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研究4-9
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韩君峰 罗小燕
(广东工业大学)
摘要: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是高校党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精英,学生党员的质量如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未来。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党员质量保障体系。保证学生党员的质量,首先,高校党务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章对党员的各种要求,严格按照入党的程序和标准发展学生党员。其次,在发展学生党员的过程中要把好几个重要的“入口关”。再次,要做好学生入党前、入党过程中和入党后不同时期的考察和教育工作,从而保证学生党员的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党员质量质量保障体系
引言
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是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党员的质量如何,不仅关系着良好班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影响着党在青年大学生中的形象,更关系着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未来。因此,高校发展学生党员,不仅要重视数量的提高,更要保证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保障和提高学生党员的质量,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关键。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由于受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一些拜金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保障新发展党员的质量、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摆在高校党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1]。因此,对高校学生党员的质量保障体系进行研究和探索,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发展党员的条件和要求
要做好高校党务工作,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首先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章》中对党员的各种要求。党章中关于党员的规定,是我们发展学生党员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2]、《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3]和高等学校的实际,要求入党的大学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党员:
1、政治思想和价值追求方面。要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大众谋福祉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具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烈意愿;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自我教育和改造自身主观世界的能力[4]。具体包括:有正确的入党动机,参加党校培训班学习并顺利结业;考察期自递交申请书之日算起,必须满1年;严格执行党组织的决定,自觉维护党的形象,能抵制各种诱惑,能和各种不良和落后思想做斗争[4]。
2、学习上,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意识。能够牢固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技能,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活动,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创新能力。申请入党的学生必须努力学习,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无考试不及格现象,无考试作弊行为;获得奖学金、通过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及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发展。
3、群众基础。能主动关心同学,和大多数同学和睦相处,并能正确体察同学们的意见和呼声,得到大部分同学的认可和接受。具有助人为乐、关心同学的具体事实,在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威信。经团组织的推荐,在推优选举过程中,能得到广大团员的支持和拥护。在征
求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意见时,能得到他们的认可,才可以发展[4]。
4、日常表现。入党对象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具体要求如下: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勤俭节约;勇于并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能正确对待批评和监督;在公益活动和志愿活动中表现积极,有参加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等公益活动的记录。
5、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方面,申请入党的学生必须热心为同学服务,积极参与班级和学生社团的工作,工作态度好,工作能力和交往沟通能力较强,具有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患得患失,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二、如何保证学生党员的质量
1、把好党员“入口关”。
(1)要坚持入党标准、严格入党程序。
在团组织向党组织推优和评选入党积极分子、讨论确定重点培养对象、讨论确定发展对象、召开“通表大会”等少数几个关键环节,要严格按程序操作,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对发展对象进行公示,让群众进行评议,让普通同学来监督,做到民主、公开。建立起党组织把关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质量保证机制,确保新党员质量。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每一个重要“关口”最好都安排专人负责“把关”。不同的人负责把守不同的“关口”。以防止个别同志因为工作疏忽,造成全线失守。
(2)对发展对象进行全面考察,做好发展对象的考察、评价和监督工作。
对发展对象要做好经常性的考察和教育工作,这是高校党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证党员质量的重要一环。要考察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学生的入党动机、对党的认识和感情、组织纪律性和政治敏感性。②学生对公益活动的态度和认识,以及参加公益活动的情况。了解学生是否具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牺牲自我的共产主义精神。③学生在班集体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现。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交往情况,进一步了解其品行、修养以及精神追求。如果发展对象担任了某项学生工作,还要了解其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④学生在关键时刻和细节问题上的表现[5]。看学生是否具有党员意识和先进意识。
对发展对象的考察、教育工作应由他们的培养联系人或入党介绍人负责。按规定,两名培养联系人每季度至少分别与申请人谈话一次,每半年填写一次考察意见。培养联系人要在平时做好考察和谈话记录。对于那些平时不做考察,对考察工作不认真、无作为的培养联系人要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可以按党章要求,给予相应的党纪处分。
对入党对象的考察和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复杂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除了安排专人负责,还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重视发挥班干部、发展对象的舍友、任课教师、普通同学等的作用,他们对申请人的观察和评价也是很重要的,有时是不可替代的。
(3)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这是我党长期坚持并且行之有效的一个好的传统,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如果发现学生的人党动机有问题,或者有违犯校规校纪、考试不及格等现象,可以考虑实行一票否决。绝不能拔苗助长,或放松要求。
2、把好党员“教育关”。
大学生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正式党员,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艰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对象要经历反复的思想斗争,尤其是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上遇到挫折的时候,思想意志不够坚定的人很容易发生动摇。这时候,党组织的思想教育工作更要及时跟进,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做好发展对象的教育工作,使教育工作伴随学生入党的整个过程,通过系统而良好的教育,满足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需要,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在教育形式和方法上,可以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作用,创新教育载体,改进教育手段,让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变
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入党前教育。目标是通过入党前教育,让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激发广大学生入党的兴趣和加入党组织的热情和积极性。教育对象为普通学生、团员和有意愿加入党组织的学生。入党前教育:(1)应注重激发学生追求进步、加入党组织的渴望。要以生动的语言,向学生详细讲解入党对人生发展、自我完善的意义。(2)在内容选择上,应紧贴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的实际,精心安排普及性、趣味性兼有的理论教育内容。(3)要注意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入党动机是学生要求入党的基本出发点和目标,它可以影响乃至决定一个人在入党过程中思想和行为的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是保证学生党员质量的重要一环。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入党动机不纯、入党前后表现不一致、先进性不明显等[6],这些现象归根到底都与学生的入党动机有关。
入党过程中的教育。教育对象为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入党过程中的教育应进一步加强发展对象对党的事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发展对象对党的感情,进一步端正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提高其政治理论水平和党员意识。通过教育,提高入党对象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使发展对象初步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
入党后的考察和继续教育。对象为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有的大学生在入党前表现不错,在各方面还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但转为正式党员以后,就以为进入了“保险箱”,不再那么认真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6]。也有一些大学生党员,毕业后参加工作不久,就开始腐化堕落,丧失理想、信念和追求,被物质生活和享乐主义、自由主义所腐化,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值得我们反思。这既是他们本人的损失,也是党的损失。所以,高校党务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对学生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工作。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进一步深化马列主义和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敏感性、坚定性,加强学生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拒腐抗变能力。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而努力的远大理想,做一个优秀的时代青年。
(2)鼓励学生加强个人修养,激发学生党员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内在需求,引导党员完善自己的人格和修养。鼓励和引导党员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善于做批评和自我批评,积极主动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对于大学生而言,还要教育他们文明使用互联网,坚决抵制抄袭、剽窃、考试作弊、伪造证书等诚信缺失现象[6],不做违犯道德规范的事情。
(3)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提高党性意识。教育和引导学生党员以身作则,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在班风和学风建设中起模范带头的作用,影响和带动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党员的先进性。
对学生党员中违纪违法行为,决不能姑息,要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对于无视党纪国法,情节特别严重的要坚决清除出党。然而,长期以来,在高校学生违纪处分中,只有行政处分,没有党纪处分,这是不利于对学生党员实施教育管理的。此外,对于不合格党员,我们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不合格党员的标准,使学生党支部在进行党员评议、处理不合格学生党员时有章可循[7]。
3.注重在实践中考察和锻炼学生党员。
首先,要鼓励和支持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从事学生工作、参加学生社团,使他们在学生工作和集体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交往沟通能力、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从事学生工作,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让他们学会正确地处理学习与工作、休息的关系。辅导员可以安排学生党员从事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借机观察学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但不宜让同一个人担任过多的职务,以免影响其学习。
其次,可以通过学生党支部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贫困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还可以组织他们参加义务献血、义务劳动、“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各类公益活动。
4.要重视通过互联网开展党建工作,提高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要保证党员的质量,党建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通过现代科技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8]。可以通过互联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传播和输送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同时,要加强对网络的引导和管理,使网络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和成长的乐园。
三、总结与展望
党员的质量关系到党的事业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未来,高等学校要重视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为党多培养和输送一些优秀的人才,这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而艰巨的使命。高等学校的领导和各部门应高度重视,共同努力,一起做好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飞.关于发展学生党员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思考.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第6卷第4期
[2] 中国共产党章程.2007.10.25
[3] 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1990.9
[4] 孙静.正确把握党员标准,确保学生党员质量.北京教育·高教.2007.05
[5] 徐向阳,陈炯.建构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证机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1
[6] 蔡茂华,易晖,李敏.建构长效教育机制提高高校学生党员质量.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3期.[7] 冉庆.确保高校学生党员质量的对策探讨.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7.第20卷第4期.[8] 周德锋.如何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9] 许胜许,文兴.论高校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保证体系.中国林业教育.2006年第1期
[10] 朱芳转.高校如何保证和提高学生党员质量.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第二篇: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符合国家检测标准的农产品。随着我国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农产品在生长过程中受土壤、水质的影响,容易发生各种病虫害,农民为了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往往会对其追加有机肥或喷洒农药,为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必须的元素,抑制病虫害的发生。但是,这些农药会存留在农产品中,人们的安全食用受到威胁。因此,加强农产品无公害质量保障体系进行研究,对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无公害农产品概述
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于2001年4月26日,正式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2002年7月开始,在全面范围内推行“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无公害农产品主要是指其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都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或标准,经认证取得合格证书,并使用无公害产品标志,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2、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通过对无公害农产品概念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要想控制农产品的安全质量,就需要从农产品的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着手,从而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
2.1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足的要求;b表示韭菜、青椒、胡萝卜、菜豆等产地应满足的要求;c表示菠菜、胡萝卜产地应满足的要求;d表示萝卜、水芹产地应满足的要求[1]。
2.2 无公害农产品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各部门都加大了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监督力度,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商贩的不断增多,如何有效控制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已成为当前的主要问题。
2.2.1 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不合理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的行政职能不清楚,人们对自身责任认识不到位,导致农产品质量管理部门在开展工作时,无法进行合理的安排,影响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工作。此外,国家在制定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管理政策过程过程中,由于产地环境对农产品的影响,导致地方政策与中央制定的管理政策无法进行有效统一处理,给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难题。
2.2.2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在建设过程中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但是,从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现状来看,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法律规定在应用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可行性,即制定的法律法规标准较低,覆盖面较窄,并没有充分满足当前社会下,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的要求[2]。
2.2.3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不完善
由于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起步较晚,且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因此,我国构建的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不完善,不成熟,使得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认识不足。由于人们的不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标准的不完善,相关部门对无公害农产品的检测方式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导致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下降。
3、加强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措施
3.1 不断优化农产品的环境条件和生产工艺
在构建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充分重视产地环境及生产工艺对农作物质量安全的影响,不断优化农产品的环境条件和生产工作已,保证农产品在生长或生产过程中不会积累很多有害元素,影响人们安全食用。
3.2 加大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力度
无公害农产品安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是保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的基础。因此,相关部门应不断加大安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力度,严格审查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程序,在农产品无公害认证过程中,要保证取样的科学性,规范无公害农产品开发的统一规划和市场管理,从而保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权威性,使人们能够放心的食用无公害农产品。
3.3 政府要加大行政职能的发挥力度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在建设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行政职能作用。首先,要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的商标权,即任何部门或任何单位都不能随意使用无公害农产品商标;其次,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的相关法律,为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提供法律依据,保证相关部门在检测无公害农产品时,能够有法可依。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国家与相关部门应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测力度,完善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不断优化食品产地环境和生产工艺,提高社会对我国食品安全的评价,保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奇,陈贺,王良慧,等.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新疆农业科技,2003(1):8-8.[2]王梓.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
第三篇:关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现状研究
论文关键词】社会保障水平
适度 农民工
【论文摘要】作为社会稳定器和安全网的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 之一。文章通过特定的测定模型,计算出我国近几年的社会保障水平与社保水平下限值,认 为我国社保支出占 GDP 的比重偏低,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引言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重要防线。建立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 安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我国政府从国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并积极致力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 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基金支撑能力也逐步增强。近几年全国社会保险覆盖人数每年递增 6%左右。但另一方面,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起点低,区域间的发展 差距不断扩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也就成为一项十分艰巨和繁重的任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 立健全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制订合理的社会保障水平是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科学测定 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和我国现阶段的社保水平,并做出科学合理地比较和分析,对于我国社 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从最微观的角度出发,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的高低程度被称作社会保障水平,其主要衡量指标是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社会保障水平客观上存在一个“适 度”区域,过高或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都会对社会保障制度自身运行机制和社会经济发展产 生不良影响。
1、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下限 国内曾有学者提出适度社会保障水平的测定模型: S=Sa/W×W/G=Q·H=0.75(Oa+Z+J+M)其中 S 代表社会保障水平,Sa 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G 代表国内生产总值,W 代表工 资收入总额,Q 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系数,又称社会保障负担系数,H 代表工资收入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又称劳动生产要素投入分配系数(依据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H 选定为 0.75),Oa 为老年人口比重,Z 为失业保障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 的比重,J 为工伤、生育保障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M 为社会福利优抚支出占工资收入 总额的比重。“根据国际经验和中国已采取的保障政策,失业保险支出比重系数 Z 一般在 1%-1.5%左 右,下限选 1%为宜; 工伤、生育保险支出比重系数 J 一般在 0.016%-1.5%左右,下限
选 0.016% 为宜;社会福利、社会优抚支出比重系数 M 一般在 1%-1.5%左右,下限选 1%为宜。” 参数 Z、J、M 都采用的最小值,因此计算得出的数据为社会保障水平的下限值即社会保 障水平的最低值,适度的社保水平应稍高于社保下限值。将各项参数代入上述公式,得出 2004—2006 年中国社会保障水平“度”的下限值(见表 1)。表 1 中国社会保障水平“度”的下限值(2004—2006 年)(资料来源:根据各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2、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现状 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额的比重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发展的深度。社会保 障水平“度”的测定公式:S=Sa/G。其中 S 代表社会保障水平,Sa 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G 代表国内生产总值。
表 2 中国社会保障水平(2004—2006 年)(资料来源:根据各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整理。)依据表 1 所示,2004-2006 年,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下限值分别为 9.778%、9.784%、9.987%,也就是表示 2004 年-2006 年我国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应该在 10%左右。而表 2 所示,我国实 际的社会保障水平分别为:3.122%、3.183%、3.062%。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明显低于社会保障水平的下限值,实际的社保水平不及社保水平下 限值的三分之一。虽然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逐年都有所增长(2006 年除外),但增长速度缓慢,低于社会保障水平下限值的增长速度。这说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于社会和经济发 展水平。
三、我国较低的社会保障水平成因分析及相应对策 由于统计年鉴中社保总支出并没有涵盖事业单位和机关人员在这方面的支出,若要考虑 到事业单位和机关的高水平的保障,我国实际的社保水平应有所提高。但数据所限,故不展 开对这部分的分析与阐述。
1、社会保障覆盖面依然狭窄,没有实现全覆盖 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亟待发展。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如此低,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条就 是占全国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并没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来。同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我国 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呈明显的二元化特征:在城市,建立了面向全体城市居民的、全面的社会 保险制度;在农村,则实行家庭保障与集体救助相结合的保障制度。作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 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并未在农村建立。迄今为止,各种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思路基本上还 是以户籍为基础的,对于流入城市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没有考虑到。我国城镇失业保 险覆盖率极其低下,仅覆盖正式职工,却将农村就业人员和城镇非职工人员排除在外。从社 会保障费用支出的情况看,占全国总人口 80%的农民保障支出
出,仅占全国社会保障支出的 11%,而占全国总人口 20%的城镇居民,却占 80%的保障费用。尽管如此,当前的社会保障还远远未能全部覆盖全部城镇人口。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改 革仅限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一些非公有制的企业形同虚设,有相当一部分城镇企业员 工被挡在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如此悬殊,不仅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展,农村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将在逐渐被核心家庭所取代,农村的家庭养老能力也将逐渐减弱。同时,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来自于养老和医疗方面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因此,扩大社 会保障覆盖范围,将全体社会公民都纳入社保已迫在眉睫。但现实中,农村经济薄弱,资金来源没有充分保障,要在农村建立与城市同等的社会保 障水平也不实际。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他们既是城市的建设者,也有可能成为社会的不稳 定因素。首先,要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根据农民工的需要与制度建设的可能,对农 民工实行分层保障。最急切的保障项目应当是按照普遍性原则来确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障制度。从层出不穷的农民工伤事故到规模惊人的农民工职业病群体,以及由此导致的数不清的劳资 纠纷,均决定了针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障制度应当作为我国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项目尽快得到确 立。其次,有必要建立农民工的疾病医疗保障尤其是大病保障机制。尽管近几年我国在推行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但是以大病为主的医疗补偿机制有待完善。疾病尤其是重大疾病不仅会 导致农民工失去工作,而且极易陷入贫困境地,这使得疾病保障成为农民工的现实需要。最 后有必要为农民工建立相应的社会救助制度。它应当包括农民工遭遇天灾****时紧急救济、特殊情形下的贫困救助、合法权益受损或遭遇不公待遇时的法律援助等。
2、瞒报漏报现象严重 参保职工个人一般以本人当月全部工资收入为基数缴纳保险费。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以本单位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职工工资总额是指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 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主要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不好等原因,在保险费的实际征缴过程 中,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的缴费工资总额。企业的缴费工资总额 是由企业上报,并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
第四篇:关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现状研究
关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现状研究.txt15成熟的麦子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逊;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论文关键词】社会保障水平适度 农民工
【论文摘要】作为社会稳定器和安全网的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文章通过特定的测定模型,计算出我国近几年的社会保障水平与社保水平下限值,认为我国社保支出占GDP的比重偏低,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引言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重要防线。建立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我国政府从国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并积极致力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基金支撑能力也逐步增强。近几年全国社会保险覆盖人数每年递增6%左右。
但另一方面,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起点低,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也就成为一项十分艰巨和繁重的任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制订合理的社会保障水平是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科学测定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和我国现阶段的社保水平,并做出科学合理地比较和分析,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
从最微观的角度出发,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的高低程度被称作社会保障水平,其主要衡量指标是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社会保障水平客观上存在一个“适度”区域,过高或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都会对社会保障制度自身运行机制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1、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下限
国内曾有学者提出适度社会保障水平的测定模型:
S=Sa/W×W/G=Q·H=0.75(Oa+Z+J+M)
其中S代表社会保障水平,Sa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G代表国内生产总值,W代表工资收入总额,Q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系数,又称社会保障负担系数,H代表工资收入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又称劳动生产要素投入分配系数(依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H选定为0.75),Oa为老年人口比重,Z为失业保障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J为工伤、生育保障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M为社会福利优抚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
“根据国际经验和中国已采取的保障政策,失业保险支出比重系数Z一般在1%-1.5%左右,下限选1%为宜;工伤、生育保险支出比重系数J一般在0.016%-1.5%左右,下限选0.016%为宜;社会福利、社会优抚支出比重系数M一般在1%-1.5%左右,下限选1%为宜。”
参数Z、J、M都采用的最小值,因此计算得出的数据为社会保障水平的下限值即社会保障水平的最低值,适度的社保水平应稍高于社保下限值。
将各项参数代入上述公式,得出2004—2006年中国社会保障水平“度”的下限值(见表
1)。
表1中国社会保障水平“度”的下限值(2004—2006年)
(资料来源:根据各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2、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现状
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额的比重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发展的深度。社会保
障水平“度”的测定公式:S=Sa/G。其中S代表社会保障水平,Sa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G代表国内生产总值。
表2中国社会保障水平(2004—2006年)
(资料来源:根据各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依据表1所示,2004-2006年,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下限值分别为9.778%、9.784%、9.987%,也就是表示2004年-2006年我国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应该在10%左右。而表2所示,我国实际的社会保障水平分别为:3.122%、3.183%、3.062%。
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明显低于社会保障水平的下限值,实际的社保水平不及社保水平下限值的三分之一。虽然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逐年都有所增长(2006年除外),但增长速度缓慢,低于社会保障水平下限值的增长速度。这说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
三、我国较低的社会保障水平成因分析及相应对策
由于统计年鉴中社保总支出并没有涵盖事业单位和机关人员在这方面的支出,若要考虑到事业单位和机关的高水平的保障,我国实际的社保水平应有所提高。但数据所限,故不展开对这部分的分析与阐述。
1、社会保障覆盖面依然狭窄,没有实现全覆盖
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亟待发展。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如此低,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占全国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并没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来。同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呈明显的二元化特征:在城市,建立了面向全体城市居民的、全面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农村,则实行家庭保障与集体救助相结合的保障制度。作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并未在农村建立。迄今为止,各种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思路基本上还是以户籍为基础的,对于流入城市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没有考虑到。我国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极其低下,仅覆盖正式职工,却将农村就业人员和城镇非职工人员排除在外。从社会保障费用支出的情况看,占全国总人口80%的农民保障支出,仅占全国社会保障支出的11%,而占全国总人口20%的城镇居民,却占80%的保障费用。
尽管如此,当前的社会保障还远远未能全部覆盖全部城镇人口。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仅限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一些非公有制的企业形同虚设,有相当一部分城镇企业员工被挡在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如此悬殊,不仅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将在逐渐被核心家庭所取代,农村的家庭养老能力也将逐渐减弱。同时,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来自于养老和医疗方面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因此,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将全体社会公民都纳入社保已迫在眉睫。
但现实中,农村经济薄弱,资金来源没有充分保障,要在农村建立与城市同等的社会保障水平也不实际。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他们既是城市的建设者,也有可能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首先,要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根据农民工的需要与制度建设的可能,对农民工实行分层保障。最急切的保障项目应当是按照普遍性原则来确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障制度。从层出不穷的农民工伤事故到规模惊人的农民工职业病群体,以及由此导致的数不清的劳资纠纷,均决定了针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障制度应当作为我国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项目尽快得到确立。其次,有必要建立农民工的疾病医疗保障尤其是大病保障机制。尽管近几年我国在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但是以大病为主的医疗补偿机制有待完善。疾病尤其是重大疾病不仅会导致农民工失去工作,而且极易陷入贫困境地,这使得疾病保障成为农民工的现实需要。最后有必要为农民工建立相应的社会救助制度。它应当包括农民工遭遇天灾****时紧急救济、特殊情形下的贫困救助、合法权益受损或遭遇不公待遇时的法律援助等。
2、瞒报漏报现象严重
参保职工个人一般以本人当月全部工资收入为基数缴纳保险费。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以本单位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职工工资总额是指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主要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不好等原因,在保险费的实际征缴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的缴费工资总额。企业的缴费工资总额是由企业上报,并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的。但是出于逃费的利益动机,企业少报、瞒报工资总额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的缴费工资总额又小于统计口径的工资总额。据专家推算,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的缴费工资总额约为统计工资总额的90%,缴费工资总额比统计工资总额缩小了10%。由于工资外收入的存在,由于由企业上报并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的缴费工资总额小于统计工资总额,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的保险费基大大缩小了。两项合并,工资总额缩小了31%左右。如果考虑实物收入部分,差距还要大。
由于管理水平、财务制度遵守程度等的不同,参保企业的缴费工资总额与统计工资总额的差距,统计工资总额与实际工资总额的差距也不同,有的差距很大,有的差距很小,致使参保企业的实际费率不一致,负担也就不一样,出现“老实的吃亏,不老实的反而沾光”的不正常现象。不一样的养老负担,破坏了市场经济赖以生存的公平竞争环境,危害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不仅如此,过高的名义费率还直接危及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一方面加大了参保企业逃费的动机,导致收缴难;另一方面,迫使未参保企业不愿参保,造成扩大覆盖面的困难。
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险费征收工作,已经形成了由税务部门和社会保险部门共管的格局。一些地方由税务机关征收,另一些地方则由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对于究竟应由哪个机构征收,学者和专家之间也存在分歧。社保专家们赞同将社会保险费定义为费,由社保经办机构统一征收。而一些财税专家则倾向于由税务机关征收。笔者更倾向于前者。当前针对社会保险的各项管理授权不足、权责不清,应对社会保障机构集中授权,垂直管理,以加强对社会保险费征收情况的监管、稽查力度。此外,应加强舆论宣传,重点宣传缴费对职工养老、医疗等各方面待遇的影响,提高企业和职工对社保的认识,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以便社会保险费征收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结论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它的全面与逐步推进使城乡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的二元化社会格局也有了弱化和松动的趋势。但城乡的差距也逐渐拉大,在社会保障方面更是日趋二元化,由于其与市场经济的不相适应,所以迫切要求国家财政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相配套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的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珍:社会保障理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中国统计局:2004-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07.穆怀中:中国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联合专家组:中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迟福林:2007中国改革评估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第五篇:被害人社会救助保障体系研究
被害人社会救助保障体系研究
【摘要】刑事诉讼中对被害人的保护一直以来都是以国家为视角,忽略了社会的救助作用。在社区矫正兴起以来,社会的帮扶作用日益得到重视。本文立足于社会角度,希望能够构建一个社会对被害人的救助保障体系。
【关键词】社会 被害人 精神抚慰。
随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恢复性司法理念的产生,各国对于被害人开始直接而全面的保护。首先,建立了国家补偿制度,对于那些因犯罪行为而受重伤或者死亡的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予以金钱补偿;其次,建立了相应的被害人援助制度,从提供法律建议、心理慰藉、经济援助等方面保护被害人;再次,刑事诉讼当中也注重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增加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参与权。其中,对于被害人在受侵害后的社会救助与抚慰尚付阙如,亟待一套完备的体系帮助被害人更好的恢复。
一、社会对被害人救助的作用。
社会对被害人的救助主要体现在避免被害人受到“二次侵害”。二次侵害是指“被害人遭受犯罪侵害是第一次被害,犯罪之后由于社会的歧视、忽视以及在刑事司法过程中因为不当刑事司法行为所遭受的侵害是第二次被害。”i在现实生活中,被害人通常通过刑事诉讼程序惩治罪犯,获得经济赔偿,但其却不能因此得到彻底解脱,被害人常常会表现出强烈的自我封闭心理倾向,强迫自己与社会生活分离。精神病心理学家桑德拉·布鲁姆在其《避难所的建造》一书中指出:尚未治愈的精神创伤易于被激发。如果没有对精神创伤加以妥善的处置,在经历此创伤的人、家庭甚至其后代的生活中,这些精神创伤都会被激发ii。精神创伤不仅是被害人的核心经历,而且也是许多加害人的经历。许多暴力事件的发生,实际上是先前经历了精神创伤而该创伤又没有加以妥善地对待,由此重新被激发。因此,恢复精神创伤对被害人来说是重要的。
国家对被害人的救助主要表现在职权性、物质补偿性、条件性。首先、国家的任何行为都是依职权所作出的,该行为具有合法性无疑但欠缺合理性。对于已经受到伤害的被害人更需要社会中有爱心的群体给予温和的、恰当的帮助与救济。其次,国家对被害人的抚慰与救济是以惩罚犯罪、给予被害人补偿金实现的,而对于被害人精神上的伤口却无法安抚,也无法帮助其更快的恢复与融入。在此,社会的功能则能更好的体现,特别是在帮助被害人弥补精神创伤、融入社会方面。最后,国家对任何救助行为都有严格的规定,符合一定条件和标准方能作出,也就是说,有很多被害人会因为救助标准的不合理而得不到救助。因为有的被害人虽然遭受的犯罪侵害较轻,但造成的伤害却很重,由于国家的严格规定,不能法外施恩。
因此,从上看出我们绝不能忽视社会对被害人恢复方面的作用,它是国家这个主体无法替代的,在救助方面具有人性化、温和化、全面化的特点。
二、构建被害人社会救助保障体系。
《刑法》(修正案八)实施以来,对犯罪人社区矫正已经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社会的矫正与救助作用得到认可。建立对被害人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已经势在必行。这个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被害人服务机构。我国尚无被害人援助机构,考虑到我国目前庞大的被害人队伍,这类机构很有建立的必要。同时这些机构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社会团体、民间组织iii。可以根据受侵害的犯罪种类不同,组建不同的服务机构,例如性犯罪被害人服务机构、未成年人被害人服务机构以及被拐卖妇女儿童亲属的服务机构等。
其次,提供特殊的医疗服务。由于社会中存在对犯罪事件的反感,使得无论是被害人还是犯罪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受歧视现象,因此被害人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同情和应有的治疗或在医药费用上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这样不但被害人的伤情得不到有效治疗,其心理还会受到进一步的创伤。因此,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待被害人应比一般的病人要重视。
再次,提供有效的经济援助。被害人受害之后,由于突然遭受巨大的财产损失或因治疗身体遭受重大损伤而支付巨额医疗费,往往在经济上会遇到困难,虽然被害人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获得被告人赔偿和国家赔偿,但由于具有滞后性且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其要求,我们应通过保险赔偿、社会援助、社会捐助等途径对其给予适当的经济援助。这类经济援助是非常必要的,是社会救助对国家救助的必要补充。因为国家只有在判处被告人有罪后才能启动附带民事诉讼和国家赔偿,而在之前的一段诉讼关键时期却得不到物质补偿,这是很大的漏洞。
同时,应为被害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应当在被害人受害之后及时向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消除和缓解被害人所受的心理损害,被害人的亲友、邻居、同事、刑事司法人员、医疗人员和其他人员及新闻媒体应对被害人的被害经历表示理解与同情,不能对其进行歧视,而应向其提供感情上的支持。尽量发挥社区的矫正、修复功能,恢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修复被害人的损失。
最后,尊重被害人的人格。应对司法人员、医疗保健人员、自愿机构、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其他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认识到受害者心理健康的需要,对受害者不应抱有轻蔑甚至是指责的态度。对涉及被害人隐私的案件不应传播,并限制新闻媒体公开报道。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力量为被害人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包括生活、就业等方面,以促进被害人人格尊严的恢复,使其重归社会。
应当指出的是,社会对被害人的保障体系并不能代替国家对被害人的救助制度,国家仍然是主导。只有国家以其强制力为保障,才能实现惩罚犯罪、追索赔偿金,即“矫正的正义”。而且社会救助体系应当形成与国家救助制度相配套的补充体系,互通有无、信息共享,从而营造一个包容、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孙孝福著。《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运行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冯卫国著。《行刑社会化研究——开放社会中的刑罚趋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陈彬,李昌林。论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J].政法论坛,2008年4月。
注释。
1参见刘会平,《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研究》,硕士毕业论文,吉林大学,2009年10月。
2霍华德·泽赫。恢复性司法[A].狄小华,李志刚。刑事司法前沿问题——恢复性司法研究[C].北京:群众出版社,2005.3参见孙孝福著:《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运行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169页。论文关键词:社会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