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时代的审美趣味特征与美育路径选择
微时代的审美趣味特征与美育路径选择
摘要:“微时代”作为2012年底中国热词排行榜榜首炙手可热的词汇,成为现金社会必不可少的特征之一。本文主要分析“微时代”的审美趣味特征以及其虽然在现代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极其重要的部分的同时其中蕴含的一定的危机。在此基础上选择一系列的美育路径,以便青年人准确无误的进行美学的教育。一定的艺术思潮和一定的审美理想正是通过对青少年审美趣味的影响,作用于他们审美观念的形成,制约着他们审美发展的方向。所以,认识当代青少年审美趣味的基本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当代青少年的审美趣味教育。
关键词:“微时代”、审美趣味、美育、信息、媒体、需要、发展、青年人
一、审美趣味的概念
审美趣味作为审美判断语的使用是在非常早的时期,曾经柏拉图并不是很提倡人们拥有审美趣味,之后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美学中的审美趣味是有限度的。直到今天审美趣味的特征被人类广泛的使用。审美趣味是主体在审美过程中欣赏、鉴别、判断美丑的特殊能力。是审美知觉力、想象力、创造力的综合体。而在人类漫漫长河的实践经验、思维能力、艺术素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是以主观爱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客观的美的认识和评价。既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又具备社会性、时代性和民族性。青少年的审美趣味虽然表现为直感的个别的选择方式,却包含着某些审美观念的因素,它是青少年自发审美需要和自觉审美意识的结合。
审美趣味是在审美主体对客体审美活动和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审美对象及“微时代”审美价值在客观上决定了审美主体感受方向、感受内容和审美愉悦程度;其中包含青少年在发微博或者微信的过程中,始终起重要作用的心理因素和情感因素。人与人的感情都是相通的,能够感动一个人心灵的淳朴真挚感情,也能感染具有相类似审美体验和审美趣味的人。青少年在通过微博在心理上唤起曾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就是指人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趣味。因此,可以说审美趣味、并不仅仅存在于人内在的感知中,而且存在于主客体的相互影响关系和互动的作用中。任何艺术的审美获得的快感和审美愉悦,都需要通过人的思维和实践活动来完成;中外美学家都将审美趣味、审美体验同人生和艺术本质联系在一起;“美学的中心问题不是美,而是审美体验。”“微时代”带审来审美趣味和愉悦,人们在其中获得到审美快感和乐趣。
微时代直接影响到当代青少年成长期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不仅影响着青少年已定型固有的审美趣味,而且也通过隐蔽在其中典型形象及衍生的各类动漫艺术产品中,通过传递和输出引发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共鸣,并潜移默化的影响到青少年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审美价值的转变,使之形成一种新的审美形态和审美价值观。
二、微薄力量不“微薄” “微时代”的来临即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从微博到微信这样越来越快捷的方式,人们才恍然发现,原来传播交流信息乃至进行情感沟通,仅仅通过百余字就完全可以实现。对于接受者而言,消化信息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信息内容与数量却异常丰富,这就要求信息生产者提供具有高黏度、冲击力巨大、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并提高受众的阅读兴趣的内容。
微博一共140字,促进阅读进入“微时代”,人们在身体力行地写微博、读微博之后,恍然发现,原来传播交流信息乃至进行情感沟通,一百个字就够了。
微博客的出现推动着“微时代”的到来。大篇幅文章的时代正悄然褪色,草根们如今更需要惜字如金、惜时如金。140个字之内解决问题。微博客正在改变媒体的形态,它形如一条带有敏锐嗅觉的猎犬,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吸收,并形成力量的汇集。微博产品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互联网的新形态,也不仅仅是媒体传播的新格局,并且为人们的审美趣味和标准翻来了新的一页。它们聚合每一个微小的个体,由“微信息”和“微交流”共同推动“微革命”。
三、“微时代”的多重审美趣味
1.审美趣味的形象直接性——“微”动力旋风
现如今,一张照片,或者一枚明信片,一条微博或者微信,都可能带来积极的社会改变,更不用说有千千万万的可能性正在孕育中,带给我们一片广阔的思想天地。一个人分享了一个观点@了一部分人,让更多人看到之后继续分享给其他人。通过这样不断地分享,就可以实现群体决定。而人们直接能够感受到美,必须以形象的直接方式去感知对象。这种审美趣味的形象直接性,直接导致了如同台风天气一般席卷趋势的“微动力”旋风。这跟水滴聚集成云的过程相似——在微博上,个体犹如水滴,而当个体因为认同某个观点而不断分享时,他们就聚集起来,形成一股力量,一股甚至可以改变国家政策、社会秩序的力量。2.审美趣味的精神愉悦性——带来“微”时代
包括最早开心停车场的“抢车位”游戏,通过虚拟的小行为获得减压的小满足,我们在虚拟世界里去跟别人抢车位,以满足我们现实生活中车位难抢的窘迫状态。再到我们记忆中微博客中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别人的粉丝并拥有自己的粉丝,每个人都可以与明星大腕对话调侃,我们的记忆中还包括流行起来的多种网络用语。
在多种多样的大事件中,我们以小人物的微笑的姿态低调展现自我,我们发出声音,呈现和声音最终凝结成不可小觑的力量。我们在微小中发出声音,我们不仅与朋友互动也与喜欢的明星互动,为我们自己的精神带来一定的愉悦享受。当然,这些精神愉悦性也是在情况和谐统一的情况下才得以实现。在审美趣味的美感中,情感与思想相互渗透,超越了生理上的快感,而成为精神性的情感愉悦。我们的日子被多元的信息和多样的内容划分成更多的细小片段,我们的审美趣味片段都精彩纷呈,与他人生活在一起,开始“微时代”的审美,创造了更大的时代的审美欲望。
3.审美趣味的潜伏功利性——潜伏的“微”传播
当我们拥有了更大的审美需求和欲望,潜伏的社会功利性就悄悄浮出水面,当“微时代”拥有审美价值之后,人们可以力求仅仅为了这一价值而去获得之一事物,而忘掉这事物的来源。人们在享受100字的审美快感的同时,却不曾记得源头冗长的信息。瞬间点点鼠标将其“微”传播。不仅如此,信息接收或发送设备的体积将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塑造受众的时空观。移动终端使得人类的传播更加流动,也将人们的传播时间分割得更加琐碎,人们会选择无聊与零散的时间来进行信息的传播或接收活动。时间的琐碎决定了人们不可能有大量时间来接受大篇幅的电影、电视剧、漫画或是小说。人们更青睐一种“快餐式”的文化消费内容,没有耐心和精力接受冗长沉重的内容。
“微时代”来临的21世纪并非如老电影中曾经想象的那样。未来,我们不会穿着循规蹈矩的衣裤,住在单调的高楼大厦里,吃着普通的食物。相反,我们所需求和创造的是一个迷人、刺激、多样化的绚丽世界。我们想要闪亮的真空吸尘器和手机;我们想要个性时尚的浴室水龙头和桌面装饰品;我们期望每个地段的商业区和街区都能提供咖啡机、丰富的美食、以及一个可以随时去修指甲和spa的美甲沙龙;我们想要绿树成荫的停车场,具有哥特式尖屋顶、门面装饰美丽的超市。
美学变得如此重要,以至于它不仅仅是美学家关注的事情了。为了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精明的工程师、房地产开发商以及工商管理硕士们也必须认真地对待审美沟通和审美乐趣,因为,我们需要它们。为了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工程师、地产商、管理者都在重新审视美学沟通与美学趣味。21世纪是美学经济的时代,而新美学经济时代的显著标志是多元风格的共存。而审美趣味在不断的传播“微”信息当中的功利性,正是蕴含在我们的愉悦、爱好和兴趣之中。4.审美趣味的想象创造性——之“微”电影的创造
“我们生来——从生物本性而言——就是视觉的、触觉的生物。”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的戴维·布朗说。这是世纪之交的一句精辟论述,它同时肯定了审美的力量。审美趣味是在我们实际生活中产生的本能,并且,稍加创造就会变成艺术品。审美的重要性正越来越成为我们优先考虑的对象。审美趣味中的想象的意境是不断有新的意蕴,是不断有新的发现的,是永远不会穷尽的。是有唯一性和独具性的。只有带有审美趣味的美感中的想象创造性,才能即真实,又有感人的魅力。现在“微”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一种全新的姿态。微小说、微简历、微公益、微感动、微信,各种艺术形式、生活方、社会活动都在“微”的模式下重新被定义,其中包括了在影视界和广告界引起共同关注的“微电影”。
在2010年,《一触即发》、《老男孩》、《指甲刀人魔》等短片在网络上的火爆,几乎让微电影这个新名词一夜之间家喻户晓。这些制作精良、短小精悍、叙事完整的视频在网上均获得千万级的点击量。2012年,新浪网启动了第二届微视频大赛。在微博、微信等“微文化”盛行的“微时代”,在移动互联网如雨后春笋一般繁荣普及的时代环境下,微电影不断发展壮大。
2010年的凯迪拉克制作的微电影《一触即发》的宣传词则是“还没有上‘微博’?没听说过‘微小说’?还没感受到‘微’时代的魔力?”广受期待的首部“微电影”巨制《一触即发》向全世界影迷和网友掀开了神秘面纱,以“微电影”的独特身份加入《让子弹飞》、《非诚勿扰 2》等贺岁大片的角逐中。而就是这部微电影成功地推介了凯迪拉克汽车,影片中,吴彦祖在短短90秒内,在凯迪拉克赛威的帮助下,成功甩开对手,最终与合伙人成功交易。大片虽短,但情节丝丝相扣,人物生动鲜明,让人印象深刻。诸如“跳伞”、“追车”、“爆炸”等多种电影中出现的特技场面,给人震撼的视觉体验。这一部微电影成功地改变了80%的观影者对凯迪拉克品牌的印象,通过紧张的情节、好莱坞一般的制作,表现出凯迪拉克年轻、经济的一面。该片2010年 12月 27日正式全国首映开始之后,凯迪拉克的官方网站浏览次数竟过亿。可见,微电影的广告模式效应不可小觑。
从这一案例不难看出,微电影通过相对完整的情节和叙事,更能够把一个概念深刻地植入到观众的大脑中,相对于传统广告,微电影具有传播效果上的独特优势。
而且,微电影的“微美学”还体现在叙事的碎片化、摄影技术的日常化、故事的创意性和音乐原创性这几个方面。于细节中放大生活,于故事中传达真情,微电影以小见大,以“淡墨”画“浓意”,这是微电影“不微”的美学追求所在。
四、“微时代”的审美趣味请拒绝盲从理智对待 1.“微时代”审美趣味对于纸质媒体以及传统模式的威胁
近年来,很多传统媒体已经开始一边倒向微传播和微信息。比如杭州《今日早报》的“城市E家”栏目,通过建立读者QQ群,了解读者中有新闻价值的片言只语,完全改变了过去对新闻的定义。但是许多市民反映到信息不够全面而且非常琐碎。而《新安晚报》等一些报纸开辟的“偷听城市”栏目,报道得更像是微信息,每一条基本上只有一两句话。这些是典型的由于信息价值太小,互动性不强,无法形成信息优势。连信息优势都失去了,何谈的审美优势。如今观众们的审美趣味已经变得市场化,满足了“方便面”式的快捷方便,却满足不了完完全全的审美需求。
“微时代”使得传播的审美趣味由“教堂式”演变为了“集市式”,由“高级趣味”演变成“低级趣味”。虽然一个人的声音很微弱,但万千个聚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集聚效应,甚至可以影响和改变主流媒体。
2.新技术的弊端
.审美疲劳的产生
3G技术的发展解决了信息接收终端的移动难题。3G网络以及相应技术已经融入到手机应用中;随着电子纸技术的发展,电子纸也将与3G技术融合,增加上网功能。各种垃圾软件和垃圾邮件雪片一般的飞来。特别是未来的信息接收终端将不会仅仅局限于手机或是电子纸,随着物联网的逐步建设,各种物品将被赋予智能,兼具传播功能,人类的信息接收终端种类不断增加。这样人们的审美不仅非常疲劳,而且应接不暇的产品出现会导致人们的审美趣味缺失。
.流失的审美趣味
进入“微时代”各类移动便携的终端将大行其道,他们的体积将大大缩小,屏幕等信息展示框的面积将相应变小。举个例子,Ipad从大型的平板电脑转换成了Ipad mini。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传播内容已经不合时宜,迷你的传播内容将备受青睐。不仅如此,移动的信息终端也在无形中改变着人们进行传播活动的心态,人们更青睐一种“快餐式”的文化消费内容,没有耐心和精力接受原版的内容,许多精华的审美就这样流失了。
.审美的瞬时性
“微时代”虽然带来了信息传输的高效率,但是审美活动也随之具有瞬时性的特点,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其实对于群众来说,更快的消息意味着快速的审美也就意味着快速的忘记。对于接受者而言,接收信息、消化信息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信息内容与数量却异常丰富。这就要求对信息生产者提供的信息具有非常高的要求,但是并不是所有信息生产者的审美趣味都达到能够完全吸引人们的标准。这样一来,许多垃圾消息就浑水摸鱼的进入了人们的审美世界。
.审美的扁平化
在“微时代”,传播的扁平化趋势更加明显。
微型传播的审美带来传说中的“信息茧房”效应。无数的网站、微博、社会网络化服务点的林立,很容易导致网民内部分离为大量的小团体。人们只选择与自己想法相似或有共同点的团体,形成一个个小的“信息茧房”,在其中人们进行自己所选择的东西和愉悦自身的信息去审美,很容易制造偏激的错误、过度的自信和没道理的极端主义。
审美趣味的扁平化会带来垃圾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趣味过剩的流弊。审美活动中个人的好奇心、表现欲望以及志愿者精神,成为提供信息和交换信息的动力,这必然会带来信息垃圾和信息过剩的流弊。在微时代,受众排除无谓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将比自由选择信息更加重要。
3.大V以及精神领袖(审美趣味的功利性)
大V特指微博上粉丝超过50万,拥有实名认证,有一定公众影响力的人。俗称微博上的意见领袖。
目前,在新浪和腾讯微博中,10万以上粉丝的大V超过1.9万个,百万以上粉丝的大V超过3300个,千万以上粉丝的大V超过200个。在这个微博时代几乎等同于意见领袖的时代,大V的影响力不容小觑,甚至是带动新浪微博用户活跃的基础。而当大V们把自己的微博换上商业利益的内核,或是单纯博取眼球吸引粉丝,把大量未经核实的信息甚至是谣言随意转载引用时,就成为扩散谣言的“二传手“。
在微博上谁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信息短小、快速、碎片化、多元化、话题化、热点化,且传播速度已经不是以天计,甚至不是以小时计,而是分秒都有信息在传播,几乎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所以其能实现最快传播信息。原因之二,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时代,编辑和记者可以担任信息“把关人”,然而,微博信息虽然有网管和网络媒体编辑,但虚假谣言太容易传播,传播速度太快,使这些网络信息“把关人”难以发挥作用。
和五年前相比,网络水军不仅把造谣的主要阵地从网络论坛转至微博,更牵涉出一条大V转发谣言的产业链。这群网络造谣者的商业模式往往是“先赚名,再赚钱”,造谣本身未必产生收益,但通过造谣,吸引粉丝眼球,这些粉丝则成为日后商业炒作的基础。
以网络红人立二拆四为例,他称其公司经营最好的时候,年收入将近千万元,纯利润有数百万之多。他几乎每年都要制造一起轰动网络的热点事件,如最美清洁工、郭美美和干露露等事件,耸人听闻又吸引网民眼球。
秦火火的加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提高网络知名度和影响力,二人先后策划、制造了一系列网络热点事件,吸引粉丝,使自己迅速成为网络名人,如“7·23”动车事故发生后,故意编造、散布中国政府花2亿元天价赔偿外籍旅客的谣言,挑动民众不满情绪。二人还捏造了所谓雷锋生活中的奢侈情节、污称这一道德楷模的形象完全是由国家制造;利用“郭美美炫富事件”蓄意炒作,恶意攻击中国的慈善救援制度。
在一个个网络谣言的背后,其所在的营销公司也由此实现了“影响力”:先利用谣言引起网民关注,积累起一定影响力,再利用这些影响力,帮助企业营销,把虚无缥缈的粉丝变成真金白银。此外,该公司还一直以非法删帖替人消灾、联系查询IP地址等方式赚钱。审美趣味离不开感觉、知觉等感性内容,但又不同于感性认识,它其中包含着理性思维的内容。因而人们去转发一条微博的时候是有所理智的,并不是每一条都要去盲目的疯狂转载。若每一条微博都没有理智的话,这样网络就会一片大乱,严重影响社会环境。
而这些所谓的“精神领袖”其中的功利性是潜伏着的,它不同于个人的实用功利。个人的实用功利是外在的,是一切物质或财富的满足,是一种感官的需要或生活欲望的满足。而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的欲望占有和消耗。
在造谣传谣的利益链里,大家的审美趣味已经严重扭曲,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审美,不是单纯的正视每一条微博,而是以自己的利益为重,功利心愈演愈烈,已经失去了理智。而且并不只有网络推手得利,网络推手、水军造势再加上传播率与到达率极高的大V,才真正形成了完整的影响力变现链条。“秦火火”称,与某些网络“大V”达成了协议,互相帮转微博,还有人提示他近期要关注什么。
一位曾与某微博粉丝在500万以上的草根大V有过合作的人士昨日告诉记者,经由公关公司牵线,该大V发布软性广告内容微博,几条下来价格高达7万人民币,但效果不俗:不到一个小时就获得了上万的评论与转发。
实际上,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也正在打击以大V“求证”的方式传谣行为。不久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网络新闻协调局有关负责人曾介绍,有一些所谓“大V”账号以“求辟谣”、“求证”等方式故意扩散谣言,让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跟风,损害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4.“微时代”审美趣味拒绝盲从需要理性
自媒体“微时代”,各色真真假假的事件让我们应接不暇。“世界末日”的说法让一些人捐出了全部家产。去年,由于某国核泄漏造成我市的食盐被哄抢一空。一些网上流传的谣言对社会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轻信与盲从,让人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微时代的用户结构也使得“微传播”的盲从表达进一步成为可能。其实在3亿多的微博用户中,相当比例的学历低、年龄低、收入低用户,这些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微博他们所拥有的价值观的不稳定性。当盲从心态持续扩大,便为一轮又一轮网络谣言的滋长提供了沃土。谣言的大量存在也带来了另一个负作用,那就是太多的不可信造成了网民的“习惯性质疑”,而这种貌似理智的质疑,却往往陷入另一种形式的盲从。这表现为,在对各种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事件真相面前,仿佛怀疑比相信更有见地。尤其是当微信的发展势头大大压过了微博,成为信息传播的另一种有效途径之后,微信只在作为熟人社会的微信群和朋友圈内有限传播的特殊属性,使得人们在对信息进行二次传播的时候,进一步放松了心理戒备和理性筛选,这也进一步助推了不实信息的快速传播。
相比普通网民,网络名人粉丝成堆、拥趸甚众,话语分贝更高、话语权更大。这些数量惊人的粉丝中,不少属于“死忠”,即铁杆粉丝,对大V的话言听计从。还有一些粉丝,出于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或好奇心理,惯于在大V发声后跟风发帖、疯狂评论。这些人的审美趣味不仅不在正轨上,而且已经盲目到了没有自我审美识别的地步。一些名人的话语不仅能鼓动人,而且还能左右人的思想。越是无责任的言论,破坏力也越强。如果这些名人缺乏正义感和审美力,随意或故意造谣传谣,必将影响到粉丝,导致其价值观被扭曲、庸俗化。因此,这些“微时代”“领军人”们要树立底线意识、底线思维,爱惜自己的话语权,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发布真实可信的信息和积极理性的建设性观点,为追随者树立坐标和方向。
造谣可恶,传谣也可恶。网络只是个工具,虚拟的网络对应的是法制社会。严惩网络造谣、传谣者,净化网络空间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名人们作为拥有更大话语权的网民,切不可成为网络“大谣”,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自律自重自省,主动承担更大社会责任,从而推动网络舆论生态改善、促进网络健康文明发展。
5.理性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
“微”,也可以指日常化的“微观生活”,也是一种审美意识。微观这种审美,加以利用起来,能治理好的话,我们也能够极大地提升人民的福祉。在这个意义上,青少年要更加学习并加以利用。
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在心里深层结构中沉淀着理性思维活动,规范指导着审美趣味,审美趣味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感性认识,也不是一种单纯的情感,而是在感性中包含着、蕴藏着理性认识。
青年人的审美活动正在经历一场全新的“革命”。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人类的传播以及审美活动大踏步向前发展。“微时代”的到来将进一步颠覆传统的大众审美模式:传统媒体的机制和功能将发生变革,原来的宣传平台将演变为公共平台。
审美活动和技术的进步也为今后的美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技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审美活动?它将为审美活动带来哪些方面的具体影响?如何处理好审美传播平台的拓展与信息泛滥之间的矛盾?如何避免审美“微化”造成的弊端?这些问题期待在今后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解决。
五、“微时代”下势在必行的美学教育以及教育途径
1.“微时代”下美育势在必行
伴随着“微时代”的到来,社会大众特别是学生群体的社会心理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改变了学生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并进一步对其心理和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代美学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及时把握新形势下的新变化,应对可能产生的新挑战,美育工作就无法深入持续的在学生中开展。因此,在“微时代”中,积极探索和发现新时期美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占领美学新高地,是当代美育工作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并且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因“微时代”的到来而发生变化的今天,全面掌握“微时代”对青年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分析引发青年人从行为到心理变化的原因,利用好各种新型媒介平台对大学生开展有效地美学教育是值得思考探索的问题。而美育的实施就显得尤为的突出和重要。2.“微时代”下青年人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由于学生群体的智力禀赋和环境优势,使大学生更容易成为新型信息技术手段的敏感群体,对掌握新型信息文化传播方式有便捷的渠道和巨大的扩散效应。因此,学生群体更容易成为“微时代”的推动者和引领者。而这种短小简便的信息文化传递,也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状态和审美趣味的现状,为美育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和挑战。
(一)“微时代”下青年人的“微行为”
在“微时代”特定背景下产生的行为可以被称为“微行为”。短小是“微时代”下媒体语言的重要时代特色之一,如微博、微小说要求一次表述不超过140字,微电影放映时常不超过300秒等等。这些都极大的适应了当今社会人们的快节奏生活,使人们可以便捷高效地接收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信息。但这种要求却不可避免地使信息呈现出琐碎、不完整等特点,因而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也缺乏深度、系统性。媒介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内涵的完整性被破坏,因而形成了一种浅尝辄止的文化舆论氛围。这种倾向对大学生的生活也产生了很大影响,知识学习不求甚解,缺乏深入探索精神;缺乏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审美意识严重缺乏等。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当代青年人的言行举止和人生态度,呈现出一种集体浮躁心理。
“微时代”下的另一重要时代特色是追求高速传播。学生们扩大舆论影响力,将自己的生活状态,价值取向,社会观察,基本观点以最快方式传递给最多的人。这就容易产生为了追求快速吸引眼球而夸大甚至扭曲事实,采用极端态度和言语表达价值取向,漠视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流价值,逆反大众文化追求小众文化心理等问题。由于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面对复杂的社会舆论环境和海量信息读取,其虽然吸收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较差,因而这些问题在学生群体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二)“微时代”下青年人的“微心理”
在“微时代”特定背景下产生的心理可以被称之为“微心理”。“微时代”下人们的网络人际空间空前膨胀,在网络环境下,可以随意认识任何人,说任何话,由关注度引发的自我价值肯定满足了寻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抵消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挫折感,因而会更加依赖这种虚拟时空带来的需求满足感,而放弃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学生进入一个全新的陌生环境,一些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对学校人际关系产生疏离感和惧怕感,转而投入到网络人际关系的构建中,在那里寻找满足感。虽然这一定程度能够缓解现实挫折所带来的心理情绪,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际关系供求矛盾,从而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的恶化。这一恶性循环会加剧这些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自卑情绪,从而产生自闭行为。网络环境中的“得意”与现实生活中的“失意”这一矛盾又为大学生的心理增加了一层沉重的负担,进而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
(三)“微时代”下青年人的“微状态”
青年人是最热血最容易冲动的一种群体。许多网络中的不法分子,利用如校内网以及微博、豆瓣、猫扑等社交或论坛网站散布一些不实信息。例如2010年9月18日那天,全国许许多多的大学生在内的青年人利用微网络奔走相告,相约去街头示威游行,其中许多示威是违法的,更甚者有砸国人的日本车,砸一些商场的日本店,使得国内部分商家以及个人损失非常惨重。爱国也需理智。“微时代”下青少年们的状态也处于这种不理智的状态,何谈爱国?
美育的任务是全面的培养人,通过爱美的教育,培养人们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相结合的人生境界。青年人这样不够理智的“微”状态就更加突出了“德、智、体、美、劳”以及他们的心理状态在美学教育中的重要性。3.“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美学教育是一项要与时俱进常抓常新的工作,在“微时代”全面影响思想、文化、生活的当今社会,要全面了解“微时代”的特征,深入掌握“微时代”下美学教育的新规律,充分论证“微时代”下美学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当今社会舆论环境复杂,美育难度加大,坚持不懈的对学生进行有效地美学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目标最终实现的有力保障。
(一)搭建“微媒介”美学教育平台,利用“微时代”增加大学生美学教育的时效性 高校美学教育工作要顺应时代潮流发展,将前沿技术手段应用于美学教育,并结合时代特色,深入分析当代学生群体的现实困惑,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树立正确良好的审美趣味,不能一味的跟风,端正审美态。有效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大学学习中收获成长。
“微媒介”的利用要求美学教育工作者:首先,全面了解并掌握“微媒介”的技术特点、媒体优势和缺陷不足,并在实际应用中扬长避短,将“微媒介”的美学教育效用发挥到最大。学校可以有意识地组织美学审美教师进行新型媒体手段的培训,通过系统科学全面的学习和探讨,将新兴媒体手段的应用方法落实到每一位美学教育工作者身上。其次,学校牵头搭建起“微媒介”技术平台,对长效工作机制提供技术支持。组织专门人员对技术平台进行运行维护和监督管理。如学校可以建立起从上而下的微博教育平台,组织一只专业队伍负责微博信息的发布和监督,力求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持续创新的方法,贴切学生实际的内容,进行美学教育。再次,制定出“微媒介”美学教育大纲甚至教材,系统深入地利用“微媒介”进行美学教育。要将“微媒介”工作常态化,就要有系统性的开展工作。
“微媒介”只是支持美学教育广泛生动开展的技术平台,落脚点还是如何有效的开展美学教育。所以,要有目的性的,系统规范的通过“微媒介”进行美学教育,有大纲或教材为指导可以有效避免其盲目性。但是,介于“微媒体”的特殊性,教育大纲不能像传统教学方式一样因循守旧地制定,而要考虑时代元素,大胆创新,探索变革。
(二)做好“微行为”素质修养引导教育,提高“微时代”青年人美学教育的有效性
“微媒体”教育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单向式灌输教育,而是需要受教育者参与其中,进行双向沟通。因此,不能以以往的美学死板教育思路来教授,而是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青少年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动力。学生目前在“微时代”下的“微行为”引导是“微媒介”最便于开展和最为有效的引导。主要包括:首先,教育学生在没有严格舆论控制下,提高自身素养,能够正确表达自我,体现高尚的道德修养。同时,在大量信息面前学会分析思考,基本的审美能力,得出自己的结论,有选择性的接受信息和文化,提高对不良言论低俗文化的免疫力。其次,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地投身到“微时代”中。既能在微博、微信中结交四海也能在现实生活中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既能利用各种“微媒体”开阔眼界又能在百家争鸣中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微时代”中树立远大的美学理想、培养健全的人格,乐观向上的心态,接受来自技术更新带来的美学生活方式的变革。
(三)“寓教于乐”全面培养创造“微时代”美的能力
真正的美育并不是空洞枯燥的说教,而是建立在一定情感基础之上。美育是在个人爱好兴趣形式中、在娱乐中接受教育。这种教育形式使受教育者身心都处在愉快、自由的状态中。
生活中处处存在“微审美”。故宫星巴克古香古色的建筑特色加之其中咖啡的浓香,端起一杯咖啡的同时审美随之而来、以及家居装潢中的格调,在家中做饭洗澡都变成舒适和享受,审美从中而生、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带来的新鲜事物,微电影带来的思考,都使我们在娱乐中创造了审美的能力,生活中处处是美,有的时候我们看一部感人微电影,直到我们流下眼泪那一刻才能感受到这部电影的精髓所在;我们做一件事情,只要有难忘的,那一定是“美”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除了校方外,社会要重视美育的发展,把青年人的美学教育放在重点部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多创建美育基地,在各个大学设立美育心理咨询点,真正的把美育提到议程上来。多鼓励大学生出一些美育意义的“微电影”、其次调控微博微信的传播内容,过滤方要加大力度排查不良“微讯息”,真正从源头上切断这些不良信息的传播影响美育的开展。让青年人“寓教于乐”,快乐接受美学教育,开心接受审美教学。
(四)从小家开始要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审美的敏感力和创造力
社会以及校方都做出一定回应之后,家庭方面就要更加响应美学教育的号召,从小家做起,培养学生们的美学思想。家庭教育可以说是美育的基础,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教育都与家庭教育密切相连、相互影响的。因此家庭教育的目标应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目标相一致。家庭教育的着眼点也要从不同侧面去培养青少年成为有远大理想、热爱劳动、热爱美、追求美的普通劳动者,家庭教育在于家长的教育是否得当,在于家长是否有自身修养,能为孩子们做出榜样,这对普及美育有至关重要的效果。家庭配合学校和社会一起努力、相互配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讲起来,家庭方面除了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做好榜样之外,也要利用“微信息”去教育自己的子女,经常拿一些作品,比如推荐阅读书籍、一家人一起讨论一部电影的观后感、以及家中的一些具有艺术气息的艺术品,一同与孩子鉴赏,从中提高孩子的鉴赏力;其次,有重点的去培养孩子的兴趣,如书画、棋艺、音乐等。这样孩子的审美敏感度会逐步体现出来。
除了审美敏感度,最重要的还有培养孩子的创造美的能力。21世纪最珍贵的东西,说起来可谓是——创新的能力。对于“美”也是一样。鉴赏后能够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是美学教育的最高境界。首先家长要逐步培养孩子的审美理想。美的创造都是在一定审美理想指导下进行的。其次才是真正在实践中创造美。
美育的形式多种多样,不能狭义的去评定如何去实施美育,但是一些必要的途径还是很重要的。可以说,哪里有社会活动,哪里就有美,有美就有美育。理论知识固然非常重要,实践才会出真知。“微时代”的到来为美学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挑战,但也提供了增强美学教育时效性地新机遇,作为高校美学教育者要及时调整思路,在新形势下坚持不懈地探讨深入开展美学教育的新方法。
注释:
①李良荣、沈晓根:《手机3G技术背景下的中国传媒业发展前瞻》,《新闻记者》,2009年第9期
②《时代青年.教育》2011 年作者甘霖
③吴雪霁:《把握物联网时代的三个关键点》,《Communications World Weekly》,2009年第8期
④凯斯.R.桑斯坦著,毕竞悦译:《信息乌托邦》,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1版 ⑤摘自《美学的经济Ⅱ:美国社会变迁的32个微型观察》,弗吉尼亚·波斯特莱尔著,马林梅译,中信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
⑥《杂志光明日报》(2013年05月03日 15 版)
⑦《北方传媒研究》
第二篇: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欣赏
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欣赏
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和最古老的艺术之一。从古埃及大漠中的金字塔、罗马庞培城的斗兽场到中国的古长城,从秩序井然的北京城、宏阔显赫的故宫、圣洁高敞的天坛、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清幽别致的峨眉山寺到端庄高雅的希腊神庙、威慑压抑的哥特式教堂、豪华眩目的凡尔赛宫、冷峻刻板的摩天大楼……无不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1.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1)建筑艺术是物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是指建筑的实用性、群众性、耐久性。所谓实用性,即是说,建筑的目的首先是为了“用”,而不是为了“看”。即使是纪念碑、陵墓也要考虑举行纪念仪式时人流活动的具体要求。其它各类艺术,美可以是唯一目的或主要目的,而建筑却必须和实用联系在一起。建筑的实用性特点,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即是说,建筑物对人类生活的功能好坏,往往决定着人们观感的美与丑,因而建筑的审美意义,有赖于实用意义。试想,一座通风不良、噪声震耳、光线幽暗的车间,打扮得再花哨,也不会引起工人的美感;一座华贵高大的楼房,如果风一吹就要倾倒,那么色彩无论怎么鲜艳,多姿多彩,住在这座楼房里的人也不会觉得它美。相反,如果实用功能处理得好,往起来很舒适,即使外形简单一般,也会给人以美的感受。即使是艺术比重大的建筑,比如展览馆、歌剧院、大会堂、高级酒店、园林,如果用起来让人别扭,也会被认为“华而不实”。建筑的实用性是艺术性的基础,而艺术性中也常常包含着实用性。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还表现在它的群众性上。没有一个人能离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可以不听音乐,不看戏剧,不欣赏画展,不读小说,但却不可能不住住宅,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另一表现是在于它的耐久性。建筑是巨大的、造价可观的物质实体,一旦建成,除非地震火灾和战争破坏,它都会长期保留下去,很难被人遗志或丢失,事实上成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纪念碑。建筑的物质功能性决定了建筑物具有纪念性。比如希腊的神庙、罗马的广场、巴黎的铁塔、中国的万里长城、非洲的原始村落,还有数不清的古城市。古村镇,当初并不是为了纪念而专门建筑的,但是到了后来,却成了纪念性很强的古迹,成为人们欣赏的历史文化了。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建筑与工艺没有质的区别,只有量的区别。”英文“建筑”一向本意为“巨大的工艺”。前面已经说过,建筑同工艺一样是从实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仅有实用又是不够的,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件。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往往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给予加强,有的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雕塑、绘画(主要是壁画)、园艺、工艺美术以至音乐都能融合到建筑艺术中去。比如欧洲古典建筑中的雕刻、壁画就是当时建筑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去掉了这些东西,那么这些建筑也就黯然失色了。再比如,中国的古代建筑是群体取胜,造成群体序列的性格和序列展开的效果,也往往要依靠这些附属的艺术,如华表、石狮、灯炉、屏障、碑喝等,单独的古建筑也常用壁画、匾联、碑刻、雕塑来加以说明。从这个意义上,也说明了建筑具有一定的艺术综合性,具有鲜明的审美功能性。自古以来,人类花费在非实用方面的财富和这方面的创造是相当惊人的。尤其是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把建筑的美肴重,有时甚至超过实用价值。
日本在爱知县甚至建造了一座别致的音乐桥。这是一条人行便桥,全长仅31米,宽两米,桥两侧栏杆装有109块不同规格的音响栏板。过桥的人,只要拿起水槌,轻击栏板,不管你懂不懂音乐,会不会唱歌,就能奏出一首法国民谣《在桥上》。回来时,敲击桥的另一侧,就会响起日本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民歌《故乡》。人们称誉它是“石琴桥”、“声情并茂的建筑物”……你大概想不到,这座小桥最初的设计提出者,竟是一个爱哼小曲的中学生呢!当然,建筑的实用功能性和审美功能性,在不同的建筑对象中可以各有偏重。有的审美功能比重大,甚至占主要的地位,比如纪念碑、游乐园、陵墓等;有的比重大体相等,如商店、学校、医院等;有的比重小些,如仓库、厂房、桥梁等。但即使审美比重小的建筑在建设时也离不开一定审美观念的支配,建筑本身也要具有和谐的比例,角度、尺寸、序列、韵律,也要考虑周围的环境,比如前面所说的仓库、厂房、桥梁等,就要考虑合适的位置,适当的高度等,也是直线和曲线的组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也具有了审美功能性。
(2)建筑是空间延续性和环境特定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是个空间环境,它要占据一定长、宽、高的位置。那么,我们在一定的视点上,本可能一下子看到全体,只能看到它的一部分。比如,看一座坡屋顶的房子,在室外我们只看到三个面。如在室内,我们最多也只能看到它的五个面。我们要想看到全部的面,就要移动自己,才能陆续地把所有的面看完。即是说,人们在任何一点上欣赏建筑,感觉都是不完整的,只有在各个位置,从远而近,从外而内,从上到下,从前而后,围绕建筑走遍,才能获得完整的感觉。如果是一个建筑群体,那就更复杂,更需我们未断地变换观赏位置。人们就是在这种位置的不断变换中,也就是空间的不断延续中获得了审美感受。
正因为建筑具有空间延续性,因此,它的艺术形象永远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有的甚至还主要靠环境才能构成完美的形象。道理很简单,建筑物一旦建成,就不能移动,除非特殊情况,不会出现房子搬家、桥梁搬家的事,而一旦搬了家,其审美效果也随之改变,原来的效果不复存在,后来的又出现新的审美效果。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必须是置于埃及这广阔无垠的沙漠中,才有永恒的性格,如果搬到了东北大森林,很难设想,那是一种什么效果。又如,欧洲的哥特式教堂,必须是在中世纪狭窄、曲折的街巷中,才能充分显示飞腾向上的气势,如果放到宽阔的大街上或者林立的摩天大楼中间,就很难设想是什么景象了。再如,济南火车站的尖顶钟楼和穹形的建筑物,当年也许是十分气派和别具特色的,而今天,在旁边那些大楼和烟向的对比下,就很难行出当年的气派和特色,由此可见,正是这种空间的延续性和环境的特定性构成了建筑艺术的又一个审美特征。
(3)建筑艺术是正面抽象性与象征表现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艺术在空间里塑造的永远是正面的抽象的形象。说它是正面的,是因为建筑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只能为一般的,而不可能出现什么悲剧式的、颓废式的、讽刺式的、伤感式的、漫画式的形象。就建筑形象本身而言,也分不出什么进步的或落后的,革命的或反动的。天安门过去是封建王朝的正门,今天却是国徽上的图案,是伟大祖国的象征。万里长城本来是民族交往的障碍,是刀光剑影的战争产物,现在却成了全体中华民族的骄傲,是闻名世界的游览圣地。
同时,它塑造的这个正面形象又是抽象的。是由几何形的线、面、体组成的一种物质实体,是通过空间组合、色彩、质感、体形、尺度、比例等建筑艺术语言造成的一种意境。气氛,或庄严,或活泼,或华美,或朴实,或凝重,或轻快,引起人们的共鸣与联想。人们很难具体描述一个建筑形象的具体情节内容。所表现的时代的、民族的精神也是不明确、不具体的,是空泛的、朦胧的。它不可能也不必要像绘画、雕塑那样细腻地描摹,再现现实;更不能像小说、戏剧、电影那样表达复杂的思想内容,反映广阔的生活图景。正因如此,建筑艺术常用象征、隐喻、模拟等艺术手法塑造形象。比如,古希腊曾有人认为人体各部分都体现着理想的美,故而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精华——多立安柱式建筑就以粗壮狂放的线条,形象地模拟了男子挺拔雄健的体形特征;而安奥尼柱式建筑则以柔和精细的线条,形象地模拟了女子拥雅柔美的体形特征。近代纽约航空港的TWA公司,则用典型的象征主义手法,建成了一座外形像展翅欲飞的大鸟的候机大楼。巴黎明星广场上的凯旋门,建造的初衷,则是象征了拿破仑一世军威、强权、做世的特点。北京的天坛公园的双环亭、南京天王府的双亭,则象征了亲密无间的挚友关系。由此可见,建筑艺术的正面抽象性和象征表现性构成了它的又一审美特征。
在建筑艺术中,象征的意义也是很广泛的,可以容纳很多内容,昨天可能是象征着是权神威,今日可以是象征着统一团结,比如前面提到的天安门就是明显的例子。
2.建筑艺术欣赏
在欣赏建筑艺术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建筑艺术自身的特点,通过感受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既把握建筑艺术的形象,又感悟出它的内在意蕴,从中获得审美愉悦。
(l)欣赏建筑艺术要把局部的审美观照与整体的审美知觉结合起来。建筑艺术的形象一般是由建筑物的体积布局,比例关系,结构形式,空间安排等构成。建筑的外在装饰常有圆柱,柱头、飞檐、贴脸,雕塑,图案和壁画等,这些装饰因素是建筑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应该与建筑形象保持内在一致,从造型和色彩上丰富和发展建筑的艺术构思,使建筑形象锦上添花,增加艺术感染力。因此,欣赏建筑艺术不仅可以对建筑艺术的局部构成进行审美观照,而且还应该把局部的艺术构成纳入整个建筑艺术及从环境中加以观照。使欣赏者从整体的审美知觉中感悟建筑艺术的美。美国在三十年代建立的“瀑布别墅”就非常注重局部与整体的和谐美,莱特的设计新颖奇特,将别墅直接建造于瀑布之上。凌空而出、巨大阳台与瀑布两侧的巨石相映生辉,而瀑布则在阳台底下自由洒脱地倾泻,使建筑与山石。树木、瀑布有机融合,形成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和谐美,使建筑的人工美与自然美浑然一体。
在欣赏建筑艺术时,既要欣赏建筑色调、尺度、比例、景观及空间变化,看其是否符合美的规律,又要注意具体的建筑构成要素是否实现优化组合、建筑的整体是否和谐统,进而可以把该建筑纳入建筑群的总体风貌中加以欣赏。
(2)感悟建筑形象的象征意义。
建筑艺术通常借助象征意义来蕴含其审美意蕴,这也是建筑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象征意义首先是最初的象征性,即建筑艺术在物化成特定的建筑物时就已经具有的象征意义。如北京故宫的对称和谐、层次分明、主要建筑位居中央,显现出封建时代帝王对国家的主宰以及封建制度的“宝塔”结构。我国秦朝建立的万里长城,当时象征着秦帝国的“大~统”。但是,随着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变化,建筑艺术又会产生出一些新的象征意义。现在,北京故宫已成为中外游客所欣赏的审美对象,它既显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伟大成就,又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当我们现在登上万里长城,极目远眺,万里长城象一条巨龙在群山环抱中婉蜒游动,显得气势非常恢宏辽阔。在我们的审美视野中,长城已不再是秦帝国“大一统”的象征,而是中华民族创造力量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
要感悟建筑形象的象征性,还必须了解建筑艺术创造的时代背景及其民族特点。北京故宫作为封建社会的产物,其结构上,从正阳门到景山,通过一系列错落有致,高低不同的空间处理,象征着皇权形象。北京天坛的设计具有明显的汉民族特点,象征着天帝的崇高神圣,表达出汉民族“天人感应”的思想意识。
在欣赏建筑艺术的象征性时,还可以结合心理美学的“移情说”,充分展开自己的审美想象,在感知建筑形象的同时,把建筑形象拟人化,赋予建筑艺术以新的生命,使本无生命的建筑有了人的性格、人的情感,人的生气。比如找们欣赏一座幽静别致的别墅,就会感受到它非常幽雅婉静;欣赏那些高耸入云的建筑,会使我们产生向上飞腾的感觉;欣赏那些新颖奇特,色彩疏淡而简洁的建筑,则会使人感受到它的生机勃勃,游洒飘逸;看到那些富有稳定感的建筑,就会使人产生端庄稳重的感觉。当然,欣赏建筑艺术时的移情,只能根据建筑艺术质的规定性加以自然而又合情合理的想象,而不能胡思乱想,违背艺术欣赏规律。
(3)要善于欣赏建筑艺术的音乐美,建筑艺术通常以错落有致的空间造型显现出类似音乐的节奏感。歌德和谢林都把建筑看成是“凝固的音乐,”正是在于他们感受到建筑艺术的音乐美。建筑艺术的外在造型都是按照形式大的规律创造的,它无论向空间什么方向延伸,都是有比例、有规划、有变化地排列的,从而形成一定的节奏。而“优秀的建筑物,它各方面的节奏,总能归于统一。这便形成一种统一的调子,统一的旋律。当你在观赏这座建筑时,你便能在一定时间过程中感受到节奏上反复多样的流动,产生音乐般的旋律感,正是这种旋律感,把你引向特定的情绪氛围”,从而获得类似感受音乐美的情感愉悦。
感受建筑艺术的音乐美,要善于调动自己的通感,以动态的视觉对建筑造型显现的空间序列进行审美观照。欣赏建筑艺术同欣赏绘画不同,欣赏绘画主要靠静态的直观把握,而欣赏建筑却不能只靠静态观照,还应运用动态观照,从视点的高低、视角的俯仰、视野的远近大小、空间的开合、视觉的分隔联系中去观照建筑的空间序列,才能感受到空间序列的节奏感和音乐感。也只有从这个意义上才可以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4)建筑艺术的欣赏过程。建筑艺术的欣赏过程通常包括欣赏角度、欣赏距离和欣赏方法这三个组成部分。
欣赏角度可以分为水平方向上的正视与侧视,在垂直方向上的平视、仰视与俯视。欣赏角度也就是审美角度或审美视角。在审美活动中,审美角度是非常重要的,客体审美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客体自身的审美同伴,而且还需要审美主体的密切配合,需要审美主体选择合适的审美角度,尽可能多角度、全方位的把握审美客体。建筑艺术是立体的空间艺术,欣赏者更应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欣赏建筑艺术的整体美。
建筑艺术又是视觉艺术,欣赏者与建筑物距离的远近直接影响制约着审美效果。一般来讲,近距离可欣赏建筑的细节或局部;中距离可直观全貌;远距离能概观大致轮廓。欣赏者时间充足,可近、中、远三者兼而有之;时间仓促,则只能或中或远的览其概貌。一般来讲,欣赏古典建筑可多作近、中距离的观照;欣赏现代的宏伟建筑可多作中、远距离的概览。当然,欣赏距离的远近不是绝对的,应该因人而异,因建筑艺术不同而不同。
欣赏方法对于欣赏建筑艺术有着重要意义,它一般分为静态欣赏和动态欣赏。静态欣赏是指欣赏者在特定的欣赏点上对建筑物的静态观赏,动态欣赏是指欣赏者按照欣赏需要,在一定的观赏路线上对建筑物的观赏。在欣赏中,应该把静态欣赏与动态欣赏有机结合起来,作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随着欣赏路线的流动,欣赏者的大脑中就会出现一幅幅具体可感而又各不相同的建筑形象画面,即不同的建筑形象,从而感受到建筑形象的空间序列。同时,由于欣赏者视点的高低、视角的仰俯。视野的大小、视觉的转换等是不断流动变化的,这样当欣赏者去感受建筑形象的空间序列时,就会产生一种节奏感,这也正是人们把建筑比喻成是凝固的音乐的内在依据。
总之,在欣赏建筑艺术的过程中,欣赏者应了解建筑艺术的一般特点和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情感等因素,积极能动地进行审美观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欣赏建筑艺术的美。收藏分享评分
第三篇:体育与美育的关系美育就是审美教育
体育与美育的关系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它的任务如周扬同志所说:“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使人们变得高尚、积极、在思想感情上全面健康成长”。我国普通学校美育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培养青少年学生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具有无产阶级的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按照美的规律,引导他们正确地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当前不少学校只满足于“书声”,忽视了“歌声”、“球声”,忽视了美育教育,以至象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的教学中,还没有和美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体育和美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缺少的支柱,其关系不是一种加法,而是一种化合,体育离不开美育,美育的作用渗透在体育之中;体育和美育都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实现寓美育于体育之中和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体育与美育的结合应遵循马克思关于“人类依照美的规律塑造物质体”的教育规律.曾繁仁 论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中介作用 [期刊论文]-齐鲁学刊2003(02)
体育教学中的美育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美育关系到人们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审美创造、安排生活并实现自身的美化。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点和美好姿态的教育过程。爱美是人的本性,但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能力要通过美育的培养而形成。体育是力与美的结合,由于体育运动本身的特点,体育的美育要从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出发,具体应该抓好以下方面。
1.提高体育教师的美学修养。要做到体育与美育有机融合,体育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修养至关重要。首先,体育教师应该培养自己对现实生活中美的感受、判断和评价能力,研究美感的生理、心理基础和社会根源,从科学的意义上懂得审美常识,具备审美能力。其次,体育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应以自己语言的优美、行动的高雅、生活的朴实、衣着的整洁、思想的进步、作风的正派,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这样教师的活动本身就成了审美的对象,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再次,应结合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讲授一些基础的美学知识,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在示范动作准确的前提下,力求把动作做得轻松、优美,达到吸引学生产生兴趣的目的,使他们体验参与的快乐,为掌握技术动作创造良好的条件,这也是“课标”所提出的要求。体育教学要鼓励学生在运动中尝试美的内在体验和自觉的审美意识,并将内心体验的美和外形观察的美结合起来。体育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有理解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其自身就应该是一个具有感知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人,具有健美体格的人。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审美情趣。教学是使人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学生是通过体育实践来提高自身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的,体育课是有条件表现形体美和运动技术美的,然而高超技术并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而是一个学习和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运动者通过运动来体验运动感觉、运动能力和审美感觉。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前提。如武术课应该体现攻防练习的特点,教学中可组织学生2人一组进行攻防练习,同时进行武德教育。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很快掌握运动技术,实现体育的技术美。因此,结合实际精心设计适宜的体育教学模式,是实现体美结合,创造体育美的重要因素。
3.充实体育课程内容,增强学生美的意识。学校体育教学应在传授体育知识和进行运动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的教学内容,如,体操课教学,在完成简单技巧练习的同时,教师尽可能地介绍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并做出优美的示范,使学生认识体育的美,并在参加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中了解到:第一,身体的健康美包括健壮的身躯,发育健全的肌肉、端庄的五官、标准健康的姿势。第二,精神的健康美表现为性格健康的美,包括丰富的感情、刚强的意志、发达的智力、良好的道德。第三,行为美是社会公德的美,它包括光明正大、遵守礼仪、强烈的责任感、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团结合作等体育精神。第四,运动技术美是在篮球、足球等多种竞技项目中所表现出来的美。通过以上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美的意识和修养,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体育美育
一、学院注重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良好身心的培养
我院十分重视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规范,对学生体育课出勤率要求严格,一年级开设了体育普修课,二年级开设了体育专项课,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手段和方法,不断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欣赏能力,注重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良好品质的培养,养成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学生体质符合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群众性体育活动普遍开展
我院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有针对性的组织练习。近3学年我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均在90%以上(2010年为94.3%,2011年为97.3),高于85%的合格要求。
三、群众性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由学院、专业、各类体育协会组织的各类体育活动,具有良好地开展体育锻炼传统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基础。通过体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体育美学修养,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院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新生杯球类比赛、拔河比赛、长跑等活动已经形成规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体育活动热情,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此外,各专业班级还经常组织一些篮球联赛、足球联赛、羽毛球比赛、踢毽子比赛、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排球赛、体育趣味娱乐赛等活动,这类活动每学年有数十次之多,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体育锻炼意识。
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学生快乐成才 2006年以来,我院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力求使我院心理咨询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学院每年为新生进行心理测查,建立心理档案,近3学年,共接待学生心理方面的来访百余次,向学校心理咨询室推荐治疗20余人次。通过咨询,为学生解决了人际关系、学习问题、就业压力、情感困惑等系列问题。此外,学院还结合每年5.25心理健康节开展系列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播放心理电影,展出心理图片等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调试方法,要求辅导员、班主任、班委会成员,随时掌握学生情况,有效避免了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特殊事件的发生。
大学生美育活动是艺术类课程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艺术品质,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活动促创新,以创新促成才”是大学生各项美育活动的基本理念。近3年来,我院重视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内以及学校组织的各种有益身心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通过积极参与大学生文艺演出和艺术比赛、大学生艺术节,着力培养学生较强的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今已初步形成学生积极课外文艺活动和体育比赛的喜人局面。
一、搭建美育教育平台,开办多门艺术类选修课
琼州学院不断通过各种措施规范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管理,加强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建设,保证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2008年至今,我院学生共选修的艺术类公共课程达20余门类,2000余人次,通过学习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依托学生社团多次举办文艺和艺术活动
学生社团活动是学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计划的重要载体,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学院独特文化的传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院虽然未建立艺术类学生社团,但从2008年至今,我院社团仍然通过各种方式,比如通过和艺术类社团联合,组织艺术类社团活动达20余次。“展现风采树立榜样”学生个人风采展、“心灵驿站之天访夜谈”、“心灵驿站之心灵对对碰”、“青春奉献,感动海南”征文比赛等活动,均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艺术感受,发扬了学生对青春的感悟和激情。
三、通过校园艺术节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学院通过参加每年学校举办艺术节的契机,以“树形象,立品牌”为重点,以艺术节、主题月、文化周活动为载体,开展各类艺术活动,初步形成了系统化、特色化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每一届艺术节活动都更加强调时代性,加入新元素,力求使艺术节更具生命力。
四、群众性艺术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参与度高
通过开展各类群众性艺术活动和艺术类讲座,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观念,涌现了一批典型学生和艺术作品,学生艺术修养普遍增强。近3学年,我院学生共组织各类群众性艺术活动40余次,一半以上的学生均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艺术活动中。
第四篇:浅谈崇高与优美的审美形态及其审美特征
浅谈崇高与优美的审美形态及其审美特征
内容摘要:美的现象的审美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在美学史上,很早就有人注意了崇高与优美的不同。人们对崇高和优美的历史探讨时怎样的呢?崇高和优美又具有哪些审美特征呢?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优美作为美的一般形态,侧重于展示客体与主体在实践中经由矛盾对立达到统一、平衡、和谐的状态。崇高更多地展示着主体和客体在现阶段相冲突和对立的状态;并且在这一对立的冲突中,显示出客体和主体相统一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崇高 优美 内涵 历史探讨 审美特征 区别
一、概述崇高与优美的内涵
崇高是西方美学的基本形态之一。它的基本内涵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经过巨大的已己力量的压抑、排斥、震撼之后,最终通过人生实践尤其是审美实践活动而得到全面的高扬和完整的体现。也可以说,崇高是一种通过人生实践和审美活动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立冲突中重建起来的具有肯定性价值内涵的审美形态。优美在西方美学中是与崇高既相反又相成的基本的审美形态,同样具有肯定的价值内涵。优美是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社会及自然、自由与自在、主观的合目的性与客观的和规律性的和谐统一。概而言之,优美是理想人生境界与人生实践完满统一的现实呈现和展示。
二、崇高与优美的历史探讨
在西方美学史中,柏拉图在《文艺对话集》中最早明确谈到了“崇高”。一般认为是朗基努斯的《论崇高》第一次较为明确地把崇高和优美作为两种可以并列对举的美加以概述。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把崇高与美严格区别开来的,是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家博克。他在《论崇高与美》一文中提出,崇高感情的根源是“自我保全的冲动”。康德从博克的提法中引申出崇高与美的最重要的内在区别。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崇高不存于自然界的任何物内,而是内在于我们的心里”他强调人类本身的伟大,但没有把人类本质力量理解为物质生产实践,而将它归结为心灵的理性。在康德之后,席勒和黑格尔等几位西方美学家分别对崇高作了进一步研究。在我国,李泽厚在《批判哲学的批判》的结尾如此概括过崇高的内涵:“崇高的基础不在自然,也不在心灵,而是在社会斗争的伟大实践中。所以,伟大的艺术作品经常以崇高为美学表征,即以体现复杂激烈的社会斗
争为基础和为特色的。先进战士、亿万人民的斗争,勇往直前,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英勇牺牲,正是艺术要表现的崇高。自然美的崇高,则是由于人类社会实践将它们征服之后,对观赏来说成为唤起激情的对象。” ○
在中外美学史上,最初有关美的本质和特性的探讨,大体上指的都是优美。英国美学家博克认为:“优美这个观念和美没有多大区别”,主要是从对象的物性特征以及对相对于人的圣经刺激的角度入手,来论述优美。康德则从对象给人的快感、内在情感、想象等角度分析优美。在康德之后,席勒认为:“美可以同时期待产生松弛和紧张的作用。松弛的作用可以使感性冲动和行事冲动各自安分
2。他认为,优美是一种动守己,紧张的作用可以使两种冲动都保持其力量” ○
态美,它是精神在感性自然中最充分地得到表现,并给人以最适合感官要求的审美享受的那种美。它更多表现在女性身上。
三、崇高与优美的审美特征及其比较研究
博克最早对崇高和美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从观念的起源和客观性质两个方面,对这两个范畴作了明确的区分。他认为,崇高与美起源于人类的两种基本情欲,即自我保全和社会交往。前者是崇高感的基础,后者是美感的基础。
崇高和优美虽然都是令人愉快的,“二者的判断都不是感官的,也不是伦理
3。但两者是不同类的审美形态。优美的规定着,而是以合乎反省判断为前提”○
直接引起有益于生命的感觉,对于人有着直接的吸引力并唤起人的游戏的想象,崇高首先因企业、人们生命力阻碍的感觉,接着是更强烈的生命力的爆发,从而克服生命力的阻碍。
崇高作为审美形态,它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了人的精神境界。在审美意象的形式构成上,崇高往往具有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如巍巍泰山、滔滔长江等。在审美体验上,崇高往往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在人生精神上,崇高总是给人强烈鼓舞,引人赞叹,催人奋进。
优美根源于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情欲,与爱的观念有紧密联系,其审美形态一般具有小巧、轻缓、柔和等形式特征,对于优美的对象,常常以清新、秀丽、娇小、精致、幽静、素净、轻盈等加以描述。优美是对人的生命自身、力量的静
态直观,使人感到和谐、平静、松弛等愉快和美好。优美是理性内容和感性形式、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社会及自然与自在、主观的合目性与客观的合规律性的和谐统一。
康德从哲学上充分揭示了崇高和美的区别。确立了崇高在美学中的地位。他认为,崇高和美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就共性说,二者都是审美判断,都是自身令人愉快的,并不涉及利害、目的和概念,但又都有主观的合目的性、必然性和普遍可传达性。就差异说,美只涉及对象的形式,崇高却涉及对象的无形式,美引起的美感是单纯积极的快感,心灵处于平静安息的状态,崇高则引起一种包含痛感或由痛感转化而来的消极的快感,造成心灵的惊叹、尊敬和巨大的震荡。
优美与崇高是客体与主体的矛盾在事物中呈现的两种客观状态。崇高主要体现实践主体的巨大力量,更多地展示的是在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对立、冲突中显示出来的美,优美作为美的一般形态,侧重的是在实践主体与客体处于矛盾统一、和谐、相对静止状态中显示出来的美。在优美的形态中,自然感性形式往往具有对称、均衡、柔和、比例协调的特点,与之相适应的是生理的快感、情感的松弛快适、心灵的共鸣。例如:中国传统意向花好月圆、芳春柔条、扶疏杨柳等,就基本上属于处在优美状态中的审美对象。即使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外在环境中,虽同属于优美,也会有不同的审美特征。
总而言之,我认为,崇高和优美都是美,却是两种不同形态的美。关于崇高与优美的联系与区别问题,因为对二者的本质理解不同,有些美学家强调崇高的本质的独特性,从而将崇高与优美绝对地对立起来,认为崇高根本不属于美的范围(如柏克、康德以及布拉德雷等)。许多美学家则反对这一理论,认为崇高与美具有共同的本质。他们强调美与崇高的一致性,认为崇高是美的最高阶段,崇高本身就是美。从美学史上的争论来看,认为崇高与优美对立的人,大都强调了崇高中的消极和否定的一面.而认为崇高与优美具有共同本质的人,则强调崇高中的积极的、愉悦的方面。
1、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 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参考文献:○
2、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年版○
3、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
第五篇:音乐的审美特征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音乐 是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 艺术。它不仅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给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美的享受,而且对改造人们的审美结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音乐 教育 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通过对音乐作品(健康向上的)的演唱、演奏、欣赏等教学活动,把受教育者带进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天地,使他们接受审美教育的熏陶,激发其情感,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完善人格的构建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充分发挥音乐在提高人的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受教育者的音乐审美能力及对音乐的审美创造力,从而促进音乐文化的继承和 发展,推动整个 社会 文明程度的进程。
一、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1.音乐意象的流动性。
音乐艺术是以时间为存在方式的艺术。它在其声音流动过程中,表现其起伏不平、丰润多彩、有头有尾的、从部分到整体的音乐意象。它不像绘画艺术那样,直接再现生活情景,以整体的形式和意象进入人们的视觉。而是以乐音的律动为生命,或如蜿蜒流淌的小溪,或如九曲连环的黄河,或如一泻千里的长江。它在运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2.感知过程的听觉性。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是以音响信号为中介,直接刺激审美主体的听觉感官,唤起审美主体的联想和幻想,使审美主体得到赏心怡神的美的享受。其音响信号刺激的次数越多,想象越丰富,对音乐意象的认识和理解越深刻、越完美。因此,音乐艺术也是参与艺术,其艺术境界需要审美主体通过听觉的感知,融入主观情感和思想活动,才能真正领略。同时音乐艺术也是宽泛的艺术,它不受视觉的限定,全凭听觉的感知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美的立体空间中尽情地翱翔。
3.内在情感的直接性。
审美的感受是由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等要素相互融合的心理过程。而音乐则是“情感的艺术”,其音响与特定的内在情感具有不可割裂的联系。从音乐创作上看,它是作曲家内心深处思想和情感的独白;从欣赏者来看,只有那些富有 时代 精神和生活意义的情感音乐,才能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因此,音乐艺术不仅可以表达 历史 所凝结的思想情感,同时也可以表达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而且具有唤起人们情感和强烈激情的巨大能量。它强烈地作用于人的情感领域,使人心驰神往、如醉如痴;使人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4.审美创造的再现性。
音乐的审美实践活动由音乐创作、音乐再现和音乐欣赏三个环节构成。由作曲家创作出的乐谱作品本身的音乐美,对于一般的审美主体来说很难直接把握。必须借助表演或演奏者的表演(艺术再现)的中介作用,才能使乐谱作品真正成为音乐作品。没有表演艺术家的审美创造和艺术再现,没有表演或演奏者将乐谱作品流动化、立体化的再现过程,就没有音乐的审美活动。正因为如此,对同一音乐作品,因演奏、演唱者的主观能动性不同,音响介质、场地、时间、心境、氛围不同,其审美效果也就不同。
5.艺术欣赏的理解性。
因为音乐语言的非明确语义性特点和音乐审美创造再现的多种风格特征,给欣赏者拓展了一个广阔的想象天地。欣赏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听觉,去客观准确地感受;用自己的已有知识积淀去理解;用自己独特的情感去融合,去把握音乐作品的整体意象。因此,欣赏者的理解性,即欣赏者的音乐修养水平不同,其音乐审美的效果会有较大的差异。平时我们所说的“对牛弹琴”,就是这个道理。
二、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这一点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然而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何使音乐教育成为名符其实的美育同时又寓教于美?关于这些 问题,笔者依托音乐 学习的经验,从四个层次加以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