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利用反函数求值域
-
用反函数法求值域
用反函数法求值域一、 反函数法
分子、分母只含有一次项的函数,也可用于其它易反解出自变量的函数类型
对于存在反函数且易于求得其反函数的函数,可以利用“原函数的定义域和 -
求函数值域的方法
求函数值域的求法:
①配方法:转化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特征来求值;
②逆求法(反求法):通过反解x,用y 来表示 ,再由 x的取值范围,通过解不等式,得出 y的取值范围;
④换元法:通过变量 -
求函数的值域常见类型
求值域的几种常用方法
(1) 观察法、直接法、配方法、换元法:
对于(可化为)“二次函数型”的函数常用配方法,如求函数ysin2x2cosx4,可变为ysin2x2cosx4(cosx1)22解决
(2)基本函数法:一 -
求函数的值域的常见方法
求函数的值域的常见方法王远征深圳市蛇口学校求函数的值域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学习内容,其方法灵活多样,针对不同的问题情景,要求解题者,选择合适的方法,切忌思维刻板。本文就已知解
-
分式型函数求值域的方法探讨范文合集
分式型函数求值域的方法探讨在教学中,笔者常常遇到一类函数求值域问题,此类函数是以分式函数形式出现,有一次式比一次式,二次式比一次式,一次式比二次式,二次式比二次,现在对这类问
-
高一函数整理求值域的方法(5篇材料)
一.观察法通过对函数定义域、性质的观察,结合函数的解析式,求得函数的值域。例1求函数y=3+√(2-3x) 的值域。点拨: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先求出√(2-3x) 的值域。解:由算术平方根的
-
§2.4.3反函数
一.课题:反函数(3) 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互为反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对应关系,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2.了解特殊轴的轴对称的图象之间的函数解析式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运用反函数
-
值域习题
定义域(高中函数定义)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
-
函数值域问题
努力今天成就明天 知识就是财富 求分式函数值域的几种方法 求分式函数值域的常见方法 1 用配方法求分式函数的值域 如果分式函数变形后可以转化为y配方,用直接法求得函数的值
-
利用bode图求传递函数例题
例题:已知最小相位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如图所示。试写出开环传递函数Gk(s) 。 解: 1) ωω3,斜率保持不变。 31s1故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应由上述各典型环节串联组成,即 K(Gk(s
-
反函数教案第三课时
高中数学教案 第二章 函数(第10课时) 王新敞 课题:2.4.3 反函数(三) 教学目的: 1.在掌握反函数概念的基础上,初步会求非单调函数在各不同单调区间上的反函数,会利用反函数解决相关综
-
《反函数的概念》说课稿
《反函数的概念》说课稿 本次说课主要从五个部分进行,分别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和教学设计。 首先是教材分析: 我所使用的教材选自人教2003年
-
《利用图形求等比数列之和》教案5篇范文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07~108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研究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寻找规律,发现规律,学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
-
《利用图形求等比数列之和》教学设计
《利用图形求等比数列之和》教学设计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暨阳小学 卢慧飞(初稿) 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陈菊娣(修改) 浙江省诸暨市教育局教研室 汤 骥(统稿) 教学内容:人
-
利用定积分的定义求极限
利用定积分的定义求极限 方法:如果f(x)dx存在,则lim
ab
ban
n
n
k1
f(a
ban
k)
ba
f(x)dx
例15求极限
n
(1)lim
n
k1n
nn4k
nn4k22解:lim
n
k1lim
1n
n
n
k1
114()
n
k
10 -
分式函数值域解法
分式函数值域解法汇编甘肃省定西工贸中专文峰分校 张占荣函数既是中学数学各骨干知识的交汇点,是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应用的载体,是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衔接点,还是中学数学联系
-
反函数教学设计方案(共5篇)
反函数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求反函数的方法. 2.通过反函数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反函
-
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性解读
清华园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 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性 例 讨论下列函数的单调性: 1.f(x)axax(a0且a1); 2.f(x)loga(3x25x2)(a0且a1); 3.f(x)bx(1x1,b0). 2x1分析:利用导数可以研究函