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我修养为本 构建师德建设有效模式[样例5]

时间:2019-05-12 16:43: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自我修养为本 构建师德建设有效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自我修养为本 构建师德建设有效模式》。

第一篇:以自我修养为本 构建师德建设有效模式

以自我修养为本 构建师德建设有效模式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育部(2005)1号〕的颁行,标志着我国学校师德建设进入到一个制度化发展的新阶段。任何制度的贯彻实施都必须建立在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模式基础之上,因此,探索师德建设的规律,构建师德建设模式,是当前师德建设中一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初步阐释以教师自我修养为本的师德建设模式,并以此为出发点,结合我院实际,谈几点师德建设的具体建议,以期有益于我院全面展开的师德建设工作。

一、以教师自我修养为本的师德建设模式的涵义

以教师自我修养为本的师德建设模式,是一个贯彻内因是高尚道德人格形成决定因素的基本理念的、以教师自我修养为核心多重师德建设工作构成的有机的系统行为工程。这一师德建设模式的基本要求是:

1、教师自我修养是师德建设的基本环节。包括教师的职业理想、教师的职业责任、教师的职业态度、教师的职业纪律、教师的职业技能、教师的职业良心、教师的职业作风、教师的职业荣誉在内多方面的师德要求,依赖于教师自觉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自我培养来实现。

2、教师自我修养是其它师德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①从师德教育看,一方面,教育的层次、形式、内容及制度应当结合教师的实际,做到因材施教,把教育的内容真正转化为教育的对象,即教师加强自我修养的材料,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师德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具体的师德教育过程中,应采取灌输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这就要求施

教者具有尊重、信任施教对象,即教师的态度,不仅把教师视作施教的对象,更要认识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实现自我改造的主体地位。否则,师德教育就会流于形式。②从师德宣传看,师德宣传的对象既要有典型性,也要注重其一般性。在实际的师德宣传中,师德的一般性往往被忽视。所谓宣传对象的一般性,是指宣传对象应具有可学性、目标性。在师德宣传工作中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把宣传对象的感召力作用于教师师德自我修养上,才能使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另外,应当广泛而积极地发动教师参与师德论坛,这种参与本身就是一个教师师德自我修养的过程。③从师德考核管理看,应当把考核管理工作的目标设定为为教师师德自我修养创造外部约束、激励环境。树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观念,克服实际工作中忽视为管理而管理的作风。④从师德建设制度看,应该以教师师德自身修养状况为中介构建师德建设的评估体系和监控体系,因为师德建设其它工作具有手段性,而师德建设的最终成果难以估量。总之,在以教师自我修养为本的师德建设模式中,教师师德自我修养是灵魂,它对整个师德建设工作具有统率作用。

二、以教师自我修养为本的师德建设模式提出的依据

以教师自我修养为本的师德建设模式提出,从根本上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精神,具体来看,它反映了道德本质、师德特殊性的要求,是中外师德建设的经验总结,并且,它的有效性在师德建设现实得到了有力的印证。

1、道德的本质要求是该模式提出的理论前提。首先,道德作为一

种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表现在人们的视听言行之上,深藏于品格,习性,意向之中。它的实施主要是借助于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的。而且,道德规范只有在为人们真心诚意地接受,并转化为人的情感,意志和信念时,才能得到实施。其次,道德作为实践精神,不是被动地反映世界,而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从特定的价值出发来改造世界;道德的目的不是再现世界,而是对世界进行价值评价;道德把握世界不是让人盲目听从外界权威,而是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动员全部身心力量克服恶行,培养德行,既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又实现社会的道德理想。上述的道德的本质及其要求说明,个人是进行道德行为活动和创造社会道德生活的主体,因此,一切道德建设活动都要围绕着道德实践主体来展开。

2、师德的特殊性是该模式提出的直接原因。师德的特殊性表现在主体和内容两方面:从师德的主体看,在师德建设中的教师具有双重人格,他既是师德建设的对象,又由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特点,而成为学校、社会道德建设的主体。从师德的内容看,师德具有奉献性、崇高性、创造性。师德的特殊性,给师德建设中的教师师德自我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师德建设中教师师德自我修养的重要性,是师德建设与其它一般职业道德建设相比较的最大特色。

3、该模式提出是中外师德建设的经验总结。我国历代教育家,无论属于何家何派,无论其出发点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十分重视师德修养。如中国古代学者朱熹、王夫之提出的“笃行”、“躬行实践”、“时习”、“习行”等许多加强道德修养的主张,在今天仍有其闪光之处。国外

师德建设和师德教育的经验之一是:师德教育要从“灌输”转向“养成”,注重师德的内化与行为养成,使从教者真正从内心、从价值取向上认同教师专业,在自主的道德践行中提升职业道德水平。

4、该模式的有效性得到了现实的检验。凡是深受学生爱戴和尊崇的老师,凡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向其敞开心扉,倾诉自己学习、生活及成长中的困惑的老师,并不是该教师具有显赫的外在表现,而完全是教师“爱学生、爱教书育人职业”的高尚的职业修养所致。相反,夸夸其谈、高高在上的教师不会使学生在内心接受。

总之,以教师自我修养为本的师德建设模式反映了师德建设的规律。

三、我院师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从以教师自我修养为本的师德建设模式出发,结合我院的实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以加强教师修养为核心,全面开展师德建设工作。首先,要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关于我院教师师德自我修养现状的调查分析工作,深入探索师德修养的规律,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师师德自我修养的方案,然后,并据此检查、检验师德建设其它工作的状况及得失,最终在我院师德建设中形成一种内在修养与外在条件相互协调的生动局面。

2、进一步加强我院的民主建设,把“尊师重教”的校园文化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书记院长工作热线及工作接待日制度、院务公开制度、对关涉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委员表决制度等民主制度的基础上,为广大普通教师开辟更多的参议学院各项工作的途径,进一步提升教师学院主人地位,创造一种加强教师师德自身修养的良好校园生活环境。

3、注重学生工作,把以教师自我修养为本的师德建设模式落到实处。以教师自我修养为本的师德建设模式实施的方向、内容、途径及其效果,都取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和运行,也要始终考虑学生实际的发展变化。

4、提高师德建设其它工作的水平。①师德标兵的评选应该多层次化,并注重师德标兵的作用的发挥,而不能仅仅把师德标兵作为教师优秀表现的荣誉称号。尤其应该重视高职称教师师德标兵工作,因为高职称教师师德标兵的事迹、精神对全院教师师德自我修养影响力最大。②应该从制度上、理念上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作为教师,科研活动应该服务于教学活动,克服科研脱离教学活动的倾向。③应该充分发挥高职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教书育人的带头人,克服高职称、高职位而少教学的倾向。④应该从制度上使不同教学单位的教师形成合理收入关系,避免在院内相同的教学岗位间出现过大的收入差距。总之,搞好上述工作,能够为我院教师加强师德自身修养创造有力条件。

最后,关于新时期师德建设规律认识还有很多未知领域,在新时期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实践中还面对系列挑战,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只要我们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就一定能把新时期师德建设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第二篇:重温课程标准,构建以读为本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构建 《以读为本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山东省平邑县郑城镇教委

牛和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搞好阅读教学,才能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以文章分析为主要特征,以问题讨论为主要形式。重视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忽视了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在教学方法上,走过了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的曲折过程。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成了问题学科。当人们在反思昨天语文教学的失误,还没有幡然醒悟的时候,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像波涛滚滚的浪潮一样迎面涌来。面对《语文课标》的新理念,许多语文教师四顾茫然,越发不知道语文教学该怎么教了。因此,在新课标指导下,构建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以读为本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就是在新课程理念和邱学华老师尝试学习理论指导下创建的。

一、构建《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模式》的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可见语文课程是为生命发展奠基的课程。语文教学要给学生打好三个基础。首先,是做人的基础,要让学生做一个堂堂正正大写的中国人。阅读教学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通过语文教学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促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其次,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好知识、能力基础。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情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其三,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今后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语文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我们要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语文、用语文的习惯。2、以读为本的原则

阅读教学离不开熟读精思。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潜心读书。学习有理解地读,边读书边思考。要摈弃“讲读分析式”、“问题讨论式”的阅读教学。中央教科所的张田若先生提出的阅读教学著名的四三二一的评价标准,给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他把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作为第一条标准,占40;把字词句是否落实作为第二条标准,占30;把难点是否解决作为第三条标准,占20;把课文是否理解作为第四条标准,占10。他说:语文课讲得多、分析得多是国际通病。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好,少提问题,甚至对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一个不提,只提读好书的要求。不仅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而要读出兴趣来,读出感情来,读出神韵来,读得融会贯通。课文中的语言脱口而出,内化成自己的语言,理解也就在其中了。课文是规范的语言,是学生学习的范文,我们理应让学生品尝到课文的原汁原味,吸取自身所需要的养分,没有必要插入第三者过多地解说。正如语言大师刘国正所言:“获得语言的技能,主要靠语言实践,对理性知识的依赖是较少的。”学生读课文是最基本的语言实践,很多精彩的课文,学生理解尽管尚未达到透彻的程度,还没有能力去欣赏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独到之处;但达到熟读成诵并不困难。熟读成诵后变成了自己的语言,一旦用时自然涌上笔端口头,大大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3、读写结合的原则

构建阅读教学新模式,应把读和写紧密结合起来。读和写像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眼下许多语文教师把读和写分离开来,甚至课复一课不让学生动笔写写,怎么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呢?其实,读和写是一个互逆的过程,读是吸收,写是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有理解性的表达,表达能力提高了,又促进吸收能力的提高,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丁有宽老师的“读写结合试验”明确主张:“读为基础,从读学写,写中促读,突出重点,多读多写”,为构建阅读教学新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叶圣陶先生讲:“课文是个例子。”课文是学习阅读的例子,是学习写作的例子,同时也是学做人的例子。4、师生平等交往互动的原则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应该把阅读教学过程看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平等的交往互动昭示着阅读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师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而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由教学中的主宰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5、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原则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合作学习,让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进行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合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合作精神。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他们独立地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自主发展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但是,自主不是放任自流,合作不是作戏,探究要有探究的价值。有的教师让学生想学那段学哪段,想怎样学就怎样学,想找谁学就找谁学,能行吗?教师独霸课堂效率低,失去教师的主导作用效率更低。眼下合作学习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合作教学不是拉郎配,要有合作的必要,合作的效果。探究要有探究的价值,而不是作秀。还有的语文课不能整合的强整合,语文课成了不伦不类的大拼盘。6、科学高效,便于操作的原则

构建阅读教学新模式,要坚持删繁就简、返璞归真、以读为本、求真务实。转变以往那种以“理解分析”、以“问题讨论”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教学,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为宗旨,实现四个转变。即:从理解课文内容转变为学习课文语言,从理解分析转变为运用表达。从学习语文知识转变为掌握语文工具,从师生的讲解分析、问题讨论转变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当前阅读教学改革从理论上阐述的多,提供给广大教师简便易行,实用高效的教学模式的少,许多课改展示课、公开课,都是把自己最精彩的东西展示给广大教师,广大教师只能望洋兴叹,老虎吃天,摸不着边。还有许多教师认为:数学教学一条线,清清楚楚,语文教学一大片,模模糊糊。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就是要给教师提供一个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简便易行、科学高效的模式。

二、《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课文内容创设引发学生读书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具有迫不及待地阅读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欲望是自主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引发学生读书欲望是语文教师必备的能力。记得我在教学《太阳》一课时,是这样创设阅读情境的:“同学们,六十年代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进入二十一世纪我要乘坐宇宙飞船登上太阳,去探索太阳的奥秘。”话音未落,学生就议论纷纷:“老师,老师,人不能到太阳上去!”我问“为什么不能去?”有的学生说:“地球离太阳太远。”有的说:“太阳太热”„„我接着板书课题《太阳》,让学生认真读课文,看一看人类能不能登上太阳?有的课文中也可直接从指导理解课题入手,如我教《丰碑》这课时,开始我就让学生谈谈对丰碑的理解。有的学生说:又高又大的碑,有的说:是记载丰功伟绩的碑。接着我就让学生读书丰碑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再如《鸟的天堂》可让学生理解“天堂”的意思。幸福、自由、快乐——,鸟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的?《再见了,亲人》我指导学生三读课题,握手言别读课题,登上列车挥手告别读课题,列车开动远望亲人读课题,读出不同的感受。再让学生理解“亲人”的含意。亲属关系、血缘关系。课文中“亲人”是什么关系?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2、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学习一篇课文要从整体入手,要让学生通读整篇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初步了解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还以《太阳》一课为例,学生通读全文以后,教师问学生:“同学们,读完课文后,你们说一说人能不能到太阳上去?”学生一致回答:“不能去!”我又问:“为什么不能去?”学生用课文上的内容说明人类不能到太阳上去的原因。我继续设问:“课文还告诉了我们什么内容?”学生读书后一定知道文章后半部分告诉了我们太阳和地球的关系。再如,〈再见了,亲人〉学生初读后就会了解课文中亲人的关系是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读课文后学生基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文章的大体结构,为进一步阅读学习打下了基础。3、细读课文,质疑问难

①、学生认真仔细阅读课文,用笔圈画出生字新词,遇到不理解的问题用笔标出,并画上小问号。学生可以采用问同学、问老师、查阅工具书等方式解决生字新词及有困难的问题。

(2)让学生找出感受最深的词语、句子、段落多读几遍,为指导朗读作准备。

③、可采取分组合作学习等方式。

④、教师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让学生质疑问难,学生能解答的问题当时解答,不能解答的典型问题放到指导朗读中解决。4、指导朗读,感悟品评

指导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味来,读出景来,读出情来,读出神来,读出个性来。做到以读代讲,以读代问。抓住重点段指导朗读,抓住重点句子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抓住有疑难问题的地方指导朗读。如: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我的小葫芦,快长呀,快长呀,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要引导学生读出种葫芦人的急切期盼的感情。《小马过河》一课,小松鼠看到小马要过河:“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要指导学生读出朋友之间关切着急之情。在〈教第一场雪〉时,其中,“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我指导学生抓住“整整”、“万里江山”等词语,指导学生读到位。教〈再见了,亲人〉时,我注重了段的指导。阿妈妮为了给志愿军送饭,累昏在路上;小金花和妈妈为救志愿军,妈妈和敌人同归于尽,小金花泪往心里流,化作复仇的怒火,“这个仇一定要报!”大嫂为志愿军终生残废——。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在教学《丰碑》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丰碑”含意的。“军需处长永远离开了我们,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指导学生饱含悲痛之情读13段:“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同学们含着泪花,读出对军需处长的悼念之情后,我又启发学生:“军需处长走了,他化作了一座丰碑,面对这座晶莹的丰碑,同学们有什么想要说的吗?”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感受:军需处长虽然死了,但他那舍已为人的精神,像一座丰碑,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我又启发学生:“这座丰碑还没有碑文呢,我们给它写上碑文如何?”学生写碑文的过程也是深化理解“丰碑”含意的过程。学生写出了感人的碑文。通过读、说、写,真正理解了“丰碑”的内涵。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只提读好书的要求,教给读书方法,而不进行繁锁的分析。让学生用心去读,有感悟去读,文章读好了,理解自然也在其中了。在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过程中,注重方法的指导,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提升。5、赏读课文,发展个性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尊重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在指导朗读的基础上,学生自己选择读得精彩的段落,充分展示自己的朗读能力和特色,享受成功的乐趣。对于文章中优美的片断,重要的片断教师也可以推荐给学生赏读。如:〈鸟的天堂〉大榕树的描写。〈我的战友邱少云〉

七、八两段——。通过赏读提高学生诵读能力,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受到人文熏陶。6、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学生背诵短小精悍的课文和一些优美精彩的片断。背诵积累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应该背诵的课文一定要指导学生背下来。学生可选取自己喜欢的内容背诵。对一些好的文章和精彩片断,教师可以推荐给学生背诵。在学生背诵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背诵课文的积极性。7、复述课文,鼓励创新

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如学了《桂林山水》、《人民大会堂》等写景的文章可让学生争做小导游;如学了《猴子捞月亮》、《狼牙山五壮士》等故事性强的文章可以让学生练习讲故事;如《西门豹》、《会摇尾巴的狼》等情节突出的文章可让学生演课本剧;对一些辨论性强的文章可让学生辩论。通过复述加深对课文感受,落实课标提出的“人文”目标,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作文打下坚实基础。

8、习作练习,指导运用

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任何创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对于有仿写价值的课文,我们可以让学生仿写,如学了《我爱故乡的杨梅》,可让学生仿写《我爱家乡的×××》。能够改写的可以让学生改写,如学习了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写成《送别》记叙文。能续写的可以让学生续写,如学习了《坐井观天》之后,让学生写《井蛙跳出水井以后》。能补白的让学生补白,如学习了《山泉流过的地方》,课文四处用了省略号,让学生补写省去的内容„„。总之,要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练笔,读写紧密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三、灵活机动地运用《以读为本阅读教学模式》

任何教学模式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发挥出它的最大效益。《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也可称为“八步阅读教学法”:即①创设情景,激发兴趣;②初读课文,了解文意;③细读课文,质疑问难;④指导朗读,理解课文;⑤赏读课文,发展个性;⑥背诵课文,注意积累;⑦复述课文,鼓励创新;⑧习作练习,指导运用。以上的八步教学模式,是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来设计的,在教学中可以直接应用。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不同学生情况以及教学条件的变化进行调整。可增加或减少步骤,可调换或合并步骤,但“以读为本”的基本特征不变。因此从八步基本式中可派生出许多变式。

1、省略式:有些步骤可以省略。如有的课文可以先安排学生预习,上课后直接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第一、二步可以省略。如有的文章没有复述、背诵的必要也就可以不安排复述、背诵。教学步骤的安排要根据课文的需要安排。

2、结合式:有的课文,没有必要八步教学分的那样清楚,有些步骤可以结合在一起。如初读和细读的结合,指导朗读和赏读的结合,读和写的结合等,这种有机结合可以节省时间,又能使课堂结构紧密。

3、增添式:有的教学内容,应用这种模式不适应,可从本模式中选取几个步骤再增添新的步骤,如讨论、辨论、演课本剧等,只要是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可根据课文需要随时增删调换个别环节。我们的教学要以学定教,因材施教、因文施教,根据学生及文本的不同情况决定教学程序。灵活机动的应用《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模式》。

俗话讲: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有模,教无定模。教学不遵循一定的模式,就会违背教学规律。如果教学走进了“模式化”的死胡同,就成了形而上学。社会是发展的,科学是发展的,教学也应该是发展的。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语文教育是事业,贵在淡泊名利,默默奉献;语文教育是科学,难在持之以恒,求是求真;语文教育是艺术,美在享受母语,陶冶身心。让我们以奉献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去创造语文教育美的艺术。

第三篇:《立学以读书为本,师德为先》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师德学习体会

曾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我们日常挂在口头上的“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关于教师与学生的爱在埃得蒙多·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中提到的让我更加感触良多,《爱的教育》一书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在这个小学生眼中先生的教育方法,先生对学生的爱、关心,对学生的帮助,以及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友爱的情感用一些记叙性的文章记录下来,简单明了,让读者感受到小学生虽小,但却能深刻感受到好与坏,感受到爱与憎恶。引我们的一些思考,让读者能切身体会“爱的教育”,感受“童言无忌”。这让我又不由得想起在有一年教师节,学校发给我们的一本《班级管理智慧案例精选》,这对于我这个新人确实有很多帮助,书中的优秀班主任们,用他们的教育艺术向我们阐释着尊重学生的含义,用爱去呵护每一位学生,以父母的关怀感动孩子,也展示了他们在教育上无穷的思考、无穷的智慧结晶。魏书生老师这样说过:“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往往是我们方法太少”,的确,我们的教育面对的是独立的个性,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明的个体,作为教育者首先就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尊重学生的意识,学会尊重被教育者的人格与意愿,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寻找多个解决方法中最适宜的解决方法,在运用力量的同时运用技巧,则事半功倍。我认为要成为师德高尚的老师,我们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并且还要做到:经常自我反省,正确对

待学生的意见,树立平等对待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这是我加入教学教育工作领域来感触最深的。只有大家相互信任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做一名合格的学生。

有人说,一个学生就是一首诗,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总之,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第四篇:以和谐为本,构建融洽的人际关系

以和谐为本,构建融洽的人际关系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著名权威报告《学会生存》曾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临川一中正是用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创建和谐校园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干群齐心。我校领导班子是个团结和谐的领导集体。他们作风民主、工作高效,奋战在教学第一线,与老师并肩作战,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领导集体工作得力,指挥正确,调度有方;广大教师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全校上下团结和谐,群策群力,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

二是教师协作。学校提倡团队精神,培养集体观念,反对闭关自守、单兵作战,提倡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另外,各门课程之间、各个教学环节相互配合和谐促进,在团结协作中使全校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宽容、公平、和谐的竞争氛围,有利于教师之间的坦诚交流与精诚合作。团队的和谐合作,不仅有利于克服同行相轻或知识结构单一的弊端,而且有利于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学校倡导的以中年骨干带青年教师的“1+1”师徒结队子形式,让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少走了许多弯路。

三是师生和睦。我校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学校倡导“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用尊敬的态度待老师”这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做到彼此尊重,真诚交流,民主、平等、和谐、互信,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同时,以热爱学生为切入点,给予每一位学生充分的人格尊重、人文关怀和人情温暖,让他们在学校里有着家的感觉。另外,我校教师总是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为学生的学业成才、健康成长、精神成人而无私奉献,他们时刻把学生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记者了解到,我校每年扶助品学兼优贫困生的金额达16万元,每学期减免贫困生的学杂费约12万元,从而让这些贫困生也能读得起高中,足以体现一片浓浓的爱生情。学校要求:首先,教师要以自己扎实的教学水平和闪光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每一位学生,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以崇高的理想去激励学生。其次,教师充分尊重、理解、关爱学生,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学校不仅在全省率先开设了心理课,还设有心理咨询室,解除学生的思想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这样,教师乐教善导,学生乐学善悟,师生关系十分融洽,涌现了一大批爱生如子的优秀班主任,如省优秀班主任、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谢国发,全国优秀班主任曾长根等。

四是同学互助。学校倡导同学间互相尊重,互相激励,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经常组织学习研讨和经验交流活动,使平凡变优秀,优秀变一流,一流变超一流。每年都有一大批同学高高兴兴上大学,高效的办学效益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使成为全省学子人人向往的学校。

第五篇: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改理念认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简单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想的过程与结果,被当成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之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通过构建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自主

自主,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生个体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动的一种状态现实,它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其重要特征是已具备了将学习的需要内化为自动的行为和趋向,实现自主性发展。学习目标由学生自主确定,问题自主解决,知识自主感悟,方法自主探究。由学生自主主宰的课堂,必将激发学习动机,并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高质量的学习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课堂。为达此理想,我们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本环节设置“课前自学”和“课内自学”两个阶段。

1、课前自学: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成为教育教学的重点。基于此,课前自学步骤要求学生在上课前一天或前几天对将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主动开展搜集资料、访问社区、上网查询、制作模型、画示意图、查字典、预习课文等自主活动,并自觉在课本上用各种颜色画记号,作标记,进行初步学习或“尝试”练习。

2、课内自学:

课内自学阶段以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课前自学,在课堂上进行二次自学,梳理自己弄懂弄清楚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没有弄懂;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哪个地方是重点,哪个地方是难点;哪些问题能自己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同学在小组内或者在课堂上老师帮助自己解决等等。其基本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形成对新知识的初步认知。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再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生成新的认知。

二、合作学习。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的互动观是一种先进科学的互动观,是对现代教学互动理论的发展。注重的是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培养的是一种学习能力,一种终身制的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学生与学生合作,教师与学生合作。引导学生之间相互提问,指导,检查,启发,鼓励,监督。总体是实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召开和谐竞争,互相合作”教学策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还可能是编剧或评论员。建立在完全平等、民主教学关系基础上的课堂,将极大地激发师生教学相长、和谐奋进。本环节主要包括“小组合作”和“分组合作”两个步骤。

1、小组合作:就是以“小组活动”形式为主,将学习任务分配给小组内每个同学来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活动中能主动学习,动手动脑动口,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有效认知”。学生的头脑“不是要被装满知识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小组合作就是要求教师随时“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启迪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在具体的实践探索活动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掌握知识,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2、分组合作:即教师将本节课学习任务平均分到各个小组内,学生根据小组讨论情况,对自己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讨论、分析等,充分发挥小组同学的集体智慧,结合其它小组的研究情况,把自己组没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使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小组内有不同的答案,找出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方案和措施;也使同一个问题在全班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与交流,达到“多元交流”,实现对本节所学知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有机结合。

三、学习型,即由教为主变为学为主,由个体学习为主变为合作学习为主,使课堂变为学堂,真正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由传统的被动、单调、封闭的教学模式,向主动、多元、开放型教学模式转变,促使学生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使学生通过潜在的积累和体验获得知识的最大化。

在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构建过程中,遵循学生“精学多练,学练结合”的原则归纳提炼出课堂五步法。

1、是感知自学。先由教师给学生提供自学纲领、实验器材等学习材料,确定学习目标,提出明确的学习指令和要求,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学什么和怎样学。

2、是探究合作。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建设,提高交流合作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使学习困难在小组内得到解决。

3、展示。

心理学实践表明,反馈的及时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大胆发表见解。本环节结合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为学生自由展示自己的所学、所思、所得,设置三个平台:基础知识展示平台、能力技巧展示平台、延伸升华展示平台。

⑴、基础知识展示平台:主要在小组内同学之间对所自学的基础知识互相展示、互相切磋,达成共识。

⑵、能力技巧展示平台: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共同参与课堂交流,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研讨问题的学堂的过程。课堂上小组与小组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反复研讨,围绕一个个问题,顺着教材的思路,师生、生生频频互动,一个个展示,直至达成共识,形成知识体系。

⑶、延伸升华展示平台: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回顾本节知识学习与掌握情况,在自己小组或其它小组以及全班同学中展示和交流。如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以课堂活动形式展现,辩论、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感受交流,达到知识的迁移运用和新知识生成之目的。

4、拓展巩固。展示后给学生留出一定的反思时间,让学生进一步回味感悟,并设计适当的变式训练题目,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拓展。

5、反馈矫正。通过采取书面考试、提问、观察、展示、练习等多种形式进行反馈矫正,确保堂堂清。

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不同,我们初步形成了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综合课四种课型,并在全校范围内全面推行,不仅发挥好教师的支架作用,并且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条件。=======================

下载以自我修养为本 构建师德建设有效模式[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自我修养为本 构建师德建设有效模式[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爱为根,以德为本师德征文

    以爱为根,以德为本时光荏苒,转瞬间在教育战线上我已经度过了二十个春秋。回首这几千个日日夜夜,酸甜苦辣各显其间,这三尺见方的讲台上,凝结着我全部的心血与汗水,苦过、累过、但能......

    以爱为根_以德为本师德征文

    论文类型:师德师风教育论文 论文题目:爱与德是教育的根本和保障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宜州市第一小学 邮政编码: 黄迨盛 546300 爱与德是教育的根本和保障 时光荏苒,转瞬间在教育......

    中学师德建设经验材料德育为先师德为本

    德育为先 师德为本 -----XXXXXX师德建设经验交流材料近年来,在各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德育工作目标,坚持以师德建设为基......

    以校为本的师训模式研究申报书

    以校为本的师训模式研究申报书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选题的价值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校本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的一种主要方式,近几年已经证明是符......

    以安全能力训练为载体的训练模式建设

    “以安全能力训练为载体的训练模式”建设 工作总结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一) 项目概况 北京市商业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成人、成才、......

    以师为本,自主选择,促进教师自我更新(5篇)

    “菜单式”校本培训,“西新”教师的成长平台 常州市西新桥实验小学 郑亦珺 缘起----反思校本培训的过去 1.以往的校本培训侧重于知识导向的培训模式,以知识的传授为基础,或强调......

    以“五个更加”为基石 构建切实有效的旅游市场监管模式建设婺源“中国最美乡村”

    以“五个更加”为基石构建切实有效的旅游市场监管模式建设婺源“中国最美乡村” 婺源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很荣幸受邀参加闽浙赣毗邻地区工商行政管理联合会......

    义乌以构建惩防体系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义乌:以构建惩防体系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发布者:金东廉政网 发布时间:2005-8-4 一是深化和完善惩防体系。从制度上解决反腐倡廉问题,是一项比人治更重要的治本之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