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中学员有效学习面临的困境(5篇)

时间:2019-05-13 02:13: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远程教育中学员有效学习面临的困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远程教育中学员有效学习面临的困境》。

第一篇:远程教育中学员有效学习面临的困境

远程教育中学员有效学习面临的困境(一)学习动力不足

学员对某一门功课的学习兴趣越浓厚,其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就越强。虽然远程学员也有一定的学习动机,但动机水平的差别较大,大多数学员的外部学习动机较强,内部学习动机较弱。学习者在远程学习过程中需要保持自己的学习动机,体验学习的快乐和兴趣,慢慢将老师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上远程教育不仅是为了一张文凭更重要地是要学到真才实干的本领。用这种动机激励自己,促进自己的学习。通过对自己优点和缺点的了解,制定具体且切实可行的目标,要明确目标,增强自我效能感,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而不是缺乏能力,要让自己明白只要付出努力便会成功的道理。研究表明,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选择、学习策略的运用、学习自我监控、学习的坚持性等方面均优于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1](见表1)。

(二)工学矛盾突出,学习时间难以保证

从远程教育的学员的婚姻和工作状况来看,未婚占36%,已婚占64%;待业的占12%,已经工作的占88%;年龄在26~30岁占60.9%。可以看出大多数学员已经结婚并且正在工作。他们正处在人生和事业的起步阶段,一方面要工作挣钱为持整个家庭的生计;一方面要照顾好整个家庭尤其是小孩;最后还要努力学习提高学历层次也是为了事业更好的发展,希望能给家庭和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这种兼顾工作、学习和家庭等多方面因素使得有些学员无法保证自主学习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时无法及时解决,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时间紧,无法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也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由于学生多数是成年人,他们需兼顾工作、家庭、学习三个方面,而且工作单位多为企业或公司,除正常工作时间外,还需经常加班或出差,学习时间有时难以保证。

(三)难以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绝大多数学生在进行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方式之前,所接受的都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即教师教,学生学,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给予的。学习观念没有转变过来,没有意识到教师的作用和学生角色的变化。不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方式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机学习难适应 2.缺乏远程学习经验和学习技能 3.学习缺乏自主性 4.遇到学习困难缺乏帮助

提升远程教育学员有效学习的思路与对策

针对远程教育面临的问题,我们认为,提升远程教育有效性学习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改变学员传统学习观念,养成远程教育学习习惯(二)加强教学交互设计,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三)优化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远程教育精品、特色课程(四)完善远程学习监控机制,提高远程教育教学质量

以案例为支撑的情境学习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研究,特别是情境学习理论的研究表明,学习就是情境性的认知,“知什么”和“怎样知”是融为一体的。知识的学习离不开知识运用的情境; 离开情境的知识学习,只能是记忆一些没有意义的呆滞知识,不可能和个人经验与现实社会产生联系,因此也不可能产生迁移和实践运用的效果。所以,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不是获得某种认知符号,而是参与到真实情境中去的活动。

教师的有效学习不是纯概念的识记和新理论的接收,而是在生动、鲜活的案例背景下的情境学习。正是生动而鲜活的案例架起了专家理论话语系统和教师实践话语系统之间的桥梁。以问题为驱动的行动学习

教师的职业富有挑战性,社会、学校、学生及其家长几乎不约而同地要求教师是全面发展的集大成者。高负荷的日常工作和为了专业发展的学习往往在时间瓶颈面前矛盾重重,所以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专业发展性的行动学习,很好地把实践和学习结合了起来,学习成为工作中的一个部分,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又在学习中得到解决。因此,教师的学习就是基于问题的行动学习。以群体为基础的合作学习

作为一个职能共同体,不同的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即使是任教同一学科的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情境的创设等许多方面也可以说尽显个人风采。这是因为每一位教师都是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所以,理解到的只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某个人对事物唯一正确的理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每一位教师都要超越自己的理解,看到别人与自己的不同理解和别人看到的事物的另外的方面,从而形成更为丰富和更趋近事物全貌的见解。于是,每一位教师的差异就是教学资源,差异就是合作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有研究表明,教师教学的新观念最多地是从自己的同伴那里学来的。在合作氛围浓厚的学校,90%的教师这样认为;在合作氛围淡薄的学校,教学的思想状态总体上往往停滞不前。在实践经验之上的反思学习

在过去,无论是教师的学习还是对教师的培训,总隐含着这样一个前提,即教师的教学以及课程的改革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掌握了一种好的理念、一套好的方法以及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诀窍,因此,教师的学习和对教师的培训都是推崇“理论指导实践”的价值取向。“教师即反思性实践者”的论断指出,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导,因为教师从根本上不是他人观念的储蓄桶,无论这种观念多么正确与科学,都必然要经过教师反思的检验。也就是说,他们的学习是反思性的学习,而不是全纳性的填充,并且教师在反思性检验的过程中,自身的经验也不断得到丰富、修正和完善,从而为今后新知识新理论的检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校本研修与教研组活动的相同点: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在学校开展的活动。其不同在于,培训目标不同,培训内容不同,研究对象不同、培训方式不同。具体来说:

校本研修主要指在学校由教师有组织、有针对开展“教师教育”(包括学习、培训、进修)与“教育研究”(包括学科教研、教育科研)统一的工作。从目的、目标、内容、形式、活动到管理等方面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研与修”一体化,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表现为“以学校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教育研究与教师教育”。简单地说“学校和教师的问题,主要由学校和教师通过‘研修’来解决”。

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业研究人员为合作伙伴的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因此,基本点必须放在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实施中教师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在全面实施的基础上深度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新课程实验的深入实施,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课堂,创造和问题都推陈出新、层出无穷。必然教研活动的方式也跟随着发生变化。为了合作与交流、协作与共享,网络教研应运而生。网络教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消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如今,利用网络上博客做教研成为教研的必然趋势。

一、传统的教研活动,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教研员与一线教师各自为政,交流少,开展教研活动特别困难,即使有有些零星的新课程培训,但有些学校由于受各种情况的束缚,往往只有少数人参加,并且由于培训时间短,很难达到教研为教育教学行为服务的效果和目的。而网络教研,充分利用了网络速度快,信息发布及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透明度、参与面和交流面都较大等优点,能及时有效地为基层服务。通过网络博客,还可以进行区域内或跨区域的教研活动,利用博客论坛、发贴等方式还能够解决众多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时间不一致问题。

二、网络教研专家在线,民主讨论。传统的教研活动,往往由听课、评课、主题研讨等环节组成,由专家、领导或同行主讲,其他教师参与讨论,这种交流是面对面进行的,不少人往往碍于面子,不提、少提或婉转地提反面意见,这样的形式很容易造成人云亦云的虚假教研,而网络教研一般由专家或同行在线,因其隐蔽性,使大家不再有这些顾忌,肯定什么、不同意什么,都能真正做到有什么说什么,即使持基本否定的态度也会直说。这更有利于引起对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思考,无论是教师,还是专家、教研员,都有更大的收获,真正起到民主研讨的作用。从几个新课程网站的网络教研情况来看,的确能形成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甚至教育行政领导与教师、学生之间在线接触,开展更加民主化、真实化的教研活动,这对新课程的健康发展,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三、网络教研延续研究,空间无限。传统的教研活动,一旦活动结束,研讨也就随之结束,即使活动中所渗透的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要再通过参加活动的教师转达,其效果往往也会大打折扣,如时间远久还可能会遗忘。而网络教研,可以把活动的内容或活动中所需体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通过网络传递给每一位所需的教师,教师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随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分析和研究,发表评论,甚至还可以把继续学习的心得体会通过网络发贴与同行交流,即使彼此不在同一地方。通过网络教研,技术教师还可以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或自己认为成功的教案、案例、课件、经验等发贴到论坛与专家、同行一起共同思考、讨论、吸收、分享,使教研活动能够介入教学全过程,贯穿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等环节。

四、网络教研促人反思,催人上进。网络教研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发展,改变了教师的学习状态、工作状态,极大增强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创生出崭新的学校博客教研文化。通过教育博客,教师发表自己的教育实践的教学感想、教案、案例等与同行交流,大家群策群力,聚合更多人的智慧,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另外,在发贴、回贴的过程中好的贴子会吸引更多人读贴跟进,教师有了“受重视”感,便会自觉地产生发表的欲望,积极发表话题。而要发表话题,便会更加关注教学现象,对教学现象进行分析,进而使教师养成了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催人上进。也实现了网络教研的同伴互助。在教育博客聚合的环境中,大家以共鸣的方式相互促进与提高,一起构建和谐的抒发、表达、辨析、质疑、批评、总结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规律的网络环境,一起够成丰富多彩的“社会大研讨”。在充分展示自我,参与交流,质疑和批评的过程中,促进教师学习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形成,也促进了教研行为的变革,更是一种创新的思维。

电子书包对教的影响

你会备课?你会上课吗?面对这样的问题,有几年教学经验的教师都会对你嗤之以鼻,更不用说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了。可面对教学资源与你一样多,可能比你更易接受新鲜事物、更具有探究精神、更精通网络技术的学生,你还会这么自信吗?无疑,电子书包的引入对教师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备课、组织教学、教学策略选择、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影响还是巨大的,有些甚至是革命性的。

1.电子书包对教学理念的影响

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难以回答,不同的时代也会有不同的回答,但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是不会错的。学生众多、发展需求不一,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古训又有多少教师能够真正实行呢? 电子书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优质的学习资源,如特级教师视频教学录像、美术音乐等素质教育资源、试卷、电子实验、益智游戏等,只要学生想学、乐学,就会按照自己的需求、人生规划,自主地进行知识、技能的获取。因此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教育服务的视角,教师应该积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放下自己是教育权威的思想,构建探究、协作学习小组,给予学生合理的学习规划,提供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的指导,做好教育资源的再建设,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为学生提供优质、贴心的服务。

2.电子书包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电子书包里的资源有什么?有名师、有海量试卷、有工具词典,不会的问题还可通过万维搜学或学习社区向同学请教等等。[11]那我们教师将做什么工作呢?教师会不会被边缘化?其实不尽然,学生毕竟是学生,其学习的盲目性、好动、贪玩、缺少学习的持久性、单纯易受不良影响等行为习惯还须教师进行教导。因此教师须花大力气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八种智力因素是多维度、相对独立、同等重要的。电子书包视听、交互等学习资源的运用,可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地对学生的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多元智能进行开发。教师必须进行合理规划,将不同的智能培养融为一体,并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发展特点提出合理建议,以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适合其智能特点的途径展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达到教学的目标。

(2)教学内容

从电子书包的资源结构来看,可以说是个聚合的“大杂烩”,知识、工具、娱乐等包罗万象,一应俱全。然而这种聚合也是人为的,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电子书包资源的开发者也是信息传递的“把关人”,也会受到其自身的社会阅历、学识、背景、态度等影响,所聚合的教学内容也不一定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简单来说,学校地理位置(农村、城市)不同,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对教师教学内容的选取也应该不同,教师不能抱着电子课本直接运用,必须对科学知识、本土知识、文字材料、形声材料等进行有效的组织和重构,才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要虚心向“电子教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等,从而更快、更好地适应教师职业的素质需求。

(3)教学方法 教有法而无定法。电子书包的引入则更深层次地诠释了这一至理名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分组协作、混合式学习等先进教学方法可更有用武之地。同时,传统的存疑引导、直观演示、操作练习等也是如鱼得水。关键是广大教师不能形式主义,教学方法要真正服务于教学内容、服务于学生,使学生真正受益。

(4)教学评价与反馈

在传统的一元智能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书本知识的学习,陈旧、僵化,难题、怪题、偏题等成为考核学生知识掌握的尺度;同时学科之间互相割裂,存在着严重的封闭性,使学生视野孤立,思维的广度也受到束缚。[12]电子书包的引入,即时练习、测验等可快速反应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的自我诊断提供即时反馈,这是电子书包的优势。但中国式的“海量试卷”或机械练习往往也是测量书本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方式,还没有能从根本上去除这种人才甄别方法的弊端。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是从问题开始,不是从结论开始;是学中做与做中学,不是知识的套用;是建构知识的过程,不是记忆知识。因此教师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平时的学习表现等过程作为重要的评价考核指标。电子书包的提供商也要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学习行为,如作业的错误率、游戏的时间等做好存储和记录,为教师的教学和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提供可靠依据。

网络课程教学评价与传统的课堂讲授型教学评价有何异同

(一)评价目的不同 传统的教学评价侧重于评价学习结果,以便给学生定级或分类。评价通常包含根据外部标准对某种努力的价值、重要性、优点的判断,并依据这种标准对学生所学到的与没有学到的进行判断。为了评价学习结果,传统的评价往往是正规的、判断性的。而在信息化教学中,评价是基于学生表现和过程的,用于评价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学到了什么知识,而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什么技能。这时的评价通常是不正规的、建议性的。

(二)评价标准的制定者不同 传统评价的标准是根据教学大纲或教师、课程编制者等的意图制定的,因而对团体学生的评价标准是相对固定且统一的;而信息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个别化学习,学生在如何学、学什么等方面有一定的控制权,教师则起到督促和引导的作用。为此,在信息化教学中,评价的标准往往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和学生先前的知识、兴趣和经验共同制定的。

(三)对学习资源的关注不同 在传统教学中,学习资源往往是相对固定的教材和辅导材料,因而对于学习资源的评价相对忽视,往往只是在教材和辅导材料等成为产品前,才有由特定学生与教师所实施的检验或实验性质的评价出现。而在信息化教学中,学习资源的来源十分广泛,特别是互联网在学习中的介入,更使学习资源呈现了取之不竭之势。然而这些资源的质量跨度是很大的,有一流的精品,也有纯粹的垃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适合学习目标的资源不仅仅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终身学习所要获得的必备能力之一。因而,在信息化教学评价中,对学习资源的评价受到更广泛的重视。

(四)学生所获得的能力不同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学生的角色是被动的。他们通过教师的评价被定级或分类,并从评价的反馈中认识自己的学习是否达到预期。然而,在信息化社会中,面对不断更新的知识,指望他人像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一样适时地对自己的学习提供评价是不可能的。因而,作为一个合格的终身学习者,自我评价将是一个必备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这种技能本身就是信息化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评价工作的任务之一。

(五)评价与教学过程的整合性不同 而在信息化教学中,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和技术本身就是教学的目标之一,评价具有指导学习方向、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激励的作用,正是由于有了评价的参与,学生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因此,评价是镶嵌在真实任务之中的,评价的出现是自然而然的,是一个进行之中的、嵌入的过程,是整个学习的不可分的一部分应该指出的是,虽然信息化的教学评价有着与传统教学评价的种种不同之处,但在应用上并不是对立的。

一、利用电子书包展示电子课本,激发学生阅读渴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学生在求学阶段所接触的教材基本上是纸质教材,在学校、家庭接触的都是一成不变的教科书、参考书,学生拿起课本感觉没有什么新奇感。教师为有效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渴望,可将电子书包里的电子课本资源下载到电脑上,并上传至教师博客主页上,或者是班级QQ群空间里,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阅读。这样,学生就能用鼠标或者是手指点触着每一页书籍,品味着教材中故事带来的乐趣,感悟着语文的无限魅力。学生就会对这些电子书籍爱不释手,从而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并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和保证。

二、利用电子书包创设学习情境,启迪学生积极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想象能力、感悟能力是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明确的教学目标。为了提高小学生语文想象能力和感悟能力,教师可以利用电子书包里的数字资源进行教学情境设置,在形象逼真的教材情境的启迪下,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大胆想象,有效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思维,激发学生想象思维的火花,有效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三、利用电子书包优化教学环节,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学生对游戏式教学法很感兴趣,也愿意参与到“游戏任务”中,在任务中完成知识的学习。随着电子书包在课堂教学中的普及,教学评价等知识均可以借助电子书包这一资源平台进行游戏式教学。教师可利用电子书包资源和多媒体平台进行资源的有机整合,为学生设置科学合理、形式多样、趣味生动、层次分明的小游戏,让学生参与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过程,通过过程体验使学生轻松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并能够进行有效的运用。

总之,电子书包是新型科学技术的产物,不论从教师端还是学生端都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资源平台,并能丰富教学形式,拓展教学知识面,将课堂进行合理延伸,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时大大提高了教师对教学的评价效能,为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加大对电子书包的应用、研究、开发的力度,不断将教学改革推向新的高潮。

我们在开展移动学习时,往往有几个误区:

1、移动学习就是在课堂上使用移动设备。那与网络教室有何区别?

2、移动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用一下移动设备。那如果其他媒体能替代,为什么还要用这个?

3、任何学习者使用移动设备就是移动学习。成人与儿童学习模式一样吗?

移动学习不是万能的,不是替代传统教学,不是为用而用。移动学习是传统教学的有益的补充。

移动学习的是一个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需要的学习,其内涵是教学模式的改变,比如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而不是是否使用的移动设备。其本质和目标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因此,开展移动学习首先要注重教师的能力提升,教师是第一位的,只有教师才能改变教学,才能使移动学习发挥效用。其次是要重视资源建设,没有资源的移动学习就是一种玩具和形式。第三才要注重技术应用。

第二篇:如何有效进行学习(远程教育)

如何有效学习

掌握良好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

一、了解专业学习计划

首先,你应该清楚地知道,你所报读专业的教学计划,如总学分、每学期开设课程,课程学分。同时还要知道本学期你所修课程的相关信息,如课程的课程说明、教学大纲、教学实施细则等信息。

二、制定课程学习计划

结合开放大学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自身学习特点、学习时间、经济情况及身体状况等制定完整的学习计划,包括你计划每个学期各修读哪几门课程,这些课程的有没有衔接关系、难易程度如何,专业课程学习要先修读专业基础课。

然后选择本学期计划学习课程,并进行平台选课。详细制定本学期的学习课程计划,计划包括每周利用多少业余时间可以用来学习,科目学习时间如何分配,以后就按照学习安排表进行学习,你要根据自身工作、生活和学习的特点,选课要尽量能安排时间进行学习,保证所修读的课程一次通过考试。

三、学前预习

建议课程学习前要做好准备,了解本门课程的学习资源种类,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每次学习前应当预习课程内容,了解课程主要的知识点、课程的难易程度、涉及到的习题、有操作或实践内容、考核方式等等、尤其对自己不懂的地方要进行记录,可以通过学习的平台、QQ、BBS论坛或教师面授课程时进行与教师或同学之间的交流。

四、学后整理

课后将在线学习中的重难点和掌握的知识记录下来整理成详细的文字材料,为今后复习、考试提供方便。学习结束要按要求及时完成相关习题和作业。

五、理论联系实际

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上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才能加深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对于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要寻找相关书籍补充知识或寻求老师、同学们的帮助,注意运用网络、通信等工具增进师生和同学间的交流与感情。

六、认真完成形考性作业

教师将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而提供不同的在线作业或离线作业,学生须按照教师的要求,认真及时地在线提交作业,完成作业是参加考试的前提条件。

七、综合利用网上资料

要熟练掌握上网技术以及信息的检索、加工、发布的能力。熟练使用在线平台,能利用平台查找学习重点、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模拟试题等,教学管理、课程信息、考试信息、答疑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学习辅导信息和教学资源,使你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提高学习的 效率。

第三篇:面临的困境-辞职报告

辞职报告

感激领导在工作上给予的厚望与重视;多谢领导在生活上及其他方面的关爱和照顾。

近些时日给领导添麻烦了。

在工作方面,服从领导和协会安排,及时完成任务安排,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和基本技能锻炼,拓展视野和增加知识储备,和同事间融洽沟通和合作,在这些方面及其他方面我要更加进步,做出努力。

工作之余,除了娱乐,还广泛涉猎许多其他学科领域,学习经济、管理、英语、法律等。

鉴于目前所处的环境和认识的局限性,我自己亦很矛盾,甚至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出选择,也许直觉指引我应该去做些什么,或者是我归结的性格和目标吧。我本无意去诉求些什么;也想使自己更简单和快乐----这是我对生活的要求和奉行原则。

但是往往越想简单的事情看来似乎是很难达到目标期望值。

在和领导前些时日的谈话中指出是不是介意目前的待遇。我做了否认。谈话回头想想很多的事情也仅仅是整体的一部分、生活的一方面。收入也仅仅是改善生活和做出其他选择的一个方面。

在对待婚姻方面,我目前暂无计划。直观的感觉:我又不是王子为何每个遇到我的女孩都认为自己应该成为公主。结论一对比参照我的条件真的很一般般,更确切点是真的不咋地。在从仅有的一次经历中,面多女孩子很高的期望值现象时我还会有所归结为其他非个人原因,但是:点背,不能怪社会。现在的我出发点就都是自己为原点了,一切都是我个人的原因,尽管客观因素是存在影响的,我不做诉求,对社会再怎么样也没有实质意义-比如说:不是房价太高,是我挣得不够多。

有些时候别人问我怎么不找女朋友,为什么一直单身,我比较逃避这个问题。甚至问我喜欢女孩子不?我说当然喜欢,我又不是gay。又问我有喜欢的吗?我说有呀。那怎么不去追呢?我会说我就是不去追。---矛盾。那又为何呢?

抛开一些基本的,目前是我所处的很微妙的时期。09年下半年直至年底直觉是压力很大,具体也是放在我成长的环境中,因为家庭的因素我可以选择放弃的有很多:大学助学贷款是18000元,从毕业伊始我个人的学习和充电对冲收入为-8000元。但是我做了一个欠考虑甚至是非常错误的决定,我选择一毕业把助学贷款通过亲属借助形式偿还,不料亲属随后要求任务是一段时期还他,目前很被动的形式下,选择快速积累也是我亟需做到的,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也许我还是应该还国家的钱更好吧,不会遇到目前压力窘迫的情形。

掌控得了、驾驭得了,预期可以实现,我对待事情和婚姻持保守态度。和一个城市的女孩子结合,鉴于目前种种不利因素考虑我对此并不自信,认为它是我不可掌控和驾驭的,在合理的时限内对我的生活幸福指数是悲观的。当然我的认为和观念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

对待家庭和亲人我尽量不折腾、不添乱,对他们倾入力所能及的更多的关爱。事业是我放在第一位考虑的,婚姻在合适的时机再说吧,不结婚也会是我的一种选择。

在处理事情方面我倾向划分为重要的事情和紧急的事情,做紧急的事情像是救火是马上要去做的;生涯的目标是重要的事情就需要慢慢抉择、规划。

职业生涯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初赛时努力和认真很快就能让一部分人脱颖而出,但只是阶段的胜利;然后是复赛,能参加复赛的都是赢得初赛的,每个人都有些能耐,在聪明才智上都不成问题,这个时候再想要胜出就不那么容易了,单靠一点点努力和认真还不够,要有很强的坚忍精神,要懂得靠团队的力量,要懂得收服人心,要有长远的眼光…… 赢得复赛就需要再努力提升知识、素养,不急不躁,跟随着自己的节拍,慢慢耗尽对手的耐心和体力。

最终的决赛就像武侠小说里写得那样,大家都是高手,只能等待对方犯错了,要想轻易击败对手是不可能的,除了使上浑身解数,还需要一点运气和时间。谁失误少谁就赢得了决赛。

困难都是暂时的,我正在努力地克服种种面临的困难。

鉴于我个人的奋斗目标,我还是希望出去闯闯,不管怎样,选择是无悔的,我认为我的能力使我值得为此付出,从而取得收获。

很幸运有领导如此赏识和厚爱,以及和协会一大家愉快工作的经历。祝愿协

会日益壮大,事业蒸蒸日上;祝福协会一大家工作顺利,阖家身体健康。

员工:

年月日

目前的支出明细:住房租金280元每月(不含水电费);用餐开销预算是15元一天,合计450元每月,其他招待应酬不可预测开支300员;手机花费自己开支近30元,生活用品加少量零食大概是150元一月,衣服鞋子及其他物品开支尽量压缩节省;电脑分期付款416元每月,暂无经济能力装网线;不泡吧-酒吧、网吧、舞吧。一个月的积累是非常有限吧。

第四篇:广播电视面临困境如何破局

浅谈市县级传统媒体面临困境如何破局

欧阳少迅

提语:当下广播电视面临体制瓶颈和多媒体科技快速发展等因素影响,导致电视事业发展受阻,收视率走低,而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公信力下降、自收自支能力下滑等。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都在想招破局,但怎样的发展路子才能真正闯出困境,本文试以市县级传统媒体改革角度探讨破局思路。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事业面临的问题诸多,主要矛盾都集中在了收视率严重下降,广播电视广告收益大幅滑坡,由此引发了人才流失、单位内部矛盾增加。这只是表面上的问题,更深层次讲,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水平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对宣传舆论阵地的把控协调程度与文化传播的导向力度。

过去人们对互联网的出现也曾有过疑问,认为电脑普及,网络盛行,势必将使报纸快速走向消亡,但事实上到目前为止,纸媒借助网络仍有其生存的空间与土壤。同样,我们在看待自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是否还是同样否定广播电视等这样的传统媒体的存在意义呢?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电视台运营情况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3上半年国内电视台收视率同比下降了2分钟至167分钟;2014年上半年同比下降4分钟;201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7分钟,收视量的减少幅度明显加大。特别是市县级广播电视事业在方兴未艾的自媒体面前,应对迟缓、举步维艰,收视率严重下滑,自营性广告也受到严重影响。虽说国内业界人士对于收视率调查一直存疑,之前也一直由国外调查公司来承担这项任务,有时同一家电视台的收视率会有两家调查公司给出不同数据的情况发生,之后各级电视台片面追求收视率指标也出现了不少造假事件的发生,但不管收视率调查本身的准确度如何,现实情况不容乐观还是有目共睹的。例如闽东地区市县级广播电视台五年前后对比,电视广告收益就呈明显下降趋势,据初步了解电视广告总体收入从2013年到2018年广告收益下降一半不止。

就市县级广播电视为例来说,造成电视收视率与广告效益下降的原因很多。除了与省级以上广播电视媒体相比,省级广播电视媒体占有资金、人才、政策、设备等绝对资源优势之外,市县级广播电视媒体还存在两大制约因素:

一是国家广播电视体制制约,市县级广播电视台属事业单位,以半企业化管理为模式,除了一部分财政保障之外,所有台聘人员工资靠电视广告收入为主。而做为事业单位既要行使部分行政职能,同时还要参与市场竞争,主体定位一直很尴尬。在工资福利待遇上就造成了多种层级,级别待遇最高的是行政职务人员,其次是正式事业编制人员,接着还有待遇比较差的台聘人员和临时聘用人员。这就是多年来电视界中出现“电视农民工”的问题根源。相对比,台聘人员干活多,收入少,正式编制人员干活少,收入多,成为业内普遍现象。而这一现象也造就了不少贪腐行为的发生。

二是移动科技水平的发展,让众多受众有了自己的选择与诉求,广播电视乃至纸媒网站的受众被大量分流。

广播电视是依赖科技发展而生存的,同时科技水平的提高也深刻地影响到了广播电视未来的发展方向。五年来,从地方到央视媒体都开始对广播电视事业未来发展进行了不少的探讨与试验,最终都趋向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进行整合,互利资源、共享优势。在2018年8月,中央首次对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作出重要批示,“县级融媒体中心”这个新型地方媒体机构也是第一次在国家级会议上被提及,这在中国媒体发展历史上无疑具有划时代意义。

“融媒体”“中央厨房”等关键词成为业内普遍热议的话题。以宁德市蕉城区新闻中心为例,蕉城区新闻中心是由区级宣传部下设的多个媒体部门的组合,这种构架从最初建立开始,意想不到地竟符合了如今融媒体的雏型,该新闻中心由区委宣传部直接领导,内设区委报道组、三都澳侨报、蕉城在线网站,同时还兼管区级广播电视台,在微信兴起之后其适时的成立了大梦蕉城微平台。虽然各部门之间相对独立运作,但整体管理上比其他区域的宣传媒体管理体系来得集中。蕉城新闻中心是事业单位参公管理形式(参照公务员管理模式),多年来一直不停跟进科技发展的脚步,关注国内新媒体发展的动向,在2018年10月,福建省第16届运动会期间,在闽东首次尝试以融媒体方式进行新闻报道。将各部门人员进行统一分工调配,利用先进的微平台直播设备,调动广播电视、网站、报纸的优势,在现场做第一时间的赛事直播,在新媒体上呈现第一现场,在传统媒体上进行二次深度报道。做到了一次采访拍摄,多渠道传播,在时效性与报道力度上都下足了功夫。随后,蕉城区融媒体中心也宣告正式成立。可以说蕉城区委宣传部的这次大胆举措,不仅在闽东媒体界引起强烈反响,也为国内市县级新闻媒体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样本之一。

媒体整合是现在大部分媒体人的共识。之所以要整合就是因为传统媒体的自身优势仍然存在,电视闭路网络点对点、视频传送往高清方向提升、拥有一个专业的团队人才等,而对于新媒体来说,其传播快、反馈及时、受众多、深受人们欢迎。新“老”媒体这些优势都是媒体传播最为需要的,整合也就势在必行。

然而,说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整合,在理论上在未来发展前景展望中虽然看好,却在具体实施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其实,究其根源就是媒体现有体制管理出现瓶颈的问题。传统媒体的管理方式用的都是事业机关单位的管理模式,而人事编制却又有限,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家电视台都成立了广告部门来解决自用人员的工资问题,可以说这种方法采用的是折衷主义,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显然已经无法再维持下去。现在人事改革的呼声很高也正是因为诸如广播电视媒体这样的单位也同样遇到了这个问题而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国家人事体制的改革正在逐步推进,关键在于做为基层政府如何先行先试,走出一条明朗的大道。

宁德市蕉城区融媒体中心,今年10月下旬揭牌成立,接下来一个全新的媒体机构如何运作就到了关键的节点。

暂且就县区级融媒体中心的基础构架做个设计吧,借鉴国内少数已经建成的融媒体机构做法,这个融媒体中心应分成五大组成部分,一是指挥调控中心,二是专业采编中心,三是媒体矩阵中心,四是技术支持平台,五是人才队伍。前三者都与技术有关,后两者与人员使用有关,这五大组成部分都要有一套科学合理且较为适应融媒体今后不断发展的运营管理体制的支撑。

图例说明

可以看出指挥调控中心是融媒体的核心与管理部分,所有图文与视频信息被收集到指挥调控中心,由调控中心进行筛选分配,一部分直接采做新闻分配到采编中心进行制作,另一部分需要指派采编中心记者进行新闻采访再回馈到指挥调控中心进行审核后,才再次分配到采编中心进行编辑,制作完成的所有信息都将通过多元矩阵分配到各平台进行发布。之所以将人才队伍列入五大部分之一,是因为所有的工作都无法离开人员的使用,全新的平台,高科技含量的工作都需要有一支高效、专业、专心的团队才能运转。仅一个指挥调控中心,就需要有资深的新闻专业知识、拥有较强的管理水平的管理人才担任。只有这样才可以对全媒体信息内容进行筛选分配、准确及时地指派任务,同时能监管各部门的实时工作进度。

融媒体运作与管理工作是高强度的、专业化的岗位,这就需要有一定数量的人才引进和与之相对应的福利待遇标准,而融媒体中心又时时与外界各媒体发生关系,如宣传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央精神,需要通过中心将各个现场活动与会议新闻传播到各社区、乡镇。而社区与乡镇也会有各种需求通过中心向社会发布。就这样一个传播与反馈、再传播再反馈的过程来看,无疑是依托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高效的信息产品生产与加工的过程。最能适应这种信息产品生产系统的显然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化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

因此,一旦融媒体中心成立,就意味着原有的体制将无法满足其运作的需求,那么只有在事业体制基础上制定出企业化管理模式才是一个改革前进的方向,融媒体中心的企业化管理,有利于市场的对接,在对有用信息的采集基础上,生产出自己的信息产品推到需要的平台上,以移动端用户为主进行全媒体发布。

其改革内容重点:一是借鉴有效的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国内个别地方甚至还出现以公司托管的方式对融媒体中心进行管理,为何不是承包呢,显然这是一个国家宣传机构,话语权与管理者最终仍是宣传部为代表的官方政府,宣传部门要对融媒体中心所生产的信息进行有效把控。

二是建立有效引进人才的相对公平的按劳取酬福利待遇。只有这样才能让平台入驻更多的人才资源,并发挥出人才的最大作用。

三是以自愿原则对现有的员工进行分离,愿意留在事业体制内的和愿意进入企业化管理体系的都将明晰。

四是政府要舍得投入,建立一个较完善的融媒体中心不仅涉及到场所建设,还有硬件设备的购置和人员必要的开支,这是起步发展的物质前提。毕竟融媒体中心姓“公”,不姓“私”,要使其健康成长需要有肥沃的土地。

五是敢于尝试,大胆创新。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国家发展的每一步无不与此理念相关。

只有符合以上的环境,才能够让一个新生事物得到健康的成长。一个市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成立,就意味着一个区域内的全部媒体的深度整合,之前各干各活,各自为阵的局面就会变成统一利用资源,合力打造信息平台。

也许,有些业内人士会提出,这样是不是会造成信息的重复与浪费。其实,融媒体的成立是因为科技水平的发展促成的,我们看到如今手机用户热衷于更加方便随性地使用手机来获取信息与发布信息,而这种现象还将会有一个较长时期的存在,不管未来科技产品会使用户终端发生怎样的变化,个人对社会信息需求是不会有太大改变的。所以融媒体服务的重点是移动端受众这一理念也将长期存在和延续。其次,融入大媒体中的各家信息平台本身就有其自身的特性,从融媒体输出的信息,同样也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加工利用,比如蕉城新闻中心融媒体在对福建省第16届运动会蕉城体育馆赛事内容进行直播时,其属下的三都澳侨报对同一信息内容进行了深度报道,从而满足不同人对获取信息的不同需求。就算是完全采用同一信息进行发布,由于平台的不同,也增加了其受众的广泛性,在传播的广度上进行了有效的扩张。

面向未来展望媒体发展的远景,各市县级融媒体之间还会有一次升级融合的过程,区域与区域之间,县级与县级之间,省级与省级之间都将会有一个大融合的趋向性。而这种融合指的是信息之间的互相交换与利用,人才之间的流动。因为随着城际交通的完善,人们不再满足于本区域内的所需信息的获取,旅游、经商、求医、求学等都将更需要有相应的、个性化的信息产品产生。而做为地方政府之间也更需要有相应的政策、举措和经验的借鉴与交流。这种信息大融合将在未来很大可能性得到实现。

融媒体这一新型媒体结构,将会解构传统媒体,为我国我党的宣传阵地开辟出全新的一片天地。

第五篇:科普工作人员职称评定面临困境

科普工作人员职称评定面临困境

科普工作是一项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社会化系统工程,其与科研工作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是推动我国公众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培育公众科学精神的重要路径。然而在当前的工作中,科普工作者的职称评定面临困境。在专业科研机构,职称的评定与科研成果、科研论文的发表数量和质量密切联系,这一标准使科研人员在职称评定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科普工作者承担的大型公益科普活动、科普专题展览、科普讲座等工作不能作为职称评定的标准,这就导致了科普工 作者的工作认可在职称评定中没有直接予以体现。科研工作与科普工作性质不同,任务各异,但都是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双方相互促进。在职称评定上将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两项工作以二元化的形式予以分割不利于调动科普工作者的积极性与主动 性。为此建议如下:

1.要高度重视科普工作者的职称评定问题。

2.科普工作者的职称评定标准要与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标准区分开来,根据科普工作的性质制定合 理、公众的职称评定标准。

3.进一步完善科普工作人员工作成果的评价体

系和认知体系,建立科普工作者的激励机制。

下载远程教育中学员有效学习面临的困境(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远程教育中学员有效学习面临的困境(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土地财政”面临的困境

    薛兆丰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 zjphhh03@gmail.com 与中国许多城市一样,杭州的财政收入,显著依赖土地出让金。据上周《经济观察报》报道,由于......

    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

    如何走出当下小学英语教学的困境 —— 以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为切入点的分析 (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五指山市南圣中心学校 王金燕摘 要:本文首先就小学英语教学的现......

    对远程教育有效学习的建议

    把握物理学科特点开拓多种学习形式——— 浅谈对教师远程培训“有效学习”的看法与建议 安徽省绩溪中学汪江淮平生第一节物理课上,初中老师告诉我们: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

    中小企业面临困境及国家政策调整

    ·时间:今年以来 ·问题:中小企业面临多种难题: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特别是资金供给紧张和融资成本快速上涨等问题让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陷入了困境。 ·影响......

    2013年中国太阳能面临那些困境解析

    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 2013年中国太阳能面临那些困境解析 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讯,太阳能产业的一系列成本上升对太阳能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一方面需要有关部门及早制定政......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困境

    效益:现实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困境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通过人力资源的创造性工作为企业带来利润。所谓利润,通俗地说是指公司、企业在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

    硅谷女性创业者面临融资困境

    www.xiexiebang.com 硅谷女性创业者面临融资困境据国外媒体报道,自由撰稿人诺亚·戴维斯(Noah Davis)在分析硅谷女性创业者为何融资困难的原因后认为,这与性别歧视关系不大......

    海上货物运输中提单制度面临的困境及其应对措施

    海上货物运输中提单制度面临的困境及其应对措施 摘要 海上货物运输单证是海上货物运输中极其重要的单据,在国际货物买卖、结算、运输等环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