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发〔2012〕3号关于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促进实力荆门的意见

时间:2019-05-13 09:3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荆发〔2012〕3号关于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促进实力荆门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荆发〔2012〕3号关于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促进实力荆门的意见》。

第一篇:荆发〔2012〕3号关于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促进实力荆门的意见

中共荆门市委荆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促进

“实力荆门”建设的意见

荆发〔2012〕3号

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是推进“中国农谷”建设,打造“实力荆门”的重要途径。为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强市战略,促进全市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一核六片十五园”为主战场,以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为主攻方向,以实施“千百十”工程为主要抓手,不断增强工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为实现荆门跨越崛起、综合实力走在全省同类城市前列发挥支撑作用。

(二)发展目标:到2016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1200亿元以上、力争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22%以上;奋力实现“千百十”发展目标,即打造化工、农产品加工两大千亿产业和荆门高新区、化工循环产业园两大千亿园区,培育10家左右百亿企业和100家以上十亿企业;工业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工业税收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力争每年提高1.5-2个百分点,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均达到55%以上。

二、突出工作重点

(三)加快推进园区发展。以工业园区为主平台,加快“一核六片十五园”建设步伐,做大园区规模。一是加大园区建设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推进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荆门高新区、化工循环产业园两个“千亿园区”及京山经济开发区、沙洋经济开发区、钟祥经济开发区、胡集经济开发区、东宝工业园等五个“五百亿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每年不少于1亿元,屈家岭工业园、宋河工业园等八个“百亿园区”每年不少于6000万元,并且每年确保有20%以上的增长。二是鼓励企业退城进园。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协调推进机制,鼓励和支持葛洲坝水泥厂、众和纺织等荆门中心城区内的工业企业有序退城进园,促进城市建设与工业经济共同发展。市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市中心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奖励补助办法》,根据企业搬迁性质和入园后技改扩能项目建设情况,明确搬迁企业的补偿、补助标准。三是促进园区集约发展。建立园区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最低标准制度,“十二五”期间,两个“千亿园区”项目投资强度要达到150万元/亩以上,五个“五百亿园区”要达到

100万元/亩以上,八个“百亿园区”要达到80万元/亩以上。四是保障企业用电需求。市经信委、荆门供电公司和重点工业园区要建立企业电力报装会商制度,提高企业电力报装效率。供电部门要根据园区发展规划,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制定全市重点园区电力建设规划。

(四)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多管齐下上项目。一是对接大企业上项目。立足大企业,主攻大项目,加大与央、省企业对接合作力度。突出抓好与中石化集团、中航集团、华能集团等国有大企业对接,明确对接目标。二是扩大投入上项目。支持现有骨干企业继续追加投资,扩能改造上项目,突出抓好荆门石化“116”扩能改造、中集能源装备、福耀玻璃、李宁产业园、格林美城市矿产资源循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三是招商引资上项目。积极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围绕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央企和军工集团抓招商,力争在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上有更大突破。

(五)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现有产业和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以荆门石化扩能改造、磷化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打造千亿新型化工产业;以“中国农谷”建设为契机,打造千亿农产品加工产业;以中集、李宁、葛洲坝等企业为依托,打造机电、轻纺、建材等三个五百亿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通用航空、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兴盐化工等一批百亿产业。

(六)培植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培育一批“航母型”、“旗舰型”企业,努力构筑工业发展支柱。支持新洋丰、格林美、李宁、国宝桥米、鄂中化工等一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培育10家左右百亿企业;支持葛洲坝水泥、中集安瑞科、福耀玻璃、京山轻机、天茂实业、凯龙化工等一批重点企业加快成长,着力培育100家以上十亿企业。同时,加强创业指导和服务,促进小微企业加快发展。

三、强化保障措施

(七)加大扶持奖励力度。从2012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其中1000万元用于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贴息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1000万元用于奖励跨越发展贡献突出的工业企业、园区和单位。

(八)强化企业帮扶服务。一是积极发展银行、保险、证券、担保、融资租赁、股权投资基金等金融主体,着力引进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组建1-2家村镇银行和5-6家小额贷款公司;加快建立荆门金融网,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努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二是定期举办用工招聘会,促进劳资双方对接交流;落实外来务工人员申请购置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市民待遇”,支持园区建设公租房,切实解决企业员工住房问题。三是按照“全省行政审批事项最少、行政收费最低、办事流程最捷、服务效率最高”的要求,大

力推进市级行政审批零收费,不断提高行政服务质效。市有关部门要下放对荆门高新区、化工循环产业园和东宝工业园内工业项目的行政审批权限。四是鼓励企业利用国际、国内人才资源,大力引进高级经营管理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其个人体检、就医享受特优待遇。在相关项目中,优先安排一定数量的住房,用于改善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居住条件。

(九)创新园区体制机制。按照“搞好园区建设、推进园区招商、做好项目服务、优化发展环境”的要求,市政府成立市园区建设办公室(暂定名),建立“一核六片十五园”建设、运行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和发展目标考评奖励制度,努力创新园区领导、管理体制和运行、服务机制。逐步完善园区职能,规划、国土、城建、环保等部门要在园区设立派出机构,做到项目审批、监管不出园;充实园区队伍,选调最优秀的干部进驻园区,重用、提拔为园区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干部;改革园区收入分配制度,园区人员实行绩效工资制。

(十)创新招商引资体制机制。一是建立产业招商机制。在现有招商局的基础上,新设立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光电子与循环经济、体育用品与食品医药、中央企业、化工循环产业、新型建材、现代服务业、“中国农谷”等9个产业招商分局。二是建立驻外办事处(商务处)与商会秘书处联合招商机制。市政府驻北京、武汉、上海、深圳办事处加挂商务处牌子,成立武汉、上海、深圳荆门商会。市政府驻北京、武汉办事处(商务处)实行群众工作和招商引资工作双考核,上海、深圳商务处主要考核招商引资工作。三是建立市领导包联产业招商工作机制。建立“一名市领导包联一个产业招商分局,对应一个园区和一个招商专班,制定一套考核办法”的“五个一”招商工作机制。

(十一)推进企业技术和管理创新。鼓励企业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大力推进“两化”融合,推广使用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文化,提升企业素质。

(十二)打造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多种投资主体参与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支持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人才培训、融资担保等公共服务机构,加快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成立荆门市企业家服务处,努力为企业家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将市工业110并入市长专线办公室,建立企业投诉应急服务平台;组建成立市企业家协会(企业联合会)和企业家俱乐部,搭建企业家交流联谊平台。

四、创优发展环境

(十三)建立激励机制。从2012年起,在全市组织开展工业跨越发展竞赛活动。设立企业上规模奖、企业税收贡献奖、企业技改扩能奖,激励企业做大做强;设立企业创名牌奖、上市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和上市融资;设立要素保障特别贡献奖,激励部门服务工业发展;

设立园区发展和工业经济年度目标综合考评奖。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一次表彰奖励大会,对工业发展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十四)营造“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浓厚氛围。从2012年起,市委人才办、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市工商联、荆门日报传媒集团联合开展全市10大经济风云人物年度评选活动。继续开展全市10大优秀技工评选活动。对当选的全市10大经济风云人物和10大优秀技工,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进行表彰奖励,其个人体检、就医享受特优待遇。

(十五)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市领导和市有关部门包联重点项目工作制度。将原“市工业经济和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更名调整为“市工业经济领导小组”,负责各项具体组织协调工作。建立重大工业项目和重点骨干企业“5+2”例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园区发展及企业运行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十六)落实工作责任。市工业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将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年度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实行目标管理,奖惩兑现。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各自工作职责,认真落实本意见中所涉及的各项工作任务。与本意见配套的相关具体政策措施和实施细则,由市工业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相关部门另行制定。

发: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漳河新区,屈家岭管理区,荆门高新区,军分区党委,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

中共荆门市委办公室2012年2月23日印发

第二篇:2013年促进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奖励扶持意见(范文)

关于鼓励扶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

实 施 意 见

各工业企业:

为进一步加大对工业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和调动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积极性,推进企业扩规模、登台阶,经研究,特制定扶持奖励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实施意见如下:

一、扶持奖励的对象

在黄桥境内注册登记并纳税的所有工业企业。

二、扶持奖励的依据

工业企业在符合守法、诚信、维权、公德的条件下:

1、销售额:以黄桥国税分局提供的工业企业当年实际开票销售额为依据。

2、纳税额:以黄桥国税分局、地税分局提供的工业企业当实际入库税金为依据(不含退库、罚补税金)。

3、其他奖项以获得的相关证书为依据。

三、扶持办法

1、根据项目投资规模和产业发展方向,对有效投入3000万元以上的现代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企业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切新、改、扩建项目,实行项目一条龙服务。对重特大项目、产业前沿项目,由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成立专门服务工作班子,实行个性化服务,在用地、贷款、招工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

2、实行党政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区镇领导挂钩联系扶持骨干企业,企业通过正常程序仍未能解决的重大问题可以直接向挂钩联系的领导反映并努力解决帮助。

3、政治上优先给予荣誉。骨干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给予优先推荐作为全国和省、市的优秀企业家、劳动模范代表等,并在其他政治荣誉方面给予优先推荐。

4、引导企业积极推进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科学健康发展。对规模较大的企业,帮助实施股份有限公司的改造,培育支持企业上市。

5、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力度。运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对龙头骨干企业,优先帮助建立各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优先帮助包装各类项目申报上级各项扶持资金。

四、奖励标准

(一)完成任务奖

完成《2013企业发展目标考核书》中各项考核指标,国税开票销售在500万元--2000万元的,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5000元人民币,完成“开门红”和“双过半”任务的,分别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2000元人民币;国税开票销售在2000万元(含2000万元)--5000万元的,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1万元人民币,完成“开门红”和“双过半”任务的,分别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3000元人民币;国税开票销售在5000万元(含5000万元)—1亿元的,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3万元人民币,完成“开门红”和“双过半”任务的,分别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6000元人民币;国税开票销售在1亿元以上的,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5万元人民币,完成“开门红”和“双过半”任务的,分别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1万元人民币。

(二)经济发展奖

1、企业规模奖

当年国税开票销售超过区镇平均增幅的企业,以国税开票销售额为依据,取区、镇前五名,给予法定代表人当年国税开票销售额1.5‰0的奖励。

2、经济上台阶奖

当年工业国税开票销售首次达2000万元,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3000元;

当年工业国税开票销售首次达5000万元,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8000元;并且授予荣誉证书;

当年工业国税开票销售首次达1亿元,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12800元;

当年工业国税开票销售首次达2亿元,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18000元;2亿元以上3亿元以下的企业,国税开票销售每增加0.5亿元,加奖0.5万元,国税开票销售首次超亿元企业同时授予奖牌; 以上规模企业当年国税开票销售同比增幅须在25%以上。

当年工业国税开票销售首次达3亿元,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30000元;

当年工业国税开票销售首次达4亿元,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40000元;

当年工业国税开票销售首次达5亿元,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50000元;

以上规模企业当年国税开票销售同比增幅须在区、镇平均增幅以上。

鼓励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对首次成功上市的企业,一次性奖励人民币100万元。

3、纳税贡献奖

当年纳税增幅在区、镇两税收入平均增幅以上且纳税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以纳税总额为依据,园区、镇各取前五名,分别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奖金18000元、15000元、10000元、8000元、5000元;以纳税增幅为依据,园区、镇各取前五名,分别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奖金15000元、13000元、10000元、8000元、5000元。

4、发展速度奖

当年国税开票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国税开票销售及纳税额在区镇平均增幅以上(国税开票销售连续两年不负增长),以国税开票销售增幅为依据,取区、镇前五名,授予企业发展速度奖,给予企业当年纳税(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超上年净增部分的地方留成50%的奖励。

5、建设效能奖

自开工之日起12个月内投入生产的项目,形成国税开票达2000万元的,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1万元;达5000万元的,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3万元;达1亿元的,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5万元。

6、设备投入奖

区、镇新引进总投资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对企业设备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设备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以市国税局提供的该项目设备进项税抵扣凭证为依据,给予企业设备投资额(不含税金额)1%的奖励。

以上奖项,符合条件的企业可重复计奖;除发展速度奖和设备投入奖外,其余奖项以同等价值的金牌授予企业法定代表人。

(三)、企业管理奖

1、技术改造奖

现有企业投资用于产品升档晋级,提升产业层次,购置生产性设备或更新改造设备,正常运转,新增国税开票且新增开票数达投入数的1.5倍以上,以市国税部门提供的技改项目设备进项税额抵扣增值税证明为考核投资额的依据,分档予以奖励:

100万元--500万元(含500万元),奖励投资额的2‰;500万元--1000万元(含1000万元),奖励投资额的4‰; 1000万元以上,奖励投资额的8‰。

2、科技创新奖(1)知识产权奖

申请并获得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每件奖励200元; 申请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授权,每件奖励5000元。(2)科技进步奖

列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或科技成果进步奖(包括国家级新产品、国家和市级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技成果进步奖),被列入泰兴级奖励2000元,列入泰州级奖励3000元,列入省级奖励5000元,列入国家级奖励8000元。

3、品牌创建奖

首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一次性奖励人民币50000元;首次获得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省名牌产品的,一次性奖励人民币10000元;首次获得泰州名牌产品的,一次性奖励人民币2000元。

首次获得国家级、省级、泰州市级各类品牌管理和企业管理奖的,分别奖励10000元、5000元、2000元。

以上奖励须是年内首创,各奖项按当年最高奖励,不重复计奖。其他未列入考核明细的品牌创建,由工业考核领导小组讨论确定。

五、其它

1、当年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重大违法和其他不正当经营行为,未按时报送相关部门所需报表,职工工资、规定缴纳的各项费金和社保金未全部发放或解缴到位的企业不享受本意见奖励;

2、奖金由区、镇财政列支;

3、符合市考核奖励条件的企业,在市表彰奖励的同时,享受本意见奖励政策。

4、本意见由工业经济领导小组考核、解释。

2013年2月26日

第三篇:做大做强代办电信业务,促进邮政可持续发展

做大做强代办电信业务,促进邮政可持续发展

邮政办电信,既是个传统的行当,又是个全新的课题。说它传统,是因为邮电一家的时候,邮政人本来就办理过电信业务,对办理电信业务不陌生;说它全新,是因为自从邮电分营以来,邮政与电信渐行渐远。由于通信市场的激烈竞争才催生了邮政代理电信业务这一新生事物,国内外虚拟电信运营商的成功

先例,使得邮政代理电信业务获得成功成为可能。对我们邮政人来说,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应该抓住它。为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首先,明确邮政代办电信业务能够做大做强,用战略的眼好范文版权所有光洞悉市场的惊涛骇浪,明晰代理电信业务的发展战略思路,全力以赴搞好电信业务的代理。

邮政代理电信业务的战略定位应为三级电信业务的分销型运营商(即三级代理,就是以经营面对终端的服务而获取收入)。从长远及邮政的发展趋势来看,邮政应立足于高起点,“借船出海”,远大目标是争取尽快成为二级代理,以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利润。

×邮政隶属××市邮政局,自年邮政分营以来,在省局的正确指引和××局的统筹规划下,××邮政代办电信业务经历了从无到有,一年一个台阶的发展阶段。年××年间××邮政代办业务发挥了邮政的资源优势,瞄准电信三级市场,在“代”字上做文章,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年-月份,代理网通收费话费额万元,业务收入完成万元,代收移动话费额完成万元,业务收入完成万元;代收联通话费额完成万元,业务收入完成万元;代理移动放号完成个,业务收入完成万元。共计收入万元,占邮政总体收入的,是传统邮政业务函、包、汇三项业务收入之和的二倍。

到目前为止,××代办电信业务形成了以“代收费为龙头业务,放号销售为侧重”的多层次业务种类,重点发展同网通、移动两家的代办业务,并积极同联通、铁通接触,利用邮政便利的网点、人力和综合网资源为当地电信运营商服务,使得邮政是“公共服务平台”的理念深入人心,也为以后更大规模的发展代办电信业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不同的电信运营企业,采取不同的代办形式。网通话费以买断的形式代办,即将网通话费一次买断,实行独家代理,网通自身也不办理收费业务,按月将话费总额付给网通,邮政按比例提取代办费,发生欠费由邮政承担。移动、联通代收话费以业务量按比例提取代办费,不承担其它风险。

×邮政代办收费系统依托现有的储蓄绿卡网,利用储蓄终端进行收费,在不增加设备和人员的情况下,实现了网通、移动、联通代收话费项目,即增加了收入,也减少了支出。

邮政的产品是服务,邮政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为用户提供了优质的服务,谁就占领了市场先机。强强联合,打造邮政与社会的双赢之路,是确保邮政这块“蛋糕”做大的先决条件和必然之路。××邮政为了保持与电信部门的长期合作,实现共赢的目标,很抓对外服务质量,制定了服务质量考核办法,实行首问负责制、下岗制、经济处罚制,对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赢得了电信运营企业的信任,顺利地完成了代办合同的续签。

由于网通话费是以买断形式代办,不论话费收没收上来,邮政都必须足额将话费交给网通,少收一元话费,邮政就少一元的收入,清缴欠费就显得尤为重要。××邮政始终把清缴欠费当作重要工作来抓,在县局成立专门清缴欠费机构,并增加了清缴欠费人员,实行责任目标考核制,纳入目标进行考核,取得了较好效果,××年-月份,清缴欠费万多元。

纵观××邮政代办电信业务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绩,主要取决于:

一、领导重视,上级支持。代理电信业务是邮政开拓新市场、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的重要举措,也是邮政发展中间业务的突破口之一,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邮政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尤其是代理电信业务是邮政加快发展,摆脱困难,自我积累的战略选择,要从人、财、物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将代办电信业务当作是邮政业务来抓。县局主管领导亲自抓,并组织相关部门和电信定期召开经营分析会,亲自到各部门检查督促,并到邮政营业场所现场指导,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二、建立灵活有效的经营机制。一是把提高业务素质同加强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在自觉性和机制制约双重作用下规范企业行为;针对代理业务的新特点,制定以管理目标和岗位指责、行为规范为内容的规章制度。二是按劳计酬,实行经营业绩与个人收入直接挂钩,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三是围绕代理业务开展一系列劳动竞赛活动,推出个人营销能手、营销排行榜等,进行重奖,提高广大职工的热情。

三、提高自身素质,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举办培训班,让职工提高业务知识的同时,要认识到精神面貌的重要性。营业厅的建设要统一外部形象,布置要整洁、明亮,在明显的位置张贴资费标准、服务公约等宣传标识;

营业员统一服装,统一使用服务用语,对待客户热情、温暖、亲切,主动问候;通过服饰语言、体态语言、环境语言来表达邮政职工对用户的尊重和热情,拉近了与用户的距离。

四、通过宣传提高邮政代理电信业务的社会知名度。一是发表领导电视、报纸讲话,扩大社会影响力;二是通过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邮政代理电信业务的优势;三是在各代办网点悬挂条幅、张贴宣传画,摆放各种宣传资料;四是制做中邮专送广告专版,重点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业写字楼、居民小区投递;五是在节假日举办上街宣传咨询活动,针对客流量大、商业繁华的街区进行重点宣传;六是把代理电信业务纳入到双方的宣传计划中,电信运营商在宣传活动中要将邮政作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在电信市场充分竞争和对外开放的今天,电信市场千变万化。邮政开展代办电信业务,不能满足现状,要不断挖掘和整合可利用的邮政资源,发挥全网资源优势,借助自身和社会的力量,将代办电信业务发展成为邮政的长效业务和拳头业务。好范文版权所有

在代理电信业务的同时,应在现有邮政信息网络的基础上,经过适当扩充、改造,加快构建虚拟电信运营平台,使之成为覆盖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等各个领域并为用户提供多层面、全方位服务的电信服务运行平台,从而为增值业务的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应在当前政策许可的前提下,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发展电信业务的代理。首先,继续加大对代收话费、代售SIM卡等现有电信代办业务的发展力度,提高市场占有份额,争取尽快形成规模经营;其次,在代办电信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办一些电信增值业务的代理服务,如开展长话业务代理及分销、互联网接入、数据中心以及终端销售代理和业务外包等合作项目;待到我国电信运营市场全面开放之时,中国邮政即可以自己的品牌和实力迅速、全面地开展代理电信业务。

开办邮政代办电信业务要在合作上突出特色,要将代办电信业务与邮政业务有效捆绑、整合,要包装和推出有邮政特色的电信产品。代放号许多连锁企业都可以做,代收费各银行的专业性也比我们强。邮政要发挥综合优势,把代收费、代放号、代修代维等分散的代理业务与绿卡业务、代为制作和投递账单、代为发布邮送广告等邮政业务有机地整合起来,让邮政业务与代办电信业务互相带动、互相促进。同时,要想办法包装并推出有邮政特色的电信服务项目,如开发绿卡的话费充值功能,与运营商合办短信查询邮件、汇款短信回音服务等,这样才能突出邮政的品牌特色和综合优势。

×邮政从未停止过对代办电信业务的探索和思考,对于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和残酷性有着充分的认识。几年以来,××开展的一系列方案营销的实践证明:邮政的发展只有在市场经济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为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邮政才有发展的前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开展双赢合作,做到利益共享,注重邮政自身的品牌形象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才能拓出持续发展的新天地。

第四篇: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作者:农业局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3459

麻城位于大别山中段南麓,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版图总面积3599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办事处,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20万人,耕地面积80万亩,其中水田55.5万亩,旱地24.5万亩。

麻城有着悠久的种菜历史,土壤肥沃,气候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种菜技术力量雄厚,适宜发展蔬菜生产。随着全市种植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蔬菜产业已成为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一、蔬菜产业发展的初步成效

20世纪90年代中期,市委市政府根据我市实际,把发展大棚蔬菜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1997年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分析我市发展蔬菜有利条件的基础上,作出了大力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的决定;1999年市委市政府又把蔬菜产业列入我市“五条特色经济带”,不断加大蔬菜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蔬菜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把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作为我市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着力培植区域性主导品种,走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市场化、经营一体化的蔬菜产业发展路子,蔬菜产业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基地规模不断壮大。截止2004年,我市蔬菜板块面积12万亩,是1996年的两倍,其中大棚菜5万亩。全年蔬菜复种总面积30.3万亩,鲜菜总产量69.26吨,产值3.5亿元,系列产值5亿元。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基地坚持标准化建设,实现了路通、电通、水通,基地产出率不断提高。

三是蔬菜销售渠道不断拓宽。目前我市蔬菜主要销往安徽、河南以及本省的武汉、黄石等20多个大中城市,外地长期来我市运菜的车辆多达有100多台。初步形成了以大别山蔬菜批发市场为龙头、以运销大户、农村经纪人以及蔬菜协会为纽带的外联大市场、内联大基地的市场营销网络。

四是种菜效益明显提高。2003年全市大棚蔬菜年均亩产值6500元,年均亩纯收2800元,是“棉+油”的3倍;2004年全市年均亩纯收3800元,是“棉+油”的4—5倍,2005年全市大棚蔬菜平均亩纯收预计可达4100元,将是“棉+油”的5—6倍。宋埠镇彭店村是我市蔬菜种植水平较高、效益最好的一个村,该村1200亩大棚蔬菜,今年预计平均亩纯收可达6000元以上。由于种菜效益好,该村实现了“三个80%”,即80%耕地种蔬菜,80%的劳力种蔬菜,80%的收入来自蔬菜,成为我市依靠蔬菜致富的第一村。

二、主要作法

近年来,我们在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上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政策推动。发展蔬菜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蔬菜产业又是一个高投入,易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制约的弱质产业,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为了推动蔬菜产业的发展,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发展蔬菜产业的优惠政策: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先后争取国家扶贫贴息贷款1500万元, 组织扶贫开发、以工代赈以及本级财政无偿资金500余万元用于扶持大棚蔬菜的发展,重点解决农户一家一户做不了、做不好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确保基地“三通”,即水通、路通、电通,在发展初期政府无偿提供大棚钢管,引导发展;二是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对我市境内装运蔬菜的机动车辆在运输途中和蔬菜交易过程中,运管、交警、工商一律免查有关证照手续,城建部门免收占道费、卫生费、尾气排放费,106国道麻城收费站免费通行;三是加大科技投入。1999年以来政府出资以年薪2.5万元从安徽和县聘请有丰富种菜经验的“土专家”和本市蔬菜专家分别到四个重点乡镇驻点指导,并不定期邀请外地蔬菜专家现埸授课指导,实行土洋结合,有效地解决“种

菜难”的问题。

2、机制促动。要保持蔬菜产业健康稳步发展,仅有好的政策是不够的,必须建立一个长效的发展机制。一是政府扶持促动。为了推动农民种菜的积极性,在政策、资金、技术、销售等方面大力扶持,从1996年蔬菜产业发展起步至2003年期间,我市大棚蔬菜的发展依靠政府无偿投入,2002~2003年进入了政府高投入阶段,如由政府统一购买大棚钢管,无偿发给农民使用等,推动了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市场推动。政府包揽的扶持办法,虽然在产业发展初期对促进大棚蔬菜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容易使农民产生依赖思想,不扶持就不发展,不能实现“责、权、利”有机结合,大棚钢管政府投入,农民无偿使用有权有利无责,种好种坏责任心不强,不利于长远发展。通过认真总结反思,我们认为必须要在创新机制上做文章。2004年我们开始推行大棚产权制度改革,将原政府无偿投入建设的蔬菜大棚进行产权置换,建立产权明晰、市场运作的管理机制。对政府无偿投入建设的钢架大棚全部实行卖断或租赁经营,以优惠的价格鼓励原大棚使用者一次性买断大棚所有权,对新发展大棚实行“买一奖一”的以奖代补扶持政策,变政府包揽为以奖代补。收取处置钢架大棚的资金由各乡镇存入财政专户,用于乡镇大棚蔬菜的滚动发展。通过推行大棚蔬菜产权制度改革,充分调动乡镇和农民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大棚种植户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大棚蔬菜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2004年从农民手中收取购置大棚钢管资金158万元,市财政配套近200万元,新发展钢架大棚750亩。

3、品牌拉动。品牌是打开市场的通行证,蔬菜作为商品,同样需要有品牌效应。实施品牌战略对于促进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和现代消费需求,我们把生产绿色食品蔬菜,实施品牌战略作为我市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一是成立了由分管领导挂帅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领导小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确保无公害蔬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二是编制了《麻城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加大无公害蔬菜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菜农和市民的品牌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三是加大蔬菜生产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市农业行政执法部门对38种高毒、剧毒、高残留禁用农药,28种中等毒性以上的限用农药进行了公告,狠抓源头治理,净化农资市场,同时积极推广生物源、矿物源农药,确保蔬菜无害化生产;四是积极组织无公害蔬菜基地和产品的申报,已申报无公害基地2个,无公害产品1个,培育蔬菜名牌,增强农业品牌意识,依靠品牌闯市场,依靠品牌提高效

4、服务带动。农民在发展蔬菜生产中所面对的主要难题是种什么?怎么种?如何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埸的对接?如何延长产业链条等等,这就都需要我们政府搞好服务。只有通过优质的服务才能推动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服务上,我们重点抓以下四点:一是抓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农业信息网络优势,捕捉市场供需信息,每年根据蔬菜行情及时发布产销趋势预测,做到市场需要什么,我们种什么,“牵着市场手,跟着市场走”;二是抓科技服务。不断加大科技宣传普及推广力度,每年市乡两级通过多途径,多形式组织蔬菜技术培训近百场次,培训种菜能手和“明白人”上万多人次,印发各类技术资料2万余份,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10余个,大棚蔬菜的主导品种辣椒每两年更换一次品种,大棚长寿无滴膜、四层覆盖技术、延秋栽培技术、大棚蔬菜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嫁接技术、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微滴灌等得到了普遍推广应用。三是抓市场服务。首先是加强市场建设。按照建一个市场、活一方经济的思路,大力发展市场网络,建立健全流通服务体系,目前已建成年吞吐量15万吨蔬菜专业批发市场一个——大别山蔬菜批发市场,建成以蔬菜销售为主的集贸市场24个。全市50%的蔬菜通过大别山蔬菜批发市场销往外地,年成交额达到2.25亿元。改造、建成恒温库3座,总容量2万吨,年吞吐周转各类蔬菜产品10万吨,为蔬菜产品的储藏保鲜和保障蔬菜产品的销售保值增值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是抓销售队伍建设。近几年来,我市采取“传宣引导、扶持鼓励、建档管理、定期培训、年终评比、奖

励先进”的一系列积极有效办法,建设蔬菜销售队伍。通过宣传引导,组织成立了农民蔬菜协会12个,发展营销大户200多户,专门贩运蔬菜车辆200多台,专门从事蔬菜营销的人员1000多人,全市80%以上的商品蔬菜种植户与这支销售队伍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均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他们的桥梁纽带作用日益凸现,产品市场幅射面越来越广,除就近占领了武汉、黄石等有关大中城市外,有些品种如反季节辣椒、番茄等产品已远销到上海、深圳等市场。他们的推销量占全市蔬菜生产总量的20%以上,为我市蔬菜产业化经营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几点体会

从近几年促进蔬菜产业发展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是在广大农民群众基本解决温饱以后,各类农产品丰年有余,有的出现了阶段性过剩,农民增收的步子放缓。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继续保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绿色壁垒、技术壁垒进一步加强,而国内各大城市相继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以现有的生产力水平,要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继续巩固国内市场地位,困难还比较大,唯一的出路就是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标准化之路。三是随着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一项弱质产业的农业,差距将会逐步拉大。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工业化程度,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工业化农业同样也离不开农业产业化。

近两年麻城蔬菜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与省内特别是国内蔬菜先进县市相比,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基地规模不大;二是蔬菜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鲜菜的保鲜加工转化率低;三是蔬菜产业标准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将进一步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再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要上规模。力争3~5年内把我市蔬菜板块面积发展到20万亩,其中大棚发展到8万亩,全市蔬菜年产值过10亿元,系列产值达到15亿元。

二是要树龙头。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3~5年,发展蔬菜加工龙头企业8~10个,实现年加工转化鲜菜5万吨,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三是抓市埸。加强销售队伍建设,按照现代物流配送业的发展要求,加强对运销大军的协会式教育管理,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在培植壮大蔬菜产业的同时,逐步拉长产业链条,发展订单生产、合同农业、股份制农业,使企业、基地、农户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连接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五是强科技。不断推进标准化,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实现由蔬菜大市向蔬菜强市的跨越。

第五篇: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促进农业增收致富 ――辉县市冀屯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活动 冀屯镇位于辉县市西南20公里处,辖33个行政村,5.1万口人,85平方公里,45个基层党支部,1265名党员,是全省百强乡镇,河南省“五好”乡镇党委。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活动开展以来,镇党委、政府充分借鉴前一阶段创先争优活动的成功经验,在“实”字上做文章,立足于传统的食用菌种植优势,通过优惠政策调动、党员干部帮带培育、专业合作社示范引导、大项目拉动提升等措施,在全镇用小蘑菇撑起了党员干部创先争优,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大舞台。

一、全民发动,做强特色经济实现增收

冀屯镇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镇,是河南省食用菌示范基地,全省最大的平菇生产基地,目前,全镇食用菌大棚10000座,年产鲜菇1.5亿公斤,产值超亿元。为了实现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336元的基础上增长15%的目标,镇党委、政府通过认真排查摸底,盘点全镇农民增收致富的经济元素,决心在传统的食用菌种植上求大作为,通过召开群众座谈会、支部承诺会、干部帮带对接会,筛选示范户582户,2328人,致富户438户,1752人,困难户912人,3648人,建立健全各类帮扶台帐11个,同时积极协调土地、金融等部门,在全镇掀起了又一轮食用菌种植高潮。目前,全镇新建食用菌大棚200座,镇党委、政府通过与

邮政储蓄积极争取,为益三村食用菌大棚种植户发放贷款300万元。预计2011年全镇新增食用菌大棚将达到2000座,解决3000人劳动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3000万元。

二、示范引导,规划农民创业园实现增收

为全面提升全镇食用菌种植水平,结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活动,镇党委、政府同利民食用菌合作社、冀屯食用菌合作社等7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建立增收帮扶台帐,围绕冀祥新区,建立农民创业园,支持资金1000万元建立双孢菇示范园区,占地100亩,规划建设标准化菇房100栋,总裁培面积60000平方米。目前,已建成标准菇房60栋;支持资金1000万元建立平菇示范园区,占地100亩,规划菇房2000座,目前正在建设;支持资金1000万元规划建设养殖园区,占地200亩,目前正在规划设计。预计通过三个标准化示范园区可增加农民收入5000万元

三、全面提升,大项目拉动实现增收

为引导全镇食用菌发展走产业化、品牌化的道路,镇党委、政府引进广东星河生物科技股份公司总投资10亿元的工厂化生产食用菌项目,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明年5月份投产;投资2亿元的福建宏良食品,已完成工商注册。可提供就业岗位1500个,人均年增收在18000元以上,同时通过走“公司+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建设全国最大的食用菌产业聚集区。

我们决心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活动为契机,努力把冀屯建设成为全国最大食用菌鲜品生产销售基地,实现“蔬菜有寿光,食用菌有辉县”的目标。

下载荆发〔2012〕3号关于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促进实力荆门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荆发〔2012〕3号关于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促进实力荆门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做大做强劳务输出 全力促进农民增收

    做大做强劳务输出 全力促进农民增收 今年以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劳动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主线,强化民本意识,积极推进......

    做大做强猪苓产业 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做大做强猪苓产业 促进农民稳定增收作者:邹成燕猪苓作为一种珍贵的药材,不仅具有较高的医药价值,而且还广泛用于航天、航海等领域,市场供需矛盾日见突出。位于秦岭南麓的宁陕县......

    做大做强大鲵产业 促进汉中突破发展

    做大做强大鲵产业 促进汉中突破发展2008-03-14【关闭窗口】今天,我要和大家探讨的是中国独有的世界珍稀动物-大鲵,又叫“娃娃鱼”。它是现存两栖类的 “巨无霸”,最大可长4.2米......

    做大做强特色林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做大做强特色林果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我县特色林果业建设如火如荼 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今年,县委、县政府把特色......

    做大做强劳务经济 促进农民增收脱贫

    做大做强劳务经济 促进农民增收脱贫保山市“十五”期间组织劳务输出4.4万人 保山市隆阳区瓦房乡白龙井村是一个边远高寒山区彝族村,全村总人口1872人,人均纯收入616元,群众生活......

    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旅行社做大做强的意见

    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旅行社发展的意见(送审稿)为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黄冈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充分发挥旅行社的综合优势,带动关联产业协调发展,推进我市旅游业全面振兴,现就扶......

    做大做强规模企业 发展壮大工业经济促进市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于工业经济发展的浅议近年来,我市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经济呈现出动力强劲、实力提升、活力迸发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加快工业强市步伐,构建县域......

    发挥党建龙头作用促进企业做大做强5篇范文

    发挥党建龙头作用促进企业做大做强金乡县金星禽业有限公司党支部金乡县金星禽业有限公司是鲁西南最早从事蛋种鸡规模养殖的企业之一。建厂十多年来,它采取 “滚雪球”的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