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第三课古代艺术与科技
-
第1课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课题:第一单元 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第一课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教学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欣赏·评价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艺术与科技结
-
第三课 走进具象艺术 教案
第三课 走进具象艺术 教案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人美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本课内容是美术鉴赏基础知识认识的开篇环
-
第一单元 艺术与科学交融的美 第一课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第一单元 艺术与科学交融的美 第一课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教具:文本资料,相关图片
课型:综合型
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特点。
2.通过对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 -
《艺术与科技的结晶——“鸟巢”》
《艺术与科技的结晶——“鸟巢”》教学设计 作者姓名 肖承凤 工作单位 江西省南康中学 邮 编 341400 E-mail xcfeng2006@163.com 联系电话 *** 教材分析: “鸟巢”
-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1习题(含答案)(大全)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1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 象形文字是下列什么人创造的 A. 苏美尔人 B. 阿卡德人 C. 腓尼基人 D. 古代埃及人 2. 对基督教的
-
第三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教案
第三课 美术家是如何表达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一、课题: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二、课程类型:鉴赏课 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首先使学生了解
-
古代陶瓷艺术教案(五篇)
五年级上册 16、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教学意图: 举世闻名的陶瓷,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
-
古代中国的设计艺术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案——山东艺术学院荆雷 古代中国的设计艺术(一) 商--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私有制形成,原始社会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 石器时代以后,经历了金石并用期,人类历
-
qk古代陶瓷艺术案例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青花瓷) 马宏艳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 教材分析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
-
《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教案
《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教案 教材分析:本从玉的起源说起,有侧重地介绍了玉器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地位、意义以及其特别的制作工艺、人们在长期使用和鉴赏其过程中形成
-
《中国的古代艺术》教案
《中国的古代艺术》教案 三溪中学 王中洁 一、教材分析 (一) 教学目标 1、内容标准: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 知识能力: 知道
-
当代科技与陶瓷艺术创新教案
第七章 当代科技与陶瓷艺术创新 第一节 高聚物对陶土材料的加固 1、α-氰基丙烯酸乙酯对陶土材料的固化 基本思想: 将制作好的陶土坯子晾干后,浸透于α-氰基丙烯酸乙酯的丙酮
-
艺术与科技的新结合教案
第九课 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认识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和发展方向,掌握欣赏现代建筑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用美术语言去欣赏现代建筑,提高形象思维和逻
-
第三课理想与信念
理想与信念 【教学目的】 解读电影中人类理想的视觉体现 【教学重点】 如何把电影中的关于理想和信念的精神传达给学生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授课时数
-
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教案
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主备人:上课时间:课时安排: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古希腊著名的史诗
-
科技艺术活动总结
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总结 农安师范附小 2013.06 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总结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农安县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操作规程》,推进以课内培育、课外培养的科技艺术
-
校园文化科技艺术汇报
外语学院校园文化科技艺术外语学院在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一直按照学校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有关部门的文件要求,积极主动承办校园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的活动,认真组织参与
-
第35讲 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
第35讲 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 【课标要求】 1.概括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