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社会转型期青年价值观的分化冲突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全面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必然引起价值观念的分化与冲突,而价值观念的分化与冲突又必将深化社会转型。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年,其价值观正经历着演变和分化,各种矛盾与冲突错综复杂。
关键词:社会转型;青年价值观;分化;冲突
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念的分化冲突不是孤立的和自发的,有其产生与发展的深刻原因。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大规模、突发性、深刻的社会变革从整体上改变了我国的社会面貌,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价值观都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震荡和变革,迅速出现的新事物、新思想,给原有的传统的、稳定的价值体系很大的冲击。人们在面对这种整体性的变革时,必将会遇到价值的冲突、信仰危机的阵痛。改革开放以后出现多种经济成分,产生了多元化的利益关系,利益关系的多元化必将导致价值评判标准多元化,这使当代青年的价值评价和价值取舍有了更多的参照,从而在价值观上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趋势。青年本身是最具活力,最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群体,他们正处于成年初期,在生理上虽已成熟,但在心理上来说仍然是不成熟的,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稳固的关键时期。从总体上看青年的价值取向是健康向上的,自立、竞争、效率等意识明显增强。但是由于他们总体上存在缺乏社会经验、思维方式单一等问题,导致他们容易陷入自我认识的误区,在一些问题上往往表现出矛盾或多变的状态来。这种矛盾的状态是青年价值观分化冲突的主观原因。
社会转型时期是价值观念的活跃时期,这一时期各种价值观念的嬗变、冲突和碰撞较之常态社会中激烈、复杂得多。思想活跃、勇驻潮头的青年群体,面对这样一个新的大转折、大变革时期,强烈感受到价值观念分化和冲突的痛苦。就目前的发展来看当代青年价值观分化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观逻辑起点:个人本位与集体本位的分化冲突
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最能反映价值观念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之前,集体主义原则是构成社会主导价值观念体系的重要内容。集体主义原则片面强调集体利益,同时把个人、个性淹没于甚至扼杀于集体之中。那是一个“无我”的价值观时期,青年们的物质、精神生活,从人生理想到职业选择,甚至从兴趣爱好到恋爱婚姻都呈现出服从集体、社会尺度的趋向。1980年5月,《中国青年》发表的一封署名“潘晓”,题为《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的来信终于激起了广大青年心中的汹涌波涛,激活了青年的心灵,展开了一场关于人生价值观的大讨论。潘晓来信的中心思想或得出的基本结论就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此信一发表,立即引起了社会特别是青年的极大关注,并引起了广大青年的强烈共鸣。这场人生价值观大讨论,是对片面理解的集体主义对个性和自我压抑的反抗。因此,这场讨论可以说在价值观上宣告了传统集体主义的终结和现代集体主义的发轫。
90年代以后,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深入,新一代青年人独立意识进一步增强,集中表现在个人尊严及自我利益需求迅速增长。他们强调自我价值和个性张扬的主体意识,更加个性化的道德观念和社会生活方式成为青年价值观的主流。价值观逻辑起点的变化必然规范着价值观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展现其全方位的变化,如就业观、交往观、消费观、择偶观、生育观等都发生了向个人本位倾斜的变化。然而,由于部分青年对于自我的认识和对社会的理解缺乏必要的认知,又往往矫枉过正,脱离社会寻找自我,解放自我变成了放纵自我。因而常常出现偏执和走极端的缺点。歌德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也被一些青年歪曲使用,成为他们我行我素的辩护词[1]。青年们对个人价值、个人利益和个人发展方面考虑得多,而从集体利益方面考虑得少,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所下降。这也反映出当代青年在个人与集体、奉献与索取之间徘徊游离的困惑心理
二、价值观念形态: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分化冲突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青年人的价值观处于一种高度同质的、没有各具个性的价值观状态,都是在一种单一的、完全政治化和道德化的价值观之中。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尤其是伴随经济全球化趋势而出现的经济发展,异域文化交流增强,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和两种价值观念的碰撞,大众传播事业特别是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使西方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影响的渠道和机会大大增加。青年人不再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社会与集体,这就出现了多重价值逻辑起点主体:社会;集体;自我。伴随价值主体的多样选择,青年人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并存的局面,既有社会价值观念形态、集体价值观念形态,又有自我价值观念形态,也有几者交织在一起。在整个80年代,人们的思想特征表现为活跃与彷徨向交织,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到来了。价值观多元化的具体体现就是价值选择的多元化和价值评价的多元化,其直接后果就是价值观的分化和冲突。
当代青年价值观由过去那种一元价值观转变为一元为主、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新结构和新格局。多元并存的价值观念形态的出现无疑有助于克服僵化封闭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展现个体生命的丰富性、多样性与特殊性。这种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现象,在当代青年身上表现得十分突出。有的人信仰“为人民服务,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也有的人信奉“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为本位”的个人本位价值观,还有少数人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有的人信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生活准则,也有的人信奉“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合理利己主义价值观,还有少数人信奉“理想理想有钱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的拜金主义价值观等等。但是这种复杂的局面必然导致青年自我价值观念的迷失,无所适从,会引发社会浮躁心理,导致社会整体责任心下降,公众意识下降,并有可能在思想和行为的相互影响中形成恶性循环,催生出更多令人头疼的问题。这样,对国家、民族都会带来很大的危险,成为诱发社会危机的定时炸弹。
三、价值追求目标: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分化冲突
改革开放前的青年同全国人民一样沉浸在理想主义人生价值目标的熏陶中,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价值追求。那个年代的青年们喊出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振兴中华”的心愿,并为此付出了诚挚与血汗。他们在为社会、集体奋斗的过程中寻求人生的定位,并以社会、集体的认同获得价值实现的满足感。改革开放初期,青年在就业、交往、择偶各方面政治色彩都很浓厚。在就业方面最为看重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在城镇中,就青年精英阶层的大学生而言,经商仍然是“末节”,普遍对理工科感兴趣,追求的理想职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普通待业青年也以上班为第一考虑,实在没有出路的情况下,才会走向“个体户”或商业、服务业等等第三产业[2]。而在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以后,自我状态、现实利益成为左右青年人求学、择业的重要因素,张扬个性、自我设计,甚至重利轻义已随处可见。据调查,高校大学生对课程类型的选择日趋实用化,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首推应用学科。到了90年中期以后至今,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就业都走向了“自主”。与前辈相比,他们摆脱了旧体制的束缚,却失去了铁饭碗的保障、福利房的安乐。他们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却要承受谋生就业的风险与压力。在就业认识上,打破了机关、事业、企业和国有、集体、个私单位之间的等级观念,“创业也是就业”成为普遍接受的观念,经济趋向不断强化,经济意识普遍增长,青年随着经济意识强化而更主动地投身市场经济。当代青年评价职业的主要参数是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公共权力以及职业的稳定性。
这种世俗价值观、功利化倾向在一定条件下,对青年自身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如果任其发展,势必造成青年人只注重眼前利益的追求,放弃长远发展的目标,淡薄修养,不注意辨别什么是正当的生活,不受任何规范的约束,最终会产生拜金主义思想。这样最终会使整个社会风气受到腐蚀,社会道德水准不断下降,社会精神生活出现滑坡。但现实情况来看我国青年对理想的追求和执着并未就此减弱。当代青年特别是“80后”是让社会宠爱和疑虑的群体,不少人质疑这些伴着电脑和快餐长大的孩子,能否担当起未来国家建设的重任。然而,当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频发之时,当代青年以满腔的爱国热情报效国家,比如,在四川抗震救灾的人群中,大多数志愿者是“80后”甚至“90后”青年。人民子弟兵不顾个人安危,他们基本都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青年。
青年时期正是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成长时期,由于其生理、心理发展和社会化程度的局限,价值观尚未成型。因此,相对于成人社会而言,价值观还不成熟。另外,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价值冲突,东西方之间的价值冲突也使得青年的价值观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造成青年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时的困惑与迷茫。青年价值观的不成熟、未定型也表明其可塑性是很大的,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青年价值观的教育,要正确引导当代青年自觉地将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命运联系起来,把实现个人价值同服务祖国和人民统一起来,使其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适应、相一致,使之自觉地形成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潘玉腾.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价值观念的变迁[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6).[2]刘成斌.改革开放30年与青年就业观念的变迁[J].中国青年研究,2008,(1).
第二篇:社会转型期确定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意义
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定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概念的界定
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几个基本的概念。
(一)价值、核心价值的含义
价值在一般意义上具有两种含义。一是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指的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二是在研究价值观上,主要指的是价值的哲学意义。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的本质是事物的性质、属性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关系,也就是事物对人的有用性。价值作为一个关系范畴,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满足和被满足的关系。
相对于价值来说,核心价值是一个与价值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如果把“价值”理解为一般价值,理解为一系列观念形态的多元集合,那么“核心价值”就是这个多元集合中居于中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因子,即对一个社会发挥根本性指导作用、能够影响社会成员行为取向的最根本的价值理念或价值目标。核心价值来源于一般价值,但又是一般价值的“中心”,是对一般价值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它反映了在具体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什么样的价值理念才是最为突出和最为重要的。
(二)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
价值体系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体系,它是一定社会、民族在一定时代社会意识的集中反映。价值体系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的概念,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诸多要素,诸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理想、信仰、信念、价值取向、价值评价等。
核心价值体系,是指社会生活中在多种价值体系中居于统领、引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全体国民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认可、共同遵循、自觉践行的主流价值观念、价值追求。
二、社会转型一社会矛盾强化和彰显的特殊时期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进一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政治和文化思想电在经历着不同程度上的改变,尤其是进入新的世纪以来,我们国家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在取得巨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成就的同时,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负面效应和现象也不可避免地凸现出来。目前我国经济成分、经济利益和社会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组织形式、就业岗位、管理方式等的多样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同时社会阶层、群体进一步分化,贫富差距拉大,腐败和其他丑恶现象的存在以及市场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不断蔓延并影响着我国公民的现实生活和他们的价值观念。
从世界历史的现实来看,社会转型时期是最容易发生贫富分化、社会失衡、信仰危机和政治腐败等问题的时期,就像亨廷顿曾指出的:“某一国家处于变革时期的腐化现象比该国在其它时期的腐化现象更为普遍”。可见,社会转型时期是我国各种社会矛盾强化和彰显的特殊时期,在这样的时期,各种经济和政治的问题都会通过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表现出来:一方面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渐多元化;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文化认同和价值冲突等新的问题,加上在全球化背景中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受到的冲击和挑战,这些都是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良性发展的潜在威胁,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社会主义信仰和价值导向作用是关系到中国特毡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重大任务。
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理论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基础上,通过科学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的形势而提出的重大任务,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理论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首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以来,社会主义者和社会主义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们就一直在强调并丰富着社会主义学说。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践性是马克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一直在指导着社会主义的实践,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的理论成果进~步丰富和完善。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巨大任务,将我们党和人民在过去的历史实践中提过的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一些思想通过一个有机的整体而系统化地提出,是我国关于价值观理论的重大飞跃,也是对建设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提升。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应对全球化的现实选择。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全球化是我们面临的最基本的国际环境。总体上来说全球化为各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契机,但是我们还可以看到当前的全球化并不是世人所期待的大家共同繁荣、共同进步的全球化,全球化也没有能够真正地消除分歧和距离,既没有实现西方国家希望的“普世价值”,也没有能够达到第三世界所期望的平等和公平。正如前文已经论述的全球化充满了意识形态陷进,在东西方的文明冲突中,实际上是“西方对付非西方的意识形态”。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我们是一个坚持并发展社会主义的国家和民族,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与西方国家在文化尤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是不可避免而且是十分激烈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其在社会意识形态上是存在巨大差异甚至有时是根本对立的,虽然人权、平等、民主、自由和正义等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在资本主义那里得到了强调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现,但是社会主义也同样在追求着这些价值并且更加现实更加普遍地在努力实现着这些价值追求和目标。社会主义在努力实现着人类的全面自由和发展,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不愿实现也不能真正实现的价值原则,因为这是与资本主义的本质相矛盾的。因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和矛盾是不可避免,这也是当前全球化不能
解决反而会随着全球化的全面发展和渗透越来越明显和加劂的问题。
因此,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必须要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维护党和国家的政治合法性和政治权威,努力实现社会整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我国思想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意识形态的最高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促进公民意识的增长,将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作为广大人民的精神力量和内在动力。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发展的同时,也将其平等、自由、竞争和法制等价值层面的基本原则通过各种形式寓于表达和强化。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人们的利益多元化,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也逐渐多元化,我国的社会思潮越来越具有差异性并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但同时市场经济的固有的一些弊端也充分暴露出来,目前人们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以及道德失范等问题。当前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社会主义的伟
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每个阶段的现实目标作为我们巨大的精神凝聚力量,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时尚,加强改革创新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鼓舞人民的斗志,促进社会团结进步、奋发向上。在实践中,我们要将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落到实处,在具体问题和重大问题上,采取灵活务实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增进社会公平,努力并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总之,要使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推进
改革开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和保障。文化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文明在全球性的交往中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世界各国对于文化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愈加深入。文化实力不但能够反殃一国综合国力的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而且是一个国家其他方面势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中国同世界文化的交流也在各个层次、各个领域不断展开,文化安全问题和文化主动权问题显得日益重要而且愈加突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世界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批判和吸收、对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关系处理等重大问题在新的时期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指导,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增强国家和民族文化自身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不断被认识、凸显和弘扬。同时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提倡创新精神和开放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氛围和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在社会生活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进步。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价值导向和主体内容,是先进文化的根本和保障。
5.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和谐社会的构建是针对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重要价值目标和价值导向。可以说社会的和谐本身就是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价值观的引导和价值体系的建设,不能忽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和建设。尤其是在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社会矛盾和问题表现突出,存在着社会分化、分配不公、腐败堕落等各种社会问题,导致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遭到冲击、政治信仰发生动摇,导致社会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和不和谐的因素。因此,当前我们要努力消除不和谐的因素和一切不利于社会主义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进步的因素,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将和谐文化和和谐思想作为党和人民自觉的思想指导,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中不断加强和教育人民,促进社会和谐,加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
但是,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是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谐文化在整个社会领域里成为人们自觉的观念意识,指导并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和加强决定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事业的成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本内容和前提,设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和谐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和谐社会建设就会失去精神支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要理论创新。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它是应对全球化的现实选择,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特别的意义和作用。
当前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是还没宥能形成完整的理论和统一的认识,因此,对于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仍在探讨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现实的过程,需要我们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和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需要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关注民生,解决人民的现实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民族团结、世界和平,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发展,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巨大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第三篇:社会转型期的农村经济探析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社会转型期的农村经济探析
作者:朱珏
摘要: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经济水平的前提条件。根据当前的情况,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农村经济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可行的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策略,为政府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转型农村经济;经济转轨;农村经济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
2一、转型农村经济概念的界定及文献综述
(一)转型期农村经济概念的界定
“转型”一词属外来词汇,原是指发展模型的转换的意思。转型概念最早运用于社会学领域,并使用“社会转型”一词来表达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结构转换的内涵。例如,一些学者在我国农村社会转型是由“全耕农业社会”向“半耕农业社会”转变,认为农村经济在转型时期的社会和改变结构的五个方面改变,包括农民社会心理结构和价值观的变化,农民和干部的农村社会心理的变化以及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改变。
在我国经济学领域早期使用“经济转轨”一词来表达“经济转型”的含义,并形成和兴起了“转轨经济学”(当前称为转型经济学)。经济转型概念最早也最典型的含义是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现代语义的“经济转型”指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国的经济转型是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系,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和国家现代化三重目标的叠加。农村经济转型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狭义上,农村经济转型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改革行政村,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农民收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由于农村经济转型和农村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改变和文化是分不开的,所以理解从广义上讲,包括农业农村经济转型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经济结构的“农业副业”模式转变的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农民的收入从穷国到富国、生活方式转变从封闭到开放的现状,农民新的职业和社会结构转型的血农村农民产业边缘农村转型、农耕文化崇拜(土地)和工业和商业文化融合。研究对象在这种方式,农村经济转型的时间限制的历史起点上,内容也扩展到农村的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形成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一体化,即农村经济转型。
(二)转型期农村经济研究综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是一个在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学者的关注。邴正、钟贤巍认为认为,目前,全球社会的发展提出了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的社会活动,信息化快速发展,社会二元化不断扩大。社会活动组的全球合作的四大趋势。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结构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对社会的发展从匮乏型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社会。陆益龙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从政策获得更大的利益,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较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逐渐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化,民主化。但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一是在欠发达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二是农村公共制度的供给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三是城乡社会发展差距继续扩大;四农村社会发展的地区差距。
二、转型期的农村经济模式分析
中国在市场化改革之后,经济社会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区域之间的巨大差异,而这些区域差异体现在经济发展程度、制度变迁程度、经济增长模式等各个方面。这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使得不同地区在经济社会转型的驱动力量、转型过程及转型
后的区域经济社会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不同区域间的差异构成了不同区域经济社会转型的不同模式。有学者将社会转型的形式归纳为两种:一种是以阶级斗争为中轴的社会转型,另一种是以理性化规范结构的现代化过程为中轴的社会转型。这是一种理论模式或驱动模式的划分,重点表现了我国两个重要社会转折点的社会转型驱动力的差异,其中前一转型模式与本书的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内涵不符,当前的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显然属于第二种转型。
还有的农村经济学学者根据长江三角洲的推动力的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水平和现状的特征差异,对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分成:全面的社会转型,部分的转型,半社会转型,低度的社会转型四个基本模式,低转换和各种模式的推动力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总结主要农村类型。
三、转型期的农村经济特征分析
我国农村的经济社会转型是特定时期、特定国度中的特定类型区域的经济社会转型,因而也就拥有不同于其他时期、其他国家和其他类型区域的转型特点。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社会转型不仅具有完整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具有长期性的特点。中国当代的完整性是三个交织在一起的社会转型和社会转型的一个复杂的转换,即由独立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在中国同时,封建社会开始成为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传统的农业社会也开始过渡到现代工业和商业社会。和它的复杂性体现在西方人用几百年才能解决的问题,如工业化、民主化、市场化,积压在一起一个世纪,中国的定居点,这决定了该地区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中国的现代转换。另外还从经济转型的角度的时间演化认为市场转型和不平等之间的关系会随着时间改变U曲线,不平等在最初下降但在然后逐渐接。有学者曾指出,发展的不平衡将贯穿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始终,这种不平衡性表现为地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即提出了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与社会阶层分配的不平衡性是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
实践的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表明,农村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是村域的前提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和文化转型因此,农村经济转型需要从广义上理解,它包括自1978年以来发生在农村范围内的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转型,和由经济转型推动的农村社会转型和农村文化转型。我们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村调查研究,认为我国农村改革发展30年,农村社区总体上已经完成了四大转型,与传统农村社区比较具有以下新的特征。
第一,首先所有制结构也已发生重大变化,已由一个单一的集体经济转变为,农民经济、集体经济,新经济新模式三足鼎立;但超过半数的村集体经济薄弱,新经济体处在起步阶段,农户经济(包括个体工商户)仍是社区经济的主体。
第二,产业结构总体上,它已经成为一个“农业——副业”型转向基于农业、工业、服务业为主体,支持产业;但多数社区的农业产业内部分化迅速,种植业、养殖业大户和花卉苗木、水果蔬菜专业户大量涌现,现代农业因素缓慢生长,工业和商业发展刚刚起步,社区分工简单,生产力和技术落后。
第三,在总体上已经完成转型的社区文化,在“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理念和策略的影响下,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商业文化,相互冲突的整合。工业文明、城市文明之风吹遍乡村大地;但仍有部分社区的乡土文化保留较为完整,居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仍然具有强烈的乡土地域特色。
四、转型期农村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非农化
部分农村劳力的非农化倾向。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非农化倾向本来是发达国家常有的现象。在中国,这种倾向在部分地区已经初见苗头。但它和发达国家的非农化倾向不
同,它不是由于农业资本集中和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而使农民被挤出农业生产部门所引起的。它也和旧中国农村破产,农民被迫离开土地拥入城市不同。在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以后的现代中国农村,农村劳动力是主动流向城市的。
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去从事辅助性劳动,面这种劳动的报酬又大大高于农业,因而有相当一部分人丢下土地,到城市中去作合同工。还有一部分人,由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兴办了各种各样的第三产业,其中有的从事服务性行业,有的从事商业,也有从事建筑业和运输业的。它们的出现,为城市建设添增了一批有生力量。从事这些职业的人,由于工资较高,乐意离农,因而在很多地方的城市郊区发生土地搁荒的现象。城市市政当局也因郊区离农倾向严重而为蔬菜供应前途忧虑。这些问题确实是应该认真注意解决的。一般来说,在中国农村非农化趋势呈现部分的劳动产品的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农村经济的繁荣。
(二)土地承包到租赁——土地经营制度新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农村务工人员涌入农村,原有的土地承包制度的弊端不断显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土地经营的方向问题。换言之就是要把农村土地经营逐步转上社会化、商品化、市场化的道路,并将竞争机制引进承包经营中。个别地方在开发性农业的承包中试行了招标承包方式,是符合这一发展方向的。但要根本改变目前农村所普遍实行的“平均“承包制,需要具备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大量农业劳力的非农化转移,而这却是不可能在短期内普遍实现的。
在现行土地经营制度下,还有一个现象极富启示性。就是在一部分农民放弃土地的同时,相当部分农民在已经转移到非农产业以后,仍然愿意承包一部分口粮田。他们之所以愿意承包,主要是由于对土地的眷恋,在这种眷恋中,包含着中国农民对于土地的古老信念和对非农产业不习惯的心理,既有感情上的因素,又有经济上的原因。这是可以理解,也应当尊重的。这一部分农民往往要利用假日或工余来对作物进行管理,也有由家属负责耕种的。在家庭缺乏劳动力时,他们宁愿通过“转承包”来继续保有对土地的权利。这种状况充分反映现阶段农民在土地问题上的心态,而这种心态,归根结底是由现阶段农村生产力的水平所决定的。
(三)农村经济工业化的方兴未艾
“农村工业化”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就开始出现,这个现象是与部分农村劳力的非农化倾向同时发生的。在一部分地区,特别是沿海沿江和大中城市郊区的农村已在全乡范围内或全村范围内出现了两个多数,一个是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占80%以上,是多数;另一个是在全部劳动力中,从事工业的劳力占60%以上,也是多数。人们把这种主体产业转移的现象称作“农村工业化”。已经实现“农村工业化”的乡村,不仅在产业结构、劳力结构上有了重大变化,而且随着他们的收入水平的提高,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各方面也都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
(四)市场机制发挥更大作用
市场和价格,这已成为农民关心的头等大事。放松价格控制,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客观调节,这是我国农村在实施第二步改革即改变统派购制度以后,客观形势向人们提出的要求。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相当严峻的问题。原因在于农村流通体制改革以后,价格的双轨制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现实,但人们往往对这一状况没有给以正视。其原因部分来自习惯势力,部分来自“市场盲”。改革开放以前农村经济一直是在行政管理为主的产品经济体制下运行的,除了行政方法以外,根本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有效办法,所以在遇到问题时,往往用老办法来对付,“市场盲”对市场信息既嗅不着,亦听不见。习惯势力和“市场盲”结合在一起,使农村经济管理严重落后于形势的要求。
(五)从封闭到开放
对外开放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与这一趋势相联系的是沿海地区发展战略和内地开发战略正在并行前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富于吸引力的问题。有这么一种看法,当前,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良好的机遇。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变化状况,调整工业结构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低劳动力成本的地方。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中国的沿海地区应该是很有吸引力的。一般来说,沿海地区,超过一亿或到一亿人口,必须有一个领袖,有一个计划,一步一步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它应被视为一个战略。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农村经济中的反响尤为热烈。我国广大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很多地方的剩余劳力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必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从而有利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六)新经济联合体
在专业户,专业村普遍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新经济联合体,它们推动了农村新的联合的势头。近年以来,各地在专业户大量发展的条件下出现了许多形式各异,品种繁多的专业村,与分散的专业户相比,它有许多优势,其中优势之一就是便于组织协作,便于进一步在产供销方面进行分工,一句话就是便于较大规模地发展商品生产。新经济联合体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在新经济联合体的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确实不少,其中问题之一是停滞和逆转情形的发生。有关部门对个别地区所作的调查表明,联合体发展停滞与逆转的原因是:(1)新联合体底子薄,条件差,往往受资金,能源,设备短缺的影响和信息不灵的困扰而被迫缩小规模,甚至停产下马。(2)不善经营,在市场竞争中被挤垮。(3)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不能保证。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对它们既缺乏正确指导,又缺乏政策支持,更缺乏有效服务,这些教训值得认真吸取。
五、结语
在我国国民经济当中,农村经济是基础,同时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体的国民经济发展势头和后劲力量也会受到农村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当前经济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更要注重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转型更是今后改革关注的重点。参考文献:
[1]费孝通.江村经济[M].商务印书馆,2003:25.[2]刘琦.农村社会转型与“三农”政策取向.中国农村经济,2007(4).[3]宋林飞.中国社会转型趋势、代价及其度量.江苏社会科学,2002(6).[4] 邴正,钟贤魏.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与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学,2005(11).[5] 陆益龙.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状况中评估.社会学,2005(11).[6] 张雄.社会转型的哲学思考.学术界,1993(5).[7] 韩俊.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1978-2008[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6.[8] 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组,编.农村.经济.社会(第一卷).知识出版社,1985,6:82.
第四篇:转型期呼唤社会管理创新
转型期呼唤社会管理创新
——关于“十八大”精神社会管理创新有感
学习了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的报告中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想到了我区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引领社会管理发展等各个层面的探索,颇有感触。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管理愈来愈成为政府工作难点。管理就是“管制”、和谐就是“维稳” 成为多数人对社会管理最为直观的印象。在执法过程中,由具体部门临时召集几家执法单位,联手行动,综合治理,往往立竿见影,但治标不治本,反复发作,重“管”轻“理”的弊端十分突出。
社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但需要执法者秉公执法,牢固树立“寓服务于管理之中”理念,以科学管理和周到服务来赢得民众对管理者的理解和信赖,而且还要求其他领域的“建设者”不断加强顶层设计、疏解发展矛盾,从规划布局、环境治理、道德教育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激发社会管理共建正能量。
目前,在全区推广的“大联勤”对加强社会管理起到了较大作用,实践证明效果显著。通过“大联勤”这一个平台,将信息、人员、技术、设备等资源有效整合。将关口前移,一线联勤队员对辖区开展网格化巡防,通过劝导、服务及时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如遇单部门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及时由联勤指挥中心开展多部门联合处置,并纳入常态化巡防。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执法
冲突少了,社会管理效果也提升了,这就是创新社会管理带来的成效。这些成效,正推动着社会管理不断转变。
首先,工作理念发生了转变,将传统的整治命令转换到以人为本,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其次,职能也发生了转变,注重运用社会力量、形成多方合力开展工作;第三是措施的转变,从习惯“灭火”,到注重前端管理的转变;最后是方式的转变,从硬性行政手段,到重视运用经济、行政、道德、科技等综合手段的转变。
这些转变,正推动者创新社会管理这一观念深入人心。但,无论如何创新,社会管理的落脚点还是改善民生,为民办实事,于民得实惠。
第五篇:转型期社会政治、文化调查
转型期社会政治、文化调查
性别_______学院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
1.你觉得周围同学参与政治讨论的积极性如何?()
A.很积极地讨论并分析政治问题
B.缺少兴趣,积极性不高
C.认为政治问题很敏感,不愿讨论
D.学业负担较重,有心无力
2.在学校期间你有没有打算争取入党?()
A 有,会努力争取B有,已经递交入党申请书
C觉得了解不够,没想过D想过,但觉得自己还有点距离
3.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途径是()
A党团教育B网络教育C 自学教育D其他______________
4.政治信任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你觉得影响政治信任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程度B.国家各级干部的亲民程度
C.国家政策D.负面信息的影响
5.你认为社会转型期影响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因素有哪些?()
A.要维持生计而无暇参与政治活动B.弱势群体的社会影响力
C.社会信息方面的障碍D.自身素质的有限性
6.2003年我国报考公务员的人数是8.7万人;2010年,已增长至146万,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
A.公务员无特定专业要求,可竞争面广B.当代社会竞争普遍比较激烈
C.相当一部分竞争者存有不正确动机D.其它__________________
7.在转型时期,你觉得我们应如何统筹经济发展与政治改革?()
A.经济发展必须以政治清明为前提B.经济发展优先 ,兼顾政治改革
C.侧重政治改革以指导经济发展D.市场化的经济与政治没有关系
8.伴随社会的发展,很多珍贵的民俗文化正走向消亡,你对此有和看法()
A.民俗文化局限性强,无法适应社会发展B.新时期社会文化应该统一、简约
C.文化生活已十分丰富,少一些没什么D.保留文化与寻求利益难以统一
9.您周围的同学经常议论的中心话题是()
A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B民主与政体改革C毕业D恋爱问题E同学关系F国际话题
G日常学习与生活问题
10.你认为目前大多数中国人的思想追求是()
A无私奉献B功利主义C金钱崇拜D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11.在音乐、电影、书籍等选择的问题上,你更偏向于本土还是国外?()
A.本土,贴近我们现在的生活B.国外,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欣赏性
C.国外,校园内的氛围就是这样D.没有偏好,能兼顾两者
12.除了生活费,你最大的开销是:()
A购买电子产品B买书C娱乐D游玩E谈恋爱
13.在学习之余,你通常会通过哪种方式放松自己?可多选()
A.看电影B.听音乐C.看新闻
D.学习非专业知识E.浏览社交网络F.聊天
G.打游戏
14.社会上不时有见义不敢为、遇弱不愿帮的事件发生,你对此有何看法?()
A.道德与责任感缺失,社会人文前景堪忧B.这些只是个案,不能以偏概全
C.相关方面法制还不健全D.其它______________
15.如果老师可以向你提供任何你想要的知识,你最想得到关于哪方面的知识(多选)()
A专业课知识B学习方法及技巧
C人际交往的关系及技巧D减压的方法
E心理疏导方面的知识F实验技巧与技能
G以后发展指导
16.如果你所在的群体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你会()
A努力改变这个群体,使之成为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B顺其自然,但会尽力坚持自己的理想
C随波逐流,我根本抵御不了集体压力
D离开这个群体,去寻找一个更适合自己的群体
谢谢你在百忙之中抽空填写我们的问卷(*^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