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甘肃为例5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17:18: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甘肃为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甘肃为例》。

第一篇: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甘肃为例

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甘肃为例

“>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甘肃为例2007-02-10 16:49:07

失地农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因为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各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因而国家在制定方针和政策时必须根据各地的实际,因地制宜。研究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典型代表——甘肃省的失地农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无疑为国家在西部地区采取措施和制定方针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根据甘肃省农调队在××年做的一项统计和调查表明:甘肃省失地农民的生活总体保持稳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围绕着征地安置和补偿的。

一、甘肃失地农民现状

××年,甘肃省农调队在全省抽选了五个县区的十个乡镇,对户农户进行了“失地农民现状”的专题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年(含)以来,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失地前后的人均耕地、人均收入、人均消费等情况对比,失地补偿及安置情况,失地后现从业情况。()占用耕地对农户收入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失地农民生活中有哪些困难,他们最急需解决什么问题。()当前失地农民的心态是什么样的,最真实的想法是什么。从调查的具体情况来看,甘肃省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状况是:

(一)人均耕地占用亩。在户农户中,共有家庭人口人,目前,农村劳动力人,平均每户人,劳动力人。家庭原有耕地面积亩平均每户亩,平均每人亩。从年至今,这些农户的耕地共被占用亩,平均每户亩,平均每人亩。

(二)的劳动力赋闲在家。在名劳动力中,征地时安置就业人,从事农业人,从事二、三产业人,外出务工人,分别占劳动力总数的、、和,赋闲在家人,占劳动力总数的。

(三)的失地农户的收入水平下降。在接受调查的户农户中,耕地被占用前的年人均纯收入为元,耕地被占用后的年人均纯收入元,减少元,下降。其中,年人均纯收入持平和增加的分别有户和户,分别占调查总户数的和,下降的户,占调查总户数的。

而浙江省统计局在××年作的一项调查表明:

(一)土地征用前、后相比,失地农户的人均纯收入总体水平有所下降,低收入户增加。

(二)剩余劳动力比例较高。目前基本赋闲在家。尤其是土地被全部征用的农户,基本赋闲在家的富余劳动力比例更大,占调查户全部富余劳动力的。在已经就业的劳动力中,其就业结构为:的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在本地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在本地从事二、三产业。

(三)个别地方土地征用后按一定比例返回土地的政策落实不到位。辽宁省统计局在××年作的一项

调查表明:

(一)在户失地农民中,人均纯收入比失地前增加的有户,人均增加元;收入下降的有户,人均减少元;收入持平的有户。失地农户的收入总体水平下降的占调查总数的。

(二)在户调查户中,有名劳动力已经就业,只有人赋闲在家,劳动就业率达。

从上述调查的数据显示,失地对甘肃省这样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内陆省份的农民来说,影响要远远小于沿海和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其它省份的农民。与上述两个比较典型的省份相比,我们可以作如下的分析:“人均耕地占用亩”这个数据表明,甘肃省的农民失地失去的不是所有的土地,而是土地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甘肃失地的农民还不是完全的“三无农民”(务农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最起码他们还有剩余的土地。只有“的劳动力赋闲在家”的统计数据表明,甘肃省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工作做的是比较好的。相对于其它省份来说,由于甘肃失地农民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

部,而且他们的就业意识和择业观念比较开放,就业渠道多种多样,同时他们的就业机会比远郊和偏远地区农民就业机会和就业选择性要大,所以赋闲在家的人口数并不多。“的失地农户的收入水平下降”表明,失地对生活没有太大影响的农户,其本身的收入来源中,绝大部分来源于非农收入,企事业单位工资、外出打工、家庭开店办厂等收入已经占整个家庭收入的绝大比例,再加上已拿到土地补偿费,眼前手头相对有了较多的可支配收入;而生活水平略有下降的农户,主要是原有的家庭收入主要来自土地经营,土地被征用后,收入来源减少。而且一部分农户搬进楼房,取暖费、电费、水费、物业费、饮食费等支出增加。土地被征用前,农民家庭食品消费如粮、菜主要依靠自产自食,现在基本上靠从市场购入,食品支出增加也导致了失地农民的收入水平下降。另外,那些失地前基本上完全依靠土地为生的农户,失去土地以后如果无就业门路,加

之观念落后、就业意识差,其收入呈下滑趋势。还有些农户是因主要劳动力患病无法从业导致收入下降。

二、甘肃失地农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补偿和安置以及与补偿和安置相关联的失地农民的保障是整个甘肃失地农民所有问题中的核心问题。鉴于学界对“补偿”和“安置”概念的模糊,因此要对“补偿”和“安置”作一个简单的区分。尽管无论是土地补偿费还是安置补助都属于土地征用补偿的内容,但笔者认为所谓“补偿”是特指土地补偿、青苗补偿、附着物补偿,“安置”则特指对被征地人员的安置。根据笔者对失地农民的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认为甘肃失地农民的补偿和安置问题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征地补偿费分配机制混乱

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用耕地的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

偿费。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用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用单位平均每人占用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到六倍。”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释义》所作的解释:“土地补偿费是因国家征用土地对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对土地的投入和收益造成损失的补偿。”“安置补偿费是为了安置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并取得生活来源的农业人口的生活所给予的补助费用。就目前来讲,主要安置的应当是耕地的土地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因征地使之终止了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或土地使用权,应当由国家予以安置或发给安置补助费。”“地上物的补偿费,包括地上、地

下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如房屋、水井、道路、地上地下管线、水渠的拆迁和恢复费用,被征用土地上林木的补偿或砍伐费等。”“青苗补偿费是指农作物正处于生长阶段而未能收获的,因征用土地需要及时让出土地而致使农作物不能收获而使农民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土地承包者或土地使用者以经济补偿。”从字面上来理解的话,土地补偿、青苗补偿、地上附着物补偿都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对所有者和使用者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补偿。

从这样的法律规定来看,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土地所有权补偿、土地使用权补偿、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土地补偿费应该归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即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所有;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应该完全归土地承包者或土地使用者——失地农民所有,用于生活安置和安排生产。不过,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三部分补偿费用的具体受益

对象。从现实来看,这些受益对象是农民、集体、政府及政府各部门。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补偿安置标准推算,即使不算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仅安置补助费按底线算也能占到征地总费用的,若加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被征地农民应能得到至少占征地总费用的的安置和补偿费用。可实际情况却是,最拥有发言权和受益应该最大的群体——失地农民拥有的收益却最少——据有关资料统计:各补偿对象所占的比重为农民农村集体政府及各部门。显然,现实中这样的补偿和安置是违背《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征地补偿原则的,即保证被征用土地的农民不因失去土地而降低生活水平。①

(二)“货币安置”或者是“一次性补偿”形式单一,没有考虑到失地农民的长远利益

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规定,对于失地农民的安置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但不限于:货币安置、农业生产

安置、重新择业安置、入股分红安置、异地移民安置等多种方式。可是在实践中,农业生产安置、重新择业安置、入股分红安置、异地移民安置等方式所占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是“一脚踢”式的货币安置。有学者作过这样的粗略估计:以一个口之家为例,一年至少要斤粮食合元;斤食用油合多元;每人每日吃菜元钱,一个口之家一年就得元。这三项开支,对于有承包地的农民来说粮食、蔬菜和食用油都是自己地里种的,不需花钱。而失去土地以后,这元就变成了硬性支出。假使“货币安置”或者是“一次性补偿”即便是都给到位了,以一亩地元计算,农民没几年就用完了。再加上农民本身具有的狭隘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自己进行长远的打算和筹划。所以,从现实的角度来考虑,这样的补偿和安置是一个没有充分重视农民权益的方案。

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失地农民失去的不仅仅是土地,还包括一系列权利和

利益,如财产权利、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就业机会的权利以及与土地相关的一系列相关权利如政府支持的权利、政治权利、教育和文化的权利等等。一次性补偿和货币安置的最大弊端就是只考虑了失地农民的眼前利益而没有考虑失地农民的长远利益和基本的生活保障,没有充分考虑农村土地上依附的多重社会功能。同时,缺乏相对应的政策制度安排,从而使得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就业技能低的失地农民,成为了城市化进程中最脆弱的社会群体。

而且对失地农民来讲,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其基本生活保障而微不足道的安置费是难以保证失地农民重新置业的更不要说以其作为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障的终极资源。这些长远利益和基本保障是现行实际补偿款——每亩元所无法弥补的。这种补偿费与成本之间的差距,“既不能保障农民重新置业更不能保障农民基本生活也剥夺了农民的发展权是

极不合理的。”②

(三)“同类同质”农地和“不同类不同质”农地补偿与安置费差异较大,人为地造成不平等待遇。

在实际征地过程中,经营性用地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补偿安置的费用差距悬殊。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付给农民的征地补偿费偏低,每公顷一般只有万元左右,有的甚至低于万元。而郊区的农地,由于城市的扩展辐射,政府对配套基础设施的投入,造成了相应地段的土地升值。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征地费用尤其高有的征地费每公顷已达到万元。这种高价征地与低价征地现象并存的局面甚至于发生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征地项目上。同时,随着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和科学技术发展,使得不同农作物、不同种植手段、不同生产方式和不同地块之间的农业产值差距也很大,从而人为地形成了不平等待遇。

(四)产值计算不准确,补偿安置

显失公平。

大部分农户认为补偿标准偏低,对土地日后的经济潜力评估不够——因为耕地一经征用后,其用途的改变通常会使地价升值,但是在制定征地补偿标准时却没有考虑增值因素,而且没有考虑到粮食等农作物价格上涨的因素。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耕地的“平均年产值”是一个不确定的内容既不是地价也不是地租而是以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代替了生产资料的价值,这样就掩盖了土地的稀缺程度及对农民的重要性由此计算出的价格并不能真正反映实际情况。更何况这种典型的指令性计划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格形成机制相违背。

(五)实现角色转换的各种机制缺失。

失地农民的角色转换是指失地农民市民化的过程,即失地农民从农民的角色定位向市民的角色定位的转换。这个过程需要各种机制的共同作用和支

持,其中失地农民观念的更新、对其进行职业培训、基层管理体制的完善、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社会保障机制和土地管理机制的完善是支持角色转换的重要因素。而现今上述的各种因素对大部分失地农民来说是基本缺失的。

(六)保障机制不健全。

众所周知,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和生存保障,农民失去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土地的基本保障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各种权利。现有的一次性补偿方式即货币安置方式并不能为失地农民提供长久有效的保障。为此,就需要结合农民的实际主观愿望来探索合理有效的安置新途径,多样化安置失地农民。同时建立补偿费保障新机制,建立基本生活保障机制。

第二篇: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一种加速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式。这种产业梯度转移,有利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接,带动整体工业化。这种态势对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欠发达地区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一、重引进,轻环保

我国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招商引资、扩大开放的要求十分迫切。不少地区因此患上“招商引资饥渴症”,只要引资项目经济效益好,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能拉动GDP的增长,甚至仅仅是能够引来资金或项目,就赠送土地,减免税收,忽略环保。在招商引资中,一些地方明知引进的是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却能一路绿灯。

二、重引进,轻特色

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没有考虑本地区实际,未能创出本地区的特色。

1、轻视产业特色。一些欠发达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有的已形成本地的特色产业。因此,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考虑以支柱产业为支撑,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

2、轻视技术承接。承接产业转移必须有选择的承接,防止引进落后技术和设备,防止引进落后的项目。

3、轻视本地民间资本的参与。承接产业转移中,缺乏大力培育市场主体,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经济建设和发展,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要充分发挥本土企业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认真搞好本土企业的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提高本土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资产质量、产品质量和规模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4、轻视提高就业。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就业状况之间的关系看,凡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地区,必然是劳动力实现就业相对比较充分的地区;而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必然是就业不充分,大量城乡劳动力资源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配置,各种资源流失严重,进而给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内伤”的地区。

当前,国际国内竞争更加激烈,产业升级加速,产业转移已是大势所趋,欠发达地区要利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制订相应的法规,加强监管,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政策优势等,从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第三篇: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思考 ——以江苏苏北地区为例 Microsoft Word 文档

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思考 ——以江苏苏北地区为例

04-06-29 17:10发表于:《网事如风连云港》 分类:未分类

04-06-29 17:10发表于:《网事如风连云港》 分类:未分类

自1984年我国开始实行沿海发展战略以来,地处沿海的环渤海湾、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闽南地区、珠江三角洲等地发展迅速,而地处南北交汇枢纽地带的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明显滞后,成为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低谷”。为填平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低谷”,保持东部黄金海岸的连贯性、整体性,加快该地区发展步伐,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城镇化推进现代化成为最具现实意义的战略举措,因而如何选择城镇化道路和模式,加快苏北地区的发展步伐成为值得关注的课题。本文从苏北地区城镇化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苏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看法和思考。苏北地区的城镇化现状特点

1.1 苏北地区的概况

苏北地区是指徐州、淮安、连云港、盐城、宿迁五地市及其所辖的县(市)所组成的区域范畴,面积52312平方公里,占江苏省的52%,至2000年末,人口数为3163万,占全省的44.8%,GDP为1975.9亿元,占全省的23%,它与苏、锡、常、宁、镇组成的苏南地区,扬、通、泰组成的苏中地区共同构成了江苏经济的三大不平衡区域(依据江苏省统计局的新划分方法),相对另外两大区域,苏北地区经济落后,城镇化水平较低,详见表1。

1.2 苏北地区城镇化特征

1.2.1 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但总体城镇化水平仍偏低,与苏南的差距在拉大苏北地区的城镇化起步晚,真正进入稳步发展阶段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江苏省对苏北地区交通能源建设投资的加大,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但总体水平仍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至2000年末,苏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为24.9%(本文城镇化水平指建制镇以上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2个百分点,比苏南、苏中地区分别低20.7个、15个百分点。目前差距呈现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1.2.2 建制镇数量增加较快,但城镇密度仍然偏小,城镇化结构不合理

90年代以来,苏北地区乡镇经济的崛起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加上行政建制上的撤乡改镇,使苏北地区建制镇的数量迅速增长到464个,加上5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和23个县城,苏北地区城镇密度达到95个/万平方公里,但也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5%,城镇密度仍然偏小。而且城镇化密度不合理,不同规模的城镇发展不均衡,大、中、小城镇的数量、人口数不协调,特大城市仅1个(徐州),大城市缺乏,中等城市3个(连云港、淮安、盐城),小城市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小,区域城镇化结构呈现规模差距。

1.2.3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阻碍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经济发展,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1981-2000年间,苏北地区人口年均递增1.3%,GDP年均递增9.6%,城市化水平年均递增4.8%,明显低于经济发展速度。2000年苏北地区工业化率为41.4%,而城镇化率仅为24.9%,城镇化水平比工业化水平低16.5个百分点,城镇化发展明显低于经济发展,城镇化滞后导致第三产业和农业现代化进程难以随着工业

化的发展而相应推进,从而导致苏北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失衡,2000年苏北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6.4:41.3:32.3,与全省的产业结构12:51.7:36.3相比,非农产业比重偏低,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减缓了区域城镇化步伐,难以形成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

1.2.4 城镇基础设施水平有所提高,城镇发展模式初步呈现多元化趋势

基础设施是城镇化的前提和发挥城镇功能的物质保障。随着国家和江苏省加大对苏北地区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了苏北地区的投资环境和生活条件,苏北地区城镇面貌变化大,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设施改善,层次提高。除中心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外,还初步形成了一批初具特色的城镇发展模式:以徐州市为例,有资源开发型(利国镇)、工业主导型(大吴镇)、交通枢纽型(新沂市)、文化旅游型(王庄镇)、商业贸易型(高流镇)、现代农业型(大沙河镇)、城郊型(潘塘镇),城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势头。苏北地区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城市规模小,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弱

实力强大的中心城卸杂谇 蚓 梅⒄咕哂蟹 浯 饔茫 乔 虺钦蚧 ⒄沟?

重要依托和支撑。苏北地区五龅丶妒兄谐 熘菔形 卮蟪鞘校 丝诠婺!⒕ 檬盗? 比较突出以外,其他城市人口数量偏少,中等城市平均仅40万人,小城市仅20万人,用地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低,综合经济实力不强,集聚和辐射功能较弱,难以胜任区域发展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角色,一时难以成为相应区域的增长中心。

2.2 县域城镇规模偏小,发育重点不明,结构雷同

苏北地区的县域城镇规模偏小,无论是县城,还是建制镇,除少数基础较好的,大部分镇域规模和镇区规模都不大,虽然江苏省从1999年起开展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合并了550个乡镇,乡镇平均区域规模也由49.1平方公里提升到68.1平方公里,人口由3.1万人提升到4.3万人。但行政区划调整容易,真正要形成人口和经济要素的集聚规模还需要有相当长的一段过程,需要按既定的行政区划来逐步形成和完善城镇供水、排污、供电等基础设施和重新整合商业、科技、教育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还要克服因历史原因形成的发育重点不明、层次低、结构雷同的问题。

2.3 城镇建设发展缺乏区域规划依据,城镇体系尚未形成苏北地区从总体上看还处于工业化初期,工业集中在城市,农村以农业为主,城乡联系单一,城镇相当程度上起着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工业制成品的交易场所。城镇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对自身条件、历史基础、资源赋存考虑较多,缺乏在更大范围内考虑自身的地位性质、对外联系、产业分工等,未能站在区域城镇化高度上统筹安排。缺乏区域规划依据,缺乏合理的合作与分工,就城镇论城镇,未能形成梯级明显、职能明确的城镇体系,尚处于中心城市经济和人口规模不够强大、次级中心城市规模偏小、缺少中间过渡层次、城镇之间内联强度不够的初级发展阶段。

2.4 城镇化发展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环境问题

苏北地区城镇化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诸如经济方面:城镇与大中城市工业结构相似,工业的高度同构导致了市场的过度竞争,第三产业在城镇经济总量中份额太低,三产内部传统的低层次的行业比重大,现代新兴高层次行业缺乏,发展后劲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资源环境方面

出现严重乱占滥用土地现象,乡镇及个体私营企业的布局分散,配套基础设施不足,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城镇建设方面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专业技术人才,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局限导致城镇建设“千镇一面”现象,甚至出现“标新立异”的不伦不类建筑,破坏了城镇整体景观的协调和美观。苏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3.1 城镇化发展思路

苏北地区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较低的城镇化水平赋予了较大的城镇化发展空间,加快城镇化进程应拓宽思路,抓住重点,形成突破,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对条件较好的中心城市、县域城市、中心镇进行集中开发建设。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抓好人口城镇化,促使人口和产业由乡村向城市的转移、集聚;另一方面抓好乡村城镇化,促使一些条件好的乡镇就地转化和发展,成长为新的城镇,形成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优势,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苏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为此应结合苏北生产力的长远布局,将发展重点集中在沿铁路、沿高速公路、沿大运河的“Π”形发展带,通过发展这些条件优越的大中小城市和县城,逐步形成城镇

经济带,来推动区域城镇发展,加速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具体来说:

3.1.1 优先发展中心城市,特别是加快徐州特大城市建设,构筑熘荻际腥?中心城市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区域发展中具有集聚和辐射双重功能,起着主导作用。苏北地区城镇化发展要从培育强有力的中心城市入手,提高其经济功能和就业容量,壮大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将连云港、淮安、盐城作为区域发展的增长点来促进其向大城市发展,高度重视徐州在都市圈内的核心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大交通、大市场建设,扩大城市规模,进一步增强徐州市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苏北地区和欧亚大陆桥东部中心城市和商贸都会的地位和作用,以徐州特大城市建设带动徐州都市圈的发展,推动苏北地区的城镇化水

平的提高。

3.1.2 积极培育副中心城市,加强县城建设

县城镇作为县级人民政府驻地,其经济实力和市政设施建设已有一定基础,人口规模在10-20万人之间,已经初具城市形态规模。苏北地区城镇化发展要努力提高县级市、县城的质量与内涵,在政策上给予积极扶持,将区位和经济条件中较好的县城尽快培育发展成为设施良好、服务体系健全、具有较强辐射传递能力的中等城市,将基础较差、条件一般的县城建设成呼应中心城市对县域辐射的次级中心。

3.1.3 择优发展中心镇,促使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

扩大小城市和中心镇建设规模,关键在于促进生产要素向重点中心镇聚集,引导工业项目向中心镇集中,形成一定规模的工业园区。因而中心镇应通过开辟工业小区、生活小区,提供较好的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完善城镇功能,改善生活条件和投资环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对人流、物流、资本流、信息流的集聚和牵引功

能,来吸引个体私营企业和农民进镇兴市,加快城镇化进程。

3.1.4 全面提高苏北城镇化发展质量

苏北地区作为城镇化欠发达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应借鉴苏南地区成功经验,汲取其教训,可以少走弯路。因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应避免粗放的数量扩张,注

重提高城

镇化的质量,重视不同规模城镇内涵的发展,强化各级中心城镇的综合功能,充分发挥其在区域和城镇发展中的带动、服务、示范作用和生产、集散、管理、创新等各方面的职能,重视城镇的生态环境、交通、防灾减灾建设,提倡以人为本,重视城市居民的各方面需要的满足。

3.2 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策略措施

苏北地区要改变城镇化滞后的局面,加快城镇化进程,关键在于进行体制创新,通过体制创新,来克服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正常流动的阻力,消除城乡隔离制度,增强城镇对农村工业的吸引力,建立起城乡之间人、财、物自由流动的机制,消除户籍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所造成的不平等,实现城乡一体化,采取多项

措施来加快苏北地区城镇化发展进程。

3.2.1 加强区域规划和政府对城镇化工作的指导,做到区域协调发展

苏北地区城镇规模和能量级差异较大,为协同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注意协调好城镇规划和区域规划的关系,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注意农村经济和乡村建设的发展,统筹规划城乡建设,加强城乡经济的交流和互动。加强区域协调,通过政府间的协作、沟通,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鼓励人口和资金流动,优化城镇间的空间关系

和产业联系,统一规划和分工协作,促进苏北地区各城市的协调发展。

3.2.2 科学确定城市化指标,合理调整城镇布局和行政区划

根据苏北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历史,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镇就业容量等因素实事求是地确定区域城镇化指标,防止盲目依靠行政区划变更推进城镇化进程,防止把城镇化引入单纯的行政建制调整的歧途,避免出现不顾条件、一哄而上的现象,合理调整行政区划,适当扩大基层行政区域范围,实现城镇政府和区域政府的合理分离

和分工。通过科学地编制城镇规划,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完善区域城镇体系。

3.2.3 适当降低设市标准,提高设镇标准

由于我国设市标准较高,不利于新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对小城市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限制,根据苏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把设市标准由6万人降低到3万人,可以使更多有条件的中心城镇按城市标准进行规划和发展。另一方面,适当提高设镇标准,将设镇标准由目前的2000人提高到5000人,因为建制镇规模过小,难以形成基本的城镇规模,容易产生有些“撤乡建镇”地方出现的“有镇无市”现象,形不成人口、非农产业的集聚。

3.2.4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苏北地区应结合扩大内需政策,配合区域内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如规划好工业区、居住区、文教区、商业区等城镇功能区,搞好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提高环境卫生、社会治安、交通秩序方面的综合管理水平和社区服务水平。

3.2.5 调整城乡土地政策,完善城镇土地使用制度,缓解城镇发展用地的矛盾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型恋厥褂?权的合理流转,积极鼓励离乡进城农民将原承包的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试行将承包地或宅基地以级差地租收益折成一定比例调换城镇规划区内的土地,作为进城农民的居住、经营用地。

3.2.6 进行户籍制度创新,逐步放弃农村和城镇户口分离的做法,放开对农民进城落户的限制首先放开县城及以下小城镇户口,条件成熟,再放开大中城市户口,实行出生地一定不变,居住地按规定登记,逐步用身份证制度代替户籍制度,并使新入城居民在就业、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

3.2.7 积极开拓城镇建设新的资金渠道

苏北地区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广开融资渠道。一方面要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稳定城镇建设的财政资金来源;另一方面通过发行债券,以BOT方式,多途径地引导社会资金、国外资金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总之,苏北地区应该通过协调发展,统筹制定区域规划和相关政策,引导城镇和产业的空间发展方向,构筑起职能分工明确、空间布局合理、等级规模有序、设施完善高效、环境优美和谐的城镇体系,充分发挥城镇群体的效应,来推动苏北地区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和快速发展。

第四篇:浅谈苏南企业融资问题——以宜兴地区为例

题 目

浅谈苏南企业融资问题——以宜兴地区为例

目 录

摘要················································(1)关键词··············································(2)一. 宜兴中小企业发展现况···························(2)二. 企业融资难题简析·······························(4)结论················································(8)参考文献············································(9)

【摘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苏南地区一直是浅谈苏南企业融资问题——以宜兴地区为例

中国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一极。尤以其民营经济发展活跃,对中国整体经济格局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位于苏南地区的宜兴市更是苏南经济模式的典型代表之一。其中小企业起步早,密集地分布在各个乡镇的工业区及其市郊的谢桥科创园,国务院批准的环保科技工业园等工业园区。自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萎靡,受此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恶化,很多中小企业被迫减产 甚至停产。中小企业自身资金周转压力大,融资环境又是极端恶劣,其原因不光有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缺陷也有金融机构和政府的掣肘。

【关键词】苏南 中小企业 融资

中小企业在宜兴县域经济中的占比达74.2%(截止至2014年4月,所指占比为GDP占比)。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全市经济发展,其地位举足轻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发动机,其对宜兴市的经济增长、社会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地方税务增收有着重要贡献。

一.宜兴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据宜兴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13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23201个,比2008年末(2008年是宜兴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9847个,增长73.7%;产业活动单位25276个,增加10750个,增长74.0%;有证照个体经营户39991个。

2013年末,全市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小微企业法人单位20262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97.6%。其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工业11088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53.4%;批发业3485个,占16.8%;零售业1837个,占8.8%。

小微企业从业人员326053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60.5%。其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工业226646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2.1%;建筑业28841人,占5.4%;批发业25671人,占4.8%。

小微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937.49亿元,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2.6%。其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工业2032.90亿元,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6.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44.18亿元,占4.4%;批发业219.21亿元,占3.9%。

11月15日,浦发银行联合新华社在上海共同发布“新华-浦发长三角中小微企业景气指数报告”。总体来看,苏南地区中小微企业运行状况较上一年好转,总体景气指数为114.50,处于“相对景气”区间,苏南中小微企业运行状况有所好转,整体情况良好。不过,从各个分项指标来看,融资和成本问题仍然困扰该地区中小企业。反映2012年中小微企业运行状况的客观景气指数93.59。从苏南地区中小微企业分类景气指数来看,生产景气指数、盈利景 气指数、订货景气指数、雇佣景气指数和投资景气指数均高于景气临界值100。其中:生产景气指数最高,达161.12,处于“较强景气”区间;其次,是盈利景气指数、订货景气指数和雇佣景气指数,均处于“较为景气”区间,分别为137.88、131.90和120.81;投资景气指数相对较低,为111.32,处于“相对景气”区间;而融资景气指数和成本景气指数均处于“较为不景气”区间,分别仅为72.32和66.14。上述分类景气指数说明2013年苏南中小微企业总体运行向好趋势显著,但中小微企业依然存在融资难,成本上升的状况。不过,从反映2013年和2014年中小微企业运行预期的主观景气指数达114.5点。显示苏南中小微企业对2014年总体运行情况持很乐观。对2013年长三角中小微企业总体运行状况持“乐观”态度的占样本量的55.67%,而有60.96%的中小微企业对2014年总体运行状况表示“乐观”。其中:订货景气指数和生产景气指数,都处于“较强景气”区间,分别为170.9和163.24,生产和销售都十分乐观,相比2012年73.41的订货景气指数大为改观;雇佣景气指数,投资景气指数和盈利景气指数处于“较为景气”区间,中小微企业预期雇佣人数和投资盈利能力会大为改观,雇佣和投资景气指数上升十分明显,特别是雇佣景气指数,上升了近30点由“微景气”转为“较为景气”。融资景气指数和成本景气指数景气度相对较低,分别只有83.12和76.71,成本景气指数处于“较为不景气”区间,融资景气指数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说明中小微企业对解决成本上升和融资困难问题仍然没有持乐观态度,但2013、2014年的成本和融资景气指数比2012年好很多,均上升了20多点。

二.企业融资难题简析

尽管中小企业县域经济中分量如此之重,但是其进一步发展却受困于无法获取充足的融资渠道和方式。个中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

1.中小企业资本金严重不足,资产负债率很高。一旦资金链条断裂或脆弱,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受到沉重打击。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具有初始资本投入不足的特征。企业创立时的初始资本投入,主要取决于发起人的资本力量和所 规划的事业规模。一般而言,中小企业主要适于从事于大企业的配套协作生产或服务业等对规模要求不高的生产经营,因而其初始资本不会很大。在我国,中小企业在改革开放之前多为地方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又大量涌现出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其企业所有制形式也变得多样化,有集体企业、联营企业、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其他企业等。地方财力的分散性、乡镇财力的有限性、民营经济发展初期资本原始积累的不足,以及20世纪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期所吸引外商投资的结构特征,都决定了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创办之初的资本投入是不够充足的,即资本金不足。

2.财务制度不健全。由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依靠创新成长、依靠指导成长阶段,未能形成一套科学的、制度化的管理体制,因而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普遍存在着下列问题:缺乏严密的资金使用计划,资本周转效率较低;在存货管理和债权债务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随意性较强;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及制度,不具备大企业那种内部资金调度能力;不注重吸收外源投资,而将运营资金盲目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重视利润而忽视现金流量的管理,消费过高而导致积累不够。这些问题导致了财务管理的乏力,进而加剧了企业融资的困难。

3.技术水平低,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我国目前中小企业普遍技术水平不高,对科技活动的支持力度小,地区分布不均衡。据江苏省统计局发布的《江苏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显示,2004年末在江苏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有5,454个,占13.35%。在大中型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49.70%,小型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占10.31%。在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中,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分别占63.15%、25.01%和11.84%,企业科技活动主要集中于苏南地区。制造设备情况反映企业的工程化能力。根据2004年浙江省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调查结果显示,57.8%的企业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0.6%的企业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1.6%的企业装备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从这个指标看,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在了全国的前 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需加强。就学历水平而言,我国中小企业员工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以2004我国全部中小工业企业,共计273,263家为样本进行了评估,并发表了《2005年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本次调查在考察中小企业员工素质问题时,调查了企业员工的受教育时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员工的受教育时间平均仅为11.89年,大体相当于高中教育水平。高中及以下员工比例占了全部企业员工总数的3/4,其中初中及以下员工比例为31.61%,高中教育水平员工比例为44.43%,大专为14.84%,本科为8.15%,研究生以上为0.97%。上述状况表明,我国中小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当然,中小企业员工素质的这种构成与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和自身发展阶段有着密切联系,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甚至不需要多高的劳动技能,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则是决定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4.由于受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趋于“两极分化”。在我国长期以来,商业银行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然而,现实情况却是,银行出于对资产质量和风险收益的考虑,加之众多商业银行之间又没有严格的市场定位,它们在对企业的金融支持上都十分谨慎,最易受到宏观调控、压缩贷款规模的影响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样,产生的效应必然是现有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大多向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聚集,即便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活动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产品有销路、企业有效益、资信良好的优质中小企业,成为各家银行的争夺对象,大家纷纷实行客户经理制度和“黄金客户”制度,建立绿色通道,加大其授信额度,改善金融服务,甚至压低利率竞相争贷。而这部分企业由于资金相对充裕,对贷款的需求反而不大,有的甚至于不需要银行贷款;另一方面一些有发展潜力而目前状况并不十分好的中小企业,由于银行方面尚缺乏识别能力,往往受到冷落。银行对贷款责任人的追究很重,而激励机制却不够。目前,银行对从事信贷工作人员的责任追究很重,一笔贷款的失误即使不是信贷员的责任,也可能使其终身受到牵连,而他们的报酬却与大家差不多,基本上与贷款本息的回收无关。少量的奖金与其责任相比,无论如何都是不相称的。因此,本来很吃香的工作,现在有些人却不愿意去做,普遍存有恐贷、惧贷心理。一些信贷员反倒愿意从事党政工团、后勤等相对不用负 很大责任的工作。银行抵押条件过于苛刻,贷款程序复杂,贷款成本高,审批权限受限。银行虽然实行抵押担保制度,但落实起来却很困难,贷款手续繁杂,尤其是抵押手续,使很多中小企业贷不到款或不愿贷款。

(1)中小企业普遍具有规模小、固定资产少、土地房产等抵押物不足的特点,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抵押物用于贷款抵押的难度较大,拥有较大规模厂房和先进设备的个体、私营企业更是微乎其微,有的企业甚至只是租赁经营,更没有有效的资产可用于贷款抵押。

(2)抵押物的折扣率高。目前,抵押贷款的抵押率,土地、房地产一般为70%,机器设备为50%,动产为25%~30%,专用设备为10%。

(3)评估登记部门分散、手续繁琐、收费高昂。企业资产评估登记要涉及土地、房产、机动车、工商行政及税务等众多管理部门,而且各个部门都要收费、收税,如果再加上正常贷款利息,所需费用几乎与民间借贷利率相近,普通中小企业难以承担。

5.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法律、政策尚未完善。作为一个提供公共产品的部门,政府应该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完善的法律和政策支持。而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政策体系还不完善。首先,专门的信用法规尚未出台。与信用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刑法》等,但尚未有专门的规范信用活动的法规,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持。其次,虽然200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该法对于融资问题仅仅规定了20个条文,且都是概括性的规定,并且尚未出台有关的实施措施和办法。另外,对于民间融资,该法也只有几个抽象性的条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且缺乏与之相配套的金融、信用担保、风险基金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6.资本市场不完善,进入门槛过高。虽然,我国已于2004年5月2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启动了中小企业板,但国家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而在政策上限制企业股权融资的门槛。《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中小企业板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要符合主板市场的发行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只有很少部分能越过这个门槛。主板市场的上市规则中一般有“三年连续盈利”的要求,而高科技企业由于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使得技术升级换代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时间短,无法达到上述条件。按照目前我国主板市场的上市标准,企业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数额不少于3,000万元,股票发行后公司 股本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而中小高科技企业一般都处于创业期,生产规模偏小,无法满足主板市场的上市条件。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股份公司的发起人股东不得少于5人,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1,000人。这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数相对较少的中小企业(尤其是东南沿海的许多家族式的私营企业)。

7.担保机构注册资本少,担保能力与担保需求矛盾突出。调查显示,我国大多数担保机构普遍存在资本实力不足、业务规模偏小、主营业务亏损、自身信用不足问题。据调查,目前国内注册资本金在1,000万元以下的担保机构有1,756家,占总数的47.24%;注册资本金在1,000万元至1亿元的有1,776家,占总数的47.78%。也就是说,注册资本金在1亿元以下的占担保机构总量的95%。以国有存量资产为主组建的政策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不易变现,担保资金严重不足,影响担保公司的信用度,银行很难接受,降低了担保公司注册资本作为金融杠杆工具的乘数放大效应。

8.担保体系构成不健全。虽然目前担保体系的构成已变得多样化,但有些落后的地方仅仅有政策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而没有内生于市场的中小企业间互助性担保机构和商业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担保机构少,担保品种单一,寻保困难;有的地方省级再担保机构至今还没有成立,少了一道风险防线;各地担保机构之间还没有形成业务合作、分散风险的机制,担保业的组织化程度还很低。

结论:

苏南地区中小企业目前已成为江苏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股重要力量。虽然政府及各级金融机构已经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是困于融资渠道单一,并不能切实地解决融资难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从表面上看是中小企业信用能力发展不成熟,缺乏自护发展能力所导致的。实质却是因为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社会市场体系,信用体系和制度体系的空缺和落后。为了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企业必须先从己身出发,改善财务管理,提升诚信信誉,以增强银 行的贷款信心。同时银行也应该采取措施改善融资环境,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融资平台和渠道。政府方面应加强市场管理,规范融资制度,拓宽融资渠道,在“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体制,强化促进这些融资方式的存在,为中小企业形成坚强后盾做出示范带头作用,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宜兴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5年3月25日

2. 金丽红,辛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特殊性分析与制度创新,上海金融,2006年4月第四版

3. 肖远企,为小企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融资环境,中国金融,2011年第十八版 4. 周小川,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地方融资的关系,中国金融,2009年第16版

第五篇:邮政储蓄银行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通化地区为例

邮政储蓄银行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通化地区为例

摘要:邮政储蓄银行自成立以来,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在金融机构中占居了一席之地。但是由于其成立较晚,经营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通过对通化地区的调查发现邮政储蓄银行仍然存在综合业务能力低、信贷市场份额小、经营风险高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邮政储蓄银行;农村金融;市场竞争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109(2011)02-0051-0

3邮政储蓄银行自成立以来,充分依托和发挥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经过艰苦努力,邮政储蓄银行的各项业务逐步开展起来,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在金融机构中占居了一席之地。

但是由于其成立较晚,经营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通化地区的调查发现,受人员素质、贷款利率水平、管理体制等因素制约,邮政储蓄银行仍然存在综合业务能力低、信贷市场份额小、经营风险http:///高等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不但不利于提高邮政储蓄银行的整体竞争力,而且会阻碍基层邮政储蓄银行的稳健运行。

一、通化地区邮政储蓄银行的现状通化地区已成立邮政储蓄银行的6家分支机构,共有直属网点12个,开办了储蓄存款、对公存款、汇兑结算、贷款、代理保险、代理基金、代发工资、代发农民各项直补等业务。截至2010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690056万元,约占当地存款市场份额的12.29%;各项贷款余额48811万元,仅占当地贷款市场份额的1.46%。

二、通化地区邮政储蓄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开业初期,邮政储蓄银行机关及网点人员配备不齐,职工年龄偏高,学历偏低,多数职工缺少从事金融工作的经验,工作力不从心。虽然近一年多来通过招聘大学生,人员总数、学历水平、年龄结构都有所变化,但是老员工的思想观念陈旧,跟不上现有的发展节奏。

下载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甘肃为例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甘肃为例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