大原因,经常可以在路口看到“迫不及待”的过马路的行人甚至非机动车,不按信号灯指示要求横过马路;而在机动车道上,也经常发生车辆强行并线、违规抢行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威胁了道路的通畅,经常引起交通的堵塞。在高峰时期,超过六成的拥堵是由于行人或机动车不遵守交通法规所引起的。

三、交通拥堵治理对策

1.控制机动车总量,科学合理规划道路

北京目前的车辆附加购置税为车款的10%,相对较低,为了起到控制机动车总量的作用,北京市可以提高车辆附加购置税,对汽车限牌,控制核心区域汽车总量,继续实施“单双号”限行措施,“每周少开一天车”的限行措施,限制新增机动车牌照的发放等。继续加强道路建设,科学合理规划道路。有人认为限车举措不利于汽车业的发展,也不符合人们追求小康生活的要求。其实限制汽车使用与汽车业的发展并不冲突,只有道路顺畅,汽车拥有与使用才会有价值。2.增加停车场建设

随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市民对停车位的需求也迅速增加,为了改善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加快停车场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必须加大对收费停车场的投资,免费停车场的投入,明确对路边停车位的划分。3.加强公共交通的建设,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 从北京交通发展长远角度来说,公共交通所占的比例必须加大。交通限行是“权宜之计”,而不是长久之策。一旦公共交通系统发达,出门乘坐公交车就能顺畅达到目的地,自驾车出行的人必然会大幅减少。政府需要给予一定的公交优惠政策,还要加大投资建设力度,确保实施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政策,在建设布局合理、四通八达、密集交叉、互相联网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上下功夫。引进“自行车城市”计划,为市民提供几乎免费的自行车租赁服务。科学配置和利用交通资源,建立上(高架轻轨)、中(地面交通)、下(地铁)并举的道路交通模式。保证在高峰期间公交车畅通,从而使公共交通成为人们出行的第一选择,从根本上改变北京的交通结构,解决北京的拥堵问题。目前,加大公共交通使用效率的主要手段或方法有:收费调节方式,如降低公共交通的收费,收取拥挤收费和停车收费,鼓励多人共乘汽车,限制单人乘车。

4.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和市民守法意识

轻微违章不影响交通者不罚,交通高峰期尽量不罚,目的是确保道路畅通,加快处理交通事故的速度,以防事故现场妨碍正常的交通行驶。大力宣传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意识,引导市民遵守交通规则,不乱闯红灯,不越线不超车,安全行驶。5.安装智能交通信号系统

有数据显示,智能交通能够提高道路使用效率,使交通拥堵减少约60%,使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提高2~3倍。车辆在智能交通体系内行驶,停车次数可减少30%,行车时间减少15%~45%,车辆的使用效率能够提高50%以上。通过智能交通控制,由于平均车速的提高带来了燃料消耗量的减少和排出废气量的降低,汽车油耗可因此降低15%。

四、结论

增加供给模式、需求管理模式及制度完善模式在治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它们不是完全独立的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这几种模式是否能彻底解决交通顽疾,还在研究和探讨之中,但确实能对缓解交通拥堵起到积极作用。即便交通状况相对较好的发达国家大都市,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迁入人口的迅猛增长,新的问题也在层出不穷。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需要跳出交通本身,在更广泛的领域寻求答案。

第四篇:以云溪别墅为例对徽州民居的探讨

以云溪别墅为例对徽州民居及其保护措施的探讨

摘要:徽州民居式中国民居建筑中的一颗明珠,它是在特定的时空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通过实地考察,以亲身感受和资料参考,本文详细论述了在物质追求,精神追求都不断进步的21世纪,以云溪别墅为代表的传统徽州民居,如何得以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在满足其居民基本居住条件的前提下,更好的保存历史文化遗产并使其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关键词:云溪别墅 徽州民居 发展 保护

位于皖南山区腹地的古徽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相对封闭独立,具有优良人文景观和山水景观的区域。而徽州民居也成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别具特色的一支。

徽州民居建筑概况

徽州全区地貌多山,四季分明,全年雨量充沛。除了农耕用地的区域外,可以直接用于民居营造工事的土地稀少,总体上呈“地狭人多”的状况。而这一系列的特点则造就了徽州民居的大体特征。

徽州人多为宗族聚族而居,其住宅平面布局的基本单位是三合院屋或四合院屋,中央多数为天井。宅院中房屋与房屋或围墙围合成的露天空地即天井,它是由中原四合院收缩而成,天井是徽州民居的中心。封护山墙升高超过屋脊,做成水平线条状,沿两边屋面的趋势层层跌落,跌落收头处做起翘墀头(也称鳌头)。这便是徽州民居建筑的特征之一——马头墙。马头墙不仅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而且还有利于防火。因为徽州民居密度大,宅与宅之间仅有可行马轿的小巷相隔,并且房屋皆为木构架,易燃,高出房顶的马头山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挡火势蔓延。另一方面,古徽州人极为重视风水,风水作为一种东方文化特有的思维方式不仅体现在徽州人的住宅、坟墓、村落、宗祠的选址和规划布局中,而且渗透积淀为徽州人心理层面上的审美文化取向,成为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所以,徽州村落多选址在有山有水,风景秀美的地方。具体的说就是枕山、环水、面屏,附近有河流交汇处,所以背山面水成为徽州村落的最基本格局。

总之,徽州民居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显示出较鲜明的区域特色,在造型,功能,装饰,结构等诸多方面自成一格。

图1 理坑村照片

以云溪别墅为例对徽州民居的探讨

婺源理坑村位于一条由西南向东北的袋形山谷的中部,一条小溪发源于东北,流向西南,在村前稍稍一弯,略近于由东向西流。有山有水,风景秀美,正是应了那句“慕山水之胜而卜居焉”。云溪别墅位于山脚下,是一座花园式别墅,建于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80年的历史,是云溪先生余启官的故居。是理坑村中鲜有的一栋别墅,平面形制仍属于三合院,系一颗印体系。从云溪别墅的一层平面图可以看出,建筑内部并没有天井,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内院,不像天井那么狭小,更加有利于采光和通风,但又维持了徽州民居的总体特征。

图2 云溪别墅一层平面

一,从合院空间结构上看

徽州民居受中原四合院建筑布局方式的影响,其空间的布局仍然沿用了四合院的基本型制,但受气候与地形条件的影响,其合院面积较小,通常称其为“天井”。从平面布局上看,院落组合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强,总体形态方正,规整有序,有始有终。徽州民居将位于正中的厅堂作成半开敞式,与中间的天井空间连成一片,这种中原四合院与当地干栏式民居结合而成的半开敞空间,是徽州民居区别于其它地区类似民居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徽州居民的重要特色所在。在徽州民居中,厅堂一般较为宽敞、明亮,而两侧的卧房则一般较狭小、阴暗。以云溪别墅为例,其厅堂的面宽达13.6m,面积约80平方米,而两侧的卧房面宽只有2.5m,面积约12平方米,十分悬殊。同时,厅堂的装饰等级也是最高的,合乎房屋的空间次序。

徽州民居的结构型式多为砖木结构。柱础采用础垫石,上置石柱础构成。屋架采用大木作榫卯结构。围护墙采用砖础,开线砖灌斗式自成体系承重,柱墙间采用铁木拉牵联结。

图3 建筑内外部空间的私密性及材料的变化

二,从建筑色彩上看

徽州民居的色彩特征总体上可以概括为黑白分明,灰色丰富,木色天然,局部施彩。其中黑色主要由瓦来体现,白色主要由墙来表达。瓦覆盖于民居的屋顶,屋顶单坡向内,形成天井,高处俯视村落的话,天井错落有致,大面积的黑色深沉而厚重。天井四围是高高的墙头,上覆小青瓦,远看为一段一段的黑色线条。在平视时,徽州民居建筑呈现出的是大面积的白墙,层层叠叠,马头墙上的重色使白墙边缘不致弥散,层次感很强。远观徽州村落,层层粉壁,黑色的瓦片将其的轮廓悄然勾出,在满目苍翠的的群山背景下,耀眼而淡雅。对于徽州民居色彩,绝大多数的描述都是一黑一白,其实这是片面的,即便是仅仅针对建筑的外观而言也忽略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色彩——灰色。灰色在徽州民居色彩中面积大、层次丰富,是真正的主导色彩。灰色是时间留下的色彩。历久的墙面在自然风雨的造化下,不再一尘不染,而是斑斑驳驳、如水墨般氤氲。即便在一年之四时或一日之晨昏,不同季节或不同时间的光线总赋予它不同的色彩倾向。徽州民居为砖木构造,外观以瓦作为主,室内则是木作的天下,大多不施彩饰,仅髹以桐油,或干脆素面朝天,保持了原木的柔和色彩和木纹的自然肌理。徽州民居色彩的主体面貌已大致勾勒出来——黑白灰和深棕,这样的色彩是否过于肃穆和沉重了呢?事实并非如此。徽州民居在一些细节上有彩色的处理。主人贴的门神,对联,挂的大红灯笼,以及彩色的琉璃窗和精致的藻井都起到了点睛的作用。三,从建造技艺上看

在建造技艺上,徽州民居的三雕最为著名。根据气候和材料特点石雕、砖雕多用于室外,如门楼、门罩、墙上窗等,木雕多用在室内门窗,而无论哪种材料,在雕刻手法上都展现了建筑的装饰美感。

云溪别墅建于清朝,而清代徽州的工艺美术手工业的发展较明代更为繁荣,砖雕、木雕、石雕等技艺水平都更加精湛。对建筑细细观察不难发现,建筑的各种细节处都展现了古徽州人的精湛技艺。雕刻手法主要有浮雕、圆雕、镂空雕等技法,有时也会在一块木板上运用几种雕法。浮雕是木门窗中用得最多的一种雕法,多用在隔扇的绦环板上。透雕立体感较强,被广泛应用在窗棂格上。

图6 云溪别墅细部雕刻

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徽州民居建筑中所展现的精湛技艺以及建造者别具匠心,无不令人惊叹,而每每想起一些优秀的古建筑因人为破坏而不复存在,又或是因后人简单而粗糙的修复使其原本的风韵荡然无存,便止不住扼腕叹息!其实传统民居建筑和其他一切历史文物一样,其价值就在于它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东西,不可能再生产、再建造,一经破坏就无法挽回。因为民居建筑不像宫殿,寺庙那样具有特殊功能或显要的地位,所以对古代民居建筑的保护曾一度受到忽视。放眼周边,我们身边有许多优秀的古代民居建筑,因为城市的快速发展,而遭到了破坏,然而,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我国也逐渐意识到保护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性,也已经有了一些保护传统民居建筑的成功案例。在这里,笔者将对保护北京传统民居----四合院的不同案例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保护徽州传统民居的方法进行探索。

作为北京人世代居住的建筑形式,布局严整连片成章的四合院,形成了这些四通八达的胡同,由此产生的胡同文化,构建了老北京的城市文脉。然而,历经岁月沧桑的四合院正在渐渐衰老。当北京的发展决定了城市建设不可避免时,这些陈旧的四合院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呢?

20世纪80年代,一位老人走进了一条短短的胡同。他敏锐的觉察到了保护北京老胡同已刻不容缓。“如果完全没有民居这些传统的肌理的话,北京城就没有北京城了。”这位老人是吴良镛先生,这条胡同便是菊儿胡同。

在菊儿胡同住宅改造工程中,吴良镛先生实践了他提出的“有机更新”的理论,主张“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之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与发展”。在菊儿胡同住宅改造过程中,新住宅(包括公建)均按照“类四合院”(后统一称为“新四合院”)模式进行设计,维持了原有的胡同--院落体系,同时兼收了单元楼和四合院的优点,既合理安排了每一户的室内空间,保障居民对现代生活的需要(如采光、日照、舒适性、私密性、卫生等);又通过院落形成相对独立的邻里结构,提供居民交往的公共空间,创造和睦相处的居住气氛。菊儿胡同住宅改造工程将新四合院建筑模式和新的院--巷体系、巧妙地嵌入菊儿胡同的现有街坊中,保持了地区城市肌理的相对完整性,既实现了建筑的现代化,又与原有的院落融为一体。

图7 菊儿胡同

当然,给老北京四合院带来生机的并不只吴良镛先生一位,青年建筑师马岩松的“胡同泡泡”,同样也为老北京注入了梦想和生机。

MAD的概念作品《北京 2050》中的胡同泡泡在2009年出现在了北京老城区的北兵马司胡同32号的小院里,立刻便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其建筑外壁圆润如金属泡泡,呈不规则的曲面,像镜子一样可以折射出周围的环境。胡同泡泡32号提供了一个公共卫生间和一段通上楼顶平台的楼梯。它几乎是建立在屋顶上的,插入这些小的元素,不占院落空间,又为四合院提供新的功能。

“四合院正逐渐成为老百姓的地域,有钱人的私密天堂,游客们的主题公园。”马岩松如是说。面对这种源自城市细胞的衰退与滥用,需要从生活的层面去改变现实。并不一定要采取大尺度的重建,而是可以插入一些小尺寸的元素,像磁铁一样去更新生活条件、激活邻里关系,与其他的老房子相得益彰,给各自以生命。

图8

研究北京传统四合院的保护措施,对我们研究徽州民居建筑的保护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婺源理坑村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传统的民居建筑由于建造的年代久远,其空间布局以及许多细节上的处理早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再加上年久失修,就造成了居住环境质量的下降,因而生活在里面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

图9

图10

图11

图9为现经常使用的侧门,正门一般不开

图10为通向二层狭小、阴暗的夹道,如今二楼多已闲置 图11为两位老人和小孙子的日常生活照片

保护传统民居建筑不能仅仅是把其像主题公园一样保存下来,空有其形。民居建筑本就是用来给老百姓住的,只有有人在里继续生活的民居才是有生命力的民居。如何保证人们在里可以很好的生活则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从周边的成功案例中,我们不难归纳出一下几点。

1,老城新用。即在老城区,利用老城区特有的地方特色、文化底蕴以及旅游资源,兴办一些创新、旅游、服务产业。如上海的田子坊,北京的南锣鼓巷等。

2,修旧如旧。即在不改变古建筑原状的前提下,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完全遵循古代的建造方法。

3,旧城区的整体改善。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老城区进行维护,并用现代的理念对齐进行部分改建,使其更加适合现代人的居住,如北京的菊儿胡同。

4,在旧城区中加入新的元素,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或公共空间,形成新的吸引力,如北京老城区的北兵马司胡同32号胡同泡泡。

结语

当然,传统民居的保护发展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我们政府,居民,游客等多方人员的长期支持和共同努力。在保护与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我们要根据具体的形势来处理好现代社会节奏给古建筑带来的冲击。在满足居民的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给于古建筑最大的保护,使其文化,风格,得以向世人表现出最原始的历史内涵,与此同时也得以最大的发展,这样才是古代文化遗产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 http://baike.baidu.com/view/2822307.htm [2] http://www.shangjie.biz/a/wenhua/qingse/2010/0224/240416.html [3] 欧阳文,徽州民居合院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3(1),90-94 [4] 苏继会 权薇,菊儿胡同住宅改造工程的类型学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4,4(4),372-375 [5] 曾伟,徽州民居浅析,东南大学学报,2009,11(6),81-84 [6] 陈建红 李茹冰,文化因素对建筑空间环境的影响,[7] 周燕方,浅谈徽州民居的成因及特点,建筑历史,2006,24,131-133 [8] 陈蝶,菊儿胡同 摇曳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城市博览,45-48

第五篇:互联网金融风险研究——以P2P为例

互联网金融风险研究:以P2P为例

摘 要

文章首先主要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以及国内外近几年的发展状况以及理论实践,其次选取互联网金融最具代表性的P2P网络借贷平台来进行分析,并分析P2P网络借贷平台数量爆发性增长的原因,以及其带来的各种法律问题和信用问题。最后通过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问题来分析互联网金融在发展初期出现的以上问题,并运用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理论对其生存环境进行具体分析,提出风险规避、完善法律制度、建立完善信用体质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P2P;金融风险

Risk of Internet Banking: A Case Study in P2P

ABSTRACT

The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inance, followed by Internet banking select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P2P lending platform for network analysis and network analysis of the number of P2P lending platform explosive growth causes, and it brings a variety of legal issues and credit problems.Finally, the problem of P2P network lending platform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banking in the early emergence of these problems, and use the Internet at home and abroad for its living environment of financial theory specific analysis, risk aversion, improve the legal system,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physical condition of the credit policy recommendations.Keywords: Internet banking;P2P;financial risk

目录

一、引言..............................................................................................................................................................1

二、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1

(一)互联网金融分类................................................................................................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P2P模式的发展现状...........................................................................................................................1

1.P2P模式的概念界定...........................................................................................................................1 2.P2P模式的特点...................................................................................................................................1

(三)P2P网贷平台的生存环境...................................................................................................................2

1.网络环境分析......................................................................................................................................2 2.法制环境分析......................................................................................................................................2

三、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问题......................................................................................................................3

(一)信用评估的风险..................................................................................................................................3

(二)业务层面的风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系统安全性的风险............................................................................................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4

(一)风险规避..............................................................................................................................................5

(二)建立信用体制....................................................................................................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7

一、引言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往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

互联网金融抓住了金融现代业务里的盲区,这是互联网金融产生并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所谓的盲区即指现代金融业务中的信息不对称,信息量小,而现代金融业务的主要业务是中高额贷款,民间私企、小额贷款涉及的较少,而小额贷款在民间的需求量是巨大的。互联网金融诞生的前提是小额贷款的供需不平衡,它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必要性都将对未来的现代金融业务发展趋势产生重大影响。

文章首先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原因、发展、实践和国内外相关理论,其次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组成部分——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合法性问题和信用问题。最后我们对以上的研究内容进行结论,并提出P2P网络借贷平台走向良好发展轨道的对策。

二、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P2P为例

为了对现阶段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做一个清晰的界定,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互联网金融实验室从2012年开始,通过持续调研走访,深度解析资讯,最终梳理出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等六大互联网金融模式,并在2013年的“清华金融周互联网金融论坛”上首次提出。

(一)P2P模式

1.P2P模式的概念界定

P2P(Peer-to-Peer lending),即点对点信贷。P2P网贷是指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进行资金借、贷双方的匹配,需要借贷的人群可以通过网站平台寻找到有出借能力并且愿意基于一定条件出借的人群,帮助贷款人通过和其他贷款人一起分担一笔借款额度来分散风险,也帮助借款人在充分比较的信息中选择有吸引力的利率条件。

目前,出现了几种运营模式,一是纯线上模式,此类模式典型的平台有拍拍贷、合力贷、人人贷(部分业务)等,其特点是资金借贷活动都通过线上进行,不结合线下的审核。通常这些企业采取的审核借款人资质的措施有通过视频认证、查看银行流水账单、身份认证等。第二种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此类模式以翼龙贷为代表。借款人在线上提交借款申请后,平台通过所在城市的代理商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审核借款人的资信、还款能力等情况。

另外,以宜信为代表的债权转让模式现在还处于质疑之中,这种模式是公司作为中间人对借款人进行筛选,以个人名义进行借贷之后再将债权转让给理财投资者。

2.P2P模式的特点

与传统的信贷模式相比,P2P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对象平民化。P2P信贷主要针对那些信用良好但缺少资金的大学生、工薪阶层和小微企业主等,帮助他们实现培训、家电购买、装修和兼职创业等理想。这一特点也直接决定了P2P信贷的数额相对较小,一般不针对大企业和数额较大的借款人,不涉足热点投资领域,也有人称其为“微型”金融。

(2)方式网络化。由于时间和空间成本的限制,P2P信贷的借方和贷方不可能面对面进行商谈,所有的借贷行为依靠中介平台,其联络的桥梁则是网络,因此,P2P信贷被直接称为“网络信贷”。

(3)借贷便利化。P2P信贷的借款人一般不用提供额外的抵押担保,全凭个人信用进行贷款,借贷相对简单便捷,个人信用情况由中介机构进行把关审核,现阶段主要依靠的是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根

据中介机构提供的借款人资信情况,出借人可以对借款人还款能力进行评估和选择,信用级别高的借款人将得到优先满足,其得到的贷款利率也可能更加优惠。

(4)直接透明化。P2P信贷的出借人与借款人直接签署个人间的借贷合同,一对一地互相了解对方的身份信息、信用信息,出借人及时获知借款人的还款进度和生活状况的改善,最真切、直观地体验到自己为他人创造的价值。

(5)准入低端化。P2P信贷被称作“人人贷”,既可以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点对点的借贷,也可以理解为“人人皆可借贷”,其准入条件非常宽松,有几千甚至仅仅几百元的资金或者需求就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借贷。P2P借贷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用的传播者和使用者,信用交易可以很便捷地进行,每个人都能很轻松地参与进来,所以P2P信贷也被称为“草根”金融。

(二)我国P2P网贷平台的生存环境

1.网络环境分析

对于P2P网贷平台来说,网络环境主要包括网络技术和软件。目前,大部分的P2P网贷平台运行惯例是,花几千元买个廉价的系统,再在网上注册一个域名,P2P网贷平台就这样诞生了,甚至有传闻,注册资金达1000万元的P2P网贷平台,搭建网站模型的成本只要10元。如此低准入门槛、低成本运作导致网站的安全系数极低。随之而来的问题就出现了,大批的P2P网贷平台被黑客攻陷,例如今年4月,丰达财富网站遭到黑客袭击,网站瘫痪长达70多小时,引起大批用户恐慌,最后在亚马逊、Cloud Flare和美国西海岸安全服务商的帮助下,才得以成功地度过这次危机,而这并非个案。开心贷在4月17日也遭到黑客攻击,连首页都遭到了修改,甚至对方随后发帖称“你的服务器对我来说真没难度”。某业内人士认为,平台技术安全问题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道坎。

廉价的系统加上不成熟的技术,其本身就存在非常大的隐患,如果了解这些相关信息,P2P网贷平台的第一步就很艰难。即使在平台发展到资金上千万,如果系统不得到升级,技术没有得到提升,那上P2P网贷平台对于黑客们来说就是一养猪场,等猪养肥了,再来牵走。所以,在技术和软件部成熟的情况下,贸然进入这一行业是极具危险性的。

2.法制环境分析

(1)P2P处于法律灰色地带。传统的P2P网贷模式是由借贷双方直接签订债权债务合同,网贷平台只提供第三方服务且不承诺本金保障。P2P网贷平台承担的是信息公布、信用认定、法律手续和投资咨询的职能(有时候还包括资金托管结算中介、逾期贷款追偿等服务),收取服务费,不参与到借贷的实质经济利益中。民间普遍把高于4倍基准贷款利率的借贷关系成为“高利贷”。当这种高利率被称作“高利贷”时,也连带了道义上的谴责。在国内P2P网贷实践中,出现了实际利率不超过4倍,但加上P2P平台的服务费用超过4倍基准贷款利率的情形,目前没有能判断其违法的法律依据。何况,资金成本是一个市场化的行为,片面进行道义谴责也没有必要。

(2)P2P行业自律和监管。一般情况下新兴行业的成熟和健康发展,主要依赖于行业的透明性、自律性和品牌声誉。P2P网贷行业的自律性和透明性主要包括:

第一,必要财务数据的透明。P2P行业部分从业者在强调其自身平台安全性的同时,却对核心数据尤其是流动性指标和坏账率指标上讳莫如深。在不涉及商业机密,但与投资者资金安全相关数据上,P2P网贷平台以及专业放贷人应该及时做出说明。

第二,运营关联性的合理切割。该合理切割包括小贷担保模式中的网贷平台业务和担保关联业务的切割,以及与关联担保公司的切割;债权转让模式中的资产评级业务不能由与专业放贷人关联的机构来操作,保持其风险审核和资产评级的独立性,而非内部循环等等。当然,这样的切割不是理想化全面化的,第三,投资者风险说明工作。对于小额贷款这种金融形式,尤其是在信息不充分对称的情况下,其本来就有相对较高的风险。行业部分从业者为了吸引大量的投资者,片面地夸大了安全性,那是极具不

负责任的。P2P网贷平台应该做好投资者风险说明工作,并尽量挑选或者培养具备风险识别和风险承担能力的优秀投资人。

第四,独立意见机构监督管理。P2P机构应该加强与独立意见(评价)机构的合作,包括:第三方支付机构;资金交易结算都通过第三方机构实现,不使用平台自身账户进行托管和结算,切断资金线和业务线的关联性,同时平台不生享有资金的支配权。独立审计机构;定期对坏账率和流动性指标进行审计,保持信息公开、透明。独立律师事务所;定期审计公司法人的状况,检查债权债务关系,抽查留底文件。独立资产评级机构;用其来避免债权转让“自评自卖”行为。

第五,行业自律组织与行业标准。一是业内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特别是征信信息共享和黑名单公示机制,以及与同行业平台形成共享的常态备案机制。二是考虑对授信共享机制形成共识和初步行业标准。三是成立自律性组织,承担监督和警示责任。

对于涉及公众利益的金融行为,仅有行业自律是不够的,还得有严格的他律。相关部门应该研究讨论,确定P2P网贷平台机构性质,确定监管主体、监管内容和监管形式。主要对资金的流动性进行监管,政策部门应该考虑对P2P网贷平台进行机构风险评级,对社会和投资者公布,发布风险警示。同时通过财税政策、资本金注册和补充要求、风险警示窗口指导和投资者保护政策引导进行风险控制。钱、追求社会地位、追求理想这都是正面的目的。但如果目的是骗钱、还债、自己借款,这时候就需敬而远之。

(三)我国P2P网贷发展的现状及原因

我国P2P网贷行业的基本现状就是“三有三无三集聚”。具体而言P2P网贷行业的三有是:有需求、有供给、有中间服务,但是P2P网贷行业却长期处于三无状态,即: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机构监管,形成三积聚:大量的资金往P2P平台积聚;很多人觉得这是个挣钱的机会纷纷入场形成了人才的集聚;P2P平台借助高科技的手段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同时也带来了风险的积聚。

以某金贷为例:2012年6月,:上线即发布“秒标”吸纳融资。5天后创始人携款潜逃。某财在线于2013年7月对贷款额度和期限进行拆标。之后出现“遭黑客攻击”的报道,投资人相继提现造成挤兑,平台无力满足提现要求。某力贷2013年9月虚假发标拆标。巨额资金流向某借款人和平台法人。现法人卷款潜逃,投资人无法提现。

当前我国P2P网贷快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有几点:一是服务的领域属于民间借贷,因为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借贷观念;二是P2P借贷平台的贷款利率很高,远远超越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水平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三是有些P2P平台推出了本金保证担保等模式,让投资者在平台放贷时感到放心;四是P2P平台的投资原则是小额分散投资者参与的,门槛很低故参与者甚多;五是有高科技信息手段的支持平台运营较低;六是P2P高举普惠金融旗帜符合国家金融发展的政策趋向,起着很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应,也吸引了一些公益慈善人士的投资和加入;七是在本轮地方金改中P2P充当了开路先锋的角色。截止2013年底全国P2P网贷平台已有几家促成民间借贷金额多达亿元。

三、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问题——以P2P为例

在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同时,互联网金融风险也逐渐凸显出来。作为互联网技术与金融全面结合的产物,互联网金融不但面临传统金融活动中存在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还面临由互联网信息技术引起的技术风险、由虚拟金融服务引起的业务风险以及由法律法规滞后引起的法律风险。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的要点

1.技术风险管理

互联网金融依托的是发达的计算机通讯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缺陷便构成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开放式的网络通讯系统,不完善的密钥管理及加密技术,TCP/IP 协议的安全性较差,加之计算机病毒以及电脑黑客高手的攻击,极易引起交易主体的资金损失;另一方面,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软硬件系统大

多引自国外,缺乏具有高科技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网金融设备,技术选择的失误则极易造成系统性的紊乱,造成巨大损失。因而,为了应对技术风险,应提高相关软硬件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水平,逐步摆脱国外的技术制约。同时,加强行业内机构间的沟通与协调,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防止选择性技术风险的一再重演。

2.业务操作风险管理

交易主体对互联网金融的操作规范和要求缺乏必要的了解,引起不必要的资金损失,进一步可能导致交易过程中的流动性问题、支付结算的中断问题。交易过程中有意或者无意的操作失误,无论是对于客户还是互联网金融机构而言,都会构成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累积,因而,应该加大信息披露的程度,建立个人信息信誉体系,构建更加人性化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加大互联网金融操作规范与流程的宣传力度,形成相互信任的互联网金融交易市场。

3.法律风险管理

目前我国的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都是基于传统金融而制定,不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造成交易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不明确,不利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应该尽快完善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法律法规,明确市场准入、资金流动与退出方面的规则,建立统一标准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监管体系,同时借鉴国外互联网金融立法的规范,完善对消费者隐私保护、电子合同的合法性以及交易证据确认等方面的规定,最终营造权责分明、法理明确的互联网金融市场。

(二)P2P网贷存在的风险问题

以P2P网贷为例,P2P网贷主要存在一下几个风险问题: 1.制度风险

我国P2P网络贷款平台公司一般注册为金融咨询、网络服务、电子商务类公司,但其实质都在进行互联网贷款活动。目前对于P2P网络贷款平台只能通过合同法、民法通则和《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根据这些相关的规定,网络借贷平台的借贷应该作为民间借贷案件来受理,同时,民间借贷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银行基准利率的4倍,超过部分法律不予保护,而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很多借款已经超过了基准利率的4倍,其多出的部分就不能受到保护。

2.监管缺失

尽管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迅速,但是其监管门槛却很低。中国人民银行曾明确表示不监管网络贷款公司,银监局也曾表示,网络贷款公司的业务并不和银行之间发生关系,且其身份也属于公司,而不是银行的合作机构或派出机构,因而很难予以限制。网络监管部门也表示,网络贷款平台的日常经营行为并不归他们监管。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三方都不管,在这种局面下,被网贷平台“骗”了钱的借款人不在少数。

3.信用风险

我国目前的信用评价体系尚不健全,P2P网络借贷平台无法像银行一样通过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了解贷款人的资信信息,而只能将贷款人的身份证、户口本、学历证明、资产材料、结婚证、亲友合影等纳入信用审核,拍拍贷甚至将网络社区、用户网上的朋友圈也纳入其信用等级。可能会出现冒用他人材料,一个人注册多个账号来骗取贷款的情况。

4.投资风险

由于贷款人和借款人彼此不认识,很多都是相隔很远。借款完成后,借款人对贷款人的经营状况和所借资金的使用情况无法跟踪。一旦贷款人将所贷资金投入到高风险的股市、高利贷,甚至用于个人的奢侈消费,则会给借款人的资金带来很大的风险。而面对坏账,P2P网络借贷平台并不承担借款人损失的本金和利息,因此,借款存在很高的风险。

5.行业透明度低

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行业透明度低,借款人借钱给贷款人,但是从P2P网络借贷平台上很难得到

贷款人的个人资料。在这种情况下,P2P网络借贷平台很容易就可以伪造出一个虚假的借款,借款人也没有办法去调查贷款人的信息真伪。

6.缺乏自律

P2P网络借贷平台数量的增长远远超过了贷款人和借款人,为了吸引资金,很多P2P网贷平台不得不通过高息来吸引借款人。而且有些平台是给自己的投资项目融资,自容自用的风险就更加难以控制,2012年“优易网”倒闭,杭州的借款人被卷走了约400万元,后来经过查实,优易网就是一家自融资网站。

四、对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的建议

在互联网金融中,经济活动表现为货币信息的传递与调拨,代表货币资金的数字化信息在网络内流动。“虚拟”的金融交易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使得金融风险的传播速度加快、波及范围扩大。作为互联网技术与金融全面结合的产物,互联网金融不但面临传统金融活动中存在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还面临由互联网信息技术引起的技术风险、由虚拟金融服务引起的业务风险以及由法律法规滞后引起的法律风险。此外,互联网金融业务几乎全部在网上完成,交易对象不明确、交易过程透明度低,都加剧了金融管理部门调控和监管的难度。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业务对金融风险具有放大效应,必须加强风险防范与管理。

(一)构建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

改进互联网金融的运行环境。在硬件方面加大对计算机物理安全措施的投入,增强计算机系统的防攻击、防病毒能力,保证互联网金融正常运行所依赖的硬件环境能够安全正常地运转;在网络运行方面实现互联网金融门户网站的安全访问,应用身份验证和分级授权等登录方式,限制非法用户登录互联网金融门户网站。

(二)健全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1.加强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内部控制

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本质仍然是金融风险,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机构应从内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方面着手,制定完善的计算机安全管理办法和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完善业务操作规程;充实内部科技力量,建立专门从事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技术队伍。

2.是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市场选择风险的基础。以人民银行的企业、个人征信系统为基础,全面收集非银行信用信息,建立客观全面的企业、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和电子商务身份认证体系,避免互联网金融业务提供者因信息不对称作出不利选择;针对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机构建立信用评价体系,降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不确定性,避免客户因不了解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服务质量而作出逆向选择。

(三)加强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法制体系建设

1.加大互联网金融的立法力度

及时制定和颁发相关法律法规,在电子交易的合法性、电子商务的安全性以及禁止利用计算机犯罪等方面加紧立法,明确数字签名、电子凭证的有效性,明晰互联网金融业务各交易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2.是修改完善现行法律法

修订现有法律法规中不适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部分,对利用互联网实施犯罪的行为加大量刑力度,明确造成互联网金融风险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3.制定网络公平交易规则

在识别数字签名、保存电子交易凭证、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明确交易主体的责任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以保证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有序开展。

(四)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

1.加强市场准入管理

将是否具有相当规模的互联网设备、是否掌握关键技术、是否制定了严密的内控制度、是否制定了各类交易的操作规程等内容作为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对互联网金融各种业务的开展加以限制和许可;根据开办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主体及其申报经营的业务,实施灵活的市场准入监管,在防范金融风险过度集聚的同时,加大对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扶持力度。

2.是完善监管体制

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突破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的界限,对分业监管模式提出了很大挑战。我国应协调分业与混业两种监管模式,对互联网金融风险实行综合监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打破了地域限制,对单独的国内监管提出了挑战,我国需与有较高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能力的国家和机构合作,学习对方的先进技术,对于可能出现的国际司法管辖权冲突进行及时有效的协调。

(五)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的协调

1.创新与监管之间的协调

互联网金融市场代表着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发展方向,各国金融机构都在努力扩展自己的互联网金融服务,然而,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巨大风险又使监管者无法任由互联网金融无限创新,严格的监管会削弱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甚至阻碍技术进步与业务创新,监管者面临着创新与监管之间的两难选择。应建立统一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进行适度的监管,加大对互联网金融的实时监管,防止风险的过度集聚,同时加大对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扶持力度,抢占未来国际金融市场。

2.消费者权益与金融机构利益的协调

互联网金融市场在提供给消费者高效交易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权益之争,监管者既要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以维持市场的信心,又要维护机构的权益,以促进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创新与发展,二者的协调性问题便显得格外重要,消费者在权益的分配方面处于弱势地位,更是市场得以运行的基础,因而,监管者应格外注重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维持金融市场的信心,另外,互联网金融机构会有更大的动力去改进相关服务,加快创新步伐。

3.分业监管与混业监管的协调

我国采取的是典型的分业监管模式,即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实施监管,但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突破了这一界限,互联网金融交易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业务种类日益多样化,分业监管的模式无法对互联网金融的综合业务实施有效监管,不仅会造成重复监管,而且各部门间的信息协调问题也会影响到监管效果。尽管监管机构目前的分业监管模式对于传统金融的分业经营还可实施有效监管,但互联网金融的多样化金融服务对监管机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分业监管模式也受到挑战,应协调分业与混合两种监管模式,实现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综合监管。

五、总结

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互联网企业利用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手段将互联网的一系列经济行为融入金融要素产生的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颠覆了传统金融企业经营模式它是一种全新的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金融业来说,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合理规避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问题,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稳定,才能使互联网金融更好的为我国金融行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麟、钱峰.移动金融--创建移动互联网时代[J].新金融时代,2013.[2] 张玉梅.P2P小额网络贷款模式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12).[3] 吴晓光、曹一.论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J].南方金融2011,(4).[4] 李广明、诸唯君、周欢.P2P网络融资中贷款者欠款特征提取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1,(1).[5] 张娜.P2P在线借贷研究述评[J].经营管理者2010(8).[6]冯静生.网络金融风险:我国的监管状况及完善对策[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1):41-44.[7]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12.[8] 奚尊夏.P2P网络借贷组织生存机理与框架设计研究[J].区域金融.2012 ,(8):27-30 [9] 魏国雄.信贷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10]张劲松.网络金融(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下载建筑遗产的现代防火适应性及其对策研究---以土家民居为例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筑遗产的现代防火适应性及其对策研究---以土家民居为例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