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审计报告准则的最新发展及其启示

时间:2019-05-12 20:05: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际审计报告准则的最新发展及其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际审计报告准则的最新发展及其启示》。

第一篇:国际审计报告准则的最新发展及其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国际审计报告准则的最新发展及其启示 作者:龚瑾瑜 王布衣

来源:《财会通讯》2006年第07期

摘要:在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趋势下,我国应该积极研究和借鉴国际审计准则的先进成果,加快完善我国审计准则体系。本文分析了国际审计报告准则的最新发展,着重阐述了IAASB2005年发布的国际审计报告准则ISA705和ISA706主要内容,并分析评价了其重大改进和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篇:论国际商品流通业发展特点及启示

内容摘要:商品流通业的发展状况不仅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有重要影响,而且还影响着人们的消费结构,对人民生活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商品流通业的发展是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趋于成熟的。分析了美日等国的商品流通业在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所表现出的特点,并根据国际商品流通业的发展趋势提出我国商品流通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商品流通业 零售业态 商品供应链

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反之商品流通业的发展又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趋于成熟。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商品流通业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商品流通的技术水平也随着国家经济质量的提高在不断提高。这一点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商品流通业发展史可以得到印证。

美国商品流通业发展概况

美国的商品流通业在世界上是比较发达的,其零售商的数目几乎占全球前200名零售商的一半,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近些年来一直在全球500强企业中名列前茅。美国的商品流通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只有38个洲,人口大概为5600万,有65%的人生活在农村。由于交通尚不发达,人们相互之间信息闭塞,流通业的发展处在比较低级的阶段。在当时每桶面粉的批发价为3.74美元,而在农村的杂货店却卖到了7美元的现实条件下,批发商是商品供应链上巨额利润的获得者。在这种情况下,邮购业务得到了大力发展。邮购商通过大规模采购,借助铁路和邮政运输,免费为农村送货和邮寄包裹,为农民提供廉价商品和优质服务,这种邮购销售方式赢得了大多数农民的喜爱。在这一时期,商品流通渠道主要还是由制造商主导。

到了20世纪初,由于汽车的普及和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缩短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消费者有了更大范围的选择。同时实行大规模生产的制造商已经在美国经济中出现,美国的城市开始发展,许多农民放弃了农场而加入到城市的工厂当中,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提高。从1900年到1920年,短短20年时间城市人口就远远超过了农村人口。城市的居民习惯是在城市商店里购物,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购物习惯的改变,零售商店得到大力发展。20世纪 20年代和30年代,连锁零售店得到迅猛的扩张。上世纪40年代,美国的零售业开始外扩,走上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由于连锁经营业态的出现和发展,这一时期的商品流通渠道中层级减少,制造商对零售商的依赖开始增强。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社会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市民不堪城市的嘈杂、空气污染、交通堵塞之忧,纷纷从市区迁居到市郊。伴随着这一生活习惯的变化,人们的购物方式也在改变。过去,人们逛街往往喜欢去市中心,但随着高速公路网络的发展和完善,以及郊区购物中心的兴起,市中心已不再是消费者的首选。于是郊区的大型购物中心、折扣店、会员店等零售业态得到了充分发展。在这一时期,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零售业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零售业呈现出不断集中的趋势,新的零售业态不断涌现。

日本商品流通业的发展

日本的商品流通业对日本的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表现在产业结构、国民收入、消费方式、人口及就业状况等方面。伴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商品流通业大概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二战前

这一时期日本的经济情况是重工业比较发达。重工业的产值平均能占到全国工业总产值的57%,工业水平居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第5位。但这一时期的日本商品流通业并不发达,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居住地比较分散,所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有多层级的批发商,从而形成了日本零售企业规模小、分散、零细、过剩的特点,整个商品流通系统的效率低下。这一阶段具有代表性的零售业态为刚刚出现的百货商店。

(二)第二阶段:二战结束至20世纪50年代末

这一时期为日本经济的战后重建阶段。战争对日本经济造成重创,使日本经济面临全面崩溃的危险。但日本政府能够审时度势,依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提出该阶段经济发展的重点。比如,战后初期,针对经济的全面衰落,日本政府首先从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入手,重点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以缓和粮食和生活必需品的窘迫状态。生计问题解决后,日本政府又开始重点扶持基础工业和运输业的发展,从而使整个工业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正是这种阶段性的经济发展策略和有步骤、有计划、循序渐进的经济发展方式,让日本在战后短短几十年内由一个经济几乎全面崩溃的国家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在经济重建期,由于物质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因此在这一阶段人们的需求基本同质,大多是一些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百货店这种零售业态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无论是其规模还是其竞争能力都得到加强。但整个商品流通系统基本呈现出比较散乱的局面。

(三)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初

这一时期日本经济发展速度相当惊人,新技术大量引进,物质生产极大丰富。就是在这一时期,日本经济上升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已得到极大满足,转而开始追求一些奢侈品的消费,追求精神层面生活水平的提高。比如对黑白电视机的旺盛需求,就反映出那一时期大规模的消费市场已开始出现。针对这种情况,最先做出反应的是制造厂商。为适应大规模消费市场的出现,制造商开发并导入新的生产技术,引入新的生产设备,大批量进行新产品的生产。反过来,为使产品实现更大规模的销售,制造商又通过搞各种营销活动,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不断开拓产品的销售市场,形成更大规模的消费。

在这一时期,商品流通系统主要由制造企业主导支配。超市、大型家电专卖店等零售业态也开始出现。

(四)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

这一时期日本经济发展已经成熟,高速经济发展时期潜藏的隐患开始出现,再加上世界经济的影响,日本经济开始出现波动,但日本仍然具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实力。

在这一时期,由于经济的发达和消费者收入的提高,人们消费品的选择范围及选择的地理区域扩大,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渐趋成熟,消费者的需求也呈现出差异化。人们更多地是追求自我选择和有个性的消费,不再盲目跟随潮流。针对这样一种消费特点,专业大量贩卖店的零售业态开始出现,该业态主要是集中于特定商品领域进行销售,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可供多样选择的商品型号。另外,就是便利店的出现,便利店主要是针对特定区域的消费者开设,为其家居生活提供便利。此外,由于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差异化,制造商需要更加贴近市场,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准确把握消费动态,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慢慢呈现出一种生产、销售一体化的趋势。而消费者也逐渐成为流通领域变革的主导者。

国际商品流通业发展趋势

通过对资料研究发现,国际商品流通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以下特点:

通过对近几年全球商品流通市场中销售额的分析可以发现,整个商品流通市场的集中度已经比较高,并且处于不断集中化的过程中。比如,1998年全球前10名零售商的零售额占到全球总零售额的23%,1999年则上升到26%,2000年则又上升到28%,从中不难看出商品流通市场不断集中的趋势。

资料研究还显示: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商品零售业态出现快速集中的趋势。比如英国,当其人均GDp从1992年的12500美元上升到1997年的14000美元时,其每千人拥有的零售网点数也从1992年的6个下降到1997年的4个。

零售商逐渐成为商品流通链条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商品流通链即商品供应链的主要职能从制造商和批发商向零售商不断转移,零售商成为供应链的主导者。同时,零售商通过改变交易方式使商品供应链效率不断提高,获得了供应链中的核心领导地位。

零售商与制造商直接交易越来越多,经销商地位逐渐衰落,零售商成为缩短商品供应链的决定力量。目前,零售商与供应商的直接交易差不多占到商品供应链结构的50%。大部分国际连锁零售企业已从产品间接进口逐步过渡到产品产地的直接进口。减少了中间流转环节,降低了运营成本,确保了在市场上的价格优势。

商品流通中的零售业态与交易范围不断发生着变化。二战前,零售业态主要是传统百货,以单店经营为主,经营区域小,商品的采购也多集中在本地。二战后至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零售商开始研究消费者,采购的区域也不断扩大,可供选择的供应商数目不断增加,因此零售商的议价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大型的零售商开始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商品采购。采购范围的扩大,不但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了消费者的生活品质,而且优化了产销体系,使得规模生产和优势成本生产成为可能,大大降低了整个商品供应链系统的成本,提高了商品的流通效率。

商品流通中的零售环节向深度专业化和专业集成化的方向发展。零售业态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但每一阶段业态的发展无不适应于所处阶段的社会经济情况及消费者的需求而发展的。零售业态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综合化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业态为百货商店。然后是专业化和细分化的阶段,这一阶段出现了连锁经营店、折扣店、便利店、大卖场、迷你店、“品类杀手”等业态。由于“品类杀手”业态的发展以及购物中心的出现,零售业态的发展呈现出专业化和专业集成化的特点。

我国商品流通业在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商品流通市场成为增长最快的市场,连续十多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截至2000年,我国的商品流通市场的销售额在世界已排到第四位,仅次于美、日、德。而且我国商品流通的业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由传统百货为主的单一业态发展到百货商店、连锁店、折扣店、便利店、大卖场等多种业态,尤其是连锁超市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我国的商品流通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与已经发展了近200年的国外商品流通市场相比尚处于低级阶段。

我国的零售企业大多规模小,前几名零售商的零售额占整个零售市场份额的不足20%,在这一点上是很难与国外的大型零售商相比的。虽然,我国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但由于缺乏成熟的商品流通市场,所以规模消费并没有真正形成,商品流通系统的主导权依然是掌握在制造商的手中。再有,我国的零售企业普遍存在高负债率和低利润率并存的情况。我国零售企业的负债率一般都在70%以上,而平均净利润率却不到2%,这是因为我国零售业的管理技术和硬件设备相对落后造成的。应当说,我国零售企业的盈利大都是靠供应商的进场费、广告费、促销费、节庆费在支撑。由于零售企业处于商品物流的中枢地位,对供应商有一定的优势,但靠“榨取”供应商来获取利润,长此以往势必会对我国的制造业造成较大的伤害。

2004年12月11日,我国的零售业正式对外开放,国外的零售商已大批量地在我国展开业务。郎咸平在其一份报告中曾指出,国外的零售商一方面会利用其规模优势和全球化采购平台降低商品成本;另一方面会利用其成熟市场的盈利支持新兴业务区域的战略性亏损,从而与我国的零售商展开竞争。面对国外零售商的严峻挑战,根据国际商品流通市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我国的商品流通商应做好以下几点:

进行以目标客户为导向的业态优化和服务创新。我国的零售商应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循着国际零售业的发展趋势,发展符合当前消费者需要的业务模式,在此基础上加大服务创新的力度,制造品牌溢价效应。

以专业化经营的态度,专注于建立满足目标客户核心价值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战略与经营的差异化。我国的零售商在从我国实际出发的基础上,要认真学习吸收外国零售商的先进管理技术,围绕自身目标客户的核心价值,专注于一点深钻下去,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从而避免同质化经营和恶性竞争。

建立易操作的标准和准则,使快速复制与扩张成为可能。我国的零售商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规模经营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规模经营可以降低运营成本。而要实现规模经营,连锁复制是有效的方法。这就需要有复制的标准,按照标准复制来提高复制效率,最终达到规模扩张的目的。

提升零售技术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已提到相对于国外零售商来说,我国零售商的管理技术还比较落后,而国际商品流通业的发展特点又说明零售技术是零售商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国的零售商需要在提高零售技术方面多下功夫,这样才能提高与外国零售商的竞争能力。

面对国外具有先进管理水平和经验的商品零售商,我国要沉着应对。一方面发挥本土化的优势,寻找差异化竞争途径;另一方面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在竞争中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曾坤生.美国零售商业营销管理的特点.中国流通经济,2000(11)

2.田旭.国际零售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中国营销传播网,2000.11

3.李颖.零售业的革命.南风窗,2001.2

第三篇:社会救助的国际发展经验及其启示

一、社会救助的国际发展经验及其启示

认真借鉴西方各发达国家的社会救助经验,研究东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做法,和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救助工作情况,结合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及运行实际,是当前我国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经过对有着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完备的社会救助制度的国家,包括英、美和北欧等实际情况的简要介绍,我们可以总结出它们在社会救助工作方面有着以下几点共同经验。

1.注重社会救助立法。立法的完善是社会救助工作的根本保证,从英国、美国的实践来看,做好立法工作是社会救助实施和改革的关键。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社会救助实施和改革的关键。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社会救助的法制建设。我国于1997年8月颁布的《关于在我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和1999年9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探索到建立的完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社会救助工作的立法已势在必行。只有通过立法的完备才能保证社会救助工作的正常进行,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证,也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顺利实施的法律依据。

2.强调社会救助内容的多方面和多层次性。如丹麦分为基本救济金,住房费用补贴和特定支出的救济金;芬兰分为基本部分和一定费用的补偿部分;德国分为涵盖生活费用的援助和特殊情况下的援助;我国香港的社会救助包括了五项内容;日本的包括了七项内容。这样既有助于充分发挥最后一道“安全网”应有的保障作用,因为他是根据所需提供相应救助,又利于救助资金的合理利用。

3.立足于受助者的基本需求。如芬兰对于居民、难民、学生、军人家属有不同的规定;瑞典对单身和已婚同居夫妇的规定也不同。不同的人口数其维持生活所需的费用不同,一般情况人数越多所需资金越少。

4.有明确且稳定的社会救助资金来源。如丹麦资金来源于一般的税收;芬兰中央政府出资48%,地方政府出资52%;德国社会援助计划的资金来自国家及地方政府;瑞典社会援助由地方收入税支付;我国《低保条例》规定基本生活救助金由地方各级政府负责。

5.明确管理机构及其职能,注重分工协作。丹麦地方政府机构管理此项计划;芬兰社会援助的管理和监督是中央的管理部门、社会事务和卫生部的职责;德国联邦社会援助法的实施由市政府及乡村社区负责;日本各级政府负责实施,各个城市的市长负责城市贫民享有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则由都道府县的知事负责;我国由各级民政部门负责。

6.发挥促进就业功能已经成为社会救助发展的大势所趋。特别是美国的社会救助的改革及其成功,给包括英国、北欧在内的世界各国社会救助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在我国失业问题已相当严重的今天,一味强调对贫困者的基本生活救助在思路上是有失偏颇的。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水平。要制定促进救助对象积极就业的扶持政策,建立救助与就业的有效衔接机制。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有了一个大框架,但其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西方社会救助的成熟经验为我国的救助制度体系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1.制度发展的动力源。首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个制度建立完善的根本动力,“我们国家现在正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这样的社会下贱女士正式我们加快发展社会救助制度的根本动力”。另一方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为什么相关制度建立完善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这说明还有其他因素在影响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如政党及国家的意志、人民的关注情况等;制度建立以后,它的执行情况事实上还受着执行组织及执行人员个体情况的影响,当然他们的背后是管理的绩效考核及管理人员的动力激励机制等。如果再深入一步看,一个新制度出台后,必定要随着具体存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实际上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自我完善的过程。因此,当一个新制度诞生后,我们要正确看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在它存在的条件未彻底改变之前,我们不应该轻易地全盘否定该制度,而是应积极地区改进完善。同样,当一个制度赖以存在的条件完全改变后,我们也不要因循守旧,而是要及时地用新的制度去代替旧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完善也必须要遵循这样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2.在建立完善的社会制度过程中,必须要转变观念,深入理解现代社会对贫困概念、贫困成因、公民权利、政府责任,在上述理解的基础上,要着力处理好救助标准和“养懒汉”问题,避免出现诸如贫困陷阱和失业陷阱等问题。

3.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社会救助的不同内容,是政府工作的职责,是社会救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纵观这些国家社会救助的内容,都包括了对低收入家庭或劳动者的救助。借鉴各国经验,我国可以设立三个部分:(1)基本生活救助金,是满足生存需要的部分。按照我国的国情,救助的程度即满足生存,每个被批准享受救助的人都可以享受,但应根据家庭户的规模在金额上有所区别,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假设1人户家庭所需的金额为1元,2-3人户则为0.8-0.85元,4人及以上户为0.75-0.80元;(2)特别需要救助金,是视需要而给予救助的部分,如医疗、教育、交通、以及老人、病人、残疾人所需要的护理费用等。它所采取的方式类似于实报实销,但规定一个人最高限额。(3)酌情发放的救助金,主要是指购买比较耐用的家用物品的资金。例如棉衣棉被,买一次可用若干年,所以可根据需要救助,当然也要根据各地的实际工作和财政能力来决定提供单列。

4.随着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现在城市低保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城乡一体的以保障基本生活需要为目的的统一低保制度(在救助标准等方面可以有所不同),这一制度的救助对象统一都按贫困线确定(城乡可以不同),这一制度解决的问题只包括基本物质需要,不包括教育、医疗等救助内容,救助形式可以是货币,也可以是实物或是像美国的食品券等。在这样的基础上,可以再针对这些基本生活救助户的特殊需求提供诸如教育、司法、住房等专项救助。然后对这些制度都不足以提供较好救助的极少数情况,可以建立简便易行的特殊救助制度,另外就是对以上提到的相关制度都既要制定完善的法律,又要制定具体可行的操作实施细则。

第四篇: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摘要:从整体看,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启动较早,政策工具多样,值得我国深入研究和借鉴。本文对英、美、德等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进行了分析比较,对我国积极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和低碳社会的形成提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经验;政策工具

中图分类号:F1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0)04-0102-05

“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从整体来看,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启动早,政策工具多样,值得我国深入研究和借鉴。

一、英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

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了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英国政府为低碳经济发展设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计划到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到2050年建立低碳经济社会。通过激励机制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是英国气候政策的一大特色。英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包括:实施气候变化税制度、创新碳基金、推出气候变化协议、启动温室气体排放贸易机制、使用可再生能源配额等。各种政策措施,不仅各具特色,而且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一)实施气候变化税(CCL)制度

气候变化税,即能源使用税制度是英国气候变化总体战略的核心部分。气候变化税于2001年4月1日开始实施,针对不同的能源品种其税率也不同,征税对象也有详细而具体的规定。政府将气候变化税的收入主要通过三个途径返还给企业:一是将所有被征收气候变化税的企业为雇员交纳的国民保险金调低0.3个百分点。二是通过“强化投资补贴”项目鼓励企业投资节能和环保的技术或设备。三是成立碳基金,为产业与公共部门的能源效率咨询提供免费服务、现场勘查与设计建议等,并为中小企业在促进能源效率方面提供贷款。在英国,气候变化税一年大约筹措11~12亿英镑,其中8.76亿英镑以减免社会保险税的方式返还给企业,1亿英镑成为节能投资的补贴,0.66亿英镑拨给了碳基金。据测算,由于气候变化税政策的实施,至2010年,英国每年可减少250多万吨碳排放,相当于360万吨煤炭燃烧的排放量。

(二)创建碳基金

碳基金是一个由英国政府投资、按企业模式运作的独立公司,成立于2001年。碳基金的主要来源是气候变化税,从2004~2005起,增加了两个新的来源,即垃圾填埋税和来自英国贸易与工业部的少量资金。碳基金主要在三个重点领域开展活动:能马上产生减排效果的活动;低碳技术开发;帮助企业和公共部门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向社会公众、企业、投资人和政府提供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相关的大量有价值的资讯。碳基金作为一个独立公司,介于企业与政府之间,实行独特的管理运营模式。一方面,公司每年从政府获得资金,代替政府进行公共资金的管理和运作;另一方面,作为独立法人,碳基金采用商业模式进行运作,力图通过严格的管理和制度保障公共资金得到最有效的使用。

(三)推出气候变化协议(CCA)

英国政府考虑到气候变化税的征收可能会给能源密集型产业造成重大负担,推出了气候变化协议制度,以减少这些企业的气候变化税负担。能源密集型产业如果与政府签订气候变化协议,并达到规定的能源效率(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政府可减少征收其应支付气候变化税的80%。如果企业不能兑现约定的目标,英国政府亦允许这些企业参与英国排放贸易机制,以买卖各企业允许排放配额的方式,来实现气候变化协议的要求。经审核,在英国气候变化协议的第一段目标期间(即2001年4月1日~2003年3月31日),88%的减排目标单位通过了认证,相当于每年减排了350万吨二氧化碳;第二段目标(即2003~2005年)有95%的减排目标单位通过了认证,相当于减排510万吨二氧化碳。

(四)启动温室气体排放贸易机制

英国是最早实施温室气体排放贸易机制的国家。该机制有四种方式,即直接参与、协议参与、项目参与及开设账户。作为主管机构的英国环境――食品――乡村事务部(DEFRA)开设排放量交易登记处,所有承诺减排目标的参与者必须按相关条例严格检测和报告企业每年的排放状况,并经过有职业资格的第三方独立认证机构的核实,只有通过验证的排放量与信用额度方能获得登记。为方便交易,英国还开发了一套温室气体排放贸易的电子注册系统和实时交易平台。所有参与者至少注册一个账户,来记录其基本情况及其配额、配额转移、配额供需等信息。为与欧盟气候政策相协调,英国排放贸易机制于2006年12月31日结束。

(五)使用可再生能源配额

可再生能源配额,即所有注册的电力供应商都制约于一定的可再生能源法定配额:生产的电力中有一定比例是来自于可再生能源,配额是逐年增加的。实现配额政策的主要方式是向可再生能源发电商购买电力的同时购买可再生能源配额证书,或是从发电商、独立供电方那里只购买可再生能源配额证书。而购买证书这项政策,目的在于鼓励企业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

二、美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

美国将发展低碳产业作为重振经济的战略选择。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选择以开发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危机、重新振兴美国经济的战略取向,短期目标是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复苏;长期目标是摆脱对外国石油的依赖,促进美国经济的战略转型。2009年1月,奥巴马宣布了“美国复兴和再投资计划”,将发展新能源作为投资重点,计划投入1 500亿美元,用3年时间使美国新能源产量增加1倍,到2012年将新能源发电占总能源发电的比例提高到10%,2025年,将这一比例增至25%。2009年6月,美国完成了《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用立法的方式提出了建立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权(碳排放权)限额――交易体系的基本设计。该法案规定的减排目标为:至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17%,至2050年减少83%。尽管这一中期目标与国际社会的期望相距甚远,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过程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但该气候变化法案的出台,仍标志着美国在二氧化碳的减排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美国通过能源政策的调整来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政策措施有以下方面:第一,关于能源战略转型方面:为美国家庭提供短期退税,应对日益上涨的能源价格。未来10年投入1 500亿美元资助替代能源研究,并为相关公司提供税务优惠,有助于创造500万个就业岗位。大幅减少对中东和委内瑞拉石油的依赖。支持强制性的“总量管制与排放交易”制度,在美国推行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机制,力争使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到2050年比1990年减少80%。第二,关于电力方面:美国计划到2012年,使发电量的10%来自可再生能源等,2025年这一比例达到25%。推进智能电网计划。第三,关于新能源技术方面:美国计划用3年时间将风能、太阳能和地热发电能力提高一倍。政府将大量投资绿色能源――风能及有着广阔前景的新型沙漠太阳能电池板、核能等。第四,关于建筑方面:美国将大规模改造联邦政府办公楼,包括对白宫进行节能改造。将推动全国各地的学校设施升级,通过节能技术建设成21世纪的学校。要对全国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更换原有的采暖系统,代之以节能和环保型新设备。第五,关于汽车方面:美国将促使政府和私营行业大举投资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等新能源技术,减少美国的石油消费量。以7 000美元的抵税额度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型汽车,动用40亿美元的联邦政府资金来支持汽车制造商,力争到2015年实现美国的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到100万辆。

三、德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

德国充分发挥经济政策对低碳产业的调节作用,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一)通过税收制度的改革,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碳排放

德国把征收能源税作为生态税改革计划的一部分,对特定的能源进行征税。1999年,第一次开始对汽车燃料、燃烧用轻质油、天然气和电征税。生态税是德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计划的重要政策之一。德国生态税自1999年4月起分阶段实行,主要征税对象为油、气、电等产品。税收收入用于降低社会保险费。为提高工业领域蕴藏的巨大节能潜力,德国政府计划在2013年之前规定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与企业的节能管理挂钩。德国联邦经济部与复兴信贷银行已建立节能专项基金,用于促进中小企业提高能源效率。

(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德国政府通过《可再生能源法》保证可再生能源的地位,对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补贴,平衡了可再生能源生产成本高的劣势,使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除水电外)起步晚、规模小、成本高,没有独立的电力传输网络,难以通过电网输送给用户。为解决这一问题,德国1991年出台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法》,规定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并网办法和足以为发电企业带来利润的收购价格。德国还制定了沼气优先原则,促使天然气管道运营商优先输送沼气,并参考天然气制定沼气的市场价格,从而确定补贴额。此外,德国还制定了《可再生能源供暖法》,促进将可再生能源用于供暖。

(三)通过多种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为减少交通工具的二氧化碳排放,德国政府计划通过修改机动车税来推动碳减排目标的实现,规定新车要标注能源效率信息,将二氧化碳排量纳入标注范围。德国自2005年开始在联邦高速公路和几条重要的联邦公路上对12吨以上的卡车征收载重汽车费。德国政府还极力主张将空运列入欧洲二氧化碳排放量交易系统中,支持“欧洲航空一体化”建议,希望通过一体化将航空领域产生的二氧化碳减少10%。德国法兰克福和慕尼黑机场从2008年开始进行为期3年的航段实验,根据二氧化碳排量时在上述机场着陆的航空公司进行奖罚。

四、意大利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

由于意大利的能源80%以上都依靠进口,因此意大利更加注重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并重视落实《京都议定书》的义务,其采取的政策措施也十分丰富而有效。主要措施包括低碳价格收费机制与认证制度。

(一)实施CIP6机制

为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意大利政府从1992年开始实施CIP6机制,以保证购买价格的方式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厂的建设。制定不同购买价格的依据包括: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建设费用、运行和维护费用、燃料费用、促进发展的费用、可再生能源设备的种类、全部或部分用于可再生能源以及能源产品是全部出售或是仅出售剩余产品等不同情况。详细的价格依据为从政策导向上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二)实行“绿色证书”制度

1999年,意大利通过立法的形式开始实行“绿色证书”制度。“绿色证书”是指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向国家电网输送电力并由国家电网管理局(GRTN)认可后颁发的证书,GRTN根据相关规定制定“绿色证书”的参考价格。生产商或进口商可通过自己的可再生能源生产来完成规定的指标,也可通过购买“绿色证书”的方式完成任务。“绿色证书”的买卖可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

(三)实行“白色证书”制度

“白色证书”也称能源效率证(TEE),是意大利政府为减少能源消耗而出台的鼓励措施,从2005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企业申请“白色证书”,有最低的节能目标,根据注册项目的不同而变化。“白色证书”可以流通转让,电能和天然气管理局(AEEG)负责签发TEE、评估TEE价格并对节能效果进行检查。TEE主要针对节约电能、天然气、其他燃料三种类型进行发放。最终用户达到10万以上的企业,必须实施“白色证书”制度,10万用户以下的企业或服务、制造和安装部门的企业可以自愿实行。对达到节能目标的企业,AEEG或其他政府部门将给予经济奖励。节能效果超过规定目标,可出售其富余的“白色证书”,达不到最低节能目标者,可从市场上购买“白色证书”,否则将受到经济处罚。

五、日本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

面对气候变暖可能给本国农业、渔业、环境和国民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日本政府一直在宣传推广节能减排计划,主导建设低碳社会。日本采取了如下建设低碳社会的具体做法。

(一)实行能源科技发展战略,抢占低碳技术制高点

面对能源的日渐短缺,日本把能源技术列为本国的科技研发重点领域,即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发展清洁非化石能源两个方面人手。《第三期科技基本计划》中的4个推进领域之一就是能源技术。2006年6月,日本出台了《国家能源新战略》,从发展节能技术、降低石油依存度、实施能源消费多样化等6个方面推行新能源战略,2030年前将日本的整体能源使用效率提高30%以上;发展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以及植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对石油的依赖;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等能源项目的国际合作。

(二)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全力支持低碳技术的研发

根据日本科技预算重点战略,2008年日本政府科技预算为35 708亿日元,比2007年增加595亿日元,增幅为1.7%。一是用于8个重点领域政策性课题的研究开发经费比2007年增加467

亿日元,占政府科技总预算的48.9%。二是战略重点科学技术经费在2007年大幅度增加36%的基础上,2008年又比2007年增加13.4%,从3873亿日元增加到4 393亿日元。三是增加国家基础骨干技术的资金投入。四是通过科技预算对落实重点科技政策的项目给予经费保证。

(三)加强能源立法,规范和支撑低碳社会建设

日本已构建了由能源政策基本法为指导,由煤炭立法、石油立法、天然气立法、电力立法、能源利用合理化立法、新能源利用立法、原子能立法等为中心内容,相关部门法实施令等为补充的能源法律制度体系,形成了金字塔式的能源法律体系。2008年6月11日,日本国会通过了《通过推进研发体系改革强化研发能力及提高研发效率》(简称《研发力强化法》),以法律形式对《第三期科技基本计划》出台以后政府形成的促进科技创新和研发的新理念、新措施予以支撑。

六、对我国的启示

(一)将发展低碳经济确立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国家战略

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层面看,发展低碳经济符合我国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我国抢占未来国际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有利于在国际上树立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因此,要明确各阶段减排的数量目标,按行业细化低碳指标,将其加入各行业的远景发展规划。

(二)建立完善的低碳经济促进制度

要从根本上保证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顺利实施,必须有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作保障。要建立碳交易制度,强化企业的节能减排积极性;创建碳基金,为企业环保设备研制、安装提供资金支持;开征生态税,对达不到能源利用效率和排放标准的企业征收该税,反之,则不征收甚至减少其他方面的税项;建立低碳发展的监督指导机构,统筹规划低碳经济;制定保障低碳发展的法律法规,使其发展做到有法可依。

(三)加大低碳科技研发的经费投入

要发展低碳经济,在世界低碳发展模式上走在前列,必须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低碳技术并不是某一种特定的技术,而是一系列能降低碳排放量的技术措施,这就要求在经费投入上既不可以一哄而上铺摊子,又不可能只专攻某一方面,需要做到点面结合。既安排低碳基础研究的资金,又安排急需的应用研究资金。

(四)提高全民对低碳经济的认识,提倡低碳消费

居民是经济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增强其低碳意识,消费低碳产品,将从源头改变市场需求结构,对企业的激励作用将比制度的激励效果更明显。

(五)积极参与国际低碳经济合作,推动国际公约制定

低碳经济还是一个新兴事物,怎样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国际间相互合作、交流经验。我们既要从发达国家吸收经验化为己用,更要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建立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低碳经济体系。同时,积极加入国际公约的制定,要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不能仅仅为了减少排放,还需要兼顾各国经济发展,在低碳发展中开拓一条双赢之路。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创建低碳社会是我国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应广泛而充分地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将国际规则与本国国情有机结合,将政府宏观调控与重点支持和投入有机融合,充分利用科技、立法与市场这三大利器,并促进其有效互动,尤其是需要适时采用经济手段和政策工具,制定并实施低碳能源战略、低碳技术战略、低碳教育战略、低碳国际化合作等配套措施,倡导公众低碳消费,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军.奥巴马经济刺激计划中的能源投资概览[J].科学研究动态监测快报,2009,(2).[2]课题组.2050年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420.(责任编辑:闫春英)

第五篇: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调研世界》2008年第5期 作者:周新德

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是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一股强劲动力。农业作为传统产业同样存在产业集群现象,一些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集群造就了其农业强大的竞争优势。国外农业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积累了大量可资借鉴的规律和基本经验。总结和借鉴国外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基本规律和先进经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对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集群

根据国际经合组织(OECD)的定义,农业产业集群是指一组在地理上相互临近的以生产和加工农产品为对象的企业和互补机构,在农业生产基地周围,由于共性或互补性联系在一起形成的有机整体。”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产业组织形式,农业产业集群不仅包括生产农产品的农户,而且还包括各种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的企业以及各类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农业科研机构、农产品行业协会、农业中介机构)等。农业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实践表明,农业产业集群以其具有的集聚效应、竞争效应、分工效应、协作效应、区域效应和品牌效应,造就了这些国家农业巨大的竞争优势,促进了其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般认为,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存在二种模式: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典型代表国家是美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型,典型代表国家是荷兰和以色利;土地、劳动力适中型,典型代表是法国。从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无论是属于何种模式的国家,都有发达的农业产业集群,依托农业产业集群,提高了其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创造了其农业巨大的竞争优势。

美国是全球最典型的现代化农业大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地位充分体现了美国农业所具有的强大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的取得虽然有其它方面的原因,但离不开农业产业集群的贡献。美国优势农业产业集群主要是大豆、玉米和棉花产业集群,这些农产品在全世界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从区域来看,美国农业产业集群区域主要有南部的棉产区,东北部的牛奶产区,中北部的谷物饲料与牲畜产区,西部和东南部的水果、蔬菜与农牧混合经营区以及北部的小麦与其他谷类作物区等九大区域。而从个案来看,位于加州的葡萄酒产业集群是美国农业产业集群的一个典型代表。加州葡萄酒产业集群包括680个葡萄酒厂、几千个独立的葡萄栽培者,以及制造葡萄储存设备、灌溉设备、采摘设备、桶、瓶、瓶盖和软木塞、标签等多种相关产品的企业、专业化的公共关系和广告商等。此外,还包括与葡萄酒有关的许多地方机构,例如在加州议会中有酒业委员会、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有世界著名的葡萄栽培和葡萄酿造研究机构等。

荷兰是属于第二种类型的农业现代化国家,其特点是人多地狭,这个60年前还为温饱问题

而发愁的小国,当今已是全球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其蔬菜、花卉的出口更是雄踞世界第一。考察荷兰的现代农业不难发现,荷兰农业具有的巨大竞争优势也与农业产业集群有很大关系,特别是该国的花卉和蔬菜产业集群。目前花卉产业已经成为该国高效农业的主导产业,从培育、生产、分级、保鲜、包装到销售和运输等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各个园艺公司不仅要尽最大努力培育、生产出消费者喜爱的花卉品种,而且要尽最大努力快速安全地将这些花卉产品传送到消费者手中。而这得益于发达的花卉产业集群。在荷兰花卉产业集群中,发达的花卉拍卖市场和运送系统又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提高荷兰花卉在全世界的竞争力功不可没。

作为第三种模式代表的法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和世界第一大农产品加工品出口国。法国发达的现代农业也离不开发达的农业产业集群。如法国香槟地区汉斯市就是一个以葡萄为原料酿制香槟酒为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区域。葡萄产业不但是该市的主导产业,而且还带动了这个城市服务业、运输业特别是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国际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经验

农业产业集群作为农业生产发展演进过程中的一种现象,其形成和发展遵循一定的逻辑,有其自身的规律,而不是由许多同专业类型企业简单的空间聚合,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一)资源禀赋是农业产业集群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发达国家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历史表明,农业产业集群是在集群所拥有的物质资源的基础上,在一定力量的作用下经过长期演化形成的企业生态系统群。农业产业集群所拥有的物质资源是其竞争优势的来源基础。物质资源既包括土壤、气候、矿藏等自然资源,也包括劳动力、知识技能、资本等非自然资源。分析发达国家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发现,地域、气候、土壤、水源等先天禀赋因素对农产品的产量、品质、成本、类型等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例如法国香槟省的葡萄酒产业集群、美国的玉米带产业集群都是在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和气候宜人的地区所形成的。离开了优越的资源禀赋条件,农业产业集群则丧失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二)内源动力机制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动力

要把资源禀赋转化为竞争优势,形成农业产业集群,还需具备一定的对资源的整合能力。动力机制则是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其主要功能就在于将集群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显性的竞争优势。拥有资源要素,培育动力机制,并不断地将资源要素转化为竞争优势,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逻辑。动力机制分为内源动力机制和外源(激发)动力机制。内源动力机制是一种自发的内在力量,表现为“根植性”、规模经济、外部经济和学习效应等,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动力。

新经济社会学的代表格兰诺维特把经济行为对特定区域环境关系(如制度安排、社会历史文化、价值观念、风俗、隐含经验类知识、关系网络等)的依赖性称为“根植性”。一般将集群根植性分为认知根植性、组织根植性、社会根植性、制度根植性和地理根植性。从发达国家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演化来看,根植性与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和衰弱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是支持农业产业集群生产体系地理集中的关键因素。农业产业集群的根植性特征比工业产业集群更为显著,更容易形成稳固的集合关系。以地理根植性为例,地理集中是农业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之一,一般而言,企业在选址时首先考虑的是资源供应是否便利,资源的稀缺性使企业向生产资料丰富的地区集聚。另外,企业都比较容易在一个靠近市场、运输成本较为低廉的地方聚集,所以地理根植还表现在地理区位上。经济活动中的生产地、原料地和市场地往往不会同在一处,企业要考虑三者距离最短、运费最低的区位,符合这些条件的集群无疑拥有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因此,地理根植性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样,认知根植性、组织根植性、社会根植性和制度根植性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规模经济是影响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的内源动力机制。由于规模经济效益的存在,大规模专业市场(包括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无论是对于要素供给者还是产品需求者而言都会带来好处。如在劳动力市场上,大规模和多样化相关人才的需求为专业人才的规模化供应和培训提供了可能,从而实现了人力资本投资和供给的规模经济效益。又如公共基础设施的规模集约化建造和使用带来的成本节约,原材料的集中供应带来库存费用和运输成本的节约等等。“因此规模经济为具有地方专业化生产和经济活动空间积聚特征的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动力源。

所谓外部经济是指个体行为的全部经济效果不能被其独占从而可能通过价格机制进行交易和转移,而是会不可阻抑地免费溢出给其他人并使其受益。其直接表现就是一个簇群的成员之间广泛连接而产生的总体力量大于其各部分之和。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化,市场的交易也日渐增加,市场交易费用必然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成本。在地理位置上相接近的不同企业之间,由于相互之间的资源运输便捷、信息交流及时,就会比地理位置上相距较远的企业间的市场交易费用少很多。此外,借助地缘的优势和乡情关系,在地理位置上相接近的企业之间信任程度要远超过地理位置上相距较远的企业间的信任度,而信任程度的强弱与否将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之间契约履行的保障程度,还会影响到市场的确定性程度。由此可以看出。外部经济是农业产业集群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又一重要推动力量。

由于集群内企业之间结成了错综复杂的网络关系,人与人之间交流频繁,各种信息及经验类知识传播迅速,形成了产业集群特有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对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知识的外溢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新产品或新技术的成功,会带动整个区域内的企业或农户都使用该新产品、新技术,就有同类产品产生在同一片区域内。而同类产品区域内的积聚,会形成生产率高、成本低、收益剩余,因此产生的内聚力,会使得集群迅速“繁殖”、下行生”扩张,进而促进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与此同时,学习还可以极大地促进创新的产生。因为产业集群是一种创新网络,这种创新网络是通过行为主体在多边交易中学习和不断进行创新并连续积累而得到发展的。通过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企业之间的学习过程,企业具有了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同时也保证了创新的传播、交换和技术文化的不断更新,以及创新环境本身的更新。这就是学习效应对农业产业集群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外源动力机制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外在推力

外援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国家(政府)有意识地对集群进行的规划、调控行为以及外部环境。政府行为和外部竞争环境是影响集群外部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它们衍生出来的作用关系构成集群的外源动力机制。从全世界产业集群发展的情况来看,产业集群多是自发形成的,但也可有意识地规划发展而成,如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就是政府通过有意识地规划发展而成。发达国家农业产业集群也主要是自发形成的,但外援动力机制也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1、政府行为。作为产业集群的行动主体和形成外源动力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外在推力。

第一,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许多国家在农业发展中都一直致力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并在客观上促进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交通、水利、市场、仓储以及农田生态环境、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流通成本,促进农业生产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并使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

第二,创造合理的制度环境以及相应的政策扶持。一些国家政府通过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优化集群的制度环境,起到了增进集群内厂商之间的信任,丰富本地的社会资本,协调厂商之间的共同行动,催生厂商之间良性的竞争与合作格局的作用。同时,一些国家政府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的直接或间接的政策扶持,也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三,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促进产业集群的成长与升级。如收集行业的市场与技术信息,制定行业标准,强化本地厂商的产品质量意识与管理,建立公共培训机构,组织联合技术攻关,树立本地的良好形象、创建区域品牌,建设与厂商之间的对话机制、共同制定产业集群发展的远景与战略规划,等等。如在葡萄酒这种高附加值产品的流通中,法国政府通过标签管理、授权相关机构(如法国税务总局,消费、竞争与走私处罚委员会等)进行严格监督等方式,一方面保证了国家的税收权力,另一方面也对产品质量进行了检测,避免了市场欺诈行为的存在。为保证玉米杂交种的培育和推广,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开展玉米育种的基础理论研究;进行玉米品种资源的搜集、整理、鉴定和研究;制定严格的良种繁育管理制度和良种供应制度等。

第四,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有力措施,解决农业产业集群中共同面对的一些难题。如土地分散和农业经营规模偏小,不利于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农业区域集群的形成。从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推动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近20多年来,法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加速土地集中、扩大农场经营规模的措施。如法律规定了土地的“不可分割”原则,即农场主的土地不得由一个以上的子女继承;建立了“土地整治与农村安置公司”,通过国家对地产市场的直接干预,控制了土地的收购和转卖,优先安置达到中等土地规模的青年农民,促使生产力低下的小农离开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发放脱离农业的终身补贴,以鼓励老年农场主放弃耕作。

2、外部环境。外部环境竞争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同样发挥了不可小视的作用。外部环境的作用方式主要包括外部市场竞争、区域品牌建设等。外部市场环境包括国内市场竞争和国外市场竞争。外部竞争压力和竞争性市场需求可激发农业产业集群的进步和发展。国外一些著名的农业产业集群通过参与外部市场竞争特别是国际市场竞争,提高了集群及其企业的竞争力,获得了国际竞争优势。

品牌是国外农业产业集群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是国外农业产业集群成功的重要标志。世界著名的农业产业集群如法国的香槟产业集群、荷兰的花卉产业集群等,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创出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集群品牌。知名的集群品牌能创造出惊人的综合价值,促进企业的迅速集聚和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我国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启示

(一)围绕资源禀赋选择合适的特色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资源禀赋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其竞争优势的来源基础。在农业产业集群主导产业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优势。如果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产业和产品选择与资源禀赋不相适宜,即使资源条件再好,区域农业也不会有优势可言,竞争力自然也不可能强。只有在区域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有效地利用资源禀赋优势并形成特色农业产业,区域农业的比较优势才能得以发挥。

(二)注重利用区域良好的根植性

根植性是农业产业集群重要的内源动力机制之一。农业产业集群是在区域已有的条件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需要良好的区域根植性作为基础。以社会根植性为例,它不是一个地区天然拥有的,而是经过历史的演进逐渐生成的。良好的社会根植性可以为企业铺设良好的互信关系,这样的互信关系是在一定范围的家庭、组织、社群、网络等所培养及共享的,成员在此范围内可以依赖社会资本这一共同的基础从事不同的互动行为或集体行动,社会资本愈多,共同行动的阻力就愈小,可带来降低交易成本优势。

(三)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政府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行动主体之一和形成外源动力机制的重要因素,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制定科学的农业产业集群规划和合适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为集群的发展进行相应的政策扶持;二是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提供健全的公共物品服务;三是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集群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重视农业区域品牌建设

作为农业产业集群外源推动力量的农业区域品牌是指在某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农业企业(或家庭)所属品牌的商誉总和。它是某个区域的农业企业(或家庭)集体行为的总和体现。它代表着一个地方农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形成了该地域内某类农产品的美誉度、吸引度和忠诚度。农业区域品牌如同企业品牌以及产品品牌一样,能够改变消费者对农产品消费的心理偏好,影响消费者的行为,使消费者倾向于消费该区域的产品而创造市场需求,从而使农产品的有形价值得以提高。因此,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要特别注重区域品牌建设。要通过区域品牌建设,使该地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此来提升区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下载国际审计报告准则的最新发展及其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际审计报告准则的最新发展及其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实践证明农村小额信贷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而这种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小额信贷持续为低收入人口提供金融服务基础上的。目前,国......

    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理念的发展及启示(5篇)

    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理念的发展及启示 陈宇 一、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三个转折点 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至今已经历了古代内部审计、近代内部审计和现代内部......

    国际领先燃气企业发展启示

    国际领先燃气企业发展启示 文|吕淼 我国城镇燃气行业保持了10年较好的发展态势。进入“十二五”以来,技术发展和客户需求的新动向,公众对服务、环境和安全的日益关注,为城镇燃......

    国际商务谈判启示与体会

    The lesson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 course and feelings A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professional students, after graduation work must invol......

    反倾销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反倾销的国际比较与启示摘要:自WTO成立以来,中国一直是全球第一大反倾销目标国。对中国发动反倾销的不仅有传统的发达国家,而且还包括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本文就是通过对欧......

    万达发展研究及启示

    一、 万达概况 1.基本情况 大连万达集团成立于 1988 年, 1992 年成为东北第一批, 也是前五家股份制试点改造的企业之一, 较早地实行了产权改造。 经过 22 年发展, 万达集团已成......

    义乌经济开发区发展启示

    义乌经济开发区发展启示 义乌经济开发区位于义乌城西南,成立于1992年8月,为省级开发区。2008年义乌经济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53.8亿元,其中产值超千万元企业有近100家,超亿元有......

    现代奥林匹克发展启示(大全)

    现代奥运会发展历程的启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1894年经历初期、形成期、发展期、改革期,现在已经进入稳定期。 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进化演变中可以看出, 它经历了好几个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