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方高校党校精品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以渭南师范学院为例
文/王雅蓉
作者简介:王雅蓉(1972.05-),女,汉,陕西渭南人,组织员,大学,渭南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党的十八大后,迫切要求地方高校党校要有过硬的课堂教学质量,打造体现本校特色的精品课程。本文以渭南师范学院为例,结合学校党校办学中遇到的问题,就加强党校精品课程建设进行思考与探究。
关键词:地方高校;党校精品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0-0174-02 高校党校是广大青年学生和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了解党的历史,增强党性修养和提高思想境界的重要平台,是党组织教育培养和塑造合格党员的主要渠道。多年来,地方高校党校根据学员成长的特点和需求,牢固树立按需培训理念,努力提高党校教学质量,增强学员教育培训实际效果,达到目的。党的十八大后,迫切要求地方高校党校要有过硬的课堂教学质量,多样的内容,采取切实措施改进党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打造体现本校特色的精品课程。本文以渭南师范学院为例,结合学校党校办学中遇到的问题,着重就加强党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究。
一、高校党校精品课程的内涵
一所高校的地位高低,不在于多少大楼而在于有多少名师。名师既不能自封,也不能靠行政指定,是要靠自己的学术成就与讲课效果来评定[1]。如果不以精品课作依托,即使是大家投票选出来的“名师”,也未必都实至名归。党校是高校中的校中校,党校要出名师,也得把重点放在精品课建设上,要坚持依据精品课来推名师。
二、打造地方高校党校精品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需要大力推进高校党校精品课程建设,以把党课打造成精品课为目标,形成“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鲜明特色,既依托党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作用、拓展作用,在内容和功能上互相协调[2]。又突出党课自身的特殊性,不把党课讲成第二马列课,避免因简单重复影响育人效果。
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科技日渐发达,人们对信息渠道的多元化汲取,学员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给学员的教育培训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进一步改进与提高党校的教学质量,加强党校精品课体系建设、创新党校教学方法和手段成为地方高校提高学生党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
3.从2009年起,结合渭南师范学院学校实际,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需求,充分利用学校成立的“三馆一网”即习仲勋刘志丹关中东部革命活动纪念馆、科学馆、校史馆、渭华党建网等教育资源,重新确定教学内容和形式,不断推进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课堂教学为主,做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4.对党校教学进行改革,能有效克服党课教育中存在的条块分割、师资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教育效果不理想等弊端,促进党校培训课程内容的深化、完善,推动党课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有效扩展、不断发挥党校培训的职能。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
三、地方高校党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地方高校党校大都创办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主要以短期培训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为主。渭南师范学院党校开办二十八年来,党校结合本校实际,以“集中培训与短期社会实践相结合方式,创新网络培训”的工作模式,夯实基础,整体推进,对入党积极分子依托校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党的基础知识等的传授,端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确立其应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进取,努力提高文化素质,丰富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的重要载体,成为充分发挥党校在学校党建工作中作用的重要平台。教学内容多年来主要分为五部分:党的基础知识、党的基本理论、“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等。但多年来的教学也反映出多种问题:
1.党校以灌输式教育方法为主,重理论轻实践,缺少时代内涵和实际的应用价值。教育内容没有内化为大学生自己的信念,使党课教育缺乏实效。
2.学生从小到大都学党史,大学里还要学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课程,党课容易成为第二马列课。
3.党课授课者多是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等,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授课者的水平参差不齐,数量不足,少数人理论水平不高,党务经验不足。
4.教育传统模式的局限性和由此造成的教学过程基本呈现“静态化”的情况,使教学培训缺乏吸引力,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学习积极性得不到调动,课堂教学气氛不够活跃,缺乏互动,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创新地方高校党校系统课程改革的内涵,形成全新的精品课程体系
作为地方高校里培养学生党员和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机构之一,党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既要分清它与地方高校其它课程的差异,也要区别于地方党委组织机构领导下的党校课程,要用自身特有的内涵和优势来构建它的目标与体系。
2.形成学校教学系统中的教学精品课程、精品模块,利用网络构建成党校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的三维立体化的教学实践体系。3.确立精品课程体系。
针对近年来地方高校党校教育培训内容单
一、课题零散、不系统、缺乏活力等问题,针对不同的群体设置不同的教学课程,如“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处科级干部、专职党务工作者”等培训模块精品,增强培训针对性;确定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党的建设、党性教育、现代礼仪、大学生职业规划、教师基本功、心理学、教育学、高教改革与发展等为重点的教学内容,调动有关方面教师的积极性,经过立项、反复备课、反复试讲演练、教学小组研讨、修改提升、评议小组验收、课堂摄像等环节,打造多个教学课精品课程。
4.加强师资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提高党校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业务水平及使用并维护党校网络在线学习教育模块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不断带动并影响党校教师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5.建立党校学员学分制。党校建立在线学习系统,把党校精品课程及网络上的先进视频通过网络对学员进行培训,利用学分制考核管理。一方面把学员进行党的发展历程、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基本教育作为必修课; 另一方面以教学专题精品即现代礼仪、法律法规、社会管理、新农村建设、财务管理、教师基本功等为辅助,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以课堂教学、讨论、自主学习、影视欣赏等形式在线学习,从而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拓宽学员的学习视野设为选修课;另外红色基地教学及社会实践等现场教学也设为必修课。在学好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让学员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深入实践,培养学员个人与团队的决策力、行动力、协作力,激发学员个体上的潜能与团队精神,建立一支向心力强和高绩效的团队。只有学员在修完必修课与选修课后方能进入考核环节,考核合格准予毕业,从网络系统自动生成毕业证书。党校学员在线通过必修课学习并积学分,学分集够再通过选课学习,最后在线考核并结业。
第二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
【摘 要】本文结合重庆市合川职业教育中心开展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的课程体系改革实践论述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构建
2012年6月,重庆市合川职业教育中心被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项目建设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被确定为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借助示范校建设的发展机会,深入行业、企业调研,了解市场需求,明确培养目标,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
(一)开展行业调研,明确人才需求
计算机应用专业全体教师深入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重庆合川分公司、重庆达方电子有限公司、重庆市钓鱼城电脑城、重庆市万注通广告传媒有限公司等制10家企业开展了行业需求调研,全面掌握了企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及其对应的要求。同时,对重庆市渝南职业中学、重庆市铜梁职业教育中心进行调研,了解了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现状。从而,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分析典型任务,确定职业能力
邀请了职教专家谭绍华、计算机领域的行业专家、开县职教中心和铜梁职教中心的计算机教师到我校与我们一起参加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会。
(三)围绕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
组织课程专家、行业专家与专业教师围绕职业能力分析得出应开设的课程名称,并确定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等。最后,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各学科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按照国家的相关教育政策法规确定出各门课程应的时间和课时,从而构建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
(四)企业积极参与,开发核心教材和特色教材
为了使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强,我们邀请行业专家与专业教师一起开发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图形图像处理》和《网络综合布线施工与管理实训》等5门核心教材和《职业生涯规划》、《陶行知生活教育实践课程》等3门特色教材。
(五)校企深度合作,制定教学方案和课程标准
教学方案与课程标准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关系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我们邀请了企业骨干与学校专业教师一起共同确定了计算机应用专业四个方向的教学方案,再根据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能力要求,完成了课程标准的初稿。最后,邀请了课程专家对教学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了评审和定稿。
(六)集中优势力量,开发精品课程
集中企业精英和优秀专业教师的力量,共同开发了区级精品课程《图形图像处理》和市级精品课程《网络综合布线施工与管理实训》,同时配套开发了相应的电子教案、题库等。
(七)凝聚集体智慧,共建数字资源
企业专家、专业教师齐参与,共同发挥智慧和力量,建设了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案例、试题库、课件、电子书等等。使得学生能够利用网络等增大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1.构建了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
改革了传统的只注重专业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忽视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格局,引入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岗位技能,构建了以实际工作过程的导向的课程体系,为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2.开发了一系列优质教学资源
编写出版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计算机网络管理实训》、《office 办公软件实训》、《图形图像处理》、《网络综合布线施工与管理实训》5门核心教材,《职业生涯规划》、《陶行知生活教育实践课程》、《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3门特色教材。把《图形图像处理》建设成了区级精品课程,《网络综合布线施工与管理实训》建设成了市级精品课程,并完成了相关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3.提高了专业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
在2012年――2014年间,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师在《科学咨询》等刊物上共发表论文70余篇。通过两年的示范校建设,计算机应用专业有4名教师成长为了区级专业带头人,8名教师成长为了区级骨干教师,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7%。
4.提升了学生培养质量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让学生觉得学习目标明确,学有所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在2012年――2014年间,学生参加全国文明风采大赛,获一、二、三等奖56人/次;参加重庆市中职技能大赛,获二、三等奖4人/次。
三、体会与思考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构建和推广该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有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改进。
(一)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为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很多的教师习惯了以前的课程体系,对新的课程体系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不愿意改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要求教师的理念、方法、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都要跟上企业的发展和进步,要时刻与企业需求保持一致。
(二)进一步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搭建有效平台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以后的工作中用到知识、技能、素质等相距太远,学校没有做好学生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只有加强校企深度合作,让教师真正地进入企业锻炼;让企业的优秀员工到学校做兼职教师;引入企业文化、企业项目或产品;与企业一起建设实训基地(校内或校外);企业接受学生教学实践等,使学生在就业前能提前了解企业的运作规则,明确工作流程和所需的知识、技能、方法等,待真正工作时就能得心应手。
(三)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进修机会
为了让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顺利实施,应为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我们的教师需要走出去向教育专家、企业专家、同行精英等汲取更多新的理念、把握更多新的动向、获得更多新的知识,为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发展带回新的方法,注入新的血液。这样会刺激教师正视我们的缺点,努力提升学校的声誉,专业的品质,让教师看到自身价值,找到成就感和归宿感。
【参考文献】
[1]张源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J].闵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2]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2).[3]丁洪东.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城轨车辆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0).
第三篇: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构建研究
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构建研究
摘 要: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是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要,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从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的困境出发,梳理地方高校构建专业实习基地的若干路径如下:推进实习制度建设规范化;加大实习经费的投入;建立领域多元的专业实习基地,加强交流与合作;完善实习指导老师的师资建设。
关键词:地方高校;社会工作;实习基地;构建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4-0149-02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国家和政府日益重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201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将社会工作人才纳入到国家人才工作全局中,并指出要建立庞大的职业化、专门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2011年底,中央组织部、民政部等18部委又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这些文件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很多地方高校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不断修订和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仅注重相关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及价值观的传授,更关注实习生技能及实践能力的提升,力争培养出专业化素质高、实践操作能力强的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实习通常是检验实习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对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但实习基地建设一直是地方高校社会工作教育的短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困境
1.实习制度建设不规范
规范化是保证实习质量的基本前提,也是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实习制度建设不科学,不规范,会造成实习生对实习方式、实习对象的选择存在抵触心理,参与积极性不高,对实习的意义把握不够。具体表现在:第一,实习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第二,实习过程管理不规范。
2.缺乏实习经费
实习经费一方面来源于地方高校的拨款,另一方面来源于实习机构的补助。地方高校大多对新建社会工作专业投入的实习经费固定有限,而实习机构大多不发工资,还不提供吃、住、往来交通补贴,更有甚者还会收取一定的管理费,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实习成本。
3.实习机构数量少,专业化程度不高
实习机构的数量、性质对实习生的专业理念、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社会工作专业认可度和影响力不高,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数量较少,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实习生的数量远远超出本专业实习岗位的需求,很多地方高校都在同一个社会工作机构建立实习基地。同时很大一部分实习机构是政府性质的福利机构和社会团体,如民政部门、司法部门、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社区服务中心、街道、居民委员、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福利院、劳教所等。这些机构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有大量的社会工作服务的案主资源,能够为实习生提供很多的工作机会,但是受这些机构的工作范围和一贯运用的工作理论和工作方法的影响,实习生在实习时,大多数情况下,其角色不是社会工作者,而是机构的一般工作人员,或者说是一般工作人员的勤杂助理,他们实习的内容一般都是参与机构管理方面的活动,很少能够运用到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很少有机会扮演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这非常不利于实习生运用理论知识和提高实务技能[1]。同时也会挫伤实习生学习积极性,学非所用的现实也会削弱实习生对社会工作的信心和投身于此的决心。再加上大部分实习机构认为走马观花似的实习并不能带来实际利益,还要负责实习生的安全问题,因而在接收实习生上缺乏主动性。这都给社会工作实习基地的拓展带来相应的阻力。
4.缺乏专业性的实习指导老师
实习指导老师在社会工作实习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专业性的实习指导直接影响实习生理论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的速度,更影响实习的质量与效果。就承担者的身份而言,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指导老师可由实习机构督导和地方高校教师担任,本文主要探讨后者。目前,很多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指导老师并非科班出身,缺乏专业背景,没有接受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因而无法为实习生提供专业上的指导,这是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即便是本专业老师,有着深厚的专业素养,但缺乏丰富的督导经验,在实习过程中对自身的角色和职责定位不准,在指导实习生时只能基于有限的经验,不能更有效地帮助实习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三、地方高校实习基地的路径探析
1.推进实习制度建设规范化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必须建立并完善一整套严格的实习制度来规范学校、机构、实习生三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明确实习培养目标。在实习课程设置上对实习次数、时间、内容、形式等具体量化,纳入实习教学计划;在实习教学目标上以社会工作实务为核心,以可行性为取向,并结合本土进行创新,促进当地社会服务的发展;在实习方式上,针对集中实习,根据实习生专业学习和成长情况,结合其个人能力、专业兴趣与不同领域的实习基地对接,例如残疾人社会工作在强调专业理论与方法中要求耐心、细心和同情心,实习生必须克服对残疾人的生理残障的惧怕心理才能进行。了解残疾人的生理、心理、精神需求,掌握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熟悉福利机构运作机制,在实践中实施“助人自助”。老年社会工作则要求实习生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在与状况不同的老年人打交道过程中要善于察言观色,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能够满足物质、精神和疾病需求的服务。社区工作则要求实习生必须掌握和了解社会保障、社区管理等具体的法律法规,才能真正配合社区开展工作。在实习过程中深入实践,了解和掌握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熟悉社区街道机构运作机制,运用社会调查方法和社会工作技巧,了解基层组织与基层政权的运作过程,培养对社会政策和法规的关注等等[2]。在实习过程上,根据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方式调动实习生实习热情与积极性。实习前召开实习动员大会,组织实习生学习实习文件,实习中定期到实习基地指导慰问,实习后评选、表彰优秀实习生,对实行进行总结。
2.加大实习经费的投入
实习经费是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物质保障,一方面地方高校要加大对专业实习的扶持力度,争取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把专业实习经费作为实践教学活动主要经费之一,列入经费预算,足额预算,足额使用,确保正常有序使用[3]。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科研资源效益,搭建合作平台,通过服务地方社会经济,鼓励实习生开展调研、资料搜集整理、报告的撰写等工作,增加项目创收。通过产、学、研三者有机结合,增强与实习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扩大社会工作专业的影响力,拓宽地方高校的办学空间,实现共赢。
3.建立领域多元的专业实习基地,加强交流与合作
建立领域多元的实习基地,一方面在选取实习基地时要考虑实习专业是否对口,岗位设置中是否包含社会工作内容、体现社会工作价值观。要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目标,利用学校的地缘优势和学科优势,与实习单位签订相应协议,保证双方的利益。另一方面通过开展项目加强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和生产力,提高专业教师与实习生的科研能力,使其科研成果得到更好的应用与推广,为实习单位及社会提供相应服务,从而利于实习基地的稳定。同时也可以请实习机构有丰富实践能力的工作人员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接触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参与教学大纲的补充、教学方法的完善。这样通过彼此的交流与合作,既能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又能使加深行业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解,有利于实习基地的稳固与壮大,实现双赢。
4.完善实习指导老师的师资建设
首先,地方高校之间要利用社会网络资源加强实习指导老师之间的学习交流与专业培训,增加其实务工作经验;其次制定相关制度,明确实习指导老师的角色定位和职责。这主要体现在:一要负责协调。实习指导老师是实习机构与地方高校之间联系的纽带,在实习机构中代表高校,既要争取实习单位的支持,又要与实习相关部门及人员、实习生与高校之间、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进行沟通与调停,起到中介与桥梁的作用;二要负责管理。地方高校实习赋予了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实习工作各方面事务的权力和责任。高校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包括实习组织的管理、实习纪律的管理、实习任务的管理、实习经费的管理、实习过程的管理、实习成绩的管理等许多方面[4];三要负责督导。社会工作专业的特殊性需要地方高校教师担任督导的角色,对实习过程进行指导,同时对实习效果进行考核评价。最后要加强实习指导老师的爱岗敬业责任感,把实习、实务纳入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实习指导老师进行系统考核,完善奖惩制度,提高其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钱雪飞.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引入服务学习的思考[J].社会工作,2010(4).[2]朱静君.阎安.刘勇.工科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索[J].社会工作:学术版,2007(1).[3]张惠典.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存在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4]李伟.行动研究与教育实习指导教师角色再定位[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第四篇:中国信息大学:课程体系研究以就业为导向
中国信息大学:课程体系研究以就业为导向
2014年6月3日,学校召开了交流会议,会上教师秦承山、李可、黄荣和田田分别对研究内容进行交流。会议持续了四个多小时,董事长张亚林、董事李可、常务副校长张子刈,以及多位教师在会议上发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软件开发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移动开发基于的系统主要有IOS、Android、WM。系统的多样性给软件开发造成了难度,通常一个APP需要针对不同的系统重新开发。由此,秦承山介绍了跨平台开发技术XAMARIN。在这一开发环境下,技术人员可以一次性编译生成适合于不同移动平台的应用程序,省去了多次开发的麻烦。由于该技术基于C#和.NET,与我校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课程可衔接性较好,他建议专业教学向移动软件开发领域拓展。
通识教育一直是我校关注的重点之一,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期间接受通识课程教育。目前我校对此设置了22门课程,在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课程之间缺少联系,没有形成体系。李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个人的一些设想和建议,供大家讨论切磋。
影视制作专业课程在学校历来颇受学生欢迎,也是就业情况比较好的专业。黄荣对07级至09级本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该专业的就业率和就业专业对口度均为100%,多数学生对目前的职位十分满意。黄荣指出学生的就业去向以网络视频制作公司居多。相比之下,具有较强策划能力的人才,在行业中的发展空间大,发展前景较为广阔。因此,他建议以综艺谈话类节目为切入点,通过专业培养,使学生具备编导所需的从业能力。
田田在报告中以详实的数据和真实的企业需求来说明目前物流管理行业的现状,指出了物流人才毕业后将何去何从的问题。随着网络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物流产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物流行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田田将本专业的人才的基点定位在“管理人才”,同时要求他们掌握仓储、物流、分拣等专业知识。
第五篇:如何做研究--以博士为例
如何做研究—以博士论文为例
博士论文的写作是博士研究生主要要完成的工作。由于存在着较高的难度,较长的写作周期,以及在创新,写作规范,实际及理论意义等方面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博士论文的完成一般说来是有相当的难度的。一篇好的博士论文不仅是一本好的学术专著,而且还是具有理论创新价值的学术探索成果。一个博士生从入学到毕业,就应该达到从一个学生到一个学者的转变,就应该变成为所研究领域的一位专家。
尽管对于博士生有着如此高的要求,博士论文的写作还是存在着一些规律可寻的。下面,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包括自己读博士的经验和带博士生的经验),我简单谈一谈关于如何准备博士论文的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研读文献
一般来说,一个博士生在入学后就已经确定了其博士论文所属的领域或者方向,因为这是在报考和录取时就确定好了的,除非入学后还要进行修改,而那是另当别论的。
在第一年完成博士课程的学习并且取得应有的学分之后,就自然进入了文献的收集和研读的过程中了。文献的收集及研读对于博士论文来说既是一个开始,又是非常关键的。你过去没有进行过研究,现在也没有仔细研读该领域中别人的研究成果,怎么也不可能搞出什么象样的东西的。所以,在这个工作之前,你只可能是一张白纸,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知道,更不知道什么是该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也不会使用该领域中的常用技术,不可能只是这样白版一块就可以做出什么象样的东西的。1.收集文献
收集文献可以从网络,图书馆,书店和朋友同学那里取得。主要是要找到一些(哪怕是只有一篇)该领域出现的“近期”的综述性文献,一般是不超过三年以前发表的论文。什么是综述性文献呢?一般来说,英文的综述性文献在题目上有“„..review„.”(一般为较为通俗的综述评论)或“survey”(一般为比较专业化的文献综述)这样的字样。综述性文章的内容不是在研究一个具体的问题,而是在回顾,评论某个领域在最近或者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的研究情况,并对于不同的研究者和不同时期的研究特点进行评论,最后还要为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创新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在综述性文献中,作者会罗列出大量的参考文献,并且还要对这些参考文献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评说。你就可以根据这样的评说和所罗列出来的文献去进一步搜索更多的文献,然后又从那里的参考文献去找出更多的参考文献,如此等等。这样,沿着一条路线,你就可以在一段时间里,譬如,在一年以内,做到基本掌握该领域的研究情况了,也知道这个领域的前沿是什么了。另外的一种文献收集方法是根据作者和关键词去检索。
当然,即使在同样一个领域里研究的问题还是很多的,可以事先带着问题去搜索,如公司治理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增长问题等。这就需要使用关键词搜索法了。
如何利用互联网搜索文献?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为便捷地获取信息资源。在文献搜集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常常可以事半功倍。
利用网络搜集资源大致有两种:一是处于选题阶段,还没有论文方向,想找一个合适的方向来做,此时可以在网上搜索“review”、“survey”等,阅读一些文献综述,在其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另一种是已经确定了大致方向,希望了解本研究领域的进展,此时应当请教这一领域的专家,搞清楚哪些人是这一领域的牛人,搜索他们的文章——国外的传统,很多杂志要介绍某个领域的成就和进展,都会邀请牛人来写综述——只有知道哪些人是这一领域的杰出代表,才可能从这些人的著作中体验这一领域激动人心的发展。
网络搜索技巧我也谈一下:首先,www.xiexiebang.com/),NBER(www.xiexiebang.com),此外还有很多大学、研究所也提供了其工作论文免费下载地址,比如Laffont教授创立的IDEI(http://idei.fr/presentation.php)。网站众多,大家慢慢去学会使用。这里不再多讲。Jestor, Econ Base, Science Direct等也是很好的数据库,不过需要付费使用。
2.研读文献与读书笔记
其实,研读文献应该是与文献的检索过程同时或者是交错进行的。在检索到文献的同时就应该开始进行文献的研读了,同时,在研读文献的同时就应该根据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检索要求去检索新的文献,收集文献是一个不断反复进行的过程。
所以是“研读”而不是“阅读”文献,是要求在读文献的时候应该同时捕捉住产生的火花进行研究,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阅读过程,如进行新的模型的推导及用新的数据进行计算等。在看人家的文章的时候,要养成用“批判”和“怀疑”的眼光去思考的习惯,在读到人家的判断时,应该在自己的心中不断地问着“是吗?为什么?可能不是这样的吧?”,同时试着去找相反的例子,还有在逻辑上进行深入的思考——这就是“研究”。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在读文献的时候,特别是沿着一条固定的思路下去读了许多文献之后,很容易就出现新的火花和思如泉涌的情形。但是,过了之后,就容易把它们忘记了。因此,为了在后面写作论文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前面在读文献的时候出现的新的想法和线索,为了不忘记它们。一般要采用做读书笔记的办法。读书笔记的写法是:
(1)什么杂志,第几期,什么地方有关于什么问题的什么论述,它对于我即将做的博论文有什么参考作用,或者我对于这个问题有什么自己的见解,可能会有什么贡献等等。
(2)读书笔记要进行分类,如分为数学模型方面的;实证研究方面的;中文文献方面的;外文文献方面的;数据方面的;纯理论方面的;政策分析方面的;学术争论方面的;案例材料方面的等等。
(3)重点分析或者精读几篇代表性的文献;
(4)重要的是要写心得体会;
(5)重要的数据要及时记下来;
(6)前面的过程可能有反复,自己的见解也会有变化的。
在国内收集文献,特别是收集外文文献一般是有困难的;但是在北京图书馆就可以收集到与国外差不多同样的文献,所以,尽量争取去北图收集资料;但是,目
前重庆大学图书馆也可以收集到相当多的外文文献;泡图书馆是读博士的必需过程,全世界都是如此,这个环节不可缺少。
二、开题报告
在文献收集和研读的基础上,就要开始进入开题的过程了。开题报告的实质是向老师们汇报自己的博士论文准备情况,同时让老师们就自己的研究思路给予评论和提出建议,从而达到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以及在文献和研究方法方面从老师那里获得更多帮助的目的。开题报告在这个任务目标的引导下,应该就选题,文献综述(除了开题报告之外,博士生还要写专门的文献综述报告,可以结合起来做),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方法,创新,技术路线,研究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介绍说明,并且接受老师们的批评和建议。这里,有一些要注意的问题:
(1)开题报告的性质任务是汇报自己的研究工作准备情况,包括文献资料的收集,研读情况,研究的初步思路,可行性等,同时接受老师们的建议。所以,开题报告与毕业答辩是不同的,学生面对老师的态度不是辩论,而是“咨询”,应该借助这个机会尽可能多地向老师们请教,获得更多的帮助和信息。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个过程对于以后的研究和论文写作有着极大的帮助,同学们应该加倍注意。
(2)在研究的内容中应该写出要研究的各个方面,要把研究这些方面的问题,方法,初步的思路,可能出现的难点以及如何去应对和解决这些难点的准备性思路都写出来,但文字要简练,因为只是初步的构思,不必长篇累牍。
许多同学在这部分内容的写作上把研究内容写成象一本书和是毕业论文的目录,这是不符合要求的。
一般地,研究内容从大的方面看应该按照如下的顺序和范围写:第一,选题的意义,包括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首先,要说明选题在理论上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贡献,要说清楚这一点实际上对同学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只有充分掌握了相关的文献以及对于这个领域中的理论发展有充分的了解情况下,才可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然后,要说明研究这个问题在实践上的价值,这需要对于所研究问题的实际用处有所了解;一般地,选题要具有“重要性”,“前沿性”,“可操作性”,还要有方法论上的意义;“重要性”指研究的问题关系到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突破口,对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具有关键性的推进作用;“可操作性”指预期可以在规定的论文期限内完成,即可以做出来,所以要对难度进行评估,既不要选太容易的题目,也不要选择过于难的题目;“方法论上的意义”是指研究这个问题预期会使用到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新方法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事实上,有些研究得到的结果可能是平凡的(即人们早已经知道的,或者凭直观就知道的),但是,运用新方法研究这些问题也是有价值的;譬如,老农民可能有许多完全凭经验的方法去预测天气,但是,这一点也不妨碍科学家运用包括Stocks方程在内的空气动力学的新方法去预测天气,尽管在开始还很难说这种新方法就一定比老方法来得准确一些;方法运用在博士论文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所以,在开题报告中要求有对于使用什么样的方法予以专门的说明;第二,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的背景,理论基础研究及回顾等;第三,国内外文献综述;第四,问题的现状、根源以及成因分析;第五,模型或者指标体系研究(构造),这部分是论文的核心,是创新出现的地方,是衡量论文学术水平的关键部分,通常要有数量模型或者是数量指标,也是单独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内容抽取部分;第六,案例分析或实证分析部分,通常是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前面得出来的理论创新结果进行检验或者是用案例进行验证;第七,政策建议,如果说前面的理论研究是对于经济管理问题进行的诊断的话,这里就是在诊断结果的基础上开出药方,对于解决所研究的问题提出基于自己的理论研究的政策建议。在这里。许多同学爱犯的毛病是提出的政策建议的思路与自己在前面进行的理论研究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博士论文都应该按照上面的内容顺序来写,这里只是提供一个参照。但是,大多数论文的内容组织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框架来做的,或者说在这个框架上作一些变动后进行的。
(3)创新部分是论文的亮点,要“具体”,“恰当”地写出创新的要点。不要太抽象,要把自己的思路与现有的研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说出来,还要说出自己的思路在什么地方比起现有的研究要高明一些,否则就不能说是“创新”。(4)技术路线一般是指研究的准备,启动,进行,再重复,取得成果的过程,不是指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更不是指答辩的准备和进行过程,许多同学会出现这些偏误。
(5)开题报告一定是在文献收集和研读过程之后进行的,因为根据上面说明的逻辑,在之前就做开题报告是不可能按照开题报告应有的内容进行的。所以,为了开题,文献收集和研读是要尽快进行的,要抓紧时间做。
(6)方法运用应该写得具体一些,许多同学把这一项写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等诸如此类的大框框,一点也不具体,实际上不知道他到底要用什么样的方法;这里要写出具体的方法,如运用博弈论的方法,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案例分析的方法,甚至更加具体到如“通过在索洛模型中植入不可再生资源投入变量,然后研究人均收入可持续增长是否
可以实现或者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实现,从而获得有关可持续发展新模型的方法”等等。
三、研究与重点突破
博士论文中的理论创新是核心,是代表论文水平的标志,也是最困难的。可以这样说,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论文也就解决了一大半了。所以,应该先重点突破这一点。同时,因为整个论文基本上是围绕这个问题的突破或创新而展开的,所以,这个核心问题没有解决,也就无从谈起论文的写作了。因此,先不要忙着写论文,一定要先进行研究,有了成果,才会有东西可以写。因此,学校对于博士生都要求发表论文,特别是要求在一级学报和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因为,如果没有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还是不容易的。
这一个过程是整个论文写作阶段中最困难的。不要急,要慢慢来。要有一个蕴踉的阶段,要多尝试。这个阶段也是最会让人感到沮丧的,自己会发觉自己“很苯”,许多地方都不如人,因为会遭遇许多次的失败,甚至会感到博士论文是做不出来的,甚至会感到想要放弃,„„。注意,这种感觉是所有人在做博士论文时都会有的,不只是你一个人才会有的感觉,所以一定要坚持。根据我和许多其他人的经验,当这个过程持续一段时间后,火花就会产生了,坚持在最后的就是胜利者。哥德说: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这一个关键时刻,不要言放弃。创新要来自新的火花的产生,而新火花是如何产生的呢?根据经验,主要是来自多读模型的过程。一般地,看了许多模型后,会产生有关构造新模型的思路;当然,这种新模型的构造一般也是建立在通过修改别人的模型的基础上的,而如果没有读看许多的别人搞的模型,没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一般来说是不可能做出有创新意义的研究的。这个过程的进行一般具有如下的特点:
(1)通过寻找现有模型所不能解释的现象,或者不能解决或不能处理的问题,提出修改发展现有模型的必要性;
(2)寻找现有模型存在这种不足的原因,这是一个诊断的过程;
(3)发现现有模型的可以进行修改的地方之后,就要着手进行修改工作,这个过程有较大的难度,主要是技术性的难度,即进行模型研究的技术难度;
(4)这时应该多与导师联系,多请教别的高手,但更主要的是要多思考多研究,同时还要补充学习自己过去没有掌握的一些技术性研究方法。
四、写作和发表论文
如果成功地解决了上一个阶段的问题,这一个问题就是水到渠成的了。投递文章要投一级杂志,因为这是要实现解决的问题。博士生被要求在一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否则不能答辩。其它还要在CISSCI目录上的杂志上发表论文若干篇,这些杂志的面要比一级杂志宽一些,难度也要小一些,但也是不太容易的。但是,只要文章写得好,即使是一级杂志,发表文章,甚至是发表多篇文章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譬如,有的博士在入学一到二年中就在一级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了。当然,他们参加了一些基金类课题也是一个原因。在许多一级杂志上,是鼓励基金类课题的研究论文发表的。所以,同学们应该尽量参与一些基金类纵向课题的研究。另外,有模型的文章也更加容易发表一些。学校要求至少要在一级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但是,仅仅是一篇文章还只是刚刚及格,一般要发表两篇以上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五、写作毕业论文
在完成了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之后,就自然进入了毕业论文的写作阶段。实际上,在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本来也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发表的论文是专题式的,还不是成体系的,需要把不同的专题研究联系起来,链接不同的部分,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论证系统。这就是毕业论文的写作。同时,毕业论文还是学校检验学生整体的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方式,所以还不是一个简单的研究问题。因此,除了学术创新之外,毕业论文的写作还对于文字语言的表达,知识面,论文结构组织和逻辑运用等有一定的要求。
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要大力借助于读书笔记。根据前面已经完成的读书笔记,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论文中的文献综述部分,基本上就是从读书笔记中来的,或者说是读书笔记的更加系统的整理,深化和扩充而已。
六、关于“创新”的一些补充看法
博士论文对于“理论创新”有着特别的要求,关于这一点,许多同学不太清楚。首先,博士论文对于创新的要求是“理论”上的“创新”,不是在编写程序软件和某一个具体的算法上的改进性“创新”,更不是一个案例的编写或者具体的政策分析,是否有“理论”上的创新应该说是博士论文与MBA毕业论文的根本不同
之一。其次,创新的过程有一定的方法可寻,并不是完全靠天上掉馅饼。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理论创新呢?方法是什么呢?这里有一些经验之谈:
(1)类比法,将在某个领域曾经取得过成功的方法运用于另外的一个新的领域;譬如,将在经济学中成功运用过的博弈论方法运用于管理领域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这就是E P.Lazear领导的一个基于博弈论方法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领域的创新;
(2)假设条件修改法,将现有的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根据所要研究的新的环境进行理由十分充分的修改,取得新的成果;譬如,在通常只含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中加入资源投入要素,可以研究在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增长问题,从而研究可持续发展或者可持续增长问题;这就是可持续发展或者可持续增长问题的研究创新;再譬如,卡尼曼(D.Kahneman)与特伏尔茨基(A.Tversky)将经济学中的边际收益分为失去的和将获得的边际收益,并且根据心理学的发现即人们总是给予失去的以比即将获得的收益更高的评价,用它作为一个新的一般性假设去取代经济学中原有的假设,从而获得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创新;(3)组合法,将不同的领域加以组合,看能不能产生有意义的结果;譬如,将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概念与市场规模结合起来考虑,再将市场规模与分工深化程度结合起来考虑,再将分工深化程度与经济增长结合起来考虑,就得到了杨晓凯的分工演进经济增长的内生理论创新;
(4)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是大家都会的,但是,逆向思维往往是创造性思维的成功方法。注意个例观察的一般性推广。从个例中看出一般性的规律就是“启发”;譬如,早在1962年K.Arrow就发现了存在于一些制造业(如飞机制造业)中的“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现象;但是,在1980年代,经Paul.Romer教授的一般化,将这种机制假设为长期生产过程中的一般性规律,从而得到他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掀开了所谓“新”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帷幕。(5)关于科学创新的规律有许多著作讨论,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数学家王梓坤教授的著作《科学发现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