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学生在临床实习与考研矛盾分析与对策
医学生在临床实习与考研矛盾分析与对策
随着高校扩招、就业压力的加大和考研热的升温,许多学生把考取研究生作为一种暂缓就业压力的方法,医学院校临床实习与考研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扰乱了临床教学医院的教
[1]学秩序,严重影响了学生临床实习的质量。临床实习是医疗工作的基础,目前,社会竞争
[2]加剧、就业压力增大、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学校如何解决好临床实习与考研的关系,如何利用临床实习阶段来更好地培养学生临床工作技能等等问题的解决,都将对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医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起到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1.医科学生在临床实习与考研复习上存在的矛盾及原因分析
1.1临床实习与考研之间存在的矛盾
随着社会发展和就业压力增大,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因素的冲击和困扰。越来越多的准毕业生因为考研复习脱离临床实习岗位,考研复习与临床实习的矛盾越发突出,尤其体现在时间的分配上。在每所医科高校都存在着学生利用实习时间进行考研复习的情况。对此,部分教学医院采取默许态度,结果使本科实习任务很难完成,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达不到临床实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对于此现象,一些人认为:考研于国、于己、于校均有利。学校不能阻止学生考研,而且应该创造一切条件支持学生考研。我认为这样的观点是不全面的。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关键部分。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认真的实践不可能学成,古今中外知名医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无不把临床实习放到了极重要的地位。临床实习根本没有时间上的保证,所学理论知识会与实践能力严重脱节,导致动手能力差,医疗程序不清,不能独立完成诊疗任务,病历书写欠规范,甚至缺乏对医院真实情况的了解,不懂得处理医疗相关问题。学生没有在临床实习中学好相应的技能,在工作岗位上必然无法发挥相应的作用,降低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影响学生的求职、就业,降低学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这也是与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驰,而如此的医学生即使考上硕士研究生,也会如同没有牢固根基的建筑,结果必将影响到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教育质量。
应届本科毕业生顺利考上硕士研究生确实可喜,这是对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好的评价。但缺乏临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生对研究生阶段的培养很难适应,限制了研究生教育积极作用的发挥。目前,临床医学领域的导师普遍反映学生存在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差、缺乏基本的诊疗技能、在临床学位研究生后期教育不能胜任临床工作等许多问题。这部分人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难在医疗领域有所作为。
1.2矛盾存在原因
考研复习与临床实习构成突出的矛盾,会对本科医学生的培养质量产生很大的威胁。产生矛盾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压力大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3%,辽宁省已经达到了35%,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普及教育阶段。再加上人们总希望到大单位、大医院去工作,造成大医院人员饱和,开始追求高学历人才。加之学生又不愿去基层医院、农村医院工作的现状。造成来医科学生就业难,为寻找出路,考研往往成为最佳选择,可以在一段时期内起到暂缓就业压力的作用。并且由于学生对大医院的向往和大型医院对高学历人才的倾向在学生的思想中产生了不正确的心理暗示,产生了重视学历轻视能力,重视考研复习请示临床实习的认识。
1.2.2.实习制度不健全,管理松懈
现阶段,就业率是评价高校工作质量的一项硬指标,就业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招生情况,对于教学型以及教学科研型高校,招生情况又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而准毕业生考取研究生能极大的缓和这种压力,但要认真坚守的原则是只有在本科教学中有效的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和基本临床技能才是使高校就业率实质性提高的关键。而制定完善的符合时代发展的科学的实习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这一制度才是唯一的保障。某些实习医院教务部门对于学生考研复习与临床实习关系处理不当是这种矛盾产生的重要因素。一些实习医院对实习学生管理松懈,考勤制度标准不一,往往成为学生放弃实习,专职考研复习现象产生的温床。对于实习医院带教医生方面,现在医院承担的实习任务大,一名老师往往带许多学生,无暇顾及;二是有的老师医德医风差,对学生不负责,从而造成带教实习流于形式,学生学不到东西,没了学习兴趣。然而这种情况学校、医院、教师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并没有对学生的情况进行疏导和科学的教育。其实学生放弃实习恰恰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学生生活中的散漫作风和不良的医学行为,也折射出对医科大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纪律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2.3.医疗工作的自身特点
临床医疗工作中,医生的社会地位必须建立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基础上,即所谓的后发优势。尽管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SARS、禽流感等一些突发事件的反思,促进了全社会对医疗行业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对于年轻的医疗工作者则不能很容易的享受到这样的关注和重视。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社会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对人才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很多医院要求求职者具有临床工作经验,而工作经验的缺乏也正是应届大学生求职就业的“软肋”。所以,为了更好的寻求发展空间、弥补心理与现实的落差、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攻读硕士学位也往往成为医学生在无奈之下选择的一条捷径。
1.2.4.职业评价体系不合理
医学有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在临床预防、诊断、治疗工作中经验的积累是很重要的。在某种程度上讲,诊疗水平的高低与学历的高低不一定成正比。现在卫生系统人事制度中学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等切身利益,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考研,就是为了寻求短、平、快的发展道路,以求更快的清除职称评定等方面的障碍,达到目标。2对策
结合临床教育的现状,对于考研和实习的矛盾,学校、医院应该采取积极的、明朗的态度,正确引导,要权衡利弊,协调两者的矛盾。针对因就业形势产生的压力,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和临床实践操作技能是缓解矛盾的最好解决办法。
1.3.1.强化基础知识学习,用严肃的学风考风促进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教育学生将理论知识学扎实,针对目前医学专业课程的设置,通过学习经验、学习方法交流会、专题讲座等活动形式,改变目前学生中存在的为了期末考试而学习,为了考试及格而复习的状态,杜绝为了考试成绩背习题册、背题库而不按教材进行复习的情况。引导学生在每一门课程结束后,都能对该课程的知识点有很好的认识和掌握,形成牢固的长时记忆模式,从而减轻学生在考研复习时的学习强度和难度,近而减少因为复习而占用实习时间的现象的发生,减少、消除两者在时间上的冲突。在课间实习过程中,注重学生临床技能的预培养,可利用学校购置的先进的技能培训系统进行临床技能专项培训,让学生在专业课上学习、掌握的牢固的基础知识迅速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临床工作的兴趣和向往,以便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实习兴趣为主要手段,做到以学生的实习兴趣驱动学生进行临床实习,主动培养自己熟练的临床操作能力,保证实习质量。总之,即提高每一堂理论课、每一堂实习课的质量和效率,帮助学生对下一学习阶段即临床实习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必须高标准严
要求,不能蒙混过关,不能心慈手软,要让学生明白来到学校就是为了学习的,不会的地方可以耐心的学会,要正确理解学习、考试的目的和意义,更要通过诚信教育使学生树立诚信观念,理解失去诚信乃为人医者之大忌的意义。以上教育的结果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主动的正确处理好考研、实习的矛盾打下基础。
要严肃考试、考务纪律,杜绝贩卖试题答案、漏题、缓考审批随意性强、评分标准不一等现象发生,使每位学生都能实实在在地过关,实习时,也必须强化出科考试、临床实习结束后的考核等制度的严肃性。作为一种导向,使学生真正重视学习基础知识、临床技能的重要,切实提高临床实习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不因任何原因逃避、放弃临床实习。
1.3.2.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
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从入学之初,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就业观、择业观教育,引导学生去除浮躁心态、正确认识就业形式,认识高质量的实习对就业和考研的重要辅助作用,正确认识考研的意义,避免盲目性考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准毕业生正确认识自身和社会需求关系,实现合理的自我定位,主动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积极就业、合理就业。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并根据学生特点突出个性化指导。从而消除因为就业压力对临床实习的影响。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生入学之初,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报告、讲座等途径,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熟悉岗位规范、掌握职业技能等,引导促进学生较早的用开阔的目光去制定职业目标,不要把医学生的出路局限在研究和医生两个职业,而可以扩展到保健、保险、咨询、美容等等行业,从而在整个大学期间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增强成才的主动性。响应国家号召,开展自主创业教育,培育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创造相应条件,将青年志愿者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相结合,为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奠定基础。积极利用国家、政府“服务西部”、“服务辽西北”计划,并在学生中做好相应政策的宣传工作,鼓励学生到西部、农村和基层就业。培养学生服务基层、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的信念。
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准确、及时、便捷的服务。教务处、学生处应将学生基本信息合二为一,建立一个完整的综合性数据库,根据就业处提供的招聘信息,能够及时为用人单位提供完整的学生信息。学校就业工作主管部门应该建立常规的、及时的、为大部分学生所熟悉的就业信息渠道,向毕业生公布用人信息、就业政策等。
以上与就业指导相关的内容看似与指导学生正确面对实习、考研与就业工作关系不大,但是如果能够真正做好这些工作,则能大幅度的减轻学生、学校的就业压力,使学生门能够安心完成每个学习阶段的学习任务。
1.3.3.加强管理和教育
对实习生疏于管理往往会带来许多潜在的危险性。比如,学生脱离实习医院、学校视线,到外边租房读书就存在了很多不安全的因素,管理上的松懈置学校、实习医院于被动地位。所以,我们必须在学生下实习点实习之前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医学生医德医风培养教育等等诸多方面的思想政治工作。并通过发展党员考核、检查各个实习医院实习学生思想状态等等机会,强调对学生加强管理,维护校规校纪和实习纪律的严肃性,使学生实习有组织和纪律,不放任自流,从而辅助教学系统保证学生实习质量。
1.3.4.硕士招生制度中的因素
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指定教材多与大学阶段使用教材不一致,使考研复习与临床实习教材没有统一起来。学生上课与考研复习内容存在较大差异,要考研就必须对已经学过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新的组合甚至是放弃,而对考研指定教材又必须重新进行记忆。这无形中又增加了学生的负担,造成时间浪费。如果通过教材的统一,学生完全可以在本科教学阶段掌握所考的知识,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临床技能的学习,并通过实心辅助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考研复习与大学教育的平头衔接而不是粘性衔接。
但在目前形式下,我们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和个性化的指导来提示学生在复习之初,迅速找到新旧教材不同之处,以备复习使用,并且引导学生以临床实习作为一种复习手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以临床实习提高考研复习的效果,以考研复习提高临床实习的质量,将考研复习和临床实习有机结合在一起,达到双赢。并要做到通过对近几年试卷结构改革的分析归纳,引导学生认识到高质量的临床实习对保证西医综合科目考试高分数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孔锡,郭建强,王红娟等.医学生临床实习与考研矛盾的思考及对策[J].医学与哲学,2006,27(9):67—68.
[2]赵妍,李大佑,彭昕等.浅析“考研热”与临床实习的矛盾及应对措施[J].中国医疗前沿,2007,2(13):
34—35
第二篇:临床医学教育与医学人才培养
临床医学教育与医学人才培养
临床教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在校期间的终末环节,它为理论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是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的最重要阶段。可为培养高质量的合格医学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提出了强化临床医学教育与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进一步探索临床教育教学方法及完善临床教育教学管理策略。
医学教育分为基础医学教育与临床医学教育两大部分,是实践性强的专业技能教育。临床阶段的学习是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结构、临床综合技能的重要途径,是医学生从事临床工作之前职业训练的重要阶段,是深化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1]。作为高等医学院校,是基础教育和临床教育相结合的一个整体。基础教育重在理论教育,而临床教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在校期间的终末环节,它为理论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是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的最重要阶段。所以临床医学教育为培养高质量的合格的医学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强化临床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临床教师的水平、教学方法等直接影响了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附属医院本身承担繁重的医疗工作,同时还承担医学院大量的临床教学任务。教学意识淡化是临床教学工作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如何增强临床医生的教学观念、明确医教研并重的意义,树立“医疗是命脉、教学是基础、科研是精髓、质量是根本”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临床教学意识,我们通过召开教学经验交流会,使医院坚定医教研并重的理念,认识到临床教学对提高医院医疗水平、科研能力等医院内涵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为医院的长远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教学工作同时可以督促临床教师不断学习,多方面了解国内外学术领域新进展,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从而极大地促进教学意识的提高。有人把医、教、研三者的地位和作用概括为:医疗是今天,科研是明天,教育是未来。重视临床医学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是保证附属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探索临床教育教学方法 重视岗前教育 医学生由课堂到病房,角色发生了变化,岗前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为了使医学生紧跟医学发展的新形势,应将“医师资格方案”、“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核实施”、“实习带教管理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同步”[2]等相关内容,以及“医疗安全与法制教育”、“缺陷病历分析”、“医院感染知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内容纳入实习大纲,不断完善岗前培训的内容,并对医学生进行入科前指导、观摩实际操作等,为他们进入科室、病房后的系统培训打好基础。
加强临床技能训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学实践中,应把临床基本技能教学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重点,使毕业实习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能。近年来,作为附属医院,我院将“学生的临床技能训练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了重要位置。第一,安排专人负责学生技能操作训练。第二,我们建立了适合临床教学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培训场所。第三,拟定了适合我院的一对一操作技能培训制度,对专业教研室的老师进行严格选拔,对所在科室实习学生专一负责,并要求学生对一些基本的技能操作如四大穿刺、消毒铺巾、切开缝合、换药拆线等必须熟练掌握。我们对带教老师进行定期的考核,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临床综合能力多站考试(简称MSECS)的教学,重视临床实践能力 临床综合能力多站考试(Multi-ple Station Examination of Clinical Skills,简称MSECS)是以检查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为重点的一种新型考试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重读书轻实践的弊端,能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知识和技能[3]。考试客观、公正,爱伤观念强,且考试方式、内容与执业医师考试接轨。以往临床技能考试方法的缺陷与不足,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医学教育专家们关注和重视。
学生多选题考试的得分与重要的临床技能无关。在此类考试中死记硬背下来的知识无法保证至临床实践中仍能记住并得到运用,存在着考试方法本身的缺陷。通常采用的由各实习医院带教医师对学生临床技能评分的做法也不尽人意。我们具体的做法可以与执业医师的考试形式相同。MSECS的应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其考核重点是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既重视理论学习更重视临床实践,应成为以后考核方式改革的趋势。
完善临床教育教学管理 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在临床教育教学实践中,我院一贯坚持以质量为核心,根据各主要教学环节的标准及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如《教学规范手册》、《临床医学实习医师职责》、《实习生管理规定》、《实习医师守则》、《医患沟通规范手册》等文件。
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教学病种收治制度、教学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实习医生病历书写制度等,形成了规范有效的教学质量保证机制。对规范日常教学管理,保证教学有序进行以及提高教学和管理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在临床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以教学环节管理为切入点,按照理论授课、课间见习、毕业实习及考核考试等不同的教学环节进行督导,特别注重发挥教研室的主导作用,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加强教研室及师资队伍建设 在临床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工作态度、业务水平、教学方法等与教学效果息息相关。临床教师具有医师和教师双重身份,尤其是青年教师往往存在教学经验不足,临床带教的规范性、系统性等方面亦存在差距,这就需要提高临床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素质。具体方法:对分配来我院工作的青年医师进行教育理论岗前培训,使其明确自己的教师职责。具体培训内容包括思想道德、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和基础理论等方面,可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进行专题讲座或示范教学查房,严格要求青年教师规范教学文档,抓好教学环节的培训。教研室主任要对青年教师严格考核,经同意并试讲通过后才允许进行理论授课。通过培训可以激励青年医师刻苦学习,苦练教学和医疗基本功,达到充实和更新理论知识、拓宽知识面、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目的。
我院实施业绩量化考核奖惩机制,对教学工作的先进科室和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逐步实现将教学工作量与奖励及职称评定挂钩,充分体现了对临床教师辛勤工作的尊重和肯定。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创新,从而对本科临床教学起到了促进、强化及提高的作用。我院根据专业特点设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医学影像学、口腔科学等27个教研室,教研室设置齐全。目前我院本科临床教学及实习带教教师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并且相当一部分老师为硕士及博士学历,注重师资队伍梯队建设,为提高临床医学教育教学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临床教育教学进行监督指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对其实施有效的质量监督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改进、提高和完善的重要手段。一个完整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总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部监督体系和自我评价,二是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和评价。
附属医院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环节,是实现良性循环运行机制的重要保证,可推进医院自身教育质量、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实施内部教学质量监督不仅要对教学过程或教学部门进行监督,还要对医院的各个教学工作环节进行监督,从而发现潜藏的或由来已久的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问题,并寻找出积极可行的解决办法[4]。
小结:医学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对临床教学进行监督指导,可以使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教学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使教学管理部门、教师和学生按行为准则办事,并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经验,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推动教学各环节的工作协调进行,最终达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更多相关参考:。
第三篇:实习护士矛盾心理的调查分析及临床带教对策
实习护士矛盾心理的调查分析及临床带教对策
更新日期:2007-12-08 点击: #e#
作者:胡长珍,范德兰,杨双玉
【摘要】目的了解实习护士的心理状况,为制定临床带教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60名实习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专业有自卑感与失落感的实习生占63.23%,45.81%的护生对职业前景持怀疑态度,69.68%的学生对即将实习感到兴奋,而21.94%的学生在实习中感到无所适从,63.87%的学生认为前期理论学习对实习部分有用,40.00%的学生不能适应临床工作节奏,23.23%的学生自行调整无效,89.68%的学生认为与病人有交流的必要,但只有40.65%的学生与病人交流成功;10.97%的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自我感到满意,而62.58%的学生感到不满意。结论实习生在实习中存在着工作热情与工作能力的矛盾、生活习惯与新生活的矛盾、专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交流需求与交流障碍的矛盾、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建议临床带教教师在临床带教中多与学生交流,针对个体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她们保质保量地完成实习任务,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实习护士;矛盾心理;临床带教;心理疏导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practicing nurses’mental state,for teachers’ establishing countermeasure in clinical teaching.Methods160 practicing nurses were investigated in March 2005 through questionnaire.Results63.23% practicing nurses feel inferiority and lose to their profession,45.81% students hold the doubtful attitude to their occupation foreground.69.68% students are excited with the soon practicing,but 21.94% students feel indecisive in practice.63.87% students think the prophase theories study is part useful to the practice.40.00% students can′t adapt to the clinical work rhythm and 23.23% students are defeated in adjusting by themselves.89.68% students think it is necessary to intercommunication with the patients,but only 40.65% student and patient′s intercommunication succeed.10.97% students feel satisfaction to actuality ego,but 62.58% students feel dissatisfied.ConclusionThe trainee exists ambivalence in the work enthusiasm and the work ability;life habit and new life;profession ideal and actuality;exchanges need and exchanges obstacle;subject(I)and object(Me).The teachers should do their best to exchange with student in the clinical teaching,adopt the corresponding psychotherapy aiming at the individual,alleviate their psychological stress,make them complete the practice mission guaranteeing both quality and quantity,and the students can make solid base for their future work.【Key words】practicing nurse;ambivalence;clinical teaching;countermeasure
临床实习是护生向护士转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护生要完成生理需求、自我概念、角色功能等各方面的转变,而这些转变是在护生实习过程中矛盾的出现和解决中不断形成和完善的。护生年龄大多在17~21岁之间,可塑性强,在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方面明显存在不足,作为带教教师应针对不同时期、不同个体,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方式。笔者于2005年3月对
实习护生进行心理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武汉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实习护士160名,均为女性,年龄17~21岁,平均19.2岁,中专17名,高职143名。
1.2方法采取整体抽样方法。利用学生实习集中返校时间发放调查问卷,集中填毕,即刻收回。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资料、护理职业认知、实习情感体验与交流、生活与现实生活自我认知等方面。为了提高回收率,每个问题力求简单、明确、具体、易懂。共发出问卷160份,收回157份,剔除无效问卷2份,有效回收率96.88%。
1.3统计学方法调查结果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1.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临床实习护生心理状况调查结果,见表1。
3讨论
3.1学生实习中存在的矛盾
3.1.1工作热情与工作能力的矛盾调查显示:69.68%的实习生对即将实习感到兴奋,而在实习中仍有21.94%的实习生感到无所适从。实习生接触临床,改变了以往学校单一的学习状况,新事物、新环境无疑成为一种新的刺激。同时实习生感觉自己学习3年的知识终于可以应用于临床,大有一显身手的架势,而这一热情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遇到困难容易走向一个极端;另一个方面,由于前阶段所学的知识基本为纯理论性知识,在实践中不知如何下手,新的环境、新的学习程序又给她们造成茫然。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让学生感觉学无所用,空有一腔热情,给学生造成心理挫伤,产生心理压力,影响学生的心境。
表1临床实习护生心理状况调查结果(n=155)
3.1.2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护理专业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专业,不仅要求从业者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更要求其具备娴熟的实际操作能力。经调查,仅有58.71%的实习生表现出自信,这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各专业课程结业时间较早,特别是基础护理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基本理论遗忘较多,基础护理操作更是生疏,没有牢固的理论基础,学生对于临床的常规处理产生诸多不解,动手操作会束手无策,引起学生专业自信心不足,影响下阶段实习的顺利进行。
3.1.3生活习惯与新生活的矛盾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的特点,护士需要倒班,学生在学校生活规律,而步入临床后随教师倒班,2个“中、夜班”下来几乎48h,打乱了以往的生活作息时间,在休息、生活节奏、内分泌等多方面出现不适应,严重的甚至出现失眠、头痛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40.00%的实习生不能适应临床工作节奏,23.23%的实习生调整无效。如不注意营养、锻炼和心理调整,就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影响身体健康,实习难
以坚持下去。
3.1.4专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学生以往对于护理的认识大部分源自媒体,对专业的认识往往停留在阳光鲜花的一面,学生专业自主选择者仅为3.87%,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部分人在意识中看不起护士,医院管理中置护理从属于医疗的思想,生活护理的琐碎与辛苦,付出与所得不等价,客观现象会使实习护士产生失落感、专业自卑感,对护理职业存在失落感、自卑感者占63.23%,她们甚至怀疑自己的将来,不知如何面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
第四篇:实习护士矛盾心理的调查分析及临床带教对策专题
实习护士矛盾心理的调查分析及临床带教对策
【摘要】 目的:了解实习护士的心理状况,为制定临床带教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60名实习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专业有自卑感与失落感的实习生占63.23%,45.81%的护生对职业前景持怀疑态度,69.68%的学生对即将实习感到兴奋,而21.94%的学生在实习中感到无所适从,63.87%的学生认为前期理论学习对实习部分有用,40%的学生不能适应临床工作节奏,23.23%的学生自行调整无效,89.68%的学生认为与病人有交流的必要,但只有40.65%的学生与病人交流成功;10.97%的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自我感到满意,而62.58%的学生感到不满意。结论:实习生在实习中存在着工作热情与工作能力的矛盾、生活习惯与新生活的矛盾、专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交流需求与交流障碍的矛盾、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建议临床带教教师在临床带教中多与学生交流,针对个体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她们保质保量地完成实习任务,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实习护士;矛盾心理;临床带教;心理疏导
临床实习是护生向护士转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护生要完成生理需求、自我概念、角色功能等各方面的转变,而这些转变是在护生实习过程中矛盾的出现和解决中不断形成和完善的。护生年龄大多在17~21岁之间,可塑性强,在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方面明显存在不足,作为带教教师应针对不同时期、不同个体,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方式。笔者于2005年3月对实习护生进行心理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湖南省环境生物学院和南华大学护理专业实习护士160名,均为女性,年龄17~21岁,平均19.2岁,中专17名,高职143名。
1.2 方法 采取整体抽样方法。利用学生实习集中返校时间发放调查问卷,集中填毕,即刻收回。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资料、护理职业认知、实习情感体验与交流、生活与现实生活自我认知等方面。为了提高回收率,每个问题力求简单、明确、具体、易懂。共发出问卷160份,收回157份,剔除无效问卷2份,有效回收率96.88%。
1.3 统计学方法 调查结果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1.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
九病区 彭云华 2 结果
临床实习护生心理状况调查结果,见表1。
讨论
3.1 学生实习中存在的矛盾
3.1.1 工作热情与工作能力的矛盾 调查显示:69.68%的实习生对即将实习感到兴奋,而在实习中仍有21.94%的实习生感到无所适从。实习生接触临床,改变了以往学校单一的学习状况,新事物、新环境无疑成为一种新的刺激。同时实习生感觉自己学习3年的知识终于可以应用于临床,大有一显身手的架势,而这一热情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遇到困难容易走向一个极端;另一个方面,由于前阶段所学的知识基本为纯理论性知识,在实践中不知如何下手,新的环境、新的学习程序又给她们造成茫然。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让学生感觉学无所用,空有一腔热情,给学生造成心理挫伤,产生心理压力,影响学生的心境。
表1 临床实习护生心理状况调查结果(n=155)
3.1.2 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护理专业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专业,不仅要求从业者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更要求其具备娴熟的实际操作能力。经调查,仅有58.71%的实习生表现出自信,这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各专业课程结业时间较早,特别是基础护理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基本理论遗忘较多,基础护理操作更是生疏,没有牢固的理论基础,学生对于临床的常规处理产生诸多不解,动手操作会束手无策,引起学生专业自信心不足,影响下阶段实习的顺利进行。
3.1.3 生活习惯与新生活的矛盾 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的特点,护士需要倒班,学生在学校生活规律,而步入临床后随教师倒班,2个“中、夜班”下来几乎48h,打乱了以往的生活作息时间,在休息、生活节奏、内分泌等多方面出现不适应,严重的甚至出现失眠、头痛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40%的实习生不能适应临床工作节奏,23.23%的实习生调整无效。如不注意营养、锻炼和心理调整,就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影响身体健康,实习难以坚持下去。
3.1.4 专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学生以往对于护理的认识大部分源自媒体,对专业的认识往往停留在阳光鲜花的一面,学生专业自主选择者仅为3.87%,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部分人在意识中看不起护士,医院管理中置护理从属于医疗的思想,生活护理的琐碎与辛苦,付出与所得不等价,客观现象会使实习护士产生失落感、专业自卑感,对护理职业存在失落感、自卑感者占63.23%,她们甚至怀疑自己的将来,不知如何面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
3.1.5 交流需求与交流障碍的矛盾 学生涉世尚浅,社会经验缺乏,实习前接触的对象均为熟悉的家人和同学,交流起来很容易,而实习后接触的是带教教师和病人,心存疑虑却不敢告诉教师,怕教师和同学讥笑。调查显示:89.68%的学生认为与病人交流有必要,但只有40.65%的学生与病人交流成功;而影响交流的因素中病人态度占40.65%,专业理论占37.42%,交流技巧占21.94%。面对病人,只有通过交流才能收集病人的资料进行评估,才能在操作中取得患者的理解与合作,也只有主动与病人交流才能收集到较全面的病例资料。但学生却又不知如何与病人打交道,担心自己说错话,顾此失彼,减少了主动交流,从而影响实习质量。
3.1.6 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 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我”分解为主体我(I)和客体我(Me)[1]。主体我即理想自我,它是根据主观的自我和主观感视的社会现实所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而达到的自我状态。客体我即现实自我,指当前实际所达到的自我状态,是理想自我所要观察的对象。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自我意识明显分化,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具有新的意识,意识自己那些从未被注意的“我”的许多方面和细节。自我意识的分化,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矛盾冲突也开始加剧,此时,主体我会积极主动地去认识、考察、评价客体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发现现实的自我总是落后于理想的自我,对自我的评价常是矛盾的,对自我的态度常是波动的,对自我的调控常是不自觉、不果断的,于是,主体我和客体我便在诸多方面出现矛盾冲突,甚至有一定的内心痛苦和强烈不安。调查显示,只有10.97%的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自我感到满意,而62.58%的学生感到不满意。
3.2 心理疏导对策
3.2.1 加强护生职业道德教育,巩固专业思想 教育能否取得成效,从根本上取决于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与自觉性[2]。根据Pender的健康促进模式,个体对某一行为所认知的障碍越多,其实施这种行为的可能性就越低[3]。因此,要想使护生能自主参加学习,需加强她们对职业的认知。护理职业的现实处境对护生触动很大,45.81%的护生对职业前景持怀疑态度,不知如何面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教教师可以通过伦理道德教育,介绍护理前辈的先进事迹,以及她们为了护理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使其检验护理工作的价值,引导她们对护理专业的热爱,并在工作中利用患者和教师的赞赏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增强事业心和职业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
3.2.2 加强护理操作训练,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保持成就感 护理专业是一门技术非常强的专业,要求从业者具备娴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校学习停留在理论方面,实际操作机会很少,导致实习后动手操作失败机会增加,自信心下降。应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的前2周加强各项技术操作的训练并进行考核;进行实体操作时,尽量选择易于成功的操作,减少失败,建立自信,耐心摸索,逐步加大难度;对操作失败者要耐心讲解,分析失败的原因,使其能轻松地进行下一次操作。
3.2.3 加强理论复习,指导临床应用 理论是实习的依据,没有理论指导,实习存在盲目性。63.87%的学生认为前期理论学习对实习部分有用,排除医疗技术发展迅速的影响,一部分原因是现有护理教学学制的影响。现有教学安排导致理论与临床实践存在某种程度的脱节,学科理论结业较早,学生遗忘较多。在护生进入临床科室后,要强调实习要求,使其明白学习重点,布置复习任务;改变教学方式,结合病例进行讲课;指导学生记忆,对于重点、难点反复强调,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融会贯通。
3.2.4 创造良好的实习氛围,合理安排工作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一般规律:生理需要是最重要的,只有它得到满足,人们得以生存后才考虑其他的需求[4]。临床工作节奏与学生以往生活节奏不同步,实习生在家被别人照顾,实习后充当照顾别人的角色,不注意生活节奏的调整,就会产生各种不适,甚至产生疾病。Roy认为[4],适应是应付行为的最终目标,无论何时,当人们遭遇任何来源的压力时,都会企图去适应它。如果适应成功,平衡就可以继续或复原。调查显示83.87%的学生希望与教师交流,65.81%的学生与教师交流感到快乐。提示带教教师注重学生适应状况,帮助她们成功的适应,可以提高实习效果。带教教师应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调整作息时间,指导工作安排,节省时间和体力;对体质较差的学生,多给予照顾,并逐步增加工作量,帮助其慢慢适应。
3.2.5 鼓励交流,逐步过渡到单独与病人交流 交流是人体的一种需要,可以帮助交流者获取信息,满足心理需求。对于护理专业而言交流显得尤其重要。出现交流需求与交流障碍的矛盾,可能与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缺乏社会经验,而实习后要从关心的被动者转为主动者,服务意识不够有关。应指导学生在交流前做好准备,可以在教师面前演示后再面对患者;交流出现问题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忌与病人发生争吵;交流不顺利时,带教教师要适时给予帮助,回护理站后帮助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教会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这样交流时才有平和的心态。
3.2.6 帮助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统一 自我意识是隐藏在个体内心深处的心理结构,是个体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个体正是通过自我意识来认识和调控自己,在环境中获得动态平衡,求得独特发展。针对自我意识的矛盾,带教教师应主动了解学生的理想自我,帮助确认理想自我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修正理想自我中的不切实际的、过高的标准,使之与现实我的潜能相符,脚踏实地,在现实中寻找理想的载体,采取有针对性,有计划的解决矛盾,缩小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获得自我意识的统一。【参考文献】
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24.2 顾仿娅,冯运华.护理学继续教育的实施与管理.护理学杂志,2001,15(1):49.3 Pender NJ.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3rd ed.Norwalk CT:Appleton & Lange,1996,68.4 潘孟昭.护理学导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2.
第五篇:临床护理中常见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
临床护理中常见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1)
医疗卫生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患者及家属对就医的正当权益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近30年的临床护理与教育实践,深知目前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服务重要指标,也是患者就医选择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之一[1]。作为妇科护理工作者,应随时规范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强化管理,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减少不安全护理现象的发生,笔者就护理常见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相应的防范对策作一探讨。
1临床护理中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
1.1业务素质及责任心有待提高
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关系到护理安全的首要因素。业务知识缺乏,工作经验不足是一些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有的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下或不熟练,与他人配合较差,不重视学习和业务技术培训,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常常导致操作失误或操作错误而发生护理缺陷和事故,从而引发护理投诉。如患者坠床、摔倒、烫伤、自杀等很多情况是护理人员上班脱岗、睡岗或延误、遗漏治疗,不按时巡视病房,执行医嘱错误,患者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发现等原因造成的,这均是护士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1.2服务态度欠佳、缺乏法律意识
服务态度差也是主要安全隐患,如工作中使用服务忌语,不注意谈话的方式和语气,回答问题简单导致患者误解等。如果护士缺乏对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不顾及服务态度,忽视患者心理需求,就达不到患者的期望和要求。患者不是一般的消费者,患者到医院付费就医就标志着医院与患者建立了一种合同关系,形成了医疗服务合同[1]。医院是通过医护人员来为患者履行医疗护理服务的,护士的行为不仅仅是个体行为,而是代表医院履行合同,有义务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维护患者的权利。当护士不能意识到这些,实际工作与患者的要求
出现差距时,就会引发投诉。
1.3护理设施不规范及投入不足
在医院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方面,一此基层医院的管理者没有充分考虑护理工作的要求、患者舒适需求而造成设施不合理,条件简陋。如:楼梯、厕所无扶手、地面过滑过亮等。有的医院在设备投入决策时只顾大型的或可以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设备和设施的投入,而忽视护理设备的基本投入,造成护理设备短缺、不到位,从而形成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如推车、担架陈旧,病床无床栏,抢救仪器维护不佳等。特别是一些平时不经常使用的抢救仪器,数
量过少造成抢救时无法使用。
1.4质量管理制度不规范
管理是对确定达到质量要求所必需的职能和活动的管理,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到位,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护理管理是护理安全的核心。只有管理到位才能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得到保障。一般情况下护理人员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主要表现在制度不健全,无章可循,组织管理不严,缺乏逐级管理、监督、检查、指导等。如存在抢救车内药品、物品摆放混乱,位置不固定,抢救药品无计数,标签
不明,抢救仪器未处于备用状态等。
2安全防范的思路与对策
2.1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强化临床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教育是预防护患纠纷、减少护理不安全的有效手段。应通过不定期法律专题讲座及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使护理人员了解有关医疗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进一步剖析在临床护理工作,哪些属侵权行为,明确护理工作与法律息息相关,将护患双方的权益靠法律来维护。如《传染病防治法》及《民法通则》等法律,对护理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和相应的制约。护理人员必须明确与护理工作相关的法律规定和义务,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依法从事护理服务,正确履行职责,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让护士认识到自己违规行为导致的不良法律后果,加强责任感,使护士懂得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去做,从而维护
患者与自己的权益。
2.2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技能
加强护士的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对护理人员十分重要。只有具备了较好的理论水平及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才能高质量地实施护理。护理管理者要有计划、有目标地结合需要组织护士业务学习,反复训练专业技术操作,加大执行和考核力度,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积极鼓励广大护理人员学习,选送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学习,使护理人员毕业后研修制度化,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学科的发展,从根本上防止技术性护理缺陷的发生。既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不断培养敏锐的观察力与判断力,发挥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准确地为患者解决提出的问题,做到护理到位,患者满意。
2.3规范管理制度与资源配置(免费论文网 www.xiexiebang.com)
护理管理的成败,直接影响护理质量。护理管理的目标是提高护理质量,消除各种形成差错的因素、减少差错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因此首先应结合医院的规章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规范护理工作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成立质量管理组来具体实施,加大检查和监控力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大奖惩力度,严格把关,建立信息反馈制,强化护理安全的超前管理意识。其次合理调配护理人力及设施资源,及时增加护理设备,改善护理环境,以杜绝超负荷工作状态,使护理人员数量与临床实际工作量相匹配,并根据护士的自身条件、业务能力、工作资历等合理构建人员梯队,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专长。
2.4提升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
从提高服务水平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角度来说,建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改善服务态度,培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防范护患纠纷,减少护理不安全的根本措施。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形成,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增强护理人员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应教育护理人员按照护理人员的行为准则及要求去做。同时护士还要有侧重地学习心理、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以体现人性化服务在提供护理管理与技术等服务过程中增加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个性服务,达到“以人为本”效果,了解患者的各种需求,不断开创护理的新服务领域[3]。
随着我国公民的健康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护理工作中,只有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管理力度,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把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强化法律意识,转变观念,切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才能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消除各种隐患,减少和避免护理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大奖惩力度,严格把关,建立信息反馈制,强化护理安全的超前管理意识。其次合理调配护理人力及设施资源,及时增加护理设备,改善护理环境,以杜绝超负荷工作状态,使护理人员数量与临床实际工作量相匹配,并根据护士的自身条件、业务能力、工作资历等合理构建人员梯队,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专长。
2.4提升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
从提高服务水平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角度来说,建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改善服务态度,培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防范护患纠纷,减少护理不安全的根本措施。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形成,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增强护理人员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应教育护理人员按照护理人员的行为准则及要求去做。同时护士还要有侧重地学习心理、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以体现人性化服务在提供护理管理与技术等服务过程中增加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个性服务,达到“以人为本”效果,了解患者的各种需求,不断开创护理的新服务领域[3]。
随着我国公民的健康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护理工作中,只有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管理力度,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把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强化法律意识,转变观念,切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才能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消除各种隐患,减少和避免护理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大奖惩力度,严格把关,建立信息反馈制,强化护理安全的超前管理意识。其次合理调配护理人力及设施资源,及时增加护理设备,改善护理环境,以杜绝超负荷工作状态,使护理人员数量与临床实际工作量相匹配,并根据护士的自身条件、业务能力、工作资历等合理构建人员梯队,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专长。
2.4提升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
从提高服务水平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角度来说,建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改善服务态度,培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防范护患纠纷,减少护理不安全的根本措施。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形成,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增强护理人员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应教育护理人员按照护理人员的行为准则及要求去做。同时护士还要有侧重地学习心理、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以体现人性化服务在提供护理管理与技术等服务过程中增加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个性服务,达到“以人为本”效果,了解患者的各种需求,不断开创护理的新服务领域[3]。
随着我国公民的健康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护理工作中,只有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管理力度,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把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强化法律意识,转变观念,切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才能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消除各种隐患,减少和避免护理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护理差错51例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护理差错是指凡在护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护理过失,对病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但未给病人造成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等严重不良后果者[1],护理差错分级为:一般差错和严重差错。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不论发生哪级差错,都严重影响护理质量及医院声誉,同时直接损害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医疗护理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医院发展的基础。因此如何防范护理差错的发生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的重要措施。为此,本文就我院2006发生的51例差错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2006年1月~12月份各护理单元在护理工作中发生的护理
差错资料。
1.2 方法 通过差错登记,由所在科室护士长在护理工作手册上详细描述差错发生时间、经过及导致后果,经科护士长审核后上报护理部按照护理差错定性标准评定护理差错性质。其中,一般差错49例,严重差错2例。结果
2.1 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差错发生情况 见表1。
表1 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差错发生情况(略)
2.2 护理差错分类及次数 见表2。
表2 护理差错分类及次数(略)
2.3 护理差错原因 见表3。
2.4 不同差错的标准评定 见表4。原因分析及对策
3.1 原因分析 结果中表1显示,护理差错发生与护士的资历经验有关,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χ2=6.63,P<0.01)。护士、护师与主管护师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了年轻护士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缺乏,其工作责任心,执行制度等不如高年资的护士。高年资高职称的护士临床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强,遵守制度、守规矩。新项目的开展,护士服务范围不断扩大,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护理新知识、新技能,充实和更新知识内容,拓展知识面,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杜绝差错发生。
表3 护理差错原因分析(略)
表4 不同差错的标准评定(略)
结果中表
2、表3显示:(1)医嘱执行错误所占比例最多,约33.3%,分析差错主要原因是护士在处理医嘱时工作不够认真细致,执行医嘱时不仔细审核医嘱内容,只求速度,看头不看尾,对不规范的医嘱凭想象处理,存在惯性思维,使医嘱中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时间在电脑录入时发生错误。如奥诺星200 ml,电脑录入100 ml;20%的甘露醇250 ml执行成125 ml;Bid执行成qd等。(2)打错针、发错药、漏发药、漏注射各占差错比例约23.5%和13.1%。其原因主要是工作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违反护理操作常规。个别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凭印象操作,更换液体时不进行查对,或查对内容片面。只对床号不对姓名或只对姓名不对床号;将床号数字近似、姓名相似的液体互相换错,将不同床号、姓名的相同的液体互相换错。如医嘱同样输注“欣易通0.2”的某病区11床和14床,更换液体时互相换错,虽未造成严重后果,但是严重影响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信任感,间接制约了治疗工作的开展。(3)2例严重护理差错:液体外渗(3.5×4 cm)和皮肤Ⅱ°褥疮,分析原因都是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未按照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针对性护理(前者输注特殊药液未及时巡视,后者未按要求定时翻身、拍背),工作中违反操作规程导致护理行为出现缺陷和漏洞,造成病人身心双重痛苦。遵守制度,按照操作规程行事是每一位护士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它同样反映出护士整体素质和职业素养,在临床工作中只要护理人员具备高度工作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完全可以杜绝和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
结果中表4显示,我院2006发生的护理差错中一般差错占差错比例96%,严重差错占差错比例4%,责任差错占差错比例98.04%,技术差错占差错比例1.96%,相比前者明显高于后者,这提示护理管理者未能有效实施层级管理,做到层层把关,把护理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其次,护理人员缺乏谨慎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未能从思想上树立“安全第一”的质量意识,工作行为中自律性、责任感不强,导致责任差错明显高于技术差错。
3.2 防范措施 安全护理不但是护理质量要求,也是护理道德的基本要求[2]。加强护理人员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慎独修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启迪护理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增强工作责任心,通过组织学习《医疗事故管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和采取竞赛、演讲、讨论等形式,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使护士认识到在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均可能涉及到各式各样的潜在性的法律问题,必须做到防患于未然,对自己、对病人、对医院和社会负责。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是防范护理差错的重要环节[3]。加强护理管理职能,制定防范措施。护理管理者要善于分析在医疗护理活动中与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相关的原因,针对护理质量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管理,狠抓易发生差错的几个环节,如:医嘱处理、查对制度的落实、交接班、节假日、新上岗护士等,在各项治疗护理中,做到超前教育,超前监督,制定出可行的防范对策,树立护理安全的超前管理意识。如医嘱执行双签名,各种治疗需两人核对并双签名后执行,护士长每周有一次安全教育,每月一次安全隐患分析讨论,以护理差错的实例及时教育全体护士,汲取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发生,护理部每季度组织质控组成员对上报差错进行分析讨论并制定出改进措施,在护士长例会上进行反馈,并传达到护理人员,同时充分发挥以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组成的三级护理质控网络检查督促作用,做到发现问
题及时反馈、及时纠正,防患于未然。
严格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和落实岗位责任。护理规章制度是长期护理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护理工作客观规律的反映,是处理各项工作的标准,是服务对象接受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的重要保障,也是减少和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的重要措施[4]。护理工作面对着“人”这一特殊的服务对象,人的生命是无价的容不得半点马虎,护理差错事故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疾苦和生命安危,是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一旦出现事故,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挽回和弥补的,故临床工作中要求护士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病房管理制度。要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慎独精神,不管是在人前还是人后、生人与熟人、检查与否,有无领导在场,即使是面对一个昏迷的病人和一个无知的小儿都要严格遵守每一项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技术操作规程,坚持按章办事,使每个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责任,保证每日工作的正常秩序及基础护理的全面落实。
严格差错事故上报制度,及时总结教训是把差错发生率和差错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的手段。无论是个人或科室一旦发生差错都应上报,一般差错要求每月初上报,严重差错当日上报,对已经发生的差错,不管情节如何,差错当事人应作深刻的检查,多从主观上找原因,科室应进行组织讨论、分析原因,以便在今后工作中避免类似差错及其它差错发生。
如有瞒报、漏报或迟报者与奖金挂钩。
加强在职培训,提高人员整体素质。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掌握得越是深广,技术才能的能量储备就越雄厚,素质就越高,能更多地看到问题的本质,看到事故内在联系和全局[5]。重视在职护士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整体护士理论水平,加强护理技术培训,重视对各级人员进行“三基”“三严”的训练。“三基”是护士的基本功,为此要特别加强年轻护士基础护理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实行新上岗护理人员轮科培训制度,出科进行严格的理论和技能操作考试,轮科期间要求护士对每一项治疗、医嘱、操作规程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具备了扎实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才能增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敏锐的观察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尽管我们态度和蔼,但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解释的含糊其辞,操作技术不熟练等,也容易引起病人的不信任,甚至反感,以致工作稍有不甚就会导致不满和投诉。因此,护理部要求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切记“五个不可”;不可随意简化操作程序;不可存在丝毫的侥幸心理;不可忽视每一查每一对;不可凭主观经验和估计行事;不可忽视操作中的病情观察,从而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护理部每半年组织一次全体护士基础理论知识考试、技能操作考试,成绩载入个人护理技术档案,以提高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减少医疗纠纷、护理差错事故,最根本的对策是预防其发生[6]。制定和实施防范护理差错事故预案是预防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7]。通过制定预防护理差错事故预案,做到“三预”(预防、预想、预案),可以有的放矢、有条不紊地预防和处理护理差错事故。各护理单元针对容易引起护理差错事故的护士工作态度,护理业务水平及工作环境等各种因素,制定相关的防范预案,并将其纳入目标管理,常抓不懈,对高发科室、高发人群进行重点管理,尤其抓好4个关键,关键护士:新上岗、年轻、技术差、责任心不强。关键患者:新入院、病情危重、治疗护理复杂。关键环节:工作繁忙时、医嘱转抄及查对、交接班时、特殊治疗。关键制度:查对、抢救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交接班制度等。通过对危险因素,易发的环节进行管理干预,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防范差错事故的发生。
加强对新护士,实习生的管理。新分配护士业务知识缺乏,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或不熟练,必须加强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专业技术的培养[8]。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对新护士在上岗前首先进行一周岗前培训,实行一年轮科制度,建立轮科手册,出科进行理论与技能操作考试,合格后进入下一科轮转。一年后,通过国家注册护士考试,才能转为正式护士,否则须再做一年护理员,杜绝未注册护士单独上岗值班的情况,做到依法执业。对实习生实行三级网络管理,临床设专职带教老师,实习过程中严格履行“放手不放眼”带教原则,使实习生不能脱离带教老师的监管,防止实习生单独操作时发生护理差错,除按实习生管理办法处理外,必须追究带教老师的责任。
总之,只要我们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深刻认识到发生差错的危害,认识到安全护理的重要性、领导重视、制度健全、常抓不懈,那么,一定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减少差错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